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

2024-05-20

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通用8篇)

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 篇1

运动健身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但运动也要遵循一定规律,才能更有效达到健身要求,也就是运动健身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自我终身运动的原则是:明确目的自觉锻炼,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适量运动,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和巩固提高。这些原则是人类在自身建设、完善和优化自我生命系统整体功能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从事强身健体、提高活力和延年益寿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现代人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必须遵守的原则。

(一)明确目的自觉锻炼

自我终身体育锻炼之目的,在于增进自身健康、提高自我的活力;从遗传与变异观点看,对改善与提高下一代乃至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的人,要首先明确上述目的,变锻炼为出自内心的需要和自觉行动。正如毛泽东在《体育研究》中提出的“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只有解决好“动机与效果”的统一问题,才能自由、自发地去学习和掌握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才能真正达到增进健康、提高活力、优化自身生命系统整体功能和自娱自乐之宗旨;才能正确确定锻炼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锻炼手段和方法。

(二)持之以恒

持久性。任何锻炼项目都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才会达到有益健康的目的。故运动贵在坚持,贵在终身。

(三)循序渐进

渐进性。即任何人的运动都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进行简单的小量运动,待适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运动量大、动作复杂的锻炼.

(四)合理的运动负荷

指在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中,合理(适量)安排参加者身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即:使参加者身体既有一定程度的疲劳,又能承受得住,并与休息合理交替,以便更好地掌握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的技能和技术,有效地增强体质。

运动负荷=运动量×运动强度

运动量包括练习次数、时间、距离和负重总量;运动强度包括练习密度、速度和负重量。心率不超过120~130次/分为小强度;心率达155次/分为中等强度,心率在180次/分以上属大强度。在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中,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强度加大,量则要相应减少;强度小,量可以相应增加。作为增进以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而从事的体育运动锻炼,应采用最佳运动负荷。即:每分钟心率次数=170次-年龄。

(五)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的人,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及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获得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整体,人体的各种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某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这种协同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就能相

互促进、共同提高。反之,将会导致身体畸形发展,甚至有损健康。在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中,从事任何一项健身运动项目,对人体的发展都有一定作用。但由于体育运动项目繁多,而又各具不同特点。其作用用于机体不同部位、器官系统的效果都不尽相同。因此,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时,就应该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优化人体自身生命系统整体功能。具体地讲,在体育运动锻炼时,应注意均衡性、对称***替性。

(六)从实际出发

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要求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按照自身的意愿,自由、自主、自控、自娱和自乐。人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机能状况下对运动的爱好、对运动量的负荷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时,锻炼的任务、内容、手段、方法和运动负荷等都应该以符合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地说,要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理机能、接受能力、心理因素、疾病状况和掌握运动知识及技术水平的差异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要做到既有一般要区别对待,使之经过一定努力以后,让身体生命系统整体功能得到提高。

体育运动锻炼最好是根据各人的爱好和特点进行。这样可使运动锻炼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健身效果。另外,根据气候变化,进行相应的体育运动,如夏天游泳、冬天滑冰等。

总之,运动量的大小、时间长短,都要因人的体质、爱好、年龄、环境等因素定。

(七)巩固提高

坚持自我终身体育运动锻炼,不仅要求现在要掌握强身健体的知识、技能和技术,而且要求要终身掌握,并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提高,这是大脑皮层建立动作定型的结果。

体育锻练忠告:

美车健康专家和营养学家联合提出了体育锻炼的下条忠告:

(1)不要订太严格的时间表

(2)要经常尝试新锻炼方式。

(3)不要为追求时尚而改变自己的锻炼习惯

(4)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5)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6)思想高度紧张和情绪剧烈波动时不宜进行锻炼。

(7)运动量要适宜

(8)不必去高档俱乐部

(9)选择的锻炼地点不可过于偏僻和繁华。

(10)选择一好友与自己共同锻炼。

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 篇2

散打运动训练主要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在散打运动训练规律中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所以散打运动训练规律又被称为散打运动训练原理。散打运动训练活动的有关组织者以及相关的参与者都要对散打运动训练的规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以及人事, 从而能够严格按照散打训练规律去组织相关的训练活动, 最终使得散打运动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散打运动训练活动中, 任何违背散打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以及实践都会受到散打运行训练规律严重的惩罚。指导散打运动训练实践的基本训练原则主要包括了:实战出发的原则、动机激励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型原则、周期性原则、适宜负荷原则、适时恢复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以及有效控制的原则。

2. 散打运动训练基本原则

2.1 从实战出发原则

散打运动训练要坚持从实战出发的原则, 然而从实战出发原则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散打运动训练的目标以及任务的导向性。散打运动训练的目标以及任务是同时产生的, 如果目标达到了, 那么任务也就完成了。散打的一切训练活动主要是为既定的目标以及任务而服务的, 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取得优秀的成绩。第二, 在散打实战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特异性。散打运动项目存在实战的特异性, 这就要求相关的散打运动员具有独特的实战竞技能力的结构。在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中, 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心理以及智能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并且身体的机能也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第三, 散打训练要向着专项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现代运动竞赛开始向着激烈化、对抗化以及竞争化的方向发展, 这就要求教练员以及相关的运动员要不断提高散打比赛能力, 从而使得散打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以及量和强度都具有一定的专项化。

2.2 动机激励的原则

在散打运动训练过程中, 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依据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重要原动力主要是指成功动机。动机主要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第二, 散打运动训练的长期性以及艰苦性的内在要求。现代高水平的散打运行训练主要要求运动员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 承受住巨大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压力。所以教练员要从激励散打运动员的动机, 从而能够使得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最终能够促使散打运动员不断向前发展。

2.3 直观性的原则

在散打运动训练的过程中, 直观性原则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而确定的。在学习以及掌握动作的过程中, 散打运动员一般要按照沿着直观、实践、建立概念以及学会和掌握动作技能的思维认识程序来进行。第二, 运动动作技能形成的原理。与其他竞技技能的形成发展相比较, 散打运动动作技能的内在联系以及自身的体系是一致的。在散打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 要注重运动训练的初级阶段, 并且散打运动员通过视觉器官能够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技术, 从而能够使得散打运动员的技能得以形成。

2.4 系统型的原则

在散打训练运动过程中, 系统性原则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第二, 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系统的持续训练主要是指取得理想运动训练效应的必要条件。第三, 不稳定性的训练效应。在运动训练负荷的作用下, 散打运动员能够获得一定的竞技技能, 但是散打运动员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素质的变化存在不稳定性。比如:散打运动员的体能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速度的改变、力量的改变以及耐力素质的改变。为了能够避免散打运动技能、体能的不断消耗, 并且能够克服散打运动员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从而使得专项训练的效应得以强化以及积累。

2.5 周期性的原则

在散打运动训练过程中, 周期性原则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由于世界万事万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并且每一个周期性的运动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散打运动员要在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第二, 散打运动员的竞技技能变化的周期特点。在提高散打运动员的竞技技能, 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在一次负荷之下, 运动员的体能逐渐消耗, 然后通过解除负荷, 从而使得散打运动员的机制得以恢复, 最终使得散打运动员的能力得以提高。每一次适宜的负荷都会使得散打运动员的机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并且通过多次适宜负荷的刺激, 从而能够使得运动员机体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 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从而使得散打运动员的竞技技能得到提高。

2.6 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在散打运动训练负荷中, 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从而能够使得散打运动员的机体发生一定的变化。第二, 在过度的负荷下, 散打运动员的机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散打运动员要注意自身机体的变化, 从而在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技技能。

3. 结束语

在散打运动训练过程中, 由于受到训练负荷的刺激, 最终会使得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出现疲劳。为了能够使得散打运动员更好的训练, 这就要求根据散打运动员的情况, 并且要采取合适的手段来不断恢复散打运动员的机体。针对不同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在散打运动训练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原则, 从而能够使得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技能得打提高。

摘要: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根据散打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确定的组织训练所要遵循的相关的原则, 并且通过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可以将散打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反映出来, 从而能够对散打运动训练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然而散打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主要是指散打运动训练系统内部之间的各要素, 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之间的各要素的关系。在散打运动训练过程中, 一些本质以及必然的联系会重复出现, 从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影响了整个散打运动训练的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从而促使散打运动训练按照相关的原则来进行。

关键词:散打运动,散打训练,散打实战

参考文献

[1]王红辉.世界自卫格斗术揭密[J].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 (8) :67-68.

[2]纪富礼.中国跤实用与练功[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 (10) :87-88.

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篇3

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不是某一个人制定的某项规定,而是集体智慧在长期实践中的结晶,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科学提炼与智慧体现,它客观公正地反映出了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一些规律,是体育运动训练有序进行的保障。

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来源于客观实践,基本规律也是如此。如同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一样,它经由实践得来,总结出一定的训练规律后形成训练的原则,进而使这一原则去指导训练活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循环往复式发展,有力推动着体育运动训练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对体育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式地彻底揭示它。同时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的,正是这种变化和发展,更需要我们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使其更加贴近训练实际,更具指导性,以适应新形势下体育运动训练的要求。

基本原则体系的确立

研究和确立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要求 研究和确定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要注意把握普遍性、简明性和完整性。普遍性就是能指导体育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与训练实际密切结合,是普遍适用的科学原则;简明性就是要高度概括,不能太具体繁琐,能简单明了地阐述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指导规律;完整性就是要全面客观地阐明体育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统一的内在逻辑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内容。

确立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理论服务于实践,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要在实践中利于运用,易于贯彻,符合客观实际所需;在适应性方面,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内容要与军事体能训练的相关方面相适应;在可实施性方面,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实施性强,可具体操作,易于指导;在变通性方面,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变化也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要确定起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体系。确定这一体系,既不能完全脱离前人总结的训练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也不能是原先的训练原则体系的翻版和已有的训练原则的堆砌,必须是在保留其合理成分基础上的发展,并对体育运动训练规律的重新认识,必须保证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概括性和逻辑体系的严谨性,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我国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确立,应从体育运动训练实际和基本原理出发,从实践中求取真理,借鉴同类训练的相关经验而不是全盘照搬,力求形成自身的特色。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活学活用,注重实效,以提高训练质量为最终目的。

把握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与基本规律的关系 体育运动训练基本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训练基本原则是人们依据对训练规律的认知,结合体育运动训练的客观实际而制定出来的,渗透了某些主观因素。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正确性在表述方面是需要商榷的。显然,体育运动训练原则与训练规律不是等同的,我们在对规律获得认知中努力去将其提升为操作性较强的原则。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是抽象的,需要人们不断在实践中产生认知,进而不断深化这种认知并形成具有实践意识的可操作性指导思想,所以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在训练基本规律和训练实践之间起一个纽带作用。也就是说,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就是将抽象的基本规律用语言表达出来。

基本原则的内容

健康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是指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以健康为前提去发展体能,训练措施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并且通过增进健康来提高学生体能,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Physical Fitness)一词最早源于美国。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通俗地说也就是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它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健康状况决定了可利用的体能。所以,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发展体能的前提是拥有健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正常的生活和身心全面发展。

贯彻运用健康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从贯彻这一原则的根本目标上来说,我们所进行的体育运动训练是为了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我们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活动必须要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第二,思想上要把健康性原则放在首位,以健康为训练的前提和目的,虽然在训练中我们提倡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的优秀意志品质,但是依然要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训练的进行要在维护和建立体能健康的范畴之内。所以,要让健康性原则深入人心。第三,健康性原则要贯穿于体育运动训练的始终,思想上要永远崩紧这根弦,在活动项目的选取、训练过程的进行中,都不要放松对健康的关注,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融入体育运动训练之中形成一个分支,永远伴随体育运动训练过程。第四,贯彻运用健康性原则不仅要在思想意识方面引起重视,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训练中也要表现出来,如在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要考虑周全,关注设施的安全性能问题,做到提前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确保训练是在安全、健康、卫生的环境中进行。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活动力求多样化,使受训者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多加训练才可能向着更强发展,但只有全面训练,才可以使身体各个部分的机能都得以提升,所以,发展体能应在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上力求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得到有效训练。endprint

贯彻运用全面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强弱兼顾,全面发展是前提,强化薄弱环节是关键。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性、运动喜好不尽相同,所以身体状况也相去甚远,据对一些刚入学新生的体能检测统计,他们的体能发展是不平衡的,为了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还是要先顾及突破弱项,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全面发展与发展弱项兼顾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受训者的全面发展。第二,认清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二者的关系。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会使运动能力增强;同样,运动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若要全面发展须对二者协调训练。第三,选择合理的训练内容。训练的内容在整体规划中还要照顾到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实现的目标。第四,运动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遵循科学原理,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长都是不足取的,它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伤害,这样反而影响了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日积月累之事,一天一个台阶地科学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讲科学、讲实际。

针对性与个体化训练原则 第一,个体化训练原则。体能训练是针对个体的训练,其目的是有效发展个体的体能。每名受训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条件是不同的,我们要因人制宜,确立适合于受训者自身实际情况的训练模式与方法。群体模式(如按建制施训)是大方向,对每个个体进行的个体化训练是实现群体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二,针对性训练原则。针对性训练是指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必须与作战要求、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等相结合,提升受训者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针对性训练是体能准备的一个重要措施和必经环节。

结束语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施训者只有掌握和运用好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促进训练发展,达到既定目标。笔者以上就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作用、要求进行了全面论述,创造性地增加了“健康性原则”和“针对性与个体化训练原则”,并指出: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它会随着理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施训者与受训者素质的提高、训练场地外部环境的改善而不断完善,向着一个良性循环的更高高度去发展。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我们要在不断尝试中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出版社.1995,8

[2]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 [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2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篇4

中心论点: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基本构架(1):实践——认识——实践

(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辩证过程的第一步)

从实践中获得认识的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其中,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又经历了能动的质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从感觉到知觉到表象,包含了认识的三个步骤。感觉,即实践的主体——人,利用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触觉、听觉、嗅觉等)初步与客观存在的事物建立了联系,即事物为人所感知;知觉,即人意识通过感官的反映对所接触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大脑中勾勒了初步的形象;表象,即人通过自身思维的加工,初步在意识中勾画出了先前反映在大脑中的事物的相对完整的肖像画,形成了自己对该事物浅层的认识。这两个阶段是实践中介的第二系统——人的感官和大闹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运动的结果。这是个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的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因为尽管我们的感官所能捕捉到的关于客观事物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维会对来自于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和修补,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形象反映。但从整个的认识过程来看,我们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得到的认识却只是事物的浅层以及对事物表像的反映。例如,我们在初次看到桌子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桌子,我们首先看道的是它有四条腿和一个平面。在被告知它叫“桌子”之后,我们开始称之为“桌子”。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为什么叫桌子以及桌子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它有什么用途等等。在我们的意识里一开始只有一块板放在四条腿上这个概念而已。这是一种“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只知道桌子是四根木条上撑着一块木板,并不知道木条与木板是相连的。那么我们在模仿着做桌子的时候可能就会在为什么木条怎么也无法站立住,怎么也不能撑起那块木板而苦恼无比。这种由观察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得出的认识是很肤浅的,依靠这种认识,我们很难找到正确的进行实践的方法。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所谓概念,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事物表象的相对完整的认识。这一过程是承接于感性认识的。感性认识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材料,我们再运用自己的能动思维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从中剥离出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一系列用于界定事物物理特性的信息,进而加以命名,形成固定的认识。例如,桌子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称为桌子的,而是在对它进行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才把这种四根木条支撑着一块木板的物品定义为桌子。这个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剥离有效信息,形成固定认识的过程就是形成对事物的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收了大量的来自于感性认识所积累的材料,并通过抽象思维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整理。

但是,四根木条支撑一块木板的物品也很多,如凳子、床等,这诸多的形象汇集予我们的意识中,很多时候会使我们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在对桌子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之后,我们知道,桌子一般比凳子高,没有床那么大,而且凳子是用来坐的,床是用来睡的,桌子是用来放东西、读书、写字和吃饭的等。在着诸多的定义限制之下,我们分清了桌子和凳子和床的区别。但反过来思考,我们会发现,我们也是在桌子、凳子和床之间混乱了好久,不断地分辨,在分辨和混乱之间不断地练习,才慢慢地积累出关于桌子的较为确切的认识,从而在自己的大脑中剥离出来桌子区别于其他二者的特有形象,将三者彻底分清的。这个对桌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更加准确的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判断区别的过程。

此外,在认识了事物的外表之后,我们开始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我们进行实践的要求。例如我们想要做桌子,就必须了解桌子的结构是怎样的,要怎样才能把它做出来。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选择先对桌子内部进行推理,根据桌子的结实和桌腿与桌面的不可分割我们推理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在进一步的探索之后,我们就对桌子的结构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时我们的认识就前进了一大步,至少我们在做桌子的时候不会就把一块木板放在四条腿上那么看似简单事实上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这个阶段是“抽象的思维”的阶段,即认识过程开始从客体到主体的运动转变为主体内部的运动的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据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认识已经从一大堆错综复杂的表象中过滤出来,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条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它的外部形象阶段,而是进入对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情况的探究。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它对事物的反映是深刻的。深刻的理性认识在经过人们的二次整理、加工之后,变得有条理性和富有指导意义。这时,理性认识就成为了理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辩证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正如我们先前所提到的,在理性认识中,我们形成概念的过程以对感性认识所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的承接为前提。正如工厂没有原料就无法进行生产加工一样,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我们就无法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对事物形成固定的认识。因此,感性材料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的唯物论。也就是说,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思维运动的对象植根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因为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材料几乎都直接来源于客观世界,即感性认识是意识反映物质的过程。因此,感性认识的成果是客观的,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初接收的材料也是客观的,理性认识作用的对象仍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这就是认识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想认识。

只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感性认识往往只是对事物表层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不够深刻,不能立即用于指导实践。指导实践的认识必须是正确的、深刻的认识,能经受住实践检验的认识。而这一点只有理性认识才能做到。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辩证法包括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坚持认识论的辩证法,就是用联系的、矛盾的、发展的方法来构建我们的认识论。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使二者在认识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帮助,而不是把它们孤立开来。同时,要分清楚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适当的时候主动促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实现认识的质的飞跃。此外,要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看作是向前发展的过程。认识不可能总是停留在一个阶段,它总是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进步的。而二者的进步也往往伴有一致性,感性认识推动理性认识的发展,而本阶段的理性认识有助于推动下阶段感性认识向前进步。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理性的分析和推理,而理性认识运动中也不断产生新的感性材料,从而不断地推动我们的认识向前发展。

(2)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通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是认识通过实践由客体运动到主体的过程。认识在经过主体的运动即抽象思维的运动后,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认识是否真正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却一直受着实践的检验。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经验论和唯理论。即一味地坚持从感性认识出发而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会导致我们过分相信现有的经验而忽视了对经验的提取、分析以发展出更加有利的认识;而只注重理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感性材料的积累,就会使我们的认识脱离实际而成为虚妄的空谈。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指我们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足够数量的感性材料。这是认识运动开展的前提,也是认识运动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所积累的材料大都是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的粗毛坯,但我们正是从这些粗毛坯中提取出对我们有用的材料来推动我们认识运动的发展的。

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之后,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这些复杂的、伴有大量杂质的感性材料运用我们的抽象思维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整理,这一过程包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认识,我们称之为理论。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必要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为了创造出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有其存在的意义。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同样,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此,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二者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推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活动的发展。

实现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对相应领域的实践活动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如,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并指导我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相对论的提出则使得穿越时空也成为了可能。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以其体力和脑力的主观能动性既从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开展认识的运动,从而得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认识,又将所获得的认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导。因此,理论要回到实践中,还需要人的努力。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由人民群众掌握指导实践的理论,将会使理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实现实践结果的最优,创造人类伟大的历史。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所以,认识运动的一般过程是:第一阶段的实践(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认识(运用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出理性认识)——第二阶段的实践(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更好的实践成果)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实践……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循环的过程,而是不断循环往复、一步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即:第一阶段的实践——第一阶段的认识——实践的第二阶段——认识的第二阶段——实践的第三阶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运动状态:人们的认识活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性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即人类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经过加工成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推动了实践的发展,发展了的实践中又产生了新一阶段的感性认识……认识和实践就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彼此作用着向前发展;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后一阶段的认识是前一阶段认识经过实践作用发展的结果,而后一阶段的实践也在新的认识的指导下而较前一阶段进步。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就存在着差异。出生之后,由于所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的不同,人们对待事物的认识会养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视觉定式,这一切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比如说,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无法对宇宙世界的种种景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出现了众多奇异的传说。此外,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们的认识如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但这并不等于说实践算完成了。恰恰相反,在现有的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上,还会衍生出新的理论来指导更高一级的实践。因为每一次实践的过程都是获得新的感性材料的过程。一旦感性材料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从新进入认识发展的新环节中,新一轮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又开始了。只要实践不停止,人们的认识就不会止步。所以,人们的认识活动是无尽的。因此,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客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在进行着的,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要有实践,就会有认识的需要。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会在实践的过程中给实践以指导,同时自身也不断向前发展。而实践也会在认识的指导下不断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又获得新的认识,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在新的认识的指导下,实践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前进。人类的两项根本活动因着人的本能而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的前进。“主管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历史的:主管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篇5

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人际关系、教学组织、方法和传播媒介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一个教学过程预期达到的结果。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社会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前者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是统一的,后者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的。社会目标使得一个群体有一个统一的方向和标准,便于各地区、各单位和个人之间进行比较,个人目标是微观的,要更具体、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结果。因此,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练习。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好一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技术、机能与素质的内容搭配,使教学过程结束以后,能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三)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有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体育干部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组织教学比赛的过程中,有时还有场内学生与场外观众、队员与裁判之间的关系等。如果能形成一个和谐的集体,有共同的目标认识,师生同步协调,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体育小组长是教师的助手,在一个小集体中起组织作用,教师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表现,体育教师自始至终都要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启发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共同去创造一个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和谐集体。

(四)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媒体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的目标,科学的内容,没有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也难以有秩序地进行,教学任务会落空。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任务,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是指完成教学任务所借助的体育场地、器材和电化教育、直观教具等体育教学设施,这些媒介物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他会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运用语言、示范、纠正错误、保护与帮助等方法,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篇6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它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形式根据有无阶级性,区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

【二者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不完全一致。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自身,包括其内部各种形式之间。能动的反作用——作用点在于经济和政治。

【辩证原理的意义】①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②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③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形成了“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重要方法。从各种社会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性的基本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解了历史之迷,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实质上是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逻辑范畴。)【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两类构成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本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特征: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单选、多选)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在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并制约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的现实力量。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幼儿体育开展的原则 篇7

1.幼儿体育开展的适宜性

幼儿体育的适宜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教师应以一种基于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视角和目的设计体育活动, 要简单, 使每个幼儿能力所及且不乏学习机会。活动设计要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相同的课程里, 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 使幼儿的空间意识得到发展, 基本动作技能得到锻炼。教师可以提供频繁的、有意义的指导, 包括足够的练习机会, 加深幼儿对运动概念的实质理解。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应使用基于幼儿发展特点的科学知识, 对活动中的幼儿进行持续观察并给予真实性评价。教师应组织非淘汰制的活动, 经常性地调整活动, 促进幼儿参与。鼓励幼儿亲身体验形状、大小、质地、重量各异的运动设备带来的感受差异, 那些经过改良的非传统的设备也可以适当使用, 比如丝巾用来练习抓取, 气球用来练习截击。教师应该提供成功率高的运动技能的练习机会, 营造充满鼓励话语的环境。必要的话, 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独立于他人的环境, 进行独立自主的运动技能练习, 避免因为技能熟练程度不高而产生挫折感和焦虑。当幼儿不断体验到运动的愉悦, 无形中会增强探索自身运动能力的意识, 有利于树立自信心。安全是适宜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 安全的游戏才是最好玩的游戏, 也是最精彩的游戏。安全性的概念包括生理安全、游戏安全等, 生理安全一般指不做长效性的运动、持续性的运动, 这对心脏是有伤害的, 因此要控制运动的强度和总量。游戏安全, 如一个垫子, 要考虑到使用的人数、次数等, 随时注意小朋友周围的各种情况, 老师要对危险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

2.幼儿体育开展的科学性

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性,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论述身体运动对儿童的重要性时, 提出两个生物学概念———“红人”与“白人”。“红人”指的是与血液循环系统相联系的人体植物性生命, 主要涉及人的机体、运动、活动等;“白人”指的是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敏感性生命, 主要涉及人的脑力活动, 两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偏重任何一方面都不利于人的发展。在教育领域, 就是要平衡幼儿身体活动与大脑活动的关系, 一方面需要增加儿童的身体活动, 另一方面不能过于强调纯粹的身体的东西, 忽视脑力活动的参与, 也就是说, 身体活动与大脑活动应该是平衡的。此外, 人类运动神经的培养很复杂, 如果没有指导, 儿童的运动就会混乱不堪, 因此, 成人需要指导孩子的运动, 引导他们的行为接近他们想要做的运动。一旦给幼儿指明了方向, 他们的运动就会朝着正确的目标向前发展。虽然幼儿期是灵敏素质、速度素质、弹跳能力等快速发展的时期, 身体主要器官发育快, 适当的户外体育活动能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 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 因此, 有些体育活动是不适宜在幼儿期开展的, 例如, 拔河比赛。幼儿心脏正在发育中, 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 主要依靠提高心率增加供血, 使得心脏容易疲劳。有实验资料显示, 100名5-6岁的儿童拔河后心率均急剧升高, 赛后1小时仍有30%的儿童心率未能恢复正常。此外, 拔河还容易使儿童的手掌皮肤被绳索磨破, 甚至由于拉扯时间过长、用力过猛等, 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 引起脱臼或软组织受伤, 影响儿童体型健美。同样的, 例如打倒立、轮滑、碰碰车等活动或游戏, 均不适合在幼儿期开展。

3.幼儿体育开展的延续性

幼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幼儿体育课程在设置上应该是连续的, 即从小班到中班, 再到大班, 应该遵循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在动作编排上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规律。如学习飞盘, 小班单人练习就可以了, 不要求标准的姿势, 简单模仿即可。中班时增加难度, 练习双人掷, 可以在动作要领上加以强调。到大班, 练习形式就应该多样, 三个或多个掷, 要求有一定的远度和精准度。总之, 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慢慢使其富有挑战性, 并且考虑大、中、小班幼儿不同的发展和活动学习的连贯性, 使其具有延续性, 设计适合各年龄层的课程。幼儿教师要全面了解从婴儿期到5岁幼儿的动作发展的持续状态, 设计出适宜的具有延续性的体育活动或游戏, 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

4.幼儿体育开展的文化性

体育自身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既有文化的一般特征, 又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体育是积极进取的事业, 蕴含拼搏奋斗、超越自我、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体育是为国争光的事业, 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凝聚力、自豪感, 激荡着人们的爱国情怀;体育是公平公正的事业, 生动体现着崇尚公正、平等的价值观;体育是规则至上的事业, 体育精神与法治精神天然契合, 追求诚信、崇尚秩序、尊重规则;体育是团结友爱的事业, 有效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 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风和谐和世界和平。如何让幼儿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这些优秀的体育文化, 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为幼儿播放纪录片,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竞技体育奋起直追, 成就辉煌。1984年,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北京奥运会上, 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 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 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我们可以请知名运动员为幼儿讲述自己艰苦而卓绝的运动经历, 分享自己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时自豪与激动的心情, 之后与幼儿一起游戏, 让他们与体育明星零距离接触, 对运动员产生爱慕和向往的情绪体验。我们还可以在适当时组织开展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竞赛。民间传 统体育游戏种类繁多, 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如“抓沙包”、“跳房子”、“抢四角”等游戏, 对促进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等有一定作用。民间传统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 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对民族文化的发扬。

5.幼儿体育开展的创造性

开展幼儿体育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如形式、内容、场地、器材等。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 我们除了利用校园外, 还可以将社区中的社会机构、文化机构、娱乐设施、商业企业组织、街道等引入幼儿的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 还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参观活动时尽可能地让幼儿乘坐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如公交、巴士、地铁、火车、飞机、轮渡、游艇、自行车、马车, 甚至是马, 帮助幼儿获得对各类交通工具的认知。当教师带领幼儿考察自然资源时, 让幼儿在原木上行走以练习平衡力, 通过徒步旅行、爬山、爬树, 甚至追赶蝴蝶,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设计体育游戏时, 可以故事贯穿其中, 并配以音乐背景, 势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 可以为以后童年、少年期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 还可以完善教育体系, 树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 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幼儿体育, 让幼儿与体育面对面, 找到合适的体育项目, 激发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成为主角, 这样才能使幼儿体育焕发活力, 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上述几个原则的提出, 有利于规范幼儿体育的开展, 为幼儿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 培养出有体育教养的人。

参考文献

[1]李莲, 李莉莉.幼儿园体育活动健康开展的新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9 (2) :206-207.

[2]邱燕, 邱阳等.人学视野下幼儿体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11 (1) :114-116.

[3]陈小娟.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298-301.

[4]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 .

[5]陈安记.山东省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1) :28-30.

[6]戴萍.漫谈开展幼儿体育的价值[J].学术研究, 2012, (11) :196.

[7]辛颖, 刘纪秋.幼儿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9) :34-35.

谈体育锻炼的原则 篇8

體育锻炼原则体育锻炼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同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保健手段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过程。正确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适量性原则、反复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在身体活动时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等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体育锻炼不仅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还包括不同的项目和不同性质的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时,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既要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体型匀称健美,又要提高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善和提高。目前,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7~23岁之间,身体发育处在逐渐成熟的阶段,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体育锻炼中执行全面性原则极为重要。

从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来进行身体锻炼来看,其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比如短跑主要是发展速度;杠铃弯举主要是锻炼肌肉的力量;长跑则侧重耐力的锻炼;球类则是以灵敏协调性为主。所以,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可以让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体质。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心理素质的锻炼,在体育锻炼时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必须有明确的锻炼目的,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善其身者无过于体育”有深刻的认识,相信“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的道理。在体育锻炼时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坚持锻炼才能获得最佳的体育锻炼效果,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讲的:“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努力做到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将来更好地为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多作贡献。一个人只要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会长久地、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参加体育锻炼往往带有直接的目的性和动机,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调节情绪、增进健康等。但不管带有哪种目的和需求,都要自觉积极地、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第二,充分理解体育锻炼的特点和作用。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和形式,并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三,经常检验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断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定期测试身体素质、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水平变化状况,也可对睡眠、饮食、精神状态等进行比较来检验体育锻炼的效果,通过这些检验可以看到体育锻炼的成效,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根据人的自然发展和机体的适应性规律,在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方面做到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其运动负荷的安排必须在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渐进不是每天、每次增大负荷量,而是按照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根据超负荷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运动负荷量。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的,而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地安排各类项目,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使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和机能水平逐渐适应与提高。体育锻炼不能操之过急,急于见效,否则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运动损伤和运动性过度疲劳,阻碍身体的健康发育。循序渐进原则不仅体现在一段时间的系统锻炼上,也体现在一次锻炼中,如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锻炼结束后要适当地进行放松活动等。当人体适应了一定的负荷后,若要进一步提高,则必须在原有负荷的基础上增加负荷,不然体育锻炼效果就不会明显或逐渐减小,体能只能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所以体育锻炼要不断提高要求,逐渐增加运动量,最终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四、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使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锻炼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体的各器官组织系统的改善,是体育锻炼日积月累的结果,要想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保持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次数的衔接性和连续性,反复锻炼,不断积累。

五、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要求体育锻炼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制定锻炼目标,合理地选择锻炼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人与人之间的体质都有各自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体育锻炼时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及学习生活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确定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和运动负荷,量力而行,不能强求一律,不能凭一时的兴趣或冲动,进行那些力不从心,强度和难度大大超过自己身体所能承受能量的运动。违反了这一原则,就会适得其反,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体育锻炼时,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方能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

六、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时的生理负荷适宜。体育锻炼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与运动刺激的强度有关系。刺激太弱不能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刺激过强则会损伤机体,只有适宜的强度,才有利于能量消耗的恢复和超量补膳。体育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注意自我感觉并结合生理测定,如果锻炼后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症状,则说明锻炼负荷过大,需要进行调整。

七、反复性原则

反复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时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进行反复锻炼,具有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的特性。研究发现,在体育锻炼中,只练习几次对人的身体作用不明显,重复多次练习到某一程度,才会对身体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反复次数过多,也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因此,反复性原则是有规律、有限制的。注意锻炼和间歇相结合,既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又要有适当的休息。

上一篇:八年级假期趣事作文600字下一篇:受资助感谢的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