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共9篇)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1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一、青少年体质现状分析
现在的学校教育并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依旧是起早贪黑地上课。学生不仅课业负担重,教师们更是不敢放松,有机会就抢占体育课时间,虽然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可是,学生的体质却越来越弱。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在体育锻炼中突发疾病而死亡的现象。这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在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中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学生的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每一名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够全面发展。
二、阳光体育运动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简单的身体活动。它不仅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加强骨的新陈代谢,使肌肉的弹性增加,儿童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其实体育运动不仅使四肢得到锻炼,同时对激发头脑神经的的作用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还能够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三、合理安排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一)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比以前好了百倍,操场是塑胶的,篮球架是塑钢的,室内也有乒乓球台了。学生们不仅仅局限于跑步、跳绳等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场地优势,组织一些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如广播操、跳绳、篮球、乒乓球、呼啦圈、羽毛球、仰卧起做、立定跳远等。还有棋类、智力游戏等活动。学校还可以调动一些音乐老师、体育老师、有一些有特长的任课教师,让他们把自身才干充分展示出来,多设定一些有创新的体育、舞蹈、游戏等多种项目。使阳光体育活动真正成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实现以体育为手段,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提升学生耐力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活动目标。
(二)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开展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及跳绳比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让他们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和同学们沟通协作,充分展现自己的青春活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除了学习,他们还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加强锻炼以及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不再是孤独的自我生活空间了。在比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让学生明白团体力量和健康都不容忽视。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我们每个人心中,用实际行动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美,体会运动的快乐。
(三)让全体老师参与其中,成为学生的好伙伴
如果学校再增设大课间活动,还需要体育老师全程看管,这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就要求全校的教师参与其中。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及参与者,还要成为学生活动的保护者。这不仅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面健身运动,同时也能更好地融洽我们现当代比较紧张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2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影响
一、青少年体质现状分析
现在的学校教育并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 依旧是起早贪黑地上课。学生不仅课业负担重, 教师们更是不敢放松, 有机会就抢占体育课时间, 虽然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可是, 学生的体质却越来越弱。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在体育锻炼中突发疾病而死亡的现象。这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为此,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在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中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学生的锻炼时间,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每一名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够全面发展。
二、体育锻炼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简单的身体活动。它不仅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环, 加强骨的新陈代谢, 使肌肉的弹性增加, 儿童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其实体育运动不仅使四肢得到锻炼, 同时对激发头脑神经的的作用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 还能够提高自信, 完善自我。
三、合理安排体育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一) 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现在, 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比以前好了百倍, 操场是塑胶的, 篮球架是塑钢的, 室内也有乒乓球台了。学生们不仅仅局限于跑步、跳绳等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场地优势, 组织一些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如广播操、跳绳、篮球、乒乓球、呼啦圈、羽毛球、仰卧起做、立定跳远等。还有棋类、智力游戏等活动。学校还可以调动一些音乐老师、体育老师、有一些有特长的任课教师, 让他们把自身才干充分展示出来, 多设定一些有创新的体育、舞蹈、游戏等多种项目。使阳光体育活动真正成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 实现以体育为手段, 磨炼学生意志品质, 培养集体主义情感, 提升学生耐力素质, 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活动目标。
(二) 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开展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及跳绳比赛等,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 让他们主动地走出教室, 走向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和同学们沟通协作, 充分展现自己的青春活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除了学习, 他们还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加强锻炼以及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不再是孤独的自我生活空间了。在比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让学生明白团体力量和健康都不容忽视。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我们每个人心中, 用实际行动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 感受体育的美, 体会运动的快乐。
(三) 让全体老师参与其中, 成为学生的好伙伴
按照国家体育课时量标准:正常上课的体育教师每周的课时是15节课, 可想而知在阳光的暴晒下, 在凛冽的寒风中, 在刺骨的风雪中, 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对体育教师而言是多大的考验。如果学校再增设大课间活动, 还需要体育老师全程看管, 这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就要求全校的教师参与其中。在体育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及参与者, 还要成为学生活动的保护者。这不仅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面健身运动, 同时也能更好地融洽我们现当代比较紧张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四) 家长争做体育活动的践行者, 为孩子树立榜样
适量运动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 机体通过运动能够向大脑组织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使大脑更自如地活动, 思维变得更敏捷。学生通过适量体育运动, 能使中枢更兴奋, 能更有效、快速地抑制思维中枢, 使思维中枢有效地得到积极的休息, 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帮助。做父母的不要整天想着孩子还有哪些作业没完成, 哪些课程需要辅导, 孩子的成绩如何提高。父母要从繁忙的工作环境中抽出身来, 回归到家庭, 让家庭保持正常、和谐的氛围, 不要总以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孩子干这干那, 整天都把“学习”二字挂在嘴边;在孩子感到疲惫有压力的时候, 多陪他们散散步、打打球, 在不经意间完成帮孩子减压的工作。
青春是可贵的, 青春是人生的春天。青少年时期是向成人迈进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 青春洋溢, 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 它是人一生中长知识、长身体和心智逐渐趋于成熟的黄金时期。作为老师、家长, 我们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少年强则国强, 要想学生的体质得到提高, 不是难事。让他们从书本中走出来, 参与到全民健身的活动中来。让他们加强体育锻炼, 让你的孩子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优质青年。
参考文献
[1]李鸿江等.阳光体育总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3
关键词:阳光体育 研究生 体质健康 研究
一、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是针对我国学生体质持续20多年下降的背景下,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家教育部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于2006年底提出的在全国各种级别的、各类学校中开展的走出教室和课本,到操场上、到大自然、到阳光下每天进行身体锻炼一小时的活动。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目标有以下三个:
(1)达标争优、强健体魄;
(2)力争到2010年底,使85%以上的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使85%以上的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是新时期加强人才建设的战略措施和富国强民之本。
我国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国家进步发展的希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我国青少年在拥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具有强健的体魄,建设国家更加富强的国家。
(2)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3)是轉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当前各类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普遍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衡量,过于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轻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导致大量学生学习成绩好,身体素质差。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助于转变当前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提高当前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作为我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研究生群体,具有不同于本科学生的特点,有着年龄跨度大、身体素质差异性大、体育技能各不一样,学习科研分散等特点。我国研究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和栋梁之才,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科研人才,是国家各个科研领域的后备力量和未来的技术创造者,担负着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但根据笔者对湖南省各所高校的研究健康现状的调查,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健康状况不容客观。
三、阳光体育运动对研究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1、究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调查研究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研究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笔者在对研究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后,选取了30名研究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实验来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研究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情况。
(2)实验方案
开展以乒乓球为主要项目、有氧运动为主体的阳光体育运动,对30名研究生的状况进行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
(3)实验结果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研究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编号:09C693)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管小淮,陶宏军.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4
摘要: 增强中小学生体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中小学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网球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中小学生体制健康、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全面贯彻教育部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网球体育运动推广,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体制健康、网球、中小学生
1、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1.1现状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致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2网球身体健康影响性2、1网球对小学生健脑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中小学生打网球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极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网球的球体小,速度快,攻防转换迅速,技术打法丰富多样,既要考虑技术的发挥,又要考虑战术的运用。网球运动中要求大脑快速紧张地思考,这样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供给大脑充分的能量,具有很好的健脑功能。2、2练习网球对中小学生视力的保护和预防。其微妙之处在于打网球时,眼睛以网球为目 标,不停地远近、上下、左右调节和运动,不断地使睫状肌和眼球外肌交替收缩和舒张,大
大促进了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因而能有效地改善睫状肌的功能,对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起到积极的作用。最近,有学者提出网球运动是“最优秀防近视运动”,打网球可为中 小学生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助一臂之力。2、3训练中有助于中小学生提高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指肌肉在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所表 现出来的能量。力量素质是中小学生进行网球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 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一场激烈的网球比 赛,学生在场上反复快速移动达300次左右,再加上蹬、跳、跨、击球、扣杀等动作,对下 肢力量的要求很高。无论是在前场的搓、推、扑球、放小球,还是在后场的挥拍拉球、扣杀 都需要一定的手腕、手背、肩部、腰背肌群的力量。因而,网球球运动对上肢、肩部、腰部、躯干肌肉群的力量有很大的提高。2、4 速度是网球运动的核心,网球运动的速度主要指动作完成速度、反应速度、场上移动 速度等。强调速度是为了在比赛中争取主动,使进攻与防守、前场与后场、拍与拍之间体现 出一个快字,使之连贯、衔接紧凑,以防止脱节、松散。因此,网球也是一项很好提高中小 学生各项速度的练习。2、5 打网球能提高心肺功能。经常打网球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 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网 球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 12~16次,其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 有300毫升左右,而网球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网球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 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3、网球心理健康影响性3、1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运动中孩子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可望性达到 最高值。因此,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网球教学课,对培养、发展中小学生良好的心 理素质有着特殊的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把网球教学课与健康心理教学结合起来,能够提高教 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2面向全体,引导健康倾向。健康的素质涵盖的内容很多,有自信、坚强、勇敢、爱心 等等。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依赖性强、任性、娇气、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这 种倾向就整体而言还不严重,因此可以在网球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法,来引导学生,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3、3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集体观念。比赛是体育教学中最吸引学 生的组织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争胜心强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类比赛项目,如折返跑、踮球比赛等等,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比如在踮球比 赛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然后开始比赛。其他小组充当裁判。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各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在折返跑的教学中,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只要有丁点进步,就 及时表扬,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和 自强意识。3、4重视部分,强化健康心理训练。平时只要留心,就会发觉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不 稳定,有时会表现出积极的一面,而有时躁动不安和郁闷不乐。有的学生常常跟在别人后面,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这部分学生,需要在网球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例如,把这部分学 生编在一个小组里,多跟他们一起活动,多进行鼓励、表扬,并让他们轮流当“小老师”(课
前先通知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带着别人活动,体验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3、5照顾个别,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通常每个网球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的孩 子,他们的表现往往是,缺乏自信心、自尊心、争胜心,或因极度自尊而导致自卑。对于这 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首 先让他感觉到老师、同学都特别关心他们,喜欢他们,时时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送上一个 真诚的微笑。其次,在网球练习中,对他们不露声色地降低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 们尽力了,就给予表扬。第三,在课后多找这些孩子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表现出正常状态。第四,在网球班上选定责任心强、富有爱 心的同学与他们结成手拉手朋友,使他们在集体的关爱中感到温暖。总之良好的氛围可以消 除他们的心理负担,适宜的方法可以逐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3、6评练结合、巩固成果。虽然孩子的可望性强,接受能力强,但他们缺乏直觉性,概括 能力差,易出现反复。因此,教师在设计有效的网球练习方法的同时,课堂上要多进行点评 和总结,特别要注意使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某一练习方法所对应的健康心理,对学生进行记 忆剌激,建立清晰的第二信号系统,加深和巩固第一信号系统获得的印象,减少反复。
4、网球社会适应影响性 4、1通过网球运动能改善心理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可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网球 运动对提高中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有着相当明显的效果。网球运动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多变 性能使中小学生从中体验到兴奋、焦虑(是一定限度的焦虑心情是追求上进的动力)、忍耐、奋进、满足、愉悦等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从中能增进中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尊、自信心、责任感,培养顽强的意志,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使中小学生的性格、社会意识得 到不断的完善。4、2网球运动能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减少消极的心理影响,为聚集的不利心理能量、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场所;同时对一些性格较为内向,人际交往敏感的中小学生提供很好的人际交往条件,网球运动有着独到的人际交往功能,不 需用太多的语言即可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手势动作等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交流能使人无意识 的互相产生感情。4、3网球运动对中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促进功能。网球运动要求必须综合 的合理运用各种有关的感觉器官,他不单单是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动作的要领技术的掌 握,肌肉的用力程度,以及动作过程中时间与空间关系,甚至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的高水平运 动员都需要发挥其嗅觉来感知、判断,从而建立完整正确动作技术表象。4、4在长期从事网球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中小学生能提高发展其感知、观察、以及形象的 动作记忆能力。网球运动可使中小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更多的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情 绪体验。另外,网球运动还有促进人体积极休息,消除疲劳的功能。经常参加网球运动的中 小学学生中很少有失眠或上课学习时精神不振的不良状况,适当的网球运动可以使中小学学 生能长期的保持充沛的精力面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很高的学习效率。4、5网球运动对中小学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 进,增强体质差的中小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 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加强中小学生“耐挫能力”减少中小学生心理不良导向。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中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5、结论
5.1网球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 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 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
5.2网球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 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5.3网球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5.4网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 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网球》陶志翔 等编著 [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网球教学》[J]陈满森等主编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5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 XX 〕 7 号)、《全民健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560)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 [XX]19 号),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 5 年左右时间,力争使全市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视力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不断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满足学校体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改善学校场地设施,增加体育设备器材,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需要。
三、总体要求
以落实“健康第一”为引领,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学校体育工作理念,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点,以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以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为支撑,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四、工作内容、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 1 - 2 年级每周 4 课时,小学 3 — 6 年级和初中每周 3 课时,高中每周 2 课时;中小学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在学生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课后必须安排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 25 - 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 3 次课外体育锻炼。任何学校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挪用体育课程时间。、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把测试报告结果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内容,列入学生档案,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反馈,使体质健康测试成为掌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的科学载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所属学校的测试数据进行监测,将其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区域或学校、班级学生的“达标争优”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课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健身育人、陶冶情操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举行春、秋季校级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不断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通过创新体育活动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积极性,做到人人有体育专长、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力争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中小学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学校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降低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要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知识与相关学科教学相结合,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开展好心理咨询等系列服务活动。、坚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在《贵州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下,认真实施《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中小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与方法,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作为中考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生考试中增加体育学科考试的做法,进一步完善中学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政策,为拥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搭建平台。、开展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创建活动。结合学校实际,集中人力、物力,打造体育特色品牌,丰富体育文化,营造体育氛围,推动“体育与艺术 2+1 项目活动”的开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会 2 项体育活动技能、拥有 1 项艺术特长。
五、主要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
各级党委、政府及各单位、部门要组织领导及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 XX 〕 7 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 [XX]19 号),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广大教师都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青少年学生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当前一件大事抓起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青少年体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制度,统筹青少年体育健康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是本区域与本校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市、区(市、县)教育局应设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配齐配强体育专干、卫生专干以及教研员,有条件的区(市、县)要成立体卫艺科。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处室人员参与的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把加强体育工作摆在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时大幅度增加,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广泛开展的需要,重新核定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数额,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在 XX 年前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努力提高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从 XX 年开始,我市在岗专职体育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培训,时间不能少于 48 小时。对兼职体育教师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加强体育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科研机构,要指导和管理所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改善工作条件,维护合法权益。体育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以及开展《标准》的测试等工作,均应按课时计算工作量;在职称(职务)评聘、工资、福利待遇、课时计算、评优评奖应当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学校应按《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服装发放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黔教体发〔 XX 〕 83 号)的要求解决体育教师服装费。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教育经费预算,用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经费的需要。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力度,对体育场地设施不达标的学校,要纳入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对有计划建设的要尽早立项建设;对现有的要不断挖潜改造完善其使用功能;对被占用、闲置的要立即恢复使用,确保在 XX 年前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的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体育、教育等部门在 XX 年前要制定出台《贵阳市公共体育设施为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办法》,以解决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公用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要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在 XX 年前配齐所需的器材设备。学校在建设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器材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场地、器材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学校要控制办学规模,其体育运动场地平均不少于每生 4平方米、加强全市学生体育竞赛管理
市教育局、市体育局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全市学生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工作,规范全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每 2 年举办 1 次大型综合性的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都举办不少于 12 个项目的全市中小学生单项体育比赛,并将比赛成绩作为升学、评奖的依据,纳入奖励内容。各区(市、县)的学生体育竞赛应由当地教育、体育部门协商,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每年举办 2 次以田径为主的中小学生综合性比赛,每年组织不少于 5 个项目的球类或其他单项比赛。学校每年要举行春、秋季校级运动会,有选择的开展以本校特色项目为主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重点项目训练布局网点及具备训练条件的学校要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业余训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作好仪器配备及人员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独立的测试室,条件不具备的学校测试仪器也须合理放置方便使用。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标准》,并通过网络将《标准》测试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市教育局将根据初中学校《标准》的测试结果调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该校招生的配额生的分配指标。、改革和完善中小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考核制度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将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评价内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及课余活动纳入考核考评内容。继续深化初中学生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严格执行《贵州省初中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完善体育考试的组织管理,市、区(市、县)在组织统一体育考试工作中,要采用科学手段,应用符合考试要求的体育考试系统,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杜绝人为因数的干扰,真正实现体育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把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的体育条件作为经费保障的重点,加大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投入,促进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均衡发展。同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民族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以提高民族学校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学校发展规划、师资培训、评先评优、教师职称评定等政策措施上对农村学校给予倾斜。“xxx”期间,各区(市、县)要制定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发展目标和措施,采用多种形式保障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设施配备,确保农村学校开足、上好体育课。提倡城镇条件较好的大中小学与农村贫困中小学结对子,以优质教学成果和资源扶助薄弱学校,为改善农村学校的体育条件作贡献。、加强学校公共卫生工作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规定,在 XX 年前完善全市中小学学校医务室(保健室)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的配备。加强中小学医务室(保健室)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学生体质检查监测工作。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外学生,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卫生部门要配合做好农村学校饮用水的监测工作,保证让学生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财政支持、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努力提高贫困学生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耍定期进行检查,通报情况。、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
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体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之中,常抓不懈。明确安全责任,细化安全措施,加强医务监督,做好防范工作。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经常检查体育器材破损情况。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与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的配合协作。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所需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每年每生不超过 5 元;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按贵州省财政厅、贵州保监局、贵州省教育厅等部门制定的实施办法执行。、坚持科学规范的作息制度
要按照《 贵阳市普通中小学校管理工作规程 》的要求,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并建立中小学的作息时间监督机制,严格控制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和在校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 10 小时,初中学生 9 小时,高中学生 8 小时。走读 学校取消统一的早自习,倡导进行早锻炼,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早于 8:00 组织学生上课的作息时间规定。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含自习、活动时间)不得超过 6 小时,初中生不超过 7 小时,高中生不超过 8 小时,并要保证每天 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禁利用午休时间集体组织学生学习等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加重学生负担的错误行为;严禁拖延上课时间,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严禁要求非寄宿学生到学校上晚自习;严禁学校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其它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初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已从最早的与劳动相关,发展到与休闲相关,今天再度发展到与网络、信息技术紧密相关,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2003年11月28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宣布电子竞技(E-sports)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000万该项运动的参与者和爱好者,而其中又以青少年居多,其人数超过了许多传统的体育项目。然而,电子竞技运动对于许多人来说还很陌生。那么,什么是电子竞技运动?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区别是什么?开展这个项目会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1、关于电子竞技运动
1.1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关于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有好几种说法,但是被普遍接受的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电子竞技运动理论课题组于2004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电子竞技高峰论坛”上提出的关于电子竞技运动的定义:电子竞技运动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这项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①
1.2电子竞技运动的特点
1.2.1 竞技性
竞技性是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众所周知,对抗、竞赛是体育项目的最基本特征,电子竞技运动也具有这些基本特征。电子竞技运动参与者在对抗、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与其他体育项目参与者是一致的。因此,电子竞技运动具有现代竞技体育内涵与精神。
1.2.2娱乐性
电子竞技运动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项运动主要依托先进的软硬件技术为载体,制造出各种声、光、动态影像效果,通过这些效果的叠加,营造出一个个逼真的场景,却又高于真实场景的竞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竞技参与者为了获取胜利,与对手斗智斗勇。在此过程中,绚烂多彩、立体感强的音乐与影像的交织,给参与者的感官带来刺激,参与者由此获得感官上的愉悦。不仅如此,参与者通过智力努力,取得胜果,随之而来的荣誉感和满足感构成了电子竞技运动精神层面的娱乐性。较之感官层面的娱乐性,这是一种
更高层次的娱乐性。
1.2.3项目多样性
目前,在我国,电子竞技运动被分为对战类和休闲类两大类,两大类下面又分为很多子类。一般来说,对战类项目目前开展比较广泛、比较成熟的项目有:实况足球、FIFA足球、NBA篮球、反恐精英和魔兽争霸等。休闲类项目主要是电子化的传统体育和民间娱乐项目,包括围棋、中国象棋、桥牌、斗地主等。②因此,个人便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电子竞技项目。例如:青少年一般都会选择对战类项目,平日生活中本来就喜欢打篮球的可能就会选择像NBA篮球这样的项目;喜欢踢足球的就会选择实况足球或FIFA足球这样的项目。中老年人一般会选择休闲类项目,有的喜欢下棋,有的喜欢打牌。
1.2.4普及性
与其他相对传统的体育项目相比,电子竞技运动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这项运动不需要激烈的肢体方面的接触,所以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不像其他项目那么高,这就意味着主体参与的广范性。再者,从客体方面来说,由于任何一项运动的开展都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如场地、气候、器械等,而电子竞技运动一般在室内开展,因此对客体的依赖程度不大。这些优势就决定了该项运动可以很容易在普通人群中,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
2、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区别
由于历史条件以及不同国家的地区差异,造成了目前大众对电子竞技和网络游戏在认识上的混淆。搞清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区别将有利于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
2.1本质不同
从本质上来讲,电子竞技是体育项目,它包有娱乐性;而网络游戏仅仅是娱乐游戏,它不包有体育性。电子竞技运动表现形式和比赛方式是借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软硬件和以此所产生的声、光、影像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来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以智力为主的对抗。激烈的对抗和竞争是其主要特点。而网络游戏是在虚拟环境当中追求感受为目的的模拟和角色扮演,从体验中、感受中、虚拟角色的扮演中享受乐趣、得到娱乐。玩家只是虚拟社会中的一个成员。
2.2载体不同
网络游戏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离开了互联网这个载体,就无法存在。而电子竞技只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多的是在局域网进行,甚至可以通过两台电脑直接连接。③现在,在PS机上只需插入光盘软件也可以进行足球和篮球这样的电子竞技项目,就脱离了网络与电脑,这是网络游戏根本无法实现的。
2.3规则不同
从规则上看,网络游戏的规则是由厂家制定的,稳定性不强。在网络游戏那个虚拟社会里,玩家必须遵守厂家所制定的“法律”,而这些“法律”可能会依据厂家所追求的商业利润而变化。电子竞技的规则是体育规则,具有强制性的,目的性,稳定性的特点,不带有商业目的。它有着可定量,可重复,可精确比较的体育比赛特征。
2.4效果不同
电子竞技运动可以锻炼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力和意
志力,这些能力又可以通过平常的训练和比赛提高。而网络游戏目的在与“练级”,它只是提高虚拟人的“技能”、“魔法”、“等级”,不能起到锻炼真实人各项身体素质的效果。④
3青少年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的调查分析
青少年是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的主要人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电子竞技运动理论课题组曾对成都、郑州、石家庄、海口、杭州、上海六城市青少年参与电子竞技情况做过调查。
3.1表一:青少年在社会网吧上网内容调查⑤
3.2表二:青少年学生在社会网吧参与电子竞技次数、时间的调查⑥
3.3青少年学生在家庭上网参与电子竞技的现状调查
初中生在家参与电子竞技的周次数为3.3次,高中生和大学生分别在家参与电子竞技的周次数为2.7次和1.5次。⑦
3.4本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
通过对青少年参与电子竞技数据的分析发现,除了高中生在上网内容方面,参与电子竞技的比玩网络游戏的略多,其他层次的青少年都是玩网络游戏的多于电子竞技。而青少年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的周次数,时间都还比较合理,不会对生活、学习造成影响。
4、电子竞技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4.1电子竞技运动有利于青少年智力的开发
说到底,电子竞技运动中激烈的对抗,主要是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对抗。电子竞技中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智力的参与,它对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创造力都能起到训练的效果。据了解,电子竞技中的一些高手,通常也是生活中智力比较发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项运动对培养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4.2电子竞技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
现代的社会就是信息的社会,并且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社会中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青少年参与电子竞技本身也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电子竞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产品为平台的特殊项目,参与者必须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可以这么说,在寓教于乐中增强了青少年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
4.3电子竞技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合作是现代人取得成功所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电子竞技中有很多都是团队项目,要想获取顺利必须依靠所有团队成员的合作。以反恐精英为例,好的反恐精英战队必定是配合默契的,当某个团员进攻的时候,就会有另一个成员为他掩护。那些只会单兵作战,不懂得配合的战队一定不是个好的战队。因此,电子竞技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合作能力。
4.4电子竞技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
电子竞技运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虽然没有一些强调身体接触的体育项目那么明显,但是,它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健身功能。首先,电子竞技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其次,当遇到水平相当的对手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回合才能分出胜负,这对选手的体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再者,与其他健身效果主要体现在骨骼、肌肉上面的项目不同,它主要体现在健脑的效果上面,经常参与电子竞技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⑧
4.5电子竞技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在电子竞技运动中,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往往要求选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意志品质。以实况足球为例,当遭遇落后的时候,就要求竞技者必须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好心态,平复波动的情绪,以免影响自己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这样才可能会反败为胜。据调查,世界顶级的实况足球高手,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青少年来说,电子竞技还可以作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良情绪(如:焦躁、紧张、沮丧、压迫感、挫折感)的宣泄渠道,对减少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等发面起到积极作用。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7
一、基本情况
大武口区管理中小学25所, 其中:完全小学22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 完全中学1所, 在校学生25636人, 教职工1410人。全区共有中小学体育教师102名 (其中专职体育教师75人, 兼职体育教师27人) , 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 基本达到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体育教师, 开齐开足体育课时, 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目前, 大武口区属学校中有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所, 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所。
二、健全保障体系, 切实提供有效支持
1.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管理保障。
为强化辖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成立了大武口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在区委、政府领导下, 建立健全了由教育、体育、卫生、发改、财政、人事、妇联和团委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责任, 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统筹协调解决青少年体育卫生工作的机制。每年的四、五月, 教体局、卫生局、财政局、教育督导室等多个部门都要组成督查组, 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评估, 及时解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成立了体卫艺室职能科室, 并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 落实了工作责任, 对学校日常体育卫生工作进行指导管理, 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新格局。
2.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保障。
高度重视体育、卫生、艺术教师的培养与提升, 注重引进专业人才, 通过实施“大学生实习创业成才工程”、“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等, 招聘和引进了一批体卫艺专业大学毕业生和专业教师, 满足学校体卫艺教学的需要。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选派体育、艺术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的各级培训、观摩学习。注重抓好体卫艺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课程标准》。加强学校体育科研工作, 做到校校有课题, 人人参与研究。《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措施的防范》等一批研究课题的推进, 为中小学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仅2009年, 我区在自治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中, 5人获一等奖, 1人获二等奖, 其中1名教师取得总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3. 加大经费投入, 强化条件保障。
体育器材设施建设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通过区政府统一配置和学校自制等办法, 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更新, 基本满足了体育卫生教学和运动训练的需要。一是以“两基”迎“国检”和创建自治区“教育强区”为契机, 区政府加大经费投入, 共投入187万元用于更新补充中小学体育卫生器材设备, 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力度。2008年以来, 共投入1944万元, 为15所学校修建了高标准塑胶田径场和人工草坪运动场, 占区属学校的60%;对部分农村和矿区学校的沙土操场进行了硬化改造。三是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资金支持。仅2009年, 共投入60万元用于辖区中小学音体美器材设备添置, 通过逐年增加投入, 保证了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 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狠抓过程管理, 保证工作取得实效
1. 强化常规管理, 夯实体育基础。
大武口区始终把体育与健康课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工作, 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 保证有教材、有教师、有场地、有器材、有计划、有课时、有活动、有考核的“八落实”目标。“两课 (体育课、活动课) 两操 (课间操、眼保健操) ”成为一项常规制度得到长久坚持, 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各学校建立健全了课外活动和业余训练制度, 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冬季越野赛、体育单项比赛, 使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等项目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
2. 以体育竞赛为抓手, 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
在认真抓好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体育大课间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和体育节等常规工作的同时, 大武口区以组织体育竞赛为抓手, 紧抓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努力推动亿万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近年来, 大武口区不断丰富和拓展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先后引进和推出了覆盖面广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阳光伙伴少年集体体育竞赛、校园集体舞、第三套广播体操、夏季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趣味项目运动会, 启动了2009~201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等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大的品牌、特色体育竞赛活动。连续3年隆重举行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启动仪式, 各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在活动官网注册, 开辟专栏发表日志、感想。冬季长跑活动, 师生参与率达95%以上。大武口区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竞赛、校校有特色”的新局面。在“阳光伙伴”第三季全国少年集体体育竞赛活动中, 大武口区有4支队伍代表宁夏参加了北方赛区比赛和全国总决赛, 包揽了北部赛区前4名, 并在全国总决赛中全部进入前14名。
3. 深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武口区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 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选派专业人员参加自治区级培训, 并及时举办大武口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训班, 确立了区属学校100%实施的目标。目前, 大武口区25所中小学全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07~2009年,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分别为84%、86.7%和91.2%, 同时连续3年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上报测试数据, 上报率为100%。
四、强化卫生教育, 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1. 强化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
大武口区按照国家对学校公共卫生工作规定和要求, 近年来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常规管理, 在辖区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制度和预案的同时, 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 经常性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严格实行晨检报告制度和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将三类 (甲、乙、丙类) 传染病纳入学校公共卫生管理范畴,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中, 因防范制度严密, 防范措施到位, 确保了大武口区中小学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零病例”感染, 有效地控制了突发性和流行性传染疾病在学校蔓延。
2. 规范健康体检工作的实施。
严格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要求, 建立了健康体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自2007年以来, 坚持每学年对辖区小学、中学在校一、四、七、九年级段的学生开展健康体检工作, 完善了“学生体质状况健康卡”, 并将其纳入学生个人档案。通过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实施, 有效地提升了我区中小学卫生工作水平。
3. 做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
以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为载体, 宣传和动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改善视力, 增强体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精神, 定期督查学校减负工作落实情况,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在学校新建、扩建过程中, 注重考虑教室采光照明等硬件设施条件, 为师生创造洁净、透亮的工作、学习环境, 努力把学生近视患病率降低到最低点。
4. 重视学生安全, 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
强化学生校园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控预警机制, 制订下发了《关于推行校 (园) 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 设立了大武口区校方责任险及校园风险管理办公室, 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风险防范工作。2009年大武口区共投保学生29806人, 人均保费5元, 投保金额149030元, 学校参保率和学生参保率均达到100%。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8
我校高一学生来自全区各镇的初级中学,2004学年入学时学生中考体育成绩计入总分为30分,2005学年为20分,2006学年中考体育不计入总分,2007学年没进行中考体育,样本具有代表性。
研究中,我们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学生测试成绩运用Microsoft Excel进行了统计处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向我校2004至2007学年高一学生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每学年75份),收回问卷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8.3%;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文相关的专著3部,论文十余篇。
四年来的高一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结果表现为有差异,尤其是在立定跳远、台阶实验、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体重指数等方面,进行了中考体育的高一学生比未进行中考体育的高一学生的成绩要好,与“身高体重成绩”一项没有关联性。
问卷调查表设置了9项内容(结果如下表),结果显示,71.9%的学生认为中考体育对体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填写“有促进作用”的占19%。多数学生认为,中考体育对自己的体质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考体育对初中学生的体质及高一学生的体质的影响,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
2004、2005学年我省(市)中考体育项目为1+1+X,其中“1”为省(市)定考项目,第一个1为50米跑,第二个1为立定跳远;X为选考项目。X(X=1)为学生选考项目,由考生本人在以下规定项目中选定其中一项: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投掷实心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我们的分析研究显示——
1. 中考体育增强了初中学生课外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由于体育考试项目有两个是必考项目,一个是自选项目,从而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样,每一个考生都可以在规定项目(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男子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投掷实心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中选定一个作为自己的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选项,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以前,学生对课外活动的身体锻炼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没有主动性,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体育中考实施后,由于学生有了选项,且都是自己比较喜欢和擅长的项目,学生课外活动的锻炼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训练的压力也就有所减轻。最主要的是,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2. 中考体育促使学校更加重视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曾在2006年联合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要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要确保中学生睡眠不少于9小时,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初中毕业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进入升学总分的规定,肯定对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更多地关注体育锻炼。当然,有些学生或学校的关注或许不是“发自内心”的,一些人有片面的认识,只是觉得不锻炼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中考考分。但不管怎么说,中考体育都会提高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校把体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3. 中考体育对高一学生的体质与选项教学有促进作用
初中学生的体质上去了,必定对高一学生的体质有促进作用。由于中考体育有选项,特别是球类项目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习惯有帮助,这样就对高中学生选项教学的开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1.2%的学生认为中考体育对高一选项有帮助作用。参加过中考体育的学生在肺活量、柔韧力量类项目、速度灵巧类项目上,身体素质明显比没有参加中考体育的学生要好,学生体质好了,对高中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就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4. 不进行中考体育有明显的弊端
中考体育制度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考试项目的设置不够全面、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需求,考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体育教学的内容,中考体育目的不明确、为分数而锻炼等等,但这些都可通过中考体育制度的完善来改变。而不进行中考体育的弊端是明显的:学生的体质状况在下降,学校对初中体育的教学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学生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这与《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是不相符的,也直接影响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对中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7.8%的学生认为“不要进行中考体育”。可喜的是,2009年我市又恢复了实施中考体育制度,把体育分数增加到50分,并记入升中考试成绩的总分。
我们调研的结论与建议如下:
学生体质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增强学生体质必须长抓不懈。中考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高一学生体质健康、高中选项教学的开展、教学观念改变、体育教师和学科地位的提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中考体育比不实施要好,建议中考体育制度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契机,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与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完善体育中考制度,使其健康发展,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要教育学生建立体育健康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 篇9
【摘要】本文通过教育部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举措,分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原因,论述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小学如何高效开展对提高中小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背景
健康体魄
体育文化
健康是人类宝贵的社会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它属于个人和社会。而“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充分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决策。体育运动则对青少年成长极其重要,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此,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意义重要,刻不容缓。
一、阳光体育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然而社会一股信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蔚然成风,应试教育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大部分学校为了使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加强大自觉不自觉的将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升学率上面,把孩子禁锢在提高文化成绩的课堂上,致使学生学习压力加大,体育锻炼时间不足,青少年的部分体能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为了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具体要求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与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包含两层基本涵义:一是健康的成长,健康的生活和积极状态;二是融入大自然,在阳光下、融入大自然中。“阳光”代表在祖国和谐的社会环境,照耀着花园里成长的青少年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解读:健康——生理层面;昂扬向上——心理层面。首先在生理上,一是增加身体抵抗力;二是促进新陈代谢;三是促进生长发育和延年益寿。具体而言,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其次在心理上,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三、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一)升学的压力,使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素质教育贯彻乏力,应试教育观念依旧存在,衡量学校和教师业绩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中考、高考成绩。学校、老师和家长整天围着分数转,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生作业负担重,根本没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更不要说每天锻炼一小时了。而且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可见学生体质的明显下降终是必然。
(二)体育课得不到重视
在部分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课可以被随意挤占,课外活动依然只是挂在课程表上以应付上级的检查,能够真正保质保量开展课外活动的学校比率太少,甚至有的学校高三年级学生根本不开设体育课。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的学校都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有的甚至把学生“圈养”在教室里,不允许学生在操场上奔跑打闹。
(三)场地器材短缺、经费不足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现有体育器材破损严重。大部分学校甚至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有些学校远远达不到按最低要求配备器材的规定。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调查显示,23.7%的学生因为没有场地和器材而不参加体育锻炼。
(四)锻炼意识缺乏,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缺乏有效的运动,在家里,许多学生整天埋头做作业,家务事全部由父母代劳,脑力运动取代了身体运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愿意走出家门去参加锻炼,加上要么坐公交车去上学,要么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学,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小学生体质的下降。
四、高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把体育教学提升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二)树立科学运动、健康第一的现代生活理念
“生活方式”与人类文明进步密切相关。现代人常犯“文明病”,其中关键是社会因素特别是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作为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一个人特有的。个体健康是现实的,群体的健康是理想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对个人或社会来说,过去是否有过或将来是否有“身体、精神、社会都处于完好的”短暂状态是值得怀疑的,这恰恰把运动与健康作为一种生活追求内容和方式,我们必须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从国际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享受最高标准的健康被认为是一种基本人权;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健康是对人类的义务,人人都享有健康平等的权利。
(三)把体育教学与学校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应是“一种强调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主观意识、行为能力等的教育过程,其建设不仅有美化身体的文化,以及身体语言表述的文化,有相应的体育法规、条例、制度。此外,还应系统的讲授中西体育的文化、文明成就、发展规律和当代主题等内容。”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有意的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并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来体现体育学科的人文价值。
(四)把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到传承体育文化层面
“体育文化”的定义是:“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练习和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应是“一种强调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主观意识、行为能力等的教育过程,其建设不仅有美化身体的文化,以及身体语言表述的文化,有相应的体育法规、条例、制度。此外,还应系统讲授中西体育的文化、文明成就、发展规律和当代主题等内容。” 综上所述,体育精神是青少年的人生成功之道,体育对塑造青少年品格而言极其重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乃至全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阳光体育是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一项全国举措,我们希望阳光体育不仅仅是“口号”或一阵风,不要喧嚣之后沉于寂静,阳光体育的发展不是靠职能部门的一纸文件或一声令下的全国响应就能够一蹴而就的,阳光体育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的是“大禹治水”般的策略,疏通、扫除道路上的荆棘,营造积极的学校、家庭、社会的健身氛围,引导学生养成锻炼的生活方式,“阳光体育才会越走越远,广大青少年才能真正的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在“阳光”的普照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论文】推荐阅读:
体育论文(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09-07
高中阳光体育理念初探论文07-25
小学体育教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论文10-05
阳光体育文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论文10-11
浅谈“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时代意义10-11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总结精品06-16
新媒体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影响及对策论文07-21
体育·阳光·健康05-20
高中阳光体育09-24
阳光体育班会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