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共13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1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寒假,我拿起了学校发行的《爱与教育》,认真研读,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李老师用许多同学的原话真实的写出他是怎样的去爱学生,而学生又是怎样的爱他,很感动人。
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奉献精神,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孩子的爱。
他对学生的爱是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很难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仅爱优秀生,更爱差生,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特别是我在书中读到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送给他们一份生日礼物;经常在课间时间和学生一起活动;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假期走进大自然;班级优秀学生、中学生、贫困生坚持多次家访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李先生在他的书中写道。“就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补充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爱学生,我们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我们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情感。儿童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正处于生命中最重要的集中学习阶段。
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阶段,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和发展,充满活力和潜力。这一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超出了这一阶段,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生。
因此,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
教师要理解儿童对生命的独特价值,善于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如果一种教育不能触动人的灵魂,不能引起人的共鸣,不能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教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谊、具有爱心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前者。学生渴望并珍惜老师的关怀,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一定有教育的神奇效果。
爱学生让我们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爱去赢得爱,用爱去化解矛盾。
爱我们周围的人,毫无疑问,是播种爱的种子,让他们也知道如何去爱和关心他人,特别是当老师,我们面临越来越多还没有定型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爱情的滋润,我们给他们的爱一定会影响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
曾几何时,看到书上有几句话:“不会对别人宽容的人,对自己也不会宽容的;不会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总相信你负出的爱越多,你也会获得越多的爱。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题记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不论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还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李老师的爱无不渗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缘何让学生们对他终生难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还是独特的个性?这是值得让我认真思索的问题。是啊,一个专业知识扎实,人格魅力不同寻常的老师也许会吸引学生,让学生去敬畏他,喜欢他,但能够达到李镇西老师这样跟学生成为一生的知己的老师却为数不多。当一位老师开始真正爱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凭借这种深深的爱,去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正如他所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忠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扩大而兴奋,因走到小朋友的心灵深处而带给他们快乐,而感到无比幸福。这些不是凭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体会到的。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几年的教学,让我渐渐明白,老师的行为在学生们的心里会种下怎样的印象。以前我的两个课代表喜欢冲着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大喊大叫,我发现之后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们,而是先让他们停止叫喊,然后走到这名看似有错的学生跟前轻轻地询问缘故。之后我的课代表意识到他们的这种做法并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反而会把矛盾激化,她们不但向我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一次日记中,他们曾这样写道:“长大之后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当我的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不是先去责骂他,而是先问明原因,然后虚心地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知道到他们能这样想,我很欣慰。
在独生子女日益成长为社会建设者的同时,我们才渐渐发现他们责任感的缺失和爱的缺乏。真诚与善良似乎在这个社会成了一种无能的表现。看看时下充斥的书籍,多半是为升学而准备的辅导书,其次是幽默故事书、漫画书,真正净化学生心灵的书籍少之又少。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懂得如何张扬个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们知道要考上大学,却不知考上之后该做些什么;他们明白要踏实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却从来都不明确。这分明是一种责任心与爱心的缺乏。现在国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作为教师恰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学生如何去爱,爱世界,爱国家,爱校,爱家,爱父母,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充满仁爱的大环境里,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加团结,学校才会更加繁荣,家庭才会更加和睦,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不会让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李老师的教育手记,让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内心的宽容,真诚的关怀,不仅仅是为了当一名好老师应该这样做,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爱的驱使,让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凭着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把幸福与快乐送达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我们会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努力做教育这趟列车上的爱心传递员,让真诚、善良、友爱陪伴学生走过以后的人生旅程。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镇西老师爱的回报,让我不止一次感动的流泪。李镇西拥有了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牢固的防线。其实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因为他明白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必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师认为自己目前远没有达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当做我热爱的事业,并尽量使自己逐步具备一种宗教情怀。因此,他自觉地记录、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于是便有了持续不断的班主任工作日记。这已经不是他的工作常规,而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了。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无邪、稚淳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又倾注了多少爱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再次捧起《爱心与教育》一书,带给我的依旧是感动,是钦佩。还记得刚拿到书的时候,被书中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深吸引。没有夸夸其谈,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言语之间,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校园生活。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因此最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他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中学生轮流家访等等,让我由衷地佩服。
书中宁玮的经历让人有一丝遗憾,却又佩服她的善良与勇敢;万同的反反复复让人揪心,最后的结果又让人舒心;程桦、杨嵩、黄金涛、王铜勇于挑战自我,克服了自己的弱势,不仅学业有成,更是锻造出了卓越人格。这些都和李老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李老师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成功!
从李老师的手记里,我们还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生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
李老师的教育手段是特别的,教育成效是卓越的。李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们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用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对待孩子。让我们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仁爱之心,爱孩子们。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寒假,我捧起了《爱心与教育》一书,认真研读,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感动人。
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
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越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因此最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懂得儿童时期对生命的独特价值,并善于开发其生命潜力。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爱心和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前者。学生们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的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爱学生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吧。
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爱去赢得爱,用爱去化解许多的矛盾。爱我们身边的人,无疑是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也懂得去爱护和关心别人,尤其是当老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爱的滋润,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心也一定会影响到日后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曾几何时,看到书上有几句话:“不会对别人宽容的人,对自己也不会宽容的;不会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总相信你负出的爱越多,你也会获得越多的爱。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6《爱心与教育》深入浅出、亲切感人的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是李镇西老师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书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潜移默化的爱,这种爱充盈着整本书,也冲击着我的个心灵世界。
李老师在书中提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以爱,这种爱不是高高在上的平易近人,而是拿他们当朋友的朋友之爱。当看到李老师与“后进生”万同的故事时,我是如此感动。作为一个老师,能够对一个学生费如此大的心思,那么什么样的学生不会被感化呢?反思我的工作,我要学习李老师善于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实施民主科学与个性化教学,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后进生”。像李老师那样,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后进生”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我把李老师书上提到的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铭记于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伟大,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让学生有这种感觉,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伟大,找到生存的意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命的舞台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不偏爱分析能力强的优等生,不歧视具有实践创造能力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老师们,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可能都成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体现,成功智力的学生也会大大增加,“个性+特长”的学生也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心滋润童心,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读了《爱心与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学生,需要的是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需要的是李镇西老师的那份坚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家园式的班级,关注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光明、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去创造自己灿烂美好的明天!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1.《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
2.《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范文
3.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4.《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范文
5.《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6.《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7.有关《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8.关于《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9.有关《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2
1 制作健康教育爱心卡
卡片采用9 cm×11 cm版式大小, 以色彩柔和卡通图案为背景, 5张为一系列, 卡面内容包括责任护士介绍、住院期间胎儿自我监测方法、无痛分娩知识、产褥期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要点及出院保健指导等共性宣教内容。卡面字迹清晰, 突出重点, 便于产妇保管阅读。
2 爱心卡的应用方法
2.1 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爱心卡宣教
孕妇入院当天, 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宣教时发放A卡, A卡为责任护士联系方式和住院期间氧气吸入和计数胎动重要性的介绍, 建立护患间合作的首要信任。对进入产程或择期剖宫产孕妇发放B卡, B卡由两组组成, 正面均为病区护士支持孕妇分娩的鼓励话语, 让孕妇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B1反面是产房无痛分娩技术介绍, B2为剖宫产术前注意事项, 责任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发放。产妇分娩返室后责任护士发放C卡, C卡分3组, 正面统一为母乳喂养好处宣教, 反面C卡1是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须知, C卡2是剖宫产产妇产后须知, C卡3为母婴分离产妇产后须知, 为便于护士宣教时选取, 3组卡片以护理级别卡颜色为背景色, 组1为红色, 组2为黄色, 组3为绿色。产后第2天责任护士发放D卡, D卡内容为产后保健操、产妇治疗药物告之及哺乳姿势和技巧, 责任护士现场演示产后保健操并指导喂奶。产后第3天责任护士发放E卡, E卡正面为计划免疫指导, 反面由责任护士填写告之产妇的个体注意事项, 并完成出院宣教。
2.2 回访
责任护士负责宣教后第2天评价第1天产妇执行情况, 并和产妇探讨遇到的个性问题。负责1周内电话回访, 回访内容:新生儿喂养情况、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护士长分别于产妇出院时和1月后回访, 征求产妇对爱心卡健康教育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责任护士宣教工作进行效果评价。
3 健康教育方法及观察指标
选择我科2007年1月—2007年3月分娩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按照医院产科宣教常规进行宣教, 2007年4月—2007年6月使用爱心卡宣教产妇80例为观察组, 从产妇对宣教形式接受和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进行比较。
4 结果 (见表1)
例 (%)
结果显示, 两组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对护士综合满意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3.91、39.54、10.92、6.72, P均<0.01) 。提示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
4 体会
4.1 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产科宣教有其特殊性:宣教内容多、宣教对象涉及陪伴人员、宣教工作被探视人员打断, 使得同一内容多次重复宣教, 影响护士宣教情绪。执行母乳喂养宣教时常以孕产妇能复述宣教内容为评价标准, 护士不得不以填鸭方式完成宣教, 孕妇一入院即被许多必须掌握的知识搞得很被动, 对宣教存在一定程度逆反, 宣教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护患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是确保母婴安全健康的基础[2], 我们将常规宣教知识印制在爱心卡上, 责任护士在产妇具有学习愿望和具备学习能力的身心条件时[3], 以口头和发卡形式宣教, 节约出的时间就产妇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讲解, 为产妇提供了交流平台, 使产妇对自己的病情和护理知识达到知、信、行的程度[4], 产妇和家属从被动接受护理到自觉参与其中, 建立了参与合作型的新型护患关系, 从而使临床健康教育事半功倍。
4.2 规范健康教育程序
护士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 往往不能腾出完整的时间, 不是匆忙完成健康教育, 就是一边操作, 一边做健康教育[5], 爱心卡发放规范了健康教育程序, 因宣教内容的及时准确提高了宣教后产妇的依从性和执行性, 宣教效果较为理想。
4.3 增加护士工作满意度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对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通常遵循:以对影响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和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为主[6]。对照组宣教方式往往因产妇对宣教内容不能或复述不全面而评定宣教低效, 甚至因产妇个体原因而否定护士宣教工作, 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喜欢其工作的程度[7], 唯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提高其工作质量[8]。爱心卡宣教模式为护士正确宣教与否提供了客观依据, 当产妇不能准确复述时会取出卡阅读, 给予护士工作的肯定, 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 增加了护士宣教的积极性。
4.4 提升护理品牌效应
护士长在产妇出院的访视中了解到:许多产妇认为爱心卡的发放让她们感觉到医院注重护理服务的细节, 她们将爱心卡作为宝宝出生的纪念物细心珍藏, 无形中为医院建立了品牌效应, 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总之, 爱心卡发放是一项可行的健康教育改革措施, 随着进一步的改进, 爱心卡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至笔者发稿前, 已在医院产科病区全面推广使用, 并且又根据产妇的建议添印了新卡片, 可见, 爱心卡的发放更有利于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昌菊, 陶新陆, 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l:145.
[2]刘少群, 邬群英.产科开展护士访谈工作的做法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7) :599-600.
[3]刘国英.影响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因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2, 8 (2) :146.
[4]郭燕红, 焦静, 等.全国24个省市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4) :295-298.
[5]蒋丽, 朱梅芳.眼耳鼻喉病房开展集中授课式术前教育的实施与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5) :342.
[6]包家明, 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6) :448-450.
[7]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4-85.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3
一、用爱温暖学生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是无私的。作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工作三十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把当天患病学生的药放在我桌上,提醒他们按时服药,作为一名班主任,大到观察学生有无病痛,照顾学生冷暖、安全;小到为学生缝钮扣系鞋带,都得想到做到。平易如友,关爱如亲,充满爱的种子还要撒向特殊家庭的孩子。我班的王刘鑫同学父母离异,且父亲在外地打工,跟随七十多岁的奶奶和爷爷一起生活,奶奶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孩子与她感情不合,不能很好地沟通,再加上入学以来学习成绩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到同学的歧视。我知道她是個留守学生,经过多次与她交谈后我发现在她的心里,是十分渴望妈妈的关心的,于是我千方百计的找到了她的母亲,说明了情况,她的母亲被我感动了,同意经常给她打电话。天冷的时候我提醒她多穿衣服。有时她奶奶没给够钱让她吃饭,我就拿钱让她去多买一些吃的。到了夏天,由于没人管,大热的天孩子的头发长了也没有剪短,我就把她叫到我面前,给她扎了两个小辫子,看起来既精神又凉快,并且告诉她以后我就是她的亲人,有难处的时候就来找我,虽然孩子没说什么,但是眼里泛出的点点泪花足以说明她已经被我打动了,爱是需要耐心,一切的付出都会得到结果的,有的时候就在于我们坚持的那一小步,也正是那一小步,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更赢得了奶奶和她妈妈的信任,在我的鼓励之下,她慢慢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毛病,同时对于她奶奶,她也懂得了孝心。
二、用情感染学生
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的情感会给人带来神奇的力量。我班有一个女孩叫朱玉珊,升入一年级后,5以内口算测试竟然0分,生字照着抄都不能写下来,我了解到她的母亲是智力障碍症患者,其母语言表达不清楚,智商和孩子差不多。当时我想,任其发展,这个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怎么办?这个家庭怎么办?于是我每天下午放学后,给她辅导,联系生活实际,从一些简单的知识讲起,由于我的关爱和不懈的努力,在一年级期末考试时,语文62分,数学60分,虽说成绩是班上最后一名,但对她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为此我为她在班级中设立了“特别鼓励奖”。不但学习上帮助她,在生活上我也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她剪指甲,为她买学习用品。在我的关怀下她进步很快,读书写字都有很大进步。教育,要面对千面学生,不变的是老师的爱,老师的情,在老师的情感的感染下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三、用心与学生、家长沟通
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利用课间和学生一起游戏、谈笑;和学生一起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使他们懂得友谊的珍贵……作为教师,嗓子哑了,有人悄悄为你放一盒含片;天气凉了,有人偷偷为你铺上一个椅垫;衣服落上粉笔灰了,有人帮你轻轻拂去。三十几年来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我班里有个男孩叫胡洋。父亲去世,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学习很好,可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同学们都替他着急。他也成了我班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我经常课上提问他,都是些很容易的问题,怕他遇到难题紧张就更不敢说话了。并且私下经常找他谈心病并鼓励他要有自信心,勇于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好认得很多。就经常鼓励他,让他到前面领读词语,他胆子渐渐地变大了,现在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他,生活中也尽可能地给予他帮助,常常嘘寒问暖。看着他的进步成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与学生的沟通值得珍视,与家长的沟通更不容忽视。每个学期我都会通过打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班里的刘雨佳是个聪明的小女孩,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写家庭作业。针对此事我对她进行了耐心地教育,而她总是虚心接受后坚决不改。为此,我与她的母亲取得了联系,我们决定共同督促她。从此,刘雨佳比别人多了一本“留言本”,那里记录着我每天给她布置的家庭作业,如:“今天回家预习16课,课文读熟……”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改变了她不做家庭作业的坏习惯。看到她这令人惊喜的变化,她母亲又高兴又感激。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每个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通过沟通,我与孩子,我与家长们走得更近了,在感受一份喜悦的同时,我更感到了家长们那一双双信任与关注的目光所带来的期待,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4
李镇西老师教育智慧令我折服。读《爱心与教育》,常常被李老师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教育设计、教育艺术所折服。他对顽童的转化与优秀学生的培养与提高上他独到的一套。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教师也有有权发泄他的愤怒,任何一个有涵养的、受过教育的人也在所难免)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他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等,所有这些都是李老师教育智慧的表现。他的这些做法,时时处处体现了一个名师的高明,他总是以自己特别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来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爱的真挚令我折服。李老师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动很大,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师带着学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流。李老师教育“后进生”万同转化的过程,更像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相比于李镇西老师,想想自己,真是惭愧。在对爱学生的理解和做法上,尤其是在转化“后进生”上,自己是多么的肤浅和渺小。读了这些书后,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我努力这样做:首先,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生气有害健康,也解决不了问题!”其次,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和学生交流犯错的原因,换个角度把自己当做孩子;想想自己小时侯的犯错经历和当时的感受。最后,在学生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再趁热打铁真诚、耐心地和他制定改错目标。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得有细心与耐心的技巧:
“你今天的态度很真诚,我非常感动,如果你能让我看到实际行动,我一定要在全班表扬你!”
“以后,你觉得自己该怎样做,才不辜负老师对你的信任呢?”
“那我们一言为定!如果你有时忘记了,需不需要我提醒呢?”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5
“让爱滋润童心”是我读完全书的第一感受。李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反思自己,整天忙碌于教学与班务管理,平时与每个孩子单独交流的时间似乎并不多。从刚工作时的满腔热情,到现在的职业倦怠,曾经对学生的那份牵挂,现在竟有些淡然。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深深地触动了我,牵动了我内心深处那根细细的弦,也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教育的本质——爱与智慧的事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教师要用美好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来塑造人。”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成功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感情不能取代教育,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到学生中间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了解学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书中讲述了很多李老师亲历的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最打动我的是学生万同的故事。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详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那样的学生,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与李老师相比,我真的羞愧难当!其实每一个学校都有形形色色的“万同”,也有很多老师为这样的“万同”付出了自己的耐心、爱心。但是又有几人能如李镇西老师那样不弃不舍,耐心细致地对待万同的呢?很多人最后选择了抱怨、选择了放弃、选择了任其自然。李镇西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我想就是源于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智慧的爱。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篇6
政治
刘媛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成名作、代表作。该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我为中国有这样的教师而感到自豪。
书中提到,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之一,他深受苏霍姆林斯基影响,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不得不说,李老师的思想源于苏霍姆林斯基,又超越了苏霍姆林斯基,顺便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撰写教育日记的做法深深地影响了我,纵使我有可能没有毅力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去撰写教育日记,但我觉得日常写写教学反思、教育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
作为一名新教师,教育教学经验非常匮乏,如果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话,班级琐事的管理更是非常棘手。没有做过班主任的教师职业生涯是不完整的,班主任工作难做,但是要勇于挑战自我。读完李老师的书,在教育教学方面,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管理方面我学到了很多,这些将是我未来工作的财富。我懂得了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要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注重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融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充实,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协调发展。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具体的做法感觉有些抽象,从李镇西老师身上我学到,做班主任一定要有“三心”——爱心、耐心、细心。
一个好的班主任一定要“细心”,了解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基本信息,适当地去关心情况特殊的学生。李老师的手记一:“爱心与童心”中“生日的故事”深深的感触了我。给学生送生日礼物,这种偶然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会有意识地注入教育的内容,学生与老师的爱或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对学生好,学生能够体会得到,出于年少时单纯的情感意识,他们会加倍尊重老师,甚至有时还会为老师制造小惊喜,为生活增添色彩和趣味。
好的班主任要有“爱心”,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爱。有时候师生之间相互的爱往往是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的催化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会遇到“爱屋及乌”的现象,某些学生因为喜欢某门科目的老师而喜欢去学习这门课程,所以要尽可能建立一种爱的良性循环。同时,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永恒的、持久的。老师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最终做到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班主任在与顽童打交道时,爱心是前提,同时“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这一记中我就深刻体会到李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万同是个坏学生,他有不少不良的社会风气,在无人监督考试中作弊通报批评处分但他仍然再犯,李老师并未大发雷霆而是以这件事作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契机,让全班学生从个人言行与班级荣的关系上来思考万同的作弊,使包括万同在内的每一位学生得到一次深入心灵的教育。可见李老师对学生耐心十足,也让我懂得作为一个老师,要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会体会到你的宽容与忍让,不会让你的努力付之东流。
另外,读完李镇西老师的书,“素质教育”这个词总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素质教育探索手记”,里面论述了李老师采用各种途径有效地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一名教师,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何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那就是爱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教育。这里,我想就“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谈谈个人的想法。素质教育,并非“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既要培养优生,又要做好后进转化工作。
优生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到底该如何培养优生,读完李老师的书,我深有体会。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优生是“上线生”,如果他们仅以考上大学为目标,那我们国家不过是又多了一名大学生而已,所以作为老师要引导优生树立志向,让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近年来,学生中有不少承受不了各种打击而自杀,其中大部分是我们教育者眼中中的优生,这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针对优生,我觉得要训练他们的受挫心理,长期处在金字塔顶尖的优生,很少品尝失败和冷落的滋味,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高一,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各个学校的佼佼者,汇聚到这所中学,以前都是班上的尖子生,现在大家水平都相似,老师自然也不会视如珍宝,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心理可能承受不来。因此,优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优生培养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除此之外,我觉得不断激励优生超越自我,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通读完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体会到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信念、鼓励与宽容。当我们走进后进学生的心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找他几次谈话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此时才深刻体会到李老师说的后进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通过一次谈心教育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的太简单了,只有将李老师的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书中关于万童的教育事例,是我看过最成功的一个后进生转化实例,给了我莫大的启示。
加强爱心教育 与学生做朋友 篇7
〔关键词〕小学生;爱心教育;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第一,厌学。有的小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也没有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科任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纪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入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应。
第四,出现不良品行。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和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老师则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这些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爱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东湖第三小学,163416,电邮:232615309
@qq.com)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篇8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说过“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不忘初心的灯塔,有了它我不会迷失方向。在读过《爱心与教育》之后,让我对这体会更加深刻。是的,正是因为一颗爱心才使我开心并且毫无抱怨的守在这群可爱的学生身边,正是因为我具备了一颗童心,才能让我像大哥哥一样随时随地在学生身边体会他们的幸福与快乐,同时也分享他们的悲伤和失落,这使我与孩子们心灵的距离更近一步,在学生心里埋下最美好的种子,互相传递爱心、传递幸福。让世界都因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而幸福。
在一次意见箱学生的来信中,我发现他们的可爱,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了,其中小陈同学这样写道:“杨老师,带我们去实验教室,这节课是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以后再也不喝生水……这真是一场奇妙的科学!”看到这些话语,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成长了起来,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奉献我们的爱心。上课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同时要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下课后要多与学生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给学生以正确指导。通过更多的鼓励与关心,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关爱。
当然,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这还涉及到李老师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民主平等,我们作为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老师不是万能的,我们只是在某方面比孩子们先行一步。我们要懂得互相尊重,宽容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融洽的师生关系,抓住更多的教育契机,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往,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尽量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课堂。在对数学知识点中的理解,同学们的理解有多种思路,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掘自己的思想。
有关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篇9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到了一个好朋友”。近日,我拜读了李镇西教授的《爱心与教育》,顿觉受益匪浅。这是一本成功的“实例教育学”,李镇西教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无不渗透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一读。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一切爱心教育都源于尊重学生。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地位。小学生正处在发展阶段,他们更需要尊重和肯定。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也是小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向上的“源泉”。如果一个教师不珍惜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失去最好的教育机会。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也可能会扼杀一个人。正如俗话所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就是说,一个人就怕别人不尊重他,挫伤他的自尊心。因此,尊重学生,爱心教育才会成为可能。 我在班级工作中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叫王帅强,听着名字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聪明活泼、学习上进的孩子。恰恰相反,帅强同学是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各门功课都不及格,有时还更差。行为习惯也不好,经常惹是生非。同学们经常嘲笑他,都不愿意和他玩。因此,他的心里是自卑的。由此我想到:一个总是低着头、弯着腰走路的孩子,他的身体是不会健康的。同样,一个自卑的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他的心灵也必然是扭曲的。我很同情帅强同学,但我心里明白,他需要的不是同情,他需要的是尊重,是能昂起头来走路,昂起头来做人。课余,我找他谈话,告诉他,让他首先学会面对现实,在这个基础上,发扬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自信。 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主题班会:“谈谈老师眼中的每个学生。”就这样,除了王帅强,我把其他每个孩子优缺点说了个遍。见我没提到王帅强,他紧张极了,脸上冒出了汗,他觉得老师一定会把他说的一无是处的。在我把他的罪状一一列举之后,我话锋一转:“帅强同学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他热爱劳动,爱帮助别人。有时不该帅强同学值日,他却会主动帮值日同学打扫卫生。连同学们一句谢谢都没有得到,可他从无怨言。在课堂上谁忘拿笔了、帅强总是第一个伸出手去,把自己的笔借给同学。每次遇到捐款的事,他总是我们班捐的最多的同学。可见,帅强同学身上的优点还挺多,在这些方面,我们班的其他同学都应该向帅强同学学习。对于他的缺点,我相信帅强同学,也希望全班同学相信他一定能改正的。”学生似乎被我的话打动了,一个个低下了头,似乎都在为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感到惭愧。 我看到帅强同学在偷偷地抹眼泪,后来一段时间,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真的变了。每天都能看到他阳光、快乐地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再也不是孤独、自卑的丑小鸭了,学习也比以前有进步了。 这让我想起了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所写的:所有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教育及文明都是建立在细节之上的,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稍加点化便可能点石成金,在常人不屑一顾之处匠心独运便可能峰回路转。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门外满是阳光! 李教授的教育方法进一步说明了爱心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学生弯着腰走路。教育是七分等,三分教,尊重学生,树立威信,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豪情,最终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我想这位特级教师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爱心与教育》读书计划 篇10
由于刚刚踏入教育事业,这方面的书没有读过,这个假期非常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虽然只是读了一部分,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我在读教育类的书籍时,就如同在跟大师对话,能从中获得许多启迪,希望今后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
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读李镇西师的文章,非常让人震撼!教育,不仅仅要从善开始,更要从真开始!教育应该适应社会,也应该能够影响和改造社会。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11
我很庆幸在我最浮躁最没有方向的时候读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尤其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的时候,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学校如同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当老师的一生教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们经常会听到退伍的老兵怀念和感谢自己在军营里度过的岁月,因为那是他们最受益匪浅的时光,毅力、勇气、忠诚、友情等等等等都会在当兵的时候得到。那么我们的学生呢?我们的学生在若干年后还会怀念甚至感谢他们在学校里、在我们的班级里所度过的岁月吗?肯定有,但是苦涩、后悔甚至怨恨的人也大有人在。这是为什么?我相信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扪心自问:我有让每一个从我手中走出的学生都幸福地过一生吗?或者退一步,至少要问问:我有没有可能让每一个从我手中走出的学生都幸福地过一生呢?
要实现让每个学生幸福的教学目标,做一个好老师,我觉得教师迫切要做的就是自我认识与反省。
一、教师要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要让学生感觉到幸福,就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老师自己都是不知所以,整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只为拿点工资打发时间的话,又怎么谈得上教育别人呢。作为老师,我们也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多看有益的书籍,多做有益的事情,多思多想,让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同时老师也要有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不要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可以更多地去考虑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有的理想,淡泊名利,活得开心充实就行。并且老师也要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地追求并奋斗着,言传身教,给学生们树立榜样,促动孩子们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二、要有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老师,我们要不仅仅会纸上谈兵,叫学生积极向上,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自己也要切实地实践起来,争取做个“品教兼优”的好老师。在工作方面,我们应该本着为学生负责,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的基本原则,认真备好、教好我们的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争取在成绩方面让班级的学生处在同龄儿童的前列。正如我们教育学生“也许你不是天生资质聪慧,但是你一定要尽力”一样,虽然我们老师也不是每一个都能把自己的班级教到名列前茅,但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尽力,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即使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再怎么不理想,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可能就改变了某些孩子一生的命运。同时我们也不要吝啬自己的优点,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我们作为老师的优点,也要让孩子们看到我们作为大人表现出来的成熟、稳重等优点。总之,要让学生从你的课堂上学到东西,也要让孩子从你这个人身上学到东西。
三、要为自己是个老师而自豪。
如今社会“利”字当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就代表着地位和权力。教师的工资和待遇不算很高,虽然现在国家出台政策不断在上调教师工资,
但是一些中小城市教师的工资基数本身就小,上调的幅度相对物价飞涨的生活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所以我们老师如何自处,是个很重要的问题。90年代流行下海,现在很多老师又蠢蠢欲动,看到周围的人都发达了,也想搞点副业。心不大的做做家教,搞搞补习班,心大的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也开个店。另外一些老师自己不会去做,但是看周围的人发财了,不禁开始抱怨学校,抱怨政府,教学的积极性也慢慢减退。更有甚者发展成为“混日子”的。这些都只能证明我们有些老师思想认识不深刻,不明理。从公了讲,教师教学,根本目的在育人,商人经商,根本目的在盈利,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老师和其他人的目的不一样,没有可比性,要想发财,干脆学前人下海经商,不要做着教师,学着商人,两头误,自己误了不说,最重要误了学生;从私了讲,商人接触的环境使得商人有机会赢取更多的利润,老师呢?老师周围的书香之气也是旁人无法企及的,我们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个优势继续读书深造,我们可以在职读研,可以深造,往一线城市去发展,待遇也会相应提高,又何必怨天尤人!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当我们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种快乐应该比金钱带给我们的快乐更持久更有意义。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12
我也常常把“天道酬勤”作为口头禅,但是实际上行动却不如心动。曾经有过的成功都是勤奋与幸运牵手使然。而寄希望于侥幸和偶然,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我想,今后如思进取,“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感受之四: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
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黄金涛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
他要求黄金涛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学生“一两天做到这每日十问并不难,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而我教小学,但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尊敬、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
感受还有很多,李镇西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虽然他的方法可能针对中学老师更实用,但我这个小学老师也受益匪浅,我不学他的实例,而学他的精神。我想,即使是一个成功的小学老师的事例,我也不能完全套用,因为面对的学生是不可复制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百试不爽。
读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1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像我这样的教师,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仔细地读一本书,因为生活的浮躁,因为世界的俗气,渐渐地,我也像那个每天按时敲钟的和尚,在得过且过,自己不满意,学生不满意。不禁要问自己,是什么让自己的视野如此狭窄,是什么让自己如此地麻木,这不是我希望过的生活,绝不是!
于是,我得挑战自己,我得给自己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于是,我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的“读者日记研究”,可是怎么独辟蹊径,怎么去研究,用什么态度去研究,我得找到路,找到开阔自己思路的方法――于是,我用读书开自己的阔视野,也只有读书才是一种享受,它可以让我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忘却繁杂的琐事。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书籍时,经常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在书中可以学习怎样教育教学,能从中获得许多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很真实也很充实。“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从李老师的书中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最近,我也经常看《输在坏习惯》,《每天多做一点点》等等,看了之后,觉得轻松愉快,心灵上有很大的触动,我可以把这分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每天多学习一点点。于是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图书,带领他们一起读书,还要他们办我们自己的图书――“杂志”。我在带领中快乐着,在与学生的一起参与中充实着,我自己在进步,学生的进步更大。
从李老师的书中我也明白了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
现在,我明白了,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我的课题在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的时候,我努力按照李老师教给我的方法去去试验,我发现,学生的进步比我想像的要大,我本来想让他们把自己的“杂志”办得精美,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把贺年卡的书写贺词,信件的插图同样设计的精妙绝伦,让人耳目一新。我本来想让他们尽量照顾“杂志”的整体风格,他们却以此类推,在足球场上他们也学会了整体阵型的保持。
读了这本书后我最终明白了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爱心与教育》读书体会07-22
阅读《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800字左右09-11
爱心与教育学习体会05-14
爱心与教育学习计划11-22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800字08-27
爱心教育07-16
学校爱心教育11-24
用爱心激活教育07-22
用爱心诠释教育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