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育三部曲(精选5篇)
爱心教育三部曲 篇1
“三尺讲台度春秋, 半截粉笔伴终生”, 这是过去传统教育时代对教师工作的高度概括。然而, 21世纪的今天, 信息化高速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同雨后春笋, 焕发勃勃生机。纵观近年小学生的发展状况, 可喜可忧。喜的是学生的思想活跃了, 性格开朗了, 但身后隐藏着种种人人皆知但又被忽视了的现象, 作业中的错别字多了, 练习册、考试卷书写乱了, 格式不讲究了, 学习习惯差了。面对这一现象, 一些好的传统教育法不但不能丢, 反而要重视。传统教育法不会拖教育的后腿, 反而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特别是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应成为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强调了为师者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的确,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离不开教师的示范, 更离不开教师的严格指导与要求。从教近十年, 最深的感受是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严、要正。古语说得好,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一部曲:书写习惯的养成
写字教学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已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提高写字质量呢?关键在于写字习惯的培养。
1.要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书法家的故事, 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 还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 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 体会劳动的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源。”在班内一名教师有意把学生学期初的第一张作业保管起来, 学期末再发下去, 学期初、末作业的差距让学生惊讶。在这一前一后的对比中, 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他们练字的热情与日俱增。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在日常的教学当中, 教师充分利用挂图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让鲜明正确的执笔姿势留于学生脑中, 同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养成良好书写姿势的重要意义;在学生日常书写时, 时刻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 即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让学生熟记于心, 并让家长监督;经常给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拍照, 展示给大家看, 利用拍照鼓励全体学生, 不断强化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
3.培养学生写字时的注意力、观察力。通过多途径、多层面的训练, 引导学生做到“静心、专心、细心”。良好的写字注意力, 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另外, 还得训练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 分析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4.培养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好习惯。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多种活动, 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5.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习惯。加强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处理好书写与练字的关系, 在平时的书写中不断提醒和督促学生运用书法知识, 并注意示范, 从而不断增强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这样就能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即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 只要一提笔, 就能一笔一画地写, 认认真真地写, 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6.培养学生写字整洁的习惯。时刻要求学生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可观,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 注意衣着和手指的清洁。
学生有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提高他们写字水平和文化品位,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 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部曲:阅读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精力旺盛, 求知欲强,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阅读习惯, 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 让人终身受益。
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 培养阅读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推荐那些内容健康、言辞优美、图文并茂、有教育意义的读物。如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卡通类读物, 中高年级学生喜欢的故事性强的童话、神话、寓言、英雄人物故事等;创设生动的情景和丰富的形式;有效利用各类评价, 例如, 讲故事比赛、朗诵会、读书小状元评选等,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 也就有了阅读的欲望和动力。要想使阅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把阅读习惯化、生活化, 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这种习惯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明确的要求;二是要考虑阅读材料尽可能是学生喜欢的;三是要求家长配合, 共同完成。其次要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书动笔的重要性。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 在书中勾画、圈点, 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 深入理解;通过在文中批注或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 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丰富学生的思想。再次要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从本质上讲, 阅读过程就是思维过程。边读边思考, 能让自己在阅读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读得自觉, 读得深入, 读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阅读的收获就会更大。最后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读书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遇困难不依赖别人的习惯, 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部曲:作息习惯的养成
学校生活与家庭、社会生活最不同的是作息时间的紧凑性安排。学校的作息时间就是老师和学生行动的指挥棒, 这个棒运转得好坏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作息时间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有的教师和学生把在校的学习时间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 而放在了课外的活动、休息时间上, 往往会事倍功半。与之不同的是能够合理高效利用学习时间、分配学习时间的人, 就会事半功倍。可见,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作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宁可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也不从课外2个小时磨时光”。学生一旦养成了科学合理的作息习惯, 就等于由学会变成了会学, 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教育永恒的旋律, 各个年级不同的目标要求则成了跳动的音符。如何演奏好林区小学教育这首交响乐, 有待我们每个教师钻研、探究、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爱心教育三部曲 篇2
加强对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可概括为三条:纪律意识、心理准备、环境适应。
一、加强常规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中心,初一是中学的起始年级,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班主任应注重对初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种“来日方长”慢慢来的分散教育思想(并非说取消分散教育)是不可取的。“纪律”乃共同遵守的规章,条文,经验告诉我们,入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守则”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行动的准则,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这是因为他们在小学阶段乃至当今缺乏自我约束力,生性好动习以为常,进了中学一时难改此“脖的缘故。在开学典礼前后,班主任可集中数日时间组织新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列举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引导;张贴“守则”和“规范”的全部内容(或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要求学生做到能背诵会默写;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后的感想,安排学生作典型发言;开展纪律方面的知识竞赛,强化“守则和规范”的知识灌输。
二、明确学习任务,做好心理准备。心理淮备是指教育初一新生作好中学阶段接受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方法的心理适应准备。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可比较中、小学阶段教学原则、方法的异同,着重使学生认清:小学以直观、形象教育为主,中学则有所不同,作好培养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心理准备;小学课业负担轻,而中学则重,作好培养预习、自习习惯,培养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的心理准备;小学教育时间松懈,中学的时间长而紧凑,作好培养自我控制力的心理准备;小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中学以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为主,作好加倍勤动脑、勤动手和积极参与的心理准备;中学教师多半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积极改革落后的教育手段、方式,作好接受新事物、积极配合和主动协调老师先进的教育方式、手段的心理准备。
事实证明,班主任如果实现了中学教育战略的这一步骤,那么初一新生会尽快地适应学段的“断乳”,进入中学生角色,在今后的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学习的成效随之提高。
三、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初一新生会对新环境感到短期的孤寂、不自在,甚至有辍学的念头。这些都是正常的、暂时的现象,否则不成其为“新”生。究其因,大都是不适应所造成的,问题在于班主任要设法使新生尽早脱离这种“不适应”。
另外,初一新生同家长的认识一样,希望中学与小学就是不同,人多、房多、校园美,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这种认识是人之常理,允许存在,问题在于学校要尽可能地不使新生失望。
基于此,我认为,学校在开学前要打扫整个学校的卫生,修理、油漆、粉刷好门窗、墙壁、课桌凳、电器等,布置好教室和学校,做到窗明几净、鸟语花香、绿意融融、?热情洋溢,?迎接新生步入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的新环境中。心理学有“先入为主”、“定势效应”之说,这种“人”和“势”在此便是新生将要适应的新与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新与美的社会环境:在开学典礼上,全校教职工
应登台“亮相”,所有出场人员特别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学校要安排专人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成就等,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走访部分教师。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让本班学生逐一作自我介绍,尽早消除同学间陌生的感情隔膜,使他们尽快地相互熟悉,增进团结,成为学友。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旨在使初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角色,尽快改变因陌生感而带来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懒散的精神状态,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为在这样好的中学学习、生活而骄傲的自豪感。
初一学生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学校和班主任要针对这种“新”及时地、认真地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新人、新事、新面貌、新气息,进而顺利地完成初中学段的学习任务。哲人云,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想来是很有道理的。
唱好教育经费三部曲 篇3
1特色立校。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创办于1995年。创办伊始,生源贫乏,师资薄弱,资金困难,在农村中小学中毫无优势可言。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向课堂要质量。课课有教案,课课有反思;每周不少于两次的推门听课,且听课后要说课、评课;每周上交一篇教育故事,这些作为教学常规来落实。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终于位居全县前茅。质量上去后,“家长进课堂”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家长们怀着不同的心态,相同的目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走进课堂,课后,免不了就孩子的方方面面和老师探讨一番。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拉近了,对学生的了解充分了,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灵。轰轰烈烈的活动背后是老师课堂水平的提高,是孩子学习的乐趣,是家长良好的口碑。
2荣誉共享。在赢得家长的口碑后,生源问题随之解决。此时,有远识的校长没有松懈,而是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师生的自身价值。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结晶,有谋的出谋,有力的出力,写字拿手就写字,绘图出色就绘图,使学校从外到里充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科技制作、绘画长廊、手抄小报等都是师生们团结协作的收获,搜集材料、动脑创意、外型布局,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艺为止,这些文化作品每月更新展出一次。在不断地更新展出中,师生们变得爱学习了,爱动脑动手了,具有团队精神了。有努力就有收获。师生获得的奖杯、奖状、荣誉证书琳琅满目。上级领导乐了,记者来了,电视台来了,学校要攀附的企业该露面了。即使学校分毫未得,也不应该吝啬荣誉共享的机会。“学校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某某集团的支持。”校长言辞恳切。企业家笑容满面。试想,企业被戴上“尊师重教”“慈善家”的帽子后,还好意思不流油吗?
3校企双赢。企业最看重的是形象,在得到企业的赞助后,不妨再给学校挂上“某某集团希望小学”之名,学校挂名帮企业树立了更加完美的形象,为产品的销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让良好形象保持下去,企业也毫不吝啬投资,为学校发展助一臂之力。这样,学校取得了办学经费,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最终达到了校企双赢,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常规教育“三部曲” 篇4
要知道“爱的教育才是最具力量的”!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 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小班之后, 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幼儿的爱。小班幼儿年龄小, 自理能力差, 特别到了冬天大、小便不会脱裤子, 提裤子, 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 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 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 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 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 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幼儿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 有了这种感情基础, 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 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培养良好的常规。
二、教师给予正确的榜样示范, 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上幼儿园之前他们模仿的对象是爸爸妈妈, 上了幼儿园后模仿的对象就转移到了我们老师身上。可见教师在幼儿心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许多事情幼儿都是跟着教师学得,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幼儿, 在幼儿心目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在教室里, 我们时常会情不自禁的把脚架起来, 这时候小朋友看见老师架起了脚, 他们也会学着把脚架起来, 我们老师一直强调坐在小椅子上不能架脚, 可是自己都做不到, 怎么去要求小朋友呢?我们要求幼儿喝水的时候要排好队伍, 一个接着一个的等待, 而当我们老师也口渴了, 却直接抢在孩子的前面接水, 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幼儿也很容易的去插队。在小朋友们的眼里, 老师讲的话我也讲, 老师做的事我也做,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呀!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常规培养中为幼儿做好榜样, 开展氛围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在持之以恒中巩固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很大的坚持性, 需要不断地强化。特别是小班的孩子, 他们基本上还没有自觉的意识, 需要成人不断地提示和帮助。所以,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关键在于“渗透”、“坚持”, 渗透就是要把良好的习惯渗透到孩子们一日生活中去, 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
四、“家园结合”是养成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基本保障
习惯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家长和老师一齐努力, 形成合力, 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的课堂, 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 因材施教, 抓住每一时机, 及时果断地突出要求, 并坚持让孩子去实践。尤其当孩子进幼儿园后, 家庭更要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 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文明礼貌等习惯。为此, 老师要和家长加强联系, 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不能让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 在家又是另一种要求, 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五、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常规的基础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常规的重要保证。在常规活动中, 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和习惯。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我十分注重在每日的常规活动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常规活动中, 要求幼儿基本做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 能集中注意地听, 看着对方的眼睛, 别人在说话时, 要保持安静, 有礼貌地倾听。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 在孩子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首先, 教师要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我自己先做到孩子们和我说话时, 看着他们的眼睛, 我和孩子们说话时也要求孩子看着我的眼睛。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倾听的基本习惯。为了培养孩子能在倾听时保持安静, 可以利用盥洗、排队、布置任务等这些环节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
(二) 在幼儿园老师的常规活动中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幼儿园的老师, 喉咙普遍的都不好, 都是一整天说话说的。更多的时候, 为了让孩子听得更清楚, 还会尽量地说得响亮。后来, 我发现, 并不是我们说得越响, 孩子就听得越清楚。反而有时说的轻一点, 反而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每天, 我们可以利用点名、讲故事、游戏等这些时间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三) 重视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
1、活动之前给幼儿提出倾听任务, 给予幼儿任务意识, 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
六、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
在游戏中学习、练习。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 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开学初, 可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 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 找自己的标记朋友, 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 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还可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 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 对小朋友的认识, 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奏响“爱生教育”三部曲 篇5
一、以“师德建设”奏响爱生序曲
教育为厦, 师德为基。关爱学生, 师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 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一些教师存在着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和以罚代教、以教谋私的现象, 以及热衷于“有偿家教”, 严重违背了爱生教育。面对这样的状况, 唯有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才能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才能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为此, 我校围绕两个专题展开了师德建设。
首先是“铸师魂”。我校认真组织教师系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相关师德建设的文件, 还特意制定了《教师每日十问》, 其中有两问就是如何在课堂与课间实施爱生教育的问题, 对教师起到了鞭策、激励和监督的作用。我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组, 引领教师学习教育名著, 定期举办读书沙龙, 在交流中老师明白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爱满天下”的教育, 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给予学生一种平等的尊重和爱护。
其次是“为师表”。当教师在学生面前一站, 就应该是言行一致的标尺, 是表里一致的透镜。全校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语言规范健康、举止礼貌、注重身教、为人师表, 在社会、家长心中留下了较好的声誉。每一位教师都坚信“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正人先正己;只要不断地加强师德修养, 用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 就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忠诚、智慧和汗水播撒教育的爱, 实现爱生教育。
二、以“168”行动谱写爱生篇章
爱生教育不能只是喊空头口号, 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只有这样爱的教育才能生根开花。为此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168”爱生行动, 要求参加活动的每一位教师关心、帮助一名困难学生, 并每月与所教班级的学生开展谈心或对学生家访不少于6人次, 每月为所教班级学习困难的学生义务补课、辅导不少于8人次。
在“168”爱生行动中, 我校每个教师除了具体的帮扶对象外, 还自发地资助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寄宿生、生病住院的学生。如我校四年级一同学患肝癌, 教师自发地进行捐款, 还发动全校学生资助, 三次捐款共达五万多元。寄宿生中有不少同学不具备寄宿条件, 平时学习费用都很困难, 领导和教师对这些同学都倾注了一片爱心, 送礼物、给食品、给零花钱已是平常的事情。
通过几年的“168”爱生行动, 我校老师已将“168”爱生行动的内涵铭记于心, 并用实际行动抒写着爱的凯歌, 用清新的文字记录着与孩子们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我校的许老师在《因为爱所以幸福》中写到:“我一直坚信: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当你毫不吝啬地赐予他人爱时, 自己也同样收获着快乐和幸福。”许老师多年来一直帮助她班上一位患上白血病的女生。因为治病, 这个女孩落下了好几年的课程, 懂事的她看着其他的孩子都能快乐地上学, 坐不住了, 硬缠着妈妈要来上学。许老师被孩子感动了, 于是几乎是每个双休日, 她都主动上门为孩子补习功课。许老师是教英语的, 她在日记中记录着这样的文字:“从字母、到单词、到句子, 我手把手教她, 一遍又一遍地领读……当然, 她学起来更是废寝忘食, 通过我俩的共同努力, 我们最终补完了五册教材的内容……”这位学生也在她的日记中写到“……我不知我的生命还有多长, 但我很幸运遇到了像妈妈一样爱我的老师, 她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充实, 我一定好好学习, 不辜负她的期望……”
在“168”爱生行动中, 我校老师用真诚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用实际行动谱写着爱生篇章。
三、以“四爱”教育升华爱生主题
爱生教育需要教师的实际行动, 更需要创设活动载体,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培植学生爱的种子, 让他们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 努力实践“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追寻, 让爱生教育主题得以升华。
“爱他人”就是要求学生从爱身边的人做起, 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我校少先队大队部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体验亲情、友情、师爱, 从而由关爱身边的人开始迁移, 延伸到周围的人、事、物, 充满爱, 奉献爱。
在爱学校教育中, 我们要求学生好好学习, 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让学生明白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 又怎么可能去爱自己的家乡去爱自己的国家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我是学校小主人”系列活动, 在活动倡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随手拧紧滴水的水龙头, 你可知这并不是一般的节约;当你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 然后扔进垃圾桶, 你可知这不是简单的爱清洁……”
在爱家乡的教育中, 我们组织开展以“爱护家乡环境, 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活动, 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开展美化家乡环境, 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爱国教育中,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最佳时间;“八一”节进行爱军和国防教育;“十一”国庆节组织爱国主义手抄报竞赛;十月十三日举行入队仪式对学生进行少先队队史教育及爱党爱国教育实践活动等等, 在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爱生教育任重道远, 愿我们都来用心谱写爱生乐章, 一路探索, 一路收获, 将爱生旋律弹奏到永远, 让孩子们在爱的旋律中自由健康地成长。
【爱心教育三部曲】推荐阅读:
爱心教育07-16
用爱心激活教育07-22
爱心教育的有效载体09-25
《爱心与教育》读书体会07-22
用爱心打造教育的和谐07-03
以爱心教育后进生06-10
爱心与教育学习体会05-14
爱心教育中也需要06-09
后进生转化之爱心教育06-25
班主任工作之爱心教育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