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呵护(精选11篇)
爱心呵护 篇1
当前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同时对于情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学会关爱、懂得理解并能够在情感上支持他人, 成为人际沟通和交往的重要部分。现在的幼儿, 都是父母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 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为是独生子女, 所以他们备受家长的宠爱。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全部爱心奉献给了孩子。可是这种单方面的给予, 往往让孩子接受了爱, 却不能学会去爱别人, 娇生惯养、骄纵跋扈的现象时有发生。时间长了, 孩子只知道获取, 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无法感知他人的心情, 变得爱心缺失。因此, 我们在幼儿园让幼儿学会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对幼儿的爱心教育, 使他们懂得爱, 然后把爱心奉献给别人, 从而实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一、给幼儿无微不至的关爱
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是其个性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候的幼儿, 开始学会并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可以说大人带给他们一个模板, 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三字经里说:“人之初, 性本善。”研究学者也表示: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同情心和善良的心, 这是他们的天性。比如, 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哭, 他就会主动拿出好吃的或者好玩的给对方进行安慰, 这是一种天然的爱心流露。但是, 这些天性需要外界环境的激发才能得到维持。中国人的特点是含蓄而又内敛, 不把自己的感情显露出来, 而现代社会提倡的精神文明都需要有开朗的个性, 乐观向上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疏导, 用爱心换来幼儿的真诚。
每一位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这就赋予了幼儿教师更多的使命感。一方面, 我们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 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有最初的启蒙;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照顾他们的情绪, 用爱心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人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 你在乎它, 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 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 它就会死去。”是的, 孩子虽然年纪小, 可是他们已经分得清楚谁对自己好, 也会有自己的喜好。因此, 对于每一个幼儿, 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去爱他们。例如, 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天生有些缺陷。也许是因为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我没有因为这些缺陷而嫌弃他, 而是在向家长问明了情况后, 对他付出了比别的小朋友多一倍的耐心。除了每天按时为他换洗尿布, 也会让他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其实在孩子们的眼中, 能玩得来就行, 没有太多的计较。很快这位小朋友融入了集体, 也变得开朗起来。开始自闭的小男孩变成了乐观搞怪的活宝, 他自己也十分开心, 也因此非常“黏”老师, 对我非常亲近, 还会在家里给我带好吃的小零食。这些都表明他是一个富有爱心、愿意与人亲近的好孩子。
二、在教学中处处都要体现爱心教育
要想让幼儿懂得爱, 就要让他们学会关爱别人。在日常生活当中, 有很多可以体现爱心的细节和小事, 在成人的眼中, 那都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在幼儿心里, 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家庭生活中帮助妈妈干活, 给爷爷捶背, 这会让幼儿从小就感受到爱的含义。在教学中, 教师也要多多提到爱心教育。例如, 大孩子可以帮助小孩子穿衣服, 帮助他们穿鞋;为教师分忧, 帮助教师扫地;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 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小朋友摔倒了大家一起帮忙扶起, 安慰哭鼻子的小朋友、逗他开心等等, 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心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三、树立榜样, 培养爱心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成长期的幼儿, 更要为他们树立一个关心、理解、爱护他人的好榜样。公益广告小男孩看到妈妈给外婆洗脚, 他也偷偷地打来一盆水, 给妈妈洗脚, 这就是耳濡目染、爱心传递的力量。在幼儿园里, 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教师, 而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一个每天都微笑的教师, 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个幼儿, 让他们感受到快乐, 感受到美好, 就会使他们喜欢上学, 喜欢和小朋友、和教师在一起玩耍。反之, 如果教师冷冰冰地板着一张脸, 就会使学生感受不到热情, 会觉得整个幼儿园有一种不舒服的氛围。因此, 幼儿教师要首先以身作则。其次, 教师要注意言行举止, 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该怎么样去做。如对师长要尊重, 对小朋友们要谦让、关心、友爱。教师还让所有的幼儿都向班级里做得好的幼儿学习, 用美好的形象走进幼儿的心灵。
四、爱的表达方式
有一句歌唱到:“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是的,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 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雨露的滋润, 可以说人类的世界就是充满爱心的世界。幼儿表达爱心的方式最为淳朴和简单, 他们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幼儿的示意, 我们要主动接受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非常开心, 避免因为错误的表达而影响他们的情绪。
例如, 班里的一位小男孩兵兵拿了一个苹果去哄另一位小朋友彤彤, 可是这个彤彤因为刚刚不开心, 所以就拒绝了兵兵的苹果, 还很粗暴地冲他嚷。兵兵很委屈, 自己的爱心为什么换来不理解?我及时地发现并把两位小朋友都叫到身边, 跟他们说:“兵兵真有大哥哥的样子, 会把自己的苹果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真赞!可是彤彤为什么不开心呢?原来彤彤是因为一点小别扭心里不高兴, 而并不是不喜欢兵兵。现在老师要对大家说:兵兵心中有爱, 所以愿意与彤彤一起分享苹果。彤彤是不是不应该拒绝呢?”在一番开导下, 两个小伙伴又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总之, 要让幼儿从小就有爱心意识, 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就要启发、开导、影响、关爱他们。爱是相互的, 也是无私的, 只要我们都奉献出真诚的爱心, 就会让这份爱源源不断地传播下去!
爱心呵护 篇2
刘明浩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 号参赛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呵护成长,责任担当未来!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选择作一名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选择了奉献。立足三尺讲台,扎根教育园地,以博爱之心,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成长于无声之中。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校园里,那一张张欢快的笑脸,朗朗的读书声,稚嫩的笔迹,无时无刻不在见证着学生的成长,我不禁感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与安慰。然而,工作之中并非事事如意,班里淘气任性、不求上进的学生时常出现,我为他们的调皮而埋怨,为他们的违纪而难过,为消极堕落的学生感到气愤。无论怎样,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不要放弃!
教师的爱是一种带着欣赏眼光的发现,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源于内心的力量。今年的教师节,我又收到了学生罗磊他爸爸的节日祝福,五年来从不间断。我不由得想起这个曾经在课堂上怪吼怪叫、性格孤僻、经常拖拉作业的小不点,想起为了他健康成长所做的努力。期间虽然经历不少波折,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时常拉着她的手促膝谈心,与同学们一起游戏玩耍,经过两年的努力,到六年级时看到他开朗的性格,优异的成绩和家长的肯定,我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成就感——做好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才能助力成就学生大的未来,我觉得老师就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于那以一颗颗刚刚萌芽的幼苗,用爱去宽容他们,用心去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
无数的教师无怨无悔地坚守这三尺讲台、默默地耕耘这一方净土,他们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承担起祖国的未来。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出访海外26国,凭着他的才能,完全可以留在那物质财富丰富的国度,可他为了祖国的未来,满怀一腔热血,穿着布衣草鞋走向晓庄,这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地震来临,谭千秋老师生死瞬间那无悔的选择,用男儿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美丽的彩虹。一个是生者永无止境的燃烧,一个是逝者用一种舍己的大爱谱写作为人民教师的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对教育的无限忠诚,更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个学生仅仅是一位老师从教生涯中的千分之一,而对于学生的一生及其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所以我有责任为这千分之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记得前年12月某个星期一凌晨三点多,我被宿舍管理员的电话惊醒——两个住校生翻围墙出去了。我赶紧骑车来到学校,此时已有数十位老师到校,大家快速的兵分五路——女老师排查全镇的网吧,男老师骑车分别向燕子砭、舒家坝、代家坝和阳平关火车站方向寻找。早晨八点多时终于在宁强三角洲找到了两个因比试胆量而出校的学生。此时,没有一位老师责骂他们,带他们吃完早餐后返回学校。想想寒冷黑夜中的三四个小时,是什么力量让老师们如此奔忙?如此心切?是责任,是身为人师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为教坛的一棵常青之树。让我勇敢的去做叶的事业吧!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一次释放它的魅力。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怀将滚滚红尘中的种种诱惑淹没,更让那些功名利禄随着一江春水付诸东流。我坚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颗爱生如子的心,足以写满我人生的精彩!
爱心呵护,静等花开 篇3
关键词:关爱;关注;引导;等待;耐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其实就是一颗心与多颗心的碰撞、磨合,互动、对话的不断重组、提升过程。学生厌学或恐惧学习,或者自卑、不自信、浮躁、有异常言行等,肯定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关注孩子,要从关注心理健康着手。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疏导方法,引导其健康成长,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每一天里,我都会记录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案例,积累大量的辅导记录和资料。我发现农村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情况日益严重,情况复杂,转变过程中困难重重且容易反复。但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铸就健全人格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成功转化了很多学生。我的做法是:
一、用心倾听,方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透视学生神奇的心灵世界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个性和心理。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孩子才愿意与你交流,向你倾诉,用关爱、欣赏、激励的阳光雨露洒满孩子心田,孩子才能茁壮健康成长。柏拉图说:“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转向,心灵的启迪。”“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而我要说,倾听也是教育的艺术。耐心倾听,真诚倾听,用心倾听,才能真正透视孩子的心灵世界。
我今年教的是五年级。刚接班时真是大小问题层出不穷。课间打闹,学习拖沓、懒散,学风很差。班级内部男女生矛盾重重,每天都有成群的学生告状。“老师,×××骂我××,可难听了,你要是不管,我就使劲骂他”;“老师,××又不写作业,让他补,他不但不写,还骂人,把书都撕了。”“老师,×××又欺负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还勒索要钱”……唉,真是让人头疼!但也使我更加认真思考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教育艺术,让我明白如何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学生,亲近学生,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对,先倾听!从了解情况入手。于是,每次教育学生时,我都淡定地,耐心地询问和倾听。倾听,让我看到了学生的真实;倾听,使我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性格;倾听,使我了解到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倾听,使我站在学生角度处理和思考问题;倾听,使我有的放矢,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倾听,使我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知心的朋友,可以信赖的老师。当学生向你敞开心扉的时刻是多么的珍贵和令人感动,当你和学生在互相倾听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时,不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吗?
二、心与心的交融,用爱心化解学生心灵的冰块
每天聆听学生真诚的心里话,看到学生在你的呵护下增强了信心,做事有了成就感;每天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每天都有学生在你的鼓励与引导下积极生活,昂扬向上;每天都有学生在进步和转变,哪怕是很小的良好变化……我觉得这就是一名教师的幸福!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宽容的话语中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爱心,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内心的冰块都会融化,只要你在他们的心田里洒下爱的阳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可爱的花,他们都在静静绽放,只不过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事只是用心呵护,静等花开。
我班有个孩子叫宋×,他父母离异,父亲精神不好,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父亲精神失常时有时神志恍惚,有时脾气暴躁地折腾全家。小小的孩子不仅得不到母爱,还享受不到父爱,跟着奶奶的生活也是非常拮据的。孩子自卑、脾气暴躁、习惯坏,还经常打架、说脏话。我知道,他是用带刺的外表来保护自己脆弱敏感的心。我就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坚强地生活,引导他好好做人,并对他说:“孩子,你不是孤身一人,你有老师和同学们,我们都是你强有力的后盾,你有困难时就跟老师说,老师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你的。”看到他趴在墙上哭泣的身影,我也早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了。我经常從家里带来一些他能穿的衣服送给他,办理特困生营养餐补助时,我第一个想到了他,因为他的户口本姓名和学籍姓名不符,我亲自到分局帮他打印户籍证明,到邮局办理手续,跑了好几趟。对他的关心本没有想到回报,可是孩子却给了我大大的惊喜,教师节时,他悄悄送给我一束手工折的玫瑰花,附着的纸条上写着:谢谢你,老师,你的关爱我会永记心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会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你,去回报关心我的人。祝你教师节快乐!我太激动了,没想到我的点滴所为竟然使一个孩子有了感恩之心,对他的影响是如此之大。这是我做老师以来最大的幸福啊。老师们,你的爱心,你的不经意的一举一动,你的每一次心理开导是会挽救一个个生命的呀!
还有个孩子叫王×。性格执拗,自以为是,不合群,成绩很差,也很懒惰,经常不完成作业,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如果谁直接批评她了,它就耍小性子,在课堂上大哭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我就经常把她叫到办公室,以朋友的身份与她聊天,辅导她的学习。即使刚讲完多次的题她依然错误很多,我也耐心引导与鼓励。或许是受到了特别关爱,或许是得到了尊重,她经常和我聊起家里的情况,自己是留守儿童,爷爷经常当面骂她笨,学生嘲笑她,之前的老师当面在课堂上训斥她,总之多种情况使她变得脾气暴躁,执拗,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以为大家都是针对她。听后,我就鼓励她,引导她说如果不改变这种性格,以后会没有朋友的。老师愿意做你的朋友,帮助你找到更多的好朋友,好吗?她听后眼里噙满了泪水。后来她经常找我聊天,给我写信说:谢谢你,老师,时常把我牵挂。在我的引导与帮助下,她的确变了,变得温和了,变得能替别人考虑了,变得不再那么任性了,变得坚强了。心理教育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我们的关爱与呵护可以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健康的种子,静等花开!
三、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活动,让心灵放飞
1.开设“心灵小窗”“心语邮箱”
“心灵小窗”“心语邮箱”,给予学生倾诉和交流的空间,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开导他们,帮助他们,使“心灵小窗”“心语邮箱”真正成为学生贴心的、放心的、健康的心灵栖息的港湾!
2.召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解决学生心理困惑问题
如《感恩父母》《做一名心理健康的学生》《我自信,我成功》等主题班会,邀请广大家长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观摩主题班会,受到家长的称赞。使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品质得到提高。
3.定期举办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国旗下的演讲”活动
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国旗下的讲话材料,例如针对学生缺少爱心,不懂感恩、自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学会感恩》《做文明小学生》《帮助别人,做最美小学生》等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净化了学生心灵,向学生传递了正能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和小报》
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宣传栏、黑板报开辟“心理健康专栏”,经常更换内容,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最美学生》《我会调节心理压力》《争做文明小学生》等内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让学生丰富心理健康知识。
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生命享受生命;用生命感染生命!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走进每个孩子心灵,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浇灌每一朵稚嫩的花蕾,静等花开,每一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芬芳怡人的!
爱心呵护单亲孩子 篇4
镜头一:
放学了,我和往常一样送孩子们到校门口。这时,添添的爷爷急冲冲地走到我面前说:“老师,她妈妈昨天来校带她到外面吃午饭,还给她买衣服。以后你要拒绝她,让她到家里来看孩子,不准到学校来看她。”我愕然了!(其实,她爷爷是不让她妈妈看女儿,因为他们对儿媳妇刻骨仇恨,她妈妈也不会去家里看孩子的。因为他们看到儿媳妇连门也不开,所以她妈妈不得不来校看孩子。)过了一会儿,我无奈地说:“爷爷,那是妈妈看女儿,我怎么能拒绝呢?”她爷爷火气上来啦,大声说道:“你反正要拒绝她!让我孙女安心读书。”说完,气呼呼地一把拉着添添走了。我看着他,不知怎么办才好?(他口头上说是为孙女着想,其实当着孩子的面说妈妈的不是,严重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镜头二:
齐齐的爸爸是一个好吃懒做、赌博成性的人,结果,他妈妈受不了爸爸的虐待,而离开了他们。那天他爸来校接齐齐,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儿子读书好不好?”我为了让他爸爸能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坦率地说:“你儿子在校经常欺负同学,今天测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希望你能多关心教育他。”还没等我说完,他爸就狠狠地踹了他两脚。当时我真的非常后悔,连忙上前劝阻。后来齐齐边哭边跟着他爸走了,我的心里像倒翻了五味瓶,不知道以后怎么跟他爸交流……
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能同时得到父母的爱,也不能享受正常家庭的完美、和谐和幸福。特别是扶养孩子的一方,有的不能和孩子和睦相处,不能用全部的爱去抚平孩子的心理缺陷,不能去校正孩子失衡的心,反而把孩子当作“出气筒”,时常随意打骂,恨铁不成钢。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可想而知,怎么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应该挺身而出,来保护这些还没有长满羽翼的孩子,让他们也和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快快乐乐成长。因此,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学习法律,依法说理
想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必须得与家长好好沟通,而这些家长因为经历感情的波折,也是很难交流的。那必须得学习法律,以法服人,因此,我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仔细阅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等,知道了一些法律知识。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由此可见,探视权是一项法定权利,而且对不随子女生活一方而言可不附任何前提条件享有这一权利。当然,在探视权具体行使时,必须从有利于子女利益出发,尽量不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通过探望,可以使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有机会与子女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子女获得在平时单亲抚养下所缺少的另一方关爱,填补一定的空白。因而,从某种意义而言,行使探视权也是在对子女履行义务。
那么也就是说,添添的妈妈有权探视自己的女儿,作为老师应全力配合,这样有利于添添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听她爷爷的,拒绝她妈妈来校看女儿,那添添肯定会更想妈妈,因而影响学习的情绪。于是,我跟她爸爸联系好,上门家访,做好了老人的思想工作,缓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二、主动沟通,善待孩子
每次接手一个班级后,我就及时摸清班里的单亲孩子,经常与其家长联系,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就孩子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心理变化和家长及时沟通,请家长配合教育好孩子。并告诉家长父母离异后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伤害最大的是孩子。在“夺子战”中,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给孩子的幼小心灵造成了阴影,或者把对一方的怨气出到孩子身上,那更是雪上加霜,孩子会变得自暴自弃或冷酷无情,那样对家庭对社会都不利。因此,作为家长要多为孩子考虑,牺牲自己。如,我对齐齐的爸爸多次劝说,家庭是安全的港湾,希望他能善待齐齐,不要把对他妈妈的恨发泄到孩子身上。因为父母感情破裂直至离婚,孩子不得不与爸爸或妈妈分开,这是对孩子心中安全堡垒的一次摧毁,而家长再粗暴地对待孩子,那又是一次摧残孩子的身心。通过多次沟通,他爸爸接受了我的建议,对儿子也能体贴关心,齐齐有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野蛮霸道变成了一个善解人意、充满爱心的孩子,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可喜的变化,齐齐的爸爸也非常感激老师。
三、抚慰心灵,走出阴影
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尊长”的形象,他带给孩子的不应该仅仅是严厉,而是应该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敢于“弯下腰”对待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需要特殊关心和爱护的孩子,更要做到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爱,因为他们更需要教师的爱,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的行为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家得不到赞美,在朋友面前他们得不到夸奖,他们最欠缺的就是表扬和鼓励。当他取得小小的成功时,你的一个微笑,都会使他开心好几天。同样,在他为集体完成了一项任务时,或是做了一件好事时,老师的一句夸奖,也会成为他一生抹不去的记忆。当孩子有困难时,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解决困难。当孩子受到委屈时,心平气和地分析,直到孩子破涕为笑,这些也许就是促使他思想转变的一剂灵丹妙药。单亲孩子思想负担重,怕老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这时班主任老师应该帮助他正确对待这一社会现象。此时,老师就是一位心理导师,经常与孩子聊天,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时时关注这些孩子,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走出生活和学习中的阴影。
四、风采展示,健康成长
经常开展有意义的班级风采活动,鼓励这部分单亲孩子积极参加,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性,在各项主题班队活动中找寻自我的价值,增强自信,活跃身心,快乐成长!如,对平日总是喜欢独来独往的孩子,教师要密切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特别安排一些班队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当他们取得了成绩后,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活动时有意识地关照他们,使他们能积极参加讨论、展示成功;当他们犯错误时,也应尽量维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以理晓之。让这些单亲孩子在活动中有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发挥自身的潜力,从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他孩子也能够体谅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幸福,因此逐渐成为一个积极上进、活泼开朗的阳光孩子。
用爱心呵护明天的太阳 篇5
——增田中心小学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陈继明事迹材料
陈继明,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农村国培骨干教师,现任乐安县增田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曾先后荣获乐安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陈继明同志一直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他爱岗奉献,业务精湛,他关爱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他热爱教育事业,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陈继明同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教二十七年来,他根植于自己所钟爱的小学教育,呕心沥血,勤奋耕耘,用自己的爱和智慧托起一轮轮明天的太阳。尤其在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以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幸福成长,将学校教育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机结合,全方位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为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得到了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好评。现将有关事迹介绍如下。
一、爱生如子,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
陈继明同志在从事教学工作27年来,始终如一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实的履行着人民教师的职责,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带着对学生和学校的深厚感情,努力认真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始终把学生和学校装在心里,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早来晚归,奉献在前,享受在后,展现出一个共产党员胸怀大局、恪尽职守、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和高超职业素养。他时时刻刻关心学生、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不偏爱每一位好学生,也不放弃每一位差生。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化解学生之间各种矛盾,同时,根据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一个真诚正直、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在老师心目中,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爱岗敬业的好书记。他的事迹激励着全校教师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加强领导,用理念守护关心下一代工作
担任书记以来,他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他亲自担任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开展有关活动上,做到了人员、经费、场地“三落实”,有力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陈继明同志还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几年实践、摸索,建立起《增田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措施》检查机制,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建立起“网瘾儿童”教育管理机制,做到了建立档案,结对帮扶,加强沟通,使“网瘾儿童”转移兴趣,重新回到课堂;建立起感恩教育活动课研机制。全校实施亮点工程——经典诵读,并以“读经典,做感恩人”为主题,通过少先队活动、师生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操。
三、建立制度,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他亲自担任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日常事务,强化日常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开展各项关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爱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亲情联系,强化外出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六一”节等时机,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作业,送课外书,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房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还单独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其次购置了电脑、电视机、电话机、以及大量图书和文件器材,把活动场所布置得温馨舒适,真的像家一样,并使留守儿童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同时通过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和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由于他的努力,增田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江西日报记者还到增田小学做过专题采访并进行报道。
四、发挥老干部作用,共同关心下一代
陈继明同志在学校还分管老干部工作。他积极发挥老干部作用,把老同志的经验视为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一至两次老同志座谈会,每年教代会也要邀请一些老同志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在会上,老同志们纷纷为学校发展大计建言献策,他们虽然退休,但依然心系学校,关注着学校的发展,为学校出谋划策。在一次座谈会上,两位老校长根据学校发展现状提出了尊重人才,重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年轻骨干教师的建议。学校根据他们的建议,确立了“教研兴校”发展战略,成立了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并邀请这些老同志担任顾问。还有许多老同志不定期给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和环保教育等,利用自己的宝贵经验,为下一代成才而努力工作。
五、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关心下一代
扎根生活土壤 呵护爱心幼苗 篇6
关键词:课程标准;多元评价;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24-1
一
我们首先追问一下,哪些因素在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爱心的幼苗?
面对沿街乞讨的老人、残疾人,儿童投去同情的目光,或者伸手摸一摸自己的衣袋,将自己仅有的5角钱放在了乞讨者面前的破碗内。而路过的成人呢?熟视无睹!成人并非没有爱心,而是怕别人说自己“假高尚”。就这样,许多成人的爱心被唾沫星淹没了。成人非但自己不去爱,还要苦口婆心地教育子女:“那些沿街乞讨的都是假装的,他们说不定比我们有钱。别乱给他们钱,自己买点东西吃也好。”
成人对人情的淡漠,一点一点地剥蚀着孩子的爱心。
曾在学生的作文中读到这样的场面:“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扛着冰糖葫芦在街上叫卖。老人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手粗糙如树皮,眼睛饱含沧桑。突然,一群城管人员从暗处窜出来,二话不说,将老人的糖球撒了一地,不解恨,还要踩上几脚,嘴里叫嚷着:‘你这老东西快滚,在这儿影响市容。说完,扬长而去。老师,他们做得对吗?那位老人辛辛苦苦做出的糖球就这样被糟蹋了,老人的生活费还有着落吗?”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也茫然。身着警服的城管人员应该是这座城市的卫士,怎么做起事来像土匪呢?
可见,社会的许多角落都向孩子展示着人们爱心的泯灭,侵袭着脆弱的童心。
二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更要追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有爱心地生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为学生构筑一道心灵防线。
有位教育家说:“要教育学生,先教育家长。”的确,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生意,无暇去研究育人艺术,他们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在戕害孩子。教师有必要與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家长会、电话访谈、或书信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求家长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童心拒绝家庭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为印度海啸灾区捐款的当天,班里的张某情绪低落,问后得知:他想捐给灾区十元钱,可妈妈不同意,只让他捐一元。我开导孩子说:“你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虽然你捐的钱比其他的孩子少,但你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却一点也不少。妈妈并不是不想捐的多,而是因为妈妈挣钱也不容易。她为了让你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办起养鸡场,每天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你要体谅她,好吗?”我的话照亮了孩子暗淡的心空。之后,我又打电话给他的家长,表明这样的教育观点:家长要对孩子的爱心给予肯定,捐的钱可以少一点,但教育孩子的话不能少说,绝不能用简单的、甚至错误的话去打发孩子,爱心比金钱重要!
2.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社会上的阴暗面总会存在,不可能让学生生活在真空的社会里。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正视社会上的污点,感受社会上的良好风尚,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比如,让家长带领孩子去当地的聋哑学校,了解残疾孩子的困难,设法帮助他们,培植孩子的同情心;要求学生统计小区内有哪些残疾人或生活困难的老人,然后组织孩子定期开展服务性的劳动,懂得给予是快乐的;老师也可以布置学生星期天到公共汽车上做调查,观察、统计主动让座的人次,体会爱心带给人们的甜蜜;在班级内组织若干“爱心小队”,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帮助弱小者,每个假期中开展“爱心竞赛”,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让孩子每一天都对社会献出一点爱……
3.多元评价呵护学生爱的幼苗。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不能光靠强制,而要通过不断的激励促使形成。因此,教师要从多角度搜集学生的资料,及时对学生的爱心行为进行赞许、激励,还要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让评价促发展。教师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孩子小,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奉献。对他们来说,对别人说一句安慰的话,把残疾人扶上公共汽车,丢一角钱在乞讨老奶奶的碗里……这些事虽小,但都是值得表扬的善举。甚至,他们什么都没做,但只要心中有爱,教师也应鼓励。
比如,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位老爷爷,他是一个可怜的穷人,每天都跪在地上向人家要钱。每当我看到这一幕,心理总是一阵酸痛。我常幻想:我要把老爷爷带到家里,里面放着一张小床,再把我爷爷的衣服拿几件给他穿,给他一床棉被,在床前放一台电视……我总是这么想着。我一定要节约用钱,帮助这些穷人。”
多善良的女孩,多纯真的爱心。她现在虽然无力去为老爷爷做点什么,但一颗爱的种子已经在她的心中扎根、发芽、并将茁壮成长。教师怎能对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爱心熟视无睹呢?
弱苗更需爱心呵护 篇7
这些“迟绽的花蕾”和其他的学生一样, 有着极强的自尊, 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如果教师对他们不理不睬, 甚至讽刺挖苦, 就会产生自卑和强烈的逆反对抗心理, 导致破罐子破摔。列宁说过:“没有对人真诚的感情就没有教育”, 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目光中时刻包含的深情、言谈中洋溢的关爱和友情、谈心交流时的尊重和理解, 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 及时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形成爱的氛围。师生情感的交融, 不仅为他们营造了学习的氛围, 而且也为他们建立了彼此信任的桥梁。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没有阳光, 我们就不能生长。”自信心对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细心地观察他们, 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及时热情地激励表扬。好学生的长处就像金子特别容易让人发现, 而这些“迟绽的花蕾”的优点总是和泥沙混在一起的。作为教师不应只享受拾金子的快乐, 而更要有沙中淘金的信心和毅力。要知道一声小小的夸奖, 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 心里倍感温暖, 产生无形的动力, 增强自信心, 进而更加信赖老师, 敞开心扉。
虽然这些“迟绽的花蕾”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 但他们有各自的兴趣和爱好, 对课外活动有较高的积极性, 喜欢表现自己。针对这一特点, 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发挥他们的特长, 让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同时教师充分利用教室墙壁这块宝地来显示学生们的灵性。在墙壁上粘贴成绩提高的试卷, 优秀作文, 绘画佳作, 设制书法荟萃, 手抄报展等栏目, 发现孩子的内在潜能, 培养其对成才的欲望。因为机会不仅能带给他们一次全新的尝试, 一次自主的思考, 而且能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 教育的过程是没有间歇的, 教育的总根在于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像涓涓细流, 师爱的传导需要具有特殊性, 这些“迟绽的花蕾”更需要给予细腻的爱心呵护, 在爱的浇灌下让其茁壮成长, 相信他们在园丁的精心抚育下也会吐艳开枝, 为满园的春色添香。
摘要:学困生犹如迟绽的花蕾, 关爱和帮助他们是教师的责任, 在教育教学中给他们多一点肯定, 多一点关爱, 多一点沟通, 就会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用爱心去呵护每位学生 篇8
有一年, 我接了一个新的班级, 没过多久, 一个名叫马军的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爱学习, 经常不做作业, 还老爱把手伸进嘴里, 全身脏兮兮的, 性格孤僻, 同学都不愿跟他玩, 还经常有同学来向我告他的状。怎么办呢?他也是一个学生, 也是我班级的一员, 我不能把他落下不管。一天,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请他坐下, 笑着对他说:“你知道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你吗?老师发现你爱把手伸进嘴里, 这是很不卫生的, 老师帮你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你愿意吗?“他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在以后几天的课堂上, 我很留意他, 当发现他把手伸进嘴里的时候, 我总是先给他一个微笑, 然后摇摇头,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 便赶紧把手拿出来。我还安排了一个比较有爱心的女同学跟他一桌, 并且叫这位女同学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主动提醒他。当然, 我心里很清楚, 要想彻底改掉他的不良习惯, 关键还在他自己。于是, 我对他进行了家访, 耐心地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 家长很是感激, 表示一定要帮他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从那以后, 我天天关心询问他的情况, 与家长配合帮助他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他和同学的关系也逐渐融洽了起来, 我便开始动员同学们主动帮助他, 我也经常给他查缺补漏, 发现他的优点,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他的成绩慢慢地有了进步, 对学习渐渐有了信心, 还成了班级工作的热心人。我的辛勤耕耘终于有了收获, 对我来说, 他只是我很多学生中的一个, 但对于他的父母, 可就是百分之百啊!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这类学生表面上好像是对一切无所谓, 但内心深处都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进步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 他们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经常对自己说, 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要轻言放弃, 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 这样你的工作会更有耐心, 更有成效一些。
去年教师节那天, 我收到了一张明信片, 一看, 是已升初一的王霞寄来的, 这个王霞可没让我少费心, 她可是我们班“问题”最多的学生, 她会把同学的饮水杯扔进垃圾桶, 把男同学的课本放入女同学的书包, 安静的课堂上会突然响起她的口哨声, 你正讲在兴头上时却突然看到飞起的纸团……一次次的批评教育, 她一次次地流着泪说:“老师, 我错了。”可当太阳再次升起, 仍是“涛声依旧”。在我的眼里, 她就是一块盐碱地, 任凭你怎么努力也颗粒无收。然而,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成见。有一天午饭后我信步来到教室, 想和在校吃午饭的同学聊聊, 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王霞同学正在给几个伙伴演唱我们的校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那歌声悠扬动听, 美妙极了, 我真没想到, 一个我眼中的“问题”学生, 竟会有这样出色的一面, 而我, 这么长时间以来仅仅看到了她的缺点, 甚至因为她的这些缺点而把她定格为“问题”学生, 反思之后, 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 而我们应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让这些闪光点为孩子带来自信、带来欢乐, 让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满灿烂的阳光。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心态, 对王霞, 也对平时很调皮的孩子。语文课上我常常让王霞起来读书, 还让王霞参加了学校合唱队, 学校艺术节那天, 王霞同学演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还获得了学校演唱一等奖。没有了简单而严肃地批评, 王霞反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她活跃起来, 课间与同学一块做游戏, 课下她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王霞的进步十分明显, 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还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初一。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 用爱心去感染孩子、关怀孩子, 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面对一个个可爱的学生, 让我们少一些埋怨, 多一份关爱, 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培养他们吧, 他们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面对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学生, 要用教师博大精深的爱去发现他们, 关注他们, 成就他们。
关键词:爱心,呵护,宽容,理解,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三阳.做幸福的班主任.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爱心呵护 篇9
关键词:树立,信心,爱心,精心,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并得到相应的发展.这里要特别关注“后进生”, 他们的智力水平正常, 但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知识的断层, 感到学习困难, 计算力差, 正确率低, 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随着年级的升高, 这种表现越来越明显.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后进生, 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陶行知也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 关注“后进生”, 引领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 是每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 在教学中应如何转化“后进生”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教好每名学生的信心和决心
传统的教育有时会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 以进行不同的教育.其实,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都有被培养的价值, 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天赋, 并给予其适当的教育.有材料表明, 许多“后进生”在某些方面不但在学生总体中处于中等水平, 有的甚至处于较高水平.这就说明, “后进生”是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取得改变、取得提高、取得进步的.对于“后进生”, 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 树立所有的学生都是能教好的意识, 在充分考虑“后进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要求, 用自己的信念鼓舞其进步, 这是做好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他童年时曾被老师说成是一块朽木, 将一事无成, 并被勒令退学, 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爱因斯坦之所以日后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就源于其父母没有将他视为“弱智儿”, 没有因为他功课不好、被学校开除而责打他, 而是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 循循善诱地帮助他成长与发展.事实证明:转化一名“后进生”, 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等生.
二、爱心激发动机, 赏识增强“后进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 本身就有较强的自卑感, 加之家长的责骂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枯燥, 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以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要想转化“后进生”, 就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歌德曾说:“自信是成功的起点, 是前进的力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 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 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试想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被老师表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后进生”又何尝不希望被赏识呢?作为教师, 应加倍关爱“后进生”,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都要精心呵护他们;要像春风化雨般对他们倾注爱心, 切不可批评、恐吓、体罚;要善于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仔细观察他们的优势和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激励;在学习、生活上, 要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要以爱心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激发其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如我曾教过的一名学生毛翰文, 因为父母离异, 母亲出走, 家人疏于照顾的他不但个人卫生较差, 还成了班里的“后进生”.我了解情况后, 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爱.在学习上, 我经常找他谈心, 利用课余时间和放学后的时间帮他补习功课, 当他有一点进步时, 我就为他喝彩、加油, 使他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当他有明显进步时, 我就在全班表扬他, 夸奖他“了不起!”“你太棒了!”“继续努力你会更好!”在生活上, 我关心照顾他, 一方面送他衣服和学习用品, 另一方面组织全班同学关心帮助他, 与他交朋友, 还召开了“尊重他人, 就是尊重自己”的主题班会, 使关心、理解、帮助他人蔚然成风.在爱心的滋润下, 这名同学进步很快, 现在他不但数学成绩很好, 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好.
三、精心加强指导, 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参与课前有效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这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有些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而成为“后进生”的.所以要转化“后进生”, 还必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 要抓好课前预习, 使他们对要学习的内容心中有数, 为听好课打好基础;其次, 要指导他们学会总结归纳, 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 并善于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如在教“乘法结合律”的前一天, 我就指导“后进生”首先复习了“加法结合律”, 然后再预习“乘法结合律”, 并让他们比较两者的异同.这样, 在上课时, “后进生”就感觉容易多了再如教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时, 我提前给“后进生”一些学具, 让他们折一折、摸一摸、拼一拼、看一看、玩一玩, 同时寻找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样在上课时, 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知识, 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爱心呵护 篇10
她, 就是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精神卫生科护士长吴瑶。
最大快乐是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容
“精神科护士总会做同样的梦, 梦见病人跑了。我也不例外。今年参加总队会议期间, 我就梦见一位病人逃离病房, 惊醒后一夜睡不着。同一宿舍的女战友说, 是不是你们精神压力太大了。我说压力肯定有, 但做梦的真正缘由应该是, 病人总在我们心中。只有热爱患者, 才能把工作做好。”吴瑶这样表达自己的岗位压力和职业信念时, 神情温和而坚定。
1996年, 吴瑶从武警天津医院军队护校毕业后, 被分配到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 先后在军人病区, TCU, 五官科等科室当过当护士长。当初和吴瑶一起分配来的护士, 很多都相继离开了, 只有她始终守在临床一线。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 吴瑶的头上、胳臂上、手上大大小小的伤疤清晰可见。她笑称, 这都是病人给她留下的“纪念”。一次, 吴瑶正给一位拒食病人喂饭, 身后的一名患者突然冲过来, 摁着吴瑶的头向桌面猛烈撞击, 把她撞昏过去了。在其他医护人员的救助下, 苏醒过来的吴瑶仍若无其事地坚持把饭喂完。不仅如此, 吴瑶帮助病人打饭时, 曾被一位患狂躁症的女病人一脚踹在肚子上;给病人喂药时被吐了一脸的口水;被男病人冷不丁抱起来亲吻……说起这些, 她没有丝毫的怨恨和心酸。
吴瑶说, 做护士这个行业, 对待病人要细心, 特别是对待没有自制力的精神病患者, 心要更细。一次, 一位在外流浪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被收住院, 次日, 吴瑶发现病人弯着腰走路, 问话不答, 想到病人在外流浪, 经常捡拾脏物吃, 会不会是肚子疼?于是吴瑶和另外两名护士将病人的裤子脱下, 发现了脓血便, 很快患者便出现休克, 被诊断为中毒性菌痢, 经及时救治后, 病人转危为安。
吴瑶对于护理工作的热爱不仅体现在她对精神病患者的爱心、耐心和同情心上, 更体现在其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上。为准确掌握精神疾病药物的副作用, 吴瑶曾“以身试药”, 亲身体验病人在服药后困倦、头昏、心慌、乏力等的感受。第一次服药后, 她便因药物不良反应重重摔下台阶。即便如此, 吴瑶仍咬牙坚持下来, 并总结归纳出15条护理经验, 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今年, 是我入伍的第23个年头。我在选择了这个职业的同时, 就已经选择了一个梦想, 那就是继续帮助那些被阴霾笼罩心灵的患者重见阳光。”吴瑶说。
精心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在默默无闻中开始, 与患者谈心, 帮他们理发、剪指甲、给拒食者喂水喂饭、甚至为便秘患者抠便……换来的是被患者喷的满身饭菜, 或者拳脚相加, 或者撕扯头发……
一天, 吴瑶刚刚给一个病人理完发, 另一名患被害妄想症的高大男患者突然冲过来, 瞪着充满血丝的眼睛, 一把抓住她的头发将她摁倒在地。当闻讯而来的同事们把她从患者手中拽出来时, 地上留下了一缕缕黑发和一片片血迹。
这件事情发生后, 家人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可一想到病人家属那无助和期盼的眼神, 她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与患者和患者家庭承受的痛苦相比, 自己受的这点伤算什么?于是, 她又一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护理, 患者康复出院了。患者的歉意和感谢、康复后灿烂的笑容, 让吴瑶所有的不快和委屈都烟消云散。
用真诚的心护理患者才对得起这身绿军装
2003年4月下旬, 非典来袭。吴瑶接到了到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参加抗击非典的命令。当时她儿子才一岁, 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 而且还发着高烧, 但吴瑶立即打好了背包, 带着对儿子的牵挂, 冲上了非典一线。那一个月与世隔绝的孤独让吴瑶深深体会到精神病人的苦痛。为此, 她尽可能地安排家属来探视, 并教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她建立“爱心生日卡”, 每位患者过生日, 她都自掏腰包, 为患者送上一份精美的生日礼物。为了给病人家属节省开支, 她亲手缝制被子, 安装被砸坏的玻璃, 坏掉的床单就改制成枕套。后来, 又不断探索实施了“工疗”、“农疗”等治疗方式, 引导康复的病人恢复自食其力的能力。
2010年年初, 由于工作出色, 吴瑶被委以重任, 转任精神科护士长。此后, 她更是严格把好护理质量关,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她经常与病人谈心, 协助医生做好心理治疗;经常帮病人购买生活用品;天凉了, 逐个通知各支队为病人送来御寒的棉衣;她还经常组织病人开展集体活动, 让他们发挥特长, 载歌载舞, 让病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帮助病人建立再次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现在, 人们对精神病人已更加宽容, 这是好现象。这个时候, 我们坚守的是这样一种信念:病患需要我们, 我们肩负着责任, 坚守在岗位上, 一刻也不能放松。”吴瑶叮嘱同事, 只有付出爱, 才能让病人尽早走出迷失的精神世界, 感受到现实世界的阳光和雨露。
“作为心理疾患者, 他们的生命虽然暂时失去了光泽, 但他们的生命意义并没有改变, 生存的权利并没有丧失, 同样, 他们的人格尊严更不能缺失。离开对生命的应有尊重, 一切都无从谈起。”吴瑶这样诠精神疾病患者在她心中的分量。
由于精神类病症疗程较长, 家属很难全程陪护照顾, 护士自然就成了病人的生活管理员。两年前, 他们接收了一例重症躁狂男性患者。入院时, 病人反应十分强烈, 护士轮流喂饭, 可他怎么也不肯吃。吴瑶见状, 接过饭盒, 低声在他耳边轻声哄劝:“想家了吧?想回家咱就得好好吃饭, 好好治病。等你病好了, 就能回家了。”男患者好像听懂了, 突然冒出一句“老姨你也吃一口”。吴瑶顺势说:“老姨喂你吃饭, 你可得多吃点儿。”从此以后, 吴瑶一直以老姨的身份精心照料“外甥”的生活起居。病人出院时亲热地小声对她说:“老姨, 我会永远记住你!”
有一年, 吴瑶又成了患者的“舅妈”。一位精神病患者入院时怎么也不进病房, 是吴瑶手拉手把他劝进病房的, 再加上吴瑶对患者耐心细致的看护, 患者把她当作了可以信赖的人, 只要一见到吴瑶的身影就喊“大舅妈”。
“护士长就像有魔法一样, 面对躁动的患者, 她总有办法安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理新兵张哲说起自己的偶像, 滔滔不绝。一名异常恐惧型患者住进了精神科, 大喊大叫, 不让任何人接近, 表情非常痛苦。吴瑶微笑着慢慢地走过去。面对她的笑脸, 患者消除了敌意, 突然紧紧拉着吴瑶的手跪在地上, 大声哭起来:“妈———救我!”面对患者渴求帮助的哭喊, 吴瑶的眼睛湿润了。她把患者搀进病房, 为他洗脸、洗脚、理发、更衣。患者在吴瑶的呵护下, 终于安稳下来了。
23年来, 吴瑶已记不清她扮演过多少不同的角色———姐姐、女儿, 妈妈、阿姨, 战友、老乡……她与患者的感情, 早已融化成难以割舍的亲情。
护理这些特殊的患者, 自身安全还会时时受到威胁。有一天, 吴瑶早晨按例查房, 她询问一名患者的睡眠情况, 患者没有回答, 眼睛却死死盯着吴瑶。专业直觉告诉她情况不对, 可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 患者突然扑过来, 双手死死卡住了吴瑶的脖子, 吴瑶怎么劝说、挣扎都没有用。泪水模糊了吴瑶的双眼, 神志也逐渐恍惚, 她想自己这次可能真的活不成了。千钧一发之际, 幸好患者的家属和同事及时赶到, 才让吴瑶捡回了一条命。朋友劝她换个科室, 她却说, 谁干这工作都会面临危险, 我干的年头多了, 积累了一些经验, 能保护好自己。吴瑶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每天照常到那位患者床前询问、叮嘱、安慰。在她的悉心呵护下, 那个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 逐渐好转。患者临出院前, 捧着一篮百合花满脸歉意地走到吴瑶面前:“百合花是我最喜欢的花, 我犯病时差点儿要了您的命, 您却仍对我那么好, 我真不知该咋感谢您。”那一刻, 吴瑶再也忍不住泪水, 那不再是委屈的泪水, 而是激动的泪水。她觉得为了患者能够走向正常人的生活, 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有一天, 一个抑郁型病人突然说活着没意思。这话如果是正常人说的, 可能不会发生什么, 可是从这些特殊病人嘴里说出来, 就十分可怕, 他们可能会真的自杀。于是, 吴瑶就耐心和他聊了起来。原来, 这个患者的父母有一段时间没来看他了, 他就以为父母不要他了。吴瑶开导他说, 不是你想的那样, 是你父母忙, 暂时脱不开身, 其实他们一直很关心你, 前两天还来电话问你的情况呢, 过两天就会来看你。为了稳定病人情绪, 她一边买来饺子给病人吃, 一边和他父母联系, 让他们来看望病人, 最终彻底打消了病人自杀的念头。
在20多年的坚守中, 吴瑶亲手把多少个精神病患者送出医院, 她已经记不清了。每次, 她都希望出院的病人再也不要回来了。近6年来, 她们科先后有近百名患者治愈出院, 复发率降低了31%。她说, 心理疾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他们, 不仅医护人员要精心医治护理, 使他们早日康复, 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关心这个不幸的群体。然而对于吴瑶和她的同事们来说, 同样也需要被理解、被爱护。这些年来, 吴瑶经受了1000余次精神病人的侮辱、打骂和性骚扰。每天面对性情怪异、情感冷漠的特殊患者, 她付出的是火热的心, 留给自己的是苦痛的伤。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院长何鹏飞说, 我们感动于吴瑶的事迹, 因为她有“坚决不当逃兵”的骨气、“我不干谁干”的傻气、“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的勇气, 这是军人的气质。
吴瑶说:“病人发病时没有理智, 但恢复后, 他们是多么可爱的人啊!我们要用最真诚的心, 最精湛的技术护理好他们, 才对得起这身绿军装。”
以身作则当好团队“领头雁”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怎么爱你都不嫌多……”2015年“5·12国际护士节”到来前夕, 记者走进了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精神卫生科, 看到医护人员正带领病员做心理健康操。
在这个特殊的大院内, 一楼是宽敞明亮的病房, 二楼是心理聊天室和各种检查办公室, 主要对病员进行身体检查。整洁的营院, 配上乒乓球台、羽毛球场、象棋对战台, 使这个原本管理紧张的科室, 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据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院长何鹏飞、政委王继红介绍, 医院的精神卫生科室是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 也是武警部队西南精神卫生中心, 主要担负西南片区五省市武警官兵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以及驻地群众的精神心理卫生门诊服务。科室现有医务人员25名, 展开床位60张。科室开设有精神疾病专科门诊、心理咨询室、心理测查室、沙盘游戏室, 能开展成人儿童韦氏智力及记忆商等测验, 年门诊量6500人次;拥有电休克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电针治疗仪、脑功能治疗仪、脑涨落图、心理测查系统等专科设备。科室建立了心理服务测查, 坚持为新训队、卫生员训练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为新兵开展心理测查, 每年组织心理服务下基层, 走遍四川、云南、西藏所有支队级单位和武警机动师部队, 提高了官兵心理素质。这里的病人大多来自西南片区武警体系部队。以往医院采取全封闭式医治, 但效果不够明显, 医院开拓创新, 投入100余万元购买了新设备, 修建了各种娱乐场所, 实行开放式管理救治, 使病员在宽松环境下救治, 目前, 效果特别明显。去年12月中旬, 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到医院观摩时, 对医院精神卫生科纷纷“点赞”。两位首长还介绍说, 在工作中, 吴瑶处处带头, 关心科室的每一位护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使这个集体团结向上, 工作氛围和谐。
“作为护士长, 工作中起好带头作用, 关心科室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及家庭, 使我们的这个集体团结向上、工作氛围和谐。”吴瑶一边走一边对记者说, “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 它与生命息息相关, 与良知紧密相连。这一特殊行业决定了我作为护士不仅要有广博的爱心, 精湛的技术, 更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热爱生命, 善待生命, 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护士, 我将把我一生的爱奉献给医院, 奉献给病人。作为护士长, 我将以身作则, 高标准严要求, 当好护士姐妹的领头雁;当好主任的好参谋、好助手, 默默在护士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自从从事护理工作以来, 吴瑶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 好学上进, 爱岗敬业, 有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始终牢记“医务人员0.1%的失误, 就是病人百分之百的痛苦”的准则, 在工作中恪守职责, 做到在岗一分钟, 尽责60秒, 时刻保持严谨细致、主动勤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工作学习上积极主动, 刻苦钻研专业技术, 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不断了解本专业最新的质量标准、管理标准, 把新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 把病人当亲人。
这份爱的坚持也给吴瑶和她的同事们带来了诸多荣誉:近年来, 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余项, 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参与编写的《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武警官兵心理疾患的相关性研讨》系列文章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武警官兵个性特点调查研究》、《抗震救灾应急卫勤保障系列研究》等荣获武警部队医疗成果三等奖4项, 被武警总队政治部表彰为“巾帼建功”先进单位。在19年的护理工作中, 吴瑶本人也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 总部优秀共产党党员1次, 先后荣获武警部队“优秀共产党党员”、四川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理性与爱心呵护中前行 篇11
关键词:教育的使命;棍棒教育;学习机器;独立个体。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使命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
作为教育者之一的班主任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因为,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学业与前途,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地位、声誉和未来。
我是一个有十八年教龄的班主任,在这十八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拥有了爱心,你的前面便是一片光明。
曾记得那年,是我为人师的第二年,学校派我担任初一(36)班的班主任。新生入学,我望着面前乳臭未干、满脸稚气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喜爱之情。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信任,我感到了为人师的幸福。
然而一切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到了初二,班里出现一系列问题:上课捣乱,下课起哄的现象屡有发生,甚至一度出现了早恋的倾向。在数次说服教育未见效后,我开始困惑不解:难道是我出错了?带着疑惑,我求教于那些老教师们,听着他们对棍棒教育的津津乐道,我颇有几分相诉恨晚之感。随后,我实施了前辈们的“经验之举”——打罚,甚至由于一句道听途说便会大打出手,此时我的眼中只有生气和愤怒,看到学生们对我服服贴贴,言听计从,我颇有一种胜利者的骄傲,直到有一天,我偶然从一篇日记里看到了学生对我的雅称:“吃人的狼”,我的心才猛然一颤,为什么?难道我又错了?一串串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旋。
痛定思痛,我开始重新审视这群孩子,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长高了许多,他们的许多思想和行为是这一年龄段的许多孩子们所共有的,而我,却很少细心地观察他们,更未走近他们去理解他们,反而更多的是急躁,作为班主任,一名教师,我仅仅把学生当作一台学习机器,而忽略了他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中的每个人也是独立的个体。
教育需要激情,更需要耐心与爱心,我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我逐渐意识到我该多思考一下自己的策略问题了。我发现班主任工作也需要讲求一定的工作艺术,而不是盲目的武力,或是盲目的放纵。
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我渐渐觉得班主任工作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方”与“圆”的关系
所谓方,即指班主任工作的准则、原则;所谓圆,即指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方”,一味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虽然公开无私,但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道理,其结果可能是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圆”,一味迎合学生的愿望,虽然能赢得学生的好感,皆大欢喜,但有损于学校原则的坚持和制度的执行,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也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灵活处理“方”与“圆”的关系,力争做到“方”中求“圆”,“圆”中求“方”。像我在36班的班主任工作处理上就缺少“方”与“圆”的融合,而是走了极端,不是一味迎合,放弃原则,就是只讲准则、原则,而忽略学生的成长规律,所以导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二、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所谓“务实”,就是指班主任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实做起,心怀学生,心系班级,让学生既感受到班主任的情与爱,又认识到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指导与参与,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既能成为学生的兄姐朋友,又能成为学生的导师助手。具体说来,学生生病了,班主任应该关心备至;学生情绪有了波动,班主任应该娓娓谈心;学生参加比赛,班主任应该加油助威……只有如此,班主任才能树立威信,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所谓“务虚”,就是指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班主任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所以,班主任在务实的同时,还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了务实的一方,而忽视了经常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树立班级管理的理念指导观,因此,也就会出现后来的问题。
三、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意识正趋成熟的活生生的人。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班主任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并适时地去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情。但是,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管理过严、过细、过全,就容易造成学生的责任心弱、依赖性强、创造性差的后果。不但妨碍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也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而不能解脱,于自身发展与班级建设都不利。魏书生曾经说过:“管理为了不管”,这也就是提醒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一点“管”与“放”的艺术。“管”是手段,“不管”才是目的。在这方面,魏书生确实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虽然他身兼数职又经常外出,但他所带的班级学生却依旧按部就班,而且各方面自觉性、能力都有所提高。
四、处理“堵”与“导”的关系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需要在某些方面采取“堵”的方式来制止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如不准学生抽烟喝酒、不准学生在教室打牌下棋,不准学生在校吃零食等等。采取这些“堵”的方式,在一定种度上能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但仅仅靠“堵”是不行了,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不利于学生和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我们都很熟悉大禹治水的故事,正是克服了一味的“堵”,采用“导“的办法,才终于将洪水治服。可见,导才是工作的真法宝。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烦燥。从而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进行了一番理智的思考后,我在想:怎么才能将以上几种关系处理得很融洽呢?可能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付出热忱、爱心与真诚,没有了这几点,一切的教育都是纸上谈兵。从素质教育这方面来说,其最基本的入手点便是品德的培养,即如何做人的教育。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友善的处世态度话,即便他再有成就,对社会也是无益的。
教育是关乎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对它的任何讨论,都必须运用理性的态度。务实的思想、求真的标准,绝不能靠头脑的一时发热。
【爱心呵护】推荐阅读:
爱心呵护留守儿童10-09
用爱心呵护学生成长07-13
用爱心呵护幼苗茁壮成长10-02
爱心呵护幼苗快乐伴随成长教师演讲稿06-26
呵护童心10-30
呵护个性论文09-27
呵护共同家园12-10
呵护心灵之窗11-27
呵护创新的幼苗05-09
生命--我们共同呵护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