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2024-10-15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共13篇)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1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很高兴参加浑南新区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深切体会 到,浑南新区的领导对新区社区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浑南新区的社区工作 是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新区领导是下大力气、舍得投 资的,是真正为民办实事的人,是办大事的人。

通过培训,对社区工作有了整体上的宏观把握和细节上的更进一步的关 注;对我个人而言,自己当前要做的有3 件事:1 是调整好自己的心 态;2 是作好个人的定位;3 是感觉社区的工作要用心经营,苦心经 营,也好干也不好干; 来浑南之前,就发现事关浑南的时事新闻、发展动态频频见诸于各大主 流媒体;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发展气势咄咄逼人,令市内其他各区自 愧不如!通过本次岗前培训,发现不仅浑南新区的领导个个多才多艺,且很有魄力、很有个人魅力!相信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工作,只要配合的 好,社区工作干得好,自己的前途一定是相当的光明的!在社区工作中,我将努力的配合好社区领导的工作,争取早日将所在社 区打造成浑南新区第一社区品牌。

时间已经进入到12 月份了,距2009 年元旦和春节已经不远了。针对这 种实际情况,我现有如下社区工作建议:

1.策划、设计并制作带有社区CI、VI 和LOGO 的春节对联和“福”字,分发给本社区居民家庭,户均一套; 说明:借此形式,与社区居民进行切实有效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 题,消除彼此之间潜在的工作不利因素,送党和的爱心与居民,以 利于日后工作健康、有效、顺利的开展。

2.策划、设计并制作带有社区CI、VI 和LOGO 的带有社区服务信息和浑 南发展历程的介绍内容的社区挂历,分发给本社区居民家庭,户均一 套; 说明:借此形式,拉近党群关系,形成社区居民知社区、爱社区、了解 所在区划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社区居民有事看社区 挂历查服务电话的习惯。挂历能在社区居民家中挂1 年,相信效果应当 十分显著。

3.建立并大力宣传社区居民QQ 群,倡议全体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网上 沟通; 说明:这种形式适合居民教育层次高的社区,采用这种形式,不受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方便社区收集和居民反馈各方面信息;更主要的是,这 种形式基本是无成本的,所以是很经济的,同时也是高效率的。

4.开通社区广播喇叭; 说明:主要是通过社区的广播,宣传社区内的好人好事、社区内发生的 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的宣传等等,内容是很丰富的,比如谁做好事 了、谁家发生盗窃警惕大家注意了、天气发生变化了、健身食疗了、红 歌播放了、居民之间比如夫妻之间生日祝福转达了等等,形成社区居民 离不开社区广播的良好形势,借此抓住居民的心。

5.策划、设计并制作带有社区CI、VI 和LOGO 的社区服务信息的档案 袋、纸袋; 说明:通过为社区居民办事时提供档案袋、纸袋的形式,间接的通过社 区居民为社区传播名声,时间久了,社区的名声必会远扬。

6.建立由全体浑南新区社区工作者加入的社区工作者QQ 群; 说明:通过本QQ 群,可以有效的实现工作经验的交流、技巧等的传 递;可以集思广益,为问题的解决、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 障。

我对社区的工作是有很多的想法的,相信只要我工作做到位了,我就会 成为社区的一把。期待早日实现!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贯彻《启动自治区2006年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的通知》精神, 对全疆各地社区护士和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注册职业护士进行系统的全面培训。通过培训使学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 掌握社区护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 从而符合社区护士岗位基本要求。

2 培训范围和对象

南疆各地州医院、社区注册职业护士。

3 培训模式及内容

培训班采用全脱产集中培训方式, 分为理论培训、社区实习和社区工作实践3个阶段。周一至周六全天正常上课。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中心提供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理论教学214课时, 包括:社区护理 (60课时) 、社区护理知识与技能 (100课时) 、社区特殊护理 (40课时) 、卫生法规 (14课时) 。实践120课时, 包括:内科护理 (1星期) 、外科护理 (1星期) 、急诊急救护理 (1星期) 、儿科护理 (2天) 、妇产科护理 (2天) 、选修科室 (3天) 。特别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培养, 突出学员对社区卫生知识、政策的理解和掌握, 增加《社区卫生政策详解》内容, 由校领导亲自授课, 宣讲社区卫生相关政策, 经理论学习后, 社区护士要接受3天的标准化护理实操训练, 方可进入医院、社区实习。结业考试由自治区全科中心出题、巡考、评卷, 考核合格者颁发《自治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证书》。

4 体会与思考

3年来, 在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 我们在社区护士培训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已培养合格社区护士200名。学员普遍反映社区护士培训对其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帮助很大。学员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和实习后, 其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工作态度受到各中心站领导、同行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但由于社区护士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目前还处于摸索和实践阶段, 尚无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也无很多经验可循。因此, 在培训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

(1) 对社区护士培训班学员的报名条件加以限制。2007年培训班在单位推荐报名时, 由于无年龄和学历上的限制, 使得该班学员年龄跨度较大 (21~53岁) , 学历及原专业背景参差不齐。学员素质差距悬殊, 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有些少数民族学员汉语程度较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的整体学习效率与效果。针对这一问题, 2008年招生时卫生局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 对基层单位推荐学员在年龄、学历、汉语程度方面作了相应限制。

(2) 开展培训的关键是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针对目前参加培训的在职人员实际情况, 抓住关键性环节组织教学。一是大部分学员基础知识薄弱, 知识结构陈旧, 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特点进行授课。二是把重点放在观念、思维方式转变及整体化方法训练和强化方面。加强社区护士理论教学的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研究, 加强与其他地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学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工作热情, 对社区居民高度的耐心、同情心与责任心等, 职业道德教育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社区护士培训质量。

(3) 加强社区护士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社区护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2006年巴州卫校投资200多万购置了临床教学设备, 满足了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实际操作需要, 师资、教学软、硬件设施改善为社区护士培训奠定了良好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性, 我们先后聘请各大医院内、外、妇、儿、妇幼、眼、口腔、康复、医学心理等学科资深专家, 担任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师, 使师资力量达到社区护士培训要求。

(4) 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目前, 社区护士实训基地共有9个, 分别是巴州人民医院、农二师库尔勒医院、库尔勒市第一医院、库尔勒市第二医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团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萨依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基地的建立, 保证了学员能从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医疗服务等方面增加感性认识, 巩固了所学知识, 拓宽了视野。

(5) 重视社区护士培训后的继续教育。学员通过在职培训达到社区护士基本要求, 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之后, 还必须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以便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 保持和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社区护士教育不是短期的教育行为, 鉴于新疆目前的实际情况, 可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如函授教育、学术讲座、半脱产训练、短期培训。同时, 应制定相应配套规章制度。如将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作为职务晋升、执业资格评定的必备条件等, 从政策上支持社区护士继续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5成绩与经验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一、培训模式坚持“一切为了居民”的理念

镇平县涅阳街道办事处位于镇平县城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8所小学,4所初中,总人口9.8万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办事处成人学校现有专职管理人员3人,专兼职教师10人,我们整合辖区学校和村部、居委会的资源,结合办事处的实际,积极探索,务实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城区特点的社区教育培训模式,在培训流程“选、备、联、讲、馈”各个环节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居民”的社区教育理念。

1.“选”,就是在办班前选择适合的培训材料,确定培训主题。选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比如,在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时,能够针对季节特点选择适合的花卉品种,并选择适宜的四季管理技术;针对城镇经商人员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举办致富技巧、文明经商、诚信经营等系列讲座;针对城镇缺少农业用地的城镇化特点,开展庭院经济系列培训,指导学员熟练掌握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利用自己的庭院、屋顶灵活发展庭院经济,科技致富,做新型市民;针对社区建设的需要,开展居民思想教育系列培训,倡导全民学习理念,宣传文明礼仪、健康、休闲和环保意识、政策法制观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全面提高居民素质。

②要善于捕捉新的宣传教育素材。比如,2012年的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南阳举办,当时我们就举办了“学习农运知识、争做文明市民”系列培训。及时捕捉新的教育资源信息是选好课的关键,也是培训达到良好效果的前提。

2.“备”,就是在确定了培训主题和内容后,围绕主题选择并组织培训素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①确定主题。主题是一节课的高度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学习文明礼仪,营造和谐社区”这个主题一目了然,参培的社区居民一看就能明白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②明确教学目标。就是要明确,通过培训,学员可以了解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怎么运用到生活中等,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③详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部分要详讲,学员只有把握了重难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轻松学习知识。

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引言的设计非常重要,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此设计引言时,要创设情境,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把学员的注意力引到本次培训的主题上来。而在具体的内容教学环节,要做到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过渡自然,环环紧扣,完成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内容。总结语在培训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要高度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对学员的进一步学习提出希望和要求。

⑤制作课件。教育培训运用课件,能使培训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形象,也更容易被接受。课件的制作,体现的是作者的技术能力,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剖析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学员才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件是用来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是教师讲解的补充和说明,因此课件的制作不易过于花哨,不能为展示技术而做。

3.“联”,就是横向联合办事处、各村、居委会、辖区学校等部门,组织学员,联合办班。

乡镇成人学校的学员具有成人化和流动性的特点,这就增加了学校在组织学员时的难度,因此学校在组织学员时要联合多方力量,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我们与办事处、各村、居委会、辖区学校做好沟通和协调,确立合作双赢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村、居委会熟悉居民信息,可以配合成人学校做好入户走访和调研工作,为学校组织学员提供便利;同时成人学校也可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办事处、村、居委会,做好居民的思想教育和致富能力教育等工作,提高辖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4.“讲”,就是注重授课各个环节的安排,提高课堂效果。

①课前准备。讲课前教室的布置很重要,每次培训,教室前面都要挂上横幅,如“涅阳办事处科技培训”“涅阳办事处xx村社区教育培训”等字样,让学员明白本次活动的主题,营造培训气氛。另外,每次培训前都要安排专人负责学员的组织和管理,保障良好的听课效果。通过分发科技小报或者利用多媒体屏幕等方式,让学员在培训开始前就进入学习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培训做好准备。

②领导讲话。培训前领导要作动员讲话,除了向学员和到会的有关人员致欢迎辞,还要对培训的目的、意义、教师、讲课内容做简单介绍,提高学员认识,引起学员重视,为接下来的培训做好铺垫。

③教师授课。课堂上,授课教师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语言通俗,仪态大方得体、亲切自然;授课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员的情绪反馈,并及时调整讲课的进度;授课教师还要讲究授课技巧,做到重点突出,教法灵活,深入浅出,结合生活,适合成人的心理和需求。

④课后点评。课堂培训结束后,要及时组织课堂点评,找出本场培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发扬优点,摒弃不足,便于提高以后培训的质量和教师的整体素质。

⑤课后活动。课后要及时组织活动,我们组织的活动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课堂集中讲授和到基地、示范户家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另一种是课堂集中讲授和宣传、咨询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选择不同的课后模式,比如,实用技术课多选择课后到基地、示范户家参观的活动模式,思想教育课多选择课后进行宣传、咨询的活动模式。通过实地参观、实践,学员可以更直观地领悟课堂传授的技术理论,强化技术能力;通过板报、小报、横幅等形式的宣传,进一步丰富、拓展课堂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5.“馈”,就是注重反馈,做好追踪调查,巩固培训效果。

在课后活动之后,还要及时组织对培训学员的追踪调查工作,通过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对以后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等,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并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

总之,我们在社区教育培训的“选、备、联、讲、馈”的各个环节,无不遵循着“一切为了居民”的思想理念。

当然,社区培训教育流程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选”“备”环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搜集、编写乡土教材的能力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这就要求政府为社区配备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并能经常对他们进行拔高培训,为他们配备电脑等基本的教学工具,只有政府高度重视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才能确保相关经费和硬件设施落实到位;“联”“馈”的环节则需要政府协调办事处、村、社区居委会、学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而在“讲”的环节中,在培训前,如果主管领导能到场并做动员讲话,则是对培训工作的有力支持。总之,只有政府足够重视,相关制度保障到位,才能促使社区内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培训,通过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使社区教育工作越来越完善。

二、培训对象广泛,做到“为了一切居民”

“为了一切居民”,就是社区教育培训对象要从传统意义上的以青壮年为主向面向全体社区居民转变。近年来镇平县涅阳办事处注重对社区家长进行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办事处还加强对失业职工和新型农民的培训,让他们学习新的职业技能、致富技巧和创业理念,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尽快找到岗位。另外,办事处还经常举办专题讲座,呼吁社会关爱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诉求,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找到新的社会角色。

未来我们的社区培训还会进一步拓宽对象范围,确保照顾到辖区的每一位居民。比如,增加社区儿童的校外活动项目,丰富社区内儿童的生活;加强对残疾人帮扶教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对残疾人的帮扶。

三、培训内容丰富,做到“为了居民的一切”

“为了居民的一切” ,就是由传统意义上的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成人教育向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转变。

首先,我们注重对居民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和调节教育。俗话说,“心态决定成败”,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今春,办事处举办了以“树立良好心态 打造成功人生”为主题的活动,帮助教育辖区的居民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辩证看待得失成败,积极进取,与人为善,健康快乐地生活工作。

其次,我们帮助居民学习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了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实惠,2012年,国家全面推广新农保政策,许多居民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出现了排斥心理,我们就及时举办了新型城乡新农保政策知识讲座,帮助居民了解政策、吃透精神,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保金额。2014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就及时组织了相关的社区教育培训,学习《意见》出台的背景、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高辖区居民的学习意识,更新辖区居民的知识储备。

再次,加强对居民致富能力方面的培训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内容的一系列科技培训,指导学员熟练掌握种、养、加技术,灵活发展庭院经济。涅阳办事处地处全县经济文化的中心,经商创业的人员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很大,我们就举办了致富技巧系列讲座,讲解做生意的窍门和禁忌,倡导诚信经营,文明经商,帮助学员树立科技致富、合法致富、诚信致富的意识和理念,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从而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在居民养生保健、卫生和安全知识、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文明意识、文化休闲教育、生活常识等方面加强教育。促使辖区居民更新知识和观念,让他们懂生活、会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和质量。

总之,在培训内容上,力求做到丰富多彩,只要是居民需要的,对他们有益的,都会列入我们的社区教育范畴。今后,我们还要加强居民文化、休闲、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丰富培训形式,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满足居民的需求;拓宽培训途径,整合资源,有效利用社区内各单位的资源设施,如体育场所、图书馆、试验室等,营造社区教育活动氛围,一些教育场馆做到向居民有序开放,运用多种宣传手段,使社区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为了居民的一切”的目标。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

社区是一个“小社会”.在日常工作中,群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工作中,我会认真学习各种社区制度法规、国家出台的相关惠民政策,了解我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摸清社区内的人口状况以及社区居民的各种利益诉求,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组织管理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积极向单位的领导学习,向各位同事学习,向居民群众学习,扎实奋进,埋头苦干,从而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积累充实自我,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二、树立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社区的工作就像马局长讲的,它是为社区的全体居民排忧解难,每天的事务很琐碎,要上门入户搞调查,要调解邻里纠纷,对社区中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因病致贫家庭等弱势群众的人数、现状、个体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了解他们的需求,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协调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树立服务意识,我们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居民都应该热情地接待,耐心地讲解,要有奉献精神,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他们生气了,我们不能不耐烦,要耐心、仔细地向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满意为止。用尊重、平等、接纳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来服务居民,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要有团结意识

要团结同事,在社区里很多居民工作都是同事们共同协作的,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搞小动作。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同志之间讲信任、讲理解、讲谅解,有问题当面说,()不要在背后乱议论,在研究问题时,要本着对工作、对事业、对群众负责的精神,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

四、严把政策关

民政局李副局长在培训会上给我们讲,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要求执行者必须廉洁公正,严禁优亲厚友,是我们在工作中要把握的底线。对待群众热情,执行政策严格,坚决不能从中谋取私利。对政策把握不清时要及时请示领导,联系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不能自己想当然,随意表态,误导群众,引发社区的不安定因素。

五、深化认识,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社区的重要意义。社区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公共服务在社区的一个平台,承担着宣传政府各项法规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谋福利的重要作用。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不管怎样,我都会带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项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以自己的勤奋上进来诠释我对社区的热爱。

社区工作者培训心得 篇5

本次培训班百步亭社区将多年来的建设成果为我们做了全方位的展示。

在专题授课部分,王波书记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谱写社区居民美好生活新 篇章》为题,将23年来的社区治理经验倾囊相授,用亲身经历真正诠释了“红色引擎工程”的重要指引作用,只有把党的建设贯彻到社区各项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真正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从家训家风、邻里亲情、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居民公约和网上生活多个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其中的万家宴、社区灯展等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生动实践。

访谈教学环节,张丽书记的《五宝工作法》,陈文琦书记分享的社区治理方法,吕新海老师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付出与奉献,宋秋卓主任解读“互联网+”的线上模式,为居民提供指尖上的社区服务,让我们看到了百步亭社区在基层社区建设中的激情和活力。在体验教学和参观教学部分,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来自百步亭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的热情和发自内心的快乐。

红色物业、抱抱团、日记婆婆、幸福E家等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人心;谈心吧、书画社、大讲堂等活动各具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中国社区网专业高效;婆媳对夸、两长四员和楼栋道德论坛让人印象深刻;分组讨论中,张青兰书记分享的亲身经历,让我看见了身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

百步亭社区始终把握住宣传的主阵地,将红色文化牢牢扎根在社区居民心中,培育居民的价值取向、社区荣誉感和归属感,着力破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00米的难题,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党建为根、民生为本,百步亭社区正是通过党建引领,通过服务凝聚亲情、在传承中推成出新,使得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使社区居民亲如一家,永远跟党走。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学习,我相信我们200位学员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百步亭社区如家一般的温暖。同时也建议各位学员,为自己鼓掌点赞,因为我们是带领社区群众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者、引领者、推动者,厉害了百步亭,厉害了社区工作者们。

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1

按照贵阳市民政局的统一安排,我于8月20日—26日参加了市民政局组织的浙江大学—贵阳市民政局科级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修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解读以及社会工作中的危机管理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下步我区开展社会工作有了初步的构想。

通过陈学军教授、王曙光教授、朱晓明教授、熊卫平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课,使我从对社会工作的初浅了解到对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人才使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使用主要问题、中西方社会问题比较、我国社会工作特点社工能做什么、市场化配置、激励机制以及今天的国际背景等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以及我们机构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等,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这次培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相互认识、沟通的平台,我们在融洽的气氛里学习、游戏,为我们日后开展工作有巨大的帮助。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工虽是一项帮助人的职业,但是社工不是万能的,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坚决不能做。社工作为一种职业,很多人都不了解,即使有困难,人们也没有树立起“有困难找社工的意识”,我们应从个人、环境等角度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提供实质性的服务,让用人单位体会到社工是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的,让用人单位进一步认可、接受社工。社工的服务对象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弱势群体,要真心诚意的为他们提供服务,社工自身也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批判、评价要认真反思。

社工在工作中也会有困惑,社区网络弱,社工之间、社工和其他专业之间、与妇联和其他部门欠合作。社工需要向三方交代,包括民政部门、服务对象、社工机构(管理部门),如果沟通不足,协调工作困难大。但同时有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有来自机构的人文关怀,来自督导的悉心指导,来自服务对象的理解以及用人单位的支持,这是社工的优势,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应当好好利用这笔财富。

王曙光教授的曙光格言我很喜欢:如果你看到明天,你才能拥有今天;如果你看到今天,那你拥有的只是昨天。对照曙光格言,我的理解是我今后的工作要用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前所未有的决策,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戒骄戒躁,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有坚持和自信。为此,我还购买了王曙光教授推荐的《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及熊卫平教授的《危机意识》两本书认真学习。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好好努力,尽自己的所能,借鉴其它试点社区经验,结合实际,不断摸索、勇于创新。社工是助人自助的职业,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困难找社工,人人需要社工的意识一定会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因有社工的帮助而更加美好,社会因有社工而更加和和谐。

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2

20xx年8月13日至15日,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组织为期三天的社工培训。我们社区共有5名社工作为第一批参训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作为我本人也有一些小小心得,供大家参考。

在培训中,从一开始的动员大会,到各位老师带来的专业课程;从社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到“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每一堂课都十分精彩,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杭州师范大学王淑玲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社区工作与心理咨询课程,王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她在生活、工作中接触的实例,她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通过她的讲座,我们知道了社区居民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经历、年龄、学识等因素而大相径庭,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为表现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换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手上有事就草草打发来访居民,要耐心倾听居民诉说,让居民把情绪发泄出来,把不满诉说出来,从细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诉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为居民服务。

这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在社区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工,不仅要有一颗服务居民的.心,还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要熟练掌握与社区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及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连兵法36计都可以应用到社区工作中去。

社区不仅仅是政府的一个窗口,更是一个联系的纽带,细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能感染居民的心,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细致完善、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服务居民、服务群众的本领和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方法为居民排忧解难,为居民多办实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才是一名合格的社工。这也是我个人理解的本次培训的意义所在!

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3

20xx年8月份我有幸地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贵阳市民政局科级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修班学习,在培训中,各位老师带来的专业课程,老师们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她在生活、工作中接触的实例,她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通过培训学习,知道社会工作者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需要了解不同行为表现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耐心倾听服务对象诉说,让服务对象把情绪发泄出来,把不满诉说出来,从细微中洞察信息和服务对象诉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升服务工作水平。

这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在社会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工,不仅要有一颗服务的心,还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要熟练掌握与相关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及个案、小组、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 由于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责任不明确, 导致目前企业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存在严重缺失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培训的积极性, 要制订出台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要加强对用人企业的监督, 督促其对录用的农民工进行上岗培训, 并与劳动报酬挂钩, 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机制。

2. 培训质量低下

目前, 县乡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大都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存在缺陷, 难以激发农民工的学习热情。因此, 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实习的场地, 到工厂的一线去体验“怎么做”, 而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 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主要策略与成效

1. 明确责任, 建立“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

(1) 建立了统一协调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体系

当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其根源在于经费渠道不一, 主管行政部门各异。为此, 我们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所专门负责协调与人社局的该项培训准备及培训后的相关工作。

(2) 实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定点制度

即由镇社区教育中心 (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负责。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合理调整、安排师资、场地等情况, 有效地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并接受人社局的监督。

(3) 规范农民工技能培训审批程序

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到镇社区教育中心或人社所进行培训登记, 社区教育中心或人社所将登记培训的人员名单报市人社局, 社区教育中心要将登记的培训人员名单及情况报人社局审核并备案后才能开展培训, 并接受各项目培训主管部门的全程监管。培训结束后, 社区教育中心将资料交所属项目培训主管部门审核后, 再按相应项目经费渠道兑现培训补贴。

2. 优化环境, 提升“农民愿培训、想培训”的思想意识

我镇在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下, 由政府宣传委员牵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相关单位网站等媒体深入宣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 让广大农民工破除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 深刻认识参加技能培训的重要作用, 了解、接受政府对农民培训的各种扶持政策, 提高他们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愿望, 增强参与培训的动力。

(2)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奖励制度

结合实际我们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奖励制度。通过制订和完善各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标准衔接起来。首先, 强调用人单位应依法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员工;其次, 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奖励, 比如在工资待遇、岗位安排等方面体现优越性, 由此使得大家对培训产生迫切的愿望, 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做好铺垫。

3. 统筹协调, 创新服务模式

(1) 注重实效, 突出按需培训的模式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以企业为依托,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 注重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强化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信息沟通,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用工信息档案, 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实践证明各级政府及部门一定要根据各类用工单位的需要和岗位要求, 指导培训机构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 自主招生、定岗就业的订单式培训。另一方面, 突出技能的实用性模式。本着“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补什么;差什么, 练什么”的原则, 我们把发展农民工的技能特长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相结合, 广泛开展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 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式的新型劳动者。

(2) 因教施教, 突出分类培训模式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 要注意量体裁衣, 因人而异。对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技能和稳定收入的农民工, 主要进行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技能或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对有一定资金积累, 并有创业意愿的, 要对其进行创业培训, 激发创业热情, 提高创业能力。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社区医师;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4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救医学逐步形成一门崭新而独立的学科,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均寿命的持续增长,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病症时时危及生命。而人类交往频繁、活动范围扩大,又使各种意外伤害诸如陆路交通事故、飞机航空意外、城市大火、建筑倒塌、毒气泄露明显增多。凡此种种,都需要得到现场及时准确的救治。

1 社区急救服务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急救医学服务系统应该由现场救护、院前急救、急救医学科内和急救重症监护室四环组成[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卫生服务的基层组织,具有方便、可及、连续、综合及广覆盖的优势,其参与部分院前急救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院前急救体系在时间和空间的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与院前急救体系的结合,将对提高社区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调查发现,87.39% 的急救呼叫病人发病地点在社区,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2]。因此,社区是院外急救的重点场所。

2 社区医师在院前急救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而其中急诊抢救、现场救护、家庭医疗、健康教育等正日益受到急救专业人士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期望。急救社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医师的重要作用。社区医师不仅要自身掌握现场救护的知识技能,还有为社区人员进行普及基本救护知识技能的责任和义务。在突发情况下,社区医生应该对现场进行初步处理,熟练掌握高热、昏迷、休克、急性脑血管病等急症的现场救护原则;熟练运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现场心肺复苏等技术操作,还要能够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能够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社区群众实施有效地院前救治。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专业机构和红十字会的共同职责,应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贴近社区居民的优势,指导社区居民,特别是高危人群和家属,当急病发作或伤害时及时正确的呼叫、自救、互救、避险、逃生,以期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急症患者都能得到“第一目击者”的正确现场急救和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实现急救整体水平的提高。

3 社区医师急救能力现状及对策

由于社区病人病种相对较少、病情相对较轻、急危重症患者在社区就诊不多见,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以及各种急救设备使用操作频率较低、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在急救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急救处理,以致抢救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贻误患者病情。由于社区医师自身能力不足,其健康教育功能开展尚未能尽如人意,急救普及工作不容乐观。加强社区医师的急救培训,既能准确有效地抢救宝贵的生命,又能广泛开展急救普及工作,对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我市加强社区医师培训的实践和展望

随着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方便化、家庭化,市急救中心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卫生工作精神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积极推动社区医师急救培训工作,推进我市院前急救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急救网络社会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目标。

4.1 首先我市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在市急救中心成立急救培训基地,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将社区医师强化急救专业培训作为长期的一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4.2 市急救中心通过座谈、走访、发放调查表等方法广泛征求社区人员意见建议,了解社区医师、社区居民急救需求,并结合我市近10年院前急救病种统计情况(前三位依次为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在市急救专业委员会的组织讨论下精心制定我市社区医师的培训内容方案。

4.3 市急救中心开展各类急救技能培训工作,实行短期培训、反复培训、分级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进行基本救护知识、心肺复苏术、四项技术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增加电除颤、气管插管术、呼吸机使用的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由市卫生局授予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并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4.4 以医疗机构结对联动、建立共建单位为抓手,全面实施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结对共建,按照“学科联创、发展联动、实事联干、活动联办”的主题要求,大力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指导工作。

4.5 全面实施城市医生在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一年的制度,积极开展“医学专家坐诊社区”行动,发挥公立医疗机构对社区医师的传帮带作用。“医学专家坐诊社区”行动,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从“小病不出社区”向“大病少出社區”的跨越,是我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民生幸福的创新之举。

4.6 我市率先试点开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抢救室视频传输系统,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市专家远程会诊中心实时连接,按需实施远程会诊,对社区医师的急诊急救起到了实时指导作用。

急救面对着社会各个层面,触及到社会每个角落。只有全社会及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迅速有效的组织实施成功的救援,更是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3]。如果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发挥社区医师在现场急救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区医师在应急培训中的巨大潜力,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加强社区医师培训,提升院前急救水平,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J].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08,17(4):342.

[2] 刘全等.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95-997.

[3] 吕传柱、黎敏.试论院前急救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关系[J].中国急救,2009,29(5):459-461

作者简介:

社区社会工作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篇9

这次的培训,为我解除很久以来的困惑。

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舶来品”,一些西方社会工作方法在实际的本土社会工作开展中并不适用,不接地气。

还有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疏离、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生过程和根源症结等等。

中华女子学院的杨静教授从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入手,通过分析本土的宗族祠堂式和西方宗教教堂的社会治理模式的共通点和不同点,引出中外社会工作发展的差异性。

目前我们国内主要学习的是英美的社会工作的体系,在英国美国,社会工作没有自己的基础理论,只有操作性理论,社会工作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在德国,社会工作自身拥有一套完善的基础理论和完备的操作理论,德国的社会工作主要源于教育学。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工作也应当因地制宜,博采众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次的培训,让我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有了更新的认识。

中国传统社会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但已出现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刻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仁爱思想、爱国济世思想以及救助弱者的思想中。

与其它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以利他主义为导向来开展工作。

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

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端正自己的品行注重自身的修养,同时也要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这次培训,让我知道想要做好社会工作,绝不是靠社工一己之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的孙莹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三社联动与居民参与”让我认识到在社区社会工作,推动居民参与,发掘志愿者,培养社区领袖,积极引导驻区各单位、物业管理机构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才能让社会工作开展得更顺畅,营造“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共驻共建的浓厚氛围。

这次的培训,让我对未来坚持社工之路有了更大的信心。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齐芳老师为我们普及了很多国家政策层面对社会工作的重视,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迫切需求,社工人才在社区建设中将要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的方法和建议。

社区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共建和谐社区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2012年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扬子街道办事处营房社区居委会民政专管员:孙荣杰)

为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巩固社区新平台搭建的战斗堡垒,完善“一委一居一办两站”的系统功能,琅琊区委组织部、中共琅琊区委党校和琅琊区民政局共同组织了“琅琊区2012年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班”,为期三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丰富、内容精彩,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就个人三天来学习的心得体会向领导汇报如下:

在开班典礼上,杨大德部长一席动员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多重复杂,在和谐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刘胜利局长重点解读了《琅发〔2011〕19号》精神,为社区新平台搭建指明了方向,薛教授、吴非局长及各位领导的精神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南京建邺区民政局局长吴非的经验交流课程高怀忠书记及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学习。

一、社区规范化建设

建大格局下特色社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社区是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所,处在社会发展的最基础,是体现群众利益最直接,联系群众最密切,发映群众呼声最集中的工作领域,作为社区工作者就必须加强与群众沟通,把培训的内容实践到工作中,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为“大滁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构建社区新框架,使社区新模式发挥到应有的功能与实效,新构建的“一委一居一办两站”要打造出特色,实现“一区一品一色”,使社区有一品牌一亮的一特色,结合社区城乡结合这一特色,人员管理等方面不能只套用城市社区模式也不能完全沿用农村的管理办法。着眼于社区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经验,归纳出了一套适合我社区的一套办法,现又结合社区新框架的搭建,总结出以党委为领导,以居委为服务,以公共服务站为落实,以社会管理办公室为监督,以社情民意信息站为收集的立体式系统化模式。实现了“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特色服务机制,所谓“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就是“责任到人,一人多能,重大任务一起上”的工作原则。

二、社区公共服务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一、开展艺术类培训丰富居民艺术体验

艺术类培训是社区教育最常见的培训活动。如太极拳培训、茶道培训、舞蹈培训等都是备受社区全体成员欢迎的培训方式,也是使居民获得丰富培训体验的方式。本研究在以实训基地为载体挖掘培训体验方式时,主要贯彻了两大艺术类培训,一类是太极拳培训,另一类是广场舞培训。这两类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中老年人。

其中,太极拳培训主要为男性中老年人设置,其他类型的居民均可参加。培训时间为每周六、日上午,培训者是专门从事太极拳教育的学校老师。由于实训基地规模有限,培训师资源有限,无法对所有参与培训的成员进行指导,只能进行小班式轮流培训。即20人为一班,40分钟为一节课,每节课1-2个动作。这种小班式培训最大的好处是规避中老年学员姿势不规范,防止损害身体。同时,小班式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相互间交流与沟通,提高居民间的互动水平。实训实践证明,太极拳培训不仅丰富了学员的精神生活,增强了学员的艺术培训体验,还使学员间和谐相处,有利于减少居民间的矛盾与冲突。

广场舞主要为社区女性中老年人设置,其他类型的居民均可参加。自广场舞出现以来,社区周边广场出现了付费学习广场舞的现象。有些广场舞甚至每上一次课交一次钱,使不少大妈居民抱怨不已。基于这个现实,在以实训基地为载体挖掘培训体验方式时,本研究特地纳入了广场舞培训。培训时间是周六、日晚上,培训者是经验丰富的艺术团舞蹈演员。由于广场舞多扭腰、踢腿、旋转等简单动作,易教易学,且动作规范性要求不高,因此无需一对一指导。其最大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如《最炫民族风》广场舞出来后不久,《小苹果》立即跟进。因此,其对编舞者技能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这种更新快的广场舞培训大大有利于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舞蹈积极性,还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大力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二、开展语言类培训丰富居民语言体验

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吸引了众多外省与外国居民进驻。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已在高邮镇社区中心添置了新房,正式成为了社区中的一员。而不同省份、不同国家居民的进驻,为社区带来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基于这个优势,在以实训基地为载体挖掘培训体验方式时,特地开辟了语言类培训以丰富居民的语言体验。这类培训的主要对象是较年轻的居民。

语言类实训体验的开展方式主要是野餐式培训。所谓野餐式培训,即首先,确定某个语种,如英语的培训及其培训时间,并邀请美国、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居民轮流担任培训者;其次,发布社区通知,邀请居民参与语言培训报名,并说明自带野餐用具或食物;最后,到实训基地开展语言培训。这种语言培训方式既有利于增强居民间的互动,消除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本地居民与外省居民的隔阂,又有利于提高全体居民的语言水平,使居民掌握更丰富的语言技能,为其社会工作增添一抹色彩。由于不同省份、不同国家居民都有特定的口音,所说普通话并不标准,因此在语言类实训课程中,普通话也被当作一种培训语种。

实践证明,语言类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居民的语言体验,尤其是增强了年轻居民的工作自信,使居民对社区活动更感兴趣。同时,外国居民作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既享受了培训的成就感,又取得了语言学成的满足感,大大提高了外国居民在中国生活的舒适度。不少年轻居民提出,以前总感觉外国人士虽然很友好,却无法靠近。但在语言培训过程中,他们感觉外国人士其实与自身本无任何不同,只要语言互通,双方的交流不是问题。而更多的居民则表示,这种野餐式语言培训方式让人感觉很放松,取得的语言体验较强,值得长期贯彻。

三、开展文化类培训丰富居民特色文化体验

不同地域的居民齐聚高邮镇社区,在带来丰富语种的同时还带来了丰富的特色文化。基于这个优势,本研究特地在以实训基地为载体挖掘培训体验方式时开展特色文化培训,增强全体居民的特色文化体验。

特色文化培训流程主要如下:以调研的方式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域居民熟知的特色文化与居民的兴趣爱好,并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进行归类。如将喜爱戏剧的居民归为一类、喜欢烹饪的居民归为一类、喜欢乐器弹奏的居民归为一类等。而后再针对居民兴趣分类开设实训班级。班级分类有戏剧培训班、烹饪培训班与乐器弹奏班。由于实训基地资源有限,仅开设了戏剧培训班与烹饪培训班两类。

其中戏剧培训班主要有江苏本地的锡剧、广东省的粤剧、越剧与京剧。不同剧种邀请相应地区且熟悉戏剧唱法的居民轮流担任培训者,培训时间为每周六下午。由于戏剧较为吵闹,为不影响社区居民休息与其他正常工作,戏剧培训仅在空旷的社区湖心亭举办。而烹饪培训班也由不同地域居民轮流担任培训者,培训时间为每周日下午,在实训基地既定的教室内完成。

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一、开展班站长培训工作的体会

为适应油田全面发展的需要, 长庆油田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和数字化建设的要求出发, 积极开展班站长培训工作, 并将其作为提升职工队伍技能水平和管理素质、强化基层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2011—2012年, 油田公司累计组织开展了各类班站长培训28期, 培训各类班组基层管理人员1342名。在培训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 做好培训前期调研

为了有目的地组织好班站长培训工作, 我们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培训前期调研, 以明确不同岗位的班站长培训的性质, 了解不同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并在获取这些信息的基础上, 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确定送培人员,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二) 精心设计班站长培训方案

根据培训需求和不同的培训工种类别, 我们对每一期的班站长培训都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方法、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设计, 控制培训的意图, 界定培训需求的范围, 明确培训的预期效果。比如, 我们在组织开展采油工、采气工、集输工等十多个工种的班站长培训时, 每期都事先由油田培训中心组织授课教师进行研讨、确定培训方案, 设计好培训计划书, 明确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 明确培训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好培训模式和效果评价体系, 然后精心组织培训。

(三) 优化培训环节, 提供优质服务

在组织班站长培训时, 我们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 力求做到六个优选:优选培训方案、优选培训内容、优选培训教师、优选培训方式、优选培训地点、优选考核和评价体系。在培训实施过程中, 通过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使他们感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良好有序的培训氛围也来自于管理, 体会到管理无处不在, 管理既是有形的, 又是无形的, 从而增强培训效果。

(四) 双向学习, 教学相长

教学管理人员、班主任深入课堂对每一位教师的讲课进行听课和评教, 课后与学员及时进行交流, 发现问题, 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做到因材施教。在培训过程中, 让教师既成为授课者, 又是培训的组织者、开发者、促进者, 无论是专题讲座, 互动式研讨, 还是名优企业的观摩考察, 教师都全程组织和参与, 使教师既充当授课者, 又充当管理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做到双向学习, 教学相长。

(五) 重视信息反馈, 不断改进工作

为了准确地了解班站长培训效果, 每一期班站长培训班结束时, 我们都安排了座谈, 进行总结。同时, 认真组织好培训质量回访工作。近两年来, 油田人事劳资处和培训中心组织培训管理人员对10多个单位参加班站长培训的学员进行了质量回访, 发放问卷调查表600多份, 个人访谈68次, 召开座谈会9次, 通过这些形式征求对培训效果的意见和建议。参训学员普遍认为, 参加班站长培训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管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特别是通过《油田数字化管理》《班组管理知识》《沟通艺术》《石油企业文化》《安全管理》等课程的学习, 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同时, 也使他们更新了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人才理念, 认识到“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二、目前班站长培训存在的问题

长庆油田培训中心在组织班站长培训期间, 经过不断的总结、反思和跟踪调查, 发现存在下列几个问题:一是部分二级单位对班站长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按照油田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一些急需培训的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到位参加培训学习。三是班站长的文化程度相差较大, 因材施教有一定难度;培训时间较短, 学员对培训内容掌握得浅。四是培训方式有待改进。我油田在班站长培训工作中加大了培训改革力度, 但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 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化。五是考核与监督激励有待加强。油田班站长培训工作的监督激励考核制度不完善, 培训中教师不关心学员学习效果、学员不关心教师教课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 学员学好学坏都能结业, 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三、油田新形势下班站长培训工作的思考

针对目前班站长培训存在的问题, 今后如何进一步搞好油田新形势下的基层班站长培训工作, 笔者经过认真的思考, 建议如下:

(一)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随着油田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完善, 班站作为企业组织中最基础的单元, 在油田生产运行和管理协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油田全面推行数字化管理的新形势下, 运作高效、职责分明、分工合理、协作紧密已成为班站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油田现有2530个基层班站, 作为生产组织运行的最基层单元, 班站长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他们既是油田生产管理的基层领导者, 生产一线的指挥员, 又是最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现代石油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因此, 班站长的思想素质、职业素养、管理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 决定着油田基层建设的水平。拥有大批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班站长, 石油企业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 政策到位, 重在落实

为了保证班站长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将班站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油田公司人事劳资处以文件的形式对基层班站长培训及相关事项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希望能引起各二级单位的高度重视。基层单位人事劳资部门要认真做好班站长的培训计划与培训组织落实工作, 采取积极措施, 确保今后每年基层班站长培训的实际培训人数不低于应培训人数的90%。

(三)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缓解工培矛盾

目前油田生产任务普遍繁重、人手紧张, 较长时间的脱产学习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工培矛盾。因为班站长培训的对象大都是油田二级单位基层的生产技术骨干, 他们在油田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领导担心派他们外出参加培训, 会影响到本部门生产任务的完成。可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分段式教学方法;对于大工种、参加培训人员集中的单位, 可采取送教上门的方法;对于零星工种、培训人员较少的单位, 可采取集中办班的方法;通过增加培训地点、增加学习机会, 使需要培训的人员有机会、有时间参加学习和培训, 加快油田班站长的轮训进程;充分利用远程培训手段和资源, 结合常规培训手段组织培训, 缓解工培矛盾, 确保油田班站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 因时制宜, 因材施教

针对学员集中培训时间较短的问题, 可积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 如提前将教材发放到学员手中, 同时提供一定的思考题, 让学员进行培训前的预习;提供网络学习资源供学员自学等。因时制宜, 争取在有限的集中培训时间里, 实现比较理想的培训效果。

采取相应措施, 解决参培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在每一期班站长培训班举办之前, 可根据参加培训人员的档案资料和文化程度, 尽可能地将文化程度相近的人员编在同一个班, 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实施方案, 做到因材施教。

(五) 强化培训管理, 提高培训质量

第一, 通过充分发挥油田培训中心、培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进一步更新培训者的培训思维和培训理念, 牢固树立能力为本的培训理念使整个培训系统的能力指向明确, 与现代企业的需求和数字化管理相适应。认真研究解决好培训模式的操作链问题, 有效规范培训行为, 提高培训质量。特别是要处理好理论讲授的质量控制与案例教学实践效果的关系问题,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 在培训项目设计上, 总结以前班站长培训经验的同时, 采集大量发生在班站长身边的实际案例, 以崭新的理念重新构建班站长培训项目, 以满足班站长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的需要。

第三, 在培训的内容上进一步贴近生产实际, 调整不实用和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内容, 在完善“班组文化、沟通技巧、管理创新、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压力与应对、班组安全管理”等内容的同时, 增加、补充和完善与油田数字化管理和“四新”技术相关的课程内容。

第四, 重视培训的总结评比环节。为了使油田基层班站长培训工作更加完善, 在今后的班站长培训中, 可增加班前课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让班站长交谈他们在基层班组管理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培训结束时, 挑选部分学员, 结合培训的内容开展“三讲”活动, 即讲收获、讲体会、讲打算。评选出优秀学员, 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各二级单位。

第五, 进一步完善油田基层班站长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将培训与油田人力资源的考核使用挂钩, 充分调动班站长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各基层单位要进一步明确班站长的职责、权限和待遇;油田培训中心在组织班站长培训时, 要认真做好班站长的培训考核工作;班组长培训结束后, 人事劳资处应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基层单位, 并将学员的培训成绩与本单位的年终考核挂钩。

社区书记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今年的3月23日至25日参加新区合并后的首次社区书记主任培训班,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现将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作简要会汇报:

开班仪式上党委常委***部长结合当前“区政和一”后社区要做的重点工作,就培训的意义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随后,***老师对书记在高新区(新市区)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进行宣读,使我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市党校马梦砚老师讲授的《如何提升街道社区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及危机管理能力》课程,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国家和当地政府缺乏应急管理能力,针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采取措施不当,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发人深省,强化了我作为一名负责社区社会稳定和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感。

第2天下午,又组织我们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在天山区黑甲山后街社区学习了管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工作机制,值得大家学习;在赛马场东社区结合社区旧城区、人口复杂的实际情况,克服诸多困难,实行封闭式管理,为居民群众热情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取得居民群众高度认可的工作思路,值得借鉴。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无论是在政策理论上,思想觉悟上,还是在社区重点业务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一是体会到现

在的社区党建工作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趋势,那么现在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牢记党在社区工作中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二是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打破传统的部门和空间界线,实现信息资本共享,在网格化打点中实现实时发现、反映活络、措置有方和打点高效。

社区干部入户与居民拉近“零距离”接触,是上连党和政府,下接社区居民,使居民身边的“小事”,变为政府案头的重要事,用汗水和心血,给社区带来幸福和欢喜,人们在享受处事中,找到了幸福感和归属感,受到居平易近群众的好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干部的责任感,增强了社区干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敦促了社区处事上水平,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开展,为构建打点有序、处事完美、情形美妙、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起到了积极的浸染。

上一篇:人防438号文件下一篇:散热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