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2024-09-16

2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通用12篇)

2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篇1

27、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

师:同学们,让我们打开我们的记忆,一起想一想,在本学期学的课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小英雄雨来给我留下了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印象。生:杏林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生:哈默宁可挨饿也不失去做人的尊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中彩那天》中的那位父亲他很诚实、守信。

师:为什么这些人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描写这些人的时候,你知道,最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吗? 生:他们都是通过具体的事情在写一个人。板书:写人叙事

具体事例

生:他们都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正面或者侧面进行描写。板书: 细节描写

生:他们都在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特点。

板书:突出特点

师:大家说得很好,虽然我们很早就学习了这些写人的文章,但就是作家们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那些人物至今都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27课,鱼游到了纸上,随同作家一起去认识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看看这个人是否也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二、学

师:这篇课文也是写人叙事的文章,写人叙事的文章总是为所写人物服务,想想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关于他的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聋哑人,写了他在玉泉看鱼很专注,画的鱼活灵活现。教师板书:看鱼

画鱼

师:大家的概括能力真强,只要是一个有心人,我们一定能在文章语言文字中,找寻到作者写聋哑人的时候,也抓住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等描写方法,请你在课文中去找一找,读一读这些不同的描写方法的语句,并试着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议

师:刚才,我看到了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品读课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在认真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句话? 生:我在文章中找到了这样一句描写年青人外貌的句子,“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师:找得准,读得也好,那同学们,什么是“泉白如玉”呢? 生:泉白如玉是指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这也是玉泉得名的原因。生:泉白如玉是说这位青年人长得很秀气,有些与众不同。

师:是的,这是一个举止特别的年轻人,你还找到作者描写他的语句 吗?

生:我还找到了这样一句话,学生声情并茂的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孩子,你知道这是作者,在描写年青人的什么吗?

生:这既是描写了年轻人的神态,也有对年轻人的动作描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生:这样写更突出了年轻人看鱼认真,入迷。

生:我觉得年青人看鱼已经忘记了自己,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教师板书:忘我境界

师:那你们是从哪个词看出年轻人已经达到了忘我境界?

生1::呆呆地 静静地

教师点击在呆呆地、静静地底下加上圆点。生2:总是也可以看得出来。

师:是呀,青年这样呆呆地看鱼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老是这样了。师:那“呆呆地”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七嘴八舌:呆呆地可以换成认真地、入神地、出神地、入迷地 师:那为什么作者用呆呆地呢,为什么?

生:用“呆呆地”好,因为呆呆地更能突出年轻人看鱼时那种如痴如醉的神态。师: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今后我们要多学习这种方法。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感受作者对年轻人看鱼如痴如迷的动作和神态的生动描写。

师过渡:还有这样描写年轻人忘我境界的句子吗?出示句子。生:课文中还这样写到:(学生读)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理解:

师:从这句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到了年轻人每个星期天,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都来看鱼。

生2:我体会到了他看鱼有恒心,持之以恒,很执着。生3:我体会到了他身上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生4:我体会到他很专注,完全被鱼迷住了。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年轻人看鱼看得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现在,即使一闭上眼睛,那金鱼的一丝一毫、一举一动都已经映入了他的(心里 脑里)拿年轻人自己的话说:这鱼已经游了年轻人的(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用上一个词说,他胸有成竹-----胸有成鱼了。

教师过渡:年轻人是怎样画鱼的呢?作者也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找一找这样的句子。

生:从这个句子中我能体会都他也在认真的画鱼。学生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 致;有时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什么是工笔细描?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理解)生:工笔细描就是用笔工整细致地描写。生:工笔细描就是年青人像姑娘绣花那样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的画下来。教师板书 一丝不苟 师:那挥笔速写又是什么意思?

生:挥笔速写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现场以简练的手法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动态描写出来。

师: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年青人作画很熟练。

生:他作画不仅熟练,而且作画技术高超。

生:从这两个词语中我能体会到年青人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也不马虎。

生:这足以说明年轻人做任何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教师板书:一丝不苟

教师过渡:这位年轻人就是这样特别。让我们做一做填空练习,指名回答。

他有时(),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年轻人的那种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地画画用我们的朗读再现出来。

师:这些都是作者直接描写了这位年轻人,文中还有通过别人的言行描写年轻人的语句,谁找出来了。出示句子

(5)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他画的鱼活灵活现,把观鱼的人都吸引过来。

师:他为什么没有任何反应呢?除了因为他是聋哑人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众生:除了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画,眼中所见,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游鱼融在一起了。

师小结:这年轻人一会儿工笔细描,一会儿挥笔速写,慢中有快,静中有动地画出金鱼的每一个动态,画出金鱼的每一个细节。画出的鱼像在水里游一样,难怪人们说“鱼游到了纸上”(教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师:现在你们明白“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吗? 生:“鱼游到了纸上”是指鱼好像在纸上游动一样。师: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这么生动呢?

生:因为他对鱼作了细致观察,对鱼的一举一动非常熟悉,他心中有 鱼。生:因为那位青年长期忘我地观鱼,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的鲜明形象,所以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郑板桥画竹时是“胸有”,现在青年是胸有成鱼了。

出示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你真专心那!”“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作者用别人赞美的话语侧面描写年轻人一丝不苟、忘我的境界。师总结:作者在描写这位聋哑人的时候,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使得这位认真、专注、忘我的年轻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样的语言文字。(出示课文句子)学生齐读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的就像玉泉的水。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出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啦!”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四、悟

师:这是一个特别之人,同学们,从作者这样的描写中,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中,你还有没有什么收获?(内容上,语言文字,写法,课题取名等)

生1: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中的这位年轻人做事很专注、很入神。生2:我积累了本课中“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生3:我知道写人叙事的文章,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生4:我还知道作者在写作时用词很准确。

生5:我觉得课文中的题目可以用“一个特别的人,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

师:是呀,这位年轻人的忘我、专注、一丝不苟深深感染了我们,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更触动了我们每一个的心灵。鱼之所以游到这位年轻人的纸上,是因为他用心观察生活。作者之所以把这位年轻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因为他生动细致的描写。

这位年轻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吗?

五、练 师:文中的年轻人完完全全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完全不知道身边的围观的人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但我们知道,让我们把围观人议论的情景写下来,告诉给他。注意使用一些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学生写作

生1:旁边的小男孩说:“这笔要是马良的神笔,一条条鱼就变活了,跳进鱼缸溅起的水花不正是白莲花吗?” 生2:“呀,太像了!”一个男孩惊叫起来。这时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不一会儿,那位青年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审视了半天,摇着胡子赞叹道:“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呀!”旁边的老奶奶接过话,连连点头:“嗯,小伙子观察鱼不知道观察了多少天了。”

„„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我们的共同学习和练笔,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这样写人叙事的文章,期待大家生动的文章。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身边你最熟悉的人,把你最值得你敬佩的一个人写成一篇文章。下课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果)

写人叙事

看 鱼 画 鱼

具体事例 忘我境界 一丝不苟

细节描写 鱼游到了心里(因)

突出特点

2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篇2

一、鱼游到了纸上———画技高超

“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 他有时工笔细描,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 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是两种不同的画画技法。透过这两个词, 我们仿佛看到了聋哑青年作画似姑娘绣花般细致, 细至极微;如挥毫泼墨般潇洒, 飞出灵动。透过这两个词, 我们还仿佛看到了他“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的苦练执著。如此这般, 执一丝不苟的态度, 操灵活多变的画技, 怎能不让鱼仿佛在纸上游动呢?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哟, 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孩子的语言是最纯真的, 如纯净的天空, 如明净的河水;孩子的语言是最真实的, 毫无掩饰, 原汁原味。“哟”“啦”两个语气词和一个“!”, 将女孩的惊奇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游”字, 更是凸

由题质疑, 引起学生阅读期待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揭题后, 鼓励学生对课题中的“游”字质疑, 以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 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

紧扣词语, 感受青年画技高超

动作演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感受两种画技的截然不同。

指导朗读句子, 体会两种显了青年高超的画技, 使人充分地感受到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此时此刻, 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赞叹着, 议论着……”围观的人们会怎样赞叹呢?此时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积累的运用天地, 学生会从自己的记忆仓库里自然而然提取出这样一些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跃然纸上……”这些将是他们对青年高超技艺发自内心的赞美。

二、鱼游到了心里——专注不懈

为什么青年能使鱼游到纸上呢?当“我”把“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写给青年时, 他只是平静地写了这样一句话———“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因为“鱼先游到了心里”, 所以才能“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用一个成语来表达, 应该是众所周知的“胸有成竹”。鱼的样子、鱼的动态已经活灵活现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烙在他的心坎上。是啊, 只有心中有“鱼”, 方能笔下有鱼, 纸上游鱼!

为了心中有鱼, 他“一年多”来, “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 一看就是一整天, 常常忘了吃饭, 忘了回家”。

这里的“一整天”姑且只算白天吧。12小时, 720分钟, 43200秒;想起吃饭或是回家, 只是电光火闪的一念之间, 怎么就没有在哪一秒产生过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最起码的需要的念头呢?更何况是“一年多”的“每个星期天”, “常常”如此。青年忘记的难道仅仅是“吃饭”“回家”吗?不, 远远不是!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 他可能忘记了打伞;在夏日炎炎的日子里, 他可能忘记了烈日……

无怪乎, 在我眼里他非常“特别”———“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此时, 他“静静地看着”, 眼睛盯着游鱼灵动的身影, 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感受着游鱼的曼妙姿态……他的身、他的心都随鱼一起游, 游入了鱼的世界, 游入了忘我的境界, 在那儿“呆呆地站着”。

正所谓“境由心生”。看他画鱼,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赞叹着, 议论着,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好个“融为一体”, “融”是融合的意思。人和鱼融在一起, 合为一体,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人即是鱼, 鱼即是人, 达到了人鱼合一的境界。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 更重要的是他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的都是鱼。以至等到太阳快下山, “我”起身往回走, “路过后院, 看到这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 也忘记了自己。”

“忘记了……忘记了……”, 世间万物皆忘尽, 唯独不忘只是鱼。眼里心里都是鱼, 仿佛自己就是鱼。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地忘我看鱼, 鱼才游进了他的心里;正是因为他专心致志地画鱼, 鱼才游到了纸上。心随鱼游, 鱼方能“游”。岂止画画, 做任何事情不都是如此吗?

画技的迥然有异。

挖掘空白, 丰富学生内心体验

“大家赞叹着”在文中是一个空白点, 可以此展开想象, 设计说话训练内容:大家会怎样赞叹?并随文练笔。

这个训练点既是学生情感的渲泄口, 又是学生的积累运用场, 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青年的画技高超。

品读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事理

“鱼先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的关系是文本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用关联词说说两者的关系, 从中受到心灵的启迪。

想象画面, 引导学生感受青年的忘我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3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澈、一丝不苟、挥笔、聋哑"等词语;

2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并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临安邸 》

教学过程:

1 情境激趣,悬念导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西湖。(投影展示"西湖十景")

瞧,花港观鱼!鱼儿在水里游得多快活呀!可今天呀,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从水中游到了纸上,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1 初读课文:要求带着疑问自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2 生自由汇报。(画得好,栩栩如生…)

2.3 "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你能从文中找到这个句子吗?(课件"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生读。

如果换成这样说,比较一下,哪一句更好?(师再出示:"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了!")为什么?该用什么语气读?指名说并读,再齐读。

3 细读理脉,探究精神

(一) 品画——感受"鱼游到纸上"

1 找一找:"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这是多么高的赞赏啊!那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请同学们们默读课文,划出聋哑青年画金鱼的有关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 反馈交流:

(1) 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有时又挥笔速写…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 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青年用了哪两种技法?(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3) 请能抓住句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工笔细描"是什么意思?

(4) 师:聋哑青年工笔细描,画出了金鱼的形态,"挥笔速写"刚好相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简练的手法,把事物的动态描画出来。同学们发挥充分的想象,聋哑青年笔下的金鱼,可能有哪些动态?

(5) 师(惊叹状):金鱼在纸上吐泡泡…,仿佛(生:金鱼游到了纸上),怪不得旁边的小姑娘发出了惊厅的赞叹,假如你周围的其他人,你还想怎么赞美他?(生多人答)

金鱼仿佛游到了纸上,多么高超的技艺,多么有诗意的图画!让我们也用一首诗来赞美他!(出示课件)齐读。

(二) 品人——体会"鱼游到心里"

1 找一找:如此高超的画技,他是怎么练出来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划出聋哑青年观察金鱼的句子,写上自己的体会。

2 反馈交流:

(1) 他告诉我…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2)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3)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4)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5)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呆呆地…静静地…(重点)

① 你体会什么?(观察认真、专注…)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呆呆地,静静地,忘我…)

② 情景读:他观察只是一次两次吗?多和时间了?(一年多),各位,你们是否留意过这个词?每个星期天?我们可以想象:

当春暖花开的星期天,你你来到玉泉,会看到一个特别的青年,读--(出示课件);

当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见了他,读--;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又来到玉泉,你又看见他--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还来到玉泉,你还发现他……

③ 春夏秋冬,周周如此,你还体会到什么?(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④ 师: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那个小女孩真切地看到.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正是这样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让每一位围观的人从心里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鱼游到了纸上!

⑤请问,游到纸上的,只是鱼吗?

还有(聋哑青年的心),聋哑青年这样写道,读(出示课件:鱼游到了我的心里)

再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以下的关联词来说说。(出示课件:关联词)

4 拓展延伸,悟道升华

4.1 说一说:你认为聋哑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4.2 讲一讲:你收集到的更多勤奋认真、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故事。

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像聋哑青年那样专注认真、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5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5.1 学生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勤奋、专注、坚持不懈…)

5.2 其实,我们收获到了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比如:

① 动作描写,如:他有时工笔细描(生补充)

② 语言描写,如;哟!鱼(生补充)

③ 侧面描写,如:从旁边人们的赞叹,写出了青年绘画技艺的高超。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篇4

4、创设对话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当学生感悟到青年看鱼的专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位青年每个星期天都到这儿来看鱼的坚持,由“每个星期天”这个重点词,为学生创设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气爽的星期天,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看到了——通过这一连串情境的创设,反复引读青年看鱼的句子,学生进入了情境后读得有进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坚持,为理解“先游到了心里”做好铺垫。

5、回扣重点句段,突破本课重难点

在学生感受到青年通过专注、勤奋、忘我地看鱼才练成高超画技后,我再次回扣“鱼游到了纸上”重点段,并反复扣问“当青年工笔细描金鱼每个部位时,还需要停下笔来看鱼吗?”“当青年挥笔速写金鱼动态时,还需要停下笔来看鱼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需要了,因为他已经把鱼记在心里了。”“不需要了,因为他已经胸有成竹了。”我顺势引导,“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先游到了心里。”这样,学生已感悟到“鱼游到了心里”,并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6、围绕单元训练要求,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文章写法

在突破重难点后,我将文章重点句段通过配乐引读的方式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作者如何积累材料,指导学生的写作。作为即将升入高年级的孩子,初步学习文章的写法是很必要的。

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已完成,但心里也有不少遗憾: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1、挖掘生成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抓住“人们赞叹着、议论着”教材这一生成点,利用文中插图,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情景,由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起来为引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人物角色,与文中主人公零距离对话,达到师、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鸣。

2、抓重点段,在品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课文第七自然段细腻、生动地描写了青年人作画时的一丝不苟和技艺娴熟,把金鱼画的栩栩如生。因此,教学时我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把“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进行对比,反复朗读,学生进入了文本,渐入佳境。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范文 篇5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听写几个生词,检查孩子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接着鼓励学生尝试用听写的词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从而通过抓住重点来串联全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其次是围绕线索自主感悟,我先让孩子们抓住本文的主要线索“举止特别”,再出示“自学提示”,让孩子们自学,利用“读、思、疑、划”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过程中,体会“青年举止特别”的地方;自学后,及时对共性的、重点的、难点的词、句点拨精讲,不失时机地穿插朗读指导,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做好情感的积淀,教学反思《《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6

一、导入:

先板出课题:朗读游戏,请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读课题。鱼游到了哪里?谁游到了纸上?鱼怎么到了纸上?

二、初知

1、自由读文,标序号,注意生字词,读通读顺。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字词:

第一组:花港 聋哑 厂徽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正音:苟,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像这样表示做事非常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的词还有吗?(小心翼翼)反义词呢?(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提醒易错字:港 徽 融 抄写一遍

第二组:泉白如玉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1)请生读

(2)分别看图理解词语。(3)抄写在小楷本上。

3、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聋哑青年认真看鱼、画鱼,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三、初识青年

1、星期天的西湖边游人如织,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茶室后院的十几缸金鱼边,聚集了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青年,也有孩子。然而,这么多人,作者却单单注意到了这位青年,为什么呢?(举止特别)好,我们来看看这位特别的青年。

2、出示: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1)请生读。

(2)这是对青年的什么描写?(外貌)

(3)作者主要抓住了什么来写?(身材和眼睛)尤其是眼睛,对吗?我再请一个同学读读写眼睛的这个部分。

(4)其实,作者也可以这样写他的眼睛:一对眼睛又大又明亮。师: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一样)但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这里把眼睛比作了玉泉的水,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这位青年的眼睛也是清澈见底)

师:你看,写一个人的外貌也是有方法的,首先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抓住特点,其次,要学会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显得更生动,知道了吗?

3、这样的一位青年,你看得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那他究竟特别在哪里呢?在文中找找。

四、感受“特别”

1、出示: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板)忘我,这个被忘了的我是谁?被忘了的“我”去了哪里了?(水里,金鱼那里。)

(2)自由读第二句,哪些词让你觉得青年的“特别”?(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

(3)想象:如果大家都像他这么看鱼,作者会说他“特别”吗?那大家是怎么看鱼的呢?来,让我们也去看看。玉泉的鱼的确是多,的确是好看啊,你们看!(大屏)金鱼好看吗?如果你也是游客之一,你会怎么看?

(4)然而,这个青年却——(请生读)他看鱼和别人一样吗?不一样啊,别人是看热闹,看好看,可他是看什么呢?(看鱼游的样子、动态,看细致入微的一点点变化。)他看得怎样了?(十分入神、十分着迷)最啊,青年已经完全被金鱼吸引了,周围的任何喧闹都不能影响打扰他了,所以他——(5)请生读(6)范读(7)齐读

五、感受“忘我”

1、青年只是一次两次这样忘我的看鱼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关语句。

出示:

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1)每个星期天啊!那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他来吗?那个骄阳似火的星期天,他来 2 吗?那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他来吗?那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他还来吗?他来哪里?(玉泉)来干什么?(看金鱼)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2)他是福利工厂的工人啊,工作那么辛苦,好不容易周末可以休息,原本,他可以在星期天——(请生答);原本,他可以在星期天——(请生答);原本,他还可以在星期天——(请生答)……可是,他都没去做,每个星期天,他——(生接读)(3)同学们,读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执著、坚持、忘我、勤奋……)

六、感受“人鱼合一”

2、再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你看,当晨曦微露时,公园里游人稀少,但是青年已经早早来到玉泉,他一个人——(生接读)当艳阳高照,观鱼的人们谈笑风生、指指点点着从金鱼缸边匆匆而过时,他还是一个人——(生接读)当夕阳西下,游人渐渐散去,公园里恢复了宁静,他仍然是一个人——(生接读)就这样一整天,他就这样——就这样,寒来暑往,一年多年来,每个星期天,他都是这样一个人——(生接读)

(2)他用他明亮的如玉泉的水一般的大眼睛,一直在看着鱼,鱼也一直在看着他;也许,这些鱼儿都已成了他的知心朋友;是啊,他从来不说一句话,他是聋哑人,他怎么说得了话呢?但是,他真的说不了话吗?(可以在心里说)也许,他嘴上不能说话,心里却能和鱼儿对话;也许,他听不见人们说话,却能用心听见鱼儿说话,说不定,每条熟悉的金鱼,他都给取了名字了呢……(3)配乐说: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仿佛在说:“。”(4)请生读,反馈

(5)师:我就是鱼,鱼就是我,此时此刻,他与鱼儿已经——(板)融为一体!同学们,有了这样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即使青年不在金鱼缸边,他的眼前还能出现金鱼吗?(能)青年通过坚持不懈的观察,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就已经游到了青年的眼里,游到了青年的脑海里,游到了青年的心里。(出示:鱼游到了心里!请生读)(板:心里)

七、游出心里,游到纸上。

1、可是,鱼游到了心里,能游到纸上吗?你们听!

出示:“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1)分别请生读,你听出了什么?(2)小练笔: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篇7

整堂课本人认为较为流畅,但也出现了两处延误时间的环节:

一、一名学生板书“胸有成‘鱼’”这个词语时,该学生解释得很好,但有一笔偏误,随后又由两名学生先后进行更改,方更正。由此也反映出学生确有些紧张。本人若选择一名较仔细的学生进行更改,课堂环节定能紧凑。

二、学生们表达对聋哑青年的敬佩时,一名学生已经说出“自强不息”这个词语时,此表达已很精确。本人希图丰富学生语汇,提出“身残志坚”这个词语,学生未接触过此词,有些不知所谓,以致师生互动缺乏了默契。本人若就“自强不息”作结,师生互动则较为完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徽”“聋”等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抓描写青年神态、动作的词句等方法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在品味青年勤奋专注、坚持不懈的特点上体会“我”对青年的情感变化。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小练笔中尝试学以致用。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做事勤奋专注,坚持不懈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专项训练:

1、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认识吗?看,它来了。(出示小鲤鱼课件: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小金鱼,很高兴与大家见面,瞧,我的伙伴们也来了,漂亮吧!这每条鱼的身后呀还都藏着一个不完整的成语呢,你喜欢哪一条就来挑战吧!)

2、你们有什么发现?(红色的字连起来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学交流: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生字难不倒大家,自由读一读吧。

2、大家读得真认真,我们来开火车检查读。

3、(生字变红)变红的字是本课“我会写”的字,依据大家的写字经验,哪个生字最容易写错?

4、指导学生书写“徽” “聋”。教师范写并指导:徽是左中右各占三分之一的字,中间部分山的下面是变化了的“系”,最后是反文旁。聋是上下结构,上面“龙”字中竖弯钩和撇的笔顺要特别注意。我们先来看这些带有竖弯钩和撇画的字,它们都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而龙却恰恰相反,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教师范写)第三笔是竖弯钩再写撇,最后写点,下面耳的最后一笔横稍长。

三、互学对话

1、“游”字质疑

(1)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课题,看到这个大大的“游”字你有什么疑问吗?

(2)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去文中找找带“游”字的词语和词组吧!看谁找得最快,最准。

(3)(出示带“游”字的词语和词组)请大家仔细看大屏幕,如果让你把它们分成三类,你会怎样分?第一栏写的是在水中游,第二栏写的是在心里游,第三栏则是在纸上游。

(4)质疑:本应在水里游的鱼为什么会游在心里,游到纸上呢?

2、自主学习

要想解开这个谜,我们得把目光聚焦到青年的身上,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请一位同学

来读学习提示。自由读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然后进

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青年。听清要求了吗?开始吧。

3、交流第4自然段

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

一句话。

(1)引导谈:“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体会青年的专注、认真。

(2)“呆呆地”是对青年哪一方面的描写?(神态)你从呆呆地体会到什么?(表情呆、动作呆)青年之所以呆,是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啊!

(3)指导个别读。谁能读出这位专注的青年?

(4)指导读。青年呆呆地站着,他的眼里只有(金鱼);青年静静地看着,他的脑海中

也只有(金鱼),金鱼早就游进了青年的心里,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这位专注、认真的青年吧!

(5)你们看,刚才我们抓住以上关键词认识了一位专注、认真的青年,你还找到了哪些

青年看鱼的句子?

4、交流12自然段

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

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能运用刚才抓关键词的方法谈一谈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青年吗?引导交流“一年

多”、“每个星期”、“一整天”、“常常”„„

(2)青年一年多来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

回家。青年看鱼又是何等得勤奋啊!

(3)正是因为青年看鱼既专注又勤奋,所以水中的鱼游到心里了,心里的鱼又游到纸上

了,谁来读读青年画鱼的句子。

5、交流第7自然段

出示: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

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这就叫“工笔细描”,从这个动作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这个青年画鱼很认真,很细心)正因为画得细,所以他画的速度就——特别慢,谁来读读。

(3)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这就是“挥笔速写”。(这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画得很——

熟练、流畅)青年为什么画的如此熟练啊?

(4)是啊!金鱼早已游进了他的心里,所以,青年画鱼慢时认真,快时熟练,他的画技

多么高超啊!

(5)你们越来越会读书了。来,带上你的感受我们合作读这部分吧,齐读蓝色的字,推

选一位女生读工笔细描部分,推选一位男生读挥笔速写部分。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伴随作者的描述去欣赏青年作画的一幕吧!一个星期天,我又来到玉泉,这时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怀着好奇之心,于是„„

6、走进围观者

(1)出示: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啊!怪不得这位小姑娘叫了起来。

(2)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那就请你把

这份惊奇、这份赞叹读出来吧!

(3)小姑娘的这一叫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围观的人纷纷赞叹着,议论着,(出示

课文插图)现在,我们也试着像作者用笔写青年的方法,去关注围观人的神态、动作,并想

象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围观者,把他如何夸赞青年人画鱼的情景写一写。

(4)现在,请几位同学合作再现当时围观的场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加赞叹着,议

论着。只见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年轻的阿姨;

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同学们,这一声声赞叹都汇成这样了一句话——(指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抵不过这样一句话——鱼游到了纸上

7、“我”的情感变化

(1)同学们,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我们认识了一位专注勤奋,画技高超的青年,让我从内心滋生了一份欣赏之情。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以及“我”对青年认识的不断深入,作者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请你再来读一读第10、11自然段,看谁最会读书。

(2)我的敬佩之情,你是透过那个词读出来的?透过咯噔一跳,你还读出了什么?

8、找寻聋哑痕迹

(1)透过咯噔一跳我们不仅读出了“我”的恍然大悟、惊讶,还知道了青年是一位聋哑人,其实他是不是聋哑人作者在前面不少地方已经悄悄地告诉了我们,现在你来找一找吧。

(2)除了这些地方,还有一处呢,大家看:

出示: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这段话中 “特别”加了引号,有什么作用呢?他“特别”在不仅是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而且还是个聋哑人啊!

9、留心表达

同学们,你们看,透过这些句子,作者不仅写出了青年的动作和神态,还悄悄地告诉我们他是一位聋哑人呢。所以,读文章时我们一定要留心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评学达标

1、我们再来看黑板,你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谁能用上关联词语说一说“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呀?

2、聋哑青年就是靠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让鱼先游到了心里,后游到了纸上,从此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生。老师希望也坚信同学们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五、拓展训练

笔谈表白:如果也让你用笔谈的形式与聋哑青年交流,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小贴士告诉大家:可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写。

板书设计:

神态

水中

27鱼游到了纸上心里

纸上

动作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9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体现以读为主、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透过作者对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描述,感悟青年勤于观察、刻苦练习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悟表达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了解资料;紧扣课题,理清主线题目;精讲重点词句,长文短教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把握时机,有机渗透写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要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发现,善于发现,并把观察的事物记录下来,注意积累,那么作文时就有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阅读潜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述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透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

2、以读促思,以读代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看了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呢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状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取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个性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置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画家用娴熟的技法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在画纸上,那么同学们明白这些美丽图画是如何被画家用美的眼神捕捉,并用生动的画笔画在纸上的吗

2、学生讨论,进行简单归纳

细致地观察

→绘画美丽图画

认真地做画

设计意图:先由美术大师的画引入,让同学们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谈谈画家为什么能够画出美丽图画初步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态度才能画好画。再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课文,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悟,质疑问难

1、上节语文课上,我们进行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让我们一齐读课题。

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为题,而不是《鱼画在了纸上》,并想一想为什么说“鱼游在纸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意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主动探究,互动生成

1、谁此刻已经明白课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是的,这个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

课文的哪一个小节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呢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小节,画出个性能体现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的词语和句子,并且把你的感受写在边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看问题,从而保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3、谁先来交流,谈谈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明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纸上

(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再请你读读这段话,找到能帮忙你理解的语句来体会。

(工笔细描时的样貌和绣花的姑娘作比较。谁见过姑娘绣花能给咱们介绍介绍吗

结合前后句子,体会一丝不苟)

4、是啊,这位青年画的鱼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难怪一个看画的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

(1)谁来读谁再来读齐读。

(2)体会句中好词妙用: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直接体现出金鱼画得好

师:这个词好在哪里呢咱们来用一用就明白了。

如果说一个画家鸟儿画得好,你怎样说呢小猫画得好呢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即学即用。那里“游”“飞”“跳”等动词把画画得好表现得很生动、形象。

5、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发出了赞叹……

练说:能够任意挑选一句来说……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连连点头赞叹道:“。”

一位漂亮的姑娘()赞叹道:“()。”

6、小女孩的惊呼也好,围观人们的称赞也罢,这都表现了青年的鱼已经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品位鱼游到了纸上那一幕。一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读进来,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感受人物的形象。

四.研读文本,深化认识

1、读到那里,老师心里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青年画鱼能这么传神,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纸上别急着回答,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青年看鱼专心,鱼已经游到了他心里的语句。

2、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能和我们一齐来交流吗

句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读出他的专心老是(个性)、呆呆(入迷)、静静从来不说一句话。(认真)

读出来

(2)、青年这样安静,这样认真。他出神地望着水面,看到了什么呢……青年看鱼真是专心呐!

(3)、读出青年的这份专心。谁能将青年忘我的那种样貌,透过朗读表现出来。

句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忘我的境界是怎样的

(1)、任何反应

老师有个问题,青年没有任何反应是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不能说话吗看来,青年看鱼画鱼这样认真投入,才是他没有任何反应的原因。

(2)、融为一体仿佛游鱼就是那个青年,青年就是那条在水里游动的鱼

(3)、能把青年和游鱼融为一体的感觉读出来吗

句三: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飘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太阳快下山整整一天

(2)、老师想和大家一齐读这段话,请你们顺着老师的话读下去。

句四: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每个星期天、一整天、忘了……忘了……

(2)、春雨绵绵、夏日炎炎、冬雪纷飞的日子里,青年忘记了(),忘记了()。

(3)、是的,正如课文所写的,青年看鱼画鱼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一齐来读好这段话。

从你们抓的这些重点词句能够明白,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让我们也一齐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忘我的境界吧

设计意图:反复地阅读作者平实、直白的描述,寥寥数笔勾画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的人物特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手法:透过外貌、神态、动作的描述刻画人物。并总结出青年为什么能让鱼游到心里、游到纸上。

五、把握中心、揭示写作特点

1、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当作者把小女孩说的话写给他时,他是怎样“回答”的

(媒体出示)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a他心里老想着鱼。

b他很喜欢鱼。

c他对鱼的特点十分了解,在心中已经构成了金鱼清晰、准确的形象。

2、运用:同学们听说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它讲的是宋朝画家文与可画竹的故事,谁能运用这天学到的知识说说它的意思

3、___鱼游到了心里,___鱼到了纸上

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呢(课件出示)老师找到了一些词语,请你们选取一组,用它们将句子连起来,能够加上一些字,使句子更加通顺。。

因为……所以……只有……才……先……然后……

4、我们对这位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青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位----------的青年

师小结:这位青年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的心灵并不残疾!这种热爱生活、执着追求的精神难道不也值得我们敬佩吗

5、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

6、在我们身边你所了解的人物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学习了他们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谈谈书上、生活中、周边人物忘我的学习态度,勤奋做事的故事。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本节课情感教育目的。

7、揭示写作特点

文中还有一个举止个性的人,你能把他找出来吗(作者)

师小结:我们就应像文中的青年和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注意积累,这样作文水平才会大大提高。

六、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1.自己选取摘抄描述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能够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板书:

27、鱼游到纸上

鱼游到心里(因为)细致地观察

《鱼游到了纸上》小学教学设计 篇10

1、正确读写几个生字,能借助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悟“游”字的精妙,清晰地表达“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游”字的精妙,清楚地表达“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

我要考考大家,知道大家爱读书,给你一段文字,猜猜这是描述的哪个成语故事?

真机灵。都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一、【“游”出感觉】

1、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声音很洪亮。而且做到了口到,眼到。但是,心到了没有呢?当你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奇怪

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怎么能游到纸上?师:奇怪,这是最真实的感受。当老师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感觉到很奇怪。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能读出自己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心到了。带着这些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奇怪地读))鱼游到了纸上

二、“游”出内容

一个普普通通的题目,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感觉——奇怪,惊讶,不可思议。(稍顿)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鱼游到了纸上》这个故事。两个要求:第一,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仔细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这些带“游”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师:仔细地找,认真地划,划出之后还可以标上1、2、3、4的序号。

刚才同学们读的专心致志,老师想考验同学们生字掌握得怎么样?敢不敢挑战自己?谁来读?

1、检查生字词。花港 鱼缸 罢了 绣花 挥笔 厂徽 清澈见底

一壶茶 聋哑人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赏心悦目

2、出示: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徽和哪个字很像?出示:有什么不同?

师:大家词语读得不错,老师发现你们个个都读得很认真,一点都不马虎,这样的表现可以用里面的哪个词来形容?出示:(一丝不苟)。

3、看来同学们生字掌握得还不错,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指生答。 说的真好。谁还想谈一谈?

作者在( )观鱼时,发现了一位( )的青年,他( )时非常专心,( )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把水中的鱼儿画得栩栩如生。

瞧,咱们班同学真会读书,能用填空的方式概括提炼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游”显张力

师: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划好,带“游”的句子多不多?

师:谁来读读第一个“游”字句。

师:没错,这是第一句。读得又对又好,一个精彩的开头。第二句,谁来读?

师:好!读得字正腔圆。第三句在哪儿?

师:一个女孩——(接读)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调子。

师:还有“游”字句吗?

生4:(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已经是第四句了,第五句在哪儿呢?

师:你读得真叫仔细!为什么?因为,这一句中的“游”和“鱼”是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的。还有别的“游”字句吗?

师:好的,已经是第六句了。还有吗?

师:应该是最后一句了。来,咱们一起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师:再来一遍!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师:多少个带游的句子啊?七个。

师:整整七个。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结尾。

师: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争取把它们读顺口、读流利,读出各自不同的味道来。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师:好,虽然都是带“游”的句子,但是,如果你仔细读、用心读,你是能够体会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味道的。

师: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啊!真好!就在茶室的后院儿,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恩!有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晚了一些,当后来到了茶室的.后院的时候,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议论着,赞叹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1

☆开课时间:2014年5月13日下午第二节 ☆开课地点:夏道中心小学四年级 ☆开课范围:中心小学级 ☆开课教师:郑定慧 ☆指导教师:曹爱春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悬念叠出,篇末解疑是本文的主要特点。读这篇文章,会让你产生许多疑问。文题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文本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这位青年是谁?他的金鱼为什么画得那么像?当别人惊叹他画得好时他为什么毫无反应?等等这些层见迭出的疑团,直到文章最后才一下全都解开,使读者恍然大悟。这样写,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兴趣,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其次,本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篇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很好的语言学习范例。一方面,学生可以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

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能合理运用部分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几句话。

2、结合课后思考题,联系课文品味“游”字,懂得一个好的文题更能吸引读者。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练习抓住人物特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特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有什么疑问吗?

是啊,鱼只能画到纸上,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就自己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带着疑问自由读。

反馈: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

小结:同学们读得特别有味道,我想很多同学就是被这个“游”字所吸引。如果文章的题目用“鱼画到了纸上”,恐怕这篇文章就不能这么强烈激起我们读书的欲望了。你们看这就是一个好文题的魅力所在。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给自己的作文取这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题目。

2、第二遍读:带着任务仔细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划出与课文题目相照应的句子。反馈:字词检查

第一组词:花港 厂徽 聋哑人

指名读,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话。第二组词:清澈见底 一壶茶 金鱼缸 赏心悦目 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几句话。

书写指导:港 澈 壶 徽(指导重点:写正确、端正)

三、品读“游”

1、交流:文中那些句子于课文题目相照应。

小结:给文章确定题目的时候,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或者对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说法进行提炼,作为文章的题目。

2、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指名读,引导读出这样惊奇的感觉。

(2)小女孩为什么这么惊奇?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金鱼?

小结:把一句话就读成了一幅幅画面,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如果,我们再能把脑海中那幅灵动的画面又浓缩成这样一句话,相信你会读出新的感觉。

(3)练习感情朗读。

四、研读外貌描写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神奇的青年?请你划出文中描写青年外貌的一句话。

2、口头填空:他()身材,长得(),一对大眼睛()。

3、读了这样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 小结:带给你这些感觉的无非就是括号里的这几个词。大家看,青年的外貌描写语言非常简洁。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青年的形象已鲜明地展示在我们眼前。看来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特点,三言两语,也能把一个人物形象写的鲜活。

4、出示小女孩图片,抓住人物的特点,试着用一两句话来写一写她的外貌。

五、研读动作描写

就是这么一位秀气的青年,竟然把鱼给画活了。想不想看一看他究竟是怎样画鱼?找出描写青年画画的自然段,读一读。

1、出示描写青年画画的段落。

2、青年在怎样地画画?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你平时会一丝不苟地做那些事?

3、圈出描写青年画画动作的两个词。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

怎样画是工笔细描?怎样画又是挥笔速写呢?你能比较一下这两种画法不同在哪里吗?(速度,细致程度,内容)

4、练习朗读,读出两种画法的不同感觉?

小结:青年不管是工笔细描,还是挥笔速写,都是那样一丝不苟,才把金鱼画得惟妙惟肖,让人觉得是鱼游到了纸上。其实青年不仅画画是如此一丝不苟,他还有更多的时间在一丝不苟地干什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真正秘诀是什么?我们下堂课再讨论。

【教学反思】

语言的学习需要范例。这篇课文写作特点鲜明,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的语言学习才能最有效,这是我在做教学预设时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教学预案几经易稿,最后确定把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1)文题的特点解析。文章题目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文题与文本内容相照应,是本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了必

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时确定文题的能力,取得一定的实效。

(2)外貌描写的品读与写作模仿。由于对本文的外貌描写已抓住特点,故学生在仿写时对这一写作要求了然于心,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仿写得精彩的句子,教给了学生一种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2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篇12

丰宁第三小学 语文学科 张颖

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既训练学生历练咬文嚼字之功,倾听作者的心声,又要唤起想象,引发联想,让学生步入文章的意境,获得美感,陶冶情操,在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中,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朗读课文的基础,语感较为丰富。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者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潜心会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品读课文中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运用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等方法,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由衷的赞美之情,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及忘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资源准备:PPT、图片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到玉观鱼(板书:观鱼)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教师引读):“说他‘特别’,因为(学生读)„„从来不说一句话。”(板书:呆呆地、静静地)想知道这位青年是怎样画鱼到了吗?带着自己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读为快吧。

3、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句子是写青年画鱼到的,拿起笔划一划,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别忘了和身边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引读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情境,入境生情。】

二、研悟鱼游纸上 根据学生的交流开展研读。

(一)感悟鱼游纸上

出示重点语段:我挤过去„„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个别读,指导读正确。

2、自由读,鼓励读流利。

3、从这段话里,你读明白了鱼真的是自己游到了纸上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读明白的?(仿佛)“仿佛在纸上游动”,原来青年人是把鱼画得很逼真,把鱼画活了。

4、青年人是怎么把鱼画活的呢?让我们锁定青年人画鱼(板书:画鱼)的这一幕,细细读读这段话,想想哪些地方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5、板块预设: A、一丝不苟

(1)“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马虎)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2)正是有着这种专注的态度,才能把鱼画活啊。你能读出这种专注吗?(个别读,老师同学进行评价)B、工笔细描(1)怎样才叫“工笔细描”呢?(板书:工笔细描)(学生个性化理解)你看老师工笔细描金鱼身上的部位——鳞片(板画鱼鳞)这是一种特殊的画技,你看出来了吗?画时要慢,要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把鱼鳞画得美观又逼真。(2)这位青年只是一丝不苟地画着鳞片吗?(不是)你从哪个词知道?(每个部位)哪些部位呢?(嘴巴、眼睛、鳍尾巴等)你想画什么部位?请以读代画。(预设评价语——呀,这个姑娘怎么毛手毛脚的!谁能细致地来画一画?——好一个细致入微的姑娘,好一个一丝不苟的青年!你也能这样以读代画吗?)C、挥笔速写

(1)画金鱼的动态用的是什么不同的手法?引出“挥笔速写”。(板书:挥笔速写)(“挥笔速写”可是豪放派的画技,谁能用读来体会体会?(2)指导朗读。

(3)让我们来豪爽地挥笔速写金鱼的尾巴吧!(师板画金鱼的尾巴)看,活泼可爱的金鱼游出来了。

6、小结提升:同学们,这就是那位青年,美丽的风景没有吸引他,围观的人群没有打扰他,他只是在一丝不苟地画着金鱼。让我们静静地分享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一丝不苟。女同学读工笔细描这一部分,男同学读挥笔速写这一部分,注意读出绣花般的细致,读出豪爽派的挥洒。

7、如此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此灵活多变的高超画技,怎能不让鱼游到纸上呢?俨然是出自画家之手的杰作呀!同学们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课件展示几幅金鱼画作)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看画时的惊叹?(学生个性化表达)生1:栩栩如生 生2: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品句来理解重点句子,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青年画鱼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赏析鱼游纸上

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

出示语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谁来替这位女孩叫叫?个别朗读,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抓“哟”、“游”、“啦”从表情、动作、语气的角度读出女孩的惊 奇、赞叹的语气。

3、师:她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赞叹着: 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赞说:„„ 一位青年忍不住地赞叹道:„„ 一群孩子惊讶地叫道:„„

学生进入课文中的角色,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悟,表达对青年的赞叹之情。

4、你们的赞叹都没有影响到这位青年,那是为什么? 预设学生的问题:

(1)因为青年是聋哑青年。(师:面对一个身体有缺陷的青年,却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鱼,你有什么话要说。)

(2)因为它画鱼画得太专注了。(拟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引导品读。)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文本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文中的角色,从内心地发出对青年的赞叹,通过架设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桥梁,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青年高超的画技和身残志坚的高尚品格。】

(三)、辨析鱼游纸上

师: 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写在纸上给那位青年时,他平静地吐了一句话,请找一找,一起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此时你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1、学生质疑。(预设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为什么说先游到了心里呢?)

2、在小组讨论交流:“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根据板书小结:青年观鱼的专注先让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板书:游到心里),高超的画技让鱼跃然纸上,让鱼(板书:游到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理解弄清“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深化了文章的内容。】

三、延伸课外,作业预设: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写人的方法,仔细观察搬上的同学,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3、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附:

1、板书设计:

观鱼 呆呆地、静静地 游到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工笔细描

画鱼 游到纸上 挥笔速写

2、指导教师点评:

“鱼游到了纸上”两次感受。第一次是惊奇?于是带着惊奇的语气读。第二次是赞叹!于是用赞叹的语气读。在教学青年看鱼的句子时,(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让孩子体会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讲课老师设置了一个情境朗读,这样的设计真是巧妙,让孩子反复地读,熟读成诵。如果在“呆呆地、静静地”这两个表示神态的词语上再精雕细琢,如:可以让孩子读读,看鱼看得呆呆的,静静地,生怕扰了金鱼,有了这样的神态描写,我们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个画面,那对其后的填补空白中让孩子们展开想象补白时,孩子们就有了一个写作的方向,让孩子试着写出人物的神态,让孩子习得写作的方法。

3、自我反思:

这次我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第一步: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纸上。第二步: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心中。第三步:感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第一课时,我已经引领学生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感受了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这次展示的第二课时,学习重点放在感悟“鱼游到了心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则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不管我们用何种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我们要想超越教材,先得立足教材,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为达到以上的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教程: 1、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在探究中激活思维:

开课伊始,我就出示“鱼游到了纸上”的重点段,让学生做填空练习,这样既复习了新词,又自然地让学生在此处质疑,学生提的问题很到位,“为什么聋哑青年能练得如此高超的画技?”透过这个问题就能体会聋哑青年专注、勤奋。我觉得在高年级的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带 着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入,理解会更加深刻。

2、提倡个性化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感受

在课堂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句段,谈自己的体会。我没有抛问题给他们,而是通过“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你读了这一段,哪个词最让你感动?”这样的形式慢慢地引导他们体悟课文内容。

3、抓重点词句,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一开始学生体会不深,我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你是怎么看鱼的?”,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明白这“静”不只是嘴静,更是心静,从而体会到了青年的专注。

上一篇:县网通分公司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的意见下一篇:写水上公园作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