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

2024-08-27

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有幸,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朱永新先生的书――《我的阅读观》,只是在会议上随手翻了几页,便被深深吸引了。

朱永新先生的思想总是那么铿锵有力,读着他的文字,总有一种欢欣鼓舞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研究生即将毕业的一天,苏大教育学院请来了朱永新先生给莘莘学子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讲座,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先生。说他是老先生,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应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但他并不老,反而满面红光,面对密密麻麻的学生,他的嗓音浑厚,甚至可以穿透到偌大会议室的最后一面墙里。记得那时候的他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他教育思想,教育应是幸福的,完整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阅读,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怀揣教育梦想的我被深深的打动了。于是,我也记住了朱先生所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基地之一:湖塘桥中心小学。

不知是不是命运的安排,我竟真的来到这所学校,看到走廊上那颇具文化韵味的墙面设计和那醒目的几个大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总有一种心欲腾飞的感觉。

今天,捧着沉甸甸的书,我沉浸其中。翻到“朱余之争”,我看到了两位教育大家关于阅读的分歧与辩论,更加兴趣盎然。两人为为“国家阅读节”的设立而产生了不同见解。朱永新在提案中写道:“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的阅读水平堪忧。”由于国民疏于阅读,远离经典,导致部分国民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心态浮躁。他认为:。“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这与犹太人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息息相关。” 而余秋雨先生则认为,其一,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再增加类似节日;其二,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是成为灾难;其三,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我被两人的坚定立场与博学善论所折服。但是,我想说,无论如何,两位学者的目光是一致的,即都关注阅读。我赞同,佩服。但我想,这场争论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让很多人重新将眼光投向阅读。有了分歧与争论,才有关注与发展。

我敬仰朱先生及他敢于创新的思想,崇拜他思国忧生的胸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小辈,我喜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没有时间,找不到有价值的书,找不到适合自己读的书,买不起书,这些都成为大学生不读书的原因。为考试而读书,为考研而读书,为面试而读书,为工作而读书,这些却成为大学生读书的目的。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读书问题:过于功利,短视,盲目随从,娱乐消遣性强。这些问题导致了严重后果:大学生群体素质下降,少有创新意识发展精神; 鲜有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不能带动社会的更好前进,随波逐流,淹没在所谓“时尚”的“现代”潮流中,逐渐消磨掉了“天之骄子”应有的高雅光环。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日日与学生相处, 眼见学生的一言一行,我深感“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的真切。关于大学生的阅读情况, 对我所在学校和周边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问卷回答是选择题的形式,问卷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对阅读的认识

二、通过什么途径选择书籍

三、阅读的目的

四、为阅读花费的时间

五、阅读的方式

六、经常阅读什么类的书籍

七、如果没有了升学,工作等外在的压力,你会如何阅读?

综合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满心担忧感慨。对阅读认识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 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现在谈“阅读”很可笑,太过时了,大学生更需要的是社交能力。18%的学生认为:阅读是很重要的,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内在气质。20%的学生认为:阅读可以有,但不是主要的。10%的学生认为 :想读书 ,但是没有时间 ,没有条件 ,大学生毕业之后的生存压力太大了。3%的学生:不知道,没有想法。

对“通过什么途径选择书籍? ”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34%的学生是选择中学时代的读书类型,比如世界名著,比如《青年文摘》、《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12%的学生会在网络上按照图书的类型搜寻喜欢的书籍。40%的学生会从同学或者老师推荐的书籍中挑选。21%的学生会随机挑选,没有目的。

“阅读的目的”一直是现在大学生的争论问题 ,48%的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就是得到明显的外在提升,偏于本专业知识的扩充和技能的提高。26%的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加高雅,脱离一般的庸俗。11%的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是填充课外时间,并无特定目的。9%的学生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拿到各种证书,为找工作加筹码。7%的学生觉得通过阅读可以掌握一些技巧,如化妆,穿衣搭配,手工制作,等等。

“为阅读花费的时间”这个问题实在不容乐观。43%的学生不是每天都阅读,34%的学生只会在周末看书, 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46%的学生会在每天课余时间看书,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根据课业的紧张程度而定,课程少的学生阅读时间相对较长,课业繁重的学生阅读时间相对较短。

“阅读的方式”中 ,43%的学生阅读报纸、杂志。30%的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阅读。31%的学生选择去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

“经常阅读什么类的书籍”:41%的学生选择励志、口才 、社交类的书籍。32%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类的杂志,女生以服装化妆类的杂志为主,男生以体育财经类杂志报纸为主。14%的学生选择文学历史等类的专业书籍阅读。36%的学生以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为主。

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了升学和工作等外在的压力你愿意选择什么样的书籍? 45%的学生选择消遣娱乐的书籍。32%选择文学小说。17%学生选择科普类书籍。14%学生选择励志类书。5%的学生选择哲学类书籍。2%学生愿意选择本专业的书籍。

在这些问题的调查结果当中,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的读书观:功利主义,急进主义,娱乐主义。阅读现状:阅读时间缺失,阅读目的迷茫,阅读种类狭隘,阅读方式简化,阅读动机功利。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缺失”是时代在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众多问题之一。为挽救缺失了的阅读, 高校工作者要尽己所能在大学生群体中重新唤起“阅读”之声,传递“阅读”之正能量。

引起学生、学校重新认识和重视读书,从根本上转变对于“阅读”的功利思想 ,提倡以“阅读”为本 ,而不是以升学、考试、娱乐为本。

可以通过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使学生见识更多书籍,重新组建知识构成,提高修养,培养全面能力,活跃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唤起更多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发对社会的正能量。还可以通过高校阅读带动社会阅读,使国家的形象和整体素质在读书中得到逐步提高。

习主席提出了“中国梦”,高校学生要有自己的“阅读梦”。“少年强则国强”, 如今大学生在几年之后承担的就是整个国家的担子,会成为国家的主流。大学生变强的前提是有充足丰厚的知识储备,有沉稳冷静的处事能力,有天下为公的博爱情怀,这些都需要通过阅读积累。

摘要:现在时代是“阅读缺失的时代”,现在大学生是“阅读缺失的大学生”。“功利阅读”和“娱乐阅读”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些阅读危机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警戒,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有合理的阅读生活,传扬阅读正能量,树立校园阅读之风气,进一步引导社会阅读之风。

我的读书观 篇3

从前,有那些为了光耀门楣荣华富贵,为了精忠报国或为民谋福而扎在书堆里,过了“十年寒窗”的书生。他们读书正所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高官禄,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的读书人则是些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的青少年。他们读书不仅为了个人理想,为亲人,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个人,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科技社会里,没有文化知识就会成为社会的包袱,人们眼中的莽夫,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为亲人,是因为读书是做儿女不能推卸的责任,是为亲人争光的好机会。为祖国,是因为她的未来便是自己的未来,而这也就说明读书的重要性,那读书便是一种幸福和荣耀,绝不是一份苦差事,或是父母硬加给儿女们戴的“铁镣”。

书是营养品,是良药,是面包。要把书念好“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事。首先,应该是挚爱“读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这便是“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的境界吧!想想看,有些人虽然顽皮贪玩,也少花时间在学习上,而考试成绩却要比那些惜时如金的同学好得多,就是因为这些同学在无形之中营造出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让自己用高效率来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上劳逸结合,适当复习功课,因此便能轻松得“道”。而有些人老把读书当作苦差事,上课不想听,把自己的喜好都放在五花八门的娱乐上,那么即使课余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其次是利用上课时间,如果能“爱”学习,便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应该提倡的是事半功倍,也就是说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领悟学习到别人90分钟才能揣摩到的知识。

再次,注意课前准备,也就是“超前预习”,要事事走到别人前面,学习老师还未教到的知识,成为“先锋”,这样,等到老师教到时便可轻而易举地掌握了。

还有就是练习,没有“读书破万卷”何来“下笔如有神”呢?写文章是这样,我们学习更应该如此。在课余时间多找些练习来做,以便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曾经是书生们的警言。然而,我们学生应以学习为重,这不错,但也不能将其余的一切抛之脑后。做人的道理要学,国家大事要关心,自己能做的事应尽量去做,最普通的便是家务活。我们的学习不会紧张到时时刻刻都泡书堆里吧,在作业完成之后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仅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就是我的读书观。

读《我的阅读观》有感 篇4

————读《我的阅读观》有感 李琳琳

他说,“教育是一首诗”。他常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教育,表达他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朱永新,一名教育理论家,是中国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是近年来推广阅读的“第一人”。他提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等观点,我非常赞同。尤其是他对阅读的诠释,让我对阅读这件事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阅读改变人生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畅想,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形象。

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而充实。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犹太民族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民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据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这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的结果。”

人类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几乎都被犹太人改变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改变过或依然在改变着人类对社会和历史的观点;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物理世界和时空的认识。《货币战争》一书甚至认为,是犹太人掌握着当今世界的金融命脉。一个民族获得这些杰出成就,靠的是什么?是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犹太人精神成长历程中对于书籍宗教般的情怀。犹太人嗜书如命,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在以色列,平均6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犹太人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这种对书的迷恋和敬畏之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浙江桐乡有一个环卫工人名叫欧福礼,每当他清扫完路面的垃圾后,别的工友在一旁侃大山、闲聊,他却坐在路边,或倚在三轮车旁,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古典书,认真阅读起来。

马路上,车水马龙,到处是嘈杂、喧哗声。可是,这一切对他没有丝毫影响,他沉浸在忘我的阅读中,他感受到阅读带给他的那份幸福和快乐。

欧福礼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热爱阅读古典书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这一读,就是30年。艰涩难懂的《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左传》等古籍,他都烂熟于胸。他每月的微薄工资,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剩下的钱基本上都用来买书了。

他说:“有时心情不好,或者干活累了,只要看看书,疲劳和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阅读,是我生命中最幸福和快乐的事。”

欧福礼热爱阅读的照片被人发布到网上后,感动了无数网友。人们从欧福礼身上感受到阅读带给人的一种力量。

二战时,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法西斯在对犹太人进行残酷折磨和疯狂屠杀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犹太人在那种极其艰难的时刻,甚至就要失去自己生命时,他们随身携带的竟是几本书。除了《圣经》,还有一些科学、自然、地理、文学方面的书。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许多人走向刑场时,手里还紧紧地拿着一本书。有的小孩子手里也紧紧地攥着一本书。

纳粹法西斯对这些犹太人的做法感到震惊,他们不禁喟然长叹:这是一个真正不可战胜的民族,他们内心强大的力量,足以抵挡住向他们射来的子弹。

据联合国最新调查显示:以色列人平均年阅读书籍85本,每4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在以色列人看来,书如同水和粮食一样重要。读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阅读,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能抵御尘世间任何艰难和险阻,给人带来不可战胜的力量和信心。

二、阅读滋养心灵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说:“阅读比起任何其他的行为都更有力量释放你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本性会得到更好的展现。”阅读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阅读使人获取信息、占有知识;阅读使人开发智力、激发潜能;阅读使人拓展思维、开阔眼界;阅读使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每一个从艰苦的农村走出来的读书人,一定会感动于有这样的读书之路让自己走出大山,使自己摆脱贫穷与落后;每一个精神充实的人,都会感谢生命中那些一直伴随自己的书,是这些书让他们走向成熟。

阅读能帮助我们超越害怕困难的倾向。阅读能帮助我们摆脱贫穷,走向富有。

阅读能帮助我们超越语言和思维的局限,做一个积极的人。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阅读能与大师交流,与崇高对话;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健康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良好发育。

三、阅读让教育更美丽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只要有了书,孩子们就有了阳光,有了成长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比我们现在很多村小的硬件设施还要差很多,但他每天都要和老师、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图书的精彩世界。

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的更远。学校教育不仅要像提供母乳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倡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由飞翔。

我们很多老师几十年来都拿着同样的备课稿去给学生们讲课,这被人戏称为“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阅读,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只有教师热爱上了阅读,他才能感染他的学生,从而带动学生阅读。

四、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是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会存在的过程。

在当下这个浮华的时代,读书的人已经是很少了,更何况共读共写!值得高兴的是学校舍得拿出宝贵的时间让师生共读,晨诵、课前5分钟的交流,让师生之间有了许多的真诚对话,有了对经典的共同阅读理解,有了精神上的巨大收获。虽然遗憾偶尔会觉得意犹未尽,会觉得刚刚温热的情感被无情的铃声打断而戛然而止,但可是通过共读,拉近了我们的感情,提升了我们的阅读能力,这是极好的。

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 篇5

一、教学设计的优化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这里,指明了“合理设计教学”的目的性,同时提出了具体要求:“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笔者以为,大纲中“合理设计教学”的要求,从教学论的层面上来认识,即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其要素有:依据大纲,保证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依据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认知前提和语文学习的心理;依据教师自身条件,最终实现教学设计优化。上述四个要素中,教师是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此,教学设计的优化须立足于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对教材的钻研。

(一)把握教学设计应遵循的规律

1.阅读的认识规律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由“因文解道”到“因道悟文”精辟概括了阅读的基本规律。阅读一般都要经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阅读理解,必然也相应地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认识过程。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指阅读者通过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进而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能力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所谓由里及表的认识过程,并不是由表及里的简单的回复,而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阅读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者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后,再反过来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回味咀嚼,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词语、句子、篇章来表达,这是提高理解能力极其重要的一步。有些词语的深刻内涵,有些句子的言外之意,有些篇章的匠心构思,离开了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往往无从理解。如《孔乙己》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如果不是结合孔乙己被当时社会遗弃的悲惨遭遇来理解,就无从窥见鲁迅先生用词之深意。

认识并研究“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认识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些语文教师课上提问,只是停留在“课文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这类问题上,而不是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这样写”;或从讲读课文到归纳中心思想,便算大功告成,而不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对字、词、句、篇作一番反刍和回味。这样下“半截子”功夫培养理解能力,效果至少也要打一个对折。

2.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

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准确捕捉学生的阅读情感活动并予以适时引导。

从课堂活动过程来看,学生情感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呈隐性过程。这种情感隐性发展过程是伴随着显性的认知过程(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同时进行的。

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注意将指导学生阅读、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显性活动过程,同学生情感发展的隐性活动过程有机结合,不断地将求知的渴望和信心注入学生心灵,塑造学生性格,为他们能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例如,教学吴晗的《谈骨气》,重点学习目标是“能说明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初一学生学议论文,理解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困难,在认知心理上会产生陌生感和焦虑感。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如下达标过程:①学生听记教师根据课文中“饿者不食嗟来之食”的论据改写成的故事;②把记下的故事同课文中“不食嗟来之食”的举例(论据)进行比较(比较两者叙事的繁与简、形象与概括及作用的不同);③口头归纳两者的异同。经过听记、比较、归纳(讲述),学生消除了焦虑感,既对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的记叙的异同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轻松地突破了学习重点,又感受到了“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愉悦,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打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深入钻研教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从总体上讲,深入钻研教材要做到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1.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即把握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和写作意图

例如,钻研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首先要认识三个写作背景:一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并未到过岳阳楼;二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岳阳楼上诗文极盛;三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被誉为岳阳楼诗文第一。然后要思考一个问题:未临其境的范仲淹为什么能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写出这千古名文呢?在反复阅读、钻研教材之后就会发现,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在于一个“异”字:“迁客骚人”的登楼“览物之情”异;而作者假托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亦异;“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同“仁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迥异的人生态度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异比)。由此不仅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达到了知人论世的效果。

从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来看,重点不仅在于认识构思的角度,还要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2.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是多种条件多种因素综合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就钻研教材而言,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获得对教材的新鲜感受某篇课文已教过多次,而再接触时还像第一次那样充满新鲜的感受。感受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认同过程,调动自己拥有的常识、经验、想像等,去捕捉作品中可以深探或生发的内容。感受性阅读与消闲性阅读不同,它要求教师在感受的同时张开巨网,将许多想法和构思在脑中盘旋、涌现、聚拢,最后凝成一点,产生对教材的“发现”。感受教材是教学构思的第一步。我曾经三次上《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公开课,在第二次备课时“发现”──白蛇娘娘的故事是作者“借题发挥”、立论、抒情的基础,其中渗透了作者的赞美、同情的感情。要认真引导学生研读故事,抓住《义妖传》和“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设计导读思考题:①“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有趣得多”的原因是什么?(赞赏白蛇“水漫金山”的反抗行为,而后的失败只是因为“中了计策”。)②点明故事的出处《义妖传》有何用意?(突出白蛇的善良,照应上文的“报恩”。)由此使学生在研读中感受到白蛇娘娘的善良、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抗争。

获得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教学参考资料再多再丰富,也替代不了教师自己对课文的把握与理解。作品中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思想。教师的思考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之中,作者的思想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意识到这一同步过程,便是钻研教材的成功。比如对《苏州园林》一文的理解。从字面上看,是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处处呈现“美术画”的主要特点,深究下去就能认识到:是作者把握了中国园林艺术以及创作这一艺术的能工巧匠们的美学的本质特征。叶老正是用这一美学本质特征的思想来写《苏州园林》的。有了这种认识,可以说获得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如果说理解仍着力于教材本身,那么见解则完全属于评价范畴了。它是形成教学方法、艺术乃至风格的基础。例如,《苏州园林》中,看似不经意地用了“配合”一词,其实是描绘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神之笔,也是构成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术画”而非“图案画”的关键所在。教师钻研教材如发现并抓住这个词,把“配合”的美学功能作为引导学生把握苏州园林和教材的一把钥匙,便是抓住了“文眼”。这就是见解。再具体来看,教材中都写了哪些配合呢?①首先是假山与池沼的平列配合;②竹子与花木、竹子花木与几座小山的配合;③蜿蜒细流与恬静池沼的互补配合;④河道与桥梁的规整配合;⑤池沼周边与屈曲石岸的顺势配合;⑥石头花草与奇山异水的主次配合;⑦金鱼与鲤鱼的颜色配合;⑧往来游鱼与荷花睡莲的动静配合,等等。这么美的景致配合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追求的自然之趣,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确实得到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可以说,由于“配合”,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毫无疑问,有了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就会产生。

上述三个阶段反映了钻研教材的三部曲:点-面-点。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或许有很多,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挑选精彩的“一点”是教师的愿望,而这“一点”的确定,往往来自最初的感受。感受可能是随意的,它是否揭示了这篇教材最主要的“一点”呢,须对整篇教材予以全面透彻的理解,才能验证感受中的这“一点”的准确度和深刻度。这样一个循环之后而产生的对教材这“一点”的独到见解,才是富有教学性的有质量的“一点”,而把教材中其余和“空白”之处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去弥补,去填满,去创造。

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是极其辛苦的,犹如在经历一次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替代我们,也没有人能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赖以掌握教学艺术的动力。

二、教学目标的优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习惯于从文、道两方面并列教学目标。近年来,由于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影响,许多教师进行了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方面分列教学目标的尝试。但实践证明,这些分析式的设计都不能完整地揭示阅读主体的心理过程,往往会造成肢解课文的弊病,而且至今还很难找到使“情感”目标具体化的有效途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与传统语文的“道”有着密切关系的“情感”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内心情感的反映,即指向实践的倾向性。至于动作技能,也不能简单地与动作体系画等号,它实际上就是实践活动的本身。由此不难看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原理,制定教学目标时将三者有机地综合在具体的行为系统之中,或许是阅读教学目标优化的关键。这里说的“行为系统”,指的是教学目标中的“目标行为”,通常用外显性行为动词表述,如复述、概括、背诵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包括“目标内容”和“目标行为”两个方面。所谓“目标内容”既是教学的起点(确定认知的方向),又是教学的终点(学生将达到的认知水平);而这时的“目标行为”不仅是描述能力变化的标志,而且是激励能力变化的动力。

例如,执教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教师一般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方面可以列出三四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而笔者重点选择了“依据线索给课文描绘的五幅画面命名并分别概括其特征”这一目标。有人或许以为这既没有认知能力的常规训练要求,也没有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说明,何以能承担起阅读教学的多种任务?

用教学论的观点来看,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对象虽然是课文,但认识的对象却不限于课文,而是整个阅读实践。其中,阅读的实践品质决定着情感的品质;反之,情感品质对阅读实践又具有动力作用。从达标过程来看,虽然学生已具备了命名的知识,但从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字材料进行概括和推敲,这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阅读兴趣趋向了一致。既要对画面概括得名副其实,又要将特点表述得准确巧妙,这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深入思考。这时,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需要点拨引导,教师及时提出了三个小目标:①画出文中表述线索(光线、色彩的变化)的词语;②从各段表示时间的词语判断所写景物的环境;③根据各段中的比喻句概括出画面的特征。三个小目标相互关联,逐步深入,为达到中心目标铺平了道路。目标达成结果如下:

在这类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阅读实践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学生积极的探究热情无疑是认知活动中掌握阅读技能的直接动力。评价达标的全过程,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学生能为五幅画面命名并能概括其特征,而且重要的是学生萌发了获得这一能力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努力达标的信念。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但教师如果注意并坚持优化教学目标,不断强化对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信心的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将会产生永久性的影响。在《海滨仲夏夜》的教学中,情感作为认知的动力因素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比如,学生不但认真地研读了课文,而且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和人民的情感,而且联系到写景地点──威海,在历史上发生过的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将士们把鲜血洒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由此,把阅读评价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

优化教学内容必须对教材进行切合实际的加工改造。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此,对语文教材的加工同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接受效果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摆脱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在加工改造教材的过程中,探索教师、教材、学生多种矛盾运动、发展、联系的可能性,摆脱思维单一性和程式化,避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处理教材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常用的处理方式有:①具体的要抽象,抽象的要具体;②深文浅教,深入浅出;③浅文深教,由浅入深;④长文短教,“紧拉慢唱”。

从优化教学内容的目标出发,可以把具体的文章教得抽象些,抽象的文章教得具体些。教学要“浅出”,教师驾驭理解教学内容则必须“深入”。只有“深入”,才能“浅出”。“长文短教”同上述方式一样,都属于教师发挥能动性,对教材内容的逆反处理,它往往可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是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固定的,必须依学情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辩证施教的认识特点。

例如,高中教材中选了徐迟的散文《黄山记》,课文长达六千多字,要在一课时内完成自读任务,“长文”与“短教”的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便涉及对教材的剪裁取舍,即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由于“《黄山记》是一篇构思谋篇自出机杼的佳作”,不同于按空间顺序用“移步换景”方法写的散文,因此,还需要处理好“入读”(阅读课文)与“出读”(跳出课文,对此认识)的关系。施教时,重点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①抓首尾段,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入手,理清文章思路;②把课文同用“移步换景”方法写的散文(如《雨中登泰山》)对比,进一步认识本文构思“自出机杼”的特点。

前一教学环节设计四个问题作如下引导。①从课文首尾两部分中找出对黄山不同称谓的词语(“胜境”、“公园”)。②作者为什么用不同的称谓在文章的首尾“评价”黄山?从文中找出理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反映不同时代对黄山的“认识”,从前两部分同后两部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③按照这种构思,删去课文的二、三部分可以吗?说明理由。(不可以,二、三部分从登山的角度由望山兴叹到化险为夷,在对比中表现时代的变迁。)④课文中多次写到的开山工、药农和气象工作者,与表现主题有什么关系?(由于时代的变化,劳动人民改造、建设了黄山,使之成为“公园”,突出“换了人间”这一主题。)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自读、讨论,很快理解、掌握了课文构思谋篇的特点,图示如下。

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按时间(历史发展)顺序在对比中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表现主题的,和按空间顺序,用“移步换景”方法来构思谋篇完全不同。在引导学生完成第二个教学环节时,通过列表,将本文和《雨中登泰山》的构思、写法进行对比,从新旧知识联系的角度,落实本文的学习目标,强化阅读效果。优化教学内容的思想在《黄山记》长文短教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优化,其核心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多种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由于阅读教学带有明显的人文色彩,其进行过程不仅是读者和作者的闭合系统,而且是读者和环境的开放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方法的优化实际上是阅读环境的优化,而创设恰当的阅读情境则是优化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教师善于创设各种阅读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顺应的心态进入教材,去游览那片新的天地。这新的天地不仅有作者赋予作品的,还有读者的再创造。

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师在指导阅读的不同阶段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就可以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挈全文

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诱发思维,激发求知欲。新课起始,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精心设计能提挈全文的一组问题,形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要点。

例如,教学《驿路梨花》,引入新课后,我用小黑板出示有联系的三个问题:①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三次出现了“梨花”一词,这三个“梨花”各指什么?②文中的三个“梨花”同题目中的“梨花”有什么联系?③用“梨花”贯穿全文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涉及课文的线索、内容和主题,蕴含了文章“梨花-人物-雷锋精神”的结构思路,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起引导、定向作用。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很快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

问题情境的设计,通常由几个问题完成。这几个问题在内容上紧密相连,形成梯度,便于学生以积极求索的心态深入思考。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或揭示主题,或隐喻思路,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创设活动情境──突破重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从突破教学重点考虑,可以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以跃跃欲试的心态参与研读活动,落实重点教学目标。

例如,学习马南邨的《从三到万》,重点教学目标是“理解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文中引用了明清笔记中田舍翁之子学识字的故事,借以阐明课文论点。因而,读懂、理解这个故事,并能概括出其中包含的观点就成为学习课文的重点。为此,教师创设了以下活动情境:①查字典读懂故事;②同桌相互复述故事内容,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复述;③概括故事包含的观点(分点列出)。这样,借助于查(字典)、读(故事)、讲(内容)、写(观点)等多种活动方式,形成了人人参与,口、手、脑并用,多向交流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学生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课文的研读之中,不仅能流畅地复述故事,而且能准确地概括出故事包含的观点。

活动情境的创设,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研读的活动形式。

(三)创设想像情境──体会情感

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想像,教师依据作品语言的描述,或者借助图画、音乐等,启发学生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的形象或场景,获得创造的愉快。

例如,教学萧乾的散文《枣核》,为了引导学生真切体会美籍华人朋友以特殊的思乡方式所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感情,我创设了下面的想像情境。

先播放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一诗的录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听完录音,启发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情境,说明诗人抒发思乡之情的寄托物是什么(寄托物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美籍华人朋友抒发思乡之情的寄托物(把北京特有的景物──北海公园,模拟仿造在异国他乡,还要栽种家乡的枣树,以寄托思乡之情)。

最后出示北海公园的挂图,引导学生想像:①美籍华人朋友在家中花园里仿造的“北海公园”是什么样子?②他追忆当年在北海公园的生活可能有哪些场面情景(比如泛舟等)。

这样,通过听录音、读课文、看挂图,把学生的想像从诗中描绘的情境自然引入课文和挂图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学生在讲述自己头脑中再造的情境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枣核”作为题目和线索的匠心,而且对文章的点睛之笔“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有了新的感受和体会。

创设想像情境,一般在教学活动的高潮阶段,主要是体会人物的感情;作品中人物感情的抒发离不开语言媒体,因此,不管用何种方法把学生带入想像情境,都不应忽视对作品语言的深入品味。

(四)创设迁移情境──举一反三

阅读的效果如何,必须经过必要的迁移训练才能得到检验。从认知心理来看,阅读新课之后,简单地布置作业或机械地“一课一练”,往往会使学生身心疲惫。如果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就会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再接再厉,完成迁移训练。

例如,学习《守财奴》一课,在学生理解了葛朗台的性格和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方法后,教师创设了下面的迁移情境,引导认识典型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师:学习了本课,同学们从葛朗台这一人物身上对当时的法国社会有了更广泛的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也是一个文化宝库。无独有偶,不少作家都塑造过守财奴的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现实。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写过一个剧本叫《吝啬鬼》,剧中的主人公阿巴贡就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我国的《儒林外史》中也写了一个守财奴严监生。谁可以讲一讲表现阿巴贡或严监生极端吝啬的细节描写,再同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对照来认识。

有学生当堂讲了有关严监生的细节描写,也有人讲了阿巴公的细节描写,并同对葛朗台的细节描写作了对照认识。

讨论交流后,学生们仍沉浸在兴奋之中。对优秀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共性的扩展认识,延伸到了课外。课后,不少学生找来《吝啬鬼》或《儒林外史》去阅读。

创设阅读情境,优化教学方法,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单凭教学经验是无法完成的。它们都是教学艺术的结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我的师德观剖析心得体会 篇6

新时期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师德,大多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等等,只要教师珍惜教育岗位,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对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你就是一个师德合格的老师。然而,新时期的师德应该是教师在完善自己人格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要尊重学生。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其职业道德包括博大的师爱、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高超的育人技巧以及堪为人师的高尚风范,即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师德,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新时期师德的思考:

1、人文关怀,精神建构。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我们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3、乐于奉献,实现自我。教师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要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在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时期的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应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师德呢?我认为“爱心、知识、人格、理想”是师德修养的四要素。

“以爱心为教育前提”: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师爱就是师魂。所以我们要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以广博的知识增强教育的力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言而无文,则行之不远”。因此,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现代科学精神武装的头脑,才可能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真正高尚的道德修养。

“以独立的人格影响学生素质”: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教师不仅要在讲授课程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上一篇:餐厅服务员自我鉴定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