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小学作文

2024-10-13

儿童节小学作文(精选14篇)

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1

今天,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庆六一”的活动。我们个个兴高采烈,特别是我,激动得前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早上早早地到了学校。八点三十分,大会正式开始了。

大会第一项:升旗仪式和唱国歌。那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诉说着祖国六小的花朵,欢快的校歌《放飞理想》讲诉着飞翔的青春故事。

大会第二项:由陈校长讲话。校长讲诉了学校近几年举办的活动的意义所在,还讲了这一路来的坎坎坷坷。最后他送上了最衷心的祝福:祝同学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接下来,最最关键的大戏要开场了,随着书记郑重地宣布:株洲六O一中英文小学校园皮筋舞大赛现在开始!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轮到我们班表演了。听到那熟悉的音乐,身体便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我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记着每一个动作,还不时地观察伙伴们的表现,努力达到配合一致。很快,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表演,大家再一次欢呼起来!

下午,成绩出来了,我们班得了第一名!于是,我们第三次欢呼起来,也是最最热烈的一次,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好一个快乐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2

关键词:形象思维,逻辑,小学作文,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小学的教学水平也提高到一个层次。具体表现为:小学教学逐渐放弃了以往填鸭式的机械教学法, 转到以“趣”、“真”“活”“实”为特色的教学上, 从书本教学逐渐转移到生活教学的轨道上, 这点特别体现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上。

一、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儿童的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 思维定向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概括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还不具有人类的逻辑思维特征。儿童最初的思维习惯较多依赖具体的事物, 可以说, 离开具体思维和感性认识, 就不太能思考了, 这时候需要通过必要的引导, 使之转换为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来。

人从3岁左右开始, 在大脑良好发育的前提下, 已具备了从较低级的思维模式向较高级的思维模式转换的客观条件。这时候, 儿童开始能够把实物象征符号和实物本身联系在一起, 逐渐有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趋势。

人成长到6-7岁, 是思维从“低级的、不随意的、自然的”向“间接的、概括性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这段时期也仅仅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较抽象的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这时由于儿童还不能真正地运用词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思维还具有“狭隘性”、“表面性”, 还不能概括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关系。这段时间完全要让儿童放弃形象思维能力向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要逐渐开导学生逐渐走到逻辑思维方式的路线上来, 必须在发展好儿童形象思维的前提下, 因势利导发展儿童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不能操之过急, 这样才能在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正确引导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方便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素质。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笔者认为, 在小学教学中, 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充分考虑到形象教学的基础上, 提升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主要培养在创新思维能力上的提升。

二、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小学生提到写作文, 出现最普遍的反映就是“没东西写”, 教师批改作文, 出现最频繁的评语是“千篇一律”。学生对作文缺乏激情,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无奈, 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状况。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过于局限课本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太过于局限课本。这是大多数教师都容易走入的误区, 认为, 按照课本教, 不会有错。其实, 作文教学就忌讳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写作方法的机械教学。这样不仅抹杀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更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思维带来的创新性。相对于小学生来说, 写作不在乎用华丽的辞藻、不在乎有相当系统的思维性, 只要合乎天性, 贴近生活的真实性便可。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挥其形象思维能力, 只要求能把一件物品描述清楚, 讲述一件事情让人明白, 但前提是真实性和原创性。这一方面,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 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遵循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

(二) 缺乏互动交流

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作文课, 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基本上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适当的纠正的机会很少。学生上课还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教师不太顾及到学生的感受, 处于一种盲目教学状态。

(三) 题目要求雷同

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作文课上对作文题目的要求过死, 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限制了学生的思路, 不利于思维的充分发展。作文题目的雷同导致了学生写作内容的雷同, 这是必然趋势。学生对该题目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积累和素材, 或者不感兴趣, 就开始参照作文书, 导致雷同现象。

三、小学作文课的几点建议

(一) 提倡自由教学

思维具有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不能被统一。在作文教学上, 应该多让孩子使用比喻, 这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不能用课本上的框架固定了儿童思维能力的自由发挥, 多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 多学多观察。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首先强调生活的积累, 其次是精蕴的探求, 最后才是表达的技巧的精辟论断。对于小学作文教学, 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东西, 重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爱好, 而不是培养一个作家。其实, 儿童天性爱玩, 对于有趣的事, 充满好奇。这些都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必须注意之处,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可以在小学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力量, 对比较抽象的字、词、句、段、思想, 尽可能引导学生依靠形象思维去理解。并配合形象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课件教学、声音教学和影像教学。在不具备自然教学条件的学校, 建议教师将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在外表形象和声音的展示过程中, 促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对于生活知识的积累。

(二) 遵循思维规律

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是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儿童只有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概括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 才是教学进一步深化的关键和主要目的。当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巧妙地加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在学生作文的实践中, 在正视学生对于事情的感性描写外, 适当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和对文章结构逻辑的初步涉足, 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巧妙结合, 对于作文的教学有进一步的重要意义。

(三) 培养创新能力

不要太过于拘泥学生作文题目, 发挥学生的自我创新思维能力, 作文的题目可以涉及一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作文题材。语言也不要太过于拘谨,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观察, 贴近生活, 巧妙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的形象描写写作手法, 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在足够掌握经验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从而, 在作文教学中, 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笔者认为, 能做到这些, 并达到应有的效果, 小学作文教学就算是成功的了。课程改革使我国的国民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 也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为加快国家教育多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颖.从思维概念的辨析中看儿童思维的独特性[J].学前教育·幼教版, 2008.4

[2].戴斌荣.儿童思维分类实证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8

[3].华晓芬.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要点[J].当代教育论坛, 2008.9

[4].史淑敏.走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J].时代教育, 2008.8

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作文教学 一、为何学生写不出优秀的作文

1.缺乏生活体验,作文苍白无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就是往来于家庭和学校,他们与外面的世界脱轨,没有深入到广阔的生活空间,生活经验少,所以,留守儿童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因而害怕写作文。

2.真情匮乏,作文乏味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的情感世界处于封闭状态。长此以往,部分留守儿童就会养成孤僻、自私等性格,缺少生活激情。他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熟视无睹,任何的喜怒哀乐都无法引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由此,原本鲜活的事、景、人在他们眼中都是苍白、乏味的,所以他们写的作文也相对枯燥。

3.人云亦云,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较为漠视,因而也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他们的情感体验始终停留在表面,无法感受到事物更深层次的内涵,对生活缺乏体验,内心缺乏激情。所以他们在写作文时往往人云亦云,假、大、空现象十分明显,作文缺乏新意和想法。留守儿童的作文中所描绘的人、事、物往往千篇一律,缺少自己的独特个性,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生机和活力。

二、如何引导学生写出佳作

1.引领“留守儿童”走向生活,我手写我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像泉源,而文章就是溪水,只有保持泉源的丰盈,才能保证溪水的源远流长。由此可见,生活与写作有着密切关系,学生只有深入生活实践,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写起作文来自然言之有物,作文也会变得生动而具体。所以,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感受一年四季不同的美,自然中的乡村风貌、奇花异草以及亭台楼阁等会为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要让学生了解社会。此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学生放风筝、春游、掰手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理性材料。生活是百科全书,是写作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留守儿童只有深入生活、参与生活,才能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才能我手写我心。

2.激发“留守儿童”对生活的热爱,我手抒我情

作文要抒发一定的情感,表达一定的主题。教师要熟知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深入他们的内心,引导他们做生活的主人,热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第一,教师要关爱留守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以真心换真心,与留守儿童做朋友,让他们稚嫩的心灵感受到来自世界的爱,逐渐敞开自己的心扉。第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图片等形式展示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有动笔书写的冲动。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人间百态,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观察生活,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会主动吐露心迹,原本属于他们的童真和童趣才会跃然纸上。

3.指导“留守儿童”体验生活,我手写我悟

观察是对生活表层的感受,是对事物外在特征的把握和认识,而“发现”则是对生活本质的感悟,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透视和感悟。王国维说,人乎其内,故能写之。可见,只有深入内部,看得真切,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体验,观其行、察其言、品其心,从而深层次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发现事物隐藏的美。教师要鼓励留守儿童大胆表达,揭开事物的本质,发现生活中感人的细节,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发现生活的情趣,寻找到人生的方向和信仰,大胆描绘自己眼中的光彩。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和感悟,他们才会发现平淡生活中的新奇和美感,从而将作文写得鲜活、生动,提高作文水平,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增加文章的可阅读性。

4.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除了关心呵护留守儿童以外,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写作自信心。第一,宣读鼓励。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所见所闻写下来,将老师当做自己的朋友,倾诉不愿对别人说的话。教师要对学生的文章及时批阅、及时宣读和讲评优秀习作。第二,板报张贴。教师可以在班级宣传栏开辟“班级佳作欣赏栏”,张贴留守儿童的优秀习作,并且教师要写上评语,供师生学习和欣赏。第三,组织学生投稿。教师要想学生提供征稿信息,鼓励学生向各类报刊或者广播电视投稿。一经发表,教师就要大力宣传并表扬,并及时将他们的样报样刊寄给远在他方的父母,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分享孩子的喜悦。由此,不仅能激发留守儿童的写作热情,还能使他们将写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与一般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在生活色彩上的确有着缺陷,所以,教师就要及时为留守儿童解除忧虑,有条不紊地对其进行写作训练,不断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增加留守儿童的生活体验,刺激他们的感官体验,为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淑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

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4

下午,学校为我们举办了好玩的游园活动。我一进教室,就发现里面人山人海,十分热闹。我参与了猜球游戏,规则是猜到白球有两个礼物,猜到红球有一个礼物。我猜到了白球,有两个礼物,分别是一包薯片和一颗糖果,我开心极了!

过了一会儿,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能帮我做小助手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可以啦!”然后我们就坐下来当裁判,当了一会儿后,老师让我和语彤、泯均去拿我们最喜欢吃的雪糕,我们不到两分钟就吃完了。

今天,我既参与了好玩的游戏,又服务了同学,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5

来到街上,放眼望去,呵,今天的小朋友可真多呀!车川流不息的奔跑着。我们来到文化广场,观看了精彩的儿童节目,有弹钢琴、绘画、书法、跳舞、唱歌等等。随后,我们来到广场旁的求知书屋,在那儿,小朋友挤满了书店,我在拥挤中发现了一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于是我把它买了下来。当我从书店出来的时候,人多得把整个文化馆都站满了。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杀”出一条血路,闯了出去。

我们离开了文化馆,来到重客隆,今天真是大爆满,人多的可以挤死人,我和妈妈只好硬挤进去,我拿了一个推车就开始疯狂购物。我拿了薯片、可乐、果冻等等我爱吃的东西。我和妈妈还去了麦当劳,我点了一份可乐鸡翅,可乐鸡翅一端来我就一扫而光,然后舔了舔下巴,妈妈还说我是个小馋猫呢!

我还为六一节编了一首诗呢!下面就看看我的诗怎么样:

六一儿童节,

儿童遍天下。

吃喝玩乐哟,

尽情的享受。

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6

一、创设情境, 激活写作话题

作文写作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去激发其写作灵感, 提升写作热情, 从而让写作变得愉快而轻松。

1. 创设想象情境, 获取创作灵感

想象是创造力, 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学中, 要让每位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 充分展开想象, 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情感, 用真实的语言记录下来。如写想象作文《未来城》时, 教师就应尽量避免设置过多的限制, 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真诚的肯定, 使学生的想象得到升华, 写作的灵感自然被激发。此时, 再动笔, 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2. 创设真实情境, 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写作文时, 思路的阻塞、语言的匮乏和兴趣的缺乏, 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缺乏对生活的直接感触。在作文教学中, 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需要教师巧于创设情境, 善于启发点拨。如一次作文课, 我抱着一只“吉娃娃”走进教室, 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很多同学都忍不住围上来逗弄小狗, 还让小狗表演打滚、作揖、钻圈等游戏。这时, 班里同学也开始纷纷谈论起自己家里的小动物如何可爱有趣, 而我巧妙地抓住契机, 板书作文题目《我喜欢的小动物》。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文话题被激活,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 写作的欲望也就变得高涨了。

3. 创设艺术情境, 升华写作境界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能给人一种神奇而迷人的力量, 还能触及人的内心深处, 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把学生最乐于接受的音乐引入作文课堂, 不仅能创设学生写作的情境, 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指导学生写《二泉映月》的读后感时, 我就有意在课前播放《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我观察到同学们的眼睛开始湿润, 他们被音乐所感染了, 他们在听、在想、在品味、在感动, 在音乐结束的那一刻,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 内心的情感得到调动, 写好这篇读后感也自然成了他们最大的收获。

二、观察生活, 开掘创作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用眼睛去看, 用鼻子去闻, 用双手去触摸, 用心去感受。老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 从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 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提笔难、无话可说的问题。

1. 捕捉精彩瞬间, 在偶然中作文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 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 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因此,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捕捉生活中的镜头, 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样, 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不尽的新鲜事, 不仅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还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2. 开展各类活动, 积累写作素材

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 得心应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运动会》这篇作文, 我就有目的地让他们在写作前参加运功会, 并要求他们重点观察其中的一两项比赛, 并提示他们在观察时要联想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 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在观察时便会有的放矢, 充满兴趣, 而在写作文时也自然就会由感而发, 有话可说。实践证明, 学生先在活动中有所积累、有所感受, 再通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加工整理, 习作之门就自然打开, 这种状态下的习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情。

3. 注重生活体验, 激发创作热情

普列姆昌德曾说过:“作家应该十分注意观察自然景色和各种事件。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发出什么样的闪光?天空像什么样子?有什么变化?只有仔细地观察过这些景色的人, 才能成功地描绘出这些景色。”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去体验春天暖日“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惊喜、夏天雨后“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清新、秋天风起“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惆怅、冬天雪霁“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学生们有了观察和体验, 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 丰富多彩了。

三、交流互动, 张扬个性

“成功的欢乐, 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挑起重担, 让学生充当小老师, 通过“生生交流”来相互修改作文,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 帮助他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写作的信心。例如, 每次作文后, 我都先为他们批改, 然后发到学生手里, 让他们相互修改, 集体欣赏。琅琅的读书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交替出现, 学生们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营造出和谐的作文教学氛围,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策略 篇7

一、基于“儿童” 的备课原则

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应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备课预设中,必须要体现科学课程特点,尊重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教学预设,让儿童在有趣的任务情境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中习得方法。有时教师教得有感觉,并不代表学生学得有感觉。多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期待和迷茫,备课才能找准方向,教学行为才能有效跟进。

(二)目标性

“儿童”的科学课,应有其鲜明的目标和特征:用儿童立场,观照自己的整个备课活动。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儿童学习目标为核心,重视对儿童的科学概念、科学语言、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指导,倡导以单元培养目标为单位的目标性教学预设,宏观构建,微观入手,统筹兼顾。教师应该用发展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宏观设计课堂。落实到具体活动和环节,则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课程是否有趣,是否有平等而自由的空间,是否能受到心灵的震撼,等等。

(三)趣味性

基于儿童的备课,备课的立足点要建立在儿童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点上,应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儿童,教师备课时要争取备出有童趣的课。处理教材时,要将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找到儿童学习科学的“最近发展区”,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设计教学预案,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整体性

科学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人文地理、理化生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年级培养目标中又有不同的层级目标。教师备课时要将系统性和层级性统筹兼顾,随堂渗透和集中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基于“儿童” 的备课策略

基于“儿童”的备课,怎么备?从实践探索中,我们归纳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宏观策略的动态优化

1.将“思考”升华为“思想”

拿到教学内容时,我们常常根据教材、教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特别关注课堂上知识概念的建构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建立在这些思考基础上的备课,更多的是呈现 “教”的预案。如果我们把思维打开,反思备课与教学的关系,就会自然产生三个本质问题:教学关注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努力要实现的又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更需要教师用巧妙的预设来实现主张。基于“儿童”的备课,要突破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要让儿童发展的理念统领教学预设的各个环节。

2.将“主张”生成为“目标”

当教师将教学追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目标行为(学习目标)时,才可能实现教学主张。这就像将许多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的“目标线”,要在众多教学内容中,提炼出这根“线”,对教师是不小的挑战。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备课为例,下图呈现了从教材追求的目标中提炼出的两条儿童学习“目标线”。

3.将“任务”立足于“发展”

科学教师要努力突破完成教学任务的单一式思维,建立切实促进儿童多元成长的发展型课堂。教师应研究教学对象——儿童,了解儿童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关切儿童生活中的科学认知,遵循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丰富的探究材料和有结构的探究活动,激活各项成长“基因”,备好有利于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课。

例如《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备课时我们作如下思考:

(1)儿童的原认知:儿童对有弹性的物体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直观体验,但未作过系统研究和规律表述。

(2)儿童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弹性与弹力混淆不清,有时成人区分两者也有一定难度,这一事实不容回避。

(3)确定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由教师引领探究走向自主化探究,使学生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解释生活中有关弹性和弹力的科学现象。

只有在备课时关注了上述问题,才能在教学中为儿童学习提供方便,使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成为可能。

4.将“活动”优化为“体验”

好的活动设计,能让儿童提升思维,掌握方法,享受成功。教师应通过浅显的探究活动,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形象可感。准备“活动”时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

(1)备关键活动:设计活动时,对于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联,设计者要清晰了解。探究活动设计应以简单、精练、有趣为原则。

(2)备板块安排:对预设好的关键活动,怎样呈现,分几个板块,则要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来定。活动板块的呈现,要遵循计划性、层次性、系统性的原则。

(3)备探究材料:探究材料是儿童完成探究活动的重要保障。对应于关键活动,探究材料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结构性、易准备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先做“下水”实验,提前验知材料功效,从而优化和改进探究材料。

(二)微观策略的辩证优化

1.“变”中有“立”

“变”,即改变不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编排、活动、材料,使之更适合儿童的科学学习;“立”,则是将改变后的内容、活动、材料等优化呈现,建立新型课堂结构和序列,促进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的备课,如果按教材设计就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容量大。学生通过活动,既要掌握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能区分弹力与弹性,还要能够完成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间关系的探究实验。二是探究活动针对性不强。教材安排了三组活动:第一组实验探究并发现物体具有弹性;第二组弹硬币活动,发现物体具有微观形变;第三组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关系的实验。三组活动对弹力体验以及弹性与弹力的区分,均未突出体现,而这恰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鉴于以上思考,“变”就显得非常必要。较好的方案是将本课设计成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解决科学概念和理解概念间的关系为主。指导学生探究弹性与弹力,知道两者的区别,发现物体受外力后产生形变的普遍性。第二课时,学生自主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材质弹性不同这一规律。整个设计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着重考虑如何将难以理解的“点”,转化成深入浅出的“活动”,变得具体可感,这便是“立”的过程。

2.“增”“减”相宜

“增”,指的是在教学时间内,增加贴切研究主题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有探究意义的内容、活动、材料等;“减”,则是去掉一些重复的、无意义的、儿童难以理解的活动,难准备、效果不明的材料等。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的第一课时设计,在导入部分增加“摸球游戏”,选取相同大小的弹力球、玻璃球、不锈钢球。不用眼睛,用最快的方法区分三种球,从而引出弹性的话题。在弹硬币的活动后,针对硬币瞬间产生的微小形变难以观察等特点,增加了微小形变显示器。另外,选取玻璃圆底烧瓶,瓶口胶塞装有细玻璃管,在实物投影下,挤压玻璃瓶壁,就可以明显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红色液柱的升降变化。这一“增”,放大了现象,使其直观可感。

3.统“整”兼“个”

“整”,指的是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概念体系与能力层级,强调系统性。课时教学目标应置于整个单元目标的大框架下建构,做到统筹有序,不重复、不交叉。“个”,则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概念、内容和方法,强调关联性、递进性。

4.“动”中取“静”

“动”,即以“动”促学。儿童在做中问,做中思,做中学。教师要做到“四动”:情感要激动、肢体要活动、思维要灵动、交流要生动。

“静”,即以“静”促思。探究的环境要“静”、倾听的过程要“静”、深度思维要“静”。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第一课时的设计中,当学生“动”起来完成弹硬币活动时,安排学生“静静”地观察圆底烧瓶的微观形变过程,再转而运用到硬币的形变上,第三枚硬币没有被碰到却飞出去的原因,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动”“静”结合的预设,是备课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结语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科学课堂应成为解放“儿童”的课堂。儿童立场下的备课,需要教师进一步打破常态备课思维,逐步变革自己的教学预设,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为追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成为学生的向往。

小学生儿童节作文 篇8

早上,我们准备好游玩的东西来到学校。首先校长在喇叭里讲了一大堆话,然后我们听着不耐烦了,终于讲完了,接着又有一个体育老师讲话了,老师讲完了。任老师就给我们发奖状和奖品了,先发了“三好学生”四个同学,和“少先队员”他们可以随便挑选奖品,有铅笔盒、本,铅笔盒比较贵,他们都选了铅笔盒,进接着就是习惯奖,我得了行为好习惯奖,老师发给我一个好看的记事本,发完奖品奖状后,我们就准备去玉门河公园游玩了,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三年级的全部同学,排着整齐的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了好长的路才来到公园,过马路时,公交车司机还给我们让路了。

小学六年级儿童节作文 篇9

哪里特别呢?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6月1日早晨六点半,我和小伙伴们到约定的地点集合,小袋鼠俱乐部的老师们点名之后,我们上了一辆 大巴车,向着石家庄快乐出发,开启了神秘旅行。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君乐宝牧场,参观了展厅,在这里我了解到 牛有四个胃、牛的品种等知识。在牛棚里,我们见到了可爱的小牛,可是臭臭的,哈哈!这个牧场有一大片 青草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我们好像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美极了!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德明古镇。这时已经中午了,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老师带着我们这一帮“小馋 虫”去觅食,饱餐了一顿面条,就去古镇里“探秘”了。

古镇里的房屋都是古香古色的,很有特色。我最喜欢的 是像“梅花桩”一样的木墩儿,高高低低的,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在上面跳来跳去,一不小心就会有人掉下 去,可有趣了。古镇疯玩一阵后,第三站又到了柳仙谷景区。这个景区有参天大树,郁郁葱葱;有潺潺小溪,叮叮咚 咚。我们在小溪边玩水,水非常清凉,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溪底部石头缝里钻着小电鳗。小溪里还有许多小蝌 蚪和小虾游来游去。我们尽情地玩水,衣服和鞋都湿了也不在乎,大家玩得开心极了!

小学语文中的儿童哲学教育 篇10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儿童哲学;爱的哲学

上个世纪60年代,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教育之父、美國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普曼(Matthew Lip-man)在研究中发现,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运用儿童文学形式,有系统地专门对儿童进行哲学思维训练。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推广、完善,目前在英国、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儿童哲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儿童文学视野下儿童哲学教育何以成为可能

(一)儿童哲学的客观存在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实物存在,更是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它能给人类的改善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刺激。正是儿童的精神决定着人类进步的进程,它甚至也许还能引导人类迈入更高一种文明形式。”因此,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儿童的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渴望,也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二)儿童思维的哲学胚胎

列宁曾说过,哲学史就是人类的认识史。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妙的话来。孩子们这种因为好奇而不断的追问导致对事物起源的思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哲学的胚胎,因为他们的“追问”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所表达出来的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正是一部简化了的哲学发展史。

(三)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

国内外多年来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再次证明孩子们完全可以学习哲学。“儿童哲学”课上过以后,孩子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思维潜力激活了。第二,语言表达完善了。第三,研究型学习的习惯养成了。由此可见,“儿童哲学教育为寻找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方法开辟了广阔前景”,其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是儿童的哲学思维健康发展应当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儿童文学视野下儿童哲学教育重在爱的哲学

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儿童哲学,最为普遍的和最能感动和温暖着儿童的当推“爱的哲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哲学源于灵魂对理念世界的爱。这种爱不是感官之爱、情欲之爱,而是纯粹的精神之爱,因为只有精神之爱才能让人独立于感官世界并拥抱理念世界。”儿童文学让我们的心灵这样柔软,让我们的感觉如此纯净,让我们在爱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儿童文学把所有的一切,化作爱的哲学,渗透在美妙的作品中,让儿童真切的领悟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一是亲近自然。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观察自然,亲近自然,培育他们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二是关爱动物。动物是人类尤其是儿童最亲近的朋友,儿童文学课文往往倡导关爱动物。三是亲情之爱。一个人只要心中还藏有亲情,那他就怀有了善良,那他就具备了最基本的人性。例如,《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孟郊《游子吟》中在儿子临行前细心缝衣的母亲,都能够深深打动和感染小学生。亲情之爱教孩子们学会孝敬,学会感恩,学会真诚地去做人。

由此可见,“爱的哲学”在儿童文学中俯拾皆是,儿童文学是向小学生进行“爱的哲学”教育的最好教材,这也是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情感支撑点。

三、儿童文学视野下儿童哲学教育有效途径探索

儿童哲学教育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途径。

(一)注重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儿童与老师、儿童与儿童发生互动是必然的现象,因为儿童有依赖性。“互动成为教育的开始,也成为经验的来源,就是儿童哲学理论所极力主张的思想,也是要靠互为激荡才能完成。”互动探究要让儿童思考思辨,理出条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如,寓言故事多具哲理性、讽喻性,它用故事来讲述生活中的事例,影射社会生活,诉说人生智慧。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是由“philos”(爱)和“sophia”(智慧)组成的。因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这些智慧。

(二)启发学生想象

儿童的幻想与成人的幻想是不一样的,成人的幻想是“二元式”的,因为成人已经经历过现实的打磨了,而儿童的幻想是纯净的,是“一元式”的,他们还相对缺乏现实生活的经验,所以,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儿童的幻想是更美丽的夜空。我们要在小学语文课程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放飞小学生幻想的风筝,让他们在幻想中发展想象力,感悟人生的哲理。

(三)鼓励探究学习

儿童文学以陪伴、守护、丰富儿童心灵为宗旨,教师则是健全人格重要的塑造者和建设者。当教师对儿童文学投以基本的关注,就能在自己的工作与儿童文学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多维的联系。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文本(如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诗歌)的教学,应当从儿童哲学教育出发,糅合儿童文学元素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倡导师生平等,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提供展示舞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儿童诗歌教学可以启发想象,引导发散思维,在快乐的思维与想象游戏中,唱响童诗的旋律;在鉴赏与品析中学习,在游戏与引导中学习,敲击出儿童诗歌智慧的火星。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2]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6).

[3](意大利)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2003,(118).

[4]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1999,(92).

[5]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99).

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11

鉴于此, 笔者认为在小学中高年级普及并规范性教育, 对于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性别意识及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儿童的性别意识觉醒后所可能遭遇的问题入手, 通过笔者在澳大利亚小学课堂中的实习经验, 结合中国小学课堂的国情, 分析课堂性教育的必要性及教师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儿童性别意识的觉醒与行为所产生的现象及问题

对于中小学而言, 早期儿童的性觉醒所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首先学校所要面对的是学生自身性别意识的觉醒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 学生从简单的男女有别逐渐变为被异性或同性所吸引。研究表明, 有大约10%的在校儿童有被同性所吸引的经历。因此, 大部分儿童可能因为自身性取向的觉醒而感到好奇而又困惑。但是由于他们的性知识相对较少, 学校及家长也没有进行合适的引导, 儿童这种初期的性觉醒只能从同龄人或非正常渠道获得不全面的解答。一部分儿童可能因为性幻想的出现而感到自责和羞愧, 他们会试着否定自身对性的向往或掩饰自身的性取向来获得认同感;而另一部分性早熟的儿童由于首先接触到来自于各种媒体对性的夸张演绎而没有得到合适的引导, 以致于他们的性观念被扭曲而产生诸如未婚先孕等问题。以国内小学高年级为例, 在班级可能常出现的现象是男女生各为阵营, 一方面对对方充满好奇, 另一方面又充满戒备。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归结为儿童已经意识到了性别的差异, 他们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互相吸引, 但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引发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对这种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干预, 儿童将能在以后的自我性别身份认同和社会分工中更好地适应。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出现较多的另一个与性相关的问题是暴力和歧视。学校内的暴力行为有很多成因, 与性别特征及家庭因素相关的占了一大部分, 这里的“性别特征”是指有些男孩外貌及行为上有些女性化或者女孩有些男性化。这两种性别特征所带来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 具有女性特征的男孩可能会面对来自其他男孩的校园欺凌, 例如带有侮辱性的外号或孤立。作为欺凌者而言, 他们对于性别认知的不成熟导致了他们对同伴外形和行为的不宽容, 欺负男性特征不明显的同伴能让他们感到自己获得权力和力量;而对于被欺凌者而言, 他们要么逆来顺受要么奋起反抗, 很多时候他们为了显示自己也“具有男人味”而进行暴力反击, 这导致了更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对于男性化的女孩而言, 她们更容易成为欺凌者, 她们容易成为女生小团体的首领, 从而欺负那些被孤立或者不受老师喜欢的女孩。同样的, 校园欺凌更严重的形式是性侵害, 不论侵害者是成人还是儿童本身, 这种行为的受害者往往也是前两种情境下的受害者。对于学校而言, 解决这些暴力问题的困难在于这些行为很难在课堂上被察觉。一旦这些暴力行为开始, 如果儿童选择对教师和家长保持沉默, 这种暴力行为可能持续数年, 它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创伤将是持久而巨大的。

家庭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儿童性意识扭曲的原因, 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可能对性和家庭关系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这里的不同家庭不是指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 而是指家庭中父母的分工和和谐程度。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 无论是因为父母离异或者是一方亡故, 父亲或者母亲角色的缺失都成为儿童理解两性关系的一道障碍。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 如果因一方出轨而导致儿童与另一方一起被抛弃, 儿童极易形成对两性关系的不安全感, 这将直接导致他们对男性或者女性的不信任或仇视。当这种仇视被带到学校中, 就有可能演化为对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不满。近两年, “同妻”这个词开始逐渐为大众所知晓, 它是男性同性恋在社会压力下与女性结婚生子的产物, 因而在这种家庭中丈夫与妻子的关系通常是冷漠而不和谐的。这样家庭的儿童容易认为两性关系就是这种非常态的样子, 这会导致儿童很难与异性和谐相处。此类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性别意识的扭曲通常在儿童幼年时期就已形成, 学校和教师只能对目标儿童进行合理的引导。

一堂澳洲小学的性教育课

2011年笔者有幸成为澳大利亚墨尔本Spencer Street小学三、四年级一班的助理班主任, 与当时的班主任、我的指导老师Annie Neville女士一起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教学与学习。在校期间, 学校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性教育课。一周之内, 学生进行了三个专题的学习, 涵盖了自然、社会、伦理等方面, 其教学大纲及方法很值得我国中小学性教育课堂借鉴并用来普及性别知识。教授性教育课的是在学校医务室工作的一位中年女士Heyweed, 一方面学校考虑到她在人体结构和健康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另一方面她的年龄也与大多数听课儿童的母亲相近, 儿童在心理上更容易亲近。

由于正式的性教育课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 Heyweed女士第一节课以了解自己为主题, 首先从心理障碍入手, 要求学生勇敢地以科学态度对待性问题。三、四年级的学生的性别意识已经觉醒, 他们在性别特征和性吸引方面一知半解但又害羞, 于是开课前, Heyweed女士首先鼓励他们大声地说出各个带有性特征的器官的名称, 并鼓励他们找来纸条, 匿名写上一个他们最想知道的与两性相关的问题并交上来。进入正题后, Heyweed女士让学生男女组合两两分组, 在其他教师的协助下用两张大纸尽可能精确地画出他们认为的男性和女性的样子, 随后老师们将每组的纸都悬挂起来并让学生们互相评比和提出问题。紧接着, Heyweed女士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关于人体构造的宣传电影, 其中包括基本的人体构造及功能, 以及受精和怀孕生产等内容。学生通过绘画和通俗易懂的宣传片很好地了解了自己和异性的身体构造, 使异性不再神秘。这种大方且自然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很好地克服了心理障碍和羞耻感, 而大家一起参与避免了单个点名回答问题的尴尬, 学生在对人体自然的学习中接受了自己的性别特征。

第二个专题以尊重他人为主题, 从社会, 家庭和学校等多个层面向学生展示性别选择和家庭分工的多样性。首先Heyweed女士给学生读了一本名为《And Tango makes three》 (三口之家) 的儿童彩图书, 此书是关于两只纽约公企鹅相爱并组成家庭的故事, 并向学生解释同性恋并不是人类独有, 而是生成在动物体内的一种基因, 是自然且能被接受的。Heyweed女士接着拿出了几幅同样题为“我的一家”的儿童绘画, 这些绘画中有传统的父母与两个孩子的家庭, 有“彩虹家庭”即有两位父亲或两位母亲的同性恋家庭, 也有单亲的或者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这些绘画向学生们展示了澳洲社会中家庭形式的多样性, 接着她又用对不同颜色的喜好来比喻人的性取向及自我选择。这部分的话题和讨论非常通俗易懂,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来讨论, 将深奥的人权话题变为简单的喜好讨论。同时, Heyweed女士向学生提问:“我喜欢吃饼干, 而你喜欢吃糖果, 你还会和我做朋友吗?”学生爆发一阵哄笑。Heyweed女士紧接着将糖果和饼干的问题与学生家庭背景相结合, 提出了性别或性向的歧视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她让学生们回忆自己遭受不公或歧视时的感受, 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因家庭、性别或性取向原因被歧视者的心理。这种以己度人的方式能很好地让儿童产生同理心, 一旦这种同理心生成, 学生会较容易对当事人产生同情心, 也比较能理解他们的遭遇。本次的课程以学生讨论为主, 给学生看绘画和故事为辅, 激发学生的同理心, 让他们以公平公正的态度看待社会的多样性。

最后一个部分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性侵害和自我保护展开的。对于日渐早熟的学生而言, 性行为有逐年低龄化的趋势。在较为开放的西方社会, 学校开始将着重点从防止性行为的发生转移到安全性行为的教育上来。本节主题一开始, Heyweed女士就让学生讨论什么是爱, 她把性行为解释为爱人之间的表达亲密的方式, 并把安全性行为解释为相爱的人要保护对方, 让学生消除对讨论性行为的尴尬。紧接着她向学生科学地说明了安全性行为的必要性。本主题的第二部分是学生了解并预防可能出现的性侵害。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尽管性意识已有所觉醒, 但对自身的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 于是Heyweed女士给学生们立下了法则, 例如背心和裤衩遮盖的地方不随便让人触摸, 不随便与异性共处封闭的室内, 不接受他人的食物等。宣读法则之后, Heyweed女士又向学生提供了解决方案, 比如如何预防及求助。她一方面向学生列举了可以成为求助对象的人选;另一方面她也解释了伤害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心理负担, 并告诉学生受害者并不应该为犯罪行为背负惩罚。对儿童进行性侵害的预防教育能让儿童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减少伤害的可能性。在社会对性侵害进行刑事打击的同时, 自我预防和心理调节能为儿童建立第一道保护。

中国国情、学校及社会结合情况

结合我国国情、社会构成及中小学当前状况, 学生的性教育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并构建一个完善的层层递进的教育模型。教师、学校和社会这三方应在教育模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细致的分工。儿童只有在一个相对自由、安全并客观的环境中讨论性问题和性别意识, 他们才能表达真实的想法, 提出困惑, 并避免一系列衍生的心理问题。同时, 讨论性别意识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 避免出现校园暴力、歧视等现象。

首先教师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对象, 在引导和开导学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 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比父母更具权威。因此, 教师在学生的性别意识问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作为儿童信任的成年人, 他们可能会选择老师作为在学校倾述性问题和困惑的听众。因此, 教师应对与学生之间关于性问题的对话非常小心, 回答尽量客观科学, 避免嘲弄和主观评判。通常, 这种对话也是十分有效的。儿童选择克服尴尬与老师交流, 说明已经准备好听取老师的意见, 并对该老师产生信任。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做好准备, 保证谈话的私密性以保护学生的尊严, 未经学生允许不要将谈话内容带到课堂上讨论, 哪怕话题本身并不敏感。另外, 儿童只有在感觉安全的环境下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因此, 在大范围的讨论性意识和性别问题时, 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应尽量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且自由的环境。对于学校而言, 最能实现这种环境的地方就是课堂, 将性别和性问题融入到科学自然学科中去讲, 用儿童易懂的浅显方式进行阐述。除了介绍人体构造等基本知识外, 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将性别意识与儿童心理健康和情绪等问题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他们所经历的情绪变化, 以便于正确地引导学生。这种学术性的讨论能很好地化解学生的尴尬, 让他们大胆提问, 并从同龄人中寻找共鸣和经验。

就学校而言, 它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进入的第一个小社会, 如果学校能以开明尊重的方式处理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问题, 学生更容易在潜意识中以更平和的方式看待此类现象。学校作为一个整体, 可以开展类似话题的一周或者一月活动, 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 将学生按年级、不同的理解能力或者性别分组做课题。这样一方面让儿童以更平常的心态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 从而提升儿童的探索能力, 同时还能增强不同年级和班级间的交流, 将学校紧密地链接为一个整体。另外, 学校应开展一定的心理辅助和疏导。心理辅导室的运用在大学中较为普及, 但在中小学范畴内还有不足, 成立咨询室或者咨询团体将有助于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成长。另外, 学校也是校园暴力、歧视的发生地, 学校及教师应密切注意此类行为的发生并尽早制止。

教师与学校所给予的知识和观点需要社会环境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对于小学生而言, 在社会大环境里学校、家庭及媒体等为主要消息来源, 这些来源也直接决定了儿童的观点形成和自我评估。因此, 学校应首先与家庭紧密合作, 观察儿童的行为及心理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长期有效的交流能为儿童搭建一个安全的平台, 这种交流不应只局限于学业方面的问题, 而更应注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正常。社会作为一个大的整体, 应把尊重性别和性取向不同作为人权的基本项之一。儿童处于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 并客观学习相关知识, 能为他们建立起完整的、公平的、有序的性观念。这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 儿童人格的健全也为他们成年后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作文之儿童节日记 篇12

今天是儿童节,学校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这就是我们最爱的低碳贸易节。这个活动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带最少5样东西,写上姓名,班级和价格,摆放在桌子上面卖,老师会挑选合适的人当收银员,其它的人自己去买东西。我带了五本语文本5元,橡皮1元,大象玩具三元,笔桶3元。。。。

我买冰激凌花了2元,因为我喜欢吃,小金鱼花了2.5元,因为我喜欢鱼,水精灵花了1元,因为我喜欢它五彩斑斓的颜色。。。在准备回家的时候老师给我发了一块蛋糕,我吃了一口,真甜!

这个六一儿童节,我过得很开心

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13

这一天,我早早的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是我们的节日,我感觉很兴奋。吃完早餐,我们就来到教室化妆。同学们画完妆,个个都变得漂亮了。天下着雨,可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看得出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我们来到欧阳予倩大剧院,首先是一年级小朋友入队,高年级的同学帮他们系红领巾。然后按班级对号入座。接着,大家欢迎我们的伍校长等领导讲话,还颁发了奎文之星。接下来,表演了各班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有歌舞、朗诵、弹琴、童话剧等。节目精彩极了,同学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小学习作教学应回归儿童本位 篇14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习作教学中, “成人化”的写作愈来愈成为教学的瓶颈。打开国内有影响的儿童报刊, 无论是成人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 还是儿童自己写作的优秀习作, 成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随处可见;习作脱离儿童自身生活, 导致学生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 习作呈现成人化倾向, 童心、童趣表达得不够充分

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段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对中年级段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高年级段的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可是在习作教学中有些老师的教学要求偏高, 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层次拔高要求, 造成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此外, 有些家长也热衷于成人化的引导。如有一位小学生在一篇有关牛的文章中写道, 牛不爱干净, 身上脏兮兮的, 还有牛身上的毛病多, 结果遭到了家长的反对。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 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 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样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 身边经常在演绎这样的故事。儿童作文正被成人的思想与行动左右和控制, 使本来有些童心童趣的习作面目全非, 童话语言表达似乎全无, 更谈不上使童心、童趣、童话能充分地表达。

2. 习作教学脱离儿童生活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传达出作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倡导“从生活中取材”的先进教学理念。然而, 当前我们的习作教学脱离了生活, 陷入了“应试”的误区, 许多作品读起来内容平淡, 或空话连篇, 或千篇一律, 如在一次期末考试中, 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 评卷时居然发现90%的孩子都是写妈妈给自己送伞的情节, 显然这种作品不是儿童真实表达自己生命体验的活动。其实这种写作最容易联系生活实际, 写出真实情感, 然而由于老师觉得不够生动具体,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又缺少老师的具体指导, 或没有给学生正面的引导, 学生为了写得具体, 便抄袭优秀的作文, 导致习作缺失真实性。

纵观以上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儿童在成长世界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真正的关爱。在习作上, 很难成为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生命表达和交流。当前, 各地都忙着“作文教学大改革”, 看起来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 我们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让小学生的习作回归儿童本位。

二小学习作教学如何回归儿童本位

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他提倡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把儿童当作儿童, 理解儿童, 尊重儿童。他的儿童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本位观具有重要的启示, 反映在习作上, 要尊重儿童的表达,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1. 习作应尊重儿童纯真、自然的表达

小学生习作不必要追求立意的高远、词语的华丽、结构的严谨, 不应过早地被矫揉造作、拿腔作调。这样, 才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在向学生展示事物的时候, 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念强加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个性特点去理解。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一位美术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红苹果, 告诉在座的学生这是苹果, 结果有个学生立刻反对说:“这是猴子的屁股。”老师很不高兴, 批评他说:“真是不听话, 连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都要和老师争论。”这样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 基于儿童本位的教学一定要立足儿童立场, 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 而不是告诉学生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然后, 让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

2. 习作应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小学生都是忙着应付报班补课, 或是学习特长, 这种单一的生活模式, 使得小学生缺少社会生活体验, 没有了体验, 也就谈不上真实的表达了。因此, 我们要给孩子们提供感受生活的素材, 如节假日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远足旅游等, 多让孩子们亲身去经历、去体会、去思考、去真实地记录, 这样习作才能有感而发, 充满生机与活力。

3. 习作教学应注重激励性评价

习作教学评价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对所有习作应一视同仁, 评价不能择优、择易, 特别是要更加关注习作困难的学生, 尊重每一个习作的成果, 因为每一篇习作都浸透着孩子们的心血, 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给予正面的引导, 不要因为语句不流畅、措辞有误等原因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 要多鼓励、多赞扬, 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带来的快乐, 最终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为了儿童能够多一点童真、童趣, 为了让儿童易于动笔、乐于动笔, 为了儿童能真实地表达自己, 不说空话、假话、套话, 为此, 呼吁小学教师和家长树立起新的儿童观, 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 尊重儿童的天性,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多鼓励、多赞扬, 真正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

参考文献

[1]徐莲莲.说真话, 写实话, 让习作回归自然[J].学周刊 (上旬) , 2014 (5)

上一篇:初中英语语法讲座一下一篇:瞻仰烈士陵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