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散文:寂寞的宿命

2024-10-10

初中诗歌散文:寂寞的宿命(精选14篇)

初中诗歌散文:寂寞的宿命 篇1

我似一枚秋叶,任风刮起,又飘落在不知名的角落。

我似一枝枯杈,任风折断,又腐化在不知名的地方。

我轻轻地将头埋进臂弯,想静静地消失在天空,消失,消失。

我默默的活着,却又似乎不存在。淡淡的生活,淡淡的自我,淡淡的心情,淡淡的感受。淡淡的好象要融化在空气里,化成缕缕轻烟,填补这虚无缥缈的世界。

我不是生活的主角,演绎不出精彩的剧作。凝视那飘远的蒲公英,仿佛身临其境,飘向远方,带着我仅存的一丝寂寞。

我的寂寞,伴随着的我。寂寞的宿命,主宰了我。

初中诗歌散文:寂寞的宿命 篇2

关键词:大历时期;郎士元;诗歌;情感基调

Abstract: Lang Shi-yuan was a famous poet in the Da-li period of Tang Dynasty. He was known as “Qian-Lang” with Qian Qi. In the specific social background, Lang Shi-yuan's poetry had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in that time. There are so much sentimental mood and experience of lonely emotion in his poetries. This text will do a specific analysis with Lang Shi-yuan’s poetries.

Key words: the Da-li period; Lang Shi-yuan; poem; emotional keynote

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主要活动在唐代宗大历时期。《全唐诗》编存其诗1卷。《全唐诗补编》补其诗五首。宋代王安石编选的《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1卷。《新唐书·艺文志》和《唐才子传》中均有其事迹记载。

郎士元善于表现情感,并以其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展示着他的诗歌创作才华。郎士元创作了大量的祖饯送别诗,同时也善于描写景物,抒发真切感人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他在大历时期与钱起齐名,成为名动一时的诗人。

一、大历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唐时期诗人们对人生、对命运的感受没有了初唐时期的空泛,也不像盛唐诗人那样开朗积极,而是发出无可奈何的感叹,在细微的人生体验中倍感凄然。社会政治环境的种种不稳定因素,造成了诗人心理上的哀怨感伤,藉此确定了他们作品中的情感基调。盛唐时期的诗人也有写感伤哀愁的诗句,只不过他们的哀愁是笼统的,抽象的,看似沉重,实际上哀愁在诗人心中所占的分量是比较轻的。有时这种痛苦虽然经过极度夸张渲染,但充其量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过后很快就会消失不见。如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李白,马上会在“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憧憬中再次找到人生价值,汲取生命的力量。而中唐大历时期,诗人们关于哀愁伤感的写作往往低徊沉吟,明确而具体地表达坎坷身世中的切身之痛。这种寂寞感伤是在羁旅漂泊之中、升沉离合之际体验到的细腻深沉的感伤之情。

由于战乱频繁,加上国运飘摇,大历时期的文人士子们对于人生忧患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蒋寅先生在《大历诗风》中曾说:“大历诗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四十年内士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灵状态的表现,从中可以窥见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某些侧面。”[1]p39这一时期诗人们所关注的事物、抒写的情感自然都不同于以往的盛唐诗人。

大历时期的诗人大多都是青少年时期在盛唐度过的,盛唐的繁荣给了他们乐观的自信,但是却又遭逢到安史之乱以及由此导致的八年乱离生活,士人普遍经受了战乱的颠沛流离之苦,对人生、对社会都有了一种新的情感体验。以安史之乱为界,将这些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道路明显被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沧桑的变故使士人们对历史和人生进行反省并重新审视自我的价值。昔日的豪迈乐观的情感都一去不返,现实生活的残酷导致理想的幻灭,更使人心灵上开始背负起沉重的失落,空虚和伤感成为时人的共同心理。

二、郎士元诗中的寂寞感伤情调

郎士元的诗歌创作具有当时典型的时代特征,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奔波流离。在乱世初平的大历时期,他的诗歌中流露出了感伤忧患的寂寞悲凉情调。在郎士元的诗歌中,既有仕途经历的感慨、又有离别送行的相思、年华老去的哀叹、和羁旅漂泊的孤独。

(一)对仕途经历的感慨,主要体现在对官职升沉贬谪的感受上。

仕途险恶,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士人需要处处小心,即使身在官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内心中也时时有一种危机感,这种情形使他们的诗歌创作的情感基调比较沉重。郎士元虽然官职不断升迁,但是周围友人的贬谪使他深感官场险恶。《送林宗配雷州(一作送王棼流雷州)》一诗云:“昨日三峰尉,今朝万里人。平生任孤直,岂是不防身。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北户月,与子独相亲。”[2]p2774诗中对于林宗发配雷州的原因作了简单的说明,以林宗性格“孤直”却“不防身”,侧面刻画了仕途环境的险恶。社会的动乱使人们忧危自身的存在,这种忧患意识直接导致诗人一方面孤芳自赏,对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又通过诗歌向别人传达内心的痛苦和忧虑,希望以此增进理解,排解内心的孤独感。

(二)郎士元大量的送别诗,表现的是离别的相思之情,这种相思之情是孤独寂寞的另一种表现途径。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别总是伴随着令人感伤的场面,伴随着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友人远离的不舍。在大历时期那样飘摇不定的社会环境中,郎士元的诗歌更加朴实真挚地表达了离别之际的哀怨和忧伤。如其《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中的“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2]p2782两句,泪眼阑珊的离别场面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使整首诗都显得情深意切。《石城馆酬王将军》:“谁能绣衣客,肯驻木兰舟。连雁沙边至,孤城江上秋。归帆背南浦,楚塞入西楼。何处看离思,沧波日夜流。”[2]p2777整首诗为我们呈现了在奔流的江水边友人话别的场面,以川流不息的江水来形容离别后的相思,以“孤城”、“归帆”等凄清的景物烘托诗中蕴含的感伤离情,尤其能打动人心。

(三)经历了沧桑变迁,郎士元的诗歌中对衰老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

盛唐诗人也有衰老的感觉,但是那种衰老的感叹正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那样的诗篇一样,“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3]p177这种惆怅是少年人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伤。“它实际并没有真正沉重的现实内容,它的美学风格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尽管口说感伤却‘少年不识愁滋味’,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3]p178而到了大历时期,郎士元诗歌中对于人生衰老的感叹却是人到中年,真正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真正郁积的沉重的喟叹。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云:“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2]p2782这首诗通过对“衰病”、“鬓发”的描写感叹年华的衰老;以“寂寞”、“支离”来表现生命中浓重的感伤情调。诗人以凄凉感伤的心态审视自己的憔悴与衰老,失去了生活的理想和自信。战乱的流离之苦过早地消磨了诗人的青春和朝气,因此,这种对衰老的哀叹更多的是针对社会环境的,是对个人的坎坷身世的切身体验,非常明确而真实。而在故人相逢的诗中,因衰老而感伤的表达格外突出。如《长安逢故人》:“数年音信断,不意在长安。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一官今懒道,双鬓竟羞看。莫问生涯事,只应持钓竿。”[2]p2773故人偶然相逢,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但通过这首诗的描写,给人最大的感受不是惊喜,而是哀伤。一句“双鬓竟羞看”,充分表明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这种衰老的感觉导致了诗歌中流露出的是忧愁暗恨的情愫。

(四)羁旅漂泊的孤独感更突显了郎士元诗中的感伤基调。

孤独寂寞是人类日常最普遍的感受之一,是心理归属感与现实环境之间产生的距离造成的。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孤独感是一个重要的母题。《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4]p329的说法,这种自古有之的漂泊孤独感深深渗透在东方人的精神之中。从《诗经》、楚辞以来的中国文学里的孤独感就存在并且被吟咏感叹。大历时期,士人们的孤独感多来自于生活的羁旅漂泊,归属感的缺失也是士人们感伤忧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郎士元的孤独是深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他在战乱中流离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战乱平定后又因为官职的升迁,不断漂泊在行役途中。《闻蝉寄友人》(一作李端诗):“昨日始闻莺,今朝蝉又鸣。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因垂数行泪,书寄十年兄。”[2]p2784昨日今朝、朱颜华发,时间的变迁和地点的转移使诗人怀念故乡的亲人,在鸟鸣蝉声中感叹人生的衰老和故乡的辽远,以白云青草衬托内心的失落和感伤之情。在感伤无奈的境遇中,诗人只能以书信的形式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郎士元对故乡的感觉是既留恋又凄怆,空廖冷落,只能暗自伤感,在无可奈何中倍增惆怅,堕入了深深的迷惘中。

古代文人在寂寞感伤之外,往往还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心理。郎士元的诗中就经常流露出来与世俗社会生活保持距离的孤高心态。如《咸阳西楼别窦审》:“亭皋寂寞伤孤客,云雪萧条满众山。”[2]p2783在苍茫萧条的雪山上,诗人独自寂寞伤感的惆怅徘徊。这种情境下的郎士元是孤高自傲的,衰顿的感受隐藏在孤高的外表下面,伴随着悯乱哀时的情绪,给人无比强烈的孤独感。

总之,郎士元的诗歌充满了寂寞感伤的情调,这既是当时社会心理的投射,也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息息相关。郎士元的诗歌创作在大历诗坛占有重要地位,尤其能够代表大历诗风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蒋寅,《大历诗风》[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Z],中华书局,1999年版。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宿命的散文 篇3

正值青春年纪就谈什么宿命,总显轻浮,有点娇柔做作,无病呻吟的嫌疑,可是,那又怎样呢,我爱,我恨,我把青春轻浮,将宿命从此纳入青春的怀抱。

今天本想把自己淹没在图书馆里,闻一闻小说的味道,可是漂流的情绪始终不能安宁,文字在脑海里飘飘荡荡,四处颠簸,而内心却在寻找文字以外的安慰……

几年前告终的恋情,从此从二人的情感世界中抽离,开始一个人的旅途,背上的记忆随时间越来越具体,之后又随时间越来越模糊,一遍遍回顾这如今已发酸的记忆总显的不是很必要了吧,也许那些不忘却的已经流进了血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也无法用回忆和文字去诠释,至少,没有必要。

如今,也遇到有好感的,也表示过,可是已不像以前那么坚强,那么看好爱情,总是感觉有点半途而废的.意思,似乎自尊心在几年前打碎的彻底,虽已粘合,却变的如此敏感,不能容忍对方半个眼神的否定。

宁愿选择转身,也不继续让自尊心替自己承担痛苦。有时候真想起了宿命,我坚信的爱情呢?我始终不渝的那个她还能出现吗?还是在激情褪却,青春不复的年纪相一个没有多少爱情含量的婚姻的亲,没有答案,或者答案就是继续的活下去。相信也似迷信,没道理的去坚守,理由吗,那是相信给你的,这是不可逆的吧,理由推导不出相信。

等雨是伞一生的宿命散文 篇4

无边丝雨细如愁

----------题记?宋 秦观

听窗外不停的雨,是那样的熟悉而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只那么一个节奏,那么一音节,就那样久久的在天地之间自顾吟唱,没有婉转悠扬,没有迂回曲折,没有朴塑迷离,就那么悠悠的、缓缓的、漠漠的.、轻轻的、慢慢的,但却执着如一的唱着。

绵绵的雨,泛白了时光,泅渡了你我,雨雾里君依旧白衣~

你那么近,亦是那么远。

近在伊人心尖处

远在默然尘埃中

吾只能浅浅遇,深深守~

蝶还恋着花,风还眷恋着沙,为何雨却总下的那么飘逸,那么洒脱,那么爽朗,那么默然,那么无恙?

雨滴落眉头,滴落在心间。忧伤也好,喜悦也罢,淋淋沥沥的下吧,落在陌上,翠了柳烟;落在河畔,红了桃花;落在心尖扯起那一帘幽梦……

如水心事,寂静夜下落笔文字里,如若可以,谁不想从容淡然,而皆因全都是凡夫俗子,那能不食人间烟火。

听-------夜雨梵唱,给一夜多情。

听-------夜雨惆怅,给一夜欣悦。

宿命之子散文 篇5

我经常有意无意的就翻翻日历,数着天数过日子,想象着要把未来无趣的日子,过得看起来更精致一些。然而未来总是不可意测的,我常常感慨正在默默流失的年华。似乎看见了往后余生,看见了这一辈子无法逃脱的命运。

平凡,平淡,或者加上一些贫穷,这是大多数人一生的宿命。我不信宿命,但有时却也要软弱的向生活低头,放弃一些人和事,然后只能安慰自己,或许一切是宿命吧。喜怒哀乐,往往总是在一觉梦醒之间重复着;爱恨情仇,也在时间的缝隙中累积、消失;聚散离合,在这颗拥有些年月的心间填写。

有时候我很羡慕小说中的江湖,快意恩仇,羡慕一剑一天涯的豪气洒脱。甚至于偶尔我还幻想一下自己身处乱世,大胆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任何事,看淡生死,无惧生死,没有来世,只有今生。

所有的想象都是一场空,现实一步一步的逼近。我们每天和柴米油盐零距离接触,已经慢慢的沉静于市侩的生活之中,而我们距离自己年少轻狂时期许的`理想生活只会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我们背井离乡,远涩山水,尝尽了生活的苦恼;我们遥望明月,寄托着一段一段的思念之情;我们默默地承受,将心磨励在蹉跎的岁月中。

生活,正如所过,有晴天,也有暴雨。

我们的年龄,有青春,有童年,也将会有老去的一天。每当我们对时间感慨万千时,总会心情陈杂,有害怕、有期待、有无奈,但只能接受。就像小时候,幻想长大后的自由,而长大后也会怀念小时候的童心。

我们自然是无法改变过去,我们每天伫立在茫茫城市的人海之中,走进人潮,只剩一丝记忆的痕迹,在苍茫大地上,数以千亿的灵魂中,我们是何等的渺小。

历史的宿命 篇6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以枪炮说话,已经不再是现代世界的生存规则。和平发展,不但是两岸关系的主题,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经济体、不同意识形态,都在积极寻求相互依存。海峡两岸,原本就是自家兄弟,我们还有什么更充分的理由和不可逾越的利益分歧,而不相辅相依共谋发展呢?历史证明,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顺者昌,逆者亡,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缓缓挪动,海峡两岸关系在跌宕起伏的路上蹒跚前行,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乌云密布。然而,前行始终是主流,是方向,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长江出版社出版的《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武汉市委统战部共同组织编撰。书中从学术研究的视角,通过对两岸分离60年来重大事件流变脉络与行进路线的全面、系统梳理和解析,以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的变化、发展为主轴,以台湾局势的演变和两岸关系走向的阶段性特征为基本线索,紧扣两岸关系不同阶段的形势特点,对每个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索等,进行了客观分析。真实、系统地描述了两岸关系形成、发展的艰辛历程。

《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以翔实的资料、充分的论据,站在公正的立场,秉笔直书,再现了60年间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原貌。气势宏大,视域宽广,提纲挈领,脉络清晰。编撰者既不回避1949年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两岸隔空交战,大陆宣称一定要解放台湾,彻底消灭蒋匪,台湾的蒋家王朝誓言匆忘在莒,要反攻大陆收复失地,两岸政治军事长期对峙。同时也对1987年后,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大转变,以及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各项交流全面展开,两岸事务性接触与商谈起步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进行充分肯定:对李登辉、陈水扁前后掌权20年,“台独”分裂活动张狂,两岸政治僵局持续,两岸关系呈现“政冷经热”“官冷民热”的特征,也进行了客观、冷静的剖析。编撰者始终把陈水扁及其统治集团与台湾广大人民群众严格区分开来,对于陈水扁统治时期,台湾岛内许多有识之士,强烈谴责拒认一中原则、拒认“九二共识”、甚至拒认自己是中国人,实为倒行逆施、“数典忘祖”的正义举动,给予了高度褒扬。

《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一书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以浓墨重彩的笔调,对2005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清醒理智,根据两岸关系新形势,及时调整大陆对台政箫,出台“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等一系列对台政策,逐渐发展形成“六点意见”,促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刻思想,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表述。特别是自2008年3月以来,两岸领导人顺应历史发展,国共一笑泯恩仇,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高层政治互信不断扩大,彼此大大弱化了以往那种高调发出的、能淹没一切的政治话语,致使两岸关系逐步引入和平发展轨道,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交流交往蓬勃发展;“两会协商机制”基本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国共两党论坛逐步迈向机制化、制度化;以“海峡论坛”为标志的民间交流平台日益丰富;两岸“三通”,两岸“一日生活圈”,两岸经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以及两岸同胞共同抗震救灾、共襄北京奥运盛举、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均被编撰者叙述得生动形象,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的编撰者合理地将大陆对台政箫的发展、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演变,与整个国际环境的变化结合起来,将两岸关系的描述,置于大历史的立体框架之中。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吸收众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缜密辨析,向读者展现了一种更客观、更全面、更宏大的两岸关系图景。读者细读本书,不仅能够从流畅的叙事中了解到许多尘封已久、又耳熟能详的两岸往事,还能更详尽地了解李登辉、陈水扁等推行“台独”分裂活动的很多重大事件,弄清“台独”在岛内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影响和危害性,从中领会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精髓。

60年来,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层出不穷,内容包罗万象,各方看法众说纷纭,该书编撰者以清晰的脉络,合理的体系,流畅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将60年的流年岁月,浓缩为60余万言的生动文字。而且,《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牢牢把握两岸关系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谋篇布局,构思内容,叙事铺陈,以新颖的形式,体系的表述,完整的结构,清晰地勾勒出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掌握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画卷,打破了单纯以时间为顺序,浮于事件线索描述的叙事方式,通过两岸政治互动联系的真实再现,对不同阶段的民间交流交往高度凝炼的描述,避免因叙事庞杂而模糊思想焦点的简单与浅薄,确保两岸关系各个层面内容的整体性。

离别,是我们逃脱不掉的宿命散文 篇7

究竟是醉了红颜,还是碎了心殇?

此夜,雪花漫天飞舞,而我悠悠的心却不知是命运捉弄了爱情,还是爱情将我彻底欺骗。

有何目的呢?

这样的你,这样的我,在爱情面前,在命运面前,我们都太过不堪了么?为什么,为什么要说爱我呢?什么是爱情呢?

在浑浑噩噩的睡梦中,外面飘着绵延的雪花。这就是独处异乡为异客的蕴意么?

诗歌寂寞在唱歌的诗歌 篇8

孩子的童年 充斥着的林立的楼群 紧闭的房门

电视 这简单直观的消遣工具

充当称职保育员的角色

孤寂的乖孩子

同样会向往外面世界的阳光

楼下大空地上

有小孩子们的笑闹声

乖孩子第一次勇敢的一步一摞 搬去自己的滑板车

那些玩耍的孩子

都有大人的陪护

他们无视他的到来

但他 羡慕又知足

用心感受着别人的快乐

终于有一次

乖孩子看到自己认识的哥哥姐姐

他开心地同他们一起玩耍

天渐渐暗了下来

孩子们陆续离去

只有他还兴致高昂

身边仅有的两个孩子

也要回家了

他们告诉他等着

他们还会再来

乖孩子在沙堆上继续砌着城堡

因为等待

他忘记黑暗 忘记寒冷

被找回家之后

他委屈地哭了

他们说还去 他们骗我在没有伙伴的日子

乖孩子还会到外面

望着来来往往的路人

他的眼神 充满等待与渴望

亲爱的孩子

我们赤条条来到人世

注定一生会是孤寂的有缘的 会成为我们的亲人 友人 爱人

还有一些

曾经带给我们

多多少少快乐的人们

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

当得得的马蹄声渐渐远去

请你学会放下

雷军的宿命 篇9

那时候的雷军,已成名多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业的“活化石”。

2011年岁末,在卷石天地大厦12层的办公室内,他似漫不经心地说:“我是1992年1月4号加入,2007年12月24号辞职,总共差了十来天,正好整16年。”

2011年7月7日,金山软件宣布雷军接替求伯君担任董事长,求伯君“因为健康原因”将于半年后退休。2007年12月,刚刚上市两个月的金山发布声明,雷军“因为健康原因”辞去公司总裁兼CEO。

重回金山后不到一周,雷军作为创始人的小米科技就揭开了面纱。如何分配精力,雷军说:“实在没有办法拒绝张老板和求老板20年来的情谊。对于金山,只有义不容辞。”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时空变化后的权力更迭,而关乎人心的,寥寥数语,被一带而过。

试想,一个劳模般的CEO,每天平均工作超过16个小时,这种工作习惯坚持了十多年,忽然他离开了,一下子成了退休老干部,离开了原来的舞台,生活变得万籁俱寂。

重回董事长,对2011年的雷军来说,似乎只是一个预热。一个多月后,雷军归来,他再次站到了舞台中央。

2011年8月16日,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中央,雷军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身份是小米科技CEO,他带着“一款顶级智能手机”,对台下800多名听众讲述诞生历史。场地似乎太小,更多的人席地而坐,现场颇为引人注目的场景是“小米限量版工程机”的预售队伍,排了100多米。

这场新闻发布会,颇像雷军和小米手机的一场脱口秀,有人觉得这和乔布斯在莫斯康尼会议中心的表演有相当神似的地方,现场有人忍不住喊了起来——“雷布斯”。

当天现场播出了一个短片,一帮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齐聚一堂。乐淘网CEO毕胜、多玩网总裁李学凌、金山网络CEO傅盛等人,一起摔掉手里的苹果手机,高呼:“我们要小米!”

这是他们给雷军和小米的礼物。他们都曾接受雷军的投资,是老友,亦是曾经或者未来的合作伙伴,雷军更愿意称他们为“兄弟”。

从万籁俱寂到舞台中央的喧嚣,质疑也罢,诘问也好,对雷军来说,媒体的连篇累牍只说明了一个信息:我回来了。

好学生的怀疑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他的中学时代,学习的氛围颇为浓厚,“我们仙桃中学也还挺厉害的。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我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一直处于前几名的雷军,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8岁的雷军进入武汉大学,为了不落后于人,他戒掉了午睡的习惯,把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定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

在武大还发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对雷军来说,他在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一本讲述乔布斯等人在硅谷发起技术革命的书。至今,提到这本书,雷军似乎依然热血沸腾,他甚至可以迅速把那本薄薄的貌不驚人的书放在记者面前。

20岁,他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22岁,与人合著《深入DOS编程》、《深入Windows编程》,成为程序员争相阅读的红宝书,可谓少年成名。雷军记得很清楚,大学班上百十来号人,他入学的成绩是第24名,毕业的时候是第6名。

雷军1992年进入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他延续了大学时的勤奋。原金山高级副总裁王峰回忆,当年雷军每每在下班之后约他在办公室谈工作,一谈就到半夜。16年来,对于雷军来讲,这种劳模式的生活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在软件业,金山被称为执行作战能力和行政组织能力都非常强的一家公司,但这说明不了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山陷入“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窠臼里。以金山为代表的中国软件公司死扛民族软件旗帜,雷军接受的教育让他笃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

雷军一直活在他这一代人的宿命里,他一直接受这样一套规范:从好学生到好员工,从好员工到好领导。他从未对这套规划和体系产生过任何怀疑。在他的带领下,金山软件、金山游戏、金山的电子商务,都做到细分领域前几名,但是,金山依然成不了一流公司,甚至连IPO都要苦战若干年。

比雷军大5岁的张朝阳,清华毕业后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在异国文化的氛围中,他很快就完成了自我转变,而不用遍体鳞伤。

在决定经商之前,张朝阳早已放弃了诺贝尔物理学家的梦想。他认为诺奖得主并不是那么受人注目,可能看100万次电视才会出现一次杨振宁的面孔。

1996年,张朝阳听到华裔科学家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竟然没有一丝震动。在他看来,那个社会的传奇是另外一些人。

张朝阳和雷军心目中的英雄是同一类人。所不同的是,没有包袱的张朝阳抓住了互联网浪潮里的一朵浪花,而雷军则带着少年的不服输,在16年的时间里,以为以己之力,能改变一个产业的宿命。结果什么也没有改变,他心生去意。

2007年12月,在记者见面会上,雷军用深深的一鞠躬纪念自己任职的最后一天。在中层沟通会上,他连续鞠躬三次,才得以平复员工复杂而激动的情绪。雷军说:“我终于把债还完。”

他离开了,思考了大半年,对媒体屡次提到“五点反思”: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广结善缘、少即是多和颠覆创新。他对自己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然而碎了的信仰,如何重构?仅仅找到风口?

幕后4年

有人点评雷军:很执著,但一直没站在风口上。别人做互联网的时候,他继续做软件,最后软件业整体不行了。在他一边做软件一边做互联网的时候,又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间,最后还被软件公司给绊住了。

nlc202309032149

雷军是湖北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在湖北本土人看来,湖北人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不服周”,一般两个人打架的时候,把对手按在地上的人会问“服不服”,另一个人会说“不服周”,这是湖北人性格中倔强不易服输的特点,也是雷军性格的另一面。

这样性格的人不能忍受世界为何如此寂静,好像忘记了曾经有自己的存在。雷军显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悄悄做了很多事情。4年后,圈内人和圈外人似乎都恍然大悟:“雷军原来这么牛啊!”剔除中间的羡慕,另外一层则是世俗的成败论英雄。

对于雷军,他需要摆脱过往。离开金山前不到一个月,雷军以CEO的身份录制了一期《波士堂》。在节目中,他分享了很多往事和对人生事业的看法。谈及未来,雷军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等你们《波士堂》不再管我叫金山的老板,而是直接叫我雷军的时候,我再来告诉你们。”

做事是有前提的,首先就是钱。雷军在金山阶段,财务就实现了自由。早在2004年,金山和联想共同投资的卓越网以7500万美元出售给亚马逊,外界估计,雷军个人获利上亿元人民币。有熟识的同事认为,卓越套现之后,雷军就比较淡定了。

他投的第一个项目是孫陶然的拉卡拉。孙陶然和雷军相识是在1996年中关村组织的一次会议上,二人一见如故。2004年,孙陶然创业,联想投资找到雷军做尽职调查,雷军不但对孙称赞不绝,还立马给他打电话。雷军对孙的判断是:他做什么都能做成,紧跟的一句是,“无论他做什么我都投。”

这话,2004年他对孙陶然说过,2005年对陈年说过,2006年对俞永福说过。雷军对认准了的人一贯如此。

陈年与雷军1998年就认识,后来共同创立卓越网。2005年陈年开始做我有网,雷军投资。后因对行业环境判断失误,我有网陷入困境,陈年放纵自己,干脆先去写了本小说《归去来》。2007年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认为PPG模式适合再创业,雷军觉得陈年一定会再成功,于是投钱给他。

2006年,联想投资否决了当时的副总裁俞永福投资优视科技(UCweb)的提议,俞非常沮丧。那时候,雷军与俞永福相识一年多。雷告诉俞:“如果你从联想辞职来做UCweb,我就投。”

作为天使投资,雷军有自己的立场。他对业界再三申明,如果你不是我的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不用来找我看项目,我不会投的。

做天使的雷军,成绩斐然,凡客诚品现在的估值已经达到10亿美元,UCweb与多玩网差不多2亿美元-3亿美元,其他投资公司加在一起肯定也超过了1亿美元。如果雷军在这些公司平均占股10%-30%,如果再加上雷军在金山的股份,他账面资产早已达到2-3亿美元。

雷军投资的17家公司长势喜人。对于向来喜欢论资排辈的中国互联网,他又有了一席之地,《硅谷之火》重燃的时机似乎已经到来。

中国互联网界流传一个说法:第一阵营是一张桌子——TABLE,其中T是腾讯,A是阿里,B是百度,L是雷军系,E是周鸿祎系。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周鸿祎分别凭借即时通讯、电子商务、搜索、安全的通用型入口,建立了赢家通吃的帝国藩界。

雷军虽然成功投资多个移动互联网的单点企业,却一直缺乏一个平台型旗舰——移动互联领域成为他最想突破的地方。

创业路上

媒体和熟人眼中的雷军有些不同。媒体眼中的雷军,这么多年,表情如一:劳模,缺乏一个成功的机会,所以再次创业成为必然。熟人眼中的雷军是一个非常义气之人,讲究辈份、长幼有序、为人着想,表现谦虚,温良恭俭让。

在丛林法则和江湖门第风气极盛的中国互联网界,雷军的这种性情和作派,自是很容易形成他的气场。有这么一个段子,在小米科技工作的人多半都知道,雷军从金山带来的铁杆下属在帮忙搬家时,书架上书的摆放次序,与搬家前丝毫不差。

不过,雷军和魅族创始人黄章之间的恩怨,把他拖进是非漩涡中。小米创办之前,雷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赞美魅族,认为世界上只有两家互联网手机公司:一是苹果,一是魅族。雷军曾找过黄章,彼此很合得来。

小米科技创立后,黄章却在魅族论坛上称:雷军打着天使投资人的旗号,获取了诸多魅族的商业秘密——从生产研发、销售模式甚至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此外,黄章认为MIUI系统盗用了魅族系统的部分精华,二人从此交恶。黄章和雷军,魅族和小米似乎恩怨还未了结。2009年,黄章也曾在魅族论坛称iPhone抄袭魅族。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曾如此形容小米进入市场的格局:这是一场三国杀。一个是苹果,一骑绝尘。一个是Andriod系手机,包括摩托罗拉、三星和HTC。还有一个是诺基亚和微软的结盟。这场战争因为苹果的专利权官司和谷歌对摩托的收购,已经白热化了。5年前,诺基亚一统天下的时候,雷军肯定不敢进来。现在,雷军被形容为东汉末年的刘备,很有机会。

于是,小米应运而生。

2009年10月,雷军向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的林斌发出合伙创业的邀请。林斌,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前副院长、工程总监、Google全球技术总监,曾全权负责谷歌在中国的移动搜索与服务的团队组建与工程研发工作。

雷军与其相识于一次Google和UCweb之间的合作。出于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同样的热爱和痴迷,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2008年底的一天,当林斌打算创业时,雷军抛出了一个大计划,为什么不做一件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呢?比如研发一款好用的智能手机。

黄江吉,30岁就成为微软工程院的工程总监。两人熟识源于对Kindle的痴迷,第一次见面就聊了4个半小时,分别的时候,黄告诉雷,如果要做手机,算他一份……

人慢慢聚拢起来。小米的创始团队成员,还包括早期金山的设计总监,后来负责过金山在线、金山词霸的黎万强;曾参与过谷歌3D街景的高级产品经理洪锋;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还有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

公司4月份成立,用雷军自己的话说,制造手机的经历8天8夜也说不完。

小米手机诞生后迅速成为话题,小米科技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这一切,在雷军看来都顺理成章。

小米如何赚钱?他的回答四两拨千斤。“10年前百度怎么赚钱?10年前的腾讯怎么赚钱?我们以后就怎么赚钱。”

雷军保持了早年的风格,几乎成了小米科技每天走得最晚的人。有一次,雷军在外面演讲回到办公室,还没吃饭,桌上有一份米饭和一碗粥,他举起碗,差不多一秒钟就把粥喝了下去。

他不止一次说,“我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高,要不然我不会写了16年的代码。我40多岁了,该有的也都有了。”

对雷军来说,小米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干完拉倒!”

寂寞的精灵散文 篇10

坐在电脑前打游戏,帝国又有新版推出了。屋子里光线有些暗。

叶子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外面下雪了,我们出去玩吧!去打雪仗!”南方的女孩子没怎么见过雪,下这么点小雪就大惊大怪了。我没吱声继续点击着鼠标,建设着我的城池和十万大军。

“啊?快点啦,好不好?”叶子推搡着我的肩膀撒起娇来。

“好了,乖,在屋里玩,外面冷,会感冒的。”我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眼睛没离开过屏幕,那里的农民正在为我而卖力耕作。

“不会的。外面的雪下得好大啊,我都能看到雪花的六个瓣呢,晶莹透亮。你快点,我帮你拿鞋子去。”说着她已经把我的鞋提了过来。真不知她哪来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好动。

“乖,等天晴了带你去爬山。那边那本漫画你还没细细研究过呢。”我敷衍着。

“哼,每次都开空头支票。”叶子嘟囔着,把我的鞋子踢回了床边。

我一头扎进我蒸蒸日上的“事业”里,便不知今昔是何年了。午饭是叶子出去买回来吃的,她进来时带着一阵清爽的寒意,发梢上还有几片没来得及融化的雪花。

一个下午除了要她帮我泡杯茶之外,我几乎没说过什么话,全力以赴地为我大好河山的建设以及强大军事力量的巩固而挥汗。叶子一个人很无聊地躺在床上翻着那几本漫画,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屋里静悄悄的。其实那些漫画她已经看过好多次了,还临摩了几幅出来。

不知道叶子是什么时候醒来的,她站在窗口背对着我。我向窗外看了一眼,雪停了。

“醒了?”我问。叶子没吱声。我想她还在生我的气。

叶子穿上那件草绿色的小夹袄,系上围巾出去了。暮色沉沉地压在窗口。看看钟,五点半了,她去买饭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叶子还没有回来。我打开了电灯,屋里空荡荡的。每天开灯时分,叶子总会把窗帘放下来,窗帘是她选的。楼道里有脚步声响起,走到门口时没有停留,继续上去了。

我保存了游戏进度关了电脑。揉揉酸涩的眼睛,看看钟,一个多小时了,叶子仍没回来。我换上鞋出门。

一出楼门,一股冷风扑了过来,直冲得我鼻子发酸,浑身打了个冷战。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雪。我把衣领翻起来缩着脖子去找叶子。

去了我们常去的那几家快餐店,都说叶子傍晚没来过。我心里有些着急,会去哪里了呢?

叶子是去年大学毕业从南京搬到这白山黑水之间的。我说过,要娶她。叶子在这里几乎没什么朋友,平素我工作忙也很少带她出去玩。平时她就呆在家里写写画画,或者用布头和毛线做一些东西。她说想出去工作,我说,在家歇着吧,我不想我的女人太辛苦,我养得起你。

突然想起叶子可能去梅子那儿了,梅子是叶子在这里唯一的朋友,她常教叶子一些织毛衣的技巧。去了梅子家,梅子正在刷碗:“啊?!叶子不在了?臭小子,你把女朋友给看丢了。快去找,如果来这儿我打电话给你。”

夜幕完全降临。打电话到家里,电话寂寞地响着,没人接。真不知该到哪里去找叶子。

叶子,快回家吧,天已经黑了,你会怕黑的。

漫无目的地在住宅区里行走。叶子你在哪里?

雪花又开始飘了。

远远地,我看见了叶子。

她蹲在小区广场的那片空地上,身旁是一个半人高的雪人,她的红围巾系在雪人的脖子上。广场上的灯光很亮,照着地上的雪发着耀眼的光。叶子象一颗嫩芽静静地生长在那里,眼前的一切象是从宇宙间隔离出来的一块,晶莹,透亮。

四周寂静无声。雪花纷纷扬扬,似一个个精灵飞舞着,飞舞着,轻轻地,柔柔地落在我的心间,我看见了它们透亮的六个花瓣。那一刻,我突然想,该成家了。

默默地走了过去,叶子听见我的.脚步声,但她没有回头,仍低着头忙着。她窄小的肩膀一动一动,不断有雪花轻轻地落在她的肩头,又轻轻地滑落。

她的手里正捏着一个小雪球。地上已经摆了许多个这样的小雪球。一颗大大的心将雪人,还有叶子圈在里面。叶子的面前用雪球拼着“I LOVE YOU”。我的鼻子酸了。我想,是因为冷风吹过吧。

轻轻抓过叶子的手,将她手中的雪球拿过来放在雪人的头顶上。握着那双冰冷的小手,我闭上了眼睛,因为我需要心头的暗涌倒流回去。

轻轻地,将叶子裹进我的大衣里。

文学的宿命 篇11

《洋嫁》

汪洋 著

北京出版社 2013年1月版

定价:28.00元

“美女作家”中许多不是美女,汪洋不在此列。她是电视台女主持出身,当年在遵义属于“上流社会”风光人物,后来宿命地迷上文学,早早脱离了荧屏,甘愿去做宅女,常一整天一整天地盯着电脑屏幕敲字,任由时光与时尚在身边流过,终于成为作家。最近,看到她的新长篇《洋嫁》,有些惊讶,感觉到她在写作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进步相当显著。这也许与她到鲁迅文学院的进修有关,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她写出了高格调的作品,堪称为才女作家了。

现在已不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时代,写“洋嫁”也不再是很时髦的题材,这意味着作者这次写作需要付出加倍的辛劳。她付出了,并且写出了新意。这是一个关于“美国梦”的故事,汪洋借鉴了自身在境外丰富独特的生活体验,利用小说的形式,勾画出一幅幅光怪陆离又引人入胜的现实图景,使众多国内读者大饱眼福。人们读小说,总希望它提供一些超乎读者个人经历的新鲜场面,《洋嫁》在这方面得天独厚。

如果说,通过小说,作者只是想告诉读者,“洋嫁”是一场迟早要破灭的幻梦,那未免太简单。也许作者更想告诉读者的是:你到了美国,极可能仍生活在中国人中间,和你打交道的仍可能是中国人,你依然会面临中国式的人际纠葛和争斗。小说中所有的场景和情境,都是陌生化和美国式的,但情节和结局,又几乎是熟识的中国式。这是《洋嫁》的特色和趣味所在,它是一部境外背景的本土小说。

在境外,由于生存空间变得逼仄,所以两性关系变得异常敏感和紧张,甚至趋向险恶。女人们,如谢桥、端木、田小麦、苏棉等,无一例外地陷入了与男人的战争。实际上,她们此时都是弱者,已经放弃独立性,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特定的男人。她们注定会忠实于婚姻和感情,而男人们就有些暧昧不定了,对于他们来说,婚姻和爱情既是美好的,也可能转化为生存压力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清醒地权衡,于是,作品围绕着感情和实利的两轴展开了激烈较量。

精神或物质、感情或实利的取舍,是困扰着当代人的重大选择,从官员到百姓、从知识分子到平民,都难以逃脱,现在,这种选择的场所转移到了大洋彼岸。

谢桥通过国际婚介认识了理想郎君秦淮,到了美国才发现对方是个性无能的婚托。离开秦淮后,她爱上了萧雨山,与之结合,但萧雨山从“实际”考虑,再次接纳了前妻,使谢桥沦为了“小三”,萧雨山还要谢桥放弃住房的产权,甚至去探望母亲时也要带着前妻同行。谢桥忍受了一切,把挽回丈夫的希望寄托在生育上,直到这个希望也彻底破灭。苏棉爱上艾伦,而艾伦与她若即若离,合时是因为丢了工作,离时是因为又找到了工作,他死后还让苏棉背上还不清的房债。端木爱上了皮特,但被皮特抛弃,嫁给了70多岁的老头。《洋嫁》里到处弥漫着洋嫁女的哀怨,她们遇到的异性,都是不会轻易地将精神置于物质之上,感情置于实利之上的男人。应该说,作品触及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畸形现实。只要联想一下国内,现今有多少個家庭由于房产纠纷闹得亲情破裂,就可以看出,《洋嫁》的故事发生在国外绝非偶然,不是环境变了,是人变了,是人们的人格和价值观变了,这个变化其实是普遍和深刻的。如果有人就此写一部《中国人格史》,会很有意思。

无论在讲述故事上,还是在描画人物上,汪洋都开始显示出充分的得心应手和收放自如。如书中描述美国婚托秦淮,在给服务生小费时,不仅出手阔绰,还十分谦恭地向服务生连连道谢,像做错了什么,使服务生惊诧不已,也使谢桥芳心萌动;再如书中的婚姻中介田二麦,在美国见到谢桥,第一句话就要谢桥把裙子脱掉,指导她如何装束以适合当地时宜,都非常生动并不乏幽默感。大概由于题材对路,作者的文体中常有俳谐的发挥,恰到好处,它们不仅表现出作者的雅致,也体现出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

阅世已深对于本书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书里充满着讳莫如深的人情世故。谢桥的阅历,是由涉世未深走向深明世故的过程。作者或借人物之口,或借叙述之便,道出不少颇有哲理的妙语,耐人回味。如描绘秦淮在服务生面前的谦卑时,作者写道,那是“国家领导人视察农户家时的谦卑,是明星走访孤儿院时的谦卑,那是有强大的内在底蕴作支撑,反显出悲悯和宽容”。类似的语句,浅薄的作者无法驾驭。一部长篇,几十万字,不能光靠情节和人物,文体细节也要有抓人的亮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大家才读得下去,这一点汪洋做到了。

寂寞的冬天散文(推荐) 篇12

树叶才潸然落下,冬天便来了。

枝头早已没有那红的,黄的沉甸甸的果实。寒风吹过,枯黄的树叶便像无依无靠的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呵护。一片片在风中旋转着飘落下来,横冲直撞,扑打着行人的脚步。尤显,凄美,壮烈。

窝居在别人的城市,看不到家乡的炊烟,心就像一把生了锈的锁。忽然一夜的北风,天空便飘起了雪花。好久没有走出工地了,外面是什么样子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城市的人太冷漠,让我想到了北方的冬天为什么这么长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大街还是那番欣欣向荣,车水马龙的景象。空气里充斥着生意人,小商贩的吆喝,和一家家门面外的音响,声音此起彼伏着,不绝于耳。橱窗里的美女依然不惧刺骨的寒冷,还穿着那套性感的比基尼向路人炫耀着她的妖冶身姿。

终于有一天要离开这座城市了,我心里却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一年来的荣辱心酸岂是那一小匝钞票可以替代的?终于可以见到梦里的父母。终于,可以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我甚至想再次回到儿时,那时候无论有什么烦恼,委屈,都能躺在母亲的怀里,向母亲娓娓道来。母亲会哼着小曲用她那温柔的手轻轻的拍着我,不久后我便甜甜的进入梦乡。

当火车外掠过熟悉的风景,心中却产生了一种凄楚的味道。这就是我的家乡,没有丝毫变化。在昏暗的天空下,村庄像散落的棋子,七零八落的卧着。依旧还是那段泥巴路,依旧还是老树昏鸦,黑砖绿瓦,遍野枯草接着天涯。

快到家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勇气去敲开那扇祖祖辈辈留下的槐木大门。油漆斑驳了许多,显得残旧不堪。曾听爷爷说过。这扇大门当年吃过日本人的枪子,他巍峨的立在那里,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直诉说着他鲜为人知的陈年旧事。

门吱呀的开了,似一个人的呻吟着。第一眼印入眼帘的就是母亲,她的嘴唇一直蠕动着,重复着一句话:回来就好!

才一年时间,母亲老多了,早已没有从前的风姿绰约。那开门的动作居然是颤巍巍的,让人看了心酸。

一阵风吹起了母亲的头发,青丝早不见了。我突然想起“了朝如青丝暮如雪”的诗句,岁月如刀,在母亲脸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像天边折叠的云彩藏着苍凉。

爸呢?我问。

这不是天又冷了,老毛病犯了,好几天都没有起来了,听说你要回来了,到集上理发去了,现在还没有回呢,母亲答着,准备伸手接我的行李。

我径直把行李提进了屋子,母亲跟了进来。我看得出来,因为我的回来,母亲刹那间兴奋了许多,她仍然像从前一样,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我耐心的回答着母亲的问话,外面可好了,可好了?说到这里,竟有一种想落泪的感觉,我知道我在骗母亲,如果能让母亲安心一些,我宁愿骗母亲。

父亲从集上回来了,居然还带来了顽皮的小外孙,姐姐在后面跟着,手里提了许多菜。父亲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老,但看上去精神矍铄的,也许是刚刚理发了,也许,还是因为我回家的缘故!

姐姐很高兴,她说自从大哥死后,再没有看见他们有这么好的精神了。

是吗?我苦笑了一下,不易察觉的。

晚上,我拿出了一年来赚的钱,如数交到了父亲的手上,父亲用他枯燥的手抚摸着,嘴唇蠕动着,喃喃的说着什么?终于可以把旧房子坼了重盖了,父亲说过房子是他生前唯一的心愿了,我知道,这个愿望在他心中好多年了。

破土动工的那天,老天并不作美,居然下起了雪花,纷纷扬扬的,满天飞舞!或者从前,我会兴奋得在雪地里奔来奔去,而现在,除了抱怨,还有什么?由于手里拮据,家里请不了很多人帮忙,房子盖得很辛苦,一个人鞍前马后足足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还是盖成了三间土洋结合的房子,孤单伫立在萧瑟的寒风中,在冬天里说着寂寥。

房子没有装修,甚至连脚手眼都是用稻草把子堵上的,刺骨的北风象无孔不入的魔鬼,让我的新房更冷清了几分。每日我陪着母亲在屋里坐着,絮叨着流年。然后找来几个大木头,在屋子中央架起一个大火堆,父亲则几乎整天在床上躺着,偶尔姐姐带着小外甥过来,家里才显得有些生机。

朋友约我到集上去玩,我几乎没有丝毫兴趣,无非是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然后又走回来,在看看身边掠过女孩的身影,发出几声故做潇洒的傻笑……

他们说我顽固不化,我默然了,这个冬天,那些东西和我无缘吧?

无论怎样,年关还是不紧不慢的来临了,再也没有儿时那种盼望过年的急切心情了,鞭炮,新衣,压岁钱。望着别家橱窗里的烧鸡,烤鸭,卤香肠。目光冷冷的,甚至有些茫然。

这就是要过年了吗?一场大雪淹没了我所有的记忆,在冬天的夜里。我甚至听到了雪哭的声音。

大年饭是二哥和二嫂做好的,父亲这时候却病得起不了床,于是一家人毫无生气的围在了桌子周围,面对着平时想都不敢想的美味佳肴,没有一点食欲,两个侄子嬉戏着,反而被二哥训了一番,我自己到了酒,拿起喝了,什么时候滴了一滴眼泪在里面也不知道?

第一次,我知道了酒真正的味道,不仅涩,而且很苦。

除夕夜我有始以来第一次在家陪母亲过的,依旧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面,依旧听着母亲的叙叙道道,从为有过的耐心。二哥把他的旧电视搬到了我的新房里面。说是冲冲喜,我看着电视里面跳动的身影,似一个个木偶一般,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声音了。

母亲居然说起了我的亲事,我无可奈何的答应着,还能怎样呢?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父亲忽然到下了,无疑对她是个致命的打击。午夜时分,外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烟花照亮了整个村子。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大年初一,我便把父亲送到了医院,母亲寸步不移的陪着,我很诧异,一向病怏怏的母亲那几日竟然精神出奇的好了起来,做起事情有条不紊让人倍感欣慰。我每天回家做了饭再送过去,然后看着母亲一勺勺的喂进父亲的嘴里才肯离去。好几日,路上的积雪没有融化,踩在上面,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声声刺耳。村子里谁赢了钱,发生了什么……再也不是我关心的事情了,我唯一希望的是父亲的病快点好起来。

父亲出院的时候,积雪开始慢慢开始融化了,我甚至看见了河边的柳枝上冒出了嫩嫩的叶儿,冬天就这样在我的记忆中慢慢流逝着,即使春天的脚步已经向我走近了,我仿佛还停留在那里,听着已经过时的歌曲,写着看似心酸的文字,自我慰藉着。

秋不寂寞的散文 篇13

最近,自进入秋以来,陆续拜读了大家许多关于秋的文字。

看着年少些的,对于秋的伤感。读着年长些的,对于秋的理解与赞美。感受着大家心底里的那份:秋,对于他们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给我的感觉真的是:秋,不寂寞。秋,的确有她灿烂的理由。

早秋的凉爽宜人,中秋的冷风萧瑟,晚秋的一季残妆。还有秋的一世金黄,一季的硕果,以及秋末眼前的那一抹抹灰、黑色的光秃秃、空荡荡……都让我觉得,秋,似一个人的一生。

从婴儿的呱呱落地,到青年时期的成长,再到成年后的丰腴,最后至一个生命的结束。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她充满了激情洋溢、充满了坎坷凄凉,在这些曲折的风雨中磨练捶打。她经历的成长的痛与磨难,也经历了花落果熟的兴奋与喜悦,更经历了生命的完结的礼成。

秋,一路走来。风拾捡了她的碎片,蓝天拥有了她的那抹金黄,大地万物享有了她的果实。

一个人,一路走来。亲情拾捡了他的完结,爱情拥有了他的完美,友情奠定了他的胸怀博大。

人的生命在秋中蔓延,秋的灿烂在人的生命里绽放。只是我们转换了一个方式,一个欣赏他的方式、品读他的方式。

曾经年少,总是嗔怪秋的冷漠。她带来了伤心与凄凉,孤寂与落寞。因为这些悲情都与秋的色调、景致相吻合,自然都一股脑的强加给了她。其实,秋,只是一个替罪羊。她在为我们年轻的心而承担雨泪与无辜的嗔责。年轻的心,不会发现,秋的怀抱里是如此的内容丰富,如此的情怀浪漫,如此的情深意重。只有经过了岁月沧桑的人,才能与秋共进。

在这些年少、年长的文字里,在大家对秋不同的认知里,我似乎看到了自己人生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从无知到积累沉淀了一定的内涵,一路走来,这些成长的笑与伤、痛与乐,都化作了云烟,在秋风中慢慢的散掉。只有不同的`阅历,在心底里根深蒂固的不断成长。

秋天里的蓝天,总是这般清澈。她总是高高的远远的注视着秋的姿容。无论她的额头上又添了几道皱纹,她的脸颊上又增加了几点老态龙钟的斑斑点点。秋天里的风,总是这般多情,她总细细的抚摸、柔柔的吻过每一颗秋天里的果实,为它们增加一抹独特的季节的味道。

秋,真的很大度。谁拾捡她一分,她就在谁的眼里绽放。即使她已经被分割成了七零八落、碾成了尘埃。她都用自己那颗博大的心,容纳着、包涵着、理解着、支撑着……

秋,真的读懂了大家的期盼吗?真的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吗?真的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世幸福吗?

是的,我想是的。你看,哪一个父母,不是似卑微的奴仆,他们总是在自己儿女的身边,默默的打理着这些“公主、少爷”的一切生活杂务,而且在这些日复一日的重复与奉献中老去。尽他们为人父母的最大可能终其一生,无怨无悔。人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循环,秋也如此一季又一季。

恒星的宿命 篇14

鲁赫曼表示,由于该恒星系统距离地球相对较近,既是搜寻系外行星的优良目标,也是人类研究太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命运的最好标本。

46亿年前,在银河系的一隅,密度极高的大块气云尘埃逐渐旋转凝聚,有点像地球上龙卷风的雏形。热气云严格遵守角动量守恒定律,半径越来越小,能量越来越大。同时,外部星云开始形成一个圆环,围绕着中心星体旋转——这是未来行星等天体的构成材料。

超高速运动的尘埃云被逐渐压缩,最终导致内部温度足够发生核反应时,这颗星体就被“点燃”,开始了核聚变反应,太阳就此诞生。

在晴朗的夜空下,我们肉眼可见的只有3000颗亮度不等的恒星。但实际上,仅银河系就有上千亿颗恒星,而宇宙又是由数千亿个银河系组成的。因此,有人形容宇宙中的恒星就如地球上的沙粒一般。

太阳的直径是160万千米,可容纳100万个地球,但它只是中小型恒星。大号恒星海山二比太阳大500倍,而位于猎户座的参宿四比海山二还大300倍。如果将其置于太阳系,它将占据太阳系一大半的位置,边缘直达木星。迄今发现的最大恒星是大犬座的VY星,它比太阳大10亿倍,可谓超级巨星。

燃烧着的恒星呈现不同颜色,有红色、黄色或蓝色。有的恒星形单影只,独守寂寞;有的则互相环绕,如影随形,就像本文开头说的那两颗褐矮星。

2004年,借助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科学家终于看见了恒星形成初期的天文景观:在它被点燃的瞬间,照亮宇宙中的一大片空间。

恒星之所以可以保持稳定,是因为它自身引力形成的向心力与核反应产生的离心力相互抵消。但是,与其他生命体一样,恒星也有生老病死,不可能万世永生。

以太阳为例,70亿年后,每秒消耗6亿吨氢燃料的太阳将油尽灯枯,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热量将很快吞噬水星和地球,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转眼便会蒸发完地球上的海水,大地高山均呈熔融状。我们昔日美好的家园,转瞬之间成了惨不忍睹的炼狱。

红巨星的内核极不稳定,它燃烧完氦之后只剩下内核,成为白矮星。说到太阳,它的核燃料耗尽后会变成和地球大小相当的白矮星,但其密度是地球的100万倍。如果把一块方糖大小的白矮星物质放到地球上,会因为密度过大而直接坠入地心深处,犹如一颗巨型子弹把地球射穿。

恒星死亡时,有的静如秋叶,波澜不惊;有的剧烈爆炸,甚至形成万物终结者——黑洞,一个渐渐清晰的宇宙怪物。

恒星爆炸残留的超高密度内核像破茧化蝶一样,成为中子星,其直径虽然只有30千米,但它的质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1立方厘米中子星物质的重量相当于美国所有小轿车的重量之和。

当大于太阳10倍以上的恒星死亡时,它们会在强大引力的挤压下发生剧烈的爆炸而形成超新星。大犬座的VY星一旦爆炸,将产生仅次于宇宙大爆炸的动静,会波及上千光年的范围,瞬间蜕变成黑洞,并释放出恐怖的伽马射线暴。前者会吞噬能量、引力、时间,甚至光线;而后者所到之处,物质顷刻蒸发殆尽、荡然无存。

宇宙中的每颗恒星都与众不同,它们威力无穷,在其爆炸尘埃中富含氢、碳、氧、硅以及铁等物质,并将它们撒向远方。恒星创造了宇宙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

不是吗?我们由碳元素组成的体内,还含有氧元素、铁元素等,这一切都来自恒星内核,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得这些物质。所以有人形象地说,地球只是我们的继母,宇宙恒星才是我们真正的母亲。

上一篇:数学听课通知下一篇:《赖汉的幸福指数》的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