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2024-09-27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精选8篇)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1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长河里,诗歌是一朵朵跃动的浪花。她展现了中华民族灵魂的高度和骨子里的普世价值。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更是文学之瑰宝,犹如文明之乳汁,她哺育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让人们在纷繁的生活中依旧可感受生命之浪漫。故此诗歌教学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能够选入教材的诗歌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学好古诗,对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词汇、提高语文表达写作水平等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陶冶他们优美的情操都具有很大的裨益。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呢?

一、兴趣教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诗歌心神向往。

1.科学安排内容,培养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鲜明的、能引起主体情感共鸣的教学容易激起主体的兴趣。根据这一学生的心理想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选一些文质兼美的诗词材料,以材料本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要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二要必须给予学生以某种新的知识。

2.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欲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如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配乐讲解、吟诵等,或通过引导画画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感知诗意。以《钱塘湖春行》一诗为例,教学时可首先让学生从诗句中找到诗人描绘的景物,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景物简单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迅速进入诗境。

二、情感教学法

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明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诗歌朗读,首先应从诗的内容出发,确定朗读基调。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歌颂还是揭露,是劝勉还是讽刺,是赞美还是惋惜,是激动还是平静,是欢快还是忧伤。这些都是指导朗读时必须先弄清楚的。例如同时李白的赠友之作,同写好友别离之情,可是在《赠汪伦》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跟《送孟浩然之广陵》不一样。前者,充满了愉快感激之情,后者却流露出黯然惜别之意。前者可以读得高昂轻快,后者应该读得低沉迂缓。又如王维的《鹿柴》和曾几的《三道中》,同写深山幽静,同样既写所闻又写所见。可是前者写的是一种幽美静谧的境界,表达的是一种闲适恬淡的心情,观察也极入微,读起来就宜于用舒展、平缓的语调,吐字要清而稳。后者描绘的是一种清新幽静的景色,抒发作者游兴勃勃、欣喜愉快的激动之情,朗读时应该用比较高昂而轻快地语调,读出轻松愉快的感情来。其次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格律诗的节奏,有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音调节奏表现在平仄上,意义节奏指的是语言的节奏(语法结构)。两者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

三、意境教学法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课时,我让学生画出枯藤老树点明秋天;缀上昏鸭,惹动旅人愁绪万千;画出的小桥、流水、人家,牵出思乡情;古道西风,立瘦马,单调萧瑟凉至极点。这样使学生能够深一层进入诗歌营造出来的意境,触景便能生情。

四、模仿创造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以景与情是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入模仿创造,让学生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激发情感,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先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李白正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水来比喻他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之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依照《赠汪伦》写朋友、家人之间的送别诗。学生们兴趣盎然,亲情、友情跃然纸上。一学生是这样写的:“黄斌乘车将欲行,忽闻身后告别声。高速公路长万里,不及曹鑫送我情。”(黄斌、曹鑫均为班内学生。)也有这样写的:“妈妈帮我缝衣裳,一针一线密密缝。绵绵纱线细又长,不及妈妈爱我情。”当然,鼓励学生模仿,作为教师也可把自己的创作与学生分享,以现身现教激发学生诗性。如笔者本人因游游去观看过广西德州跨国瀑布,就模仿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诗一首。《观德州瀑布》 :汽蒸中越界,波撼德州城。云霞或明灭,飞禽绝踪影。潭深涵急流,渔楫罢渡横。欲济无坚舟,达摩一苇行。笔者把当时的照片及录相资料在课堂展示后,学生一对比,诗意基本明了。再简介达摩渡河之典故,学生兴致突然高涨,都跃跃欲试。此后,每堂诗歌教学,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堪佳。

五、课外活动教学法

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如诗歌朗诵比赛、诗词联句比赛、与诗词有关的常识比赛等;开辟诗歌专栏,展示学生在各项诗歌竞赛活动中的成绩、学生诗作和诗歌鉴赏文章,介绍学习诗歌的心得体会等,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其成果的机会。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长久保持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再溶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的理论,不断探究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弘扬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之魂。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2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我国历代的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影响。余秋雨先生说过:“在欧洲, 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 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 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 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 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 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可见,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 诗歌由于语言生动凝炼, 意境清新深远, 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二、探索教学方法, 强化诗歌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认为:我国曾是诗和散文的大国, 诗歌, 造就了由简炼而产生的美的语言和无穷的诗意, 作为中华古老文化的代表, 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而且要引以为豪, 同时在陶冶情操完善人的知识方面对广大中学生有重要的作用。尤其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诗词歌赋在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诗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 应依据学生心理, 逐步强化诗歌教育, 适当进行诗歌创作, 培养学生们的诗才。

1. 从绘画角度来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 如何去感受诗的图画美呢?教师可以把书中涉及的实物做为绘画素材, 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 把它描绘成一副完美的图画, 让学生从欣赏画的角度去领会诗意美, 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的意境。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学生这样描述:在黄鹤楼送别友人, 友人在鲜花盛开的三月登上去扬州的船, 诗人站在码头上, 目送孤独的帆影渐渐在蓝天碧水尽处消失, 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多美的一幅画, 在画中, 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友人无限依恋的深情。倘若遇到有绘画天赋的学生, 让他把这些景象画成一幅画, 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为直观了。

2. 从音乐的角度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一首好诗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往往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而一首好歌儿给人的感受却是任何人都说得出来的。读诗的感觉像什么呢?如“真情像草原一般广阔”, 似“潇洒走一回”一般洒脱, 犹“二泉映月”一般悠长, 若“赛马”一样奔放。借助音乐来体味诗意, 学生一定会感到趣味无穷。我国古代的乐府诗可以配乐演唱, 其实这也是一种以音乐来感受美的形式, 学生如果能以优美的乐音唱出全诗的内容, 不论他采用何种曲调, 只要他能从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就说明学生对诗的理解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了。

3. 从改写的角度来拓展诗歌的内涵。

诗歌因为字数有限, 很难准确形象地传达出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中学生社会阅力不丰富, 知识水平有限, 就更难把握其深远的意境了。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扩充句子入手, 从读诗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多角度进行思维, 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语言优美的散文诗, 或者是扩充为写景叙事性散文, 这样领会诗歌的内涵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有位学生曾经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了这样的改写:常常回忆起在溪边亭子里饮酒赋诗、尽情玩乐直到黄昏的情景, 我们高兴得忘记了回家。太阳西下, 正忙着寻找回家的路, 焦急之中不小心把小船划进了荷塘的深处。一阵飞鸟的叫声映入耳际, 原来是我们奋力划船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栖息的鸥鸟。看罢这则生动的改写, 领会诗境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制定评价标准, 让“文题不限”真正落到实处

组织有关诗人、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等方方面面人士, 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能力教育,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敢于标新立异等精神, 实事求是地、切合学生实际地讨论, 研究中学生诗歌作品评价办法, 让中学生诗歌“冲出牢笼”, 让中招考试中作文试题写成诗歌的考生不再担忧, 让中学校园里“小诗人”日渐多起来。这是目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 对于诗歌的评判, 主要看语言、形象和思想感情, 只要这三方面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上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即是较好的诗歌, 如果吹毛求疵, 拿成年人甚至是成年诗人的眼光去评判青少年学生的诗作, 人为地抬高诗歌的“门槛”, 用顽固保守的心态去衡量诗歌教学, 那不仅仅是有失公允, 而且是十分错误的。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篇3

探索意境。感受诗歌之美

诗歌,是文学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中,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最早形式之一,占有很高的地位。初中语文教育也重视了诗歌这部分的教学,将诗歌作为文学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入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诗歌教学,使学生获得文学素养上的提升,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升华。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独特意境进行把握。意境,是诗歌存在的环境,脱离了一定的意境,就不能称之为“诗歌”。真正的诗歌都是在意境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内容,体会意境,把握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所谓意境,一般是指作者通过诗中物象所表达的一种境界,即把作者所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诗中所写景物来表现。把握意境是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欣赏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体系中,从诗歌特有的意境中感受诗歌的力量。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篇著名的作品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该首先从意境的把握上着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8个字,但是却创设了一个苍凉、凄美、感伤的思乡意境。在这其中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用10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这种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情景高度浓缩的效果,创造出了游子思乡的典型意境。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夕阳、河畔、金柳营造出了唯美、静谧、轻柔的意境,表达出了诗人内心重逢旧地的喜悦和那淡淡的哀愁,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之下风景的留恋和痴迷。这是诗歌独特意境给我们的美的感受,是学生通过意境的把握才能体验到的。

意象把握。感受诗歌的灵魂

意境是诗歌之美生成的环境,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每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歌,都有着已有独特的意象,这些经典名作,正是在那些意象的支撑之下,闪耀着唯美的光芒。对意象的把握,是学生掌握诗歌灵魂和内涵的前提。而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也必须要注重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对诗歌的意象有准确的把握。其实,所谓的“意象”,也就是诗歌中的事物,是作者赋予了浓厚情感的事物。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都是组成诗歌的意象。而正是这些意象,让诗歌产生了撞击人的灵魂的力量;也正是这些意象的组合,使得诗歌的感染力达到了极致。其实,这些意象不光是在这个作品中代表游子思乡,在其他作品中也是代表苍凉意境,几乎成为思乡情感的代名词。

评论诗歌。深入诗歌世界

在初中诗歌教学中,欣赏诗歌是主要目的。但是,感觉上的欣赏和品味还不够。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该得到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欣赏把握诗歌基本基调和意蕴的基础之上,对诗歌展开评论。通过评论,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初中语文教育的要求。在许多形式的考试中,诗歌欣赏和评论都是必考题目。因此,无论是从应试教育,还是从素质教育着眼,学生的诗歌评述能力都应该得到增强。如,教师在将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引入课堂诗歌欣赏中后,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之上,对诗歌进行评论,写一个短评。答案可以是开放的,只要学生能够把握“孤寂怀乡之情和游子思乡的独特形象”就可以了。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审美教学的策略 篇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文学教育的不断升温,初中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诗歌作品。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语文教师应以美学的艺术的眼光去发现它,将之作为审美化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对话、感悟、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一、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

明代文学家苏伯衡说:“言之精者谓之文,诗又文之精者也。”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的情怀和观念。此外,现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理性美、新奇美都会带给学生审美愉悦和深刻的感悟。现代诗歌的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想象空间,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例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可以让学生捕捉诗歌中色彩艳丽的形容词,如“青荇”、“金柳”、“青草”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色彩美,而且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使人读来温婉,想来唯美。又如诗歌中“康河的柔波”、“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隐喻的使用,使得这首诗意味深长,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语言因素,不仅能增添诗歌语言本身的美感,而且使学生的审美目光被吸引到诗歌自身语言之上,获得真正的审美意义。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现代诗歌语言内涵的挖掘与领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有些诗句,单靠学生的体验是达不到理解的层面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讲析”,对某些诗句的深层含义,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体味、诵读才行。如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月光”、“阳光”、“深夜”、“黎明的音响”、“星“等意象,字面意思很好懂,诗人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但在“深夜”的背后,更深沉的意境,就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体会、掂量、品味,从而感受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要让教师的.“讲析”来来替代学生的阅读感悟。现代诗歌中有很多语句看似大白话,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方能体会。

二、挖掘现代诗歌的形象美

现代诗歌的形象常常是隐喻、拟喻、和象征的意象,意、情、意象的结合因此而显得比较隐秘。所以,现代诗歌的形象有朦胧美的特征。在教学现代诗歌时,就必须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开掘现代诗歌的审美内涵时,要注意形象的多元化倾向,让学生开拓思路,减少思维定势的影响,对诗歌形象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观照和认识,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

例如教学裴多菲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就应该引导学生挖掘那些“超越了自然而又回到自然让我们触手可及的诗歌形象”,使学生在“浪花”与“小鱼”、“荔杯”与“小鸟”、“废墟”与“常青籁”一系列亲切熟悉的形象中,强烈而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情感力量的撞击,进而感悟诗歌的形象之美,并通过形象获得内在的情感体验。

又如,在教学艾青的《我爱着土地》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跳跃的诗行中寻觅到“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等几个形象,以及这些形象之间的空白点,来填充自己的理解,从而感悟到诗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可以让学生在诗行中填充能体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情节和事件,从而体会诗歌中蕴含着的对周总理的无边的怀念和深深的哀思。

三、挖掘现代诗歌的意蕴美

现代诗歌不仅为学生的感官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还通过形象,表达出一种更深沉、更丰厚的意蕴。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接触的是它直接显现出来的外在的东西,但它的作用并不只代表它自己,而是为了表现另外一种更为内在的东西,即“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诗人的神奇之处,就在赋予平凡乃至残缺精神意蕴之美,从而感染和征服人心。也就是说,意蕴是是超越于物象之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去体味、领悟、想像,才能领悟现代诗歌的神韵。如昌耀的《斯人》: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思想者面对真理孤独的一生,道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悲怆,一种面对苍茫宇宙的独坐感。无语独坐时,总让人不由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王维的“空山不见人”和“独坐幽篁里”,以及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黯然和悲怆,并在天人合一的自然气氛里,在静默的喧嚣中迸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以一种纯悴的、高贵的、切入人类心灵的灵光逼照着我们斑驳的灵魂。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这一系列的形象,体验感悟其中的哲理意蕴,使现代诗歌因其富有深层次的意蕴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内涵与价值。

诗歌要在反复的吟哦讽诵中品味出美的。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的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把握现代诗歌的节奏、语言、情感乃至更丰富、更深厚的意蕴。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现代诗歌大都是优秀的抒情名篇,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色彩》、冰心的《纸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致橡树》等等。所以,我们要抓住诵读来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现代诗歌的音乐美,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美、进而体验现代诗歌的意蕴美。

四、挖掘现代诗歌的结构美

现代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应,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时它甚至超过了诗歌语言本身的能量,因为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余光中说:“我以为艺术的手法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整齐;一个是变化。诗歌的写作要用功夫做到整齐,不然不行,当然流于刻板单调也不行。变化不能无度,整齐要有常态,这两个坐标怎么调配是对新诗艺术的一个大考验。新月诗整齐但不知变化,写出来的是四行一段的方块诗。写自由诗的人写格律诗时,误把音乐性代替诗的形式,这就是韵文化。而一旦写自由诗就容易散文化。过分的散文化是不幸的,散文化是新诗的一大公害。”在余光中的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追求诗的整齐,讲究诗的和谐,但也力图在整齐中求得变化的艺术结构特征。

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这首诗在结构上就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所谓的统一,就是诗歌的段式、句式相对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对称和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所谓变化,就是追逐活泼、流动和蓬勃之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诗人既注意了诗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又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和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之美,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表达出了心中对亲人、对故国的无比眷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结构做这深入的分析,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一定会非常的深刻。

现代诗人艾青在其《诗论》中说:“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真善美的统一是诗歌的审美价值标准之一,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真善美的境界,让现代诗歌教学成为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这样,现代诗教才能真正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注释:

曾卓。《宁静而深沉的意境》,选自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诗人谈诗》,160页。

李卫东。现代诗歌形象的理想追求.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

童庆炳。童庆炳谈文心雕龙.河南大学出版社,.

寒山石。倾听灵魂的风声——昌耀《斯人》赏析

何与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华夏时报,,(189-190)。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诗歌复习 篇5

目标

1.掌握语句朗读的节奏;2.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3.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4.把握常见的特殊句式;5.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6.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方法

一.掌握语句朗读的节奏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予 / 尝求 / 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 逍遥游》)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是故 /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二.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

⑴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汉字通假的主要特点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例如:

①满坐(同“座”)寂然,无敢哗者。②便要(同“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同“返”)焉。④政通人和,百废具(同“俱”)兴。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①依据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一句中的“唱”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讲通了。

②凭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讲通了。

初中阶段实际上把古今字和异体字都当作了同通假字,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进行深究。

考试中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它的读音、指出它的意义。⑵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有相当数量的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给阅读带来了障碍和困难,为此我们也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古今异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词义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在现代汉语里,“江”“河”则泛指一般江河水流。

②词义缩小。例如“池”,古代常跟“城”连用,专指“护城河”;现代汉语里则只指“池塘”。

③词义转移。例如“卑鄙”,古代“卑”指地位低,“鄙”指见识浅;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指“品质恶劣,不道德”。

⑶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

①季节,指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时候、时间、时辰: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时代: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④时机、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⑤时运:是不利兮骓不逝。⑥按时:学而时习之。⑦那时:时先主屯新野。⑧时常、经常:冻风时作。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呢?

①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习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不断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学过的词语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

⑷词类活用:文言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下面举几个常见的句子: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一狼洞(打洞)中;一鼓(击鼓)作气。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③动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尔敢轻吾射(射箭的本领)。惧有伏(伏兵)焉。

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将军身被坚(坚固的铠甲)执锐(锐利的武器)。⑤名词作状语。例如:其一犬(像狗一样)坐于前。西(向西)行百二十步。⑥使动用法。例如:苦(使„„苦恼)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

⑦意动用法。例如:不耻(认为„„可耻)下问,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三.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

“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四.把握常见的特殊句式

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由于历史的演变、语言的发展,它们之间也有相异之处,作为初中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四种即可。

⑴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表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是”表示判断,通常情况下用“„„者,„„也”、“„„也”、“„„者,„„”,或主谓之间用“即”、“乃”、“则”等词语表示判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常用“于”、“见”、“味”、“见„„于”、“为„„所”等形式表被动。例如:帝感(于)其诚;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⑶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主要有四种类型:

①主谓倒装。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②定语后置。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③宾语前置。例如:何陋之有?

④介宾短语后置。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⑷省略句。例如:(村人)见渔人,(村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近几年中考虽未出专门考查文言文句式特点的试题,但从文意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的角度也都考查了这一知识和能力。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有助于全面准确理解文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五、翻译文言句子

翻译文言文一是直译,即对原文一字一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而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尽可能照顾原文的词义。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在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绝境”就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无法生活”。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的问题。“绝境”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的意思。

(二)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土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就泄尽了。

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三)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应用意译。例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里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就比直译好。

(四)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例如: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其中的“而”是连词,译为“和”。为使译文简洁,这个“和”字就省去了。

(五)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例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讳,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照抄不译。

(六)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介词宾语前置句,动词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它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例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你倚仗什么去?屠惧,投以骨。(《狼》)——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冯婉贞》)——于是召集谢庄中精通武术的少年告诉他们说。

(七)译文应注意保持原文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六.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

如何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呢?

⑴略读全文,猜测文章大意。中考文言文的选材一般都较为短小,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通过略读我们完全可以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一步打下一个基础。

⑵精读全文,落实词句含义。猜测了文章的大意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落实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进一步落实开始获得的整体印象。

⑶研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在研读阶段,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脱离“语境”,凭空猜想;不要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拔高文章的主旨。

七.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表明,通过阅读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是较为流行的考题,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必须多加注意,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答题时必须做到两点:

①要有感而发。②要有的放矢。

我们学习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文言文共31篇,而我们考试就一到两篇,当我们看到文言文阅读时,很多同学经常会把文言文的内容弄混淆,那么今天,我们将对我们所学习的这些文言文做个归纳,按照一定的分类,让同学们对我们学习过的文言文内容更加清楚。

一、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学过的这些文言文按内容分成四类,分别是:

(一)山水篇

(二)人物篇

(三)道理篇

(四)说明篇

(一)山水篇包括:《桃花源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观潮》

(二)人物篇包括:《五柳先生转》、《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公输》、《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庄子》故事两则、(三)道理篇包括:《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马说》、《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曹刿论战》、《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

(四)说明篇:《核舟记》

二、我们对以上三类文章再做更详细地分析:

(一)山水类:

1、作者因贬谪而用山水体现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被贬黄州,因无人与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寻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

《小石潭记》: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总结:以上两篇游记因作者被贬而表现内心的凄苦悲凉。《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借作此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好友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朋友。

《醉翁亭记》:作者虽被贬谪,但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总结:以上两篇,作者虽被贬,但却无被贬的悲凉,而是心中想着国家想着天下百姓。

2、通过描写景色来感受自然。《三峡》:通过对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激发出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答谢中书书》:通过对秀美的山川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与朱元思书》: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含蓄地传达出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 的高洁志趣。

总结:以上三篇通过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满井游记》:作者抓住了早春生机盎然的景色描写,表现出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湖心亭看雪》: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西湖雪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表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桃花源记》:在文中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观潮》:本文是一篇写景记事的佳作,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就写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总结:以上三篇借对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人物类:

1、不结交出仕、淡泊名利、《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是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

《庄子》故事两则:庄子借“鸱得腐鼠”的来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借“鹓鶵”来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立场。

《隆中对》:“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句话可以看出诸葛亮绝不轻易结交出仕,淡泊名利。

《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显示出诸葛亮的淡泊名利。总结:以上四篇文章中的三个人物都有着“淡泊名利”的品格。

2、机智、有勇有谋、敢于斗争 《陈涉世家》:陈胜在起义前做好舆论准备,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展现出自己的有勇有谋;在起义前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臣。不难看出他在面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时早已胸有成竹;在于秦王正面交锋中,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表现了唐雎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公输》:墨子在对付公输盘和楚王时都是先让他们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中,让他们理屈词穷,显示出墨子的机智;在面对公输盘点杀机时,更显示他的有勇有谋,充分显示出哦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总结:以上三个人物在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时,不仅表现出机智勇猛,而且还显得镇定自若。

《曹刿论战》:围绕着长勺之战,着眼于表现曹刿的“远谋”。他具有卓越的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突显出曹刿的聪明才智。

《隆中对》:诸葛亮对策,是本文的重点,从诸葛亮对天下形势冷静客观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机智、真知灼见、眼光长远。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在和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显示出来明智、细心;在向齐王纳谏时,懂得说话要注意对象,用婉转的话来告诫别人,这也显示出了邹忌的聪明才智。

总结:以上三个人物在军事上、政治上表现出是非凡的才能。

(三)哲理篇:

1、联系学习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有主动性;学习要勤奋刻苦;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险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中可以知道要想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通过自己的努

力,战胜困难,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把学习比作”山””海”,就可以看出学习的艰难之处,要想要把学习学好就要不断努力,战胜困难.

《愚公移山》从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学习中,我们也要有愚公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取得学习的进步.

总结:在谈学习启示时,还应该要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来谈。

2、联系人生谈启示: 《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让我们知道只要品德高尚,住在陋室之中又有何妨.这教会了我们应该要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爱莲说》:通过学习”莲”的品质,让我们懂得在平时的为人方面要洁身自好,要能做到”清这自清”,要象莲花一样保持着君子的风度.

《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教会我们要保持平淡心,看待事物不要太功利性。

《鱼我所欲也》:让我们知道“舍生取义”的光荣,“见利忘义”的可耻。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他们都一个共同点:都出身贫寒,经历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这让我们感悟到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了苦难,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准则,但也有一条人生基本准则:做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的人。

3、联系社会谈启示 《马说》: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不幸的处境。在当今社会,人才很重要,各个领域都需要人才,但伯乐更重要,没有伯乐,即使有人才也等于没有,所以,在当今社会千里马和伯乐同样都很重要。

《大道之行也》:本文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这也教会了我们作为社会一员应该讲诚信、讲和睦、树公心、去私心,为理想社会而努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是因为他在劝说时能勇婉转的方式,这让我们知道在现代这样一个人与人交往越发频繁的社会戾,学会与人交往是相当重要的,说话要得体,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说话的方式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智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突出地说明了“人和”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当今社会谈起的“和谐”是一样的,还可以联系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正面的:比如雪灾、大地震;反面的:比如“三鹿”奶粉事件。

总结:在谈社会启示时,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事来谈,这样就有理有据。

(四)说明篇 《核舟记》: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篇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总括全文。文章旨在表现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诗歌赏析的解题方法

一、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⑤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对诗歌的体载特征也应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常见题型解析:

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的类型有:

(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

(一)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

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

(二)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1.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三)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当然,分析技巧时我们要综合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题型示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答: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四)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题目解读】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等。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情感赏析

【答题要点】

诗歌情感的赏析,在古诗欣赏题中也常常涉及。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探求在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从而进行归类。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热情奔放、抑郁忧思、昂扬激越、静穆闲适,如果再具体一些,我们将初中所学的诗歌进行归类,大致又有以下常见的一些:离别之情、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爱国、思乡、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请阅读以下诗歌,试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中哪两句写出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2、请说说诗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 篇6

【摘要】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下,需要高度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为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笔者在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大胆的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践行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使得课堂效果得到积极、轻松和高效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课题已然成为时下高中语文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已经有部分高中开展了高中语文诗歌品鉴研究成果交流会,并在专业的教学网站上也刊登了很多关于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的文章,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育研究策略已经在全国引起了重视并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一、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的现状

我们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探究,由于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性、多变性,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创新的体现过程。在曾经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很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对学生的写作意识充满热情,然而学生对诗歌品鉴的积极性却不高。这样作为学生的一方,学生只有消极被动接受,事后学生依靠死记硬背来消化知识。虽然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积极性,但作为学生已然失去了对学习诗歌的乐趣,没有了学习诗歌的兴趣,高中语文诗歌品鉴的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现在有很多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出版一些并不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学生在阅读时还会受到这些不好的书籍的影响,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引导。由于书籍中充斥着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也会引导学生产生错误的观点,并模仿书籍内的言行,这对学生是危害极大的。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把教学目标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在授课中胸有成竹,积极的引导学生诗歌品鉴的积极性,做到全面有效的传授知识。让学生感到品鉴诗歌的快乐,让学生体验到品鉴诗歌的有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更为全面的提高高中语文诗歌品鉴能力。

二、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的意义

虽然培养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对于教师队伍是个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个自我提升和学习的重要过程。目前对如何提高培养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的问题还是个新的课题,但其思想的建设和发展是明显和高速的,只有不断完善高中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才会出现更多的优秀教师。另外多赏识和激励学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诗歌品鉴乐趣,让他们在理解、信任、赏识中主动学习,感受诗歌品鉴的奥妙,体会诗歌的乐趣。学生在诗歌品鉴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还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中无法学到的知识。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诗歌对事物的描写,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R,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的启发。

三、培养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的方法

(一)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诗歌品鉴兴趣

诗歌品鉴对每个高中学生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写,通过教师对文章的渲染,来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品鉴,并通过阅读感受到快乐。只有通过快乐的阅读,学生才能实现诗歌品鉴的有效。

例如在学习文章《荷塘月色》时,作者通过文章中对荷塘的描写引入了作者在荷塘边一条曲折的小路行走,看到的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像流水静静泻在叶子和花上;和荷塘周围柳树的景象。使学生进入无限的遐想中,犹如自身进入到荷塘边的漫步。学生通过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来提高品鉴水平。

(二)教师改变授课方式

教师在引导学生加强诗歌品鉴能力时会出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哪些书是对自己有用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出个判断,把合适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再增加自己的心得体会,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学生在学习《归园田居》时,文中描述作者陶渊明的居住环境和山野之间的悠然自得,陶渊明的一种向往自然的心境。教师通过归园田居中优美的诗句,展现出我国诗词的魅力,从而吸引学生达到提高学生诗词品鉴水平的提高。

(三)创造学生的诗歌品鉴环境

学生阅读后不仅需要好的书籍素材,同时还需要好的阅读环境。每个学生阅读文章后的心得体会都是不相同的,教师可以举办一些读书角,让大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同学,使大家在阅读后有更多的感悟。

例如学生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作者毛泽东在文章中的那种伟大胸怀和指点江山的雄才大略,这些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学生通过毛主席的诗词会有不同的感受,由学生共同体会交流,以便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四、总结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对于教师队伍是个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个自我提升和学习的重要过程。目前培养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还是个新的课题,但其思想的建设和发展是明显和高速的。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高中教学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的发展会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诗歌品鉴的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篇7

一.真情诵读, 透过诗句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无数读者就是因为它传达了诗人真实的情感, 艾青先生在他的《诗论》强调“诗人必须说真话”, 因为“人人喜欢听真话, 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摇撼人们的心”。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说到:读诗的功用“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 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要想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诵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诗歌是讲究音韵的语言的舞蹈, 诵读具有移情作用, 激发美感, 引起群体效应, 唤起内心视象, 并通过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创造的情景交融的生活图景之中, 感受意境美。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在教学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 采取“范读-指导朗读-熟读成诵”的方式,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初学诗歌时, 教师范读, 师生一起走进诗人用生命谱写出的思乡愁绪中,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让学生对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接下来学生就自然地和着音乐吟诵起诗句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随着一遍遍的诵读逐渐加深。这时的朗读指导绝不是技巧的卖弄, 而是通过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创造的情景交融的生活图景之中用心去感受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所包裹着的诗人的赤子之心;那一句痛彻心扉的怅然若失的“后来啊”中生离死别的苦痛和酸楚;“这头”“那头”中那绵绵无期的拳拳之心。当熟读成诵时,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和挚爱便会对诵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 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在诵读中兼及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 使语言更富有活力, 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

二.多角度品读,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我们的文学和诗歌教学至今仍是偏重于‘意义’, 而忽略了语言本身, 或者说关注于某种思想‘结论’, 而忽略了审美‘过程’本身。”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中学语教师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答出诗的“主题”, 不如首先问他们究竟喜欢哪些比喻、句子或意象。

首先, 在经典的诗篇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诗人善于突出对象的特征。如舒婷在《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写到祖国迎来了新生, 连续用“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希望和喷薄而出的力量。《乡愁》中余光中先生连续用“小小的”“矮矮的”“窄窄的”“浅浅的”等形容词来衬托情感的强烈。他们不约而同地突出了描写对象的一个不起眼的特征, 然后将之表现为主要特征, 从而达到具有震撼性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这些意向的突出特征, 会让他们惊叹于诗人巧妙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艺术联想。

其次, 诗歌的节奏美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诗歌真正的节奏之美在于情感的表露, 诗人或直抒胸臆, 或借景抒情, 无论什么样的形式, 都能够把情感淋漓尽致地渲泻出来。我们或者在诗的开头就能感受到情感的冲击,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鸟儿“嘶哑”着喉咙歌唱那片养育他的土地。或者在诗的结尾体会到情感的爆发, 例如流沙河的《理想》中“请乘理想之马, 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 天上太阳正晴。”这些均与诗歌的节奏有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节奏美, 通过尝试让学生改变诗歌的句式, 改变诗歌的结构顺序, 让学生体会诗歌不同句式、不同结构表情达意的区别。或者将诗句改变原有的分行, 还原成完整的句式,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节奏的变化, 敏锐地捕捉到诗歌的节奏与抒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改变诗句内部的语序, 不同诗句的语序以及全诗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独特匠心。如《我爱这土地》中结尾处可比较陈述句式和设问句式的表达效果。我们教诗, 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

再次, 要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语言本身, 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中国古人讲“眼见佳句分外明”, 我们教诗, 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这种敏感, 并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通过“换、调、增、删”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字词, 揣摩语言妙处, 让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 培养语感, 从而消除文本与阅读者之间的张力。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中的形容词“残损”、动词“摸索”副词“已、只、该”, 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妙处。体会这些词语中作者所蕴含的悲愤之情。“在那上面,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中两处比喻带给读者温情、美好的感受, 从而理解作者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实践提高———新诗教学的延伸环节

从仿写练习入手, 鼓励学生能写出自己的诗作。新诗语言新颖、凝练, 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 伴以仿句训练, 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 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 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 充分理解教材。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让学生练习仿写, 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 有学生在题为《我爱这蓝天》的诗中写到“假如我是一朵小花, ∕我也会竭尽全力地怒放:∕为这头顶晴朗的广远的蓝天, ∕为这身旁欢快的清澈的溪流, ∕为这晨曦中洋洋洒洒的阳光, ∕和顽皮可爱的青春蓬勃的孩童……∕———然后, 我凋零了, ∕芳香在空气中却历久弥新。∕为什么我的芬芳如此甜蜜?∕因为我对这蓝天爱的真诚……”此后学余光中的《乡愁》, 也试着让学生以“母爱、友情、童年”等为主题仿写, 学生也都兴趣盎然, 写出了真挚动人的诗句。在教学中, 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 要让学生多欣赏新诗。可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如举行新诗朗诵会,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喜欢的新诗并朗诵。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诗歌理解鉴赏能力、文学审美能力。新诗的教学中也可有意拓展阅读作者相关的其它诗歌作品, 还可和学生一起赏析流行歌曲的歌词。有效的拓展延伸和实践活动将新诗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 就是我对中学新诗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我想, 在诗歌教学中, 只要遵循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新诗教学回归到诗性教学亦即尊重诗歌本质特性的正确轨道上来, 大胆创新, 我们相信:诗歌教学的天空里定能点亮起一盏盏流光溢彩的明灯。

蔺卫芳, 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力求从三个方面总结笔者新诗教学中的教法尝试。一是真情诵读, 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教会学生欣赏新诗。二是多角度品读,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三是拓展延伸新诗教学空间,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新诗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析 篇8

关键词语文 诗歌教学 意境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诗歌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因此,笔者认为,诗歌教学的课堂,重要的是诗意的回归,诗,是文学之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凝练的语言,于千百年来源远流长。

一、发挥想象,感悟意境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作者的主观情绪与客观事物相交融的产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便是诗的“意境”。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感性形象。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因此,感悟诗歌意境,就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再现其中的事物,从而获得真正的艺术感受。例: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词时,要想感悟全词“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和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就必须启发学生对“枯藤、老树、昏鸦”等九个事物进行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展现出一幅立体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其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融。

二、文本训练,领会情感

(一)扣题目。

紧扣不同题材的诗歌题目,能够领会诗歌的情感。1.战争诗或边塞诗。这类诗的题目中往往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或用乐府旧题,多表达的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以及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之情。2.咏物诗。这类诗的题目中往往会出现“咏、题、赠、赞”某“物象”等字眼,多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3.怀古诗。这类诗作往往在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等字眼,表达的感情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的是辛弃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是诗人苏轼对自己年过半百却功业无成的感慨之情。4.送别诗。这类诗的题目中往往含有“送”或“别”等字眼,大多表达的是作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或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之情。

(二)析作者。

分析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有效领会诗歌的情感。如分析诗人陱渊明,我们可以发现他一生坎坷,最后归隐田园。他的诗多描写田园风光,表达闲适的情怀;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再如,分析诗人白居易,由于他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的时代,所以他的作品多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反映了官吏的贪横强暴;揭露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并同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的处境作鲜明对比。

(三)抓诗眼。

抓住诗歌的诗眼,也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感情。所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最能表现主旨的字词。如《天净沙·秋思》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一词,就是诗眼,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最后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万种情思;《黄鹤楼》一诗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字,也对整首诗的情感深化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三、联系现实,理解哲理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品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作所蕴含的哲理。例1:陆游的《游山西村》,有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行鉴赏教学时,可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其中的哲理:人们探讨某个问题,有时会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犹如在苍茫的大海航行中失去了航向。在万般无奈迷茫惆怅之际,突然蹦出一个“灵感”,给人们新的航标,新的启示,新的希望。联系此情此感,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的理解会得更深刻,更透彻。例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的诗意是说,由于人们观山时的立足点不同,对于山的形象,感觉就不同。它告诉人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被某一局部现象所迷惑。教学时可联系现实,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思想方法不同,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人为地造成一些失误。倘若能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慎重地处理问题,就会减少误差,带来更多的公正与合理。

总之,古典诗歌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大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诗歌鉴赏教学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玉岩.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美学欣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2]王立春.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3]唐雪梅,唐朝伟.古诗词教学方法探微[J].宿州师专学报,2003,01,(5).

[4]王通才.浅谈如何进行古代诗歌鉴赏[J].语文天地,2005,01.

上一篇:劳动使生活美好作文下一篇:对第一书记的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