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共12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篇1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而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感慨,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笔者在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写作目标,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创新写作教学。
一、着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兴趣是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首先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沟通的需要,是我们必需的能力;其次,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要让学生感到压力存在,使学生能够破除畏难情绪,从而大胆设想,敢于创新想象,为他们营造一种安全心理氛围;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扬个性,写自己所想所思,在立意、谋篇、选词上拥有自己的特点,对待学生的作品,要善于肯定,发现文章的美,及时挖掘文中的闪光点,以此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其乐于表达。
二、拓展写作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写作需要有丰富的素材和空间,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放开对学生的束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资源,减少命题作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拟题,如通过写读书笔记、写观察记录、生活练笔等形式来练习。另外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留给学生发挥个性的机会,如可以多提供几个命题,或是多几个角度,让学生自己选择,自由立意、自主选材,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写作空间,减少统一要求,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驰骋他们思维的快车。
三、培养学生独立写作意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交流方式,是自己与内心、与外界、与精神的沟通活动。自己就是写作的主人,写作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指导,而应靠自己的力量提高能力。因此,写作的材料、写作的立意、写作的形式、写作的结构等等,都要自己去构思、去选择、去拟定,总而言之,一切都要自己独立完成。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还意味着要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有关问题。有了有意义的题材,要能够及时记录下来;有了新的感受、体验,要能够立刻付诸笔端;有了一些发现,要能够赶快写在本子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完成写作任务,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
四、丰富阅读,蓄足水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教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要重视向课外扩展,鼓励学生主动热情地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书刊的经典性、思想性、基础性、批判性要符合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一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二可以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口才;三可以办墙报、文学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之所以有不少学生写作时咬笔头,即使写了,也是干巴巴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肚子里没内容,无话可说。因此,通过广泛阅读,学生既可以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的诗文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的精粹,同时又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写作材料。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增加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五、引导学生互助自改与讲评
新课标提出了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改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由于思维的定势影响和疲劳因素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大乐意看自己的文章的。即使看也不易发现其中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互助自改,是一种较理想的批改方式。学生之间互评互改也是一种交流互动和提高的方式。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批改讲评,学生通过评改其他同学的作品,不仅可以交流写作心得,分享写作感受,取长补短,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和竞争的热情,从而达到以评改促写作的效果。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过程,实质也是学习者的精神世界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通过细致分析别人的文章,并进行修改,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就进行了一次自主建构的过程。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毫无疑问意味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形成。
写作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到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水平的方式方法,那么作文教学就是成功的,学生也就不会害怕写作了。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篇2
——车尔尼雪夫斯基
对于这句话,许多人并不陌生,它的意思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这对于学生的作文再适合不过了,由充实头脑,美化心灵的过程中从而写好的文章。如果平时在课堂上认真作一番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当老师在宣布“今天要写一篇作文”时,大多数学生的神情都是沮丧的,连平时学习成绩好地同学也不例外。我在教学时曾经碰到过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把写作文当初一种苦差事。如果是几个学生有此种感受,也许我们会不当一回事。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大部分学生如此,这不能不令人思考。
从现实的教学来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什么终南捷径,除了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增加语言库存,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记得以前在一本教学刊物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因此,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中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中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刍议 篇3
一、以生活为背景,以点到面导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但现实情况是学生作文缺少“真生活”,一味的虚构“假”、“大”、“空”,这样的作文写多了,一提作文学生就“头痛”,感到没有东西可写,感到索然无味,也就成了正常现象。追本溯源,老师的误导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老师一味要求写积极高尚的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只有积极高尚的内容才是真生活”的错误认识。因此,我们应当让学生从凡人小事中体验生活的真实,感悟真性情。
组织实践活动后作文是引导学生体验真生活抒写真性情的好方法,比如,清明节组织学生蹬山,让学生亲近自然;开亲子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心灵;周末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学生体验亲情的伟大——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旦有了切身体验,就会变得兴趣盎然,然后作文必会情真意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的美,进而体验作文美。
二、取消作文本,个性张扬激作文
学生对作文的反感的往往不是直接外显的,而是把作文的载体——作文本作为发泄的对象,要么潦草应付,要么干脆不写、以诸如“没东西写”“不知道怎么写”等理由搪塞。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学生随便用什么本子写的文章总比在作文本上写的好,是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吗?不是。是作文本这种外在的形式限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自由驰骋的空间。
取消“清一色”的作文本,不对作文本做统一的规定,倡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笔记写作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做过这方面的实验,除了不对作文本做统一要求外,我还提倡学生自己美化作文本,比如做一个精美的封面,在作文中添加插图等,学生的作文本个个不同,插图风格迥异,有的学生还模仿刊物为作文本取了好听的名子,有的学还加上了“刊首寄语”,写的文采斐然。一个微不足道的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三、激活竞争力,你追我赶比作文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竞争力,缺少成功感,没有形成你追我赶、一比高下的局面。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得到他人认可的渴望,教师的引导是点燃学生成功意识、激活竞争活力的关键,引导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的作文发表,或在班内、或在校园里、或在报刊杂志上;比如开展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整理作品集等等。
我坚持在每节前为学生读作文,收到了好的效果。把每次日记、随笔、作文中的优秀作品挑选出来,拿到课前来读上三四篇,并予以中肯的评价,学生们马上就会行动起来,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能让老师读给大家听,结果是下节课立即就出现更多好的作品。另外,每学期期末我还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作品的班内交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潜力得到了较好的挖掘,有的同学利用假期把作品打印成册,并加上了精美的封面、插画等,有的学生还要比一比谁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多、档次高。
其实,学生的作文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比出来的,越高明的老师越会激发学生比一比的决心和信心。
四、批改多样化,团结协作帮作文
作文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他们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的及时、客观的评价,所以,老师及时认真日批改、在作文批语中表现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我们又应看到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大多希望的到其他同学的肯定,因此,我们不妨把作文批改做多样化处理:教师批、同学批、个人批结合起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即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又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事实证明,老师的批语远没有同学的批语吸引力大,几节学生互评作文课之后,在我的班上学生写完作文后会立即主动找同学批阅,也回主动为其他同学秕阅,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因多样化的批改方式拉得更近了,学生自然也就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有效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文在中考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 加强作文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判断及写作能力, 使学生对未来的生活与发展, 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当前, 作文教学难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教师教学的突出问题, 农村初中学校以及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1.改革步子迈不开, 教学观念仍然滞后
现阶段, 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初中语文教学也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模式依旧存在于农村初中作文课堂中, 教学时更加注重教师的作用, 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1]。由于长期受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 很多农村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是唯我独尊, 认为学生必须要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 要绝对服从教师的想法和意见。这种模式下的作文学习, 学生不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文章千篇一律, 敷衍了事的现象很普遍, 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全面的提升。
2.片面注重技能训练, 忽视真实情感的表达
在当前使用的语文版教材中, 作文教学的编排基本上处于无序列状态。教师们按照一个单元一篇作文的模式进行作文训练, 这种训练缺乏整体计划性。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讲述本单元作文写作的技巧, 然后让学生参考自己购买的课外作文书籍学习, 这种模式下的作文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被固定。作文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成绩, 往往还会盲目的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写作训练, 这种机械化的作文训练会使学生对作文写作失去兴趣, 而且在训练中, 学生为了满足教师的需要, 凭自己的主观进行臆造, 作文中看不到学生的真实情感。
3.作文训练急功近利, 写作模仿现象普遍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 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和提升作文, 他们往往会急功近利地选择模仿。因此, 书店中的优秀作文一直备受学生的关注。很多教师也认为“背熟范文可以打天下”[2], 能够从优秀的范文中吸取精华, 但是这种模式的作文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的写作逐渐陷入模式化的怪圈中。长时间习惯于机械化的模仿训练, 使学生在写作中很难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再现, 于是生搬硬套, 往往不能获得高质量的作文, 结果还贻笑大方。
4.作文讲评不到位, 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 通常情况是对作文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以及书写等方面进行评价, 但是教师的评语比较机械、枯燥, 缺乏激情, 没有赏识、激励, 甚至很多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作文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使得学生逐渐无所谓, 不关注、不重视作文, 仅将写作视为一项任务而已。
二、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1.指导学生, 明确写作的关键环节
好的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新颖的标题能够吸引人的眼球, 增加作文分值, 还会对学生的写作思路产生影响。教师要提醒学生, 拟定题目应简洁概括, 画龙点睛。还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文章, 从优秀的作品中借鉴吸收, 提升自己的拟题能力。拟题完毕就进入正式写作, 文章写作提倡开门见山, 揭示全文主旨, 并使故事迅速展开。有了良好的开头就能够吸引读者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将作文内容进行丰富和填充, 则使文章更加充实。前有伏笔, 后有照应, 文章内容就更加完整, 结构更为紧密, 才容易引起共鸣。
2.引导学生, 加强写作素材的积累
要写出好作文, 必须要积累丰富的素材。但是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 学生所掌握的材料基本上一致, 作文中列举的事例比较陈旧, 不能提升写作的质量。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应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素材积累本, 养成习惯, 将自己读过的经典台词、名言警句、人生感悟等都摘抄下来, 同学之间进行分享, 随时积累[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作文范文, 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让学生进行积累, 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在写作中能够利用别人的话使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强化学生的练笔积累, 让学生写周记, 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并写上评语。学生练笔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 并在作文课或者自习课上由教师和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点评。通过写作素材的积累, 让学生头脑中存有东西, 从而不再害怕写作文时没有话说, 以提升写作质量。
3.提醒学生, 明确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经常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很多经验与道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 了解周围的人、事、物等, 学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并将生活中的细节当作写作的素材, 通过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情感[4]。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生活, 抓住写作的灵感, 在实践中积累自己的写作经验。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 锻炼自己的文笔, 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4.鼓励学生, 展开合理的想象, 创新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没有情感的作品, 笔调再好也无法打动他人, 因此要强化学生写作中真情实感的表达。初中生是富有朝气的, 他们敢于剖析自己, 不喜欢说假话和套话, 往往说真话、实话, 应激发他们写作时坦诚相见, 发自肺腑。同时, 要为学生创设活泼的情境,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写作。例如, 广西河池初中学校使用的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内容———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自由创作,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想入非非”、敢议“不可思议”等[5], 使学生的作文绽放异彩。
5.组织学生, 进行科学的作文评价
写作完毕, 需要对学生作文进行科学的评价。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可及时阅读, 当面点评, 也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进行组员互评。无论何种方式, 都要为学生提供中考作文评价的标准。如果让学生在小组内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 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每个小组要搭配不同写作水平的成员, 从而保证评价的质量以及效果。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能够阅读到不同风格的作文, 并在相互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这种评价方式也可以使一些不擅长写作的学生被迫发表意见, 而不敢懈怠, 从而积极思考与学习, 力争上游, 不断进步。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使初中语文教学的受关注度也逐渐提升,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基础, 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必须明确当前学生写作水平比较差的原因,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 指导学生明确写作关键环节、积累写作素材, 加强生活实践, 鼓励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学会对作文进行科学的评价, 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清.关于初中语文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 (教师通讯) , 2015, 15 (15) :43.
[2]程琦.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 (中) , 2014, 8 (8) :84.
[3]武玉龙, 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2 (2) :168-169.
[4]曾志小.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 (1) :154-155.
浅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5
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唐伏秀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写作方面,主要指不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不懈地努力。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受益颇多。它是夯实人生成才之基,开启事业成功之门。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觉得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以下六个方面的习惯。
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启迪思维、认识事物、增长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对语文素养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自然、社会和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多角度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脑子里的“货”就会多起来。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就写不出深刻隽永的文章。
二.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作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现代文学家邹韬奋写道:“我所看到的书当然是不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手了,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的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际。”如果我们能多挤一些时间,经常阅读报纸,阅读高质量的杂志,吃掉若干本好书,既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思想,又可以吸收丰富的词汇,那些名人传记、中外名著、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文化资料、详实数据等等,一旦被我们掌握,到用时,就会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作文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三.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也。”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抓住“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们并不多谈理论,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一遍又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层次脉络、表达方式、思想感情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读者,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巴金先生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说熟读是基础,成诵是关键。在成诵之后,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才能变成自己随时驾驭的知识,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
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倡导的内容之一,中学生课外练笔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反复阐述过,他分析说,单靠教师出题每周一作,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须课外作文”。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周记,写画家写生式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及时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多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课外练笔同课内作文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它强调一个“练”字,不过多地在写作知识或理论上做文章;它的自主性很强,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老师、家长等任何人的限制;它可以有多种写作形式,不受写作体裁的制约,它有强烈的真情实感......总之它是课内作文缺陷的弥补。
五.养成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习惯
审题,要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的文字和文题要求,认真品味文题中的导语,冷静排出文题的干扰,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如果审题不准,偏题甚至跑题,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立意,要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立意时要围绕文题放开视野,纵横拓展;要紧扣时代特征,有的放失;从小题材着眼,以小见大,从大题材落笔,化大为小;从多角度思考,由表及里,平中见奇,准 2 中求异。选材,确定文章主题后,要快速从思想和记忆的宝库中寻找材料,选材一要切题,二要典型,三要具体,四要新颖。构思,是一篇文章写作的通盘规划和总体设计,比如,如何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组织、取舍、裁剪,如何谋篇布局,结构成文,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安排详略、运用技巧等,都要快速思考,想点子,找办法,构建写作蓝图。
六.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不厌百回改。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修改。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据传说,宋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不仅可以促进作文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和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修改文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所写文章确实可以改,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方面没有大的问题,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离题,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太差,就不适合修改,因为修改也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修改作文首先要明白修改的要领,一般可以从主题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入手。要坚持自己动手,勤练修改,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师或同学的意见,或试改后再听听老师的意见。
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把无目的、无计划、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的学习的关键。作为一个教师应当尽自己所能,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浅议初中作文教学
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唐伏秀
写作是一个人在一辈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中学阶段则是掌握这种技能的黄金时期。因此,重视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了一套作文教学的方法,积累了作文教学的点滴经验,整理出来,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现在通行的作文形式一般有三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下面就如何让学生写好命题作文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方式,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定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内容、体裁等来写一定规格的文章。这种命题作文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向;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能较快地完成写作任务。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这类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作文一定要做到认真命题、指导、评改这最基本的三点。其实要做好这三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命题作文要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A.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常言说的好:“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题目就是文章的“慧眼”。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学生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教师要掌握命题要领,提高命题技巧。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就要求题目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最能体现学生生活。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设计出一些可写性、新颖性、启发性的作文题目。命题符合学生口味,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来也 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例如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成《你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和XX说说心理话》就不如改成《XX,你了解我吗?》等等。
B.要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命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倾诉心里话。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5岁,这个时期的学生叙事能力强,对所叙的事能做一些抽象的槪括,所以命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日趋成熟而有所侧重。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期,他们还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趣事》、《儿时的伙伴》、《我上初中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作文得心应手,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活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一些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让学生训练。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善于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这样我又设计了《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等之类的题目。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二.指导学生写好命题作文
A.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前提。审题就是通过审读、分析,弄清题目所给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综合,直到真正弄清题目的要求。审题要达到落实题眼,明确限制的目的。审题审清楚了,作文时就不能越“雷池”半步。如审读《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读题便知,题眼是“趣”,文章就是要着重突出事件的趣味,这也是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所在。文题中的其他词语 5 显然当属限制的内容了,它们分别从对象(我)、数量(一件)、范围(身边)一一作出了限制。
B.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如《愉快的星期天》,这样的题目,如果同学们想表现自己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选取星期天去游乐场玩、参观科技馆、与小伙伴们一同外出野餐、郊游等内容。就拿郊游,野餐来说吧,应围绕“愉快”这个中心,写郊游的过程,尤其是令自己感到快乐、有意义的事情,郊游当中发生的愉快的、令人难忘的片断等。而自己郊游当天的早上怎样起床穿衣,怎样准备郊游用品等等与中心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写了。
C.列好提纲,确定详略。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评改方式
A.自评自改。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早读时间让学生拿出来朗读,让他们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言是否畅通,朗读是否上口,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是否混杂,前后是否重复,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明等。6 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
B.互评互改。习作自我修改之后,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互相评改,互相商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扬长避短。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这时候教师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评判者。
C.教师评改。学生自我修改、互评互改之后,教师就要把作文收上来作最后的总结评改。教师是学生作文最后的读者和评判者,需要把每个学生的作文认真的改一遍,把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挑出来,把不符合要求的也挑出来。符合要求的,当然是我们鼓励和表扬的对象,对不符合要求的怎么办呢?那就要因人而异,既要批评他们没有写出符合老师要求的文章来,具体指出存在哪些问题,又要表扬他们文章里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搞好作文的最后评讲。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篇6
一、方式灵活,激发兴趣
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寫作教学,首先要从兴趣着手,都说兴趣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在全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让作文教学课变成学生满心期待的课堂。
1.将写作训练融入听说训练中要将写作课融入到听说训练中,通过这个方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比如,我有时候在写作课堂上要求学生们自己一人想一个故事,给每个人两分钟的时间来讲故事,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写作课堂的参与度,也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类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见识,扩展思维,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比赛、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多读多说,激发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2.将写作训练融入鉴赏训练中鉴赏和写作是分不开的两个部分,通过鉴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文学写作技巧。在教育教学中,教者应对文本中的一些好的文章加以引导,从作者的谋篇布局,重点词句上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鉴赏,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隐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体悟到遣词造句的玄妙之处。现在的语文课除了教学课文之外,都会在书本后面附有名著导读的部分,教者应要求学生结合相关课文去阅读,看应该如何对名著进行分析和鉴赏,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针对教科书,阅读相关的名著。比如,在谈到《荷叶》这篇课文时,我会将跟冰心奶奶有关的作品拿出来跟学生一起探讨鉴赏,同时为了鉴赏的时候不枯燥,我会讲解一些冰心老人生平的趣事,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培养兴趣。
3.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写作与真实的生活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作文必须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比如,我有次在作文课堂上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家做一次饭,然后把感想写出来。到了周一,果然学生们纷纷把自己的感想交了上来,而且基本上都写出了真情实感,有的写的是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有的写的是自己做饭的技巧和做事的技巧相互比较带来的心得感悟,有的写的是第一次做饭的心情……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只要学生真正从自己真实的生活出发,就不愁没有东西去写。此外,还要注意学生构筑交流和表现的平台。例如,搞一些学生自己的作文报,在班上一起交流和学习,定期将一些优秀的作文报贴出来,让学生完全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二、多积累、观察,让学生养成乐于积累、善于观察的习惯
学生们害怕写作文常常是因为觉得无事可写或有话不知怎么说,究其根源则在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少对素材的积累。因此,我要求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学生的摘录分为主动摘录和被动摘录。主动摘录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和感人的事例就摘录下来。被动摘录是教师指定的摘录。例如:学习《春》时,让学生摘录描绘春景的佳句;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摘录赞美雪景的美段。我还将摘录引进了课堂,课文里出现的佳句、学生回答问题时用的美词、试卷选文中的典型事例,我都让他们随时记录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纸一笺,都有令人心动的瞬间,所以我还常常提醒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任何事,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学会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如,去年寒假我国部分地区下了几场大雪,开学的第一天我没有上新课,而是让学生交流下雪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的学生描绘银装素裹的雪世界;有的学生叙述千里送鹅毛的情意;有的同学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下课的铃声已响起,教室里那一双双高举的手却迟迟不肯放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写作的源泉一定长流不息。
纵观古今中外在写作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有着博览群书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积累的同时,书香也能陶冶学生的写作及性情。此外,我也推荐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阅读有关的名著及文本,比如说对于红楼梦,我推荐学生可以结合电视剧《红楼梦》一起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名著本身的理解,也能加深对于名著要反映的主题的一些思考。
三、应用情感教学的方式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情感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而初中语文教师也应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方式的应用。这主要是得益于师生之间的友谊,而且师生之间的友谊往往十分深厚,而这就给情感教学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作文写作实际就是学生与心灵的沟通,能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还能通过作文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作文中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自身的激情将学生对作文写作知识情感的技法,以情感教学将语文的人文性充分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激发后,教师就应学会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情感进行作文写作,换言之,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应带有强烈的情感,通过作文这一载体将学生的情感表达出来,进而在不断丰富学生作文写作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谈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7
一、从写日记着手, 熟能生巧
许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有时候扁嘴摇头, 有时候觉得可笑, 不为别的, 就是因为学生的作文空洞、乏味、脱离现实、不切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是学生经历的少, 对于未知的事物无法进行描写, 只能生搬硬套、闭门造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观察, 疲于应付, 造成为了应付教师和考试而写作文, 并没有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要知道, 写作是因为发表的欲望, 就像说话一样, 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不吐不快。同时, 写作也要有一定的技巧, 要表达的恰到好处, 不能让人看了糊涂, 如果能让人深入进去阅读, 那就算成功了。鉴于学生写作假、大、空的现象较多, 我觉得不能让学生脱离生活, 离开实际, 而要走进生活, 贴近生活, 感悟生活, 从身边的素材开始着手, 熟能生巧,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有愿望想要表达。“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故事, 并有所感悟, 是写作的必由之路。我觉得, 可以从简单的写日记入手。写日记虽然简单, 但是能够坚持不懈地写, 才能够发挥出效果, 这相当于运动中的长跑, 积累了能量, 最终一定会有所收获。
刚刚开始看学生作文的时候, 我禁不住笑起来。有的学生因为模仿别人的作文, 把很多不切实际的事情都写出来, 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是在编瞎话。这让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在写作上面还有所欠缺, 最主要的就是素材缺失。于是, 我布置下写日记的任务。当然, 作为额外的负担, 学生开始都有所怨言, 认为这无形中增加了作业, 减少了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坚持才会收到成效, 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长远的发展。于是, 我在这项任务上又附加了自己的观点:写日记是给自己看, 不要应付教师, 不要当成负担, 就写你今天做过的事情, 可以写一件事, 可以写一段感悟, 哪怕写一段流水账也行, 重要的是坚持, 字数不限。这样一来, 学生都松了一口气。坚持了几个月下来, 我在抽查学生的日记的时候, 竟然有了意外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爱上了写日记的感觉:心里有话说不出口的, 就记在本子上, 语言能力增强了。还有的学生写了一天的见闻, 最后还说了自己的观点,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 琢磨之后却是大有含义。生活的素材千千万万, 随时随地都可以写入文章, 这样学生的素材有了, 写作技巧也得到了锻炼, 写作水平也就有所提高了。
二、妙用心情空间功能, 三言两语道出心声
要说现在的学生哪个没有QQ, 谁不会微信、微博, 那简直是有点不可思议。同样, 微信、微博在给我们带来便捷通讯功能的同时, 也会有个别版块值得我们去研究。既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应用了这些工具, 那么我们不妨利用这些工具, 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和写作来服务。
微博的特点是可以即时发送, 让自己的心情、观点、态度通过平台被好友粉丝们看到。看的人多了, 就会产生名人效应。有道是“围观也是一种力量”, 当自己的文字被很多人都看到时, 尽管有的可能匆匆一瞥, 有的留下只言片语, 但这都是对发帖人的莫大鼓励。同样, QQ空间、说说、微信心情、翼聊签名等通讯软件, 都有供使用者发布言语的场所。我们虽然不鼓励学生沉迷于此, 但是也要用这些工具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阵地。如微博只限制140字, 多一个字就变成了两条, 这就需要凝练的语言积累。我有时会给学生讲一个事例、故事, 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或者进行评价。我也建立了自己的微博, 也会观察学生的微博。在我们的圈子里, 学生们都会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他们发出的文字, 有的诗情画意充满浪漫色彩;有的语言凝练论点独到充满个人主义精神;也有的三言两语就把来龙去脉说清楚, 尽显文字风采。在我的鼓励下, 学生不再把微博、空间当成闲极无事的营生, 而是当做施展才华的好地方。我经常会发现学生用排比的词句, 用对仗工整的词篇, 用五言七言的诗句, 来点缀自己的生活。同样, 我也感到学生的个人素养在这一刻充分体现。玩, 并不可怕, 我们要玩的有色彩, 有趣味, 在玩的过程中展示自己。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三、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搭建发表平台
文章写出来是要给人看的, 如果没人看, 没人响应, 就会“曲高和寡”, 写的人也没什么激情和动力了。古人都会把得意的诗作写在亭子上, 刻在墙上, 让阅者欣赏。初中生也是一样, 他们也渴望有展示的机会, 期待自己的成绩展示给大家。即使是学习不好的学生, 也愿意展示自己。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 我采取了多种方式, 为他们搭建发表平台。如将优秀作文投稿到报刊杂志以及网站上, 让更多的人观看, 这样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士气, 为他们带来更积极的创作热情。更多的方式是在班级上进行朗读, 如我在每节课上都拿出三分钟时间训练一位学生, 让他们朗读自己的作品, 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展示, 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可以说是备受欢迎。除此之外, 我还组织成立了班级文学社、编辑部, 每个月出版一期报纸, 将投稿学生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并在班级墙上进行展览。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辛勤习作挂在墙上的时候, 内心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 为他们带来更加积极的动力, 学生因此能积极、主动的练笔, 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使班级里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这个舞台也因为学生的热情参与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8
一、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明确总体目标后, 我将所教班三年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设定阶段教学目标:七年级进行记叙、描写的专项训练;八年级进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专项训练;九年级以综合训练为主。目标明确, 我们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激发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写作文是学生极为头疼的事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了解到学生害怕作文的缘由:多数人都说作文难写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写作时缺乏自信;“画地为牢”式的命题作文造成学生思想闭塞;生活素材少, 无真情实感、自我感觉空洞, 有话说不出等苦恼, 使学生感觉无内容可写。因此, 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很有必要:世上无难事, 作文也是这样。世上没有哪一个作家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的。为了诱发兴趣, 我给学生以写的自由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运用评价激励机制, 多肯定成绩,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办手抄报, 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 在班上张贴学生的好文章, 鼓励学生向学校“校园之声”投稿等。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不断用名人写作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并且对学生作文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 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分阶段进行演讲活动 (每周班会确立一个主题) :七年级进行一事一议的既定话题演讲;八年级可进行一事一议的自由选题或应变话题演讲;九年级, 确立一个观点,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演讲。这样的训练, 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思维理解、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利用晚自习前30分钟的读报时间。这个时间, 以学生读报、读优秀文章为主, 有时教师可报道一些新闻, 可讲些名人勤学的故事, 还可让学生看一些有关的电视节目等。用好这30分钟, 可为学生说写积累素材, 也可缓解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
总之, 有兴趣才有动力。通过运用以上这些方法, 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 基本实现了学生由“要我写”到“我想写”的转变。
三、重视课外阅读、课本学习和写作的融合
有道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 阅读在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叫李向阳, 初一写的文章接近初三的水平, 我了解他时才知:他父亲是教师, 爱看课外书, 他受到熏陶。从小学三年级起, 他就开始看课外书, 先是品其大意, 后逐步细细理解。他说了一连串课外书的名字, 有些老师都没看过……我从这个学生身上得到了启示。从那以后, 我用李向阳的事例教育学生, 要重视课外阅读, 经常读写结合, 就能写出好文章。一直以来, 我很重视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学期 (初三最后两学期除外) 买一本十几元的“初中生优秀作文”选, 有条件的可订些相关的杂志。每周利用一节或两节自习, 让学生专读优秀文章, 有时节假日还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课外阅读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检查落实, 我要求每届学生前两年要读四到六百篇文章。多年的实践, 我觉得这个办法对学生一边积累一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课外阅读、课本学习和写作怎样有机地融合, 我还有这样的体会。
如教学《老王》, 当我讲课引入课题时, 听见有学生在暗暗笑 (因我姓王) 。我在教学本文后, 就抓住学生“笑”这一契机, 要求写“我心中的王老师”:“老王”是一个不幸者, 王老师是一个幸运者, 要求通过写王老师生活的几件事 (可通过想象把其他老师的典型事例信手拈来, 进行有机组合) , 来表现王老师的性格特点, 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赞颂之情。
教学《白杨礼赞》, 作者在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后, 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我告诉学生, 在运用象征手法时首先要抓住象征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然后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在揭示象征意义的时候可用排比反问的句式。最后再以蜡烛、路灯、落叶等为题, 让学生进行片段仿写训练。
教学《羚羊木雕》, 我要求学生注意基础和问题的探究:羚羊木雕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针对人物的双方, 我要为万芳说几句, 我要为父母说几句。
然后, 学生分正反方辩论。正方———友情重要———推荐代表四人;反方———亲情重要———推荐代表四人。其他学生可举手为你赞成的一方争辩。
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正方认为友情重要:羚羊木雕即使重要, 父母已送给我了, 万芳对我情深义重, 我送她也是值得的。怎么能要回来?太伤感情了!……反方认为:父母送给你是希望你记住父母的深情, 友情再重要, 不能超过亲情, 并且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
课堂时间有限, 我让学生课后想想家庭有什么类似的人、事、物, 将之写下来, 有什么看法, 也可在作文中发表……
学生们感到有话可说, 忍不住一吐为快。后来, 我将课外作文收起来看, 那效果就是不一般。
重视课外阅读和语文课的阅读, 要坚持不懈, 要落到实处, 要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 学生读才有兴趣、才会认真, 写才有欲望。
四、修改与评价
我经常教育学生,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 是曹雪芹“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的结果。这足以说明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学中, 我实行:将成绩接近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先小组评改, 后老师统一修改、评讲, 再发给每个学生进行“自我诊断”。结合前面“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办法, 使学生知道自己学语文的综合能力, 即写作能力到底怎样, 知道自己应发扬成绩, 改正不足, 争取更上一层楼!
几十年的作文教学探索, 有了一定的成效, 各届学生都有一定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学生能自觉认真学习课本知识, 能自觉认真阅读课外书籍, 善于观察、思考, 为写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素材, 并能通过写作来表情达意。大部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较强。学生的习作曾在校级、县级、市级等写作竞赛中, 获得过一、二、三等及优秀等级奖励。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篇9
写作教学在语文的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 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 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 初中生常常存在不愿意写, 无从下手的问题, 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不会提高, 还会对语文丧失学习兴趣。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 初中学生要多注意作文素材的积累, 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才不会手忙脚乱。素材的积累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素材就像是砖和瓦, 有了砖和瓦, 这样“房子”才可以顺利地建造, 语文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去博览群书, 也可以在课堂上赏析一些精美的文章和段落, 体会到这些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美感、意境和情感, 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这些片段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学生在作文中的语言文字就更加优美生动。初中语文老师还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感悟人生的能力, 因为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对生活的感知力和领悟力要极强, 目的就是增长知识, 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二加强作文技巧的培养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 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技巧的培养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章基本结构写作能力的培养, 要求初中生对每一种文体的构架和要素充分把握, 提高初中生选择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材料, 截取精华去搭建文章的一种能力, 二是提高学生对于文章润色的能力, 并不是辞藻华丽的堆砌, 而是对于生活最朴实的表达, 素材来源于生活, 文章一旦和生活结合, 就会生动活泼起来, 吸引人的眼球。
三激发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都很重, 都有一种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 让学生有展示真实自我的舞台, 写作起到了良好的平台作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会利用情境
写作的过程往往是初中生心理和情感集中体验的一个过程, 只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才能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把关注生命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作文的热情其实源于对于生活的热情, 让初中生学会利用各种情境, 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寻找合理情境的切入口, 把握一篇文章的精髓。
2. 引导学生多记笔记
多引导初中生观察生活, 捕捉生活的细节, 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留心社会发生的大事和生活中发生的小事, 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者素材进行积累, 把重要的事件和过程记录下来, 记笔记也是一种写作的过程, 通过选择积累, 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3. 鼓励自由表达
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地克服学生对于作文的恐惧, 多采取自由式的作文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 让初中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不拘泥于形式, 解放思想, 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引导学生说实话。还要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描写生活的侧面, 学生可以自由地写作, 把写作当成倾吐心声的一种方式。这样文章既生动, 又形象, 还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
4. 注重语言积累
阅读和作文是相通的, 培养写作的能力要靠多读。读书作为一种消化、吸收、积累的过程, 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 也可以领略到前人的成熟思想。作文是对语言的一种运用, 作文的技巧和领悟力、感知力就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形成的, 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关键, 让学生多阅读名人传记、课外文章, 开阔自己的视野, 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多读多背, 尽可能多地掌握佳句名篇, 在阅读中吸收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 让学生作文的表达更加顺畅流利, 写作的思路更加清晰, 好文章才会层出不穷。
5. 贴近实际生活
语文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情况, 让学生愿意动笔, 乐于表达自己的感想,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写作平台,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文的实践性较强, 这既要有社会生活的历练, 也要有学习技艺的一种磨炼, 作文其实是一个信息输入再进行加工再到输出的过程,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投身到生活中去, 做生活的实践者和参与者, 深入生活, 积极留心, 多去分析, 多去总结,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 用心观察才会发现。
四结论
初中生有了写作的欲望, 才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 写出来的内容才有真情实感。要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就要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大胆地改革和创新, 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
参考文献
[1]蔡英华.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探析[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1 (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篇10
一、明确写作目的, 激发学生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其语文成绩。然而,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 视作文为“魔鬼”, 他们写文时, 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 写作时缺乏主动性和兴趣。针对此现状, 笔者在从事作文教学时, 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是利用“地方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消除学生写作时的心理压力, 使学生找到自信;其次, 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以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或事情作为写作题材, 巧妙命题。例如学生刚进入初中不久时, 教师可以《假如我是一位老师》《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为题进行作文教学, 由于此时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和与父母交流思想的愿望, 写作时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因此, 所写的文章大多真挚感人。再者, 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因为作文水平的高低事关语文考试成绩的高低, 尤其是中考, 作文分值甚重。古人云:“文章千古事”。所以,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 端正态度, 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多积累、观察, 让学生养成乐于积累、善于观察的习惯
学生们害怕写作文常常是因为觉得无事可写或有话不知怎么说, 究其根源则在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 缺少对素材的积累。因此, 我要求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学生的摘录分为主动摘录和被动摘录。主动摘录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 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和感人的事例就摘录下来。被动摘录是教师指定的摘录。例如:学习《春》时, 让学生摘录描绘春景的佳句;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 让学生摘录赞美雪景的美段。我还将摘录引进了课堂, 课文里出现的佳句、学生回答问题时用的美词、试卷选文中的典型事例, 我都让他们随时记录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纸一笺, 都有令人心动的瞬间, 所以我还常常提醒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留意身边的任何事, 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 学会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如, 去年寒假我国部分地区下了几场大雪, 开学的第一天我没有上新课, 而是让学生交流下雪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的学生描绘银装素裹的雪世界;有的学生叙述千里送鹅毛的情意;有的同学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下课的铃声已响起, 教室里那一双双高举的手却迟迟不肯放下。“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积累, 写作的源泉一定长流不息。
三、激发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新颖独创、科学合理的想象
作文的本质是求异而绝非求同, 在改革巨变、思维更新的今天, 作文教学更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用新颖独创的思维方式展开想象。我在教学中常有意提出一些人人皆知的题材或事件, 要求学生提出与传统不同的观点, 挖掘出新意。如用“龟兔赛跑”这一古老的题材写文章。以往人们都是对乌龟的精神进行赞扬, 而对兔子进行批评, 认为它骄傲自满, 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 让兔子与它能力相差极大的乌龟赛跑, 这实质是压抑了兔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的文章能“化腐朽为神奇”, 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造性想象。
想象既要新颖独创, 又要科学合理。就像鸟儿飞翔离不开空气一样。想象如果不合理、不科学, 缺乏依据, 即使很新奇, 想象翅膀也飞不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 我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 还要求学生说明想象的依据, 以此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想象。
四、作文形式多样化, 课内、课外作文双管齐下
课内作文, 要求具体, 学生受到约束较多, 有时往往处于被动, 但它又必不可少。如果课内作文可以看成作文教学的第一条腿, 那么第二条腿应该是课外作文。只有两条腿一齐走, 学生才走得好而快。
课外作文主要是让学生写随笔和作简报评论。写随笔, 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 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选文体, 学生直观选自己最想写的事情, 可把所见所闻或平铺直叙, 或抒发感情, 或发表议论, 亦可说明, 随心所欲, 洋洋洒洒几千字也可, 点点滴滴几百字也行。话多则长, 话少则短, 甚至可以写一半, “且听下回分解”, 这样的随笔对于学生来说, 无异于给他们“松了绑”, 使他们写作兴趣日益浓厚。作简报评论, 要求学生从报纸上选出自己认为好的文章, 读通文意, 重点写出评析, 因为是自己选的, 所以评论起来有兴趣。这两种课外作文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促进课内作文教学。课内外作文相结合, 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使学生多方面受益。
五、作文批改灵活多样, 充分发挥主动性
教师坐在办公室里一本本精批细改, 可是学生拿到作文, 只关注得了什么等次, 很少有学生关心教师的“评”。因此,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宜采用“统一标准”的方法。要以鼓励为主, 多肯定、少批评, 教师可以采用举例批改、自己批改、互批互改等多种批改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调动写作兴趣。
此外, 作为语文教师, 还必须随时了解新事物, 掌握新信息, 熟悉新理念, 学生对于新的一切最敏感、最感兴趣, 如果作文教学抓住了这一点, 就不会太落后于形势, 没有时代感的作文教学, 谁会产生兴趣?
探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 作文教学质量 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67-01
语文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形式,它将观察理解、语言组织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通过书面形式将自己想表达的情感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我们必须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方面着手,要让学生能够运用作文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本文将重点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解决方法。
一、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作文水平与老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等息息相关。现今,大多数学生面对作文都是一筹莫展,在写作过程中总是东拼西凑,而且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基本以写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学生作文时缺少针对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只注重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主要以作文的表达形式、写作方法、选题立意等为教学基础,在课堂上对作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方法往往较为片面、枯燥,造成学生对写作没有了兴趣。而且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出发,使学生对实际生活缺乏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没有理解作文是表达自我内心真实情感的一种方法。由于老师缺少课内外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素材,造成学生在写作时经常找范文进行模仿、借鉴,甚至有时只能虚构故事、东拼西凑才能完成作文。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只追求语文成绩,忽视了针对作文的教学。很多老师往往将教学质量与考试成绩挂钩。语文写作水平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得到提升的长期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付出大量时间精力进行作文教学但是效果十分不明显,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简单记忆与理解就能够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认为耗费时间与精力进行作文教学十分不值。
然后,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平时对学生缺少鼓励,没有重点针对学生写作问题进行指导。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老师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在写作中套用固定模板,使学生缺少了对作文的创造性,在写作过程中没有真正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造成作文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仅仅找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而且老师没有抓住每个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作文不好的学生往往采用批评的方式,使学生对写作逐渐失去了兴趣。
最后,老师自身写作水平也有待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与老师自身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关联。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造成许多老师忽视了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导致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往往应付差事,这是学生语文作文水平出现下滑现象的原因之一。而且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很多家长会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这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养成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基础,它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上述分析现今大多数老师对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片面的认识,因此解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二、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面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老师应该让学生多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平常写作过程中,学生面对作文总是无从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只能借照本宣科。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一些事物,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具有真实性。
2.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应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秀之处,并及时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缺点,老师不能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应该耐心指导,并针对每个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错误的地方,以防下次。
3.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从书籍中获取大量素材。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书籍,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因此老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开展阅读课程的方法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平时老师可以布置关于阅读的作业并让学生写读后感,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积累大量写作素材,还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培养写作的爱好,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
4.对于学生的作文老师不能采用教师评改的单一方法。因为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这种方式容易掺杂个人的主观性,不能够较为全面的评价学生作文,这样不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作文。老师可以将教师评改与学生自评自改、学生互评互改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
5.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与教学水平,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初中语文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老师的写作能力与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联系。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老师应该平常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通过不断练习写作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老师之间还应该加强沟通,彼此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老师、学生与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晶.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作文系统性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D].重新师范大学,2012.
[3]熊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析 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积累写作材料
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写作兴趣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文章, 因此,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他们作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体会到写作能够带给他们的乐趣, 只有这样才会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 及时有效的鼓励
鼓励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 也是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 并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不足, 这样学生就能在鼓励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二) 勤于实践, 在练笔中“自悟其理法”
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让他们在反复训练中去体味写作的甘和苦, 逐渐掌握写作技能, 最后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最终达到“书山有路‘趣’为径, 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这样, 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有质的飞跃。
二、教会学生写好文章的开头, 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效率
开头对于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很重要的,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好的作文开头, 犹如春云初展, 鲜花含露, 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好开头。
(一) 借鉴优秀作品的写作手法,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写作训练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 刻画人物形象, 达到环境和人物共为一体, 共同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目的, 并显示出文章的结构之美。这样的写作方式出现在作文开头一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为作文加分。比如,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文章的开头是用了一段文字来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 虽然没有描写自然环境, 却能把当时的社会环境交代得一清二楚, 也为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搭就了合适的社会舞台。学生在写作时, 可以借鉴这篇文章的环境描写手法, 作文开头要特别注意从全局考虑, 入题要快, 点题要巧, 还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切忌离题万里, 故弄玄虚。
(二) 借用章回体小说的写作笔法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 大江东去, 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这样的开头会迅速地引起阅卷教师的注意, 还能引起他们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此外, 根据具体的写作题材和要求, 学生还可以引入名人名言来作为作文的开头, 比如, “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 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 这就是宽容’。”
同样, 作文的结尾也很重要, 教师可以采取和开头一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作文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阅读教学, 积累写作素材
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是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他们阅读写作能力的基础,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 有物可写, 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多阅读文章。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写作服务的, 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读写结合。
(一) 拿来主义的思想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借鉴书本中有利的写作素材, 如写作手法、景物描写等。例如, 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想和做》一文后, 我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的想和做》的作文, 我先引导学生借鉴课文中的一些内容及写作手法等, 再让学生写一篇符合自己特点的作文来, 并且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样, 学生既能够摹写出较好的作文来, 又能提高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又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写作, 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书中的佳词妙语、精彩句段摘抄下来, 这样在进行写作时, 学生就能从大量的素材中获得启发和联想, 汲取到书中的精华, 拓宽思路, 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丰富自己的语文涵养, 还能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 进而达到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的目标。
此外, 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引用诗词佳句或者妙引经典句式等, 来为文章增添情趣和诗意。
总的来说, 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他们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同时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 作文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赖业伟.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 (5) .
[2]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 .
[3]韦秋晓.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 2011 (1)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创新作文教学10-16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析01-14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案例09-30
初中语文三步作文教学11-13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11-2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及教案08-12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10-27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06-01
快乐语文初中语文教学08-15
初中语文高效教学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