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2024-05-09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精选12篇)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1

机动性能是移动设备最无法保证、控制的设备属性, 手持无线测量仪在检验、调试、安装移动设备方面拥有不一样的对比、依据、媒介功能, 是现代移动通信工程测量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检测设备, 指导意义与众不同。

1 理论概述

1.1 无线测量仪

无线测量仪是指为了获取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通过无线信号切换、传播、编辑进行衡量所需的第三方标准, 仪器设备通常会根据测量需要、特定的测量标准设计刻度、容积等单位。手持无线测量仪操作者手握住主轴使设备沿着轴移动, 注意探头与工件间测量压力、及探头移动因加速度所造成轴产生弯曲导致的测量误差, 即可完成测量操作任务。总的来讲, 仪器设备的控制操作方法不是很难。

1.2 通信测量的技术特点

测量结果参数化、测量操作模块化是移动通信工程测量工作最集中的两大技术特点, 一方面,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以测量通信基本参数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通信测量技术的要求, 取而代之的是以测量通信系统参数为主的通信测量技术。因为现代通信系统的构成已经不再仅仅由人们熟知的频率、功率等基本参数构成, 而是依靠移动信号在数据网上嫁接编辑管理。另外, 目前市场上采用最多的模块化仪器是VXI总线技术, 以模块为集合的网路具备通用仪器总线和微机总线两者的特点, 操作起来更能凸显出通信测量网路的应用价值。

2 手持无线测量仪在移动通信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2.1 无线测量仪的应用

目前在市面上存在的手持无线测量仪种类比较多, 有频谱分析的、有与同轴电缆、定向耦合器结合在一起的, 在操作上都需要有源测量仪器的激励源, 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手持无线测量仪的准确性要求有直接联系, 以Cell Master系列无线测量仪为例, 它属于手持有源无线测量仪, 除了能够精准的测量天线和频谱等数据信息之外, 还能够定位大功率设备, 接入定向耦合器、同轴电缆等设备机制, 通过计算功率、测量电压波比的方式, 进行移动设备机动性能测量。

2.2 应用问题

手持无线测量仪在接入移动通信工程之后, 相关性移动设备的机动性能会与无线测量仪产生交互影响, 这种影响是电缆、天线的信号源交叉、交互影响产生的, 但这种关联影响也会干扰无线测量仪的应用表现。如:无线测量仪的种类会干扰最终的测量结果, 手持无源测量仪接收信号的能力差, 但是应用路径很广泛, 手持有源测量仪接收信号更具针对性, 但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要时刻注意无线测量仪的专用设备条件, 需特别设计信号、频谱标准。由此可见, 手持无线测量仪的种类虽然比较多, 但它们的功能属性各有侧重, 无法做到仅依靠一个集合点, 找准功能定位, 无论是功能属性还是具体操作, 都很难迎合具体现实的应用条件与环境。

2.3 解决办法

针对上文提到的手持无线测量仪在应用上的限制与应用困难, 笔者认为, 手持无线测量仪应该与移动通信工程形成监测配合, 不一定要按照无线测量仪的设备功能属性来定位、定义测量功能, 也可根据具体移动通信工程中移动设备的机动性能来评判、测试管理, 如:采用定向耦合器来跟电缆或者天线进行连接, 大大降低了其他干扰信号源、频谱的入侵、干扰, 又如: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特别设计的手持无线测量仪器, 以接收机为主, 以移动设备为辅, 创建相互无影响的运转网路, 准确判断无线通信的质量价值与应用表现。总的来看, 创建专用特性、统一规格的手持无线测量仪几乎是不可能, 但只要专注于信号接收能力与范围的扩大, 无论是哪种测量仪器都会在移动通信工程中发挥应用影响价值。

3 无线测量仪的应用发展

未来几年, 手持无线测量仪器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会愈加广泛, 无论是产品的类型还是功能都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相信随着人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手持无线测量仪器一定可以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AN/PRM-34、PRM-34B无线测量仪, 要比原有的手持无线测量仪规格、尺寸要小很多, 测量速度快、便于测量人员在测量工作中随时操作与控制, 节省人力物力。又如:BA-5372/U无线测量仪, 它新增了简单的一键式操作功能, 可以满足、迎合Rx和Tx测量服务需要。可见, 在无线测量仪功能性质改革上, 解决无线测量仪手持空间和操作性质是仪器功能升级改变的基础, 功能优化是无线测量仪改变的重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 无线测量仪在操作上的能动性很强, 与通信测量的技术特点一结合, 二者的操作程序会更加简捷、方便, 适合根据移动设备的机动性能进行随时调节, 技术革新的成本费用比较低。

参考文献

[1]李可, 张景峰, 于玉林, 杨峰.手持无线测量仪器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13, 19 (210) :125-132.

[2]郑海潮, 张烨, 董菲菲.基于手持无线测量仪的具体应用表现探究移动通信的手持无线测量仪器[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5, 29 (105) :111-113.

[3]余声明, 杨进, 张洋.基于现代测量仪器功能特征发展趋向研究微波环行器、隔离器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2, 29 (101) :112-116.

[4]吕红涛, 方广杰, 舒飞.VRS技术在管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天然气与石油, 2014, 22 (102) :184-186.

[5]陈龙.无线定位系统在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29 (103) :131-143.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2

移动通信工程师求职简历模板

基本信息    个人相片
姓 名: YJBYS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90年9月10日
婚姻状况: 未婚 政治面貌: 党员
户 籍: 广州 现所在地: 广州
专业名称: 自动化 联系电话: XXXXXXXXXXX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应届毕业生
职位类别: 信息产业、计算机
职位名称: 电子工程师/技术员 移动通信工程师
工作地区: 广州
待遇要求: 面议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7月 XX理工大学 本科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获得证书: 2012-04   全国计算机二级   成绩:(80)  2013-09   大学生英语四级   成绩:(431) 
专业描述: 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面向程序设计,单片机,PLC,过程控制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3

关键词快装基站一体化设计铁塔机房配套工程

1移动通信快装基站概况

移动通信快装基站针对通信行业基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速度快、成本低、安全可靠,符合国家规范的通信集成配套产品。因具有可拆装、可搬运的特点,无基础设施,其可作为临时或半永久通信基站使用。配套不同的通信设备后,可满足相应通信要求(2G、3G、微波等)。

快装基站的使用寿命按3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抗震设防烈度按照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考虑。快装基站的配重块混凝土采用C35,所有主材采用钢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所有铁塔构件采用热镀锌,热镀锌质量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锌附着量不低于610g/m2。塔体结构连接螺栓用双螺母锁紧,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时,螺栓预紧力达到规范的要求,其它螺栓传入传入方向应一致、合理,拧紧后外露长度为2至3丝扣。油漆均匀喷涂,漆膜厚为100μm,外观整圆满足规范要求。基站施工包括避雷接地网施工,要求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

这种快装基站是快速集成通信装置,设计原理为运用塔房一体化的概念,由铁塔、主体框架、配重地梁、机房、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包括套接升降式和法兰盘固接式两种类型。

快装基站两种类型如下:

1. 升降式:升降铁塔可以实现高度自动无极调节,在卡车和吊车不能进入的场合使用,适用范围广,同时升降塔在安装和拆卸时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

2. 固定式:塔体不能升降,包括底座框架、配重结构、通信机房、以及机房内馈线窗、照明系统、电源插座等。

快装基站机房工艺技术参数:

1. 机房外无外挂物,机房净空大小一般长为5米,宽为1.95米,高为2.5米。

2. 机房地板具有防静电功能,地板承载力为6.0kN/m2。

3. 防水满足规范要求。

4. 防火,基站耐火等级不低于B1级。

5. 防腐性,机房墙体表面材料具有防腐性能,能经4d盐雾试验,电磁屏蔽和接地的接触材料不腐蚀。

6. 外墙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玻璃钢板制作成,保证30年内不生锈、不变形、不老化。内墙采用高密度防火板,其间夹岩棉保温板。

7. 墙体开孔后采取加强措施,并做防水、防火、防虫、保温密闭处理。

8. 主龙骨采用方钢管或热轧普通槽钢。

9. 防盗门门框四周装有防止渗漏的防水胶条,门页关上后能达到防尘防渗漏。

10. 机房满足移动基站机房对面积、孔洞、走线、电气、荷载、层高及接地等要求,

11. 空调外机安装防盗箱,满足空调外机防盗要求。

12. 机房离地高度不低于50厘米,主要防止基站水涝或积雪。

13.机房为无人值守设计,不设窗户,机房防尘等级:IP55。

2快装基站结构的力学分析

1. 计算模型

结构计算模型采用空间模型:

2. 截面选用

固定式及升降式铁塔采用的构件截面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升降塔架主要采用圆管截面,机房框架以槽钢、角钢及圆管截面为主。

3.荷载工况及组合

各荷载工况分别表示为: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裹冰荷载、温度作用。

各荷载组合分别表示为:标准组合、基本组合、频遇组合。

荷载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

4.结构变形分析

以风为主的荷载频遇组合作用下,顶部位移满足高耸结构规范对水平位移限制的要求:,为塔体总高度。

5.结构杆件验算

各基本荷载工况下的结构杆件应力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6. 连接节点的计算

连接节点包括底法兰连接节点及中间法兰连接节点,利用节点反力设计法兰盘的几何尺寸及连接螺栓的规格及数量。

7. 配重基座整体抗倾覆验算及配重梁设计

进行塔体的基座的抗倾覆验算及配重梁的截面设计,确定配重梁的截面尺寸大小及分布。

3与同类塔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以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较为常用的传统35米独管铁塔基站为例:

移动通信快装基站的应用,与同等高度、工艺条件的传统基站相比,平均可节省钢材30%左右,节省混凝土用量可达到50%,节省占地面积约60%,传统基站建设周期75天,快装基站仅需要三名操作工人5小时即可开通使用,每基站平均可节省投资13万元。目前应用的300余座基站,即可节省投资3900余万元。

在目前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大规模建设通信基站的关键时期,快装基站建设可以大大节省建设资金,明显缩短工程建设工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且可以反复拆装、搬运,重复多次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快装基站设计的难点及先进性

传统基站设计将基础、铁塔和机房分为三个独立部分,快装基站将三者融为一体,在设计过程中的工程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设计: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在保证基础自重抗倾覆的情况下,为便于运输和吊装,将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分三个预制块,但是,必须保证三个预制块能同时受力,经严格计算,用5根Q345钢制螺栓杆将其连接,端头采用防盗螺栓固定,这样即能保证基础的整体性,又能防止被盗窃。基站基础直接放置于地面上,避免大面积基坑开挖,节约了工程投资,且占地面积小,便于选址,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一次投入,多次使用。

2. 铁塔设计:各塔段之间采用外法兰盘连接,便于铁塔拆装,螺栓受拉,不易破坏。塔身全部热镀锌处理,镀锌后,并对塔身进行喷塑处理,不生锈,不变形,抗老化,降低维护成本。

3. 机房设计:由于机房须进行整体吊装,故机房的设计非常关键,既要保证机房重量不能太大,又要保证其整体稳定性。设计中采用方钢骨架立柱,以减轻结构重量,立柱之间和横梁之间增加角钢支撑,以满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外墙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玻璃钢板制作成,保证30年内不生锈、不变形、不老化。内墙采用高密度防火板,其间夹岩棉保温板。机房整体焊接,结构牢固,防盗性能好,防腐防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抗冲击和保温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4. 运输及安装:快装基站的每个构件,包括每个单元配重混凝土基础、每节塔身、及机房重量都控制在5吨以下,每个构件最大单方向长度在5米以内,从而方便小型起重机械的快速拆装和运输车辆方便运输。基站各个单元构件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在一般条件下,可由三名工人及小型起重机械,可在5小时内完成组装,达到基站开通的条件。

5小结

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快装基站,集基础、机房、铁塔为一体,预先在工厂批量制作完毕,运装,现场安装。基站整体结构受力合理,集成度高,安装施工简便,美观大方,给各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由于无需大量的基坑开挖施工,也就无需大量的机械作业设备,不产生废气、废渣、噪音等环境污染,同时也不会为基站的搬迁或废弃而留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给环境带来永久性的破坏。快装基站是对传统分体式基站的一次革新,它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重量轻,强度高,建设周期短,安装速度快,可承受负荷大,风阻小,占地小等优越性,为各大通信运营公司提供了标准的配套设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肇民. 桅杆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王肇民,马人乐. 塔式结构[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王肇民. 高耸结构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 王肇民,U.Peil.塔桅结构[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5]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CECS 236:238)[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 5131-200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Mobile Communication Supporting Civil works fast loading station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Sun Xiaohong

(China Steel Group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AbstractReady-packaged base station is a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which adopts integrated design of tower and machinery room with compact structure,?convenient and flexible?assembly,?less manual?assembly?operation and simple dismantlement to make quick installation and relocation possible. Traditional split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requires a long term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oundation which is high in cost and large in area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factors of season and environment. When the foundation ditchs are excavated in a large scale it may lead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 such as waste gas and waste residue and noise. Onc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oundation starts it is unable to remove;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ter of traditional base station to rapidly cover the dense areas such as emergencies and large rally and large sports events. I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sign of ready-packaged base station to satisfy China's road transport regulations and relevant requirements 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 which make Ready-packaged base station safe,applicable,economic and beautiful.

Key wordsReady-packaged base station,integrated design,tower,machinery room,Auxiliary Projects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4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4G

前言:在我国当下发展的4G-LTE技术中, 其本身具备着信道频谱宽、目标速率快、多网络传输及接口开放等特点, 这些特点的存在不仅使得其具备着较强的应用性能, 也使得其能够与2G、3G网络实现平稳对接, 大大降低通信系统升级所需的费用, 这也是4G-LTE技术近些年迅速发展与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4G-LTE通信网络结构

4G-LTE网络包括EPC、E-UTRAN两部分, 其中EPC包括PCRF、PGW、SGW及MME, E-UTRAN中有多个演进型e Node B, 而在4G-LTE技术组网时, S1接口通常会作为E-UTRAN部分及EPC部分的连接通道。相较于以往的3G网络, 4G-LTE网络本身在进行信息传输时, 能够实时进行用户分离、控制面分离, 这样就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通信网络出现的干扰问题, 而这一特点也使得4G-LTE网络在建设时, 能够与原有的2、3G网络实现较好的融合[1]。

二、4G-LTE技术在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2.1通信系统结构

为了能够对4G-LTE技术在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 本文以电力系统中的移动通信专网为例, 以此对4G-LTE技术本身的应用效果进行较好的阐释。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移动通信专网中, 其主要负责的是对电力系统电能供应质量的监测, 这一监测主要是为了保证电网管理业务的通信。在4G-LTE技术应用的电力系统移动通信专网建设中, 其结合了树型结构与网型结构方才完成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这种设计也使得4G-LTE技术在电力系统移动通信专网中能够无需进行复杂计算的前提下, 实现远程发送或接收相应的监测数据。

在电力系统移动通信专网的监测系统中, 其主要分为监控中心、通信网络及信息采集终端三部分, 其中信息采集终端可以继续分为便携式终端及在线监测终端两部分。此外, 这一监测系统还需要VPN加密传输协议、WEB服务、以及IEC61850传输协议, 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移动通信专网的监测系统功能的较好发挥[2]。

2.2 4G-LTE覆盖方式

在4G-LTE技术应用的通信网络建设中, 由于4G-LTE网络在建设中引入了MIMO多天线及大宽带技术, 并采用了PRRU覆盖方案, 这就使得4G-LTE网络在进行组网覆盖时自身较为灵活, 其所需要的切换与干扰也会大大降低。在当下的4G-LTE网络建设中, 为了在业务量繁多时保证自身的服务效果, 4G-LTE网络在建设时往往会通过PRRU建立热点、分裂小区的方式, 有效增加自身网络传输的容量。在4G-LTE网络PRRU覆盖方案的具体应用中, 其本身会采用IQ压缩技术, 而在其实现的干扰协调功能中, 微微间干扰协同与宏微间干扰协同是这一功能最主要的功能实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 为了避免4G-LTE网络建设中, 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PRRU互相干扰, 这一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宏站信号较强的BBU中接入PBridge, 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干扰的发生。

此外, Comp CS技术错开时频域方式, 在4G-LTE网络建设中的应用也能够很好的避免相关干扰问题的发生。而在4G-LTE网络建设的室外覆盖中, 小基站及宏基的建设都在有效保证着4G-LTE网络的覆盖程度与通信质量[3]。

2.3应用效果

在通过上文中描述的技术形式对4G-LTE网络移动通信专网覆盖能力进行调试后, 4G-LTE网络的覆盖半径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上述方法的实用性。

而在对传输速率方面的应用效果监测中, 由于4G-LTE网络在建设时会应用载波聚合传输技术, 这就使得4G-LTE网络本身的宽带传输速率得以明显提升。而在具体的电力系统中的移动通信专网建设中, 载波聚合传输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配电专网的业务需求。此外, 由于4G-LTE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特定节点传输的数据量过少、节点数量过多及过于分散等问题, 这就使得电力系统中的移动通信专网能够大大提升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看出4G-LTE网络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发挥的优秀效用[4]。

三、结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4G-LTE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我国多领域发挥极为优秀的应用效果, 这一效果的发挥对于通信网络稳定运行及降低通信网络运维成本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龙, 胡光宇.4G-LTE关键技术及其实际应用解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6, 17:70+74.

[2]汪子云, 完颜绍澎.解析移动通信工程4G-LTE技术工程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6, 17:73-74.

[3]刘冬美.基于4G无线网络环境下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 2015, 28:73-77.

移动通信工程师个人简历 篇5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系统集成部 移动通信工程师

主要职责:

CDMA基带处理芯片的设计与测试;CDMA移动通信终端解决方案和参考设计的硬件开发与系统测试。

1. 负责CDMA Product资源线产品设计流程制定,完成APTS产品自动测试工具开发;CDMA移动终端硬件设计和测试规范制定;参与CMMI4级评审改进,并协同使公司在12月顺利通过CMMI4级评估认证;同时负责推动公司项目持续改进,且于目前都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与市场前景。

2. …………。

3. Wukong/Kingkong/Maple/Moss,担任SI Lead,组织制定项目测试规范和测试计划,安排测试执行和测试支持,同时负责产品测试,电源与功耗测试,出色的完成各项测试(Refsw test、CDG1 test、CDG2 test、Product test和Field test等)。使产品成功推向美洲和印度市场,取的了数百万以上的销售量…………

4. Sequoia/Artemis/Sky-Artemis,制定和完善Test Spec,完成各软件版本的基带测试,产品测试,电源管理与功耗测试,…………。

/07—/03: 洛阳**通信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

技术开发部 硬件/电子工程师

主要职责:

1. 参与设计完成了LHwp无线公用电话。同时支持完成洛阳财政视频会议工程,公安局视频会议工程。

2. 参加了公司的LH2002远程监控系统的改进。协助系统集成部和工程服务部,支持完成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监控工程,检察院自动化监控工程,检察院视频会议工程。

3. …………。

教育培训

/09—2002/06: **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通过学习使我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及外语基础,掌握电工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

…………。

职业技能

…………

自我评价

通信工程项目审计 篇6

【关键词】工程;审计工作;要点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按照投资性质来划分主要有:无线、交换传输、网络支撑、局房土建后勤办公等类型。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作为审计部门的工作主要是竣工结算审计,以承建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具体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实际审查。通信工程项目具有区域大、项目多、时效性强的特点,这对通信工程项目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下面就本人的工作实践队通信工程项目审计谈几点认识:

一、通信工程项目审计的特点

1.通信工程总工程量虽大,但对于每个基站而言,单位工程量小。

2.因网络规划需要满足覆盖和容量两个要求,通信工程大多数点多且面广,为满足容量需求,在人口密集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基站,为满足大面积覆盖要求,就要在一些偏僻片源地区建设基站,除基站外,再加上交换局站和传输线路,造成同时开工的工程数目繁多,分布分散。

3.通信工程中的传输光缆总量虽长,但组成整个传输网的光缆,尤其是市区内的光缆距离通常较短,出现的情况是经常存在多个地段同时施工。

4.施工工种较多。一般来说,新建的通讯基站通常都包括机房土建装修、消防、市电引入、地网、天馈线、空调、蓄电池、基站、铁塔、走线架、整流器、传输等多种设备安装工程。

5.工程工期较短。根据实践经验,一个典型的租赁基站(无铁塔)从入场装修开始到完成割接接入网前的工作最快只需十天左右的时间。

二、通信工程项目审计要点

1.仔细研究招投标文件合同和工程现场签证及变更资料,确定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依据计价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价合同及总价合同,先根据合同的计价类型,再研究通信工程的合同结算条款,从而根据结算条款进行工程项目审计。

2.进行现场勘查

(1)核查光缆线路管道工程,主要检查管道光缆及接头盒工程量、预留光缆盘放、管道保护措施(如托板、托架、托垫以及积水罐等)、管道堵塞、光缆及子管标志灯内容。

(2)核查光缆线路架空光缆工程,主要检查光缆及光缆接头盒工程量、沿线杆路与其他设施杆距、预留光缆盘放、拉线等防护措施等内容。

(3)核查光缆线路直埋光缆工程。主要检查路由工程量、标石的位置、数量等。

(4)核查通信线路、接入网、综合布线工程的局(站)光缆工程。主要检查光缆与进线室、传输室的路由工程量、光缆预留长度、盘放位置、保护措施及成端光缆等。

(5)核查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主要检查设备安装工程量、位置、安装质量等。

3.根據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对工程现场签证及变更资料进行初审,对初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并反馈被审计单位作进一步落实,为现场审计提供相应数据,并做现场审计事项记录。

4.根据工程结算资料,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主要审核定额的套取是否恰当,并符合相关文件规定要求。造价取费有没有执行现行政策,计算基数和费率标准是否正确,材料设备的用量是否恰当。

5.检查核对竣工工程决算资料与竣工图纸是否符合。在审计通信工程项目时由于有很多单项工程,所以应检查单项工程造价总与工程结算是否相等,结算造价是否超出初步概算的允许范围。

三、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现在很多的造价咨询公司在土建装饰审计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较强,相比而言对在通信工程审计方面经验不够,技术力量力量相对较弱,同时具备通信工程结算审计资质的中介机构、具备相关审计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也不多,造成从事该行业的专业造价人员审计任务较重。建议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工程应加强对通信工程结算审计力量的培养,同时相关通信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通信工程业务知识,熟练掌握相关专业定额、标准及规定,学习掌握新规定、新政策、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2.建设单位对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预算审核不严。在设计阶段工程图纸会审时建设单位一般较重视对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案合理性进行审核,却比较忽视设计图纸,对设计预算审核不太重视。针对这个问题希望建设单位能加强对图纸及工程预算的审核,认真核实工程造价和工程量,为后续合同签订及工程决算和工程审计打下良好基础。

3.目前大部分通信企业对通信工程的造价审计是通过合理的结算审计来控制工程造价,这样也确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模式下,审计职能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却无法使偏差消失或减少,而通信工程建设的复杂多样性、建设过程的专业性都要求审计必须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于重大的通信建设工程应积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工程跟踪审计。

4.造价咨询企业内部应建立并归档各类通信工程造价指数和通信材料设备信息价格网络,为通信工程审计工作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提高通信工程工程结算审计工程准确性。

移动通信工程组网的相关问题分析 篇7

现阶段我国移动通信核心网络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是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 而分层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分层技术组建移动通信的核心网络, 可以实现其底层传送与业务功能进行技术分离的目的。这种技术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自由接入各种通信业务, 而且网络的统一性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该网络大概可以分为接入层、传输层以及控制层和应用层。

2、移动通信核心网分层技术的原理

2.1 移动软交换技术的原理及功能

通常移动软交换系统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业务平面、控制平面和交换平面及接入平面等四个功能平面。分层技术把系统中移动通信的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分离开来, 而且也会将系统的媒体传送及接入功能分离开来。在系统机构中, 每个平面都具备对应的不同功能, 而且其功能均由对应的部件设备来实现。业务平面的主要作用是把系统底层的资源向用户提供, 以满足系统的操作需求及用户业务需求, 实现其功能的对应设备为应用服务器、业务控制点以及网管服务器;移动通信软交换系统最关键的功能平面为控制平面, 整个网络在建立与释放呼叫连接的过程中均是由其进行控制的, 而且媒体网关也是通过其接入系统, 实现该功能的设备为软交换设备;交换平面的主要作用是把各种数据信号经过合适的、正确的渠道输关至目的地址, 实现该功能的对应设备为标准IP路由器;系统最外层即为接入平面, 其主要作用是连接核心网络与各类用户终端软件。

由上述移动软交换系统结构可以看出, 控制平面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点, 所以我们就针对实现该层控制功能的设备展开研究。控制平面的对应功能是通过移动交换服务器实现的, 移动交换服务器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把业务控制和传送接入进行分离, 通过标准的协议和系统的其它实体进行通信与连接, 其主要功能包括分析号码解析地址、移动性管理、安全保密以及控制处理呼叫和协议处理等。

2.2 信令网组网技术

由于移动通信的信息客户规模及业务种类在不断的扩大, 因此用户及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交互的能力相应的也不断扩大, 系经接入平面的负荷也随之升高, 那么网络问题就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 所以接入平面技术的提升、相应设备的升级是当前非常突出的问题之一。在接入平面中信令网的用户使用率最高, 传统信令网所采用的是TDM链路, 如果移动通信的业务量过大, 则传送信令消息就会遭遇到瓶颈问题, 再加之此链路升级带宽的压力也非常大, 所以通过IP信令网技术对其进行改进。IP信令网承载传送消息信令的功能是通过IP协议来实现的, 其包括控制平面的呼叫控制信息及业务功能信息。本文所采用的是NO.7信令网, 为了更好的承载NO.7信令, IP网络的协议栈为SIGTRAN, 该协议由NO.7信令适配层协议、信令传送协议以及标准IP传送协议三个部分共同组成, 其中NO.7信令适配层协议可以与原有的NO.7信令协议兼容, 而且可以支持原语相关的各管理功能, 并且不会改变原NO.7信令的高层应用;通用信令传送协议的主要作用则是保证传送各信令的可靠性;标准IP传送协议的主要作用是把IP地址及与其相关的路由规则封装为IP数据, 然后再以信令消息的方式发送。

3、移动核心网分层组网的设计

3.1 分层组网的原则

移动分层组网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网络结构的构建要保证合理性, 提升网络的安全性;第二, 要充分考虑到MSC或者VLR等网元的实际负荷能力, 根据历史发展数据以及相关的资料对市场的话务需求做出合理、准确的预测, 对网络的性能要求进行准确分析, 解决现网急迫的问题;第三, 新建的端局要尽量使用软交换设备;第四, 新建的软交换设备必须支持2G和3G的互操作;第五, 原则上MSC Server要设置在省会城市, 如果业务量较大的发达城市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设置, 要保证全网的MSC Server统一规划与设置。

3.2 组网的具体方案

本文所提出的方案是基于3G网络的发展方向而设计的, 网络中新增加的交换局都是利用新建软交换的方法进行建设, 新建软交换局要保证和原有交换局进行频繁切换时的网络质量。下面我们主要针对控制平面层的设计做出讨论。

(1) MSC Server的建设方案。因为MSC Server服务器的设备与MGW的MSC Server关系是相对应的, 它与通信网络城市的二干传输线路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在设置MSC Server服务器的位置时尽量设置在二干传输节点上, 不仅组织网络可以更方例, 而且可以覆盖多个MGW。此外因为在规划设计IP承载网时要保证设置IP骨干节点和MSC Server设置是一致的, 即在一定程度上IP承载网的布置结构也会受到MSC Server局址选择的影响。所以MSC Server局选择在大中型城市的二干传输节点上要保证组织传输路由, 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维护管理水平和局房条件。此外出于安全考虑, MSC Server大容量设置时要制定相应的备份策略。

(2) 设计信令网。因为设计过程中将软交换设备引入原有网络交换端中, 所以为了使得原有网络受其影响的程度进一步降低, 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更好的信令传输效果, 在设计信令网时要将原有的TDM承载方式保留下来, 其原有各传统局信令组网的方式要保留下来。此外, 软交换架构是新增加的, 它的MGW间传输信令的方式为IP传送, 只需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即可实现。

参考文献

[1]赵慧玲, 叶华.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2]NO.7放春, 孙其博.软交换与IMS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

[3]强磊.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组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篇8

近年来, 从有线到无线, 从低速到高速, 通信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中国通信行业面临着高速增长的形势。通过相关分析报告了解到, 截止到2011年台式计算机的销量明显增多, 多于笔记本计算机, 35%的手机开始使用无线宽带。

10年前, 运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是普遍现象, 但是近年来调制解调器已经被淘汰, 开始全面运用各种宽带。通过相关统计得知, 到2009年12月, 我国网民达到3.84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 提升得极为明显, 网络用户呈现增长态势。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年增长1.2亿, 就我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状况来看, 手机上网成为新趋势。3G业务的开展为我国手机网民的迅速增长创造出条件。目前,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主流一直集中在建筑工程项目和软件项目, 而对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讲, 都远远不够。事实上,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由于它的独特性的特点, 决定其风险是大量存在的。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质就是管理对项目进程产生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当今项目风险管理已经运用到通信工程中, 而且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方向是系统化与专业化, 而且就风险管理来看, 其管理范围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尤其是在工程和金融领域, 人们已经开始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而且其发展速度也极快。但目前在我国风险管理被重视的程度还不够, 风险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不能达到运用机制和模式衡量项目动态风险管理的程度。因此, 研究项目风险管理对于稳定和持续以及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来说,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理论研究与国外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使这种差距尽量缩小, 并竭力做到创新, 提高研究水平, 急需重视研究工程项目风险对策, 结合中国国情, 找出与现实工程项目风险问题解决相适应的对策, 需要工程项目经理和经济管理学者共同努力承担起这项使命, 促进理论基础的扎实性, 做好解决现实问题的坚实后盾。同时还要注重积累经验材料, 细致的分析实证, 遵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以检验各种理论的科学性, 验证各种方法的有效性。拓展应用范围是未来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也是管理者理论结合实践的努力方向。研究此选题, 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 在国内从事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大公司屈指可数, 如国内的华为、中兴和大唐, 国外的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北方电信、贝尔、朗讯等等, 这些大公司有能力承担大型的移动通信工程项目, 剩下的一些从事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公司有的与上述的大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技术进步, 经济全球化, 电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行业平均利润率逐渐下降, 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通讯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通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使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 而对成本、进度、质量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的活动。目前, 国内许多从事通讯工程项目的企业, 特别是能够承包大型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企业开始注重项目的风险管理, 而不仅仅是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另外, 还有部分企业, 由于缺乏项目管理人才, 在项目风险管理上根本没有或者刚刚起步, 更谈不上利用风险管理技术来控制项目的风险。

3.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移动通信企业为了不断提高通信服务能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和领先, 需要不断地进行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属于工程管理范畴, 是一种既有投资行为又有建设行为的项目决策与实施活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和其他行业的项目风险管理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 工程项目标的大, 涉及面广。 (2)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属典型的多学科合作, 软硬件结合, 一般来说技术风险比较大, 不确定性高, 特别是采用了新技术的项目。 (3)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是技术密集型的, 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技术技能。 (4) 项目进度受多方未知条件限制, 很难控制。移动通信工程的项目种类繁多, 涉及传输、交换、基站、网管、计费、客户管理系统等等, 因此, 各个项目间的协调对某个相关项目的进度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 (5) 风险承受度低。因为通讯行业的特点, 一旦发生网络瘫痪或者是计费错误等重大通信故障, 对运营商而言, 将引发大批用户投诉甚至转网;对设备供应商而言, 将面临运营商的高额索赔, 并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6) 运营企业项目管理方式动态变化。移动通信运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着体制改革和机构重组, 项目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及流程尚在不断地变化过程, 项目管理方式也在动态变化。正是有这些现象的存在, 承包商需要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 时刻关注运营商项目管理的运作过程, 不断地适应运营商项目管理行为的变化, 提高项目管理的应变能力。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传统的运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由于其自身特点, 面临的风险及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 风险所致使的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风险管理水平, 作为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是决定项目管理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效的风险管理将成为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从移动通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 分析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和它的特点, 以期为优化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刘云凤.通信建设项目管理漫谈.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5.2, 60-63.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9

项目面积:2200平方米

施工单位: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一座高楼的崛起, 代表的是更高的起点, 迎来的是崭新的信息时代新的发展阶段”, 郑州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审时度势, 科学谋划, 努力打造国际化区域通信枢纽, 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让社会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 就这样河南省移动通信枢纽工程极具前瞻性地应运而生。

河南省移动通信枢纽工程集网络指挥调度、集中监控、网络管理、设备运行和应急通信于一体, 既是国家通信干线的重要节点, 又承担上千基站对外界的汇接, 在全省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为2013年郑州获准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负责疏通河南、山东、山西三省网间通信流量, 提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郑州成为全国通信网络的交换枢纽, 必将和郑州铁路一样响彻神州大地!

创新, 郑州的精神之一, 新大楼的启用俨然已成为新一轮创新发展的起点, 不仅意味着河南移动通信枢纽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而且也是推进郑州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和充分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和通道, 同时也必将成为推动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和中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本工程有以下亮点:

一、科技

信息化、移动通讯技术和信息环境网络化的迅猛发展, 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建立和有效地利用数据库和网络, 使工作得以高质高速高效地完成。

二、电梯

快捷而又安全可靠的电梯系统在高层办公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移动通信枢纽工程设有超宽大堂电梯厅、专属高速电梯启闭灵活, 平层准确, 候梯时间仅为34秒, 全面提高了办公效率。

三、电子监控系统

电视监控、电子巡警以及烟感设备, 确保了大楼每个角落的安全。

四、空间设计

大厅不仅能体现办公楼档次和品位, 还是企业的名片和身份的象征, 河南省移动通信枢纽工程大厅有以下特点:1.大厅采用挑空设计, 高度达七米。2.大厅地面和墙面主要使用木纹石和洞石大理石, 整体排版细致, 精致典雅;走道和回廊装饰风格多样, 相映成趣, 安静舒适, 这些空间大都摆放有凤尾竹、巴西木等多种盆栽, 美观的同时又呈现出无限生机。

五、新技术推广与建筑节能措施

本工程应用了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综合布线系统调试技术、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调试技术、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等新技术, 这些技术包含了“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33子项, 在充分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使之更加节能环保。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10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工程,铁塔设计选型,防雷技术

0引言

随着科技以及社会不断地进步,通信已经成为当期时期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确保通信畅通已经成为各大通信运营商所需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移动通信站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基础性设施,已经成为提升通信质量的重要部分。而通信基站中有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铁塔,铁塔的设计与接地极为重要的两项工作内容,对其进行展开一定的研究,具有着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

1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架构

作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最为主要的支撑构造便是进行通信基站的建设,通常移动基站由基站机房、天线架构以及铁塔桅杆等部分组成。第一,基站机房,其中主要由收发设备、监控装置、灭火装置、电源设备以及空调等构成。第二,铁塔桅杆,主要是由防雷接地、塔身、地基基础、天线支架、拉线以及辅助设施等构成。铁塔桅杆根据其具体形状可以区分为角钢塔、单管塔、楼顶抱杆、三角塔以及拉线塔等几种[[1]]。第三,天线,其主要是由天线座架、馈电系统以及无线反射体三部分组成,根据使用区域进行区分可分为室外天线以及室内天线两种;根据发射方向区分有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两种。

2基站铁塔设计与选型

依照基站建设所处的地理位置、铁塔特点以及设计要求等方面,科学进行基站铁塔选型将成为通信铁塔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对铁塔展开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及选型,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以及对工期加以有效地缩减,此外对于铁塔结构稳定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通信铁塔均是建设于开阔、楼顶或者是丘陵等地势或地点,因此,总体来看其均具有较高的地势,此外还拥有维护困难以及高柔等特征,从而使基站的设计上存在着极高的要求。通信铁塔在选型过程中要根据天线结构、建筑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等方面展开实际的工作[[2]]。下面就设计与选型两方面展开讨论。

2.1基站铁塔设计

第一,基站选址要求,在对通讯基站进行选址时要对周围、基站少、信号差、话务量大等方面加以考虑,同时应该远离电磁干扰或者是脉冲干扰等相对较强的区域,对存在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的企业或者是仓库等区域加以远离。此外,基站建设地点要处于视野开阔区域内,其周围不存在有高过其天线高度的高大建筑物对其发射信号造成影响。最后,在进行通信基站建设过程中要对机房、安装设备以及铁塔等进行施工,因此对施工机械相对有加大的需求,应该注重建设区域的地理特征,应该选取有利于施工与维护的地理环境。

第二,维护性要求,因基站内部存在有大量的设备,而且线路连接极为繁杂,而对于通信基站在进行保养与运维过程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所以,在进行基站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各个设备安排必须井然有序、清晰明了,从而保证维护时可以更为便捷[[3]]。

第三,安全性要求,在对通信基站展开设计时要对当地的风压、环境以及设备等有关的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充分的考虑,一定要保证接地网、防雷系统、防雷设备以及保护接地等建设符合要去,对于通信机房中一定要安装有温控装置以及自动灭火装置等。建设完成的一座基站应该满足在使用期限内,不会出现在设计规范要求内的全部自然因素影响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不发生铁塔倾斜、低级下沉、机房倒伏等状况,从而保证基站建设的安全性。

第四,经济型要求,在展开通信基站设计过程中应该对环境因素、覆盖面积以及人口使用量等方面加以充分的考虑,从而选取出最佳的基站形式,以此来对工程造价尽可能的降低。

第五,美观性要求,在进行通信基站建设时不仅要对通信场强符合要求等方面加以考虑,还要对城市的规划布局加以考虑。对于建设于城市内部的基站要尽可能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还要进来那个降低基站辐射对周围人群的损害。对于建设于景观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要满足和周围景观保持基本一致,不会出现对周围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4]]。

2.2基站铁塔选型

第一,依照地理地址建设桩基,科学选取合适铁塔类型。在展开通信基站设计之前,应该对建设区域内的地理情况加以勘验,以此来明确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同时将铁塔机构以及环境条件加以紧密的结合,经过对各项指标加以综合分析与比较后明确铁塔类型。若采取的是桩基础作为基站,则要对桩基展开抗水平力、抗压力以及抗拔能力等方面的计算,同时对桩身抗弯、抗裂以及沉降等性能加以验证。通信铁塔几乎把全部载荷均传导至地基内,从而确保铁塔结构的稳定性,这就说明地基是构成铁塔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铁塔基础能够采取的形式主要是扩展基础、单桩基础以及群桩基础三种,如果有需求可以安装连系梁拉结、地脚锚栓以及抗液化处理等结构。

第二,依照天线挂高需求,科学确定铁塔形式。天线挂高通常在30~40m间,实际中可以依据周围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变,比方说,对于郊区进行铁塔建设时,可以将其高度设置为大约20m,当在城市内部的高楼上进行铁塔建设时,桅杆可以是15m,抱杆最高则可以在5m左右[[5]]。

第三,依照场地面积,科学明确铁塔类型。依照场地面积来对铁塔类型加以确定是极为必要的。由于铁塔类型的不同,其所占据的面积也有所不同,诸如,三管塔大约占地是50m2;拉线塔大约占地851m2;角钢塔大约占地60~100m2;抱杆或桅杆大约占地100m2,但其占据的空间主要是楼顶。

3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技术

3.1天馈线接地

对于铁塔上多存在的馈线以及同轴电缆等要在天线侧和机房入口处在最近距离实现接地。通过走线架连通至塔上的同轴电缆以及馈线,自身的屏蔽层要处于转弯处0.5~1米内实现较好的接地措施,若同轴电缆与馈线长度在60米以上时,自身屏蔽层要在铁塔中心处添置一个接地点。对于室外的走线架应该在两端都实现和地网、接地线以及避雷带等进行良好的接触。

3.2地体选择

基站内的接地系统能够采取原有的机方实现接地,然而在民用建筑内的基站引起受业主、条件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接地实现较为困难。通常民用建筑自身防雷系统是建筑内部的金属构件,但是因主钢筋不是焊接形式,所以将民用建设的接地系统作为基站接地系统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对此,通常应该以此为基础,在进行铺设新的接地系统,同时将两个系统整合成为一体,这可以有效地确保基站设备可以实现稳定安全的运行[[6]]。

4结语

经过我国多年来对移动通信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广大的用户对于通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从而导致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当前时期重要的内容。而作为通信基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铁塔,对其进行设计与选型以及接地方面的研究,可以很好地提升基站设计的合理性,从而提升通信效果与质量,从而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要求。此外,还可以是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周期,从而为移动通信行业的建设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中国移动4G无线网络工程的监理[J].内江科技,2014,4(4):39+48.

[2]王欣.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加监理模式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9):54-55.

[3]陈振,荆建中.既有通信基站铁塔结构安全使用检测与检查维护[J].建筑结构,2016,7(14):81-84.

[4]郑哲杰.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不足点及改进[J].通讯世界,2016,11(11):88-89.

[5]董超.浅谈通信扩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J].中国工程咨询,2015,3(3):57-60.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11

【关键词】通信设计;通信工程;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8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通信事业在经济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信工程的发展能够加快信息的流通,由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的应用新技术成立通信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只有通过加强通信的设计技术手段,才能够给运营商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据,也能够创新通信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一、通信设计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通信设计是经过一定的技术设计将现有的通信网络的设备进行更新、整合和优化,提升通信网络的施工能力和功能,主要是依据通信网络的发展目标,采用一定技术,综合运用工程施工技术和经济分析的方法,对现有的通信网络进行改造,为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投资决策与实施策略,对通信网络进行规划、选址、施工的可行性研究、施工的项目管理和施工监理等相关内容的全过程的设计和咨询服务。

1通信设计有利于通信工程建设的创新。通信设计能够根据通信网络的建设情况,对通信工程做出实施超前的规划,能够将新的技术运用到通信网络中,提升通信工程的科技含量,有利通信网络的创新发展。能够为通信网络运营商提供多种通信增值业务,在施工的过程中,通信设计通过多对新技术的运用,能够创新施工的工艺,减少施工单位的施工难度,有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在施工中,通过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运用到通信网络中,为通信运营商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在通信设计时,还能够有机的考虑与环境保护的结合,提升通信网络的实用性。

2通信设计为通信运营商带来经济效益。通过高质量的通信设计,能够营造高质量的通信网络和通信工程,为运营商提供高效益、高信誉的服务,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对原有的通信网络进行改造,能够有效的提升通信的质量和通信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规划设计能够从通信的全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虑,为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在通信设计中,设计人员利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对原有的通信网络进行改造,能够有效的缩短通信网络的施工工期,提高工程建设的服务质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率。

3有利于通信资源的有效整合。通信工程建设在一般的情况要同对个部门进行协同工作,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内容,需要将这些相关的部门和专业进行有机的协调,在通信设计和规划的中,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对于通信的运营企业,可以使用的通信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有效的保证通信工程施工的效益最大化,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设计。在通信网络改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引进多家制造商的设备,如何对这些不同特点的设备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考虑,提升他们整体使用的效率,就需要充分的考虑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工程的通信效率。

4能够有效的控制通信工程建设的投资。经过通信设计后,通信工程的施工有了比较准确可靠的施工依据,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投资,通信设计对相关的设备和工艺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定,成为施工单位的施工依据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施工单位办理施工预算和结算的依据。这样,通过通信设计能够有效的控制通信工程建设投资的依据,有利于减少施工的浪费。

二、通信设计面临的主要发展形势

1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对通信设计的挑战。随着资本市场的放开,一些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开始投入到通信行业,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加通信行业的竞争,而且有些企业的经营目标非常明确,市场定位也比较准确,经营机制比较灵活,企业的管理机制也比较科学,人力资源也比较丰富,技术设备力量也比较雄厚,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创新能力比较强,对我国原有的通信设计行业提出了挑战和压力,通信设计只有通过参与竞争,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通信设计的人才竞争。由于灵活的企业管理方式,对于通信设计行业的竞争,主要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当其他的通信咨询服务机构进入我国的通信设计行业,就打破原有企业的垄断机制,也要求原有的企业改变自己的管理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方式,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管理制度,减少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为高技术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

3通信设计技术保密带来的挑战。通信设计行业一种人才流动比较大的行业,如何有效的对通信设计的相关内容做好保密工作,是一个比较严峻的任务,国内的通信设计咨询服务部门,要能够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提升通信资料的管理水平,不能给其他的企业留下可乘之机,同时,也要提供企业工作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通信设计的应对措施及发展思路

1健全通信设计企业的管理机制。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家的发展政策,通信设计行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考虑向多种经济成分进行发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实施多元化的企业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方式,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不断的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要充分的发挥民主原则,强调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

2注重新技术的学习,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通信企业如何有效的培养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从技术上,管理上更新自己的观念,在通信行业,新技术的更新比较快,就要通信设计和咨询服务能够与新技术的发展同步,不断的在设计手段、设计工具上进行学习、创新,通过企业的经营模式的创新来实现企业的增值,创新自己的经营模式、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打造通信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3实施企业名牌战略,积极拓展企业品牌。通过名牌战略,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些企业开始压低收费的标准等传统方式的竞争方式,这也是一种表层的竞争方式,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只有通过运用新的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及时的树立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能够改善通信设计行列的现状,能够建设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树立品牌应该是通信咨询设计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也是通信设计行业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4加强企业员工培训的力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行业的设备、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而且企业的发展也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这就需要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在一般情况下,新技术的更新很快,就需要企业及时的组织员工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不至于在技术上显得比较落后,企业应该明确企业的定位,相应的目标市场,紧密的与通信运营商进行沟通,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式。

四、小结

通信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与通信企业和服务的运营商紧密的联系起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及时的将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通信工程的建设中,为通信运营商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澄沂.21世纪通信发展趋势[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胡庆,谢显中,张德民.电信传输原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移动通信工程测量论文 篇12

移动通信快装基站针对通信行业基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速度快、成本低、安全可靠,符合国家规范的通信集成配套产品。因具有可拆装、可搬运的特点,无基础设施,其可作为临时或半永久通信基站使用。配套不同的通信设备后,可满足相应通信要求(2G,3G,微波等)。

快装基站的使用寿命按3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抗震设防烈度按照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考虑。快装基站的配重块混凝土采用C35,所有主材采用钢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所有铁塔构件采用热镀锌,热镀锌质量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锌附着量不低于610 g/m2。塔体结构连接螺栓用双螺母锁紧,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时,螺栓预紧力达到规范的要求,其他螺栓传入方向应一致、合理,拧紧后外露长度为2丝扣~3丝扣。油漆均匀喷涂,漆膜厚为100μm,外观整圆满足规范要求。基站施工包括避雷接地网施工,要求接地电阻小于5Ω。

这种快装基站是快速集成通信装置,设计原理为运用塔房一体化的概念,由铁塔、主体框架、配重地梁、机房、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包括套接升降式和法兰盘固接式两种类型。

快装基站两种类型如下:1)升降式:升降铁塔可以实现高度自动无极调节,在卡车和吊车不能进入的场合使用,适用范围广,同时升降塔在安装和拆卸时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2)固定式:塔体不能升降,包括底座框架、配重结构、通信机房以及机房内馈线窗、照明系统、电源插座等。

快装基站机房工艺技术参数:1)机房外无外挂物,机房净空大小一般长为5 m,宽为1.95 m,高为2.5 m。2)机房地板具有防静电功能,地板承载力为6.0 k N/m2。3)防水满足规范要求。4)防火:基站耐火等级不低于B1级。5)防腐性:机房墙体表面材料具有防腐性能,能经4 d盐雾试验,电磁屏蔽和接地的接触材料不腐蚀。6)外墙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玻璃钢板制作,保证30年内不生锈、不变形、不老化。内墙采用高密度防火板,其间夹岩棉保温板。7)墙体开孔后采取加强措施,并做防水、防火、防虫、保温密闭处理。8)主龙骨采用方钢管或热轧普通槽钢。9)防盗门门框四周装有防止渗漏的防水胶条,门页关上后能达到防尘、防渗漏。10)机房满足移动基站机房对面积、孔洞、走线、电气、荷载、层高及接地等要求。11)空调外机安装防盗箱,满足空调外机防盗要求。12)机房离地高度不低于50 cm,主要防止基站水涝或积雪。13)机房为无人值守设计,不设窗户,机房防尘等级:IP55。

2 快装基站结构的力学分析

1)计算模型。

结构计算模型采用空间模型,见图1,图2。

2)截面选用。

固定式及升降式铁塔采用的构件截面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升降塔架主要采用圆管截面,机房框架以槽钢、角钢及圆管截面为主。

3)荷载工况及组合。

各荷载工况分别表示为: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裹冰荷载、温度作用。各荷载组合分别表示为:标准组合、基本组合、频遇组合。荷载取值按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4)结构变形分析。

在以风为主的荷载频遇组合作用下,顶部位移v满足高耸结构规范对水平位移限制的要求:v≤h/50,h为塔体总高度。

5)结构杆件验算。

各基本荷载工况下的结构杆件应力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结构杆件的应力比控制在0.95以下,构件长细比满足构造要求,使结构杆件的承载力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6)连接节点的计算。

连接节点包括底法兰连接节点及中间法兰连接节点,利用节点反力设计法兰盘的几何尺寸及连接螺栓的规格及数量。

7)配重基座整体抗倾覆验算及配重梁设计。

进行塔体的基座的抗倾覆验算及配重梁的截面设计,确定配重梁的截面尺寸大小及分布。

3 与同类塔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以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较为常用的传统35 m独管铁塔基站为例,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见表1。

移动通信快装基站的应用,与同等高度、工艺条件的传统基站相比,平均可节省钢材30%左右,节省混凝土用量可达到50%,节省占地面积约60%,传统基站建设周期75 d,快装基站仅需要三名操作工人5 h即可开通使用,每基站平均可节省投资13万元。目前应用的300余座基站,即可节省投资3 900余万元。

在目前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大规模建设通信基站的关键时期,快装基站建设可以大大节省建设资金,明显缩短工程建设工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且可以反复拆装、搬运,重复多次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 快装基站设计的难点及先进性

传统基站设计将基础、铁塔和机房分为三个独立部分,快装基站将三者融为一体,在设计过程中的工程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计。

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在保证基础自重抗倾覆的情况下,为便于运输和吊装,将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分为三个预制块,但是,必须保证三个预制块能同时受力,经严格计算,用5根Q345钢制螺栓杆将其连接,端头采用防盗螺栓固定,这样既能保证基础的整体性,又能防止被盗窃。基站基础直接放置于地面上,避免大面积基坑开挖,节约了工程投资,且占地面积小,便于选址,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一次投入,多次使用。

2)铁塔设计。

各塔段之间采用外法兰盘连接,便于铁塔拆装,螺栓受拉,不易破坏。塔身全部热镀锌处理,镀锌后,对塔身进行喷塑处理,不生锈,不变形,抗老化,降低维护成本。

3)机房设计。

由于机房须进行整体吊装,故机房的设计非常关键,既要保证机房重量不能太大,又要保证其整体稳定性。设计中采用方钢骨架立柱,以减轻结构重量,立柱之间和横梁之间增加角钢支撑,以满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外墙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玻璃钢板制作,保证30年内不生锈、不变形、不老化。内墙采用高密度防火板,其间夹岩棉保温板。机房整体焊接,结构牢固,防盗性能好,防腐防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抗冲击和保温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4)运输及安装。

快装基站的每个构件,包括每个单元配重混凝土基础、每节塔身及机房重量都控制在5 t以下,每个构件最大单方向长度在5 m以内,从而方便小型起重机械的快速拆装和运输车辆方便运输。基站各个单元构件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在一般条件下,可由三名工人及小型起重机械在5 h内完成组装,达到基站开通的条件。

5 结语

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快装基站,集基础、机房、铁塔为一体,预先在工厂批量制作完毕,运装,现场安装。基站整体结构受力合理,集成度高,安装施工简便,美观大方,给各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由于无需大量的基坑开挖施工,也就无需大量的机械作业设备,不产生废气、废渣、噪声等环境污染,同时也不会为基站的搬迁或废弃而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给环境带来永久性的破坏。快装基站是对传统分体式基站的一次革新,它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重量轻,强度高,建设周期短,安装速度快,可承受负荷大,风阻小,占地小等优越性,为各大通信运营公司提供了标准的配套设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肇民.桅杆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王肇民,马人乐.塔式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王肇民.高耸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王肇民,U.Peil.塔桅结构[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5]CECS236∶238,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S].

[6]YD/T5131-2005,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S].

[7]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

上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下一篇:单片机显示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