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考察报告

2024-11-12

西湖考察报告(共8篇)

西湖考察报告 篇1

杭 州

前言:学校组织的这次毕业考察-杭州之旅在我们观光娱乐的同时,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见识。关键词:考察,观察,杭州

摘要:美丽的杭州,美丽的乌镇,短短6天的时间,拓宽了思路,一路上所见所闻,收获很大。

正文: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杭州,以前总是在电视,报纸和书上看到关于杭州的,这次能够来到杭州无比开心。杭州最美负盛名的就是西湖。

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 态。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驰。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心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

乌镇

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完整的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乌镇位于浙北平原桐乡市,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此处地势平坦,密如珠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荡漾,使乌镇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给人一种雅致而不张扬、清新而不繁琐的自然美感。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在乌镇的布局中,由于历史上曾地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加之吴越文化的积累、沉淀,观念上明显受中国传统儒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儒文化对营建中流行的风水学说等往往是排斥的,故而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或当篇二:关于杭州西湖的调查报告

关于杭州西湖的调查报告

在我游历过的风景名胜区中,若谈及城市园林建设和景观规划管理,杭州西湖实为佼佼者。无论是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还是从提升整个杭州的地域品味、塑造城市性格来说,西湖风景区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图1)。西湖的水面面积约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处在 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

江南一带,西湖园林和苏州

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瑰宝,是城市坊巷和湖山大地的艺术

杰作。然而这两者也有很大不

同:苏州园林代表的是私家园

林,因为城市内空间有限,又环

以围墙之类,园林空间小而封

闭,艺术特色是小中见大、巧手

因借、结构精妙,艺作精致;而

西湖,则是风景山水园林的杰出

代表,它反映了一定地域的自然

风光特色,可以说是大地艺术。

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宫殿,宅院,或者山水角一隅,而是面向更为广大的区域,空间更加开放,景观也更为自然和丰富。近年来,随着“西湖西进”计划的开展落实和新西湖的建设,它又顺应着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城市园林的杰出代表。

城市园林不同于传统园林的筑山、理水、种植花木,它是在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求,以实现整个城市的园林化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城市园林具有公益性,是为大众服务的。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因此城市园林不仅美化城市面貌,还起到了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1]。

我曾三次到过西湖,最近一次是在今年(2009)的七月。这一次,我反复思量为什么西湖会让我流连忘返,又是什么吸引我三次造访乐此不疲并依然对她保有崇高的热情。风景?内涵?便利?品味?是,但也不全是。

一、山水与历史的交融典范

西湖风景区山不高,但有起伏错落,水不广,但有大小分隔,山湖比例和谐,尺度适中呈现多层次的景观。西湖之妙,便是妙在这湖孕山中,山屏湖外:登山

可眺湖,游湖可望山。山影倒置在湖中,湖光又映衬山际。西湖之胜,又胜在于 朝夕晨昏的各异,风雪雨霁的变化和季节转换带来的景观更替:繁荣茂盛而有生机的植物,与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滨湖建筑相映成趣。多维的视角,朴素的外观,淡雅的色彩,与西湖周遭的环境十分和谐,体现出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协调统一。西湖的新旧十景,便是其中最出彩的部分。以下略说一二。1.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图2),是湖

中一条横贯南北的林荫道大

堤,全长2.8公里,南起南屏

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堤宽平

均36米。堤上筑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

单孔石拱桥。堤岸两边普植桃

柳,每当初春,桃红柳绿,游

人纷至沓来,盛况空前。苏堤

是宋朝所建,据记载北宋文学

家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时开浚西湖,取湖中葑泥筑成了长堤。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的筑堤兴利之德,称谓“苏堤”。

二十一世纪初,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又对苏堤进行了整治修缮,这次整治

修缮工程对影响使用功能的西湖花港公园游

船码头以及码头管理用房进行了翻修。临湖

新建了一条垂钓廊,垂钓长廊为仿古建筑,古朴大方,使垂钓爱好者可以避免露天垂钓

受风吹雨打之苦。建成后,垂钓爱好者可以

在廊内悠闲地边品茗边垂钓,真正享受垂钓的乐趣。根据整治修缮方案,苏堤两岸还修

筑了两条临水游步道,游步道用天然的片石

铺成,蜿蜒湖边,显得生态、自然、流畅。

游人步行在水边的桃花、翠柳丛中,欣赏西

湖中的荷花、游鱼,远眺湖中亭台楼阁,感

(图3)到情景交融,心旷神怡。2.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对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三次来西湖中,第一次年纪尚轻便不做评述,第二次是初春,还恰好遇到杭州罕见的大雪,第三次也就是今年,才有幸看到仲夏的西湖。“曲院风荷” 绿净如洗的片片莲叶、亭亭玉立的朵朵荷花,有“清水出芙蓉”那般动人。清晨,荷瓣舒展,与日光相映,分外艳红,夜间花瓣闭合,徐徐清风送来扑鼻的荷香,淡雅芳芬;雨天,雨点儿打在荷叶上,胜似珍珠落盘耐人寻味。宋代扬万里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把西湖的荷花描绘得淋离尽致。(图4)3.断桥残雪

西湖有“三怪”:断桥不断、孤山不孤、长桥不长。而这第一怪断桥,位于西湖白堤的东端,背靠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断桥势较高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的最佳去处。

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

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

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

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

断,故称断桥。(图5)

断桥是西湖中最负盛名

的一座桥。它的名字与中国民

间故事《白蛇传》中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在断

桥上,流传的那许仙和白娘子

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正是因为

这个故事,让断桥成为西湖上

众多桥中最著名的桥。

二、现代城市园林的新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城市的一个窗口。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保护和再建设西湖的美好愿景

从未停止过。近年,我们又看到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风景名胜区,特别是向西湖这种在城市之内的景区,其需担待的展现城市园林作用的任务就更大了。从2002年至今,在我的眼中,西湖及其周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湖滨景区的发展。

西湖湖滨景区是城区与西湖国家风

景名胜区结合的纽带,西面湖光山色旖

旎,群山起伏;东面是精致的湖滨国际名

品街。这里是倚城临湖的黄金地带,也是

西湖综合保护的重点区域,是景区内人流

最密集的地方,早上市民习惯在此晨练,节假日人流量非常大。大批中外游客在此

欣赏西湖美景,被誉为西湖的门厅,是第 3批“西湖十景”之一,定名“湖滨晴雨”。

(图6)1.处理用地比例

湖滨景区往往是游人到杭州后观赏西湖的第一站,需要安排足够的集散场地,安排好游客停留休息、静赏西湖的场

所。从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地建设的需要考

虑,又要尽量多安排遮荫树木和观赏绿

地。在用地十分宝贵的情况下,解决好用

地比比例是首要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使用情况调查,确定二到五公园狭长绿地的结构是西湖水面—古香樟林荫铺装(宽 14m)——宽花坛坐凳(宽0.4m)——绿地(宽16m)——人行道(宽5m)车道,绿

地明显增多,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图7)2.体现湖滨景区西湖主景区的纽带作用

湖滨景区东面是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区,西面是碧波荡漾的西湖,如何结合这两个要素,让风景融入生活,也是重要的课题。这里的园林建筑与街区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每条街区巷子与湖滨景区的结合部都有相应的处理。精心保留的和新种的三排高大的悬铃木,几年后都已枝繁叶茂,衬托着街区的建筑,又是

湖水面与城区建筑间浓浓的绿色纽带。

湖滨景区作为环湖绿带中与城市紧 密相连的部分,景区园林建筑在民居形式

中融入新元素,采用木结构梁柱和砂岩墙

面与湖滨名品街的砂岩墙面相映成趣。景

区与街区之间尽量弱化湖滨路(单行道)的分隔,通过石质地面铺装的一体化设

计、设施和风貌的整体考虑,是湖滨景区

成为城市与景区的有机过渡带。(图8)3.营造自然的园林生态绿地

湖滨景区注重植物遥景和生态效益整个景区以自然式为主调,刚柔并济,相得益彰。为了继承和发扬杭州优秀的自然式植物配置风格,同时又与湖滨景区现代气息相融合,设计力求达到绿荫覆盖,春花烂漫,花境精致的效果。

特别是有效的保护和充分了利用原有古树

名木与高大乔术,形成完整的绿带。新辟的环

城西路旁的集中绿地以自然式植物造景手法为

主,进行科学配置,提高了绿地质量。(图9)

在湖滨景区中的几大景观区域营造出各有

特色的植物景观,如二至五公园和少年宫沿湖

带状绿地重点渲染自然式花境,给人清新亮丽、耳目一新之感.原圣塘路结合保留的2排悬铃术

行道树,布置规则式花坛和草坪,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林荫大道。同时,为充分

体现生物多样性,湖滨景区共选用了玉兰、乐昌含笑、杜英、香樟、沙朴、桂花、垂缒海棠、樱

花、红枫、喷雪花、花叶锦带、绣线菊、竹娄等 250多种植物。(图10)4.柔和的光环境烘托音乐喷泉

湖滨景区紧临时尚的湖滨国际名品街和西

湖,夜晚游人摩肩接踵,为了烘托菰围,在平海

路口的西湖水面上新建了一座长128m,最大喷

高60m的音乐喷泉。富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变幻的灯光、舞动的水花,使之成为湖滨夜景的亮点,积聚了人气(我与母亲便在这里驻足良久)。湖滨景区带状绿地太部分区域采用柔和的照明设计,让景区的夜晚舒适宜人,同时衬托音乐喷泉的壳丽。作为商业街光环境和若明若暗的西湖之间的过渡,景区灯光设计以柔和舒适为主,大量采用led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灯具的设计尽量与景观设施融为体,做到见光不见灯,灯具藏在景观设施中,自然雅致。5.完善的服务设施

景区建设以人为本,服务设施完善,有充足的供游客停留休息的设施。能坐下来静静地欣赏西湖的美景。大量的木座椅置于树荫下,有长长的石凳供游人休息(并且很干净,令我非常欣赏),特别是设置了4个树下木平台供人们休息品茗,3个延伸到湖面的术平台供人们更好地欣赏湖光山色,组成了富有层次的休息设施组合。在木平台上有人性化的取暖设施,在冬目里能提供相对舒适的休息条件。景区内厕所、码头、休息廊、小卖、芸室、摄影服务部、公用电话亭、饮水器、果皮箱、导游牌、背景音响、停车场、后勤设旋一应俱全,这些设施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别致而实用.让游客在赏景的同时,处处感到舒适方便。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设计者和管理者精益求精作风和对游客负责的态度,令人赞赏。6.为高端人群打造的的湖滨国际名品街 篇三:杭州考察报告黄海峰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考察报告

院 系:艺术学院

班 级:10环境艺术

姓 名:黄海峰

学 号:20104145009 考察时间:2013年6月2号—6月6号

考察路线: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第一站: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一个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在象山校区,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我认为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当天早上八点多,我们就已经抵达了中国八大美院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进入校园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曾经听说过的王澍大师的独特建筑,一栋栋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才让我真正体会到校园那浓浓的艺术氛围!那时刚好是国美2013届上手的青春毕业设计展,上手的清楚寓意着学生能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手上的能力表达出来,去展示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观点,可能是本专业原因,个人又比较喜欢环境艺术,所以走进国美象山,深深的迷恋着那建筑,会觉得那就是一个迷宫,走进这个迷宫,真想一直呆在这,不要 走出来,走的每一处都会有着惊喜,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象山校区给我最大的视觉冲击就是这里的建筑艺术,走进去就能感受到,是那样的具有艺术涵养。建筑本身来看,都比较高大耸立的,材料多用于瓦片木楞,大线条、大块面、青灰色。窗户、砖瓦的摆列疏密有序!

疑心中满是佩服;足以见得实践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位于西湖湖畔绿树成荫的南山路上,学院没有围墙,臵身偌大的校园里,可以发现中国式的水墨基调,两幢楼之间的廊 桥会让人感受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同时又充满了现代气息。厅中的石鼓墙上的透光格,廊边的木窗棂,旋转楼梯上的小圆亭,让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设计者赋予它们的意义。庭院、水榭、草坪,流水型的线条、高低错落的段面,互相交融的室内景、室外景„„这些都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路新校园中得以淋漓展现。作为开放式校园,美院不设有围墙,使它成为西湖风景的一部分。设计师巧妙地隐景于园,给人以神圣、壮观之感。建筑物的一楼采取大面积的架空,室内景与室外景融会贯通,沙龙、水榭与庭园、草坪浑然一体,使整个校园充满灵气。

第二站:创意园、占地面积22555平方米,整个建筑大部分延伸于地下,陈列展示

第四站:西溪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篇四:西湖调研报告 论风景名胜区土地资源的利用

——以杭州西湖湖滨景区为例 摘要:城市滨湖景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绿地,既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区的有机延伸,是风景优美的活动场所。如何引导密集的人流,建设通透精致的景观,是设计这类场地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杭州西湖湖滨景区的建设进行论述,简要介绍其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喷泉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创作出绿树如荫、优美舒适、富有节奏、文化内涵深厚的滨湖带状绿地。key words: lakeside scenic spot;landscape planting;the utilization of land;city garden 引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在城市中难得存在的一片净土中,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城市的一个窗口。

正文

1、西湖风景名胜资源面临问题

首先,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中平坦地占有甚少,其余为山林与水系,土地的珍稀性十分明显;其次,西湖作为泻湖,西部的4条主要溪流是湖水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这四条主要溪流却被当地居民当成生活、生产水源,因此造成近几年来的西湖生态负荷的极限,几经治理,但由于污染不断,致使湖水透明度仍很低。

如何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是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

2、湖滨景区土地的规划利用

西湖湖滨景区是城区与西湖国家风景 1 名胜区结合的纽带,西面湖光山色旖旎,群山起伏;东面是精致的湖滨国际名品街。这里是倚城临湖的黄金地带,也是西湖综合保护的重点区域,是景区内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早上市民习惯在此晨练,节假日人流量非常大。大批中外游客在此欣赏西湖美景,被誉为西湖的门厅,是第三批“西湖十景”之一,定名“湖滨晴雨”。(图1)2.1.处理用地比例

湖滨景区往往是游人到杭州后观赏 西湖的第一站,需要安排足够的集散场地,安排好游客停留休息、静赏西湖的场所。

从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地建设的需要考虑,又要尽量多安排遮荫树木和观赏绿地。在用地十分宝贵的情况下,解决好用地比例

是首要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使用情况

调查,确定公园狭长绿地的结构为:西湖

水面—古香樟林荫铺装——宽花坛坐凳

——绿地——人行道车道,绿地明显增多,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图2)2.2.营造自然的园林生态绿地 湖滨景区注重植物造景和生态效益整个景区以自然式为主调,刚柔并济,相得益彰。为了继承和发扬杭州优秀的自然式植物

配置风格,同时又与湖滨景区现代气息相融合,设计力求达到绿荫覆盖,春花烂漫,花境精致的效果。

特别是有效的保护和充分了利用原有古树

名木与高大乔术,形成完整的绿带。新辟的环城

西路旁的集中绿地以自然式植物造景手法为主,进行科学配置,提高了绿地质量。(图3)

在湖滨景区中的几大景观区域营造出各有

特色的植物景观,给人清新亮丽、耳目一新之感。

原圣塘路结合保留的两排悬铃木行道树,布置规

则式花坛和草坪,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林荫大道。

同时,为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湖滨景区共选用

了玉兰、乐昌含笑、杜英、香樟、桂花、垂丝海

棠、樱花、红枫、花叶锦带、绣线菊等250多种

植物。(图4)2 2.3.柔和的光环境烘托音乐喷泉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水空间来营造另一方景色。在地理区位上,湖滨景区又紧临着时尚的湖滨国际名品街和西湖,夜晚游人摩肩接踵,因此,为了烘托氛围,在平海路口的西湖水面上新建了一座长128m,的音乐喷泉。富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变幻的灯光、舞动的水花,使之成为湖滨夜景的亮点,积聚了人气。湖滨景区带状绿地大部分区域采用柔和的照明设计,让景区的夜晚舒适宜人,同时衬托音乐喷泉的壳丽。2.4.完善的服务设施

尽管湖滨景区内用地十分宝贵,但景区建设以人为本,服务设施依然需要完善。原来没有公共厕所,景区建设过程中在此增加了一座厕所,当时为了避免挡住湖景,面积较小,能满足平时使用。有充足的供游客停留休息的设施。能坐下来静静地欣赏西湖的美景。大量的木座椅置于树荫下,有长长的石凳供游人休息,并且很干净,令人非常欣赏,特别是设置了4个树下木平台供人们休息品茗,3个延伸到湖面的术平台供人们更好地欣赏湖光山色,组成了富有层次的休息设施组合。在木平台上有人性化的取暖设施,在冬日里能提供相对舒适的休息条件。景区内码头、休息廊、小卖、茶室、摄影服务部、公用电话亭、饮水器、果皮箱、停车场、后勤设施一应俱全,这些设施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别致而实用.让游客在赏景的同时,处处感到舒适方便。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设计者和管理者精益求精作风和对游客负责的态度,令人赞赏。2.5.体现湖滨景区西湖主景区的纽带作用

湖滨景区东面是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区,西面是碧波荡漾的西湖,如何结合这两个要素,让风景融入生活,也是重要的课题。这里的园林建筑与街区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每条街区巷子与湖滨景区的结合部都有相应的处理。精心保留的和新种的三排高大的悬铃木,几年后都已枝繁叶茂,衬托着街区的建筑,又是湖水面与城区建筑间浓浓的绿色纽带。

湖滨景区作为环湖绿带中与城市紧

密相连的部分,景区园林建筑在民居形式

中融入新元素,采用木结构梁柱和砂岩墙

面与湖滨名品街的砂岩墙面相映成趣。景

区与街区之间尽量弱化湖滨路(单行道)的分隔,通过石质地面铺装的一体化设计、设施和风貌的整体考虑,是湖滨景区成为

城市与景区的有机过渡带。(图5)

3、湖滨建设中的反思

基于自身对西湖的喜爱和目前自身能力的局限,对于其建设中的反思有以下 3 几点浅见。3.1.湖滨建筑自身的协调性。如果从苏堤上看湖滨一线,建筑多是灰白色的基调,并且略显杂乱,看不到层次的变化。有学者甚至说,杭州“三面湖山一面城”已经成为“三面湖山一面墙”。我认为应适当放低湖滨一代建筑物的高度。高层建筑固然为城市现代话的直观表象,但是对于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特别是西湖周边,还是当因地制宜的多做考虑。一时的经济损失却可以带来千秋万代的生态效益,我认为应该还是非常值得的。3.2.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区域内的大树。

景区建设时保留了沿湖的古香樟树,但发现这些树长势不良,大量掉叶。经过调查,原来是以前树下铺设石板的时候浇筑了混凝土,造成树根透气不畅,水位又高,树木日渐衰微。发现问题后及时在混凝土板上打孔,盖上一些带孔的铁板;或在树干四周挖去大片混凝土,盖上木地板,利于根部透水透气,香樟长势逐渐旺盛。同时,保留的湖滨路的悬铃木行道树立地条件也大为改善,由树穴改为大片草坪绿地,让其恢复了生机。3.3.对景观内涵的了解不足和文化意识的欠缺。没有把握景观中最有内涵和价值的部分,往往会忽略了深层次的文化景观。例如灵隐寺的飞来峰,反映了唐末到南宋时期的石雕技艺,堪与大同云冈、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等石窟艺术媲美,是杭州西湖景区中很有艺术

造诣的文化瑰宝(图6)。

然而,实际情况是并没有高

屋建瓴,从较高的文化层次来把

握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飞来峰石

刻造像[1]。相似的,孤山上的“六

一泉”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再

如2004年重建苏小小墓,偏偏要

机械的修建“坟冢”,破坏了原

本慕才亭上“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断金”的意境。

小结 现在的湖滨景区经过几年的精心养护,已经绿树成荫、环境宜人。其设计建设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了土地紧张情况下景区的合理规划,并综合平衡保护与建设的关系,着力营造优雅的生态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和谐地解决各种问题,创作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美的园林景观,适合不同游客的游览需要。

【参考文献】 4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人文背景[j].中国园林,2004(9):59-62 5篇五:美术专业杭州、苏州、上海考察报告

艺术设计专业考察报告

姓 名:陈春

班 级: 08级环境艺术设计

学 号: 081917034

一、实习时间:2011年5月

二、实习地点:杭州、苏州、上海三、三、实习形式:个人考察

一、杭州艺术考察 1.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2.西湖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西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西湖不仅独擅 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3.中国美院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位于西湖湖畔绿树成荫的南山路上,学院没有围墙,臵身偌大的校园里,可以发现中国式的水墨基调,两幢楼之间的廊 1

桥会让人感受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同时又充满了现代气息。厅中的石鼓墙上的透光格,廊边的木窗棂,旋转楼梯上的小圆亭,让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设计者赋予它们的意义。

结束了南山老校区,接着去领略象山新校区带给我们另一种设计的震

撼。中国美院新校区是一个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在象山校区,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我认为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二、苏州艺术考察

2 2.苏州园林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等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这里有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这些建造于 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苏州园林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所反映出的造园艺术,建筑特色以及文人骚客门留下的诗画墨迹,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上海艺术考察 1.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 3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上海新天地就是由石库门建筑与现代建筑组成的时尚休闲步行街。是一个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

2.上海外滩及步行街

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华的街区,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誉,东起外滩,西至静安寺与延安西路交汇,全长5.5公里,两侧商厦鳞次栉比,云集着约600多家商店。漫步在步行街上,游客们可以充分体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地表路面全部用花岗岩铺设,一条大理石铺就的“金色之带”汇聚了各类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其中,有赏心悦目的花坛,可供查询商品、服务的电脑亭,造型别致、供游客小憩的椅子等。步行街上不时驶过既有现代造型又不失古朴特色的观光车,力求处处为游客提供方便和舒适。商业繁荣是南京路永恒的主题。

西湖考察报告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疫情数据。报告病种为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共5种。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年鉴。

1.2方法

采用SPSS 13.0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软件,对2009—2010年西湖区性病监测点性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2结果

2.1流行趋势

2010年西湖区共报告5种性病610例,报告病例数与2009年(619例)比较有所下降(-1.5%),与2009年比较,报告病例数季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7;P<0.01)。见表1。

2.2病种及病例类型构成

2010年西湖区共报5种性病610例,其中梅毒203例,淋病136例,尖锐湿疣144例,生殖器疱疹41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86例。与2009年相比较,总报告数下降了1.5%,其中梅毒下降了19.8%,Ⅰ期梅毒下降了42.7%,Ⅱ期梅毒下降了4.3%、胎传梅毒下降了35.7%,胎传/隐性梅毒持平,淋病下降了22.7%;尖锐湿疣上升了500.0%,生殖器疱疹下降了58.2%,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上升了26.5%。两年的5种病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44,P<0.01),见表1。

2.3人群分布

2.3.1年龄分布

2010年西湖区共监测性病5种,以20~24岁年龄段比例最大,占17.54%(107/610);其次为25~29岁年龄段,占15.74%(96/610);第3位为30~34岁年龄段,占14.26%(87/610);60岁及以上年龄段报告76例,占12.46%,较2009年同年龄段的13.73%(85/619)相比有所下降。其中2010年梅毒60岁及以上年龄段报告病例64例,占梅毒总数的31.53%(64/203),较2009年同年龄段比例26.09%(66/253)有所升高。

2.3.2性别分布

2010年西湖区共监测5种性病610例,其中男性报告病例数为287例,与2009年比较下降了20.94%;女性报告病例数为323例,与2009年比较上升了26.17%。男女性别比为0.89∶1,较2009年男女性别比1.42∶1有所下降。2010年5种性病报告数男女比例最高的是淋病,为4.23∶1,比值较2009年的6.04∶1有所下降。通过SPSS 13.0统计分析,2009—2010年男女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4,P<0.01)。

2.3.3职业分布

2009—2010年西湖区性病监测报告病例的职业别构成中,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21.48%(264/1 229);工人占17.58%(216/1 229),离退休人员占7.90%(97/1 229)。

2.3.4时间分布

2009—2010年各季度报告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7;P<0.01)。见表2。

3讨论

3.1性病监测结果分析

从资料分析可知,年龄主要分布在20~34岁及60岁以上年龄段,20~34年龄段人群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频繁,为性活跃期人群,从而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机会,符合性病发病规律。但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发病数明显增多,尤其是老年人群中的梅毒发病数增长明显,可能与近年来许多医疗单位将梅毒血清学检测列为对住院患者、术前患者等人群的常规检查项目,性病的监测力度加大有关;另外,也与部分丧偶老人有此生理需求而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有关。从性别上来看,2009—2010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社交范围广,涉足娱乐场所机会多,就诊率较高而报病率更高有关;而女性患者相对隐蔽,不愿意到正规单位就诊,报病率较低[1]。从职业分布来看,职业主要为家务及待业、工人及其他,可能原因是这些人群常年在外打工,而性伴不在身边,由于生理需求,他们会到公共娱乐场所寻求性伴,然而他们对性病防治知识了解较少,安全套使用率非常低,加大了感染性病的危险。从时间分布看,2009—2010年各季度报告病例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7;P<0.01)。从梅毒发病数看,与去年相比有明显下降,特别是Ⅰ期梅毒病例数下降,提示梅毒传染源在早期已得到有效、及时的控制。胎传梅毒病例数下降,提示孕产妇的产前性病监测力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但对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孕期性病的监测与管理工作需加强。

3.2性病监测与历年文献的比较

对历年文献的分析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低[2,3]。邹城市2001—2004年60岁以上老年人性病发病数仅占发病总数的0.42%[1],而西湖区2009—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性病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3.10%,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3.3性病防治对策

根据西湖区2009—2010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提示我们,目前的性病防治工作不应局限于报告和治疗病人,要与健康教育切实结合起来,应加强社区文化和法制教育活动,丰富群众业务生活,大力倡导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避免不洁性接触。应做到:(1)加强诊疗机构建设;(2)各级领导应加强对性病预防控制的重视;(3)各部门应加强督导,打击非法性行为;(4)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同时加强重点人群、老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人群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多部门多层次合作,全社会参与,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4]。

今后性病防治重点人群为20~34岁及60岁以上者,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及工人为主,防治措施以加强宣传性病防治知识及推广100%使用安全套为主。

摘要:目的 了解南昌市西湖区性病监测点报告的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0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性病报告病例数为619例,以梅毒、淋病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42∶1;2010年性病报告病例数为610例,以梅毒、尖锐湿疣、淋病为主,男女性别比为0.89∶1;总体略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病数以20~34岁及60岁以上年龄段为主,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和工人为主。结论 今后性病防治重点人群为20~40岁及60岁以上者,职业以流动人口及工人为主。防治措施以加强宣传性病防治知识及推广100%使用安全套为主。

关键词:性病,监测,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林晶,李雪涛.邹城市2001—2004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42-1643.

[2]李季,汤少开,王艳芳,等.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分析与防治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56-1957.

[3]尹梅,陈红,刘家虹.江西省2004—2005年性病疫情分析[J].江西医药,2006,4(12):1016-1017.

山西学校考察报告 篇3

一、三所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在三所学校随处可见教育学生的标语,校园内、走廊里、教室里等等。只要学生看得见的地方就会有。如:“大胆表达,勇于质疑,让思想碰撞,让心灵交流,频频闪烁智慧的火花”,“态度决定高度,习惯决定命运”,“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时尚比德行”,“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多彩课堂缔造希望,合作创新尽显风彩”等等。“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来说具有多么大的教育意义。学生时刻能比较自己的行为。

二、三所学校课堂改革学案实用、教学模式新型

灵石二中学科采用学案教学,学案的设计分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大板块。学案给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容方法,它是架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自主学习、学案引领;小组合作、互助共赢;展示反馈、张扬个性;拓展提升、激励成功。”四个环节。其核心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亲历探求知识的过程。形成学习经验,内化为自学能力。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创作加工,集体备课设计而成。学案让学生在学习前便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成为沟通教与学、学生与教材的一座桥梁。它同时又是教案,师生课堂共同操作,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教学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方式,进而可以解决学生厌学等课堂教学问题。“学案教学”明显提升了学生自学、参与、合作、交流、表达、质疑、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也都得到了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山西省新绛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和“山西省示范高中”,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百年名校,但在2004年以后,学校一度遭遇办学危机:面对生源质量下滑、教师流失严重的双重困境,学校选择了革故鼎新。2008年,该校开始实施以深化优化“学案课堂”为核心的全面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案”的目标引领作用,大胆采取半天授课制,学生半天上课,半天自主学习。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校摆脱了困境,创造了历史,如今的新绛中学,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素质教育有声有色,高考成绩突飞猛进。新绛中学的课改是从课堂开始的,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行“学案课堂”。“学案课堂”的内涵:编好学案是前提,完成报告是基础,课堂展示是提升,自主学习是灵魂,综合提升是目的。学案课堂八字方针:教师——编、验、点、导,学生——学、做、展、悟。通过两种课型:自主课和展示课加以落实。

新绛中学的课堂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六至七个小组,每个组八至九人,实行“环形座位”,同时教室四面均有黑板,教师和学生随时使用。还有整个教学楼随处可见黑板,黑板上呈现的是每班同学的“学习报告”。消灭课后作业,成立“导师”引领下的“半天授课制”。新绛中学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基本是由学生答疑主讲,教师只是解决学生疑惑的主要问题。学生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体现课堂的民主和谐。

在运城市人民路实验学校,观看了介绍学校的纪录片,听了两节课。它的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它的上课是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人。无论是第一环节中的基础达标,还是以后环节中的设问导读、巩固训练、拓展延伸,它的学生思维一直在动,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做到了以学定教、多学少教、能学不教。教师定位准确,不越俎代庖,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中学生紧跟导学案积极学习,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态之中。期间教师巡查点拨,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能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多次感悟;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说、勇于说、乐于说,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可以说他们的课堂是高效学习的课堂,主动探究的课堂,合作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评价,评价语言朴实、准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让课堂回归常态,让课堂流露真情。他们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真正做到了“师生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三、扎实有效的学校管理是三所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

根据三所学校的介绍,他们每一年级都责任到分管年级的副校长和年级主任,各司其责。对教师的考核,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达标数作为考核标准,教师不分等级,同科同年级教师捆绑考核,得同样的奖金。教师之间不留一手,而是毫无保留相互共赢,我认为这样能极大地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为共赢而献计献策。对学生的管理,更是责任到人。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小组长的作用很明显,人人抢着争当小组长,参与性较高。几乎每个学生管一样,事无巨细,有管纪律的、卫生的、个人卫生的、卫生角的、讲桌整洁的、课桌摆放的等等。这样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者,相互之间可以换位思考可以相互理解,工作好做多了。从而学习秩序有条不紊、生活环境清新怡人,每个小组有自己的黑板并可以自己设计,画上喜欢的花边,起个好听的名字,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室大相径庭,处处彰显了人文教育、和谐发展。整个学校体现出来的是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参观学习,三所学校容校貌、严谨的师风、学风,严格的教育管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很深,思考颇多:

打造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我们参观的三所学校来看,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已是必然趋势,通过课堂改革最终实现学生的低负担、课堂的高效益,是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效结合的实践平台,是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行为的有效举措。

西湖楼酒店实习报告 篇4

来西湖楼C区的客人都还是挺有素质的,我在C去喜乐宴这个包厢和我师父一起看台,从开市的准备工作到进客、问茶水、点菜、端菜、倒酒水等工作,师父都是很耐心地教我!我们早上和下午都要集合开例会,这段时间是最开心的,因为我们经理是特别搞笑幽默的人,他会用幽默风趣的话来教导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在为客人服务的时候,客人很客气的说声“谢谢”,我觉得特别欣慰,我终于明白了助人为乐的意义。同时通过酒店组织的培训和平时部门的强化练习,锻炼了我的服务意识,养成了面对客人泛出微笑的好习惯;学会了用标准的礼仪礼貌待客;明白了学好外语的重要性。

由于之前在大学的生活比较放纵自己,刚来到酒店也比较懒惰,不遵守酒店的规则制度,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别人叫我帮忙我总是爱理不理,做事总爱自己一个人做,有一个同事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做事肯定很慢,而且还做不好。

武进区西湖街道用工需求分析报告 篇5

武进区西湖街道劳动所承担了武进经济开发区及西太湖生态区范围内的人社系统的条线业务工作。从目前看辖区内制造业企业较多,尤其是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制造等占了一定比例。从本次调查摸底来看,缺工情况普遍存在,总共调查了25家企业,这25家企业当前缺工总数为669人,仅仅制造业就缺工247人,占缺工总人数的37%。另外缺男工人数为546名,男工依旧是各家企业用工用人的优先选择。

根据开发区发展的产业规划和定位,新进驻园区的企业渐渐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变,成套设备的引进,自动化的全面推广,使得本区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占了总缺工人数的30%。

同时随着招商引资深入推进,新进驻企业在2012年的用工需求上大大增加,25家企业总需求人数为1540,平均每家企业需求人数超过60人。

鉴于以上对企业缺工情况以及用工需求的调查结果,在2012年度,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任务比较迫切,加大宣传力度,搭建好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平台是缓解劳动力供需紧张一个有效途径。另外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QQ群建立起双向的全面沟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西湖考察报告 篇6

去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我们组织各镇(街道)的党(工)委组织委员一行17人,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闵卫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俞敦谦带队,赴粤考察党建工作。在广东省委组织部的帮助安排下,我们考察了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中山市小榄镇和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南岭村的党建工作,并和当地组织部门及三个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交流。

一、一街一镇一村的基本情况

北京街地处广州市越秀区中心,面积056平方公里,有82条自然街巷,是广州市老城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名闻遐迩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贯穿其中。辖区内有13万户计43万人,设有14个居民委员会。近年来,北京街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成效显著,先后荣获中国街道之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街道乡镇发展委员会委员单位、广东省街道之星、广东省文明单位、广州市文明街道标兵等光荣称号。

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贸中心。全镇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约15万人。小榄镇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至2002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46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340家,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品有300多个种类,涵盖了轻工业品的大部分门类,并催生了一批象华帝燃气具、乐百氏、固力门锁等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1-10月,全镇经济总收入189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64亿元,税收近11亿元。

南岭村是龙岗区布吉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深圳市中部,面积412平方公里,有村民190户、800人,外来劳务工3万多人。2002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亿元,纯收入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万元。目前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10亿元,人均占有集体固定资产100万元。村里实行工资制,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村民全部住上别墅式楼房,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一街一镇一村党建工作的主要特点

作为全国、省、市先进及社区党建的重要试点单位之一,北京街面对社区建设这一崭新课题,从“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地区”的目标出发,营造良好环境,造福社区百姓,构建社区服务网络。街道投入100多万元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劳动和保障服务中心”、北京街社区信息网站,使社区居民可在办事处所在地集中办理社会救助、社区医疗、计生服务、失业登记、暂住登记、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家政服务等各种事务和享受社区的各种便利服务。街道利用文化站的场地,率先建立起“北京街地区紧急灾情庇护中心”。在原有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建立起北京街地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医务人员志愿者服务队、越秀区个协西湖分会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志愿者服务队。两大服务中心与分布在辖区内的各种有偿、无偿的社区服务点,以及活跃在街头小巷的社区志愿者,组成了覆盖全街的服务网络。他们认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把社区变成“百姓之家”。于是,他们率先建立广州市第一个社区信访网络,设立了人民来访接待室和领导接待室,设置开通信访热线,并在全街14个社区居委建立起社区信访工作接待站,使信访延伸进社区。社区群众有了一个联系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联络点”,有了反映呼声、表达愿望的“传声站”,群众的各种小事、难事有了一个倾诉和解决的地方。他们还把党建工作拓展到新经济组织。在全面摸查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片,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工作方针,以“独立建支”和“联合建支”的形式,先后建立了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党支部等8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在区委的支持领导下,他们又于去年10月13日成立了北京街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由街道党政办主任兼任党委专职副书记,实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的突破。他们以党建为龙头,全面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工、青、妇等群团建设,把强本固基工程落到了实处。与此同时,他们指导转制企业党支部根据自身的特点,抓好提高党员、员工的综合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作用,促进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小榄镇是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村镇建设示范镇。稳步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为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党员5800名。镇党政领导班子在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基础上,以建立“学习、民主、高效、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为目标,一心为公,掌权为民,依法办事。他们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你为群众做了些什么实事”为评判干部是否称职的标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建立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注重挖掘历史资源,并以此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利用本镇菊花文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的特色,举办镇“菊花文化艺术节”,创建“中国民间(菊花文化)艺术之乡”;根据书法绘画蔚然成风的镇情,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实现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推动作用。2000年,该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南岭村共有党员82名,村党总支部下设村、消防、治安三个支部。20年来,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求干部树“三心”——公心、责任心、事业心;群众过“三关”——思想关、文化关、劳动关。与此同时,以“四个倡导”(倡导富而好劳,艰苦奋斗创大业;倡导富而崇德,破旧除陋树新风;倡导富而好学,重教求知育新人;倡导富而思进,超越自我再向前)培养塑造现代南岭人。“穷时有志气,富时没毛病”,成为现代南岭人精神的真实写照。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该村时发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重要指示。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南岭村时,勉励南岭村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三、体会

尽管本次考察的时间较短,学习交流的深度有限,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很深,体会颇多。

一是党员干部是关键。如南岭村在短短的20年,人均收入由不足100元到今天的1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7000元到10亿元,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在9名村两委干部的家属中,有6人在村清洁队当清洁工,其中就有南岭村的带头人——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基的爱人,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多年来,南岭村的党员干部没有一家私人小店,没有一平方米的私家厂房,他们和村民一样按时签到上班,和村民一样同股同利,没有任何特殊。村干部掌握着10亿元资产,迄今没有发现一个干部违法违纪,出现经济问题。正是村干部的“公心、责任心、事业心”,才使干部和群众“贴心”。正如张伟基所说的那样,南岭人不但要眼前富,还要长久富;不但要物质富,还要精神富;不但要个人富,还要共同富!

二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在被评为广东省、广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羊城公德公益百星”中的“勤政为民之星”的北京街党工委书记甘国锵看来,关系到群众根本利益的,没有一件是小事。为官一任,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他为了改进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改变窗口办事人员与居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提出了六个“多一点”和六个“少一点(多一点笑容,少一点木讷;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到民宅,少一点坐科室;多一点称我们,少一点讲彼此;多一点办实事,少一点喊口号;多一点讲服务,少一点提管理)的要求,通过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改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

德国物流发展规律考察报告 篇7

"社会市场经济"管理模式

根据德国基本法, 实行“大交通”管理体制, 联邦交通、建设与住房部是联邦交通运输事业的主管机关, 它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业务范围覆盖铁路、公路建设与公路运输、内河航运和航道建设、海运、航空以及气象服务等各个领域。

德国货运管理部门是联邦货运管理局, 是联邦交通、建设与住房部领导下的直属专业管理局, 联邦货运交通法中规定联邦货运管理局的任务是监督和控制, 其主要任务是为保障货物运输安全和保护环境、制定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检查货物运输车辆、审核运输企业并管理经营许可证、监督货物运输市场 (跨交通方式的货运市场监控) 、专业统计、养路费征收。该局的检查范围涵盖公路、内河、铁路和航空货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各州货物运输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形式不尽相同, 有的隶属于交通局, 有的设在内政部内。其主要任务是依靠法律手段对交通运输进行宏观调控、审核运输企业并管理经营许可证以及监督管理。

德国物流业的管理模式是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按“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运行, 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以有效合理的竞争机制为前提, 把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结合起来的一种经济制度。

注重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德国位于欧洲中心, 拥有欧洲最长的水运网络 (7300公里) 和世界第三大高速公路网 (1.4万公里) 及全球最现代化的集装箱船队, 高速铁路网四通八达, 交通十分便利。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物流装备为德国发展现代物流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绝大部分运输基础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建设, 每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达数百亿欧元, 经营权归政府所有, 同时在修建过程中对环保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管理权由私有公司承担, 它负责管理期间的养护与维修的相关费用。德政府要求物流中心紧临港口, 靠近铁路货运站, 周围有高速公路网, 物流中心内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联接。

德国各级政府鼓励和支持物流园区的建设, 目的是为了促成物流服务公司经营地点集中化, 运输组织集约化, 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 减少城市交通量, 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更有效地为工商业服务, 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和资金的投入上, 德国各级政府对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资金投入, 但并不直接参与物流园区的经营活动, 而是通过参股的方式加入。德国现有33个物流园区, 其中5个还在规划和土地开发阶段。每个物流园区总面积平均约140公顷, 即140万平方米, 总体入住率是40%左右, 共有1200个企业进驻, 工作人员有4万左右。

市场准入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逐步实行货运市场自由化, 1985年开始提出运输服务自由化, 1993年初价格管理取消, 包括定价、价格体系, 1994年欧共体跨国运输限制取消, 1997年底市场准入限制完全取消, 1998年短途、长途运输、搬家运输的划分方式取消。从1998年开始德国基本上实现了货运市场的自由化, 只是对用大于3.5吨的车辆 (包含挂车) 从事经营性道路货运的实行准入许可和强制保险, 其前提是专业知识、诚信、资本能力 (确保竞争能力、运输安全、环境保护) 。

严格市场监管

道路货运监督检查是德国行业管理主要问题之一, 由联邦货物运输管理局的分支机构来执行。主要采取流动检查和定点检查的形式对道路运输车辆及运输企业的相关经营行为进行检查, 检查地点一般在联邦高速公路和州际公路上进行, 还往往与警察、海关和商业监管人员以及外国执法机构联合执法。

其监督检查有以下特点:一是检查内容广泛。检查项目包括运输执照、运输单证、保险、车辆行驶记录仪、驾驶员工作时间、车辆技术、养路费征收等。二是检查力度大。检查人员可以拦截正常行驶的车, 并对其进行检查, 对一般性违规可以警告或者罚款, 对严重违规的车辆可以禁止车辆继续行驶。三是检查密度高。德国是欧洲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检查密度最高的国家, 每年检查车辆超过60万辆次, 处罚车辆超过12万辆次。四是检查人员素质高。检查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培训, 考核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后才能执法, 除了基本的从业资格证外, 检查人员还要经过相关法律法规、车辆行驶安全、货物装载安全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法律体系完善使竞争有序

德国政府制订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是物流市场规范经营、有序竞争的重要保障。

德国主要的货物运输法规包括:《道路货物运输法》 (2004年)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人员市场准入规定》 (2000年) 、《商法典》 (2004年) 、《道路货物运输合同法》 (2002年) 、《德国通用运输条例》及其补充规定 (2003年) 、《危险货物运输许可及承运人培训的规定》、《危险货物运输法》、《联邦高速公路养路费征收法》、《联邦高速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等。

这些法规对货运的具体规定有:从事道路货物运输必须满足诚信、专业技术、资本 (确保竞争能力、运输安全、环境保护) 三个前提条件;货代商对承运货物承担赔偿责任, 新《德国通用运输条例》规定, 承运人对普通货物损坏或丢失承担每公斤5欧元的赔偿责任, 货物外表损坏, 必须在交接货物时当场提出索赔, 对外表看不见的损坏, 可在交货后7天内提出索赔;超过3.5吨的机动车货运必须办理赔偿保险, 承运人在运输途中必须携带保险证明;3.5吨以上的卡车司机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书;实行职业驾驶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新的驾驶员要经过140小时的培训, 经过考核, 每位驾驶员在五年内必须接受35小时的培训, 每次至少7个小时。

中小运输企业主力军

德国目前有卡车运输企业53486个, 从业人员505556人, 其中驾驶员347000人, 其中大部分卡车运输公司都是中小型的, 拥有单辆车的占27%, 超过50辆卡车的运输公司只占3%。公路货运主要是靠集装箱运输或大型厢式车来完成的, 约占95%以上。

德国现有车辆365378 (其中鞍式拖车:135509) , 挂车:292141 (其中鞍式挂车170724) 。对于载重车辆 (不含挂车) 来, 轻型和重型车辆占大部分, 其中载重量小于3.5吨的占33%, 大于9吨的占44%, 大于14吨的占23%。对全部挂车, 中型和重型占多数, 分别为25%和53%。

卡车运输公司获得运输业务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面对货主, 从货主那里直接获得合同, 这种方式往往仅限于那些大型的专业化卡车运输公司;第二种是挂靠车辆, 这是最主要的经营方式, 中小型卡车运输公司将车辆挂靠于中等规模的货代公司和大型的卡车运输公司, 并从那里获得运输合同;第三种就是卡车运输公司从货物运输中介或网上获得运输合同。

企业联合体实现组织化

德国道路货物运输的组织化程度较高, 主要体现在物流生产的高度社会合作化、专业化和工业化, 其中货代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国的货代公司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 能够提供仓储、中转、运输以及增值 (如理货、包装、预装配、呼叫中心、回程货物处理、价格标签等) 服务, 主要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 在道路货物运输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0%的货代公司从事零担运输, 20%从事包裹运输, 70%的企业从事国际货物运输。其发展趋势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量从1985年的33人一直增加到现在的64人。自备运输车辆的企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目前为58%。

另外, 德国货代企业日益走向协作化。由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德国货物运输市场的自由化, 加上燃料价格升高, 运输成本提高, 以及欧洲东扩, 因而德国货物运输竞争日益激烈。为拓宽运输服务网络、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货代公司走向了联合。联合的方式有多种, 有紧密型的 (如参股) , 有松散型的 (如通过签定合同建立合作关系, 而各个企业又相对独立, 经营仍然比较灵活) , 另外还有交费式, 通过缴纳年费参加于一个大的联合体。

目前, 德国有35个货代公司联合体, 平均每个合作体有32个合作企业, 分布在德国或整个欧洲。这些联合体主要从事零担、包裹与快递以及专业化运输 (如汽车、自行车、药品、生活用品等) 。这些联合体在物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德国2005年物流企业前40强中就有6个是这种联合体。

多式联运“受宠”

多式联运是德国物流企业采取的一种主要运输手段, 其比例大约为67%, 特别是许多大型物流企业, 非常重视采用多式联运。德国多式联运的特点有:

基础设施完善

由于德国政府的财政支持 (为货运中转站提供85%的基础建设资金, 以及运营推动资金, 以减少第一年的亏损) , 德国在港口、城市工业区、物流园区等地拥有大量的货运中转站, 为多式联运提供了便利。例如德国物流园区内基本上建有多式联运中转站, 其中一半由德国政府投资建设, 企业经营, 德国公铁货运中转有限公司就运营着近30个货运中转站, 而德国这类公司一共有8个。

积极政策支持

例如:联运的重载货车的载重量可以达到44吨 (单独一种运输方式的重载汽车装载量限重为40吨) , 免收税费, 减少燃油税;减少养路费, 可以在节假日运输等。

完善标准体系

在德国关于多式联运的标准共有33个, 包括国际标准、欧洲标准和德国工业标准。例如标准欧洲托盘 (1200×800) , 转换桥 (相当于集装箱, 长7.2米, 宽2.4米) 可以放18个欧洲标准托盘, 鞍式挂车 (长13.2米, 宽2.4米) 可以放33个欧洲标准托盘。同时转换桥和鞍式拖车适用于铁路运输, 使多式联运成为可能, 也更加方便。

德国物流业2007年产值超过2000亿欧元, 位列经贸和汽车工业之后, 排在第三位。德国物流业作为世界物流佼佼者, 采取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通过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坚持“社会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市场的竞争有序和高速发展。

陇南市引种蓝莓考察报告 篇8

关键词 蓝莓;引种;考察报告;甘肃省陇南市

中图分类号:S66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3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长江流域,东邻陕西,南接四川,境内海拔550~4 187 m,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年均温10~15 ℃,年降水400~1 000 mm,无霜期120~260 d,全市辖8县1区,总人口285万,总面积2.79万km2,耕地面积55.33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42%,生物资源多样。

根据省、市领导蓝莓引进试种的安排,2014年7月中下旬,对云南大理、山东青岛、辽宁丹东等国内蓝莓主要生产地生产情况及种植技术进行了专题考察,以期为陇南市蓝莓引进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1 蓝莓生物学特点及国内外生产概况

蓝莓为越橘属杜鹃花科双子叶灌木类多年生植物,其蓝色浆果可食率100%,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所有水果中花青素含量最高,不仅具有很好的明目、抗视力退化作用和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抗氧化、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蓝莓栽培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因其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而风靡世界。1998年,美国研究表明,在41种具有抗氧化功效的蔬菜水果中,蓝莓抗氧化能力排名第一;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蓝莓定为“21世纪首选十大健康食品”之一,世界粮农组织将蓝莓推荐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2010年,美国《时代》杂志将蓝莓评选为“十大最佳营养食品”之一。因此,蓝莓享有“世界水果之王”的美誉。

蓝莓原产于北美和东亚,我国东北及西南地区分布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蓝莓栽培始于美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无论从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其次是智利和波兰。我国1983年开始在东北开展蓝莓引种栽培,经过30多年的试种,近年取得较快发展,现种植区域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主产区为山东、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目前,全国蓝莓种植面积约2万hm2,挂果面积0.6万hm2左右,产量2万t,全国有蓝莓种植加工企业700余家。其中,超亿元规模的企业20多家,1 000~5 000万元规模的企业200多家。

2 各考察点情况

2.1 大理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州府所在地,海拔2 020 m,年均温15 ℃,无霜期225 d,年日照时数2 240 h,年降雨量1 092 mm,年均相对湿度64.4%。2010年在洱海流域大理市银桥镇及洱源县凤羽镇从辽宁、上海招商引进两个企业发展蓝莓育苗及生产,现已建立蓝莓生产基地373.3 hm2,其中挂果173.3 hm2,年产鲜果100多t,露地栽培4月下旬可成熟上市,大理是旅游胜地,蓝莓鲜果售价高,每667㎡产值可达10万元左右。大理天赐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计划投资10亿元,在中国西南打造最大的蓝莓加工产业化基地,并将大理培育成中国精品蓝莓之乡。目前,公司建有五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蓝莓品种园、100 hm2蓝莓种苗基地、266.7 hm2蓝莓种植基地,每年可出圃组培脱毒种苗2 000万株,种苗售价(三年生大苗)高达50 元/株。云南上汇蓝莓发展有限公司建有种植基地、育苗基地,并代理经销澳洲“澳之蓝”蓝莓系列保健品(酒、汁、胶囊、护肤用品等)。

2.2 青岛市黄岛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位于山东半岛中东部,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2 ℃,无霜期202 d,年日照时数2 447 h,年均降水量798 mm,年平均湿度70%以上,土壤为棕壤或沙壤,pH值6~6.5。黄岛区蓝莓种植面积统计数据5 466.7 hm2,其中挂果2 666.7 hm2,年产量6 000多t。我们主要考察了联想控股佳沃集团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参观了公司全产业链生产过程。联想2000年开始多元化发展,2009年进入金融服务和现代农业食品等领域。目前,联想佳沃集团业务布局包括猕猴桃、茶叶、蓝莓、葡萄酒、食品等,具有“三全模式”(全产业链运营、全球化布局、全程可追溯)和“四先优势”(领先的农业食品技术、领先的产业大军、领先的信息化、领先的产业生态)。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蓝莓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及进出口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农业企业,公司拥有省级蓝莓工程技术中心、高规格组培中心、自动化育苗温室、品种资源圃、育苗基地、蓝莓分选车间、包装车间、加工车间、产地保鲜库、蓝莓示范园、蓝莓观光采摘园,产业链涵盖品种繁育推广、种植、分选包装、深加工、冷链储运、销售各个环节,配套设施栽培、生物农药、有机肥、全程可追溯、新型农机具、节水灌溉、物联网等全面应用。公司已建成包括36个苗木繁育基地在内的规模化基地,总面积1 000 hm2,每年可培育60多个品种、3 000万株蓝莓种苗。目前,沃林已基本完成从种苗培育到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打造,沃林农业已经成为国内蓝莓业界当之无愧的行业翘楚。

2.3 丹东市振安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8~9 ℃,年降雨800~1 200 mm,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地域,土壤以酸性棕壤为主,pH值5.1~6.9。我们主要考察了公司位于五龙背镇的种植基地。该基地面积33.3 hm2,全部为日光温室栽培,蓝莓树龄8年,树势健壮,蓝莓6月份已采摘销售完毕。沃林公司目前在东北拥有蓝莓种植基地100 hm2(丹东、大连、长白山等地),今年准备新发展或并购133 hm2。

3 蓝莓生长习性和主要种植技术

蓝莓为灌木,每丛有结果枝25~30条,栽植后第3 a有适当的产量,第五年进入盛果期,寿命50 a,平均株产量3~6 kg,平均单果重2 g,一般定植330株/667 m2左右,平均单产1 000~2 000 kg/667m2。

蓝莓对温度条件适应性较强,有的品种可抗-30 ℃低温,多数品种要求冬季冷温(7.2 ℃以下低温)需要量600~1 000 h,否则影响开花结果。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且纤细无根毛,因此,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喜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5%)的酸性(pH值4.5~5.5)沙壤土、沙土和草炭土。土壤中性或酸性不足时,要在定植前1年用硫磺粉等调酸,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的,要挖宽50 cm、深60 cm的定植沟,按有机质、有机肥、原土1∶1∶1的比例进行改土,有机质最好用酸性草炭。

蓝莓栽培管理主要是施肥和修剪。蓝莓更适合营养齐全、微生物丰富、盐分低的有机肥,如发酵鸡粪、猪粪、牛粪、各种饼肥等。蓝莓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发枝、合理确定结果部位和结果量、杜绝“大小年”,修剪技术与桃树较近似。蓝莓病虫较少,几个考察点都介绍可基本不考虑除地下害虫外的其它病虫防治问题,防治地下害虫只需结合土壤调酸施入辛硫磷即可。

蓝莓栽培种分三大类,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每个类别都有一些代表品种。北高丛蓝莓果实大(直径可达1 cm),品质佳,鲜食口感好、喜冷凉气候,抗寒性较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栽培最为广泛,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群,代表品种包括公爵、布里吉塔、蓝丰等。

蓝莓春栽和秋栽均可,但秋栽成活率高。株行距兔眼蓝莓2 m×2 m或1.5 m×3 m;高丛蓝莓1.2 m×2 m;矮丛蓝莓(0.5~1)m×1 m。兔眼蓝莓自花不实,须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品质和产量,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比例栽植。蓝莓栽植种苗330株/667m2。目前,国内种苗市场价格因品种不同,每株小苗(一年生)10~20 元,大苗(三年生)25~50 元不等。

4 对蓝莓生产的一些认识

蓝莓果实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发展势头好;国内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能种植,适生范围较广;蓝莓生产大多采用公司化运作,很少有农户零星种植,产业化程度较高;蓝莓种植后,3~5a(大苗3a、小苗5a)进入盛果期,且树体寿命长(50 a),丰产性好,产量一般在1 000 kg/667m2以上,按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市场售价40~100 元/kg计,年收入在5~10万元/667m2,生产效益较高;蓝莓栽培技术较易掌握,病虫害少,除建园时改良土壤、调运种苗投入较大外,种植管理投入成本较小;蓝莓扦插繁殖成活率较高,但目前国内种苗扩繁大多采用组织培养,售价偏高,似有种苗炒作之嫌。

5 陇南引进蓝莓的建议

5.1 陇南市引进试种蓝莓在部分区域完全可行

武都区、文县、康县三县(区)交界的三角地带,土壤中性或偏酸,气候温暖湿润,多类蓝莓品种在该区域都能种植。

5.2 陇南市引进蓝莓种植有其必要性

可填补市内、省内空白,丰富市场果品供应;可建成休闲观光园,结合采摘让游客体验品尝,丰富旅游内容;可为部分地区农民探索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5.3 陇南市引进蓝莓种植的方法步骤

根据陇南市实际,一是陇南市大多区域土壤为碱性,气候干旱,灌溉条件跟不上,真正适宜蓝莓种植的地域有限;二是陇南市土地零星、龙头企业少,招商引资难,实现蓝莓规模化生产,公司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可能性不大;三是陇南市蓝莓生产现阶段只能是鲜果供应,但由于价格偏高,市场购买力有限;四是蓝莓种苗价格高,外调苗木建园投资偏大;五是蓝莓根系浅,树体较小,生态价值及观赏价值一般。因此,首先应进行多点试种观察,确定适宜品种和区域,然后示范推广扩大到适度面积。

5.4 陇南市引进蓝莓种植的建议

第一,以陇南市南部武都区、文县、康县三县(区)交界的三角地带为主,重点在旅游景区、新农村、干线公路附近布点,每点面积0.67 hm2。成县、徽县、两当县重点在示范园区布点,每点面积0.3 hm2。

第二,现在着手,尽快请蓝莓主产区专业技术人员来陇南市考察指导、帮助选择试种点、培训传授技术,然后在试种点确定地块,提前一年进行土壤改良。

第三,2014年秋季市上统一调进多类、多品种蓝莓三年生大苗,选择合适地点集中管理,进行抗逆性、适应性驯化,并观察记载其表现,明年再分送已确定并经土壤改良的各种植点规范栽植。

第四,试种成功并筛选出最佳种植区域、最适宜当地的品种后,采取调苗和自己扦插繁殖两步走的办法,在全市适宜区扩大种植面积。

上一篇:时不我与成语解析及近义词下一篇:《寻找十兄弟》120集商业动画片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