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2024-10-24

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篇1

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2011年04月08日11:55腾讯公益[微博]黄大慧我要评论(0)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黄大慧老师在104期燕山大讲堂现场

精彩目录:

日本应对核泄漏准备不足

日本有50多个核电站,很多人居住在核电站附近,但日本并没有像防地震这样防核泄露,所以核泄露发生之后,对日本的冲击比较大„

日本的无核化政策

日本奉行“自主、民主、公开”的原子能三原则,对原子能的军事利用和民事利用有着严格的区别。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简称为“无核三原则”。但无核三原则第三条形同虚设,因为有美国长期为其提供核保护伞„

拥核言论近年来上升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的安全观发生变化,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朝核危机等因素,都让日本主张拥有核武器的言论有所抬头„

日本发展核武障碍多

日本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只要美国给日本有效的核保护,日本就不会轻易发展核武,因为这样做代价很大,尤其政治方面代价太大„

日本未来核能政策或发生变化

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之后,我个人认为日本国民的反核意识会增强,核能的利用要谨慎,发展核武器这块的声音不会高涨„

主题: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主讲嘉宾:黄大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主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承办:腾讯评论

时间:2011年4月2日(周六)下午15点-17点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北三环蓟门桥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杨子云

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是燕山大讲堂第104期,请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先生,话题为“由福岛核泄露看日本核政策”,大家都知道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中他们的房子没有倒多少,甚至在仙台这样的地方,他们的房子都没有倒塌的。但最大的次生灾难是福岛核泄露问题,由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引发了很多恐慌,今天请黄老师来谈日本核政策,我们想关注的不仅仅是日本的核政策,也包括中国未来的核电发展,掌声欢迎黄老师!

日本一直担心大地震会发生

黄大慧:各位网友、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非常有幸受腾讯网燕山大讲堂邀请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交流的话题是关于日本核政策,从福岛核泄露看日本核政策,这个问题大家现在非常关心,刚才杨女士也提到了,东日本大地震,跟地震伴随的海啸给日本造成很大的冲击,次生的灾害是核泄露。对日本老百姓以及世界各国来说,可能更关注核泄露。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多火山、多台风的国家,正因为有这么多的自然灾害,促使日本危机感、危机意识相对中国来说比较强。地震在日本司空见惯,我经常去日本,也在日本长期呆过,经常能够明显感受到地震的发生。日本人对一般地震不会过分敏感,但他们担心大地震,尤其担心预想当中的地震。日本人认为,未来在东海道,也就是东京西南部这一带,会发生一场大地震。因为历史上这个地区曾发生过周期性大地震,所以日本一直在做这样的防范。美国原来有一个驻日本的大使埃德温·赖肖尔写了一本书《日本人》,这本书很有名,翻译成多国文字,这本书提到这个问题,东京在历史上不到100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地震,最近的一次大地震是在1923年9月1日日本的关东地震,距今已过去几十年。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大地震,一般称为东日本大地震,这次地震日本人没有预想到。地震发生在海上,如果发生在陆地上,损失远远比现在还要大。这次地震震级不小,紧接着是海啸,看电视的画面让人很震撼,我也非常震撼。1995年神户大地震对日本造成的破坏和打击很大,但这次震级远远超过那次。2004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造成的海啸非常大,但东南亚国家对海啸的预防、监视不够,日本这次海啸,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海啸的破坏以及影响力。

日本应对核泄漏准备不足

日本地震、海啸,海啸之后就是核泄露,核泄露影响更大更深远更不可测。因为对日本来说,他对地震还是有准备的,在防震和减灾方面有很多非常好的经验,也有应对体系,地震发生之后日本人并不慌张,日本人在海啸和地震面前比较镇静,社会还是有序的。但核问题发生后日本人也紧张,核泄露后,中国人开始抢购食盐,同样日本对核泄露没有心理准备,电视上采访日本人,日本人说,地震我们能看见,核泄露看不见,不知道怎么防。在核泄露问题上,日本人没有很好的训练,这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日本有50多个核电站,很多人居住在核电站附近,但日本并没有像防地震这样防核泄露的应对,所以核泄露发生之后,对日本的冲击比较大,这也许是我和杨女士商量这个题目的原因,她让我讲一下日本核泄露的相关问题,商量之后还是讲核政策,因为我本身不是研究核问题的专家,技术层面我不是特别熟悉,从核政策的角度来谈谈可能更合适,因为核的问题比较复杂,这次大家看到日本的核专家在核泄露问题上,不能说束手无策,但起码没有非常好的办法,关于这次核泄露事件本身我不谈太多,因为大家看电视都知道,我只是从这个话题谈起,从两个角度谈一下日本的核问题:

一是日本的核武装的问题,二是谈一下日本的核能政策。一个是核武,一个是核能。我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我谈这么几个问题:一是日本的反核意识和反核运动。二是日本的无核化政策,大家知道日本没有核武器。三是日本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四是冷战后日本核意识的变化与拥核论。五是日本的核政策前景。前景谈两方面:一是日本是否拥有核武器,会不会制造核武器,二是日本核能政策在这次福岛核泄露之后会不会有变化。

在谈第一个问题之前,我说一下的我的专业,我研究方主要是日本问题研究,侧重研究日本的政治外交领域,日本的其它相关方面我们也做研究,但重点不在于研究经济,也不在于研究核问题,日本对外政策安全问题是我们研究的,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就这次地震、核泄露相关的,以及日本的政治、外交、中日关系等话题进行交流。

一、日本的反核意识和反核运动

日本为什么要反核,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日本人的反核意识,一个是核运动。反核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反核意识跟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有关系,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叫“小男孩”,类型是铀弹,爆炸高度离地600米,TNT当量1.5万吨。1945年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投在长崎,代号叫“胖子”,类型是钚弹,爆炸高度离地503米,TNT当量2.2万吨。

为什么要将两颗原子弹投在日本?美国后来的解释是想要尽快的结束战争,这是其一;其二,原子弹是为了尽快减少人员伤亡。从美国角度看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如果不投原子弹的话,战争还会继续下去,日本会拼死抵抗,美国最后战胜日本的话,还会付出更大的牺牲,所以在8月6日投了第一颗原子弹,日本遭受第一颗原子弹之后,在政策上并没有真正动摇,8月9日美国投了第二颗原子弹,为什么要在8月9日投?8月6日和8月9日之间有8月8日,这一天是苏联军队对日宣战的日子,因为苏联看到美国8月6日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给日本造成很大伤害,对日本的震动比较大,苏联觉得这是苏联对日出兵的最好时机,因为日本可能要投降和谈判,所以于8月8日宣布对日作战。美国一看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了,所以美国赶快扔第二颗原子弹,第二颗原子弹肯定有政治意义,日本之所以战败,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跟日本战败之后,战后如何处理日本问题上的方法有关,我是这么理解的。

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2011年04月08日11:55腾讯公益[微博]黄大慧我要评论(0)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惨痛的后遗症

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广岛当天死了8万多人,负伤和失踪的有5万多人,建筑物半数以上都不能重建。二分之一长崎人口伤亡和失踪,建筑物六成以上摧毁,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皮肤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非常惨。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战败了,之后在日本人当中形成了非常强的反核意识,这是灾难的后果,这个反核意识影响到战后日本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战后许多经受原子弹轰炸和浩劫的人认为:将核武器的恐怖和非人道性诉诸世界,是原子弹受害国日本的特殊使命。这两颗原子弹的轰炸使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反核意识和日本的被害意识或者受害者意识,日本到现在为止,无论日本政府还是普通民众,经常使用一个词说日本“唯一”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或者原子弹的受害国家,在很多场合都这么说。在战后日本社会中,日本社会形成了憎恶核武器和要求废除核武器的观念在战后的日本根深蒂固,而且相关的势力非常强大,日本的反核思想不仅仅停留在一般市民层次上,日本的学者、日本的舆论界人士也参加进来,而且在日本形成社会相关规范,这是我在前面谈到的日本被原子弹轰炸,日本形成强烈反核意识。

日本还有被害者或者受害者意识。日本确实是受害者,但在日本社会里不谈为什么遭到轰炸,这个问题在日本强调得不够,每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日本政府在广岛、长崎都有纪念活动。首先日本领导人要去,向世界宣告爱好和平,日本是原子弹受害国。另一方面,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日本加害者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弱,它认为它是受害者,这一点日本一直强调,甚至放大。看这个问题要两方面看,日本是受害国,但为什么是受害国?美国为什么没把原子弹投到其他国家?是日本发动非正义对外扩张的战争,给别人带来灾难,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一种惩罚呢?当然这两颗原子弹投下,更多伤亡的是平民百姓。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日本反核运动的兴起

反核运动跟广岛长崎原子弹轰炸有很大关系,有强烈的反核意识,这样的思想基础是后来掀起反核运动的重要背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契机,就是1954年3月1日发生的比基尼事件。当年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上搞了一个氢弹核实验,在公海航行的“第5福龙丸”号渔船正好在附近捕鱼,遭受美国氢弹的辐射,氢弹爆炸后的灰尘落到该渔船上,40岁的船员永保山爱吉遇难,该事件在日本被称为“第5福龙丸”号事件或“永保山事件”,对日本产生的震动非常大。不到10年时间,日本一次遭受原子弹轰炸,一次遭受氢弹核实验辐射,这两次事件的冲击使日本掀起反核运动,第5福龙丸”号事件发生之后,引起日本国民的强烈抗议,要求追究美国的责任,还发生了禁止原子弹的群众运动,有2000多人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签名。日本现在人口1亿2千多万,那时日本还不到1亿人口,而那个时候已经有2000多人参加签名。禁止原子弹的群众运动在日本全国轰轰烈烈展开,在这个背景之下,日本国会通过了要求禁止核武器和原子能国际管理的决议,禁止原子弹运动在日本众多运动当中规模最大,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每年日本都要召开反对核武器、原子弹的大会,影响巨大,以上就是日本反核运动的兴起。转播到腾讯微博

反核运动的发展

日本的反核运动一直没有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了顶峰,冷战结束之后日本反核意识有所下降。日本反核运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陆奥号”核动力商船事件,陆奥号就在今天福岛核电站附近,靠近太平洋。1974年,日本在陆奥这个地方建了日本第一艘核动力商船,吨位为8000多吨,这个船还没有下水就遭到日本的反核力量抗议,阻止他下水,但还是强行下水了,下水后很快就出现了核泄露,发生核泄露之后,日本老百姓不让它靠岸,所以这个船在海上飘了50多天。从这可以看出日本的反核意识多么强烈,最后日本政府出面花了重金买通了港口,还是靠岸了。现在这个船里面与核相关的东西都拆除了,变成了博物馆。这是非常有名的事件,是反核运动很重要的契机,由于陆奥号的泄露,影响到日本后来原子能法的修改。

二、日本的无核化政策

无核化政策是没有核武器,非核化,日本不能有核武器。日本反核意识产生之后,形成了日本的反核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家想象在日本社会里如果想拥有核武器,从民意基础角度来看是何等困难,所以战后的日本只能选择一条路,即不拥有核武器这条路,为什么不拥有核武器?我一会儿再分析,日本对核比较过敏,谈核色变,深受核的伤害,在这个背景之下,日本发展核武器很困难,没有群众基础,第二,是不是日本社会就不接受核?不是这样,核在日本是一个核能利用的问题。

比基尼事件一个月后,1954年4月日本学术会议第17次大会召开,并制订了一个原则,即“自主、民主、公开”的原子能三原则。“自主”指日本在发展核能利用时,不能失去日本的自主性;“民主”指日本管理核能力时要民主地运营和管理;“公开”指的是凡是跟核有关的问题,日本都要公开,不能秘密地搞。为什么要发表这一原则?目的是什么?目的是防止军事研究与军事利用,也就是说可以有核、使用核,但不能用在军事研究和军事利用,也就是说不能发展核武器。在这个基础上,1955年,日本就制订了一部《原子能基本法》,原子能基本法第二条规定: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限于和平目的,以确保安全为宗旨,在民主的运营下自主进行,其成果公开,促进国际合作。这部法律是日本为促进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及其和平利用,确保能源和产业振兴而指定的基本法律。原来日本有一个原子能委员会来管理问题,但1974年发生陆奥号事件之后,日本发现光有一个原子利益委员会不行,要把制造、生产这块和开发、安全管理分离,为了强调安全,日本对《原子能基本法》进行了修改,在原有原子能委员会基础上又分离出专门负责管理原子能安全问题的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增加的这个委员会大家要注意,这是对原子能进行监管。

从《原子能基本法》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原子能利用情况和国际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有核国家在一般情况下是原子能的军事利用优先,和平利用往往是军事利用的附产品,而且在有核的国家里,也不区别原子能的军事利用和民事利用,但在日本有严格的区别,起码从他们出台的相关法律文件来看是这样。

无核三原则是无核化政策的标志 日本是一个无核政策的国家,无核化政策的标志是无核三原则,日本在1967年提出这一原则,经过日本政府、国会相关部门讨论,在上世纪70年代初形成。在这个时候,担任日本首相的是佐藤荣作,他是日本战后历史上担任首相时间最长的人从1964年年末到1972年5月15日。7年多时间,他为什么能担任这么长时间的首相?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日本经济最好的时候,就像中国现在这样经济高速增长,在经济形势非常好的情况下,连任7年多。观察日本国内政治有一点要注意,冷战结束以来日本首相如走马灯似的换,为什么?这跟日本经济形势在冷战结束以后不是很好有很大关系。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说他们失去了10年,有人说失去了20年,换句话说,从冷战结束以来到现在为止日本经济形势一直不是很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2000年后,小泉执政5年半,他是冷战结束以后执政时间最长的,为什么?一个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以及他操纵选举和利用舆论的策略高超有关;第二,跟那个时期日本经济有所好转有很大的关系,日本经济形势非常好时,政权比较稳固,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执政时间比较长,这有规律性。

在这个时候提出无核化三原则: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简称为“无核三原则”,不运进是什么意思?日本跟美国是同盟关系,不能把核武器运到日本来。无核三原则确立过程是这样的,1967年12月11日:第57届国会上,佐藤荣作首相针对社会党议员成田知巳的质问,首次明确提出了“无核三原则”。1968年1月27日:佐藤首相在施政方针演说中,再次确认了日本的无核方针。1969年11月19至21日:日美首脑会谈决定,冲绳归还后,和日本本土一样,撤除核武器。1971年11月24日:无核三原则作为国会决议得到正式承认。不仅如此,日本还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有一个插曲,佐藤荣作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1970年,日本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上签字。1974年,挪威议会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决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佐藤荣作,该委员会的文件说,佐藤荣作是和解政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任首相期间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协定,这种政策已大大有助于稳定太平洋地区的情况。日本把无核化作为他们的国策,也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上签字,但事实上日本并没有完全履行无核化政策。

当年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佐藤荣作成了封面人物,他的同胞兄弟是岸信介,日本的前首相(1957年2月——1960年担任日本首相),他们俩是同胞兄弟,在日本能够有同胞兄弟当首相的迄今为止就是他们哥俩儿。

日本表面上发布了无核化政策而且作为日本的国策,向国际社会宣誓。实际上日本的无核化政策不制造、不拥有没有问题,但不运进这一点有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实际上日本受美国核保护,在佐藤荣作时代,日本和美国有秘密协定,美国的核动力、核武器可以偷偷运到日本来。这一秘密协定在2009年日本民主党上台后被披露出来。日本为什么不发展核武器很重要原因是日美之间有同盟关系,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日美安保条约(1951年),建立一个安全关系,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重新修改,同盟关系进一步明确,建立了一个军事同盟,如果日本遭受核威胁和核危机时,美国给日本提供核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无核三原则第三条形同虚设,正因为有美国给日本提供核保护伞长期保护它,日本可以埋头发展经济,所以战后日本的战略是重经济轻军备,在美国核保护伞之下优先发展经济,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但在军事方面投入比较少,负担小,所以战后日本很快复兴重新崛起,成为经济大国,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它的位置变化是在2010年,去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第二个经济大国,但我们还不能说是经济强国,我们现在的人均GDP相当于日本的十分之一或者多一点,生活水平和日本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日本的核能开发与利用

核能开发这块,我简单介绍一下,大家感兴趣可以在网上看,有些书也有介绍,日本从1954年开始进行核能开发,预算是2.35亿日元,为什么是2.35亿日元?这里面有一个材料,据说2.35亿数字来自于铀235。1955年颁布了《原子能基本法》,1956年成立原子能委员会,1958年日本开始全面的核能开发。核能的初步运营是在1963年10月:在茨城县东海研究所内由美国通用公司设计的动力试验炉首次发电成功,后来跟英国合作,主要是跟美英合作。70年代到80年代是日本核电技术本土化和迅速扩张的时期,原因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当时石油依存度超过70%的日本造成了巨大冲击,加速了日本的核电站建设。1975年至1985年十年间,日本产官学通力合作,通过3次反应堆标准化规划工程,将原本依赖美国的反应堆技术本土化。这个时期日本也有钱,60年代后期,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有这样的实力,所以把技术本土化,日本的核电、核能发展变得快。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本反应堆的标准化(资料来源:核能手册2003年版,日本核能产业会议)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2011年04月08日11:55腾讯公益[微博]黄大慧我要评论(0)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本核能利用的现状

日本核能利用的现状(上图),圈内是日本这次地震发生的区域。福岛第一核电站有6个反应堆,第二个核电站有4个,日本全国有55个运行的核电站,分布在日本各地,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不管哪儿发生地震,都会产生危险,在建的有2个,计划在建的有12个,建议中的有1个。转播到腾讯微博

2009年主要国家核电发电量

2009年主要国家核电发电量,黄颜色是日本,最高的是美国,美国核发电量最多,其次是日本、法国。转播到腾讯微博

世界各国核能利用状况

世界各国核能利用状况(数据来源: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Energy),先看核电站比例,美国占104个核电站,日本是55个,法国58个,中国13个。在建的中国比较多27个,法国在建1个,日本在建2个,美国1个。计划中的中国50个,日本12个,美国9个。如果再往后看,美国还是第一位,第二位就是中国了。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本历年核电量和所有发电量(数据来源:同上)

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2011年04月08日11:55腾讯公益[微博]黄大慧我要评论(0)字号:T|T

日本核电占所有电能比重(数据来源:同上)

日本核电占所有电能比重,基本上30%左右,现在不到30%,90年代中期30%多一点。

日本电能近3成依赖核电站发电(数据来源:同上)日本电能近3成依赖核电站发电,所以福岛核电站一出事,东京就限电,影响比较大,日本首都圈有3900多万人口,特别集中,主要集中在东京圈,所以在东京开车、坐车走,从市中心往外走,还是有跟城市连接在一起的感觉。东京人多,车也多,跟北京差不多,但没有北京这么挤,交通还是很有秩序的。在日本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骑车带着小孩的人看到车开过来,只要小孩一举手那车立刻停在那儿,卡车都停,回到中国小孩每次举手都不停,这就是习惯,汽车文明的程度中国才刚开始,我不认为日本人种比我们优秀,完全不是那回事,这需要时间。

日本民众对核能的认可度提升

碳排放问题

日本为什么要发展核电?因为核电二氧化碳排放非常低,不像煤一样那么污染环境,黄色部分是核能发电,蓝色是水电,第一个是挪威,挪威没有核电。巴西的核电比较少,法国的核电比较多。日本核电发电占的比重比较大。右边红柱是各国生产每度电能所产生的核电量,中国比较高,澳大利亚没有核电,有风能。没有核电的,不使用核的往往比较高。正因为这样,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2009年上台,他在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雄心勃勃,到联合国讲话曾经承诺过到2020年日本将在1999年的基准上减排25%。他为什么敢说这个话,就因为日本有核电,二氧化碳排放比较低。在近两年之内也承诺过,通过一切手段减轻25%,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承诺?日本认为要想实现减排达到25%,核能是最有效的一个实现手段,这个大家注意,日本官方数据显示,如果减排幅度减为20%的话,日本的核电占发电量的比重达到45%,现在日本30%左右,要达到45%时,日本才能实现20%的减排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要在2020年实现减排25%的目标,就得继续发展核电,这是前提,但这次核事件发生之后,日本核能政策可能有所变化,实现起来可能非常难了。

讲堂104期 黄大慧 由福岛核泄漏看日本核政策

2011年04月08日11:55腾讯公益[微博]黄大慧我要评论(0)字号:T|T

四、冷战之后日本核意识的变化与拥核论

日本民众对核电的认可度提高

2005年日本民众对核电的认可度是35.6%,到2009年是50%。为什么这样,跟全球气候变暖有很大关系,半数以上受访的日本民众认为核能有助于防止全球变暖,这跟日本民主党上台之后提出减排25%的目标有很大关系。

对于核电开发的立场

对于核电开发的立场,有应该积极的推广的,还有应谨慎推广的,当然还有一些反对的,2005年到2009年有一些变化。

对核电站的安全感

对于核电站的安全感,核电安全感比原来的认识提高了,有这么一些变化,正因为这样,日本在建核电站又发展那么多。拥核言论近年来上升

日本对核的认识包括对核利用意识变化之后,我们看看拥核论。什么叫拥核论?就是主张拥有核武器的声音,拥有核武器。

冷战结束以后主张拥有核武器的言论有所抬头,1945到1990年前后,日本国内不敢随便谈论核的问题,日本谈核色变,所以日本有一个无核化政策,民众有那么强的反核运动。这种情况在冷战结束以后发生了变化,1994年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国会回答记者时公然说:“日本确实有能力拥有核武器。”1995年3月,日本著名的《宝石》杂志披露日本政府高级官员在接受该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能在183天内造出原子弹!”2002年4月6日,日本在野的自由党党魁小泽一郎声称,“对于日本来说,制造核弹头是轻而易举的,我们的核电厂里有足够的钚元素,足以制造三、四千个核弹头,并能在一夜之间生产上千个核弹头,以遏制中国的过度膨胀。”

进入新世纪以后,2002年5月中旬,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自民党议员安倍晋三表示:“毫无疑问,日本将会拥有小型原子弹。”2002年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在记者会上公然宣称:“只要坚持专守防卫,日本也可以拥有核武器。没有不准拥有核武器的理由。”“核政策可以变”,2006年中田昭一也说过这样的话。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也说过“宪法并没有禁止日本拥有核武器”这样的话。

2009年,日本政治家田母神俊雄说,日本作为唯一的原子弹轰炸受害国,为了不再遭受第三次核攻击,应该进行核武装。坂本刚二曾则宣称,日本应该退出联合国,发展核武器。

钓鱼岛撞船事件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9月30日出版的《周刊新潮》上,针对钓鱼台海域中日撞船事件指出,“从这次事件可知,美国还是不可靠。日本如果拥有核弹的话,绝不会演变成现在的情况;美国也不敢对日本做出太多经济要求。日本真想要拥核的话,两三年就可拥有了,今后该认真讨论有关核武的事。”

拥核论抬头的背景:第一、20世纪90年代:钚的拥有量极大。日本第一大报纸说日本有40多吨钚,共同社报道说有30多吨,不管30吨还是40多吨,日本可以制造出3900多枚原子弹。第二,朝鲜核问题。第三,来自于对日本国内政治的担忧。

进入新世纪以后日本拥核论进一步抬头,为什么?跟朝鲜核问题有关,朝鲜在2006年10月9日搞了核实验,这个对日本震动很大,这是一个原因。再有是中国崛起,另外跟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弱化,国际核裁军的停滞不前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就是美国核政策调整,美国9·11发生之后,2002年美国对核政策进行调整,日本认为,美国打击恐怖主义,那日本也有可能遭受恐怖分子袭击,当然还有国内的强军路线的影响。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友现场积极互动

五、日本核政策的前景

尽管日本有那么多拥核声音,但我个人判断日本发展核武器比较困难,日本发展核武障碍多,为什么说日本发展核武障碍多,有这么几个原因:

1968年、1970年日本曾经出台过两份报告——《关于日本核政策的基础性研究》。第一份报告认为日本没有制造铀浓缩的能力,但日本可以制造出少量的钚原子弹,日本有这个技术,技术可以开发出来,财政方面在当时有一定困难。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单纯制造少量的钚原子弹是可能的,而且比较容易,但若想在不久的将来创设有效的核战争力量,日本认为还存在困难。

1970年,中国已经有核武器,日本认为要继续研究,给出的观点跟上面的观点差不多,在那个背景之下,如果研究核武器,能制造少量核武器,但日本是一个被核武器轰炸的国家,又是战败国,如果他要发展核武器的话,外交问题和政治问题会成为很大的问题。如果日本实现核武装的话,不仅中国会进一步戒备日本,而且苏联和美国也会提高对日本的戒备,那样的话,日本在外交上会陷入孤立,所以日本判断不能搞核武器。

1981年日本又进行了一次秘密研究:《核武器装备问题报告》,日本政府下属一个单位做的,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拥有核武器不可行,主要原因是如果日本进行核武装,将会对日本的国家工业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负担。报告指出建立一套有益于日本防卫战略的技术系统是难以想象的。报告还说日本有能力制造简单的原子弹,但在原子弹战区运送和使用方面,需要美国方面的援助,为保障整个核武器系统的运转、维修和服务至少需要吸收9600相关专业的高级专家,而这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是日本所不具备的。报告强调,日本装备战略核武器,对国家工业和技术基础设施来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而且如果使用核武器对日本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因为一旦与前苏联发生战争,日本1/5的国民有可能在战争中死亡。

第三次是在冷战结束之后,1995年,日本出台了一个《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问题》的报告,这次报告在讨论日本核武装的战略意义时指出,日本因存在国土狭小、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等极为脆弱的地理特性,发展核武器没有意义,四面环海的日本与北约不同,缺乏发展核武装的必要性,保持英法式的核战争力量不适合于日本。其次,日本作为核武装的前提条件,日本研究了可能对自己构成核威胁的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只要美国核保护伞能够发挥其技能,很难想象中国和俄罗斯会对日本进行核恐吓或者核攻击。第三,关于日本选择核武装的成本问题,倘若日本下决心踏入有核国家的行列,不仅会被认为在带头破坏现行的核不扩散体制,也会给作为日美安保体制核心的日本与美国的核保护伞关系系带来微妙影响,只要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就很容易使人理解为日本不信任日美安保体制。

这个报告书最后的结论认为,无论从政治经济等各种条件看,还是从地缘政治的脆弱性方面来看,日本发展核武器都不属上策之举。这份报告书是日本防卫厅面对朝鲜核问题,从军事战略视角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而提出来的,对日本政府核政策选择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上面这些日本政府几次秘密研究,日本有关部门虽然多次探讨核武装的可能性问题,但每次都得出了核武装弊大于利、核武装不可行的结论,并且最终基于这种结论放弃了独自拥有核武器的选择。日本不是不想制造核武器,几次都讨论个问题,但都觉得弊大于利的,没有发展。正因为这样,我个人判断日本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大变化,但只要日美安保体制,日美同盟关系健全,换句话说只要美国给日本有效的核保护,日本不会轻易发展核武制度,那代价很大,尤其政治方面代价太大。

日本未来核能政策或发生变化

日本这次核泄露引起核危机,很有可能限制世界原子能的利用和发展,对欧洲、美国、中国等未来核电的开发利用可能均产生影响。

日本的核能政策可能发生变化。3月31日,菅直人表示要将原先制定的到2030年底前新建14座以上核电站的政府能源基本计划“推翻重审”。4月1日下午,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已经做好了福岛核电站“长期战”的准备。日本的核问题很严重,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将日本福岛核电站废掉需要很长的时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用了14年时间才把这个问题处理,人们判断,日本可能需要20多年。福岛核电站就在日本的东北地区,而日本东北地区产粮,也靠近日本渔场,这次的打击非常大,不光是地震灾后重建的问题,核泄露、核辐射这块怎么处理也是问题。日本政府最近这些年天天喊旅游立国,吸收大量的人到日本旅游,并说有20万以上的年收入才可以去,一般老百姓去不了,现在谁去?不光是旅游还有相关产业。所以这块核能政策要发生变化。

日本与核很有“缘”,首先遭受原子弹轰炸,然后多次遭受核辐射,日本对核很敏感,日本对核过敏,谈核色变,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之后,我个人认为日本国民的反核意识会增强,核能的利用会更加谨慎,发展核武器这块的声音不会高涨,反核意识会抬头。谢谢!

主持人:谢谢黄老师,还有5分钟时间结束,最后还是留几个提问。网友1:日本比较反对建核电站,但我认为是必然的选择,日本没有煤炭也没有石油,最新的风能、太阳能没有达到商业利用的角度,日本的核能源必须得用,日本以后会不会继续发展,会不会只是速度减慢?

黄大慧:我刚才提到,日本确实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在能源这块严重依赖国外,正因为这样,日本对核能发电的使用率非常高,我个人认为日本不会因为这一次核泄露事件放弃对核能的利用,可能在未来发展核电时会更加谨慎,原来所设计的计划里,在建的会重新考虑,会非常慎重,不会取消。日本是一个多山多雨的国家,河流非常湍急水利发电也有条件,完全可以水利发电,但成本比较高,日本在核电这块的政策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网友2:黄老师您好,问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有传言说日本的这次核危机主要是由于他们搞了一部分海下核实验引起的,这种传言有可信度吗?再一个问题,这次日本的核辐射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报道说除了西藏以外,所有省区都检测出辐射物,这个东西对人有没有害处,专家说没有害处,但很多人对专家的说法有所怀疑。

黄大慧:谢谢,说心里话我也不是核问题的专家,这些问题不太清楚,我还是相信政府的,政府说没有问题,东京老百姓都没有跑,我们隔得还很远,我们在空气中测到这个东西,那我们搞原子弹实验也能测到,这个不用担心,如果有问题,不仅是中国,韩国会更紧张,这个问题还是相信政府、相信科学。你说日本搞海下核实验,我不知道,但可能性非常小,不会去这么做,这是我的判断。

主持人:在核能利用领域有几次重大事件: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泄露事件,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几次泄露事件使得核电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次日本福岛核泄露最主要留下的问题是能源安全问题走向何方,这是世界性问题。近期欧盟开了很多会议,是想怎样做得安全发展,一方面炭减排,一方面又要注意核能安全,这的确是非常两难的事。转播到腾讯微博

《财经》杂志封面图

我昨天看到这期《财经》杂志封面图,非常震撼。如果中国大力发展核电,各国都是这样,这个地球可能就是这个样子,整个地球可能毁灭。福岛的核泄露是全球的问题,答案在哪儿?我觉得没有答案,我一直也想找一个核能物理专家讲讲安全,谈谈中国核能安全发展之路。非常感谢黄老师,感谢各位网友,我们下周见。

上一篇:学校教师严禁组织有偿补课承诺书下一篇:分层次教学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