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第16章第2节内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精选3篇)
九年级物理 第16章第2节内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1
第41课时
课题:§16·2内能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内能的定义和单位;
2、理解内能是普遍的;
3、知道改变内能的方法;
4、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影响;
知识准备:
1、分子动理论;
2、飞在空中的铅球的能量分析!
3、形变的弹簧能量分析;
导学达标:
一、想想议议:
所有①分子动能②分子势能总和为内能;
二、探究影响因素?
1、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
4、分析;
5、总结:
三、探究内能的改变:
1、提出问题:一根发热的锯条?
2、改变内能的方法?
①学生总结:热传递;做功。(※深刻解读热量的本质)②评估交流;
3、实验演示
①压缩空气引火仪;②催起瓶塞;
师生互动(深刻解读)
什么现象;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当堂训练:
Ⅰ、小结;
Ⅱ、P130双动;
Ⅲ、走向生活;
作业:
1、什么叫内能?影响因素?如何影响?
2、解读P129图甲、图乙。
教学反思:
用心爱心专心 1
九年级物理 第16章第2节内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2
一、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者,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演示
1、用木棍吊起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处于状态
演示
2、吊起的物体轻轻放下(匀速),物体处于状态
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教材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好处是便于;
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多测量几次得到规律具有普遍性,防止偶然性。)
3、设计实验(小组交流)
4、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表格。(见课本)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或;
三、学生自学P66------杠杆的应用;小结三种类型的杠杆。
省力杠杆:L1L2,杠杆平衡时,省力但费,如撬杠撬石头
费力杠杆:L1L2,杠杆平衡时,费力但省,如赛艇的浆
等臂杠杆:L1L2,杠杆平衡时,既不省也不省,如天平
反馈练习:见课堂作业和课本
板书设计:
杠杆
一、杠杆
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定义:
1、介绍实验装置
2、认识几个名词
2、说明实验注意事项;
支点(0)
3、学生分组实验-----数据填表
动力(F1)
4、分析论证: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动力臂(L1)
三、杠杆的应用
阻力(F2)
1、省力杠杆
阻力臂(L2)
2、费力杠杆
3、练习画力臂
3、等臂杠杆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杠杆的六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强调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应注意的事项,进一步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凡省力的杠杆都费距离,费力的机械都省距离。学生兴趣浓厚,效果好。
九年级物理 第16章第2节内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3
设问导读:
1.(时间),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
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 蓬勃兴起。
2.年到
年间,国工人掀起了一场
、的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
》。因此得名为
。在这次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
,以便有机会参与
管理。
3.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
的、的无产阶级革运动。
4.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的同时,开始探索
方法,德意志人
和
是其中的代表。
5.1884年,马克思和恩格思在 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他们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共同创立了
。理论主要包括
、和
三个组成部分。
6.年,马克思和恩格思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起草的纲领《
》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
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_______________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7.1870年,法国与
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敌军兵临巴黎城下,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年
月,政府军同巴黎市民武装——
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大爆发。起义胜利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
。它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8.《国际歌》的词作者是
,后来经工人曲作家
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研学设计 学习要点
一、1.背景
(1)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中,工人的待遇差,不断进行反抗。
①(2)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由最初直接对机器的破坏而转变为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用心
爱心
专心
英国的宪章运动
(3)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但工人们并没有得到选举权。2.特点
(1)规模宏大:从1836年至1848年,曾出现三次高潮,参与人数有300多万人。(2)持续时间长久:从1836年至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长达十二年之久。
(3)有明确的目的:宪章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这也是宪章运动的中心内容。3.性质
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4、影响
(1)由于宪章运动的群众性、政治性,英国的议会进行了改革,工人的斗争要求基本上得以实现。(2)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水平的提高客观上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前提
(1)工业革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2)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业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3)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2.过程
(1)马克思、恩格思为创立科学理论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活动的过程:撰文批改→参加工人团体→了解工人生活→巴黎相会→合作研究→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的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影响: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3)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完善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制度。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用心
爱心
专心
(2)1870年9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成立新政府。(3)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2. 建立
(1)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革命胜利。(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经过选举正式成立。
3.失败:保卫公社的战斗“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至28日)。4.性质: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5.意义
(1)世界上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3)宣扬巴黎公社精神的《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歌曲。
探索研究 研究主题
一、探索题 1. 读下列两幅图,然后回答问题
⑴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描述的是无产阶级斗争史上的哪两个事件? ⑵图A描述的这一历史事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性质如何? ⑶图B描述的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有什么意义?
⑷全世界无产阶级传唱的《国际歌》与哪幅图有关?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用心
爱心
专心
图B
二、学科综合题: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英国棉织品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加至1850年的20亿码,增长49倍,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增加至1861年的5700万吨,增长8倍以上,生铁产量从1740年的1700多吨增加至1850年的225万吨,增长1300多倍。英国的人口了从1750年的750万人增加至1850年的2100万人,增长近2倍。
材料
二、根据议会命令的《第六号公共卫生报告书》内说丝织工人、缝纫工人、织手套工人、织袜子工人以及其他工人的食物,平均比失业的棉纺织工人的救济粮还坏,其中甚至没有包含“刚好能够防止饥饿病”的碳素和氮素。
⑴材料一可以看出:英国由
国变为
国。⑵简要概括材料反映的社会发展特征。
⑶从上述社会发展特征预测英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材料
三、马克思、恩格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材料
四、有人认为,政治自由主义在欧洲的发展过程实质是“思想→实践→发展的思想→新实践”的过程。
材料
五、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在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⑷《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⑸依据有关史实,说明“实践”、“发展的思想”的含义。
⑹分别指出“思想”、“实践”、“发展的思想”、“新实践”在十九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的国际社会主义中的具体表现。
⑺从上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看出: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有何重要意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九年级物理 第16章第2节内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推荐阅读:
江苏省姜堰市大伦中学九年级物理复习《第3章 光现象》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09-03
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第3节 内燃机教学案06-15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1节温度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课件09-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第2节教学设计08-10
九年级物理教案内能08-01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06-09
【河东教育】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4章第2节 动能 动能定理 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