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2024-09-25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1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龚兰娇 教材简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课文,这个单元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与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聊聊生活中的幸福。播放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师生一起跟着歌曲拍拍手、跺跺脚、搭搭肩„„

师:同学们,你们幸福吗? 生:幸福(或不幸福)师:你认为幸福是什么?

(有新衣服穿、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有许多的好朋友、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不用做作业、想看电视多久就看多久„„)

师: 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她也曾经幸福过,她的幸福是什么呢?我们跟着安徒生爷爷一起到童话王国去看看她。你们认识安徒生爷爷吗?

生:介绍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父亲是一个穷苦鞋匠,曾在拿破仑军队当过雇佣兵。父亲死后,母亲靠洗衣度日,祖母有时还上街乞讨。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之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

安徒生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他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于1835年底。在英语国家中,其作品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同时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他的作品吧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是丹麦对世界文学最伟大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这篇童话十分感人,你们先自己读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 师: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在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师: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你能给课文分分段吗?

生:分段,编写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小女孩大年夜在街头卖火柴。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幻象。第三段(第11—12自然段):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三、倒叙研读,寻找小女孩的“幸福”。

(一)、初步学习课文第3段

师:现在就让我们在课文中找找小女孩的“幸福”吧,看看文中哪段直接提到小女孩是“幸福”的?

生:自由读课文,找到直接提到小女孩是“幸福”的段落——第12自然段。

(出示幻灯片:课文第12自然段的内容)齐读这一段落。师:这一段写了什么呢?

生:她死之前看到过美好的东西。生:她曾经是幸福的。„„ 师:哪一段提到她死了? 生:第11自然段。分男女生读这两段。

(二)、学习课文第2段。

师:老师为你们播放一段画面,看看小女孩曾经看到的美好东西是什么?小女孩曾经的幸福是什么?

播放动漫,学生观看,交流感受。

师: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一次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

学生反复读文,互相探讨,逐步理解这部分内容。1.她第一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暖和的火炉。

出示幻灯片: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是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让学生把有关词句读一读,读得越幸福越好。体会小女孩在火柴划亮之后看到火炉时的幸福情境。

师用沉重的语气说:可是火柴很快就灭了,留在小女孩眼前的只是那个烧过的火柴梗了。她为什么会看到火炉呢?

(从文中“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体会到小女孩极冷,她特需要温暖。)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幻象中这样温暖,现实中是这样寒冷,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冷。)

2.她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喷香的烤鹅。

出示出示幻灯片:“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更妙的是,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看到这个场景,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这一场景对于小女孩的饥饿现状是怎么一种寄托。

师:这一只烤鹅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这可能是她梦想中的最美味的年夜饭了。可是随着第二支火柴的熄灭,小女孩看到的是一堵冰冷的墙和眼前第二个烧过的火柴梗。从“一堵又厚又冷的墙”是你联想到什么?

(墙那边一定是富人家,屋里面烧着火炉,暖和和的,他们正围着桌子共进晚餐,桌上是丰盛的菜肴,贫富是多么不同,如同隔着一堵又冷又厚的墙,墙里外两个世界。)3.她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圣诞树。

出示出示幻灯片:”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在向她眨眼。”

师:小女孩此时是快乐的,因为她得到了比富商家还要大得多的圣诞树,树上全是礼物,这个时侯她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女孩了。可是火柴又灭了,圣诞树消失了,一颗星星落下来,她知道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这是“因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她的”,如果请你分析这个句子,说说其中表现奶奶爱她的字眼是什么?(唯

一、疼她、活着的时候)这一句描写中,从侧面告诉我们几层意思:①奶奶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疼她的人,也就是除了奶奶,没有别的人疼她了。②而这唯一疼她的人又死了,她就更孤苦仃,没有一点爱,不仅在自然环境里,她身体觉得“冷”,没有伶一点温暖,她的生活中,心里也是“冷”的,没有一点温暖。此时她最想看到的人是奶奶,因为只在奶奶的怀抱里她才能感爱到最幸福的爱。

4.她第四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奶奶

出示出示幻灯片:“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引导学生读出小女孩看到奶奶后的兴奋之情。

这一部分结合学生在家受到家人的疼爱去理解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感爱。重点理解“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让学生知道,小女孩看到了唯一疼爱她但又去逝了的奶奶,她知道火柴马上就要熄灭,为了留住这幻觉中的奶奶,她不惜冒着回家里挨打的危险,将整把火柴都擦亮了。

四、学习开头,感受小女孩的不幸。

师:小女孩真的幸福吗?(接下来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明确:小女孩的幻觉来自她对温暖幸福的渴望。这也充分说明在那样的社会里,像她这样的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是得不到幸福的。)

你们自己读读课文开头,哪一词最能概括小女孩的遭遇?(可怜的小女孩!)

师:出示图画(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

脚在寒风中行走。

师描述:这幅图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光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

“可怜的小女孩”,后面是一个感叹号,这里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现在我们看图,读读课文,说说小女孩怎么可怜?

提示:为了突出小女孩的可怜,还应该描述背景,根据课文描写的内容,天冷,大年夜,又黑又冷,你们想,怎样用背景来衬托小女孩孤苦? 继续描述。

师结合学生描述指点:

“天冷极了“与”“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较。突出“大年三十夜”“这是一年最后一天―――大年夜”,“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课文一开始点明这个特定的时间。第一个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注释说明)后面又强调,这第二个破折号呢?(表示进一步说明)这里两次写“大年夜”,因为这是人们一年一度团聚的时刻。同学们你们大年夜是怎么度过的,你们喜欢过吗:“卖火柴扔小女孩”她是人,而且是孩子,她当然也并不例外地希望在这三十大年夜和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所以“她忘不了这个,她可忘不了这个”。加上“可”更加强调忘不了。

师指导朗读课文1—3自然段。

师: 同学们,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女孩家里一定怎样,一个字?(穷)而且是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提示句式:“连......也”说一句话。朗读全段。

五、对比现实、升华情感,感受美好生活。

师:现实中的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所以她多么渴望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中能变成真实的情景,为什么那么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东西在小女孩那里却只能在火柴的光线中才能看见?

引导学生明白:在现实中小女孩是得不到这些的,因为她所在的社会就是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在那里穷人家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幸福的。

师:为什么小女孩最后一次擦亮的火柴没有熄灭?

明确:小女孩已经死了,她看不到火柴熄灭了。她再也不能睁开双眼看这堆给过她希望的烧过的火柴梗了。她的死也就是她的幸福的开始。就算她能活过来,她不会再去看这个令她伤心的世界了,在这个世界里属于她的只有痛若,而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她想要的一切。

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师生共同体会如下内容:运用想像的手法揭示现实世界的黑暗,批判沙皇的专制统治。

师:作为生活在幸福社会中的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已经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好好珍惜、那样的悲惨社会要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会有类似于文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的孩子,她们的生活也有不幸,如地震后的孤儿,贫困得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们可以节省下我们平常不屑一顾的一元、二元,去帮助他们。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痛苦,幻想是这样美好,而结局是这样的悲惨。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有一个叫刘倩倩的中国孩子读了这个童话,深受感动,写下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首诗。

生读。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让每一个读者都深受感动。两百年过去了,安徒生作品中这个充满幻想的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一直

活在我们的心中。课后,请同学们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全集》。希望同学们像今天一样用心去阅读,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七、板书设计

卖火柴幻象现实

火炉——寒冷命运悲惨烤鹅——饥饿↓ 14擦燃火柴圣诞树——贫穷深切同情

奶奶——孤独不满现实飞走——痛苦冻死

(合理想象运用对比虚实结合细节刻画)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2

一、从写到读

我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前, 先让每个学生写一篇《我在大年夜》的作文。要求写出大年夜的天气, 大年夜的气氛, 全家怎样过除夕之夜, 自己有何感受, 特别要写自己在除夕之夜干什么。为自己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情埋下伏笔。

当我让几位学生把自己写的《我的大年夜》作文拿出来读时, 班内气氛特别活跃, 孩子们的脸上表现出少有的自豪和满足。因为他们写出了除夕之夜的欢乐, 写出了他们的美好回忆, 也写出了他们的感情。我觉得孩子们的感情已经激起波澜。这种幸福欢乐的感情应使这之嘎然而止, 令其急转直下, 把大家由此带到另一个天地, 激起与之不同的思想感情。我说:今天, 我们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 要求你们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她在怎样的大年夜, 怎样的在大街上卖火柴?

教室里, 突然变得格外宁静, 似乎刚才的一切消失得无影无踪, 孩子们也好像一下子失去了那惯有的天真, 一时愁眉紧锁。大家读完课文, 仿佛心事重重。回答过我提出的问题之后, 我又叫孩子们把自己的大年夜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大年夜作对比, 说说小女孩的命运如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自己读后产生了什么思想感情?有的回答:作者十分同情小女孩, 也很憎恨小女孩生活的社会;有的说:小女孩长的漂亮, 也很可爱, 可是命运太悲惨, 实在令人同情;有的说要是大年夜不下雪就好了, 偏偏赶上下雪;有的说, 要是没有富人的车冲过来, 小女孩的鞋也不会跑掉。有的说, 要是有人买她的火柴就好了;有的说, 要是有个善良的爸爸不打她, 她也可以回家, 不会冻死。

听了学生的回答, 抓住他们这时被激起的感情, 让大家再读课文, 并再思的?是不是爸爸不疼爱自己的女儿?”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逐渐认清了小女孩命运悲剧的真正根源, 不在于她爸爸, 而在于那个罪恶的社会, 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我听了同学们的讨论, 十分满意, 并鼓励大家反复读, 进一步体会文章中的这种思想感情。

二、从读到写

课文的第二段, 写小女孩五次划火柴产生的奇妙的幻想及其幻想的破灭。作者以喜写悲, 悲喜交集, 使悲更悲。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这种思想感情, 于是我问:卖火柴的小女孩能忍受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吗?这时, 大家被这句问话提醒了, 好像为小女孩一下子找到了希望。我马上叫同学们默读课文, 思考:“小女孩为什么敢划火柴?划了几次火柴, 每次划火柴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大家回答问题后, 我觉得孩子们的表情有所不同, 我问大家:小女孩是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说, 这是幻想, 实际上是死神在向她招手。我接着问:“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读?”有的说, “火柴亮了”应该用惊喜的感情去读;有的说, 不完全这样, 第五次划火柴, 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了整把火柴, 要把奶奶留住, 这说明小女孩既高兴又担心, 她已经意识到命运的悲惨, 所以她哀求奶奶请把她带走。我问:“那第五次划火柴应用什么感情读?”有的同学说:高兴中带有担心的哀求。我要学生自己练习读, 后检查自读情况, 作出评论。最后, 我说:如果小女孩没有母爱, 没有奶奶, 父亲也对她不好, 而生在这个社会里, 她的结局又是如何呢?学生思维重新活跃起来, 在热烈的议论后, 我让他们写一篇小女孩结局的作文。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二、设计思想

(一)指导思想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全文溢满了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二)设计理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本课教学采用“以读为主”“尊重差异”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领悟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

(三)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但是处在新时期的孩子,条件优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吃得好,穿得暖,玩得爽,学习也有了先进的设备。生活和学习都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之中,如何让学生跨越时空走到一百多年前的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还得借用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起学生的同情心,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方法与途径1、引导学生抓重点、悟情感,通过析词句、议内容,领悟中心思想。2、引导朗读,升华学生情感。

(三)情感與评价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看多媒体课件,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四、教学重点

1、领会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光亮中看到的种种幻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出示小女孩死去的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张照片:在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一位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她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但是她已经冻死了,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如果你发现了她,你会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你们真有爱心、同情心,但是在十九世纪的丹麦,就在这小女孩去世的第二天清晨,当时也有人发现了她,请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在学生谈感受时,老师相机介绍背景〕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过渡语:就在人群中,有一个人也和大家一样非常同情小女孩,他通过自己的想象写下了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你们愿意再一次快速地读课文吗?读后还有话要说:

〔投影出示〕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学生个体--小组--汇报〕

板书:现实:寒冷、饥饿、没有欢乐、没有爱幻想: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些幻想?

小结: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晚上又冷又饿,极度孤独,无家可归,于是就在临死之前产生了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幻景,而她做了什么,想到什么有谁知道呢?这些只是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想象,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我们写作文,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在把事实写清楚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想到的也写下来,使文章更具体,更感人。

(三)细读文本,理解升华

〈一〉学习开头描写现实的部分

师:轻声读文章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同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怎样?(学生自读,师巡视)

1.教师相机出示语段:“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教师启发: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理解)(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 赤着脚走 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学生回答:冷)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一语段。

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将“天冷极了” 换成“天很冷”可以吗?)

3.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这里用了一个破折号起到什么作用呢?)(补充说明)

4.教师启发: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这样的寒冷,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呢?(学生联系文中语句进行理解: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二〉学习文章结尾部分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并解题。

2、教师设问:大家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吗?

3、学生老师共同简介作者的资料:

安徒生:这篇童话是19世纪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他一生共写了167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于1845年,当时丹麦已经沦为英国的附庸。丹麦人民在本国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剥削下,境况十分悲惨文章反映了丹麦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受到丹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初读课文,听录音,引导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划出生字词,写出小节序号;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懂之处。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

投影出示:考考你

1、写出正确的读音。

(1)小女孩的一只()拖鞋也没有了,只()好赤着脚。

(2)、她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而她却为了生计不得()不上街卖火柴挣()钱。

2、区别组词。

梗()蹒()跚()蜷()焰()

便()瞒()栅()倦()掐()

橱()烁()魂()烘()填()

厨()砾()魄()哄()镇()

3、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怎样)(在何处)的事。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按()()()的顺序写的。

2、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课文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取暖、冻死可以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14自然段):讲述在下雪的除夕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仍然在大街上情景。

第二段(511自然段):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她所看到的幻景。

第三段(12、13自然段):讲述小女孩冻死在大街上。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自学提示:

(1)朗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

(3)还有什么问题?

3、分析句子。

(1)她从家里出来时,穿的。

A、大雪天穿大拖鞋顶用吗?

B、这双拖鞋是谁的?

C、她自己有没有鞋?

(2)这一整天,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这个句子说明了()。

(3)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不过她没注意到这些。

(4)他们头上只有房顶,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4、教师小结:小女孩过着穷苦悲惨的生活:大年夜有家难归,光头赤脚在雪地里走,卖了整整一天的火柴,却没有得到一分钱,更不敢回家,还怕遭到爸爸的毒打,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六、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

二、学习第一次幻景。

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这一小节作者是怎样写的?

(现实、渴望、幻景、结果四个部分。)

2、再度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眼前出现什么幻景?结果怎样?

3、学生讨论汇报。

4、教师小结:她向往温暖,但是小姑娘却生活在寒冷的现实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更加凸现了小女孩的不幸。

三、学生自学二、三、四次幻景。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注重朗读的训练。)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质疑:

(1)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作者写到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2)为什么说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3)小女孩只是在幻景中看到了她渴望得到的一切,现实生活是残酷无情的,课文中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

3、学生自学讨论,进行解疑。

4、分析重点句,加以理解。

句子(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体会: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只有真正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和像她一样的穷人,才有可能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小女孩就是怀着这样的一种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饥饿和痛苦折磨死了。

句子(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体会:这句话中,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谁也不关心她。这些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篇5

古零中心小学卢红梅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深刻地控诉了当时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专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课文的重点是:小女孩通过擦燃的五次火柴产生的幻象,而这些幻象又恰恰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与她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的的同情和残酷社会的不满与憎恨,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有人说过:“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上好语文课首先要通过有效的调节方式,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动画歌曲,再以教师动情的语言叙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中去,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采用“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注重朗读教学。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更好地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在读中让学生寻找结局,确定研究主题。为突出课文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时直接把研究主题确定在了课文的最后几段——也就是故事的结局部分,让学生先从课文中找出能点明小女孩最后命运的句子,再引导学生围绕“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一句话质疑,然后教师将其归纳为几个问题: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为什么用上两个幸福?小女孩的命运明明那么悲惨,那么不幸,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从课文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时,我设置了三个“读”的环节: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火柴,在每次擦燃火柴中分别看到了什么?

2、再次精读课文,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标画出来,全班讨论。读完后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3、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读,读给同桌听。通过“读”,让学生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在感情朗读中深化孩子的认识,勾起情感深处的同情,激起对残酷社会现实的不满。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

三、注重学生小组的交流合作。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合作、探究地解读课文,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在小女孩的五次擦燃火柴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女孩

为什么在五次擦燃火柴看到这些幻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达到更好的共鸣,我通过课后的阅读链

接,配着低沉、凄凉的音乐让全班同学朗读《你不要问这是为什么》。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从而对她产生了深切的同情。

在读完《你不要问这是为什么》之后,我还设置了让学生写一

写:“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的问题。因为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已经有了很深的感受,此时让他们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写出来,这样既能进一步升华学生情感,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篇6

巫山县抱龙小学——邱光秀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纪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饿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深刻地控诉了当时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专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学习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光亮中看到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静下来的时候细细反思这堂课,总结了以下几点成功之处,需改进之处以及困惑之处

一、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努力创设情景。上课前,欣赏火柴《天堂片断》,精心设计开课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从安徒生的笔下认识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在一年的最后一夜,小女孩还在大街上卖火柴,让我们把思路拉回到19世纪那个寒冷的夜晚……另外,借助音乐,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景中来。

2、文本对话,领悟课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时,能够反复读,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领悟课文的内涵,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能够引导学生去体会,幻景越是美好,现实越让人感到悲凉,学生也能领悟到小女孩只能通过幻想来满足一下她对幸福的渴望,太可怜了。学生在一次次地与文本对话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一次次从美妙的幻想回到痛苦的现实生活中。深刻体会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3、反复朗读,升华学生情感

在突破难点,领悟课文内涵之后,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从而对她产生了深切的同情。

二、须改进之处

1、教学目标的第三点: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这一点达成度不高,我想,在教学中,如果适时的点拨一下这种写法,应该会更好,2、课的结尾可以适当有一些拓展,培养学生的爱心,激发学生用笔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愿望。

三、值得思考之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人文性则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7

1.品味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 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2.领悟对比和铺垫手法的运用。

3.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 感受小女孩在黑暗与残酷的世界里对美好和光明的追求之心, 并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激发阅读期待

1.《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 今天你们读了, 你们的爸爸妈妈也读过, 你们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还读过, 或许你们的孩子仍旧会读到它。你想说什么? 这篇童话究竟经典在何处?安徒生的文字精妙在何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2.接下来, 就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丽幻象, 来寻找文字的经典之处。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研究气质, 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让学生由仅仅满足于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转变为探寻追问“课文是怎么写的”, 也就是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从而进入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层面, 并掌握言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所在。】

二、聚焦幻象, 感知对比表达

(一) 文本细读, 品味语言妙处

1.品读第一次幻象

(1) 我们来看看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谁愿意为大家朗读? (引导学生读准“啊”的两个变音以及多音字“把”。)

(2) 我们来关注这样一个词语———“奇异”。“奇异”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奇怪、特别”。你觉得这段文字奇怪、特别在哪儿呀?现在你知道该怎么读了吗? (指导学生朗读, 学会用声音传递神奇和温暖。)

2.品读第二次幻象

(1) 谁来为大家读读这段文字?刚才, 我们关注的是“奇异”这个关键词语, 那你觉得在这一段文字当中, 哪个词语最值得我们去关注? (妙) 你知道该怎么读好这段了吗? (引导学生读出烤鹅的奇妙之处。)

(2) 这只烤鹅妙在何处呢?与其说是这只烤鹅有意思, 不如说是———写这只烤鹅的人有意思。这文字够奇妙的吧!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它的妙处。 (全班齐读。)

3.品读第三次幻象

(1) 这段我不说该怎么读, (出示写圣诞树的片段) 谁能读好它? (引导学生读出圣诞树的“大”和“美”。)

(2) 安徒生笔下的圣诞树和寻常的圣诞树有什么不一样?是谁给了圣诞树以人的性格呢?够奇妙的吧!

(3) 如果说大火炉给了小女孩无限的温暖, 那么这只甘愿献身的烤鹅, 这棵会眨眼睛的圣诞树, 它们又想给小女孩带来什么呢? (美食、安宁。)

4.品读第四次幻象

(1) 当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 她又看到了谁呢? (出示句子, 生齐读。)

(2) 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那是因为奶奶可以给女孩什么? (亲情)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首先要学习作者在遣词用语方面的技巧———学习遣词的准确得体, 用语的优美生动, 修辞的恰到好处, 描写的形象逼真。并在美读赏读中刺激语言直觉, 从而习得语言形式。】

(二) 比照阅读, 感知对比表达

1.学到这儿, 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算不算是一篇经典童话?我说不算!这篇文章里如果只有这些美好的幻象、美丽的梦境, 那么它就算不上是经典童话。

2.请你们捧起课本, 细细地阅读课文5-7自然段, 再比照屏幕上的这三段文字, 看看发现了什么。 (课文中的5-7自然段, 都是先写美好的幻象, 再写残酷的现实, 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小女孩的痛苦和不幸。)

3. 小结:美好的幻象—残酷的现实—残酷的现实—美好的幻象, 就这么交替着出现, 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幻象越是美好奇妙, 现实就越是显得残酷无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 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课文的经典之一:强烈的对比。

【设计意图: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优秀例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文本在谋篇布局上的高明之处, 感悟对比等表达手法在增强文章表达效果上的妙处, 从而达到读中悟写、读写结合的目的。】

三、品读“不幸”, 关注铺垫手法

1.为什么小女孩美梦里有的是火炉, 是烤鹅, 是圣诞树, 是奶奶, 而不是别的什么?细读课文1-4自然段, 联系后文, 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批注在相应句段的旁边。

2.预设交流, 教师视学生的回答调整课堂教学, 并引导学生先读相应的句段, 之后阐述自己在阅读中的理解和体会。

(1) 在寒冷的大年夜, 小女孩却饿着肚子赤着脚在街上走, 真可谓是饥寒交迫。她渴望温暖, 幻象中就出现了温暖的火炉。

(2) 从“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她又冷又饿”, 可以看出她已经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小女孩饥肠辘辘, 当她闻到烤鹅的香味, 就更觉得饿了, 所以她的幻象里会有烤鹅。

(3) 从“吓”字可以看出小女孩内心的恐惧。人们无视她的存在, 连小孩子也欺负她, 捉弄她。世界对她而言, 只有无边的恐惧。因为她的内心没有安全感, 她渴望安宁和快乐, 所以她的幻象里会出现圣诞树。

(4) 小女孩的家很破旧很贫穷, 但是就连这样的家, 她也不敢回去, 爸爸会因为她没挣到钱而打她。她缺少关爱和亲情, 所以幻象中会出现唯一疼爱她的奶奶。

3.总结:正因为小女孩的现实世界里只有寒冷、饥饿、恐惧和孤独, 所以在她的美丽幻象中才会出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安徒生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小女孩在现实世界中遭遇的不幸呢? (为下文小女孩出现的美丽幻象做好铺垫) 这正是这篇课文的经典之二:精心的铺垫。

【设计意图:有价值、有挑战性的问题, 总能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带着问题, 用阅读的触角触摸文本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 在咀嚼玩味中, 在掂量辨别中, 促进了言语习得, 获得了言语技能, 发展了言语能力。】

四、解读“幸福”, 追问意外结局

1.在经历了种种不幸, 在美好的幻象一次次地破灭之后, 当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时, 女孩会发出怎样的呼唤呢?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

2.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这时, 奇迹出现了——— (师生合作读 11-13 自然段。)

3.让我们来关注这样几个词语:“冻死了”“微笑”“幸福”。有问题吗? (小女孩明明是在大年夜里冻死的, 为什么嘴上却带着微笑?为什么作者说她是幸福的?) 这篇童话在入选我们的课本时, 稍有改动。 (出示原译文第10自然段。)

在西方国家, 很多人信奉基督教, 在他们看来, 上帝就代表着正义、仁慈和善良, 和上帝在一起, 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小结:小女孩是不幸的, 更是幸福的。这真是一个意外的结局。这就是这篇童话的经典之三:意外的结局。

4.总结写法。

5.这节课, 我们一直在关注安徒生是怎么写的, 现在我们来关注另一个问题———安徒生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如果你想真正去了解安徒生的创作意图, 那么就必须走近他。 (教师介绍安徒生。)

谈到自己的一生, 安徒生曾这样说道: (出示, 学生朗读) “我的经历就像一幅浓艳美丽的油展画……那些辛酸悲惨的日子本身带有幸福的萌芽。”

现在你知道安徒生为什么要写这篇童话吗?请在课题旁写下你的阅读感言。 (学生汇报交流。)

6.总结:卖火柴的小女孩面对苦难, 没有悲观失望, 没有消沉堕落, 没有抱怨仇恨。她在寒冷与饥饿中擦燃了一根根火柴, 而这小小的火柴却点亮了她的整个生命。同学们, 生活从来就是不完美的, 如果有一天, 你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你经受了不幸和苦难, 请你别忘了那个在黑夜里寻找光明的女孩! (学生在音乐声中轻轻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进入到文章的氛围中去,为课文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对作者的介绍,是让学生能够很好的了解世界上着名的文学家,激起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初读文意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将课文的每个自然段用序号表示出来,同时思考:课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小女孩的幻想部分的?

1、字词的检查,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服务。

2、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认为不可少,因为这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为理解这篇童话采用现实与幻想对比的手法做好铺垫。

三、学习“卖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小组内交流、讨论)

3、交流(反馈)

(1)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a、理解“哆哆嗦嗦”,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情感起伏的曲线来!

b、通过直接的人物描写体现出了小女孩的可怜。

(2)还有哪些句子也直接描写小女孩的冷、可怜?我们把它找出来

a、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b、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a)“蜷”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b)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书写“蜷”字,这每一笔﹑每一画写出你怎样的心情?带着这份心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4、她觉得冷,家里也是这样冷啊——

再说家里……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5、当那些富商们围坐在自己家的火炉前面,吃着可口的美餐,欢度圣诞节的时候,那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呢?你们看到了吗?(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6、指导朗读:这样的语句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读呢?

同桌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看看能打动他吗?

指名读:看见你们读得津津有味,老师也想分享一下,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7、小女孩和我们的年龄相仿,但她的大年夜过的是何等凄苦悲凉呀。此时此刻,如果圣诞老人真能满足我们一个愿望的话,你最想帮小女孩做什么?为什么?(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从这里切入文本,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容易螺旋上升,确立了课文的基调。这一环节的处理,是为了让学生们在痛苦压抑哀婉的课堂基调中,面色凝重,让他们的内心心潮澎湃,通过与自己幸福生活的对比,让他们为这个与他们年龄仿佛的小女孩不幸的现实生活、唏嘘叹息,深表同情,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8、小结。作者正是这样安排特定的时间(大年夜)、特定的场合(街头)、特别的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们特殊的感受,身体是寒冷的,更无法抵御是心灵的寒冷。可怜的小女孩将会怎么度过这样的漫漫長夜呢?

四、课外拓展,布置练笔

看看我们的世界,还有很多孩子生活得还很艰苦,甚至连生命都无法得到保证,面对他们,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将学文感受,写出来。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实幻想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9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北师大的肖川教授这样说:“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仍然快乐地追求幸福,这样的教育就成功了。”本堂课

就是整合朗读、想象、比较、批注等方法,引领孩子走进小女孩的心灵,读懂小女孩的渴望与追求,进而更深一层感受小女孩现实的可怜,从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汲取应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预设目标】

1.借助语言文字,透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在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

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执著追求。

2.将残酷现实与完美幻景,在四次擦燃火柴中比较阅读,逐渐感悟小女孩

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在学文中渗透“以喜衬悲”的写作方法。

3.感受小女孩的幸福,让孩子在小女孩身上看到如何应对苦难,从而汲取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女孩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T:师伴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前半部分:天冷极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教学反思:教师的伴乐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冰天雪地,冷酷无情的世界,本环节起到了渲染气氛,承接第一课时的作用。在课上,感觉学生确实静下来了,走进去了,课的基调也铺好了。)

T:小女孩生活的那个世界是多么冷酷,充满了——

S: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看板书说)

T:她是如此——

S:可怜。(看板书说)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篇10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幼儿同情心及爱心。

3、尝试用自己的行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

活动准备:

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运用问题,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每年过年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过的?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在除夕夜里没有回家,她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吧。

2、整体欣赏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3、分段欣赏,通过问题感受并理解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童话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3)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鼓励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请幼儿想一想你如果遇到这个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5、情境游戏,加深理解。

让幼儿自己选择故事中的角色,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尝试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

6、结束活动:完整重温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复活记 篇11

报名处是琳娜小姐的专用地,琳娜小姐专门负责签收灵魂,她长得很漂亮,而且心地善良,讨人喜欢。天帝经常会因为她放走了一些灵魂而惩罚她。

卖火柴的小女孩走过去说:“签表。”“什么?你居然——这么小就上天堂。罢了,罢了。说你怎么死的。”琳娜小姐十分惊讶。“我……我……我被父亲逼出来卖火柴,卖不完不能回家,在大街上活活冻死的。呜呜……”“唉,真惨!那在你身边的是谁?”“哦,她是我祖母,她好像签到了吧。”小女孩擦干眼泪。“叫什么?”“呃……叫林馨茹。”“啊!女明星林心如。”琳娜小姐很惊讶。“别慌,她叫林——馨——茹。”小女孩放慢了语速。“哦!记过了。你真可爱,我让你回人间,好不好?让你去投胎富贵人家?”“好好,琳娜姐姐的恩惠永世难忘,只是我的祖母怎么办?”小女孩抱着祖母,不想离开。“你想怎样?”琳娜小姐拿着“户口本”说。“和我一起下人间。”小女孩拉着祖母。“不行,只能一人下凡。留一人成仙,你们想清楚。”“好了,我决定祖母留下,我下凡。”

从此,小女孩变成了人间颇有爱心的小姑娘,很受大家喜爱。祖母则是变成了年轻的观音菩萨。小女孩和祖母分别过上了快乐的生活。而那个父亲呢,则是被琳娜小姐打入了18层地狱。

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小学六(4)班

指导教师:薛汉忠

个人小档案

我叫罗婧玥,现就读于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六年级,是一个性格外向,热爱生活的女孩。

写作感言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12

一、安徒生作品本身的意识形态基调与《卖火柴的女孩》的解读

安徒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基督教文化对其创作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安徒生的父母虔信上帝, 而他也将上帝当作自己灵魂的庇护者。慈善学校里关于《圣经》故事的彩绘, 是这个大个子的孩子驰骋美丽想象的天堂。14岁时所参加的教堂隆重的坚信礼, 给安徒生留下永难泯灭的回忆。他写道:“在我受坚信礼的时候, 靴子在地上发出吱咯、吱咯的响声。这使我很得意, 因为这样, 做礼拜的人就能听得见我穿的靴子是多么的新, 但忽然间感到我的心不诚。我的内心开始恐慌起来, 我的思想集中在靴子上, 而没有集中在上帝身上。关于此事的回忆, 就促使我写出这篇《红鞋》。”安徒生的这一表白本能地流露出他对上帝的满心虔诚, 安徒生一生并无清晰明确和固定的政见, 从未参加过任何政党和重大的政治运动。基督教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优秀特质, 主宰了他的思想和感情体系, 使他“一心为公正的、合理的、慈善的、仁爱的和人格道德尊严的伦理思想而斗争”, 也赋予他的童话以基督教的情感灵魂和意蕴中心。安徒生一生从不与政治相扭结, 一向不考虑政治和政党, 在其自传《我的一生》中, 安徒生明确地表达:“丹麦的政治生活在那时有了较高的发展, 产生着好与坏两方面的结果。……我觉得没有必要参与这种事情, 因为那时我认为当代的政治对许多诗人来说如同巨大的灾难。政治夫人如同一个美人, 被她勾引进她的楼阁里的人都得丧命。……政治不是我的事。上帝派给我的是另一种使命, 我过去已意识到这点, 现在仍然这样认识。”他对现实缺陷的评判态度与方式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督的仁慈、博爱、平等。对现实的缺陷他不是横眉冷对, 而是寄希望于上帝, 他把对人们贫困生活的同情, 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诉诸万能的上帝。

因此, 对于安徒生童话中众多闪动跳跃着《圣经》灵感的作品就不用觉得惊奇。在安徒生的童话中, 主祷文、赞美诗等基督教特有的词汇有着惊人的重复率, 个别作品甚至直接摘录《圣经》诗句以建构情节。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 能聆听到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之音, 清晰地感受到安徒生的童话是如何“浸浴在《圣经》的灵感中”。

二、基督教文化视野下卖火柴女孩之死的解读

基督教文化的死亡意识为解读卖火柴女孩之死提供了意识形态视角。西方社会以基督教为主流的罪恶文化以灵与肉的分裂、精神的紧张痛苦从而获得的意念超升、心灵洗涤, 以及上帝同在的迷狂式喜悦为重要特征。人们把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信念寄托于上帝, 寄托于超越今生的精神欢乐。这种欢乐必须通过今生的个体身心的极度折磨和苦痛才能赎罪, 才能听到上帝的召唤, 才能达到对上帝的归依和从属, 痛苦成了超凡入圣的解救之道。基督教的死是使人从短暂的、有限的、肉体的、罪恶的、不自由的生活转变到“精神”“天国”中永恒幸福的转折点, 它的意义也就是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对上帝无限虔诚的安徒生的死亡意识已经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他早已超越了俗世所理解的死亡的意旨。

西方儿童文学中的故事结局多理想化, 它可以说是主人公历经磨难所追求的终结, 死亡则意味着一个人最终有可能从原罪得到拯救, 从而在大量作品中出现虽死犹生的完美结局。在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 海的女儿为了爱情, 受了无法忍受的痛苦, 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代价, 最终得到了上帝的召唤, 升入永生的天国, 这个结局是基督教的最高境界。同样, 《卖火柴的女孩》中的这位女孩在死神降临的时候, 就是灵魂永生的时候, 她的死已经不是痛苦悲哀, 而是一种至高的幸福。这些都是基督教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卖火柴的女孩身上体现出了基督教善良、忍耐的观点:“圣灵所结的果子, 就是仁爱、快乐、和平、忍耐、恩慈、善良、信实。”所以她最后得到了拯救和永生。在基督教里, 不被拯救的死是对罪的惩罚, “为基督的道而死, 在上帝面前是一件宝贵荣耀的事”。“罪的工价乃是死, 唯有上帝的恩赐, 乃是永生。”因此, 小女孩是快乐的, 她是“和自己的奶奶一起走的, 一起到新年的快乐中去”。她们“飞到没有寒冷, 也没有饥饿, 也没有忧愁的地方去了———她们跟上帝在一起”。由此可见, 这篇童话带给丹麦人的并非悲伤, 而是让当时处于困苦之中的丹麦芸芸众生获得一种宗教的寄托, 他们期盼着救世主的援助, 在宗教里寻觅出路、寄托未来, 以解除贫困、苦恼和灾难。这也就是那种我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称之为“精神麻醉”的安慰。

三、意识形态对《卖火柴的女孩》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的制控

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东西方之间的冷战局面以及意识形态的对立状态使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这样一种大的意识形态氛围所形成的语境中, 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换言之, 其翻译目的乃是在于形成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氛围。而毛泽东的“洋为中用”, 则是在“以我为主”这一立场基础上的对待异国文化的原则。“洋为中用”与“古为今用”互为映照, 以“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为前提。在这一原则下, 对外文化的选择与翻译, 都体现了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心态。选择的标准、翻译的方法, 都以我为主, 具体表现为在翻译中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威左右着翻译的取与舍,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文化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拒绝或改造心理。因此, 俄苏文学在我国建国以后的翻译活动中独占鳌头, 与此同时, 基本排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文学。虽然在这段时期里, 我国确实也翻译了一些欧美文学, 但主要是以“古典文学中那些反映阶级压迫、民族矛盾的作品”为主, “至于现当代文学, 尽管偶有译介, 却主要限于革命的进步文学”。

参考文献

[1]叶君健.安徒生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9:110.

[2]韦苇.西方儿童文学史[M].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94-95.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篇13

引而不发,并非故弄玄虚,卖关子,而是在学生对课文领悟已达一定深度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假设、发问、质疑等手段,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从而激起学生新的思维兴奋度。

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课时,如果问:“小女孩为什么会死?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那就显得呆板,僵化,使课堂教学大为减色。于是我这样发问:“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学生略一沉思后又活跃起来,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背着书包来上学,而不用去卖火柴。”有的说:“她要是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在下雪的大年夜快快乐乐地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合家团圆吃年夜饭。”有个学生忍不住说:“我真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快到我们家来,做我的小妹妹吧,我有的,你也会有!”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引,同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挖掘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上,但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任其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积极创造。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小女孩悲惨的生活,如果你看到风雪中的小女孩,你觉得她怎样?

生:我觉得小女孩非常寒冷,因为寒冬腊月她竟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生:我也觉得她非常寒冷,你看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

生:小女孩非常饥饿,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上一点东西。

生:小女孩非常痛苦,富人家都在忙着过年,可她直到天黑了还光着头赤着脚在大街上走着。

生:我觉得她非常孤独,富人不把她放在眼里,连小孩也欺负她,卖不掉火柴她爸爸还要打她。

师:是啊,小女孩是多么寒冷,多么饥饿,多么痛苦,多么孤独,在现实生活中,她连起码的温饱也得不到。夜幕已经降临,她本该回家,可她却蜷缩一团,靠在墙角里。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呢?

生:我需要的是温暖,因为我太冷了。

生:我需要的是食物和快乐,因为我非常饥饿和痛苦。

生:我需要的是得到别人的疼爱,因为街上的人都欺负我。

师:如果你遇到小女孩,会为她做什么,对她说什么?

生:我会给她送上我的棉衣,并对她说:“你太冷了,快把衣服穿上吧。”

生:我会对她说:“小女孩啊!你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快上我家去吧,我让我妈给你做好吃的!”(其他同学发言略)

评析:

这是这课时的前奏,是新旧内容之间的过渡,在教学中,较好地应用了“假设导读”

一是运用“假设”,感受人物命运。在教学中,运用“假设”,把学生带到风雪交加的大街上,面对小孩谈自己的感受,这不仅使学生对她“寒冷、饥饿、痛苦、孤独”的悲惨命运有了整体的印象,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为下面的阅读作好了情感的准备。

二是运用“假设”,揣摩人物希望。运用“假设”让学生充当角色,变换角度,叙谈希望,从而缩小了学生与小女孩的情感差和心理差。为感受她擦燃火柴后的画面奠定了基础。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体会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会写会用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词。

3、通过学习这个故事,知道社会需要爱,人与人之间需要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理念:

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童话故事,是由世界童话大王丹麦的安徒生写的。故事的名字叫《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悲惨、凄凉、凄美)

有感情地再读课题,先单个读,再集体读。

二、检查预习

请两生到台前书写生字,要求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台下的同学仔细观察。写完如有错误请学生指正。请生读黑板上生字(先好后差)再由差生组文中词(目的:检查课文熟悉程度),再根据词串讲文中句子,了解文章大意。

三、初知课文

把生字送回课文中去,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生自由读后,大概讲故事内容。

四、研读课文

学习1-4自然段

请4位同学读1-4自然段,边听边纠正,每读完一段,让学生讲体会感受,再指导全班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谁来讲一讲故事讲了什么?

2、通过前4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于小女孩的哪些内容?

是啊,这个又冷又饿的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多么渴望温暖啊!

二、继续研读课文

课件出示:

读这些句子,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自由谈体会)

再把它们放回文中去,从文中画出来,读读每个擦燃火柴之后的画面,体会小女孩情感的变化。

(先由学习自由读,体会)

再请5位同学分别读,边读边指导理解。

我不知道当你读到那只冒着香气的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的时候,是兴奋还是心酸?(目的:更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小女孩“叫”起来,她会带着怎样的腔去叫啊?!

……(师相机指导)

读到最后一次,课件出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谈理解,自由谈)

课件出示:

师看着画面读最后两自然段。

课件出示:

理解两个“幸福”的含义。

小女孩只有在幻想中和死后才能得到幸福,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课件出示:

生写。交流。

三、总结

同学们是多么有爱心啊!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她的命运就不会这么悲惨了。当然,现在的社会还有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的人,需要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关爱。

卖火柴的好女孩 篇15

男友查出绝症,浪漫“公主”一夜蜕变

王霖今年23岁,是一个活泼漂亮的江西九江女孩。2008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黑龙江鸡西大学,并于第二年冬天与校友刘宏宇相识相恋。尽管这个内向的东北男孩不善表达感情,却知道默默地对王霖好。有一次,王霖随口说想吃烤鸡翅,当晚下课后,刘宏宇就冒着大雪骑单车去了肯德基,20分钟后,他给女友捧回了一桶热气腾腾的汉堡和鸡翅。看着男友身上厚厚的积雪和正在滴水的头发,女孩又感动又心疼,红着眼圈抱怨他:“你怎么这么傻啊!我就是随便说说嘛。”

更“傻”的是,刘宏宇知道来自江南的女友很怕冷,竟在她生日前夕,躲在宿舍里偷偷为她织了一条围巾。尽管这条针法错乱的围巾织得有些粗糙,王霖围在脖子上却感觉格外温暖,因为一针一线里,都藏着恋人满满的爱意。“这件生日礼物太珍贵了,谢谢我的王子!虽然身在寒冷的北国,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却让我感觉每天都在过春天!”她满心幸福地给男友发短信说。同学们得知此事后,刘宏宇“围巾哥”的绰号在校园里不胫而走。但他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他只希望女友能在自己的呵护下生活得开心快乐。

甜美的爱情不仅冲散了王霖异乡求学的孤独感,也激发出她无尽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灵感。落英缤纷的秋天,她牵着男友的手去公园捡那些脉络清晰的秋叶,在背面写上“你是我前世千百次的回眸”之类的诗句,送给刘宏宇“收藏”。并开玩笑说:“不许当书签用哦,等本宫成名后,这些叶子会身价倍增的!”她还在河边挖两个小土坑,埋入两颗红豆种子,与男友约定:“让它们与我俩的爱情一同成长吧,每年的今天,我们来看望这两颗爱情豆。”

2011年7月大学毕业后,为了爱情,刘宏宇从黑龙江家乡千里迢迢来到江西九江市,与女友在同一家公司找到工作,过起了像小夫妻一样的幸福生活。然而,他们温馨、平静的日子只过了短短几个月,就被一纸检验报告单彻底打破了。

因发现男友经常脸色苍白、乏力盗汗,2011年10月31日,王霖陪同刘宏宇到医院做体检。不料,他的血液检验报告竟显示:“白细胞计数为正常人的100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当这一长串的专业名词出现时,王霖的第一感觉是:肯定是医生搞错了!虽然男友一直很瘦,但是他身体很健康,没得过什么病,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怎么会突然间成为白血病患者呢?!

第二天,她又陪男友来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做检查,结果依然相同,刘宏宇被确诊为白血病患者。当晚,王霖一整夜没有合眼,她哭着在日记中写道:“面临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有一种天塌了的感觉,悲痛、伤心、害怕一股脑向我袭来,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

半个月后,在医院接受常规治疗的刘宏宇已经开始出现发高烧、身上易出血等症状。雪上加霜的是,刘宏宇的父母刚从东北赶到江西,还没能好好照顾儿子几天,其在家乡的奶奶却因得知孙子的病情而心脏病发作,一头栽倒在地,摔断了骨头。父母只得留下他们筹借来的几万块钱,把儿子托付给王霖照料,又匆匆赶回了东北。

为了全力照顾男友,王霖辞掉了工作。通过买书自学,上网查资料,以及向大夫们咨询,她渐渐把自己“炼”成了半个专家,白血病人吃什么饭菜好,吃什么不好,什么应该多吃或少吃,她摸得一清二楚。以前从未下过厨的她,一改往日被男友宠着哄着的娇公主形象,每天从家里煲好香喷喷的鸡汤、鱼汤拎到医院,再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宏宇喝。到了晚上,她就趴在宏宇的病床边浅睡。只要男友稍有动静,她就会立刻醒来,问他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遇到宏宇心情不好的时候说话很难听,王霖也不生气,反而含笑开导他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一定会迈过这道坎儿,过上幸福生活的!”以前的王霖仿佛是个孩子,男友像她的家长,自从宏宇得了绝症,俩人忽然换了个位置。面对日益虚弱的男友,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在他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强与乐观。

不离不弃,网上卖“爱心火柴”救男友

因每天大量服用药物对身体产生了副作用,两个月后,刘宏宇感到全身的关节都疼痛难忍。看着男友万分痛苦的样子,王霖真希望躺在病床上的人是自己。为了转移宏宇的注意力,减轻些他的痛苦,王霖每天给他松骨按摩,讲笑话逗他开心。每当看到王霖为男朋友端屎倒尿,邻床的病友都由衷地感叹刘宏宇有福气,遇到一位这么贤惠的好女孩。

可出人意料的是,对于女友的默默付出,刘宏宇似乎并不领情。一天,只因为王霖送来的鱼汤有点咸了,他就大发脾气,最后竟怒气冲冲地对她吼道:“滚!我再也不想看到你!”尽管王霖心里十分委屈,但一想到男友可能是在病床上躺久了,需要释放心底的压抑,也就默不作声了。然而,此后宏宇却三番五次地找茬,动辄就让她滚蛋。

刘宏宇的奶奶康复出院后,其父母立即从东北赶到江西照顾儿子。但他们来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后,竟也一次一次地劝王霖离开宏宇,甚至很强烈地要求王霖的爸爸带她走。直到这时女孩才明白,男友之前一次次赶她走,其实和他父母的想法一样,都是因为怕拖累她。刘宏宇的妈妈甚至拉着她的手说:“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阿姨也很喜欢你,但医生说了,他的病有一个潜伏期,如果不尽早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就会转成急性白血病并恶化……可手术费最低要60万元,我们哪去筹啊!你还年轻,别把时光耗在他身上了。”

但王霖笃定地表示要坚守在男友身边。她趴在宏宇的病床前,紧握着他的手说:“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都要与你一起面对,这辈子我们生死不离!”刘宏宇动了动嘴唇,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任泪水模糊了双眼。

2012年4月25日,主治医生再次劝刘宏宇的家人:“还是尽快给宏宇凑钱做手术吧,时间拖久了病情一旦恶化,即使有再多钱也不行了。”父母与王霖又何尝不想让宏宇早日进行骨髓移植,但这60万元手术费,对两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从去年10月发病至今,两家人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并负债8万元。他们去哪儿弄这笔巨款呢?王霖第一次感到钱是如此重要,因为它关乎男友的性命。

眼看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王霖不得不继续工作赚钱,给男友交医药费。可每月辛劳而得的2000多元工资,远不够宏宇在医院的花销。为了节约开支,她甚至退掉了之前与宏宇租住的房子,每天晚上趴在男友的病床边睡觉。但无论王霖多么努力工作和拼命省钱,那60万巨额手术费都显得遥不可及。无奈之下,她想到向慈善机构求助,得到的回复却是,他们的情况不符合慈善机构救助的条件。

今年5月的一天,在搜索白血病治疗方面的资料时,王霖偶然得知,一位越南女孩曾在网上发起募捐,救助自己同样罹患白血病的男友,最后还获得了成功。这给了她很大启发:是啊,我何不求助于发达的网络!王霖开始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发起一场富有新意、引人注目的网上募捐行动?这天,无意间摆弄一盒火柴时,她灵感突现地想:火柴虽小,却能燃起一团团火焰,传递温暖,有着很好的寓意。她决定,干脆就在网上卖“虚拟火柴”,为男友募捐。

2012年5月14日,王霖在自己创建的淘宝店铺里,第一次将“爱心火柴”摆上了货架。“爱心火柴”并不是真正的火柴,而是一份虚拟的爱心商品,买家支付6?郾66元后,便可收到她和男友的一份感谢和祝福。她在网页上介绍了自己和宏宇的故事,并呼吁网友:“翘首以盼您的停驻,请购买一些爱心火柴挽救生命,挽留我们的爱情。”这个特殊的网店开业之初,王霖心里十分忐忑,因为这是她最后的希望与寄托。

“爱心火柴”没有让王霖失望,开卖第一天就有了207件的成交量。为爱不离不弃,她的举动在网络上引起不小关注,也得到了网友们的支持和帮助。“淘宝上有个卖火柴的九江女孩,义卖火柴所得钱款将全部用于患白血病男友的治疗,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男友的生命,挽留他们的爱情,请大家帮帮她!”第三天起,就有网友把她的故事和网店链接地址发到了微博上,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和转发。人们无不为她对爱情的坚守而感动,短短7天时间,王霖售出4300余件“火柴”。有的网友一买就是100份,说要让爱更加完整。

半月后,随着王霖“卖火柴救男友”的真实故事走红网络,她的成交量更是每日递增。到了5月24日,王霖已经卖出8276件爱心火柴,加上一些爱心人士的捐助,她收到善款6万余元。这虽说离骨髓移植手术费尚远,却足够让男友先进行化疗了。面对一份份爱心,王霖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不离不弃,苦难情侣相约“面朝大海”

购买王霖的“爱心火柴”后,网友们都通过购物评价为她和刘宏宇加油。“火柴的光芒渺小而微弱,但是它照亮的不仅仅是两颗炽热相融的心,更照亮了人间至真的爱和希望。愿你的男友早日康复!”一位买家在评价中说。

“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也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一场真爱和一位不离不弃的爱人,祝福你们!”网友“曼芬的姗姗”写道。

“凡事相信,凡事期盼,你们的爱会永不止息!尽一份绵薄之力,祝早日恢复健康!”网友“唐茂林88”说。

“这是关于爱与生命的故事,为他们的相知相守和乐观坚持,让我们将这份爱传播出去,有骨髓捐献意愿的爱心人士也请联系他们!”网友“玉宇澄清”在微博上写道。

……

5月26日,刘宏宇被医生推进无菌病房做化疗。当天中午下班后,王霖先是奔忙于街头买菜,再去朋友家洗衣服、做饭,然后把饭菜送到医院“准婆婆”手中,再隔着冰冷的玻璃,看几眼无菌病房内的男友,才恋恋不舍地去公司上班。

27日早起忙碌后,王霖出门前站在镜前梳妆打扮,拍下照片用手机发给宏宇:“今天又下雨了,我穿成这样好看么?”宏宇回复:“一如既往的漂亮!”王霖没告诉男友,她正在通过各种途径,为他寻找适配的骨髓。她相信,爱能将无菌病房冰冷的玻璃融化。

至5月31日,王霖已经卖出17000余件“爱心火柴”。“他活着最重要,无论多艰难,我会一直坚持!”女孩说,那么多热心网友和社会爱心人士,都向她和宏宇这对陌生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没有理由不坚强地活下去。

王霖说,男友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也得到了医生和护士们的细心呵护。“比如周医生很有耐心,人也憨厚实在,能用最便宜的药,就绝不开贵的;护士们还经常教我健康饮食、如何配合治疗的知识,她们非常尽责……我们永远记得这些可爱的白衣天使。”

全国各地好心人的帮助,令这对苦难情侣感动不已。王霖写了一封名为《感谢一路有你》的信,将所有帮助他们的人形容为天使,她告诉记者,是这些好心人的帮助点燃了“爱心火柴”,点燃了她与男友心中的信念。她在感谢信中写道:“如果我们有幸能够继续走下去,我一定会嫁给他,连孩子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刘念或者刘恩,以提醒我们时刻想念大家的恩情。”

6月2日,刘宏宇结束了第一次化疗,被推出了无菌病室。次日清晨7点半,在病房陪护的王霖睁开眼,看见洁白的床单和一张熟悉的脸庞——男友也醒了。对上班族来说,这是一个休息日,但她已没有了休息的概念。起身后,王霖打开水,端脸盆,服侍宏宇洗漱,像照顾小孩一样给他擦身。半个上午,两人在病房里说话,或沉默相对。

因为化疗后免疫力差,刘宏宇当天烧到了40度,脸红得像喝醉了酒,王霖忙着揉捏,把冰块敷在他腋窝里降温。几天悉心照料下来,男友的体温渐趋正常,咳嗽也轻了。和他的精神劲儿比,倒是王霖显得面容消瘦。

王霖不仅感动了众多网友,被誉为“卖火柴的好女孩”、“最美恋人”,更让男友打消了自杀的念头,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信念。看到女友每天为自己辛苦奔波,刘宏宇哽咽着说,如果能够恢复健康,他希望用自己的一辈子来偿还她。“我们承诺过要相守一生,我不能失信于她,我一定要活下去!”

他们还制定了一个“五年康复计划”。“五年后,等宏宇的身体彻底康复,我俩就结婚,然后去大连定居。”王霖说,因为男友喜欢大海,所以他们向往在海边生活。

截至2012年6月8日记者发稿时,王霖已售出21369件“爱心火柴”,但为男友做骨髓移植手术的费用缺口仍有40多万元,这意味着她还要卖出7万多件“爱心火柴”。在此也真诚呼吁热心读者,帮帮这对在苦难中相濡以沫的80后恋人,挽留男孩的生命,挽留这份真挚感人的爱情!

上一篇:通信工程师互联网真题下一篇:《醉花阴》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