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操作规范

2024-09-04

冲压操作规范(精选8篇)

冲压操作规范 篇1

冲压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开始前的准备:

1.穿戴好规定的劳动护具。如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上工作帽和手套。严禁挽袖子。

穿拖鞋,高跟鞋,裙子,光膀子干活。

2.检查安全操作工具或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工位布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工位器具是

否完好齐全。

一.检查设备主要紧固螺钉有无松动,模具有无裂纹。

3.清理压力机工作台面及工作地周围的废料及杂物。并将模具,工作台擦干净。

4.不准将杂物放在机床电气,台面及模具上。

5.检查局部照明情况。

6.检查润滑系统有无堵塞或缺油,并按规定润滑机床。

7.在开动压力机,剪板机前,必须检查压力机,剪板机周围有无维修人员。

8.在检查机床及模具正常的情况下,然后开机试车。通过试车检查机床离合器,制动

器按钮,脚踏开关,是否灵活好用,特别是刹车系统是否可靠,确认正常好,方可开始工作。

二.上机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精神应集中,不准打闹,说笑或打瞌睡等。注意滑块运行方向,以免滑块下

行时,手误入模具内。

2. 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或班组长指定的规范操作,没有保护措施不准连车生产。

3.严禁用楔块等物嵌入按钮或压,卡脚踏开关,拉杆而闸住操作机构。

4.在生产中发现机床运行不正常时,立即停车,不准凑合继续使用。应停止送料,检

查原因或停车修理。

5. 滑块下行时,操作人员的手不得停在危险区内。当手从冲模内取件或往冲模内送料

时,不准踏下开关。

6.两人操作同一台压力机或剪板机时,应注意协调配合好。

7.滑块运行中,不准手扶在打料杆,导柱及冲模危险区域。

8.禁止两件重叠冲压,以避免损坏机床或模具。

9.从冲模内取出卡入的工件或废料时,要用工具,不准用手抠取。而且要把脚从脚踏

开关中移开,必要时应在飞轮停止后再进行。

10.防止刚性离合器失灵后而打连车。

11.每加工一个零件,脚和手必须离开操纵机构,以免在取送料时因误送而发生事故。

12.按工艺要求使用手动工具,如用电磁吸盘,镊子,空气吸盘,钳子,钩子送料或取

件,以免发生事故。

13.安装模具时必须将压力机的电气开关调到寸动位置,然后将滑块开到下死点。高度

必须正确,严禁使用脚踏开关。

14.模具必须紧固牢靠,并通过试压检验。

三.下班前结束工作:

1. 关闭电源开关。对于有缓冲器的压力机,要放出缓冲器内的空气,关闭气阀。

2.在模具工作部位涂抹机械油,并清理压力机及工作场地。

冲压事故的发生规律及预防

一.冲压事故发生的规律及预防:

冲压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在设备日趋复杂。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的今天,可按下面的三点来分类:

1.在凸模和凹模之间(作业点)发生的。

2.由压力机的飞轮或送料装置造成的。

3.在材料和设备保管运输时发生的。

二.冲压事故的分布规律:

据一份权威资料介绍,在冲床出现的人身事故比一般机械行业高三倍。在冲压车间每年

有20%

工人受伤,平均停工时间12天,其中伤手50%,伤眼20%,伤脚8%。现介绍一份日本多前的相关资料:

1.按企业规模分析半数以上的冲压事故发生在不满100人的小企业里,小批量零星生产占70%。

2.按压机类型分析:80%以上的事故由曲柄压力机产生。7%为剪板机产生。

3.按压力机大小分析:70%左右的事故发生在50吨以下的小型压力机上。18%的事故发生在50—100吨的压力机上。其余为100吨以上。

4.按受伤部位分析:右手47.4%,左手37%,面颈部6.9%,右脚3.8%,左脚2.5%,头部1.6%,前躯0.5%,后躯0.3%。

5.按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取件送件时引起的占31.5%,发生在设备操作中改正或扶持材料的占25.6%,模具安装调整中的占20.4%,材料运输中的占13.9%,安全装置不完备的占4%,模具不好用的占2%,起动踏板故障引起的占0.6%,其他占0.6%。

6.按操作方式分析:脚踏开关操作的占69%,按钮操作的占29%。

7.按送料方式分析:手工送料占91%,使用手持工具占6%,自动化送料3%。

8.按保护装置方式分析:双手按钮占42%,拉手式占26%,推手式占16%,光电式占14%,栅栏式占2%。

三.冲压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简单的归纳起来主要有4个因素:

1.操作者因素:

① 不能正确操作设备。操作者除了严格遵守上述要求外,还应充分了解操作设备的性

能和结构,做到正确使用和保养设备。

② 侥幸心理作崇导致事故。一般人员的心理分为三种,一是不懂安全知识盲目操作,二是懂一点安全操作知识,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第三种是完全了解安全操作知识,但为了操作方便故意违反操作规程。

2.模具的因素:

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是模具制造不符合要求,模具的安装调整不当。因此,模具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制造和验收,在模具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要做到一丝不苟,做到仔细,正确,牢固可靠,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并调整模具。

3.设备的因素:

压力机状况不良,使用中造成误操作,或压力机结构性能老化,动作不可靠。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应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此外,还应加强设备的改造和换代,先进的设备,配以先进的模具是防止发生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4.环境的因素:

车间的作业环境,噪声太大,温度过高以及车间的照明设施不好,都会造成操作工人疲劳,精力不集中而发生安全事故。为保证操作者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车间的噪声环境温度及其他器具的摆放和照明,均应达到理想化状态。

四 预防冲床人身安全事故的途径:

1.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大量的减少事故(小企业的管理较差)

2.小型冲床是安全化改造的重点。

3.由于疏忽大意和不细心而产生的事故占92%以上,真正由于设备失灵故障引起的不到5%。所以如何使操作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专心致志的生产,应该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在管理状况基良好的状态下,事故率任基本维持在一般的水平上.这说明,仅仅依靠教育和训练操作者以促使其精力集中,并不能完全清除事故。这是因为,从事这种危险程度很高的机械,长时间内连续重复简单的动作的加工,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生产管理人员应妥善安置调配生产任务,尽量避免冲压工加班和加点,上大夜班生产,而且每工作2小 时左右。应停机休息5到10分钟左右,更不要让身体有病或情绪不好的员工上级坚持工作

4.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对于小型冲床是没有作用的,就是在自动线上也不能杜绝人身事故,还必须用更加安全的设备来预防。

预防冲床人身事故的途径

1.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大量的减少事故(小企业的管理较差)

2.小型冲床是安全化改造的重点。

3.由于疏忽大意和不细心而产生的事故占92%以上,真正由于设备失灵故障引起的不到5%。所以如何使操作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专心致志的生产,应该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在管理状况基良好的状态下,事故率任基本维持在一般的水平上.这说明,仅仅依靠教育和训练操作者以促使其精力集中,并不能完全清除事故。这是因为,从事这种危险程度很高的机械,长时间内连续重复简单的动作的加工,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生产管理人员应妥善安置调配生产任务,尽量避免冲压工加班和加点,上大夜班生产,而且每工作2小 时左右。应停机休息5到10分钟左右,更不要让身体有病或情绪不好的员工上级坚持工作

4.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对于小型冲床是没有作用的,就是在自动线上也不能杜绝人身事故,还必须用更加安全的石碑来预防,

冲压操作规范 篇2

1 增强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首先应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责任心的培养,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观念, 增强护理工作的责任心, 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院感染知识和护理操作培训中。

2 严格洗手制度

手是病原体传播最主要的媒介之一, 有报道, 医院感染患者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占30%, 若无正确的洗手方法, 消毒隔离观念淡薄, 则易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 护理人员应自觉养成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 在完成每一个护理操作后都应该规范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这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在各种注射药物的配制、进行肌肉注射、静脉穿刺时, 从拿注射器、吸取药物、一次性输液管的准备到注射、穿刺的完成, 任何一个环节都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如果消毒不严格, 消毒剂的浓度不够, 都有导致注射部位感染的可能。特别在进行侵入性的护理操作时, 更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发生感染。

4 正确使用消毒剂

在使用消毒剂时, 应先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 尤其是对污染物品的预处理, 要根据其种类和污染程度来配制消毒液的浓度, 污染严重时要加大剂量和延长作用时间或增加消毒次数, 从而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5 规范使用护理用品

5.1 体温表、止血带类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 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做到一用一消毒。

血压计消毒前应将血压计打开, 对袖带进行双面消毒, 并定时清洗。使用后的各种管道, 如雾化吸入机、氧气湿化瓶、呼吸机, 一般选择中效消毒剂浸泡处理, 浸泡消毒时, 应特别注意消毒液要注满管腔, 浸泡30 m in, 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晾干备用。

5.2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按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管理, 以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扩散, 切断其传播的途径。

严格程序 规范操作 篇3

一、理清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制度。城乡低保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商洛市民政局在多年的城乡低保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符合商洛实际的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城乡低保工作制度。市、县区分别制定出台了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城市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实施办法》、《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农村低保审批发放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文件颁布实施,使各级民政工作人员思路清晰,工作任务明确,政策责任落实到位。各县区民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城乡低保审批过程中,严把审核审批关,坚持“个人申请,村组(社区)评议,乡镇(街道办)审核,县区民政局审批”的原则,层层把关,执行“三榜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严格申请程序,保证规范运作。城乡低保制度建设是直接体现党和政府关怀贫困群体的“民心工程”,深受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盼望和社会关注。因此,市、县区民政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投入工作,并把规范运作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城乡低保制度明确规定了申请程序,即: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组(社区)评议,乡镇(街道办)审核,县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层层严格规范操作,坚持做到“三榜公示”,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有关政策,设立意见箱、开通举报电话,聘请低保信息员、监督员,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各县区结合实际,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保障特困户,适当兼顾贫困户,重在制度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做到“三个准确”(准确摸清对象、准确核定收入、准确实施保障),“四个统一”(调查表、申请审批表、花名册、领取证),“五个确保”(确保群众对政策知晓率,确保村组、包村干部参与率,确保入户调查率,确保张榜公布率,确保表册填写申报准确率达100%),最终达到“四无”(无错保、无瞒保、无漏保、无人为因素造成上访)。特别是山阳县、商州区在农村低保工作中实行的“挂牌管理”模式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目前正在全市推广。

三、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了确保城乡低保资金专款专用,商洛市民政局带头在各级财政部门设立了低保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市、县区分别按照上年可用财力的2%和1%足额列支城市低保资金,分别按照上年可用财力的1%配套农村低保资金,专项列入预算,和省级财政补助的低保资金捆绑使用,保证城乡低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2011年,商洛市各级财政列支城市低保资金4128万元(其中市本级1170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543万元(其中市本级585万元)。市、县区监察、财政、民政、审计等部门每年组织对城乡低保资金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了城鄉低保资金真正发放到城乡困难群众手中。2009年第四季度,商洛市民政局联合财政、审计、监察、信用联社等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全市共清理出不符合保障条件的11032人,新纳入符合保障标准的11680人,社会效果明显,进一步提升了商洛市农村低保的管理服务水平。

四、实施分类管理,做到保障有效。商洛市民政局在实施城乡低保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坚持制度的独立性,即低保制度保障的对象人群要明确,底子要清楚,确保此项制度的全覆盖,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另一方面对城乡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即依据低保对象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主要成员的身体状况和劳动力等因素,普遍把低保对象分为三类:一类对象为“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赡养人或抚养人),每年审核一次;二类对象包括重病人员家庭、严重残疾人员家庭、有子女上学的特困家庭、单亲困难家庭,每半年审核一次;三类对象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在就业年龄段内身体健康,暂时没有就业,家庭收入低且易变化的,每季度审核一次,从而提高了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

冲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篇4

冲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技术部

审核:段世清

批准:王红勤

大连人和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RH/G(A)-01-2012 冲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冲压设备,必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为保证操作者人身安全,采用双手操作功能。当使用脚踏功能时,必须检查光电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

三、工作前应将机床空运转1-3分钟,机床有故障时严禁操作;离合器、轴承、滑块要注意润滑,严禁无油空转。

四、机床工作时,严禁手或手指伸入滑块工作区域,严禁用手取放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工具。

五、操作压力机是项简单、重复、枯燥的工作,动作的习惯性容易使操作者出现烦燥、疲惫的心情,操作者切勿在此状态下操作,避免出现意外伤残事故。

六、冲模安装调整,机床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都必须在机床起动开关旁挂示警告牌,警告牌的色调,字体必须醒目易见。

七、操作者应经常注意机床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声音和振动,必须及时停机,由带班组长或检修人员负责检查。

八、为保证操作者人身安全,严禁私自拆卸或关闭机床床身上的安全保护装置。

九、本规定自2010年11月8日实施。

编制:技术部

审核:段世清

批准:王红勤

大连人和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冲压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5

一、遵守通用机床工的一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开车前应检查设备及模具的主要紧固螺栓有无松动,模具有无裂纹,操纵机械、急停机构或自动停止装置、离合器是否正常。必要时,对大压床可开动点开关试车;对小压床可用手扳试车,试车过程要注意手指安全。

三、模具安装调试时采取垫板等措施防止上模坠落伤手,模具的安装应使闭合高度正确;尽量避免偏心载何;模具必须紧固,经试车合格,方能使用。

四、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禁止边操作、边闲谈或抽烟,如有人联系工作应先停车再接待。送料、接料时严禁将手或身体其它部位伸进危险区内。加工小件时应选用辅助工具(专用镊子、钩子、电磁手)模具卡住坯料时,只准用工具去解脱和取出。

五、两人以上同时操作时,应定人开车,统一指挥。注意协调配合好。

六、发现冲压床运转异常或有异常响声,应停机查明原因。传动部件或紧固部件松动、操纵装置失灵发生连冲、模具裂损应立即停车修理。在排除故障或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待机床完全停止运动后方可进行。

七、每冲完一个工件,手或脚必须离开按钮或踏板,以防止误操作严禁用压住按钮或脚踏板的方法,使电路常开进行连冲操作。连冲操作规程应经批准或根据工艺文件。

八、生产中坯料及工件堆放要稳妥、整齐、不超高,冲压床上禁止堆放坯料或其它物件;废料应及时清理。

冲压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篇6

一、采用机械压力机作冲裁,成型时应遵守本规程。

二、压力机械操作工在工作前应先了解冲压设备的型号,机械性能等,并持证上岗。

三、暴露在外的传动部件,必须安装防护罩,禁止在卸下防护罩的情况下开车、试车。

四、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上岗前应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扣好衣扣。工作时,戴好防护手套,不得赤脚,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进入车间工作。

五、开机前应检查设备的电器、线路、油路是否能正常工作。及模具的主要紧固螺栓有无松动,模具有无裂缝及操纵机构、急停机构或自动停止装置、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正常,三角皮带是否完好,行程开关距离是否合理。压机表是否在工作压力范围之内,以花型深度不同压力定(6-23)之间,详细见附件参照表。

六、模具安装调试应由经培训合格的模具工进行。安装调试或更换模具时应采取垫板(木块板)等措施。防止上模零件坠落伤手。非本机专职人员不得擅自安装及调试模具。

七、工作前应仔细检查工位是否布置妥当。工作区域有无异物、设备和机具的状况等。在确认无误后方可工作或启动设备。如果一方上板进行下压时,另一方拉板工发现板未放到位(靠山),这时应前呼后应即刻关机,直到铁板移位到靠山。如在正常生产中发现压机有密封圈损坏致漏油或喷油,及电机声音有异常,这时应停机需叫有关人员维修。严禁人员带病上岗,严禁机器带故障作业。

八、设备运转时,不准进行擦拭或其他清洁工作,不应与他人交谈,集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别人。

九、一台设备二人以上操作时,必须使用多人操作按钮装置的设备,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定人开车,做好协调工作。

十、工作时发生安全装置失灵、照明熄灭、在单次行程操作时发生连冲,坯料卡死在冲模中、设备运转声音异常、产品质量状况变化等情况,应立即关机,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

十一、工作时突然停电或暂时离开操作岗位时,必须关机,并把脚踏板移到空档或锁住。

十二、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机器清理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在设备起动开关旁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告牌,警告牌的色调、字体必须醒目易见,必要时应有人监护开关。

十三、生产中坯料和工件堆放要稳妥、整齐、不超高。冲压床工作台上禁止堆放坯料或其他物件。废料应及时清理,以免安全事故发生。

十四、工作时严禁吸烟及酗酒者上岗。

十五、凡手距模区100毫米以内作业和冲模经常变换的冲压设备必须安装可靠有效的安全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手入模区。

注册审批操作规范内容简介 篇7

关键词:操作规范,医疗器械,介绍

医疗器械产品作为特殊商品, 事关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 事关百姓民生与社会和谐, 我国政府对其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管。对医疗器械产品实施上市前许可 (注册审查) 是监管中重要的环节。自1996年, 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第一次正式规定了医疗器械上市需经政府部门许可, 我国对医疗器械上市前实施注册审查制度已历经近二十年。

2014年10月1日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 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 (上述两个局令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 中规定 :我国对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实施注册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注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的申请, 依照法定程序, 对其拟上市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 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过程。通俗点说, 医疗器械注册审查即是政府对申请人申报产品是否满足安全、有效基本原则的系统评价过程。

按照《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境内第三类和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以下简称总局) 审查, 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因此,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查机关就有32个, 除总局外还有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了规范和统一全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流程, 总局对原《关于印发 < 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 (试行) > 和 <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 (试行) > 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 [2005]73号) 以及《关于发布 < 境内第三类、境外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 (试行) > 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 [2007]460号) 进行修订, 制定了《关于印发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 (食药监械管 [2014]208号) 和《关于印发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 (食药监械管 [2014]209号) (上述两个通知以下简称《审批操作规范》) 。

《审批操作规范》对受理环节的申报资料做出规定, 要求申报资料附有目录、装订成册、清晰、完整和一致性。其中申请表、产品技术要求等文件还需提供电子文档。这些内容不仅是受理人员对申报资料形式审查时的要求, 更是对注册申请人提交的注册申报材料形式提出的规定。

新的《注册管理办法》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事项分为首次注册、延续注册、许可事项变更三种形式。《审批操作规范》规定对这三种注册申请事项审查过程, 主要分为技术审评、行政审批、批件制作和送达四个过程。技术审评的过程即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对注册申请人的申报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其是否符合安全、有效基本要求的过程 ;行政审批过程指审批部门对受理、技术审评的审查内容和审评过程进行行政复核并做出行政决定的过程 ;批件制作和送达即批件制作人员按照行政许可决定制作医疗器械注册证件、变更文件以及其他行政许可文书的过程。新的《注册管理办法》将技术审评时限明确为60/90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 批件制作和送达10个工作日, 这较老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时间有所增加。《审批操作规范》中规定技术审评阶段分为三个环节 :主审、复核和签发 ;行政审批分为审核、核准和审定三个环节。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岗位责任人以及职责、要求。考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设置不统一, 技术审评机构建设水平不一致等问题, 《审批操作规范》中未对各环节时限加以规定, 各审查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此外,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关于医疗器械注册用章问题。原国家局1999年3月下发《关于启用新版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通知》文件中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样式、编号方式及注册专用章加以规定 ;随后6月发布的《关于刻制省级医疗器械注册专用章》文件中给出了医疗器械注册专用章样式。考虑到此轮法规调整仅是对原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开展修订工作, 总局未对注册用章进行修改, 仍继续延用原有关规定中注册专用章样。

《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注册人名称和住所、代理人名称和住所以及境内医疗器械生产地址变化的应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登记事项变更不属于行政许可事项, 《审批操作规范》要求审查人员仅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形式审查, 符合要求的发放变更文件。

规范、有序是有效操作的保障 篇8

片段一:

操作要求:装有3个黄球3个红球的袋子,如果从这个口袋中任意摸1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去,一共摸40次。黄球和红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活动汇报:

这样的统计结果与猜想结果相差太大,且不科学。(第九组对摸得要求不明确,摸的总次数都不对。)所以,利用这样的统计结果根本无法得到结论:物体个数相同,摸到次数差不多,可能性相等。教师也无法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也得不到正确的认识,这样的操作不但无效,而且还误导了学生的认识。

反思:相同的操作,却出现不同的效果,反思原因,有以下几种。

1.操作要求不明确,学生操作方法不得当。有的学生放下摸的球,没有搅拌,又接着摸,各种球摸到的机会不相等。操作结果不科学。

2.心理暗示。由于之前让学生预测摸球结果会是怎样,许多学生估计红球摸到20次,黄球摸到20次,有了这样的主观意识控制操作,影响了操作结果。

3.为了求得操作快,受到表扬,敷衍操作,甚至于受邻组影响,把邻组的统计结果“借”为自己组的结果。

片段二:

操作要求:

规则1:在小组里,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再放回袋子,一共摸40次。

规则2:每次摸球前,先用手把袋里的球搅一搅。

规则3:用画“正”字的方法把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中,然后根据记录结果完成“摸球结果统计表”。

活动汇报:

调整:1.细化操作要求。在操作前明确要求,让学生读操作要求,然后再操作。

2.把原先分的九大组,每组4人变为6大组每组6人,这样每组的组员就多了,分工可以更细,职责更明确了,一人摸球,一人搅拌球,一人报颜色,一人记录,一人数次数,一人监督。

3.第1次教学时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第2次教学时比一比哪一组操作的规范?第1次教学时学生图快,不理解什么是好,操作就不规范了。第2次教学时突出规范操作,操作结果才能科学合理,学生潜意识里争强好胜。所以,无需强调快。

经过这样的调整,操作结果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也便于结论的得出:(1)事物个数相同,摸到次数差不多,发生的可能性相等。(2)摸到次数一样多(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小),也叫可能性相等。(3)摸到次数相差得多,这样的情况也有,也是正常的,科学实验中有偶然性。

经过调整操作活动顺利有效地完成,我认识到以下这三点保证了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

认识:

1.明确要求,规范操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在操作前让学生细细理会操作要求,会减少活动时间。实际上有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清楚将要做什么,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做完之后怎么办,学生的操作才会有序、规范,这样的操作才会有效。

2.合理分工,有序操作

有效的合作操作,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合作操作的有效性,在于操作过程中,学生是否都有自己适合的位置,并且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分工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工,比如,沉稳细心的学生统计结果,思维敏捷的学生报告颜色,活泼好动的学生摸球,认真负责的学生监督,这样融合弥补,相得益彰,操作活动十分有效。

3.思维提升,有效操作

上一篇:钳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思想工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