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2024-10-18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通用9篇)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篇1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人:06计算机应用班××号×××

一、题目:×××网站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要求

(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三、软件环境及工具

(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四、网站的规划

(网站的规划及简要说明,包括网站风格、网站特点、网站色彩、网站内容、网站草图(文件构成和页面构成)、任务分解;网站技术、参照网站或参考书籍、所需资料等。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五、网站栏目介绍

(站内栏目简介,包括网站的栏目组成、各栏目的简要说明。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5.1首页

(网站首页内容的详细介绍,主要的制作思路及过程,可适当配合页面截图说明。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5.2(栏目1)

(网站中某栏目内容的详细介绍,主要的制作思路及过程,可适当配合页面截图说明。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5.3(栏目2)

(网站中某栏目内容的详细介绍,主要的制作思路及过程,可适当配合页面截图说明。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六、测试情况

(网站在设计初期发现的问题及修改过程、设计完成后本地测试、上传测试等情况。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七、答辩及验收情况

(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八、设计总结和体会

(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篇2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1. 教学资源丰富多样。

网络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 丰富多样的资料引人入胜。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和技术, 将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表现方式加入到网页中来, 使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动态的、交互性强的媒体形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

2. 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 学习者身边没有教师和各种规章制度的监督, 学习过程完全在自身的管理和制约下进行, 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自己的水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这就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自主性特点, 教学设计中注意情景设计、任务驱动、逻辑演绎等能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 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网络学习的学习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可在聊天室里以文字形式与同学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 可通过学习资源的获取, 链接内存、下载信息等方式学习, 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师生、生生间学习交流、学习讨论的交流活动如留言板、BBS、邮件、讨论区、在线记录等方式, 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设计尽可能多的适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

4. 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中, 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方式多样,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学习评价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 除了通常所用的最终评价外, 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学习跟踪评价等。

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1. 重视资源设计的原则。

学习资源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依据, 包括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各种资源, 重视资源设计主要在于学习资源的加工与组织、学习工具的利用两个方面。学习资源的加工与组织, 是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表达方式并进行科学的组织, 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的利用是指教学设计时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 如Explorer浏览器、E-mail、BBS论坛、聊天室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 利于自主学习的原则。

首先, 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主题、学习工具、选择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网站,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讨论专题等, 从而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高效。其次, 利用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和自我监控策略等, 激发学生的动力, 使自主学习能够有效进行。最后, 教师适度介入辅导,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的帮助、适时的调控。

3. 便于交流互动协作学习的原则。

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 学习者极容易产生孤独感, 学习效果将受到影响。因此, 为学习者创造协作学习环境, “在线讨论”“主题论坛”等使学习者在合作、互助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4. 符合课程特点的原则。

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 选用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设计方法, 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课程, 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往往采用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 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过程。

三、《数控编程与加工》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1. 课程定位与学习者分析。

根据职业培养要求, 该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与刀具及工装选用、数控机床操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其前修课程为数控加工工艺、后续课程为CAD/CAM技术。该课程的使用对象为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两个专业的大二学生, 学习者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由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 自学意识较强, 学习目的较为明确。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 学习方法已经掌握, 加上自身逐渐成熟, 深知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对未来职业知识的渴求, 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

2. 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

根据《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性质, 在内容选取上参照《数控机床操作工 (Ⅲ级) 国家职业标准》, 确定核心职业能力, 对应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安排了5个典型模块, 并细化开发出23个学习项目。课程内容通过任若干工作任务的实施、完成, 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的编程知识和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课程建议课时说明学习《数控编程与加工》所需的时间, 学习者可在建议课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安排和调整, 以便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内容中的各任务是由简单零件的编程加工到复杂零件的编程加工, 直到数控职业技能考核训练, 这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学生最终能达到数控中级工的水平。

以模块3“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为例, 建立模块内容与目标的关系, 见表1-1。

同时对每一模块中的单个任务与学习目标之间同样建立关系, 以任务3.4为例, 如表1-2。

3. 教学方法设计。

(1)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知识的应用教学部分, 学生在学习概念及原理时, 老师只对学习者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去独立探究,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三步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2) 案例教学法。在学习指令的应用、规律和技巧部分, 采用案例教学法。由于零件加工的数控指令学习单调枯燥, 采用该方法适于通过特例分析找出各指令的用法和规律。实施过程分四步走:导入已完成的工艺方案;分析具体工序的关系与要求;介绍各工序可以使用的相关指令及指令格式;归纳不同指令的使用情况、使用方法、使用技巧。 (3) 行为导向教学法。从职业教育特征以“行动导向”理念、“工作过程为主线”来实施教学, 以任务导入将学生的学习目的建立在“做什么”的基础上,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 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逐步知道“怎样做”, 并逐渐积累工作经验, 知道“怎样做更好”。数控加工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如下:拿到图纸→读图并进行工艺分析, 要求能够看懂零件的形状和加工技术要求→制订工艺规程, 要求能够拟定工艺路线, 并选择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以及加工参数→编制加工程序, 能手工编制或者利用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工艺验证, 能够操作机床进行零件首件加工, 验证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改进最终确定工艺规程以及加工程序并形成工艺文件。对于该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任务导入 (零件图纸) →任务分析→必备知识学习 (工艺知识和编程指令) →任务实施 (编程与仿真、加工、检测) 。 (4) 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方法。在课程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 机床操作零件加工部分采用了三维仿真虚拟加工,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感, 有利于学生对指令的掌握。

4.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教学设计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它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估计和测量, 更重要的是对今后教育工作的一种暗示和导向。

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评价、学习质量评价、参加协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评, 教师可利用所管理的日志, 观察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状态, 再结合其他评价, 可以非常容易地了解学习成长记录, 并对学习者进行评价。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是显而易见和不容置疑的。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采用必要的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从而使网络课程的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摘要:从网络教学的特点、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 利用网络及多媒体的优势, 对高职课程数控编程及加工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张伟.自主式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10) .

[2]苏娜, 张莉莉.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教学研究, 2009, (3) :86.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篇3

关键词:项目驱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设计

一、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分析

(一)《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要掌握程序的编制又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如何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目前,许多职业学校都在进行项目课程的探索,项目课程能较好地体现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特别是技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从教师的角度说,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可行性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课程,相对于一般专业课而言,其项目的设计比较容易而且通过项目的驱动能更好地融理论于实践中,模拟企业现场操作,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项目驱动教学,强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项目驱动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组织、管理和课程设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较好地适应这一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应组建课程项目团队,以项目为载体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设计教学项目,编写课程项目校本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通过项目驱动进行教学。

二、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项目设计思路

课程项目设计是项目驱动教学的关键一环,项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设计课程项目时要做到以下几个必须:一是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二是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一个新的项目时,既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既要考虑知识的梯度,又要考虑学生具备的学习能力;三是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项目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主动去寻找“项目”的结果。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四是必须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在设计项目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优争先的意识和信心,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项目教学工作过程设计流程

课程项目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用项目来整合知识的应用过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载体促进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具体项目的制订安排和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在项目教学工作过程设计的各环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小组长的核心作用,同时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三)《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项目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课程项目体系时遵循:加工形状由易到难,加工位置由外到内,加工精度由低到高,加工速度由慢到快,加工工艺由易到难。本课程以数控技术国家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设计了若干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实施课程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具备数控编程与操作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项目体系作了如下构建:

项目一:手动加工阶梯轴,该项目旨在通过手动加工工件了解机床面板各功能键的作用及刀具的安装及注意点。

项目二:对刀练习,对刀是数控加工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刀掌握工件坐标系建立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对刀的实质,同时通过多次对刀的练习,熟练掌握对刀方法。

项目三:阶梯轴自动加工,通过该项目掌握程序的格式、程序输入和修改的方法以及G00、G01等指令格式及应用。

项目四:V型槽的加工,通过该项目掌握不同加工情况下切削用量的选择及熟练掌握程序的结构等。

项目五:圆弧的加工,通过该项目熟练掌握G71、G02、G03指令格式及应用。

项目六:螺纹的加工,在该项目里,重点介绍G76、G92、G32等螺纹加工指令格式及应用,同时让学生掌握螺纹的参数及精度检验等知识。

项目七:内表面的加工,使学生掌握加工内表面工件时参数符号的选择方法,掌握刀具磨耗更改与加工外表面的区别,掌握内表面加工刀具的选择等。

项目八:凹弧表面的加工,熟练掌握G73指令格式、应用及掌握凹弧表面加工时刀具的选择。

项目九:椭圆、抛物线加工,该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变量表示和应用、掌握变量运算指令。

项目十:工考强化训练,通过该项目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复杂零件加工工艺的制订,熟练掌握工件坐标系的偏移方法,从而较好地达到国家技能鉴定的要求。

(四)基于项目驱动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

对于项目课程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对项目结果的评价,评价应基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基于如何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所以评价时要强化项目执行过程的考核,强化学习态度、职业能力的考核,在评价内容方面既要有对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的评价,又要有对问题探究、应变能力方面的评价,更要有对工作态度、团队合作和自学与思考等素质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学生的自评,还要有小组的互评和组长的评价。在评价的取向上,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多竖大拇指,同时引导学生多看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实施方案,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价中得到提高。

三、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实施案例

下面以项目“凹弧零件加工”(小奖杯)为例阐述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1.明确目标。明确通过该项目的驱动要达成的终极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本项目目标:掌握G73指令格式及各功能字的含义;熟练应用G73等指令进行凹弧面的加工;正确选择加工凹弧面所使用的刀具等;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意识等。

2.结构分解。精心选择、确定项目载体——凹弧零件(小奖杯)的加工(零件图略),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任务的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教师分解项目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我信息收集,思考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同时考虑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案。

3.制订计划。组建项目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归纳分析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加工工艺、切削用量、刀具选择等),组长总结汇报本组制定的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对各组制订的方案进行点评和分析,小组参考、完善实施方案。

4.知识点介绍。教师讲解本项目的核心知识点——G73指令格式及应用,对G73指令的特点做详细的介绍,并引导学生与G71指令进行比较,对本项目中刀具选择的要求做出说明,并请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项目实施中发生的现象。

5.实施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计划,在实施计划时,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自主学习不等同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要加强引导和巡回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鼓励下顺利完成本项目,并进行成果展示,最后完成项目实验报告。

6.评价、小结。由本人、小组和教师分别从学习准备(包括任务领会、计划制定、小组分工)、学习过程(包括安全意识、问题探究、操作技术)、学习拓展(包括应变能力、创新意识、知识融合)和学习态度(包括主动学习、团队意识、严谨细致)等方面按相应的评价表进行量化打分评价。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对于每天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高了,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较好地发挥了组长的作用,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使教师从满堂灌中解脱出来。较好地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8):28-30

[2]韩春光.以项目为载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8):29-31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4]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8):1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篇4

(机电一体化专业用)

徐州工程学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

前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通机械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机械所代替,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现代的CAD/CAM,FMS和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数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数控技术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物质,是国际技术和商业贸易的重要构成。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控技术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和拥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目前,我国制造工业中,从事数控机床制造和生产的科技人员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员、程序员和维修人员都非常缺乏。特别是在我国的经济特区,数控人才非常抢手。因此,数控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数控技术推广应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在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开设了《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数控机床与编程》这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认识和具体操作、使用数控机床才能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为了配合《数控机床与编程》的教学,巩固数控编程的知识,我们安排了数控编程课程设计,编写了课程设计指导书,达到掌握微机数控系统的数控编程的目的。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数控编程之后,进行的下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零件图,用ISO码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熟悉加工程序输入、检查、编辑及执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今后从事数控加工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二、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指导书提供的零件图及相关技术要求,用华中I型数控系统(车削数控系统和铣削数控系统)的编程指令编程,并加工出工件。

三、设计题目、内容及步骤(具体题目见附录)

1.根据零件图样要求、毛坯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2.选择机床设备; 3.选择刀具; 4.确定切削用量;

5.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 6.编写程序。

四、完成的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课程设计目的,本人的设计任务,设计步骤,结论,心得体会和建议;

2、上交加工好的零件或蜡模。

五、进度安排

按教学计划的规定,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方案确定 约占15% 坐标点的计算 约占15% 程序的编制 约占20% 程序的效验和调试 约占20% 操作加工 约占20% 编写设计说明书 约占10%六、附录(设计题目及参考例题)

下面工件毛胚的材料为尼龙棒,编写程序并加工成工件。

图一

图三

图五

图二 图四

图六

用提供的刀具(Ø12㎜/Ø10㎜立铣刀)在蜡模上完成下列零件的加工,图示凸块外侧面,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图二凸块厚3㎜。

图一

图三

图二

图四

例题一

如图所示工件,毛坯为φ45㎜×120㎜棒材,材料为45钢,数控车削端面、外圆。

1.根据零件图样要求、毛坯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1)对短轴类零件,轴心线为工艺基准,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φ45外圆,使工件伸出卡盘80㎜,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2)工步顺序

① 粗车端面及φ40㎜外圆,留1㎜精车余量。② 精车φ40㎜外圆到尺寸。2.选择机床设备

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车床即可达到要求。故选用CK0630型数控卧式车床。3.选择刀具

根据加工要求,选用两把刀具,T01为90°粗车刀,T03为90°精车刀。同时把两把刀在自动换刀刀架上安装好,且都对好刀,把它们的刀偏值输入相应的刀具参数中。4.确定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该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确定,详见加工程序。5.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

确定以工件右端面与轴心线的交点O为工件原点,建立XOZ工件坐标系,如图所示。

采用手动试切对刀方法,把点O作为对刀点。换刀点设置在工件坐标系下X55、Z20处。6.编写程序(以CK0630车床为例)

按该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编写成程序清单。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

N0010 G59 X0 Z100 ;设置工件原点 N0020 G90 ;

N0030 G92 X55 Z20 ;设置换刀点 N0040 M03 S600;

N0050 M06 T01 ;取1号90°偏刀,粗车 N0060 G00 X46 Z0; N0070 G01 X0 Z0; N0080 G00 X0 Z1; N0090 G00 X41 Z1;

N0100 G01 X41 Z-64 F80 ;粗车φ40㎜外圆,留1㎜精车余量 N0110 G28; N0120 G29 ;回换刀点

N0130 M06 T03 ;取3号90°偏刀,精车 N0140 G00 X40 Z1; N0150 M03 S1000;

N0160 G01 X40 Z-64 F40 ;精车φ40㎜外圆到尺寸 N0170 G00 X55 Z20; N0180 M05; N0190 M02; 例题二

毛坯为120㎜×60㎜×10㎜板材,5㎜深的外轮廓已粗加工过,周边留2㎜余量,要求加工出如图所示的外轮廓及φ20㎜的孔。工件材料为铝。

解答:

1.根据图样要求、毛坯及前道工序加工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1)以底面为定位基准,两侧用压板压紧,固定于铣床工作台上 2)工步顺序

① 钻孔φ20㎜。

② 按O’ABCDEFG线路铣削轮廓。2.选择机床设备

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铣床即可达到要求。故选用华中Ⅰ型(ZJK7532A型)数控钻铣床。3.选择刀具

现采用φ20㎜的钻头,定义为T02,φ5㎜的平底立铣刀,定义为T01,并把该刀具的直径输入刀具参数表中。

由于华中Ⅰ型数控钻铣床没有自动换刀功能,按照零件加工要求,只能手动换刀。4.确定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该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确定,详见加工程序。

5.确定工件坐标系和对刀点

在XOY平面内确定以0点为工件原点,Z方向以工件表面为工件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如图所示。

采用手动对刀方法把0点作为对刀点。6.编写程序(用于华中I型铣床)

按该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编写成程序清单。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 1)加工φ20㎜孔程序(手工安装好φ20㎜钻头)%1337 N0010 G92 X5 Y5 Z5 设置对刀点 N0020 G91 相对坐标编程

N0030 G17 G00 X40 Y30 在XOY平面内加工

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报告要求 篇5

一、实训报告写作内容

(一)实训题目

(二)实训目的:说明这门课程实训的目的是什么

(三)实训思想:静态网站设计制作中用了哪些所学的知识点

(四)网站设计体会总结

(五)参考文献

二、实训报告书写格式

(一)一级标题为仿宋小三号加黑

(二)正文字体为仿宋小四号,全文行距为固定值25

(三)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5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

三、附:实训报告封面

右:2.5厘米

附:实训报告封面

《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篇6

三维立体显示重构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成员: B71414061 B71414062 B71414064 B71414065 B71414068

一、引言

人类观察到的世界是一个三维世界,尽可能准确和完备地获取客观世界的三维信息才能尽可能准确和完备地刻画和再现客观世界。对三维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技术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把握能力,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体现人类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三维数字化技术的逐步成熟,三维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以各种不同的风貌与特色进入到各个不同领域之中[1]:在工业界,它已成为设计进程中的一环,凡产品设计、模具开发等,无一不与三维数字化测量有着紧密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大量景物的三维彩色模型数据,以用于国防、模拟训练、科学试验;大量应用的三坐标测量机和医学上广泛应用的CT机和MRI核磁共振仪器,也属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典型应用;文化艺术数字化保存(意大利的古代铜像数字化、中国的古代佛像数字化、古文物数字化保存)、3D动画的模型建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太空战士)、医学研究中的牙齿、骨头扫描,甚至人类学的考古研究等,都可运用三维扫描仪快速地将模型扫描、建构;而随着宽频与计算机速度的提升,Web 3D的网络虚拟世界将更为普及,更带动了三维数字化扫描技术推广到商品的电子商务、产品简报、电玩动画等,这一切都表明未来的世界是三维的世界。

目前,有很多种方法可用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形状数据,光学三维测量技术(Optical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因为其“非接触”与“全场”的特点,是目前工程应用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三维数据采集方法。光学三维测量技术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催生的丰富多彩的诸多实用技术之一,它是以现代光学为基础,融光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形学、信号处理等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测量技术。它把光学图像当作检测和传递信息的手段或载体加以利用,其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号,完成三维实体模型的重构。随着激光技术、精密计量光栅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像处理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推出的高性能微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和低成本的数字图像传感设备、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显示系统等硬件设施的使用,不仅为光学测量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其应用前景的拓宽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目前,已经被实际应用的三维测量技术被分为两大类:即接触式测量(Contact Method)与非接触式测量(Non-contact Method),而我们在这个课程里所用的就是非接触式测量中的四步移相法。

二、课程内容综述(500字以内)

三、实验原理及操作(附图,及相关公式)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四步移相法来获取物体相位,通过公式可以得出原物体相位。其中还利用了双频解包裹技术,来消除复原相位时可能会产生的“拉线”噪声。

1.先由此公式算出有无物体时的相位:

2.利用二维傅里叶变换来进行相位解调:

3.再由此公式换算相位差与物体轮廓的空间高度:

4.其中,利用双频解包裹时,以下公式来修整相位差:

(二)实验操作:

①用MATLAB生成4幅相位差为π/2的高频光强干涉图样和4幅相位差为π/2的低频(只有一个周期)光强干涉图样; ②将图片依次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展示台上;

③每幅高频图各拍摄1张无物体时的照片,每幅低频图各拍摄1张无物体时的照片;

④将物体摆放至展示台,期间注意尽量减少展示台因摆放物体而产生的位移;

⑤再次将图片依次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展示台上;

⑥每幅高频图各拍摄1张有物体时的照片,每幅低频图各拍摄1张有物体时的照片;

⑦将照片导入到MATLAB程序中,运行即可得到复原了的物体3D轮廓;

⑧若有较大误差(非拉线噪声),排除实验干扰因素,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四、实验问题及思考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就有因被测物体的表面的反光程度不一导致的图像不够完美,我们经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换一个尽量能够达到表面反光度较为一致并且较低的被测物体;还有遇到的问题是,物体还原出的图像噪声误差较大,我们分析是被测物固定的展板因为不够稳定,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被测物排除的照片有瑕疵,是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随后,我们只能尽量保证其不受影响。

经过这次实际动手操作,我们不经了解了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以及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而且还开拓了一下思维,在老师的帮助下更加的了解了这个三维立体显示重构测量技术的四步移相法,这是我们受益颇深。

再后来我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在光路中放入了两个平面镜,使其经过反射来达到目的,也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让我们初步认识到,做科学研究就得敢于猜想未知的疑问;勤于动手去探寻其中的真理;善于思考和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发挥自己的才能,让科学研究一步步的深入。这才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一个追求科学真理的学生应有的工作态度。

五、大作业完成情况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篇7

1《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的设计

1.1 课程设置定位与设计思路

《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也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以电子电路为基础, 以单片机智能控制为核心, 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 理论实践一体化,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能力培养主线、项目任务载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通过项目设计与制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 进一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获得系统工程的理念, 获得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 获得创新意识的熏陶, 逐步成为具有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计思路着重于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结合, 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电子产品选择的原则为代表性、实用性、适中性。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1.2 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

目前关于电子制作实训的教材不多, 不太适合高职教学。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动手能力, 校本教材《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指导书》将重点放在一个项目上, 让学生通过这一个项目的训练, 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与其它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 教材没有给出现成的原理图、PCB图、软件代码等供学生使用, 而是通过介绍其它实例, 让学生利用现有条件, 采用上网搜索、图书馆查资料等方法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动手做出该项目。

教材的编写基于典型的产品开发过程:任务分析———方案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软件设计与调试———性能检测———产品性能改进———产品制作———技术文件编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本教材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融入到教学实施中去, 用来培养学生具有电子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分析能力, 能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方案设计, 能运用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制作, 能按要求完成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工作, 能对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测试, 具有严谨的职业态度、规范的操作习惯、高度的责任心, 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1.3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从最基本的单元电路入手, 传授电路的设计方法、工程计算、元器件的选择原则等内容, 进而使学生尝试较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学的能力, 应用网络等资源查找资料的能力, 团队协作的能力。

课程教学鼓励老师不拘泥于某几种教学方法, 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师的教学特点, 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可采用多种方式, 如: (1) 采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2)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 激发学习兴趣。 (3) 运用开放式教学, 增强学习效果。 (4) 组织学生参与竞赛, 以赛促学。

2《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的实施

2.1 课程实施时的师资队伍

从实施角度来看, 主讲教师应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或“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生产工艺应用能力, 并且作风正派、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团队有14位专兼职教师, 其中专职教师9人, 兼职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和有企业经历教师的比例合理, 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践要求。此外, 本课程组的专职教师大部分与企业合作开发过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 参与过指导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并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

2.2 课程实施后取得的效果及不足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以来, 截止到2013年12月, 总共有54个班进行了实训, 学生累计超过二千多人。从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受到了很好地教育, 得到了学生的好评。通过项目设计与制作,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 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技术、protel、电子工艺等书本知识;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了系统与工程的观念:电子产品从信号输入、中间处理到最后的输出, 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参数设置和接口要求都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 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考虑、自上而下地规划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对学生来说, 《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专业工作中将会用到, 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建立和稳定、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能够获得创新意识的熏陶, 逐步成为具有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但实施《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后, 也发现有一些不足之处,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学生基础不一, 实训课前不预习。

《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应该安排在《电路与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PROTEL应用实训》、《单片机技术与项目训练》、《电子产品结构与生产工艺技术》等课程之后, 上课前应该对这些前序课程好好进行复习总结, 但现在的情形是很多学生考完就忘, 课前也不预习, 等到实训课时才发现有许多知识需要回忆巩固, 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整理。

针对此现象, 可以采取提前让学生明白本实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不同之处, 早做准备的方法来改善。

(2) 实训课程课时少, 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授课时间为两周, 后改为三周后又改为两周;时数为52课时, 后改为72课时, 60课时, 又改为52课时。在两周或三周实训中牵涉到的知识点非常多, 如:电子产品设计方法的内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实施的工作计划、整机结构设计;原理图设计、电子元器件的正确选用、局部电路仿真;印制电路板排版设计的基本原则、PCB的DFM、PCB设计;编程规范、软件设计、proteus仿真;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检验方法、焊接质量检验;软硬件联调、故障处理;电子产品的整机组装知识、性能检验;电子产品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等。因此实训时必须抓重点, 并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

同时,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特点, 指导教师将重点放在总体方案制定、抓方向、抓进度、讲解相关重要内容上, 强调对学生设计中的错误或不规范之处逐步加以引导, 在老师或同学的启发下, 由学生自己纠正或改进,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 用不同方案设计,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3 结束语

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普及电子科学技术是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更是培养21世纪科技人才的需要。在广大学生中普及电子技术, 使他们接触电子元器件, 动手安装制作一些电子作品, 学习和掌握一些电子技术的开发、试验和应用的技能、技巧, 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而这些科技动手能力和科技素质的培养对其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电子综合应用能力, 掌握现代电子产品印制板设计技术与设计方法, 提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而开设的。随着课程建设的进一步进行, 将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对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 使学生得到更好地锻炼。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从课程设置定位与设计思路、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阐述了课程设计;从课程实施时的师资队伍、课程实施后取得的效果等方面对课程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训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参考文献

[1]胡远望, 陈必群, 巫胜洪.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指导书[M].常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3.

[2]胡远望.浅谈高职院校EDA技术的教学与实验[J].常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

高职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篇8

【关键词】高职课程 实训项目 设计 职业能力 岗位要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72-02

高职课程实训项目设计主要围绕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从工作内容和要求来掌握知识与技能,根据工作任务特点组织课程教学实施,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课程项目为主体的理论结合实践灵活的模式。开发高职课程实训项目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情境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从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过程。

一、当前高职课程实训项目的现状

高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掌握和应用的技能为目的,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中心,因而了解市场和用人的需求是高职课程实践工作的关键。如果把学院、教师、学生分别当作企业、员工和客户,高职课程实训项目应该围绕市场的需要、企业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来开发。但现有的高职课程实训项目设计与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脱节,使学生普遍感到在学校的实践活动几乎是按课本来开展,缺乏外出实践的具体内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未能通过市场的实践得到提高。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多地依赖课程实训的指导教材。现行课程的实训项目主要是根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理论知识来设计学生实训项目和活动,学生的学习过多地局限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常常是根据单元练习的题目,以及任课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后讨论和实践内容在校园和课堂来完成,从而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实际应用知识与技能的锻炼。

(二)缺乏与课程相应的实训教学设施。高职课程的实训主要是通过软件和沙盘来训练学生的技能,师生外出进行市场锻炼少,有时以到附近的企业进行短时间的参观来作为实践的结果,缺乏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软件学习与岗位技能知识脱节。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项目实施的效果不能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中得到体现。

(三)缺少固定的校外实训场所或实习基地。从高职各专业来说,不能完全形成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场所或实习基地。部分专业没有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或个人不能无偿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相应的实习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外实习的延续和发展。

(四)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有待于提高。从高职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看,绝大部分教师缺乏社会和企业的实践经历,缺乏一定数量的企业人员,基本上是理论课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忽略企业人员的实践指导作用,使教学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需求。

(五)学生缺乏对企业岗位和用人要求的认识。学生进入大学,几乎围绕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完成学业,除了部分任课老师有时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偶尔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讲座,以及专业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引导和强调外,学生仍然是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工作中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要求,影响到自身落实就业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学院就业工作的难度。

二、实训项目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一)以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就业方向来设计实训项目。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的认识,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专业知识、职业方向、工作要求。例如,在担任大一新生任何一门课程中,把一个实训项目设计定位在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面试、岗位要求及应具备的条件。把项目的落实放在双选会现场。通常以4人为一个学生团队,配备一名团队经理分工负责。老师指导项目实践,各团队的学生各司其职,共同协商制订实训项目的策划方案,团队成员一起到各所高校的双选会现场或区、市人才就业中心的招聘会现场实施方案,提前让学生亲历招聘过程,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掌握应聘条件。使学生尽早储备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在实训指导教材的基础,增加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热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来设计学生实训项目,不仅让学生了解新问题新情况,还能促进学生学会去思考分析和处理类似问题。例如:(1)把南宁市获联合国人居奖后房价上涨情况的调研作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实训项目之一,由学生各团队到房地产公司进行实地调研。(2)以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情况、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来设计安全用电与合理用电知识的宣传项目,作为电力市场营销课程实训项目之一,由学生各团队在校园,到外校、社区、商铺、公园等场所进行宣传与调研。(3)以大一新生入学的日用品消费和手机话费使用情况,作为设计市场营销原理课程实训项目之一,由学生各团队在校内、外校进行调查等。通过调整实训项目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市场调查,与人沟通交流,收集资料数据,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以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来设计实训项目。教师通过项目实施,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要求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例如,(1)在担任客户服务管理课程时,把国美、苏宁家电销售人员应有的服务水平和销售技能,以及中国移动营业厅客服人员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情况,作为该课程的一个实训项目,由学生各团队到实地进行调研。(2)把手机销售人员的工作过程和销售技巧,作为现代推销技巧的实训项目之一,由学生各团队到手机卖场,进行短时培训,参与手机销售工作流程,使学生体会由消费者到销售者的角色转换,了解相应工作的要求,掌握产品专业知识介绍和销售的基本能力。

(四)以企业的工作重心和开展的活动来设计实训项目。通过企业重点打造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来思考实训项目,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对应企业的工作重心。例如:(1)当前供电企业的工作重心是为电力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打造电力客户服务满意度百分百来作为电力市场营销课程实训项目之一,由学生各团队到供电营业厅实地调研和参与工作流程。(2)以本年度公司的周年庆典活动,作为市场营销策划的实训项目之一。把庆典活动策划方案带到相应的公司,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完善活动方案。中国移动某营业厅采用学生团队的策划方案,在庆典当日邀请该团队前往参加活动,并且给学生团队出据了相关的证明带回来给任课老师,使之产生了社会效益。

(五)以企业工作流程内容与要求来设计实训项目。加强校企合作,理顺校企关系,在教学中,结合企业的工作流程来设计和训练团队成员的工作情景,利用课余时间派出大量的学生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实践真实的工作过程和要求。例如,以供电企业的抄、收、核工作内容与流程,作为电力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要实训项目。对每一届本专业学生,根据企业的工作的需要,多次地大批量地派出学生到企业参加工作实践,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流程,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达到校企“双嬴”的目的。

(六)以强化专业老师的实践能力来指导实训。专业教师既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项目实践的技能和技巧。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到企业参加工作实践,到企业内部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进行收集资料,整合实践内容,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岗位要求和定员来丰富实训项目,提高教师实践效果和实践水平,使师生通过共同学习和实践带来更多的收获。因此,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是提升实训项目设计效果的主要环节。

三、实施项目取得的收效

(一)树立团队精神,增强队员间的沟通与协作。由团队经理分配任务,共同策划实践活动方案,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团队一起外出完成项目,一次比一次配合默契,不断有新的收获。学生市场调查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逐渐提高,这不仅是任课老师要的效果,也是学生通过实践所获得的成果.

(二)学生能够及时把握新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的要求。通过热点问题来设计实训项目,增进了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提出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经历双选会现场情况,各团队的学生感到,在学校必须掌握与岗位地接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职业的意识,学会以用人单位招聘的共性条件来要求自己,使学生重视在校的学习与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三)师生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手机话费的调研,学生能够意识到亲情重要性及话费的合理使用。特别是“90后”的学生,新生入学后电话消费最多的是同学和朋友,而与家人的联系占的比例很少,平均在20%以下,使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

(四)学会与陌生人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和技巧。学生普遍感到心理素质在提高,主动与人交流的意识在增强,有的同学原来在台上不敢说话,通过项目实践后,增强了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整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的被调研对象为学生提供兼职机会,有的对学生的调研程序进行调整,有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了交往交流,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人际交往及业余生活的范围。

(五)提高了学生展现项目成果的能力。各团队学生共同协作,制订项目的策划方案,教师审定方案,指导实施。学生完成项目后进行总结,分析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制作PPT,团队成员上讲台展示完成项目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如地应答老师随机提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普遍感到学有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动力。

总之,高职课程实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在设计实训项目过程中应该将课程教学和工作实践、人才需求、自主创业,以及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的要求、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变革,必须加快完善高职课程的实训项目的步伐,探索多种新型的设计内容和教学形式,通过教师、学生、学院、企业的共同努力,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达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向红.高职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9(9)

[2]覃龙飞.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0(11)

[3]陈浩.构建“tcsp”四位一体市场营销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1(3)

[4]张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数控编程实训报告 篇9

本实训重点培养学生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与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数控设备的操作与零件加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安全、环保、质量与效率意识,为学生从事数控加工人员的工作提供知识与技能保障。

二、实训要求

1、掌握数控加工原理、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方法;

2、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结构、相关指令,以及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的方法;

3、了解数控车床、铣床工作原理,以及系统构成;

4、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

5、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与零件加工方法;

6、能完成简单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编程。

三、实训内容与步骤

1、数控车削编程、仿真

数控车床

第一章 工艺分析 1.1加工实例内容

图(1-1)

如图(1-1)所示零件,材料为铝,无内孔棒料,小批量生产,使分析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过程。

1.2工艺分析过程

首先,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包括零件图的标注正确性、轮廓描述的完整性及必要的工艺措施等。在这里,我们的仿真软件,是理想化的把加工零件的尺寸调整为完全没有误差,所以零件图我们通常都不标注公差。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这种可能的,所以在零件图的工艺分析过程,请用户注意这一点。

该零件比较简单,由外圆柱面、顺圆弧、逆圆弧和倒角构成,其中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没有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零件材料为铝,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没有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采取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零件图上面没有公差尺寸,完全看成是理想化的状态,故变成的时候就直接按照零件图上面的尺寸变成即可。

一端需要加工加工,所以不需要掉头装夹。其次,确定装夹方案。外轮廓加工的时候,由于没有特定要求,所有需要两端任意装夹,这就需要用三抓自动定心卡盘夹紧左端。

第三,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加工顺序的正确安排,按照由内到外、由粗到精、由近到远的原则确定,在一次加工中尽可能的加工出来较多的表面。又去该零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走刀路线设计不必考虑最短进给路线或者最短空行程路线,外轮廓表面车削走刀路线可沿着零件轮廓顺序进行。

第四,刀具的选择。两次装夹中,其中有外轮廓、顺圆、逆圆,可以选择35度硬质合金端面车道,由于有顺圆,可以选择93°右手偏刀。

第五,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一般根据毛坯的材料、转速、进给速度、刀具的刚度等因素选择。

第六,数控加工工艺卡的拟定。将前面分析的各项内容综合成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用户在做具体的实际加工过程中必须要有这个过程。

第二章 加工准备 2.1加工程序

根据零件图编写程序如下(程序以FANUC为例): 装夹: O1234 %1234 T0101 M03S1000 G00X70Z3 G71U1R1P1Q2X0.3Z0.5F150 N1G01X28 Z0 X30Z-2 Z-13 X26Z-15 Z-20 X36Z-30 Z-38 G02X30Z-50R15 G02X40Z-65R25 G03X40Z-95R25 G02X34Z-104R15 G01Z-110 X56Z-121 N2Z-130 G70P1Q2 G00X100Z100 T0202 M03S260 G00X32 Z3 X29.2 G32Z-15F1.5 G00X32 Z3 X28.6 G32Z-15F1.5 G00X32 Z3 X28.2 G32Z-15F1.5 G00X32 Z3 X28.04 G32Z-15F1.5 G00X100Z100 M05 M30

2.2加工步骤

打开程序选择机床 机床回零点 安装工件和工艺装夹 安装刀具

建立工件坐标系 上传NC语言 自动加工

第三章 具体操作 3.1 华中数控系统

3.1.1打开程序选择机床

单机版用户请双击电脑桌面上的VNUC5.0图标,或者从windows的程序菜单中依次展开“legalsoft”-〉 VNUC5.0-〉单机版-〉VNUC5.0单机版。

网络版的用户,直接在客户端的桌面上双击图标进入。或者从windows的程序菜单中依次展开“legalsoft”-〉VNUC5.0-〉网络版-〉VNUC5.0网络版。

网络版用户执行上述操作后会出现如图2所示窗口,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按登录键:

图2 或者,从“开始程序legalsoft服务器VNUCServert”,然后再打开“开始程序legalsoft网络客户端vnuc5.0网络版”单击进入。

进入后,从软件的主菜单里面“选项”中选择“选择机床和系统”如图3所示,进入选择机床对话框,如图4所示,选择华中世纪星车床(增量)。

图3

图4 3.1.2机床回零点

首先弹开急停按钮,点击,然后,就可以调节z轴、x轴的控制按钮进行回零了。

3.1.3安装工件和工艺装夹

首先在菜单栏里面选择“工艺流程”里面选择“毛坯”出现图5对话框:

和 图5 选择“新毛坯”,出现图6对话框,按照对话框提示,填写工件要求的数值,如下图所示:

图6 最后,按“确定”。

图7 点击“安装此毛坯”,按“确定”即可。出现图8对话框,用户可以调整毛坯的位置。最后关闭即可。

图8 3.1.4安装刀具 选择“工艺流程”,“车刀刀库”,选择刀具,35度车刀,同样方法,根据需要选择刀柄。

图9 3.1.5建立工件坐标系

首先,打开主轴,在控制面板里面选择,进入手动状态,调节和下端面,平完端面之后,我们用试切法对刀,先用一号刀在工件端面试切,如图10,先平一

图10 在主菜单里面点击“工具”选项,打开“测量”工具,测量出试切毛坯直径55.427这个直径值,如图11 图11 此时,假设把工件坐标系定在工件右端面中心,点击

此时出现的画面如下图所示。

图13 然后点击“刀偏表”下面的按钮所出现的画面如下图所示: 图14 用键盘在“试切直径”输入X向测量值回车即可。

用键盘在“试切长度”输入Z向试切值(即为0)回车即可。3.1.6上传NC语言

在图15(b)窗口中选择,点击两次,选择自动加工按钮,在选择,从“磁盘程序 F1”选择用户所自动生成的叶轮代码(文件名、路径都是用户自己定义的)

图15 到存放代码文件夹中找寻代码文件(即用户口编写的程序,此代码文件路径是个人规定的)找到文件后,双击,代码自动出现在液晶显示窗口中,如图所示:

图16 3.1.7自动加工

检查好一切准备就绪后,点击

按钮和

按钮,此时机床开始自动加工。加工完成图

2、数控铣削编程、仿真

二.数控铣床

第一章 工艺分析 1.1 加工实例内容 加工要求图:

加工分析:

加工后图:

图(1-1)

如图(1-1)所示零件,材料为45#钢,65*30料,小批量生产,使分析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过程。

1.2工艺分析过程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包括零件图的标注正确性、轮廓描述的完整性及必要的工艺措施等。在这里,我们的仿真软件,是理想化的把加工零件的尺寸调整为完全没有误差,所以零件图我们通常都不标注公差。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这种可能的,所以在零件图的工艺分析过程,还没有全面到位,请用户注意这一点。

确定装夹方案

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可以用底面、外轮廓定位,工艺板装夹。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加工顺序的正确安排,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原则确定。为了使表面有好的表面质量,采用顺铣方式铣削。深度进给可以在xz平面(或yz平面)来回铣削逐渐进刀到既定深度。

刀具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铣削叶轮的间距限制,可以选择Φ10刀,粗加工可以选择Φ10高速钢立铣刀,精加工选择Φ10硬质合金立铣刀。

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用量的选择一般根据毛坯的材料、转速、进给速度、刀具的刚度等因素选择。数控加工工艺卡的拟定

将前面分析得各项内容综合成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用户在做具 体的实际加工过程中必须要有这个过程。

第二章 加工准备 2.1 加工程序 程序如下

O0001;G54 G90 M3 S800;G0 X0 Y39.5;Z100.;Z5.;G01 Z-5.F100;Y37.67;X-35.82 Y11.64;X-22.14 Y-30.47;X22.14;X35.82 Y11.64 X0 Y37.67 Y36.G02 X5.71 Y31.85 R6.G01 X10.65 Y16.65 G03 X12.55 Y15.27 R2.G01 X28.53 G02 X32.06 Y4.42 R6.G01 X19.13 Y-4.98 G03 X18.40 Y-7.21 R2.G01 X23.34 Y-22.42 G02 X14.11 Y-29.12 R6.G01 X1.18 Y-19.73 G03 X-1.18 R2.G01 X-14.11 Y-29.12 G02 X-23.34 Y-22.42 R6.G01 X-18.04 Y-7.21 G03 X-19.13 Y-4.98 R2.G01 X-32.06 Y4.42 G02 X-28.53 Y15.27 R6.G1 X-12.55 G03 X-10.65 Y16.65 R2.G01 X-5.71 Y31.85 G02 X0 Y36.R6 G01 Y39.5 G00 Z100.M05 M30

由于工件不可能作手工编程,所以我们借助其他软件生成NC代码,这个过程在这里我们就忽略,这部分主要涉及到用户对这些软件的熟练掌握程度,当自动生成NC程序后,保存到用户规定 的目录下,就可以了。

自动生成NC代码的软件主要可以用CAXA、MASTCAM、ProE、UG、等等。2.2 加工流程

打开程序选择机床 机床回零点 安装工件和工艺装夹 安装刀具

建立工件坐标系 上传NC语言 自动加工

第三章 具体操作 3.1 华中世纪星系统 3.1.1打开程序选择机床

单机版用户请双击电脑桌面上的VNUC5.0图标,或者从windows的程序菜单中依次展开“legalsoft”-〉VNUC5.0-〉单机版-〉VNUC5.0单机版。

网络版的用户,需先打开服务器,然后在客户端的桌面上双击图标进入。或者从windows的程序菜单中依次展开“legalsoft”-〉VNUC5.0-〉网络版-〉VNUC5.0网络版。

网络版用户执行上述操作后会出现如图2所示窗口,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按登录键:

图2

进入后,从软件的主菜单里面“选项”中选择“选择机床和系统”如图3所示,进入选择机床对话框,选择华中世纪星铣床。

图3 图4

图5 3.1.2机床回零点

弹开别处在+X点击机床按钮、+Y、+Z

到回零状态,此时指示灯变亮,点击坐标轴控制按钮使之分按钮,此时机床回零,液晶显示屏显示如下:

图6 机床指令坐标系X、Y、Z分别为零。3.1.3安装工件和工艺装夹

首先在菜单栏里面选择“工艺流程/毛坯” 出现如图5对话框:

图7 选择“新毛坯”,定义毛坯,按照对话框提示,填写工件要求的数值,如下图所示:

图8 选择“数控加工工艺装夹”虎钳装夹、选择毛坯1,点击“上、下、左、右”调整工件位置,最后确定。

图9 在图5中选择“设定压板”

图10 最后,确定即可,选择毛坯列表里面设定的新毛坯,安装。3.1.4安装刀具 “工艺流程”“铣床刀具库”,设置立铣刀,直径为10,如图8所示

图11 3.1.5建立工件坐标系 首先,在菜单栏里面选择“工艺流程基准对刀”后出现下图12a所示对话框,把刀具半径更改为5,最后“确定”。

图12(a)图12(b)调节对刀仪移动图12(b)所示的位置,同时选择塞尺为0.1,把鼠标放到视图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显示手轮”。调节旋钮到 “×1”挡选择按钮调节,再调节手轮。,此时手动的调节倍率为1/1000mm,同时点击增量按钮同时选择其中的按钮,调节、,对刀仪器跟工件的距离,最后出现“塞尺检查结果,合适”此时记录下X1的坐标值为-687.960。

图13 抬刀,点击,调节、、使对刀仪移动刀工件右侧,如图所示:

图14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最后得到X2为-612.360工件坐标系X轴方向坐标为X=(-687.96-612.36)/2=-650.160。同理,Y轴坐标为-338.310,Z轴坐标为-475.020 下一步就是设置参数,打开“显示辅助视图”关闭对刀视图,在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隐藏手轮”。点击液晶显示屏下面的按钮,此时出现输入提示栏,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或者从键盘输入

按钮改正,最X-650.160 Y-338.310 Z-475.020如图所示,其中出现错误的输入时,可以用后将坐标时输入,如图13(b)所示:

图15(a)

图15(b)3.1.6上传NC语言

在图15(b)窗口中选择自动加工按钮,选择,从“磁盘程序生成的代码(文件名、路径都是用户自

图16(a)

”选择用户所自动己定义的)

F1

图16(b)图16(c)打开后出现下图的画面。

图17

四、实训总结

转眼间我期望已久的实训周已经过去,经过一周的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回想实训这几天我确实有很大的收获。在师傅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圆满完成了实训任务,从总体上达到了实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次实训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数控操作能力,我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数控的重要性。

上一篇:网络协议认识下一篇:大班语言谈话活动教案:我要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