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2024-12-09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精选14篇)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1

三部:

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学校2020年秋季初中招生工作已全面启动,为配合做好招生工作,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宣传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学校办学优势、办学理念等,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相关招生政策,正确选择公办学校,同时做好与生源学校对接,现将招生宣传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领导

校长xx是招生宣传工作总负责,总支委员为成员,xx主席做好招生宣传统筹和协调工作,三部负责人做好面向本部宣传工作。xx、xx、鲁敏、何玲玲做好宣传文字撰写、美篇制作、信息发布工作。

二、宣传时间

4月26日—8月28日

三、宣传手段

借助网络媒体开展美篇专题推送、新闻报道、发布微信;

借助宣传纸质材料对生源学校进行派发,并安排宣讲;

利用家长会开展家校共育活动,解读政策,适时宣传。

四、宣传范围

生源校宣传、本校内宣传

(一)生源校宣传

对生源学校宣传本着熟人、熟地原则,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组建不少于3人的宣传团队,携带宣传材料,进校或进班进校宣讲。(任务安排见附件)

(二)本校内宣传

幼儿部:

有责任、有义务对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学校进行宣传,宣传的途径是:积极转发学校关于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学校相关信息;

积极对身边有升学意向的家长介绍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学校办学相关信息。

小学部:

在幼儿部招生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六年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宣传工作布置。安排班主任每周在班级群中推送不少于2次的关于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学校报道、美篇等;

针对升学意向调查情况,每周不少于2次做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

包保联系领导与班级任课教师每周与家长联系不少于2次,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联系、走访交谈。

中学部:

中学部在全面做好对生源校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每一位老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多种途径对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学校进行宣传。

五、工作要求

1.招生工作关系到学校发展、牵涉到目标考核,无论从大局,还是自身利益,每一位老师都是招生工作的一份子,要求大家提高责任意识,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要把“派活干”变成“揽活干”,切勿做袖手旁观者、高高挂起者。

2.包保联系干部是招生宣传工作的排头兵,要把目前招生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招生宣传考验的是干部的智慧,检验的是干部的耐力,考察的是干部的全局观、协作性。要深入对接班级,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善于做“思考题”,要与任课教师同心同向,共同做好招生工作。

3.外校宣传要注重时机,要做到早谋划,早实施,要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切勿错失良机。外校宣传同志在仪表上要大方,在举止上要得体,在言谈上要恳切,要充分尊重对方学校要求,力争做到“我是学校一面镜”。

4.宣传团队要备足功课,熟悉学校相关信息,要清楚知道讲什么,怎么讲,要把握讲解重点,做到语言清楚,态度亲和,要能与学生产生互动,形成共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消除疑问点。要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老师,继而喜欢我们的学校。

5.招生宣传工作是慢工,也是细活,要有驰而不息的精神,招生宣传要随时做,随处做,做到九月份开学,学生进班为止。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2

全文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013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 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近年来, 国务院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各地区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有本地特色的具体政策, 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 有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 政策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组织一次集中检查, 逐项督促落实。对尚未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的, 要抓紧研究制定, 尽快实施, 并跟踪了解落实情况;对其中门槛高、手续复杂的, 要本着尽可能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 制定简便易行的操作流程, 切实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对因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政策落实的, 要加大投入, 提高保障水平, 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同时, 要适应新的形势和特点, 积极创新,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就业法律法规和政策, 提高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政策知晓度。

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 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 尤其要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 要同时制定人才培养、吸纳、引进计划。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进一步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 鼓励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宣传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突出贡献,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引导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结合推进城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程, 加大财政投入, 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开发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工作岗位,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统筹实施基层服务项目, 规范岗位管理, 健全保障机制, 落实和完善生活补贴、社会保险、期满就业服务等政策, 积极促进服务期满人员就业创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 选拔一批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加大面向基层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建立健全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逐步扩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规模, 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项目实施。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完善创业政策, 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 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尤其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 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鼓励高校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创业培训和实训, 从2013年起, 将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 (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 。各地区要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 降低注册门槛, 创业地应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各地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各高校要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 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支持高校发挥自身优势, 实行校企对接,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 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大型专项活动项目给予适当支持。各地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作用, 广泛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 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企业用人需求。广泛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 及时向高校和高校毕业生提供, 并组织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层次的专场招聘活动。健全全国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实现与高校校园网互联互通, 充分利用短信、微博、移动互联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就业信息, 切实降低求职成本。允许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地 (直辖市除外) 进行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 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 纳入本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范围。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从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和便利出发, 统一服务标准, 优化服务流程, 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五、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

大力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 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实名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及时了解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情况, 依托基层服务平台, 一对一地开展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 及时提供用人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 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 提供创业服务,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 要通过扩大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规模, 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 适当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对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应按规定给予补贴。

各地区、各高校要将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作为帮扶的重点, 认真开展摸底排查, 掌握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从2013年起, 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 可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 补贴标准由省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制定, 所需资金按规定列入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范围。

要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区、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给予必要的帮扶与指导, 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承担对口支援西藏、青海、新疆任务的地区要组织本地用人单位积极面向受援地高校毕业生开展各类招聘活动, 并将到本地求职的受援地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扶持政策范围。承担对口支援西藏、青海、新疆任务的中央企业要结合援助项目建设, 积极吸纳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

六、大力促进就业公平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 招聘高校毕业生, 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规范签约行为, 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 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 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 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 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制度, 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加大劳动用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1]16号) 的要求, 研究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具体意见, 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程序, 消除其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要指导督促各地制定实施办法, 切实落实允许包括专科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就 (创) 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的政策 (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

七、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要深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合理确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改善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逐步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外部考评机制, 指导高校加强实践教学,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完善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前瞻性研究,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 完善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 引导高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 超前部署重点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八、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落实责任、各方努力, 加强引导、综合施策。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 明确具体目标、工作措施和进度, 把责任落实到地方、部门和高校, 把工作做到前面, 切实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切实保障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并力争有所提高。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 分工协作,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切实保障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所需经费。要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加强分析研判, 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时要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措施。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力度, 重点宣传新时期就业方针和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以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 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 到城乡基层、到中小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精神, 抓紧制定实施办法, 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3

对考生在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执行。其中:

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取消其当年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各科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对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同时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处理。

对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对代替他人参加考试、在考试中组织群体性作弊、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的,由其所在高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

对由他人代替或代替他人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社会其他人员,取消其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并由其报名考试所在地的省级招办向其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违规事实,并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相应处罚。

各省级招办须将考生在高校招生考试中的违规事实客观记入其《考生电子档案》,作为考生考试诚信记录的重要内容。

对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中的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执行。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由违规行为人员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取消考试工作人员资格、撤销招生考试工作职务并给予调离现工作岗位、开除公职等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在出具、审定考生的报名资格证件、证明、体检、档案等材料(包括有关政策性加分所需的证明材料等)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2)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考移民”活动,为考生伪造或违规办理户籍迁移、中学学籍档案;

(3)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或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或指使、组织、参与组织群体性考试舞弊;

(4)盗窃或泄露在保密期限内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含评分细则)、答卷;

(5)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及录取场所秩序,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6)在招生考试中偷换、涂改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其它有关材料(包括计算机记载的考生信息),指使、纵容、协助、伙同他人舞弊;

(7)在招生考试中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按录取规定招收学生,或擅自招收不符合录取标准的学生,致使招生工作受到重大损失;

(8)参与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非法招生活动;

(9)以任何名义和理由,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费用;

(10)招生录取期间利用计算机网络恶意攻击省级招办或高校招生录取系统、信息系统及有关网络、设备;

(11)其它破坏招生考试工作的行为。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4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要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规范管理,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监督,确保公平公正。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继续按照《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教学司〔2009〕34号文件附件1)执行。相关工作时间要求对应调整为2012年。

二、加大艺术类专业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应及时公布省级统考实施办法、成绩分布情况及校考实施办法、招生简章、专业合格线等考生应知须知信息。专业考试结束后应通过本省、校招生信息服务平台公示省级统考、校考合格考生基本信息及监督举报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三、严格规范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艺术类专业考试考评办法和评价标准。加强对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对具有表演属性的有关艺术类专业考试进行全程视频监控录像。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省级统考科类,提高省级统考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在本地设点组织校考的高校范围及统考事宜统筹管理。各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公布普通高等学校可继续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09〕25号)文件要求,文件规定以外的其他所有非艺术类专业不得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考生。

四、对在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或校考中被认定为作弊、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材料取得资格的考生,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其当年艺术类及高考报名和录取资格,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被录取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由相关高等学校取消其学籍。

五、严禁高等学校举办任何形式的艺术类专业考试辅导班,高等学校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与本校专业考试相关的辅导活动。违反规定的,将取消有关高等学校下艺术类专业招生资格,相关教师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六、省级统考应于2012年春节前完成。校考应于2012年春节后举行,3月底前完成。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速将本通知转发至所属各具有艺术类专业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5

“宏志生”招生推荐工作的通知

丽教办基〔2011〕40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分局,市直属有关学校(单位):

为回报社会,帮助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继续升学成才,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今年继续向我市招收部分“宏志生”。为做好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

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为我市各县(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推荐名额

莲都、缙云、青田各5~6名,龙泉、遂昌、松阳、庆元、景宁、云和各4~5名。市直各初中学校2名。

三、招生办法

1.学生申请,学校推荐。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摸底情况,将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招生信息通知相关学校,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申请,经学校填写推荐意见后报当地教育局。

2.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县(市、区)教育局对照招生条件对学校推荐上报的学生名单进行初审。重点把握该生家庭是否真正贫困,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推荐过程是否公平公正,手续是否完备等。初审后等额确定推荐名单,填写意见后,于5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3.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组织综合测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考生凭当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准考证入场。

4.录取。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达到当地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结合综合测试成绩,确定录取名单,并于6月下旬与我市普通高中同步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学生待遇

被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录取的学生,高中三年的学杂费、住宿费、服装费、装备费、医疗保险等由学校支付,生活费由绿城集团员工集体捐资,按月定额补助。考上重点大学的,绿城集团将继续给予一定的资助。

五、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扶贫助学和招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附件: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宏志班”学生入学推荐表

二○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6

各院、系: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学〔2014〕1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自主招生推荐工作,结合学院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相关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工作,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引导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生综合考评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年我省继续开展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由南京晓庄学院、苏州科技学院、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5所普通公办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分配至我校共23个推荐名额。经学校最终推荐的学生在3月22日下午13:30—18:00到接收院校领取准考证,3月23日参加接受院校组织的考试(专业理论考试+面试)。

二、报名对象及条件

1.必须是2014年应届毕业生;

2.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在校学习期间无违法违纪处分记录;

3.所学专业符合报考高校接受专业的要求;

4.各科学习成绩优秀,核心课程学业考试成绩在同年级同专业排名前20%以内,无补考课程;

5.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良,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在同年级同专业排名前20%以内。

三、推荐办法

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综合赋分,按综合测评总分排序。对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按照所报专业分别进行综合测评算分排名,根据报考高校接受专业的推荐名额,产生各接收专业的推荐人选。

四、报名程序及时间

1.由相关班主任打印《2014年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推荐报名表》(见附件一),发放给自愿报名并符合报名条件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务必请通知到位。

2.报名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所属专业大类(见附件二),按照推荐院校接受专业(见附件三),仔细填写报考专业;根据自身获奖情况,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必须保证与实际情况相符,否则后果自理。

注意:考生须对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如因填报及核对有误对录取产生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推荐表一式两份并贴好照片,随表另加附一张照片。

3.填好报名表后,由班主任签字审核,再交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签字审核,最后统一由各院系汇总并于3月5日交至教学楼D307办公室;联系人:刘晓凤;电话:68983。

4.报名截止时间:3月5日,过期不候。

5.各院系在汇总纸质报名表时,请一并填写《2014年院系“专转本”自主招生推荐报名表汇总》电子档(见附件四),3月5日发至刘晓凤老师OA邮箱。

6.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在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学生报名前结束,凡被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将不得再参加全省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未被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仍可报名参加全省“专转本”统一考试。

附件:

1.2014年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推荐报名表

2.专业大类表(内附扬州工职院专业代码)

3.2014年扬州工职院“专转本”自主招生分专业推荐名额表

4.2014年扬州工职院各院系“专转本”自主招生推荐报名汇总表

5.2014年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计划表

6.2014年扬州工职院“专转本”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安排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机构代收车船税开具增值税发票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1号,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保险机构代收车船税应在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备注栏中注明相关信息,该发票可作为纳税人缴纳车船税及滞纳金的会计核算原始凭证。为把这项措施落实到位,方便车船税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公告》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纳税人宣传介绍《公告》内容。要求保险机构在其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张贴《公告》,方便纳税人及时了解《公告》的内容。

二、为满足纳税人开具车船税完税凭证的需要,税务机关应制作开具车船税完税凭证的告知书,列明换开车船税完税凭证的时间、地点、需要提供的资料和具体办理流程等内容,在保险机构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张贴,或将告知书交给要求开具车船税完税凭证的纳税人。

三、进一步抓好首问责任的落实,向纳税人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精准解答纳税人疑问,避免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

四、加大对税务干部和保险机构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知保险机构代收车船税业务,对纳税人进行正确有效指引。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8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各地教育部门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取得突出成效,但一些城市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为深入贯彻中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落实依法治教总要求,巩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成果,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任务,现就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健全招生入学制度。全国各城市都要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总体部署,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日标任务,全面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其中,就近入学压力较大的各重点大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所有县(市、区)要于2015年实现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划片后,热点小学、初中在各片区的分布要大致均衡。各片区内热点小学、初中招生名额占该片区招生总名额的比例,片区间要大致相当。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给家长较为明确的升学预期,努力实现过程公平。

二、坚持实行阳光招生。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监督,科学运用社会监督,努力提高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T作的公信力。各城市的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片区调整、多校划片操作时,要邀请各相关方面的代表参与。要全面应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组织小学入学、小升初工作,引导学生合理流动。学生学籍经正常招生程序进入学校后,其他学校不得任意调取其学籍。学生学籍确需在区县内学校间调取的,必须通过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县间学校调取的,必须通过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开通举报电话,设置网上举报方式。全面推行信息公开,将与划片情况、学校信息、招生办法、招生过程、招生结果有关的内容,以有效方式向社会公布。对于实名举报的问题,要根据线索认真查处,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告。

三、健全协作应急机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支持。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上下级之间,与重点工作地区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专项工作直通网络,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通气、协商和处置,确保各个工作环节无缝衔接,确保学生及时入学升学。要积极协调公安、应急等部门制订招生入学工作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快速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平稳招生,平安入学。要直面矛盾,第一时间回应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事件,讲清楚真相和原因,澄清一些不实信息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努力缓解化解家长焦虑情绪。

四、加强释疑解惑引导。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是重大民生工程,有关政策必须家喻户晓。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密切联系新闻宣传部门和有关单位有效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充分、深入、细致解读当地入学政策,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营造良好氛围。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就近入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避免盲日跟风择校。要善于运用受众面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都市媒体,还要充分运用年轻家长参与较广的新媒体和方式介绍情况、传播信息、表达态度,努力提高宣传引导的时效性。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9

各教学学院:

学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已圆满完成,2013年拟录取数据经江西省

教育考试院初检,教育部检录,最终录取数据将于近日公布,现将进一步做好学

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后续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1、做好拟录取考生的动态跟踪工作,确保入学报到率。

2、已办理申请就读教育硕士寒暑假班手续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务必在6月15

日之前与本科所在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联系,在上报就业信息时,按“就业”

处理,不能做“升学”处理,否则将不能办理报到证。

3、已拟录取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考生,如要转为教育硕士寒暑假班,必须

在6月18日之前办理好相关手续,并及时将情况报告本科所在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将就业信息更改为“就业”。具体程序为:(1)考生本人向录取学院提交就

读教育硕士寒暑假班的书面申请;(2)所在教学学院研究并由院长签署意见;(3)

教学学院同意后,考生将寒暑假班的学费(三年一共18000元,一次性交清)存

入帐号***9010,户名:汪涛,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赣州市分

行师院分理处;(4)考生凭申请表及缴费单到研究生部签订寒暑假班协议书,领

取寒暑假班申请表,并在6月18日之前将申请表交回研究生部。

4、做好应届本科毕业生档案移交工作。已录取为我校2013级研究生的应届

本科生大学期间的档案由考生本科所在教学学院负责移交到研究生部。科技学院

应届本科生档案由科技学院教务处移交到研究生部。

6、有关报到证办理及就业政策请向学校招生就业处联系,联系电话:0797

—8393639。

研究生部

关于做好近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10

各乡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县直学校(幼儿园)、民办学校(幼儿园):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冬季校园安全和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做好冬季学校安全工作通知如下,请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将通知要求落到实处。

一、针对季节特点,高度重视学校消防安全。各学校(幼儿园)要认真检查用电设施设备、电线线路,学生宿舍均要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严禁使用电热毯、电水壶、电暖气等违章电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和使用蜡烛等明火。加强防火巡查,巡查、检查人员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建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各学校出一期消防安全教育专栏(板报),向学生家长发放《消防安全二十条》,定期开展宿舍防火逃生演练。

二、做好冬季取暖的安全防范工作。各学校(幼儿园)在认真做好冬季师生取暖工作的同时,要保证取暖安全。寄宿制学校宿舍内严禁使用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煤气中毒事故的取暖设备。教室、办公室等室内安装的燃煤取暖设施必须安装排烟管道,房间应装有换气扇,经常性进行检查,保证排烟管道的畅通、不漏气,防止一氧化碳积聚造成中毒。近期要对校内教师和学生宿舍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发现用煤、用电等取暖安全隐患,要强制整改,坚决防止火灾、煤气中毒和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对学生宿舍学生的管理。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教基一[2013]8号文件精神,对所有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尚未实现“封闭式”管理的要抓紧时间改善宿舍条件。女生宿舍原则上应聘用女性管理人员,未经宿管人员许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师和家长,一律不得进入女生宿舍。寄宿制学校要落实学校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制度,安排专人严格学生宿舍管理,及时清点人数,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防止学生因违规用电或私自外出而发生意外。

四、扎实做好防止管制刀具进校园工作。冬季穿衣较厚,易夹带各类危险品,学校(幼儿园)要做好对校园内管制刀具、不良书刊等的收缴工作,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注重宣传教育。要认真吸取近期其他地方发生校园持刀伤害案件的教训,及时调解、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提高警惕,密切注意校园安全动态,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伤害事件的发生。附件:消防安全知识二十条

2013年12月4日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是从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常识中提炼概括的,是公民应当掌握的最基

本的消防知识。具体包括: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

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11

为进一步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对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聚焦重点难点,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要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尤其要加快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服务业,着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尚未制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办法的地区,要在年内出台。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继续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各地要为高校毕业生参加实习、见习、志愿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并将参加实习、见习、志愿服务等活动作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实践经历。要加大工作力度,健全体制机制,鼓励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

三、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的,各地要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商登记、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出资方式,简化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按规定落实好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高校毕业生创业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本着风险可控和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降低贷款门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贷款审批效率。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多途径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反担保难问题,切实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积极作用,推动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设立重点面向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创业投资企业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五、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各地区要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密切协作,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切实保证服务不断线。教育部门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信息及时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要及时主动与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摸清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

各地区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意愿及需求,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升就业见习质量,确保凡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见习机会。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各地区要继续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要提升改造一批适应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要选择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及时向社会公布。

六、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招聘信息全国联网,更多开展网络招聘,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特别是要让高校毕业生知晓获取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的渠道。精心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和每季度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等专项服务活动,搭建供需信息平台,积极促进对接。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积极聘请专家学者、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担任就业导师。

各地区、各高校要将零就业家庭、优抚对象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帮扶。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补贴要在离校前全部发放到位,求职补贴标准较低的要适当调高标准。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招录残疾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最长不超过2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七、进一步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公平。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报名时间不少于7天;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明确监督渠道,公示期不少于7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和虚假招聘,依法纠正性别、民族等就业歧视现象。加大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省会及以下城市要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简化有关手续,应届毕业生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聘用)合同办理落户手续;非应届毕业生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办理落户手续。高校毕业生到小型微型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的,其档案可由当地市、县一级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保管。办理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手续,转正定级表、调整改派手续不再作为接收审核档案的必备材料。

八、推动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高校要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就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自2014年起要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的联动机制,充分听取行业主管部门、经济部门、就业部门以及有关行业组织的意见,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关部门要开展产业升级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健全岗位需求统计调查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制定行业岗位标准,促进高校依据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培养课程。

九、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视和采取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各方面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就业形势,共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到每一名高校毕业生,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向社会,先就业、再择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深入用人单位进行政策宣传,引导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挖掘就业岗位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使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深入解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了解和回应社会关切,掌握舆论主导权。

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12

各鉴定机构应根据《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快部、省两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制修订工作。新大纲颁布实施前,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关于产品销售量和生产量。

申请鉴定的产品,其销售量应满足:中小型农业机械不少于100台,大型农业机械(或成套设备)不少于25台(套);其生产量应不少于现行有效部、省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规定的抽样基数。

(二)关于鉴定依据和内容。

鉴定的具体技术依据执行现行有效的部、省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其中鉴定内容调整为:技术要求和性能试验、安全检查、可靠性评价、适用性评价及使用说明书审查等5项内容。

(三)关于有效期满续展。

企业提出续展申请的,按《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规定进行续展。续展检查的内容为产品一致性和证书、标志使用情况,检查方法仍按照以往获证产品有效期内监督检查相关规定进行。部级鉴定的续展任务原则上由原鉴定机构承担。

2016年1月1日起至新推广鉴定大纲颁布实施之日止,受理的鉴定项目按本通知要求执行。新推广鉴定大纲颁布实施后,受理的鉴定项目依据新大纲进行鉴定;新收费标准发布前,鉴定费用参照现行收费标准进行核算和收取。2015年12月31日之前受理的鉴定项目按原规定办理。

二、明确排放标准升级后证书信息变更原则

农用柴油机、拖拉机以及其他农业机械,因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到中国第三阶段而引起的产品信息变化,企业可在现行相关规定允许变化范围内自主变更,无需申报变更和备案。鉴定机构已受理企业变更申请的,不再进行审查确认。如产品型号发生变化,企业应向原受理机构申请办理推广鉴定证书信息变更。

三、加强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推广鉴定证书管理

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的农业机械产品,在证书有效期内,国家质量监督抽查或市场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且向社会公布的,证书颁发机构自得知公布情况后,应当根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撤销该产品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告知同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管理部门。

四、积极主动承担鉴定工作任务

对于符合条件的鉴定申请,各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指导所属鉴定机构积极受理企业申请,及时分配落实鉴定任务。具有部级鉴定能力的鉴定机构要积极承担部级推广鉴定任务。省级鉴定机构在做好本省企业产品鉴定的同时,要积极受理外省企业的推广鉴定申请;无鉴定能力的,要主动协调,积极帮助企业落实鉴定申请。按《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大力开展合作鉴定。

五、其他有关要求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13

------------------

发布日期:2011-05-06

皖教秘财〔2011〕70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省属各高校、厅直属中专学校:

当前,随着雨季来临,我省已进入汛期。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度汛,根据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皖安办〔2011〕12号)要求和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做好今年汛期学校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汛期学校安全工作

汛期是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基础沉陷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汛期学校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把加强汛期学校安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汛期学校防灾安全工作的领导。要建立防汛安全“一把手”负责制、责任岗位制度、信息通报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与气象、国土、建设等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防汛备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针对汛期校园安全形势,早准备,早部署,突出重点,抓细抓实。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淮北和江淮之间降水较常年略多,淮北部分地区偏多1-2成。请这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要加强对可能出现的汛情、险情以及对学校和师生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分析,全面部署防汛备汛工作。

二、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对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电房、实验室、图书馆、墙报栏、校门、体育设施、厕所、围墙等进行一次全面清查,重点做好学生区域校舍安全检查。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河流、池塘周边地区的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针对汛期到来后极易造成基础浸泡、下陷、墙体酥松透水等新的不安全因素,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排查鉴定。不安全的校舍要立即停用,并将学生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课。农村山区学校要加强对危及学校安全的易滑坡的山体及河道进行检查,完善学校防雷设施,做好雷电、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事故的防范工作。当前,学校在建工程较多,各地要对辖区内学校在建工地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汛期施工管理,特别是对水电线路、配电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三、完善应急防范和处置措施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针对灾害情况,根据教育系统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防汛安全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保障,加强防汛安全演练。进入汛期后,要建立24 小时值班制度,迅速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并采取果断措施,确保师生安全。遇有恶劣天气,可适当调整上放学时间或采取停课措施。在险情发生时,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要各司其责,责任到人,有序组织学生安全撤离。寄宿制学校要有专门人员在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值班制度,配备必要通讯设施以便及时报告险情,要在危险情况下及时组织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域等待救援。

同时,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责任和措施不落实,推诿扯皮,玩忽职守,造成事故发生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对瞒报事故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

四、加强师生汛期安全教育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班会、广播、板报、橱窗、安全教育课、印发小册子、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疫病、防山洪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增强防范应对意识,提高自救互救和逃生能力。要高度重视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加强暑期安全教育,通过有效方式进一步提醒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市、县(区)教育局、省属各高校、厅直属中专学校汛期内发现险情和受灾后除向当地政府报告外,须及时报省教育厅救灾办(联系人:汪庆忠,联系电话:0551-2831884)。

二〇一一年五月六日

关于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 篇14

各市、县(市、区)教育考试院(考试中心、招生办):

根据浙江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浙高招委(2010)2号)精神,为做好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志愿设置、兼报

文理科各批、艺术类第二批和第三批、体育类及高职单考单招均设平行志愿,文理科各批提前录取院校、艺术类第一批仍设传统志愿。

(一)文理科

文理科各批提前录取院校设5个院校传统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其他各批院校实行平行志愿: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平行二志愿,下同)和降分征求志愿(平行三志愿,下同)均设五个院校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二)艺术类

艺术类第一批设3个院校传统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艺术类第二批和第三批实行平行志愿: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均设5个院校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艺术类考生在填报艺术类第二批和第三批平行志愿时,同一次只能填报下列同一类别的省统考专业: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影视表演类、时装表演类、播音主持类、编导类、摄制类。

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高职志愿填在艺术类第一批志愿表上的第四个院校志愿位置。

(三)体育类

体育类实行平行志愿:体育类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均设5个院校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符合体育特招生条件的考生,每批A志愿(限省内高校)作为特招生录取志愿,其他4个志愿均作为参加后续体育专业录取的平行志愿。

(四)高职单考单招

高职单考单招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均设5个院校平行志愿(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高职单考单招按类别平行,考生只能填报相应类别志愿。

(五)兼报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根据条件兼报文理科各批志愿,但下列情况艺术类、体育类、文理科之间不能兼报。即:

艺术类第一批与文理科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不能兼报;

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高职与文理科第一批、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第二批提前录取院校不能兼报;

艺术类第二批、体育类第一批与文理科第一批、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不能兼报;

艺术类第三批、体育类第二批与文理科第二批录取院校不能兼报;

高职单考单招不得跨类别兼报。

二、志愿填报时间

(一)第一次填报

1.填报院校

文理科第一批及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艺术类第一批及第二批,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高职,体育类第一批,高职单考单招院校。

2.填报时间

6月11日开通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系统,供考生进行模拟练习;

6月20日关闭系统,并清空所有模拟练习填报的志愿信息数据;

6月25日8:30开通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6月26日8:30-6月27日17:30网上填报志愿。

(二)第二次填报

1.填报院校

文理科第二批、艺术类第三批和体育类第二批院校。

2.填报时间

7月23日8:30开通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7月24日8:30-7月25日17:30 网上填报志愿。

(三)第三次填报

1.填报院校

文理科第三批录取院校。

2.填报时间

8月9日8:30开通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8月10日8:30-8月11日17:30 网上填报志愿。

(四)各类、各批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和第二、第三批提前录取院校志愿填报

7月5日8:30-17:30填报高职单考单招院校征求志愿;

7月17日8:30-17:30填报文理科第一批、艺术类第二批、体育类第一批院校征求志愿和文理科第二批提前录取院校志愿;

7月20日8:30-17:30填报文理科第一批、艺术类第二批、体育类第一批院校降分征求志愿;

8月3日 8:30-17:30填报文理科第二批、艺术类第三批、体育类第二批院校征求志愿和文理科第三批提前录取院校志愿;

8月6日 8:30-17:30填报文理科第二批、艺术类第三批、体育类第二批院校降分征求志愿;

8月20日8:30-17:30填报文理科第三批院校征求志愿;

8月23日8:30-17:30填报文理科第三批院校降分征求志愿。

各批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将根据录取生源情况决定。

三、志愿填报、修改、确定方法

所有考生高考志愿均实行网上填报(含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考生根据我院编印的《普通高校招生》内容和各批征求志愿与降分征求志愿填报通告,以及相关院校招生章程,严格按规定要求认真填报志愿。

“浙江教育考试网()”为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考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填报志愿系统网址,输入用户名(报名序号)和密码,登录网上填报志

愿系统,进入系统后,考生应首先核对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是否无误,再填报志愿。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考生根据科类、分数填报相应科类、批次志愿,并可多次登录系统进行志愿修改和确定。考生志愿以其网上最后一次修改确定并成功提交的志愿为准,网上志愿填报后不再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后,考生不得再进入填报志愿系统修改和确定志愿。为保证正常填报志愿,避免出现停电、计算机损坏、网络繁忙无法登录等意外情况造成填报志愿无法正常进行,乃至影响考生的正常录取,建议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提前上网填报和确定志愿。

四、考生的密码管理

考生必须凭密码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考生应牢记自己的密码并严禁向其他人透露,因泄漏密码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承担。密码设置要相对复杂,不要以出生日期或有规律字符作为密码。

考生的初始登录密码为考生报名时所设定的密码,考生本人首次登录后应立即更改密码,若忘记,考生在模拟练习期间首次登录时可输入本人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序号进入,并立即更改密码。在网上志愿填报期间,考生忘记密码,无法再次登录时,可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填写申请表,经批 准可进行密码重置,考生本人登录后应立即更改密码。

考生可以在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练习期间登录系统更改密码,模拟练习数据清空后,最后设置的密码仍然有效。

五、分数线、分段表、名次号查询

6月23日晚左右公布文理科第一批、艺术类第一批和第二批、体育类第一批分数线,浙江教育考试网站提供成绩和文理科第一批及高职单考单招成绩分段表、名次号查询;

6月24日晚网上提供艺术类本科、体育类本科综合分成绩分段表、名次号查询; 7月16日晚公布文理科第二批、艺术第三批、体育第二批分数线,网上提供文理科第二批成绩分段表查询;

7月17日晚网上提供艺术类第三批和体育类第二批综合分成绩分段表查询; 7月23日 8:30 网上提供文理科第二批成绩、艺术类第三批和体育类第二批综合分成绩名次号查询;

8月2日晚公布文理科第三批分数线,网上提供文理科第三批成绩分段表查询; 8月9日8:30 网上提供文理科第三批成绩名次号查询。

六、应急处置

上一篇:哲学思维在文化诊断评估的运用论文下一篇: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