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2024-05-14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共10篇)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篇1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民主是为民众而存在,而非民众为民主而存在。民主是为普通人而存在的东西,它应是一种对普通人的要求及时做出反应的政治体制……。”

“民主是这样一种竞争性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中,相互竞争的领袖和组织以某种方式确定公共政策的选择范围,以便公众能够参与决策过程。”

这是我们在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中听到的关于民主的声音。

谢茨施耐德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在众多的读者当中,他的名字可能远不如熊彼特、达尔、亨廷顿等人的名字响亮,甚至根本不为人所知。然而读过他的著作的人却都能对他留有深刻的印象,因为在他的著作中,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新审视民主的窗户。

在谢茨施耐德的民主理论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提出的民主的概念。谢茨施耐德是在回答“公民如何能实现对政府的控制”这个被他称之为民主体制下最为合理的问题时展开他对民主的理解的。他首先对传统民主理论提出批评。传统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是“人民的统治”。在这种民主体制下,民众将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并按照自己的意愿管理政府。谢氏认为这是一种过分简单的民主观念。这种民主观念在古希腊时代并不难理解,因为在希腊民主政治中,公民只占少数,他们由奴隶阶级供养着,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从事政治;政治生活也相对简单;政府组织也直截了当,从而使普遍参与成为可能。然而现代国家,公民人数数以百万计,谋生和履行义务占去了他们几乎所有的时间;公共事务纷繁复杂;政府结构错综交叠,这些都使得举行由所有公民参加的共同集会无法实现。谢氏认为现代政治学应根据现代的社会情况重新审察民主的传统观念,构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然而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人却沉溺于民主是“人民的统治”这样的`假设,认为民意应该左右政府的政策,而当发现这种民主理念中的应然状态同民主实践中的实然状态存在很大差距时,便对民主本身产生怀疑,认为民主面临着危机。谢氏认为,这里的危机不是民主的危机而是理论的危机。他认为,这里首先应该弄清楚: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中公众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民主能够要求民众做些什么?

传统的民主理论将公众的角色定位于“统治者”。作为统治者,民众的多数比任何其他形式的多数已经知道或可能知道的更多,而且还要求每个选民必须对政治感兴趣,进而要求普通选民以美国参议员的方式思考政治,谢氏认为这种要求是再愚蠢不过的了,它远离现实。实际上,民众于公共事务的角色就像一个人没有必要因为要买一台物美价廉的电视机而去了解电视机的制造过程一样。民主不是要求每个人都了解如何管理政府,那样既不现实,而且永远也无法达到。民主应该是“无知的民众与专家的一种合作过程”,是一种“民众可以在相互竞争的政治组织和领袖所提供的选择范围中做出选择”的政治体制,是让民众表达“同意”和“不同意”的权利机制。谢氏认为民主的这一定义相对于传统民主定义的优点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它描述的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是现实中可以兑现的,它不向民众提出他们不可能兑现的要求。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谢茨施耐德关于如何实现人民主权的论述。谢茨施耐德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认为“任何民主体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采用何种方式利用和发展人民主权”。以洛克、卢梭为代表的古典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是以人民主权为基础的,其实质是人民主权的实现。但如何实现人民主权,却成为他们留给后人的一大难题。多少个世纪以来,人类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政治方案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然而民主的理论和民主的实践之间总存在一些差距,就算美国这样民主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人民主权也没有真正实现。在谢氏所提供的政治方案中,他强调的是政党在实现人民主

[1][2]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篇2

第一, 《规定》的制定主体违背了自然正义原则的要求。自然正义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 “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自然正义原则主要就是排除偏私、排除一己之见。《规定》是想妥善处理法院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规范司法权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合理行使。但《规定》却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单方作出的, 这使得最高人民法院既是规则的制定者, 同时又是《规定》所规制的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当事人, 也就是说, 最高人民法院既是裁判员, 又是运动员, 这样的双重角色有违上述自然正义原则的要求。新闻媒体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对司法权进行监督、司法部门的哪些行为应该接受新闻媒体监督不是由新闻媒体说了算, 当然更不能让人民法院自己说了算。最终要由立法机关说了算、法律说了算。

第二, 《规定》的性质尚难以准确定位。从法理上讲, 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本身既不是法律, 也不是司法解释。众所周知, 法律的制定主体是有特定要求的, 只能是立法机关, 而最高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 不是立法机关,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此《规定》不是法律。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3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 进行解释。”可见最高人民法院是具有司法解释的权力的, 但是司法解释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 而不能对非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主要是协调和处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之间关系的一个文件规定, 这个问题不是法院在具体审判案件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 而是人民法院就审判工作如何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的问题, 本身不牵涉具体应用法律问题, 况且我国目前尚无《新闻法》、《监督法》等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没有进行司法解释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规定》也不是司法解释。从《规定》的立法本意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似乎是想制定一个内部性的规定来约束自己, 让自己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作为一个内部性规定, 《规定》理所当然能对我国人民法院系统产生约束力。但从《规定》的具体内容来看, 它不仅规定了人民法院系统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义务, 同时也对新闻媒体的违法、不当监督设定了相应义务和责任, 这使得该《规定》又具有了外部性因素。如果《规定》是一个外部性规定, 那么它本身既不是法律, 又不是司法解释, 它能否约束新闻媒体?假如能, 那么其约束新闻媒体的理论依据何在?这些问题使得我们很难说清楚该《规定》是内部性规定还是外部性规定。

第三, 《规定》缺乏对人民法院及其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条款。从《规定》的制定目的来看, 《规定》是想让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以保证公正司法。但如果人民法院拒不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 或者按规定应该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的案件而人民法院拒绝接受监督, 或者新闻媒体发现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乱纪行为, 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应承担何种责任, 如何承担责任, 该《规定》没有作出相应规定, 《规定》只在第8条对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作了笼统的规定:“对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反映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反映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查证属实的, 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从该《规定》中看不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过程中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第四, 《规定》缺乏对新闻媒体救济权的规定。《规定》没有规定新闻媒体的新闻采访权和监督权受阻时的救济渠道和措施。如《规定》第4条规定:“对于不适宜接受采访的, 人民法院可以决定不接受采访并说明理由。”假如新闻媒体认为人民法院决定不接受采访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应该如何进行救济, 该《规定》没有作出规定, 这使得新闻媒体的监督权无法落到实处。

第五, 《规定》本末倒置, 监督者成了被监督者, 被监督者倒成了监督者。《规定》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法院工作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向新闻主管部门、新闻记者自律组织或者新闻单位等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违反法律规定的,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 (2) 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报道严重失实或者恶意进行倾向性报道, 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公正审判的; (3) 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法官名誉, 或者损害当事人名誉权等人格权, 侵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和安全的; (4) 接受一方当事人请托, 歪曲事实, 恶意炒作, 干扰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活动, 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5) 其他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司法公正的。”从第9条的规定可以看出, 新闻媒体成了被监督者, 新闻媒体有上述5种情形之一的, 原先的被监督者人民法院摇身一变马上成了监督者, 仆人变成了主人, 奴仆变成了上帝, 并且可以向新闻主管部门、新闻记者自律组织或者新闻单位等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 面对公权力机关强有力的建议, 新闻媒体当然不敢造次, 只有规规矩矩地接受。而且上述行为违反法律, 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如若追究法律责任, 最终还不是要由法院来进行审判?此外, 《规定》第9条所列的严重损害司法权威, 影响司法公正的5种情形弹性较大, 标准模糊, 使人民法院拥有无可限制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从《规定》的本意来看, 《规定》是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进行监督的一把“利器”, 而现在《规定》的第9条却使得《规定》成了人民法院监督新闻媒体的一把“利器”。

第六, 《规定》制定者的理念不是“人民主权至上”观, 而是“国家权力至上”观。在人民主权观念支配下, 公民权利高于一切, 一切国家权力 (包括司法权) 的运行都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存在, 公民有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然而在“权力至上”思想观念的支配下, 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国家权力的顺畅运行, 只要有利于国家权力运行, 就可以肆意限制、克扣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就是国家权力至上观理念指导下的产物, 制定《规定》的初衷有可能就是最近几年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媒体审判”严重干扰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案件, 由于公众和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妨碍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案件, 为了保障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 最高人民法院才制定了该《规定》, 以致该规定的内容到处是限制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行使。

《规定》名义上是让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排除、拒绝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规定》现已公布实施, 其能在实践中走多远, 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于2009年12月23日对外公布施行, 《规定》共10条, 文中如无特别说明, 所用的《规定》均指该文件。

2[2]汉密尔顿[美]等著, 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第264页。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篇3

关键词:赤峰地区;殖民统治;人民群众;抗日斗争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49-04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1933年1月日军又染指热河省(赤峰地区当时隶属热河省),3月1日,赤峰地区沦陷。

日军侵占赤峰地区后,便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然而,不屈的赤峰人民,不甘心受帝国主义的奴役,纷纷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者作了各种形式的斗争。特别是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紧密配合,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赤峰地区的殖民统治

日本帝国主义对于包括赤峰在内的东蒙地区的统治,其目的是要制造一个和伪“满洲国”一模一样的直接殖民地。为此,日军在占领赤峰地区后,便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对这一地区实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

(一)政治方面

日寇把内蒙古东部民族聚居的区域划分为兴安东、南、西、北4省,受设在王爷庙的兴安总省统辖。赤峰地区北部则划归兴安西省(后改为兴安总省西部行政区)。任命蒙奸巴布托布的儿子甘珠尔扎布为兴安西省军区的少将司令官,企图借蒙奸之手,镇压蒙汉各族人民群众的反抗。

为了加强其殖民统治,日寇除了在内蒙古东部的所谓“满洲国国防西南边界”大量驻扎日伪军外,还在各地屯驻宪兵,建立伪“守备队”“讨伐队”等等。在各旗县设立警察系统,作为直接镇压人民的工具。

为了勾结和利用蒙古族王公贵族统治蒙汉群众,日寇又强行废除蒙旗扎萨克制度,改行旗长制,旗长由日伪政权任命的效忠于日寇的王公贵族担任,而实权则完全控制在日本人的参事官手中。这样,封建王公一下子变成官吏,成为公开的日伪爪牙。

为了强化他们的统治,日伪反复地实施“治安肃整”运动,实行法西斯的保甲制度,而在八路军和游击队活动的地区,则实行“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的残酷政策,企图消灭抗日爱国军民的生存条件。日伪当局及其汉奸走狗动辄以“反满抗日”“思想犯”“经济犯”“国事犯”等罪名残害群众,把大批爱国人士和无辜民众投入监狱或所谓的“反省院”“矫正辅导院”等。为了统治他们眼中的“性悍野”“与汉族是世仇”又“与外蒙古有亲戚血缘关系”的蒙古族群众,他们一方面挑拨蒙族群众和其他民族群众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推行“愚民政策”,以抑制蒙古族群众的反抗精神。

(二)经济方面

日本帝国主义要把内蒙古东部地区纳入“满洲国”的经济体系之内,“在满蒙之间完成一种绝对不可分割的经济关系”。为此,他们在蒙疆设立伪中央银行分行,使满币在蒙古族聚居区内流通,实行金融统治与掠夺的目的。

为了控制占领区的经济命脉,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从1941年起,伪“满洲国”颁布了《经济统制法》,统制粮食、煤油、五金、皮革等重要物资和生活用品,对居民只供应低标准的高粱米,大米和白面根本看不到,谁有谁就是经济犯。

人力资源也是经济统制的重要内容,1938年,伪“满洲国”颁布《国兵法》,规定20—23岁的男子服兵役3年。受训、维护治安和修工事,每年都要征兵一次。稍后又公布《勤劳奉公法》,对适合国兵年龄而未合格的青年则要按大队、中队编成勤劳奉公队,去各地挖沟渠,开水田、修道路。尔后,又制定了《劳动统制法》,规定凡是25—50岁的男子,都分批强制征集,实行奴役劳动。再以后就是“抓劳工”了。“大约在这个时期,日伪在赤峰县抽去两批农民,移民黑龙江……很明显,日寇把这些人弄到那里的目的,是开荒、种地,为他们多多地出荷粮食”[1]。

日伪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是苛捐杂税。伪满中期设立新税制,税收范围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分收益税、消费税和流通税三大类。除税以外,还有巧立名目的各种“捐”,到伪满末期,仅列名的捐税就达30多种。

在农村,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一个“蒙古民族尚无土地所有权”的谬论,强迫蒙古王公向日伪“奉上”土地。为此,他们于1938年召集东蒙地区18名王公“代表”开了一个“座谈会”,强制东蒙地区各盟旗的王公贵族把自己管辖范围的土地,全部“奉送”给日伪当局,废除王公世袭土地的特权,土地全归伪“满洲国”所占有,从此,土地资源全部落入日本帝国主义者手中。

为了控制农村经济,日伪在占领区各地普遍建立了政企一体的垄断组织——兴农合作社。总部设在伪都长春,各旗县设立分支机构,各街村设立分社。由这种兴农合作社控制农村从生产到销售的一切经济活动。通过这个机构,农村牧区的一切经济活动就都抓到了日伪手中。

日寇还强迫农牧民按伪政府规定的“官价”(低价)交售农牧产品给敌伪机构,称为“出荷”。凡地方农副产品皆有“出荷”。如“粮食出荷”“棉花出荷”“大豆出荷”“油类出荷”等。此外,还有巧取豪夺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出荷”,如“报国出荷”“民主出荷”“部落出荷”等,在蒙古族聚集的牧区,则有“牲畜出荷”。这样的勒索,造成农牧民生活饥寒交迫,生产也逐年下降。

为了搜刮扩大侵略战争经费,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区,特别是在热河地区,极力强制农民大量种植鸦片,用生产和销售鸦片来搜刮中国人民的财产,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早在占领热河前的1932年9月,日伪当局就成立了鸦片专卖筹备委员会,同年11月,公布《鸦片法》,次年成立了鸦片专卖公署,下设分署。在奉天(即沈阳)设立鸦片膏制造厂和大满、大东号两个专卖公司。通过这些机构进行鸦片交易,低价收购、高价出卖,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1932年鸦片岁入为19409637元,到1936年,增至37962641元,1940年增至1.26亿,1944年徒增至3亿元[2],12年间猛增15倍。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物质财富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三)文化方面

日寇在其占领区实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政策。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满洲国”推行“新学制”。伪民生部在推行“新学制”的训令中说,“新学制”的任务主要是“为养成忠良国民,即以建国精神为基础,陶冶人格涵养德性”[3]。这里日伪所说的“忠良国民”,就是殖民统治下的忠顺奴仆。在培养奴才的宗旨下,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必须“虔心诚意”地崇拜日本天皇和伪满皇帝,必须赞成“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王道乐土”精神,必须竭尽心意地拥护“大东亚圣战”等等。日伪教育部门规定各级学校都必须把日语作为主课,从小就必须学习。废止全部中国教材,出版奴化教育的新教材。到1935年伪满新出版的新教材已达到22种39册[4]。同时还要求师生必须熟练背诵“满洲国”皇帝的“即位诏书”“时局诏书”“访日回銮训民诏书”等等。每周一上课前的“朝会”,师生都必须向“建国神社”“新京帝宫”和东京日本天皇“遥拜”,唱日本和“满洲国”“国歌”,违者即遭毒打。1942年以后,还专门设立了宣扬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建国精神”课。伪满教育部门在关于设立“建国精神”课的训令中说:“设立这门课是为了从低年级起,即选择亲近日本之感情的材料,渐次趋向日本之国体精神。”[5]为达此目的,课程中的全部内容都充斥着“日满一德一心”“日本亲邦”“大东亚共存共荣”和崇拜“天照大神”等反动材料。学校取消了反映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历史课和地理课,妄图以此来消灭中国人民的精神与感情,甚至不让小学生知道“中国”这个概念。在成年妇女教育方面兴办“道德会”,对女子进行所谓“妇道女德”教育,让妇女学习封建的“三从四德”等伦理思想,背诵《女子箴规》《妇女家训》《孝经》等,利用这些清规戒律约束妇女,做一个封建主义的贤妻良母。

(四)军事方面

热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赤峰地区就划入伪“满洲国”的兴安总省,成为伪满的西南大门,被日本帝国主义称为“国防第一线”,故日伪在这里驻扎了大批军队。为了加强军事指挥,日伪还在这里专门设立了西南防卫司令部。每个旗县都设立了伪宪兵队、警察署,还网罗土匪、兵痞组成讨伐队等,对各族群众的抗日言行进行猖狂的镇压。为了切断民众与游击队的联系,日寇采用“集家并村”的办法,把散居于山区的各族群众强制集中到大村镇来,四周修上深沟、高墙和碉堡,四门设岗,群众出入要看验“良民证”,集家并村中,群众的粮食和财物一律不准带走,日伪军警把群众留下来的物品和牛羊猪狗鸡鸭等全部吃光,好一点的衣物被抢走。抢不走的房屋、碾磨等全部砸碎烧毁,水井投入毒药,群众一经进入被称之为“人圈”的集家部落,即不准回原地种庄稼。日伪军在“无人区”内发现有人活动,立即开枪射杀。“人圈”之内,由于脏乱,传染病不断发生,群众无辜死亡者无数。日寇在热河所制造的“无人区”,东西长700里,(从绥中到滦平),南北宽250里(从长城到锦承路北)。面积17万5千平方里,包括8个县地区,热河省四百万人口中,有105万人被驱入“人圈”[6]。

日寇在“无人区”内残杀群众和抗日人员,据统计:到1945年止,日伪在热河地区的“讨伐”中,共屠杀1500多人,放火烧房屋2600多间,捕人一万多,其中被杀者达1800多人,投狱者4千多人[7]。日寇企图用血腥屠杀、野蛮监禁和彻底破坏群众生存条件等惨无人道的手段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运动,但富有革命传统的东蒙地区的蒙汉各族群众和全国人民一样,以更坚决、更顽强的战斗来回答他们。

二、赤峰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一)对各路抗日队伍的支援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致使国民党正规军在热辽边界迅速溃逃,同时国民党政府对义勇军的抗日活动也极尽破坏瓦解。由于义勇军无力独立支撑东北抗战的局面,便纷纷向边界撤退。吉林义勇军冯占海、黑龙江义勇军邓文、李海吉等部和辽南义勇军李春华等部,先后退入热河省的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地区。这些数万人的队伍,突然集中在这里,不仅军需粮草全靠人民群众提供,而且“有的义勇军还要按户搜枪要马,派粮草、拉壮丁,人民既有政府纳不完的荷税,又要负担义勇军的摊派,苦不可言”[8]。热东蒙汉群众在生活十分困苦的情况下,负担大批队伍的供给,也是人民群众对抗日作出的巨大贡献。

1933年2月23日,日本关东军在通辽下达了进攻赤峰的命令,日军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向热河腹地赤峰挺进。3月1日到达赤峰东郊。东北军四十一军孙殿英部奉命在赤峰阻击日军,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孙军受到日军优势兵力的压迫,被迫率部移到猴头沟新阵地,利用山岳地带的复杂地形,继续与日军周旋,最后日军将四十一军截成数段,分段包围,孙带着随从突围而出,绕道北山大庙一带返回围场孤守,后在日军进逼下撤往沽源沙城一带。孙殿英部队在赤峰和猴头沟抗战的日子里,赤峰人民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冒着严寒送粮送水,救护伤员,支持孙部为正义而战。人民群众抗战的热烈情绪,深深感动了孙殿英,他说:“友军不友,义军不义,都不及赤峰人民。”[9]这是赤峰人民对抗战作出的又一贡献。

(二)赤峰民间组织的抗日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入侵,再加上连年的军阀混战的劫掠和由北而引起的土匪四起,使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无法得到保证,于是群众便纷纷组织起各种形式的团体练武保家。红、黄、黑枪会等各种枪会组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入赤峰地区的。其中,宁城县周围的枪会势力最大。

枪会的主要成员是劳动的基本群众。日军劫掠家园,杀戮同胞的行径,激发他们把保家和保国联系到了一起,于是当侵略者的铁蹄逼近自己的家园时,他们便自发地组织起来,同敌人作斗争。1933年初,日寇入侵赤峰地区时,与抗日救国军有联系的红、黄枪会领导人陈国均、田峻崎等人便率庞大的会众,从宁城县西部、中部和南部集中聚拢起来,东进抗日,去攻打驻扎在天义镇以东的新地伪“治安军”。由于日伪用新式步枪、机枪和火炮进行远距离射击,会众则使用扎枪、大刀等原始武器,因而伤亡很大,不得不退出战斗。这次进攻行动虽然遭到了失败,却表现了宁城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也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很大的震惊。这次失败,红、黄枪会的抗日决心并没有动摇,次年2月,抗日救国军的李青山、李翠等人,与宁城县红、黑枪会联络,攻打头道营子日伪据点,打死伪治安军十六、七个,取得了民众自发抗敌的重大胜利。1940年后,枪会曾多次配合八路军游击队攻打敌伪据点,取得了多次胜利。

(三)农民反日大起义

1939年夏天,驻赤峰市内的日伪当局向市郊街村派遣特务,以组织“天理会”为名进行特务活动,妄图扑灭群众的抗日烽火。被派到猴头沟一带活动的特务贾焕章、陈景州二人,依仗日伪势力大肆敲诈勒索,欺压群众,群众早已对其恨之入骨,酝酿着除掉这两个日本人的走狗。接受过八路军爱国教育的农民尹秀春与围场一带抗日组织进行联络,决定发动一场反抗日伪统治的群众大起义。同年6月16日,起义正式开始,群众捉住了贾焕章及其义子并处死了这两个作恶多端的特务。事发后,猴头沟警察署电话报告了赤峰伪警务科,随后赤峰派来了3车全副武装的军警前来镇压。经过激烈的战斗,终因起义队伍缺少弹药,又缺乏作战经验,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失败了。这次反日起义虽然被扑灭了,但它表现了赤峰劳动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也使特务警察的活动有所收敛。

在日寇殖民统治12年的赤峰各族人民,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一直没有停止过斗争,但也遭到了日伪反动派的残酷报复和镇压。斗争越来越艰难,民众的抗日热情需要党组织去引导,使之成为扑不灭的火焰。

三、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

赤峰人民自发的抗日斗争,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和支持。1932年共产党员王逸伦受中共北方地区组织的派遣,回到赤峰开展地下工作,协助孙殿英部抗击日军的侵略,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发展党员,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1933年春,冀东党组织又先后派韩子英、李青山、李景等到赤峰、宁城一带,以作生意为掩护,利用各种形式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

1940年冀东八路军派人来到承德、平泉、宁城一带开辟新区,他们争取了宁城头道营子喇嘛洞的红枪会李文彪、西泉范杖子黄枪会斐文和及会众组成了承平宁地区第一支游击队,斐文和任游击队长。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在当地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许多胜利。

1942年4月,中共冀东区党委根据斗争形势和党中央关于“到敌后之敌后去”的方针,组建了承平宁抗日武装工作队,挺进热河伪满腹地—赤峰南部地区。武工队迅速打开了局面,在这里开展了开辟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斗争。

1942年11月,根据冀东地区和分区的指示,冀东主力部队计700人,在承、平、宁地区发动战役行动,围攻了宁城八里罕、黄土梁子、大营子、洼子店等敌伪据点。与此同时,武工队也打下了新开坝警察分驻所。这次军事行动,大大地震动了敌人,他们以为“延安触角已伸入热河”,急忙调动了1500多兵力围剿我抗日力量。敌人以为靠重兵,再加上风雪寒天一定会消灭我抗日武装。然而,抗日干部战士不但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围剿,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而且还打下了敌人的几个警察分驻所。既打击了敌人,又武装保存了自己,在斗争中壮大了队伍,扩大了游击区。

1943年5月,根据斗争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冀东地分委决定撤销承平宁武装工作队,建立承平宁联合县,分别设立了工委和办事处。六月初,冀东军分区组建了第三区队,决定到赤峰南部地区进一步开展游击活动。6至9月,三区队在当地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接连袭击了宁城榆树林子警察分驻所、必斯营子兴农合作社、三座店大烟组合、山头卧龙泉子和驿马吐川谢杖子据点,缴获了大量物资,并击毙日军警备队长夏古、协会事务长仁科信夫,军备队长山本和东山岛。三区队抗日活动曾受到晋察冀军区的嘉奖,延安《解放日报》还发了消息。到1944年,基本开辟了东北到赤峰、西到喀喇沁旗、围场一带、东到建平一带的抗日根据地。

日本侵略者及伪满反动势力对这块在伪满洲国腹地建立和发展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异常活跃的抗日武装非常仇视,拼命采取措施欲以扼杀,竭力进行围剿扫荡,并进一步强化集家并村政策,妄图割断抗日武装与百姓的联系,使抗日武装成为无源之水。三区队和具有高度革命精神和爱国热情的地方干部没有被敌人所吓倒,他们密切配合,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前赴后继,机动灵活,频频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直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赤峰市红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红山文史》第一集.1985.48—49.

〔2〕〔3〕〔4〕〔5〕〔7〕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425-426,451,450,452,204.

〔6〕刘白羽.创世纪—杨雨民访问记.赤峰党史资料,1987,(1):22.

〔8〕赵毅.长城抗战前热河形势一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四集.25.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篇4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9〕96 号 【发布日期】2009-04-10 【生效日期】2009-04-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福清市国有资产营运投资有限公司海域使用申请的批复

(闽政文〔2009〕96 号)

省海洋渔业局:

你局《关于报请审批江阴工业区港区编组站填海造地工程海域使用申请的请示》(闽海渔〔2009〕91号)文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研究,同意福清市国有资产营运投资有限公司使用福清市江阴镇江阴半岛西部49.1384公顷海域,填海用于江阴工业区港区编组站工程建设。请严格按有关规定,给予办理相关手续。同时,要督促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

二○○九年四月十日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篇5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3]191号 【发布日期】2003-06-26 【生效日期】2003-06-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福建省少年管教所更名的批复

(闽政文[2003]191号)

省司法厅: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将福建省少年管教所更名为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请示》(闽司〔2003〕170号)收悉。经研究,同意将“福建省少年管教所”更名为“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

此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篇6

山东省招远一中 李尚玉 高霞

[课标要求] 课标对这一部分没做要求。

[知识体系]

一、国家的基本知识

1、国家的产生

2、国家的含义

3、国家的类型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二、民主与专政

1、民主的含义

2、民主的特性

3、我国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4、我国民主的特点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教材设疑提示]

1、教材第4页: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1)比较两次洪灾发生的不同时代,从社会制度方面思考: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提示:1931年发生洪灾时,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发生洪灾时,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

(2)比较两次抗洪救灾的过程,从国家政权方面思考: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提示:1931年发生洪灾时, 国家政权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为其阶级利益服务。19时,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2、教材第6页:对比新旧中国的变化,结合近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显著进步的事实,你能说明“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这一观点吗?

提示:(列举事实略)通过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人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要保障和发展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入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人权事业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人权状况会得到不断改善。

3、教材第7页:请你根据上面的论述对以下两种观点加以解析,并说明理由。

提示: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是片面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1)相同点:从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来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2)不同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不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它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教材第7页:选择其中一个方面,阐明“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这一道理。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 篇7

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和现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始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头3年,人大工作相当活跃,是建国之后人大工作第一个比较好的时期。1957年至1966年,由于“左”的思想愈演愈烈,民主集中制遭受破坏,人大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受严重的挫折与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了重大损害。粉碎“四人帮”以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逐步恢复。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治制化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度方面,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已发挥出日益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具体制度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例如,1982年现行宪法公布实施至今;1987年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1989年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92年双制定了人民代表法。这些法律对于会议的举行,议案的提出和审议,人员的选举、罢免和辞职,询问和质询,发言和表决,人民代表的权利、义务及其在会议中和会议外的活动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而使人民代表机关的运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发扬了民主,提高了功效。2004年3月,十届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延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从而有利于中国基层政权的建设。以上的发展过程,从各个角度表明了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毫无疑问在前进中不断完善。

(二)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根本法律依据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首先是根本政治制度。它不仅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而且规定了与这一国体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组成方式和运作程序。深入研究宪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挥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对于我们在进入“新世纪”和“新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同步推进、紧密相连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我国的政权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较系统的规定,标志着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政权制度全面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颁行的1982年宪法,对加强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规定,我国人大工作也时入新的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历史的回顾表明: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依据:随着制宪、修宪、行宪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得到坚持和完善。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主各级人民人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我国的选举权是普遍的、平等的。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凡年满18周岁的分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议行合一”,并不是说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制定法律议决国家大事之外,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由它直接办理,把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都包办起来:而是反映它既制定法律、决定国家大事,又组织行政机关,领导和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并且通过它的代表向人民群众传达它所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议的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

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如下优越性。

第一、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我国的选举权是普遍的、平等的。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的选举是在没有压力、没有政治集团可以威胁或压迫选民的完全自由的环境之下进行的。通过选举,全国各民主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职业均有代表被选举入人民代表大会,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决定部分问题时既能反映人民的共同利益,又能照顾各阶层和各方面的特殊利益。

第二、便于实行“议行合一”。“议行合一”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活动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议行合一”,并不是说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制定法律、决议国家大事之外,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由它直接办理,把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都包办起来:而是反映它既制定法律、决定国家大事,又组织行政机关,领导和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并且通过它的代表向人民群众传达它所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议的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之所以便于实行“议行合一”,是因为它把国家权力集中起来由自己行使。这种国家权力的全权性,使它成为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并有权议决国家大事;使它有权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特别是国家行政机关,并领导和监督它们执行法律和决议。

第三、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最高权力机关的有权修改宪法,制定法律,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和执行,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一切地方行政机关都要服从它的领导,从而集中全国立法权、行政权于中央:同时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遵守与执行,有权决定本行政区域内一切重大问题:省级权力机关、省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权力机关,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机关依照宪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其他有关本区域法律,行使最高自治权等。这些重要规定,保证了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地方政权机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现阶段我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自1954年宪法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至今已整整五十年.这期间,宪法虽历经多次修改,但人大制度的基本架构却一直沿袭下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其自身缺陷也日渐显露。人大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当前人大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一)人大制度在发扬民主方面还有待加强。人大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主要渠道,人大发扬民主越广,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度越高。人大代表就是联系人大与人民的重要枢纽,目前人大在发挥代表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作用,发挥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上同法律的规定有差距,同人大的工作要求有差距,同代表自身的要求有差距。现阶段代表还缺少切实深入地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有效渠道,代表与选民和选举单位的联系还缺少制度保证和内在动力,代表在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督促政府解决群众困难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代表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出来,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方面的工作就无法推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法律效力难以确定。例如在常委会不生产书面的法律文件的情况下,委员发表意见其法律效力如何。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否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必须作为司法判决或者行政决定的依据,是否存在着取代行政决定和司法判决的可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其生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法找到答案。究其原因,这些有关人大工作的法律都是在早期制定的,当时只是对人大的地位、性质、享有的权力、内部的机构设置作了制度性、框架性的安排,并不涉及具体的运作程序。并且当时人大工作还没有具体展开,实践也没有提出具体的需要解答的问题,因此法律规定的原则性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随着人大工作领域的逐步拓展,人大工作实践的日益丰富,缺乏行使权利的具体的法律规范给人大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首先,宪法赋予人大的许多权力因为没有法律具体规定而无法操作,并且人大行使的权力涉及太多的非法律因素,因此造成现在人大“作为不多”或者“作为有限”的局面。其次,就行使同一项权力,各地人大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行使权力的过程不统一,最后产生的法律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影响了人大行使权力的严肃性。

(三)人大代表构成不合理,人大代表作用发挥较差。由于我国各级人大的代表多,在全体会议上无法审议议案,所以人大代表审议议案只能交由代表团分组审议,再交付大会表决。以全国人大为力例,代表团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代表团的作用是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组织本团代表对议案进行审议,也可以有代表团团长或者选派代表,在全体会议上代表代表团发言。所谓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代表在人大会议上畅所欲言,即是指代表在代表团会议上的发言情况。但代表团既是按地区来分类,代表团的团长往往就由该区的省委书记或省长等党政要员来承担。所以,一个议案的提起,往往由团长作提示性发言,最后作总结性发言。全国人大代表从全国各地到北京,除要监督中央各国家机关外,还要借助中央来监督地方,但在代表团团长由地方行政长官来担任的前提下,使得代表们的发言受到牵制,往往不谈问题,只谈成绩,不谈官员个人责任,而只谈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等,成了一种表决心,展望未来的讲台。所以,将代表团分组审议制度与我国人大代表兼职制度联系来看,如果全国人民代表的人数还是过多,还是利用代表团分组审议议案,人大代表的兼职性就必须马上取消。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等,但人大代表本身有相当一部分,却是来自于行政机关、审判、检察机关的官员。全国人大由主席团来主持会议,但主席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领导人,他们主导了会议。所以,人大开会,成了国家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在代表团中,成了地方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整个人大的监督功能就落空了。

(四)选举制度的具体规定和程序不够科学、不够完善。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在县级和县级以下采用出选民直接选出的方法,而全国、省级和地市级则要用由下一级人大选出代表。间接选举使得代表代表民意的可能性下降,尤其是县级人大选出地市级人大代表,地市级人大代表选出省级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选出全国人大代表,越往上,多层次的选举使得民意层层过滤,到最后几乎所剩无几。

在乡级和县级的直接选举中。虽然由选民直接投票,但选民直接投票选出的代表每年却只能开一次会议,乡级人大不设常设机关,而只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至三人,作为乡级人大闭会期间联系代表的机构。县级人大则设置了常务委员会,作为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关,每二个月开一次会议,但常务委员会由全体代表选出常务代表来组成,也属于一种间接选举的形式,期民意也被过滤了。

这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是导致人大实际履职与宪法规定地位出现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现在是推动人大制度完善创新的很好的进机。首先,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人民民主,加快法治进程,进一步革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这为人大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人大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不仅为人大制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随着公民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希望人大充分发挥职能,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真正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全面依法履行职责,这为人大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第四,人大制度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实践,不仅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为人大制度完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三、现阶段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们国家之所以建立并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因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反映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这是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为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明了方向。

(一)要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高度,认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立足于从民主制度上解决问题,这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华所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树立是民主制度。在我国的民主制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已经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我国人民、同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能不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发挥它的伟大功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否正常,党和国家的决策是否正确,经济和社会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才能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要认真落实宪法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项规定 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根据宪法的规定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真正成为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应继续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加强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健全国家体制的需要。

各级人大常委会既是权力机关,也是工作机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大常委会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要努力使各级人大党委会成为真正负有国家重要职责的工作机关。各级人大及期党委会要按照建设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的要求,健全人大机构,加强人大建设,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实现人民的愿望,使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人大及期常委会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各级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要充分保障代表和委员的民主权利,提倡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使代表和委员敢于发表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然后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样,才能保证民主的渠道畅通,使人大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调节矛盾的重要机关。

立法和监督工作是人大的重要工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继续把立法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加快立法步伐。特别是要抓紧制定保证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法律,惩治犯罪和保障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

如何加强和改革监督工作,是人大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人大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开展监督工作的经验,建立健全监督工作机构,使人大监督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四)既要重视民主的内容和实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又要重视民主的形式和程序,完善各项具体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内容而言,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民主的形式,比如多数原则、讲究程序、制约权力等都具有共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得到重视,民主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应当看到,我们在具体制度和程序方面还存在不少不足。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那就是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内容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和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原则、运作原则的民主集中制度,也包括国家选举制度、人大工作制度中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现阶段实际需要的原则和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具体制度和程序则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完善。例如,选举制度方面,如何进一步健全差额选举制度,如何在存在大最流动人口、人户分离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利;在人大工作制度方面,怎样建立宪法监督机制,怎样规范代表议案制度和代表大闭会期间进行活动的制度等等,都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探索、总结,并适时上升为法律规范。结束语

5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50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这个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由人治走向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实现依法治国,由人治走向法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必由之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政体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也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治国。国家事务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而不是个人意志决定,这是中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蔡定剑:《中国人大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 尹中卿:《人大研究文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 王贵秀:任重而道远——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改革50年反思.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12期

[5].杨海坤:《宪法学基本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版 [6] 胡锦光:《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我骄傲,我是人民教师 篇8

试问天底下最骄傲的职业是什么?有人会说是叱咤商场,精明强干的白领,有人会说是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的演员、歌星,而我却要说,是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

我骄傲,我是人民教师。当站在三尺讲台,用知识浇灌祖国的花朵时,我骄傲;当在灯光下批改作业,看者那一个个稚嫩而工整的自己时,我骄傲;当听见可爱的孩子们用银铃般的声音喊“老师好!”的时候,我骄傲。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没有轿车别墅,没有灯红酒绿,名誉大把大把的钞票,有的是讲课讲到嘶哑的声音,有的是整夜批改作业,做教案熬到布满血丝的双眸,有的是做家访,奔走解决问题的疲惫不堪的身体。但是,我从未后悔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因为始终有一种学生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围绕着我,那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无论如何都感受不到的。

教师,这是一个多么光荣而尊贵的称呼,它被形容为辛勤的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它的肩膀上,承担了多么重大的责任和希望啊!小时候,我以为老师是神秘的,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源源不断的带给我们新奇而有趣的知识,我也以为老师是高大的,他像一棵大树一样展开浓荫,把烦恼、泪水都挡开,留给我们习习阴凉;长大后,站上了这神圣的三尺讲台,我再一次深切的体会到:教师不仅是神秘和高大的,他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考验。他面对的是家长殷切的期盼,面对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现代社会里,任外面如何喧嚣,我却独独热爱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热爱他们悦耳动听的笑声,热爱他们伏案学习的身影。每当抱着孩子们认认真真做好的作业,想着他们一天天茁壮成长,我的心里就拥有了满满的幸福和温暖。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教室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双眼,一只只举的高高的要回答问题的手,一声声“我知道,我知道”的急切的回答;操场上,一个个活力无限的身影,一阵阵开朗动听的笑声,他们都让我体会到了做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和满足。

描写劳动人民的词语是 篇9

2、爸爸的活是指擦玻璃与拖地板,爸爸拖地时特别有趣。爸爸拖地时总要拖个三四遍,他说:“要不,不干,要干就干个彻彻底底。”他先把水桶接的满满的,接着把已经很干净的拖把洗了又洗,直到他满意为止,然后不急不忙的把拖把拧了又拧,最后再细心的用拖把拖地。“看我干活多认真,快点向我学习吧!”爸爸很认真的说。每次见他这样,我和妈妈就会笑的直不起腰来。还会时不时的说上一句:“我们才不向你学习呢!你干活实在太认真了,要向你学习,非得把我们累死!”妈妈的活,是指清洗我们换洗下来的衣服。一天好几个小时站在洗衣机旁,蹲在洗衣盆前,不一会儿,便会腰酸背痛,可是她从不诉苦,从不向我们提起,总是忍着。而我,就是擦擦家具。我先把抹布洗干净,接着仔细的擦起家具来,然后再很得意的向妈妈表示我干的活很重很累,向妈妈要擦家具的工钱。

3、下午最后一节课,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赶得热火朝天。提水桶的同学轮流提水,给抹布拖把和刷子冲洗。带刷子的同学,一部分刷桌子,一部分刷椅子,一部分刷墙壁。带拖把的同学派一些人扫地,把地扫干净再拖。带抹布的同学擦桌子椅子老师的椅子黑板讲台三角柜门窗和墙壁。我们两组就把自己的桌椅刷干净,都擦完了,可以帮其他同学一起做。你看,池雪薇正费劲地擦掉墙壁上的那块黑点呢!呀,不好了!正在擦窗户的同学不小心把水给滴到了“脾气王”李敢的头上,一向粗暴的李敢也不生气,知识继续低下头来擦墙壁。

4、我们同学到了学校,老师首先给我们分好工,有的擦窗户,有的擦墙壁,有的扫地,有的.拖地……同学们干的热火朝天。我负责擦墙壁,擦着擦着,突然我看到一个个黄色的小点点,我擦呀擦呀,可是怎么也也擦不掉,它们好像在对我说:“你是擦不掉我的,哈哈。”听了这句话,我好像增加了许多的信心,于是我把擦布沾了一点水,再擦那些黄点时,它们越来越淡了,它们好像在说:“别再擦我了,我还想在墙上再住一年呢!”我的信心越来越多,最后把那些黄点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同学们也都尽心尽力地把自己负责的卫生区打扫得很干净。

5、一场激烈的水战后,地板上洒满了水,同学们纷纷拿起武器--扫把,风卷残云般把水垃圾赶出门外。但是教室似乎要和我们作对,像出汗似的,总是有一小部分水来回游动。最后老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抹布吸水。经过我们热火朝天的奋斗,教室焕然一新。同学们都像打完胜仗的战士列起了长龙队,在教室里雄赳赳气昂昂走着庆祝着。

6、同学们扫地的扫地,摆桌子的摆桌子,大家都忙开了。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是我们都不怕呢!扫地的同学很快就扫出了一堆堆垃圾。就该轮到我干活了。我的任务是把垃圾清理出去,我发现垃圾很多,两个垃圾铲都装不完,可是如果分成两次倒的话,又太麻烦,怎么办呢?急得我象热锅上的蚂蚁,在那里团团转。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找个大点的袋子,把垃圾都装进去,灰尘就扫到垃圾铲,就可以一次倒完垃圾了。

7、我们班也不例外。老师先给我们分了工,男同学搬椅子擦黑板;女同学擦洗窗户。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就纷纷行动起来:男同学有的搬椅子,有的洒水,有的擦黑板,还有的扫地。瞧,他们干得多起劲呀!女同学也不甘示弱,她们有的提水,有的把抹布放进水里浸湿,再拧干,然后仔仔细细地擦洗着每一块玻璃,直到把每块玻璃擦洗得一尘不染为止。经过大家的努力,整个教室显得更加明亮整洁。

8、我们小组的任务是打扫教室卫生,我的任务是擦柜子讲台和讲台后面的那面墙。我先去卫生间打了一盆清水,然后拿起抹布蘸了点水,擦起墙来。这时,我碰到了麻烦,墙上有许多黄色的斑点,我擦了一遍又一遍,可怎么也擦不掉。斑点好像还对我说:“你不要白费力气了,你是擦不掉我的,哈哈……”这是,我的斗志一下子高涨起来,对它说:“你等着吧,我一定会把你擦掉的,看你能得意多久。”说着我又往桶里蘸了点水,把抹布上的的水弄干,然后使劲儿擦那些小黄点,慢慢地,小黄点一点点地淡了,这些小黄点好像对我说:“打劫,饶了我吧,我还想在这多待一年呢。”“呵呵,我是不会饶你的。”我又加了一把劲,把他们全部消灭了,我抬头看了看,墙已被擦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9、我们学校组织我们班去社区清扫街道,大家为能够帮助社区做一点事情都高兴极了。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分成了个小组。小组长带领我们去各自的地方打扫卫生。我的任务是清扫花坛。我带着手套,钻进花坛中央捡起了垃圾。我捡了箩筐垃圾,花了个半小时,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却乐滋滋的。

10、李煜鑫,班里有名的“勤快大王”--他擦地太快了,很快就把他自己责任范围的地擦完了,突然,他移到我左边,自言自语地说:“太脏了,全是泥,实在看不下去了。”边说边拿起他的抹布,跑到了讲台前,左手把洗手液拿起来,挤了一下,又跑到水龙头前冲了一下布,随后跑了回来。只见他用右手的抹布擦一下地,用左手中的抹布去“抠”地上的脏物,经过几分钟的奋战,那块脏地已经焕然一新了。他又跑到水桶前提起那桶很脏又没人主动更换的水桶,换上了新的干净的水。随后他又环视了一下教室,跑到别处帮忙去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劳动的词语

2.与劳动有关的词语

3.反映祖先劳动生活的词语有什么

4.什么的劳动填词语

5.形容辛勤劳动的词语

6.赞美劳动人民的词语是

7.形容劳动的词语

8.描写劳动场面的四字词语

9.表示劳动的词语

我骄傲,我是人民警察 篇10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派出所所长徐祝清,他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他勤于学习,善于创新;他用铁拳诠释“破案是硬道理”,他用真情演绎“公安为人民”,他用榜样激励同仁勇争先!

南通市劳模陈玉章,这位被大家亲切称作“治安急先锋”的原治安大队大队长,二十多年没有好好享受节假日,近五年来的休息时间加起来只有十多天!

请原谅我不能一一报出这些先进人物的名字,我为我与他们肩负着共同的使命而感到骄傲!没有丰厚的物质待遇,人民的嘱托重于泰山;没有特殊的荣誉地位,党的先进性高于一切;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我们在每件细小的考验中争先创优!

面对考验,我们不畏严寒酷暑,不避风霜雪雨,不怕艰难困苦;面对考验,我们有警必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面对考验,我们将个人利益抛诸脑后,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

面对考验,年轻的王建峰挺身而出,他用年仅27岁的生命写下了“人民利益至上”几个闪光的大字!

踏着这位二级英模光辉的足迹,陈光明昂首阔步,襟怀磊落,慷慨演绎一个人民警察高尚的情怀和一个共产党人无上的追求。他数十年如一日廉洁自律、秉公执法,他为群众排忧解难不辞劳苦、不计其数。在他担任兴仁交巡警中队副中队长的6年时间里,经他调处的1200余起交通事故,无一起被投诉,无一起被复议撤销。近两年中,群众送给他的锦旗多达30余面。今年1月4日,在金通公路一起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现场,陈光明遭遇车祸,光荣牺牲!

泪纷纷,雨纷纷,满城泪雨哭亲人;花如海,人如潮,万人捧花颂英雄!王建峰、陈光明,伟大而平凡的人民警察,他们是通州公安的骄傲!他们的伟大,在于把积淀一生的高尚信念,在一个关键的瞬间毫不犹豫地迸发出来;他们的平凡,则是和通州全体民警一道,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安宁,奉献着个人的力量。他们都是通州城市精神和公安精神的塑造者和实践者,他们无愧于城市英雄的光荣称号!漫长英雄路,行走的是一笔一画大写的人;浩然正气歌,谱写的是通州城市精神建设的壮丽篇章。

英雄倒下了,可是用英雄精神武装起来的通州公安队伍却在争先创优的道路上阔步前进!1999年,通州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2002年荣获全国严打整治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此外,兴仁交巡警中队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平潮交巡警中队荣立公安部一等功。

今天,诚信、包容的通州人民创新求实,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全市人民在城市精神的感召之下,谋幸福,奔小康,人们以崭新的精神姿态奋勇争先,创造社会财富;各行各业争创一流,以优质服务创优美环境,以优质经营获优良效益,以优质管理求优先发展。全市经济接轨上海、学赶浙江、策应广深,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巨大步伐。在此背景之下,通州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平安是第一环境”的先进理念,求改革,谋发展,忙服务,围绕重点服务项目,零距离护航,主动性防范,为全市各个层面的争先创优活动甘当马前卒,勇做排头兵。

听!耳边又响起那熟悉的歌声:“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际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看!就在一个个温馨的微笑和一片片静谧的和谐之中,就在一家家幸福的平安和一处处繁荣的景象之中,到处都闪耀着人民警察无私奉献的光芒!

上一篇:东宁县卫生监督所2011年卫生监督稽查工作汇报225则范文下一篇:你是我心底的歌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