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论坛组工作总结

2024-09-21

艺术节论坛组工作总结(精选7篇)

艺术节论坛组工作总结 篇1

用精湛服务写下无名精彩

——XX艺术节演艺论坛部论坛工作小组服务工作记实

在相关部门的协同支持下,论坛工作小组全体同志全身心的投入,精心的谋划,精心实施,竭成合作,化解困难,应急应变,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效的优质服务,赢得了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赞扬,用孙家正部长的话说:“文化部长论坛会议开得很顺利很圆满,我很满意感谢,XX对论坛做出的精到而细致的安排”。

一、制订方案、超前谋划

自今年4月接到文化部关于XX艺术节部长论坛筹备工作通知书之后,我们在论坛部领导垢直接指导下,在借鉴佛山和省十六运筹办工作的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XX艺术节部长论坛服务保障实施方案,经领导审阅后报送文化部得了认可,特别是主会场内外环境设计、文化部领导要求非常之高,为了实现这一高标要求,我们面对全市进行了创立设计单位的比照筛选,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了合作伙伴,非凡公司中标后,组织精干力量进行认真设计,在我组先后四次提出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初定的第五套方案向文化部呈报。6月中旬文化部外联局副局李新与亚洲处副处长来通了解筹备工作时,审阅方案后,李新副局长说:这套设计 — 1 —

真不错,想不到XX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并不比上海、北京差。领导的肯定对同志们来说是一次莫大的鼓励,大家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筹备工作的九大块48个小项目的准备工和按分工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和分步落实。

二、强化细节、无缝对接

XX论坛工作小组是XX方面的责任主体,同时他又是文化部XX艺术节驻通会务工作机构的配合单位,在这样高要求、高标准、高层次服务中,如何做到既要认真做好配角又要很好的体现主动精神,我们的理念是:不计名列,不计得失,当好配角就是主角,服务工作中关注所有的细节,将所有工作实施均要实现无缝对接。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将其付诸行动方显务实本色,以接团为例,我们首先对参与接团的人员进行涉外礼仪特别是日韩两国风土民俗的知识培训,对接团用车的车内环境及保洁工作、备用饮水、小食品,湿中纸及小包装盒都一一做的精心准备,接团人员着装,往返行走的路线等方面都进行细致全面的考虑,为了让外国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对日韩代表团入住的别墅分别以富士山、雪岳山命名,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迎宾氛围;二是赠送外宾礼品的挑选,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对相关单位送达的小样一一审选,从质地到花型及工艺分别提出要求,定样后从近二百套的样式中精心筛选了18件,这18件赠品无论从什么角度审视,几乎找不到瑕疵,这种严谨的作风和做

法得到了文化部礼宾司负责人的赞扬;三是应急应变,受台风“圣帕”的影响,韩国代表团和文化部团组一行赴通的行程进行了调整,应对这一变化,接团组迅速作出反映,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调整要求顺利完成了接团迎宾任务,确保9月20日中、日韩部长论坛按时举行。三国文化部长参加园博园开幕式及梅园雕塑揭幕植树活动是文化部长论坛一个亮点活动,为让这一活动的四个点的时间衔接不出现误差,我组先后三次对现场进行考察和模拟,将每一个活动段的时间和过渡需要的时间精确到分秒。19日晚6点接到文化部领导的指令,需在部长论坛主会场增加三面中日韩三号国旗,保证在20号9点在中、日、韩文化部长论坛会议上使用。接到指令二话不说,立即与上海、南京等城市进行联系。经过几十个长途电话的沟通,终于与南京的一个专卖店获得了联系,经磋商对方在我们规定的时间内将旗送抵XX,当三面旗帜立位于部长论坛主背景前时,时针已指向零晨三点。

此外,在会议急需用品,赠于国外友的礼品的调整等方面都在第一时间及时化解了应急应变的需求,且实现了零差错和无缝对接,本组工作人员应急应变的处置能力得到文化部亚洲处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忘我工作,乐于奉献

在筹备工作最后一个月,特别是最后工作的冲刺阶段,全组

12位成员始终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朱志强同志的妻子9月19日恰逢40岁生日,生日晚宴只能通过电话来表达祝福和惬意,会期三天中该同志每天都工作到零晨3—4点,顾惠冬同志9月20日儿子抵沪赴日本求学,作为母亲本应为其送行,但为了工作,她只能含泪在通话别。宗实同志负责车辆调度和住宿安排和调剂为使这项工作不出现任何环节上的疏漏,他连续四天四夜坚守在会议驻地,无论白天黑夜都及时按领导要求做好车辆调度工作。18日韩国一位来宾要先期抵达上海,需要我方赴沪接机,经过多方努力,在无车辆派出的情况下,张红同志主动与家属联系,借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车辆即赴上海,顺利将国外来宾接抵XX。在迎送日、韩文化部文化代表团的过程中,顾翔、张红认真、热烈、周密、细致,日本的文化部长在浦东机场出境回国时向我方送行人员连道六声感谢,透过友人的感激之情,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中、日、韩乃至亚洲的文化交流在这金色的秋天,又一次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文化部长论坛是XX艺术节的核心活动,是国际性区域多边的文化交流盛会,本组工作人员为有机会参与盛会的服务而自豪,为在服务种尽心尽责出色完成任务而自喜,更为在这种高层的盛会服务中接受锻炼和考验而荣耀。

艺术节论坛组工作总结 篇2

我们组全体成员在开学初共同制定了整学期的授课计划, 并把它作为我们平时集体备课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思路。本学期基本上是第一轮复习,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 把全组10名成员分成了5组, 每组两人一次精备两个课时, 一个单元;提前至少一天把教案及课件上传至组内邮箱;学案提前至少3天交付教务处打印。集体备课时, 全体成员共同推敲每一处细节, 每一张幻灯片, 每一个句子、短语乃至单词, 主要讨论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还是刚刚毕业几年的新教师, 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 各抒己见, 从而使我们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所有组员的个人素质也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丰富了教学内容, 加深了学生印象。学案的印发, 弥补了学生提前预习内容不具体和中差生记不下笔记, 无法巩固课堂内容的缺憾, 巩固了课堂效果。

下面我以高一上册1—2单元为例来说明一下。第一节课划出1—2单元16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背诵并通读课文, 第二节课划《名师一号》上的重要知识点, 第三节课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处理1—2单元的课时提能演练。课时提能演练分版块留为早读及平时的快餐练习, 上课时也节省了时间。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其实每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 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 每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 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 大家群策群力, 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 取人所长, 补己之短, 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 能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充实教案, 完善教法, 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 周三下午第一节的听课也使我们受益良多。同组教师在教法上各有千秋, 听课后我们互相取长补短。例如, 张丽彦老师的引领性复习,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静芳老师的课堂提问, 看似随意, 实则不同学生, 问题层次不同, 很有针对性;耿亚平老师的课堂气氛好;王林霞老师, 课堂严谨实在;景静娜老师, 态度和蔼, 亲和力高;杜彩英老师, 语言流利, 逻辑性强;高英老师, 语法讲得很透。特别是张文芝老师, 课堂扎实高效, 在市评优课中一举夺得一等奖, 为英语组争了光, 为一中添了彩。另外辛存老师和李青霞均在五县赛课中夺得一等奖, 体现了集体备课的优秀成果。

我们英语组除注重集体备课外, 还注意引导学生高效地利用时间。我们的课前3分钟齐读和任务型早读, 均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课代表组织学生具体落实。课前3分钟齐读的内容主要是单词和《名师一号》上的基础知能回扣;任务型早读10分钟一段, 任务具体, 或读单词课文, 或背重要句子、作文, 或预习复习《名师一号》上的词条, 或整理错题, 但是前10分钟肯定是齐读, 后10-15分钟是限时练习一篇阅读、改错或完形填空。

关于各种题型的训练我们也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中达成了共识:完形填空题要通读全文, 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重新再读一遍, 进行填空;最后把空填好, 再检查一遍。阅读能力的提高靠平时词汇的积累, 每天都要坚持阅读, 语感增强了, 词汇过关了, 当然还需有一定量的语法知识, 一切就“OK”了。短文改错要先通读全文, 掌握时态, 固定搭配是否用错, 前后文语义是否有矛盾, 冠词的使用是否正确, 连词的用法等都是短文改错中常要求改的。平时的阅读也很重要的, 早晨读一下, 然后多记一些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出现的固定短语和单词。

其实关键是坚持。英语本来就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日积月累才能成功。

英语成绩上, 我们在高二期末的五县联考中, 获得五县第一名。

虽然我们高三英语组的集体备课多次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但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这就必然为我们取得更大成绩带来难度。但我想, 随着大家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的不断总结, 集体备课必然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它是我们所有教师智慧的汇集, 通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案, 最终会达到最佳效果。

一中全体教师都在超常地付出和工作, 教师的勤奋有目共睹。但是, 一中人不叫苦, 不喊累。因为“学校是家、工作是幸、奉献是福”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中人累并快乐着!

学校还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作重心下沉到学科组, 充分发挥学科组长的核心作用。学科组长就是本组教师的教学指导者、引领者, 担负着制定教学计划、指导备课、组织教研、组织听课和设计试题的任务。

我们一中人从一点一滴做起, 把教学工作细化到极致, 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还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团队争光, 做幸福的一中人!

艺术节论坛组工作总结 篇3

国际艺术节是城市定期举办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它是城市满足自身文化生活的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是提升城市特色品牌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艺术节的发展,观众已经不满足于雷同化的艺术内容与形式,而是期待在艺术节庆活动中能获得更为独特的艺术体验。为了探讨立足于城市发展与特色建设中的国际艺术节定位,使国际艺术节能够在特色化与国际化的过程中形成稳定艺术资源,在各方迫切交流的愿望下,此次高峰论坛暨工作坊应运而生。

2014年5月29日至6月1日,由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和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由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承办的《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艺术管理工作坊》在天津市文化中心拉开了的大幕。各方参会代表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与来自世界各国著名艺术节艺术总监展开互动交流,就国际艺术节的节目定位与设计、组织管理、观众培养、资金筹措与宣传推广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会议受到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厅、市文化厅高度重视和支持。会议的召开汇集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等国内数十所音乐院校的师生代表。此次会议还获得了《人民音乐》、《人民网》、《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津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音乐台》、《天津电视台》等众多报刊杂志电台等媒体的支持。

一、 高峰论坛:嘉宾分享国际艺术节发展经验

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靳学东主持开幕式,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教授做了开幕致辞。参与此次会议的嘉宾代表有:米歇尔·哈弗林格(瑞)、埃米尔·康(美)、尼古拉斯·肯扬(英)、茜茜·泰默(德)、罗兰·奥特(奥)、梁掌伟(港)、梁晓鸣(澳)、刘文国(沪)、徐昌俊(津)、张蓓荔(津)等参与了论坛并发言。来自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的教授王勇博士担任主题演讲和高峰论坛主持人。

米歇尔·哈弗林格谈到瑞士琉森音乐节已有70余年历史,每年都会吸引到著名的乐队、传奇的指挥家、独奏家出现在琉森音乐节的舞台上。音乐节期间会有超过100场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会有约12万观众享受到这精彩的音乐盛宴。主办方很乐意推出那些年轻的、天赋异禀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埃米尔·康认为表演艺术的使命就是通过创造和展示优秀的艺术体验来丰富观众的生活。努力培养艺术家的创造力、不断推出校园内外的新作品都可以强大表演的征服力。具有特色的创意他们最看重的核心要素。尼古拉斯·肯扬介绍了“BBC逍遥音乐节”是长达 8周的夏季古典音乐盛会,常以皇家艾尔伯特大厅作为演出主场地。该音乐节创办于1895年,每年都会在艾尔伯特大厅上演百余场音乐会,在卡多根大厅演出系列室内音乐会,还有跨越英国各地的公园逍遥音乐会和音乐教育活动及儿童活动。音乐节吸引并培养了大量稳定的观众群体,以至于在满场的情况下他们会愿意购买“逍遥票”(位置不固定的站票)去欣赏那些高质量的音乐会和艺术演出。茜茜·泰默讲到目前艺术节需要形成了跨越文化、跨越民族、跨越教育阶层、跨越男女差异和跨越不同年纪人群的凝聚力。艺术交流要体现在个体和私人层面上:即人与人。罗兰·奥特先生讲到:萨尔兹堡音乐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活动,这个美誉可以用每年的表演节目场次和吸引的观看人数不断创造新高的数据来证明。萨尔兹堡音乐节在每年夏季的7月至8月份,持续约六周的时间。知名导演的作品,著名大师的音乐将在音乐节上呈现。众所周知,萨尔兹堡是莫扎特的故乡,这得天独厚的城市名片会把萨尔兹堡音乐节宣传的足够充分。

梁掌伟、梁晓鸣、刘文国、徐昌俊、张蓓荔等代表也先后发言,会议现场交流了世界各地区文化差异等社会因素,深度探讨了国际艺术节的定位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听取了世界著名艺术(音乐)节的相关发展情况与宝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发展方向与对策。通过主题演讲与高峰论坛成功探讨了议题:国际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各国艺术节的运作模式。

二、 工作坊:艺术管理创意方案PK赛

艺术管理工作坊为避免“一言堂”的低效率讲座方式,从而达到与会者与专家的深度互动。艺术管理工作坊除专家讲座、交流外,特别设立了现场点评环节,即主讲嘉宾现场出题,由参与者组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策划方案,并现场展示。来自台湾树德科技大学表演艺术系教授谢嘉哲博士担任艺术管理工作坊主持人。

工作坊共分五场(组)历时两天半,师生代表在观看各代表队展示方案设计及嘉宾点评环节时受益良多。五位嘉宾分别对各自所在的组别主题展开深度剖析,详细点评了参赛小组方案的优缺点,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意见。最后由各位嘉宾交流意见评选胜出团队(见表1)。

三、 艺术体验:会议期间的音乐会

《融》——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于2014年5月29日19:30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由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演奏。该乐团成立于1983年,是以本校民乐系学生为主体,以青年教师为骨干,为展示学校(院)教学成果,实现与文艺团体演出机制接轨而建立的艺术实践基地。演出特邀指挥:吴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重合奏教研室主任)。音乐会呈现了六首大型民族管弦乐曲,分别为《春节序曲》(李焕之/曲1956)、《滇西土风》(郭文景/曲1993/2008)、《融》(徐昌俊/曲2009)、《妈阁天后的遐想》(徐昌俊/曲2012)、《冬》(卢亮辉/曲1977)、《新龙舞》(徐昌俊/曲2012)。

《节日·狂想》—天津音乐学院与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音乐与舞蹈学院交流音乐会,于2014年5月30日19:30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由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演奏。该乐团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98年李岚清副总理来院视察期间对该团的演奏给予充分肯定。曾与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黄飞立、姚关荣等及美国的著名指挥家赫伯特·齐佩尔、唐·耶格等合作演出。本场演出特邀指挥:杰夫·迈耶(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曾在2008年第十届“安东尼奥·佩罗蒂”国际指挥大赛和2013年美国指挥大赛中获奖)。音乐会演奏了《歌墟》(陈怡/曲1994)、《唐诗两首—为弦乐四重奏与管弦乐队而作》(周龙/曲1995)、《节日狂想》(徐昌俊/曲2014)、《乐队协奏曲》([匈]贝拉·巴托克/曲1943)。

两场音乐会都非常精彩,获得参会嘉宾与师生代表的高度肯定。中国民族管弦乐与西洋管弦乐共通共融而又不失各自特点,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相得益彰而又体现各自文化底蕴。可谓是:奇声摄魂妙不可言,天籁入魄物我两忘。

结语

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成功探讨了议题“国际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国际艺术节的运作模式”。关于国际艺术节的运作模式,各位嘉宾代表分别介绍了各国各城市艺术(音乐)节的运作模式。为国际艺术节的发展与定位及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深度探讨与交流。

艺术管理工作坊则以具体实践与现场评比的方式,对参加会议的师生代表做了详实的检验与指导,为参会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作坊所采取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符合参会(赛)的代表团队现阶段的学习与研究情况,一场直观教学法的授课在会场展开,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次高峰论坛与工作坊汇集了中外国际艺术节举办与发展的相关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国内其他城市举办相关艺术节庆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研究基础。会议期间所形成的这些方案与建议从社会功能、大众审美、人文发展和艺术普及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维度地对中外艺术节举办和艺术管理问题进行了回顾、总结与反思,这些成果将为今后的实践研究者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学术参照与经验支持。

《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艺术管理工作坊》已经胜利闭幕。如同徐昌俊院长在开幕词中提到的“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艺术节作为艺术节庆活动的一种类型,以其独特的创意内容与表现形式使观众获得无可比拟的艺术体验,丰富的表达跨越语言的障碍,实现艺术的直接传递沟通。愿艺术与城市的结合可以将我们的文化艺术更好的得以传承、弘扬和发展,真正让文化艺术从源于生活,惠及民众。

艺术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一.教学与科研

全组教师都能根据学期计划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在教学中能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音乐、信息、体育组分别在区和校进行了课堂展示,受到一致好评。在教科室的安排下,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做到有要求、有落实,使全组教师的常规工作不断规范,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也取得相当好的成绩,撰写的论文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以往,且各组都进行了区级课题的申报,虽没获批准,但这正是我们的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

二.兴趣活动

艺术组的兴趣小组活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本学期我们组一如既往的做好此项工作,并能想方设法不断提高辅导的质量,取得显著效果:音乐组的合唱队、舞蹈队,在三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镇和区的`汇演中受到好评;美术组在11月和12月分别进行了卡通画和墙体画比赛,不仅质量高还美化了校园;男女篮球队均取得区第四乡镇第一的佳绩,田径队继续保持龙头地位,在区田径等级赛中,达级等级和人次均高于兄弟学校。

三.问题与不足

艺术节论坛组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艺术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要求,以提高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研究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现就本学期有关工作如下总结:

一、扎实研究 推进实施

1.继续认真学习和研究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艺术学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搞好常规活动,对小学各年级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各年级音乐欣赏的途径与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认真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

3.充分发挥艺术学科中心组骨干教师的作用,在他们的牵头下积极开展精细化教学预设更好地对音美教学进行研究。

二、重视常规工作,回归理性教育。

我们的艺术组在本期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教学主要目标。素质教育并不仅是绘画唱歌跳舞的教学,而是对学生思维品质、意志品质的教育。在实验小学岗位大练兵公开教学活动中,音乐韩瑞娟老师和美术刘琨老师各上了公开课《金孔雀轻轻跳》《六面怪脸》。

美术组本期在加强美术课堂教学的管理的同时,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美术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一方面把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另一方面突破教室的束缚,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组织学生观察实践。

三、发挥学科优势作用,积极开展艺术实践

本组各学科教师除完成好教学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好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科的优势作用。本学期,音乐教师、美术教师认真辅导有专长的学生,备战各级组织的音乐、美术竞赛活动。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努力下,音乐组的各位教师认真筹备和策划,幼小教师联队在定远县三八妇女节舞蹈比赛中表演《俏兰花》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舞蹈《我有一个梦想》获得市舞蹈比赛特等奖。参加了定远县第三届艺术展演暨庆六一文艺活动。在县级绘画比赛中,我校全体美术教师组织校绘画学生参加了“党是阳光我是苗”绘画比赛活动以及法律知识漫画比赛,各级各类的比赛一方面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同时也是对艺术老师专业能力的一个检验。

四.加强自身素养,提升科研水平

组内教师积极参加了各类继续教育与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们艺术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也使我们找到了差距与不足。教育科研能力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我组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评比活动。

五、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艺术组工作计划 篇6

以“有效、合理、特色、积淀”理念为工作目标和原则,深入推进艺术课程改革,认真、扎实的开展各项艺术教研工作,促进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本学期工作重点: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提高农村艺术教育质量;举办好学校校园文化展示活动;以“有效、特色、智慧”为理念,加大艺术课程改革的力度。本学期工作安排如下:

二、工作要点

(1)课堂教学工作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艺术教学的科学性探索,是一个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学研究领域,也是提高艺术教学有效性的一条必然渠道。艺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知识、方法、人的三位一体。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对艺术知识进行逻辑建构,师生合理的艺术课堂教学生活方式的建立,艺术教学对人的身心发展,这三个方面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抓,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坚持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一个“中心”,即尝试“自助餐式”艺术课程实践模式;三个“重点”,即创设整体、开放的艺术教育环境,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倡导多元反思的行为方式。

――“自助餐式”艺术课程实践模式:

师生选择课程主题――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协商课程实施方式――实践、调整实践行为――期末综合展示。

――创设整体、开放的艺术教育环境:

拓展广大艺术教师的理论学习范畴,不仅要学习艺术课程标准中不同年段的要求,也要了解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做到趋同存异。趋同,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异,突出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合理的评价标准:

包括手段运用、目的设定以及价值取向的合理性,既要考虑到事理的真实性,也要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

――多元反思的行为方式:

教学反思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但教学反思要做到有效,应在两个方面向纵深拓展――一是增加反馈信息的渠道,通过学生、听课者的反馈,反思才有充分的前提;二是反思要更加突出深层性、创造性、反复性,从而优化行为,提高课堂效益。

(2)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延展课堂教学时空的重要渠道,也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名目繁多、良莠不齐的活动较多,所以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组织艺术活动,起到艺术教育导向,协调学科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1、要整体规划好本学期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2、要建设好学校的艺术队伍,将平时的培优工作做到位,打造优秀节目,作好参赛准备。

3、要继续打造特色,及时发掘亮点,不断深化内涵,扩大社会影响。

4、倡导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姻,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研究性学习,了解地域文化。加强艺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的整合,以艺术的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加大艺术与学习生活的联系。

三、艺术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各校教研组制定学期计划

2.新教材培训

3.技能学科知识提纲及练习卷

三月份

1.友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2.校级A级课评比

四月份

1.市中小学美术术课改研讨活动

2.市级公开课活动

五月份

1.校级文化艺术节

2.苏州市艺术教学论文比赛

六月份

1.市、片、校教研组工作小结

艺术节论坛组工作总结 篇7

各位嘉宾, 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在我们国家已经那么多年了, 尤其是在目前我们频繁地和国际知名院校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也在不断思考我们的培养理念, 希望我们所培养的艺术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化语境。所以我们在这次会议上把我们东大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同学们都请到这里来, 特别想听一下各位专家针对在国际视野下对我们当前的艺术教育的基本认识, 希望有助于我们东南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其他艺术活动中汲取大家的经验和见解, 让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可贵的参照。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国际视野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我们与国外做简单的二元文化世界, 而是在一个复杂多样的历史进度中。确切地说我们今天是站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叉口上, 我们是站在一系列相互交错、相互汇聚的历史凝结点上。所以虽然我们对外来的文化怀着一种开放兼容的胸襟, 在秉承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 寻找到一条真正的属于中国的通向未来的道路, 并且将其与当代国际间的不同路径相互转换;不论在精神思想理论, 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 这种兼容并举的总体的考虑都比那种要么向东要么向西的抉择更为复杂和艰巨。轻而易举地将我们的视线引入到激进的领域, 对指责我们今天所做出的所有问题都无济于事, 尤其是在我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 在现有资源乏匮的时候, 我们的文化选择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应该肯定什么, 赞美什么, 什么是必须反对否定的。显然, 总书记的讲话并不是单一的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 而是提倡将社会艺术的表达和艺术的审美表达提升到一个水乳交融的境界, 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审美规律的更高标准。应该说正确的价值观既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 又包括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坚守与传播, 同时还包括对于人类精神思想制高点的争夺。所有的这些目标的实现, 都与我们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相关, 所以说此次国际视野下的艺术教育高峰论坛意义重大。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我一直觉得艺术本身就是国际性的东西。无论是分类的艺术还是整体的艺术或是哲学观念上的艺术, 它本身就应该没有太多的国界的限制, 当然也有本土的独特性的东西。所以呼应贾磊磊老师的说法, 我觉得中国艺术完全到了可以与国际对话的时机。今天的会议就是一个标志, 这和过去政治意识形态简单支配艺术教育的情形不一样。中国艺术教育到现在真的是达到一个很好的阶段, 比如我们说在漫长的时间, 也就是2010年之前这个阶段我们叫“破冰期”, 所有的艺术学人已经适时地为艺术的发展而试图把它上升成一个学科门类的思考有十几到二十年的时间。那么到了2011年已经进入一个“突破期”。其标志在今天看起来无论如何都是艺术教育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 那就是艺术门类的成立。五大艺术学科的划分尽管并不完善, 但它的确立都是我们在座每个人所经历的, 其中东南大学艺术学科在这个“突破期”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艺术学的“突破期”标志着我们行将用一个学科门类跟国际交往。当“突破期”之后我们的艺术教育进入一个“平缓期”, 就是我们这三年以来大家忙不迭地建设自己的学科, 进而发展扩充。此后我觉得艺术教育应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也就是包括跟这次会议有密切关系的更高的“攀登期”。中国的艺术教育已经自立门户, 我们不能再去怪罪曾经因为未设学科门类而导致的发展受限, 艺术教育有没有一种在国际视野下的宏观认知, 对于未来的艺术学科的攀登极其重要。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在北京大学这样一个综合大学如何建设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我们重心是艺术史论, 另外还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我们的本科建设依据就是以艺术学理论为主干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本科基础、提供研究生的生源保证。北大的人文学科和理学在全国是位居前列的, 我们依托这样具有百年历史的人文底蕴可以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艺术人才, 可以培养具有跨学科骄人视野的优质艺术专业人才。正是这样的专业属性和专业环境也决定了我们建立艺术理论类本科专业的独特道路和培养特色。我们的专业特色跟很多高校没法比, 我们要建艺术学理论类的专业, 是要学生尽力通览所有的艺术类型, 并以此为基础去处理个别或具体的艺术问题。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才就是体现这样四点特色:一、普遍的艺术体验。艺术学子应具备跨越单一艺术类型的普遍的艺术类型体验和反思视野。二、有跨学科专业的综合视野。他们应该具备跨越单一的艺术学科的普遍性的人文社会综合视野, 注重在对艺术普遍属性的研究中具体地把握单一的艺术类型。三、跨专业、跨职业的专业素养拓展。艺术学子应当具备一个跨艺术类型、跨艺术学科、跨社会职业的高强度的拓展, 将来有可能通过多种拓展途径创新和创业。四、基于高远的想象力和管理特长的领袖型才干。艺术学子应该在涵养期, 在普遍艺术体验、跨专业艺术视野、跨专业及跨职业素养的基础上生长出文化艺术领域的领袖型人物、领军人物或开创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更加高远的想象力和更加高强的领导力。北大还在分享艰难的过程中, 希望有一天能够充满喜悦的经验。

彭吉象·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今天我要谈的题目是“国际视野下的影视教育”。我只想谈四个问题:第一,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的影视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我去了一次好莱坞而且走访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大学、纽约大学。这三个学校是美国电影学院办得最好的。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们现在还在拍电影, 外国是在制作电影。电影不是拍出来的是制作出来的, 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使用可以虚拟出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第二,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影视教育的体系也必须改变。目前我们国家的影视教育还是苏联模式, 我们还在分工培养, 其实早就过时了。我看到刚才说的最著名的三个电影学院在影视制作方面, 前期、后期完全合在一块。现在的学生到了电影制片厂、到了电视台可能什么都得做, 所以我们的体系必须得转变。第三, 在国际视野下影视教育的内容也要改变。比如说蒙太奇美学和纪实美学现在全都过时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电影美学到底是什么?我姑且给它取个名字叫“虚拟美学”, 就是完全是在数字化时代出来的。魔幻电影对应的就是虚拟美学。所以这给我们的教学甚至我们的教材带来新的转折、新的契机。第四,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电影不仅要注重历史也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有先进技术, 但电影电视都是以内容为王, 内容必须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两岸三地的电影, 比如说八十年代, 台湾新电影运动、香港的新浪潮电影和大陆的第五代, 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就是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在好莱坞发展得比较成功的, 比如说李安、吴宇森、成龙这些导演, 都是在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的发言是针对美术学学科的发展问题来谈的。第一个问题, 我国美术学科发展的现状。大约在1920年, 蔡元培发表的《美术的起源》文章中说狭义的美术是雕塑、图画、工艺美术, 广义的是绘画、音乐等。西方人做的美术史都讲建筑和工艺美术, 其艺术理论是广义的。鲁迅1913年发表的《美术意见书》中所用的美术这个词还包括了音乐、跳舞、戏剧在内, 还是广义的。我们把艺术划分到文学之下是历史造成的, 我们说的美术四大类现在也出了问题, 譬如建筑都被划分到工科里去了。工艺美术是美术里很大的一个内容, 到20世纪80年代从工艺美术发展出设计艺术。以前工艺美术在美术中是个边缘学科, 现在是很大的学科。所以我们既要保持灵活性, 又要保持原则性;既要看到学科分类上的原则, 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之中也要把它结合起来。有人说西方只有美术史, 我们中国的美术学还有美术批评、美术理论、美术教育。美术学从1992年到2010年这二十年学科有很大的发展, 实际上美术学里面还包括绘画、雕塑等。我觉得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清华大学美术学有关的 (包括招生) 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都有本科、硕士、博士的招生与培养, 其中设计学包括比较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工艺美术博士点, 又叫设计艺术理论。美术学是中央工艺美院合并到清华后于2003年获批的, 2011年又新增艺术学理论, 我们艺术系就承担着发展艺术学理论的任务。现在艺术学理论是理论学科, 一方面要重视普遍理论的研究, 另一方面还要和专业技法相结合。艺术学理论我们要像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学习, 我也要把东南大学好的经验带回去。

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在艺术教育的问题上我想谈谈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革新的问题, 这应该是艺术学学科教育的最高形式。在艺术学升门后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可以进行更新, 改变主流教育中的填鸭式教育。并且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 我们应该探索如何让研究生自主学习, 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和主体。这些思考让我想起在日本担任访问学者期间, 当时的合作导师采用了一种日本语读作“载米”的教学方式, 该教学方式源自英文单词seminal, 可以被译为“小型研讨班”。经过我的考证, 该方法在我国已经被引入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我国许多学者到国外学习, 并将这个方法引入到国内。目前对该方法研究和运用最有成效的是费孝通先生, 且已经有了汉语的英译词汇:习明纳尔。费先生则采用了更为形象的“习明纳”作为专业表述。以此为依据, 从去年开始我采用“艺术学前沿习明纳尔”为题做了三次尝试, 主要组织我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以及相关感兴趣的青年学者进行研讨。一般我们会事先给予主题, 并指定一到两位主要发言的学生让其准备, 并进行探讨。这样的艺术沙龙卓有成效, 我在此提出这样的方式, 供诸位参考。

周华斌·中国传媒大学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所谈的问题是“走入田野, 关注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史观的新指向”。简单来说, 二十世纪艺术史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 是进化论影响下的艺术史观, 又被称为文化进化论的艺术史观。主要表征为, 我们的学术文章中常常出现包括了戏剧的“演进”、绘画的“演进”等词汇。但我认为艺术形态是无法“演进”的, 形态有其相对独立性、相对稳定性, 甚至有跨越性, 包括跨越时代、跨越民族、跨越国界。因此形态和思想意识是两个概念, 主要表现在艺术史中有“新剧”与“旧剧”的论证。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语境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下的艺术史观时期。“双百”方针大方向是对的, 但之后却偏颇了。在此语境下的艺术史观最为典型的是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从正面看是民族自尊心的崛起, 从偏颇的层面看是学术的偏颇。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下半期, 联合国提出“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该概念的提出对艺术来说改变了以往的艺术史观, 使其更为开放、更为科学。同时我要指出, 王国维先生撰写《宋元戏曲史》时采用了双重证据法。我认为, 在非物质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应该有三重证据:文物、文献以及田野调查。其中田野调查方法主要是针对民俗, 民俗活动中有许多东西都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史研究提供参照。这种方法与国际学术研究方法是接轨的。

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我发言的题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戏曲教育与人才培养”。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均强调文化的多样性, 把被广大群众认可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作为保护的重点。我国的传统戏曲, 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 又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文化。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中国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戏曲统领城乡舞台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重视。在文化部支持下, 昆曲被联合国列入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后来藏戏、粤剧、京剧、皮影也相继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曲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其传承教育方式, 既有师傅带徒弟的个体传承教育方式, 又有父传子、母带女等家庭传承教育方式, 还有科班和学校集体传承教育方式。辛亥革命以后, 戏曲现代教育改变了口传心授的单一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 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起中等专业戏曲学校。20世纪60年代初, 中国戏曲学院招收了第一届戏曲专业的本科生。1978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研究生部, 招收戏剧戏曲学的硕士和博士。至此, 中国戏曲教育完成了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戏曲剧种多, 声腔复杂;表演分脚色行当, 唱念做打要求严格。除了文化课的学习、基本功的训练是集体性的传授学习外, 师傅个性化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很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充分利用联合国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政策的平台, 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加强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 戏曲的传承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李凤亮·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

这次我讲的是“新创意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我把目前文化产业的趋势概括为五化:第一是信息化或科技化, 第二是虚拟化, 第三是体验化, 第四是跨界化, 第五是国际化。面临这样一个语境, 我觉得新创意时代, 艺术教育最大的变化有两种:首先是艺术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其次就是艺术产业消费的繁荣。尤其是艺术产业化的趋势, 艺术跟创意、跟市场、跟电商、跟艺术授权等领域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趋势对艺术人才的培养都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下面我想谈一下在这种趋势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的目标。我们不同的阶段艺术培养人才的目标有其恒定性, 今天来讲也有创新性。我觉得有三个指标特别关键:第一个是实践性。我看到东大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讲究“知行合一”, 我觉得非常正确。实践是检验艺术人才的最终的标准。如果我们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出来不能很精准地搞文艺评论, 那就有问题。第二是创意能力。现在我们创意的不足已经成为我们整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阿凡达》在我们国家卷走十五个亿, 除了技术, 它的创意也很厉害。这一点我们还要向人家学习。第三是综合能力。我去西班牙爱迪萨瓦设计学院看过, 他们的设计不分专业的, 没有分平面设计、动画设计, 全学, 这是一个很新的理念。我觉得如何从“守本创新”, 发展到“守本跨界”这样一个理念对我们太重要了。最后一点是跨地域合作的问题, 就是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到境外去。我们深圳大学提出“双一千”计划, 每年一千个留学生进来 (实际上我们目前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人) , 每年推出一千个本科生出去到不同的国家地区学习人家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新的时代对我们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很多思考和挑战, 我们要不断地去思考和应对。

张永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们艺术学从原来文学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升级为门类, 这对整个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但在契机背后也留下很多困难。2012年人民大学要授学位, 我们原来的戏剧戏曲学和电影学的同学在带上帽子欢天喜地之后又很沮丧,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文凭不是文学硕士, 而是艺术学硕士, 所以就要到学校静座。戏剧戏曲学和电影学进入艺术学之后, 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给2012年的硕士生授予了艺术学学位, 学生说拿着这个没用, 有的同学已与公务员单位签约了, 但单位说要文学硕士, 你们艺术学硕士是啥东西还不清楚。社会上有偏见主要还是针对艺术学的观念。我认为这背后说明社会对艺术学的认知还存在很大问题。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有几个范围还是要区别的, 譬如说文学、艺术、文艺, 我们现在有文艺理论、文学理论、艺术理论, 我们怎么去区分?另外针对学术研究, 因为人大没有艺术学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都是从校外考进来的, 他们都在做戏剧戏曲文学研究, 而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中文转型的, 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环节上就有困难。因为原来学校设戏剧戏曲时是自设点, 不属于艺术学。这些问题在其他领域也存在, 譬如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问题, 从概念上必须搞清楚。绘画在传统意义上是艺术, 但现在就不能笼统讲绘画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一个特指, 主要指影视、摄影, 这里面可能包括绘画, 但学生在做论文的时候讲的是视觉整体。如果你讲视觉整体, 不管是对电影电视还是绘画, 你究竟看了多少?所以我认为在谈视觉文化时也必须去对舞台、对电影制作的环节了解得非常清楚。

熊元义·《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编审

我在这里要谈一个文艺理论人才的培养问题。我的感受很深, 因为全国的文艺学面临的是普遍的凋零, 所以文艺理论人才的培养确实是太关键了。文化部、文联都在开很多研讨会讨论这个问题, 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加强、方向在哪里、在哪里深化。我认为主要还是不重视理论。新中国之后我们要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这都搞好了, 但是要建立文化秩序的时候真的需要大量的新生力量。我们青年学生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 我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也要知道感恩。感恩不是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 具体体现在学术研究中你能不能对前人的学术成果尊重, 能不能把他们的东西发扬光大, 能不能坚持真理, 能不能追求真理。文艺批评要深化要透彻, 要有理论定力, 当代文学批评最缺乏的是什么呢?是灵魂写作和审美写作。但灵魂写作和审美写作也是分好坏高下的, 你不能用空洞的、默会的概念来批评, 你的这种批评能够透彻吗?有的人把底层文学当成人民文学、当成社会主义文学, 我觉得是不科学的。底层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 如果你要写好底层文学, 就要了解底层人民的苦难, 否则底层文学能够写得透彻、写得深刻吗?写不透彻、写不深刻。既然写不透彻、深刻, 那能说明底层文学是人民文学吗?作家的的确确可以从底层出发, 但是要超越底层, 才能写出高远的境界。文学批评也是如此, 所以我在这里要说, 我们现在的文艺界的的确确非常欠缺理论人才。但理论人才怎么培养?我不是搞教育的, 我只能提出问题来请在座的教育专家思考。

朱庆·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

我要谈的是我们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在做的“中国艺术资源素材库”项目的建设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以及本次会议的主题都有些联系。我们的素材库建设内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建设“两个一百万”, 其中“一百万”被称为体制内的艺术家, 即文联系统内记录在册、可以找到的以城市、乡镇等为单位划分的艺术家, 另外的“一百万”是体制外的自由文艺工作者;第二是整理中华五千年的文献;第三是服务各级各类的文艺机构。中国艺术资源素材库的核心在于“同心多元, 以人为主”。“人”包括包括两百万艺术家以及一些艺术机构的艺术工作者。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艺术划分为14个门类。即在现有的12个门类的基础上增加文学和文艺理论两个门类, 目的是为了方便应用和前期的整理。随着研究的深入, 未来可做更为深入的划分。资源库的模块可概括为“4+1”模式, “4”指所有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 “1”指著作权。我们要把每一位艺术家的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 然后保护起来, 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艺术家个人的数字艺术馆, 以此作为艺术传播的基础。我们的路径是通过采集抓取互联网的资料与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确认, 借此避免差错, 以确保所整理的内容是最为完整、最为精确的。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各位从事艺术研究、评价、创作、鉴赏的学者, 作为我们的服务内容。最后, 我们将通过大数据为各位提供服务。我们将做到数据全面、准确、权威, 并可以进行实时搜索, 再由国家平台进行统一快速的发布。希望与各位共同进行平台、服务建设, 希望得到学界的支持, 谢谢!

梁国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艺术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发言的题目是“当代艺术教育中的缺失的一个环节:身体行为分析”。首先, 我意识到当涉及戏剧、音乐、绘画时, 我们很少意识到艺术本身的行为。通常我们都在谈论艺术凝固的形式或局部接受的形式。因此, 我思考身体行为是否可以作为所有艺术的核心, 因为没有身体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 我的观点可归纳如下:第一, 艺术创造中, 身体是最核心的东西。身体行为可以分为内在与外在, 内在是心灵活动, 外在是肢体活动。中国艺术中所有的内容都与身体有关, 都与身体的训练有关。西方的艺术是定位于传播的。中国的艺术却较少涉及传播。在今天的研究中, 我们大量研究艺术作品看不到的部分, 即属于思想的意义, 却很少研究作品本身的身体情态。就目前的身体行为的分析我意识到中国古代文献中经常记录有有关身体的描述, 如讲述诗如何吟诵、绘画如何创作。第二, 身体行为与艺术作品的生成。所有艺术作品都是身体行为的外化形式, 其次身体行为决定作品的美学品格。第三, 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身体行为分析与评价。身体行为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美学理论、传统经验、数据分析。而身体行为的美学判断标准可以分为传统的美学标准以及基于科学数据的标准, 包括动作捕捉、面部表情、脑电波、心理测量、血液与血压等。第四, 我认为身体行为分析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 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引导, 是审美判断的内在结构。

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关于艺术教育问题, 我认为我们的艺术教师绝对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家, 而应当是具有一种非常负责任的、很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家, 这种素质首先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第二是一种科学的精神, 第三是一种国际的视野, 第四是一种人类的情怀。我们是走民族化的道路, 还是借鉴西方的道路?其实我们国家在100多年前, 当我们进行我们的文化革命, 那时候才叫真的文化革命。从100多年前开始文化革命, 实际上就开始了我们的文化复兴。那么, 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许会经过200年或更长的时间。我们既不能脱离我们的中华民族自身的土壤, 同时我们又必须从世界各发达国家借鉴和吸取有用的东西。所以, 我感觉在这两点之间丝毫不存在矛盾。关于艺术教育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的问题, 今天的艺术教育必然是一种艺术科学, 因为这点把人文科学, 甚至把自然科学, 把当代最先进的方式都吸纳到我们的艺术教育中来, 事实上就是让我们今天的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我们的艺术教育还要有一种自由精神。我们的艺术自由, 第一是精神的自由;第二是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举措, 甚至一些教学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自由思维, 让曾经束缚过我们的一些东西化解掉, 让我们学生自由地探索他们所学的艺术。真正让一种自由的精神, 让民主的精神, 让科学的精神, 让一种真正符合当下国际视野下的一种社会发展科学的理念进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我想, 这才是我们今天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谢建明·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东大艺术学科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很多人都说你们这个学科怎么会走到前面呢?因为东大以工科为主, 很多人对艺术学科还不了解。东大的艺术学科为什么能走在全国艺术的前面?因为我曾在东大工作, 我感到有下面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第一推动力。这个概念是牛顿提出来的,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世界是静止的, 后来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世界是动的, 很多人就不明白了, 就问牛顿。牛顿随便说了一句话, 他说是上帝推了一把, 所以世界就一发不可收了, 所以这第一推动力是什么, 就是我们张道一先生。张先生对艺术的研究、艺术学的职责是初恋般的激情、宗教般的意志。第二是创新意识。我们东大艺术学科团队对于创新是不断强调的, 因为人的创新是动物的等位基因里的竞争, 在动物界表现为“丛林法则”, 在我们看来表现为忧患意识。第三是良性竞争。东大艺术学科跟兄弟院校之间处于良好的竞争状态, 这种状态也激发我们包容的意识。我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有开放的心态, 我们跟兄弟院校经常交流。这一点从张先生开始, 凌继尧老师、我们学院王院长都是这样跟在座的各位发展这种良好的学术关系的, 在座的各位也都对我们艺术学科有极大的支持。第四是变化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艺术的样式发生了出乎预料的变化, 就像布朗运动的微粒子, 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紧随艺术变化的步伐。第五是责任意识。既然我们东大艺术学科是从李瑞清先生开始就有历史积淀, 后又率先建立艺术学科, 现在感觉到我们要给社会做点什么事情。尼采曾经这么讲,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想我们能为艺术学科做些什么, 这就是我们东大老师每天的想法。

康尔·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我今天谈的话题是“默会理论与艺术学人才培养”。仲呈祥先生等人编写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要求》中要求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生应具备艺术创作实践方面的能力, 有条件的博士生要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积累一定的创作经验, 为认知艺术规律和创作理论提供丰厚的资源。但我们现在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的课程并非如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哲学界有一个理论叫“默会理论”, 认为人类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叫明确知识, 一类叫默会知识。有些知识是可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 属明确知识;有些知识是不可以或非常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出来, 就是默会知识。在默会知识中又分强默会知识和弱默会知识。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通过言说讲清楚的。所以该观点认为, 可以通过语境而获得认知。就是把大学, 把院系办成泡菜坛子, 让学生在里面熏陶、浸染就能够掌握许多难以言说的知识。陶渊明在看到落日时说“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实际上是说不清楚的。这种理论对我们培养研究生很有启发。我们应给研究生提供大量的默会机会, 可以开一些必欣赏、必研究的艺术作品目录, 同时应当全力营造默会环境, 譬如说, 引进海外高校的住校艺术家计划, 养一些艺术家在学校创作, 尽管不需要他们上课, 但他的存在就是不一样。我认为, 讲述与默会、告知与体悟其实是艺术传授的两条不同的路径, 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教育方法一定是局促的, 如果随意偏废, 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只有依据知识板块中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的构成, 准确把握讲授与默会、告知与体悟的关系, 相得益彰, 才是艺术教育的正道。

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我的发言是“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为跟国外相对应, 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当叫艺术史, 这样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接口。我认为这个专业的本科设置还是要回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因为这个规定的第二条上有五小点概括了专业设置的要求:第一是这个专业作为基本专业设置时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第二是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第三是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第四是继承性较好。艺术史论专业起码能满足三个条件, 就是它有比较成熟和相对稳定的需求以及它的继承性。那么这个专业如何来开?我的观点有三点:第一, 这个专业是小众的;第二, 这个专业是精品的;第三, 这个专业是前道工序, 是为后面硕、博学位的生源作为准备的。我们不能把所有专业都推向市场, 因为国外的艺术史是一个非常耐心、长久, 而且要是相对发展的一个专业。艺术史论必须是艺术理论类专业中的一个特色专业, 不能被其它的专业替代。我觉得可能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个就是大综合, 如果我们要去找这个专业的特性, 没有大综合是找不到的。大综合实际上是为一个长期耐心发展的专业所做的一个铺垫, 所以大综合有点像文科院校里的综合实验班。关于这一点, 还有一些操作方式是可以借鉴的, 譬如书院式教育。书院式教育有两个最大特点, 一个是立足于专业的基础, 让这个专业需要解决古典文论、艺术史包括艺术史所统摄的一些相关的专业基础问题;第二个叫自主性或者探究性学习, 它是书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

尹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我的发言是围绕“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来谈的。一般地说, 中国艺术注重道德与伦理的人文科学, 西方艺术自从文艺复兴以来, 比较地注重自然科学。伦理与道德的标准早在孔子、释迦摩尼、穆罕默德时期就已经确定规范;而自然科学的创造、发明自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以后, 正方兴未艾。科学的计算机数字技术已进入了二维、三维艺术, 数码相机普及到手机功能,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带来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编辑、模拟、设计诸方面迅速发展, 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 而这些新科技技术都不是中国原创, 我们只有模仿、山寨版的跟进。科学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原创能力在哪里?中国的艺术与艺术教育与西方的艺术与艺术教育到底有什么异同?我认为, 中国艺术教育重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熏陶, 忽视了艺术教育培养科学创造性能力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教育重视审美教育, 忽略了艺术思维对科学创造才能的培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艺术家的教育, 更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提升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世界艺术史的普及教育要成为所有中国大学生的必修课, 人类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方法有历史的方法、宗教的方法、科学的方法, 艺术史的方法是宗教的方法与科学的方法的形象具体的体现。我们的艺术教育缺乏科学与艺术的创新能力, 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科学精神。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 缺乏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缺乏的是相关创造发明和保护专利的知识产权制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道德审美教育仅仅是人的内心感受的一个方面。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将有助于民族创造力的提升。

上一篇:中石油酒泉销售公司信息传递下一篇:司法考试复习资料:银行业监督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