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经典案例

2024-12-09

vb程序设计经典案例(精选8篇)

vb程序设计经典案例 篇1

VB程序设计教学中游戏化案例设计

href=“#”>

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我将VB程序设计课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模块:语言基础知识模块、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模块、数组及其应用模块、函数及其应用模块、基本算法模块。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我都采用了游戏化案例,让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用VB编写出相应的程序。

●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程序设计具有枯燥、抽象的特点,不容易被学生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相对比较少,学生对于程序设计内容感到比较难,对程序设计课程心存畏惧。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语句、语法等细节,使得学生感到内容枯燥、深奥、难学。课本上的案例相对独立,阻碍了知识的综合、迁移应用。每次一课时,短短40分钟,使得案例相对局部,弱化了创造性意识的唤醒和激发。案例的相对封闭性,扼杀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因此,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案例。

● 教育游戏化案例应用于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优势

1.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接触程序时,很多学生只是感到新奇。随着学习的深入,许多规则、定义、要求和机械的格式出现,使得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教育游戏化案例可以避免这些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2.基于实践,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个教育游戏化案例中,不仅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目标,而且需要能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游戏案例演变实践,完成模块内的知识整合。循序渐进式的案例演变,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向纵深发展,而且可以对前面案例涉及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回顾。

4.分层式游戏化案例的自主探索,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式案例演变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这条主线之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当前案例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自主拓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

● 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一:自动售货机

本案例作为“语言基础知识模块”的一个典型案例,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制作自动售货机。

知识目标:了解基本语句、基本控件,初步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教学过程设计:1.0版的任务设计中,了解按钮控件、print语句以及商品的文字显示。2.0版的任务设计中,了解图形控件,实现商品图形化显示。3.0版的任务设计中,完善界面,实现商品剩余数量、商品价格的显示。

案例二:幸运52

本案例作为“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模块”的一个典型案例,同时也介绍到一维数组、常用函数的使用。

知识目标:赋值语句、随机函数、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一维数组。

教学过程设计:1.0版的任务设计中,商品名称及其价格在程序初始化时赋值,用户只能猜一次(如图1)。学生通过这个任务的完成,基本能够掌握赋值语句、分支语句的使用。2.0版的任务设计中,增加了一个“随机出一商品”的按钮,商品名称和价格可以在多样商品中随机,学生通过这个任务的完成,基本掌握随机函数的使用,程序也更有趣一些了(如图2)。3.0版的任务设计中,可以给用户多次猜价格的机会,加入循环结构的介绍。4.0版的任务设计中,为了引入数组的概念,提出如果有很多商品在库中等待随机抽取,原来每一种商品定义一个变量的方式显得繁琐,自然引出数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案例三:会猜数字的机器人

游戏说明:用户设定一个商品价格,给N次机会让电脑猜。

知识目标:二分法、循环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是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常用算法,我们要尽量设计采用生动的案例。在学生循序渐进完成幸运52多个版本的任务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人类来设定商品及其价格,让电脑来猜价格,看看电脑是否比人厉害。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猜商品价格时候采取的方式,归纳出二分法的思想,让机器完成商品价格的猜一猜就很容易完成了。

案例四:趣味弹球

游戏说明:小球在窗口内运动,撞到墙壁后弹回,下方是空的,掉下去就失败,用户通过控制一个板左右运动接球,不让球掉下去。

知识目标:定时器、shape控件、按键事件。

教学过程设计:在学生学习完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掌握简单的一些算法后,可能会对继续学习VB程序设计产生倦怠,觉得程序设计也就这样,没有太多新意。所以我们要及时采用一些趣味游戏的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类案例的完成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五:小乌龟走迷宫

游戏说明:在一个迷宫格里,用户可以控制小乌龟从左边入口走到右边出口处。

知识目标:二维数组、按键事件。

教学过程设计:首先让学生试玩这款游戏,看谁最快控制小乌龟走出迷宫。其次引发学生思考,怎么画出不同的迷宫,键盘如何控制一个对象的运动。让学生自己实践,完成一个小小迷宫游戏。上交的作品,大家相互试玩,给出建议和意见。

案例六:聪明的小乌龟自动走迷宫

游戏说明:在一个迷宫格里,小乌龟自动从左边入口走到右边出口处。

知识目标:回溯法。

教学过程设计:首先让学生试玩这款游戏,观察小乌龟走迷宫的过程,其次引发学生思考,小乌龟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最后走出迷宫的,可以总结归纳出回溯法的基本思想。在上一个案例的基础上,学生要做的就是把控制小乌龟运动的这段代码,让学生自己完成代码的编写。

在VB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中,教育游戏只是一种教学形式,目的是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模块化的实施,从教学内容上对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类,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要求。在每一个模块中,教育游戏案例化教学法使得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基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教育游戏案例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才华和发散思维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程序开发的能力,使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vb程序设计经典案例 篇2

一、软件专业案例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目前在许多职业学校中, 软件专业课程的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并没有考虑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那么, 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软件人才的培养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软件行业特点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一定懂得很全面、很高深的计算机知识, 但却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某一方面或某一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小型软件或模块的编码设计能力、基本的软件调试和维护能力等。而现有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模式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重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 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软件开发中强调算法的巧妙和高效。

其次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使得软件开发工具不断地更新换代, 由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的结构、软件设计的思维方式都有了根本的改变, 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软件人才培养。

二、《VB.NET程序设计》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VB.NET程序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主要采用边讲边演示的方式进行, 在老师进行案例讲解和演示之后, 让学生进行实践, 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 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单纯从这个角度说,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必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1、案例选择的专业性:

软件开发设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工程, 因而我们在选择案例时, 应从专业角度对问题进行审视和洞察, 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及评价。所选择的案例应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例如:在《VB.NET程序设计》课程中, 我们结合《校医院医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软件的开发, 选择典型案例, 符合数据库管理的特点, 适合于结合数据库进行软件开发, 能够以专业知识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从而得到合理高效的结构和数据流程。

2、案例的代表性:

由于IT行业的飞速发展, 我们选择的案例应该紧跟软件产业的更新换代, 能代表最新的数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避免陈旧过时的案例。比如, 在控件数组方面, 我们结合医院卖药系统卖药界面给与详细具体的讲解。控件数组的应用可以是动态的, 当需要出现修腰的控件可以动态的生成。

3、案例的知识性:

因为我们所选择的案例是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 所以必须与教学大纲相结合, 能够将课程学习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合理地分布在各个案例中, 同时将教学的难点分散, 在每个案例中突出各自的重点。比如在连接数据库操作中, 应用类Sql Database中的Create Connection方法、Select Query方法、Delete Query方法、Update Query方法、Insert Query方法分别实现数据库的连接、查询、删除、更新和插入操作, 在应用程序中所有的操作的实现都包含了, 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由以上案例教学在《VB.NET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我们发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在于通过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教学过程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教学同时一定要做好案例的更新、改进、整理和积累, 对案例资源库进行及时的维护、更新、完善、补充。只有我们每个教师都做有心人, 不断丰富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 推陈出新, 我们的案例才有生命力, 案例教学过程才能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康际科技:《VB.NET程序设计》,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年1月。

[2]Tony Bain;Denise Gosnell:《VB.NET和SQL Server 2000高级编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

vb程序设计经典案例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 VB程序设计 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不断被尝试应用到教学中。目前,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课,而不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程序设计类课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以下简称VB程序设计)就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具有独立编程的能力。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程序设计类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使用案例教学法做了研究和尝试。

一、课程分析

案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通过案例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行为能力,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在以往的VB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一开始都是介绍程序设计基础、数组、过程和函数等知识,接着是介绍对象、控件、属性、方法和事件等内容。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上看,这种安排无可厚非,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素质和兴趣来看,这种方式较难行得通。而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从实用的案例入手,学生先观看、模仿,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学习各种知识,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学习气氛轻松愉快。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以致用,避免了枯燥、繁杂的理论说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大有帮助。

二、案例的设置

1.案例的标准

VB程序设计课程大纲要求在70学时中完成程序设计基础部分及数据库管理等内容。教学目标为使学生具备编程能力、与数据库的连接及读写数据库中数据的能力,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即:通过本学期的理论学习,学生能够完成整个软件编制的全部过程。因此,教师在设置案例时,应该充分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即所设置的案例应该包括VB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也应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

在设置案例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操作员理论练习系统”的案例。该案例包含了程序设计基础、对象控件、文件管理等内容,根据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实际情况,还可以单独增加数据库管理等要求稍高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为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以3~5人为一组。

2.案例的分解

在总体目标确定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可以独立制作的子案例,并且重新编排课程进度计划,把有些内容提前,有的内容置后。比如先做界面以及界面的连接,后学程序基础等。但子案例的设置必须符合总体目标的要求,即将所有的子案例综合在一起必定是完整的软件。举例如下。

在课程的开始,教师就将本学期的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总体目标有所认识,也让好学的学生有自学的方向。完成该案例后,可以达到以下的目的:

(1)掌握数据的基本类型、表达式及三种类型语句等程序设计基础;

(2)掌握常用控件属性、事件及方法的设置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

(3)掌握文件管理及数据库管理。

3.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目标,考核方式也应该是理论和实际并重。故笔者将最后的考核模式确定为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和软件效果。具体要求为: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等,由老师和小组长共同打分;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由老师负责考核;软件效果则是整个学期上完课后,考查学生对软件运行的掌握程度,由任课老师和小组长共同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评分。将以上三项成绩按平時成绩占20%、理论考试占40%、软件运行效果占40%折算后之和,即为学生本学期的最终成绩。

三、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案例教学法后,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依赖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作用的发挥,二是学生的总体与个体状况。教师的作用要得以发挥,需要依据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与素质能力上均有所欠缺,这种欠缺使案例教学有其特殊性。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案例设计及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1.案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首先,案例设计要紧扣主题,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主要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其次,应该注意难度,若案例难度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太多,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因为学不懂而放弃。故在设计案例时,教师应选择叙述简洁、条理清晰、明白易懂的案例,或者对难懂的案例进行模仿改造。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教师将要解决的问题化整为零,逐步深入。学生会在分析小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案例的理解,由依赖教材理论知识解释问题,到最后依靠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

3.每次课后进行概括总结

总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教师肯定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和符合逻辑的分析,并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二是再次强调本次课所涉及的知识要点,以便学生课后复习,使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

四、实施效果

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心境、课堂氛围发生了根本变化,但这也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缺课、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明显减少。课后,很多学生还自发地组成兴趣小组进行钻研。

实施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弥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距离,并将很多专业课的知识较好地融合到一起,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小结

对学生而言,每个案例既是知识的获取、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同时又是艺术的享受和参与。案例教学法将学习、掌握VB语言这个枯燥的过程,变成“快乐学习”,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提升了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不但解决了程序设计课时少、知识点多、实效差、与应用脱节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VB教程一:第一个 VB 程序 篇4

点击桌面上的 Visual Basic 图标,在弹出的如图一的窗口中选择“创建标准 EXE”按钮,

图一

确定后的状态如图二

图二

这就是创建了一个新的“标准 EXE”文件了。

二、工作界面简介:

默认的 VB 工作界面由标题栏(1)、菜单栏(2)、工具栏(3)、工具箱面板(4)、程序设计区(5)、项目窗口(6)、属性窗口(7)、布局窗口(8)组成,至于它们具体有什么作用,我们将在以后的实例学习中接触,这里就不予以说明。

三、编写我的第一个应用程序:

<1>、应用程序要产生的效果:

创建的应用程序要有什么样的功能?这是开发每一个应用程序必须最先想到的。

我们的第一个应用程序非常简单,使用者只需点击程序上的一个按钮,程序界面上就会显现“跟我来学 VB 神童教程”字样。

<2>、开发思路:

根据应用程序要实现的功能,那么我们至少需要制作一个按钮、一个程序界面,为了让应用程序更规范,我们还需要创建一个用来显示“跟我来学 VB 神童教程”字样的容器。

<3>、具体制作过程:

1、创建一个新的“标准 EXE”文件,如第一步所做。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以 Form1 为标题栏的程序界面就是我们需要的“程序界面”,也是用户首先看到的对象,所以尽可能将其做得美观一点。

当然,对应用界面的美化问题我们将在以后探讨,

2、根据开发思路,现在我们来制作按钮。

双击工具箱面板上的命令按钮(Command Button)图标,如图三:

图三

然后你会发现程序界面上多了一个命令按钮,如图四:

图四

用鼠标拖动新建的按钮到适当位置,如图五:

图五

再创建一个标签按钮,双击如图六的图标:

图六

完成后程序界面如图七:

图七

用鼠标拖动标签按钮到合适位置,如图八:

图八

将鼠标放在标签按钮左右边缘任意一处,当鼠标呈左右键头时横向拖动,把标签按钮拖长,最后的程序界面如图九:

图九

3、对按钮属性进行设置:

开发任何应用程序,在完成界面布局后,应该就每一个元素进行属性设置以达到自己的要求。

当然,也可以在元素布局的过程中进行属性设置。 首先点选箭头状的“选择”图标以便进行选择,如图十:

图十

选中程序界面上的命令按钮,然后找到属性面板,如图十一:

图十一

vb程序设计实验心得 篇5

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应用每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单元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项目,设计编写一个小作品;学完整个课程后,完成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编程项目,使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以项目完成为手段,全面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vb程序设计实验心得4篇vb程序设计实验心得4篇

一.目的

1.为使学生掌握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组建编程的知识实际技能,除了系统地讲授必要的知识,上机练习,做作业外,还应该对学生作较全面的编程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即作课程设计,以达到如下目的: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掌握应用编程和组建编程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项目设计能力。

2.独立地根据一定的项目要求,查阅资料,写出项目开发目标,分析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课程知识,提出解决方案,编码并上机调试完成系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二.要求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在某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完成一个教师布置的、或学生自己拟定的、知识覆盖整个章节的,有一定综合性和难度的项目,要求学生描述出要达到的目标、围绕目标,收集资料和素材,复习所需的课程知识,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直到项目的完成。最后的成果要有完成的作品和相应的文档。

2.在课程结束后,完成一个大的编程项目,其要求与课程单元的项目差不多,只是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知识覆盖面更广,工作量更大,以全面促进学生复习和梳理学科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文档的书写和编制。

三、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我们还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监督和管理。

1.首先讲清楚课程设计的意义,让学生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随时巡视和监督,了解把握和控制课程设计的进展;

3.将学生的作品集中展示、评价、打分,可以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在此过程中可以明确标准,自觉地按照标准来调整自己地学习;

4.将课程设计作为学期成绩的一部分记载,大约占10%,必须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参加考试,课程设计不过关,即使考得再好,也不能过。

四、取得的效果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篇6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第一节 IF语句 【教学目的】 1、 掌握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2、掌握条件表达式的分类、运算符和优先顺序。 3、掌握IIF函数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三)新 授 一、条件表达式 1、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1)关系运算符 < , <= , = , >, (2)关系表达式 格式:〈表达式1〉〈关系运算符〉〈表达式2〉[〈关系运算符〉〈表达式3〉…] 2、 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VB提供的逻辑运算符有:And、Or、Not、Xor、Eqv、Imp等6种 (1)类型应一致。 (2)与数学不等式不同 (3)字符型数据按其ASCII码值进行比较。 3、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not → and → Or → Xor → Eqv → Imp (1)同级运算按照它们从左到右出现的顺序进行计算。 (2)可以用括号改变优先顺序,强令表达式的某些部分优先运行。 (3)括号内的运算总是优先于括号外的运算,在括号之内,运算符的优先顺序不变。 【例5-1】设变量x=4,y=-1,a=7.5,b=-6.2,求表达式x +y>a + b And Not y < b的值。 分析:(1) 先作算术运算: 3 >C1.3 And Not y < b (2) 再作关系运算: True And Not False (3) 作非运算: True And True (4) 最后得: True 【例5-2】判断某个年份是闰年的根据是年份数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1)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 (2) 能被100整除,又能被400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 设变量y表示年份,写出判断y是否闰年的布尔表达式。 解:判断y是否满足条件(1)的布尔表达式是 y Mod 4=0 And y Mod 1000 判断y是否满足条件(2)的布尔表达式是 y Mod 100=0 And y Mod 400=0 两者取“或”,即得判断闰年的布尔表达式 y Mod 4=0 And y Mod 1000 Or y Mod 100=0 And y Mod 400=0 二、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 单行If语句的语法格式为: If〈条件〉Then [<语句序列1>] [ Else<语句序列2>] 单条件选择结构的.流程图 如果 条件 {该(选择)条件成立吗?} 真 a1块 {条件成立时所执行的操作块,一般为非空块} 假 a2块 {条件不成立时所执行的操作块,可为空块} 单条件选择结构是最常用的双分支选择结构,其特点是:所给定条件(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为真,执行a1块;如果为假,则执行a2块。如图示。 说明: (1)这里的a1块或a2块可以是空操作块(简称空块,也就是不作任何处理的操作块)。 (2)如果必须设立空分支时,应该把它设在选择条件为假的相应分支(如a2块)中。 (3)实现单条件选择结构的语句是If语句,在V B中有行If语句和块If语句两种。 【例5-3】输入x,计算y的值。其中 分 析:该题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段函数,它表示当x≥0时,用公式y=1+x来计算y的值;当x < 0时,用公式y=1-2x来计算y的值。在选择条件时,我们即可以选择x≥0作为条件,也可以选择x<0作为条件。在这里,我们选x≥0作为选择条件。这时,当x≥0为真时,执行y = 1+x;为假时,执行y = 1-2x。 设计步骤如下: (1) 建立应用程序用户界面与设置对象属性。 (2) 编写程序代码。 写出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x = Val(Text1.Text) If x >= 0 Then y = 1 + x Else y = 1 C 2 * x Text2.Text = y End Sub 【练习1】输入整数x,根据x的值显示是奇数还是偶数。 提示:在文本框中显示结果。 方法:提问,可让学生板书,最后讲评 【例5-4】学校对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进行奖励,获奖的条件如下: (1) 所考5门课的总分超过450分。 (2) 每门课的成绩都在88分以上。 (3) 前3门(主课)的成绩都在95分以上,其他两门(非主课)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 输入某学生5门课的成绩s1、s2、s3、s4、s5,判断他是否能够获奖。 分析:依题意列出3个条件表达式: (1)s1 + s2 + s3 + s4 + s5 >= 450 (2)s1 >= 88 And s2 >= 88 And s3 >= 88 And s4 >= 88 And s5 >= 88 (3)s1 >= 95 And s2 >= 95 And s3 >= 95 And s4 >= 80 And s5 >= 80 设计步骤如下: (1) 建立应用程序用户界面与设置对象属性。 (2) 编写程序代码。 窗体中各控件的属性设置见教材P69 可以写出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1 As Single, s2 As Single, s3 As Single, s4 As Single, s5 As Single Dim p As String s1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1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2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2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3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3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4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4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5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5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t1 = (s1 + s2 + s3 + s4 + s5 >= 450) t2 = (s1 >= 88 And s2 >= 88 And s3 >= 88 And s4 >= 88 And s5 >= 88) t3 = (s1 >= 95 And s2 >= 95 And s3 >= 95 And s4 >= 80 And s5 >= 80) If t1 Or t2 Or t3 Then p= 可以获奖! Else p=不能获奖! p=Str(s1) & , & Str(s2) & , & Str(s3) & , & Str(s4)&,& Str(s5)&Chr(13)& p Label1.Caption = 该生五门课的成绩分别是: & Chr(13) & p End Sub 分析:(1)InputBox语句的格式。 (2)程序中p变量的作用。 【练习2】修改程序中的条件,让学生编写程序。 提问及讨论 【例5-5】利用输入框函数输入3个不同的数,选出其中最大的数。 设计步骤如下: (1) 建立应用程序用户界面与设置对象属性。 (2) 编写程序代码。 可以写出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a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1个数:, 输入框, 0)) b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2个数:, 输入框, 0)) c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3个数:, 输入框, 0)) p = & a & , & b & , & c p = p & 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If a >b And a >c Then p = p & a If b >a And b >c Then p = p & b If c >a And c >b Then p = p & c Label1.Caption = p End Sub 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编写求最大值的程序段? 【练习3】利用输入框函数输入4个不同的数,选出其中最大的数。 提问,讨论,练习三、IIf函数的语法结构为 格式:IIf(〈条件表达式〉,〈真部分〉,〈假部分〉) 【例5-6】例5-3中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可以改为 输入x,计算y的值。其中: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x = Val(Text1.Text) y = IIf(x >= 0, 1 + x, 1 C 2 * x) Text2.Text = y End Sub (四)总结: (五)作业: 1、利用输入框函数输入4个不同的数,选出其中最小的数。 2、输入整数x,根据x的值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0。

vb程序设计经典案例 篇7

1 案例教学

VB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逻辑分析和实践操作都很强的课程,在VB教学中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启发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把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预先设计的一个或几个案例之中,然后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旧知识,哪些新知识,最后在与同伴的合作,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一般有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讨论阶段,总结、评价和反馈阶段。在案例准备阶段,教师要认真准备教学案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对基本知识点可选择一些突出本知识点的、有趣的、与学生生活或专业相关的、有实际意义的短小案例,案例的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另外再设计一个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大型案例,随着课程的讲授大型案例逐步完善,难度逐渐增加,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印象。案例分析讨论阶段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深入案例,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与处理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确定案例涉及的基本原理,把握案例中的重点、难点,明确学习的目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运用相应的理论、概念与方法去解决问题。案例分析讨论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自己提出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考虑到。评价与反馈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步,它既可以巩固案例讨论的成果,发现讨论中的不足,还可以为以后的案例讨论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2 小组学习

VB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与体验的课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融入,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学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所谓的小组学习是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学习,小组中的成员都参与到明确的具体任务中,小组成员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1 科学分组

科学分组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分成几组就可以了,这只是形式上的分组。要真正达到组内协作学习的目的,就要讲究分组的策略,分组时必须要注意组员的数量、搭配以及分工等等。首先,组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会减少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太少了又不能充分发挥出协作学习的特点。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其次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差异。建议按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好、中、差将学生分到一组,每组的计算机“高手”辅助老师答疑、指导、帮助其他组员,这样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平衡有利于组间对比和竞争。最后要注意性别差异。通常大多数女生对教科书和理论知识比较感兴趣,男生对实际操作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这样男女搭配互相取长补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要求每组有一个组长,一个发言人,一个记录员,一个辅导员,可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或轮流担任。组长组织整个小组的学习活动,包括组织讨论、实验、课外学习,收交、检查作业等。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或演示讨论结果。记录员记录小组记录,包括学习活动过程、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等。辅导员是计算机“高手”负责辅导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

2.2 组内协作学习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案例,提出案例要求、案例目的、案例重点及难点。同学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独立思考,然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各组员积极讨论,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过程和讨论结果,将本组的分析结果进行汇总整理,然后给出一种或多种解决方案,各组员针对解决方案写出程序代码。实验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调试程序。教师和各组辅导员同时答疑,各组辅导员在本组内答疑,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批阅所有小组的疑难问题,找出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讲解,其余则进行个别辅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再次讨论分析问题,然后修改调试程序直到运行成功。案例实现后,每组还有必要理清思路,记录案例实现过程、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2.3 组间竟赛学习

同一案例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有的方法简单但容易理解,有的方法难但效率高。不同小组的实现方法可能不同,所以组间交流学习就变得非常必要。教师组织各组发言,每组发言人讲解本组的案例思路、案例实现过程,最后展示案例。每组发言完后,其他组进行点评、打分。然后进行小组自评和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通过学生充分地交流自己参与案例的体验、经验和教训来进行,从而使学生获得较为真实的自我认识,最终完善知识的建构。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思维实情做出“多值”评价,不能单纯地以“对”或“错”来评价,还应指出“好”与“坏”、“繁”与“简”、“难”与“易”,是否有创新的精神等。同时还要注意“激励”评价。要鼓励学生善于和敢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个人独特认识的要大加鼓励,错误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要在肯定学生已经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再想一想,或听听别人的意见;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既要符合社会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案例教学和小组学习模式在VB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明确学习任务为前提,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过程完成案例的一个过程。教师设计好案例,用完成案例做动力,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案例实现过程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与他人合作开展交流和讨论,学生都增强了主体意识。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看成自身的事,才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

在教学中过程中,教师首先是为学生做背景知识铺垫,主要包括VB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等,但不能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是对重难点和必须要了解的知识点和概念进行大体上的介绍和讲解。然后是引出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把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难点及重点进行归纳、分析,这些需要在课堂中集中解决。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后,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模仿和拓展。最后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展开案例教学的研究过程。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和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案例,要组织案例活动小组,采用小组学习法,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个学习、探索、创新、提高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案例教学和小组学习模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教师和学生都要精心准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案例。除经典的独立案例外,将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典型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案例的实践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不但可以对整个VB应用程序的开发有观念上的认识,也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教和学两方面组成的。教师要精心准备,学生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将案例交给学生阅读,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学生则结合教材查阅资料积极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将案例中所含知识点和重要概念一一预习,仔细琢磨,然后分析研究案例、组内讨论案例、编写案例、组间展示案例、评价案例、总结案例。

4.2 案例实现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首先将案例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分类汇总,重点、难点及时归纳整理。其次将有创造性的案例实现方法及针对同一功能的不同实现方法进行整理并进行点评,这样能提高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最后将程序调试中出错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及时进行整理。学习程序设计要领会、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程序调试时出错的地方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归纳讲解,就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组织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程序案例,使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学习该课程后,还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开发出了不少有特色的实用软件。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牛又奇,孙建国.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3]吴昌雨.案例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0(3):49-51.

浅析中高技VB程序设计教学 篇8

Visual Basic以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各技工学校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而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以及老师如何教好这门课,也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中高技学生学习VB的一些实例,总结出技工学校VB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供广大技工学校的师生交流与学习。

VB语言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特别是中技的学生普遍是初中文化水平,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比如数学和英语知识就比较缺乏,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恐惧心理,丧失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下面首先谈谈中、高技校学生VB程序设计教学都适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从演示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程序入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是枯燥无味的,也是很被动的。笔者在5年的VB程序设计教学中,每次在上第一堂程序设计课时都给学生演示事先准备好的游戏程序,让学生一下就对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2004担任本校0316班的VB程序设计老师时,第一堂课就演示了一个打老鼠的游戏程序,给全班同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部分同学当时就表示要好好学习该门课程。

二、打破课本原有的体系结构,大力推行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大部分VB教材总是一开始介绍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等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然后介绍VB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函数与过程,其次再介绍VB的语句类型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最后才介绍常见控件和实例。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来看,这样安排无可非议,但是大部分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会感染班上其他同学,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我们在技工学校的程序设计教学中首先应从最基本的实例入手,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编写不用写太多代码的程序,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我已经能做程序了”的成就感。

三、在实例教学中巧妙地添加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在VB程序设计的学习中,一些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数据类型、变量、常量、函数与过程。由于这些知识都比较枯燥,讲纯粹的理论课学生不太愿意听。笔者在0714班的教学中就没有抽专门的时间讲这些东西,而是把这些知识点融合在实例中。比如,在讲数据类型时,就是在程序实例中故意把变量类型定义成错误的类型,当程序运行出错时,找到出错的原因,把变量类型改正过来以后程序的错误排除,让学生感到变量类型的重要性。然后讲解几种常见数据类型的用法和变量的定义及分类。

四、采用“循序渐进法”,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程序设计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学习语言、阅读程序和编制程序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这些训练分解成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1.模仿阶段

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熟悉VB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笔者教给学生的是四步骤(第一步添加控件、第二步改属性、第三步写代码、第四部调试运行),使学生初步掌握 VB编程的基本过程,为下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采用模仿式的教學方法,结合程序讲VB的基础知识,以讲实例程序为主,并通过模仿来编制类似的程序,提高简单程序设计的能力。

2.简单编程阶段

这一阶段教学目标为在熟练掌握 VB语言的基本语句和了解简单的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脱离老师的原程序自己编写比较简单的一些程序,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程序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能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带有原代码的程序并能读懂它,培养学生理解程序流程,能根据程序结构流程图编制程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综合编程阶段

该阶段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讲解使学生能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较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提高开发简单实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五、适应中级技工教学的方式

以上主要就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然而技工学校的学生又存在中级和高级之分,特别是对于中级班的学生来说,学习程序设计就显得尤为困难。下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来谈谈中级技工学校的教学方式。

1.对中级学生实行手把手教学和组建学习小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由于中级班的同学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只上了初中二年级就来读技工学校了,所以说基础非常薄弱。笔者在0614班的VB教学中就遇到在编写计算圆柱体的体积的程序时,班上有一大半的同学都不知道计算公式。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笔者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课堂练习上重点辅导,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放弃他们。同时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程序设计水平比较欠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对他们有一个促进作用。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去做才能发现自己的缺陷。通过两个月的努力,该班同学的程序设计水平有比较大的提高。

2.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讲一些中技学生感兴趣的程序

由于中级班的学生比较贪玩,特别是由于网络游戏的兴起,很多学生对游戏和病毒很感兴趣。笔者抓住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穿插讲一些游戏和病毒的小程序。比如在讲到有一些带有恶意的病毒程序有删除文件的功能,笔者就编写了一个如何删除指定目录下的文件的小程序,学生很感兴趣,课堂练习时全班同学做得非常认真,就连平时很少做作业的同学都在认真做,下课了还不愿意离开,最后还用笔记本抄了原代码才离开机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编写了一些和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程序,比如“电脑开奖”“计算器”“猜数字”“打字游戏”“交通红绿灯”“秒表”等一系列的程序,大大提高了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抓住中级班学生的思想特点,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笔者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放下架子教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高高在上地上课。以前,笔者总爱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没做作业不守纪律成绩不理想等等。中级班的学生处于心理发育期,很容易有逆反心理,越是正面教育、讲大道理,有时候结果偏偏适得其反。后来笔者改变了方法,不刻意去强求学生做什么,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是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一些,同时课后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笔者总在课堂上强调:“上课时我是老师,课后我们就是朋友”,师生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只要学生喜欢你了,就很容易把他们拉到课堂上来了。

笔者将以上一些改革和探索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技工学校的VB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基本掌握VB这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具备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能成为软件产业的蓝领工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上一篇:电视剧《天使的幸福》分集剧情下一篇: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