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1篇)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看图猜故事
出示《乌鸦喝水》的图片,问: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那个故事?(生答)那么,谁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这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部书。《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伊索寓言》这本书,一起去阅读——狮子和鹿,齐读课题。(读准轻声“狮子”)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每节写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交流检查
1、出示词语:匀称 精美别致 珊瑚
读准多音字“称”,区分几种读音并组词,把这些词语藏在句子中读一读——
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抱怨 撅起 配得上
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撒开长腿 甩在了后面 使劲一扯 挣脱出来
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谁能用很概括的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如学生有困难,老师先示范。
预设:欣赏美角 抱怨细腿 狮口逃生 懂得道理
5、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学生有困难,出示句式帮助理清思路:鹿非常欣赏(),而抱怨()。但是当(),那()让它(),而()帮它()。
6、教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品读语言
1、故事发生在一片丛林中,丛林里住着一只漂亮的鹿,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现在我们就是这只漂亮的小鹿,来,谁快来夸夸自己。指导读“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点拨过程中,师引导学生紧抓“多么……多么……”来体会鹿的自我欣赏——指导朗读;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自我欣赏,很高兴——多么……多么…… 自我陶醉了—— 自我赞美——
生齐读
2、引导用“多么……多么……”说话训练
3、小结导入:清清的池水让小鹿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美丽。这时,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指名接着读。
此时,鹿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从哪些词语读出来?——没精打采、抱怨、撅起嘴、皱起了眉头。
鹿原先是兴高采烈的,现在——没精打采,为什么?你读。理解“抱怨”,鹿是怎样抱怨的?生读
此时,我不仅听到鹿的抱怨声,还看到她神情的变化,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生齐读。
小结:清清的池水,也让鹿看到了自己的——不美丽。
4、但是,一场怎样的遭遇让鹿改变了看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惊心动魄的一幕——
5、创设情境引读第六自然段
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到过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对于弱者来说,那将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这样吧,现在我们就到森林深处去亲自体验一下。闭上眼睛:清清的池水边,一头小鹿正在悠然地喝水,突然它发现了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身材是那样匀称,皮毛是那样光滑,特别是两只鹿角就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风吹来,他忘情地欣赏着,殊不知远处的树丛中,两只虎视眈眈的眼睛正在注视着它,一场厄运就这样降临了—— 出示PPT:
(1)读懂1、2两句话,体会有力的腿让它甩掉狮子—— 鹿猛一回头……,(惊叫)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好险哪!)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甩在后面。鹿心想:(惊魂未定,危险紧接着来临了)
(2)读懂3、4两句话,体会美丽的角让它重陷险境——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挡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心想: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3)品味“甩、挂、扯”三个动词
这段话中的三个动作很精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演一演,老师在几个惊险地方配上画外音(“好险哪!”)
(4)再次引读5、6自然段,感受惊心动魄的“狮口逃生”
五、悟寓意,谈体会
1、经历了这次生死逃难,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齐读最后一段。读出鹿此时的心情——叹气
2、这片丛林,这只狮子,让鹿知道了——(生谈体会)
是啊,这次逃难,让鹿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丽!生齐读最后一句。
3、创设情境思辨鹿角是否“实用”
师:惊魂未定的小鹿回到家里,把今天遭遇告诉了爸爸,并要求爸爸把它的鹿角锯掉。同学们讨论一下小鹿该不该这样做?
让学生通过思辨明白(1)美丽外表不一定是有用的,但也不能因为有些东西存在某些缺点而否定它的优点;(2)虽然外表不漂亮,却很实用;(3)有的东西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优点就可能变成缺点,缺点也有可能变成优点。
4、小结出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5、联系实际深化体会
小红特别喜欢音乐,双休日坚持学习,同学们经常能欣赏到她动听的歌声和琴声。现在她想竞选班级的文艺委员,同桌小明首先反对:“我不同意,她经常不认真订正作业。”同学小丁也反对:“她有时忘记做值日。”同学们纷纷列举小红的不足之处,小红羞红了脸……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说?
五、拓展延伸
在这快节奏的世界里,寓言犹如一种别致的快餐,能让我们品味以后获得智慧,让我们和寓言交上朋友,享受寓言带给我们的快乐!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
狮子和鹿
读故事 欣赏 美角——差点送命 抱怨 细腿——狮口逃生
悟寓意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教学反思:
首先我以故事导入,一是激发其学习兴趣,二是所学的课文作适当的铺垫。接着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安排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反馈时我分三组出示词语和片段,旨在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尤其是三个多音字,读通课文并概括出每一个片段的主要意思,为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降低难度,但从抽到的两个学生回答看,三年级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出示我预设的PPT给以帮助,学生借助提示就轻而易举地能说了,然后我小结读懂故事的基本方法:抓关键词语。
第二环节是品语言。我抓住了三个画面:欣赏美角、抱怨细腿、狮口脱险来品读课文。抓住“多么……多么……”帮助学生感受到鹿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第一和愉悦,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说话训练提升体会;在“狮口脱险”这一部分,让学生抓住“甩、挂、扯”三个动词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惊心动魄,并配上“画外音”读好这段文字,效果比较好。
在悟寓意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思辨:小鹿要不要割掉鹿角。我的本意是有正反不同的意见进行辩论,但当时的学生没有一个同意小鹿割掉鹿角,只有一种意见。我就临时改变的教学思路:请你告诉小鹿为什么不同意割掉鹿角?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适时地予以引导,最后把学生零散的思路进行整合,出示了寓意。这样,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言,又帮助他们建立系统完整的思维模式。为加深体会,我给他们一个事例,希望学生能联系实际加以体会。对这一环节,评课的老师也提出了值得商榷的建议:似乎有点品德课的味道了,还不如补充一些跟寓意相关的名言名句,扩大积累。有几个地方其实还可以再落实到位一些,在备课时应多准备一些故事,有备无患。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关键词:狮子和鹿,寓意,教学设计
一、教材概述
《狮子和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4课, 本文主要讲的是丛林里有一只鹿, 它因为自己的角长得漂亮而非常欣赏, 而讨厌自己细长的腿。而当狮子来袭的时候, 它喜欢的角让它差点丧命, 救了它的命的反而是它讨厌的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 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 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 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小学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对童话故事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活泼、乐学, 喜欢读书、表演和创编童话故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己的独立阅读能力, 读懂课文内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通过阅读和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的内容, 培养自读能力, 能感受到课文的寓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 相互交流, 讲述自己所明白的道理。
四、学习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在多媒体环境实施教学。需要准备关于本寓言的图片、导读;拓展阅读的电子书包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 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动物园见过什么动物?
当有学生提及到鹿或狮子的时候, 重点介绍其习性特点。
(播放《狮子和鹿》视频)
师:同学们, 视频里的动物是不是狮子和鹿啊, 有一则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里, 讲的是狮子和鹿的故事, 鹿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如图1) 。
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 让鹿说出这样一段话, 让我们进入课文, 听一听狮子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2. 初读故事
(1) (播放《狮子和鹿》课文朗读) 。
师: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你能用比较短的几句话说清楚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然后再指名说, 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完整, 尽量用简短的话) 。
(2) 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读错的字词, 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教师点拨小结:理解“匀称”;用近义词和上下文来理解“抱怨”。
(3)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音准、句通、文顺”, 其他学生边听边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记号。
(4) 学生再次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走进故事
(1) 再读“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 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 (如图3)
请学生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
(2) 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请你找找。学生朗读,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 (如图4) 。
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还能用哪些词来赞美它? (利用电子黑板展示课件, 如图5)
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 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兴奋、惊讶) ?
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
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 多么______!
我们的祖国多么______, 多么______!
____________多么______, 多么______! (如图6)
(3) 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找找相关内容 (如图7) 。
学生朗读句子。
谁能读好这一句, 带着怎样的表情 (皱眉) ?
练习:选句。
唉, 这四条腿太细了, 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唉, 这四条腿太细了, 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
唉, 这四条腿太细了, 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吗。 ()
(4) 过渡: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 美丽的角差点儿送它的命, 这是怎么回事?
难看的腿有什么优点?美丽的角又有什么缺点?
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4. 拓展阅读
利用电子书包请学生自愿选择拓展阅读“《狮子和鹿》拓展阅读”、“开心读-糖果雨”、“大狮子和小老鼠”、“群鸟学艺”、“狮子的头发”、“狮子照镜子”、“小乌鸦和小狐狸”以及课件中的“朋友与熊”等阅读资料 (如图8) 。
(将拓展阅读的内容提前放置到云端书柜, 学生打开云端书柜任意选择一篇阅读)
5. 品行升华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狮子和鹿》, 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吗?大家从这篇寓言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以后大家会和这头小鹿一样有这种错误的想法吗?
小结:很高兴同学们能从这则寓言里悟出这么多道理来, 在生活中, 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 正所谓,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板书) 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 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 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绕口令 (如图9) , 自己写一下感想!
六、学习评价
(1) 通过复述课文和交流讨论, 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篇3
第一,教学时间安排显得前松后紧。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划分意义段的部分花费太多时间。到后来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显得十分仓促。如果,能够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给充分的时间学生讨论、思考,再让学生发表他们的看法,从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后,鼓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说明问题,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安排和组织,就能够使大部分学生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了。
第二,语调和语速问题。语速偏快是我一直存在的问题,尽量减慢语速,重点、难点或者指令语尤其减慢,而且重复两、三遍,学生才能记得或者来得及用笔记下重点。另外,语调起伏不大,缺乏抑扬顿挫,这样学生会很容易觉得沉闷和疲累。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课文、语段用不同的语调,整节课堂会生色不少。
总结了五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后,这节课也有一些做得好的地方:
第一,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都能够突出,基本上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能够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
第二,授课思路比较清晰,条理分明,整节课能够比较流畅地完成;
第三,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比较自然;
第四,感情朗读指导得比较到位,能够很好地通过朗读体会态度的变化;
第五,在展现道理的时候,通过对话、练笔既能够总结全文,也能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对道理的感悟自己编写对话,从而引出寓言的道理所在。这种思维的拓展,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切实明白道理。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篇4
本文的重点是了解和引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不同态度。难点在于理解文本和理解故事的真相。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我首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了解鹿对其角和腿的不同态度。当学生们读到美丽的角几乎杀死了鹿,而丑陋的腿却让它从狮子的嘴里逃走时,我创造了一个情境:在这一刻,狮子会对它的角和腿说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演讲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能够比较鹿角和鹿腿的优缺点,并且对事物有了必要的理解。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所以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文中触发的真相。阅读后,我们将讨论理解和深化真理,让学生理解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之后,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他们不能以不变的视角来对待变化的事物,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这种变化,启发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不断变化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篇5
教学时间安排显得前松后紧。前面听故事导入,初读,以及抓两个叹气的句子为契入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感受惊险的过程中,在朗读上(包括个别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特别是齐读)花费了太多时间。虽然在设计中强调了略读课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悟的特点,但在操作中却没能很好地突出这一点,导致学生在感悟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和联系生活实际时由于时间仓促而没能很好地思考,教师给了学生过多的提示,把一些主观的意念加给了学生。
如果能够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再安排续写,给充分的时间学生讨论,思考,再让学生发表他们的看法,从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后,鼓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说明问题,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安排和组织,就能够使大部分学生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了。
总的说来,虽然这节课能够比较顺利,流畅地完成,但是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时间分配等还有十分多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篇6
汉滨区培新小学
郑晓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重点句的自读自悟,体会并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
3.通过对课文质疑,解疑,明白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1.同学们看,老师今天把谁请到我们的课堂? 2.你能夸夸小鹿吗?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美?
3.小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这件惊心动魄的事使它改变了看法。
4.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小鹿姐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狮子和鹿》的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大意
1.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吧。2.同学们请看,老师今天要考考你们了,敢接受挑战吗?那就先进入词语王国看看吧。
这里有也接受老师今天带来了三个门,智慧门、快乐门、趣味门,这些词语都藏在这里面呢,你能读好吗?
3.同学们可真棒!把这三关都过了,你们都拥有了快乐、智慧和趣味,恭喜你们!可
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哦,怕不怕?请看(出示“挑 战之门”),谁能选用刚才三道门上的词语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是啊,当鹿逃脱了狮口后,唉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
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三、细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因
1、美丽的角,有多美丽?难看的腿,有多难看?小鹿自己是怎样认为的?请同学们
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吧。
2.同学们,小鹿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还能用哪些词来赞美它? 鹿角确实很美!
美丽的小鹿,当你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你的心情怎么样啊? 那你就兴奋地夸夸自己吧!(再请生个别读)
3.小鹿可喜欢这两只美丽的角啦!可四条腿他就——不喜欢了。那小鹿为什么会
认为自己的腿是难看的呢?
4.小鹿的腿确实难看,可是就在他抱怨的时候,——(屏幕出示第5自然段,生齐读)
5.小鹿最终逃脱了狮子的追杀吗?那它又是靠什么脱险的呢?
6.是呀,危急时刻,小鹿就是靠他有力、灵活、快速的腿躲过了这一个劫难,此时此
刻,你觉得小鹿的腿怎么样?还是不是只是难看啊?
四、点明寓意,理解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同学们,小鹿姐姐的故事讲完了,其实小鹿姐姐今天来我们的课堂可不单单是来看看我们,它还特别希望同学们能从它的这个故事中有所收获,那你知道,小鹿姐姐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吗?
五、好书推荐
同学们,今天学的这个有趣的故事,来自《伊索寓言》,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呢,比如《狼和小羊》、《狐狸和蝉》、《狼来了》等等,请你在课后读一读这本书,老师相信,读完它你一定会变得更聪明的。
六、课后作业
小练笔:同学们,小鹿又来到茂密的大森林,看到美丽的孔雀,孔雀要和她比美,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板书设计】
28、狮子和鹿(寓言)
角 精美别致 差点送命
腿 细长难看 狮口逃生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篇7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涵咏语言, 领会文本“对比”特色,悟得文本内涵。
二、 教学重点:
指导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三、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四、 教学方法:通过文本解构、重组、整合,充分领略文本“对比”特色,在此基础上悟得文本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读文:
1、检查预习读书情况。
2、男女生分读全文(1-4女生,5-7男生)。
二、涵咏:
1、想到哪几对反义词?(如“漂亮”和“难看”;“送命”和“逃生”等。)
2、文章改成“鹿有一对美丽的角和四条难看的腿,漂亮的角让它险些送命,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你们还照样喜欢吗?
3、文章怎样写鹿角的美和鹿腿的难看?
(1)关注3个语气词“咦、啊、哎”背后的潜台词。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纤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解构、重组、整合文本。
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咦,这是我吗?”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纤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他不着急离开了,
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
(鹿角还可以怎么比?课文为什么这么比?想象鹿还会怎样抱怨自己的腿?)
4、思考鹿前后看法截然不同的原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 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就不怕把角扯破甚至扯断了?
5、回过头来,你们能理解之前鹿对角的欣赏和对腿的抱怨吗?
三、导法:
1、用上反义词重改课题。
喜欢改后的题目吗,为什么?
2、鹿角真的就那么中看不中用?
鹿腿就真的那么难看?
那么伊索为什么还要这么写?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读中感悟,初步理解物各有所长,所短,要全面的看待事情。
学习者分析:
1、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
2、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
3、喜欢接受表扬,需要获得他人特别是父母,亲人的认可。教学重、难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使学生体会故事中的寓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导入:头戴珊瑚帽,身穿梅花袄,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
2、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28课,请拿起手跟老师写课题。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读课文。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读生字词。
2、根据提示讲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深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因。
1、再读“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请学生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2、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请你找找。
① 学生朗读,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齐读。
② 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还能用哪些词来赞美它?
③ 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3、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找找相关内容。
① 学生朗读句子,齐读。
② 谁能读好这一句,带着怎样的表情?
4、过渡: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差点儿送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① 难看的腿有什么优点?美丽的角又有什么缺点?
② 通过这件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拓展:这次灾难之后,鹿决定锯掉头上那两只美丽的角,同学们讨论一下,小鹿该不该这样做呢?(前后四位同学讨论)
四、故事总结,感悟道理。
读了《狮子和鹿》的故事,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8﹡狮子和鹿
角——美丽(挂住树枝)差点送命
腿——难看(有力)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篇9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学情分析
1、理解知道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体会故事所述的道理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2、教学中可让学生把课文和陶罐和铁罐作比较学习,通过比较,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大意。
2、初步懂得讲故事的方法,能有感情地讲读文中的重点段落。
3、体会“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复述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策略:
1、本篇为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初读课文时,可设定以下任务:
(1)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故事大意。
2、这节课讲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把故事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回家后把整个故事讲给长辈听。
3、引导理解、欣赏重点语句。
4、适当引导,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明白取长补短,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可适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以加深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从中切实受到教益。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发矛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把小鹿请到了咱们的课堂上。谁来说说你喜欢小鹿的什么?
学生说一说,
学情预设:
喜欢身体
师:是啊,小鹿的身体多么匀称啊!
喜欢小鹿的角
师:小鹿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呀,好像珊瑚一样。
……
师:她跟很多同学一样,喜欢自己美丽的角。可是经过一件事后,她却说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脚却让我狮口逃生。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帮小鹿说一说。
师:大家一起说一说。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起。
出示课题:狮子和鹿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想知道吗?赶快打开课本,大声读出来,把故事读通读顺。
学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小鹿为什么这样说了吗?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教师根据学情板书。
狮子鹿狮子鹿
追逃
(三)学讲故事,理解寓意
师:这个故事很惊险,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你觉得怎样讲别人才爱听?
同学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情总结并板书。
讲故事:
读一读想一想
记一记讲一讲
师: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咱们挑最精彩的一段来讲一讲。好,现在请同学快速的看一下故事,你觉得哪一段讲起来会最精彩。
请学生说一说。
师:那么在同学们说的那么多段中,大家觉得哪段最惊险。
师: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一段。(重点段落第六段)
师:先来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你觉得要特别突出的地方做上记号。开始准备吧!
学生学习第六段。
师:同学们,讲好故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谁愿意先来。
听故事也是很有学问的。我们要静静地听,猜猜他在哪儿做了记号。
预设: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紧张)
有力的长腿在一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小鹿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小鹿一颗悬着的心又被提起了。)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紧张,差一点,害怕最后总算脱险了。)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指导过程中,体会小鹿的心情,请回答问题的学生板书。
紧张――放松――紧张――放心
大家先在小组里比一比谁讲的最好。待会儿请小组里讲的最好的.小朋友来讲给大家听一听。
小组合作讲一讲,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导。
请优秀学生讲一遍。
师:小鹿你经过这件事,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师:同学们,听了小鹿的故事,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师:是啊,《狮子和鹿》这则寓言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道理:美丽的东西有时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而难看的东西有时还挺有用。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四)回顾学习,留有余地。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只讲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故事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们去讲一讲。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读中感悟,初步理解物各有所长,所短,要全面的看待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陶罐和铁罐》让我们明白了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那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2、孩子,你看,谁来了?(扳书:鹿)
你喜欢这只小鹿吗?
那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夸一夸小鹿?
(可以从局部、整体各个方面来夸)
3、小朋友这么喜欢小鹿,那就来当当这只小鹿,好吗?
现在我们就是这只漂亮的小鹿,有一天我们来到了池塘边喝水,突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谁来夸夸自己。
△A、出示句子:“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B、孩子,我们把课桌当作水面,先自由夸夸。
C、指名夸小鹿。
△小鹿小鹿,那这句该怎么读呀!
出示句子:“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指名读
4、小结:孩子,从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小鹿的角非常美丽,让人喜欢。而小鹿的腿却很难看,小鹿也不喜欢它。(板书:角 美丽
腿 难看)
二、初读感知全文
1、但是,当鹿经过了与狮子之间的事情后,对自己的评价悄然发生了变化,想知道什么事吗?赶紧去读一读,读完第一次读第二次,一直读到自己有话想说,有所感悟。
2、生自由读课文
3、孩子,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三、深读课文,体会鹿的态度转变,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鹿和狮子之间发生的事,请快速浏览课文一遍,找一找。
2、指名分段读5、6
3、孩子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过猛兽追赶猎物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是啊,对于弱者来说,将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让我们再读课文,争取通过我们的读牵动所有人的心。
4、出示第5自然段
A、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小鹿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是没精打采,当狮子向他逼近时,鹿非常恐惧、紧张)
B、谁能把这种内心的变化带进课文再去读一读,自由读。
C、指名读
5、孩子,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在这生与死的关头,小鹿是怎么做的呢?
A、出示第六自然段,注意读好描写小鹿动作的词。
B、指名读,先读前面2句。
(读出动作真敏捷有力)
C、引读,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D、谁接着读,指名读后一句
E、-孩子,让我们出去目睹一下狮子捕食猎物的场面。(播放视频)
F、你看,高大的斑马尚且如此,更何况弱小的鹿,多么恐惧多么危险的时刻,请自由读读。
G、指名读 请女孩子试一试 男孩子读
H、孩子,在这千均一发之际,鹿把角挣脱了出来,用四条有力的腿拼命向前跑,还好,有惊无险,这次--------(齐读)
6、经历了这次灾难,鹿对待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指名说
出示句子:他叹了一口气……
指名读------(-如果叹了口气不读,也轻声把叹口气读出来,会更好,先试一试)
读指名
7、小结:孩子,鹿的角很美丽、却让鹿险些丧命,鹿的腿很难看,但是关键时刻却让鹿狮口逃生 (板书 险些丧命 狮口逃生)
8、面对鹿的角和腿,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同桌讨论)
指名说(预设:如果都说喜欢腿,引导把角去掉好不好?)
小结:是啊,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个人都有优点、缺点。所以不管对人、对事、对物我们都要全面地去看待它。
9、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吗?或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小结:老师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对课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会有更深的感悟。
四 授之以法,积累词句
文章前面四个自然段也有很多句子值得大家去细细品味,我们再去读一读,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标上记号,并在边上写上喜欢的理由,然后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
狮
子 角 美丽 险些丧命
和 腿 难看 狮口逃生
鹿
作者邮箱: yhr1981.happy163.com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课前准备:图片
媒体说明: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总第94课时)
预习内容: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师:在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有狮子,有鹿。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什么?狮子的凶猛,鹿的美丽,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故事《狮子和鹿》却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大声读课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堪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让自己险些丧了命。
三、朗读体会,深化感悟
1.一开始,鹿觉得自己的角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欣赏、多么)
2.填上合适的词语:()的身段()的角
3.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鹿的得意洋洋。你体会到此时鹿的什么心情?(自豪,他为自己有这么一对美丽的鹿角而无比的自豪)
得意,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开心,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丽的鹿角,其实,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优点。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而欣喜不已,为自己感到高兴。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鹿自我陶醉的话语吧!(重点指导“啊”。1、读出惊喜。2、读出激动。3、读出喜悦。……一切的感情融于这个错综复杂的“啊”中。)
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起了波纹,此时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变化呢?
读读描写腿的句子。
同学们,此时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条细长的腿。
那四条和他的美丽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条让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处。
他的不足。
读出此时他的一点伤感。
读出他的感叹。
读出他的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体会到的情绪,通过各自的朗读表达出来。
正在他抱怨之时,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请继续往下读。
你读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烦。狮子在向他扑来。
于是鹿开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让他脱离了险境?
生:那四条细长的腿。
生:那四条让他感到难看的腿。
生:那四条让他认为美中不足的腿。
……
在这紧要关头,是什么差点让他送了命?
那两只漂亮的鹿角,当他的鹿角挂在树丛里的时候,他此时会对鹿角说什么?
生:这该死的角,怎么在这个时候给我带来麻烦,气死人了。(埋怨)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讨厌)
生:后悔身上长了那两只角。于是他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脱离了险境。
当他奋力奔跑逃离狮口后,他再次来到小溪边,又会说些什么呢?
请读读这句话,(“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说说此时的鹿他明白了什么呢?
原来光讲漂亮是没用的,要讲求实用。
原来身上每一样东西,对我说都是无价之宝。
原来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
四、拓展阅读
《同步阅读》灰猫妈妈
五、拓展延伸
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
3.有感情朗读。
抓两个感叹句为契入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感受惊险的过程中,通过朗读来加深体会。在平和的环境中,他才自己欣赏到鹿角的美丽。而在危机时刻,是那四条细长的腿救了“我”的命。从而领会到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道理。
板书设计
28狮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差点送命逃
教学反思: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六年级《狮子和鹿》教学反思11-15
【三年级】第二十八课《狮子和鹿》教学实录01-14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狮子和老鼠》及教学反思08-28
狮子和鹿论文06-08
狮子和鹿导学案10-25
《奴隶和狮子》教学设计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