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心

2025-01-02

测绘工程中心(精选9篇)

测绘工程中心 篇1

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的流程探讨论文

摘要:测绘技术是测绘工程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的进步,测绘新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测绘工程的工作区域及工作内容、测绘技术的应用以及测绘工作的流程,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如今,测绘技术革新是测绘工程实现转变的关键,测绘工程主要研究的是各具特色的地面,测绘工作者只有根据不同的地质形态制定不同的测绘技术方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促使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进行革新。如果说测绘技术是测绘工程的基础,那么测绘工程要完成的下一个阶梯性的任务就是测绘技术流程的优化。

一、测绘工程的工作区域及工作内容

区域的差异性决定着地质特点的不同,需要根据测绘工程工作区域不同的地理形态,制定详细、独特、科学的测绘技术方案,才能高效准确的完成测绘工作。我国是一个地形地貌复杂的大国,更要注意每个工作区域的地形地貌。在我国目前来看,测绘工程包括了地面道路桥梁工作以及地下建筑工作。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大城市的发展已经基本饱和,测绘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比较偏僻的城镇和乡村,造成了测绘工作的环境比较艰苦,给测绘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麻烦。面对以上境况,测绘工程若想寻求发展,必须根据测绘工作的地点制定合适的测绘技术方法,通过测绘技术的不断革新,完成测绘任务。测绘行业需要测绘工作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1.测绘工作中高度测量的方法。测绘工作的内容包括对高度的测绘,在做立体测绘图时,要体现出不同建筑物的高度,比如,在一个村庄中,可以以最高的一个建筑物作为一个标志物,依次按比例画得其他的房屋、树木、地形以及河流,体现物体存在的空间感。2.测绘工作中的平面测绘工作。如果测绘人员身处一个比较偏僻的工作环境中,比如一个落后的村镇,他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测绘参照物,整个工作区域都是空旷的,在这个交通也不便利的地方,也没有道路可参考。面对这种情况,测绘工作者只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房屋布局为参考,进行测量工作。

二、测绘技术在特殊地形中的应用

测绘工作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测绘工作得质量,为了保证质量,测绘误差一定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测绘工作的质量是测绘工程的目的。对于测绘区域原始资料的掌握有助于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清楚的掌握了这些资料,才能明确测绘工作的内容[1]。只有对城镇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清楚内部房屋布局、城镇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测绘工作的自然条件,掌握地面的形态,应用恰当的分析方式,才能得到有意义的参考数值。由于工作内容的多样性,需要制定详细地测绘计划,确保测绘过程的正确,才能得出可靠的测量结果。1.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用摄影的方式采集目标物的信息,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测绘,不仅加快了工作的速度,也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2.遥感技术的应用。借助航空摄影技术,对测量区域进行大面积同步监测,可以得到综合性的数据,测量方法比较有效,在工程测量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遥感技术有效地收集了不同比例尺的行图数据,得到了城市的基本地形图,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是一种观测基础地理信息的有效手段。3.GPS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GPS技术在测量工程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并减少误差,而且使用方便,测绘工作者要积极的学习测绘新技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发挥这些技术的功能和价值,并提高测绘工作效率。

三、测绘工作的流程

特殊的测绘区域,需要先收集好所有的资料,比如:之前关于这个方面的记载、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要实地考察测绘区域,掌握这块地域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测绘技术方法。测绘工具会影响到测绘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在工作开始前,准备好各种测绘工具,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专业的测绘工具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测绘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测绘工程来讲也很重要,当今时代,已不再是以前凭经验和工龄说话的年代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迅猛的进步,很多行业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工作,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并且对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才能将各自行业的工作做好,测绘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学习,才能在测绘行业施展才能[2]。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寻找自身发展的突破点。技术的革新,对于测绘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推动测绘工程的发展,并且能进一步促进测绘技术的转变,是一个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测绘工程的研究内容是各式各样的地面情况,以及地下交通、建筑和地上桥梁、高楼建筑等,这需要测绘人员依照不同的研究对象制定合理的测绘方法,这既是测绘工作的要求,更是测绘工程发展的需要。

测绘工程中心 篇2

工程测绘就是指测绘师通过对空间、大地的勘测, 从而得到各种信息, 然后利用这些信息绘制出相应的地形图。工程测绘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 如地表上的各种地物和土地的整体面貌、地下的地质构造、地下水资源、地下矿藏等。当我们需要开发一大片土地, 或者是在某片土地上建筑大型房屋或其他工程时, 就必须要进行工程测绘。首先, 需要测绘工程师勘测该片土地地形, 得出测量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关键信息, 并绘制地形图。其次, 工作人员要根据所得的资料和地形图决定该工程是否能够实施。由此可以看出, 工程测绘是十分重要的, 它在一项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球外的24颗卫星来接收信号, 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可接收到其中的4颗卫星所收集到的信息, 并且通过这几个卫星实现比较精确的经度和纬度定位。GPS技术的研发及发展, 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次比较大的革命, 它使测绘所取得数据结果更为高效和精准。随着测绘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拓宽, 目前GPS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各个领域。GPS系统所具有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它实现了对建设项目24 h的不间断的监测, 而且还可以将其所更新的数据比较及时地发给监控中心, 以方便施工人员对该数据的进一步研究利用。

2) GPS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参考数据比较科学可靠, 可以方便管理人员改进他们的施工方案, 进而提高施工的效率, 缩短工期, 加快资金的回笼。GPS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因为数据的接收和传输是经过地球之外的卫星所进行的, 所以它在数据传输中比较容易地被其他一些用户所盗取或者更改, 会影响到对数据利用的效率和其准确性, 因此, 相关测绘部门要及时做一些措施, 对卫星所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 并且在数据的主控制室做必要的数据备份工作。

2.2 工程测绘中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包含了多个学科, 例如环境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作为一门新兴科学, 主要是对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及利用等的结合, 还包括了预测预报、空间提示以及辅助决策等作用。该功能的应用能够使GIS技术有一个相对盘发的数据库及图形显示及输出能力得到建立。GIS技术具有一个极为突出的优势, 能够使野外测绘获取数据的难度得到降低。野外测绘工作作为测绘工作中一个较难克服的难点, 长期以来, 会有繁琐的野外突发现象出现, 而地质及环境因素尤其直接影响到测绘技术的开展, 导致野外测绘存有较高难度。其次, 测绘工作存在较低的工作效率, 测绘所获取的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而GIS技术应用之后, 该困境则得以突破, 将人为测量产生的尴尬状况得到避免, 可通过该系统相关设备将实地数据向数据控制中心进行直接传送, 在促使测绘工作效率提升的基础上还能实现数据的精准度。

2.3 R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S即遥感技术, 它是在卫星技术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应用技术。该技术最先是在美国的测绘领域得到应用, 并逐渐的被引入到了其他国家的测绘领域。RS技术不用与被测量的物体进行接触, 便可以通过电磁波传导来实现对该物体的监测, 并且测绘所得的数据也是同步信息。RS技术一经研发就被应用到了测绘领域中, 而且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利用, 它主要优势是可以根据信息利用要求来变换比例, 这是数据利用上的一大突破, 尤其是对工程建设的施工项目。

2.4 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是用摄影的方式, 来获取的相关信息并加以处理、利用。目前的摄影测量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表现为摄影技巧是以数字摄影为主体。摄影测量技术主要是用影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对物体的影像进行测绘, 从而将大量的测量工作从野外转移到室内, 其获得数据不仅精度高且速度也很快。该技术可以很广泛地应用于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 因为它可以形成大面积的成图, 进而为城市建筑工程及城市规划提供较好的指南。该技术的优势体现在所需的设备比较简单, 人员数量比较少, 数据较为精准, 它可以给工程项目提供较为可靠的精准数据。

2.5 工程测绘中数据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由于我国工程测绘工作都会对一些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进行及时参考并借鉴, 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 在我国工程测绘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是结合了数据采集与数据绘图仪器, 从而有一个从外到内的数据收集、处理及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产生, 满足图形自动化测绘的目的, 使成图的难度得以降低。

3 结语

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工程测量必须向测量以外的作业一体化、处理自动化、数据获取、系统行业智能化、测量过程控制、产品数字化、测量成果、信息共享、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以及传播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以使工程施工得到安全实施。

摘要:测绘技术作为工程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部分, 要求相关部门及施工人员应对该技术进行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对工程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工程测绘,新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激光雷达测绘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工程测绘;激光雷达测绘;应用

引言

在过去,我国工程测绘工作所应用的均为传统测绘技术,传统技术对于测绘工程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同时,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传统测绘技术的劣势也开始逐渐显现,因此,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工程测绘中开始变得迫不及待。激光雷达测绘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具有很大优势,大量实践证明,这一测绘技术的应用对于测绘效率的提高以及测绘结果的准确性都十分重要。

一、 激光雷达测绘原理及分类

对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了解是保证其应用过程能够顺利实现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总的来说,在对激光雷达进行分类时,可以根据激光器以及探测技术两个角度入手,同时也可以按照其功能对其进行分类,无论哪种分类方式都是工作人员必须要了解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激光器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同时,国内激光器的类型也得到了拓展与增加,这能够为工程测绘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在探测技术方面,激光雷达可以分为直接探测与想干探测两种类型,上述两种类型在功能以及应用手段方面均存在差距,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

二、 激光雷达测绘关键技术

对激光雷达测绘关键技术的了解能够为工作人员对其应用过程提供参考。总的来说,激光雷达测绘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发射机技术、空间扫描技术、终端处理技术以及高灵敏度接收机技术几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发射机技术的分析。发射机技术在激光雷达测绘技术中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就目前的情况看,激光雷达发射机选择的光源主要是气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等。其中半导体激光器所包含的工作物质很多,且体积较小,激励方式有电泵式、电注入式和高能电子束。

(2)对空间扫描技术的分析。扫描方式分为扫描体制和非扫描体制,目前国内多采用扫描体制。应用最多的是机械扫描方式,扫描频率很高,能用不同机械结构得到不同扫描图样。二元光学式新兴重要分支,但目前工程应用还不成熟,扫描角度小,透过率也较低。

(3)对终端信息处理技术的分析。该处理系统不仅要同步协调控制各个传动结构、扫描机、激光器和各个信号处理电路,还要处理从接收机送出信息,目标距离信息要努力获取,同时还要完成录取、产生及处理重构系统的三维图像数据。目前设计该系统主要采用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完成,用FPGA技术实现测距单元,同时还要采用精密测时的技术等。

(4)对高灵敏度接收机设计技术的分析。接收单位由光电探测器、光学系统和回波检测处理电路等等组成,设计基本要求是:高回波探测概率、高接受灵敏度以及低的虚警率。工程应用中,要合理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来提高激光测距机性能。激光接收机核心部件是探测器,一定要合理选择使用探测器。由于雪崩光电二极管有可靠性好、体积小、内增益高等优点,首选用在工程中。

三、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应用策略

将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应用在具体工程测绘领域,对于测绘结果准确性的保证以及测绘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保證其应用效果,就必须要从其应用策略出发。具体而言,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础测绘工作中对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基础测绘主要指的是对工程项目施工场地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工作目的在于实现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施工目的,通常来说工程测绘是一种对有关测量物体的基本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因此在这一工作阶段应当是以数字影像为主要技术要求进行的。

(二)精密工程的测量中对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

测量都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模式,它设计到多方面的内容加测量目标、三维立体坐标、三维物体模型等,因此整个测量工作的开展也是极为复杂和繁琐的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工作流程加水文地质测量、沉降观测、电力选线、变形控制等地面激光雷达和机载激光雷达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数字城市建设中对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实践中,人们发现运用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在空中或地面通过激光多角度扫描地面的建筑物,从而能够快速、准确获知所测量目标的三维点(高密度且高精度)的空间坐标,然后再借助计算机软件,可以较好地对点云数据实施模型建构与纹理的映射,甚至可以全方位地构建出面积比较大的数字城市的三维模型。

(四)数字矿山的构建中对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

数字矿山的建立既满足环境友好型、经济节约型社会需要也对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胧国矿业及矿业城市遇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而矿山生态环境、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矿山系统内的功能受到局限矿山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所影响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数字矿山的重视。

结语

通过上述文章不难看出,工程测绘工作对于我国工程领域的发展十分重要,想要使这一工作能够被很好的完成,就一定要将相应技术应用到具体测绘工作中,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领域内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在了解其原理以及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应策略的应用促使其应用效果的提高,这无论对于工程测绘领域来讲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必须被重视。

参考文献:

[1]郑永超,赵铭军,张文平,赵春生,沈严.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发展动向[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S3)

[2]李磊,郑永超,彭凤超,邓全.地形测绘激光成像雷达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S3)

测绘工程专业 篇4

学科:工学

门类:测绘类

专业名称:测绘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U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训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

3.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

5.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6.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一般安排4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测绘工程中心 篇5

关键词:测绘工程; 特殊地形; 测绘方法; 创新;

1 现阶段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缺陷

针对特殊地形进行测绘, 借助现有的测绘技术, 会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测绘技术及测绘设备方面的问题和地形本身的特殊性方面的问题。

1.1 测绘技术及测绘设备方面存在问题

特殊地形是相对于正常的人们活动范围较为广泛的地形而言的, 一般森林地形, 喀斯特地貌, 偏僻的峡谷 (见图1, 图2) 等被称为特殊性地形, 对这些地形进行测绘时仅仅依靠通常的测绘技术以及测绘设备很难完成测绘工作。目前的测绘工程, 常用的测绘技术以及测绘设备包括航拍技术, 测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仪, 全站仪, 超站仪, 螺旋仪, 秒表, 钢尺等等。借助这些技术和测量设备能够实现较为精确的测绘, 当然, 这里所说的测量对象是普通地形, 而对特殊地形测绘时, 这些设备和技术往往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所以, 这是测绘工程针对特殊地形进行测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来自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测绘人员的技术, 针对特殊地形的测绘, 不需要专业的设备, 同时对于测绘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有具体的要求。就目前形式来看, 现有的测绘人员对于新型的测绘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 来自技术方面的问题是目前测绘工程中针对特殊地形进行测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地形特殊性的问题

测绘工程论文例文 篇6

摘要:

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从现代测绘工作者应具备的“测”、“算”、“绘”及“管理”四大基本功探讨了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课程间的联系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

关键词:测绘工程;计算机课程;教学

测绘工程专业是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开设的本科专业,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1]。鉴于测绘工程专业覆盖范围较广的特点,近些年来一些测绘教育工作者对调整后的本科专业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不同高校根据其办学历史及相关专业的特色,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1]~[6]。计算机技术与测绘工作联系较紧密,也是测绘工作中应用最多的一门技术。故合理设置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一个合理的计算机知识结构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现代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其计算机课程设置、课程间的联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探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

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于测绘工作者所要求的三大基本功,即“测、绘、算”的内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测”主要指的是对仪器设备操作技能的要求。随着GPS、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仪器出现,“测”变得更简单,因此对仪器设备操作技能要求也大大降低,但现代测绘中的“测”应该包含测绘仪器的开发、对仪器工作原理及性能的理解、所应注意的观测环境等。“绘”指的是地图绘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些工作不再用绘图纸和绘图笔来做了,而是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测绘工作者要掌握的技能是绘图软件的使用或绘图软件的开发。传统的“算”主要指的是控制网的平差计算与坐标转换等常用的测量计算,而现代测绘工程中的“算”应包含所有的空间数据处理。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处理方法多样、处理过程更加复杂等特点,这使得从业人员“算”的能力成了衡量其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此海量的空间数据处理也只有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因此现代测绘工作者“算”的能力又主要表现为掌握数据处理方法、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除以上三大基本功外,笔者认为现代测绘工作者还有一大基本功,那就是“管理”。这里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测绘生产的管理,另一方面包含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其中,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也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因而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能力。由于计算机技术对测绘工作者来说是一门必备的工具,因此重点应该培养测绘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当结合专业的特点,除增加上机实验课外,还应该结合实际应用,安排相应集中的实践训练课程。根据以上的思考,对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涉及的计算机课程部分具体安排如表1。课程间的联系及教学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属于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 inXP、Word2000、Excel2000等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Internet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利用网络查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并了解病毒和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文化意识”;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信息处理,以适应当今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除安排一定的上机实验课程外,一般在学期末安排一周的强化实践训练课程,即《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和理工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数据结构、数学建模、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前导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会根据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并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巧。C语言功能强大、内容丰富,适用于底层的开发,要在一个学期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掌握它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该课程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来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对测绘工程专业来说,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而且许多工作都是进行二次开发。因此,笔者认为C语言对测绘工程专业来说是一门程序设计的教学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掌握编程的思想以及了解一些底层程序设计的技术内幕。本课程所选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算法的基本概念、常量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数组、函数、编译预处理、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链表及文件等。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为了加强实际动手编程能力,除安排一定的上机实验课程外,一般在学期末安排两周的强化实践训练课程,即《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对测绘工程专业来说是一门选修课。对以后从事GIS软件开发的同学,应该选修该课程。由于现在《数据结构》课程大都是以C/C++语言为基础的,因此安排在《C语言程序设计》之后,即第三个学期。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数据结构,阐明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讨论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并结合各种典型应用说明它们在进行各种运算(操作)时的动态性质及实际的执行算法。通过对不同存储结构和相应算法的对比以及上机编程练习,增强根据求解问题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并控制求解算法的空间、时间复杂性的能力。该课程主要介绍:线性表、栈、队列、数组、广义表、串、树、二叉树及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由于该课是选修课,其中基本的排序和查找等最常用的算法可以放在《C语言程序设计》或《测绘程序设计基础》中介绍,使未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也具备一些简单的数据结构知识,以保持后续相关课程学习的连贯性。《测绘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学科基础课,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GIS软件设计与实现》、《数字摄影测量》等课程的先行课,因此该课程可设为必修课或限选课。该课程需安排在《测量平差基础》及《测量学基础》课程之后,可与《大地测量学基础》开设在同一学期,即第五学期,以便通过程序设计来加强巩固测识。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门W indows可视化开发语言,把程序设计应用到测绘专业上,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常用的测量计算与平差计算等工作。课程以测绘应用程序设计为主线,在阐述可视化开发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技巧以及测量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常用的设计方法作详细介绍。该课程基本内容有:①可视化开发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基础;②常用测量程序设计:线形方程组的求解与矩阵运算、角度转换、方位角计算、坐标增量计算、几种交会方式程序设计、高斯投影正反算、不同坐标系的坐标换算;③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主要介绍水准网和导线网的平差计算。可视化编程语言有很多,对于测绘工程专业来说,笔者认为选择VisualBasic语言或Visu-alBasic·Net比较合适。其中原因主要有:①简单易学,容易被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②VisualBasic支持多种数据库系统的访问,很适合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为后

续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打下基础;③VisualBasic是基于ActiveX技术的,对于已封装好的ActiveX组件,VB可以很容易的利用它进行二次开发,而目前GIS应用软件大都是基于优秀的GIS组件进行组件式二次开发来实现的,这为后续课程《GIS软件设计与实现》打下基础。为了加强实际软件开发的能力,除安排一定的上机实验课程外,一般在学期末安排两周的强化实践训练课程,即《测绘程序设计实践》,其主要内容是利用所学知识和已经实现的各个小模块,根据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步骤,设计一个简易的导线网平差软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设为必修课或限选课。它是GIS原理与应用、GIS软件设计与实现等课程的先行课,由于要用到W indows可视化编程语言基础,因此安排在《测绘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之后,即第六个学期。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借助于数据库技术,来完成对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本课程从实际应用出发,集应用与原理于一体,两部分内容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应用。具体有:①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方法;②以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为例,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建模、实现以及安全维护等方面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③以SQL Server +VB为开发模式,通过实验设计,掌握前台开发工具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方法,从而实现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该课程还应该介绍一些有关空间数据库的基本知识。网络技术与通讯》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和实际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知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的原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模型、局域网工作原理和流行局域网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结构化布线等。《GIS软件设计与实现》是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由于要以W indows可视化编程语言为基础,并具有GIS基本原理,因此该课程开设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测绘程序设计基础》之后,安排在第七学期。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开发的原理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开发小型GIS软件,并管理中小型GIS工程的能力。该课程结合GIS软件及应用的特点,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分析GIS软件的开发方法和步骤,具体内容包括: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②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组织方法;③GIS软件的开发方法;④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方法;⑤基于GIS组件的GIS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与实现。《数值计算与MATLAB语言》是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Matlab是一种以数值计算和数据图示为主的计算机软件,并包含适应多个学科的专业软件包,以及完善的程序开发功能。开设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从事研究作准备。课程主要介绍MATLAB语言的应用环境,调试命令,各种基本命令和高级操作命令,绘图功能函数,循环和条件分支等控制流语句。本课程以讲课为主,结合上机实验,使学生通过编程实例掌握MATLAB语言的编程基础与技巧。《CAD原理及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可为数字化测图课程打下基础,安排在第四学期。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CAD技术,能进行辅助设计中的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能通晓AutoCAD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技术,掌握一定的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课程内容包括:

(1)AutoCAD 2002使用基础;

(2)绘图工具;

(3)图形编辑;

(4)图层及对象特性控制;

(5)图块、属性与外部参照;

(6)尺寸标注与文字;

(7)三维模型;

(8)Autolisp程序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是《CAD原理及应用》的前导课程,可安排在第三或第握图形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能使用和构建基本的图形应用软件,为进一步学习《CAD原理及应用》、《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设计与实现》等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图形系统及其设备,基本图形生成算法、图形变换原理与算法、曲线曲面表示、真实感图形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地形图图形实用开发技术等。总 结

随着现代测绘仪器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测量技术与测绘方法已步入了一个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从仪器的开发、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地图制图到空间数据管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关。因此,在高校测绘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中,计算机知识应占较大的比重。本文从现代测绘工作者应具备的“测”、“算”、“绘”及“管理”四大基本功探讨了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其中通过开设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来加强“算”的基本功,通过开设计算机图形学及CAD制图方面的课程来加强“绘”的基本功,通过开设数据库技术方面课程来加强“管理”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 2000(6): 70-74

[2] 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 1999(11): 38-39

[3] 盛业华,张书毕,宋金铃·从“数字地球”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J]·测绘软科学研究, 2001(11): 30-33

[4] 林卉,赵长胜,吴庆忠·测绘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 2005(5): 87-90

[5] 张廷斌,秦岩宾,高雅萍·测绘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化设计初探[J]·测绘通报, 2003(11): 64-66

[6] 史富贵·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探讨[J]·矿山测量, 2004(2): 56-57

测绘工程中心 篇7

关键词:测绘,特殊地形,测绘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各项事业都蒸蒸日上, 城市一体化的脚步越来越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测绘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地地表动植物、地貌、地形构造、水文、矿藏的勘测与研究。测绘工程不仅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前提保障, 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 尽管测绘技术不断进步, 但是, 目前测绘工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地形测绘, 有待解决。

1 测绘工程概述

1.1 测绘工程概念

所谓的测绘工程主要指的是以测量空间、地形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地形图, 是以地球以及其他行星的形状、重力为主的研究对象, 它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应用十分广泛, 包含了对各地地表动植物、地貌、地形构造、水文、矿藏的勘测与研究。通常来说, 在一个地区建设和发展之中, 必须要通过地形测绘师提前对该地区的地形条件、地理结构进行调查和统计, 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来说, 测绘工作的开展极为重要, 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点环节。

1.2 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测绘工作

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测绘工作与传统的测绘技术并不是对立的矛盾, 它只是在传统的测绘技术基础上对特殊地形进行勘测的一种新技术, 其在工作中主要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都来源于测绘学。在特殊地形测绘工作中, 无论是采用现代测绘技术还是传统的测绘技术来进行工作, 其基本目的都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数据采集以及地形、地貌做服务的, 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依据, 也是促进工程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的主要手段。

2 地形测绘工作要点

在测绘工程中, 遇到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尤其是地形测绘中, 而土地就是资本, 是人们的无形财富, 如何更好的利用土地, 如何利用偏远地区的土地, 则是测绘工程的一大难点。正如我们所知道, 我国地形多样化, 尤其是高原地区, 比如青藏高原, 由于地势问题, 难以测绘, 修建, 致使青藏铁路比其他地方的铁路开通延迟了好多;比如黄土高原, 由于土质疏松, 沟沟壑壑, 给测绘工程的开展带来了种种困难, 难以选到好的铁道方位, 致使铁道容易被雨冲坏。还有许多高山, 河流, 都成为阻碍测绘工程进行的绊脚石。所以, 人们不得不致力于测绘工程领域, 不断努力学习, 探索研究出更好的测绘技术, 改进传统的测绘设备, 创新管理理念, 改进测绘工程在特殊地形中的测绘技术方案, 促进测绘的进步, 综合国力的提升。

测绘工程的最本质工作在于测量高度、角度以及距离, 这一特点和内容无论是在哪种地形结构中都是可行的, 都是不可替代的工作重点。因此在特殊地形的测量中, 我们要本着这一要求进行, 是为了实现这一本质目的进行的, 也只有在工作中深入的理解了这一本质目的, 那么整个工作的开展也就出现了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勘察。在特殊地形测就要求在工作中针对特殊方案和传统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得出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而是优势互补。

目前, 全站仪数字测图和GPSRTK数字测图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主要方法。但它们均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都存在观测局限性等缺撼。具体表现在:测绘工作中, 以全站仪为代表的测绘仪器在测量工作中就要求测站与测点间必须通视, 其弱点是测量精度不均匀, 精度随距离增加而降低;而使用RTK仪器测量时虽然不需要基站和移动站彼此通视, 能远距离传递三维坐标。不会产生误差累积。但只适用于视野开阔、地势平坦或较高的地形区域。由于实际工作环境有不可预知的复杂性, 即使CORS站网或者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往往都无法避免障碍物 (如高山包、房屋、室内、树林、各类发射塔、高压线等) 对电台通信和差分信号质量的影响。受高度角限制等一般在较隐蔽地区实施困难。因此如何在具体的实际生产中, 充分利用传统测绘技术和现代高新测绘技术的优势互补, 达到最有效的生产高效率, 是测绘增值利用理念和我们测绘生产的目的。从以上各技术的优缺点得出, 将其有效的技术整合, 从而大量减少内外业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 且能最大可能的提高测量精度。

3 以旧城镇村舍房屋密集区为代表的测绘方案

首先, 野外草图的绘制。不难发现.经过规划设计过的村庄测量时, 其野外草图的绘制较清晰直观。草图布局也合理完整。但没有经过规划的村庄其野外草图绘制时,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会感觉杂乱无绪, 经常造成因为测定的点图不符, 使室内编图出现差错;甚至在野外测量时还容易丢失地物。为有效改观这一现状的重复发生, 建议此时干脆不绘野外草图。只在设立测站后测定能看到的各房角点。等所能测的碎部点都完全测定后, 再室内通过电脑把所采集的相关海量数据和信息的流程处理简单化, 并且成直观汇总展现后以一定比例尺打印出来, 再去野外实地根据点位量画草图。这样能确保草图及室内编绘图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不会损失。

其次, 体现在野外数据采集。特别在地物密集地区。传统测绘技术如 (全站仪) 测距速度快, 测距镜头灵巧, 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地物点需要采集数据的点位, 具有GPSRTK测量无法相比的优点。因此, 一般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用全站仪补测RTK不能采集数据的区域, 以保证数据精度。但总会因为居民区 (或工厂等) 经常出现锁门等现象, 测量人员无法直接进入其院内实地测量作业。这时无论使用GPSRTK仪器或者普通全站仪都会失去作用。为保证测量精度而等联系到主人回来会延误时间, 此时建议在测区其它高处 (如楼顶等) 用GPS肌 (设立测站, 再采用免棱镜全站仪 (如拓普康免棱镜全站仪Gm002N仪器) 进行测量碎部点, 这一方法比较省时、方便和快捷、高效率, 且能保证测量精度。尤其在地籍测量中对困难地区隐蔽界址点的测定最显效果。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 测绘工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 在测绘工程的开展过程中, 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测绘工程, 测绘工程地形测绘的要点以及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测绘方案。不断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 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水平, 提高和完善测绘技术, 来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推动社会的进步, 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张东明.基于碎部点的断面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13) .

测绘工程中心 篇8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工程测绘;重要性;变形监测

1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重要作用

GPS测绘技术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它能实时准确的定位某运动目标的三维位置和速度,且精度很高,在地图测绘、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市政工程建设的测量、地震预测、地球外壳畸变等方面有广泛运用。

在工程测绘中应用GPS测绘技术可以将交互定位以形象逼真的测绘数据结果表现出来,使相关人员掌握工程测绘工作的全流程。运用GPS测绘技术,既可以减少工程测绘的工作强度,又可以提高其安全性,为测绘方案的修正提供技术基础。比如说:在矿井的工程测绘中,可以借用GPS测绘技术进行测量演练,发现测绘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提高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城市建设中的GPS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充分发挥其精度高、耗时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地面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为保证城市控制网测绘质量,必须保证控制点测绘的精准度,而GPS则以其测量精度高、耗时短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它不仅提高了城市控制网建设中的项目测绘精度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测量速率。

总而言之,GPS测绘技术以其高精度、操作简便、耗时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与工程测绘中,为工程测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测绘对精度和技术要求较高,而GPS测绘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不受天气影响、不用建标、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测绘。接下来,本文从该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水下地形测绘、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地震预报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并简单介绍GPS测绘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地方。

2.1 工程变形监测

在工程建设中,地壳变形、不合理建设行为都有可能带来建筑物的变形和位移,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安全性。在建筑物变形、大坝变形、资源开采区地面沉降、海上建筑物变形等方面应用GPS测绘技术来监测其三维位置和运动速度,既能有效保证测绘精度和速度,还能实现监测的自动化,减轻工作负担。比如说:在大坝变形的监测中,我们先在距离大坝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置一个基准点,然后再选择一个监测点,在基准点和监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将监测结果通过数据传输技术传输到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详细的第一手变形监测数据。我国在虎门大桥的兴建中利用GPS测绘技术进行帝王大厦的位移监测,重点监测其在台风作用下的位移和震动频率,为虎门大桥施工提供了详细的工程资料,有效保障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英国也曾利用GPS测绘技术进行亨伯大桥的变形监测,将基准点设置在距桥1.5km的地方,监测点设置在桥中心,精准的测出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三维坐标,运用Ashtech’s PNA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监测大桥中央位置在桥的各轴线方向的位移和桥塔在东南、西北和垂直方向的位移。

2.2 水下地形测绘

水下地形测绘多在海港工程、航道整治工程、江岸码头的设计工程中出现,所有的水下工程都需要精密的水下地形图,要想绘制出精密的水下地形图,必须进行水深和平面位置的三维测定,利用微机进行水下地形图的绘制。在这里,必须应用到水深测量仪,它利用超声波测量水深原理,发射的声脉冲达到海底之后反射回接收器,并记录发射到接收使用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和时间求得水下地形的高程。在平面位置的测量上,将测深仪、潮位仪、差分GPS接收机和终端设备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水下测绘系统。DGPS接收机负责接收GPS卫星信号和差分基站的校正信号。如图1所示为一个简单的水下测绘系统。

图1 水下测绘系统

2.3 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

在水准测量中,应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得出的水准点之间距离较远,通常情况下的距离在500-1000m之间,这使得施工非常不方便。如果在施工临时水准点测量中应用GPS测绘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比如说:在某大型公路工程测绘中,应用GPS测绘技术拍摄卫星同步图片,分析路基高度,考察地形地貌条件,沿公路沿线布置间隔200-300m的施工临时水准点,水准点设置在房基、机井台等坚固处,利用GPS测绘技术定位每个临时水准点的三维坐标,并做详细记录。

2.4 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对于地质学家而言,研究地壳运动、地球动力学问题、地震前夕的地形变化是其重要课题,这也是测绘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过去,测绘工作者和地质学家借用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取得了不少宝贵的地球动力学资料,证明地壳运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运动非常缓慢,而运动的规律则有待人们继续研究和分析。应用传统大地测量技术测量地壳运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复测周期长,影响了地震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度。GPS测绘技术弥补了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预报上的缺点。

2.5 注意事项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非常简单,网形结构简单,选点快,节省建标费用,降低测绘成本。当然,GPS测绘时的选点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选点位置应满足交通便利、视野开阔、易于安装接收设备、避开高压线、电台、高层建筑物等障碍物。选点之后,按照要求埋置标石,并保存点位,最后绘制出GPS网选点图。

观测成果是保证外业测绘准确性的关键性资料。当观测任务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检验和核对,并根据相关标准淘汰掉不必要的数据,必要时进行补测工程,严厉审核数据资料,确保信息的百分百准确,接着才能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否则处理出来的结果就会与真实情况出现很大误差。而GPS测绘技术是一种连续的同步测绘技术,每隔15s就会自动记录一组数据,这是常规测绘方法所不能比拟的,而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也提高了其测绘的自动化程度,这也是GPS测绘技术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结束语

伴随着GPS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测绘精度越来越高,操作更简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方向和领域。而GPS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推动其成为一个国际性高科技产业。本文简单介绍了GPS测绘技术在几种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汪建林.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92.

[2]韓大为.GPS定位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当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传播,2012(24):123-124.

测绘工程中心 篇9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潘正风

工程测量案例 *

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

变形监测案例 *

施工测量案例 *

市政工程测量案例

一、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在某新建铁路线上,已有首级控制网数据。有一隧道长10Km,平均海拔500m,进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为保证双向施工,需要按GPS C级布设平面控制网和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单、双频 GPS 各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数字水准仪 2台(0.3mm/Km)、2 秒级全站仪 3台。

计算软件:GPS 数据处理软件、水准测量平差软件。

分析要点:

建立隧道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隧道控制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

原有地面控制点精度、点位不满足贯通要求时,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如点位不满足,则进行加密。平面控制网按GPS C级布设,每个洞口3个点,进洞点和方位点间要通视,如边长小于500 m 应设强制对中观测墩。高程为二等水准,每个洞口 2个点。GPS控制网采用6台双频GPS观测,二等水准采用 2台数字水准仪分两组观测。

考试样题 单项选择题:

1.长度大于4Km的隧道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优先采用(C)。A.导线测量 B.三角形网测量 C.GPS测量 2.二等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为(A)。A.4√K B.6√K C.8√K 简答题:

1.在控制测量观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仪器进行测量?

采用6台双频GPS接收机和2台数字水准仪。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图、点之记

(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某水库规划为城市供水,需进行水库地区地形测量。测区面积15Km,为丘陵地区,海拔高50~120m。山上灌木丛生,通视较差。需遵照《城市测量规范》1︰1000地形图,工期 60 天。

已有资料:国家二等三角点 1 个、D 级GPS点 1 个,国家一等水准点 2 个。作为平面和高程控制起算点。

坐标和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采用54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基本等高距1.0m。50×50矩形分幅。提交成果资料: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图

(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地形图

(7)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分析要点:

地形图基本内容:

数学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格网、控制点坐标等。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绘制成地形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等高线:

等高线是表示地貌的符号之一,它是一定高度的水平面与地面相截的截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等高线特性有: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了陡崖和悬崖处之外,等高线既不会重合,亦不会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大小成 反比。

导线的平差计算:

城市导线控制测量等级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三、四等导线应采用严密平差法,四等以下导线采用近似平差计算。附合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是先计算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平均分配到每个转角上;按改正后的转角计算各点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闭合差,按边长比例改正各坐标增量后,计算各点坐标。附合导线测量应满足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要求。

地块面积计算:

按直角梯形计算面积,累加求和。

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地面测图的作业流程:

接受任务,明确作业范围、技术要求、上交成果及作业期限;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进行技术设计;基本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采用GPS测量和导线测量方法,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图根控制测量进行控制点加密,平面控制采用和GPS RTK和导线测量方法,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方法;野外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极坐标和 GPS RTK方法;编绘地形图;资料检查和验收;技术总结和提交成果。

考试样题 计算题:

在测区范围内有一六边形地块ABCDEF,坐标分别为A(500,500)、B(920,700)、C(1350,760)、D(1300,940),E(400,1000)、F(360,780),坐标单位米,计算该地块面积。

S =(920 +500)*(700-500)+(1350+920)*(760-700)+ ¡­¡­ +(500 +360)*(500-780)= 295600(m)简答题:

1.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等高线特性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了陡崖和悬崖处之外,等高线既不会重合,亦不会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2.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哪些方法?简要叙述一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图根导线测量或GPS RTK测量,确定图根点坐标。图根导线测量的作业流程: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布点;导线测量观测;导线点坐标计算;成果整理。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有关规范。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测绘生产单位对产品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是在作业组自查、互查基础上由项目部进行全面检查。最终检查是在全面检查基础上,由生产单位质检人员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验收是由任务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其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验收。验收包括概查和详查,概查是对样本以外的影响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带倾向性问题的检查,详查是对样本(从批中抽取5~10%)作全面检查。

三、变形监测案例 背景材料 工程概况:

某地铁将通过正在施工的住宅小区工地,工地地质条件差。目前工地基坑开挖已完成,正进行工程桩施工。住宅小区周边较大范围内地面有明显沉降。

地铁采用盾构施工,从工程桩中间穿过,两者最近距离1.7~1.8 m。地铁施工可能引起周边土体、工程桩位移和周边地面、建筑物沉降。

基于上述考虑,在采取相关的加固工程措施的同时,应进行变形监测,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变形监测实施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手册》、该工程相关图纸。变形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⑴ 周边建筑物、地面(管线)沉降测量。

在监测范围内,根据到地铁隧道的远近,在每栋楼分别布设2~12个基础沉降测点和1~4个地面沉降测点;在基坑南侧管线位置布设8个地面沉降测点;在隧道与止水幕墙交叉的2个位置各布设6~8个地面沉降测点。总共布设沉降测点165个。

⑵ 基坑止水幕墙顶部位移和沉降测量。

在基坑止水幕墙顶部共布设21个位移和沉降测点,间距15~30m。

⑶ 工程桩顶部水平位移测量。

在隧道两侧的82条工程桩中选择20条桩,在其桩顶布设水平位移测点。变形监测方法: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基准点,埋设6个水准测量基准点,线路长25Km。沉降观测按三等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1.0mm。水准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按二等水平位移标准建立基准网,共布设12个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测角中误差1.8″。采用精密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施测变形点的位移,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3mm。

变形监测频率:

监测时间6个月,分三个阶段:地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由于监测时间短,基准网不进行复测。测点在初测后,按其变形速度确定监测频率。变形速度 w,当 w>10mm/d 每天2次,当5

分析要点

变形监测的定义: 变形监测是对变形体进行多次观测,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变形分为两类:变形体自身的变形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变形体自身的变形包括伸缩、错动、弯曲和扭转四种变形。变形体的刚体位移包括整体平移、转动、升降、倾斜四种变形。根据变形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变形,静态变形通过周期性的监测得到,动态变形通过连续监测得到。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以及倾斜、挠度、弯曲、扭转、震动、裂缝等观测,还包括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的测定,如应力、应变、温度、气压、水位、渗流、渗压、扬压力等的测定。

变形监测的特点:

周期性、高精度、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需结合变形体的结构。

变形监测方法:

常规大地测量方法,有精密高程测量、精密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等。空间测量技术,有GPS测量、InSAR技术。专门的测量技术和手段,有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准直测量、正倒垂线测量、裂缝测量、应变测量和倾斜测量等。摄影测量和激光扫描技术等。

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

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建模分析等。作图分析是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常将观测资料按时间顺序绘制成过程线。统计分析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特征,分析其周期性、相关性和发展趋势。对比分析是观测值与设计值或模型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建模分析是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模型)研究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变形测量工程提交的成果资料:

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方案、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图、标石和标志规格埋设图、仪器的检校资料、原始观测记录、平差计算和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报成果资料、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变形监测及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考试样题 多项选择题:

变形观测周期的确定与下列因素有关:

(B、C、D)。

A.观测的精度 B.变形的速度 C.变形的大小 D.观测目的 E.观测方法 简答题:

1.变形监测除布设监测点外,还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

布设测量基准点是保证变形监测的起始值稳定,有统一的测量基准。工作基点相对于监测点有较好的稳定性,方便对监测点进行测量,并减少测量误差。

2.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哪儿种?

见分析要点: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

3.变形监测项目完成后,提供给甲方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内容?

见分析要点:变形测量工程提交的成果资料。

四、施工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某商务综合楼,楼高88层,高度450米,位于商业核心区。为保证工程质量,由第三方进行检测,测量内容包括: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

分析要点

施工放样的任务:

施工放样是以控制点为基础,将设计图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在实地标定,作为施工依据。对于建(构)筑物的高精度放样,需根据放样的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以及控制点的精度、施工和制造精度进行各级测量精度限差的设计。常用的施工放样方法:

直接放样方法。高程放样有水准仪法放样、全站仪三角高程放样、激光水平仪法等;角度放样;距离放样;点位放样有极坐标法、全站仪坐标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GPS RTK放样法等;铅垂线放样(经纬仪天顶法、光学或激光铅垂仪法等)。

归化法放样。首先用直接放样方法在实地放出标定后,再精确测定其位置,与设计位置比较求出偏差,然后调整到设计位置。超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

超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主要是控制竖向偏差,随着施工进展保证轴线垂直向上引测。还要进行高程控制、倾斜测量、各层面的细部放样、变形监测等测量工作。当施工到一定高度后,要注意日照、风力的影响对超高层建筑物产生的挠曲。考试样题 简答题:

1.作为第三方监测单位,为完成案例中所要求的监测项目,应投入哪些仪器设备,针对进行哪项测量工作?

双频GPS接收机,用于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建筑物主体日周期摆动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高精度全站仪,用于建筑物主体日周期摆动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等;数字水准仪,用于建筑物主体沉降监测;激光投点仪,用于轴线控制点的竖向传递。2.如何利用激光投点仪进行竖向传递?

在±0层上以主轴线为中心建立矩形(或十字线)控制网;在各控制点上分别用激光投点仪向上投点,为消除投点仪的轴系误差,可按四等分(或三等分)位置投点后取中点位置;投点后进行投点间的距离检查,与±0层相应控制点间的距离比较,距离之差应在测量误差范围内。

3.使用全站仪放样与使用GPS RTK放样有何异同?各自的优势和使用场合?

全站仪放样要求测站与放样点之间通视,其放样精度随视距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而GPS RTK放样时不需要彼此通视,能远距离测设点的三维坐标,点位精度均匀。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放样,点位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因此,需要高精度放样或在室内、地下工程中放样时,只能用全站仪放样。在野外具有良好的GPS信号,点位精度为厘米级时用GPS RTK放样有很好的优势。

五、市政工程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某市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市与东部卫星城间交通压力日益加重,为此拟建一条按高速公路标准,时速 80Km/h 的城市快速路,线路长12Km。初测阶段,需测绘规划路沿线 1︰500带状地形图,宽度为规划红线外50m,遇规划及现状路口加宽50m,同时调查绘图范围内地下管线。定测阶段,进行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测绘成果采用地方坐标系和地方高程系。城市已建GNSS网络,已有资料:城市一级导线点和三、四等GPS点以及二、三等水准点。

分析要点

市政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测量任务及作业流程:

市政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总称为市政工程测量。案例任务是勘测设计阶段,提供道路设计带状地形图。作业流程为踏勘和测量设计、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专项测绘(包括地下管线调查测量、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质量检查和验收、产品交付和资料归档。踏勘和测量设计:

测绘单位在接受该项测量任务后,应收集现有资料,组织人员进行踏勘,进行各种测量工作的技术设计、组织测量人员和准备测量仪器设备及仪器的检验。控制测量:

在建筑区,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有条件时也可采用网络RTK、GPS测量方法建立。本项目沿线路施测城市一级附合导线,作为首级控制,用网络RTK或图根导线加密图根点。

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本项目布设四等水准测量引测一级导线点,用图根水准测定加密图根点的高程。

地形图测绘:

确定测图范围,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测图。居民地和工矿的建筑物应测注散水处、小区门口和单位门口的高程。高架道路、桥梁的桥墩要实测表示。测注桥面、地面高程。永久性电力线、通信线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道路中线与高压线交叉时应测注交叉处地面高及对应最低线、最高线的高程,并标注电压。地下管线检修井应分类表示,并测注高程。实测有特征意义的独立树表示,实测古树并标注编号、树种及胸径。地下管线调查测量:

地下管线调查包括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的收集整理,采用测井法、探测法和坑探法对不明地下管线进行实地调查。

地下管线图以管线两侧的地形为背景,表示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地下管线图分为综合管线图、各类专业管线图。线路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将设计线路放样到实地上,为工程的详细测量工作打下基础,为线路工程平面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各项调查测量和施工详细放样提供依据。线路放样是将线路起点、交点、曲线主点、终点在现场实地标定。直线段间隔 150~250米,曲线段间隔 40~60米。

在中线测量过程中,由于分段、局部改线等原因,造成中线里程不连续,称为中线断链,应作断链处理。纵横断面测量:

纵横断面测量是在水准测量和中线测量之后进行,根据控制点的高程,施测线路中桩的地面高程,中线穿越道路、建筑物、水域、坡坎等地形变化处应加桩。横断面测量是测量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高程。横断面测量后按一定比例绘制纵横断面图。

考试样题 简答题: 1.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方法有哪些?

地下管线实地调查有测井法、探测法和坑探法。测井法是量取检修井面到管外顶和管内底、沟内底的埋深,量取井中心到管中心线的偏距。

探测法是利用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各种管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及埋深。坑探法是通过开挖进行实地调查和量测。2.简述市政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任务及作业流程。

见分析要点:测量任务及作业流程。

3.简述在市政工程中线测量中中线断链的定义及处理方法。在中线测量中,由于分段、局部改线等原因,造成中线里程不连续,称为中线断链。

上一篇: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下一篇:金融行业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