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六孔竖笛教案分析

2024-08-15

《送别》六孔竖笛教案分析(通用8篇)

《送别》六孔竖笛教案分析 篇1

《送别》六孔竖笛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六孔竖笛的吹奏方法,分辨缓吹与急吹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能吹奏歌曲《送别》,练习六孔竖笛指法,吹奏时气息的把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六孔竖笛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竖笛的信心。学会6、7、过程性资料四:三个音的奏法及其三个音以内的练习曲,并能够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重点】

掌握竖笛“缓吹”“急吹”的方法并学习《送别》的高潮部分。

【教学难点】

六孔竖笛指法及气息的运用。

【教具准备】

六孔竖笛一支、多媒体介绍、竖笛演奏曲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齐奏歌曲《小星星》。

二、导入新、播放一首由竖笛演奏的乐曲《送别》

师拿出一支六孔竖笛:同学们,你们会吹奏吗?想学吗?(不会,想)师:我知道你们早已迫不及待了,今天咱们就学习这首乐曲。

2、板书题:六孔竖笛演奏《送别》。

3、要求学生拿出六孔竖笛。

4、音阶练习:上行音阶、下行音阶(注意:以上要急吹)、教师吹奏《送别》(好好学习,不出一个月也能吹奏出美妙的音乐)

三、新教学

、堂练习

(1)讲练6、7、过程性资料四:三音吹奏方法

①发6的时候放1孔,急吹气。

②发7的时候放1、2孔,急吹气。

③发过程性资料四:音时,放1、2、3孔注意抬指不要过高,急吹气。

(2)指明学生练习发“

6、7、过程性资料四:”三个音

(3)学生自由练习“

6、7、过程性资料四:”三个音

(出示练习谱)

要求:从6到过程性资料四:逐一发音,并要心想谱,手指按,由6到过程性资料四:,再由过程性资料四:到6。

(4)齐吹

()接龙游戏

①教师吹学生接:

师:6───|生:7───|师:过程性资料四:───|生:7───|师:6───|生:过程性资料四:───||

②指法训练(教师说唱名,学生吹)

3教师进行难点训练:通过游戏的方法,请学生分组练习,直到掌握。

过程性资料四:

四、巩固练习

、曲谱讲解

2、视唱曲谱

3、指法练习(先不吹奏,只练习指法,待熟练后吹奏)

4、视奏练习曲(出示练习谱)

曲一1=F4/4

过程性资料四:

曲二1=F4/4

过程性资料四:

第一遍老师吹谱,学生持笛口唱谱手按指法。

第二遍学生齐吹奏,吹奏时注意气息的把控。

把学生的笛声用录音笔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创编活动

请学生用“

6、7、过程性资料四:”三个音进行音乐创作。

板书节奏,请学生用学会的三个音进行组合、试奏。

2/4

X XXXXX|XXX-

|XXXXXX|XXXX—||

选出一首创作较好的乐曲请同学们一起吹奏,并为乐曲配上打击乐伴奏。

六、堂小结、鼓励性谈话,增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布置作业,吹奏练习

竖笛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学奏:《平安夜》 教材分析

《平安夜》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奥地利一个小乡村教会的神父约瑟夫·莫尔,曲作者是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教师弗朗兹·格鲁伯。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舒缓、音乐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安详、宁静的感觉。歌曲的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内心对和平与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的感受。教学目标

1、以和谐、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奏歌曲《平安夜》,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

2、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悠长的气息,较高位气息控制演奏歌曲。2.歌曲中的音准。3.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奏。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生交流: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12 月 25 日是什么节日吧?(圣诞节)随着东西方文化、习俗的不断交流,圣诞节——这一西方人的节日,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那你知道圣诞节前一夜是什么夜吗?(平安夜)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 月 25 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就是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竖笛 钢琴 1课时 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是西方人过圣诞节时必会听到、唱到的,那安详柔和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2、教师演奏歌曲。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二、学习歌曲

(一)歌谱学习

歌曲为 6/8 拍,六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巩固八六拍知识,拍号知识,强弱规律。用手轻轻拍凳子,拍出强弱弱次强弱弱的节奏规律。

(二)学习旋律(1)跟唱旋律

(2)练习难点(音准),(气息控制,较高声音位置)。(3)节奏难点,聆听歌曲。(4)完整地演奏歌曲旋律。

(三)歌曲学习

在这繁忙的节日季节,让我们暂时忘掉那些杂事吧!安静下来,倾听那来自心底的轻轻的《平安夜》歌声。

(1)听歌曲录音,再次感受歌曲宁静、安详的氛围。(2)完整地演唱。

三、处理歌曲

歌曲旋律起伏、力度处理。

随着旋律线演唱出波浪起伏感觉,注意每一句从高到低,落音在低音处,由回归宁静效果。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的内心对和平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

四、了解歌曲创作经历,欣赏不同圣诞歌曲,不同形式的平安夜歌。关于这首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听老师讲述平安夜的小故事。这首歌曲是奥地利的一个小乡村教会的神父 Joseph•Mohr 在 1816 年写的歌词,曲作者Franz•Gruber 是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据说当时因为小教堂的管风琴坏了,可恶的老鼠把送风的皮风箱咬出了许多破洞,所以 Mohr 神父要 Gruber 先生为他写这首用吉他伴奏的曲子应急。Gruber 先生被 Mohr 神父写的小诗所感动,立刻回家,飞快的记录下他泉涌般的乐思,只用了两个小时,歌曲写好了。神父集合了唱诗班的学生,在吉他的伴奏下,孩子们唱出了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乐谱后来由修管风琴的人带出来,外面的世界才得以知道这首歌曲。这首歌很快就被人们广为传唱。今天已经几乎成为圣诞节的官方“节歌”,被译成许多种文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旋律动听,歌词优美,音乐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安详、宁静的感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最爱听的圣诞节歌曲之一了。

五、欣赏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师播放音乐。

六、课堂小结。

《和声》

教学内容: 学奏:《和声》 教材分析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和声》这首乐曲,是四四拍,行板的速度,大部分旋律在高音区。三个声部,节奏整齐。教学目标 三个声部和谐演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悠长的气息,较高位气息控制演奏歌曲。2.歌曲中的音准。3.三个声部协调合作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 音阶练习(从re到高八度re)。2. 师唱唱名(上行音阶),生无声按指。3. 师范奏后生吹。

4. 用同样的方法练下行音阶。(一口气,连音奏法。)

二、跟钢琴学唱旋律 全体同学一起学唱每个声部 竖笛 钢琴 打击乐器若干 1课时 分为三组练习,轻声跟钢琴哼唱,熟悉旋律。

三、竖笛练习

1.一声部跟钢琴练习吹奏 2.二声部跟钢琴吹奏 3.三声部跟钢琴吹奏

注意提醒学生换气的气口统一整齐,乐曲结尾处变换声部演奏,延长音看老师指挥 ⑤再用两种方法练习同一条练习曲。

四、探究、选择吹奏方法

《和声》这首歌哪些地方用“连音吹奏法”比较好?并在歌谱上加上连音线。(学生各自试吹,两分钟后回答,并说明为什么?再在歌谱上画上连音线)。然后互帮互助,自由练习。(重点练第三乐句,教师到学生中进行个别辅导。五分钟后问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

五、师生合作

1.生跟师一起吹奏全曲。2.师用钢琴伴奏,生吹奏。

3.请有把握的同学站起来吹奏。师用钢琴伴奏。

4.唱吹结合:一组唱,一组吹,再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配乐。(三角铁、铃鼓等)比一比,最终获胜的是哪一组?(师钢琴伴奏)

我和你竖笛教案 篇3

1、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通过吹奏竖笛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竖笛,变“要我吹”到“我要吹”。

2、在学习中体验合作、成功与快乐,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听唱旋律,用竖笛吹奏;用竖笛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出勤及学生带竖笛情况

二、新课教学

A、学习吹奏乐曲《我和你》(1)随教师视唱乐曲旋律。5 1— |2 3 5—|1 2 3 5|2|(2)随教师练指法。(3)随音乐空笛练吐奏。(4)自由练习吹奏乐曲。(5)齐吹歌曲。

B、用竖笛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让学生了解音乐起源于生活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找音乐,用音乐表现生活。)师:竖笛不仅可以演奏美妙的音乐,还可以模仿各种生活中的声音,先听听老师吹奏的是什么? 例:(1)“5 6 7 |1—— „„”(上下课铃声)(2)“14 14 | 14 14 „„”(救护车的声音)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你能用竖笛模仿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们自由想象,充分发挥。

4、综合表演

以上面两个练习为基础,分小组表演。

三、小结

长亭送别教案 篇4

临朐一中

张秀娟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2、鉴赏戏剧语言,欣赏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几句诗句,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送别”。送别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材,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有关“送别”的戏剧作品——《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

二、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迍迍()

金钏()

靥儿()

搵()泪

玉醅()

白泠泠()谨赓()一绝

谂()知 学生读字词,教师明确。

三、明确目标

四、分析形象

1、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结构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示:崔莺莺送张生进京应考,在哪里送别?(长亭)用什么方式送别?(饯行)他们直接到长亭开始饯别的酒宴吗?在开始饯行之前,他们在哪里?(前往长亭的路上)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酒宴结束后,他们又做什么?(分手,送别)

以“长亭”为中心,可以把文章的情节划分为三个场景:长亭路上,长亭饯别,长亭分别。

本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送别从来都是一件伤感的事情,更何况对于张生莺莺这样的热恋中的男女。因而这一分别,自然是百般滋味在心头。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女主角崔莺莺的内心世界,看一颗敏感多情的女儿心。

2、明确人物的心理变化

出示幻灯片

请一位同学读【滚绣球】【朝天子】【二煞】三支曲子。其他同学从这几支曲子中找出可以反映崔莺莺在送别时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

(通过小组交流,明确每支曲子的关键词。)【滚绣球】学生找出关键词——恨。

在这支曲子中“恨”出现几次?明确:第一次“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这是恨什么?(相见恨晚,但分别太快)第二次“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疏林”把“斜晖”挂住的目的是什么?(让时间停驻,让分别来得再晚一些,与张生再多相处一会儿,就可以晚一些面对离别之苦了。)第三次“此恨谁知?”这是因什么而产生的恨?(听得道一声“去也”,遥望见十里长亭。也就是因离别而产生的“恨”)恨的结果或表现是什么?(松了金钏,减了玉肌。这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了崔莺莺因离别而产生的心力交瘁。)

这支曲子中的“恨”都是因离别而产生的,因而这种“恨”是“离愁别恨”(板书)。而且,离恨越强烈说明了崔莺莺内心的爱越深越重。【朝天子】学生找关键词——恨。

这支曲子中的“恨”与【滚绣球】中的“恨”是否一样?(不一样。这支曲子选自“长亭饯别”的场景,在座的除张生、莺莺外,还有老夫人、长老、红娘,因而那些离愁别恨的话不好直说。在长亭路上已经为离别而非常痛苦的莺莺,此时连这些话都无法向心上人倾诉,因而此时的恨应该是一种怨恨。)那么把一对有情人拆散的究竟是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表明了崔莺莺对待功利的极度轻视和淡泊。)

这支曲子中的“恨”是崔莺莺对拆散自己和张生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怨恨,因而这种“恨”是“怨恨功名”(板书)。为区别【滚绣球】,我们可以明确这支曲子的关键词——怨。

【二煞】学生找关键词——怕(忧)崔莺莺“怕”的是什么?(“停妻再娶妻”“一春鱼雁无消息”“金榜无名誓不归”“见了异乡花草,再似此处栖迟。”)按常理,在情人分别之时,外人都离开了,两人可以说一些情话了,可为什么莺莺在这里非要说她的“怕”“忧”呢?莺莺的“忧”“怕”有没有道理?(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爱情的巨大考验:如果落第,老夫人不会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如果得中,张生又极可能成为高门望族的择婿对象。如果张生不是忠厚至诚的君子,那么崔莺莺弃妇的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应该说这种怕被抛弃的心理是当时女子很普遍的心理,只不过两情相悦时,人们往往会暂时忘记,一旦离别在即,它就会凸显出来,让人不安。莺莺是一个多情的女子,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最后分别时刻,莺莺内心又平添了忧虑。)

这支曲子中,莺莺的“怕”显示出它对未来的忧虑,因而是“忧怕未来”(板书)。

3、人物形象特点

在短短的一折戏中,莺莺的内心有恨,有怨,有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的内心经历这样的波折起伏呢?在她身上,有没有让你非常感动的一面?从这三个字中,可以看出崔莺莺是一个怎样的女性?

明确: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崔莺莺的恨、怕说明她非常看重爱情,在她心中爱情高于一切;而对功名利禄的怨恨、蔑视,则是莺莺身上的极为可贵的品质,她对张生的爱,是互相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因而,崔莺莺是一个“重爱情,轻名利”的女子。

五、欣赏意境

王实甫确实是一位写人的高手,他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直到今天仍然让我们感动,他笔下的纯真的爱情直到今天仍让我们憧憬。同时,王实甫的戏剧还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征,就是他的戏剧富有诗意,语言典雅。有人曾把他的《西厢记》称作古典戏曲中的“花间美人”。我们通过《长亭送别》中的几支曲词,来领略一下王实甫为我们创设的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出示幻灯片

学生齐读,再找一位学生诵读。

这几支曲子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将这几支曲子扩展成写景的文字。(任选其一)

(学生读所写文段,其他同学闭眼想像画面。)

【端正好】这幅画面有什么特点?(凄凉、惆怅、凋零、衰落)【脱布衫】这幅画面有什么特点?(萧条、衰败)【一煞】这幅画面有什么特点?(苍凉、怅惘、寂寥)【收尾】这幅画面有什么特点?(苍茫、衰败)

这几支曲子中的景物有何共同特点?

都选取秋天特有的景物,且突出一种凄凉衰败的意境。如“黄花”,即菊花,这是一种在深秋临霜开的植物,在寒冷中开放又在更寒冷中凋零。周杰伦的《菊花台》中有“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李清照的《声声慢》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醉花阴》中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除此之外,“衰草”“残阳”也都代表着一种凄凉,萧条。

看到这样的景物,崔莺莺的内心情感又是怎样?

崔莺莺此时正因离别而愁苦感伤,看到这样的景物,心中的愁苦自然加倍。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心情不好时,若窗外秋雨绵绵,心情会更加糟糕;心情好时,窗外的阳光灿烂则更加令人神清气爽。

明确:这四支曲子中所描写的均是充满哀伤的景物,而人物内心此时也是悲苦万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哀景写哀情,这正是景情关系中的正面衬托,起到的作用是“烘托渲染”(板书)

要想更好地把握景物描写中营造出的意境,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背诵。请同学们从中选取一支曲子,当堂背诵。

(3分钟后,请学生有感情的背诵,加强对曲词的理解。)

《长亭送别》中这四支曲子中的景物描写,恰恰是崔莺莺情感的外在体现,眼前的景物和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真正产生了一种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此言实不为过。

六、拓展延伸

我国近代著名的艺术大师、高僧李叔同(弘一法师)曾经选取【一煞】中“夕阳”“古道”等意象,创作了一首歌,名字就叫《送别》,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同学们可以一起哼唱,并体会其中景情的关系。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明确: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与朋友分别时忧郁、感伤的情绪;歌中选取“长亭”“古道”“晚风”“夕阳”等萧瑟感伤的景物,烘托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愁绪。此外,“芳草”这意象,并非意味着茂盛、生机。李煜的《清平乐》中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生”,芳草连天,表明离愁不断。

从《长亭送别》和李叔同的《送别》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一些外物,把情感烘托渲染出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手法,不管表达内心的悲伤、喜悦,都可以通过对景物的描摹,来烘托、渲染你的情感。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王实甫认识了一个可爱、倔强、执着的莺莺,也领略了古典戏曲中诗情画意的唯美意境。而这也只是窥豹一斑,《长亭送别》中还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品味、欣赏的亮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学习。

八、、课后作业

1、背诵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四支曲子。(必做)

2、课后搜集与“悲秋”主题有关的古典诗词,思考其中景情关系。(选做)

2、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思考崔莺莺和朱丽叶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选做)

此刻,窗外已是夕阳西下,暮霭沉沉的时刻,与同学们短暂的相处之后,我们也要迎来分别。在这分别时刻,我想用一首歌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希望大家也跟我一起唱。(唱《送别》)希望这一次的分别,能够成为下一次相聚的开始。谢谢大家,再见!

板书:

长亭送别

送别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送别》。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2、简介歌曲 这四首歌曲是依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电视剧后,其主题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起到了歌颂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

一、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一首影视歌曲,它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

二、认识作者:

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津,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三、歌曲介绍:

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的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

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国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四、学唱歌曲 1.听音范唱 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

:说

的 很

确,这

,旋

长,凄

婉,节

单,表

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

惆怅

深情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

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6、教师领唱

7、学生一起唱

三、主题延伸、扩大视野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上,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哀婉之美。

四、扩展。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或者诗歌文章呢? 李白写了很多离别的诗篇,其中有两首很有名: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这首清新、淡雅、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送别组诗》教案 篇6

1、两首诗准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准备采用传统的方法上,提出学习古诗的要求,然后一步步过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则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抓住诗眼,以情切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课堂洋溢诗的味道。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采用想象、等方法激发情感,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

3、以“送别”为主题,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拓展学习《别董大》,自主诵读相关“送别”内容的古诗,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加强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感受朋友情,离别愁;并会背诵。

2、拓展学习《别董大》,在对比中体会《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情在眼中,《送元二使安西》是情在酒中,《别董大》情在话中。前两者是喜景衬悲,后者是悲景砺志,体会一种情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激发学生的情感,诵读送别的诗,感受友情的可贵,展示学生积累的诗篇。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描述的意境“美”,朋友情。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准备:先把两首古诗抄在黑板上。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老师唱《送别》一曲。

是啊,漫漫人生路,友情必不可少,它宝贵而真挚,所谓“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然而世事无常,有重逢便有离别,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加上古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落后,好朋友之间“相见时难别亦难”常事,因此,送别就成了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组送别诗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自己先读读两首古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己读课文,两首诗一起正音,在对比中理解诗题。(明白题目的意思吗?谁送谁,在哪儿送,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二、根据要求闯关,学习第一首古诗。

1、总结学习古诗的要求: 初读破题,了解诗人; 再度感悟‘理解诗意; 深读想象,体会诗情; 熟读成诵,渐入诗境。

2、进入第二关,引导学生根据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情:古诗往往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这首诗前两行是叙事,后两行是写景,情在何处?自己轻声第古诗,细细品味。抓住“孤”“尽”“唯”等词理解(板书:情在眼中,难分难舍)

4、激情渲染,进入诗境。

是啊,孟浩然坐的小船已经越走越远了,李白依然站在长江边,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两行诗(学生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小船已经成了一点小影子了,李白还是舍不得离开,还在望啊,望啊。心中默默地念着两行诗(学生读):

那小船已经完全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依然久久地伫立在江边,想起昔日老朋友之间的相知相惜,他不禁心潮澎湃,高声吟诵那两行诗(学生读):

4、熟读成诵:这首诗会背吗?自己先练习两分钟。会背诵的起立,为李白和孟浩然的千古友情送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三、学习的第二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1、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我们接下去体会另一著名诗人王维和元二之间的友情。

2、王维不仅使唐朝著名诗人,而且使出名的画家,苏东坡曾经这样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们自己读一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画中有哪些景物?请用“——”划出。分析:

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 客舍:旅店,客中送客 柳:“留” 人: 酒:

好一幅清新悦目的画啊!你能把渭城宁静清新的美读出来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自己再轻声读古诗,诗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维和元二是好朋友? 学生自主寻找答案。

4、拓展,说话训练:

你们注意到三个地点没有?用“――”划出。用简笔画画出他们各自的位置。

从渭城到安西,中间整整相距了三千多公里啊,横穿了大半个中国。阳关以西那可是除了荒漠还是荒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满眼的荒野,满野的凄凉,即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得走整整半年啊。而我的好朋友元二就要到遥远而荒凉的安西去了,这一去,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你有什么话要叮嘱元二呢?

学生回答.师:王维惆怅百转,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话(学生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这是怎样的一杯酒啊!(学生回答:祝福的酒,的酒,离别的酒,难舍难分的酒)板书::祝福、友谊、离别„„

激发情感:

来吧,朋友,喝完这杯祝福的酒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吧,朋友,再喝完这杯祝福的酒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吧,朋友,接着喝完这杯祝福的酒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四、拓展积累:

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果说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首诗都是通过美景来反衬朋友离别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的话,老师下面给大家推荐一首另一种风格的送别诗《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悲景激志)教后反思:

今天的这节古诗课,我是把两首古诗压缩在一节课上,这并不是我常规教学的设计,只是想尽量向老师们展示两种教学古诗的方法——传统的和诗意的(只是学到一点点王菘舟老师的皮毛),希望能引起大家探讨:针对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哪种方法更有效一些?本来想连上两节课的,但我不可能浪费大家两节课的时间,只好压缩在一节课中,能展示多少是多少。

大家看到了,前面那首诗我是让孩子们根据以前学习古诗的要求,逐字逐句解释,再连起来感悟整首诗的意思。字词抓得细,依照理解诗句的方法(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连词成句)孩子们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从读到解到背到默,过了一关又一关。兴趣不是没有,但不足。特别是形成程序化之后,激情就没有了,诗味也就淡了很多。

第二首诗,我是采用直接切入,激发情感的做法,用三个大问题节节推进: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维和元二是好朋友——这是一杯怎样的酒?这样一叹三咏,孩子们的情感一步步和诗情契合,深入意境同喜同悲。只是这种上课方法缺少学生学法的指导,一时的情感激起了,一首诗理解了,以后在别的诗歌中,孩子们恐怕就眼高手低,无所适从了。

当然,教无定法,只要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东西(情感的熏陶)、受他们欢迎的就是好方法。教学上的探求是没有休止的,真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喜欢那一句话:人在路上,且歌且行。心还在,梦就在!

《送别诗》教学详案 设计理念:

1、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采用想象、音乐等方法激发情感,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

2、以“送别”为迁移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导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讲一首,联一组;《赠汪伦》以歌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以话送别,《送元二使安西》以酒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目送别。学生在这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迁移性拓展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强化了语文实践。教学目标:

1、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反复诵读,体会诗的情境,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领悟诗中的表达方法。

2、拓展学习《芙蓉楼送辛渐》、《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四首送别诗,感受诗中朋友情谊和离愁别恨;

3、比较诗的不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描述的意境美和朋友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外收集积累有关送别的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播放歌曲《送别》)。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小声地读读歌词,看看能从这歌词中咀嚼出一种什么情感。

2、从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古诗中也有很多表现这种离愁别绪的,我们把这一题材的古诗称为送别诗。(板书:送别诗)送别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颗夺目的珍珠,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传递信息也很困难,可以说是离别容易,相见难啊!古人常用送别诗传递友情,倾诉心声。今天我们就走进送别诗,用心聆听古人离别时刻的真挚情感。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读诗题。

(1)(屏幕出示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师:课题能看出这是送别诗吗?哪个字告诉你的?你从诗题中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吗?

“之”是文言词,有很多意思,在这里是“到”的意思,和“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之”的用法相同。

现在能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2)师:知道蜀州在哪吗?谁来说说看。(师结合地图介绍蜀州就是现在的崇州,在四川省,距离成都25公里,而诗人王勃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从长安出发到蜀州,要跨越岷江、嘉陵江、汉江等河流,还要翻越太白山、终南山以及其它不知名的山脉。)

师:你觉得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两地之间的距离最合适呢?

师:是啊!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对于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唐朝人来说,旅途的艰辛是可想而之了,真的可以说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了。

2、读诗文。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就从具体的诗句中来感受王勃送别好友的真挚感情。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师:读古诗与读其它的文章不同,非常讲究节奏和停顿,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中是怎么读的。)

再指名读。齐读。

3、明诗意。

过渡: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明白诗的意思。师:我们已经六年级了,古诗也学习了不少,你们通常用什么办法读懂诗意呢?老师已经把一些关键词的意思呈现出来了,同学们先轻声地读一读。

师:关键词的意思的意思知道了,有信心读懂诗意了吗?自己读懂了,就和同桌交流交流。需要老师的帮助就举手示意。

(1)学生自学,理解诗意。(2)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3)同学们真棒!自己读懂了诗意,接下来请大家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4、悟诗情。

(1)这一遍读你从诗句当中想象出怎样的分别的画面。你仿佛听见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2)想象之中,你觉得王勃与杜少府的感情如何呢?哪句话最能表现他们的之间的深情厚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知己”是与普通的朋友有什么不同?你认为王勃与杜少府为什么能成为知己呢?(指导读“同是宦游人”)

师相机介绍“宦游”现象:都是外出做官的人,你们知道吗?“宦游”现象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孔子就曾经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得到任用。汉朝以后,读书人要求得一份官职,一般都要外出,去游历大川名山,或者去拜访当时闻名的经师大儒,或者是到京城求显贵帮他们推荐,这样就往往要抛下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几年几十年都回不了家。那些已经当官的,也时常需要到外地做官,有的犯了错误遭到贬谪,还会到偏僻荒凉的地方去做官。“宦游”现象造就了中国的送别诗文化,它们共同的情感特点是哀怨凄苦。因为离别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离别就意味着远离亲朋好友,漂泊异乡。B、而如今这对志同道合知己即将分别,从此天各一方,可王勃仍希望做到“若比邻”。透过“若比邻”,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态?(“乐观”)

(引读):

是啊!万水千山阻挡不了感情的传递,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岁月的流逝也抹不去心中的那份思念,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事的沧桑只会让这份友情越陈越香,还是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送别诗的主旋律原本是离别之苦,而在这儿诗人却一反别离的仇怨,充满豪迈的气概,洋溢着乐观的精神,而这句话也因此成为送别诗中的经典佳句。我们在很多的书法作品中经常欣赏到它,在朋友分别时,互赠的礼物上也常用上它。

(3)崇尚有道,珍惜友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尚且知道友情的珍贵,我们更应该珍惜身边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用读走进那感人的离别时刻,走近诗人那豪迈乐观的精神世界。

三、以诗引诗,拓展学习

过渡:王勃以奋发的话语,作为临别时的信物送给了杜少府,这离别前的赠言也见证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临别时总有千言万语,接下来我们看看王昌龄送别辛渐时刻说了什么?

1、品诗《芙蓉楼送辛渐》

(1)、还记得刚才我们是怎么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吗?(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抓住关键词句用读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这种方法一步一步地读这首诗,同桌还可以交流读书的感受。(2)自由读诗文。

(3)反馈。

A、指名读。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B、师:诗的意思读懂了吗?王昌龄送别辛渐时刻说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你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抓住了哪些关键词?王昌龄在分别时刻怎么会说这番话呢?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这儿有一份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王昌龄,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因不愿与当时的权贵同流合污,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最后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C、了解了写作背景,你再来读读这句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师:是的,他要永远保持自己纯洁无暇的品质。所以送别诗不但表达朋友之间的情意,有时也可以用来表白自己的志向以体现朋友间的志同道合,来,让我们再次用读走进诗人那颗纯洁无暇的心。

2、送别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离别相送最珍贵的礼物,有时甚至比有价的物品更加珍贵,因此流传了许多送别诗,老师搜集了一些。(出示:送别诗目录)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诗?读读诗题。读的最好的是哪一首?来,给我们露一手,读可以,唱也行。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的读打动了你,就鼓鼓掌怎样?这掌声越热烈说明读得越越好。(相机指导学生说说用何种方式相送。汪伦以什么方式相送?王维与元二用什么方式表达情感的?李白怎么送别孟浩然的?)

3、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诵读了很多送别诗,不管以歌相送,以目光相送,以语相送,以酒相送,其实更用什么相送?(心,情……)(板书:情心)只有这样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才能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诗句。

配乐串读:

看,城阙上王勃与杜少府正在道别,看着杜少府充满着愁伤,王勃吟诵起令人振奋的诗句(引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三句)

瞧,王昌龄也在向辛渐做着离别前的倾诉,他要告诉世人(引读《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一句)

听,桃花潭边的踏歌声又响起了,李白被汪伦这深深的友情感动着,他认为:(引读《赠汪伦》最后一句)

看,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的李白还没离去,望着渐渐消失地帆影,勾起了他对往事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不禁吟诵起:(引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一句)

瞧,王维和元二正举杯对饮,那渭城的细雨也读懂了老友间的离愁,伴随着他们吟诵(引读《送元二使安西》后一句)

四、联系生活,活用古诗

1、古人的送别诗写得多好啊!我们应当积累下来,在现代的分别情境也可以加以应用。看,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同学们也将到不同的中学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大家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见面了。临别之际,你想对和你生活了六年的同学、老师、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如果能用上刚才积累的送别诗句就更好了。

2、同学们这深厚的友情真挚的祝福深深地打动着我,分别之际,老师把这些写有送别诗句的书签送给大家,让它见证我们之间的友情。最后我用李白的一句话送给大家,那就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重天”,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大鹏展翅,前程辉煌。

国学小课堂活动教案 趣话对联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遗产。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在课堂上进行较为简单的对对联练习。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和语文运用的能力。活动准备:

向学生们推荐一些漫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堂内交流。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课

1、谈话导入: 孩子们,欢迎大家走进国学小课堂。前面我们已经学会诵读不少古典诗文了,大家喜欢吗?让我们读一读吧!(随机让学生按兴趣诵读)

2、通过故事激发兴趣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趣的就要算对联了。自古以来,对联以较为丰富的内涵、灵活多变的形式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家家户户都喜欢对对联,贴对联。有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户人家门前,看见门上就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帮助这家人解决了缺吃少穿的困难。

可是,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仅仅从门前的对联里就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学生交流:缺少数字一和十,谐音缺衣少食)

中华文化形式多样,充满了趣味。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3、对联说起来古典,但并不神秘,咱们在上学期已经和对联见过一次面了,还记得吗?(出示对子歌,读一读)

4、对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除了我们熟悉的春联,咱们再来看看对联还能用在哪些地方呢?出示4则对联,大家猜猜分别用在什么地方。分别介绍婚联、挽联等常见分类。

二、摸索对联的规律

1、展示纪晓岚的图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提起对联,就不得不说到他——清朝的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士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高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你觉得纪晓岚对得如何?)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

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 一鸥游”。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林间两蝶斗;

这时,纪晓岚又是怎样对的呢?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就这样,他们在游玩过程以对对联为乐,充满了情趣。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了吗?

2、同学们课前也收集一些对联和故事,说给边上的同学听一听吧。3.讨论对联的特点。

从纪晓岚对对联的故事和刚刚听到的对联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 4.教师小结: 归纳对联的四个基本特点。A.字数相等; B.讲究对仗; C.讲究四声; D.词性相同。

三、小试身手巧对联。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来对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1、西湖边,有一位书生想给自己的书斋题一副对联,他写出的上联是:四面湖山归眼底,请你选选,下面那一句适合做下联呢? A、万紫千红总是春 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 D、万户争传新乐府

2.我这里有几幅对联,被小朋友拉乱了,请你帮我理一理好吗? 出示四副对联,连一连,并说明理由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看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绕廊荷花三十里 拂城杨柳一千株 天地间大小舞台 古今来多少角色

3、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出几幅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天——(地)风——(雨)海——(山)新——(旧)南北——(东西)千山——(万水)

千山秀——(万水清)蚕吐丝——蜂酿蜜 辞旧岁——迎新年 泸山山青个个夸——邛海水秀人人爱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

鸟儿枝头落-——蝴蝶花中飞 南北车站通南北——东西超市卖东西

4、小试身手巧联对: 同学们相互之间也来出个对子,大家来对。(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四、教师小结: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课后教学反思:

在三年级下期期末,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能力,我安排了这一堂《趣话对联》的国学知识课。对联是自古以来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文字天地小,含蕴天地大”,集中、鲜明地体现了汉语的特色和魅力,做到了“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在前面的国学课上,学生们已经初步接触了《三字经》《千字文》和《道德经》《大学》等经典典籍的节选,对对偶这一修辞方法有所掌握,而且在语文学习中词句的积累也已达到一定程度,具备了系统认识对联的知识基础。在备课时,我就从对联趣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用学过的《对子歌》做知识铺垫,自然地将对联这一极具语言魅力、形式丰富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学习对联形式,认识对联分类,增加传统文化底蕴的积累。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比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甚至上百言。对小学生而言,不可能掌握这么深奥的特点。于是我在课堂上讲了纪晓岚对对子的故事,通过简单的三言对、五言对,让学生初步感知对联的特点,再让孩子们讲一讲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对联和故事,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对联的基本特点。再通过老师归纳和板书,为下一步应用又做好了准备。

在进行对对子的课堂口语交际时,我们先从对一个字开始,再到用身边熟悉的风景名胜、常用的祝福语来对,最后深入到学生即兴出对子大家来对。从学生的课堂反应上看,气氛越来越热烈,学生把平日学习的语文知识积累及自己的想象充分发挥出来。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当学生汇报时,课堂上时时爆出掌声、笑声。教学设计中的趣味,推动着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当听到学生出出“铜墙铁壁不透风”“池中荷花朵朵开”这样的上联时,我很高兴地知道,对联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一笔,一份文化的底蕴悄然在他们的头脑中积淀下来。这必将为以后更进一步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好铺垫。

课题:古诗词欣赏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诗词与古人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视频体会古诗词的美,通过诗词了解社会、历史和人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古诗词的美。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性格、命运和时代背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准备上课。

二、引导新课:(1分钟)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代的诗词。问:我们为什么要“欣赏”古诗词呢? 答:因为古诗词很优美。

问:古诗词是很优美,却和我们的距离很遥远。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做诗填词吗? 答:不需要。

三、讲授新课:(34分钟)诗与古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古诗词属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它和古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1、例如,孟浩然早上起来,推开窗子看到落花满地,于是吟诵出一首诗,你们学过,哪为同学能背诵一遍?

学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例如,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在花园中初见白鹅时,惊喜地吟出《咏鹅》。谁能背诵一遍《咏鹅》?

学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例如,贺知章退休以后回到故乡,家乡的小孩已经不认识他了,笑着问他:“老爷爷,您打哪来呀?”这让他生出许多感慨,于是吟诵出著名的《回乡偶书》。现在谁能为我们背诵一遍?

学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例如,王维在重阳节这一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于是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谁能背诵一遍?

学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例如,李商隐在情绪低落时,登高望远,看到西天绚烂的晚霞发出夺目的光彩,于是发出“夕阳无限好”的赞叹。他看到夕阳快要落山了,联想到人生和国家终究都是有限的,又加上“只是近黄昏”的叹息。(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刚才我介绍的都是唐代的诗人,因为唐代是盛世,所以唐诗的格调高昂、明朗。宋代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因为宋始终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常常受到外族的侵扰,所以宋代的诗词中常常包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6、例如,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问: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 答:他失败了,不好意思回去。

教师:项羽兵败自杀在乌江边,而南宋的统治者不但好意思逃跑,而且只顾享乐,根本不思收复失地。在这里诗人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8、例如,陆游的《示儿》。陆游在85岁即将去世的时候还在做诗,此时他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的统一。所以陆游是一个值得我为同学们特别介绍的诗人。下面先请同学们欣赏这首充满爱国之情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介绍诗人陆游

生平简介: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曾饱经离乱,一生创作诗文9300余首。爱情悲剧铸就千古名篇《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他的婚姻。他和表妹结婚只一年就被迫分离,几年后,表妹痛苦而死。留在“沈园”墙壁上的两首《钗头凤》成为千古绝唱。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其实《钗头凤》是曲牌名,只要添上词就能够传唱。说通俗点儿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你们都知道哪些流行歌曲呢?好,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欣赏这首古代的流行歌曲。

怎么样?是不是荡气回肠,意犹未尽。那么你们从这两首词中发现了什么社会现象了吗?

我从中发现了两点,第一,当时的婚姻制度完全是父母说了算。对比现在的婚姻自由,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第二,当时的读书人很有修养。陆游和唐宛都是用诗词这样一种很文雅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痛苦。如果换成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古代的读书人很注重自己的文学修养,曾经提出过“不读诗无以言”。意思是,我不懂得诗词就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啊。

诗人陆游婚姻不幸,仕途坎坷。一首《卜算子· 咏梅》表现出他的清高、孤傲。毛主席读了以后也写了一首《咏梅》,却表达出乐观、豁达。下面让我们对比着欣赏这两首词。可见是诗人的性格决定了他诗词的格调,或哀伤或高昂或低婉或明朗。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们欣赏陆游的词,低婉而忧伤,使我们联想到陆游其人,一定带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其实,陆游不光会写诗,他还会武功,(课件)这就是陆游的另一面,他也曾横刀立马奋战在抗击金兵的前线。请欣赏这首 回忆他戎马生涯的《诉衷情》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诗词,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知道了什么,有哪些体会。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考虑:陆游的生平,当时的社会状况,陆游诗词的风格,他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想象中的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

最后我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孔子说的:“诗可以观。” 就是说诗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希望同学们多读诗,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是要传达出“诗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它来源于生活,和古人的生活紧密相联、融为一体,是古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例如,孟浩然早晨起来,推开窗户,看到满地落花,吟出《春晓》。骆宾王初见白鹅时,吟出《咏鹅》。贺知章老年回到故乡,家乡的小孩不认识他,这本来很自然却让他生出许多感慨,吟出《回乡偶书》。王维因为思亲吟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商隐登高远眺,发出“夕阳无限好”的感叹。林升的《题临安邸》、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陆游的《示儿》都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钗头凤》是陆游不幸婚姻的见证,是用血泪凝结而成的。优美的视频,烘托出古诗词的隽永缠绵,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古诗教学课】梦回江南教学设计

——江南诗词欣赏课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学过描写江南的古诗。

2、欣赏四首描写江南四季的诗词,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

3、积累古诗词名句,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教学准备:

1、查找资料

2、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文学史上的奇葩,而水乡江南正是培植诗词这奇葩最肥厚的土壤。大家还记得吗?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八本书中,我们已学习了多少篇古诗词(27篇)其中有多少篇是描写江南的?读古诗(每首诗就是一幅画)

江南之美,如诗如画,所以无论春夏秋冬,皆可入诗入画。现在,我们继续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色彩明艳的江南。

二、欣赏春天的江南: 有山有水、有形有色、青山白鹭,流水游鱼,斜风细雨,多么典型的江南水墨画啊!

1、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你从词中看到了什么?

好一个草长莺飞、乱花迷人的春景啊!整首诗有山有水、有形有色、有花有草、莺歌燕舞、情景交融。诗人置身景中,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我们置身诗中,我们饱观诗词简约音律之美,神怡而心旷。

2、烟雨迷蒙时江南也别有一番风情。夏天我们又可以看到别样红的荷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江南的秋天同样不缺乏绚丽的颜色: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有形有色、情景交融,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悠远的江南秋天意境。

4、美丽的江南,灵动的江南,即使是冬天,也透着些许的浪漫,蕴藏着生命的气息。早 梅

唐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好一幅清丽脱俗的雪中梅花图。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你能不能选一首背下来?

三、拓展:

1、小组交流

咏诵江南的美诗美词何止千千万万,而那千百年沉淀积攒起来的美丽让人如痴如醉。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唐诗宋词话江南”手抄报,小组间互相交流自己找到诗词。先把自己找到的诗词读给组员听。尝试说说你喜欢这首诗词的理由。(一个学生展示)

2、诗歌深化:

剪水为衣,画梦成烟。也许,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关于江南的梦。这个梦,轻灵而空蒙。现在让我们在歌声中去体会那永远的情怀:

梦江南

草青青,水蓝蓝,白云深处是故乡,故乡在江南。雨茫茫,桥弯弯,白帆片片是梦乡,梦乡在江南。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 只愿能化作唐宋诗篇,长眠在你的身边。

你听这缠绵的古韵悠悠,载满了多少的思念与哀愁,小桥弯弯、流水淙淙。我是听一次,醉一次,魂牵梦系,如何不梦?怎能不梦?

3、读写结合:

江南之美,美不胜收,诗词歌赋之美,让人心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感受,写在手抄报上。(一两个学生先说)

四、总结延伸

《长亭送别》 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王实甫作为“文采派”代表的戏曲语言特点。

2、学习情景交一融,运用景物气氛描写来烘托戏曲人物形象的写法。

【能力目标】

1、能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本剧语言的诗情画意之美,并正确赏析用诗词典故对人物感情与性*格的表达效果。

2、能够根据剧情正确分析概括人物性*格及主题。

3、能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提高欣赏戏曲语言艺术的品位。

【情感目标】

能正确认识封建家长制与礼教思想对青年男一女爱情婚姻的压制与残害,能欣赏张生和莺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及叛逆性*格。

第一课时

一、由柳永〈雨霖铃〉导入。

全词中心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对爱情执着追求,胜过荣华富贵的名句:

次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以特殊时间、地点与景物衬托离愁悲苦的名句:

今宵有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王实甫与〈西厢记〉简介。

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

2、〈西厢记〉是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的高一峰。

3、四大爱情悲剧:

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 郑光祖〈倩女幽魂〉白朴〈墙头马上〉

4、〈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试解题)是元杂剧中特殊的连本长戏,共五本二十一折。[唐、元稹〈莺莺记〉,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剧情简介。(参见〈导学〉与注解①)

三、速读课文后,全班朗读全文,注意角色*转换及情感变化。

四、整体把握呢哦容:本折库名为〈哭宴〉,题目为课文编者所加,试按谈两题各自侧重点,并按本题为线索把全折分为几个画面,分别拟定小标题。

1、原题侧重送别的气氛情感,突出性*格矛盾而编题侧在地点、事件,留有悬念,但也较一般化。

2、五里——短亭,十里——长亭,送君终须别,离愁万里长。崔莺莺在什么情况下与张生分离?在送别过程中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可以分为几个场面?试给它们各拟小标题。

[板书]莺莺→长亭送别←张生

3、读到这里,我们耳边仿佛仍响着莺莺对张生深情的呼唤,眼前也会浮现出她泣涕涟涟的哀凄形象,它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两首诗词中情一人、爱人惜别的场面,试加以比较,本剧对离情的描写在场面、气氛上更接近于哪一首,而在情感表达上又更接近于哪一首?

《雨霖铃》情景相融相生,触景生情,景由情生(虚写),情景相生。

《孔雀东南飞》叙事抒情,直抒胸臆,缠一绵悱恻,海誓山盟,反抗封建家庭与封建礼教。

五、朗读几个精美唱段。

六、作业:

1、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比较与《窦娥冤》的不同。

2、试分析崔莺莺与张生的形象,并概括本剧主题。

第二课时

一、复述《窦娥冤》的语言特色*,并与本文作比较,体会本文语言文采斑斓的特点。(注意本文描写、化用与用典)

《窦》 唱词通俗《长》离愁别恨的绝唱→花本色*派 对白朴实优美动人的情诗间直抒胸臆 诗情画意的气氛美清新自然情景相生的艺术人纯属口语名句典故的化用的较少典故文采斑斓的语言风格。

二、试分析作者怎样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人物不同个性*,揭示人物之间自身的矛盾冲突,以而为主题服务?

[板书]

人物 感情性*格

张生钟情贫寒白衣,为人诚挚,追求爱情与功名 爱情与功名

莺莺深情名门之女,为人善良,重爱情轻功名

红娘热情深为婢女,活泼善良,坚持正义绝不妥协 家长礼教与

夫人无情相国夫人,盛气凌人,重富贵轻亲情 亲情爱情

→愿天下有情一人终成眷属(反礼教,争自一由)

三、开放讨论题。本文抒情特点是情景交一融,情随境迁,景随情生。请你引用唱词或对白来说明这三种情况。

1、送别路上:借景抒情,情景相融,景语皆情语。“晓来谁染霜林一醉?总是离人泪。”最为动人,是直抒胸臆。

2、饯行宴上:以心里感受的唱词抒发了悲伤无奈而刻意掩饰的内心愁苦,只一对句写句烘托气氛,这是景由情生之句。

3、饯行宴上:莺莺以一曲[满庭芳][快AA][朝天子]直抒胸臆,表现内心难以抑制愁苦与强烈反叛不满之情。

4、惜别一节:几乎全是直抒胸臆,只两组对句以景衬情,情景相生。

5、离愁一节:因恋去身影远逝而极目尽处,触景而生情,情随境生,更突出“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的无尽之苦。

四、朗读全文。

五、作业:

1、《导学教程》之[同步驱动]部分。

2、预习《闺塾》:

①了解汤显祖生平及代表作。

②了解《牡丹亭》全剧剧情。

③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现什么样的矛盾冲突。

《长亭送别》教案 篇8

积极贯彻我校新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习: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看来这真是本好书,你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书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zhūn金钏cuàn靥yè儿hwèn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玉醅pēi白泠líng泠罗帏wéi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3.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4.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情痛(愁苦)……

“端正好”鉴赏点

紧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染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泪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平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四、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

上一篇:项目经理个人辞职信下一篇:美丽的白马公园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