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竖笛(精选12篇)
小学竖笛 篇1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经说过:“竖笛教育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教学大纲则明确指出: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竖笛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易为学生们所接受、所喜爱的教学形式。在现阶段,大多数的学校都是依靠乐器进课堂来培养学生的竖笛能力。如何在课堂有效地进行竖笛教学,是值得我们音乐教育者重视的。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刚接触乐器的时候,他们感兴趣只是乐器本身,而对于乐器的演奏技巧却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深入学习后,他们普遍会感到竖笛是一门较复杂的艺术,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有见于此,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基本训练外,还要让学生经常聆听和欣赏一些竖笛曲及演出,使他们体会和感受竖笛音响的美妙,诱发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选择简单而具有生活情趣和富有情景的竖笛曲作为练习材料,令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使他们初步感受竖笛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讲究方法
竖笛教学的方法犹如一把钥匙,对于学生熟练掌握乐器的演奏有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教有法,教无定法。我认为教贵得法。如若教学方法不当,则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从以往的竖笛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竖笛教学有“四要”,不可忽视。
(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任何的轻理论重实践或重理论轻实践都是不可取的,要演奏好一件乐器,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许多的老师都有类似的经验:教学初期讲解理论,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则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但效果往往却差强人意。我首先让学生弄懂乐器的构造,发声原理,注意事项,让学生从理论上对乐器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通过反复的练习,把理论消化到实践中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用理论去解决,然后再通过实践去检验解决是否得法。如此的理论一一实践一一理论一一实践不停地反复,使学生们能够从理论上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牢牢掌握乐器的演奏,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竖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竖笛教学去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不是让每位学生成为音乐家。人的左脑与右脑的发达程度不同,“音乐天赋”存在差异。如果用同一要求对待学生,则会令中下等学生感到困惑、畏难,甚至对学习产生惧怕心理。我的做法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地调整要求。对于一部分熟练掌握演奏技巧的学生,我尝试让他们演奏一些难度较大的中外名曲、民歌、创作歌曲的片断,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例如:适当延长他们的练习时间,别人一星期练二首,他们则二星期练二首;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练习一些较短小、简单的曲子,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
(三)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如今,各种竖笛教材层出不穷,令人眼花潦乱,不知如何选择。我认为不管选择何种教材,都要注重教材的系统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程度,有步骤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做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尤其注意是要避免教材接生硬脱节。我选择课本歌曲作为教材,课本课曲是经专家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而选定,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及心理特征,难度适中,极富趣味性,易为学生接受。用课本歌曲作为教材有三大好处:首先可以帮助学生识谱,减轻学生学习歌曲的负担;其次通过竖笛演奏可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的内涵;最后利用竖笛为歌曲伴奏,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要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特别要制止课堂“自由练习”
课堂常规是教学中必要的一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秩序的条件下学到应学的知识,教师可通过设立一些特定的信号,如用音阶或和弦声响示意学生停止练习、准备齐奏等。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讲解一一自由练习的方法。于是,一时间,课堂里热闹非凡,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音响不协和,令人烦燥,更有一些学生趁机讲话,甚至发出各种古怪的声响扰乱课堂。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连自己的竖笛声都听不清楚,更不用说通过乐器的演奏去体验音乐,进行美的熏陶。在多年竖笛教学实践中,我模索到一种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一“按指法”,即手按指,口念“吐”,心唱谱,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里,专心致志地练习,避免互相干扰、互相影响的情况。这样做既保证了课堂良好的纪律,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感受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抓住契机,随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对于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录音、组织比赛、演出等方法,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展示才能、展示成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感受到学习乐器给他们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满足与自豪,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还可以让学生们找出差距和不足,促使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日臻完美。
摘要: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上,声乐教学与竖笛教学的不平衡状态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学堂乐歌”式的教学形式已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了以唱歌、乐理、欣赏、律动、器乐、舞蹈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音乐,竖笛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竖笛 篇2
随着现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加快和素质教育理念地不断渗透,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竖笛又称直吹笛、牧童笛,其本身便具有高音准、简单易学等学习优势,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开展竖笛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激发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小学学生的手指和大脑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竖笛吹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深刻的认识到竖笛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帮助作用,并且积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将竖笛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从而不断地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一、合理设计竖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竖笛教学能否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之一,它的教学内容设计包含了小学学生竖笛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音乐技巧等。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有效地利用竖笛教学来辅助小学学生的音乐教学,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首先,其应当做好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工作。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竖笛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第一,合理设计竖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小学竖笛音乐课程教学的引导标,它对竖笛课程教学的流程和内容有着很大的引导性,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合理的根据小学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性来开展教学目标的设计,这样便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过高的教学目标要求而忽视了小学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问题。第二,合理设计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小学学生年龄较小,心理特点比较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当合理的利用好小学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在基础的竖笛理论教学和技巧教学中多融合一些幽默元素,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学生的竖笛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小学小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竖笛吹奏的乐谱选择方面,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小星星》《蜗牛与黄鹂鸟》这一类的节奏较为欢快、吹奏起来较为简单,且具有积极地人生观导向的竖笛吹奏乐谱来开展教学,从而有效地实现提高小学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效果。
二、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小学音乐的竖笛教学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音乐教学课程,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竖笛课程的教学当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可以单一采用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牢牢地掌握住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权,而是应当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放宽对于小学学生的课堂竖笛学习自由,给予小学学生足够的课堂学习主动权,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学生的竖笛实际吹奏能力和技巧性。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小学学生自行进行分组的方式,放宽音乐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使其能够互相学习,相互请教和指认错误,共同进步,从而整体性的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这非常适合小学音乐的竖笛课程教学需求。比如说,以《彩月追月》这一首竖笛乐谱教学为例,根据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讲授完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竖笛吹奏技巧之后,让小学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分组方式,使其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先让每一个小组进行组内吹奏训练学习。然后,一定时间后让每一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演奏,对学习效果较好的合租小组给予积极地表演,对于演奏学习效果较差的给予一定的辅导,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小学音乐教师便可以有效地达到帮助小学学生提高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三、结合教学活动开展教学
浅谈小学竖笛的教学策略 篇3
一、认识竖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接触竖笛的孩子们来说,如何能调动起他们对竖笛的喜爱感,从而使他们更进一步融入到竖笛的吹奏学习中去,第一堂课很重要。于是,我带领学生先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认识竖笛,在了解熟悉竖笛的构造后才有了开始学习的基础。
二、正确入门
任何方面的学习,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便是基础。入门或许不复杂,但一定会伴随着或多或少的单调和枯燥。因此找出合理的方法训练学生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指法吹奏练习,既要简单好记,又得要点分明,避免单一局限。
三、规正方法
吹奏竖笛正确运用气息很重要。包括坐姿、手法、距离、呼吸等等,都对能否演奏出优美的乐曲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从开始就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吹奏习惯,这一点很有必要。起初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强调、提醒,给硬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然后便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比较正确与错误的演奏习惯,逐步掌握正确的方法。
竖笛吹奏也离不开演奏乐器的基本保障,那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因为一切都只有等底子扎实了,才能够继续接下来的提升,就竖笛而言增强吹奏曲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息运用:几乎所有的吹奏乐器都离不开气息的支撑,因此在竖笛的吹奏过程中控制气息和分配力度是吹好竖笛的关键。而怎样美化音色,让吹出来的声音优美且音准,使音色和音量不单一,连音和断音清楚又有灵动性,这当中的重点就在吹奏时的气息能否控制。竖笛演奏低音时气流要轻要缓,而高音的气流要强。
2.音准练习:音准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生学习竖笛时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是最经常出现的问题。鉴于这类情况,我在竖笛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安排了八度音程练习曲,让学生先以听觉区别低中音和中高音,之后再感受演奏时的气息差别。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吹出并分辨低中高音了。
3.指法练习:如果要使学生达到从容吹奏,并将注意力集中以至于表现乐曲情绪,那么可以尝试多跨度音程的练习曲,由此可让孩子们合理、正确且灵活地换指得到锻炼,从而会一定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乐曲表现力。
4.吐奏练习:吹管乐器中吐音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适合活泼欢快或热情激昂的乐曲风格,而声音坚实、利落又富有弹性是吹奏的基本要求,且节奏要平稳均衡。在吐音中大致可分单吐、双吐和三吐。
5.装饰音吹奏:装饰音的拍值都算在被装饰的音或其前一个音的拍值内。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颤音、回音、波音、滑音、叠音等多种。装饰音可以使吹奏乐曲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且表现力更丰满。
四、强化节拍
学竖笛演奏是一项需要一心多用的学习。比如唱歌,当中的节拍、节奏,你可以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借助手部的划拍提示来进行辅助学习;但是竖笛吹奏本身就是一种多项器官的运用,在学习了同时运用眼、手、嘴之后,并不再有多余的部分空出作为辅助,因此通过竖笛学习还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心理节拍稳定性。旋律的骨干和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都是节奏,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在我进行竖笛吹奏时,要求学生同时用拍手和跺脚等方法来打出基本节奏,学生由此在笛声引导下既锻炼到了多种感官,又在不同层次上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
五、视唱训练
即便是以学习吹奏竖笛为主的课堂上,并不能完完全全只选用这一种形式。教师还可以借助竖笛这一特殊手段,为学生的视唱训练创造合适的机会。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在掌握乐谱的音高、节拍及节奏等相关要点,再开始进一步过渡到竖笛的学习当中。这样既在无形当中强化了学生的视唱能力,又为竖笛吹奏进行了铺垫。
六、合作意识
在大多数的音乐课堂当中,经常会模糊合唱歌曲的学习要求。而通过竖笛的演奏学习,便可丰富学生的多声部感知体验,并且也大大降低了难度;至少不会因为音高的互相干扰而最终混淆为同一声部。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良好品德,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小学)
小学竖笛 篇4
一、表现形式多样化
新课程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音乐课程的开发者等。所以, 教学有所创新, 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投入足够的精力。教师要去研究教材, 分析学生, 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
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少疲劳, 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将竖笛教学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感受,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 范奏激兴趣
范奏是音乐教学中学生感知、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 这一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许多长期从事音乐教育的优秀教师, 他们的课堂教学所取得的精彩之道, 无一不是在教学中使用了范奏。他们以范奏为起始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
教师的范奏是最直观的教学。它可使学生得到启示, 并进行模仿。例如:在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柳树姑娘》一课的学习中, 上课一开始, 笔者就用竖笛将柳树的柔美演绎了出来, 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盯着笔者, 被笔者深情的演奏所吸引。在接下去歌曲的学习中, 学生也兴趣高昂。当然, 范奏要优美、熟练。在范奏时要十分注意吹奏的姿势和情感, 我边吹边观察学生的变化, 力图使范奏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身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 儿歌打基础
对于竖笛的初学者来说, 简单地把竖笛吹响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关键是怎样才能把竖笛演奏得好。往往在刚刚接触到竖笛时所养成的习惯, 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发展和演奏效果。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要改起来是很困难的。音色的好坏、日后演奏技艺的发展与演奏者正确的演奏姿势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 初学时一定要格外重视演奏姿势的正确与否, 努力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演奏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记忆, 我们把吹竖笛的基本要求和一些技巧, 编成顺口溜、儿歌等形式。例如:“我们都来学竖笛, 吹奏姿势要牢记, 头要正、背要直, 低头弯腰像虾米, 左手在上右手下, 笛身倾斜脚放平, 小孔按严力要轻, 吹好竖笛心莫急。”在儿歌的帮助下, 孩子们都能掌握良好的演奏姿势, 为今后的竖笛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技法显效果
竖笛是一种很容易上手的乐器, 但同时也是一件很容易吹跑音的乐器。而只有灵活运用“运气法”“换气法”“运舌法”“运指法”等, 才能使演奏作品不至于呆板、乏味。
(1) 运气法:吹奏竖笛时的呼吸法与演唱时的发声呼吸的方法是一样的, 身体要放松, 肩膀不可向上提起, 自然地吸气, 再慢慢把气均匀且细长地吐出来。我们经常让学生们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嘴前, 用气息把它吹动而不能把它吹跑;或体验把小蜡烛吹动而不吹灭;或把小羽毛吹浮在空中而不落到地上, 用这样的方法来掌握竖笛的运气方法。
(2) 换气法:竖笛吹奏中的换气与其他吹奏乐器和演唱时的换气方法一样, 用口、鼻同时吸气。换气时应该嘴巴不离开笛口, 只要微微松开双唇两端就可以了。
(3) 运舌法:学生如果未经指导, 往往以错误的呼音吹奏, 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要指导以“tu”音运舌吹奏是非常重要的。运舌时, 气流不可以太强, 舌头的动作要小, 要迅速、轻柔。
(4) 运指法:竖笛运指是以指腹部分盖住笛孔, 并以指根部为手指起落轴心。学生盖孔开孔间的手指不必举得太高, 以免影响运指间的灵活。
只有熟练掌握以上几种技法, 竖笛的演奏才会显现最好的效果。
4. 合作悟快乐
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器乐学术委员会主任朱则平先生曾在竖笛教学的讲座中这样讲过:“学会一个音后就可以为歌曲伴奏了, 让孩子体验合作的快乐。”用和弦衬托式伴奏、与旋律同节奏和弦伴奏、单音伴奏、音型伴奏等歌曲配伴奏方法, 简单而有效果, 还可以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真正合作的快乐, 无疑为我们的竖笛教学提供了一条佳径。
例如:在学会了竖笛的“do”音后, 笔者把孩子们分成了两个大组, 一组孩子哼唱《摇篮曲》, 另一组的孩子用竖笛“do”音吹“X———”固定节奏型。演奏下来, 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自信、快乐的笑容。
二、教学过程趣味化
教学过程趣味化, 把枯燥的竖笛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1. 教学形式分散为主
过去, 器乐教学存在一些误区, 经常被上成纯粹的器乐训练课。其实, 一味集中的器乐训练效率并不高, 课堂密度大, 学生根本无法消化。而且高密度的集中训练也使很多孩子提不起兴趣, 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竖笛学习需要长期坚持, 在不断的练习中进步, 也只有细水长流的方式才能慢慢积累。
例如:每节课结合教学内容编排5~10分钟的练习, 坚持下来也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种以分散为主的教学形式, 可以大大增加竖笛教学的效益。
2. 教学方法有机融合
(1) 结合教材, 让竖笛服务于课堂
音乐课堂中的演奏教学并不是孤立的, 竖笛走进课堂, 应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竖笛演奏要做到与音乐教学各个领域的有机融合。
竖笛与歌唱教学的融合。在歌曲学唱的难点中, 可以运用竖笛演奏来解决难点。例如:在人音版第六册第三课《童趣》一课的《摇船调》中, 出现了三个相似小节 (如下图) 。区分它们是本课的难点, 这时, 运用竖笛吹奏来区分它们, 就变得轻松而简单了。
竖笛与合唱教学融合。在合唱教学中, 可以运用竖笛演奏乐谱来使学生记忆音高关系。例如:人音版第七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中的合唱曲《大家来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合唱的能力还相对薄弱, 在学习时, 笔者先运用竖笛来学习高低声部的旋律, 让学生演奏二部合声, 先用竖笛代替人声, 建立正确的和声音高概念, 体验、感受声部间又和谐又均衡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唱学习, 学生会容易很多, 也大大避免了学生对合唱的恐惧。
竖笛与欣赏教学的融合。用乐器演奏欣赏教学中的主题乐句或乐段,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例如:在欣赏人音版第七册第六课《风景如画》中的《森林的歌声》一曲时, 我让三组学生用竖笛演奏三个不同的音乐主题, 学生轻松地记忆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 提高了学生音乐记忆的能力。
(2)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众多家长往往通过器乐学习来提升孩子的个人素养。孩子们的器乐水平高低不一, 班中有些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因此, 对于特长学生而言, 教授简单知识过于容易了些;对于没有器乐特长的学生教授相对难点的知识, 他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那如何在短暂的竖笛学习时间内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呢?首先, 笔者对每个音乐作品有明确的划分, 让不同难度的乐句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演奏。如:某些乐句设计成领奏的形式, 难易乐句接龙等等。分层演奏学习, 不仅是学生演奏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更是他们共同合作、分享音乐的过程。
例如:在人音版第5册第九课《丰收锣鼓》中《橘梗谣》一课的学习中, 歌曲中1、3、6乐句为相似乐句, 旋律较简单;2、4、5、7乐句为不同乐句, 相对较难。在教学时笔者就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 相似的、较简单的乐句由基础稍差一点的学生演奏, 其他乐句由竖笛演奏水平较好的学生演奏。这样一来, 不仅区分了歌曲中的相似乐句与不同乐句, 而且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自己的演奏水平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三、评价过程个性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 评价已不拘泥于传统的评价理念, 而是倡导一种新的评价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以达到激励学生、改善学生, 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发现自我、成就自信。
1. 过程性评价
对竖笛教学的评价重在过程, 其目的在于评出自信, 评出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是自评、互评、师评等, 没有时间限制, 课上课后随时都可以发生, 可以是师生互动时教师给予的评价, 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展示后的评价。
(1) 自评:课程标准指出, 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标志。在学生自我评价时, 教师应引导他们从演奏姿势、演奏的熟练程度、演奏的情感投入等方面展开评价。
(2) 互评:美国教育学家帕内斯在《培养创造行为》中指出:“没有综合评价和改造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也就不会有创造力。”评价学生的目的是要诊断学习中的问题, 促进学生的学习, 即学生要善于发现其他学生的优点, 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但同时, 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3) 师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综合运用鼓励的言语、眼神、微笑, 机会的提供、成绩的展示等方式, 使每个学生有成功感;对中差学生, 要运用“微小进步激励法”, 发现学生优点, 从而进行表扬与激励, 使中差学生建立自信与信心。
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启迪, 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 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养成评价自我与他人的习惯。
2. 终结性评价
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等级评定, 主要运用于期中、期末, 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给予鉴定性评价。如下表:
也可以针对班集体, 如在六一、校园艺术节、周年庆等活动上, 组织竖笛专题汇报演出等。班级之间的演奏交流, 不但可以加强班级凝聚力, 而且可以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而对于竖笛教学来说, 这无疑是个促进。
小学竖笛 篇5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2010年以来,在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大力支持下,五
(1)中队组织开展了竖笛特色小队活动。该特色活动小队以陶冶队员的性情和团结合作精神为重点,强调发挥队员主体作用,促进小队队员全面、健康、和谐地成长。
众所周知,音乐在人一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大都有着较高的音乐素养,例如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任何工作都不像音乐那样具有开拓性、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应该说懂得音乐才能更好地懂得人生。所以,人生这个乐章需要音乐谱写出更美妙的旋律,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调查显示,对于早期接受1~3年音乐学习的孩子,他们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这种学习使他们更有审美眼光,性格开朗,养成动脑筋的习惯,而且大大有助于增强个性和开发想象力。五(1)中队之所以选择竖笛作为特色,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竖笛中相互交流,融合在一起,让班集体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好集体。
五(1)中队竖笛特色小队的队员们,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在老师和队长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向目标努力奋斗,团结一心,互相帮助,遵守集体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每个队员都能在集体中成长,进步,且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集体作贡献,营造了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向上的优秀中队。在开展班集体活动中,我们注重启发和调动小队队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重视每个队员的价值,让他们做小队的主人,在小队活动中唱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在小队的活动中,队员们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个性,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自觉性。队员们自律、互律、互助、共进,内在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促进了队员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增强了班集体的内在活力。
我们的竖笛特色小队有12位队员,队长叶夏阳同学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经常参加班、学校的活动,本学期还参加了从化市“羊城小市长”的评选,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队员李稷锋、刘心雨同学,是学校
各项活动的小主持。12名队员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都在小队中发挥着自己螺丝钉的作用。
两年以来,五(1)中队的竖笛特色小队坚持每周学习竖笛,队员们对吹竖笛兴趣浓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不仅撑握了丰富的竖笛知识,陶冶了自己的性情,还将对学习竖笛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去,让五(1)中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队员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竖笛特色小队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获得了一等奖,让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市组织的“大手牵小手,一心跟党走”的活动表演中,得到嘉宾们的好评。的确,在乡镇学校能让学生学会一种乐器,长期受到音乐的熏陶,是多么不容易啊!
小学竖笛 篇6
关键词:竖笛教学 小学音乐 课堂有效性
竖笛是一种乐器,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将竖笛教学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班级音乐教学营造热烈的气氛,增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为小学音乐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供积极的帮助。因此,做好将竖笛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可以有效促进音乐教学的开展。将竖笛教学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由于竖笛具有价格便宜、入门难度低等特点,因此非常容易被学生和家长所接受。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示范演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气质以及形象,通过精彩的演奏,以及优美的气质,获得小学生的喜爱,从而促使小学生喜欢上竖笛教学。例如,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完竖笛的相关知识以后,用竖笛为学生表演曲目,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获得学生对竖笛的喜爱;第二,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音乐教师在进行竖笛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使用,获得学生的关注,从而增强学生对竖笛的了解与喜爱。
二、有助于唱歌教学的开展
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音准是教学的难点内容之一,如果将竖笛教学应用到音乐教学之中,则可以使学生在演奏竖笛的过程中,加强对音高的定位,从而间接的锻炼了学生对音准的学习。不仅如此,学生在进行竖笛演奏的过程中,需要调动眼、鼻、耳、口、手、脑多个器官,有助于学生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并且在小学生进行竖笛演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音乐课堂的竖笛教学:首先,将竖笛与和声一起进行学习,让小学生感受下各声部之间的平衡关系,让小学生对音高、和声等内容有个清晰的认识,对教师所教授的曲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对教师所开展的活动进行积极的配合;其次,将学生分为吹奏和演唱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在学生掌握以后,进行交替,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学,就可以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轻松解决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音乐教学的魅力,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帮助。
三、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开展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的目的并非是让学生单纯的被动接受学习,而是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教学:第一,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音乐教师在对《森林狂想曲》这节内容进行欣赏时,教师就可以用竖笛为学生进行演奏,进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这里,在欣赏完教师的演奏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演奏,当然效果并不会理想,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让学生再次欣赏这首乐曲,学生经过刚刚自己的练习就会格外关注教师的动作等,然后学生再次进行演奏时效果自然也会有所提升。第二,创设情境。音乐课堂可以为学生创设非常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师增强学生欣赏能力的目的。再以《森林狂想曲》为例,教师在为学生演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的音乐,在脑海中将其感受到的内容形成一幅画面,进而抒发自己的情感。然后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谈论探讨,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其欣赏水平。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进行竖笛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增强其音乐素养,而且在练习合奏等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进而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此外,还会激励到一些自卑的同学,增强其自信心。例如,教师在教授歌曲《啊,朋友》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唱谱练习,然后再通过竖笛进行练习,一些单独练习不好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如果进行整体练习,就会使其跟随大家在练习中找到方法,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即使是单独演奏,也不会产生害羞或者怯场等情况。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推动音乐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语
将竖笛教学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对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歌唱水平以及音乐欣赏水平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进行竖笛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等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小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侯颖.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3,(02).
[2]莫莉.器乐进课堂,人人会乐器——“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的相关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音乐时空,2013,(10).
小学竖笛 篇7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的“三性”
1. 竖笛引入课堂教学的价值性
农村的小学由于音乐教学设备的缺乏,甚至于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在许多方面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发展。竖笛作为一种简易乐器,其价格便宜,便于携带,同时竖笛简单易学,很受师生的欢迎,它具有价廉物美的价值性。因此,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竖笛教学,是非常有利学生音乐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2. 竖笛引入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五大领域中,第二大领域就是表现,演奏是其中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三至六年级则要求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在小学阶段引入简单易的竖笛乐器是非常有益于教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了“课标”中所提出的演奏要求,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竖笛引入课堂教学非常必要。
3. 竖笛引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竖笛简单易学易携带,而且价格便宜,使得其在众多乐器(如口琴、口风琴、葫芦丝等)中排为首选。正如价值性中所述的,竖笛能让学生们花较少的钱,在学习音乐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的作用
1. 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竖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识谱能力方面,通过竖笛的学习有很大的提升。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竖笛进行简单的演奏为演唱找准音,使得歌曲的学习更容易。几年来,笔者把竖笛引入课堂教学,发现其效果相当地好,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另一方面,竖笛的演奏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地浓厚。同时,竖笛的学习,灵活了学生的手指,正如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巧必然心灵,它能促使学生思维更加地敏锐。
2. 课外学习的延伸作用
农村小学中,由于音乐教学条件的限制,加之这几年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教材统一由政府采购,使得音乐书不能人手一本,学生在课外的音乐学习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这给音乐技能、知识的提升带来了困难。
3. 学习中的激励作用
曾记得,笔者所教过的一名学生,语数成绩总是落在班级后面,使得同学们都看不起,常笑他笨,他也很自卑。后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入了竖笛教学,该学生一下子对竖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先前的印象,笔者也没在意他,认为他笨手笨脚的一定学不会。当学生跟我说“XXX,每天晚上在家里练习竖笛……”时,认为他肯定是学不会的,再怎么练都白搭。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竖笛曲《同一首歌》,他第一个站起来,完整地把曲子吹了下来,这使我很意外。
三、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竖笛的引入应以常态促提升,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音乐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它有一定的技能在其中。技能的掌握往往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不停地反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说技能学习的常态化很要紧。
1. 竖笛练习的常态化提升
要吹奏竖笛必须从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步,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如何进行操作呢?竖笛练习曲课堂常态化非常重要。每节音乐课开始时我都设有五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保证学生有练习的时间。从简单的“do、re、mi”开始,往往三四节课练习一条曲子。常态化的教学,使得学生的竖笛演奏基础日渐稳定,不断地提升。
2. 竖笛练习的层次化提升
竖笛练习中,能碰到许多的音乐技能与技巧,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乐曲后,依据学生的基础,适时加入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乐曲进行演奏,如《摇篮曲》、《希望》、《樱花》、《同一首歌》、《猪八戒娶亲》等等。使得单一的音乐变得丰富起来,使平面的音乐立体起来。
3. 在合作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竖笛让音乐立体、丰富
通过竖笛这一小小的乐器让他们感受了什么是立体音乐,通过高低声部的互相配合,美妙的音乐缓缓奏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
竖笛的引入,能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丰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都说人生是美妙的,在美妙的人生中,有美妙的音乐相伴,能通过小小的竖笛,自己亲手演奏,那是件多么美妙的事啊!”我常常与学生这样说,音乐能培养我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可见音乐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啊,音乐并非是唯一培养素质的课程,竖笛教学也不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唯一途径,但它却是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价廉物美”的简易乐器,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有利“教具”。
摘要:农村学校孩子与城镇学校的孩子相比,在音乐学习上多了许多的劣势。城镇的孩子接触音乐的方式比农村要多,农村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学习机会了,在学校考试课程的压力下,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农村学校的学生都有这么一种概念,音乐课不重要,学与不学一个样,由此带来了音乐教学的恶性循环,农村的孩子音乐素养低,一旦转入城镇学习,这部分孩子成了音乐学习中的困难生。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阻滞了音乐教育的发展。笔者想方设法地把竖笛引入了小学音乐课堂,起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竖笛教学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及学科教学建议》(小学)小学学科教学建议·音乐
[2]《音乐课程标准》
小学竖笛 篇8
《音乐新课程标准》 指出:“器乐进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丰富的教学手段中, 孩子们体味了众多的方法。我认为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 这对孩子充分享受音乐乐趣和知识有着非常大的益处。我运用竖笛教学在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了充满趣味的音乐学习生活。
在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比如演唱、游戏、律动、欣赏、表演、歌舞、情景、故事、编创练习等, 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评价能力。同时, 在众多丰富的教学实践中, 诸多的音乐教育者又深刻地认识到, 器乐教学对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教材中我们也看到了器乐的影子, 如口风琴、铝板琴、竖笛等。这些小乐器进入课堂后, 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成为他们的快乐伙伴。
因此, 我认为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 对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着大大的益处。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 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 16 至18 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竖笛柔和、带有一点鼻音的音色和相对简单的制作, 使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这种入门简单、携带方便、价格实惠、雅俗共赏的乐器, 小学生很容易接受, 竖笛非常适合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普及使用。
一、能创造条件, 训练音乐的听觉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我们往往只结合演唱和欣赏来填充孩子们的听觉培养, 却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听觉思维训练, 竖笛在课堂中的学吹练习为此提供了大大的帮助, 具体表现在:
1. 对音高节奏的正确掌握:除了唱之外, 奏也是训练音高听觉的基本方法之一。孩子们要通过吹奏表现音高, 其听觉思维的过程就更为集中。一些单音、音阶的吹奏练习, 不仅可以让孩子轻而易举地对音乐有了音高的概念, 而且通过有节奏、有趣味旋律的练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 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2. 对力度音色的有效把握:力度在音乐中有着极为细腻的作用, 它是音乐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孩子们按乐谱上的各种力度记号, 亲自用竖笛吹奏, 把气吐得强、弱、渐渐的强或是渐渐的弱, 这对力度听辨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再者, 通过强音和弱音的吹奏练习, 能让学生更正确的分辨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二、能培养兴趣,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俗话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在音乐课堂上实施竖笛教学, 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节课的最后10 分钟, 老师只要说, 拿出竖笛, 学生们就兴奋不已。在学习吹奏竖笛的训练中, 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自然而然地创设出一种活泼、宽松的气氛, 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 怀着愉快的心情,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能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教学中选取一些简单的、学生熟悉的、通俗易懂的小曲子、小旋律让他们练习, 如 《闪烁的小星》《欢乐颂》《我们大家跳起来》 等, 既能让其较快地掌握, 又能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轻松愉快的感受。同时, 在教的过程中, 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对于能力弱的学生不能放任自流, 而应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创造有利条件满足他们的个性需要, 开发他们的潜能,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能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让学生都能获得体验
学生们竖笛吹奏的姿势以及表现出来的节奏音色、旋律流畅度和表情, 在平素训练时都能体现出来, 可一旦让他们上来吹奏, 其效果就不佳了。我认为, 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平时的水平, 先要加强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表演欲望, 并能流畅地把乐曲的感情用竖笛表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 我注重引导他们多听、多看, 自己多示范, 请一些吹得好的学生上来表演, 并不断给予掌声鼓励, 从而激发他们想登台一展身手的欲望, 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当一次小小演奏家的体验。
五、能注重方法, 提倡合作精神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的溺爱使他们都有些争强好胜。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们采取了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的互动方式。在教学中, 按照能力高低把学生分成几组, 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 把竖笛带进课堂, 明显增强了音乐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把竖笛作为学习音乐的内容和手段之一,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 也增强了对音准、节奏的掌握, 加强了相互的交流交往, 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竖笛的能力, 就掌握了一把打开音乐宝库的钥匙, 将终身受益。
摘要: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 它柔和、带有一点鼻音的音色和相对简单的制作, 使其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这种入门简单、携带方便、价格实惠、雅俗共赏的乐器, 小学生很容易接受。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 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改进美育教学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竖笛”进课堂 篇9
一、唤起参与欲望,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 怎样让学生对竖笛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当然“天生的兴趣”并不存在, 只有参与才能对这项活动产生兴趣, 受到的鼓励越多, 兴趣也就越浓, 甚至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我注重激趣教学, 通过欣赏竖笛乐器演奏, 使学生感受到竖笛演奏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乐器像人会说话一样, 能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有了这种良好的想法和积极态度, 这就为竖笛进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起来积极性高, 自然地促进了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我注重自己的教怎样去适应学生的学, 不是传统的老方法, 老师牵着学生走, 而是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兴趣和新鲜感。学生拿到竖笛感到神秘、新鲜、好奇, 因此先让学生对竖笛有个初步认识, 介绍它的结构、发声原理、音序、高低音、吹奏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学习的愿望, 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积极性。
竖笛进课堂是训练学生听觉的最好方法之一。我采用“吸引”着学, 如, 对于所谓的学困生, 采用“一帮一”的方法,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接龙式地吹, 一人演奏全班接, 老师在旁边指导, 看谁先学会, 学会的教不会的。老师对差生一定要有信心, 集体指导要有耐心, 教学过程要细心, 发现优秀的及时鼓励表扬。
二、寓教于乐, 培养能力
学生的能力发展往往是与竖笛训练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竖笛训练是和手指联系在一起的, 特别是左右手共同运动, 能平衡左右大脑神经中枢, 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 促使各种能力的发展。
学生刚学竖笛, 正处于求索知识的紧张阶段, 学习竖笛要求人的眼、耳、脑、手各个器官同时启动, 协调一致, 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特殊的训练。尤其在一起合奏时, 学生发挥想象去理解乐曲的表现和意境, 敏捷的反应和应变。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变得聪明了, 学习也会有所提高。
竖笛课堂教学初探 篇10
一、激发兴趣——发现美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中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 专心听老师讲课, 能否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自觉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对竖笛教学有所接触, 会对竖笛演奏不以为然。在竖笛教学第一堂课中, 笔者让学生欣赏老师精心准备的国外专业竖笛演奏团的合奏视频和竖笛演奏家的独奏音频, 从学生表情和发言中感受到了他们心灵强烈的震撼。视频中呈现的竖笛的种类和竖笛的表现力大大超乎了学生的想象, 学生对竖笛演奏刮目相看。之后, 笔者让学生充分地聆听老师示范的《天空之城》, 优美动听的竖笛音色, 娴熟的演奏技巧, 让学生啧啧称赞。教师用自身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学生在音乐中发现了竖笛的优雅、清丽、和谐之美。
二、注重技巧——感悟美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重新燃起了学习竖笛的浓厚兴趣, 但由于手指按孔方法不到位, 不能将孔闭实, 加之气息控制不当, 经常在课堂上吹奏出“怪音”“尖音”, 影响了竖笛演奏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首先要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竖笛音色, 如用“闻花香”“吹蜡烛”的方法加强气息的控制。通过比较口风的强弱, 对比不同程度口风在各音区的运用, 使学生懂得吹低音时应该把唇肌放松, 用宽松缓慢的口风来吹, 才能吹出饱满的低音;中音区的口风较低音区稍强一些, 才能吹出圆润、华丽的声音;吹高音时, 口风要急一些, 唇肌微缩, 让气流细细地吹出来, 这样吹出来的高音才明亮悦耳。让学生学会控制气息, 改变低音“冒”, 中音“燥”, 高音“啸”的情况。其次用“指肚按孔法”, 即用每个手指头指肚中心对准竖笛相应的孔眼, 用力按十秒后看, 根据指肚圆孔痕迹完整性, 判断学生按孔的严实性。之后采用“徒口练习法”, 将竖笛的吹嘴离开嘴唇, 左右手呈正常演奏的姿势, 口中唱谱, 双手运行相应的指法, 以获得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提高学生对指法的熟练程度及手指的灵活性等。最后创新竖笛的基本练习。笔者采用多形式的节奏练习、和声训练等, 既能加强学生对音阶、指法的训练, 又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 如练习曲接龙等多种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课堂中注重演奏技巧的训练,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演奏综合素质, 让学生在悦耳的笛声中感悟到竖笛演奏之美。
三、精选曲目———创造美
学习竖笛不是单纯地学习演奏的方法和技巧, 而是学习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从而达到音乐教育与教学目的。所以笔者一开始就将竖笛教学与演奏乐曲、表现音乐结合起来。对于初中生来说, 生动有趣的教材应该以他们熟悉的题材为基本前提, 教师要结合课本但又不能不拘泥于课本, 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除书本上的竖笛演奏曲之外, 可以将教材中演唱的曲目移调成适合竖笛演奏的乐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演唱或演奏, 从而感受到乐曲的乐句、节奏、速度、情绪等要素, 然后将其感受再通过唱歌或器乐演奏表达出来, 这种唱奏交替, 穿插进行, 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又能强化教学效果。还有精选经典名曲的主题音乐或片段, 如《天空之城》《绿袖子》等。美妙的旋律能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热情, 学生就会陶醉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悠扬笛声中。最后, 学完基本音阶后,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用乐器来学习歌曲、视唱, 掌握音准、旋律, 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让他们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乐曲, 教师再给予适当点拨。通过学生自己不断的尝试演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不断获得成功的、充实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强。在竖笛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课堂化为舞台, 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如, 在教室设置班级小小演奏家排行榜。每节音乐课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吹奏表演, 然后采用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的形式评比, 最后优者上榜。这样, 就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竖笛的兴趣与爱好, 就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体验竖笛演奏之美,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用竖笛表现心中最爱的音乐, 让悦耳的笛声插上理想的翅膀, 让动听的旋律在新世纪的阳光下激情飞扬。
参考文献
[1]韩中健.竖笛演奏与教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06-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6.
竖笛教学育人至上 篇11
一、放手“玩”竖笛,让学生逐步爱竖笛、爱音乐
奥尔夫教育思想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在竖笛教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先简单介绍了竖笛的构造,告诉学生平时应该如何保洁,再示范如何吹出音阶,及吹奏一曲学生熟悉的歌曲《洋娃娃与小熊跳舞》,学生热情高涨,情不自禁跟着唱起来,然后我趁机引导,鼓励学生,学竖笛并不难,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能学好。并编了儿歌让学生唱,“八只手指堵洞口,不让蚂蚁往外走,孔按严轻轻吹,人人夸我小笛手!”。当学生拿到竖笛时,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我让学生自己“玩”竖笛,看谁能把握地吹出SOL音。十分钟后,已有20多个学生举手,表示能吹出音SOL了。过了一会,这些孩子一个接一个站起来展示自己吹出SOL的本事。经过又一轮自由的“玩”能吹出SOL音的又多10多个。这时让30多个同学一起吹出这个音,然后我吹《一分钱》的歌曲,学生吹SOL音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快,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
二、引导学生玩游戏掌握正确的吹奏,尽早获得成功感
初学时,正确的姿势和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决不能因为竖笛容易学而放任自流。学习时应从最容易演奏的音开始进行,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演奏者演奏质量的优劣,还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如:呼吸的运用、发音的正确、音色音量的控制、运舌的技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我时时提醒学生“抬头挺胸脚放平,手指按严轻轻吹”。为了让学生掌握呼吸方法并习以成惯,我设计了“大胖子——-小瘦子”的游戏:左手轻按腹部,右手食指将一条长约20厘米的薄纸条轻压于下嘴唇下。老师发出口令:“胖-胖—胖—胖!”学生随口令吸气,腹部鼓起;口令:“瘦—瘦—瘦—瘦!”学生撮口呼气,让纸条飘起来,并收腹。明显的辅助作用。这种游戏视作吹奏竖笛的“热身运动”。
三、鼓励学生用竖笛吹奏熟悉的歌曲,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竖笛学习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完整的独立揣摩、反复练习、不断改善、工多艺熟的全过程,别人是替代不了的。在这个操作从生疏到熟练演奏,从竖笛被认为是负担到被儿童热爱的过程中,学生一定经历过许多放弃与坚持的较量,于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就是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对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高境界,刚学会吹音阶的孩子大多都想用竖笛吹奏他们自己喜欢的曲子,学习一周以后,就会抢着向我报喜:“老师,我可以用竖笛吹《我的骄傲》《东方之珠》了。”每听到这样的报喜,我都会跟学生一样高兴。将课堂化为舞台,让他们在钢琴的伴奏下一展身手,这种自觉融入音乐的体验,对发展儿童的乐感提高审美水平都是非常有效,更加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表扬和奖励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学生在课余多练习,注意细节,争取超越自我。凡是能在钢琴伴奏下,面对全班同学完整吹奏一曲的,我会奖励他一张“你真棒”的红贴纸贴在他的竖笛上,有三张红贴纸就可获得“金色小笛手”的称号。
四、尽力避免纯技能训练,要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
在竖笛教学中,我经常会以模拟音乐会的形式让学生轮流上台演奏,台下设一批“小评委”给予评分。我对小评委提出以下的要求:少挑毛病,多挖优点。如,表情好的,指法稍差一些亦可评优;音准稍逊,但音域稳定的也可评优。对一些综合素质较好的同学,可在评优的基础上再加一张红贴纸。在这种起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取长补短、宽以待人的好品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五、不失时机地在竖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竖笛教学中,建立学习小组。以几人为小组的形式,小组成员有男有女,有好有差,并选出组长,这样的构成具有互补和制约的作用,让学生之间在学习中既能体现合作的作用,又能起到制约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使吹奏的效果更加丰富、具有创新意识,形成和谐、合作、生动的课堂气氛。
利用竖笛吹奏提高视唱能力 篇12
一、竖笛教学要与识谱教学相结合
首先, 对乐谱中所有的音符、记号、调号、节奏、节拍的认知体验, 要与竖笛教学紧密结合, 做到循序渐进。学生初学单音吹奏时,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视唱。让一些学生直接用竖笛吹奏单音, 另一些学生视唱, 然后交替进行, 这样一认一吹一唱就能把音唱准。
第二, 结合歌曲的演奏, 逐步学习演奏技术, 增强识谱能力。例如, 演奏《划小船》时, 教师要求学生变化节奏、拍号吹奏, 将知识点融入音乐实践中, 并不断巩固。通过对乐理知识的学习,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节奏, 熟记各种音乐记号, 进而提高视唱能力。
第三, 采用课余练习, 课上展示, 加深巩固的模式, 快速提高竖笛吹奏水平及准确演唱的能力。当学生能吹奏六个音时, 可以让其自选喜欢的歌曲课余练习, 提倡组合排练, 鼓励采用“奏”“唱”“演”等多种形式, 并选出一些同学在课中的“音乐空间”时段为全班同学表演。其目的在于既肯定了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 又激发了全班学生独立识谱的兴趣, 增强其独立演唱的信心。
二、竖笛教学要注重互动听音的学习体验
要求通过训练把听到的音用竖笛吹奏, 并唱出来、写出来。四年级上学期以听奏单音为主, 下学期过渡到听奏小节。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 将抽象的旋律从分散到组合, 通过学生的听、奏、唱、记, 变成可感可触摸的具体形象。这种训练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把演奏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循序渐进, 降低技术难度,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与学习愿望。
三、竖笛教学与唱歌教学相结合
首先, 要以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为契机, 尝试用竖笛来组织教学, 使教学更具学科特色。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竖笛基础训练, 形成固定的常规练习。如, 《师生问好歌》《再见歌》《坐好歌》等, 采用师生互动吹奏或奏唱等方法, 将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奏”“唱”渗透于日常音乐教学当中, 学生演奏得心应手, 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视唱能力也提高了。
第二, 唱歌教学中难点部分请竖笛帮忙, 运用竖笛自学旋律, 达到准确视唱的目的。由于许多学生视唱新的曲谱不易唱准音高, 且学生年龄小, 嗓子娇嫩, 过多地练唱又易使嗓子处于疲劳状态, 少数害羞和嗓音条件差的学生干脆不唱。而竖笛有固定音高, 音准反应在听觉上、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学生在吹奏中听到音高, 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
第三, 在二声部合唱时, 可借助竖笛吹奏来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音程, 解决合唱教学中学生相互串调这一教学难点。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 分别吹奏两声部的曲谱, 接着合奏, 相互聆听, 然后把合奏的感觉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 每个声部指定部分同学伴奏, 交替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