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诗歌欣赏

2024-09-15

《那一天》诗歌欣赏(共13篇)

《那一天》诗歌欣赏 篇1

《那一天》诗歌欣赏

又到了这样的季节

初冬的天气没有力量把雨水凝结成雪

我站在窗台

依旧吟着那首《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

任凭呼出的气结成雾飘散在眼前

只是再也没有你,那样意外的出现

我甚至怀疑那只是错觉

不然为何我们从未再见

那一天,一朵朵伞开出了花园

我如同往常一样站在窗前眺望世间

你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出现

丝丝的黑发沾着雨水随风飘乱

手中的伞并没有和大家一样撑在这个雨天

而是滴滴答答的`指在身前

愚笨的我好久才明白你是看不见

之后,便鬼使神差的冲到外面,在你身后撑起一把伞

没想到你有这样好的容颜

如果你能看得见,就会发现我的慌乱

紧张的心跳急促的呼吸久久不散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到我的不安

你的笑容那么甜,没有抱怨

陪你走过街,你用微笑代替感谢,同样也表示再见

自从那天,你便消失在了人海里面

在这之后,我只剩期盼

期盼有一天

你再次经过我的窗前

给我个机会说出那句练了千遍万遍的好几不见

《那一天》诗歌欣赏 篇2

读者朋友见到杂志的时候刚出正月吧?虽未到“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景致,但可谓“最是一年春好处”!在下祝福大家新年新气象,各种好事马上成功!

此篇“故事”不另类,涉及的是春节期间一个极其现实的场景———夫妻二人“春节在谁家过年”!主人公虽然基本上在春节前算是解决了这一“难题”,但还是满腹牢骚和委屈。她把这个心里话告诉了我。敝人“百度”一下,这个问题在网上海去啦!虽然今年春节过了,可还有明年、后年……况且,即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了单独二胎,抛开时间的“延长线”不说,青年人生还是不生, 也是个未知数吧?显然“,过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故而将此“故事”呈送大家,也算是听听诸多朋友的见解。

下面是她的“委屈”!

主持人老师。我是北京空港物流园区的。什么职位您也就别问啦。今年二十八岁,家呢,借用一句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去年国庆前结的婚,我老公程浩是天津人。我们当年是同学,现在是夫妻。说句不好意思的话,程浩什么事都“听我的”。 可是春节前,我们的第一个明显的矛盾来啦———在谁家过年!您可别以为我们不明白,更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上网“百度”的答案贼多,可真到实施的时候,那都是套话,还得自己拿主意!我们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哟!真的很累人。

我爹妈是哈尔滨市的在职干部,程浩爸妈是天津市的退休职工。他独子我独女,双方家长都知道我们这些“独苗”是在呵护中长大的。所以呀,我那公婆对我好得像是他们的“掌上明珠”, 而我爹妈对程浩的待遇就是亲儿子!

先说我们结婚。我们结婚时是两边办的。原来说好双方家人、亲戚到北京来。因为房子的首付即使是一家一半(北京房价大家都知道,一家实在有点儿费劲),可这住房也不过是五环外的两室一厅。真要是都来了住宾馆花钱不说,主要是不方便。这么着,我们办婚事先到天津婆家,后到哈尔滨娘家。因结婚的两地奔波,自然就让想到了春节。结婚时间不长,我们就想春节怎么过。原想请两家老人到北京过。可两家人只是在婚前在北京买房时见过一面,所以说这关系没熟悉到什么“程度”,于是觉得很不方便。我呢,爹妈就我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从小就没在外边过过春节,更何况爸妈祖籍甘肃,老家和哈尔滨都没什么亲人在, 要是我不在身边,年三十儿晚上实在不知道咋过!我和程浩刚结婚,又不可能分开过年,所以呀,我就跟程浩说,同公婆商量一下,让程浩年三十儿跟我在东北过。爱我的程浩想了想就跟他爸妈通了电话。他爸妈表示同意,说女孩子虽然嫁过来了,可毕竟是独生女,想回家过就回家过吧。当时我这个乐呀。心想真是碰到好婆家啦!

实话说,我也挺理解他们家的。就这么个儿子,春节也是每年都在家过,热热闹闹的,结了婚反倒不回家过年,也是挺冷清。但理解归理解,我还是想我的爹妈哟!这么着,从去年年底我们就筹划着给我爸妈买什么,给他爸妈带什么,接着我就筹划时间,准备先乘动车到哈尔滨过年三十儿,安排初二的机票直飞天津……

眼瞅着春节就要到了!那天晚上程浩加班,我下班后到他们公司等着他一起吃晚饭。他妈来了电话。只听程浩说:“妈呀,我们都准备好了,初二就回,从哈尔滨到天津的机票我们都订好啦!”从程浩的表情上看得出,那边说的话并不只是问我们啥时候到天津……放下电话,程浩半晌没吱声。可他越是不说话,我就越着急。我说你到底是咋回事呀,你说出来我们商量商量。他只盯着电脑,就是不说出所以然来。

从相识以来,只要程浩能自己解决的事,绝不让我分心。可电话里我婆婆到底说了什么?有啥想法和要求?一来该让我知道,二来我该帮着解决呀!晚上九点多他工作完成后,我们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平时不喝酒的他,竟喝了两个“牛二”。我问他你妈妈电话有啥事你说呀。他说:“嘛事都没有,就是问我们几号几点到家。我跟他们说咱回天津的机票都买好了,礼品也准备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也不再追问。爱咋着咋着吧。

一夜无话。第二天、第三天……连着三天,平日脸上洋溢着醇厚笑容的程浩脸上难见笑模样。到第四天晚上,觉得不得不实话实说的程浩告诉我———他妈要我们回家过年三十儿!我一听就急了说,不是安排好了嘛!他说,本来他爸妈是支持我们到东北过年三十儿的。可他大爷、伯伯(天津人叫叔叔的称谓)“说了话”!说没有刚过门的儿媳妇春节不在婆婆家过年三十儿的。程浩告诉我,天津过年讲究年三十儿儿媳妇在婆家过,不许儿媳妇 “后晌”看“娘家灯”!初一全家聚会,初二在天津叫“姑爷节”,女婿跟着闺女回娘家看望岳父岳母。否则就是不孝!我听了急皮怪脸地说:“你们家也是,这话咋不早说!”程浩说:“我说了你能同意呀?”我说:“这话说的,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家在两地的多去了,明白人谁不是商量着办呀!你以为我们东北人不懂事是咋着?”我话一出口他也急了:“说谁不懂事了?咱别提哪儿的人好不好?中国人不都是有这个传统嘛!”我见他真火儿了,就莞尔一笑说:“你先别管在哪儿过,你先说这两天你为啥没笑脸?”他见我“软”了,就嘟着嘴叹了口气,说出了这两天他的“忙碌”。原来, 他自接了他妈电话第二天就给他爸打,想让他爸给妈做“工作”。 没成想他爸说,“以前没想这么多。可媳妇在不在婆家过年关系着咱家在大家庭的面子。你大爷、伯伯都说我,你姑姑更说这么就不对,不该同意儿媳妇年三十儿回娘家过。我们不是在乎这个,可这里边有好多‘老例儿’呢。你呀,还是给晓晴(我的名字) 做做工作回咱家过吧。”、

程浩一番话,真的使我好不震惊———原来,这传统习俗这么厉害!程浩虽然没说出什么儿媳妇不回婆家过年三十儿有什么不好的“例儿”,可从那种几位长辈的坚决态度,好像同他们家族的红火啊,后代的发达兴旺啊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主持人老师啊,我爱程浩,程浩也关爱甚至宠爱着我!可我不能因为陪父母过年三十儿,就把我的婆家人都得罪了是吧!到这会儿,我告诉程浩,年三十儿咱天津过!程浩听过了说,“你疯啦?都订好了的事了,你怎么跟你父母交代呀?为这个让你爸妈不高兴,我也不愿意呀!”我说,“甘蔗没有两头甜。咱怎么着也得 ‘得罪’一边。谁让中国的传统风俗是你“娶”我“嫁”,男女有别呢!木讷的程浩说,你是不是会说我们家这是重男轻女吧?我说: “这不是重谁轻谁的事。我要是不回你们家过,你家里真要有个不发达啥的,我这罪过可是大啦!”听了我的话,程浩再不言语。

我做出决定啦。决心一下,即刻给我妈打电话。告诉爸妈回家的日子改了!他们先是不说话,后来我解释了不是公婆有想法改主意,是程浩的“大家庭”有“想法”。我爸沉吟一会儿说:“改就改吧。只要你幸福快乐就行。我们俩一样过的好!”我问我妈说:“如果您不同意,我……”没等我说完,我妈说“孩子,妈支持你……”我听出我妈是带着哭腔……

放下电话,我抹着泪把机票改成初二从天津飞哈尔滨的班机!下决心到天津的婆家过年……

主持人,我眼下是在哈尔滨父母身边给你发的邮件。我今年这样了,明年呢?别怨我满腹牢骚,其实我真的知道咱国家,尤其是北方的风俗。这算不算男尊女卑的风俗呢?我该不该尊重呢? 我今年……明年……

收到了她的邮件,我心里不禁略有酸楚。因为我和老伴的境况同她父母很是相似!不同的是我们京津两地近在咫尺罢了!作为主持人,本该为读者排忧解难!可遗憾的是,从“正面”解决,我实在是无“计”可施!

在还没能获悉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之前,敝人坦诚地说说自家的见解:

首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人口国策加上人口迁徙流动,使两地亲家争儿女的境况必然成为人们无法规避的现实!其次,从意识形态相对寄生性的角度讲,我国传统习俗中的男婚女嫁早就约定俗成。第三,面对这个“难题”进而理性地解决它,不仅在考验着我们当事人的智商和情商,也在考验着我们社会宣传和职能部门理顺和疏导的能力和智慧!

对当事人来说,敝人无法给出明年“年三十儿”的方式,但我想理念的交流或者说沟通还是可以谈及的!第一,国人在春节这个举家、举国欢聚一堂的约定俗成日子里,谁说不想与家人团聚就是罔顾事实!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强化家、国概念而一味渲染回家“过年”的“必然性”,其结果未必能产生我们所期许的道德上的升华和秩序上的向好!所以作为个人,本不必再强化这个“年三十儿”!第二,有些传统东西未必“优良”,但却有着善意的,又未必明示的良好内涵。如上述当事人讲的天津卫出门子闺女“三十儿后晌不看娘家灯”,窃以为其成立的起因就是不让儿媳妇“想家”不回婆家过“三十儿”,而使传统意义上的一家人团聚!作为当事者(包括生活中的所有人),如果在不影响他人和自家的生活质量前提下,遵从一下又何妨呢!第三,生活质量的“保鲜”,既要有现实的状态,还要有良好的心态! 如此,“年三十儿”是两家一起同儿女过,还是一家一次轮流过, 还是一直就在婆家或娘家过!其本原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只要生活质量好,“哪天”一起过有什么关系呢!

列位看官可能会说,您这故事什么也没解决吧!不好意思, 那是您没看出来!主持人想说的是———当你面对着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且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会影响着你和亲人的生活质量的时候,想办法淡化它,谁能说不是“高招”呢?!不就是个“年三十儿”嘛!

别把“那一天”太当事!国富民安阖家欢乐不在意这“一天”!

那一年,那一天 篇3

我六岁那一年,调皮捣蛋。一天中午不知又闯了什么祸,也许是让大人非常生气的事,一向慈祥的奶奶拿起了门背后的棍子,我兔子似的窜出了家门。

我沿着村道一直跑,奶奶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路上只听见风从我耳边呼呼闪过。不一会儿我已经跑到村边,过了前面的那座小桥就是田野了。这时奶奶也快赶到了,她一边跑一边说要打断我的腿。她手中的棍子使我更加坚决地冲过小桥,跑进了田野中。后面的奶奶有些着急了,因为田野出去就是公路,隐约可见公路上的汽车来回穿梭。她怕我跑出公路后果将不堪设想。奶奶大声喊着我的名字,命令我快点回头。而我并不理会,继续飞快向前奔跑。奶奶慌慌张张地追随在后面。

眼看就要到公路了,这时我却向右一拐,朝小松林跑去。后面的呼喊声立刻变得歇斯底里,显然奶奶已经非常慌张了。因为小松林后面有个小山坡,是村里埋葬死人的地方,那时已是黄昏,村上一直流传黄昏的山坡在闹鬼。在奶奶看来,我去小山坡远比到公路上更危险。她用近似哀求的声音大声呼唤着我。我光着脚啪啪地冲进松林,毫不犹豫地跑上了小山坡,在一块小空地上停了下来,回头勇敢地等着奶奶。

过了一会儿,奶奶气喘吁吁地跑来了,手里还捏着那根棍子,零乱的头发浸着汗水粘在额角。奶奶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站住了,喘着粗气看着我。我不看她,眼睛偷偷瞄向前面不远处,那里有个小土坡。土坡上稀稀疏疏长了一些小黄花。奶奶顺着我的眼光望过去,也沉默了。小土坡里躺着去年秋天还带我来这里放牛的爷爷。一阵轻风吹过,松林发出呼呼的响声,土坡上的小黄花颤巍巍地随风摆动。我们祖孙俩就这样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谁也没有说话。夜幕一点点吞噬着大地,晚风加大了,四周只能听见风吹松林的呼啸声,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就在这个时候奶奶开口了,她看着我说:“跑来这里向你爷爷告状吗?像你这么不听话,你爷爷也不会护着你的。”短短的一句话奶奶竟哽咽了,泪水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我被奶奶的眼泪吓坏了,“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我的哭声在整个阴森的松林中显得格外刺耳。奶奶很快擦干眼泪走过来,牵着我的手说:“不要哭了,告诉爷爷以后要听话了。回家吧。”我从喉咙里嗯了一声,停止了哭泣,却仍然抽噎不已。

夕阳西下,赤脚的奶奶牵着赤脚的我在晚风中回家。晚归的人们赶牛的赶牛,担菜的担菜,不远处飘来谁家烧饭的香气,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这么晚了祖孙俩去哪了?”一路上大伙儿都这样问道。

“没什么,四处走走。”奶奶笑着回应人家。

当天晚上,奶奶不但没向妈妈“揭发”我,还在我的木碗底下放了一枚荷包蛋。

时光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在今天之前我从未对谁说起过这件事,在我心里它是我和奶奶之间的一个秘密。已是耄耋之年的奶奶显然也不曾向人提起过,我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也许她很早就忘却了。

春节回家,我和奶奶围着火炉相依而坐。她不时用手帕擦拭着左眼,奶奶的左眼白内障摘除了眼球,经常会往外溢出眼泪。

“那天你为啥会跑去爷爷那儿?”她突然没头没脑地蹦出一句。

我有两秒钟的呆愣,继而马上明白过来,内心一阵巨大的悸动。只觉得喉咙收紧,泪水夺眶而出。奶奶,我的奶奶!她还记得那件事,她一直都没有忘记过!在奶奶心里,那只是发生在“那天”的一件事,如此熟悉,触手可及。可以想象这二十年来奶奶是多么频繁地回忆起它。我激动得不能自已,无法说话。然而奶奶不等我回答,自顾自地说:“你不听话,你爷爷也不会护着你的。”说完用干枯的右眼看着我,孩子似的执著地问:“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我泪水滂沱,只能不停地点着头。

我们之所以说亲情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因为她在面对儿女的时候从来都会倾其所有。即使是做足了一切,他们还是会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周全,不够详尽,而为人儿女,我们是否也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不是“亲爱的”,也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那一天起诗歌 篇4

那一天起,我的脸上就少了真正的微笑。

我每天都在装,都在演戏,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

一个人的世界真的好寂寞。

时间不会因为我的忧伤而停止流逝,一天又一天。

唉!早知如此,何必开始呢?欢笑之后的代价就是冷漠。

月已残,灯已尽,我的眼泪中依然会带着虚伪的微笑。

我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

我付出的一切到底值得不值得呢?

一个人望着天,难过的自言自语。

深深的.叹息中,听不到往昔的一丝缠绵、

早知道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不如不见,守着回忆维持着想念…

一个人躲在无人的地方,偷偷的哭泣啊!很静,很静……

但是,我也很开心啊!因为我至少还可以做一会我自己。

真正的我,是那么的静,一个人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是真正的了解我呢?

又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关心我呢、如果我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我想任何事物都不会有变化吧!因为,谁会在意我的存在呢?

不是吗?我就好象是一个多余的人,可有可无、

看一看我自己,是那么的狼狈,是那么的不堪,像……

决赛之后还有决赛,未必还有彩排、

这擂台曾经期待多一点的爱、后来明白,

每个存在的人只在乎是否够痛快而不是奖牌、

这一年,那一天 篇5

我一直认为,学校的生活单调、无趣,我想快快长大,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而当我真正身在外地时,不禁意识到这些想法实在幼稚得很。

车间里,有一个和我年龄相当的女孩子,我有些同情她,因为一周之内她除了擦板什么都没学会,最后被主管无情地辞退。那天,我同她在餐厅吃饭,她擦着眼泪,向我诉说她的家庭情况——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正在砌房,两个弟弟正在上学,她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当初来这个公司还花了几百元介绍费。我了解她的心情,我们是同龄人,但我却说不出什么安慰人的话,喉咙似被什么东西卡住。我的眼眶早已湿润,我可怜她的遭遇,感叹命运不公,也明白了这个社会只青睐强者,弱者只能面临淘汰……我在心底默念:“阳小桃,你还得不断努力,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接下来的日子,我不断向老员工学习和请教,每天给自己订一份计划,写一篇日记,记录每天学到的新知识。就这样,我渐渐熟悉了新环境,虽然每天都起早贪黑,重复相同的工作,很辛苦,但我十分充实与快乐。我知道,只有保持饱满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才能把工作做好。

我也曾想过放弃,尤其是刚开始那段时间,我很不适应,总向父母诉苦。父亲在电话那头回答:“孩子,你现在懂得挣钱的辛苦了吧?只有真正体会到赚钱不易,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我和你妈妈那么省吃俭用,一年到头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孩子,你也该懂事了!”听到父亲这么说,我泪流满面。母亲则心疼地嘱咐:“多买点儿吃的!”其实,我知道,跟我讲电话时,他们已经累了一整天。那段时间,我和父母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每次挂上电话,我都默默在心底发誓,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我就是靠着这份信念坚持到了最后。

结算工资那天,我算不上满载而归,但我真的收获了很多,懂得了很多。而且,我坚持到了最后,没有辜负自己心底的那一份期望。

我记得,最后一天车间张主任对我说的那一句话:“你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儿,希望你回去之后努力学习,继续深造,有机会再来!”

我庆幸,自己还有继续升学的机会,还有继续丰富自己知识的时间。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增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那一天很远,但肯定会来诗歌 篇6

课桌是木制的,经常会在上面写写画画!

尤其是老师还经常让我们写座右铭!

小时候把那些名人说的话都刻上去,然后自己信心满满的看着!

有人说,有些东西是写在心里的,但我肯定不是这些座右铭!

那时的座右铭早就已经忘记了,但人生的路上永远忘不了是自己的信念!

我不清楚信念是何物,但我清楚的是自己每天说的话或许就是信念!

我现在每天都会对自己说:时间会证明一切!

那一天,我们成为兄弟 篇7

那一天,我们的汽车逐渐驶近学校,我心里越来越紧张。我一再提醒自己:“拿出勇气来。父亲已经去世,你该像个男子汉了。”其实,我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男子汉,只知道必须不畏艰辛,坚忍不拔。因此,我虽然万般不愿意来这所学校,但始终没有半句怨言,只在心里纳闷:“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那些男孩子会怎样对待我?”

我们到达以后,学校职员带母亲和我去参观一幢纤尘不染的农舍式平房。那里是学校16个男孩的宿舍,还有舍监夫妇住的公寓。他们带我去看我和另一个男孩同住的卧室,母亲没有和我们去。

我回到起居室时,那里空无一人。“我妈妈在哪?”我问。

“哦,她走了。”有个人说。

“走了?”我心里嘀咕完,随即感到两腿发软。我后来才知道,是学校里的辅导员劝我母亲不说再见就悄悄离开的,以免出现哭哭啼啼的场面。

那个下午我一直待在我的新卧室里。其他男孩放学回来后,都走来看我。“嘿,你真矮!”一个男孩说。

“李,他不是矮,是瘦小。”

“我们就叫他‘蚂蚁’好了。”李说。

“不,‘小虫’好些。”

“我喜欢他多出来的那双眼睛。”另一男孩指着我的眼镜说。

评论至此结束,众人开始做放学后该做的杂务。

晚饭后,自习课之前,我们有一个钟头的自由活动时间。我拿起一本书阅读起来,可是室友吉姆来打岔:“假如你不想被人嘲笑,有些事不可不知道。可能有人刁难你,让你去提一桶蒸汽或者拿一把左撇子用的扳钳来,你的牙刷有时候会不翼而飞。哦,还有,你最好任何时候都看住你的眼镜。”

“谢谢你的忠告!”

他耸着肩膀说:“假如你不想人家欺负你,大概很快就不得不跟人打一架。”

我静静坐了一会儿,想着吉姆告诉我的这些事。突然间他问我:“你父亲去世了,是吗?”

“是的。”

他看着自己的书,自顾自地说:“没有人要听那种事的。”

那天夜里我竭力忍着不哭,但终究还是没忍住。

吉姆的预言成真了。有两个男孩拿走我的眼镜抛来抛去不肯还我,我怒火中烧,一头撞向其中一个男孩的肚子,接着我们扭打起来。

我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我父亲,也没有任何人对我提起过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已经去世。赫希学校的男孩都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压抑自己的情感,绝口不提已故的父亲或母亲。

男生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是擒抱:把一个美式足球抛到空中,谁接住了球就要设法冲过众人的拦截,不让自己被人绊倒。我后来才知道,擒抱与其说是一种游戏,倒不如说是一种借口,让大家互相碰撞,以发泄胸中的懊恼和愤怒。

入学后的第一个春季快结束时,卡尼夫妇接任我们的新舍监,放松了对我们的管束。可是过了不久,大家做杂务都是草草了事,有些男孩甚至对卡尼夫妇出言不逊。

卡尼夫妇的对策是举行一次会议让大家发牢骚,同时他俩也说明了对我们的期望。在我看来,卡尼夫妇可不是敌人,而是真正关心我们的人。我在会中指出:“如果说卡尼夫妇真有什么不是,那就是他们太和气了。你们有些家伙就抓住这一点欺负他们。”

我话刚说完,立刻就有许多人对我冷嘲热讽。也许是为了让我暂时摆脱其他学生的骚扰,那个星期五晚上,卡尼夫妇带我到他们的住宅去做客,在那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钓鱼。

我一回到宿舍,吉姆就告诉我:“每个人都认为你在拍卡尼夫妇的马屁,许多人都在生你的气。”

糟糕!我努力了好几个月想和大家打成一片,如今一下子就前功尽弃。第二天早晨,我发现我的牙刷在马桶里,但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两个月后,我无意中听到李、布鲁斯和吉姆在讨论如何消磨一个漫长的八月的下午。“我们到池塘去。”吉姆提议。

“我建议去密室。”李说的是一处我没有去过的神秘地方。

“我们何不出去随便走走,”布鲁斯说,“看我们最后会走到哪里。”

“我赞成。”吉姆说。

“我也赞成。”我接着说。

“笨蛋,谁邀请你啦?”李对我说。

“别这样叫我。”我不想打架,所以强忍怒火。

“我要往那边走了,”布鲁斯说,手指向前面空旷处,“要是有谁愿意跟我一道,欢迎。要是没有——再见。”他说完就开始走了,吉姆和李跟在他后面。我迟疑了一会儿,也加入他们。

越过野花点点的草地之后,我们来到一条小溪边。跳过小溪,不久就到达一片一望无际的玉米田。“我们进去。”李说,然后毫不犹豫地钻进去。

我们很快就隐没在田里,但仍继续深入。阔叶拍打着我们的脸,玉米穗敲击着我们的头。我们越过了大约30排玉米之后才停住脚步,坐在地上。

“这就是密室吗?”我问。

“不是。”李说,同时从裤袋里取出香烟。

“我认为你不应该抽烟。”吉姆说。

“我也不赞成。”布鲁斯附和。

李耸耸肩膀说:“好啦,别紧张。”

这使我大感意外,但我很快就发觉这块玉米田有某种东西使我们的行为模式变了。这里会使内心的隐痛和强硬的外表都溶化。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我们发现自己踏上了进入内心的道路;平时,我们只会私下去探索自己的内心。

布鲁斯首先开口:“我父亲是推销员。一天,有辆卡车闯红灯,撞上他的汽车,他当场丧命。我那时正在学校里上课,他们打电话来叫我回家。我知道一定是发生了重要的事,却绝没有想到是这样的事。”

“我父亲死于心脏病。”吉姆说,“不过我对他没有什么印象,我当时才四岁。他是位教师。”

过了一会儿,李说:“我父亲是木匠,有一年夏天,他做了个玩具火车车厢给我。他带我去看过几场棒球比赛,又去看过一次马戏。后来,他得了骨癌。他原本个子很高大,但临死时瘦得皮包骨。”李的眼睛湿了,转头望向玉米田的深处。

另外两个人也把头别了过去。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好长一阵子,谁都没有说话,只听得到玉米叶沙沙的响声和远方乌鸦的啼声。

布鲁斯打破沉默,对我说:“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你父亲的事。”

我可不知道自己是否愿意谈父亲的事。我凭着保持“坚强”,才能一直待在赫希学校,现在我仍然不愿意让自己变得软弱。不过像他们一样,我也渴望把某些实在无法再压抑在心里的事倾吐出来。

“我父亲患糖尿病,病了很长时间。”我吞吞吐吐地说,“不过出毛病的是他的肾脏,他就是因此丧生的。一天夜里,医院打电话来把我母亲找了去。后来,我在床上听到大门打开和她上楼梯的脚步声。那些脚步声听起来……好哀伤,因此在她说‘你父亲过去了’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

我们没有多谈父亲去世时自己的感受,那可以从我们的脸上看得出来。我们反而谈了些父亲的生平,他们的长相,他们的经历。

我们当时要是身上有父亲的相片,一定会拿出来给大家看。不过我们谁都没有带父亲的相片,甚至在房间里都没有,因为大家都认为,相片这种东西会让我们想起以前的生活,觉得比现在的更愉快,更正常。

我们从谈论父亲慢慢转到谈其他不那么沉重的话题,不久就都心情轻松些了。

我们走出玉米田回到阳光下的时候,大家都已明白了一点——人生免不了会有伤心事,但我们不一定要独自承受痛苦。我们也第一次明白了,我们不仅同有失怙之痛,也同有宣泄这种哀痛的需要。

那一年,那一天 篇8

那一年的我懵懂的心开始有了异样的跳动,开始习惯于等待,等待那一个送作业的小女孩,随着她轻盈的脚步,在空气里留下令人回味的发香。你知道吗?从那一年那一天开始,我希望老师多布置作业,我渴望见到你羞涩的脸庞,我开始喜欢等待,开始曾恨时间。每天用略到感伤的眼光目送着夕阳西下,每天充满希望的闭上眼睛等待着日出东方,等待生命里的惊喜与安然。

三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过,生命中的疼痛与安慰就这样如过往的曾经历历在目。洁白的稿纸上写满了欣慰,因为我希望爱一个人是幸福的。虽然这三年里我们没不曾牵过手不曾有过如阳光般温暖的拥抱,但是这三年的记忆是一朵花,被我放在信笺里,淡淡的味道,静静的`香。用手轻轻的弹走落在身上的鹅毛,看她飘向远方,欣慰,安然。

喜欢牵着你的手在阳光和微风里散步,喜欢把你抱在怀里在夕阳西下里聆听彼此的心跳。喜欢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静静的,没有言语的温馨,没有别人的烦恼,两颗心在阳光里宁静的跳动。沉默里没有悲伤,伤感里却有淡淡的光明,仿佛不管身外所有的疼痛与纠纷,就这样子在音乐里彷徨的淡定。

过往的曾经,迎着太阳任落叶飘零。执着的脚步敲开梦,撞击过去和未来。或许两个人相识真的是一种缘分,从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其中的梦里有过花开,绽放于心间;岁月流逝,一切都在偶然里演绎成记忆,美丽,忧伤。

那一年,那一天,那个我心中的人 篇9

这是妈妈今天给我做的“土豆饼”,做法是这样的,把土豆剁成泥,里面加上葱花、盐、花椒粉,面粉,搅成糊状,然后开火,倒油,油热了以后,便用勺子挖一勺,倒进锅里,摊成圆饼状,一面摊好了,用铲子翻过摊另一面,然后香喷喷的“土豆饼”就出锅了。再根据自己的爱好配上一碗自己调的汁(生抽,醋,味精,葱,蒜等),就可以吃了,有没有很想吃呢?呵呵。

其实,姥姥做土豆饼也是很拿手的,曾经给我的一个舅舅摊,那个舅舅一连吃了一大“盆”,那个舅舅就是在前文中曾经说过的那个治病没钱,姥姥便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卖了给他治病的那个人,因此,他视姥姥为“亲娘”,很孝顺姥姥,虽然是个粗人,平常总是打架骂人,但在姥姥面前他却是不敢放肆的。姥姥就是有这个本事,让所有接近她的人都喜欢她,敬重他,说不出她一个“不”字,包括她的婆婆。

得知怀孕的那一天…… 篇10

回忆起极具纪念意义的那一天、那一刻,让我们重新感受那份非同寻常的心情吧!

没有欣喜,只有担心

(上海:单佳樱)

2003年真是叵测的一年。结婚、新房装修、SARS肆虐……炎热的7月,我身心俱疲,但是生理周期如约而至,只是时间和量比平时短了些、少了些,我也没在意,以为是太累了。

为了犒劳一下自己,我和先生决定去大上海的嘉年华游玩。人山人海的嘉年华,我们只玩了个大风车,抱着两个小熊就回家了。在返家的车上,我就觉得有些不舒服,当时以为是大风车晕眩造成的后遗症。第二天是周六,我还坚持赶到单位参加了搬家的队伍,中午时分,实在是难受,觉得人直往下坠,便请假回了家。到了晚上,头晕人虚,腹部隐隐作痛。这时突然感到下身热乎乎的,是鲜血!

我一下呆了,一个念头马上涌上脑海,是不是有了?我忙让先生买了孕试纸测试。双线!见红!流产!我跌坐在地上……虽然他/她来得并不是时候,可一想到可能已经没了,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在知道怀孕的那天,没有欣喜,没有庆贺,而只有担心和哭泣。陪伴我的是丈夫、医生,面对的是各种繁复而又与小生命紧密相连的检查和一张“先兆流产”的诊断书。

虽然,几经波折,我的宝贝妮妮降世了。而那一天,2003年7月21日,却依然深印在我的脑海。

百感交集

(江苏:蒋蕾)

2004年7月7日,令我难忘的一天。在此之前,“好朋友”已经一个多月没来了,伴随着整整一周的肚子痛(痛得浑身哆嗦,冒冷汗),这天,单位休息,我急忙上医院就症。当我忐忑不安地接过检验单,看到妊娠试验一栏中印着“尿HCG:阳性”的蓝色印章时,心里百感交集,惊讶、不安、窃喜……顿时涌上心头。

“这孩子要不要?”妇科医生冷不丁的一问,我从千丝万缕的思绪中惊醒过来。“当然要了!”我不加思索地回答,这可是上帝赐给我的小天使,求之不得呢!“那恭喜你了!”医生微笑地看着我。

一出医院,我直奔书店,一会儿就捧了一大摞育儿方面的书籍,准备好好研读一番,志在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晚上我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外出公干的老公,他停顿了几秒后,惊呼“我要当爸爸啦!”

意外的惊喜

(辽宁:齐梦虹)

度完蜜月回来,应该来的月经没来,也没当回事,很随意的买了早早孕试纸。在2003年7月30日的早上,我做了测试,试纸上显示了鲜明的两道红线。虽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仍觉得出乎意料。当我大脑一片空白,把怀孕的事告诉老公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准吗?接下来,我们分别请了假,去医院又做了B超检查。证实了,我确实怀孕了。

回到家里,我们商量着该怎么办。因为我和老公都是刚到新的工作岗位,刚结婚还没充分享受到二人世界的快乐,而且,怀孕前我们没有做任何优生的准备,所以我们不打算要这个宝宝。可是,这毕竟是一件大事,我们又分别征求了双方父母的意见。谁料,父母坚决反对,不约而同的找了好多理由来说服我们。经过一天的认真考虑,我们最终决定要下这个宝宝。

我和老公都是行动派的。做完决定,我们就去书店买了《孕妇优生食谱》、《孕妇疑问大全》。接着,我向单位请了长假,在家里专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在幸福和喜悦中度过

(宁波:王颖)

那天,我很不情愿的在老公的陪伴下去医院检查。虽说已结婚了,但还是感觉有些难为情。医生开了张单子让我去做化验,我懵懵懂懂的等着拿化验单,心里却似好几个小鹿在跳动,既害怕怀孕(怕自己年轻还无法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又渴望有个小宝宝(有我们的爱情结晶,多幸福啊)!

拿到了化验单,我和老公却在楼梯口吵得不可开交,化验单上面的字写得太潦草了,到底是“阴性”还是“阳性”啊?真是笨的可以!两个人争了半天才想起去问医生,医生淡淡的宣布——怀孕了!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像被施展了魔法沁入了老公的心脾,出医院大门时,他突然扶住我的手說:“老婆啊,走慢一点,当心孩子掉下来!”把我这个刚刚上任的准妈妈弄得一惊一乍的,这走走路孩子也会掉吗?

接着,老公抑制不住喜悦,打电话通知了好多人,又去超市买了好多零食和水果,并向我保证,家务活他全包了。妈妈去菜场买了黄鳝、泥鳅,吓唬我说,趁现在没什么反应要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并且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帮我把那张化验单仔细地保存了起来,留作纪念。而我呢?只需要坐在家里当我的“少奶奶”就可以了。

这一天,我在幸福和喜悦中度过!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哈尔滨:张艳华)

2001年12月5日早晨,我忐忑不安地在家里做妊娠试验,看得出来,先生比我还紧张,当试纸上清晰地出现两条红杠时,我还是将信将疑,又做了第二次,当一样的结果出来时,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一缕温馨的甜蜜霎时席卷了我所有的不安,本能的母爱悄悄地萌芽了,我和先生异口同声地说:“留下这个小生命!”

这一天,我的手常常不自觉地放在腹部,我似乎感觉到了一个小生命的存在,之后的我走路变得极其小心;工作不再坚守电脑;吃工作餐不再想减肥……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先生在我工作时打来电话,叮嘱我吃好、休息好,一种快乐的责任感在我和先生心里悄悄绽放。

我深深感叹生命的神奇,没有早一刻,没有晚一刻,就在那个冥冥的相遇中,悄悄地开始孕育,我一遍遍地想像精子和卵子的相遇,觉得这是个奇迹。我,感慨生命的神圣!

思索后决定留下TA

( 杭州:王露)

2003年6月17日早上,我拿着测孕纸进了卫浴室,测孕纸上分外醒目的两条红杠杠证实我真的怀孕了。

结婚四年多,一直没敢要孩子。一方面是两人都在创业阶段,怕有了孩子影响事业;另一方面我们已经习惯了二人世界,突然多了一个孩子不知道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次纯粹是个意外!

我开始犹豫要不要这个孩子了。打掉Ta?这不是扼杀了一个无辜的小生命吗!我对Ta充满了一种好奇,Ta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靓是丑……再想想我最近有没有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对Ta不利的事?好像也没有,只是工作累了点,这个孩子应该留下来的。

这时LG走过来问我怎么样?我说中标了,没想到LG居然欢呼他要做爸爸了。接着,LG就带我去医院做B超复查。拿到B超单,我们兴奋地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堆新手爸妈的育儿书籍,LG还特别买了很多孕妇营养食谱。我的孕期生活从这天开始了!

激动的怀疑是否真的(sgtx2001@yohoo.com.cn)

1999年的6月,我的那个迟迟未来。不过,那时准备要孩子半年多都没有结果的我,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所以,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怀孕了。

老公却跑到单位吹牛:“我老婆可能怀孕了!”结果,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被他的一个哥儿们当真了,人家俩口子二话不说,当天晚上就送来了一个崭新的婴儿车表示祝贺,害得我连连解释:“还不一定呢,别听他胡说!”哥儿们的媳妇却说了:“不一定就买试纸回来测一下不就知道有没有了吗?”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公当晚就跑去药店买了一打试纸。呵呵,求子心切呀!

第二天早晨,当看见试纸上那两道红杠时,我们将信将疑,又做了一次测试。还是两道红杠!我还是不太相信!飘飘然,还想做第三次测试,老公一把抱住我,喜滋滋地说:“傻瓜,你哪来那么多尿啊,我看多半是真的怀孕了!我们终于有孩子了!”那时,尽管还不能最后确定是否怀孕,但是我们已经激动的眼含泪花。

当天我们就去医院检查。医生乐呵呵地看着检查结果说:“还有什么质疑,就是怀孕了嘛,都怀孕近一个月了!”我那个傻老公乐得一个劲地对那个医生说:谢谢!谢谢!”

现在回想起那一刻,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和幸福。

那一刻,我茫然失措

(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0571—88920463)

那一刻,我茫然失措。

面对化验单上的“阳性”,我本能的反应就是“不可能”,我们是采取了措施的,而且很周密,虽然那个小大夫撇着嘴告诉我,还有上着环怀孕的呢,可我还是要求做个B超。

B超报告彻底粉碎了我的希望,孩子竟然快两个月了。

我和老公面面相觑,两个人都很茫然。

结婚刚一年,出国手续办了一半,家里的积蓄几乎为零,所有的一切好像都跟肚子里的这个不请自到的小东西格格不入。

“要不,做掉?”狠了狠心,我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那天,感觉从楼梯口到人流室的距离特别长,好像怎么也走不到头儿似的。每往前迈出一步,我的心就剧烈地跳动一下,跳得我的头都快晕了,脚底儿也没气了,整个人都偎到了老公的怀里。

孩子,我肚子里的孩子,大夫说都能听见心跳了,可一旦等我进了那扇门,他就没了。是的,以后我还会怀孕,还会有孩子,可是,不管我再怀多少次孕,再生多少个孩子,也永远不可能是他了。

让我改变主意的是一个女孩,她刚从人流室出来,苍白的脸上挂着一滴泪,虽然离得挺远,我还是看见了,而且,那滴泪就好像是滴在了我的心里,烫得我好痛!于是,我改主意了。

接下来,我的心情变得非常的好,什么出国、事业、积蓄……统统抛到了脑后。

整整一天,我和老公就在大街小巷转悠,专往“孕婴专卖”的小店里钻。

别了,马路早点!

(刘常虹)

在感觉不对尽的那个周末,老公驾着新买的捷达车将我送到了医院。一路上,我们还在讨论是去海南,还是去普吉岛呢!好久没进医院了,看见白色都有些恐惧。结果出来了,经科学实验证实,我将结束旅游梦想,准备开始与奶粉和纸尿裤打交道。

老公的兴奋程度明显高于我两个级别,当我还在为告别轻松无忧的二人世界而惆怅时,他已郑重决定要给他的胖儿子吃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了——他强行把我拉进了永和豆浆。那次早餐,我们足足吃了30多元。同时,也宣告我们从此与马路早点拜拜了!

那一天 篇11

呵,他们还在门口等着哩,估计又是谁没带钥匙吧,等呀等,老师终于来了,开开教室门,一股阴冷之气扑面而来,我知道,肯定会有坏事儿发生,果然不出我所料……

我一蹦一跳的朝我的座位蹦去,因为我知道肯定会有坏事儿发生,一会就笑不出来了,所以我现在赶紧笑笑,“老赵,好久不见,好想你哦!!”“我猜你数学能考100分,孔麒皓!”开开玩笑,谈谈学习,不知不觉,快乐的度过了8:00~8:30的等人时光,到了布置作业和点评的时间了,我的心怦怦跳,生怕我自己考不好。“老师,老师,我这次考得怎么样!”“呵呵,你考得不错。”我刚要笑出来,“但是,英语给你拉分了,才考了96+3”“不,不,不可能吧!”我惊了,我平常的英语不是不错嘛,怎么一到战场就这样了,唉!当老师布置作业时,我无精打采,就像是一个刚刚知道自己的了癌症的患者,有气无力的。宣布放学时,我偷偷的拿出来老师包里的成绩单,完了,我才考全班第十名,这是对我多么大的打击呀!!那一瞬间,我差点鼻涕眼泪全出来,幸好我又给憋回去了,像那个患者知道自己的癌症还是晚期时,那种绝望,那种悲痛(好像有点过了)!总而言之,就是欲哭无泪,不,是欲哭有泪而不流泪,唉……

那一天 篇12

伴着和煦的春风,同学们有说有笑地上了大巴车,同学们尽情歌唱,展现了自己不一样的一面,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天乐湖。踏入大门,一座木桥横跨小溪,小溪后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我们先来到了旋转木马处,我们排好队,进入游乐区域。骑上木马,每个同学都面带笑容,木马旋转起来,同学们笑得像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嘴都笑得咧开了。

游戏后,同学们去了攀爬区域,大家秩序井然地排好队,找好自己的伙伴一起进行游戏,大家漫步在区域中,看到哪里人少,就去哪里,不插队,不挤人。有些同学则去尝试“旋转的杯子”,经过几分钟“天旋地转”后,一个个都有气无力,手扶着栏杆走出来,十分天真可爱。

接着,有同学看到了顶天立地的摩天轮,都嚷嚷着要去玩,老师只好带着我们去坐摩天轮。大家可能没坐过这么高的摩天轮,在摩天轮舱里安静地交谈着,当到达顶层时,我们安静了下来,俯视着美丽的大好河山,不禁发出了感慨:“啊,我们的家园真是太美丽了!”到达摩天轮顶端时,我们都闭上了眼睛,虔诚地许愿。

那一晚“晴朗的一天” 篇13

应该是三十年前的时候,全社会还沉浸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高亢嘹亮歌声之中,至多也就是《溜冰圆舞曲》的华尔兹三拍子中,有人请我看歌剧《蝴蝶夫人》。邀请者,四十多岁,是一家医院的主任医生,经常上饭店吃饭,看电影,还喜欢跳舞,算是很懂经的了。他大约还以为我是一个懂歌剧、喜欢歌剧的人。我不懂,在此之前,我概念中的歌剧就是《江姐》、《洪湖赤卫队》,完全不知道西方歌剧,也不知道《蝴蝶夫人》,却是被文化虚荣心击中软肋,就这么去了。

兰心剧场,那时还是上海艺术剧场,上海人习惯叫做“上艺”,就像现在东方艺术中心的简称是“东艺”一样。座位极好,第一排居中。主演是黄保慧。当然是上海歌剧院的版本,当时还根本没有国外歌剧院的商业演出。大幕拉开,我才明白,歌剧的陌生远远在我的想象之外,怎么不说话的,连一句问候都是唱出来的。很多年之后,我知道了《蝴蝶夫人》是大歌剧,就是从头唱到底,有说有唱的是轻歌剧,比如《蝙蝠》;我知道了《晴朗的一天》是极其经典的咏叹调。也是很多年之后,我每一次说起我看过黄保慧的蝴蝶夫人,很多人都会赞叹我在那么遥远的年代就有那么高雅的艺术情趣,即便连专业人士都会羡慕,称这是中国最美的蝴蝶夫人。于我来说,当巧巧桑在咏叹“晴朗的一天”的时候,我却是度过了极其无聊的一晚。散场后,同道的几个朋友余兴未尽,还在回味舞台上的细节,他们都是对能够享受到文革后第一场西方歌剧欣喜,我只能哼哼哈哈地点头,算是认同他们。

如果那一个晚上算是我的古典音乐艺术启蒙之夜,那么,是蛮痛苦的。如果那一晚是我只身在场,我一定会提早退场,并且,或许也就至今不懂、反感古典音乐。

那时候我才二十几岁,有充分的理由可以不懂也不喜欢西方歌剧乃至古典音乐,犹如当下也不必苛求青年人要放弃对流行音乐的喜欢而去追求古典音乐一样。总是会有人从喜欢流行音乐跨界到喜欢古典音乐,也总是有人,甚至是更多人,一生不懂古典音乐。这一定不是过错,也不影响很多人的草根一生,那一些长寿村的老人,连字都认得不多,没有古典音乐的熏陶,照样安详一生;只是当一个人有了文化、追求文化的时候,古典音乐才会是必不可少的一堂文化课。

幸好我也算是一个有文化追求的人,也必须承认,那一个“晴朗的一天”的晚上,对我的虚荣心是一次凤凰涅槃式的沉重打击——除非艺术天才,很多人的艺术修养的形成,都与虚荣心的培养和满足有关。就是在那一个痛苦而无聊的晚上过后,我决计寻找我的“晴朗的一天”。有一个忘年交的朋友告诉我,上海电台790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有一档外国古典音乐节目,只要你坚持听,一定会喜欢。如果没有那晚“晴朗的一天”,我肯定不会去听这种节目,更不会坚持听下去。

三十年前的广播,有中波有短波,却还没有立体声,听美国之音的人远胜于听古典音乐——听美国之音可以作为吹牛的谈资,听古典音乐几乎没有任何人的共鸣。就是在那一个时间那一个波段,我开始强迫自己去听那一些与我的耳膜极其生疏的一个个音符连接起来的声音。好在那时候虽然没有立体声,也没有卡拉OK,没有歌星,没有宵夜,晚上10点似乎就是应该在家里,用一个耳机——还只有单身道单耳的耳机,我再也想不起来,我的哪一只耳朵享受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殊荣:这一档节目,有音乐,有常识,固然听不出来交响乐团的感觉,但是用来记住旋律记住作曲家、指挥、钢琴家,是一样的。

事实证明,音乐无法自学成才,却足以自学成为欣赏者。我所有的音乐常识几乎都来自于此,这些常识足以去听任何一场音乐会,足以和任何一个非音乐专业的人煮酒谈音乐,足以在交往上、文章里、讲座中像是不经意却是很窃喜地流露。好几年前,央视不知怎么地很人来疯地播《沃尔塔瓦河》,我会对朋友说,这是斯美塔那的作品,捷克人;捷克还有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德沃夏克,他的代表作是《自新大陆》,其中第二乐章……当然,如果从更加深厚的意义上来说,古典音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陶醉,心情好或者心情不好,都可以在你所熟悉的某一部音乐作品中找到烘托或者慰藉。

有关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的区别,一直是一个超出音乐领域的问题。很多人称古典音乐为高雅艺术,那么流行音乐就变成不高雅艺术,这实在是种不高雅的观点。流行音乐歌曲照样可以高雅,像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从作曲到作词到演唱,说不定将成为日后的经典。流行乐曲是依凭年轻的心理生理去共鸣的,是荷尔蒙催发的精神寄托。古典音乐也有荷尔蒙的成分,莫扎特36岁黯然离世,他的作品必然有荷尔蒙的催情。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一到青春期自然热衷流行,青年人步入中年就渐渐记不住歌星和歌曲,这一条精神曲线的背面恰是一条荷尔蒙的生理曲线。古典音乐可以终身汲取,不仅是它的荷尔蒙,更在于深层次的人文内涵,而人文内涵是课堂,需要像学生一样去学习去领悟;古典音乐也会共鸣,它的共鸣不是年龄,而是人生。如果一定要将两者相比,流行音乐是中学,古典音乐是大学。因为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差不多都曾经喜欢流行音乐,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也是一个人对音乐天性的敏感。

上一篇:青春百合的美文摘抄下一篇:春天,妈妈要回家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