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诗歌欣赏(共16篇)
清明的诗歌欣赏 篇1
【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雪纷纷
雨湿了地
雪冷了天
天久久的在垂泪
地久久的在伤悲
天在哭,地在哭
雨和雪
化作一地湿湿的水
【二】
清明时节路上行人哭断魂
哭得欲天崩地裂
就是不见爹啊与儿归
哭得欲肝肠寸断
就是不见爹啊伴儿回
看着黄土
摸着石碑
怎么不见我的爹啊
只见漫天的冥纸飞啊飞
怎么不见我的爹啊
只见敬香的烟雾飞啊飞
飞呀飞
飞得让我满眶是眼泪
飞得让我满心是伤悲
【三】
爹辞世转眼已八载
在这八个春夏秋冬里
我对爹的哀思就像这细细的雨
密密集集
我对爹的情思就像这朵朵的雪
纷纷飞飞
几度春秋就有几度的忧
几度春秋就有几度的愁
到了清明时节
唯有天陪着我掉眼泪
唯有地跟着我一起伤悲
唯有雨和雪伴着我的泪水任风吹
清明的诗歌欣赏 篇2
清明处于春光明媚之季, 又有追思先人、踏青郊游等众多民俗, 所以引得历代文人墨客诗兴勃发。据查《全唐诗》《全宋词》, 内容中包含“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
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祖日子, 许多诗人为此留下了千古名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诗, 则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痛:“满衣血泪与尘埃, 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时节, 北方乍暖还寒, 南方春意盎然。唐代诗人韩翃写下了“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佳句。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有一首《南歌子》写得更有滋味:“日薄花房绽, 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雨洗郊垌,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清明的诗歌欣赏 篇3
【关键词】唐代 清明节诗歌 文人情感表达
在古代节日中,清明节和寒食节、上巳节时间相近,后来清明节承袭了以上这两个节日的特点,并且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一代代流传下来。对于唐人而言,清明节丰富了他们的节日生活,而且很多文人也以清明节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对于我们研究唐朝人的精神世界,深入探究唐代的民俗生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祭奠亲人,因此透露出一种伤感的情调,正因为如此,无数文人骚客才会在这个节日里感慨自己的身世、思乡怀人。笔者主要从唐代清明节诗歌中探讨文人如何表达惆怅失意的情感。
一、落第失意情绪的表达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主要负责为统治阶级选拔优秀的人才。广大士子主要是利用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然后才得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竞争极为激烈,很少出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情况,从无数落第者的痛苦中也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难度。唐代著名诗人孟郊曾经在《落第》一诗中这样写道:“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后来,孟郊又写了一首《再下第》。他连续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结果都是落第,可想而知孟郊的惆怅心情,虽然眼前春光烂漫,但诗人认为也是叶上冰霜,连续两次千里迢迢来到长安,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尽人意,只能含恨而归。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科举考试不代表荣耀,更多的是痛苦。如果当时正值清明时节,这些文人就会把自己的落第情绪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下面主要以顾非熊为例进行分析。
清明节本身就会渲染一种惆怅、伤感的情感,如果在清明节落第的话对于文人而言无疑是双重心理折磨。文人墨客借助节日的伤感进而将自身的失意婉转地表达出来,这也是清明节诗歌的一种独特之处。顾非熊是顾况的儿子,气势凌人,而且性格善变,但是他在科场上受到了很多折磨。他在科场上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但是每次都是落第东归,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在《陈情上郑主司》一诗中,顾非熊就曾经表达过这种艰辛之情,诗中作者将自己多次落第,但是欲归不能的情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希望可以受到主司的垂青。
顾非熊对于科场失意感到无比惆怅,他的父亲顾况是一个大文豪,但是他自己并没有考取功名。顾非熊有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长安清明言怀》,这首诗歌是顾非熊落第之后,恰巧遇到清明节时创作的。当时清明节的长安异常热闹,但是自己落第的伤心之情无以言表,两种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唐代,因为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非常繁荣,人们的思想也比较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冲洗了清明节的伤感氛围。在清明节当天,人们可以外出踏青游玩,肆意享受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万家车马”“九陌芳菲”都说明了当时春景明朗,有很多外出游玩的人,但是在这大好春色面前,作者始终觉得满腹惆怅。其中“厌”字就说明作者没有心思欣赏,甚至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在唐代,清明节也需要扫墓祭祖,借此表达自己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也可以体现出人们珍惜时光,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光宗耀祖,有一番作为,这也体现了唐朝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科举考试是实现自己理想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科场失意是广大文人最痛苦的事情,清明节诗歌很好地表达了这种失意情绪。比如,顾非熊的《下第后送友人不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首诗歌描写了清明节万物欣欣向荣、草长莺飞的美好景象,但是再次落第只能让他借酒消愁,徒增伤感,利用清明节的乐景衬托出失意的苦楚。
二、官场失意的情绪表达
古代有一句名言“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利用科举考试来考取功名,然后再参加国家政治建设,但如果想仕途保持一帆风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唐代清明节诗歌中就有很多官场失意的情绪表达。人们在清明节时的情感往往都是悲怆和凄凉,如果在这时被贬,很容易增加愁苦和忧郁之情。描写清明节的景色以及风俗,利用这种特殊的媒介可以将自身的失意情绪更好地烘托出来,有机融合了内心的失意以及节日的惆怅,使事理和情景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况。韩偓刚开始擢进士及第,后来又累迁到谏议大夫,但他的官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没有附和朱全忠,因此被贬为濮州司马,后来又被贬为荣懿尉,称为邓州司马。他被贬任濮州司马的时候正好是清明时节,当时凄凉的环境正好和他的伤感呼应,使得他当时创作的诗歌透露出的情感更加深刻。比如,《出官经硖石县》这首诗歌就是在清明节被贬时创作,主要描写了清明节人们在祭奠亲人时痛哭的场景,同时还描写了硖石县的萧条景象,在诗歌中也表达了对唐昭宗庇护自己的感谢之情。“暝鸟”两句也描写了老百姓经过连年战乱后的穷苦生活,作者面对如此黑暗的社会感到非常伤感和悲愤,加上作者此时被贬,更是将这种伤感和惆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唐代清明节诗歌中不仅记录了当时文人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文人的失意情绪,清明节是文人联系诗歌和情思的重要桥梁。不管是科场失意还是官场失意,这种独特的伤感习俗和文人的失意情绪有机结合都使清明节诗歌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情怀,这也进一步丰富了清明节诗歌的内容,提高了其文学价值以及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新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5100.
清明歌颂烈士的诗歌 篇4
清明歌颂烈士的诗歌(通用10首)
1、《狱中诗》
磊落生平事, 临刑无点愁。
壮怀犹未折, 热血拚将流。
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
多情惟此月, 再照雄心酬。
2、《狱中》
中原大地起腾蛟,三字沉冤恨未消。
我自举杯仰天笑,宁甘斧钺不降曹。
3、《亡命》
茫茫长夜欲何之? 银汉低垂曙尚迟。
搔首徘徊增愧感, 抚心坚毅决迟疑。
安危非复今朝计, 血泪拚将此地糜。
莫谓途难时日远, 鸡鸣林角现晨曦。
4、《狱中遗诗》
时代转红轮,朝阳日日新;
今年春草除,犹有来年春。
5、《革命的铁砧》
共产党人意志坚,赴汤蹈火我当先,
严刑拷打何足畏,“铁砧”美名万古传。
6、《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7、《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8、 《狱中诗》
慷慨登车去,临难节独全。
余生无足恋,大敌正当前。
投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
者番成永别,相视莫潸然。
9、《亡命彭泽》
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
一舟风雨寻常事,曾自枪林闯阵来。
10、《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唐宋女子清明节时的风筝活动 篇5
关键词:风筝活动,清明节,唐宋女子,风筝
在我国, 每到清明时节, 到户外放风筝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清明时节放风筝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风筝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 关于风筝的民间体裁故事博多, 耐人寻味。放风筝在古代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户外活动, 然而由于封建纲常的限制, 古代的女子却很少进行户外的风筝活动, 也唯在清明节时, 女子才可以自由地进行户外活动, 唐朝诗人郑板桥的《怀潍县》写道:“纸花如雪满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周。五色罗裙风摆动, 好将蝴蝶斗春归。”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唐宋时期风筝活动在女子之中较为广泛传播, 而古代女子对风筝活动之所以如此钟情, 不仅有社会原因, 也有自身心理因素以及民风民俗的影响。下面笔者就将对风筝的发展史、唐宋女子在清明放风筝活动以及其放风筝时的场地的选择对唐宋女子清明时节的风筝活动进行简单介绍。
一、风筝简明发展史
风筝, 古时称为“鹞”, 又名纸鸢、风鸢, 顾名思义, 风筝的制作材料以纸张为主,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到唐宋时期, 大户人家, 也以绢为布料。相传墨子以木制鸟, 这里的鸟便是做成小鸟形状的风筝, 而之后鲁班在此基础上, 把木头改为竹子, 减轻了风筝的重量, 使风筝容易飞得更高更远。
在风筝产生之初, 主要为军事所用, 在战争中, 被用来传递军事信息或者侦察敌方情况, 如在明代, 在战争中士兵就曾用风筝装载炸药, 在风筝相撞时引爆炸药, 给敌人带来致命的伤害而获得战争的胜利, 而在日伪时期, 风筝活动就因为风筝能向敌方传递信息的特性而被一度禁止。随着风筝在大众群体中的传播, 风筝也由战争之用转为娱乐健身之用。在唐朝中期, 国家安定, 社稷安康, 人们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广泛, 风筝的军事用途开始走向娱乐。到了宋代, 风筝活动更成为锻炼身体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 因此, 风筝活动在该时期在大众群体之中进行了广泛的传播, 即使是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子, 到了清明时节, 也会迈出家门到户外放风筝。
二、唐宋女子在清明时期放风筝的原因
1. 清明放风筝求姻缘。
封建社会是男子的社会, 封建纲常严格地控制着女子的活动, 女子只能深锁朱楼, 足不出户, 即使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也只能听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即使在较为开放的唐宋时期, 女子也只有在清明时节才可以到户外活动, 而放风筝又恰是清明时节常见的户外运动, 所以, 处在情窦初开的少女便利用这一活动来抒发自己的春心情意, 同时在放风筝时可以很好地展现自己的青春容貌和美妙身姿, 以招来男子的青睐。据民间流传, 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 到适合婚嫁的年龄了却始终没有心仪的对象, 于是在清明时节时专门跑到人数较多的地方放风筝, 想要通过放风筝来求得姻缘, 最后终喜得良缘。
在表情达意的方式上, 古人也有所考究。未婚女子往往在自己的右手中指上系根颜色较为显眼的红色绳子, 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 而才子们则会选择在风筝上写下求爱诗, 让自己的爱意随风而起, 以期姑娘们能够看到, 有的则在风筝飞起来时剪断牵引风筝的绳线, 落到哪家便会去哪家提亲, 让风筝来帮自己选择姻缘, 一定终生。
2. 清明放风筝去晦气。
在我国古代, 人们最喜欢在清明节放风筝, 因为风筝有“飞走”、“祛除”等含义, 具有去晦气的寓意, 清明时节雨纷飞, 恰是行人愁断肠。这也是唐宋女子选择在清明时节放风筝的原因之一。在古代, 每到清明节, 女子都喜欢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灾难祸害全部写在风筝上, 然后放飞, 让其随风而逝, 希望风筝可以把自己身上的晦气带走, 也有的女子会在风筝高飞时再剪断风筝线, 是希望风筝把晦气带走以后, 也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或者完美的爱情。戏曲《梧桐雨》中有写到杨玉环和丫鬟春香放风筝时, 春香去捡断了线的风筝, 杨劝阻说:“拾人走了的, 也不嫌个忌讳?”由此可见, 古人在放风筝时也很忌讳去捡别人掉落的风筝, 因为这意味着会带上别人的晦气, 给自己带来灾难祸害。清明时节, 古人不但会在白天放风筝, 即使在夜间, 也会进行风筝活动, 不过夜里放风筝时都会在风筝下面或者风筝线上绑上各种颜色的灯笼, 和古代的孔明灯相似, 寓意着自己的人生可以和星星一样明亮。
3. 清明放风筝放松身心与排解苦闷。
在古代, 尤其是女子, 每日深锁朱阁, 孤苦无聊, 所以一旦到了清明节, 姑娘们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户外散散心, 而风筝活动恰恰是活动量较大, 而且符合女子身份的一项活动, 所以唐宋女子都选择通过放风筝来把心中的烦闷驱散出去, 据传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和丈夫分离后整日郁郁寡欢, 在清明节时, 突然看到从墙外掉进院子里的风筝, 于是便带着丫鬟到户外放风筝, 之后欢欣愉悦, 暂解了相思之愁, 由此可见放风筝确实有排解苦闷之功效。
在制作风筝过程中, 唐宋时期的女子也会把自己的苦闷都写在风筝上, 或者通过制作一些具有一定含义的风筝模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蝴蝶代表女主人对自由的渴望, 而燕子则代表对知识的渴望, 花朵则代表对爱情的渴望等等。而且在放风筝的过程中, 女孩子也可以加强和外界的联系, 结交更多的朋友, 也可借此机会和朋友述说心里的苦闷等, 而且风筝鲜艳的颜色也会使人心情轻松和愉悦。
4. 清明放风筝锻炼身体。
在唐宋时期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迎天顺气, 拉线凝神, 随风送病, 有病皆去。”由此可见, 放风筝有很好的养身健身之功效, 这是唐宋女子选择在清明时期放风筝的又一原因。传统中医指出, 放风筝有“疏泄内热, 增强体质之益”。宋朝李石的《续博物志》中记载:“春日放鸢, 引线而上, 令小儿张口而视, 可以泄内热。”而原因就在于, 放风筝可以使女子筋骨得以舒展, 使身体里的气血畅通, 协调阴阳。同时, 放风筝还可以增强女子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 因为无论是放线还是调整风筝方向, 都需要头、手、臂、腿等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 只有协调好个部位, 风筝才能飞得高和远。而且放风筝还可以使女孩子的大脑得到锻炼, 可预防脑部疾病, 因为放风筝需要很多技巧, 无论是在掌握风速上还是在掌握风筝的方向上, 都需要人们进行研究思考, 因此风筝活动对古代女子来说也是一项健脑运动, 因此在清明时节, 唐宋女子都愿意到户外进行风筝活动。
5. 清明放风筝祭祀祖先。
在我国古代, 古人扫墓, 通常会在较长的竹竿的顶端绑上钱线, 然后插在死者的坟上, 春风把钱线高高吹起, 轻盈飘逸, 这便寓意了先人精神之永存, 这便是古代风筝的雏形和起源,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这里所提到的就是古人坟头飞纸的传统。后人沿用了先人的传统, 在清明时节通过放风筝来表达对先人的纪念和歌颂。而我国宋代的一首诗中提到“纸灰化作白蝴蝶”便是很好的例证, 也很有力地证明了清明放风筝和祭祀祖先之间的关系。据野史记载, 南宋皇后谢道清在理宗皇帝死后, 每到清明节时, 都会在风筝上写下祭语然后放飞, 希望可以通过风筝让在天上的理宗皇帝可以保佑南宋国世平安, 可见唐宋时期的女子在清明节放风筝, 是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来表达自己对已故先人的崇拜, 这也是唐宋女子在清明节放风筝的又一原因。
三、唐宋女子清明节时的放风筝的主要场地的选择
由于风筝由线牵引, 而且往往飞得较高较远, 所以对场地的要求比较严格, 而唐宋时期的女子放风筝时也要面临场地的选择问题。首先场地的选择和其放风筝的目的有很大关系, 如果为了求得姻缘, 则会选择在人群比较多的地方, 因为人多的地方发现自己心仪的男子的可能性会更大。如果为了去晦气, 则会选择在人少空旷的地方, 因为这样放飞的风筝不容易掉落, 也可寓意着一年的好运气。据历史记载, 唐婉在一次清明节以放纸鸢来抒发自己对婚姻的不满, 为了寻找合适的场地, 她找寻很多角落, 最终才找到了一片离自己家很远的田地, 那里较为空旷, 且人数较少, 不易使风筝掉落。由此可见场地的选择对古代女子来说是件很谨慎的事情。而如果出于其他目的的话, 对场地要求不是特别严格, 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人多或人少的场地, 但人少的地方也要有五人以上, 这样可以结伴而行, 也可以保证女子的安全。其次在选择场地时要注意场地的安全系数, 不要选择安全系数较低的地方, 比如河边或者湖边。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场地, 其前提都得是平坦开阔的地方, 而且通风性要好。
通过对风筝的简明发展史, 唐宋女子在清明时期放风筝的原因以及放风筝的场地的选择这三方面的研究, 我们不仅对风筝这一历史悠久的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了解到唐宋时期女子虽然身处苦难的生活之中, 但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她们借风筝来表达她们对生活渴望自由, 渴望完美爱情的心理, 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我国古代女子的精神面貌, 同时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以及女性文学都有很大程度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魏宏灿.从我国古代诗词看女性体育活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 (2) .
[2]高彩琴, 杨晨, 李东风.风筝体育民俗文化特征的研究[J].安徽文学, 2006 (9) .
[3]王燕, 汪乐凤.探究宋代山水画中的民俗文化[J].农业考古, 2011 (4) .
[4]耿道熙.风筝承载的民俗文化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 2011 (2) .
[5]张基振.风筝:一项民间体育的文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清明的小雨滴 篇6
小雨滴默默地陪伴着哀伤的人,想到死亡,小雨滴有些害怕了,因为它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死亡是坟墓里黑色的睡眠,是天堂里怀念的白纸花,还是亲人哀伤的眼泪?
云妈妈拍拍小雨滴,语重心长地说:“小雨滴,妈妈告诉你,其实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就像你看到的花草,在春天生长,在冬天凋谢。所有的生命也一样,有生长,也会有死亡。”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按阳历来说是在每年的4月初,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在清明踏青,历代承袭成为习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当寒冬渐行渐远,满树的梨花刚盛开就被风儿吹落了花瓣,人们在清明时节会迫不及待地脱下鼓鼓囊囊的棉衣,沉寂了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孩子们在沾衣不湿的小雨中尽情嬉戏,有的放风筝,有的踢毽子,有的荡秋千,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置身于这一幅幅春光明媚的欢乐图画中,小雨滴很快忘却了刚才的哀伤,舞得轻柔而欢快。它一边在天空中愉快地飘洒,一边对云妈妈说:“妈妈,我明白为什么人们在清明祭奠亲人的同时,也要出门踏春游玩了。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祭奠的人正是意识到了死亡,才更珍惜生活的美好……”
清明节诗歌:清明 篇7
风干裂了长满蒿草的青冢
乌鹊悲鸣
雁长嘶
谁
捧一捧雏菊
悲凄在苍凉中
檀烟轻袅
纸钱燃尽
灰飞烟灭时
黑蝴蝶纸鸢般在空中
那根线
是拽在幽魂手中吗
清明
谁为逝者留下这样一个节日
让哀思在料峭春寒中疯长
疯长成生者的眼泪
湿润了天空的云
这时节
雨纷粉
拓展阅读: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农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前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
清明时节话“清明” 篇8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清明扫墓中铺张浪费,搞什么跨乡过县“寻根问祖”和“宗族大祭”,浩浩荡荡讲排场、求威风。有的借机损公肥私,搞公车接送,用公款吃喝玩乐;有的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用于祭祖的物品也越来越“现代化”,纸质别墅、轿车、彩电、冰箱等“家电”应有尽有。有些部门和单位巧立名目,借清明时节公款旅游,迎来送往,花天酒地,尽管地下先祖无知无奈,但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些做法不仅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更是起了宣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思想的副作用,与党中央禁止奢靡的要求相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
其实,追溯清明节的由来,的确含有“清明”的内涵。
“清明节”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延续下来的。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其子奚齐继位,便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太子之弟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国外,跟他一道出奔的一批臣子们,受尽磨难。有一次,重耳饥饿晕倒,一个叫介子推的人忠心耿耿,曾割股(大腿)肉给重耳充饥。19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可能是因帮助过他的人过多的原因,竟然忘了介子推为他割肉充饥之事。经人提醒之后,晋文公顿感心中有愧,马上派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请了几次,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动用御林军上绵山四处查找,结果仍不见介子推的踪影。于是,臣下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一燃,其定会逃出,就此等待,片刻见人。晋文公采纳臣下的建议,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悲痛欲绝,当准备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此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履,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先在山下寒食一日,次日素服徒步登绵山祭奠。行至坟前,却见那棵被烧死的柳树已经复活了,千万条嫩枝随风曼舞。晋文公仿佛见了介子推,敬重地上前折了一枝柳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们见状,便纷纷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就把那棵复活的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祭祖,但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带头做到“清明”二字。“清”,清廉也,做到公私分明,洁身自爱;“明”,文明也,坚决摒弃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其实,不仅仅上坟祭祖要讲究清明,更重要的是做人处世要遵纪守法,讲究良知和本分,特别是工作要清正廉洁,决不做辱没祖先的事情,也不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如此,清明节才会真正“清明”,社会风气才会真正“清明”。
清明的诗歌欣赏 篇9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绚美瑰丽的国宝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一方面要供游人参观,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这些国宝在展示过程中不被损伤。珍贵文物的保存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外界环境因素会影响文物的保存,比如温度、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物和微生物及昆虫等,都会对文物产生破坏。众所周知,生物和微生物对文化珍宝的损害是致命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破坏过程几乎无所不在:精巧的丝织品中、历史上重要的公文纸上、木乃伊中、稀有生物标本中甚至是一块普通的岩石中。而随着含氧量和湿度的增加,它们对文物的破坏过程也会加剧,因此,创造无氧和控制湿度的环境是保护文物的可行方法。
充注惰性气体造成柜内的无氧环境以对展览和保存的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一概念是在80年代首先由Keith Story于1985年提出的[1]。后来,众多学者的研究工作证实了在控湿控温的充氮展柜内可以造成有利的文物保护环境,证明了在室温、相对湿度为35%~65%、氧气浓度小于5 000 ppm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杀灭所有生物、保护文物的效果[2,3]。目前,美国的Getty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德国HAHN集团在文物展柜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4]。
2005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为故宫博物院制作完成了《清明上河图》全卷展出高科技展柜,该展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具有独立温度控制和蓄热功能的充氮文物展柜。根据故宫博物院每天18:00~08:00断电展厅温度不能有效控制的要求,展柜特别设计制作了单独的温控蓄热系统,有效的保证了展柜温度常年控制在18±2℃的设计要求。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展柜温度的变化过程,为展柜温控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验证了实际设计的展柜温控系统的可行性。
2 物理与数学模型
该展柜内腔几何尺寸为14 m×0.8 m×0.3 m,展柜顶部是由三层透光率良好的有机玻璃和两层高分子PVB材料隔热薄膜间隔而成,每层有机玻璃的厚度为15 mm,每层隔热薄膜的厚度为1.5 mm。展柜的四周由内而外依次是厚度为5 mm的碳钢定形层、厚度为60 mm的蓄热层、厚度为40 mm的隔热层以及厚度10 mm的碳钢支撑层,如图1所示,各层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见表1。
1-有机玻璃和隔热薄膜层;2-碳钢定形层;3-布置有换热管道的蓄热层;4-隔热层;5-碳钢支撑层;6-《清明上河图》放置位置
为了有效的控制展柜内部的温度,在展柜蓄热层的下部和侧面各布置了两排和一排共78路直径为7 mm的换热管道,整个展柜的温度控制便是通过循环泵驱动管道内的恒温流体以小温差换热的方式进行的。数值模拟的重点就是要确定一天24 h内任意时刻展柜内部的温度情况,并以此来决定循环泵启动的周期和换热流体的温度。考虑到展柜温度沿长轴方向上的变化非常微小,这里只对展柜横截面的二维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这一二维非稳态的控制方程为[5]
undefined
其中c为材料比热,ρ为材料密度,λ为导热系数,undefined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对于展柜内部氮气层、固体材料的碳钢层和隔热层中,undefined,而在固体的蓄热层中,undefined。该问题的边界条件为
碳钢层与环境:
undefined
玻璃层与环境:
undefined
碳钢层和隔热层:
undefined
蓄热层和隔热层:
undefined
蓄热层和碳钢层:
undefined
其中,h为对空气自然流换热系数,Tf为环境温度,正负号分别对应加热与冷却,展柜与环境自然对流系数取7 W/m2·k。
3 模拟结果及讨论
计算主要模拟了夏天和冬天两种极端情况下热泵工作情况和展柜的温度变化情况:夏天白天环境温度为35℃,晚上环境温度28℃,管道内FC77冷却温度为13℃;冬天白天环境温度为12℃,晚上温度5℃,管内FC77加热温度为26℃。需要说明的是,冬季晚上在展柜上部的玻璃表面盖有一层300 mm厚的保温被,其导热系数λ<0.06 W/m·K。各工况的模拟结果如图2~图5。
从模拟结果可以得到:在夏天计算工况下,展柜内《清明上河图》所处位置的温度白天平均2.5 h升高1℃,在整个夜间温度仅上升2℃,当加热泵启动后,平均每小时可以降温2~3℃,降温效果传递到画所在位置时间为20 min左右,每天泵工作两次即可以保证展柜温度的稳定;冬天情况基本相似,由于冬天工况下环境与展柜温差更小,展柜内温度降低很缓慢,在整个白天降温不超过2℃,而在夜间由于保温被和蓄热的作用,温度降低更缓慢,温度降低水平也在2℃以下,因此冬天工况下泵只需要每天工作一次即可以达到温控要求。
另外,从展柜内温度分布可以看出,由于蓄热层内的热源并不是单一的点热源,而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面热源,因此在展柜底部的固体导热层内部沿x、z方向温度梯度基本为0,热流可以认为是一维流动的。
4 结果
2005年10月3日与10月5日对清明上河图文物展柜性能进行了跟踪测试,所得结果如下面图6和图7。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模拟结果显示即使在温差较大的特殊情况下,展柜内的温度分布仍然比较均匀,温度梯度不大,通过制冷系统的调节可以很快的控制温度;实际数据显示由于蓄热层的存在,可以保证展柜内温度相当稳定,蓄热层工作良好;模拟结果验证了展柜温控的可行性,并和实际数据采样结果符合得很好。
参考文献
[1]Keith Story,Approaches to Pest Management in Muse-ums.1985.
[2]Hansen,E.F.Initi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splay con-ditions of the Royal Mummies of the Cairo Museum.Internal report,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Marina del Key,Calif.1989.
[3]Maekawa,S.,and F.Lambert The Getty ConservationInsti-tute’s Inert Atmosphere Display and Storage Cases for the PharaonicMummies of the Egyptian Museum,Cairo.Marina del Rey,Calif.: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1993.
[4]Shin Maekawa Oxygen-Free MuseumCases.1998.
清明节朗诵的诗歌 篇10
整个静止的时间,只有这一天
沿着径庭行走在悬崖
我不知道或者无意去控制些什么
只是顺着震颤的桂树
在土地上如影洇干
岩石堆起的年轮仿佛是你
仿佛又是它们自己
我始终没有退场,一直
还原你在场时的夕阳
曾经的狂奔和大哭
早已经转换成时光的源量
我极力想知道你离我的路
到底有多远?怕只怕
这么多年了,你已认不出我
我一直在等,为此
我戴上小时候的面具
昏昏欲睡来见你
于是,我心里的你
还是从前的你,你心里的我
小镇清明 篇11
清明,历来为小镇人所看重,尤其是父辈。小镇人过清明的所有民俗仪式,都在一种悄无声息的秩序中进行着。早在清明节前十几天,人们就在计算着日子,联络着亲友,安排着行程。纸钱是悄悄购买的,柳枝是悄悄插于屋檐和门窗上的,清明粽、清明粑等祭品是悄悄被搬上供桌的……或许有一天夜里,梦见了先人的音容笑貌,于是说:“他们都在那边念叨着了,该去添添土,祭祭坟了。”
小镇人讲究“晴方好,雨亦奇”。记得小镇的清明总是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来临。绵绵的细雨洒落在坚硬的青石板街面上,无声无息,使人思绪万千,忆起一段黯然伤神的往事,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境。扛一把锄头,提一个装有祭品的竹篮,揣一颗思念的心,老老少少一大群人就去坟地祭拜了。小镇人的清明祭品不如城里人那般雅致,没有鲜花之类,大多是些酒、肉、米、茶、蛋等食品,自然也少不了香火与纸钱。逝者长已矣,但小镇的清明之境,可以让他们静静地躺在泥土中,不再有痛苦与悲伤,不再理会尘世的恩怨情仇,灵魂得到安息,得到超度。
清明的祭奠仪式是一个充满伤感的画面:拔净一片乱草,培上几抔新土,摆下几杯冷酒,点上几支香烛,烧上几叠纸钱,风雨愁人,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默默的哀思。沉积的亲情如潮水涌起,如阳光倾泻,如清风徐来,亲人们的面庞在缭绕的清烟中渐渐清晰起来……
小镇飘荡着清明粑的香气,古朴沧桑的街道上行人匆匆。泪湿衣衫的人们叩拜在坟头的三柱清香前,时而的爆竹声把小镇的寂静一次次撕破。在通往山林的青石小径上,间或能碰上三五成群、扶老携幼的扫墓踏青人,熟悉的,闲聊几句;陌生的,会心一笑,从彼此的喘息声中一擦而过。行至疲乏时,择一处光洁的石岩席地而坐,小憩片刻。这时,一缕从大山深处拂来的清风,带着春天的气息,挟着麦苗的鲜润,裹着油菜花的芬芳,诱人一次次深深地呼吸着,这份清明的春意便浸入身体,溶进血液,荡涤全身。
清明节“的青团” 篇12
原料:
糯米粉200克,粘米粉100克,澄粉75克,艾草粉10克,沸水480克,沙拉油45毫升,红豆300克,砂糖125克,黄油30克
步骤:
做豆沙
用料:红豆300克,砂糖125克,黄油30克
方法:
1、 将红豆提前用水浸泡24小时,倒入锅中,加水没过红豆,以中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煮约30分钟或至红豆绵软。
2、 将红豆按压成泥状,也可以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泥状。
3、 将红豆泥一勺勺地筛过滤网成细腻的红豆沙,过滤掉红豆皮。(见图1)
4、把过滤好的红豆沙放入炒锅中,以小火慢慢炒掉水分。在炒的时候,当水分减少时豆沙容易飞溅出,需小心将锅底的豆沙不断翻炒到上面,以减少飞溅。
5、 豆沙变干后,倒入砂糖翻炒至有粘性。
6、倒入黄油搅拌均匀成糊状后即可关火,自然降温后即可成细腻、柔软的红豆沙。(见图2)
包青团
用料:糯米粉200克,粘米粉100克,澄粉75克,艾草粉10克,沸水480克,沙拉油45毫升,红豆馅600克
方法:
1、将糯米粉、粘米粉、澄粉混合。
2、艾草粉用沸水调成艾草汁。(见图3)
3、 将艾草汁慢慢倒入粉中搅拌均匀。(见图4)
4、 再倒入一些油,边倒边搅拌,最后揉成比较光滑的面团。
5、 手上蘸水或油,将面团揉成小孩子拳头大小的面剂子。(见图5)
6、将一个个的面剂子按压成圆饼状,包入豆沙馅后收口。 (见图6)
7、将做好的青团上锅蒸15分钟左右至熟。(见图7)
适合清明节朗诵的诗歌 篇13
就这样静静地
陪你喝上一杯
我相信酒的温度
可以驱散剩余的寒冷
有许多话语本来想说
坐下来又不知从何说起
像你在世,我们还是
用眼神交流
关于母亲的老寒腿
关于这个春天,来得迟了些
坟头的树木少了几棵
风会不会太大
夏天的太阳会不会太烈
太过沉寂的时候
你就自己吼上两声
我不再烧纸,也不再摆上纸花圈
希望你在的世界
水是清的,天是蓝的
像小时候你带着我
一伸手,就模到星星的脸
最后给你培上一杯土
即使哪天,我在生活中低了下去
清明节朗诵的古代诗歌 篇14
(宋代诗人)高菊涧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途中寒食
(唐代诗人)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
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以下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
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寒食
(唐代诗人)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君主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里的两句诗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以下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闾门即事
(唐代诗人)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代诗人)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
(宋代诗人)欧阳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日
(唐代诗人)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清明的诗歌欣赏 篇15
试对此文作一粗浅分析。
西湖七月半, 一无可看, 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农历七月半, 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为民间三大鬼节之一, 所谓“七月半, 鬼乱窜”。晚明时期, 西湖的各大寺院都要在这天举行盂兰盆佛会, 为信徒诵经拜忏, 超度其祖先亡魂。所以, 七月半晚上, 杭州人以佛会为名, 倾城游湖, 纵情作乐。张岱这篇散文, 就是缘此而作, 记述了杭人至西湖泛舟赏月的盛况, 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期的世风民俗。
这篇文章构想新奇, 不落俗套。农历七月半, 正当皓月朗照之际, 此时游湖, 本应观景赏月, 然而开篇却说“一无可看, 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抒写自己的观感, 简练警策, 别出心裁。
有此一句, 下文便放笔去写游湖赏月的人, 生动而细致地写出他们不同的身分、地位、情态和格调。
看七月半之人, 以五类看之:
其一, 楼船箫鼓, 峨冠盛筵, 灯火优傒, 声光相乱, 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看之。
作者把看月之人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达官贵人, 坐着豪华的楼船, 摆开丰盛的筵席, 奴仆侍奉, 歌妓献艺。船上灯火辉煌, 箫鼓齐鸣, 声光相杂。
这个阵势好不气派!然而在作者眼里, 这类人不过是附弄风雅、炫耀财富, 所以“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再看第二类人:
其一, 亦船亦楼, 名娃闺秀, 携及童娈, 笑啼杂之, 环坐露台, 左右盼望, 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看之。
第二类是豪富之家的千金闺秀, 同样高坐楼船, 却是嘻笑打骂, 左顾右盼。这类人意在寻欢作乐, 本无心看月, 也不必装出看月的样子, 所以“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虽然庸俗, 却不像第一类人一样假冒风雅。
后面三类人都看月, 但情形又各不相同。先看第三类:
其一, 亦船亦声歌, 名妓闲僧, 浅斟低唱, 弱管轻丝, 竹肉相发, 亦在月下, 亦看月, 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看之。
这类人为名妓闲僧。小船悠悠, 浅斟低唱, 抚琴吹箫, 颇有韵致。身在月下, 看月, 而又希望人看其看月。
这类人虽是看月之人, 但更“欲人看其看月”, 不免稍有卖弄风情之嫌。再看第四类:
其一, 不舟不车, 不衫不帻, 酒醉饭饱, 呼群三五, 跻入人丛, 昭庆、断桥, 嘄呼嘈杂, 装假醉, 唱无腔曲, 月亦看, 看月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而实无一看者, 看之。
第四类是市井闲汉。这类人与前三类大不相同, 不坐船, 不乘车, 衣冠不整, 三五成群。在人丛中乱挤乱撞, 大呼小叫。甚至装醉卖傻, 手舞足蹈, 哼着跑了调的小曲。这类人“月亦看, 看月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什么都看, 实际既无心看, 又不懂得看, 所以“实无一看”。
最后再看第五类人:
其一, 小船轻幌, 净几暖炉, 茶铛旋煮, 素瓷静递, 好友佳人, 邀月同坐, 或匿影树下, 或逃嚣里湖,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亦不作意看月者, 看之。
第五类为文人雅士。这类人于湖山风情和人文胜景都不愿错过, 而又不喜喧嚣, 于是移舟或隐于树下, 或逃至里湖, 与好友佳人围炉品茗, 同赏月色。此类清雅之士, 看月而又“不作意看月”, 随兴所至, 一任自然。
第三和第五两类, 都是情志高洁的风雅之士, 是真正看月的人。作者在字里行间, 明显流露出对他们的赞赏, 并引为同调。
这五类人, 从达官贵人的摆阔, 到名妓闲僧的作态, 到市井闲汉的粗俗, 再到雅洁之士的素雅, 尽收作者眼底。作者信笔写来, 细致入微, 生动传神, 各色人等, 无不跃然纸上。而作者不动声色, 五个“看之”, 大有冷眼旁观之概。五类人依次写来, 声态各异, 境界不同。自始至终, 作者并未现身评点, 然而其爱憎褒贬, 实已寓于对各类人物情态的生动描绘中。
前面, 作者分类写赏月之人, 接下来又总体写杭人游湖的情状。
杭人游湖, 巳出酉归, 避月如仇。是夕好名, 逐队争出, 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 列俟岸上。一入舟, 速舟子急放断桥, 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 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 一无所见, 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 官府席散, 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 怖以关门, 灯笼火把如列星, 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 渐稀渐薄, 顷刻散尽矣。
这部分写杭人游湖好虚名, 凑热闹。杭人喜欢白天游湖, 怕见仇人一样躲开月亮。但到了七月半, 又因为“好名”, 成群结队而出, 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更以前, 人声、鼓乐恰如波涛汹涌, 大地震荡, 又如梦魇如呓语。在喧闹中, 人像聋了哑了一样, 既听不见别人说话, 又听不见自己说话。而此时, 大船小船一齐靠岸, 一无所见, 只见篙与篙相击, 舟与舟相触, 肩与肩相擦, 脸与脸相对而已。这与其说是游湖, 不如说是赶市, 时间一过便一哄而散, 真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虽名为游湖赏月, 而实与西湖风月毫不相干。
这段插叙, 回应开头“西湖七月半, 一无可看”的论断。作者写七月半杭人游湖的盛况, 却整段不及一“月”字, 显然是有意撇开月景, 而着意描绘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物风俗画。这段场面描写, 用笔精炼, 极为生动传神。作者先从听觉写:“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 连用六个比喻, 渲染出与赏月极不协调的纷乱嘈杂气氛。接下去从视觉写:“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几个短句, 将湖上舟船相触、摩肩接踵的拥挤之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此, 作者一直是作为第三者, 冷眼旁观, 直到盛会结束, 游人散去, 才开始登场。那么, 他又是如何赏月的呢?
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 席其上, 呼客纵饮。此时, 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 拉与同坐。韵友来, 名妓至, 杯箸安, 竹肉发。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
当看月的“仪式”结束, 众人各自回家, 岸上的人、湖里的人, 逐渐散尽。这时作者才真正开始赏月。喧闹嘈杂的场面一告结束, 西湖即恢复了宁静安闲的面貌, 此时湖山美景就开始属于“吾辈”, 因此“吾辈始舣舟近岸”。
小舟靠岸, 夜色已深, 断桥石磴也凉了。此时, “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游人散尽之后, 月如同镜子重新磨洗, 越发皎洁可爱;山和湖如同美人重新梳妆, 越发容光照人。此时, 作者对景畅怀, 与客纵饮。先前“浅斟低唱”的名妓闲僧与“匿影树下”的文人雅士, 也都摇舟出来。五类人中, 作者只与这两类人有共同语言, 所以拉来同坐, 与之同乐。于是, “韵友来, 名妓至”, 杯筷安置, 歌乐齐发。但是, 作者并不属于这五类中的任何一类, 他应该算是第六类。待到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连韵友、名妓也都走了, 这时候, 西湖才真正是“我”的西湖。于是, “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这个富有诗意的结尾, 雅韵流溢, 余香沁人。这也正是真名士所追求的情趣。
这篇《西湖七月半》, 全文写月不过两句:一句是“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 从湖光山色写月的皎洁;一句是“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 从作者的感受写月的清凉。寥寥数语, 绘出一幅西湖月景图, 充满诗情画意。这样, 虽然全文的重点是写看人, 而其立意却仍是写看月;作者以他人之无意于看月和不懂看月, 来衬托自己领略湖山月色之美的清兴, 进而抒写了其清雅高洁的思想情趣。
在写作技巧上, 此文写人物场景, 极其纷繁复杂, 而又极有条理。五类人物、两种场景, 写来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行文错综, 富于变化, 转接呼应, 均极自然。全篇运用对比手法, 区别雅俗, 而又妙在不正面评说, 令读者悠然会心, 识其旨趣所在, 其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参考文献
[1]张岱著, 淮茗评注.陶庵梦忆.中华书局, 2008年.
[2]沈启无.近代散文抄.东方出版社, 2005年.
[3]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
清明节前话清明 篇16
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下个月有个什么节吗?”
“清明节!”孩子们既高兴,又兴奋地答道。
“你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呢?”其实我知道他们高兴是因为清明节可以放三天假。
“因为可以放假!” 果然不出所料。但是,听到这样的答案,看到这样兴奋的表情,我难免还是显得有些伤感。
“那,孩子们,你们知道清明节要做什么吗?”我想把他们引上“正途”。
“是去拜死人的!” 还是同样的兴奋,同样为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感到自豪。
“死人?对于那些亲人,我们所爱的人的离开,我们能换个更好的词来表达吗?”
“那天是去祭拜神仙的!”活像自己说的就是标准答案,那个回答问题的孩子把脑袋昂得高高的,神气十足!
“人人都是神仙?不,但我们可以称他们为……”
“ 祖先!”几个醒目的孩子应声答道。
“对,或是先人。”
“对于那些曾经爱过我们,我们也爱他的人,他们的离去,我们可称为:离去,离世,逝世,去世,我们中国的汉字文化就是那么丰富,同样的意思,却可以用很多的词语来表达。同学们可要把词用准了。”
“那你们还记得去祭拜先人的时候,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去祭拜吗?”
“带香!”
“带乳猪!”
“带水果!”
……
孩子们七嘴八舌,仿佛自己当天参加的是大食会一般。看到他们如此兴奋,我的心又不免一沉。
“好,停……孩子们,清明节,我们去祭拜先人,就是为了开大食会吗?那些东西都是为了给我们自己吃的吗?
“不是,是给先人吃的!”
“ 笨蛋,先人都死了,怎么吃啊!”
“孩子们,我们祭拜先人,是想表达一份虔诚,一份思念……”为了让孩子们能产生共鸣,我想给孩子们说个故事。
“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了,所以,他们都流露出急切又盼望的眼神。
“其实,老师去扫墓并不会像你们这么开心,因为,去年我的奶奶去世了,而我的外婆也在前年永远离开了我……”
我开始诉说着我和外婆、奶奶的往事,那些他们以爱与我共度的往事。有的孩子们听着我的讲述眼睛湿润了,而当我动情地说到我再也不能见到他们了,再也听不到他们说话了,再也不能吃他们为我亲手煮的面了的时候,有几个孩子开始抽泣起来……就在我的眼泪快夺眶而出的时候,我说:“所以,当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我是去思念他们,回忆他们对我的好,感谢他们曾为我的付出。”
有些孩子可能也被我勾起了某些回忆,哭得更厉害了。但是,也有同学大声地说:“我外公也死了,但我没见过他!”一脸的无辜,一脸的无奈。
于是,我接着说:“我的爷爷在我出世前就去世了。我也没见过他。但是,我依然很想念他,感谢他,要去祭拜他。因为,今天我的爸爸是个值得我骄傲的人,而我爸爸就告诉我,他今天成为这样的人,很多就是受到爷爷的影响。所以,我很感谢爷爷,因为没有他,就没有爸爸,就没有我,也许我就感受不到爸爸那么多源自于爷爷的优秀品质。所以我感谢他,我仍然要祭拜他。”我越说越激动。
就在这时,有位女孩子举起了手:“我也和爸爸祭拜过我的爷爷,但我们没有带东西去,我们只带了香。”她说的时候显得很不好意思,仿佛为此觉得内疚。
我安慰道:“没关系,只要你祭拜的时候是诚心的,就算你连香都没带去,他们也会感到安慰的。记住,我们祭拜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心意,并不是贡品。”
孩子轻轻地点点头,仿佛她明白了老师话语的含义。
“所以,孩子们,老师们希望你们去祭拜先人的时候,带上最感恩的心,诚心祭拜,好吗?”
“好!”
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一个孩子大声叫道:“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
“唔……就写一写,你和去世的亲人间一些温馨的小故事吧。”
“哦,”孩子似懂非懂。
“但如果他们都在世呢?”
“那就写写,那些爱着你的人和你们之间的故事吧。真值得庆幸,他们现在都还在你们的身边。所以,你们更要好好珍惜与他们共度的时光。”我越说越大声,孩子们也越听越投入……
要放学了。我发现,有些孩子眼睛还是通红的,看到他们有所触动,我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因为他们明白了过清明节的含义,知道了我们该懂得感恩,懂得去珍惜我们身边的人。
放学排队的时候,一位孩子走过来同我说:“老师,我的小动物死了,我可以写和它的快乐事吗?”
我高兴极了,说:“当然可以,陪伴着我们的除了亲人,还有同学,老师,小动物们,小植物们,他们都是爱你的,你也爱他们,当然可以写。”我真高兴,高兴的是孩子们看到了更广义上的缅怀与思念。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边小学)
【清明的诗歌欣赏】推荐阅读:
清明祭奠先烈的诗歌11-17
描写清明节的诗歌07-23
清明节的现代诗歌优美07-12
小学生清明节的诗歌08-30
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05-14
清明缅怀先烈手诗歌09-05
清明祭英烈诗歌学生朗诵稿07-22
于清明节诗歌朗诵稿09-14
适合小学生清明节诗歌09-27
清明节小学生纪念烈士诗歌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