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清明馍馍

2024-11-09

清明节的清明馍馍(共7篇)

清明节的清明馍馍 篇1

又到一季清明时, 大地欣然, 万物复苏, 在莺飞草长的季节里, 又一个春天悄然来临。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同时, 清明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 这时冬天已去, 春意盎然, 天气清朗, 四野明净, 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此谓“清明”。《历书》中也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丁, 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因此得名。”

清明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与节日的指代,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

蛋”, 更不是没有任何影响力和分辨力的无知群体。从两种经济理论来看, 电视商品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两种情景的转换意味着观众在角色上的变更, 从第一个情景的商品专为第二个情景当中的生产者, 而作为生产者, 他们就不是处于弱势群体, 而是掌握重要权力的一方, 他们可以影响群体的意见、左右对某个观点的看法, 进而影响商品的制作、包装与销售。

菲斯克两种经济理论以电视商品为例, 通过对传统媒体产品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的描述, 点明了两种情景下面受众所具有的身份的双重性:既是电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于此日祭祖扫墓,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冬去春来, 大地复苏。在古人眼里, 清明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是一年劳作耕种与生活希望的初始。自古清明耕种、踏青、插柳与扫墓的习俗沿袭至今, 如今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 除了作为自然节气的划分, 清明更多的意义在于, 它是一场祭奠祖先与感怀生命的仪式。清明, 一个简单的字眼, 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 它是这个民族对于春天对于过去未来和生命的共同心理期待。在如今全球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 图像、影像已经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而电视作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 也承担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与传承的艰巨任务。

视商品的消费者同时又是文化意义的生产者, 他以此很好的阐释了自己对受众的观点:正式由于不同受众在阶级、地位、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 导致了对电视文化产品的不同解读, 进而形成了大众文化的多样性。

菲斯克眼里的大众文化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抗的一种力量, 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之下, 大众能够通过大众文化产生巨大的力量, 进而有能力去和主流声音相抗衡, 创造特别的文本意义, 并且进一步去影响社会、文化, 以及权力的再分配。

他把受众深处积极、主动的主体性

2011清明之际, 央视暨全国各大卫视都相继播出了清明节仪式庆典活动, 各类节目竞相媲美, 在这个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上演着一幕幕清新明丽的生动景像。对于先辈的缅怀和对幸福的感恩一样, 都是对生命的祭奠与思索。这时, 电视在传统节日中充当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角色, 更多应该是制造一个共同的仪式的场, 做到信仰与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共享。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明确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传递观”源自地理运输和运输方面的隐喻, “仪式观”则指北美新教徒举行的“一种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信息传输, 传统的传播是控制, 但在发展的意义上看来, 传

剖析出来呈现给大家, 让我们认识到了传统受众的影响力,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大大推进了对电视文化中受众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 2005 (4) :78-79.

[2]陆道夫.电视观众: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试论约翰·菲斯克两种经济的电视文化理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杭州310028)

播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共享信息和共享文化, 一种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共享。因此可以说现代传播的意义着重体现在文化精神的共享, 那么在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传播上, 应该做到怎样的表现和创造。

自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被归为法定节假日起, 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回归被提上议程。电视作为当今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 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祭奠与回归上, 各类电视节目也相继问世, 充当着“仪式场”制造者的角色。2011清明来临, 以央视为主导的各类清明节电视节目也在屏幕上纷纷亮相, 如《国宝档案》——苏轼《黄州寒食诗贴》;《文明之旅》——清明节的记忆与畅想;《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长歌行》;2011清明诗会;《每日农经》——清明寻寒食;《清明赋家国情》第四届北京清明诗会以及陕西卫视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等, 形式均有不同, 却无疑都是对于先辈的缅怀和对生命的思索。电视节目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不外乎其历史渊源的追溯、节日专题晚会、以及节日活动新闻消息的报道这几种形式。从2011年清明节各个频道播出的清明电视节目来看, 已包括上述各类,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从古代文人对于寒食节记载与伤怀的角度入手, 对于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寒食节的历史渊源作以阐述;《文明之旅》则是以访谈的方式从文化学者苏叔阳述说的角度带领观众了解与认识清明节, 记叙对于清明节的记忆与畅想。自古以来, 清明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寒食节, 又称熟食节、禁烟节, 冷节。《每日农经》则是从清明饮食文化的角度给人们展示老北京的清明特色寒食, 为开发中国传统节日特色农产品开阔思路。

从詹姆斯·凯瑞传播“仪式观”的角度讲, 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意义是形成共同分享的信仰与文化精神以及共同的价值观, 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而对于清明传统民俗中的祭祖与哀思来说, 这正是对生命感怀的一场仪式, 其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先祖的祭奠, 对于现世的思索以及对于幸福的感恩。而对于先祖的祭奠仪式感则是在陕西台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中得以最充分的体现。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与台湾电视媒体联合报道海峡两岸祭祖盛典的直播下, 祭祀的仪式感大为增强。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 公祭活动又融入了民族振兴等“辛亥”元素, 在公祭典礼乐舞告祭中首次将孙中山、毛泽东颂扬黄帝的词句谱曲成歌, 既继承了以往公祭典礼告祭乐舞的传统性, 又增添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元素。在祭祀的同时一位长者和百余名儿童联合朗诵《振兴中华赋》, 更表达出中华儿女传承民族精神、崇敬始祖、祝福祖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美好意愿。

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类似有着祭奠仪式含义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长歌行》则更多的是从民俗的角度表现祭祀与追溯。节目以重要的民俗节日“清明”为载体, 分为天地清明、浩气长歌、春满九州三个章节, 突出祭奠先人, 缅怀先烈的主题, 引导观众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慎终追远, 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山西长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聚集城市, 是英雄与先烈的威武之地。《长歌行》以诵吟诗歌, 祭祀仪式以及民俗艺术表演的方式传达着清明的文化含义。都城隍下跳迓鼓舞、抗战老人泪洒陵园、潞安大鼓唱响新农村、水库边的热闹“八音会”等传达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吟诵则以万人大规模的方阵式排列, 朗朗着《春日》、《春潮赋》、《太行山上》、《英雄谱》等古今名作, 以万人空巷及庞大的人潮气势制造着共同的场的仪式感。其中众人齐往鼎中倒酒则是仪式感的鲜明体现。清明节是思考今天和昨天的一个节日, 思考逝者和今人的一个节日。《长歌行》用对清明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提炼, 以及长治元素的巧妙使用, 以形态独特的传统诗文吟诵、新创诗歌朗诵、表现清明祭奠踏青的特色民俗表演以及展现中华文化的神韵和风采, 表达百姓对于幸福的祈望。

与打造庞大的祭祀气势感不同的是, 中央电视台《2011清明诗会》则像一泓清泉, 以柔婉诗意的语言, 将祭奠与哀思缓缓道来, 诉说着对于人生的思索和生命的感怀。春开柳明, 《2011清明诗会》选取在了春暖花开、春水旖旎的姑苏吴中太湖岸边, 其以春和景明、清明雨上、游子寻春三个篇章立意了本次诗会“生命与怀想”的主题。清明节不仅仅是对亲人的追念、对血缘的追怀, 更是对生命的敬重与真情的张扬, 是感怀生命的一场仪式。

《2011清明诗会》既安排了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 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清明》以及朱熹的《春日》等名篇, 又精选了现当代诗人的经典诗作, 如余光中的《春天, 遂想起》、林庚的《春天的心》、何其芳的《慨叹》等, 更呈现了舒婷、柏桦、潘洗尘、阳飏、马莉等中国当代诗坛优秀诗人的作品。诗会广邀了朗诵及表演艺术家、影视演员、主持人等倾情演绎, 丁建华、朱琳、喻恩泰朗诵的古典诗歌风格各异, 梦桐、杨锐、赵普、季小军等主持人的表演则呈现了他们主持之外的另一种风采。老艺术家梁波罗、石维坚分别表演了程宏的《江南》和余光中的《春天, 遂想起》, 情深意切、意蕴悠长, 童自荣、狄菲菲的美妙声音将柏桦《苏州记事一年》的江南市井生活传神再现。诗会是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如何做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仪式感, 是诗会类节目难以做到和需要加强的。与隆重的仪式化的祭祀典礼相比较, 诗会从形式上似乎更多的只是感性化的吟咏和感叹。而此次《2011清明诗会》则从内容上入手, 制造传统民俗的共同的仪式感。“以诗歌的名义清明, 以清明的名义诗歌”, 《2011清明诗会》以丰富的内容、高雅的品格、唯美的画面、独特的风格给我们制造出一个虚拟的场, 它是感怀生命的一场仪式, 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诗意的季节里, 怀念故土, 思索人生, 充满着生命的美好与庄严。

清明节, 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的重要节日, 它不仅是在物候气象上的一个节气, 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认同, 是我们感怀过去与向往未来的一场仪式。2011清明节电视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多样丰富, 但对于传统节日传播仪式感的加强则是这类电视节目应该做到的意义之所在。

北京100024)

摘要:清明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与节日的指代,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 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对于清明文化的传播也是电视节目承担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清明节全国各大卫视的清明节目的上映, 更是着重地突出了我国传统佳节与文化的历史地位。笔者即是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清明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作出相关阐述, 旨在阐明电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使命感。

关键词:清明,电视节目,文化,传播

感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篇2

一、节日源流感物思亲

清明本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即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发明, 是根据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 北斗星柄指向乙位, 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草木萌茂、桃红柳绿、天朗气清、生机勃发的景象。此时, 气温升高, 雨量增多,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清明下种, 谷雨栽秧”, “清明谷雨紧相连, 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足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 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 又称禁烟节、冷节。节日时间为冬至后105天, 也就是在清明前两天。节日持续3天, 期间禁火冷食, 故而得名。寒食节起源甚早, 大约始于周代。后来,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 只吃冷食。

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 与春秋时期一段动人的故事相关。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代, 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 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 为了躲避祸害, 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 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随他逃亡的臣子, 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前程去了, 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 重耳饿晕了,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 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19年后,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 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 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 心中有愧, 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介子推坚辞不就。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时介子推因看不惯众臣的争功邀赏, 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 隐居起来。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 没能找到。于是, 放火烧山, 只留下一条路。大火接连烧了三天三夜, 一座青山变成了焦土一片, 仍没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 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准备安葬, 突然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 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 原来是一片衣襟,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据考证, 此诗并非介子推之作, 显为后人所托。传说中,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在山上建立祠堂, 并把介子推蒙难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晓谕全国, 每年此日禁忌烟火, 只吃寒食, 以示纪念。

第二年, 晋文公领着群臣,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表示哀悼。行至坟前,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 绿枝千条, 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珍爱地掐了一个枝条, 编了个帽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之后, 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 励精图治,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从此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的祭日, 大家皆以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捏成燕子的形状, 用杨柳条串起来, 插在门上, 召唤他的灵魂, 称之为“子推燕”。此后,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重大节日。每逢此节, 人们不生火做饭, 只吃冷食。在北方,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 以示怀念。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它形成于春秋末期, 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魏晋以后固定在三月初三。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 并到水中洗浴, 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 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 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 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 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 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自汉代以后, 上巳节逐渐变为了带有一定社交性质的春游活动:到野外踏青郊游, 欣赏大自然风光。文人墨客则常在此日登游名山胜迹或濒水饮宴。其中最有名的是王羲之:东晋永和九年上巳, 王羲之等四十余人欢聚绍兴兰亭, 曲水流觞。王羲之由此写下了书文俱佳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时至唐代, 上巳节成了一个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的全国性统一节日, 这一天人们常到水边嬉戏。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逐渐合而为一, 上巳节重郊游踏青的特点随之被整合到了清明节习俗之中。时至今日, 农历三月三仍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苗族、土家族、黎族、壮族等都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例如在广西境内, 不少壮族同胞聚居的农村, 以三月初三为歌节。届时, 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的地点, 畅怀对歌。海南黎族苗族每年都载歌载舞欢度盛大节日“三月三”。

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 即清明节矣, 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 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 罗列杯盘, 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 遍满园亭, 抵暮而归。”可见, 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 寓嬉乐于哀痛之中, 使清明成为一个非常盛大的综合节日。北宋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此图以朴厚细腻的笔触, 生动准确地为我们再现了清明时节汴梁城内外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各种活动。画面自右至左分为三段:首段为郊野乡村, 几间茅屋掩映在疏林薄雾中, 纵横阡陌, 柳绿草茂, 行人往来, 踏青赏春。中段绘以水势轻缓的汴河, 漕船散布其间, 两岸屋宇连绵, 人头攒动。尤为夺目的是汴河上那座宛若飞虹的木拱桥, 桥上及左右, 车水马龙, 熙熙攘攘, 人物众多, 各具神情。末段为鳞次栉比的房舍, 交错的街市, 百肆杂陈, 招牌幡幌, 目不暇接。人流如潮, 川流不息, 活动多样, 各尽其妙。这些祥和繁华的场景, 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以后, 清明节不仅为汉族世代所传承, 而且还传到许多少数民族中, 成为不少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祭祖寻根迎春健身

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在古代, 清明节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赏春、插柳戴柳、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 有的习俗已被淘汰, 有些习俗传承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清明节的主要礼仪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 祭祖扫墓

祭奠祖先、尽孝寻根、缅怀英烈、敬贤感恩是清明节的核心礼俗。中国人自古就非常崇拜祖先、尊敬长者。祭祀扫墓的习俗自秦汉相沿承袭, 普及民间, 历两千年而不衰, 成为清明节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正如民谣所云:“三月清明雨纷纷, 家家户户上祖坟。”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 清明“官员士庶, 俱出郊省坟, 以尽思时之敬”。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 男女扫墓, 担提樽, 轿马后挂楮锭, 粲粲然满道也。”清明祭祀扫墓往往倾家出动, 上至君王大臣, 下至庶民百姓, 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 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清明前后数日, 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 规模极盛。早已家喻户晓的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神地写出了雨中孤身行路的扫墓人触景伤怀的复杂心境, 并将清明扫墓的悲凉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传统社会上坟扫墓,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二是培修坟墓。古代科学不发达, 人们相信人死后有一个“阴间”世界, 想借扫墓之机给阴间的先人提供生活费用和各种器物, 因此, 出现了焚烧纸钱和纸制祭品的迷信习俗。近年来, 个别人的迷信举动愈演愈烈, 连纸制的家电、轿车、别墅、银行存折、信用卡甚至三陪小姐都烧给祖先享用。然而, 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阴间”之说, 更不相信焚烧成灰的纸钱冥器可以为先人所用, 因此多用鲜花代替纸钱和祭品, 体现出现代文明祭扫的新风。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 是清明扫墓的又一项内容。在人们精心修整坟墓的一举一动里, 倾注着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哀思。现代社会以火葬逐渐代替了土葬, 使死人不再与生人争地, 也有利于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逝者的骨灰盒存放在“公墓”, 清明时节人们到公墓祭奠, 擦拭护理先人的骨灰盒, 敬献鲜花, 以示怀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扫墓祭奠。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 数以百万计的人已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了一座座网上灵台。人们可以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上香、擎烛、祭酒、留文, 表达怀念和敬慕。网上祭奠既可免去车马拥堵, 又避免了焚烧纸钱污染环境、引发火患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跨越时空, 让被祭奠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方兴未艾, 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新颖文明的网祭方式, 必将大大减少传统清明祭祖给环境、交通、安全带来的压力。

(二) 踏青赏春

清明节正当农历三月,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满目葱翠, 一派生机, 是人们外出郊游的大好时光。踏青郊游原为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主要活动项目, 后来由于上巳节并入清明, 而扫墓又要到郊外去, 因此清明节踏青便流行开来。

清明踏青赏春的习俗自古有之。魏晋时, 每到上巳节, 人们便到风景区或溪水之畔嬉乐, 带着春食、春酒, 或席地野餐, 或在河边“曲水流觞”相与为乐。唐宋时, 踏青活动更为盛行。古代礼教森严, 大家闺秀多深居闺阁, 平时不能随便外出, 而在清明踏青时, 她们才可以盛服靓妆结伴踏青, 尽情地赏春嬉戏, 故民间有句俗语说:“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杜甫在《丽人行》中也说:“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人对踏青更为热衷。周密在《武林旧事》中, 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一幅宋人清明踏青图:“清明前后十日, 城中仕女艳妆饰, 金翠琛璃, 接踵联肩, 翩翩游赏, 画船箫鼓, 终日不绝。”生动地反映了宋代踏青活动的盛况。在祭奠哀悼祖先之余, 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饱览秀色、愉悦身心,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待生命特有的豁达态度。

踏青在今天更多地被称为春游, 而且在时间上也不仅仅限于清明节, 凡春季风和日丽之日, 哪一天都可以去春游踏青。如今, 每到清明前后, 全国各地众多的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大中小学都会纷纷组织春游, 参观名胜古迹、观赏奇山秀水、开展健身活动。

(三) 娱乐健身

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 清明也是人们走出家门, 舒展身体、愉悦精神, 开展各种户外体育活动的好时候。自古清明时节的娱乐健身活动就丰富多样, 主要有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等。丰富的娱乐健身活动和繁荣的节日景象, 构成了清明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略述一下清明节几种主要健身活动的源流。

(四) 蹴鞠

蹴鞠是古时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蹴鞠的意思是踢球。蹴鞠运动产生于战国时期, 汉代时发展较快, 当时, 上自帝王, 下至普通百姓, 爱好蹴鞠的人极多。据《汉书》记载,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位蹴鞠爱好者, 他曾在宫中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蹴鞠场, 四周围以高墙, 并把它命名为“鞠城”。到了宋代, 蹴鞠运动进入黄金时期。据史书记载, 在宋太祖时期, 每年的清明节, 王公大臣、宰相宾客, 都要在皇宫里举行蹴鞠比赛, 有时候皇帝亲自下场, 与臣同乐。元代钱选所绘的《蹴鞠图》, 便是对这一事实的生动写照。画中宋太祖赵匡胤与五位臣子围成一圈, 正在聚精会神地踢球。由于朝廷对蹴鞠的推崇, 蹴鞠运动在社会上极为普及, 不仅男子蹴鞠, 还有女子蹴鞠。无论南方还是北方, 在清明时节, 人们都会选择高岗的空地举行蹴鞠活动。当时还出现了类似当今足球协会的专门组织——齐云社, 它对于促进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 蹴鞠运动渐渐衰落。然而, 到了19世纪下半叶, “蹴鞠家族”中的足球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足球运动迅速普及开来。

蹴鞠比赛与今天的足球比赛有不同之处。蹴鞠时, 人们在球场的中央竖起高高的竹竿, 并在上面悬挂布网, 以此作为球门。球门上的洞, 名曰“风流眼”。比赛时, 双方球员互相不能过界, 要依靠高超的球技把球踢过风流眼, 以此分出高下。这种比赛很有观赏性。

(五) 荡秋千

荡秋千源于远古藤秋千, 春秋时已有。秋千最初叫做千秋, 据说是齐桓公北伐山戎族后传入中原。开始时只有一根绳子, 双手抓绳而荡, 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踏板的秋千。到了汉武帝时, 因千秋含有人虽死却永垂不朽的意思, 为了避讳, 故把千秋改为秋千。荡秋千在汉武帝时主要是后宫女子参与的一项活动, 魏晋南北朝以后, 此项活动由宫中向民间普及。到了唐代, 荡秋千则成了最受女子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每至寒食清明时节, 唐玄宗必会组织宫女们举行荡秋千比赛, 眼看着彩娥飘舞, 耳闻着娇声婉转, 唐玄宗心醉神迷, 情不自禁地把女子荡秋千称为“半仙之戏”。

历代文人墨客对女子荡秋千的歌咏之词不胜枚举。白居易在《和春深》中写道:“秋千细腰女, 摇曳逐风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云:“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在歌咏荡秋千的诗词中, 最为精妙生动的要数唐代王建的《秋千词》, 词中写道:“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中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动, 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 复畏斜风高不得。”把少女荡秋千时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们在荡秋千时发明了多种玩法。一种是比赛谁荡得高。人们常在高处系上花、铃等物, 看谁在荡秋千时能碰到这些花或铃;或在秋千横板下系上一根用来衡量高度的绳子, 看谁在秋千荡起时能把这根绳子彻底带离地面。另一种是比赛谁荡得花样多。一些秋千高手, 能在秋千远离地面时, 做出金鸡独立、翻身转体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由于荡秋千有益于身心健康, 能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 因此, 荡秋千早已成为中国传统体育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项运动。

(六) 放风筝

清明前后, 春风正盛, 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自古以来放风筝成为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风筝原名纸鸢、纸鹞, 意即一种用纸扎成的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东西。风筝之名始于唐代, 因为当时有人在纸鸢上绑上一个竹制的哨子, 当纸鸢飞上天空时, 风进入哨子, 发出了像弹筝一样的声音, 故称之为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期, 起初主要用于军事。自唐代后, 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每逢清明节, 人们趁扫墓之际, 进行风筝比赛。不仅白天放, 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像闪烁的明星, 被誉为“神灯”。过去有放风筝就是为了放晦气的说法。为此, 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断线的风筝吹到远方,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给自己带来好运。

放风筝是一项能给人带来诸多好处的娱乐活动。传统中医认为, 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 有“疏泄内热, 增强体质之益”。阳春三月放风筝, 清新的空气, 轻快的奔跑, 不断反复地抬头观望, 无疑会促进身体健康。风筝被扎制成各种优美的造型, 绘上五彩缤纷的图画, 寄寓着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既能彰显出民族风格又有浓郁的文化蕴含, 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今, 风筝早已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 唐代始有拔河之名。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盛行军旅, 主要是用于军事训练, 后来逐渐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唐代尤盛清明拔河, 当时拔河是用一根四五十丈的粗麻绳, 两端各有许多根小麻绳供人牵拉。比赛时画线为界, 立旗为标, 两队人数相等, 看哪一方能把对方拉过中线就算是胜利。唐代帝王将相、后宫妃娥都醉心于拔河。唐玄宗曾在清明时组织过一次上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 并邀请各国使节前来观看, 以此显示国威和国力。从那时起, 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由于拔河运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且有益于弘扬团队精神, 因此, 这项运动在历史上一直长盛不衰。而且, 直到今天, 一些单位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际, 亦常常会组织拔河比赛。

(八) 插柳植树

民间有清明节插戴柳枝的习俗。在扫墓踏青时, 人们要在乘坐的轿子和马车上插挂柳枝, 妇女儿童还把用柳条编制的柳圈戴在头上。扫墓归来, 人们总要折几枝柳条, 插在门楣房檐下, 以避瘟驱邪。谚语说“清明不戴柳, 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戴柳, 死后变黄狗”。这说明古代民间热衷于插柳戴柳的习俗。

关于插柳戴柳的由来, 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二是说由于寒食断火, 清明后, 由宫廷用杨柳点火赐近臣, 受赐者以此为荣。点火后, 将柳插于门楣, 以示炫耀, 后相沿成习。三是说清明为冥三节之一, 是百鬼出没之时。柳树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灵性, 可以驱邪避鬼、护佑生灵。四是说插柳是为了纪念在柳树下烧死的介子推。诸种说法虽然不同, 却说明随着历史的演变, 清明柳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蕴含, 人们借柳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

杨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 插到哪里, 活到哪里, 年年插柳, 处处成荫。古人在清明插柳、栽柳的习俗, 后来发展为植树造林。清明时节, 春阳普照, 春雨润物,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生长快, 故农谚有:“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特别重视植树造林事业, 并将之视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建议下, 1915年, 北洋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 为了纪念他, 1928年4月17日, 国民政府发布通告, 以孙中山先生逝世的3月12日为植树节, 全称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 全国人大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如今, 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每逢清明时节, 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 都加入到了植树造林的行列, 全民义务植树, 为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着一片又一片的新绿。

三、慎终追远清明永驻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存在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和民族之中, 经历千百年世变沧桑而历久弥新, 至今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它为何具有经久不衰的无穷魅力呢?因为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承载着神州华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 记录着中华民族共祖同宗上百代的文明信息, 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 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可以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杰出的文化创造, 也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种标志。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 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忠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长期以来, 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 通过扫墓、祭祖, 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 饮水不忘掘井人, 祭奠的对象扩展到先烈英杰、先贤名士。清明节时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或墓地扫墓, 到英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 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站在墓碑前, 就是在接受先烈们的鞭策, 接受着革命的洗礼, 从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 这是非常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 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 以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精神。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轩辕黄帝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每年清明, 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海内外华人到此汇聚, 在庄严神圣的祭典中, 找到了灵魂的故园, 找到了我们的根, 同时传达出了炎黄子孙寻根问祖, 企盼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共同心愿。无论是国家公祭, 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 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一份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 年年轮回, 代代传承, 构成了人们珍惜现世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 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在祭奠与追思中, 孕育我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这便是清明节的文化精髓。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了悲伤与欢娱双重元素的节日, 既有缅怀逝人的悲痛泪水, 又有踏青嬉戏的欢颜。由于清明上坟要到郊外去, 人们在悼念祖先之余,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赏春, 正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 能更充分地享受到了节日的心灵滋养和别样的情趣,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 并达到了提升精神层次和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 此时天清地明, 到处生机勃勃, 人们远足踏青, 亲近自然, 可谓顺应天时, 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 驱散积郁的寒气和抑郁的心情, 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 扫墓与踏青融为一体, 使清明节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如今, 人们又把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和插柳, 发展为包括植树造林、环境保护在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节日活动。从插柳留春到植树留春, 越发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迈进, 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清明里的妈妈 篇3

愿你能回家看看

陪着妈妈

把憋在心里的话

勇敢的说出来

节日快乐

妈我爱你

而这清明的节

带着心我心里的话

捎給长眠的老妈

或许你和我一样

但今天依然是妈的节日

不用特意买上好的花

只要还时常想着老妈

我们在倾听

老妈在说话

我怕这节日

总是挂念着妈妈

面对着妈的背影

勾起对妈的思念

有多少淡远的回忆

有多少未了的情结

节日又回到家里

和妈的话太少

而如今却没有了机会

只有我在说

知道妈在听

此刻无声

但妈妈知道

我来看你

清明的节日寄托的太多

思念就是一切

思念只留下了

这深深的思念

唯有心里的鲜花

留给了妈妈

在妈妈的眼神里

注定了

清明节的清明馍馍 篇4

北京诗歌诵读寄哀思

4月5日19点30分, 在大爱清尘北京总部, 发起人王克勤携30余名志愿者拼出“大爱清尘”字样, 并点燃烛光, 在夜风里为被尘肺病夺去生命的农民工兄弟默哀3 min。烛光中的电脑屏幕则滚动着逝世患者的照片和简介, 而后志愿者纷纷上前献上白色菊花。“⋯⋯逝去的人啊/请你安息/愿你重获自由的身体/那晨光中舞动的/许就是你调皮的嬉戏/活着的人啊/不要放弃/愿我们一起铸成这历史/即便那丰碑没有我的名字/也要让这“大爱”/永远地/传递下去”, 志愿者现场朗诵起原创诗歌, 寄托哀思。烛光里凝重的气氛让路人也纷纷静下来一同默哀纪念。

贵州南明河畔共祈愿

4月5日的贵阳正下着小雨, 19点30分, 30余名大爱清尘志愿者在贵阳市甲秀广场上点燃了蜡烛, 悼念因尘肺病而逝去生命的农民兄弟, 引来不少过路人的围观。当晚, 志愿者们用蜡烛摆出心形后一起朗诵祭文, 并集体默哀1 min。与此同时, 在花溪大学城里, 27名来自贵州大学、贵州亚泰学院和贵阳中医学院的大学生也在贵州大学南校区操场上冒雨为尘肺病人祈福。

湖北汉口江滩齐呼吁

湖北“清明祭”活动于19点在汉口江滩举行, 一支点燃并寄托了志愿者们哀思的蜡烛, 依次在志愿者手中传递后, 点燃了由18支蜡烛围成的心形图案, 随后全场默哀。当天下午, 10多名湖北志愿者还在江畔开展了公益宣讲活动, 对前来咨询的市民详细讲解了尘肺病及其危害, 并发出了关注尘肺病的号召。在现场有几名初中生, 在听完志愿者的讲解后, 拿出手机扫描微信, 要加入大爱清尘湖北工作区。另有市民则表示会继续关注大爱清尘后续的活动。

新疆沙画演绎清尘梦

4月5日, 在大爱清尘全国十几个省份同时悼念尘肺逝者之际, 新疆的志愿者也行动起来, 为祭奠逝去的尘肺病农民工兄弟, 新疆流沙河沙画演绎中心的流沙河先生专门义务创作了一幅沙画作品——“尘肺清明祭”, 这幅流动的沙画作品以一双煤矿工人的鞋为开端, 演绎了一名工人为了生计打拼, 最终患上了尘肺病而去世的过程, 画面最后, 在一幅标有“大爱清尘”的中国地图上, 新疆被格外凸现出来。

清明节我们该告诉孩子什么 篇5

清明节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前清明节,学校要上课,寄托衰思、缅怀先人这一最传统的清明节习俗,学生参加的机会却并不多。从去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一做法体现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彰显了在清明时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方面的功能。这个节日可以将我们民族重视孝道、心怀感恩、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联系起来,可以让我们每个成人自省自己的德行,同时也是教育下一代的良好契机。

利用清明节假期,我对孩子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了解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诗句已经传颂了千古,绵延到现在,从大人到小孩都知道,可是关于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清明节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却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我给孩子讲介子推的故事,讲放风筝习俗的由来等,不管他们现在是不是能听明白,但我们做家长的有义务让孩子了解民族的文化精髓,知道应该怎样感念祖先,感恩父母,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二、文明祭祖

现在的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比较强,有几个孩子能真正理解“孝”、懂得“孝”呢?清明节是个很好的机会,父母可以把带着孩子去扫墓作为感恩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孩子铭记祖先、怀念亲人,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以后无论在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这对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是非常有帮助的。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祭奠先人的方式也应有所更新。近几年在过节方面有一股崇洋的风气,很多的洋节日过得太多,也宣扬得太多,这无可厚非。但这种风气冲淡了清明等我国传统节日,对我国传承文化教育是很不利的。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应该加以保护,但怎么过好这个举国的节假日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我想“心祭重于形祭”、“厚养薄祭、文明祭祖”应是我们提倡的风尚。

清明扫墓祭祖,最重要的在于表达心中的悼念之情,而非在于它的形式如何。只要心中浓情未断,哪怕为故人献上一束鲜花,种上一棵亲情树,写上一篇祭文,弹奏一支乐曲,唱上一支歌,我想都能表达对故人的感念和祭奠。假如心中没有这份浓情,形式上搞得再热闹,花的钱财再多,也无法体现扫墓的真正内涵。

如果把那些祭奠时候大操大办的钱用在死者生前,多尽一份孝道,多一些体贴照顾,难道不是更有实际的意义吗?一句话,祭之以丰,不如养之以厚。要让孩子理解悼念祖先的最好做法就是孝敬老人和长辈,要求每一位学生为自家的老人和长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老人眼中的乖孩子。

清明时节,我们要提倡文明祭祖,进行一些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进行一些有利于教育下一代、有利于自己反思的活动,使清明节祭祖真正成为我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让我们在清明时节,用心去感恩,将我们的孝心、慈心、仁心与祖先们沟通,去完成我们自己应尽的责任,运用祖先们优秀的品德,来完善自己的人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建设,不断探索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中的精神内涵,并将这个内涵加以发扬光大,是对先人最好的尊重和怀念。

三、生命教育

清明毕竟是个与逝者有关的节日,死亡之类话题对小孩子来说似乎有点沉重,不好理解,好像也不太吉利。所以,不少家庭都会选择对孩子回避“清明”,回避“亡者”的概念,担心给孩子心灵留下阴影。如何以自然的方式诠释生命,如何将死亡教育纳入儿童成长的过程,一直是现代教育界的一大难题。空洞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而清明节是生命教育的最好时机。为故去的亲人扫墓,一家人一起回忆祖辈往事……这种浓浓的亲情中,包含着对生命的珍爱,对死亡的坦然。体验生死悲欢阴阳两隔的无奈,更能使孩子珍惜有限的生命。让孩子自然地懂得死亡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对逝去的故人至亲,还有身边所有的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因为生命短暂脆弱,所以更应该珍惜生命,要利用好时间,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热爱自然

《清明上河图》的军事机密 篇6

看似包罗万象的《清明上河图》上, 却缺少了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马匹, 往往用毛驴和黄牛代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 马和羊牵扯到北宋的“国家机密”。

北宋是典型的民富国穷, 尤其文人皇帝赵匡胤, 一开国, 就奠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 对“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的中原早就垂涎欲滴, 于是赵宋朝廷不得不加紧对战备物资的控制。马和羊, 即名列其中。马匹, 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羊皮则要制作营帐、军服。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辽史》说得很清楚:与宋互市时, 马与羊不许出境。同书也说及辽与金决战时不失去战马之来源关系极为重大。这限制马匹南下的禁令, 也可以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看出:画幅上, 开封之大车都用黄牛水牛拖拉, 可见马匹短少情景迫切。马匹原来也可以在华中繁殖, 只是受当地农业经济的限制, 其耗费极难维持, 而且在精密耕作地区所有马匹一般较为瘠劣。”

报纸清明节新闻报道内容研究 篇7

关键词:清明节,报纸,新闻报道,内容

一、清明节的产生与发展

清明节不固定在每年的某月某日, 而由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来决定。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 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 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

二、传统节日的重建与复兴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传统节日重新回归社会生活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趋势。从2008年开始, 我们有了节日时间。但传统节日放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传统节日复兴与重建还面临着重大挑战。由于记忆的缺失, 人们有意无意地抛弃了许多传统习俗, 这就使传统节日失去了其丰富的内涵。因此, 当代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中, 唤起更多的记忆是当务之急。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意在让人们常怀敬畏与感恩意识, 从而实现人们与自己的祖先、自然界的联系与沟通, 保证生民社会的伦理与秩序。那么, 报纸在这样的情境下应报道些什么呢?

三、报纸在清明节期间报道内容的类型

1、以宣传类信息为主的报道

以宣传类信息报道为主的报纸主要集中在《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性大报。在今年的清明节期间, 《中国青年报》报道清明节持续了近一个星期。在内容上, 主要围绕缅怀革命先烈、祭祀方式等来展开。报道通过现在的人们的举动, 在反映对烈士以及曾经做出过大贡献的人的怀念的同时, 激励人们珍惜现在, 并像逝者一样, 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青年报》是一份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 一贯重视并善于发掘富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 给予可信、可亲、可敬的报道, 以感染、召唤、影响青年。

在今年的清明节期间, 该报着重报道了当下的人们是怎么样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 关注了青少年, 因为该报以肩负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其受众定位在全国的青少年身上。这样, 一方面实现了该报的市场目标, 一方面帮助了青少年加深认识, 使之难忘革命先烈精神, 知今日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就此方面而言, 该报发挥了报纸作为媒体“社会公器”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的本身性质决定了它应该报道这类带有很强宣传性的新闻。通过宣传, 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 进而指导他们的实际行动。

2、以监督类信息为主的报道

一般地, 监督类的信息可以展现因为某类人群或某个机构的监督而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也可以披露因缺少监督或监督不力而出现的问题。

清明节未到, “祭祀”一词充斥着一些媒体的版面, 一些地方也在计划开展各种公祭活动。祭祖属于礼仪活动, 有感恩内涵, 亦能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 近年来政府主导的公祭活动在各地日渐盛行, 公祭规格越来越高, 投入也越来越大。纵观政府公祭, 似乎早已成了商业化、娱乐化的“烧钱”行为。

在2013年, 《楚天都市报》有一篇题为《武汉中心城区公墓难觅万元以下墓地》的报道, 报道了墓地价格、低价环保葬等几个方面。这篇报道关注到了当下人们对于“墓地价格”这一热点问题, 易引起大家的注意。

3、以服务类信息为主的报道

以服务类信息为主报道为主的报纸主要集中在地方性报纸。比如, 《楚天都市报》今年对清明节的报道从4月3日持续到6日;报道涉及假期出游、墓地价格、天气等。这一次, 该报没有一篇提及纪念革命先烈的报道。

《楚天都市报》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宗旨, 并以实实在在的“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解市民之所难”的追求为广大市民所称道, 以满足读者多方位、多侧面、多层次的需求, 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实用性突出为显著特点。接近性是新闻价值之一, 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就《楚天都市报》这一次的报道而言, 主要体现了地理上的接近性。读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 因为本地发生的事情, 对他们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在报纸发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 要比外地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 在今年, 《楚天都市报》以报道清明节期间的天气为主, 为市民提供外出的天气情况, 做到了“想市民之所想”。

四、报纸等媒体在清明节期间的应有之举

1、利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认为,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因此, 报纸等新闻媒体要选择并突出某些报道内容, 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

就清明节期间新闻报道而言, 宣传类信息的报道需要占据一部分即可。对于监督类信息、服务信息等可以考虑其所占的比例。我们说“宣传”, 不是说大肆宣扬, 因为这样可能适得其反, 故各个报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对于具体报道内容的选定, 能够让受众的眼球定位在清明节之上即可。比如, 可以报道各地在节日期间的不同风俗等, 以此引起受众的兴趣, 开始关注其它地方的节日风俗。同时, 在报道方式上可以多动脑筋。

不论是《中国青年报》这样全国性的大报还是《楚天都市报》这样的地方性报纸都需要有这类报道。《中国青年报》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 其担当的责任更大。但《楚天都市报》所面对的市民同样需要对像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加深印象, 了解节日习俗。就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说, 部分的发展影响着整体的发展。因此, 当各地民众都有了这一层认识之后, 关于清明节的记忆之门随之打开或烙上更深的印记, 那么, 整体上的工作也就会变得更容易。

2、在创新中传承

现在, 传统节日进入了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时代。在节日期间, 或多或少地融入了现代元素, 因而, 人们在节日期间感受着传统的韵味和现代的气息。

清明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对于报纸等媒体来说, 求“新”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如今, 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 而清明节一年一次, 那么, 新意从何而来呢?一方面, “新”可以是内容之新。在全国范围内, 有不少地区在清明节期间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 报纸等媒体可以围绕这些地区在每年的清明节期间的活动来展开。另一方面, 报社需要提前策划, 做好准备工作。

3、需记者努力

在清明节前后, 记者需要凭着自身的专业技能,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要结合现实,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不断传递正能量, 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来。同时, 记者也要“创新”, 不论是报道内容的选择, 还是报道形式的考虑。

五、小结

清明节作为中国一个主要用来祭奠祖先节日, 凝聚着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和传统文化的精粹, 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然由于记忆的缺失, 人们有意无意地抛弃了一些传统习俗, 这在传统节日复兴的大业是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以报纸为代表的媒体形式作为社会的“公器”, 有责任去为尽早实现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的回归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对于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报道, 如何引导人们的视线聚焦于“清明节”这样的节日, 让受众接受信息的同时达到加深记忆是需要创新的。这样一来, 让传统文化节日“在创新中传承”尽早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朱启智, 杨君顺.清明节的传统习俗[J].艺文论坛, 2010.

上一篇:现代化畜牧业发展下一篇:医药贸易创新型人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