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行个人简历(通用10篇)
行政执行个人简历 篇1
10月15日,听了**大学丁煌教授《关于政府执行力的若干问题》讲座后,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本单位和个人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谈几点感受。
执行力是指组织和个人在执行各种事务所具有的资格、能力和才能。行政执行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抓落实”。行政执行力是实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提高履职水平
执行力不强很**度在于执行者所具备的才能和能力与解决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不匹配造成的。
1、加强学习。公务员自身要加强理论及各种业务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学习,增强任务领悟力。即在接受任务后有足够的知识作依托,为解决问题、执行任务打好基础。单位要为机关干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组织、有计划安排机关干部学习,要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近期开展的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其目的也是提高行政执行力,活动力争在全党形成强烈的争先氛围,党组织和党员都应以创先争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整体提高达到执行力提高的目的。
二、制定履职纪律
没有纪律性就没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缺乏组织纪律性的单位是一盘散沙。
1、明确目标。完善的制度是机构良性运转的前提条件。一个单位、一名机关干部都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制度,以规范办事程序,使所有科室和个人为达到目标有条不紊的奋斗。
2、明确奖惩。在制度制定中,要有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这样才能激发个人干事创业激情,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三、创造履职环境
执行力度大、执行效果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履职环境。单位要为机关干部创造氛围和谐、人尽其才、激励到位的履职环境,以进一步激发机关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
1、氛围和谐。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单位要主动关心机关干部,尽力解决机关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关心、关怀机关干部健康成长,使每一名机关干部能够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所有人都要为大家庭荣誉而努力工作,工作的激情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其次要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凝聚力。要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加强机关干部之间、科室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协作。在我办通常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农业战线的同志不了解工业战线的事情,工业战线的不了解城建战线,精神文明战线的同志工业、农业等情况都不够了解。平时大家各忙各战线事务,缺乏交流,遇到某些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的事情时,就出现了配合不到位的现象,甚至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所以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活动来增加交流的机会,以达到和谐机关建设的目的。
2、人尽其才。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也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要通过轮岗、交流等形式寻找人的多方面能力,激发人的工作激情。
3、激励到位。从事行政工作时间越长,工作的激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主要是大家意识到能够得到赏识的人毕竟是少数。在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中,如何保证工作的激情呢?我认为必须激励到位,要有以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为重点的激励措施。要分年龄层次激励,如年轻人、中年人、年纪稍大一类人分类制定措施。
行政执行个人简历 篇2
一、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现状
(一) 法理上的困惑
1. 概念模糊。
“非诉行政执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用语,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从未在正式条文中有过“非诉行政执行”的提法, 亦未对其作过权威阐释。因此, “非诉行政执行”纯属学理用语。但即便在理论界, 学者们对其定义也谓五花八门。这直接导致了在实务界, “非诉行政执行”成为一个概念模糊的习惯用语, 缺乏准确定义。
2.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混同。
行政权是一种执行权, 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但非诉行政执行的特性, 使法院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 法院要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作出执行决定;另一方面, 法院又要具体执行行政行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权能集中到法院, 混同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界限。
(二) 现实中的困境
1. 审查标准过于灵活, 不易操作。
我国对非诉行政执行的规定主要见诸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称《若干解释》和《行政强制法》) 。这两部法律法规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 采取的是“重大明显违法”标准, 即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缺乏事实依据的、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这种审查标准看似全面, 实际上难以把握, 缺乏可操作性。
2. 程序设置过于简单, 难以有效保障被执行人的权利。
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 《若干解释》规定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行政强制法》规定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只进行书面审查, 发现有重大明显违法情形的, 在作出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由于审查程序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 使得法院的审查几乎流于形式。且《行政强制法》和《若干解释》均未对被执行人的救济权利作出规定, 不利于其权利的保障。
3. 裁执不分, 影响法院公信力。
《若干解释》第九十三条规定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 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 由法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行政强制法》虽无明确的法院负责执行的条文表述, 但第六十条对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作了相关规定, 实际上肯定了法院的强制执行权。这种“裁执不分”的操作模式, 使法院既是裁决者, 又是执行者, 权利缺乏监督与制约, 严重影响了法院的公信力。
4. 裁定形式单一, 与案件的复杂性不相适应。
目前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只能作出“不予受理”、“准予执行”和“不予执行”三种裁定。裁定形式的单一性, 是基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的理念确立的。但司法实践中的情况绝非如此简单, 如法院审查过程中相对人已履行或部分履行;申请人在审查过中明确表示只要求相对人部分履行, 或要求暂缓执行、或撤销了具体行政行为等等。法院仅有三种裁定形式, 难以准确体现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司法审查的法律特性。
二、有关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改造思路
(一) 扩大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说
该说主张在适当保留法院强制执行权的基础上, 将大部分强制执行权交由行政机关行使。这种观点兼顾了司法最终裁断理论和提高行政效能的双重要求, 但如何在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划分强制执行权, 标准难以统一, 实践起来困难重重。
(二) 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说
该说认为无论从国家机关之间的职权分工上, 还是从行政强制执行自身的性质、价值及实际运行上看, 都应当对现行执行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由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 建立行政主导型的强制执行体制。 (2) 该说的优点在于能够极大地提高行政效能和行政权威, 但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 有行政专断之嫌, 不利于相对人的权益保护。
(三) 建立行政执行诉讼说
该说认为我国可建立一种新的行政诉讼类型, 即行政执行诉讼。当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主体的行政决定时, 行政主体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由法院对该案进行司法审查, 并决定是否执行行政决定。这样既可以避免法院不中立之嫌, 又能很好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
纵观几种改造思路, 笔者更赞同建立行政执行诉讼的主张。以下将就这一制度展开论述。
三、行政执行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行政执行诉讼, 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相对人不履行生效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时, 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在行政机关不履行强制执行生效具体行政行为职责时, 诉诸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确认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或职责的违法性, 请求法院判决强制执行的诉讼。 (4) 它有两个特点:
其一, 与行政强制执行相比, 它是一种诉讼。行政执行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 在该诉讼程序中, 行政机关是与相对人法律地位平等的一方当事人, 不处于行使权力的地位, 而是被赋予诉讼权利。 (5)
其二, 与行政诉讼相比, 它是一种特殊的诉讼。行政执行诉讼与传统的行政诉讼相比, 两者在设立目的、起诉人、起诉条件、审理程序、裁判结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可以说是一种新的诉讼类型。
四、建立行政执行诉讼的可行性
(一) 理论基础
1. 符合权利制衡理论。
确立行政执行诉讼, 将行政强制执行的决定权、裁断权与执行权分离, 明确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界线, 符合权利制衡的法治原则。法院专司司法审查, 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法律评判, 决定是否准予执行, 充分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2. 符合司法最终裁断理论。
行政权作为一种具有扩张性的国家权力, 其行使应当受到司法机关的监督与制约。对行政强制执行权予以立法控制和司法审查, 符合司法最终裁判原则。
3. 符合程序正当理论。
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审查结果的合法性来源于审查程序的正当性。通过建立行政执行诉讼, 按照诉讼程序对行政机关起诉强制执行的行政决定进行审查及裁断, 有利于增加审查程序的公开度及透明度, 使相对人从心理上接受和承认法院裁决结果的正确性。
(二) 现实条件
1. 行政法学理论研究及行政立法逐步成熟。
在理论界, 有关行政法学理论体系逐步建立, 行政法学基本理论推陈出新, 专题研究日益深入, 为我国行政执行诉讼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立法方面, 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行政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这都为行政部门法的立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科学论证和缜密设计行政执行诉讼奠定了基础。
2. 国外的立法与实践经验可资借鉴。
在英美法系国家, 基于权力制衡理论及人权保障考虑, 行政强制执行权通常被理解为司法权的范畴而非行政权的范畴。在美国, 执行诉讼发生于两种情况:一是法律对行政决定完全没有规定执行的方法。当事人不执行行政决定时, 行政机关只能请求法院判决执行。二是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时, 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执行措施, 但没有赋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力。 (6) 在后一种情况下, 如果行政机关采取行政罚款等制裁性手段而相对人仍不履行行政决定时, 行政机关也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由法院最终裁断是否准予强制执行。英国的执行制度与美国相似, 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决定或滥用法定权利时, 行政机关或者检察总长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执行令或者禁止令, 法院接到申请后, 对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以裁断是否准予执行。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以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执行之诉。
五、构建行政执行诉讼的制度设计
(一) 当事人
原告必须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人。被告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行政相对人。作为具有可执行内容的行政行为, 是有明确的义务履行人即行政相对人的, 在执行之诉中应以该行政相对人为被告。
(二) 审查标准
在行政执行诉讼中, 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标准, 学界有不同意见。一说认为应采取与行政诉讼一样的审查标准。因为与行政诉讼相比, 行政执行诉讼对个体权益的实质性损害更大, 故其审查标准不应低于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一说则认为不应采取与行政诉讼一样的审查标准。因为行政执行诉讼是在相对人放弃诉讼导致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的情况下产生的, 如果采用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 《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直接威胁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 (7) 笔者认为, 目前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既不起诉又不履行的成因复杂, 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故法院采取较为严格的审查标准, 既具有合法性、合理性, 也具有现实意义。但毕竟行政执行诉讼是在相对人放弃诉权的情况下提起的, 因此其审查标准可以参照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 但不应与之相同。在法律赋予相对人诉权, 而其放弃的情况下, 原则上必须是重大、明显违法的行政行为, 法院才不予执行。对于重大、明显违法的情形, 目前法律法规规定过于灵活, 最高人民法院可在综合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 对重大、明显违法的情形进一步细分, 对不予执行的标准进一步细化, 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 审理方式
设立行政执行诉讼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法院的司法审查职能, 因此在审理方式上, 应以开庭审理为主, 书面审理为辅。一方面, 开庭审理增加了法院办案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可强化公众对法院的监督和制约。且开庭审理强调对抗性, 通过法庭辩论使真相得以大白, 从而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另一方面, 执行之诉毕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 法官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书面审理。对经过听证程序的行政行为, 因相对人已经获得了陈述与辩驳的机会, 法院原则上不再开庭审理。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因法律对其已明确排除了司法审查, 法院只进行书面审查即可。
(四) 裁判方式
对于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法院应判决准予执行;对于存在严重瑕疵或明显重大违法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 则判决不准予执行。同时针对行政执行诉讼的复杂情况, 还应规定其他的裁判方式。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 裁定不予受理;受理后发现不符合立案条件的, 裁定驳回起诉;对于被告部分履行生效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 判决部分强制执行;被告在诉讼期间履行义务的, 裁定终结诉讼等等。
(五) 执行
执行实施权是行政权的一部分,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当然有权执行自己作出的行政决定, 因此人民法院判决准予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 应由行政机关实施强制执行, 法院在执行诉讼中的权限仅限于裁判权和执行决定权。
摘要:以法院为主导的非诉行政执行是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主要模式, 因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 制度在设立之初缺乏严密的论证和科学的设计, 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司法权与行政权界限不清、程序设置过于简单、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等诸多不足。笔者认为, 对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进行诉讼化改造, 在保持法院司法审查的基础上, 确立行政执行之诉, 对保障行政权的有效行使及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诉行政执行,诉讼,制度
注释
11 张步洪著:《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报告》,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第90页。
22 王峰、唐世银著:《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改革建议》, 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6期, 第96页。
33 刘东亮著:《“官告民”诉讼制度设立之构想——非诉行政行为申请执行程序改造与完善》, 载《行政与法制》2003年第8期, 第24 页。
44 张坤世著:《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诉讼化改造》, 载《法治研究》2009年第2期, 第75页。
55 胡肖华、欧爱民著:《试论执行诉讼》, 载《湘潭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 第107页。
66 王扬名著:《美国行政法》 (上册) ,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第567页。
行政执行个人简历 篇3
关键词: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划分标准
一、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意义
我国出台的《行政强制法》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合称为“行政强制”却又将其一分为二。根据《行政强制法》关于这两者的规定,将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和内涵划分开来,具有如下的现实意义:
其一,使立法机关合理区分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在执法时有据可依。《行政强制法》在第10、11条中提出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拥有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但两者的权限不一致。第13条则提出只有法律拥有性质强制执行的设定权,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对其没有设定权。因此,必须要正确区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才能使立法机关执法得当。
其二,让行政机关在落实行政强制手段中采取正确的方式。《行政强制法》在第9条对行政强制措施进行了种类划分,归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主要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等。第12条对政强制执行的种类也进行了划分: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依法处理查封或扣押的场所、设施以及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等。由此可以看出,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行为手段和针对的行为种类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行为手段行政机关应采取不同的强制行为。
其三,使行政机关分别依据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实施具体的执法程序。因为两者本质上的区别,《行政强制法》在第三、四章分别对两者的实施程序进行了规定。在行政强制措施程序中禁止委托,在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中要注意对当事人进行催告,使其履行义务。
其四,谨防行政强制措施被误当作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法》规定由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规定在存在法律授权的前提下让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当没有法律授权时,行政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这就要求我们明确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之间的区别,确立划分标准,谨防将行政强制措施当做行政强制执行从而引起执法纠纷。
其五,促使行政机关对于过去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案件,集中进行梳理。《行政强制法》出台后,要求各级行政机关根据相应规定,清理和梳理过去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手段,通过事实案例检验这一理论,并帮助执法人员正确区分两者的定义、内涵。
其六,促使人民法院完善司法管辖制度。《行政诉讼法》在第18条就当事人因为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出的诉讼,做出了规定和判断。因为不恰当的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混为一谈会影响到法院对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必须要有效区分两者,才能进一步完善司法管辖制度。
二、各种分界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一)将行政行为的保障性、执行性作为标准
持本标准的人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行为,因为其保障性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分开来。行政强制措施的保障性体现在其对社会秩序的保障上,例如通过扣留肇事者驾照来保障对肇事者的处罚,通过冻结嫌疑人的存款来保障受害人能获得财产补偿。但行政强制执行则具有执行性,涉及到行政处罚、行政命令、行政裁决和征收等多方面的实际执行情况。其实行政强制措施也具有一定的执行性,但其执行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利益;行政强制执行也具有一定的保障性,但其保障是为了执行具体的命令、裁决、征收和处罚。前者的侧重点在保障,后者的侧重点在执行,因此这种标准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二)将行政行为的中间性、最终性作为标准
持本标准的人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中间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最终行为,以此将它们区分开来。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中间行为,是因为其具有中间性,只属于行政行为中的中间环节,而完成最终行为的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法》第2条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暂时性控制的行为”,也明确了这个标准的可行性。换句话说,行政强制措施是为了保障后续行为的效果,也就是为行政强制执行奠定了基础,最终要让当事人履行义务或服从处罚,还需要依靠行政强制执行来实现。由此可见,此标准的可行性很高,对行政机关执法具有指导意义。
(三)将履行的义务内容作为标准
根据《行政强制法》展现出的理论基点,不少学者认为以“履行义务”作为区分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可行的。这一点在《行政强制法》的第2、34、53条中均有体现,规定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人民法院实施强制手段都需要以当事人不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应当承担的义务或处罚为前提,当事人负有“不作为”和“容忍”义务时实施的强制行为归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当事人负有“作为”义务时实施的强制行为则归属于行政强制执行。因此行政强制措施与行强制执行的划分可以此作为标准。
除了上述的三种标准,学术界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划分标准,但因为划分根据和划分效果的不明确不具备太强的可行性。但不管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强制执行,实际上都属于行政强制机关的强制手段,是为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得到补偿或加倍赔付,并强制当事人履行其负有的行政义务。如果当事人负担“不作为”或“容忍”的义务,为了使其履行应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如果当事人负担“作为”义务,为了使其履行应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这一点在《行政强制法》中得到了最为明确的体现,因此应当作为最关键的划分标准。
三、结束语
行政強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作为行政强制行为,都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和执行性,前者因为其特性还具有中间性和暂时性,后者因为其特性还具有最终性。这些都能够作为两者划分标准的参考,但最关键的划分标准是以履行的义务内容作为标准区分两者的内质层次。
参考文献:
[1]唐璨.行政强制措施设定制度的立法解读与反思[J].江淮论坛,2012,(6)
[2]王鑫.试论行政强制措施的认定标准——从《行政强制法》第九条第五款谈起[J].法制博览,2013,(9)
[1]胡建淼.“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界[J].中国法学,2012,02:90-97.
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 篇4
执行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提高行政执行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必须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改进不足点。
一、科学决策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前提条件
从做到科学决策主要把握三条:一是紧密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二是遵循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即准确性、可行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等原则。三是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凡重大事项,不认真调查研究不决策,不经过集体讨论不决策,专业性较强的事项不经过专家咨询论证不决策,、不充分听取公司员工意见的不决策。同时,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公司领导决策的所有事项,都要在实践中检验、在执行中完善,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尽量减少决策失误。
二、健全机制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提高行政执行力,机制要创新,尤其是建立靠制度激励和约束、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一是用事事必责的责任机制锻造执行力。强化事业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的意识,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二是用环环紧扣的运行机制提升执行力。克服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等陋习。使各项工作环环紧扣,步步走实,紧张有序,高效运转。三是用赏罚分明的奖罚机制保障执行力。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四是用多方联动的合作机制托举执行力。营造有利于形成合力的氛围,一个目标、一个频率、一个节奏、一个方向、一往无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达目标不罢休。五是用阳光评价机制润泽执行力。建立社会评价机制,接受公开监督,把监督权和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执行力行不行,交给社会评”。
三、领导带头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强劲动力。
一是做执行的表率。执行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试金石。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取得在一线。二是做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的表率。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建设的三大准则。正确的决策是有效执行的基础,也是领导干部要做好的头等功课,切实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三是做团结协作的表率。百倍珍惜团结、自觉加强团结、悉心维护团结。首先讲原则。严肃纪律,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贯彻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维护领导班子的集体决议。其次讲宽容。宽容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坚持多干事、少议论,多参与、少推托,多合作、少内耗;优点互相学习,经验互相借鉴,问题互相提醒,意见互相沟通,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从而,上下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政治环境、一种和睦相处的社交环境、一种和衷共济的工作环境、一种和气生财的发展环境。
四、提升素质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关键举措。提升领导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提高执行力的关键。一是注重学习培训。按照学精管用的要求,组织领导认真学习市场知识/管理知识等自身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技能,力求学以立德,学以强智,学以致用。二是注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进与员工的感情,多发现问题,了解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注重“效率为先”。对市场上和工作中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注重效率;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及时上报领导及时处理;及时处理的问题,需要创新自己的思维,对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问题,不遮不掩“公开办”。
五、督查落实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有力手段。
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书 篇5
申请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职务
委托代理人姓名 职务
被执行人姓名或名称
法定代表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地址
本机关对一案,已于 年 月 日送达了(具体文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该案审理终结。由于被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既未起诉,又未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申请贵院强制执行下列项目:
此致
××人民法院
附件一:(具体文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一份;
二: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证据和依据;
三:证明被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的材料;
四:被执行人的住址(或住所地)及财产状况的材料;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名称(盖章)
谈行政单位财政预算的执行机制 篇6
一、我国财政部门预算的概念及现行的财政部门预算体制
我国的预算制度起源于清朝末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开始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 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实现了从传统收支型向财政包干型的过渡, 其本质上就是重新人为的重新界定了政府对于财政预算及财务分配的统筹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 国门逐渐打开, 越来越多的外企在国内招商引资, 这就使我国现行的财政部门预算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体质和性质均逐步向国际化接轨。总体上说, 我国的财政部门预算基本上实行的是“统筹规划, 各司其职”政策, 而这种性质的财政预算无论是对于地方经济还是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个深远的影响。
二、财政预算工作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
1、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增强
随着政府对财政预算制度的不管改革与完善, 借鉴了西方先进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行财政综合预算和内外资金统筹规划安排, 现在逐渐形成了一个高效、完整的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体系, 进一步扩大了政府可调控掌握资金的规模, 此举便于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 使得政府统筹规划并调用资金的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2、进一步规范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支出行为
首先是通过财政预算, 将财政预算内的资金全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范围中, 然后通过一系列规范的对财务的审批程序合理分配到企业各部门, 在具体的支出项目上, 以往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则是政府通过实行财政的综合预算, 采用“一家单位一本预算”政策, 从而保证了财政部门的预算完整性, 使企业严格按财政预算来安排支出, 单位的支出行为也较以往规范了很多。
3、新的财政预算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现今新的形式下, 企业政府的相关部门在财政的预算和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逐渐完善其相关的规章制度, 并摸索出了很多切实有效地可行办法, 为财政预算制度的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在, 企业政府在使财政资金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为一体的新的运行体系与近年来实施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等财政改革措施相配套, 慢慢实现了企业政府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的全程监控, 进而提高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并降低了政府在财政预算上的运行成本。
三、当前我国在财政预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难度较高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难度较高, 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由财政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 由于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繁琐, 所以对于它们之间定量分析的难度较大, 不易掌控。二是财政收入统计中虽有实证的入库数据, 但却缺乏相关的统筹应征数据, 难以对收入征缴率进行有效的分析。三是财政收入科目的设置, 导致财政收入的统计只能进行分税统计。
2、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够, 严肃性也有待增强
政府各预算单位在财务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过程中, 由于财政投入与绩效没有完全挂钩, 而且资金分配与管理也尚未完全做到一个合理有效的衔接, 这就使得预算编制和执行“表里不一”等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 比如, 由于部分单位缺乏应有的财政预算意识、不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和预算成本大肆采购, 乱发奖金、超标购买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且愈演愈烈。
3、预算执行基础工作做的不到位
目前, 从各地情况分析看来, 政府财政预算在执行分配过程中仍普遍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内容过于简单, 对数据的分析和掌握不够深入;手段非常单一, 财务预算的分析方法多半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原始状态上;范围十分狭窄, 量化分析欠缺得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了预算执行分析的力度和质量。
4、政府在财政预算支出分析环节十分薄弱
这个问题的造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支出统计与项目预算口径不一致, 对比分析困难。因为现在各级财政都已经实行财政的综合预算方案, 预算内外资金共同使用, 而这恰恰难以全面客观的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二是财政支出进度分析的难度较大。目前,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非常强调加快财政预算的项目支出度, 努力使财政资金更快更高的地发挥其效益。三则是政府企业对财政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难度较高。因为如何统计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 多年来一直是支出分析的难点, 没能得到一个有效地解决。
四、加强深化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在政府财政预算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本文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来逐步加以解决。
1、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收支体系
政府企业在财政预算上, 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收入科目, 来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财政收支统计指标体系。收入科目是财政收支统计的基础, 可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考虑在收入科目的分类中多增加一些按经济类型和经济行业分类的信息, 以便使政府对财政收入来源分析得更加全面透彻, 便于财政经济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 让政府对财政预算把握的更准确。
2、加大对《财政预算法》等法律的宣传执行力度
要加深政府企业对财政预算的控制掌握, 可行方法之一, 就是进一步加大对《预算法》和相关财政改革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让它切实提高各基层预算单位的财管主体意识、预算意识和预法制意识, 并根据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具体情况, 规范财政支出行为, 加深财政预算政策的改革, 来制定出相应的支出控制措施;与此同时, 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还应要加大审计管理力度, 一旦发现有对财政预算数据存在隐瞒收入、变相套取或挪用财政资金等违法乱纪行为, 务必对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绝不手软, 姑息养奸。
3、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 完善财、税、银联席会议制度
要进一步深化加强财政部门之间的协作, 逐步完善财、税、银联席等相关的会议制度。如果离开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 财政预算分析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势必不能长久存在发展。当前政府部门就是要做好对于财政预算的执行和分析工作, 这就要求广大企业政府必须依靠全区各经济部门的信息全面支持与,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充分整合利用各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加以分析总结, 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有关财政经济运行情况, 及时更新所掌握的信息, 并对财政收入和去向问题多多留心, 进行深度分析和判断。
4、将部门预算与执行分析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财政支出分析是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一个客观反映, 它体现了政府的职能作用。因此, 广大企业政府必须将财政预算和执行分析结合起来研究, 这就需要深入开展财政预算的资金绩效评价, 认真分析研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从中发现财政支出使用情况一及在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 国门逐渐打开, 外商在国内招商引资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不断地深化, 日趋完善, 这就使得我国政府企业的财政部门的预算改革也最终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学系统的财政预算分析系统。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晚, 因此, 我们也必须承认政府财政预算体制跟国外还还是存在很多的差距, 这是无可争议的事。这就要求我国的政府行政单位对于财政预算必须走在改革行进的前沿, 不断完善内部体制, 标新立异, 扬长避短, 改进完善现有财政预算体制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使之真正发挥出财政支出的指标性作用,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更辉煌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明:财政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1[1]苏明:财政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1
浅析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 篇7
关键词: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20-02
一、非诉行政执行的概念与性质辨析
(一)非诉行政执行的概念厘定
目前我国对于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基本遵循双轨制——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或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两种途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又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行政相对人拒绝履行法院已生效判决或裁定,于是法院因行政机关的申请而强制执行,我们称之为“诉讼执行”。第二种情形,行政相对人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对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不履行也不提起诉讼,于是行政机关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代为强制执行,我们将其称为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
非诉行政案件的强制执行是我国行政执行制度中的一部分。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可将其定义为:在法定期限内行政相对人既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其负担的义务,也不提起诉讼,行政主体或行政裁决所确定的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该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的活动。
(二)非诉行政执行性质辨析
关于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性质,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行政行为说
该种观点认为非诉行政案件的强制执行本质上属于行政权的运行。他们认为行为的性质,应当根据该行为的执行依据来确定。在非诉行政执行中,法院依据行政决定实施强制执行,是行政权的继续延伸,所体现的是一种行政职能[1]493。
2.司法行为说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的非诉行政案件的强制执行是司法权运行的结果,本质上属于司法行为。法院用它的司法权力,强制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它的性质属于司法性质[1]492。其核心论据是:法院从受理案件开始,到最后的强制执行,整个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都是司法手段以实现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给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对于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行为性质认定,笔者倾向于定性为兼具行政和司法的双重属性。因为非诉行政案件的强制执行制度其特殊性恰恰在于是由司法机关执行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具体行政决定。其第一性应为司法行为,第二性为行政行为。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维度的含义:第一,作为司法机关的法院受理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申请时,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然后执行,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司法程序;第二,法院执行的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从法院执行内容和前提来判断,其本质属于行政行为。
二、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之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非诉案件的强制执行规定散乱地分布于一些单行法律法规甚至部门规章之中,特别是关于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执行权分配问题更是欠缺明确清晰的规定,甚至部分法规与规章将执行权同时分配给法院和行政机关,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混乱。“行政机关在什么情况下自行执行,什么情况下申请法院执行缺乏明确、统一、合理的划分标准。”[2]
我国的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制度最直接的法律依据便是《行政强制法》第66条。第66条对非诉刑侦案件的强制执行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如何保证细节上的程序正义,立法却没有做出规定。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基本确定,即以法院为主,行政机关为辅。根据目前我国的立法来看,大致可以将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既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可以由行政机关自行执行;第二种是法律明确规定只能由法院强制执行;第三种是法律未作规定的,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意味着除了第一种情形行政机关可以自己执行外其余都由法院来强制执行。
另外《若干解释》第86条、87条、89条跟93条都有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规定与说明,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条件规定;第二是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执行权的分配规定;第三是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期限规定;第四是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管辖权的确定。《若干解释》细化了关于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使其更具有操作性,但是从司法实践的反馈看来,其规定依然粗糙。目前来看,现行我国的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以法院为主导的模式选择对于防止行政机关滥用强制执行权给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现实中法院对行政权的无力以及能否真正保护好行政相对人权利等问题依然急待解决[3]335。
笔者认为对于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来说,非诉就不是诉讼,在没有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的法庭辩论质证的情况下,法院仅仅对书面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这种情况下法院所履行的已经不是一个审判机关的职责了。我们要明确一点,对于强制执行的申请本身并不能导致一个诉,没有启动相关的诉讼程序那么法院对其进行的所谓合法性审查又是什么呢?法院原本应当是一个居中裁判者的角色,而实际上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却变成了与行政机关站在同一阵线的行政执法机关,但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执法依据却又是法院的裁判文书而不是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
从实践来看,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非常不利于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但设立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制度本来的目的却是要保障人权并控制公权力。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法院受理其执行申请后应当在三十日内组成行政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法院认为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再由法院具体强制履行。根据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知道:法院对申请进行合法性审查时,没有行政相对人的质证抗辩而只有行政机关的单方举证,行政相对人没有办法参与其中,在程序上严重不公。没有相对人参与法庭对抗后的审判监督,实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立法意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有关审理程序无法真正帮助行政相对人。现有救济途径中或许只有申诉可以尝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诸多困难。
三、建立行政执行诉讼制度的设想
上文笔者论述了目前我国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制度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弊端。许多学者都对如何改革与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有学者建议维持现有机制,有学者建议进行执行权分立改革,还有学者建议由行政权主导,或建立行政执行诉讼。笔者赞同最后一种主张。行政执行诉讼制度在笔者看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内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制度的困境,既能保障行政效率,也能相对照顾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我国的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制度是由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审查批准后由法院执行机构具体执行的。前文笔者已经指出,这种模式下实际上法院既充当了行政机关的角色又充当了审判机关的角色,这种角色混乱带来了执行制度的种种乱象。而设立行政执行诉讼就可以合理实现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离,使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彻底根除我国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制度中司法权与行政权混同的形态。
行政执行诉讼属于行政诉讼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行政执行诉讼和一般的行政诉讼相比主体不同。行政执行诉讼的起诉人是行政机关做出生效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人或是行政机关本身。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不履行义务,行政机关就可对其提起执行之诉,原告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告是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如果行政主体怠于行使自己的起诉权,则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利人可自行起诉启动行政执行诉讼程序。第二,行政执行诉讼是在义务人法定诉讼时效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义务时由权利人或行政机关提起;而与之相比较,一般的行政诉讼行政相对人在具体行政行为后即可提起诉讼。将非诉行政案件的强制执行制度纳入到行政诉讼制度中来,由权利人或者行政机关作为原告,那么这个诉讼时效就不是原来的行政诉讼时效了,而是一个新的诉讼时效,这样也会使行政执行诉讼的提起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
1.适用范围
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确定其适用范围。具体而言,对于重大财产强制、人身自由强制应当由司法审查决定,其他事项可由行政机关自己来执行。这样的分配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人身权与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宪法权利,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所以由司法来决定对人身权的执行,是合理的。第二,重大财产主要是指不动产。因为就中国现实国情而言,不动产对公民生存权的保障尤为重要,由法院来进行审查可以说更为稳妥。第三,如停业、强制停产、吊销营业执照等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影响较大的行政行为应当由法院审查决定。除此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行政行为则可以由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这样大大减少了非诉行政案件需要通过司法审查的数量,很好地平衡了司法公正和行政效率。
2.起诉条件
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诉讼形式,其起诉条件理应与普通的行政诉讼有所区分。执行诉讼的起诉条件应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具体行政行为确立的权利人是原告。第二,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人是被告。第三,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既不履行义务又不提起诉讼。第四,强制执行内容明确并已生效。第五,在法定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第六,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与管辖范围的有关规定。
3.审级和判决形式
一般的行政诉讼的审级以及判决形式必然跟行政执行诉讼有所区别。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是采取两审终审制。笔者认为行政执行诉讼制度应当采用一审终审制度,这主要是从司法效率方面考虑。当然,我们还必须考虑加以配套救济途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错误裁判。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翟新明.论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行政与法,2005,(3).
行政处罚权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篇8
根据《关于开展我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改革推进和工作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府办字[2011]100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规划建设领域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我局认真对照通知要求,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执法依据方面
我局城乡规划工作的行政执法,严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并常态性地组织学习,广泛地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二、执法过程方面
自颁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后,我局紧紧围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在执法过程当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的观念,严格遵循 “违法轻微、首犯不罚”的原则,做到处罚公开公正、过罚相当、集体审理、教育优先,对于违法行为符合不予、从轻、减轻一律以警告为先。
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将裁量情节作为行政处罚主要事实之一进行认定,在调查取证和对裁量情节、幅度进行讨论后严格执行裁量标准。
同时,积极与市国土资源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相关单位做好联动管理,保证执法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执法结果方面
今年,我局对行政处罚的处罚案件的执行情况和结案情况在各责任部门都进行了登记备案,没有出现重大的行政处罚案件。
四、存在不足与改善措施
我局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对外宣传不到位,少数施工企业和建房个人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二是执法水平不高,我们少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当中往往觉得自己是监管者而建设单位是监管对象,潜意识中存在一种不平等身份,造成个别企业和个人对我们工作的不满;三是遇到复杂案件时在使用法律法规时把握不准。
行政执行个人简历 篇9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行×字第××号
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告……(写明行政机关名称和地址)。
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与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
相同。)
原告×××不服××××(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
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已依
法受理。现原告以……(简写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为由,向本院申
请停止执行……(简写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名称)。
经审查,本院认为,……(写明应当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申请的理
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裁定停止执行的,尚需写
明“第×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写明裁定结果。分两种情况:
第一、停止执行的,写:
“在本案诉讼期间,停止执行……(写明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名称)。”
第二、驳回申请的,写:
“驳回原告×××的申请。”〕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审判长 ×××
审判员 ×××
审判员 ×××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试论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完善构想 篇10
【关键词】行政强制;强制执行;行政强制立法
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先天缺陷
(一)缺乏统一立法,现有立法混乱,不易执行。我国目前为止对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并未形成统一立法,行政强制法(草案)还在进行审议和修改,现有的有关强制执行的立法极为分散。对是否应当保留行政机关的申请权的问题?但是如果允许行政机关再次选择,人民法院能否接受申请?法院对于行政机关的申请又如何执行?是否所有行政行为都需要强制执行?这些问题均没有统一的立法给予明确,而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仅仅依赖该原则难以付诸实施,必须进行统一立法。
(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缺少统一的指导原则,执行手段不完整,程序不健全。实践中,由于我国立法并无相关行政强制执行规定的统一指导原则,滥用用行政强制措施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暴力执法,非诉行政执行的问题,这些问题均需通过立法统一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原则予以解决。目前体制中很多执行手段不完整,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度与教育警示作用,现有法律中对很多强制执行的手段也不统一,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行政强制的执行也面临很多难题。正是因为法律对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程序规定的缺失也导致了实践中的处理方式混乱,法院受理后也难以判断行政强制执行的合法性。
二、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后天缺陷
(一)司法与行政的角色严重错位,导致行政机关与法院的权能划分不清,相互推诿,权责不明与司法成本浪费的现象严重。人民法院应当始终扮演一个平等消极、中立且无偏私的裁判者的角色。然而现行司法体制却将绝大部分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给司法机关,这无疑是脱离了司法权作为中立天平的本质。法院接受行政机关的申请去强制执行行政决定,无疑导致了司法与行政角色的严重错位。而且由于法院对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通常采取形式审查而不实质审查,使得许多案件的审查只是表面文章,走个过程而已。法院成了行政机关的执行工具。更有甚者,行政机关与法院"联手"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共同强制执行,以至于划分不清哪些是行政职能,哪些是司法职能,如此则很难保障行政行为的公正与效率。同样,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其所作出的决定有违行政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原则,执行中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二)行政强制执行手段不完整,程序不健全,行政效力弱,救济机制不健全。在现行体制下,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手段缺乏应有的力度和威慑力,由于只有少数行政机关拥有强制执行权,而且行政机关对其自身强制执行的权力与监管的力度缺又非常有限,遇到义务人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时,除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外,便束手无策。而在救济程序方面,从表面上看,貌似对行政相对人一方比较有利,但事实上却是以付出了极高的社会成本为代价的。在现行体制中,把这种问题都采用一刀切,大同小异的归类化去处理。这会逼迫立法机关去寻求一种建立于此上相对合理的标准去把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强制权相区别开。哪这种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到相对合理,这方面问题恰恰又会是健全救济机制的障碍。在程序立法方面,立法机关也不得不设立两套不同的执行程序分别适用于法院与行政机关并对由此产生的两种不同的赔偿请求也需要分别作出规定。这其实是违背立法学原理的。而当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之后,无论法院如何处理,都将会是司法成本的无谓浪费。因为如果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申请准予执行,则法院还要继续对其已经认为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继续实施审查。那如果法院最终撤销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则又将面对发生执行回转的问题。无论如何,这类诉讼的必要性都是值得商榷的。
(三)执行过程中执法主体的定位及其相应主体权责不明,技能业务不足的问题。首先有点可以明确,我国奉行的是以申请法院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自主执行为辅的执行模式。但是法律并未有具体的权责指定与划分的标准的相关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授权行政机关执行?这些标准都是模糊的。所以在具體实践中,法院与行政机关就相关问题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再者就是执法人员存在粗暴执法,钓鱼执法等一系列问题,执法素质与法制观念普遍不高,这与当前行政机关的执行机构的设置不健全,相应监督机制,培训机制不到位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三、完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构想
(一)以现行机制为基础,细化分责,将审查和执行相分离
这一类观点就是在现有执行制度为基础,将审查与执行细化分离,明确权责,即将审查职能只赋予法院,执行职能则只赋予行政机关。其优点是:以现行执行制度为基础,有利于制度价值内涵的延续,将执行职能从法院分离出来,不但能有效的提高法院的效率,也能起到监督行政机关执行的作用,也从制度上解决了法院自身又是参与者又应是中立者的窘境。为此,法院对其审定执行的范围和内容与形式也将进一步明确。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将法院的行政执行审查与司法审查区分,在程序上与内容形式上如何做到合理区别对待。这将又是个大难问题。再者如果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在当前执行制度背景下,行政机关又将陷入尴尬的境地。似乎又回到了审查与执行未分离的起点。
(二)坚持法院行使执行权为中心,适当扩大行政机关执行范围。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所做出强制执行决定,如果公民可以随意拒绝,很多公共事务将无法实行,这将使行政机关失去其作为国家职能机关存在的理由。所以行政机关必须有一部分强制执行权。但为了保护相对人的权益,防止行政机关执行权的滥用,仍必须坚持以法院行使执行权为中心。但可以适当扩大行政机关的执行范围,这样可以改变行政效率低下的现境。而对法院与行政机关执行的权限,持该观点的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少相适应的区分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在实际上执行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正是该类观点目前不能解决的难题。也致使该类思路缺乏可行性。
(三)对现行体制彻底改革,将行政强制执行权统一由行政机关行使,建立完善的司法救济保障制度。该项改革思路是指对现行体制彻底改革,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回归到行政机关,这从强制执行本身的价值与定位及其对社会的功能上看,能够有效的提高行政效率,也维护了行政机关的权威。将执行权从法院分离,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司法与执法的定位混同。提高司法的公信力,维护法院中立,权威的地位。但为了防止行政机关的行政专断或者权力滥用,建立完善的司法救济保障制度能有效的监督保障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营。
就当前的司法现状和改革条件而言,第三种思路明显更具实际性和操作性。其中是否建立完善的司法救济保障制度是其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第一,建立明确行政行为效力制度及其行政执行原则,在行政行为符合其相对应无效条件时,行政相对人应当拥有合法的抗辩权。在执行程序中,要明确规定事前告诫程序与比例原则,在对相对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提前告知,并保证当事人自我履行义务的期限,在保障行政强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相对人人事权益的侵害。坚持教育和强制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相结合,建立事前与事中救济制度,完善事后救济制度,并从司法层面保证救济制度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刘培幸。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N].经济信息时报,2006
【行政执行个人简历】推荐阅读:
民事行政执行06-12
行政执行主体09-11
行政执行力11-0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执行《民法通则》对个人合伙登记管理的通知06-16
行政诉讼执行难05-15
独立学院行政执行力05-29
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08-02
行政非诉执行案件08-25
高校执行力行政管理08-03
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