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政执行

2024-06-12

民事行政执行(精选9篇)

民事行政执行 篇1

一、民事行政执行行为的性质

对于民事、行政执行行为 (此处限于民事执行行为) 的性质, 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1.司法行为说。此说学者认为, 民事执行是国家司法机关即法院所实施的行为, 民事执行权是国家赋予的司法职能的一部分, 民事执行行为应当属于司法行为。2.行政行为说。此说认为, 民事执行旨在实现判决所确定的民事权利, 而不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私权纠纷。民事执行权由法院和行政机关共同行使, 在由法院行使民事执行权的场合, 这种权力仍然区别于司法审判权。3.折中说。此说认为, 民事执行行为包含有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 即纯粹的执行行为和执行救济行为。纯粹的执行行为是指执行主体依据执行根据, 基于国家公权利, 采取执行措施, 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 实现债权人权利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执行主体与债务人之间, 遵守的是职权进行主义与当事人不平等主义。常见的执行行为如查封、扣押、拍卖、划拨等即属此例。这种执行行为性质上类似于行政行为。执行救济行为是指执行主体为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争议而实施的行为, 如执行和解、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异议、暂缓执行、执行回转、代位申请执行等。这种行为, 具有司法的消极性和被动性特征, 属于司法行为。

二、民事行政执行行为的意义

我们认为, 在司法权威地下的我国将执行民事、行政执行行为作为司法行为,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来说, 其重要性在于: (1) 这是实现司法公正地需要。 (2) 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3) 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4) 这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三、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根据上述关于民事、行政执行行为性质的探讨, 我们认为, 中国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制定一部统一的强制执行法。

由于执行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因此世界各国都对之十分重视, 并在立法上作出了具体规定。长期以来, 我国将强制执行案件视为民事诉讼案件, 将执行程序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 因而采用了第二种立法体例。但实际上, 除民事判决、裁定外, 需要执行的还有行政判决、裁定以及仲裁裁决、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因此, 应当将执行程序从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 制定一部统一的强制执行法, 对执行机构和人员、执行原则、执行范围、执行管辖、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执行费用的负担以及妨碍执行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以使执行工作有法可依, 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2、取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执行。

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 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我们认为, 这一规定使人民法院实际上成为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从而混淆了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性质, 不利于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也不利于维护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

3、增加执行独立地规定。

宪法、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均规定,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实行执行公开制度。

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均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一律公开进行。与此相适应, 作为司法行为的执行行为也应该向社会公开, 包括邀请群众到执行现场见证, 允许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

5、进一步完善执行措施。

执行措施是否简便易行、富于力度, 对于保证执行工作的有效性和执行任务的完成,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和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定。

6、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活动的监督权。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对于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情况, 应当有权进行监督, 发现有违法行为的, 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如果意见不被接受, 则有权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该上级法院必须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知人民检察院。

摘要:对民事执行行为的认识, 存在司法行为说、行政行为说、折中说三种不同说法, 我国通说认为民事执行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司法行为, 正确认识执行行为的性质,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我国执行制度在发挥保障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得以落实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加以完善。

关键词:民事执行行为,执行难,强制执行法,执行独立,执行公开,执行措施,执行监督

民事行政执行 篇2

华东政法大学2011级政法干警研究生班:黄宁 学号:116100011

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司法工作。说到民事执行,不得不提的就是“执行难”问题,“执行难”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执行难”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法院经济纠纷案件在逐年递增,人民群众越来越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社会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进步,对于人民法院而言,执行工作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执行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性,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化解“执行难”,如何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效率,如何更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对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等问题的研究。笔者从民事执行的概念及相关法律规定入手,结合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对民事“执行难”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加强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民事执行的概念及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司法工作。

《民事诉讼法》第212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但不是必经阶段,因此,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执行必须以生效法律文书为根据。执行根据是执行中的首要问题,没有执行根据,就没有执行的前提和条件,所以,执行必须要以法定机关或机构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为根据。

2、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具有给付内容。所谓给付内容,就是指法律文书中确定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交付一定的财物或者完成一定的行为。如交付货款、履行合同等。交付内容既是执行的条件,也是执行的基础。没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执行就失去了意义。

3、执行必须以一方当事人无故不履行义务为前提。法律文书生效后,原则上都由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间内履行,逾期不履行的,权利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有些法律文书一旦生效后,无论义务人是否逾期履行义务,人民法院都可以进行执行。① 《民事诉讼法》第218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义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第219 ① ①江伟:《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第220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二、“执行难”的表现及原因

(一)“执行难”的表现

从执行数量上看,执行案件日益增多,完成执行难;从执行内容上看,被执行主体困难多,兑现执行难;当事人抗拒执行多,强制执行难;从执行环境上看,受各种非法干预多,顺利执行难;从执行主体上看,工作有差距顾虑多,规范执行难。②

(二)“执行难”的原因

1、立法滞后。比如:人民法院对于推诿、拖延、躲避执行的债务人,依现行法律还无法对之处罚、制裁。我国刑法虽然规定了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民法院在具体运用该条惩治妨碍执行的犯罪人时仍有不少困难。

2、法律欠缺。民诉法关于执行程序的条文仅有34条,内容不确实,条文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无法解决当前执行工作中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近年来,最高院先后也作出了许多司法解释和规定,但由于执行难度越来越大,很多旧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涌现出来。

② ②《“执行难”难在哪里》,载《审判与法治》2006年增刊1,第25页。

3、司法权力的地方化倾向法院难以顺利执行。我国宪法设立的是“一府两院”模式,但事实上法院和检察院从不具有与政府并列的地位。从地方党委组织工作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的领导也就是法院、检察院的领导。法官对政府的依赖性为司法不公提供了温床,执行制度受到严峻挑战。其依附性集中表现为:司法机关的经费仰仗地方政府供给;司法机关的人员升迁、编制由地方政府决定;司法机关的工作条件改善、装备更新有赖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对其有较大的依赖性和服从性。

4、执行队伍建设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执行。首先,执行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影响着案件执行成功的机率。其次,腐败问题是“执行难”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执行人员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私下交往频繁,关系不正常,甚至吃、拿、卡、要,泄露执行秘密,引起人们群众的反感;有的执行人员与当事人或鉴定评估人员串通一气,钻法律空子,偏袒一方当事人,造成裁判不公、执行不当,引起当事人的不满;有的执行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故意不采取执行措施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再次,执行力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执行工作的开展。好多基层法院,在执行局的执行员较少,其他部门的干警也充入到执行中来,照样分配案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执行工作的开展。③

三、完善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任华 《论 民 事执 行检 察 监督 机 制 的建 构》 [ 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81 131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民事执行行为进行监督的活动。民事执行监督需达到以下目的:通过排除民事执行的障碍,纠正不当执行行为等监督措施,保障民事执行的法律效果。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实施法律监督的一部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法律监督,具有本身的特征,现就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必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的客观要求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宪法贼予检察机关的权利,承担维护国家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 12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民事执行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理所当然受到检察机关的监督。执行环节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光有公正的裁判并不能保证合法权益的实现,只有通过执行这一环节才能实现当事人的权益,执行环节往往由于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督而时有腐败现象发生,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对民事执行活进行监督的职责,其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监督,有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

(二)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

近几年来“执行难,执行乱”已日益成为社会上群众反映强烈 的热点问题,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电脑网络等媒体不断报道。一些债权人为追债而去跳楼等、甚至做出报复社会的行为,其已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和损害司法权威,造成这一局面的有多种因素,既有人们素质观念因素和地方部门因素,也有法院执法方面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民事执行的监督机制不理想,导致很多法官在执行方面违法犯罪,法国法学家洛克说过,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应当对民事执行进行监督,除对不当的执行行为提出纠正外,还可以维护正确的执行行为,维护司法权威,同时还可以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因此对民事执行实行检察监督,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这也是社会形势所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如何加强对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

在目前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和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一)加强和完善立法

由于《宪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在具体的法律条文中没有具体规定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权,致使法院认为执行监督是其内部事情,从而排斥和抵触检察机关的监督,因此,有必要对《民事诉讼法》予以修改,增加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权,以及如何行使执行监督权的具体条文,使执行检察监督有法律依据。同时针对执行工作的重要性,有必要专门制定一部监督执行活动的法规,以保证监督执行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任何权力都必须接受监督。2012年3月24日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拟将法院的执行权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修正案草案扩大了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指出,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没有明确规定对民事执行活动和人民法院的调解活动能否实行检察监督。同时201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山西省等12个省区市试行执行监督工作。

(二)检察院采用检察建议进行监督

检察建议是针对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般的程序错误

或应当予以改进的问题,提出纠正或者改进意见的一种监督方式。在执行环节中采用检察建议可有效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在发出检察建议前可先与法院提前沟通,发出检察建议后,要及时跟进,督促落实。

(三)加强民行检察部门的资源配置

要有效对民事执行实行监督,必需具备一定的软件和硬件,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要把一些精通民法、民事诉讼法的高学历人才安排到民行部门,同时针对民事执行案件的增多,相应地增加民行部门的人数。其次要增加民行部门的物质资源,民事执行牵涉面广,过程复杂,要有效监督必需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障。

(四)加强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

针对目前群众法律意识不高的情况,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

度,让群众自觉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要宣传检察机关的职能,让 群众在碰到执行不公的时候,懂得向检察机关申诉,这样才能及 时发现民事执行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力求使每一件民事执行案件都得到公平公正办理,尽量减少社会 的不稳定因素。

五、简单结语

综上所述,就在当代中国建构执行检察监督机制而言, 检察院的监督应有所侧重, 把重点放在法官执行难上。只要对这一部分案件行使积极有效的监督,就有望在一定层面上缓解执行难的严重局面,当然要根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根本上还是在于监督体制的建立以及这种体制的健康运行。尽管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之路漫长而又艰辛,但由于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律的完善,以及人们意识的提高,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必将得到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 1] 江伟 《民 事 诉 讼 法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2007年出版

[ 2] 任华 《论 民 事执 行检 察 监督 机 制 的建 构》,郑州大学学报, 2008年11月期

[ 3] 廖 荣 辉, 潘 建 明 1《论 民 事 执 行检 察 监 督 的 制 度 价 值》,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4): 1111

民事行政执行 篇3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

在执行中应否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首先要弄清执行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婚姻法》第41条规定, “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 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由此, 夫妻共同债务是夫或妻一方或双方为了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具体意见》规定: (1) 夫妻双方约定的由个人负担的债务, 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 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擅自资助与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 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独立筹资从事经营活动的, 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 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除此之外, 均为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婚姻法》第17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 (二) 》第12条、第14条的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范围: (1) 工资、奖金; (2) 生产、经营的受益; (3) 知识产权的受益; (4) 继承或赠与的财产, 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包括:1) 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2) 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3) 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明确了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置权。《婚姻法》第18条, 明确了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 (1) 一方的婚前财产; (2)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除当事人约定外, 夫妻婚前的个人财产不再随着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自动转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19条规定,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 夫或妻一方对外所欠的债务, 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 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二、清偿对外债务与夫妻处分共同财产的冲突

夫妻处分共同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其约定或法院判决、调解均不得对抗债权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双方如无特别约定, 夫妻财产适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对共同债务都负有连带清偿责任。这种连带清偿责任, 不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之间的约定无效, 否则将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 夫妻之间离婚时对财产的分割, 只能对彼此内部有效, 不能向外对抗其他债权人。债权人仍然有权就原夫妻所负共同债务向原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偿还。在执行程序中, 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原则上适用上述规定, 但是, 对于夫妻之间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 其约定仅仅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 即使法院的离婚判决书、民事调解书确定了当事人就共同债务的处理约定的, 也不能对抗其他债权人的权利主张。这点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第18条中已有了明确的规定:“当事人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离婚判决, 就财产分割的处理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 但不能对抗其他债权人。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 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同时,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 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债权人要求执行夫妻中的任何一方, 只要能够证明该债务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 且不为法律禁止的行为即可, 至于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被执行人负举证责任。

三、夫妻共同财产执行的具体径路

1. 法院判决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责任的, 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2. 生效法律文书只确定夫妻一方承担责任, 分别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1)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 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2) 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 仅执行负履行义务一方的财产。

3. 生效法律文书只确定一方承担责任, 但按照《婚姻法》

民事执行申请书 篇4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被申请人: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申请事项:

强制被申请人支付:

1、一审案件受理费__元。

2、货款__元及利息__元。(利息计算标准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3、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__元(暂计__天,从年月日起计算)。

4、执行费用。

事实与理由: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购销合同一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已作出判决,[案号:(20xx)深宝法民二初字第__号],被申请人没有依据判决向申请人支付货款及利息。

现判决于年月日生效,申请贵院予以强制执行。

此致

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2xx年月日

浅析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 篇5

与其他大多以保障债权人利益、实现生效判决为目的的民事执行制度不同,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立足于维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从字面意上看, “豁”具有舍弃、付出代价的意思, “免”则取去掉、除掉之意, 豁免即免除。民事执行财产豁免, 即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 基于保护被执行人基本权利而设置的, 规定被执行人特定财产免予强制执行的制度, 申请执行人债权的实现因法定事由被暂时阻却, 被执行人的特定财产和收入被准予免于执行。 (1)

纵观世界各国立法, 对执行财产豁免制度有不同的表达:美国称“免除财产” (Exempt Property) , 英国法律规定为“不能扣押的财产”, 在日本, 执行豁免财产被称为“不能执行的财产”。虽然称谓各异, 但其本质上都包含通过让度申请执行人利益以保障被执行人基本权利的意义, 概括面言, 均包括以下内涵:一是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前提;二是遵循特定的目的, 即当被执行人最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保护其基本权利;三是存在于执行过程之中, 与执行程序开始、终结时间相一致;四是对执行财产有所限制, 满足被执行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财产和收入是不能被划定为强制执行的范围;五是执行豁免中的财产应当属于被执行人所有, 并经过法官自由裁量而最终确定。 (2)

准确理解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内涵, 还须区分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和债务减免。民事执行财产豁免是民事强制执行的前提, 不存在民事执行豁免范围内的财产才可作为强制执行的对象,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客体独立于强制执行客体之外, 两者共同构成了被执行人的全部财产。因此,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完全不同于债务减免, 它并不包含于执行客体中, 不会导致债务减少或危及债权人的债权总额。

二、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价值

(一) 赋予民事强制执行人权理念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设立之初是从债权实现角度出发, 主要体现强制性。伴随现代法治的进步与发展, 对物的限制执行逐渐替代了对物的完全执行, 人权价值不断与法治精神相契合, 以人为本不仅表现为法治口号, 更体现在立法实践中。任何规范的制定都不允许以剥夺基本人权为代价, 即便对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债务人亦是如此。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正顺应了法律理念从价值偏向走向利益平衡的趋势, 为刚性的强制执行制度注入了柔性的人性的理念, 是对处于权利保障边缘的债务人人权的尊重。

(二) 保障社会秩序持续有序

法院判决通过确立双方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处于不安状态的社会关系, 这仅是暂时恢复社会有序的状态, 对于秩序的长久稳定还需要强制执行的支持。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 而运用强制执行措施促使义务履行, 正是秩序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的体现。倘若执行片面强调债权人利益而将债务人的基本权利置之不理, 反而会孳生和引发更大的无序。因此, 民事强制执行应当包含适当的财产豁免, 以平衡强制执行过度带来的负面效果, 抑制法律的片面和专横, 达到对秩序的长远追求。

(三) 利于增强民事主体的风险防范意识

执行的完成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二是法院依法积极采取执行措施, 实现债权。法院的执行是有条件的执行, 对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与无履行能力而履行不能应该区别对待, 当被执行人不具备履行能力这一条件时, 只能中止执行。任何民事主体, 都应当对可能发生的诉讼和执行存有忧患意识, 理智认识风险, 减少对法院职能的盲目夸大和依赖。民事执行豁免制度正是为民事主体敲响了警钟, 使其增强防患于未燃的风险意识。

三、我国现行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分析

(一) 我国关于民事执行豁免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3条和244条 (3) 明确规定了民事执行财产豁免, 相关司法解释以及行政法规、政策性文件,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具体案件的答复中也有所涵盖。归纳起来, 我国在立法中仅涉及到民事执行豁免财产部分的内容, 包括对自然人财产的民事执行豁免和法人财产的民事执行豁免。

1. 对自然人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

对自然人的执行豁免财产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类:

(1)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以及生活必需品, 包括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在一定期间内所需的食物、燃料等必需品;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等。

(2) 具有专属性和特定精神内容的财产, 包括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以及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

(3)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

2. 对法人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

我国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执行财产豁免规定的内容较为散乱, 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两类:

(1) 为保护第三人合法利益而适用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 包括: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 住房公积金、职工建房集资款,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社会保险基金及社会基本保障资金, 股民保证金, 以及企业工会经费。

(2) 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政策需要而设立的, 包括: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备付金和营业场所、运输工具等, 军费和国防科研试制费, 基于国防保障之需理应豁免, 国家财政预算外资金、国家机关行使管理职能不可缺少的财物和预算内行政经费, 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暖、铁路、交通、广播传媒等为完成公益事业正在使用的或不可缺少的设施或财产, 但清偿以该物担保的债权时除外, 粮棉油收购专项资金, 用证开证保证金、证券经营机构清算账户资金、证券期货交易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二) 我国现行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的不足

1.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尚未形成体系化规范

1991年施行的《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民事执行豁免原则, 直至200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以下简称《查封规定》) 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等才对执行财产豁免制度有所细化, 其中, 有关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规定也不乏散见于其他一些行政法规、政策性文件和最高院针对具体案件的答复中。我国至今仍未出台独立的“强制执行法”, 更没有对执行豁免相关制度的系统规定, 现行民事执行豁免立法相对散乱, 并且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的相关规定仍不够明确, 并表现出凌乱、模糊, 给实际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2.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尚未形成明确的主体范围

《民事诉讼法》仅对自然人规定了民事执行财产豁免, 其后最高人民法院针对个案如何执行的请示或报告作出的批复或答复中, 扩大了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主体, 使得该主体从自然人扩展到法人和其他组织, 然而, 民事执行豁免主体的范围并未因此明确:一方面,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外延并不清晰;另一方面, 当被执行人是法人或是其他组织时, 执行期间若发生债权债务主体变更事由如何确定民事执行财产豁免主体并无定论。

3.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客体范围难以界定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中的客体范围是该制度的核心, 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然而, 我国现行立法仅保守规定执行豁免的临界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基本生活所需, 如此原则性的规定造成了豁免客体的范围难以界定, 给执行机构在贯彻实行执行财产豁免制度规定时制造了阻力。

4.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缺乏程序保障

我国现行立法欠缺对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的程序规定, 造成被执行人在寻求行使权利途径时无章可循, 在权利被侵害时缺少基本的补救措施及救济准则。

四、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的立法完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我国现行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规定过于琐碎单薄, 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然而,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的构建并不是对几个法律条文的简单修改, 而应立足于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 并最终会落实到制度本身的合理构建上来。 (4)

(一) 明确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主体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主体也称为民事执行豁免权人, 包括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家属。

1. 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原则上为生效法律文书上所记载的债务人, 但是, 当执行依据确定之后仍可能出现债权债务主体变更的情况, 这就需要被执行人的权利义务继受人来承担此债务, 同时也获得了被执行人所有的执行财产豁免申请权。被执行人的继受人主要包括遗产继承人、名称变更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法人或其他组织分立、合并后变更新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等, 只要属于被执行人继受人的范围, 均可能因继受被执行人权利义务而成为被执行人。

2. 被执行人所扶养家属

此处的被执行人是针对自然人而言的, 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有“所抚养的家属”。婚姻法涉及的抚养关系包含两类:一类是法定的必然的扶养关系, 即配偶、父母、子女之间;另一类是以扶养人有扶养条件或先扶养事实为条件的扶养关系, 如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 (5) 前者理所当然应作为执行豁免权人, 后者应以被扶养人的生活能力为前提, 不具有当然性。

(二) 清晰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客体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客体是该制度的核心, 关乎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成立和发展。对其标准的设置必须以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为基础。一方面, 应避免标准过宽而导致法律权威减损、债权人债权落空;另一方面, 应避免标准过于狭窄而无法保护债务人的基本权利, 从而与该制度的设立初衷相违背;同时, 制定的标准还应尽量做到具体化, 与执行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风俗相适应。

1. 生活必需费用、生活必需品量化标准

通常情况下, 生活必需费用标准可按照以下原则和程序来界定:若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应以当地标准确定;如当地仅城市居民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欠缺对农村地区的相关规定时, 可以从我国城乡居民差距以及经济发展现状出发, 参照城市居民标准对失地农民实行;同时, 应注意以“当地”和“当时”的实际情况为限。

生活必需品必须严格限定在一般水平之下。依《查封规定》第7条规定:对于超过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 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后, 予以执行。如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较为奢侈, 所用物品具有较高财富意义的, 不应视为生活必须品, 通地对这些非生活必需物品变现, 将所得一部分用于支持生活必要, 其余用于清偿债务。

2. 生产必需费用或必需品

法人的生与死通过破产法来规范, 我们无需赘述, 但是其他组织, 如合伙、个体户等, 通常以生产、加工设备来谋生, 这些都是与其生存权紧密相连的财物, 符合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客体的范围对于这类主体应扩大到生产必需费用或必需品, 以保障强制执行的社会效果。

3. 有关公序良俗的财物

我国现行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立法仅着眼于物质利益的保护, 而缺少对精神利益的保护。虽然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等物品也被纳入豁免客体范围内, (6) 但保护仍不到位。在我国当前的一般风俗下, 如祭祀、礼拜、信仰所用基本物件, 祖传或婚姻纪念品等均具有较重要的精神价值, 但于民事执行立法上尚未得到明确保护。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的客体范围应不仅限于保护被执行人的物质权利、还应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4.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的界定

《查封规定》第6条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 人民法院可以查封, 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但对住房是否为生活所必需的标准未作规定。笔者认为:当被执行人拥有两处及两处以上房产时, 法院应当认定其超出生活所需;当被执行人有且仅有一处住房且不存在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时, 法院应当考虑是否超过生活所需, 其判定方法是, 结合当地建设部门公布的上年度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60%和当地实际经济状况为参考标准。其中, “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60%”的标准应针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 “住宅”的标准应符合《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7)

(三) 具体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申请程序

为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 避免权利滥用,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应依申请作出, 其申请程序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 被执行人在强制执行措施影响到其基本生活生存状况时, 应向法院提出执行财产豁免申请, 说明豁免范围, 提交“财务状况声明”, 被执行人提出申请的时间限于执行程序开始后至执行程序终结前;其次, 法院应对被执行人的现实状况进行调查, 并作出是否准予豁免的决定和准予豁免的范围;再次, 对符合豁免条件的, 法院需向债权人送达“提交豁免请求通知书”, 并附债务人提交的申请书以及“财务状况声明”副本。 (8)

(四) 明确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救济程序

“没有救济的权利非真正之权利”, 为防止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被滥用或未得到保障, 应赋予该制度以救济途径。执行措施侵犯本属于豁免范围的财产或执行措施扩大豁免财产的范围而侵害债权人利益时, 均属于执行行为不当, 应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异议”的规定 (9) 作为救济程序, 被执行人或申请执行人均可依该条款提出异议申请, 法院依法律规定的执行财产豁免客体范围进行审查, 依审查结果作出驳回裁定或撤销、更正裁定。

(五) 引入法官释明义务作为保障

“释明义务”或“释明权”是法官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职责, 是使原不明了者变为明了, 让当事人将自己不完备的陈述、声明、证据补充完备。 (10) 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在我国甚少被当事人知晓, 因此必须强调法院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对执行财产豁免事由的释明义务, 在执行中对可能发生豁免事由时进行告知。当然, 释明并不是对被执行人的偏袒, 而是法院站在中立角度告知当事人应当享有之权利, 避免执行行为与法律相违背。释明义务在执行程序中的合理适用还有赖于法院执行人员普及执行豁免意识、提高业务素质, 从而为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的广泛、合理运用扫清障碍。

摘要: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是基于保护被执行人基本权利设置的一项执行措施, 它在人权价值不断与法治精神相契合的背景下产生, 是对处于权利保障边缘的债务人人权的尊重。我国目前虽对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进行一定的规范, 但因未能形成完备、系统的体系而缺乏可操作性, 完善的民事执行财产豁免制度应包括明确的主体、清晰的客体、具体的申请程序、适当的救济程序, 并引入法官的释明义务作为保障, 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关键词:民事执行财产豁免,民事强制执行,执行异议

参考文献

[1]倪正茂.比较法学探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2]黄松有.强制执行法起草与论证 (第二册)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3]丁巧仁.执行改革理论与实务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

[4]江必新.民事强制执行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0.

[5]严军兴, 管晓峰.中外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 篇6

民事执行监督, 一般指具有执行监督权的机关认为民事执行机关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做出的裁定、决定、通知或具体执行行为不当或者存在错误, 要求其予以矫正的法律制度①。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享有民事检察权的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 从而规范执行行为的制度。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监督主体是依法享有检察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 监督的对象是民事执行机关在行使民事执行权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这里的机关不只包括人民法院, 还包括其他行使民事执行权的机关。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

我国《民事诉讼法》总则中明确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 监督的范围十分宽泛。但在分则中, 只规定检察机关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进行抗诉,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认为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排除了检察院对于执行中的裁定、财产保全裁定、先予执行裁定和破产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权, 导致检察院和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冲突, 造成无法成抗诉或抗诉后被维持的结果, 使得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法律上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 我国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可以对民事判决提起抗诉, 而对于法院作出的与判决具有同等效力的民事调解却没有抗诉权, 这些限制使得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并且法律规定只有上级检察院有权对下级法院提起抗诉, 同级检察院职能通过提请上级检察院的方式实现对法院的监督, 但是这种提请行为并不具有实际执行力, 不能完整地行使检察院的监督权。

三、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依据民事执行活动的实施过程, 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 发出说明理由通知书或者督促执行意见书

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执行条件的限制和被执行人的阻挠, 人民法院或其他执行机关经常拖延执行或超期执行。执行当事人只能请求执行人员实施民事执行行为, 明显处于弱势地位。②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执行当事人的申请, 向人民法院发出说明不予执行、怠于执行、超期执行理由的通知书, 帮助当事人监督执行工作。理由成立的, 检察院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理由不成立的, 检察院应当亲自调查收集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并书面督促法院及时执行。

(二) 直接参与民事执行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收到法院邀请或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 可以直接参与民事执行过程。基于案件的特殊性质, 对于有关重大公共利益、执行当事人人数众多、执行国有资产的案件③, 都允许人民检察院参与执行过程,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对执行过程的监督。

(三) 发出纠正违法执行通知书

检察机关针对执行机关执行过程中中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作出书面纠正意见, 通知人民法院纠正, 从而实现对执行活动的监督④。此时, 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法院、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的申诉, 向执行法院做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法院应当认真对待检察院的纠正通知书, 审查自己的执行活动。

(四) 提出检察建议

当执行人员行为不当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时,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执行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对于这种轻微违法行为, 人民检察院发出的纠正违法执行通知书, 法院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⑤

(五) 提起检察监督

检察监督也称为抗诉, 是指执行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执行法院在执行中做出的终局性裁定确有错误时, 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检察监督意见书,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检察监督可以由检察院主动提起, 也可以根据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的申诉提起, 但此时检察院必须对下级法院的执行进行审查, 却有错误的, 才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在审查期间, 民事执行活动应当暂停, 若上级法院作出维持裁定, 应当恢复执行, 若上级法院作出变更裁定则终止执行。执行当事人不服裁定的, 则可依据再审程序向检察院提起申诉。

(六) 提出检察建议

上级人民检察院依据职权或执行当事人的申请, 认为执行法院作出的程序性裁定确有错误时, 可以直接向执行法院书面提出检察建议,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执行法院应当认真审查该裁定是否不当, 确实存在不当或违法情形的, 应当立即予以纠正;若并无不当或违法情形的, 也应当向检察院说明理由。此时, 检察机关就个案向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书, 能够督促人民法院执行法院或者执行员在法定期限内执行终结, 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⑥

摘要: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我国人民检察院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系到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法治的顺利实施, 但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方式上仍然很不完善, 严重阻碍了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据我国的司法现状, 以执行活动的进行顺序为线索对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给予完善建议。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院,法院,执行当事人

参考文献

[1]谭秋桂.民事执行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牟逍媛.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齐树沽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原则研究 篇7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民事诉讼,检察建议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阶段作出的违法行为, 予以纠正的一项监督制度。[1]它是检察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一个分支, 也是检察制度在三大诉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新《民事诉讼法》修订以前, 理论和实务界对于“如何处理审判和执行之间的关系”, “执行是否属于审判活动”, “人民检察院对于审判享有法律上的监督权但对于执行是否享有监督权”一直争论不休。检察院的观点倾向于尽力扩大检察监督在民事诉讼中的范围和方式, 尤其是在执行当中确立其监督地位, 从而缓解当前“执行难”、“执行乱”的现象。而法院则相反, 极力缩小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空间。由于法检两家对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解存在不同,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分歧, 从以下两个最高院关于执行检察监督的批复中就可体现出来。一是1995年作出的《关于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 认为检察机关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无权抗诉。二是最高院2000年作出的《关于如何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暂缓执行建议问题的批复》, 否定检察机关可以对法院执行过程中暂缓执行进行监督。因此, 加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理论的研究, 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法律体系成为我国当前执行程序立法的当务之急, 而执行检察监督原则则是整个程序的基石。基石的坚实决定了其之上的程序是否稳固、能否给予整个程序以法的安定性。

一、民事检察监督的历史渊源

欲探究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 则必须对其历史渊源有一定了解才能不失事物的本性。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是检察权衍生出来的, 它是检察权的一个分支, 也是检察权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产物。因此, 了解检察权的历史渊源对于我们怎么界定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是大有裨益的。

(一) 国外检察监督制度的历史渊源

在英美法系中, 检察权隶属于行政权, 英美法系中绝大多数国家的检察机关属于行政机关, 检察官在其中扮演政府律师的角色, 且检察官可以代表政府提起一些民事公益诉讼或者参与一些民事诉讼, 但不能行使法律监督权。而与英美法系相对应的大陆法系中, 检察制度最早起源于法国, 检察官在法国最初是作为国王的代理人参与诉讼, 其检察权也属于行政权的范围, 检察院可作为主要当事人提起诉讼, 也可以作为从当事人参加诉讼, 其作用是代表社会或公共利益。例如1947年日本颁布了检察厅法, 将原本附设于各级法院内的“检事局”独立出来, 形成了与法院相对应且独立的“检察厅”, 归法务省管辖, 检察权从性质上讲, 也属于行政权。检察官有权参与婚姻和收养、亲子关系、禁治产等案件的诉讼, 检察官有三种权力, 即提起诉讼的权利、参与诉讼的权力和上诉权, 但不是法律实施的监督者。[2]这与我国的检查制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甚至是在性质上也是有巨大差别的。

(二) 我国检察制度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 自新中国成立后, 在废除民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因此我们的法律制度与建国前是大不相同的。清末民初时, 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在西学东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即民国法律体系。建国后, 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就出现了断层。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此前苏联和东欧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成为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从社会主义国家引入中国。与资本主义检察制度相不同的是, 前苏联的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广泛职权, 可以提起诉讼, 并有权参与庭审, 进行陈述和发表意见;对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提出抗诉, 且有权终止其执行。我国的检察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存在本质的区别。三权分立制度是通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离与平衡来实现监督和制约, 检察权只从属于三权中的行政权, 检察机关成为政府的一个部门, 行使特定的行政权, 这也是造成我国执行机构设置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所在。检察权与审判权、行政权是相并列的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 并不依附于行政权。[3]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立法背景

执行检察监督作为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一部分, 是否需要建立最早源于实践部门。尤其是在民事执行方面, 当“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愈演愈烈, 引起了社会普遍不满, 严重影响了执行权威和司法权威时,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否是‘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固有内涵”摆在了人们面前。尽管理论和实务界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但最后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 扩大了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 确立了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 从而明确的回答了这一争论的立场。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原则是检察机关在行使民事执行检察权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它必须既体现出检察监督制度的基本特点, 又应当体现出执行监督与审判监督的不同之处。

(一) 监督法定原则

检察权是宪法赋予的检察院的权力, 属于公权力的范畴, 与私权是相对应的。公权力的行使范围限于法律明门规定, 它与私权的“法不禁止即允许”相不同。因此, 监督法定原则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授权性原则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其内容应包括: (1) 监督权利法定; (2) 监督方式法定; (3) 监督程序法定。新修改的民诉法对执行检察监督规定得较为粗陋, 且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亟需不断完善以满足实务需求。

(二) 谦抑性原则

谦抑性原则, 检察机关在开展民事抗诉工作中应严格把握抗诉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坚持“慎抗”理念, 不得已而行使抗诉权时, 也应保持必要的克制和适度的收敛, 力求以最小的权力行使成本来实现最大的社会产出效益。[4]这一原则也被引入民事执行检查监督, 其目的在于维护法律的统一实行, 规范法院执行行为, 同时避免执行违法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无法补救的情形。但是, 检察权不能超越其应有的边界, 对法院的执行工作造成干扰, 更不能替代执行权。也不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自身的处分权, 因为民法属于“私法”, 当事人有权自由处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即使是最终的结果不利于当事人的利益, 只要其权力行使不危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检察权都不应过分干预。因此, 谦抑性原则要求包括: (1) 不能以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代替民事执行; (2) 避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不当妨碍民事执行, 保持检察监督谦抑、适当性; (3) 对待执行错误, 应遵循执行权内部救济优先原则, 当事人认为执行活动违法, 在向法院提起异议、申请复议后仍不能获得救济的, 方可申请检察监督。[5]即申诉人申请启动为主, 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为辅。

(三) 同级监督优先与上级监督保障相结合原则

该原则主张在监督案件管辖上坚持同级监督优先, 由与执行法院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就地监督, 即“先行同级监督, 再行上一级监督, 同级监督为原则, 上一级监督为补充”。[6]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认为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有错误裁定和违法行为在民事执行当中, 可以请求同级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同级检察机关监督无效的, 且认为法院执行机构或执行却有错误的, 可以提请上一级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检察权行使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是抗诉, 而抗诉权只有最高检和上级检察院才有监督权, 同级人民检察院只能以检察建议的方式行使监督权。如此, 就会造成检察机关办案力量与办案工程呈“倒三角”, 而大量办案力量在基层检察院, 如此则会增加上级检察院的工作负担也不利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保障。而同级监督优先与上级监督保障相结合原则可以缓解这种“倒三角”的情形, 更好的配置司法资源。

(四) 支持依法执行原则

基于诉讼合作主义的理念, 检察监督不是削弱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而是通过监督来促使执行权更好的运行, 监督之中有支持和合作。[7]我国宪法赋予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 其意义在于, 对于法院违法和不当行为检察院应予以监督;而对于法院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检察院与法院之间又是一种合作关系, 互帮互助、通力维护法制实行和统一。

参考文献

[1]韩索华, 于伟香.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方式研究[3].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 2013:609.

[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主编.民事诉讼法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533.

[3]黄文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立法背景及实施问题研究[C].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 2013:620.

[4]张兴中.民事抗诉谦抑性原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12, 18 (6) .

[5]赵信会.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设计[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9, 10, 17 (5) .

[6]杨荣整, 邱星美.执行救济与检查监督[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5.

论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 篇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今, 随着执行案件的增多, “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痼疾。在生活中甚至出现权利人“拍卖”民事判决书的司法怪状。笔者认为, 在民事强制执行实践中出现的“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 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民事强制执行监督不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对检察机关能否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学术界、实务界肯定者与否定者均有之。为此, 本文拟从监督的角度出发, 探讨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检察监督的价值所在, 并对构建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权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二、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

(一) 民事执行权的本质决定了其必须要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民事执行权是国家执行机关强制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而实现权利人民事权利的权力。它是一种国家公权力。在我国, 民事执行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然而权力与生俱来即具有侵略性、扩张性与腐蚀性, 如果不加强监督, 它就可能成为“脱缰之马”, “异化”成侵害国家利益与国民权益的工具[1]。“现行的执行权运行机制不完善, 关键问题是对执行权的行使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 个人说了算, 很多问题就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执行法官占全国法院工作人员的十分之一, 发生的问题却占了三分之一, 这不是偶然现象, 是一个必然的结果。”[2]同时执行过程中, 执行主体权力较大, 且行使随意性较强, 侵犯当事人权益的情况屡屡发生, 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却无法通过有效的程序、制度来获得救济。如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法院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作出的民事执行裁定一经作出当即生效, 尤其是一旦法院作出的被执行主体的追加、变更、执行异议等涉及实体性权利的裁定发生错误, 当事人对该裁定既不能上诉也不能申请复议, 必然会对当事人或案外人造成重大损害。在执行过程中, 还会出现一些错误执行案外人的财产、超范围执行、执行标的错误等滥用职权的行为, 以及依法应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但不作为或拖延执行, 为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打开了方便之门。

为了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 加强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 1998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用8个条文规定了对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中更加明确规定了在执行过程中高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和指导下, 对下级人民法院执行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指导作用, 并明确了监督的具体方式。但这种监督仅仅是法院的一种内部监督, 缺乏透明度, 且当事人自己则缺乏启动监督程序的权力。而各级党委、人大、新闻媒体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 在严格意义上讲更类似于信访意义上的监督, 难以对执行权的具体运作起到约束作用。

为了更好的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 弥补法院内部监督以及人大等其他监督方式的不足, 有必要明确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通过检察机关的介入, 一方面对执行权滥用的倾向进行有效预防、遏制;另一方面当当事人的权利起受到侵害时, 可以由当事人自己启动监督程序, 使其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及时的救济。

(二) 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责决定了其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这就决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 国家将法律监督权力赋予了检察机关。而上述条文在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同时, 并未对监督的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性的规定。因此, 笔者认为, 应当以此为基础, 对《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中的“审判活动”进行正确理解。这里所称的“审判活动”应当是广义上的概念, 而不仅仅局限于法院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首先从立法上看, 立法将民事执行程序纳入《民事诉讼法》之中。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统率全法。1991年4月2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王汉斌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修改草案的说明》中指出:“执行时审判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关系到法律和人民法院的尊严, 有效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目前有些地方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执行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可见, 在《民事诉讼法》制定当时, 不仅立法上对“审判活动”采用的是广义论, 而且就立法本意上看, 民事执行显然也是包括在民事审判工作和审判活动中的。检察机关的民事执行的监督属于对民事诉讼监督的内容。其次, 从民事审判和民事执行的关系来看,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 两者密不可分, 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依照法定程序保护同一当事人的同一权利。[3]故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作为行使国家法律监督权的专门机关, 有权监督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与执行。检察机关不仅对法院审判活动有权进行监督, 而且对法院的执行活动也有权进行监督。

三、构建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权的几点立法构想

由于现行民诉法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规定, 存在严重的立法漏洞, 要彻底根治执行乱、执行难的问题, 必须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与监督方式进行立法, 并尽可能将其具体化, 以增强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以确保民事诉讼法的统一正确实施, 维护法律权威与司法公正。

(一) 确立执行检察监督原则。

按照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要求, 执行检察监督原则应主要包括:1、法定原则, 即监督权力法定、监督对象、事由法定、方式法定、程序法定;2、中立性原则, 即检察机关要站在国家法制的立场上进行执行检察监督, 而不是当事人的代理人;3、事后监督原则, 即在执行程序结束或某一法律文书 (如执行中止、变更被执行人裁定) 作出之后进行监督。此处的执行程序结束时指某一阶段程序, 而不是全部执行完毕。

(二) 明确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民事执行活动包括执行裁决和执行实施两种。[4]对于执行裁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 检察机关对法院的生效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 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对于执行实施行为进行监督, 则不能采用抗诉方式, 可以采用检察建议方式, 向执行机构指出并要求纠正违反程序法和实体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确保公正执行维护社会正义。对于违法程度较为严重的情形, 则可以向执行机构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当然, 不论是提起抗诉还是提出检察建议、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都要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为前提。没有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检察机关不应主动介入。

综上,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能起到保障和制约两个方面的作用, 对合法的执行依法加以保障, 对违法的执行加以制约, 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构建民事执行程序检察监督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摘要:在我国民事执行实践中, “执行难”、“执行乱”的现象较为突出, 但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时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权, 导致目前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尚无来自外部的合法有效的监督。要切实维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 维护法权权威与司法公正, 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机关,执行监督

参考文献

[1]赵钢.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设计[N].检察日报, 2007-05-22 (03) .

[2]沈德咏.构建执行工作新模式[N].人民法院报, 2001-07-23 (08) .

[3]胡胜, 陈莺, 浅议民事执行监督[N].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21卷第2期

浅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篇9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监督范围,监督方式

正如美国法学家庞德所言,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行”。民事执行制度作为实行法律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没有权力制约的权力必将成为特权。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设置, 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及功能的优越性。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 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执行错误的意见, 从而规范民事执行权合法、合理运行的法律制度。” (1)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有别于法院内部监督, 它既是外部监督也是平行监督, 有利于形成长效、客观、专业的监督机制。

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相对的是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试点通知》) , 检察机关可对五种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即 (一) 人民法院收到执行案款后超过规定期限未将案款支付给申请执行人的, 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二)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或者复议申请, 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复议申请后, 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定的; (三) 人民法院自立案之日起超过两年未采取适当执行措施, 且无正当理由的; (四) 被执行人提供了足以保障执行的款物, 并经申请执行人认可后, 人民法院无正当理由仍然执行被执行人其他财产, 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五) 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学界有不少观点认为, 前述检察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对此, 笔者认为,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应以法律规定为重点, 并作相应的职能延伸。检察权是宪法赋予的监督法律的权力, 其监督范围涵盖民事审判活动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 有学者主张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将前述“审判活动”改为“诉讼活动”。王汉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的说明》中指出:“执行是审判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关系到法律和人民法院的尊严, 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目前有些地方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执行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 检察机关当然有权监督民事诉讼法第三编 (执行程序) 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实施。现在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 民事执行合法性当受检察机关监督。 (2)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 对于民事执行合法性的监督固然要铺开, 但受当前各方面条件限制, 还是要有所侧重。检察机关在行使民事执行监督权时, 务必要将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牢牢把握, 统筹监督民事执行的合法运行。随着检察机关对于民事执行监督水平的提升、监督经验的积累及监督条件的优化, 必将逐步形成权能明晰且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届时, 甚至可以将民事执行的合理性也有条件的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 即只在执行措施具体实施过程中, 对明显有违事理、不符日常生活经验法则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不过, 就目前而言, 监督范围不宜太宽, 具体如下: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执行中止、执行终结和关于执行异议、执行回转所作的裁定和决定等违反法律;人民法院违法实施查询、提取、扣押、查封、冻结、变卖、拍卖、迁出等执行措施;人民法院错误执行了案外人的财产, 未按法律文书确定的标的额执行, 未依法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生活必需品;执行人员在执行活动中存在严重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行为。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民事执行过程中涉及的执行行为较多, 针对不同的情形, 采取的监督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 纠正违法通知书

纠正违法通知书, 是指“检察机关对执行中较严重违法行为作出书面纠正意见, 通知人民法院纠正的一种监督方式。” (3) 至于何谓“较严重违法行为”, 可从两方面衡量:其一是行为性质, 包括凡是能够直接影响执行利害关系人实体权利的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执行行为, 如拒绝执行, 执行措施违反法律等。其二是行为结果, 即执行行为导致执行利害关系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害, 如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人身受到非法限制, 财产无故减损等。由此, 可大致分为四类:1.执行人员不按照法律文书执行, 或没有执行依据而违法强制执行的。2.截留、扣押已执行的财物不交付申请执行人;3.贱价拍卖, 变卖被执行人财产;4.执行人员违反职务廉洁规定。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 (试行) 》可知, 检察机关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调查完毕后, 对于确有渎职违法行为, 但是尚未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法向执行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并将证明其渎职行为的材料移送法院相关部门处理。对于确有严重违反法律的渎职行为, 虽未构成犯罪, 但被调查人继续承办案件将严重影响正在进行的执行活动的公正性, 且执行法院未更换办案人的, 应当建议更换办案人。

(二) 抗诉

执行监督中的抗诉是指, 执行法院的上级检察机关认为执行中涉及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实体权利的执行裁定确有错误, 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抗诉书, 要求重新裁决的监督方式。对此, 有学者建议, 用其他名称代以前述监督方式, 因为“抗诉”的说法与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相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己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在执行程序中做出的裁定, 不属于抗诉的范围。因此, 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做出的查封财产裁定提出抗诉, 于法无据,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于坚持抗诉的, 人民法院应通知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暂缓执行建议问题的批复》载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提出暂缓执行的建议没有法律依据。”

笔者认为, 没有必要另起他名以实现检察监督权。因为“从程序上讲, 执行裁决权和审判权适用的程序是完全一致的, 都具有精密性、慎重性、公开性等特点, 是完全意义上的诉讼程序。对执行裁决权的监督方式可以采取与审判监督程序基本相同的检察监督模式。” (4) 即以抗诉方式对其进行监督, 对有再审必要的执行裁定, 启动再审程序重新审查。随着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两高对该问题的愈发重视, 就前述分歧达成统一意见只是时间问题。

(三) 检察建议

检察机关对轻微违法的执行行为, 可以通过向执行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从监督效率和监督成本的角度出发, 检察建议由执行法院的同级检察机关提出较为妥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检察建议一直被认为柔性有余, 而刚性不足。为了增强检察建议的效力, 《试点通知》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检察建议后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回复意见有异议的, 可以通过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正确的, 应当监督下级人民法院及时纠正。”然而, 检察建议仅适用于前文提及的五种情形。考虑到轻微违法的执行行为的瑕疵较小, 且不具明显的违法性。 (5) 笔者认为, 结合检察建议在实践中较易被法院接受的特性, 其可更灵活地被运用于未对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害的轻微违法情形。

(四) 检察公函

检察公函是检察机关为督促法院改善、更正和消除不当执行行为, 用以商调工作, 询问答复的文书。不当的执行行为主要涉及执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较难被证明, 且是否不当具有一定主观性。 (6) 故只能以原则性标准加以区分:1.无充分证据证明的怠于执行或消极执行;2.严重不文明执法;3.有违法律职业准则或者社会公共道德, 侵犯公民、集体、国家权益的其他不当行为。

(五) 现场监督

是否有必要进行现场监督, 学界就该种方式基本持肯定态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应人民法院邀请或当事人请求, 派员参加对判决、裁定的强制执行, 发现问题, 向人民法院提出。”有学者还认为, “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执行当事人人数众多、执行国有资产的案件, 都可以允许人民检察院参与执行过程。” (7)

对此, 笔者认为, 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检察院享有了民事执行权。赋予人民检察院民事执行参与权, 是便于在特殊案件的执行过程中, 更好行使监督权。不过, 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共识是, 检察机关在监督民事案件时, 应当遵循“事后监督”和“克制歉抑”的原则, 否则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及异化, 违背制度设置之初衷。何况执行现场情况复杂, 可能存在无法预见的因素, 检察机关在场时若未能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事后再进行监督就会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所以, 即便在特殊情况下, 检察机关是否有必要现场监督法院执行仍是值得商榷的, 笔者倾向于持否定态度。

(六) 立案查处

在执行监督过程中, 检察机关发现执行人员存在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情形的以及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贪污受贿等其他犯罪行为的, 应协调相关部门, 积极展开调查, 充分发挥职能, 促进司法公正。

值得注意的是,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在运作时应严谨审慎。“一定要只能赋予检察机关程序性权力, 而不是实体性权力, 也就是说不能有终局性的权力。” (8) 监督审判者不能成为审判者, 因为审判监督本身便是对监督权的最好监督。换言之, 检察机关只是监督程序的启动者, 而非最后的裁判者, 决定权依然要归于法院。

参考文献

①田凯:《执行监督论》, 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第140页。

②王永芬:《浅析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实践探索》, 载《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2期。

③王军:《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初探》, 载《检察实践》2001年第2期。

④韩丙振:《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⑤许方钱:《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 载《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⑥孙伟峰:《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载《法制与社会》, 2012年第1期。

⑦李奎卿、刘怀印、张新华:《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对人民法院立案及执行的监督[》, 载《检察实践》2001年第6期。

上一篇:电机系统下一篇:个案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