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精选12篇)
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今, 随着执行案件的增多, “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痼疾。在生活中甚至出现权利人“拍卖”民事判决书的司法怪状。笔者认为, 在民事强制执行实践中出现的“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 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民事强制执行监督不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对检察机关能否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学术界、实务界肯定者与否定者均有之。为此, 本文拟从监督的角度出发, 探讨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检察监督的价值所在, 并对构建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权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二、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
(一) 民事执行权的本质决定了其必须要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民事执行权是国家执行机关强制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而实现权利人民事权利的权力。它是一种国家公权力。在我国, 民事执行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然而权力与生俱来即具有侵略性、扩张性与腐蚀性, 如果不加强监督, 它就可能成为“脱缰之马”, “异化”成侵害国家利益与国民权益的工具[1]。“现行的执行权运行机制不完善, 关键问题是对执行权的行使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 个人说了算, 很多问题就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执行法官占全国法院工作人员的十分之一, 发生的问题却占了三分之一, 这不是偶然现象, 是一个必然的结果。”[2]同时执行过程中, 执行主体权力较大, 且行使随意性较强, 侵犯当事人权益的情况屡屡发生, 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却无法通过有效的程序、制度来获得救济。如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法院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作出的民事执行裁定一经作出当即生效, 尤其是一旦法院作出的被执行主体的追加、变更、执行异议等涉及实体性权利的裁定发生错误, 当事人对该裁定既不能上诉也不能申请复议, 必然会对当事人或案外人造成重大损害。在执行过程中, 还会出现一些错误执行案外人的财产、超范围执行、执行标的错误等滥用职权的行为, 以及依法应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但不作为或拖延执行, 为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打开了方便之门。
为了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 加强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 1998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用8个条文规定了对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中更加明确规定了在执行过程中高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和指导下, 对下级人民法院执行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指导作用, 并明确了监督的具体方式。但这种监督仅仅是法院的一种内部监督, 缺乏透明度, 且当事人自己则缺乏启动监督程序的权力。而各级党委、人大、新闻媒体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 在严格意义上讲更类似于信访意义上的监督, 难以对执行权的具体运作起到约束作用。
为了更好的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 弥补法院内部监督以及人大等其他监督方式的不足, 有必要明确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通过检察机关的介入, 一方面对执行权滥用的倾向进行有效预防、遏制;另一方面当当事人的权利起受到侵害时, 可以由当事人自己启动监督程序, 使其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及时的救济。
(二) 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责决定了其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这就决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 国家将法律监督权力赋予了检察机关。而上述条文在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同时, 并未对监督的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性的规定。因此, 笔者认为, 应当以此为基础, 对《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中的“审判活动”进行正确理解。这里所称的“审判活动”应当是广义上的概念, 而不仅仅局限于法院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首先从立法上看, 立法将民事执行程序纳入《民事诉讼法》之中。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统率全法。1991年4月2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王汉斌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修改草案的说明》中指出:“执行时审判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关系到法律和人民法院的尊严, 有效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目前有些地方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执行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可见, 在《民事诉讼法》制定当时, 不仅立法上对“审判活动”采用的是广义论, 而且就立法本意上看, 民事执行显然也是包括在民事审判工作和审判活动中的。检察机关的民事执行的监督属于对民事诉讼监督的内容。其次, 从民事审判和民事执行的关系来看,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 两者密不可分, 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依照法定程序保护同一当事人的同一权利。[3]故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作为行使国家法律监督权的专门机关, 有权监督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与执行。检察机关不仅对法院审判活动有权进行监督, 而且对法院的执行活动也有权进行监督。
三、构建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权的几点立法构想
由于现行民诉法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规定, 存在严重的立法漏洞, 要彻底根治执行乱、执行难的问题, 必须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与监督方式进行立法, 并尽可能将其具体化, 以增强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以确保民事诉讼法的统一正确实施, 维护法律权威与司法公正。
(一) 确立执行检察监督原则。
按照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要求, 执行检察监督原则应主要包括:1、法定原则, 即监督权力法定、监督对象、事由法定、方式法定、程序法定;2、中立性原则, 即检察机关要站在国家法制的立场上进行执行检察监督, 而不是当事人的代理人;3、事后监督原则, 即在执行程序结束或某一法律文书 (如执行中止、变更被执行人裁定) 作出之后进行监督。此处的执行程序结束时指某一阶段程序, 而不是全部执行完毕。
(二) 明确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民事执行活动包括执行裁决和执行实施两种。[4]对于执行裁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 检察机关对法院的生效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 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对于执行实施行为进行监督, 则不能采用抗诉方式, 可以采用检察建议方式, 向执行机构指出并要求纠正违反程序法和实体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确保公正执行维护社会正义。对于违法程度较为严重的情形, 则可以向执行机构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当然, 不论是提起抗诉还是提出检察建议、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都要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为前提。没有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检察机关不应主动介入。
综上,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能起到保障和制约两个方面的作用, 对合法的执行依法加以保障, 对违法的执行加以制约, 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构建民事执行程序检察监督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摘要:在我国民事执行实践中, “执行难”、“执行乱”的现象较为突出, 但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时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权, 导致目前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尚无来自外部的合法有效的监督。要切实维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 维护法权权威与司法公正, 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机关,执行监督
参考文献
[1]赵钢.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设计[N].检察日报, 2007-05-22 (03) .
[2]沈德咏.构建执行工作新模式[N].人民法院报, 2001-07-23 (08) .
[3]胡胜, 陈莺, 浅议民事执行监督[N].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21卷第2期
[4]江伟, 常廷彬, 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N].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第13卷第5期.
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 篇2
摘 要:
2013年实施的修改后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权,但监督权的范围和具体监督方式并未具体规定。本文结合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和“两高”会签文件,并参考部分地方检法会签文件,通过对当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现状的总结,分析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进而论证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和方式。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检察建议
2013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的民事诉讼法第235条明确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至此,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权“名正言顺”。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现状
2011年两高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选定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41个试点单位开展民事执行活动监督试点,试行后,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各试点单位共受理执行监督案件2115件,审查处理1589件,立案1480件,其中发出检察建议1366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65件,采取其他监督措施154件。检察建议被采纳1216件,纠正违法59件,其他监督意见获采纳71件。[1]
目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中,检法之间对《通知》在认识上尚存在一定分歧,主要体现为检察机关应当以监督为主还是支持和促进法院执行为主,启动监督程序是否仅限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检察机关调阅执行案卷、调查案件方式、检察建议书发向对象、监督程序提起时间等如何确定等。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原则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确立了检察监督应当遵循依法监督、当事人穷尽救济、监督谦抑等原则。
(一)依法监督原则
依法监督原则是指检察机关在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时,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监督条件的案件,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和方式予以监督。其包含两次含义,一是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只要发现有违反国家法律统一和正确实施的情形,检察机关就应当进行监督,而无需当事人申请,二是检察机关的监督应建立在自身合法的基础之上,不仅体现在对民事执行监督的程序合法上,还体现在监督活动的具体实施方面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二)当事人救济途径穷尽原则
民事诉讼法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设置了执行救济权,包括程序上的救济和实体上的救济,比如向法院提出异议、复议或异议之诉等。因此,对法院正在进行的异议、复议审查或审理的异议之诉不宜进行监督,只有在这些救济程序结束后方可进行法律监督。不过对此也有例外,田凯教授认为,“通过异议之诉寻求救济的案件少之又少,有些法院执行部门以当事人有救济途径为借口,对执行异议不予认真审查,徒增当事人诉累,因此对执行活动及当事人救济过程中法院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笔者赞同田凯教授的意见,司法实践中,的确存在部分执行人员的消极不履行职责行为,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对此种严重违法行为,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应予以监督纠正。
(三)监督谦抑原则
“两高”制定《通知》后,部分试点检察院认为检察机关有权对民事执行工作进行广泛地监督,少数试点法院、检察院甚至突破文件,对案件来源、监督方式等方面超出文件规定精神,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和情况即使是在民事诉讼法修改后也不太适宜。目前,“即使最坚决的加强检察监督论者也认为应当遵循监督谦抑原则,否则可能造成实践中各行其是、胡乱监督的情况发生,产生与立法原意相背离的后果,因此应慎之又慎”。[3]强调检察机关通过排除民事执行中障碍的方式进行民事执行监督,对法院执行活动予以支持,尤为重要。[4]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与对象
民事执行监督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广义说主张民事执行活动中的检察监督不仅针对法院执行部门,而且针对应该接受检察监督的执行活动中的当事人。[5]狭义说主张检察院作为公权力机关,其监督范围应限定于法院的执行活动,其乃检察权对执行权的制约。[6]
笔者认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主要指向公权力,并不直接针对私权利。因此,在民事执行活动中,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对象针对法院以及作为当事人参与到执行活动的当公权力主体。
(一)法院作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象
法院作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象时,检察监督范围又可细化为对违法执行行为的检察监督、对不当执行行为的检察监督以及对涉嫌职务犯罪的执行人员的检察监督。
1、对违法执行行为的检察监督
执行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执行主体违法、执行程序违法、执行裁定超越审判权、执行裁定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7]其中不具有执行资格的执行主体执法或执行人员违反回避制度等执行主体违法情形较为少见,最常见的为执行程序违法和执行裁定超越审判权。
2、对不当执行行为的检察监督
执行人员对判决的执行不仅应当严格执行法律,而且应当以高效、文明、合理的方式行使,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执行目的。常见的虽不违法,但却不当的执行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明显消极执行行为;二是滥用执行权损害公民、法院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三是严重的不文明执法行为;四是违反法律职业道德的执行行为。
应当指出的是,检察机关对于法院民事执行中存在的不当执行行为行使检察监督权时,一般通过现场监督方式实施,在以其他方式实施时应当慎重处理。只有不当执行行为社会影响较大,严重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而法院内部又不予处理时,检察机关方得行使检察监督权。 (二)其他公权力主体作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象
我国同法国[8]类似,有关国家机关不履行司法裁判确定的义务,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属于检察机关监督范围。另外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功能来看,检察监督不仅承载了解决“执行乱”的功能,而且部分承担了解决“执行难”的功能,“两高”在《通知》第五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对于国家机关等特殊主体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因不当干预难以执行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相关国家机关等提出检察建议。
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检察建议是“两高”《通知》中明确规定的执行监督方式,也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监督方式。除此之外,当前地方检察机关采用较多的监督方式还有:纠正违法通知书、现场监督等,至于抗诉能否作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尚未出现先例,学界也存在争议。
(一)检察建议
根据《通知》,检察建议分两种,对法院的检察建议和对其他公权力机关的检察建议。程序上,《通知》中要求检察机关对符合监督情形的民事执行活动,应当经检察委员会决定并通过提出书面检察建议的方式对同级或下一级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监督对象是公法意义上的公权力义务主体,可向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发检察建议。
(二)提起抗诉
检察机关能否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错误抗诉,关键取决于该裁定错误能否通过再审予以纠正。“应当看这种裁定是否在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基础之上,创设、变更或消灭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如果民事执行中的裁定创设、变更、消灭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应当纳入民事抗诉范围,反之就没有必要通过再审纠正,不需提出抗诉”。[9]笔者赞同该观点,即民事执行程序中的裁定如果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消灭,检察机关就有权将其纳入抗诉范围。因为法院在执行活动中就有关争议所作出的错误裁定,性质上仍属于一种审判行为,能够通过再审予以纠正,检察机关可因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行使抗诉权,启动再审程序,以撤销违法的`执行裁定。
(三)现场监督
现场监督,其实质上是事中监督,是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参与民事执行。主要依据是1990年9月《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实践中,通常是由法院或地方党委、人大安排,对民事执行中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检察机关派员到执行现场,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向执行机关提出建议或意见。现场监督的实时性对于保障法院执行的顺利开展,保障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均具有良好效果,因而适用较为广泛[10]。
从民事执行实践的需要来看,可对以下执行实施行为实施现场监督,一是容易形成争议且出错后果难以弥补的执行实施行为,如标的物评估、拍卖、变卖或以以物抵债行为等;二是容易形成争议且相关证据难以固定的执行实施行为,如责令退出土地、迁出房屋等执行行为;三是执行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由检察机关进行现场监督的执行实施行为。[11]除此之外,对于涉及国家、集体及社会公共利益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上级机关要求进行现场监督的、人民法院邀请的也可以采取现场监督形式。
(四)纠正违法通知书
检察机关针对法院执行程序明显违法、后果严重的执行行为或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出检察建议法院不予采纳或回复,或者存在明显错误的案件,使用抗诉方式无法及时纠正的情形下,可采用纠正违法通知书方式予以监督。
注释:
[1]李娜:《全国4年受理民行执行检察案34599件》,载于《法制日报》2012年6月5日第5版。
[2]田凯:《执行监督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第174页。
[3]参见江必新:《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讲座》,法律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第226-227页。
[4]参见肖建国:《民事执行中的检法关系问题》,载于《法学》2009年第3期。
[5]杨荣馨:《略论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载于《人民检察》2007年第13期。
[6]谭秋桂:《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分析》,载于《人民检察》2008年第22期。
[7]参见田凯:《执行监督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第176-177页。
[8]在法国,检察官承担收集债务人情报,帮助司法执达官解决公共机构以及应当接受行政和司法监督的机构以保密义务为借口而设置的障碍。法国检察官在民事执行中的监督职权,是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对执行效果的保障,主要体现为司法官的身份和职权帮助执达官排除执行中的障碍,从而使得判决或其他执行依据得以执行。参见张剑文:《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论与实践―以制度创新为视角》,载于《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2009年7月,第332-333页。
[9]参见张步洪:《新民事诉讼法讲义》,法律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第189页。
[10]郑州市检察机关对对债务人长期不履行债务的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因检察机关的介入缓解了被执行人的抵触情绪,使得案件顺利执行,法院认识到检察机关进行执行监督可以增强执行公信力,主动要求检察机关进行监督。向当事人讲明检察人员的身份和职责,明确法院的执行主体地位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地位,对法院的执行活动只建议不指挥。检察人员填写《民事案件现场执行监督表》,由法院执行人员、检察人员和当事人签名,保障现场执行监督的规范性和记录的真实性。“自2003年新密市院开展现场执行监督以来,郑州市两级院共进行现场监督69起,发现和纠正执行不当行为32起,有效规范了法院现场执行行为”。 参见田凯:《执行监督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第162-164页。
[11]谭秋桂树:《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分析》,载于《人民检察》20078年第22期。
★ 检察监督申请书
★ 检察建议书
★ 检察发言稿范文
★ 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论文
★ 检察 个人总结
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思考 篇3
内容摘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检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订,确立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对民事检察工作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由于规定高度概括和抽象,实践中难以操作,鉴于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试从监督原则、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程序等方面入手,就制定统一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规范作一探讨,以期对检察监督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民事诉讼 执行监督 制度构建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扩大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范围,确立了检察院的调查核实权,细化了当事人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的几种情形,对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体系化革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执行活动的现实需要
民事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执行程序规范不够完备、执行权的分配不够合理、部分法律规定不明确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执行难”。但社会各界对执行问题的责难,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掺杂了主观因素的“执行乱”现象。近年来,在执行环节,执行法官违法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的数据,涉及法官违法违纪的案件,有近一半是执行人员的违法犯罪。“执行乱”现象的泛滥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成为司法不公现象的重要体现。究其原因,监督措施的不到位是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二)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权力制约的必然要求
1﹒检察机关的职能特性,客观上决定了人民检察院能够针对执行程序的特点进行监督。执行程序包含了异议审查、裁决、查封、扣押、拍卖、执行款物的移交等一系列过程,每一环节的纰漏和错误都会增加纠正的难度甚至难以逆转。因此,需要建立针对个案的、具体的纠错机制。综观我国的机构设置,检察院与法院层层对应,对审判程序监督的同时可实现对执行程序的个案监督。
2﹒检察院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有专业的人员配置和长期规范的运作机制,有职责亦有条件对执行程序进行专业的、具体的、经常性的监督。执行权是一种公权,可以对其有效制约的监督权也应该是一种公权力。法院的执行工作表现为一个一个的具体案件,当事人、社会对执行工作的意见也体现在具体的执行个案上。因此,对于执行工作的有效监督,必须是对具体案件的具体监督。执行程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涉及众多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及证据的认定问题,对执行工作的监督也是关于法律适用的专业监督,能够承担起执行的外部监督重任的机构,必须是一个专业的法律机构。法院的执行工作是经常性的,相对应的监督工作也应当是经常性的。因此,作为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由法律专业机构对执行工作进行具体监督、专业监督、经常性的监督,就外部监督而言,只有检察院是最为合适的机构。
3﹒检察机关对执行程序的监督,有利于将其与对审判程序的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的整体效应,提高监督实效。在对执行案件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发现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对该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或对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提出纠正意见。同样,在办理申诉案件时,也能从中发现执行问题的线索,从而纠正执行中的违法或不当,使执行监督与诉讼监督紧密衔接,促进司法公正。
(三)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价值追求的应然选择
民事执行程序是一种诉讼程序,其也应当具有自身的程序价值,我们不能只承认诉讼过程的程序公正,而同时否认执行过程的程序公正。民事执行程序公正可以导致实体公正,要保障民事执行程序的公正,必须要有完善的执行监督机制作支撑。民事执行贵在迅速、贵在效率,效率是民事执行程序的生命。效率应是公正前提下的效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公正才是满足效益最大化的要求。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公正的实现,同时也不会降低效率价值追求。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执行效率的保障体现在,尽管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可能在执行过程中会增加程序和费用,表面上会降低执行的效率,但是可通过检察监督来限制和防止执行人员的恣意、专断和随意,减少执行错误,确保执行的公正。执行监督主要针对违法、错误的积极执行行为的监督,也针对玩忽职守,拖延不执行的监督,这恰恰有利于提高执行的效率。对执行机关来说,要保证执行的公正和效率,除了自身严格要求外,恰当的外部监督就成为必要,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已是毋庸证明的真理。
二、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法律依据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由原来的“民事审判活动”延伸为“民事诉讼”,对民事检察工作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用“诉讼”替代“审判”,是否意味着检察机关将不仅针对法院的审判行为进行监督,同时还负有对诉讼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甚至案外人进行诉讼监督的职责。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部分确立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35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肯定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权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但是,从制度自身的完善来看,目前这一笼统性的规定可能给检察机关执行监督工作带来诸多困惑和障碍。一方面,制度自身尚缺乏许多必备性要素,如监督对象、监督权启动方式、监督的具体手段和相应的法律效果等都未明确;另一方面,执行当事人的执行救济权、法院对执行活动的内部监督机制、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权三者之间的作用界限、适用条件及顺位关系等均有待厘清。从权力行使与私权自治的关系来看,允许检察机关以公权主体的身份介入当事人、案外人等私权主体的自治领域,则不仅要遵循法定原则,亦须恪守比例原则和适度原则,而这些原则的贯彻皆有赖于对权力行使条件及程序的精心设计。
三、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想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主要原则
1.有限监督原则。民事执行涉及私权的处分,依照民事诉讼的“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及诉讼权利。因此,检察机关一般不应当主动介入。在监督案件的类型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一种有重点选择的监督,应主要关注可能有错误的判决、裁定,以及可能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应把监督的重点放在案件的合法性上,即对违法的执行行为采取监督措施予以纠正。
2.同级监督原则。在目前的审判监督程序中,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是一种上对下的监督,而对执行程序的监督,应确立同级监督的原则,即由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样既能确保由熟悉案情的人民检察院行使抗诉权,又有利于提高抗诉的效率,确保执行程序的高效性。
3.以事后监督为主、事中监督为辅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对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应贯彻事后监督的原则,即在执行程序结束或某一法律文书(如变更被执行人、中止执行裁定等)作出之后,其中程序结束是指某一阶段程序,如受理、准备程序之后,而不是全部执行完毕。除了一般地采用事后监督的方式外,适当情况下可以进行事中监督,但仅限于对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主要是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执行裁决违法,是指法院作出的涉及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裁定和决定,其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违反法律的规定,如关于不予受理、中止执行、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措施的错误裁定、决定等。二是执行措施违法,包括执行措施违反法定程序、执行措施违背了生效民事判决中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以及滥用执行措施,给当事人和案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的启动
在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应尽量保持谨慎态度。执行监督程序的启动,应以执行当事人申请启动为原则,以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为例外,适当时候可以依照人民法院要求介入。民事执行活动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当事人对私权享有处分权,包括对实体权利的处分权和程序权利的处分权。为了避免不当干扰当事人处分权,执行检察监督的启动程序原则上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案外人认为执行中作出的裁定、决定错误以及法院执行侵害其合法权益提出申诉的,检察机关应当受理。当执行裁定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检察机关发现执行人员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情况时,检察机关有权依职权启动执行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在遇到执行问题无法解决时,要求检察机关介入时,检察机关可以介入。
(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一是抗诉。抗诉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权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式。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里的生效裁判不仅包括审判程序中产生的裁判文书,还应包括执行程序中形成的终局裁判法律文书,如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等裁定,这些裁判权与审判程序中的裁判权在性质上并无二样,都同样可能出现错误。
二是检察建议。检察建议作为一种同级监督机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抗诉这一“上抗下”的监督模式所导致的检察监督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所以,对不适宜以抗诉方式启动再审纠正的裁定、执行决定及具体执行实施行为,以及虽可再审但检法协商一致的,可以检察建议的方式要求执行法院及执行法官重新进行审查,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三是发出纠正违法执行通知书。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存在较严重的违法行为时,有权指令同级人民检察院向该人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该人民法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违法行为。
四是现场监督。对于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或群体性的执行案件,由于涉及法律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在此情况下,检察机关可以派员到执行现场监督执行。一是可以促进执行人员认真对待执行程序;二是可以使检察机关及时发现执行错误之处,提出改正意见,避免更大的后果;三是检察机关可以帮助法院向执行当事人做一些解释说服工作,对试图抗拒执行的当事人形成威慑,甚至可以成为执行中发生的一些事件的见证人。
五是督促执行。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存在拖延执行、执行不力情况的,经查证属实,应当向该人民法院发出要求说明不执行理由书,如果认为法院不予执行没有正当理由,检察机关有权监督该人民法院及时采取相应执行措施。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存在拖延执行、执行不力情况的,经查证属实,有权指令其同级人民检察院向该人民法院发出要求说明不执行理由书,督促法院及时采取相应执行措施。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建构 篇4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功能定位的修正
“法律是根据人们欲实现某些可欲的结果的意志而有意识地制定的。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 即一种实际的动机”。[1]可见, 法律制度建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均建立在准确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国内适用的成效甚微, 正是因为司法机关对于该制度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因此, 在建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对执行监督目的的定位。
其实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理由看, 引入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其实是同时针对执行难以及执行乱两大问题的, 可谓双管齐下[2]。对于法院的执行活动, 检察机关既予以监督, 也予以支持。实际上“支持”即指检察院通过执行监督缓解法院执行难问题, 此种定位是存在偏差的, 立法者应作出调整。
( 一) 促进民事执行权的规范化以建立司法权威———解决“执行乱”问题
在《宪法》中,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有两类: “社会治理性监督”、“公权制约性监督”。社会治理性监督即指公诉权, 为了保护法益而提起诉讼。后者才能看做在程序法上有独特价值的检察职能, 以公权力为监督对象。
限于解决执行乱问题的理由: 一是若检察机关承担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功能, 势必将检察权的监督范围扩大至被执行人行为, 这无疑偏离了公权制约性监督权的应有之义, 同时也增大了检察院的职能负担。
二是支持功能是为了让检察权成为法院职能的补充, 如果凡是法院职能不能实现的情况, 都首先依赖于检察权的补充, 则变相篡夺了法院本身司法权和削弱执行权威。若希望通过检察权的支持对被执行人形成震慑, 大可从执行措施本身入手, 加强执行权的强制力保障机制, 强化执行权威。再者, 在司法精英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下, 检察权不宜受到过多的职能扩充, 成为“全能”检察权。只要民事诉讼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均要求检察权承担查漏补缺的角色, 会导致检察权变为“制度口袋”, 也可能造成司法权不断弱化、检察权不断膨胀的局面。最后, 司法实践中检察权难以承担起如此沉重的司法期待, 基于检察职能的繁杂已经使检察权严重分化, 不堪重负, 实在不宜赋予其更多的职能。
( 二) 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被执行人行为的例外监督
基于上文分析,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主要是制约公权力, 因此一般不针对被执行人行为进行监督。然而, 基于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例外地检察机关可以监督被执行人行为。民事执行程序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执行当事人, 当事人自治因素占据重要地位, 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容易处于不利地位。如执行当事人以合法外衣掩盖非法目的, 典型的就是在申请民事执行的时候实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一方面, 除了承担着制约公权力的监督职能, 检察机关还是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承担公共职能; 另一方面, 检察机关也被赋予了一定的公共职能, 承担着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 如《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 ( 2013) 第41 条第一项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对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予以监督”。
因此无论是执行行为本身还是被执行人行为损害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 检察机关都应当发挥其监督职能, 予以纠正。当被执行人行为损害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 检察机关可以例外地针对被执行人行为实施其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
二、法治系统工程视域下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建构
法治系统工程是基于系统法学研究方法论的制度建构技术, 系统法学的研究命题为“机制主义”, 将其研究范围由静态的存在研究, 扩展为动态的演化研究, 主要包括法系统的“调节机制研究”和法系统的“演化研究”。系统法学方法论可以结合现有的法律制度发挥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的最优效能, 节省司法资源。
接下来笔者将会运用法治系统工程方法论对民事执行监督程序进行最优化设计, 注重民事执行监督在监督体制的作用, 立足各法律制度的互动协调与相互借鉴关系, 基于法律理念与实证的质化与量化统一, 参照各司法改革时期的法律文件呈现的制度尝试, 完善制度末端救济, 最终实现对民事执行监督程序的整体把控。
( 一) 基于功能定位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与方式界限
1.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此次试点工作主要在于解决消极执行行为在法院风行的现象, 并且以正面列举的方式难以囊括所有类型。此外, 把“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执行行为”归为依申请的情形, 实则不符合检察机关的最本质民事监督职能, 其应有的职能主要是社会公共利益与更高阶的国家利益。虽然此类执行行为属于检察监督的范围, 但不应归类于依申请监督的范围。既然该制度旨在遏制“执行乱”问题, “执法乱”者则有违法执行之意[3], 监督的范围应该只针对法院的执行活动。
而且, 监督的具体事项应为法院执行活动的违法情形。一方面虽然理论界将法院执行活动的违法情形进行分类:“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4], 但正面的列举难以穷尽司法实践中层出不穷的违法情形, 而且无论是针对“事”或“人”的监督, 都属于执行活动的违法情形。另一方面, 《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 ( 2013) 第102 条指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的行为, 俨然把“法”限定解释为法律, 存在立法缺陷。民事执行规范不仅规定于法律中, 还大量零散地规定于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因此, 违法应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
2.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目前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只确认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为抗诉, 但《试点工作的通知》则认可了检察建议在有限范围内的应用。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还规定了纠正违法通知书、建议更换办案人、移送立案三种方式。司法实践中一些地区还采用了现场监督、促成执行和解等方式, 个别地区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创新如上海市检察院采用的检察公函、类案监督等方式。[5]
首先, 抗诉和移送立案查处的方式已经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 其运作机制也较为成熟, 本文不予讨论。其次, 现场监督与促成执行和解的方式是立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 应不予采纳。此外有提倡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案件; 事关地方经济发展, 党委政府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参与的执行案件[6], 此种分类是基于行政管理与政治维稳的思维而提出, 使法律制度的建设介入行政权。况且从经济成本来看, 事中监督要求检察机关派遣人员进行全过程监督, 对检察机关的介入成本要求过高, 难以作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督方式, 更多只能作为某种政策宣导予以开展。从法理上讲, 事中监督更强调主动性与全面性, 从系统法学论的角度看, 与检察监督权有限性与补充性的内在原理存在方向性的悖离。
( 1) 检察建议。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新增规定检察建议, 却并不是在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内适用。检察建议的内容应可以包括: 一是人民法院在执行中的程序性瑕疵不足以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 如查封扣押过程中的程序错误; 二是有程序瑕疵的通知或者决定; 三是司法裁判确有错误, 将要启动再审的, 先建议法院暂缓执行[7]。在司法实践中, 有些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一经强制执行, 执行回转的成本十分巨大, 甚至给被执行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标的物评估、拍卖、变卖或者以物抵债行为、执行款物分配行为以及责任迁出房屋等证据难以固定的执行行为; 三是对于民事执行行为存在明显不当或者可能导致不公平结果的[8]。该种情况下民事执行行为不具有违法性, 但裁决结果明显不当或不符合公平原则, 检察机关也可以提出建议, 纠正不当裁量权; 四是对于某些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的行为法院所采用法律手段不足的情形。当法院懈怠于穷尽完整法律措施体系而应付式执法, 推卸责任于社会原因、被执行人不配合或利益结构的复杂性, 检察建议有利于督促不负责执行行为。
( 2) 纠正违法通知书。纠正违法通知书应被赋予较大的强制力, 其所对应的违法行为的程度也较为严重: 一是在民事执行阶段作出的程序性裁定; 二是违法采用强制执行措施的, 比如执行法院在查封、扣押、冻结等过程中大幅度超过执行标的额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形[9]; 三是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违法执行纪律, 造成不良影响的, 或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但仍未构成犯罪的; 四是法院执行人员消极、懈怠执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执行, 足以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动的, 如人民法院未在法定期限内对当事人、案外人的书面异议、复议申请作出裁定。同时, 纠正违法通知书应当明确纠正内容, 使被监督对象能够明确整改目标; 整改时限科学合理。
( 3) 建议法院更换执行人员。对执行人员存在严重违法行为或涉嫌犯罪的, 可建议法院更换执行人员。《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第10 条规定“检察机关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调查完毕后, 应当制作调查报告, 并报检察长决定后作出处理。”执行活动也是诉讼活动其中一环, 当执行人员存在严重违法行为或涉嫌犯罪的, 建议法院更换执行人员不仅保证了执行司法公正, 还塑造起执行公信力。
以上三种监督方式相辅相成, 适用范围相互排斥, 以违法的严重程度予以区分。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和建议更换执行人员依次针对违法程度越来越严重的情形, 并形成了完整的制度治理链条。
( 二) 启动程序
1. 启动的方式
《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 ( 2013) 》第二十四、四十一条规定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启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依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和依职权监督。基于司法权能的被动性,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作为一种补充性执行程序救济, 应当以依申请的启动程序为主, 只有在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严重受损时才主动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因此, 依申请启动的范围应当是民事执行活动的所有违法情形, 而依职权启动的范围应限于《监督规则》第41 条规定。至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应法院邀请而启动的形式并不可取, 其依然是基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出发点, 而且会加重检察机关的职能负担, 不利于司法资源的最优化。
2. 依申请启动的条件
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的依申请启动程序中, 应严格界定其启动的条件: 一是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受到不法侵害时, 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以外的法律救济途径应当首先被选择适用。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通知》, 只有当事人穷尽法律规定的执行救济措施后权益仍未得到保护时才可申请检察监督。基于执行程序的效率性和检察监督的补充性之平衡考量,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不应当成为优先与首要的救济手段, 是穷尽其他监督手段和当事人法定救济以后的兜底保护。二是以申诉人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侵害为事实条件, 同时申诉人要提供相应的文书与证据材料; 三是申请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进行监督应受到合理期限的限制,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公民。可以参照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六个月期限, 当事人须在执行裁定生效之日或其他执行行为终了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申请, 但是检察机关依职权监督的案件除外。
(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法律效力
检察建议与纠正违法通知的效力在法律规定上付之阙如, 造成了司法实践的分歧。检察建议被界定为柔性监督[10], 顾名思义, 是指其强制力太弱以至于无法起到约束作用, 原因是缺少法律制裁手段。可想而知, 法院在面对检察建议时持轻视或者冷漠的态度, 造成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形同虚设。不仅损害检察权威, 还打击了检察人员的执法积极性。对此, 《试点通知》以及《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可以作为参考系。针对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 规定“法院应当在收到民事监督检察建议后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处理, 并书面回复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对法院的回复意见有异议的, 可以通过上一级检察院向同级法院提出。上一级法院认为下级检察机关的意见正确的, 应当督促下级法院及时纠正”。但该规定没有明确提请上级检察机关监督机制, 只是将上级检察机关作为下级检察院与上级法院的信息传递枢纽, 由于异议的级别问题依然导致其难以得到上级法院的支持。
另一方面, 《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第13 条赋予了纠正违法通知书一定的法律制裁保障, 虽然该规定只针对渎职行为的纠正违法通知, 但立法机关可以将反馈机制规定为纠正违法通知的普遍效力。
最后, 为了实现检察监督的法律效力, 应建立检法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分管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讨论执行案件制度[11], 2009 年的《关于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会议的实施意见》规定了检察长在其同级法院的审委会可以列席, 并限制性的正面列举了具体情形, 各地可以就对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讨论执行案件的范围和情形作出规定; 二是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多属于非讼性的监督手段, 即检察机关与法院充分沟通, 相互支持协调。因此, 通过立法的联合或法检联合发布司法解释, 规定检察建议的实质法律效力, 才能得到真正的互认和法律实施。同时将其纳入司法考核指标之中, 才可能避免或消除这种各自为政的尴尬境地。
摘要: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已经在全国试点地区展开实践, 但由于立法层面未予以确立以及各地对于制度功能的定位混乱, 导致其无法发挥原有的制度效能。本文通过法理分析, 结合系统法学方法论, 首先修正了该制度功能定位应限于解决“执行乱”问题, 其次基于以上的制度理念与方法论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进行初步建构, 创新提出监督范围、方式、启动程序、监督效力以及不作为的救济途径, 实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的最优化建构。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功能,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09.
[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条文释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299.
[3]宋朝武.当代中国民事检察监督的变革方向与路径考量[J].河南社会科学, 2011 (1) :17-22.
[4]郭兴莲, 曹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及相关的程序设计[J].法学家, 2010 (3) :33.
[5]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民事行政检察指导与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3:270.
[6]张爱军.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理论与实践 (2013卷) ——民事检察.黄河口论坛[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3:169.
[7]张爱军.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理论与实践 (2013卷) ——民事检察.黄河口论坛[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3:161.
[8]廖永安.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研究——以法院诉讼行为为研究对象[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2:370.
[9]廖永安, 颜杨.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科学定位与制度设计[J].湘潭大学学报, 2010 (6) :21.
[10]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我国民事检察的功能定位和权力边界[J].中国法学, 2013 (4) :133.
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 篇5
第一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法院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监督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执行权。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仲裁裁决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等法律文书的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第四条 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案件,由执行法院所在地同级人民检察院管辖。
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办理下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对有管辖权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认为需要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
第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应当提交监督申请书、身份证明、相关法律文书及证据材料。提交证据材料的,应当附证据清单。
申请监督材料不齐备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申请人限期补齐,并明确告知应补齐的全部材料。申请人逾期未补齐的,视为撤回监督申请。
第六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认为民事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法律规定可以提出异议、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没有提出异议、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但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或者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审查异议、复议期间,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又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但申请对人民法院的.异议、复议程序进行监督的除外。
第七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执行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依职权进行监督:
(一)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执行人员在执行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执行等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已经立案的;
(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需要跟进监督的。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因办理监督案件的需要,依照有关规定可以调阅人民法院的执行卷宗,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配合。
通过拷贝电子卷、查阅、复制、摘录等方式能够满足办案需要的,不调阅卷宗。
人民检察院调阅人民法院卷宗,由人民法院办公室(厅)负责办理,并在五日内提供,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提供的,应当向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并在情况消除后及时提供。
人民法院正在办理或者已结案尚未归档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时可以直接到办理部门查阅、复制、拷贝、摘录案件材料,不调阅卷宗。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活动中可能存在怠于履行职责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了解相关情况,人民法院应当说明案件的执行情况及理由,并在十五日内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
第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应当经检察长批准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制作检察建议书,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检察建议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
检察建议书应当载明检察机关查明的事实、监督理由、依据以及建议内容等。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统一由同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建议书后,应当在三个月内将审查处理情况以回复意见函的形式回复人民检察院,并附裁定、决定等相关法律文书。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回复意见函应当载明人民法院查明的事实、回复意见和理由并加盖院章。不采纳检察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逾期未回复或者处理结果不当的,提出检察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职权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其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应当跟进监督的,应当向其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月内提出审查处理意见并以回复意见函的形式回复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正确的,应当监督下级人民法院及时纠正。
第十五条 当事人在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过程中达成和解协议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将和解协议送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申请监督的案件,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不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制作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申请人,并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人民检察院办理依职权监督的案件,认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不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作出终结审查决定。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认为检察监督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建议。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建议后三个月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的回复有异议的,可以通过上一级人民法院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建议正确的,应当要求下级人民检察院及时纠正。
第十八条 有关国家机关不依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义务或者协助执行义务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检察建议。
第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在办案中发现被执行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且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侦查的,应当移送侦查监督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完善沟通联系机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促进民事执行法律监督工作依法有序稳妥开展。
第二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行政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有关问题 篇6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包括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是《宪法》和《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结合这项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下面试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有关问题做一梳理。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历史沿革
早在1991年,我国《民事诉讼法》即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根据这一规定,检察机关开始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监督。但多年的监督实践,主要着力点都是放在对生效裁判的监督上,即通过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的方式,要求法院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再审。二十多年来,检察机关办理了大量民事抗诉案件,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有效维护了司法公正和权威。随着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不断发展,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是否仅仅局限于对裁判结果的监督,是否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同样实行监督,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后,越来越多的“执行乱”问题暴露出来,大量的执行人员违法犯罪案件发生,要求对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经过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争论,这一问题随着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最终尘埃落定。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并进而在第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上述规定在立法上宣告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正式确立,开启了人民检察院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新篇章。
回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我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1991年至2011年2月)
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后,检察机关开始对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但由于对审判活动是否包括执行活动存在不同认识,导致实践中的分歧。在立法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全国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的原则性规定,探索开展执行监督工作,办理了一批执行监督案件。一些检察机关还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人大的支持,通过人大决议或者检法两院联合会签文件等形式对执行监督工作进行规范。
在这一阶段,最高人民检察院多次作出规定。2001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存在问题且确有必要时,可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出检察建议,由人民法院依法处理。”2005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中,提出“探索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的方式”。2008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贯彻民事诉讼法座谈会纪要》提出:“各级人民检察院要积极探索对民事裁判执行活动的监督,对当事人提出申诉的违法执行裁定、执行决定和执行行为等案件,应当受案审查,采取纠正违法通知、检察建议等方式进行监督。”
2005年之后,中央对检察机关开展执行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政法委在2005年《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大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力度”。2007年,中央政法委《关于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检察机关要依法及时查处执行工作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实现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有效监督”。2008年,中央政法委在《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要求“明确对民事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在当年启动的司法改革中,最高人民检察院被确定为该项改革内容的主办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司法改革任务,201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实行法律监督作出了具体规定。该意见所称司法工作人员和诉讼活动显然包括执行人员以及民事执行活动。如该意见第3条第9项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司法工作人员具有涉嫌渎职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调查核实:(九)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的”。
为了更好地推进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开展,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0年11月在民事行政检察厅设立了执行检察处,负责办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执行监督案件,调查研究执行检察监督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以及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开展执行检察监督工作。
(二)试点阶段(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
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经过长期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新一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中,按照中央政法委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开展执行检察监督试点工作。
经充分调研和反复协商,2011年3月,“两高”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通知》),决定在山西等12个省份开展民事执行法律监督的试点工作。“两高”会签文件标志着执行检察监督工作从探索进入了试点阶段。按照“两高”要求,12个试点省份进一步确立了2个省级院、62个市州分院、377个县区院共441个检法“两院”为执行检察监督试点单位。2011年5月,“两高”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贯彻落实“两高”会签文件精神座谈会,统一认识,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执行检察监督试点工作的开展。2012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检察机关执行检察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了“两高”会签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交流了执行检察监督试点工作中的经验,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试点期间,各试点检察院依照“两高”会签文件规定,积极稳妥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办理了一批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好的执行监督案件,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积累了实践经验。
(三)依法开展工作阶段(2013年1月至今)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了执行检察监督的内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从2013年1月1日起,“两高”确立的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工作宣告结束,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和对象
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和对象问题,是研究确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根本问题。研究这一问题,还是应当依照法律规定,遵循立法本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人民检察院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和对象,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是明确的。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根据这一规定,检察监督的范围和对象就是“民事执行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第10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实行法律监督。”该司法解释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和对象作了进一步明确,那就是“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对这一问题,“两高”有共同的认识,不存在理解上的分歧。在最近“两高”起草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时,大家一致认为,关于监督范围,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作出排除性规定,所有的民事执行活动,都应纳入检察监督的视野。
那么,何为“民事执行活动”在“两高”即将印发的规定中是这样表述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仲裁裁决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等法律文书的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可见,民事执行活动一般就是指法院执行各类生效法律文书的活动,具体又包括采取的各种执行实施措施和对执行异议、复议、申诉等事项进行的执行审查活动。
有人提出,对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和对象应当进行限定,其理由:其一是2011年3月的“两高”试点通知曾经对监督范围进行限定;其二是检察机关的人力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应进行全面监督。应当说,这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其理由也完全站不住脚。虽然2011年“两高”试点通知确实仅仅规定了监督范围局限于“五种情形”,但必须看到,该规定是在试点期间对试点检察院和法院的限定,是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特殊规定。当前,已经到了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全面实施的新时期,依照法律规定,执行检察监督在全国已经普遍开展,如果仍然拘泥于试点的相关规定,那无疑是“开倒车”,也是与法相悖的。至于检察机关的人员、能力是否足以保障全面开展监督工作,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职能,那检察机关就应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履行好这一职能,并且应当尽快加强人员配备,提高监督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否则,就是失职。
在理解把握监督范围和对象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检察监督是对公权力的监督。无论是民事审判还是民事执行,司法机关的公权力和当事人的私权力都是并存的。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时,是允许当事人进行私权处分的,检察监督也应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中,检察权监督的对象主要就是人民法院的执行权。至于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行为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妨害执行活动的行为,在性质上不属于人民法院行使执行权的范畴,因此,人民检察院不宜对上述人员和行为直接进行监督。如发现执行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执行程序中存在违法行为,而人民法院怠于对其依法处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督促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该违法行为予以制裁。当然,对于国家机关等特殊主体不依法履行执行义务或协助执行义务的,为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检察建议。
二是检察监督侧重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在民事执行活动中,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缺失,人民法院享有一定的裁量空间。对于执行行为不尽合理、但缺少相应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检察机关不宜开展监督。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和程序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和程序,涉及到具体监督案件的办理,具体而言,包括案件入口如何把握,出口如何审批,以何种方式结案等等,所以也是研究确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
关于监督方式,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均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方式主要是抗诉和检察建议两种。具体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主要的监督方式就是检察建议。
那么,为什么要把检察建议规定为执行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考虑:第一,检察建议是一种法定监督方式。《民事诉讼法》第208条专门规定了检察建议。“两高”的司法解释均进一步细化规定了检察建议这一监督方式。第二,有广泛的司法实践基础。长期以来,在执行检察监督的探索和试点期间,检察建议一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监督方式,检察机关运用检察建议监督了一大批执行违法案件。第三,被人民法院所认同。在“两高”《试点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检察建议及其效力。
抗诉能否作为执行监督的方式?可以,但目前只局限于特定的几类情形,主要包括当事人异议之诉、案外人异议之诉、财产分配之诉等。应该看到,抗诉启动的基础是诉讼,有诉讼的存在,才有抗诉的可能。抗诉的法定效力或后果是启动再审,纠正原错误裁判。执行程序中虽然也有大量裁决或审查行为,但一般的执行裁定、决定、通知等,不适用普通的审判程序,纠正的方式也不是进入再审。因此,对这些执行审查行为,目前尚难以通过抗诉这种方式进行监督。但对于当事人异议之诉、案外人异议之诉、财产分配之诉等几类诉讼,虽然是因执行活动引起,但最终是通过审判程序解决,这几类诉讼属涉执行的诉讼,可以抗诉。未来如果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中实现“审执分离”,将涉执行的审查裁决活动统一划归到执行裁决部门去实施,检察机关对该类执行活动将涉及到抗诉方式的运用。
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更换办案人建议等监督方式能否使用?这些监督方式是“两高三部”文件规定的,在《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因此也没有在《监督规则》中规定。但在特定情形下可以使用。在司改文件和法律规定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如违法情形不能或不宜通过检察建议进行监督,但符合“两高三部”文件规定的情形,可以使用其他监督方式。
在理解把握监督方式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慎用暂缓执行建议。关于暂缓执行,民事诉讼法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也有司法解释,均限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对于检察机关发出的暂缓执行检察建议,2000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1次会议通过了一个批复,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暂缓执行建议问题的批复》(法释〔2000〕16号),内容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粤高法民〔1998〕186号《关于检察机关对法院生效民事判决建议暂缓执行是否采纳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提出暂缓执行的建议没有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一些检察机关试图提出暂缓执行建议的情形,往往不是法院执行环节出了什么差错,而是原生效裁判可能存在问题,检察机关为了确保监督效果,避免抗诉再审后可能遇到的执行回转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检察机关通过提高办案效率、向法院通报情况等方式解决,由法院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研究确定是否暂缓执行,而不宜由检察机关直接提出暂缓执行的建议。
二是避免所谓现场监督。1990年9月3日“两高”在《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应人民法院邀请或当事人请求,派员参加对判决、裁定的强制执行,发现问题,向人民法院提出。”该规定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在的法律规定和工作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不宜再采用现场监督的方式开展工作。检察机关介入到执行活动的现场,1.身份不明,当事人很难区分检法两院的职能差别;2.情况复杂,由于检察机关对执行情况了解甚少,对于一些突发情形很难掌控;3.是效果不佳,难以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流于形式。
关于监督程序,主要是受理程序和审批程序。在案件受理环节,要注意把握两个原则:其一是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以依职权启动为例外;其二是对于当事人申请的案件,以先行提出异议、复议和诉讼为原则,以不经异议、复议和诉讼为例外。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发现民事执行活动违法的,即可提出监督意见。但是,鉴于民事执行活动主要涉及的是当事人各方的权益,一般不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检察监督原则上通过当事人申请来启动程序。只有以下四种情形,可以直接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1)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2)执行人员在执行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执行等违法行为的;(3)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4)需要跟进监督的。在受理当事人申请时,《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第33条规定“法律规定可以提出异议、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没有提出异议、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不予受理,除非有正当理由。在即将会签的“两高”联合规定中,再次重申了这一规定。
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 篇7
一、现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探析
现行《民事诉讼法》虽然授予了检察机关进行执行监督的权利, 但在如何执行和执行程序上却只字未提。在新《民事诉讼法》修订前夕, 两高于2011年3月颁布了《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试点通知》”) , 其中对如何进行执行检察监督进行了初步的, 程序性的规定, 现对其中有关程序性及操作性条款为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七条以及第八条, 其中第二条、第四条、第八条, 规定执行检察监督的受案范围 (不仅包括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判决与裁定的执行监督同样可以适用) , 不予受案的范围, 以及执行检察监督的启动方式;第三条规定了执行检察监督的决定权在审委会, 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为提出检察建议, 以及对法院异议的救济途径;第七条为人民法院对执行检察监督异议及救济的方式。
通过以上规定我们不难看出, 现行的执行检察监督程序是一个以执行申请人启动为前提, 由检察院出具检察建议, 由法院进行配合的监督制度。
二、现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执行检察监督制度虽然已经建立, 但仍然面临着规范性文件规定不全面, 负责执行检察监督的人员数量不足, 法院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不予配合等问题, 但执行检察监督的根本问题则是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制度设计理念不明确
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关键在于“监督”二字, 但现行制度似乎把“执行监督”和“执行救济”混为一谈, 如果本制度定位为“执行监督”则检察院应主动行使自身监督权力, 使执行监督成为常态;如本制度定位为“执行救济”则应该制定法律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对本制度程序进行详细规定。现存制度更加偏向于执行救济, 却对其程序规定的相当草率。
(二) 启动程序难度大
两高《试点通知》中第二条, 明确将五种案件属于执行监督检察的范围, 从规定本身来说, 其希望解决的拖延执行、拖延裁定、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均属于执行中的常见情况, 但这些情况远远无法涵盖执行案件中的复杂情况。根据检察机关实际反映的情况, 山东省检察机关所办案件中, 试点通知规定的5种案件仅占25.7%;福建省3个试点地区所办案件中, 符合5种情形的只有17件;上海市检察机关所办案件中, 符合5种情形的只有1件。 (1) 不难看出, 现行规定堪称挂一漏万。不仅如此, 即使对于属于第二条范围内的情形, 还有一个巨大的阻碍:除外条款:“有正当理由的除外”、“无正当理由的”、“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严重损害国家、社会正当利益的”。什么叫做“正当理由”“严重损害”?应该由谁来界定, 检察机关或是法院?以上基本问题在《试点通知》中均没有规定。所以我们不难看出, 《试点通知》中规定的情形给执行监督制度设定了普通执行人难以企及的门槛。另外的问题则来自于启动执行检察案件的制度设计, 现行制度中只规定了检察机关和法院在执行监督检察中的互动, 对申请人如何进行申请、如何救济这个最重要的方面却没有进行规定。
(三) 自身权责不明确, 开展工作难度大
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 法院属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对于检察机关介入民事执行案件“法院作为宪政结构上与检察机关平行的审判机关, 一直以来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采取一种拒绝姿态”, (2) 一旦失去了法院的支持, 检察机关进行执行监督则根本无从谈起。另外民事执行案件数量巨大, 而检察机关人手远远不足, 全面开展执行检察监督活动缺乏现实可能性。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制度分析
检察机关对裁判权的监督不是为了削弱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判力和公信力, 而是通过互相配合使得裁判能得到切实执行, 排除外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不正当干预, 这是应当遵循的基本诉讼合作理念。
(一) 民事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
根据法律规定, 检察机关对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监督, 促使执行正确行使, 保障民事案件执行效果的实现, 主要解决延期执行以及执行不充分的问题。所以立足检察监督的职能, 遵循检察权的运行规律, 坚持一定的原则, 是开展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关键:首先, 依法监督为前提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表明检察机关能代表国家以公权力监督公权力, 所以在检察监督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依法监督原则。关于依法监督原则具体包含:一、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审查范围, 只限于合法性审查, 只有当执行活动存在违法行为;二、检察监督时, 检察机关不得干预法院正常的执行行为, 确保双方权责分开;三、一旦发现法院执行活动存在违法, 应按照监督程序, 对法院执行行为予以纠正, 检察机关不得滥用自身权利, 强行介入执行行为。从法律监督权运作逻辑看, 法律监督权是在审判执行权后发挥作用, 故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亦应为事后监督, 由于裁判执行权运行自身已经设立了更为及时便捷的内部救济途径, 且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处分权应予尊重, 故检察权对执行权的监督应当保持谦抑适度一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依当事人申请启动, 除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况外, 不依职权启动;二是遵循执行权内部救济优先原则, 当事人认为执行活动违法, 在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复议后仍不能获得救济的, 方可申请检察监督。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
检察机关廓清执行监督案件的收案范围和审查范围对构建监督模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笔者考察, 各地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 为以下几种:一、整体监督。这种模式主要采用概括式确定, 只要民事执行行为违法, 即应纳入检察监督范围;二、部分监督。这种模式主要是列举式的规定, 仅对较为重要的执行违法行为或者是抽样随机进行监督;三、混合式, 在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全面监督的前提下, 明确当前的监督重点。依照现在司法实践, 目前使用混合模式具有优势。首先, 全面监督有利于对执行活动的全方位知情并监督。根据民诉法, 人民检察院有必要对民事执行活动的合法性进行全面监督, 包括对执行行为和执行人员进行监督, 对执行裁判行为和执行实施行为监督, 对有关人员滥用执行权, 怠于履行执行职责行为监督;其次, 因地制宜确定监督重点为使基层检察机关监督工作有的放矢, 检察机关可以针对执行工作存在的有关问题, 因地制宜, 确定监督重点。通常的监督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做出的执行裁决违法, 或执行行为违法, 如违法追加或者变更被执行主体, 违法对被执行人人身财产采取强制措施;2) 主体违法, 超越管辖权行为, 执行人员违反回避规定, 执行人员有受贿等违法行为;3) 违法受理执行, 即不应执行的违法执行;4) 执行范围违法, 常见的现象时执行了被执行人之外的财产, 如属于被执行人亲属的或案外人的财产, 执行的标的超越判决或裁定确定的范围;5) 执行财物处理违法如违法变价折价出售或低价自购执行财物;6) 暂缓中止恢复终结执行违法;7) 执行人员的其他滥用执行权怠于履行执行职责等需要监督的情形。
四、执行检察监督的建议
(一) 确定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目的
现行执行检察监督的首要问题, 如笔者上文所谈, 是制度设计目的不明确, 故执行检察监督工作设计首先应明确本制度目的。如检察机关依职权积极参与到民事执行案件中, 使得执行检察监督工作常态化, 则应建立检察机关和法院常态化联络机制, 如检察机关只起到法院外部分权救济的目的, 则应详细设定当事人救济方式。明确目的后, 程序法及相关配套规范性法律文件才能相应制定生效。
(二) 明确执行检察监督职权
在确定目的后, 应注意的内容是检察机关在执行监督过程中享有的职权。根据《民事诉讼法》及两高《执行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法律文件, 现行执行程序中出现的问题时, 已经为法院及申请人提供了执行异议等程序作为救济制度, 检察机关涉足执行监督, 必然不可另起炉灶设立新的救济程序, 那么要做好的就是检察机关监督、人民法院自查以及当事人申请程序之间的相互对接。检察建议送达人民法院后, 人民法院应如何反应, 是否应启动法定程序, 启动法定程序是依职权还是依申请, 这些都有待于制度作出进一步规定。
(三) 建立执行信息共享机制
具体来说, 就是建立法院与检察机关执行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 执行活动由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负责, 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 是否存在拖延不执行、执行偏袒、或是确有正当理由不执行等有关情况, 这些信息一般不为检察机关所掌握, 即使检察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启动了执行检察监督程序,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检察机关也很难了解执行活动是否存在上述问题。 (3)
为了避免以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利结果, 法院与检察机关应建立常态化执行信息共享机制。具体而言, 则是建立统一执行案件数据库, 对于判决或裁定后应于执行的案件, 其信息可以全局共享。法院有关执行信息应及时归档, 同时将有关档案进行电子化统一共享, 可减少检察机关阅卷困难的问题。同时对于档案查阅不能核实的有关问题, 检察机关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行使调查核实权, 对于检察机关要求执行人员就采取或拒绝采取具体执行行为说明理由的, 执行人员应当配合。这样检察机关可方便获取有关数据,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审查失度。
(四) 组建执行检察监督专业队伍
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内的新工作, 同时也是新的挑战。长期以来, 检察机关对于民事案件涉及较少, 了解较少, 对于执行工作更是准备不足。对于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没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难以作好本项工作, 故提高办案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本项工作的现实保证。如何培训专业执行检察监督人员?适当的培训师必要的, 尤其是向法院执行人员取经。例如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在2011年2012年间选派了12名业务骨干到法院执行庭挂职锻炼。这种尝试有利于民行办案人员更为直观更透彻地理解民事执行工作, 以及应当如何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对提高检察机关执行监督人员的办案水平有着很大的促进。
摘要:民事案件有关执行问题, 现在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焦点, 有判决无法执行、判决后执行力度不够, 成为了现在民事判决后绕不开的一道关卡。检察机关对民事案件的执行监督, 就是人民检察院在民事执行阶段中, 监督检察人民法院在执行阶段的有关行为, 发现违法或违规行为的, 依法要求其进行纠正或予以救济的制度。本文意在讨论检察机关的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及有关程序, 从而使检察机关可更好履行自身监督职责。
关键词: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
参考文献
[1]张智辉.中国检察[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9.
[2]邹建章.论民事检察监督法律关系[J].中国法学, 1997 (6) :80-87.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 篇8
民事执行监督, 一般指具有执行监督权的机关认为民事执行机关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做出的裁定、决定、通知或具体执行行为不当或者存在错误, 要求其予以矫正的法律制度①。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享有民事检察权的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 从而规范执行行为的制度。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监督主体是依法享有检察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 监督的对象是民事执行机关在行使民事执行权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这里的机关不只包括人民法院, 还包括其他行使民事执行权的机关。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
我国《民事诉讼法》总则中明确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 监督的范围十分宽泛。但在分则中, 只规定检察机关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进行抗诉,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认为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排除了检察院对于执行中的裁定、财产保全裁定、先予执行裁定和破产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权, 导致检察院和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冲突, 造成无法成抗诉或抗诉后被维持的结果, 使得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法律上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 我国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可以对民事判决提起抗诉, 而对于法院作出的与判决具有同等效力的民事调解却没有抗诉权, 这些限制使得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并且法律规定只有上级检察院有权对下级法院提起抗诉, 同级检察院职能通过提请上级检察院的方式实现对法院的监督, 但是这种提请行为并不具有实际执行力, 不能完整地行使检察院的监督权。
三、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依据民事执行活动的实施过程, 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 发出说明理由通知书或者督促执行意见书
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执行条件的限制和被执行人的阻挠, 人民法院或其他执行机关经常拖延执行或超期执行。执行当事人只能请求执行人员实施民事执行行为, 明显处于弱势地位。②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执行当事人的申请, 向人民法院发出说明不予执行、怠于执行、超期执行理由的通知书, 帮助当事人监督执行工作。理由成立的, 检察院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理由不成立的, 检察院应当亲自调查收集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并书面督促法院及时执行。
(二) 直接参与民事执行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收到法院邀请或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 可以直接参与民事执行过程。基于案件的特殊性质, 对于有关重大公共利益、执行当事人人数众多、执行国有资产的案件③, 都允许人民检察院参与执行过程,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对执行过程的监督。
(三) 发出纠正违法执行通知书
检察机关针对执行机关执行过程中中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作出书面纠正意见, 通知人民法院纠正, 从而实现对执行活动的监督④。此时, 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法院、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的申诉, 向执行法院做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法院应当认真对待检察院的纠正通知书, 审查自己的执行活动。
(四) 提出检察建议
当执行人员行为不当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时,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执行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对于这种轻微违法行为, 人民检察院发出的纠正违法执行通知书, 法院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⑤
(五) 提起检察监督
检察监督也称为抗诉, 是指执行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执行法院在执行中做出的终局性裁定确有错误时, 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检察监督意见书,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检察监督可以由检察院主动提起, 也可以根据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的申诉提起, 但此时检察院必须对下级法院的执行进行审查, 却有错误的, 才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在审查期间, 民事执行活动应当暂停, 若上级法院作出维持裁定, 应当恢复执行, 若上级法院作出变更裁定则终止执行。执行当事人不服裁定的, 则可依据再审程序向检察院提起申诉。
(六) 提出检察建议
上级人民检察院依据职权或执行当事人的申请, 认为执行法院作出的程序性裁定确有错误时, 可以直接向执行法院书面提出检察建议,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执行法院应当认真审查该裁定是否不当, 确实存在不当或违法情形的, 应当立即予以纠正;若并无不当或违法情形的, 也应当向检察院说明理由。此时, 检察机关就个案向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书, 能够督促人民法院执行法院或者执行员在法定期限内执行终结, 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⑥
摘要: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我国人民检察院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系到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法治的顺利实施, 但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方式上仍然很不完善, 严重阻碍了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据我国的司法现状, 以执行活动的进行顺序为线索对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给予完善建议。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院,法院,执行当事人
参考文献
[1]谭秋桂.民事执行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牟逍媛.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齐树沽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浅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篇9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监督范围,监督方式
正如美国法学家庞德所言,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行”。民事执行制度作为实行法律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没有权力制约的权力必将成为特权。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设置, 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及功能的优越性。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 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执行错误的意见, 从而规范民事执行权合法、合理运行的法律制度。” (1)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有别于法院内部监督, 它既是外部监督也是平行监督, 有利于形成长效、客观、专业的监督机制。
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相对的是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试点通知》) , 检察机关可对五种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即 (一) 人民法院收到执行案款后超过规定期限未将案款支付给申请执行人的, 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二)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或者复议申请, 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复议申请后, 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定的; (三) 人民法院自立案之日起超过两年未采取适当执行措施, 且无正当理由的; (四) 被执行人提供了足以保障执行的款物, 并经申请执行人认可后, 人民法院无正当理由仍然执行被执行人其他财产, 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五) 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学界有不少观点认为, 前述检察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对此, 笔者认为,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应以法律规定为重点, 并作相应的职能延伸。检察权是宪法赋予的监督法律的权力, 其监督范围涵盖民事审判活动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 有学者主张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将前述“审判活动”改为“诉讼活动”。王汉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的说明》中指出:“执行是审判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关系到法律和人民法院的尊严, 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目前有些地方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执行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 检察机关当然有权监督民事诉讼法第三编 (执行程序) 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实施。现在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 民事执行合法性当受检察机关监督。 (2)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 对于民事执行合法性的监督固然要铺开, 但受当前各方面条件限制, 还是要有所侧重。检察机关在行使民事执行监督权时, 务必要将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牢牢把握, 统筹监督民事执行的合法运行。随着检察机关对于民事执行监督水平的提升、监督经验的积累及监督条件的优化, 必将逐步形成权能明晰且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届时, 甚至可以将民事执行的合理性也有条件的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 即只在执行措施具体实施过程中, 对明显有违事理、不符日常生活经验法则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不过, 就目前而言, 监督范围不宜太宽, 具体如下: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执行中止、执行终结和关于执行异议、执行回转所作的裁定和决定等违反法律;人民法院违法实施查询、提取、扣押、查封、冻结、变卖、拍卖、迁出等执行措施;人民法院错误执行了案外人的财产, 未按法律文书确定的标的额执行, 未依法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生活必需品;执行人员在执行活动中存在严重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行为。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民事执行过程中涉及的执行行为较多, 针对不同的情形, 采取的监督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 纠正违法通知书
纠正违法通知书, 是指“检察机关对执行中较严重违法行为作出书面纠正意见, 通知人民法院纠正的一种监督方式。” (3) 至于何谓“较严重违法行为”, 可从两方面衡量:其一是行为性质, 包括凡是能够直接影响执行利害关系人实体权利的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执行行为, 如拒绝执行, 执行措施违反法律等。其二是行为结果, 即执行行为导致执行利害关系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害, 如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人身受到非法限制, 财产无故减损等。由此, 可大致分为四类:1.执行人员不按照法律文书执行, 或没有执行依据而违法强制执行的。2.截留、扣押已执行的财物不交付申请执行人;3.贱价拍卖, 变卖被执行人财产;4.执行人员违反职务廉洁规定。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 (试行) 》可知, 检察机关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调查完毕后, 对于确有渎职违法行为, 但是尚未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法向执行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并将证明其渎职行为的材料移送法院相关部门处理。对于确有严重违反法律的渎职行为, 虽未构成犯罪, 但被调查人继续承办案件将严重影响正在进行的执行活动的公正性, 且执行法院未更换办案人的, 应当建议更换办案人。
(二) 抗诉
执行监督中的抗诉是指, 执行法院的上级检察机关认为执行中涉及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实体权利的执行裁定确有错误, 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抗诉书, 要求重新裁决的监督方式。对此, 有学者建议, 用其他名称代以前述监督方式, 因为“抗诉”的说法与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相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己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在执行程序中做出的裁定, 不属于抗诉的范围。因此, 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做出的查封财产裁定提出抗诉, 于法无据,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于坚持抗诉的, 人民法院应通知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暂缓执行建议问题的批复》载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提出暂缓执行的建议没有法律依据。”
笔者认为, 没有必要另起他名以实现检察监督权。因为“从程序上讲, 执行裁决权和审判权适用的程序是完全一致的, 都具有精密性、慎重性、公开性等特点, 是完全意义上的诉讼程序。对执行裁决权的监督方式可以采取与审判监督程序基本相同的检察监督模式。” (4) 即以抗诉方式对其进行监督, 对有再审必要的执行裁定, 启动再审程序重新审查。随着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两高对该问题的愈发重视, 就前述分歧达成统一意见只是时间问题。
(三) 检察建议
检察机关对轻微违法的执行行为, 可以通过向执行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要求执行法院予以纠正。从监督效率和监督成本的角度出发, 检察建议由执行法院的同级检察机关提出较为妥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检察建议一直被认为柔性有余, 而刚性不足。为了增强检察建议的效力, 《试点通知》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检察建议后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回复意见有异议的, 可以通过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正确的, 应当监督下级人民法院及时纠正。”然而, 检察建议仅适用于前文提及的五种情形。考虑到轻微违法的执行行为的瑕疵较小, 且不具明显的违法性。 (5) 笔者认为, 结合检察建议在实践中较易被法院接受的特性, 其可更灵活地被运用于未对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害的轻微违法情形。
(四) 检察公函
检察公函是检察机关为督促法院改善、更正和消除不当执行行为, 用以商调工作, 询问答复的文书。不当的执行行为主要涉及执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较难被证明, 且是否不当具有一定主观性。 (6) 故只能以原则性标准加以区分:1.无充分证据证明的怠于执行或消极执行;2.严重不文明执法;3.有违法律职业准则或者社会公共道德, 侵犯公民、集体、国家权益的其他不当行为。
(五) 现场监督
是否有必要进行现场监督, 学界就该种方式基本持肯定态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应人民法院邀请或当事人请求, 派员参加对判决、裁定的强制执行, 发现问题, 向人民法院提出。”有学者还认为, “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执行当事人人数众多、执行国有资产的案件, 都可以允许人民检察院参与执行过程。” (7)
对此, 笔者认为, 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检察院享有了民事执行权。赋予人民检察院民事执行参与权, 是便于在特殊案件的执行过程中, 更好行使监督权。不过, 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共识是, 检察机关在监督民事案件时, 应当遵循“事后监督”和“克制歉抑”的原则, 否则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及异化, 违背制度设置之初衷。何况执行现场情况复杂, 可能存在无法预见的因素, 检察机关在场时若未能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事后再进行监督就会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所以, 即便在特殊情况下, 检察机关是否有必要现场监督法院执行仍是值得商榷的, 笔者倾向于持否定态度。
(六) 立案查处
在执行监督过程中, 检察机关发现执行人员存在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情形的以及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贪污受贿等其他犯罪行为的, 应协调相关部门, 积极展开调查, 充分发挥职能, 促进司法公正。
值得注意的是,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在运作时应严谨审慎。“一定要只能赋予检察机关程序性权力, 而不是实体性权力, 也就是说不能有终局性的权力。” (8) 监督审判者不能成为审判者, 因为审判监督本身便是对监督权的最好监督。换言之, 检察机关只是监督程序的启动者, 而非最后的裁判者, 决定权依然要归于法院。
参考文献
①田凯:《执行监督论》, 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第140页。
②王永芬:《浅析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实践探索》, 载《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2期。
③王军:《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初探》, 载《检察实践》2001年第2期。
④韩丙振:《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⑤许方钱:《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 载《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⑥孙伟峰:《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载《法制与社会》, 2012年第1期。
⑦李奎卿、刘怀印、张新华:《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对人民法院立案及执行的监督[》, 载《检察实践》2001年第6期。
略论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程序的监督 篇10
关键词:检察机关,执行程序,监督制度
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收尾阶段也是重要阶段。民事诉讼参与人的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最终通过民事执行程序落到实处, 使应然意义上的公平和正义通过现实利益再分配转变成实然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然而, “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成为困扰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突出难题, 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反应也比较强烈。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 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 应该在加强民事执行程序监督方面有所作为, 为破解执行工作乱局做出应有的贡献。从国内法学界来看, 呼吁尽快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一、检察院对民事执行进行监督的制度价值
设置民事执行程序的检查监督制度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权力制衡的要求。从权力制衡理论来看, 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享有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 而现行制度没有对法院的这两种权力设置制约机制。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应该被赋予执行程序的监督权, 界定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权利的边界。二是民事执行活动自治性理论。从自治性理论来看, 民事执行程序参与各方应该成为内部自洽、利益合理分配的组合体。但随着国家权力的膨胀, 法院权力逐渐超过其他参与人从而打破了力量均衡, 作为社会公益代表人的检察机关应该加入组合体以恢复各方力量均势。三是执行人员的素质与执行工作的要求差距较大。法院一般在内部设置执行局或执行庭, 其组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执行人员为达到执行效果, 甚至同社会闲杂人员共同侵犯被执行人或执行申请人利益。当前司法机关三项重点工作包括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 执行程序与三项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破解执行难题也是司法机关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题中之义。
二、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程序监督的现状
(一) 从理论视角分析执行阶段的问题。目前执行阶段发生“执行乱”“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法院执行权的合理设置与权力制约方面问题严重。目前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同时拥有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 本应相互约束的两种权力集中于一个主体上, 给执行工作带来问题。二是执行人员明知违法而采取违法措施。违法追加变更被执行人、违法查封合法财产、消极执行、违法变卖等现象屡见不鲜。三是法律制度不健全, 执行人员面对具体问题时无法可依、依据不明。四是执行配套措施不完备。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记录制度、地方保护主义干涉执行、执行协助义务不受重视。
(二) 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程序监督的缺失。目前检察院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三个制度上:一是提起抗诉或建议提起抗诉, 使法院重新审理生效的民事判决, 纠正判决中的违法问题。二是发出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法院改正违法行为。三是对民事审判中存在的法院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立案调查, 以刑事手段制裁犯罪行为。以上三个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制约法院工作人员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权力, 但存在针对性不强、强制力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总体上来看,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程序的监督制度还未真正建立, 法院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力仍然是基本不受制约的。
三、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程序进行监督的制度设计
在检察院行使对民事执行程序的监督时, 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合法原则。检察院的监督行为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 不能逾越法律设定的权限任意监督。二是限度原则。检察院的监督不能影响法院的正常审判和执行行为。三是协作原则。检察院行使监督权的目的在于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既要支持法院合法的执行行为也应该保障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案外人的合法利益。
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程序进行监督的案件范围, 主要包括:一是法院执行人员随意扩张执行权损害案件当事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违法变更、增加被执行人, 违法使用执行措施、违法处理被执行人合法财产等。二是法院消极执行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执行期限内久拖不执、对执行财产时不及时处理、故意中止执行、终止执行等。三是对执行人员违法行使执行裁判权的行为。对于执行过程中法院主持达成的执行和解、执行决定等, 应该审查合法性。
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程序进行监督的方式主要包括:第一, 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要求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第二, 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从制度层面要求法院采取整顿措施切实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第三, 中止法院执行活动通知书, 要求法院立即中止执行活动。“如果司法警察职员没有正当理由而不服从检察官的指示或指挥时, 检察官可以向国家公安委员会或都道府县公安委员会提出惩戒或罢免司法警察官的追诉。如果是警察官以外的司法警察职员, 检察官可以向有关方面提出惩戒或罢免的追诉。”[1]第四, 督促法院依法执行。如果法院不及时开始执行活动或消极应付不在执行期限内执行完毕的, 检察机关可以向其发出督促执行判决通知书, 而且有权参与执行活动并对其进行现场监督。
参考文献
试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 篇11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保障机制;启动模式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究其本质是人民法院执行活动的一种外部监督,是一种事后的监督。從司法实践中看,目前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制度设计。实践中的监督方式,多是查办法院执行人员违法行为,在当前的民事执行活动中,执行人员办人情案,金钱案等状况有所闻,这种涉嫌职务犯罪的行为,恰恰是执行工作人员乱执行的原头所在。为了有效地抑制民事执行程序中工作人员索贿受贿,徇私枉法,截留,侵占当事人款物等犯罪违法行为,检察机关进行督查时,要做到严厉打击、预防警醒,从执行程序开始时的层面进行监督。
近些年来,在探索民事行政检察执行监督方面,各地检察院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基层检察院推出了《关于办理民事行政执法监督案件的暂时规定》,内容是关于检察机关根据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监督方式,通过采取检察建议,在执行过程中建议暂缓执行、介入执行等多种形式监督民事执案件,起到了良好成效。虽然,各地检察机关在民事执法检察监督进行了大量探索,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问题仍显突出,首先是对民事执行案件执法检察监督多数地方只停留在法条规范上,其监督作用只是一片空白,其次是对民事执法案件监督多处在个案监督,其主要是人民法院在个案执法中出现违法、不公正现象等,引发一系列后遗症,例如当事人申诉上访,加重检察院工作,降低效率。此外还有多数检察部门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处于理论学习,探索阶段,其实践性也是浅尝辄止,没有形成规模和一整套规范和办法。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完善
1.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保障机制
笔者认为,监督应该说全面而动态的,应是为执行提供条件和便利的。保障的主要方式是抗诉,那么就应该围绕抗诉,综合情况分析,设计出不同阶段具体应采取的监督方式。
(1)确定法检工作的调节机制
通过审阅卷宗,人民检察院要对民事执行进行有效监督,了解诉讼审理情况以及执行中裁决、决定等事项,这就需要有阅卷权,才能发现民事执行活动是否违反法律,法院执行人员是否有绚私枉法行为。其次要强化保障体制,使其发挥的作用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保障监督,加快执行效率:首先要设立专门机构专司民事执行法律监督职能,目前各级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所以,充实调整人员力量,有助于保障民事执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2)改革检察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中央垂直管理
根据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因职而生权,因权而需资,相应的财权是必不可少的。检察经费保障上同样必须遵循。而目前,检察经费受制的情况下,在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地方政策与国家法律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检察机关更趋于地方,甚至成为地方政府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这种做法分割中央与地方,造成权属脱离,上级不知下级,下级不听上级。根据财政学理论,检查工作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良好的法治秩序和法制环境,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保障。
(3)加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人员素质
就长远而言,中国法官素质提高是必然趋势,中国法官所判案件质量提高也就是理所当然。同时,司法腐败也肯定会随制度健全而减少,这都是笔者所深信的。这里说的制度包括法官独立、三审制、法官隔离制,甚至建立陪审制等。因此,一味强调强化法官监督意义将不大。因此,法官一旦达到让人们充分信任程度,强化监督也失去意义,但无论如何对法官个人的监督机制还是要存在,这也是使之永葆廉洁的手段。此外执行工作涉及法律法规纷繁复杂,这对从事这一职业的检察干警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4)对检察员监督权的约束机制
公权力的行使并非是无限制的,对于检察机关的权利限制依然重要,笔者认为应当建立有效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责任制度。一方面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定监督职责,正其权,究其责,监督不力或造成监督错误的案件要受到追究;另一方面,应当建立错案追究机制和赔偿制度,不光要监督纠正违法、不规范行为,还要针对错误导致的损失予以赔偿,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严格执法。
(5)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的后期回访监督机制
对于已经处理完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案件,应当在一定期限后做一次回访调查,并将后续执行和改正情况做详细记录并存档。检察院可以采取电话回访等形式询问调查,对于有拖延或是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做到案结事了,真正维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启动模式
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这两个模式,当事人主义模式,是依据当事人申诉启动的检察监督模式,而职权主义模式则是由检察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前者是私权处分,后者是基于法律监督职权。
依据民事执行检查监督的两个属性“事后性”和“干预性”,决定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启动必须要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模式两种模式协调并行。当事人自愿和解,不损害国家和第三方利益,并且债务人资源履行义务,检察机关无权干涉,充分实行当事人主义模式。在执行监督过程,遇到执行措施不合法,或是存在侵害国家和社会集体利益,还有一些执行人员个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由检察机关主动干预,及时纠正,启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相应措施。(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立,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 章武生,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日)小岛武司,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之我见 篇12
2012年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35条将民事执行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 为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此, 各地检察机关对执行监督进行了一定探索和尝试, 但由于没有办理执行监督案件的专门程序和相关规范性文件, 实践中多是比照抗诉案件办理。由于执行监督案件自身的特点, 一是卷宗记录相对简单或没有形成卷宗, 二是很多违法行为在卷宗中无法反映, 所以如果仍像办理传统抗诉案件一样主要适用书面审查方式, 很多时候将无法满足办案和监督的需要。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民事执行活动参与各方包括法院、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人, 不仅法院与上述各方会产生联系, 执行当事人之间也会因为执行而产生联系。检察监督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即凡涉及法院执行行为的, 均可监督。监督范围应包括:
(一) 执行裁定、决定有下列违法情形: (1) 追加、变更被执行人裁定错误的; (2) 采取执行措施的裁定不符合执行依据所确定内容的; (3) 不予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裁定不符合法定条件的; (4) 采取强制措施决定不符合法定条件的; (5) 执行裁定、决定有其他违法情形的。
(二) 执行行为有下列违法情形: (1) 对执行依据虚假、不存在、未生效或者已被撤销的案件受理执行的; (2) 调查、搜查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 (3) 不按照执行裁定的内容采取执行措施, 超标的执行、执行案外人财产或者对依法不得执行的财产采取执行措施等不按照执行裁定的内容采取执行措施的; (4) 被执行人提出足以保障执行的款物后仍然执行原查封、扣押财产的; (5) 评估、拍卖程序中有违反规定的行为的; (6) 违反规定变卖执行物的; (7) 违反规定保管、使用被执行财产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将被执行财产交付给申请执行人的; (8) 强迫、欺骗执行当事人和解的; (9) 拒绝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或者同意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参与被执行财产分配的; (10) 违法解除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的; (11) 实施执行的活动有其他违法情形的。
(三) 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执行职责主要有下列几类情形: (1) 不受理执行申请又不依法作出不予受理裁定的; (2) 对已经受理的执行案件不依法及时作出执行裁定的; (3) 不按照规定采取执行措施, 导致被执行财产遭受损失或者导致执行目的不能实现的; (4) 违法不受理执行复议、异议或者受理后逾期未作出裁定、决定的; (5) 暂缓执行、中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 不按规定恢复执行的; (6) 依法应当改变或者解除执行措施而不改变、解除的; (7) 其他怠于履行执行职责的行为。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权, 但检察机关若要充分发挥该项权力的作用, 必须设置与之相配套的程序。
(一)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管辖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两种:
1.级别管辖方面, 由于同级人民检察院对于同级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的情况更了解, 原则上应实行同级监督, 由执行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
2.上级检察机关认为工作需要, 可以管辖下级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 对下级执行机关执行的案件进行监督, 即提级监督;下级检察机关认为工作需要, 可以在申请上级检察机关同意后, 将本属自己管辖的案件, 移送上级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即移送监督。
3.地域管辖方面, 原则上应由执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检察院管辖。如果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人员需要异地执行时, 则执行机关所在地检察机关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随案监督或者委托执行地检察机关进行监督。在委托执行案件中, 受托法院所在地的同级检察机关应对受托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享有法律监督权。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受理
1.执行监督的启动程序, 应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主, 以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监督为辅, 必要情况下检察机关也可以依法院的要求而介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者案外人认为执行中作出的裁定、决定错误以及法院的执行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而提出申诉时, 检察机关应当受理;当执行裁定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某些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或者检察机关发现执行人员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情况时, 检察机关有权依职权启动执行监督程序;当人民法院遇到执行问题无法解决而向检察院通报要求解决时, 检察机关也应当受理。
2.对申诉案件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申诉案件应予受理:申诉人系执行案件的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有具体的申诉请求、理由和相关的证据材料;接受申诉的人民检察院有管辖权。否则, 人民检察院应不予受理。
3.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在接收材料后分别制作《受理通知书》和《不予受理通知书》, 在三日内发送申请监督人、其他当事人, 并告知其权利和义务, 其他当事人可以提出书面意见。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调查和审查的基本方法
(一) 要树立强烈的法律监督意识
一是问题意识。对接到和正在办理的民事执行违法的控告申诉举报后, 要善于发现所反映问题背后的不正常、不合理现象, 通过从这些不正常、不合理现象发现背后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调查意识。对接到和发现的民事执行中存在问题, 要摒弃坐堂办案, 就证据审查证据, 就案卷审查案卷的老习惯、老方法。应该深入实地调查了解。
三是谋略意识。要以侦查的思维开展调查工作。谋而后动, 精心准备方案, 研究取证的方向、重点、方式和途径, 尤其对关键事实、证人、证据要制作多套方案, 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要进行预判并准备好应对方案。
四是证据意识。关键证据一经发现, 就要及时收集、固定。能够调取原始证据的要及时调取, 不能够调取原始证据的, 能够复印的要及时复印、拍照留存, 要注明证据的来源、提取人等事项, 复印件应由有关单位盖章, 防止因贻误取证时机, 使法律监督调查工作无果而终。
除此之外, 还要有娴熟的民事执行法律监督业务知识, 要学习和了解关于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 特别是法院内部的有关规定, 掌握执行工作程序。
(二) 要掌握调查和审查的方法、步骤, 具体可采用五要素审查法
一要审查来源。通常情况下, 申请执行人往往反映法官怠于执行, 不积极履行执行职责, 不采取应该采取的强制措施, 甚至拖延执行;被执行人往往反映超标的查封、低价处置被执行财产;案外人往往反映执行标的错误、随意变更执行顺序、执行了自己的财产等等。
二要审查内容。只要属于执行裁定错误、执行实施行为违法都是执行监督的范畴。如果举报内容反映的不属于民事执行的问题, 但属于民行检察的内容或者属于其他业务部门的管辖范围, 应该分类处理。如果举报反映的问题, 全部或部分内容反映的是民事执行的问题, 就应该按照内部工作流程, 认真审查处理。
三要审查性质。要对执行违法的性质进行审查, 看是属于执行监督中哪一类型的问题, 是管辖问题、担保问题、查封、扣押、冻结问题, 还是评估、拍卖问题、执行财产处置问题等;还要注意审查和初步判定是一般违法行为, 还是严重违法行为, 是违反程序规定还是违反实体规定, 是否存在职务犯罪等。
四要审查危害。认真审查违法执行是否对当事人造成了后果, 造成了什么后果, 多大后果, 这个后果是财产性损失, 还是由于违法执行导致的其他人身伤害的后果。能不能用数量计算, 价值多少, 等等。
五要审查管辖。对民事执行法律监督实行的是同级监督, 反映哪一级法院执行问题, 由同级别同辖区的检察院管辖, 这涉及到执行违法线索的分流处理问题。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一是提出检察建议。对前面所述的执行裁定、决定和执行行为违法以及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执行职责, 由同级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向执行机关提出。并制作《检察建议书》, 在决定提出检察建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检察建议书》连同案件卷宗正卷移送同级人民法院;并制作决定提出检察建议的《通知书》, 发送申请监督人、控告人、举报人。
二是现场监督。检察机关应执行机关邀请 (如执行机关执行拆迁行政决定、进行执行中的拍卖等执行行为时) 或当事人请求, 可以派员参加对判决、裁定的民事执行, 监督民事执行活动。对某些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检察机关可以依职权派员到执行现场, 监督执行活动是否违法, 对现场监督中发现执行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可以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三是发出纠正违法执行通知书。检察机关发现同级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 (1) 侵吞或者违法处置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款物的; (2)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 不依法采取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 或者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 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的; (3) 其他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不依法履行职务, 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 影响公正司法的诉讼违法行为。
四是建议人民法院更换办案人。检察机关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回避但未回避, 或者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调查, 其继续承办案件将严重影响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的公正性, 可以建议人民法院更换办案人。
五是移送犯罪线索及相关材料。检察机关在履行民事、行政检察职责过程中, 发现涉嫌犯罪的, 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本院相关职能部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在办案工作中, 发现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 可能导致原判决、裁定错误的, 应当及时向民事行政检察部门通报。
总之, 通过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 进一步规范执行活动, 共同推进执行工作正常合法进行, 才能切实化解“执行难”的问题, 进一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孙加瑞.检察机关实施民事执行监督之程序设计[J].人民检察, 2007 (13) .
[2]蔡潇剑.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策探究[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4 (2) .
[3]高飞, 潘晓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以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为背景[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 (2) .
[4]张峰, 戴忱.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和方式[J].中国检察官, 2014 (4) .
【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推荐阅读:
民事强制执行05-19
民事行政执行06-12
民事执行难08-08
民事执行现状与原因08-28
及对策试论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原因07-09
的决定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06-12
民事检察10-22
民事检察建议05-30
探析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新路径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