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执行难

2024-05-15

行政诉讼执行难(精选12篇)

行政诉讼执行难 篇1

一、民事案件执行现状

最高人民法院在给中央的《关于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报告》中, 将民事执行难归结为四点: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形象、准确地概括了民事案件执行难的现状。

1.被执行人难找是困扰执行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般占执行案件的50%左右。有些案件在开庭审理之前, 被执行人的下落就不十分明朗, 有的是外出打工, 有的是故意躲避债务, 此种情况下在缺席审理之后, 申请人申请执行, 被执行人的寻找就成为执行工作的首要, 被执行人的下落不明造成了整件案件执行的停滞。虽然执行人员在这时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去“围追堵截”被执行人, 促成一些执行案件的执结, 但仍有一部分案件查找不到被执行人。

2.被执行财产难寻。被执行人的经济情况大多都是十分困难的, 少数经济条件好的也多数会想法设法隐藏财产, 或拒不执行应该给付的钱款。在这些情况之下, 执行人员就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去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大多数情况下, 被执行人生活困难, 仅有的财产就只有房屋而已, 这就对执行工作提出了新的阻碍。毕竟案件的执行也要考虑到被执行人的生活因素, 否则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1)

3.协助执行人难求。虽然国家对法院执行工作给予极大的重视, 要求有关部门作为联动单位, 形成联动机制, 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但是仍会有很多的职能部门在执行人员要求配合工作的时候考虑到自身单位担责、害怕得罪与案件相关的当事人, 故意不配合执行人员工作。这些职能部门没有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意识, 对法院执行工作有着种种的不理解和曲解, 这给法院执行工作设置了新的障碍。

4.应执行财产难动。有许多被执行人有能力给付申请人的欠款, 但是由于债务形成的原因, 如交通肇事纠纷、人身损害纠纷、刑事附带民事等案件, 本身被执行人对申请人便怀有怨恨, 所以总是以种种理由拒绝执行, 特别是执行人员将要对其财产进行执行时, 有许多当事人便会安排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与执行人员对抗, 阻碍执行工作的进行。还有诸如乡政府、村委会对外形成债务, 案件到了执行阶段, 政府和村委会即使有财产可供执行, 例如可供转包的土地等, 被执行人内部的实际问题无法查实, 无法了解其生活和债务问题, 所以这样也给执行工作设置了障碍。一旦强制执行, 乡镇领导动辄就找上级领导给法院施加压力, 严重干扰了正常执行。法院不但案件得不到执行, 反而花费大量精力层层向上级报告情况, 致使法院的执行工作陷入“夹缝中”, 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2)

二、民事案件执行难形成的原因

(一)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民事案件执行难在文本依据上存在的原因

目前供执行人员使用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难而做出的规定, 在使用时明显会感觉到内容少、可操作性差, 执行人员现在没有一部可供执行时使用的专门法律, 这样对执行工作带来的阻碍是较大的。所以制定一部专为执行而立的执行法众望所归, 这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执行难的法律依据问题。因为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种不同的情况, 执行本身已经存在的阻力就很多了, 在加上文本依据上的欠缺, 就导致在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的时候, 说服教育的思想工作难做。在实际执行遇到各种情况, 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时, 执行人员对各种情况很难做出判断和界定, 这样就影响了案件执行的进度。很多案件都是这种情况, 所以民事案件执行难的情况就出现了。

(二) 执行机制有待改革

要改革政体、法院管理体制, 涉及到国家政权组织和立法问题, 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在当今政体和法院管理体制背景下, 法院要自身缓解“执行难”, 应从执行方法方式方面去探索, 政体、法院体制改革是高级人民法院以上及专家学者们研究的范畴, 中级人民法院以下重点应在执行方法方式问题上下功夫。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执行难”, “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国家机关行为的法定主义是在法制完善条件下的法治原则, 在社会转型期, 法律不够完善, 如果事事都要法律明文规定, 则反而会阻碍社会进步, 执行方法方式创新是为了更加公正和高效地执行, 是为了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维护法律权威, 缓解“执行难”, 因此, 执行方法、方式创新符合法治原则, 是值得倡导的。对我国现有的几种执行方法的探讨如下:

1. 公告执行。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给党中央报告“执行难”时, 其中有“两难”是“被执行人难找, 被执行财产难寻”, 而要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 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 路径有三:一是申请执行人提供;二是被执行人申报;三是法院依职权调查。然而, 第一、三种途径毕竟当事人能力及执行法院人力、物力有限, 第二种途径被执行人是不可能老老实实地提供自己的全部财产状况的, 因此, 针对上述“两难”, 只有借助社会力量来帮助, 才能容易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状况, 也就是, 通过公告执行, 公开被执行人名单和欠款数额, 鼓励社会公众对其进行举报, 以填补有限的调查被执行人及财产状况的途径。公告执行的目的除了对被执行人信用公示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外, 更主要的是查找被执行人及财产, 要想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最终还是要找到被执行人和其财产, 因此, 公告执行很大一部分是带有“悬赏性”、“举报性”的, 因此, 我们探讨的“公告执行”也包含, “悬赏执行”在内。采用公告执行时, 也要从严掌握, 避免滥用。 (1) 适用对象: (1) 限于被执行人难找或财产难寻案件; (2) 在社会上造成影响, 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 (2) 适用程序: (1) 由申请人提出申请; (2) 讨论决定。由3名执行员组成合议庭讨论是否符合公告执行条件, 如不符合的要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公告由执行机构负责人审核, 法院院长签发。 (3) 公告内容: (1) 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基本概况、应履行的标的额、法院执行情况; (2) 责令被执行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义务或申报财产和拒不履行义务和申报财产的后果; (3) 鼓励公民举报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 (4) 承诺为举报人保密及奖励金额; (5) 公布举报电话及承办人。

2. 提级、指定执行。

最高法院向党中央报告的“执行难”的“四难”中, 其中有一“难”是“被执行人财产难动”, 执行实践中, 难动的“财产”一般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在当地有一定势力、有一定人缘的自然人的财产。这些案件的执行往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阻挠, 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问题之一, 申请执行最愤慨的是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不能执行这类案件, 反映最强烈也是这类案件。由于本地法院受行政隶属、财政供给、人事关系等诸多因素的挚肘, 面对干扰因素往往“投鼠忌器”, 不敢依照法律硬着手腕去处理, 而上级法院或外地法院相对来说超脱些, 执行起来大胆些, 因此, 对这类案件的执行只有采取提级、指定执行才能有效地缓解这类案件的“执行难”。提级、指定执行虽然是法院自身破解“执行难”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 那就是当地政府因怕利益受损或问题暴露, 而反对提级、指定执行, 甚至责怪当地法院“不帮忙”, 因此, 对涉及政府部门的提级、指定执行案件应由申请执行人提出, 同时事先告知被执行人, 同时, 中级人民法院应制定一个完善的提级指定执行制度, 并下发到县级以下各企事业单位。

3. 联动执行。

所谓“联动执行”就是在法院内部和外部建立一个统一、高效、长期、互动的执行网化机构, 以最大限度地接受申请执行人或群众对执行线索和各种执行信息的举报, 并及时反馈于各有关机构或部门, 形成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互补互动的一个有机整体。 (3) 执行联动在本质上就是将执行作用主体社会化, 使整个社会在观念和制度上形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行为的联动的遏制, 是整合各种执行资源和力量, 联手参与司法执行活动的法律机制。执行联动的突出特点是多元化执行协作主体的联合参与, 司法执行与其他多种协作资源的全面互动, 其目的是借助全社会力量对执行环境实施综合治理, 力求从根本上打破法院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当然, 建立执行联动机制是一个系统工作, 也是一个复杂工程, 牵涉面比较广, 必须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协作部门积极配合, 树立一盘棋理念。

(三) 执行力度不够

执行的力度有着很多的决定因素, 比如说执行力度对执行队伍的要求就很高, 有一支作战有力、精诚团结、廉洁奉公、机智有为的执行队伍对于加大执行力度而言是先决因素。再者在法律的文本依据上, 要求有更加完善的法律给予执行工作以强有力的支持, 执行工作有法可依不但可以使执行工作更加的合法化和透明化, 还能加大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力度。现今由于种种原因的缺失, 我们执行工作的力度还是不够, 我们的执行队伍建设过于薄弱, 无论是在装备上, 还是在人员人数配备上, 还是在法律保障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所以现在执行难成为在执行过程中随处可见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难以加大执行的力度, 所以亟待种种决定因素的改善, 以加大对民事执行案件的执行力度。 (4)

(四) 当事人的原因

在执行人员执行公务时, 一些法律知识淡薄的当事人对执行人员的作为很不理解, 不但不配合执行人员工作, 更有一些当事人煽动家里的妇女、儿童、老人, 采取老赖的手段, 拒绝履行法定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更有一些当事人在得知自己成为被告之后采取逃跑的方式去逃脱法律的判决, 这样, 当事人的寻找就成为首要的问题。更有甚者, 在面对执行人员执法时, 一些欺行霸市人员对执行人员进行殴打辱骂, 这对执行人员的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还有一些当事人, 他们的生活确实十分的贫困, 确实无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些实际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也确实给执行提出了问题。当事人是执行的相对人, 是执行过程参与的主要成员, 他们的文化素质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执行工作。

(五) 地方保护主义作祟

这是民事案件执行难形成的原因之一, 且力量巨大, 不容小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对人民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有很多无形的看不见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法制进程, 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很普遍, 这对于执行工作而言, 是很大的阻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区域性的差异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形式。有很多行政行为去参与司法行动, 而且这种现象不是少数, 这种行政行为参与进司法活动中, 给司法活动带来很大的阻力, 因此, 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对司法上的平等性和公正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解决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对策

1.加强立法工作, 为法院的执行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有助于缓解执行难法律的立法更加的刻不容缓, 执行工作缺乏法律的支持显得势单力薄。了解国外的法律, 我们可以得知:英国在1884年就制订了《执行法令》, 日本在1979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时, 废除了原有的强制执行条款, 将原来的第六编“强制执行程序”加以修订并与拍卖法合并, 制定了单独的《民事执行法》, 另外奥地利、比利时等均单独制定了《强制执行法》。近年来, 最高人民法院就强制执行问题作了不少的司法解释, 这就为制定独立的执行法做了准备工作。制定独立的执行法在我国是可行的, 并且这部法律要更加完善的体现执行过程中的措施和程序, 从而为根本上改变执行难的现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5)

2.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执行能力和水平执行队伍是整个执行工作的主体, 是执行工作的操作者和运作者。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执行难的现状, 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虽然执行队伍的建设问题在这里称不上是主要矛盾, 但是在其中所起的重用也不容小视。执行工作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这就要求执行人员应有外在威慑力, 所以要培养参加执行工作的执行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并且建立以法警为主体, 协助执行员完成执行工作, 建立起执行员统一指挥下的以法警为主体的执行体制, 这样就要求加强执行队伍的装备建设。法院要为执行局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录像工具和警用工具, 以此来保障法警的人身安全, 以此来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执行人员的内在素质对于执行工作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执法者的素质提上去了, 那么执法的效率也就提上去了。所以提高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执行队伍的建设时做好执行工作的必要之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行队伍, 就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教育执行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 在利益面前谨记人民的利益至上, 并且要加强对执行人员的教育培训, 提供学习的机会, 使其提高提高执行水平, 更好地为执行法律服务, 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6)

3.加强业务钻研, 确立新的执行理念。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赋予的新要求, 执行工作也是, 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给执行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执行案件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 是我们在以往工作当中没有遇见的, 这些新的事物, 又给执行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运用以前的方式方法去处理现在新的问题还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社会进步的今天, 执行工作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 有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就要想出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 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行政诉讼执行难 篇2

民事诉讼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

摘 要::“执行难”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的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难点,老百姓对“法律白条”非常反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解决“执行难”问题是当前社会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以民事诉讼执行为范围,以被执行人客观上有偿付能力为条件,并从改善强制执行的内外环境入手,结合执行实践经验以及国外的成功做法,探索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法院

强制执行

执行难

对策

I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一、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民事诉讼执行难的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定义执行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执行难的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造成执行难的因素........................................(一)从法律角度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从社会角度看………………………………………………………………..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改善执行难的对策........................................-410101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狭义的“执行难”是指民事诉讼执行人员在执行个案中,因某种来自于内部或外部的非法对抗执行的行为,而使其不能实施的执行行为不能继续进行的执行过程,可形象地概括为“四难”,即最高人民法院给中央的《关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的报告》中所提的“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广义上的“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因受到社会,政治,经济,舆论等诸多方面的非法干预和影响,而使其组织实施执行措施不能或实施的执行措施失去功效,致使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爱到损害,执行程序遭受破坏的司法过程。更确切些说,广义上的执行难是“司法难”的代名词。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初创阶段,经济无序的状态难以避免;资源配置中的供需矛盾空前突出,必然使地域经济格局下的地方保护主义在经常表现出的“人治”怂恿下恶性膨胀,人们批评的“执行难”反弹,实际上是地方保护广义在党中央的重要批示威慑下退却后的“反扑”;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难以摆脱其羁绊而不得不称“执行难”(即司法难)。

2、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

最高人民法院是将“执行难”界定在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执行的范围内的。由此,我们可以识别,现在社会上普遍谈论的“执行难”与司法界谈论的执行难是有区别的。社会上一般人谈论的“执行难”,是不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而是将这两者混为一谈,这样一来,就无意中主观上扩大了“执行难”的影响面。

执行难的存在是我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听听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第五巡回区>霍夫利法官 是如何说的吧:“绝大多数的判决都很顺利地获得服从和执行。这是由于这个国家的法治传统十分强有力,一般民众和企业都以尊重法院、服从法院为光荣的事情和应尽的义务。”而德国柏林的夏洛登堡法院案件的执行率为15%至20%。对此,该法院院长的解释是:“案件是由当事人双方的纠纷形成的,有纠纷才有诉讼,而产生了纠纷说明双方在经济往来或经营活动中有了失误或是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法院应一方的请求受理案件并依法采取措施补救。而这样的法律补救是事后行为,其效果总是有限度的,因经营风险而形成的案件,执行不了是正常的”。因而说“执行不能”在其他国家是存在的,所以“执行难”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

(二)执行难的现状

在全国范围内执行难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下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由一个侧面反映出执行难的现状。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两级法院开展了集中执行行动,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执行工作初步步入良性循环。但是,困扰执行工作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有些问题表现仍较突出。

1、对“双扶”企业和改组、改制企业难执行的问题。实践中,地方实行财政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8、双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案件难执行的问题。实践中,除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下落不明造成一部分案件难以执行外,还有一些案件的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后,由于种种原因案件得不到及时执行,不再到法院催促执行,或者当事人因生意原因长期外出,法院无法查明其信息,采取公告等方式也无法查明当事人的下落,造成案件的执行难。

9、有的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假举报、告假状,拖延执行,还有的当事人以自残方式抗拒法院执行,使法院的执行工作极其被动。

三、造成执行难的因素

(一)从法律角度看

1、现行法律不健全

执行工作的立法滞后,有关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行则无矩,使执行工作随意性很强;但如果法条不全,处理某些问题时,也会无法可依。我们现有的强制执行法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执行程序有专门规定,这是我国民事、经济案件执行最主要的法律内容。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的某些条款。三是宪法和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有关的强制执行的内容。另外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强制执行的司法解释,以及1998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吸收各地经验制定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强制执行工作是我国司法建设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审判、执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执行人员深感立法的不足。

执行工作的整个过程必须依法进行,而现实的执行法律、法规却非常匮乏,而且分散、零乱的规定在各类审判程序的法规中,甚至有的相互抵触或冲突。在被执行人触犯了某些法律条款,需要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时,现行法规要求不能异地拘留。在某些人明显触犯刑律时,据以执行的法律、法规也不够细致完善。另外,各相邻间的法律法规也应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而现实的立法也不尽人意。②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对企业开户进行严格控制,就不会出现企业在银行有多个账户的情况。再就是,微机联网信息处理在利益的驱动下,银行与企业间相互串通,执行人员前来查询存款,银行将存款额转移或以“为储户保密”,或以“储户与账号不符”等为由拒查。这些现象,使执行工作受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定,执行某些企业必须报请某级领导批准。这些表现都给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由此造成的法院独立性不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各级法院的经费必须由同级政府确定,法院的财政与地方财政融为一体。因此,地方法院更多地倾向于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去执行法律和行使司法权,而不着眼于国家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除此以外,在人事制度等方面,法院的司法行政职务和人员均由地方各级权利机关选举、委任、罢免或任免。在实践中,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实际享有”对相应各级法院主要领导干部的推荐权和指派权,正是这种权力机构上的隶属和依附关系,使得地方法院无力抗衡地方行政的干预。中央的11号关于解决执行难的文件虽然专门对执行工作进行指导,党委、人大也加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和协调、解决法院执行工作的实际问题,为法院的执行工作撑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一般作用于被执行人在本地区、申请执行人在外地的执行案件,由于诉讼当事人分属不同地方的诉讼案件,民事判决的执行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地方利益相联系,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来源于各地方政府;各地的地方性立法囿于地方利益而忽视法制性原则;在地方性法规及地方规章之外,滥发规范性文件,滥用行政手段;对国家法律执行不力,下位法违背或架空上位求;引进外资立法方面具有盲目性,缺乏计划性、透明性、连续性在司法方面,表现为片面保护本地当事人,违背或滥用诉讼程序,各地法院适用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增多,案件执行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而部门保护主义是指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都在本地,不存在地方利益不同的问题,但是双方分属不同部门,判决的执行牵涉部门的利益而执行双方所属的部门都为其自身尽力保护各自的利益不受影响。因此,相形之下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进程。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出台后,执行工作的可操性加强,但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对于地主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这种维护手段我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给予进行制止:(1)我们只有加强执行法律的立法工作,才能让全社会对执行工作有新的认识。(2)健全和完善地方性的及社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管理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3)加强对于地方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4)应交叉执行若有本地区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未能执行或是有地方保护主义的且立案之后超过六个月未能执结的案件,可以办理委托外地法院协助开展执行工作,由此来创造良好的执行条件,更加地便于执行工作

2、部分被执行人规避法院的执行

这种原因实际上是反映了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和相对缺失,很突出的表现就在于“赖帐逃债”不良的文化上。比如说,“骗一把,是一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欠债的是爷爷,讨债的是孙子”等民俗谚语,就是这种民间文化和社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个别案件甚至能拖个六七年还不能结案;审理一起案件,审判员一般跑个二三次便可搞清原委,进行结案了,而执行则需十几次甚至数十次行动也未必能执行完毕,执行一个案件所花费的精力也往往是审理一起案件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要保证案件的及时执结,必须增强执行队伍的力量。

(2)执行人员装备加以改进;增加一些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来增强执行队伍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案时间,尽快执结案件。

3、大力推进执行工作改革,努力提高执行效率

(1)深化执行管理体制改革;广义“执行难”作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出路在于改革,在于执行工作改革,在于整个司法体制改革,只有司法体制改革成功了,正当程序的独立正义价值才能得以实现。1999年党中央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批示下达后,改进执行管理体制便成为各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改革主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主要标志是在各高级法院辖区内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领导的管理体制,对这一创举,肖扬院长在《公正与效率新世纪人民法院的主题》一文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准确的主人。由此,执行工作改革进入最艰苦的攻坚阶段。深化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执行工作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在高级法院辖区内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新体制,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执行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对执行机构领导成员实行地方和上级法院双重管理模式,并以上级法院审查批准为主,即上级法院对执行机构的领导干部下管一级,以增强统一领导效能。

(2)推进执行机构改革;为了适应执行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理顺上下级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和领导关系,要有一个便于实施行政领导权和司法监督权的机构载体,一些高级法院成立执行局,局长高配,内设两个执行庭和一个综合处的机构模式必将在全国得到有效地推行。有的中级法院策划在市辖区内成立一个执行机构,各县区设派出机构,并实行人,财,案统管,也是极具有创意的改革探索。执行机构改革既要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又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成立执行局的法院仍由执行庭承担行使双重权利的职能,也必在适应执行体制改革需要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改革。(3)加强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执行权运行中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一项艰巨的改革任务。一些法院探索的将执行权划分为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判权(或叫执行异议审查权),分别由执行员和执行法官行使,不失为积极有效的创新,需要深入研究,使之更趋于合理有效。

(4)探索执行方式改革;这是执行正当程序法定化的改革难点。传统的执行方式方法中有的已成为成功的经验沿用下来;近几年创 新的执行方法方式,如前述的查找被执行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借鉴法国执行令制度,加强协助执行的权威性。按照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法院的判决书加盖了执行令,即属于有强制执行力的判决。执行令是国家元首向公共力量发出的执行命令或者协助执行的命令。它显示出国家司法的权威性,对提高执行效率,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认为,我国当前执行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缺乏这种公共力量的协助,公安机关不能插手债务纠纷,并不意味着公安人员不能协助执行。因此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可借鉴法国的成功经验,从协助执行上下功夫,建议如下:①法院可代表国家发布强制执行令,命令全国执行员、执行协助员、公检法部门、有协助义务的企事业单位、国家党政机关在受到执行合法请求时要给予有力的支持。②在得到执行员合法请求而拒绝协助执行的单位,分情节轻重对被请求单位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及直接相关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③负有执行义务的单位因拒绝协助执行,造成债权人经济损失的,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责任。

五、结论

在我国加入WTO后,执行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突出。自1999年全国法院开展“执行年”以来,为解决“执行难”问题,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比如大力推行委托执行,组织执行大会战、完善执行机制,改进执行程序,提级、交叉执行等。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执行难”问题虽然得到了初步缓解,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决非朝夕之功,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⑧总之,解决“执行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广大执行人员的艰苦努力,一定能解决执行难这个问题,从而捍卫我们司法的尊严,永保我们法律的威严。

综上所述,执行难是社会转型期所暴露出来的司法现象。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历史过程。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执行难的问题将最终得到解决!

六、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自论文大纲的构思与起草以来,一直给予我关怀与指导,无论是论文整体的结构还是细节上词语的运用,都耐心的为我提出修改意见,直至最后论文的完成,在此我对于导师的悉心指导,献上最诚挚的感谢

执行网破解执行难 篇3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不再是法院独家独唱,而是全社会齐声合唱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奉贤区人民法院院长席建声的一番话,道出了这几年来奉贤法院从自行“发力”转为向社会“借力”,借用社会力量协助法院执行而取得成效的由衷之情。

让民生案件得到最大力度执结

据奉贤法院分管院长张汇介绍,去年,奉贤区为了强化协助执行工作力量,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助法院执行工作网络。

所谓横向,即由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及区信访办、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工商局、区劳动保障局、区民政局等有关职能部门,还有各大银行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所谓纵向,即由各镇、开发区、村(居)委组成,设立协助执行工作网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聘请了全区370多名村(居)委调解主任为协助执行联络员,从而形成了由法院主办,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

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协助执行工作网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集有关成员单位,对区内的协助执行工作进行部署、监督、检查,统一协调解决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奉贤区综治委将协助执行工作网络的建设纳入了年度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对各成员单位在协助执行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通过指标量化,作为该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的一块内容。

3年前,家住奉城镇的王某驾车时将人撞成重伤,在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由王某承担赔偿各类费用共计人民币10多万元后,王某迟迟不履行,人又失去踪影,申请人只得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通过奉城司法所了解到,王某经济状况尚可,有一定的收入,其在奉城镇购置了一套商品房外,在老家还有一幢住宅。鉴于王某有支付赔偿款能力,法院随即查封了这套商品房,并予以公告,限期将该房进行评估、拍卖。

王某获悉后,就到法院和区有关部门大哭大闹,扬言要自杀。为了防止事态恶化,法院及时与奉城司法所联系,要求给予协助执行。奉城司法所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启动了协助执行工作网络,由该所的一名司法员与王某所在村的调解主任负责协助法院执行。他们多次上门找王某及其丈夫谈话,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利弊分析,明确指出,法院执行是一道严肃的法律程序,强行阻挠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要求王某一家配合法院执行。同时,他们还告诉对方,如果能主动支付赔偿款,就可省去强制执行所需的费用。通过法、理、情三管齐下的反复劝导,王某及家人最终回心转意,表示愿意接受调解。

前不久,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有司法员及村调解主任参与,双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进行了协商,最后达成和解协议,由被执行人在规定期限内分期支付赔偿款,一起将激化的纠纷,通过协助执行工作网络成员的及时参与,被及时化解。

在奉贤有一大优势,即率先在全市建立各镇、开发区司法所。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各镇、开发区的协助执行工作网络办公室被设立在所在地的司法所,由该所的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司法所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委员会平台,将各村(居)委会的调解主任作为协助执行工作网络的联络员,发挥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知悉当地的人和事,了解当地人员财产和社会关系等优势,积极向法院提供线索、协助送达文书,共同缓解“执行难”。

法律的刚性决定了判决是以纠纷状态的法律判断为核心,而不是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作为标准,因而造成部分当事人不能“心服口服”。对此,联络员在协助法院执行中善于发挥人民调解功能,通过提早介入、共同参与、案后回访,将人民调解的灵活性和法律的刚性相结合,做好当事人劝导说服工作,彻底化解纠纷,使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及时得到执行,尤其是涉及当地“三养”案、工资款案、财产纠纷案及邻里纠纷案等民生案件,通过联络员的协助执行工作,能得到最大力度的执结。

快速平息群体性激化事件

民工工资的拖欠一直成为各级政府的一大棘手问题,尤其是临近年末,经营不善的企业关闭,老板卷款不知去向,几十名、上百名职工集体上访讨薪,容易引发群体性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有了这张网,维护一方平安就多了一道保护墙。”奉贤区金汇司法所党支部书记李春国深有体会地介绍说。协助执行工作网络的建立,开辟了执行直达车,能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努力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群体性事件得以及时平息。

有一家注册在金汇镇的服装厂,因经营不善,欠下400多万元债务及14多万元职工工资,老板在今年5月突然消失。企业仅剩的一些机器设备因多个案件被其他法院查封,有些机器设备已被债权人哄抢。

80多名职工闻知后,情绪十分激烈,上访要求讨还劳动血汗钱。对此,法院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与区信访办、金汇镇司法所取得联系,研究制定了一套处理方案。

金汇镇司法所在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为职工提供了法律援助,帮助他们收集资料,以最快速度办妥了劳动仲裁手续。

区劳动局开辟绿色通道,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劳动仲裁裁定。

法院执行庭承办法官唐世奋放弃双休日,连续加班两天,通过金汇镇司法所、信访办同志的通力协助,对服装厂已被多家法院查封的缝纫机等设备进行了异地查封,将被查封的财产妥善安置到了安全地点,有效防止了财产被其他债务人哄抢遗失。

80多名职工的情绪在相关部门有条不紊、快速有效的工作中逐渐稳定下来,案件迅速进入到执行阶段。鉴于异地查封的部分财产,是该服装厂因其他债务纠纷被兄弟法院所查封。为了确保职工工资款优先执行,唐法官及时与兄弟法院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对方理解和支持。随即,唐法官与高院取得联系。在高院的大力支持下,法院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将评估、拍卖等一系列程序全部履行完毕,使得这笔财产拍卖款很快就到位。80多名职工最终满意地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款。

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对年迈体弱、身有残疾的弱势成员,是社会各界所关怀的群体。今年初,奉贤区政府专门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即由区法院、区司法局与区残联联手,为残疾人建立了两大服务机构,开通了三大绿色通道。其中对残疾人申请执行案件,法院规定为上门办理申请执行手续,上门送执行款等。这些特殊规定,意味着涉及弱势群体维权案件,法院及其他有关部门必须畅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身患多种疾病的王阿婆,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20多年前,产后的她不幸患上了肾炎,丈夫对她逐渐淡薄,情移她人,夫妻经常大吵大闹,感情日趋恶化。自1997年起,丈夫不念多年夫妻感情,置病妻躺在床上而不顾,在外借住一直不回家。期间,他三次向奉贤区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后得以离婚。法院依法将丈夫名下股票账号内的资金余额和股票判给了被告王阿婆。

想到自己病残就被丈夫遗弃,王阿婆伤心及至。在离婚后不久,她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住院治疗一年多后,花去了一大笔钱,病情不见好转。医生告之要换肾,但王阿婆身边已无钱,只有前夫名下的股票。

王阿婆在他人的指点下,将股票全部卖出,现金为14,000多元。当她坐着轮椅来到证券公司欲取钱时,被告之这笔钱只能由法院来办理领取手续,王阿婆便打电话向法院求助。

按法律程序,在法院判决王阿婆与丈夫离婚后的一年内,由其本人向法院申请执行前夫名下的股票。不知情的王阿婆以为只要股票资金卡在手中,随时可以取钱,却不知申请执行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王阿婆甚是着急。

鉴于王阿婆年迈体弱,又急等这笔钱治病,奉贤区法院启动了绿色通道程序,决定特事特办,上门为老人办理执行案件。

当顾建春庭长与承办法官沈新章带着有关法律文书来到证券公司落实王阿婆的钱款事宜时,工作人员提出,法院要提取这笔钱,必须有股票资金卡的本人签字。然而,王阿婆的前夫离婚后就消失了,子女们曾多方寻找仍不见踪影。

执行法官急老人所急,主动与证券公司联系,向有关人员阐明法律规定,希望他们积极配合,协助执行。最终得到了这家公司的大力支持,在短短的一小时内工作人员全部办完取款手续。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执行法官在向分管领导汇报后,作为特例,帮助老人取出现金送到了她的手中。

近三年以来,奉贤区人民院共受理案件37565起,每年以10.9%的幅度递升;申请执行案件12127起,每年以18%的幅度递升,其中一些棘手执行案件更呈上升趋势。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法院共执结案件6001起,执结率为84.51% ,与往年同比上升了15.18%。

对此,奉贤区法院院长席建声认为:“这一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全区有一张协助执行工作网,各成员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使得执行工作取得了有力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浅谈“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篇4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 是最终实现当事人权利义务, 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环节。具体说就是指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的情况下, 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使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制度。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我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生效的判决、裁定得不到实现, 当事人拿着胜诉判决书不断上访, 被执行人逃得无影无踪, 社会上还流传着“打官司, 不划算, 胜了官司输了钱”的言语。直到今天, 人民群众对法院不信任、不满意的程度居高不下。

“执行难”, 原本是形容法院执行人员对执行工作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一种内心体会, 现在被广泛用来具体描述民事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现象。高执办在《“执行难”新议》中指出“‘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因受到社会、政治、经济、舆论等诸多方面的非法干预和影响, 而使其组织执行措施不能或实施的执行措施失去功效, 致使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执行程序遭受破坏的司法过程。”“执行难”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会造成危害。

1) “执行难”会造成生效的法律文书成为一纸空文, 使人们对司法制度产生怀疑。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拿到了胜诉的法律文书, 但法律文书生效后, 其内容却迟迟得不到兑现, 这就会造成人们对司法制度的作用、效能产生怀疑和失望。

2) “执行难”会造成公民对法律的蔑视, 危害我国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法治社会是法律得到严格执行的社会, 是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尊重的社会。但在执行过程中, 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并且又得不到法律的严惩, 这样就会起到极坏的示范作用, 就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不遵守法律, 不严格执行法律。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道路就会更加崎岖。

3) “执行难”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因“执行难”, 导致很多人不尊重法律, 不信任法院,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 有些人就采取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非法扣押, 暴力威胁, 武力强迫等方式就纷纷出炉, 结果造成了恶性事件, 给社会增添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2.“执行难”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1) “执行难”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被执行人难找, 执行的财产难查。在一部分执行案件中, 有些申请执行人不能提供被执行人的下落, 还有些是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还有些情况是被执行人在得到执行信息时携家带口外出躲避, 财产转移, 这些都导致了执行工作难以开展。

(2) 一些具有协助执行义务的部门不配合, 增添执行难度。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它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 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但少有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它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对于法院的执行工作给予配合。由于种种利益方面的原因, 甚至给被执行人通风报信, 出谋划策, 特事特办地快速转移资产。其它像工商、社保、车管、房管、土地等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情况。

(3) 特殊的企业很难碰, 领导打招呼很难办。有些执行案件, 因为涉及到某地的重点保护企业, 部分领导就采取打招呼、批条子等方法进行干预, 使受案法院承办法官甚感为难。

(4) 法院的不执行或不规范执行导致“执行难”。在一些案件中, 申请执行人提供了被执行人的地址、单位和财产状况, 但由于执行法官的原因不执行或怠于执行, 导致被执行人快速转移、藏匿、处分了财产, 使执行最终不能实现。

2) 造成上述“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体上来说有以下几种:

(1) 当事人诚信意识差。一部分被执行人逐利私心重, 讲诚实重信用观念未树立起来, 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很低, 所以一旦经营不好或偿债能力不强时就有了“逃债、废债”的念头, 并采取种种措施以达到逃债目的。

(2) 法律意识淡薄。有些被执行人无视法律的威严, 无视法院的尊严, 视执行工作为儿戏。在接到执行文书后, 有的转移、隐匿财产;有的推、拖、躲、赖;还有一部分采取威胁、侮辱、谩骂、殴打、围攻等方式暴力抗拒执行。

(3)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这一点在异地执行案件中表现最为突出。即外地需要协助给予冻结的存款, 协助执行的银行却拖延时间不给冻结;在外地需要依法给予查封财产的, 应协助执行的地方相关部门却找借口不予查封;不仅如此, 一些地方协助执行的部门一方面在做表面工作给予应付, 背地里却给被执行人、被执行单位通风报信, 使其尽快转移财产。

(4) 法院的审判机制问题。有相当多的法院往往注重案件的审判是否公平公正, 而忽视了法律文书的落实。法院现在实行的是审执分离, 审判人员多注重审判而少考虑执行, 形成了判的只管判, 而不管最终能否执行。有的案件就是在漫长的审判过程中使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从从容容地转移、处置财产, 从而使后面的执行工作无法开展。

(5)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强制措施过于保守也是导致“执行难”的原因之一。现代社会是法治型的社会, 一切活动都应该依法进行, 包括法院的执行工作。在多数情况下,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阻力时都是很保守地使用强制措施。执行人员遇到阻力时, 不愿得罪人, 不敢得罪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被执行人的种种不法行为。周而复始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既损害了依法执行判决的大环境、大气候, 损害了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也使执法人员给人以懦弱的感觉, 不敢碰硬碴, 只会捡软的捏, 不能使人信服, 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3. 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是多种矛盾综合交织的结果, 要解决这一难题, 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它涉及到立法、执法、普法和守法, 它需要法院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争取多渠道获取执行线索, 还需要不断强化执行威慑力, 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

1) 积极主动地寻求党委、政府、人大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即法院在严格依法执行的同时, 应该就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主动的向党委、人大汇报, 主动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2) 应加快进行法院体制的改革。要彻底改变“执行难”的局面, 还必须对法院的体制进行改革。现行的法院体制是法院既接受上级法院的领导和监督又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和监督, 而法院的人、财、物的管理归地方党委政府, 这就造成了法院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依赖, 在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过程中, 容易受到地方势力的影响, 在需要较真的时候, 法院往往腰杆直不起来。因此, 要使法院依法独立办案,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就必须对法院体制进行改革, 不仅要改革法院的管理体制, 还要改革法院的执行体制、执行方式以及法官任用制度。

3) 要排除社会对执行工作的干扰。当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仍然是“执行难”的重要因素。因此, 排除社会对执行工作的干扰, 是扭转“执行难”局面的关键所在。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第一, 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导向作用, 以改善执行工作的舆论环境;第二, 要加强、完善法制建设, 克服、防止、杜绝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 使执行工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4) 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审、执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做好民商事调解与执行工作的衔接, 避免出现调解容易执行难的情况。审判法官坚持“能调则调, 当判则判, 调判结合, 案结事了”的原则, 合理把握调解的尺度, 努力提高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 注重在调解中释明执行风险;加强法院之间的横向联系, 以此营造一种执行声势, 让被执行人明白只要自己债务未了, 逃到哪里都没有用, 从而彻底打消被执行人“人走债死”的侥幸心理。

摘要: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 是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的情况下, 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使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制度。但现实生活中, 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执行难”, 难执行的现状, 人民群众对法院不信任、不满意程度加深。因此,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

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 篇5

一、执行工作不是单靠法院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把普法的重点放在培养和树立法律权威意识上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里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尊重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法律意识的加强、守法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全社会的法制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执行工作离不开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的领导、支持和人大的监督、帮助,使党委、人大及时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情况,帮助解决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坚决抵制和消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扩大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

“破冰”财产刑执行难 篇6

“执行乃法律监督之终极及果实”,执行监督是维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屏障。该院以修改后的刑诉法和刑诉规则为契机,及时转变执法理念,积极探索监督方式,扎实开展财产刑执行监督工作。

首先,该院监所检察部门与法院刑庭、执行局共同核对,对近年来的刑事判决进行统计,重点对尚未得到执行的财产刑案件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后,建立检察监督台账。其次,完善文书移送机制。针对以往由于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导致财产刑案件掌握不全、多有遗漏等情况,该院督促法院刑庭将刑事判决中涉及财产刑的,在判决生效后及时向本院执行部门、检察机关、看守所等部门移送。多家司法部门共同做到底数清,目标明。

司法实践中,被法院判处缓刑并处财产刑或单处财产刑的罪犯,都能够主动履行财产刑。但被判处实体刑并处财产刑的罪犯,在判决生效后往往不主动履行财产刑。该院驻所检察人员在与留所服刑人员谈话中了解到个中缘由,一部分人是不知道罚金也是刑罚的一种;另一部分人是存在抵触心理和“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的错误认识,认为既已被判处实体刑,罚金就不愿再缴。针对这些情况,该院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定期对留所服刑人员进行法制教育,以案释法。使绝大多数服刑人员对财产刑有新的认识。二是严格奖惩,督促罪犯主动履行。对于积极履行财产刑,主动接受改造的罪犯,该院建议看守所在安排家属会见、亲情电话和劳动岗位的时候予以优先考虑。如留所服刑人员杨勇,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未缴纳罚金。该院了解到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建有家庭宾馆,有稳定的收入,完全有能力履行,多次谈心教育后,杨在其家属协助下缴纳了罚金。依据刑法关于拘役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兩天的规定,该院及时建议看守所准许杨定期回家。三是通过查看留所服刑罪犯日常消费账目,对于有能力而拒不缴纳罚金的,及时向法院提出财产刑执行建议,如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强制执行措施。身边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留所服刑人员以较大的震撼,敦促他们主动缴纳罚金,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

商事案件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商事,执行难,对策

执行程序的目的是落实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民事权利, 人民法院应当担当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角色。实践中, 由于诚信意识匮乏, 司法权威没有形成, 地方、部门保护盛行等原因, 我国目前的执行面临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动、被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人难求等诸多难题。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执行难”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日益突出, 并逐渐演变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执行难的形成缘于人民法院内外部多种因素的结合。

一、商事案件执行难及其危害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机关按照法定程序, 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 实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其他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内容的活动。我们通常所说的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舆论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作用, 尽管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采用各种执行方法, 但是仍然无法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民事权利的现象。近几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都加强了对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各级政府对法院执行工作给予了大力配合协助, 法院自身也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是, 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在司法实践中, 各种案件都涉及到执行难的问题, 比如, 在一般的民事案件的执行中, 被执行人居住的房屋难以执行, 被执行人的工资难以被执行, 因为这涉及到社会的基本保障问题。又如, 行政案件中, 被告政府机关难以被执行, 这涉及到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般的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执行有时并非一个单纯的司法问题, 其化解需以社会经济、政治的逐步发展, 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为条件。相对而言, 商事案件的执行却是一个相对容易的问题, 商事案件是可以通过体制改革加以解决的。如果给商事案件下一个定义, 那么商事案件是指商人之间的或因商行为而引起的案件。商事活动本也属于大民事范围, 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但商事活动和民事活动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商事活动追求灵活、便捷、高效, 或者说追求的是交易的正义, 这与普通的民事活动所要求的实质的正义的意旨是大相径庭的。商事案件的执行难的先行解决也可以为其他类型执行难的解决提供经验和方法。本文研究的是商事案件的执行难问题, 是以商事案件为典型进行的执行难研究。

二、形成执行难的原因

l.地方利益抗争。

由于现行体制原因, 法院的人财物的管理、支配都属于地方, 机构产生、人员安排、经费来源都由地方决定, 导致法院成为某一地方的法院, 在此种情形下, 法院不受地方的干预是不可能的。同时, 企业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政府对本地企业的发展给予了过多的关注, 人民法院也经常受命给予当地企业保护, 为当地经济保驾护航, 为当地国企改革发展服务, 法院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往往变成了为地方的中心工作服务。我们经常听说某某企业是某市的重点保护企业就说明了这一点, 更有甚者, 有的地方出台了对企业采取查封、扣押、划拨等司法强制措施的限制规定。这些因素反映在执行工作中, 就必然表现为有的单位和个人不顾大局, 搞“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 逃避、抗拒执行, 个别人员出于当地利益、人情关系挑战、干扰甚至阻挠执行, 导致司法裁判的履行率低。

2. 人情社会挑战。

从目前行使执行权的机关———人民法院所处的外部环境讲, 如果让法院以自身的力量克服执行难, 实质上是让法院去解决导致执行难的外部阻力, 如上面讲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与法院在整个国家权力系统中的地位不相适应。为解决这一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部署了两方面的改革, 一是改变法院系统的执行体制, 高级人民法院对所属法院的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新机制;二是将传统的异地执行案件改变为委托执行, 即由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法院管辖执行案件, 负责审判案件的法院, 如果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不在本辖区, 原则上应当委托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所在的法院执行。此举是为了解决当地的保护主义, 对抗外地法院的执行。但是, 这两项制度在实践中收效并不显著, 原因是, 由于上级法院执行机构无权对下级法院执行人员进行有效的刚性控制, 管理力度不够, 下级执行人员的升迁、调动、福利等都由本院、本地控制, 导致执行人员唯本院领导是从, 对上级执行机构应付较多。因此新机制的运行受到当地相当大的源于人事和人情方面的干扰。而关于委托执行机制, 由于法院无法有效排除地方的干扰, 对于异地当事人申请执行本地当事人的案件, 当地法院出于各种当地利益、人情、关系等等的考虑, 执行效果可想而知。在目前体制下, 执行法院和执行人员面临各种干预因素, 法律变得软弱无力, 执行人员束手无策, 单纯要求执行人员公正执法、公正不阿、保持中立等等是不可能的。因为执行法院的外部体制具有地方化的因素, 执行法院受到这些地方化因素的制约,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执行权的制度还不能落到实处。

3. 信用体系残缺。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在市场体系完备的社会中, 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应该靠信用维系。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渡阶段, 人们信用意识淡薄, 过多考虑眼前利益, 短视行为严重, 信用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普遍低下, 尔虞我诈事例比比皆是。另外, 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低, 上至部分领导下到普通公民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司法理念淡薄, 严重缺乏对法院、对司法裁判的认同感, 缺乏自觉维护和主动履行裁判的意识。遇事情首先考虑找关系、托门路。目前, 在执行实践中体现较为明显的不诚信行为有:法人制度形同虚设, 经常出现空壳公司;虚假验资:公款私存、多头开户;恶意转移财产等等。

4. 立法体系欠缺。

民事执行是一个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交叉融合的领域, 立法的不足, 对执行工作的影响很大。相对于审判领域的立法, 执行领域立法落后。现行法律有关执行程序的规定难以胜任执行工作形势的需要, 大量程序操作无法可依, 且很多条文比较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有些规定脱离执行工作实际, 已不能满足执行工作形势的需要, 近几年的执行司法解释也未有效地填补此空白, 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完善执行程序。虽然很多省市自己出台了大量执行规程, 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执行程序, 但是各地规定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 并且无法在全国形成统一的执法尺度。

5. 无履行能力案件居多。

目前,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执行立案的要求是只要申请人申请立案, 法院就要无条件立案。而大量案件由于当事人在交易的过程中风险意识不强, 保全措施不到位, 有的甚至根本无法找到被执行人, 有的当事人是皮包公司, 导致案件根本无法得到执行。客观上被执行人根本无履行能力的案件, 此种风险责任不应当归结于法院, 而应当由申请人负担。

三、破解执行难策略:执行体制改革

执行体制改革应当包括机构设置、纵向领导隶属关系、管理权限三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实践中全国法院系统的执行体制改革也大致不超出上述三个方面。总结起来, 现在执行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统一管理体制无法落到实处。由于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人、财、物无法管理, 执行机构上下级虽然名义上统一管理, 但是人员、经费均受制于所属法院, 执行机构的编制控制属于当地组织人事部门, 执行局的领导任命虽然要求上级法院执行局备案, 但是备案也流于形式, 无法起到实质制约作用。其次, 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仍然是困扰执行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执行机构的人、财、物完全受制于地方, 执行机构的领导及执行工作人员唯本院领导是从, 听命于地方党政领导。因此, 执行机构的抗外界干扰能力不强。第三, 现行体制造成了审判资源的巨大浪费。现行体制要求所有执行人员都必须有审判资格, 而实际上90%以上的执行人员从事的是执行实施的工作, 基本不从事执行裁决, 严重浪费了审判资源。第四, 委托执行案件执行情况不理想。由于上级法院无法完全落实统一管理体制的要求, 各地法院的抗地方部门保护能力不强, 导致委托执行案件执行效果特别差, 社会、当事人对案件执行不满。现实中, 大量的外地案件人民法院都采取异地执行措施。最高法院提出的外地执行案件建立委托执行的格局的要求无法真正落实。

针对以上问题, 必须认识到执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整个执行工作改革的核心, 执行管理体制的改革目的在于理顺上下级法院及执行机构之间关于人、财、物和案件管理方面的关系, 建立高级法院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本辖区执行工作的管理体制。首先, 在人事和财务管理方面, 针对块块管理方式的弊端, 法院系统实行垂直管理的体制, 就是所谓的条条管理。具体为:第一, 在人事管理上, 省法院党组成员由最高人民法院任命和管理;中院和基层法院的党组成员由省法院任命和管理。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下一级院长和审判员。法院人员的升迁、去留由上一级法院决定。财务管理上, 法院经费列入国家预算, 国务院统一拨付, 上级法院逐级往下拨付。这种改革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块块管理带来的弊端。第二, 在执行机构的级别设置上。我国目前的执行机构是设置在四级法院, 在每一级法院均有执行机构。这种设置存在一定的弊端。每个法院都设有执行机构, 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增加了管理中的人为因素。管理执行人员的层次愈多, 独立依法执行就越有困难。过多级的执行机构并存分散了资源和力量, 增加了执行成本。考虑到我国发展实际, 以及中央关于省级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 笔者认为我国只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设置执行机构, 高级法院以下可以设置执行分局。为有效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执行分局的设立可以打破行政区划, 执行分局以下可以设置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的设置也可以打破行政区划。

四、破解执行难策略:执行措施之完善

执行措施是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保障, 是确保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得以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根据执行措施的功能和目的的不同, 可以将执行措施分为控制性执行措施、处分性执行措施和其他执行措施三种。民事强制执行措施的缺陷突出表现在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强制执行法来予以规范, 有关执行程序的规定, 仅包含在民事诉讼法中, 且其中有的条文根本不能称为执行措施。我国现行执行措施的立法内容过于原则、笼统, 是其最明显的缺陷, 执行中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导致人为的“执行难”。有些执行措施在实施上未做明确规定, 法院与协助执行单位经常发生纠纷, 有些执行措施只能由法官自由裁量, 而有些执行措施在运用时没有相应的执行制度相配套, 无法认定执行人员的执行措施落实到位与否, 亟需完善相关立法。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户籍制度放宽, 人员流动频繁, 人们活动地点往往与户籍所在地分离, 人们拥有的财产由以往的以有形财产为主变为以有形财产、无形财产、流动资产并重, 甚至商业信誉、品牌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财产, 此类财产可以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以查封、扣押、冻结为主的执行措施已经不能完全控制当事人的财产, 不能满足执行实践。执行威慑机制成为解决执行难的又一有力措施。执行威慑机制就是将全国所有的执行案件相关信息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向社会公布, 并将这些信息与银行、国土资源、房地产、工商、出入境等部门共享、互动, 对于不执行法院裁判的当事人, 使其在多方面付出沉重代价, 促其履行义务。执行威慑机制可以从根源上减少执行案件数量, 缓解执行难之需求, 节约司法资源, 提高自动履行生效裁判率, 营造全社会解决执行难环境。建立执行威慑机制要加快建立公告执行制度、建立债务人名录制度、建立审计执行制度、依法限制被执行人自由和权利的约束制度。威慑机制, 发挥了传统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措施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各地在操作方式上各不相同, 做法不尽统一, 没有发挥整体作用, 尚未形成全国执行合力, 在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 出台高阶位的统一的法律加以规范势在必行。

五、破解执行难策略:执行监督机制之构建

古今中外, 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 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作为强制实现债权人权利的国家执行权力, 必然需要强大而有效的监督机制。执行监督机制, 即是指在法院内部监督体系中, 上级法院执行机关、下级法院执行机关等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成熟的执行监督体制, 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非常少, 而事实上执行监督是治理“执行难”的根本措施之一。执行监督机制对于制止和纠正执行机关不当或错误执行行为、督促下级法院排除执行中的干扰提高执行效率、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 尽快完善一个科学、合理的执行监督机制无疑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共识和理性抉择。

笔者试对执行监督机制的建立提出一些设想。一是要设置独立的执行监督机构。把执行监督的职权从执行裁决庭分离出来, 在上级法院执行机关设立专门的执行监督机构, 负责对下级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二是要合理配置执行监督机构的权力。执行实施权应实行统一管理的体制, 执行实施权所具有的确定性、主动性和单向性等特征及强制权性质, 本质上要求执行实施权的行使实行上下级执行机构统一管理。这种统一管理体制所包含的统一调度、统一协调和统一部署等内容本身就体现出上级执行机构对下级执行机构所行使的执行实施权的监督。三是要强化当事人在执行中的权利。监督途径的不通畅与执行中的错误行为, 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 解决之道在于赋予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有限的启动执行监督程序的权利。当事人是以“权利制约权力”方式监督执行工作。当事人的申请和监督是人民法院执行监督的主要来源和重要途径, 完善执行监督机制应当让这样的途径更为畅通。但同时, 也要考虑到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避免当事人利用可以申请的权利而无理纠缠, 对当事人申请启动执行监督程序在时间上一般应有所限制。笔者认为, 结合我国民众的诉讼能力, 自有瑕疵的执行实施行为发生后次日起计算, 超过一定期限而不申请启动执行监督程序的, 法律就不再强制保护其权利, 且该期限不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参考文献

[1].霍力敏.执行难问题探究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4)

[2].俞静尧.财产型执行难的成因分析.法律适用, 2007 (5)

[3].周晖国.商法市场本位论——兼论商法的独立性.南京大学学报, 2006 (5)

[4].唐应茂.法院执行效果的真实改善和非真实改善.北京大学学报, 2007 (1)

论民事“执行难”之地方保护主义 篇8

关键词:执行难,地方保护主义,探讨

执行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实现自己权利、履行他人义务的最终方式, 也是民事诉讼中最为关键的步骤。诉讼当事人通过民事判决的执行来实现权利, 履行义务。一旦需要履行义务的一方不按照判决履行义务, 就妨害了另一方权利的实现。但在现实生活中, 民事案件“执行难”却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立法不健全,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民事强制执行的法律, 执行缺乏规范;现行的司法体制下法院地方化倾向严重,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暴力抗法、拒绝执行, 缺乏有效的制裁措施;法院的执行队伍素质不高。这些综合的原因导致了执行难。“执行难”成为人们对我国司法机关裁判执行状况的公认评价。

一、“执行难”的原因分析

从深层次上讲, “执行难”的原因十分复杂, 既有社会、政治、经济原因, 又有立法、司法和法院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 执行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当事人的原因、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执行人员徇私枉法等都是造成执行难的诱因。

1.立法体制方面的因素。一方面, 有关执行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执行程序过于粗疏, 执行立法严重滞后。这是造成“执行难”的根本性原因之一。我国目前尚无独立的强制执行法, 有关执行工作的具体规定散见于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和最高法所作的司法解释中。目前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三编“执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等有限的规定。而民诉法执行程序的规定仅有三十来条, 而且规定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致使执行工作中经常无法可依, 而司法实践中很多有效的执行措施因无法律依据, 难以运用。因此, 执行立法的缺位和滞后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事“执行难”的现状。另外, 我国目前还未建立一套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执行工作缺乏透明度, 大多是“暗箱操作”。执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执行工作的不规范和随意性。目前, 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采用的是一切由执行员包办的形式, 由于对执行工作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这在客观上必然导致执行权的滥用, 进而可能出现执行人员与被执行人相勾结, 徇私枉法, 损害执行申请人的利益, 故意造成“执行难”的现象。

2.当事人方面的因素。一方面, 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及举证意识不强。在诉讼中怠于举证或不能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而一旦败诉或执行不能, 便认为是司法判决不公、执行不力。从被执行人看, 个别被执行人以为只有刑事判决书才有法律效力必须执行, 而民事判决书等没有强制执行力, 要靠自己自觉履行, 因而故意拖延不履行。有的被执行人对判决结果不满, 对强制执行有抵触情绪, 对法院的调查取证设置障碍, 拒绝履行相关义务, 有意躲避执行法官或隐瞒藏匿财产, 甚至出现暴力抗执、围攻殴打执行人员等事件[1]。另外, 当事人在市场交易交往中法律意识淡薄, 防范风险意识薄弱, 也为日后执行难埋下隐患。

3.执法环境方面的因素: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首先, 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本地区本部门利益, 制定违法的规定及文件, 阻挠人民法院依法执行。其次, 各种途径的行政干预严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并非完全独立, 人民法院在依法执行过程中, 不得不请示有关机关和领导。有些党政领导干部出于各种原因, 比如因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 以权压法, 滥用手中权力, 非法干预法院执行工作, 尤其是那些作为地方经济支柱的企业, 大多成为重点保护对象。而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 法院对行政干预往往无可奈何, 无法抵制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这就造成执行工作难上加难。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已成为执行工作的拦路虎。

二、执行难, 难在地方保护主义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导致的我国民事“执行难”的状况, 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也影响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权威, 而且还将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仔细分析这些导致执行难的原因, 认真揣摩每个原因背后的深层次东西, 其实可以发现它们当中很多都和地方及部门保护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就当事人的因素造成的执行难而言, 表面看去好像和地方保护主义完全没有牵连, 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了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有的被执行人故意不执行, 有时候是他们认为自己反正有地方、有政府撑着, 所以阻挠执行的胆子就更大, 而有的虽然没有靠后台的心理, 但基于认为对方受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好处, 也可能产生拒绝执行的反抗和抵触行为。由此可见, 表面的当事人原因也是受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的。所以,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执行难, 难就难在地方保护主义。正如最高法院曾经有位领导所言:“所谓执行难, 是指有条件执行, 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执行不下去, 比如受到人情案、关系案的影响, 受到地方保护主义, 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 执行不下去, 这才叫难。”[2]

地方保护主义的构成很复杂。从历史文化看, 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里, 人们过着“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农经济社会的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封建文化的基本内容———封闭的小农意识。而这种封建传统意识世代相传, 成为现在执行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重要因素。从经济上看, 法院的经费和地方财政挂钩,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地方政府为增加自己的财政收入, 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发展, 这使得他们对本地区的利益十分重视, 倍加保护, 从而形成了经济领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由于某些强制执行会触及地区的经济利益, 地方政府就对法院的强制执行横加干预。由于地方各级法院的业务经费都是由地方财政划拨的, 俗话讲“吃人嘴软”, 因此, 指望法院在执行有些裁判时, 特别是涉及到和地方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要站在正义的一边而不站在地方利益一边是很困难的。故在遇到本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时, 往往不便予以抵制, 有时甚至协助本地被执行人抗拒、逃避执行。从人事上看, 现在法院的人事安排受制于行政, 法院内部的人事变动也按行政的方式进行, 于是执行人员在办案时也就不得不听命于领导, 不得不听命于政府, 地方保护主义在执行中的猖獗便有了很好的根基。另外, 有时执行法院出于地方利益也会对执行案件主动不予办理或不认真办理。从而形成了司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

具体考察民事执行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由于执行法院的不同, 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方式也有所不同[3]。

1.对于由被执行人所在地法院执行的案件, 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执行法院本身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而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此时往往表现为拖延执行或者不予执行等。个别的可能出现对执行的申请不予受理的现象。二是执行法院在依法执行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出面干预执行。地方法院由于受诸如前述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不得不“依法不予执行”。当然, 在实际的情况中, 这两种情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执行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时就比较勉强, 而地方政府又对执行法院施加一定的压力。这种混合最终导致案件难以执行。

2.对于由非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外地法院执行的案件, 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委托执行的情形。虽然民诉法明确规定:“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 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予执行的, 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但在司法实践中, 有的表面配合实际却不予配合, 有的甚至明确不予配合。而在配合外地法院执行的实践中往往也有地方利益的原因。比如表现为地方利益的互换。当两地法院关系友好 (利益互换) 时, 委托执行就比较顺利。反之则地方保护主义比较明显地突显出来, 委托执行十分困难。

三、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解决执行难

1.着力完善委托执行制度。委托执行制度是我国民诉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执行制度。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 搞得不好, 它就会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利用工具, 搞得好, 则能有效地抵制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 提高执行工作效率, 节约成本。因此, 如何具体完善委托执行制度, 是我们攻克地方保护主义、化解“执行难”难题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合理实现法院执行机构的人财物独立。执行中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人事、经费受制于行政和地方, 只有改变了这种状况, 才能割掉地方保护主义的根基, 进而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3.将法院执行工作列入社会舆论监督。为了打破各种利益链条对执行工作的干预, 消除部门与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利因素, 彻底扭转执行难的局面, 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通过舆论监督来净化执行环境, 这是解决执行难的一个有效途径。

4.及时总结执行实践, 加快民事执行立法。这是解决民事执行难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也是当前民事执行工作形势的迫切要求。而且从应然的角度来看, 从长远的考虑出发, 加快相关立法, 完善缺位和滞后的制度与体制才是解决地方保护主义进而解决执行难的根本之道。当然, 在立法中需要完善的具体制度很多, 比如审执分立的问题, 比如执行机构如何设立的问题以及执行内部监督制衡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规定。只有这些问题通过立法解决之后, 地方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问题才能真正地迎刃而解。

总之, “迟来的正义就是非正义”, 针对我们目前民事“执行难”的现状, 在我国现行的制度和体制框架下, 我们须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入手, 阻断导致执行难的各种原因, 从而解决执行难之难题, 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能得到及时的实现, 重塑法律的权威及人们对司法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宋洁.缓解民事“执行难”之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

[2]邓凯.浅议如何破解执行难问题[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4) .

行政诉讼执行难 篇9

债务人镇江某皮业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皮业公司”) , 现公司已停业, 并 “人去楼拆迁”。该公司在我院共涉及执行案件138件, 其中自然人债权人102个, 法人及其他组织债权人36个, 债权金额总计628452元。

新区某燃气公司 ( 以下简称 “燃气公司”) 近期在我院民事、执行案件猛增。经了解, 该燃气公司因无力偿还执行债务, 其所有的机器设备及土地使用权被评估拍卖, 原经营地亦被拆迁。燃气公司在我院共有执行款100余万元, 但现已在办执行案件共25件, 执行债务数额达180余万元, 在办民事审理案件共80余件, 诉讼标的230余万元。

不能否认, 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中确实 “费尽心思”, 甚至为达到执行社会效果, 不惜增加执行成本和执行风险。上述 “病态企业”都应该符合破产条件, 但是法院却不能依职权对该些企业宣告破产, 而债权人或债务人却基于种种因素以及自身的利益考量, 都不愿申请破产, 寄希望于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法院执行面临巨大压力, 集中性的 “执行不能”造成大批量的执行积案, 案件长期不能得到执结, 不但损害了司法公信, 引发申请人不满, 甚至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法院执行陷入困境。

笔者思考, 能否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 有限实现将 “病态企业”的执行程序转换为 “破产程序”, 从而实现对 “病态企业” 的市场清退, 并使执行案件 “执结事了”?

2执行程序转破产程序之 “必要”

在我国现有的破产程序和执行程序的框架下, 法院在处理 “病态企业”执行案件中, 有着种种为难。

企业破产即意味着债务人免责, 债务人一旦申请企业破产, 就意味着其活动主体的消亡, 不能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另外, 债务人申请破产后还需要向法院、破产管理人、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让他们缺乏申请企业破产的动力。此外, 申请破产后, 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和劳动就业机会落空, 易引起矛盾激化, 于是病态企业的经营者宁肯将债务拖下去, 也不愿意申请破产。

法院面对 “病态企业”很无奈。法院不能依职权对 “病态企业”进行破产。 “病态企业”欠下了大笔债务, 却可通过置之不理的方式即可全身而退, 自行退市以逃避债务, 违法成本低廉。但对于债权人来说, 执行程序立足于 “个案”, 本应该实行 “先到先得”。部分申请人已先于其他债权人, 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了查控, 由此也引发了不同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轮番查封而争相处理或相互推诿的现象, 致使执行案件久拖不决。同时, 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 一些债权人因在后起诉而失去受偿机会。即使在执行程序中实行参与分配制度, 亦较难保障所有的债权人能公平受偿。

如能实现执行程序转破产程序, 将病态企业的执行不能案件转入破产的工作机制, 则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优胜劣汰, 通过民事强制执行程序向破产程序的转换, 能够有效防止不诚信企业自行退出市场的逃债行为, 起到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能够保障债权公平受偿。一般执行程序中 “抢跑道” 优先受偿的规制和按比例公平受偿的做法都不能全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而破产程序的一系列规则能更好地保证债权的公平受偿。

可提高执行案件的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进一步节约司法资源。民事强制执行程序转破产程序后, 人民法院可以通过选定破产管理人管理破产企业, 清理企业资产。同时通过债权人申报制度可以避免讼累, 节约司法资源, 防止同一执行对象的案件不断进入诉讼和执行程序。

3执行程序转破产程序之 “可行”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具有一定关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即执行程序转换为破产程序。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是指依债权人申请, 由执行机关依据 《民事诉讼法》, 运用国家公权力, 实现执行依据确定的权利义务的程序。民事强制执行是公权力对私权的救济, 是在债务人财产足以清偿所有债务的情况下进行的个别执行, 目的在于实现特定债权人的特定债权。

破产程序是指债务人因财产不足,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 根据债务人或债权人申请, 经人民法院审查后, 裁定受理破产申请, 经过对债务人财产清理和债权的审核, 依法进行分配, 并终结破产的程序。破产程序强调的是对债务人全部财产的概括执行, 目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为所有债权人创造一种公平受偿的条件和机会。

执行程序向破产程序转换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及司法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行性, 其实践意义如何? 对此, 笔者以为, 在司法实践中, 执行程序转破产程序是否具有普适性, 能否得到法院、当事人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能否取得预期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这才是在尊重法律与事实基础上, 论证该转换的实质所在。

执行程序转破产程序具有现实可行性。执行积案的清理已普遍成为各地法院一定时期内执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病态企业”很难执结, 在现有执行制度的框架下, 该类型执行积案的清理工作面临重大考验。而使执行程序向破产转换可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各级法院对此制度应持赞同态度。

从实现债权的角度来看, 两种程序都是通过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依照法定程序, 强制性地实现债权人债权的制度。在一定条件下, 执行程序可转化为破产程序或执行程序被破产程序所吸收。执行中发现通过执行程序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人民法院有义务告知当事人 ( 债权人或债务人) 依法申请破产的权利。符合破产条件并由相关当事人提出破产申请, 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时, 执行程序转化为破产程序。自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 对债务人财产的执行程序尚未开始的, 不得开始; 已经开始而尚未执行完毕的, 不得继续执行, 有关债务人的财产保全措施应当解除, 此时的民事强制执行程序被破产程序所吸收。

另外, 现有法律亦为执行不能转破产创造了发挥的空间。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经济的尝试已有相关的法规政策支持。如我国 《公司法》第192条规定“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 应当解散, 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清算组, 进行清算”。

4执行程序向破产程序转换之路径

在执行不能转破产工作模式的探索中, 面临着缺乏先例可循, 案件情况复杂, 维稳压力较大, 社会关注度高等一系列问题。涉执行不能的 “病态企业”破产应当区别于一般公司破产, 更应站在 “公权力”及 “公力救济” 上对 “病态企业”进行清算, 并最终实现对执行案件的 “终结的事情”。因此, 该执行程序转换为破产程序的路径应重新进行设计。

执行程序转换破产程序路径中, 条件认定和启动方式问题的解决是关键。

执行不能转破产的条件认定问题关系到案件处理的整体合法性, 是所有工作得以启动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

审查主体的设计应该体现程序衔接转换的特点。根据人民法院内部分工, 执行案件是由执行局具体负责, 而破产案件则由民二庭或专门审理破产案件的法庭审理, 分属于不同业务庭室。执行局最了解被执行人的资产和债务实际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等情形, 故立法应赋予执行局的初步审查职权。

审查标准需明确, 应符合 “病态企业” 条件, 程序不得滥用。实务中也有可能出现债务人、少数债权人利用破产程序阻碍执行程序正常进行的现象, 因此必须审慎探索执行不能转破产工作, 在审查标准上严格把关。

执行程序转破产程序的启动方式是案件处理的基础, 只有采取合适的启动方式, 案件的审理方可产生 “事半功倍”的效果。已查实的债务主要是由法院生效裁判认定的债务, 且均已申请执行而因无可供执行财产处于中止状态, 因此, 部分债权人有通过破产程序挽回损失的利益驱动。

法院应当无差别进行法律释明。经法院初步审查确定符合上述启动条件和审查标准的, 法院应当对所有的债权人及债务人或股东等行使释明权, 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可向被执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被执行人破产。尤其是具有优先权的债权人, 应该更有申请破产的动力。

诚然, 以上构想建立在经法院的释明工作后, 债权人或股东愿意去主动启动破产程序。那么此类程序转换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但是经释明后, 当事人仍未申请破产的, 却使执行程序向破产程序转换缺乏法律依据。笔者以为, 应从立法上建议破产应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 以人民法院主动以职权裁定破产程序为例外, 即在当事人未提出破产申请时, 执行局有权将符合破产条件的被执行企业移交其所在的业务庭进行审理, 由业务庭依据 《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决定否受理破产。

参考文献

[1]刘亚玲, 李腾.探索执行不能转破产程序的新举措[N].人民法院报, 2011-05-18.

[2]李红.浅谈我国破产申请和受理的相关法律问题[J].黑河学刊, 2011 (2) .

[3]孙斌.执行中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法人应转破产[EB/OL].http://www.jsfy.gov.cn/llyj/gdjc/2012/02/29135802871.html.

[4]朱国华, 熊晔.执行不能转破产程序分析[EB/OL]. (2013-09-15) .http://www.chinaqingsuan.com/news/detail/3803/page/4.

行政诉讼执行难 篇10

一、“执行难”的原因分析

执行难的深层次根源在于“由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使得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法律制度滞后之间、人们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与法律意识之间失衡。”这种不平衡必然会反映到社会各个领域, 执行工作同样受影响。

1. 社会诚信体系没有建立

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 对一些市场主体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 逃避、规避执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靠信用维持是完备市场体系的必备条件。当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处于转型阶段, 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缺失, [1]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普遍低下, 由于历史原因, 国家法治化程度较低, 法治理念淡薄, 缺乏司法裁判的敬畏、认同感, 缺乏主动履行义务的意识。

2. 地方保护主义对执行产生严重影响

在重政绩的目标下, 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保护地方利益, 造成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对外地法院执行进行百般阻扰, 对执行工作进行认为设置障碍, 委托执行难以产生良好效果。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压力下, 案件难以执行, 当地的被执行人有机会转移财产。

3. 无财产可供执行

部分被执行人债务累累, 基本上没有财产可供执行, 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寻找, 仍然没有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 这类案件只能不了了之。有些案件涉及到众多的申请人, 而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 必然会给法院执行带来很大压力。

4. 部分案件判决不公、仲裁错误

“有的据以执行的裁判不公、仲裁裁决错误、行政决定失准, 给执行工作增加难度”, [2]部分案件在审判阶段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 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公正, 当事人不服, 造成执行较难。部分仲裁案件存在错误, 给法院执行带来很大困难, 以上原因造成被执行人对法院产生不信任感, 在案件执行阶段有抵触情绪, 不愿配合。

5. 执行力量不足

法院的执行人员数量不足, 近年来执行案件逐渐增多, 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案件多、人手少是部分法院的现实, 执行案件需要大量的人手、物质力量和精力, 现有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大量的案件。部分法院执行人员力量单薄, 车辆等物质装配严重不足, 影响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1. 加强党的领导, 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解决“执行难”法院案件的执行,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时不能单单依靠法院的力量, 有些案件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只有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 才能真正有效抵制地方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对执行工作的干扰。发挥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 集中力量办事, 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和相关部门配合的执行格局, 只有统筹兼顾, 相互分工、相互配合, 才能将执行工作落到实处。

2. 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查封、扣押、扣划、冻结、搜查、拍卖、司法拘留以及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手段, 与法律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执行手段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但是我国执行却非常难, 究其原因是我国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当前我国并没有较好的信用体系, 法治的权威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当事人自动履行率低, 在利益博弈中, 被执行人选择了对法律权威的漠视, 把生效的法律文书不当一回事, 主要原因是当事人失信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迫切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 让不讲信用的人, 付出相应的代价, 形成人人遵守法律, 人人依法办事的局面。人民法院与金融、公安、工商、交通、房地产等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对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 建议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招投标、承揽工程、信贷、公司注册登记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限制, 对失信企业、个人形成威慑力, 从而为真正解决执行难提供较好保障。

3. 加大惩处力度

法院执行案件离不开社会组织、个人的协助和配合, 但是在执行案件的过程中, 经常碰到协助执行的单位不予配合, 以各种理由推脱, 故意刁难, 甚至与执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阻扰法院执行。在此种情况下, 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惩处恶意阻扰的行为, 为法院执行树立较好的社会环境。

4. 规范执行, 加强监督

解决“执行难”问题, 需要法院自身加强建设, 规范执行, 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是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执行工作监督制约乏力的问题任然突出”, [3]执行中存在消极执行、拖延执行、办关系案、人情案等现象。甚至由于极个别执行人员不廉洁行为, 损害了法院公正的形象, 使得案件执行更难。这就需要加大廉政制度建设, 同时也需要各种监督, 让执行工作更加透明、阳光。

5. 强化执行队伍

部分法院执行人员较少, 力量单薄, 物质装备比较落后, 在此情况下, 许多案件来不及办理, 更无法做到规范化办理, 执结压力大, 案件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建立一支高效的队伍是解决执行难题的关键, 面对案件逐年增多的现状, 充实执行队伍, 加强办案力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 需要提升执行人员的素质, 执行人员需要扎实的法律功底和理论修养, 用发展观去理解法律条文, 将法律的一般原理正确运用于特殊的个案。执行人员必须摸准问题,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善于学习, 不断更新执行理念, 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 执行难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而且需要国家在制度层面采取有力措施, 形成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为主, 法院强制履行为辅的良好局面, 法院案件得到有效执行, 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同时也有利于建立法律权威, 促进法治理念的传播。

摘要:法院案件“执行难”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 社会诚信的缺失、市场监管缺位、司法惩戒的乏力造成了案件执行的困难, 破解执行难题需要从加强党的领导, 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规范执行行为, 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 着力解决执行难, 维护司法权威。

关键词:执行难,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蔡书燕, 田宝华.民事案件“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载德州学院报, 2006 (12) .

[2]俞雨灵.“执行难”表现、成因和对策.载《法院执行理论与实务讲座》.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0 (10) .

浅析财产刑执行难问题 篇11

关键词:财产刑 罚金刑 没收财产刑执行 问题

一、我国财产刑制度概述

我国自1997年刑法修订后,财产刑在刑罚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并且随着一系列保障制度的设立,使之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观念偏差、制度设计缺陷、实践操作混乱等原因,导致财产刑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大量的判决成为了“一纸空文”。刑罚离开了执行便毫无意义,财产刑空判现象严重影响了法院生效裁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长期下去法律的权威得不到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社会秩序得不到有力保障,所以解决财产刑执行的症结问题已成为发展财产刑的重要课题。

财产刑以剥夺犯罪人的财产为内容,其适用就是防止犯罪人再度利用财产作为犯罪的资本或手段。在如今的商品社会中,财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财产刑的设置比起自由刑的适用更显有力。首先,财产刑的设置是罪行等价报应要求的体现,财产刑作为一种“可量”的刑罚,其能很好地与犯罪分子所需补偿的,先前侵害他人的权利与利益相一致。其次对于个人以及社会有着很强的震慑作用。就个人而言,对贪利型犯罪处以财产刑,不仅使其非法营利的念头破灭,而且使其充分体验到通过犯罪致富的苦果,对于社会上蠢蠢欲动之投机分子也起到了很好的震慑

作用。

二、财产刑执行难的成因

财产刑执行难因素有很多,从立法层面看,法条仅用几条规定总括了几个原则性的处置意见,大多数执行中的具体规定并没有体现,造成司法混乱。例如罚金刑执行的法律规定极为简单,仅见于如下几个条文。一是刑法第五十三条,二是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6、10、11条。

从司法层面看,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的无作为或者擅自处分被扣押财物,都为判决后的财产执行问题造成了一定阻碍。如果公安机关在最初接触犯罪嫌疑人时就能严格按照程序对其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就能够为最终的财产执行奠定基础。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没有进行实际和彻底的审查,加之检察院和法院对财产刑执行问题缺乏及时必要的沟通,使得财产刑的适用、执行与监督脱节而无法监督。

审判机关缺乏对具体执行情况的综合考虑,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院判决和实际可执行财产的脱节。对于财产刑额度的法律规定,梯度很大,导致罚金“空判”的现象。就是说当部分高额罚金的判处与受罚人的实际财产状况相差甚远时,不但会增加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也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其次,对未成年人大量适用财产刑不妥。由于未成年犯罪人多数没有生活来源,而这类群体的主要犯罪类型为侵犯财产犯罪,此时的财产刑只能由家长或者亲属替为垫付,违反了罪责自负的原则。同时,导致了本质上是把财产刑转嫁到家长承担,有悖于财产刑预防为主的目的。

三、我国财产刑执行制度完善之对策

1.转变刑罚观念

注重刑罚的宽严相济,是转变刑法观念的关键。作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所蕴含的谦抑价值,彰显着一种外在制度化的力量。刑罚谦抑价值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在刑罚谦抑价值的引导下,就需要合理地适用自由刑和财产刑。

2.完善立法缺陷

首先,明确数额规定。罚金数额确定的科学标准,总的原则应既考虑行为人的犯罪情节,同时也应考虑行为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当减少无限额罚金制的适用。无限额罚金刑应当限制在情节严重的财产性、贪利性犯罪,同时还要考虑到受罚人的缴纳能力。另一方面,未明确财产刑的适用,导致司法机关在适用时没有法定的数额标准,适用模糊,对此应及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其次,设立执行时效。我国财产刑的执行没有期限规定,对于罚金刑的规定是随时追缴,这样的规定导致了在实践中执行周期较随意。在如此不完善的罚金制度下,很容易造成对罚金刑执行期限的认识不统一和期限的难以掌控,对判决的执行力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应当设立明确的执行时效,在被告人不完全缴纳的情况下,由明确的罚金刑执行机构采取强制措施来执行。另外,对于判决生效后犯罪人没有按照规定履行缴纳义务时,可责令其提供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的一定期限的财产情况和财产变动情况。可以建立奖励制度,对积极主动缴纳罚金的罪犯,可适用适当的折扣。

最后,增设执行辅助主体,加强各机关之间协调机制。我国司法解释有规定,在人民法院执行局为财产刑执行主体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增设或者指定相关的国家职能部门、金融機构为执行的辅助主体,吸收各种资源到财产执行过程当中。另外,在各个阶段,应当实行财产调查随案转移,法院应主动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加之全程贯彻权责分明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执行工作制度势在必行。相关执行协助机关应积极协调犯罪人的家属、单位、律师等,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配合财产刑的执行。如犯罪人财产在外地,还涉及有委托执行问题,所以应加强法院之间的沟通,在统一的执行制度下,不分彼此,将犯罪人应缴纳之罚金上缴国库,改善执行难状况。

参考文献:

[1]俞静尧.财产刑执行现状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7.

[2]刘畅.论我国财产刑的执行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3]耿赫.论中国刑法中的财产刑[J].经济与法,2010(2).

[4]王春福.我国财产刑执行的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12).

[5]王文锋,谷永安.论财产刑的执行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6]张卫青.财产刑执行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12).

[7]王婧.我国刑法应废止没收财产刑[J].法制与社会,2009(3).

[8]韩玉胜,沈玉忠.财产刑执行完善路径之探寻[J].政法论丛,2009(1).

[9]刘爱武.构建我国财产刑刑罚[D].兰州:兰州大学,2009.

行政诉讼执行难 篇12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协作调查制度

刑事诉讼法中以专章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有关内容。尽管法律对附带民事诉讼作了明确规定, 但根据新刑诉法实施11年来的实践情况, 结合笔者所接触的案件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成因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相对于一般民事执行案件而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一般难度较大, 通常无法全部执行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 致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随着严打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数量越积越多, 这对原已堆积的大量得不到实际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来说, 无异是雪上加霜。笔者认为造成此类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行立法上的缺憾, 是造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损失是在刑事案件交付审判时提出。法律没有规定侦察机关、检察机关有调查和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财产的职责。按刑诉法的规定, 一般刑事案件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检察机关起诉, 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 给那些有赔偿能力而不愿赔偿损失的被告人或其亲属隐匿、转移财产, 规避执行提供了时间上的方便。尽管法律赋予了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候有查封或扣押被告人的财产的权利, 然而, 由于先行的刑事诉讼法律不允许人民法院提前介入公安、检察机关尚未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 这样的救济为时太晚了, 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赔偿义务的激励机制设计不完善、不科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 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由于现行法律把“赔偿被害人损失”仅作为酌定从轻量刑情节, 并且使用“可以”字样, 实践中操作的随意性大, 难免被告人及其亲属心存疑虑, 对刑事被告人尤其是可能判处长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被告人及其亲属触动不大, 其自觉履行赔偿义务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全面的激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结案率。

3.法律没有明确将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列为罪犯的减刑、假释条件, 导致一些已被判处刑罚的人对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无动于衷, 这也影响了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重刑轻民”意识的存在, “审执分离”机制的运行, 也严重影响了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执行。由于法院内部运行“审执分离”机制, 刑事审判法官往往只注重刑事方面的证据调查与收集, 忽视对被告人财产状况方面的证据调查与收集, 甚至由于追求案件结案速度, 对被害人本可以获得赔偿条件的不及时进行有效控制, 导致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丧失有利的执行条件。

4.被告人家属不理解、不配合。认为犯罪是被告人个人的行为,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与家人无牵连, 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由被告人自己承担。也有的人认为赔偿了损失也不能减多少刑, 大不了有钱花在别的地方跑关系, 走门子。

5.执法思想认识不到位加剧了执行难。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执行人员对附带民事诉讼执行的重大意义没有深刻领会, 导致工作不能积极主动开展, 被执行主体一般在看守所或监狱, 会见手续比较麻烦, 即使会见到被告人也往往徒手而归, 误时费力, 执法人员对此类棘手案件搁之一旁, 领导多次催办, 申请人多次来院要求执行, 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诿责任。有些执行员在思想上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认识不到位, 觉得这类案件标的小, 执行起来费时费力, 有点得不偿失, 不愿下工夫去执行。有些执行员受“罚了不打, 打了不罚”的思想影响, 认为既然判了刑, 就不能再赔偿。还有些执行员对此类案件有畏难思想, 一听说自己分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就头疼, 不愿执行这类案件。

6.公检法三家协调力度不够, 人为造成执行难。作为刑事案件, 从侦查、起诉到审理, 每个过程和环节, 由于司法机关对案件处理角度的不同, 对于附带民事赔偿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公安和检察机关侧重刑事犯罪事实的查处, 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权利, 要么不告知, 要么对其请求置之不理, 使受害人往往在法院审理阶段才能够行使赔偿诉讼权利。一般民事案件, 作为原告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等强制保护措施, 而作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在公安、检察阶段不能提出保全措施, 只有到了诉讼阶段才能提起, 由于我国《刑诉法》对该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 受害人的权利难以保障, 导致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风险比一般民事案件风险大的多。

二、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已不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单方面的努力所能解决的, 以往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过多地局限在执行阶段, 以至于难以有所改变。笔者认为, 解决执行难应当将视野扩展到整体运行机制中。

1.执行人员应从思想上提高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重要性的认识。

附带民事案件, 是因刑事犯罪行为引发的。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仇视和报复心理一般很重, 对自己权利的实现要求也比较强烈。如不注意挽回或补偿权利人遭受的物质损失, 既有损法律的尊严, 也将严重影响社会正义的伸张, 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人员应从思想上提高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重要性的认识, 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 从个案做起, 做到及时主动、严肃认真、耐心细致执行好每一件案件, 最大限度实现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 由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上的一些缺憾, 给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很有必要进行完善。我们认为这几个方面亟待完善:一是从法律上赋予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享有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提出赔偿请求的权利。同时, 在法律上明确赋予公安、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调查、查封、扣押、冻结、先予执行的权力, 防止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转移或隐匿财产。二是将被告人积极民事赔偿义务, 以及被告人家属积极代为履行赔偿义务列为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刑罚的法定量刑情节。三是将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与对被告人刑罚的执行有机结合起来, 把被告人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 以及被告人家属积极代为履行义务的情况作为刑罚执行中对罪犯给予减刑、假释的法定条件。

3.建立财产状况协作调查制度。

从刑事案件侦查立案开始, 由侦查机关对可能会被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状况, 包括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进行调查, 并开具清单, 随卷将调查结果移送后继机关, 以便于后继机关进一步了解、查清财产状况。这一制度应当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中。这样, 一方面执行人员在执行初期便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执行方向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另一方面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在申请执行前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也能正确对待执行结果。建立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为刑事附带民事的执行提供财产线索。一是完善财产保全制度。财产保全制度, 对控制被告人的财产, 防止其转移、隐匿财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刑事附带民事执行强有力的保障。因此, 不断完善财产保全制度, 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将有效地缓解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压力。 (1) 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 被害人一方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时, 可以一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将被害人财产保全申请移交人民法院执行。 (2)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至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的财产保全, 由被害人一方直接向审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担保。为了督促被害人尽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应规定在保全措施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限, 逾期不起诉的话, 就解除财产保全。 (3) 人民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的财产保全, 这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相一致。二是适用先予执行制度。对于那些如果不先行给付将影响被害人生活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应将执行的时间前移, 在诉讼中采用先予执行制度, 以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另外, 在诉讼中, 被告人基于对量刑情节的顾忌, 在履行义务时会比较积极, 对执行也较为有利。在今后的执行中, 可将定期金赔偿方式与先予执行联系起来, 使执行更加灵活和实际。

4.建立对刑事被害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权利人, 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及受被害人被害前抚养、赡养、扶养的人。这些人的权利如得不到必要的保护, 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而, 有必要尽快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张在我国对刑事被害人实行国家补偿是既有理论上的依据, 也有事实上依据。目前理论上的依据主要有这样三种学说:一是社会保险说, 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一种附加的社会保险。二是公共援助说, 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一种对处于不利社会地位者的公共援助。三是国家责任说, 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国家的一种责任。事实上, 在西方有许多国家已经推行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 中央政法委也已明确要求“各地可积极探索建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的救助基金, 对于双方当事人均为特困群体的案件, 如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交通肇事赔偿等案件的申请执行人, 当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时, 按一定程序给予申请执行人适当救助, 解决其生活困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注重诉讼中调解。

(1) 全程加强调解工作。除了人民法院在附带民事案件审理中主持调解工作外,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针对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也应当主持调解。公安、检察机关对附带民事诉讼及时进行调解处理, 有利于解纷息讼, 使被害人及时得到赔偿。 (2) 给付方式上要有利于执行。在调解时应注意给付方式的可行性, 一般要求即时给付, 对于分期支付或在一定时限内支付的, 则应当提供担保。

6.将刑罚执行与附带民事执行相结合。

上一篇:课的评价下一篇: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