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叠泉》阅读答案(共7篇)
《下三叠泉》阅读答案 篇1
1.三叠泉是庐山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三叠泉能体味到山、泉、林、雾终成一体的庐山在众山之中独一无二的含蓄美。
2.不好,因为全文书中紧扣下字,下字是游览的特征
3.山、泉、林、雾、终成一体,含蓄美。
4.C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句子摘录:
(1)“只有这三叠泉,一个劲朝下、朝下,望不见天顶。”
(2)真奇怪,回路是向上的
7.参考:如从山泉“在不远的石壁后、溪涧里哗响”感觉山泉在“召唤”,从山泉的“奔腾不息”感觉山泉在“无穷无尽的喧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活泼、俏皮的情态,惹人喜爱。又如以石阶的“默默无语”,状写其执拗的性格。再如抓住云雾的飘忽不定、弥漫、浓密的特点,写出其将“我”轻轻包围、淹没的动人情态,渲染了庐山的含蓄美。
8.从绝壁上寻找三叠泉,自然是没有退路的。是走到走不下去时,才自己辟出一条路来?可见,这路绝不是一般的“下坡路”,而是探索之路。所以说,获取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并不在山顶。
三叠泉瀑布作文 篇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每听到这句诗,人们便会想到庐山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庐山瀑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庐山的三叠泉瀑布,虽然它比庐山瀑布更长,更美,更壮观。
三叠泉瀑布,庐山最险峻的瀑布,从古至今却鲜有人赞美它。它依附山势,如白莲般昙花一现,便消逝得无影无踪,只有在冬日,枯叶凋零,我们才能隐隐约约看见它孤傲的身姿。
今天,我有幸随着导游观赏夏日里的三叠泉瀑布,心里满是期待与兴奋。
想看三叠泉瀑布,得先攀爬3000个台阶。我们的出发点是山顶,所以先下山,起初我有使不完的劲,一直走在大部队的前头,连蹦带跳。行至半山腰,我渐渐有点疲乏,但为了一睹三叠泉的风采,也就咬咬牙继续前行。
还没有看见三叠泉的影子,便听到哗哗哗哗的水流声。循着水声,站在半山之巅,远望去,一泓清泉从无源之地倾泻而下,似一匹白丝绸。水滴撞击水面,飞花碎玉,遁向四方,似有惊涛拍岸之感。瀑流经过的岩石,经数年的水磨击打,光亮无比,阳光照上去,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为什么叫它三叠泉?原来是小、中、大三个瀑布,自上而下,重叠交错。也就是说,一股水流从山顶倾泻而下,从整密到稀疏,经过一层凸起的.岩石的阻拦,继续顺流而下,但急剧的撞击,水气越聚越多,似雾非雾,似云非云。一阵山风吹来,裹挟着无数粒水珠,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倏地钻入我的身体,顿时全身上下都清凉至极。可以说,三叠泉瀑布少不了中间一道,它多少有点桥梁的作用,无数水珠来回穿梭,如同飘飞的白梅纷纷洒落,美丽极了。最后一段,也是三叠泉瀑布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它全长15米左右,气势恢宏,远远望去,似万柱寒冰射入水中,声如雷鸣,可传上百米远。
大家纷纷停下行走的脚步,掏出手机,一个劲地喊“拍了,拍了”,随着“一,二,三,好了”,就又开始寻找新的拍摄角度。我站在三叠泉瀑布正中央,摆了一个pose,母亲赶紧按下手机快门,那美好的瞬间就立马定格,终成永恒。
三叠泉完整导游词 篇3
“洞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此处说的“洞”传说与庐山三叠泉有关。现在我们要去游览三叠泉,顺便探究一下这句话的来历。
各位游客,在泉瀑轰隆声的引导下,我们终于来到了观瀑亭,闻名遐迩的三叠泉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请抬头仰望,好像天开了个口子,水从口子里飞流而下,沿峭壁分三级,所以它被称为“三叠泉”,又称“三级泉”。三叠曩布,每叠形态不同,泉水流量各异,但却浑然一体。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高约50米,“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旗子上的翼带),挂者如帘”;三叠最长最阔,如洪流倾出,浩浩荡荡,巨响如雷,最后似玉龙直入潭中,激起波涛汹涌,浪花四溅。整个瀑布的落差为155米。水流疾驰飞泻,气势格外恢弘。如果是深秋隆冬时节至此,可见弱水如丝帘风烟的景象。其实这里的景象随着季节和雨水的多寡而变化,一年四季各有千秋。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第五峰北部末端与铁壁峰之间的旋涡状的悬崖峭壁之中,汇聚了大月山、五老峰诸水,从五老峰的北崖口流出,经过三级大盘石,飞落而下。可能有游客会问,为什么这里能形成三级大盘石呢ς这又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冰川在移动过程中,巨大的转折功能使得地质断层被切割成阶梯,形成所谓“冰阶”,泉水就是被这些“冰阶”所折叠。
三叠泉高崖险峻,峡谷幽邃,集雄、奇、幽、险于一处,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一幅原始质朴的美景,一:所以有冀庐山第一奇观”之美誉。又称: “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对它竭尽赞美之词,留下难以计数的著名诗篇。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有诗描写三叠泉月夜:
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空碧。
三叠泉是如此美妙,但它却曾长期隐藏在荒山深壑之中不为人知。直到宋绍熙二年(1191年)始被樵夫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门闩)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意思是说,这个三叠泉一天偶然没有把门锁好,所以被打柴的人发现了,才在人间流传开来。在三叠泉的东北面是九叠屏,因为山峰呈九叠,又像一个大屏风,所以得名“九叠屏”。屏下是九叠谷。唐天宝十五年(756年),诗人李白曾在那里隐居,他的著名诗篇《庐山谣》也是在那里写成的。诗的头两句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其中还有“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句。但尽管如此,他也未曾发现三叠泉。
各位请随我往下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叫“观音崖”,我们看到的那个洞称“观音洞”,洞下是一潭碧水。洞旁巨石上刻着隶书“竹影疑踪”四个字。相传观音洞通向一个寺,叫“竹林寺”,据说这个洞口是竹林寺的后门,洞内常有仙人出没,所以也称“仙人洞”。很久很久以前,有位樵夫无意间发现一片竹叶循溪而上,他出于好奇,便跟着这片竹叶走,走呀走,不知不觉来到了洞中,洞里面正有两位仙人在下棋,樵夫便凑上前去观看,他看得入迷,似乎过了一段时间,大概有一天吧,他想,该回家了。于是他便出洞往回走,出洞以后,他眼前的世界全变样了,原来的村庄、自己的家都不见了。他去问人,全都茫然不知,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得已,便向一位长者打听,长者也不知道他原来的村庄和家的情况。长者也觉得奇怪,就问他:“你是从哪里来呢ς”樵夫便把自己的经历诉说了一遍。长者忽然明白了,说:“你是从神仙那儿来的,你知道吗ς洞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樵夫这才恍然大悟,几千年的世道沧桑,自己的家乡早已面目全非了,上哪儿去找呢ς各位现在明白了吧,“洞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这句话就出自这个地方。
各位可能要问,那“竹林寺”究竟是有还是没有呢ς关于它也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很久以前,观音洞横穿庐山,与现今仙人洞附近的一个寺想通,这个寺就是竹林寺。因为它处在险峻的峰峦下面,隐匿在竹林之甲,附近终年云雾缭绕,故此得名。寺内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小和尚不满10岁,清扫庙堂,伺候老僧,挑水劈柴,一切杂务都由小和尚承担,晨钟暮鼓,打坐参禅,日子极为清苦。
一天,小和尚从三叠泉挑着满满一担水,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往上挪。这时,一只躲在旮旯里的饿狼,正龇牙咧嘴,流着馋涎,眼睛露出贪婪的凶光,在小和尚身后窥视着。突然,一声狼嗥,饿狼将小和尚扑倒在地。小和尚一声惊叫,顿时失去知觉。待他苏醒时,已躺在毛茸茸的草窝窝里,身旁坐着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灵气十足的小女孩。
原来这个小女孩是借三叠泉灵秀之气,已生长了千年的何首乌。她见小和尚危难,便挺身相救。从此,这两个小人儿就形影不离。小女孩帮小和尚砍柴挑水,饿了,在山林中寻野果子吃;乏了,在三叠泉溪间嬉水。
不久,这个秘密被老和尚发现了。一天,老和尚找出一根红线,交代小和尚,要如此这般。第二天,小和尚照例与女孩一起玩耍,玩着玩着,小和尚悄悄将红线系在她辫子上,然后借故离去。小女孩也回到自己的土窝窝里。话说那老和尚,不安好心,悄悄地拎着锄头寻了过来,很快就发现了一截露在土层外的红线。他不禁大喜,心想,吃了千年何首乌,可以长生不老。他三下两下便将何首乌挖了出来,兴冲冲拿回庙内洗净,然后放在锅中炖。
小和尚见此情景,后悔莫及,哭闹着要拼死救下小女孩,但他哪里斗得过老和尚,被打得昏迷不省人事。小和尚恍惚中见小女孩泪汪汪诉说不幸,并告诉小和尚该怎么做。
老和尚将何首乌炖在锅里,便下山去买酒,准备回来美餐一顿。
庐山三叠泉导游词经典 篇4
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瀑布分三叠,各异其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三叠泉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著名风景区庐山风景区中,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
“飘如雪、断如雾、缀如流、挂如帘”!它随着季节和雨水多寡的变化而不同,暮春初夏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震天动地;仲夏严冬,雨水较少,则水帘如丝,轻盈柔美,春夏秋冬,各有千秋。三叠泉的壮丽,曾引起当时已离任的朱熹的向往,请人将“三叠新泉”绘成一图,挂在堂上时时欣赏,以弥补他“未能一游其下,一快心目”的愿望。诗人曾为之讴歌赞美,宋代诗人白玉蟾《三叠泉》诗云:“九层峭壁划青空,三叠鸣泉飞暮雨”、“寒入山谷吼千雪,派出银河轰万古”。
庐山三叠泉的作文600字 篇5
我们从九江出发,走庐山的北线,一路蜿蜒盘旋上山,一共拐了四百个弯。
老爸的车技超好,盘山而上,我非但没有晕车,一路兴致勃勃地看山看云。庐山上的每座山峰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我终于领悟到了苏轼写这首诗时,看到的是多么奇秀的风景。身在庐山,移步换景,远的近的山峰,出没在云雾里,树木苍翠,怪石嶙峋,处处险峰。还有壮观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对庐山瀑布的最高礼赞。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其实最壮观的瀑布是三叠泉瀑布。因为泉水从悬崖倾泻而下,在石壁平台上形成了三个瀑布,因而得名三叠泉。我们乘了轨道小火车,来到景点入口,依山路而下,一路只闻泉声不见其景,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山路陡峭,往下走了一千四百多个台阶,终于在隆隆的雷鸣声中见到了三叠泉。
抬头仰望,瀑布从绝壁上奔腾而下,气势磅礴。我们走近拍照时,看到飞瀑落入潭中,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形成了一道彩虹,妈妈连忙给我拍下这美丽的瞬间。
听泉阅读答案 篇6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云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⑨然而,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留得住,你给人传诵的口碑可以留得住,你给人留下的温暖可以留得住。你不在的时候,还有人传唱你,那一定是你把芬芳留在这个世界上了。于是人们口齿生香,津津乐道。
⑩ 给自己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你的生命!给生活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那时候,满世界将花团锦簇,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1.本文题目中的“碧伞红灯”既指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指____。(2分)
2.根据全文内容,概述为自己添加“碧伞红灯”的意义。(不少于两点)(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根据第③段内容,邰丽华的事例中所表现出来的“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指的是什么? (4分)
4.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第⑩段的内容,注意与上下文的有机联系。(3分)
《黄羊泉》阅读理解答案 篇7
黄羊泉
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部队在沙井子垦荒,左排长带着几名战士去找水,他们徒步穿过一片一片戈壁,翻过一道一道沙梁。行军壶里的水早已喝干了。他闻着沙漠的干燥的死亡气味,感觉体内的水分仿佛都将被收走。
②夕阳西斜。左排长绝望地下令鸣枪求救。可是,枪声还没来得及传开便被广阔的沙漠吸收掉了。
③突然,左排长发现了一个闪动――那是永恒的宁静里的一动――一只黄羊,是沙子的金黄色,好似一小堆沙粒凝聚起来,被风鼓动着奔跑。
④左排长说:那一刻,我知道有救了,死亡的沙漠出现一只黄羊意味着什么?它是生命,生命离不开水。
⑤黄羊跑得那么轻捷、灵活,带起了一溜儿沙尘。它跑跑停停,总是和我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就像山里来的一个精灵。
⑥他们喘着粗气,喉咙里仿佛涌上一股火流。黄羊在沙梁上边用蹄子刨着沙子,望着绝望的他们。
⑦太阳在沙梁上镀了金辉。黄羊的踪影和太阳的余晖一起消失了。
⑧终于,翻过沙梁顶,他们看到了一片绿洲。原来这道沙梁隔着两个世界。左排长听到了水在吟唱,那是沙漠里最悦耳的歌声。
⑨他们扑向溪流,一阵狂灌,身体像胡杨树一样顿时焕发出生机。左排长胡乱抹了抹嘴,真有这么甜的水呀,那是他一辈子喝过的最清甜的水了。沿着溪流他们找到了溪流的源头。那是一泓清泉,咕嘟咕嘟地冒着水。泉水边沿长满了茂盛的灌木丛,缀满了细细碎碎的金黄色的花儿。金色的黄羊就在泉边饮水,它披着阳光,浑身是金色,它的眼里闪着温柔,还有俏皮。一看就知道,它从来未受过人类的侵扰。
⑩好久没有沾过荤腥的左排长端起了枪。黄羊的眼里没有恐惧,它大概不知道黝黑的枪口意味着什么。它根本没有这种戒备,它没有过这类记忆的阴影。
枪响了。左排长看见金色的黄羊头颅绽开了一朵鲜红的花,那花瓣溅开来,落入泉水,泉水一片胭红。顿时,他惊呆了……
第二天,他们携带着壶里的泉水,赶回去,向首长报告他的发现。首长欣喜地喝了一口,可又忙吐出来。首长说:这是啥甘泉水?又苦又涩又咸,还有一股羊膻味。
他们一起辩解,说:咋会苦呢?真的很甜的呀。他们再尝,果然又苦又涩又咸。咋变味儿了呢?
再上山。那泉水确实又苦又涩又咸。可是左排长说:我相信第一次的感觉,别人都回味不出那种甜来。我的嘴巴不会弄虚作假,我总能在苦味中喝出一丝甜来。
从那以后,左排长坚持喝这泉水,并把那眼泉叫做黄羊泉。
(根据谢志强的小说《黄羊泉》改写)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的妙处。
(1)他闻着沙漠的干燥的死亡气味,感觉体内的水分仿佛都将被收走。
(2)泉水边沿长满了茂盛的灌木丛,缀满了细细碎碎的金黄色的花儿。
2、第11段中“他惊呆了……”,请结合上下文,揣摩左排长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不超过40字)
3、你认为左排长为什么要坚持喝这泉水,并把那眼泉叫做黄羊泉?
【《下三叠泉》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下三叠泉阅读答案06-09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作文05-27
观三叠泉瀑布优秀作文07-09
三叠泉真美作文1000字07-06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语文阅读题及答案07-04
人教版2017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阅读答案10-27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05-30
感谢阅读的阅读答案06-08
《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阅读答案06-05
焚书辨阅读及阅读答题的答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