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

2024-05-30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通用12篇)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 篇1

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的跳跃式阅读方法,其主要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与心理愉悦。现代的中职学生大都采用数字设备进行阅读,很少一部分学生会采用传统的书籍,大量的信息资源使得学生不得不快速地浏览,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浅阅读的习惯。

一、浅阅读的特征

(一)阅读速度快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他们在阅读时就自然而然地养成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的阅读习惯。在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时,他们也会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缺少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与解读,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阅读以浏览为主

阅读是获取信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而在进行浅阅读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行为习惯阅读那些感兴趣的部分,对于不明白、不感兴趣的部分则选择略读、跳读的浏览方式,这就给学生的阅读效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阅读内容碎片化

通过对少量信息的把握,学生很难对问题形成整体而全面的认识,阅读内容的碎片化是浅阅读的又一个主要特征。很多学生通过阅读标题或是关键词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造成学生认知的不全面。

二、浅阅读情境下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深阅读的兴趣

浅阅读虽然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对于中职学生的发展却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培养学生深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薄弱,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字、词、句的用法,体会其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让学生体会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意识到自己的见识浅薄,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深阅读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成立读书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自由选择读物,在每周五的语文课上交流这一周阅读的收获,或是分享自己读书的体会,学生在这样的活动驱使下会认真地阅读文章,并慢慢体会到深阅读的好处,从而在阅读时会认真思考分析,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于阅读的认识还过于片面,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教师就要时时地督促学生,将读书任务列入语文综合测评当中,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都读书,可以是一篇短文,也可以是一本书的某个章节,但是要确保每个月能够读完一本书,并要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摘录下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下一些感想。为了让学生认真阅读,教师还可以以语文知识竞赛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几道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强烈的好胜心与荣誉感会使得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更加认真,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传授学生深阅读的方法

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恰当的阅读方法是必要的手段。在进行深阅读时,学生要想提高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就要在熟读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仔细思考,并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契合。但是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没有具体的阅读策略,他们在阅读时都是随性而读,这就造成了阅读效果的随机性。

在进行深阅读时,笔者觉得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吟诵、摘抄、批注的方法。对于一些优美的散文或是杂文,采用吟诵的方法进行阅读,学生既能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也会随着有感情的朗读进入短文中的情感世界,从而便于学生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对于经典的句子或是段落,就可以采用摘抄的方式,方便学生日后的反复研读;对于文章中比较难懂的部分,可以采用批注的方式,标注出自己的疑问或是自己的理解,便于与老师或同学讨论,进而共同解决问题。

当然,对于不同的文章,学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等,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内在的品质。

三、总结

总之,要促进中职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就要在如今浅阅读的情境下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激发学生深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传授学生深阅读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阅读形式,大众阅读也呈现出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特质。而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浅阅读对于其人格的发展与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介绍浅阅读的特征以及在浅阅读情境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浅阅读,中职语文,深阅读

参考文献

王媚.浅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 篇2

21世纪的到来,世纪迈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关系的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可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经过几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我看到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法革除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枯燥乏味”、“机械注入”、“低效分析”,压抑儿童身心发展、阻碍儿童智力、情感、审美、个性特长和健全人格等弊端。而情境阅读教学法通过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开展审美活动,给人以全人教育。情境教学将“育人以情”为中心和纽带,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的关系。

二、理论思考

(一)当代语感学的语言发展理论。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抓住语言文学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辩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了作者的旨趣的希望”。他明确的提出来要培养语言的敏锐的感觉,从理解语言文字的“语义”进而体味内涵的“情味”,最终根据作者的写作目的,达到“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上述关于语感的论述告诉我们,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内涵的最敏锐、最丰富的把握和感悟。抓住语感训练,便抓住了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的核心。

情境阅读教学法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联想,激发美感、情感,展开理性感悟,进入品味语言表现的音色美、情感美、形态美等审美活动中去。以此发展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

(二)情感驱动原理

情境教学突出情感的要素,是一种既以情感为手段,又以情感为目的的全人教育。情境教学将以“育人以情”为中介和纽带,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的关系。

情境教学特别重视在创设及优化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通过美的形象感化儿童,诱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移情于境。这种移情作用的过程,使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过程相结合,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三)角色转换原理

小学情境阅读教学把教育的影响定位于情境,承认情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又把活动视作儿童的主体活动,实现了儿童情境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小学的情境阅读教学在优化的特定情境中进行,既有教师的意图,又有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角色使儿童投入,再现教

学内容的角色,体验角色和评价角色的心理活动中,产生进入情境角色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既有担当角色的知觉,产生体验角色的情感,又有发展角色的体验合乎情理地感悟出相应的行为和语言。学生从过去只是静静听老师施教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的角色,进入教学活动情境,强化了主体性投入的意识。在情境阅读教学中,通过这种角色转换使阅读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乐趣,学生乐于接受。

三、实施措施

我采用行动实验法,运用情境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来研究和探索一种能利用情境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使阅读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学趣,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阅读教学模式。整个实验这样进行:

(一)基本模式

导入情境――角色体验――入境朗读

(二)下面分别阐述情境阅读教学模式中三个主要环节的运用。

1、导入情境

教师要用语言把学生带入模拟的情境中,那么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有意境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言描述情境的形象性要具有感染作用和导向作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感染性是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特定课文的具体情境做绘声、绘色、绘形的描摹,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睹其形,产生人在情境中的感受,加强儿童对情境的具体感受。

教师语言描绘的导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审美活动、情感活动、道德评价活动和语言描述活动。

当教师的语言描述的形象性有感染作用、导向作用时,学生才能有意识的把课文语言和想像结合起来,获取对特定情境的整体感受,才能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句、段、篇,学习课文语言。如在教学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我这样导入教学如下:我们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顺罗甸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油桐树,紧接着看到是不知从何处流出的一股溪水。好,同学们,我们先观察一下溪水有什么特点?那好,我们就把溪水做为上山的向导吧!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双龙洞的外洞,既然来了,我们就先看看外洞的样子,用你们的眼睛观察,抓住什么特点,用什么样子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呢?(突兀森郁)那外洞还有什么特点呢?边读课文边看画。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其实外洞并不是溪水的发源地,那溪水到底由哪流出的呢?噢,溪水是从一个孔隙流出的,孔隙到底有多大呢?闭上眼睛,听老师说,用心感受一下。我们坐船过去吧。啊!我终于通过来了,咱们这么不容易从孔隙中通过,里面会不会是柳暗花命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那么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描绘一下你们脑中的画面,看看你的画面美还是我的画面美。

这篇课文用语言描绘来设置情境,想像情境,在情境中逐词逐句逐段 的学习推理想像,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再现内容,产生进入情境的感觉,真正把学生放到了主体位置,使阅读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学趣,学生乐于接受。

2、角色体验

(1)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中,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适时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表演,会使枯燥的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这篇课文的教学,老师投影出示原句: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顶得住大风,所以也能生存下来。而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地消失了。

师:这段话中写了几种昆虫?

生:写了三种:没有翅膀的,翅膀特别大的和翅膀不大的。

师:当大风吹来的时候,这三种不同的昆虫就有不同的遭遇,请你做其中的一种昆虫,说一说自己的遭遇好吗?

(学生准备后,边说边表演)

生:我的翅膀特别大,当大风吹来的时候,我毫不畏惧,用力地扑闪这我有力的翅膀,飞到安全的地方。

生:我的翅膀特别小,大风一吹,我弱小的生命就挡不住大风了,一下子被吹到海里(作死状),完蛋了。

生:我是没有翅膀的昆虫,所以我经常躲在岩石下、草丛里,大风吹来的时候,我照样可以慢慢的爬行。

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感觉、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投影出示后的这段话看似简单,但对低年级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投其所好”,让学生演一演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主动地理解文字,并将课文语言创造性地化为自己的语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设置模拟情境中的角色转换。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情趣的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应生活,更要注意从学生的思想、情感、愿望的角度来理解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的气氛中努力学习和探索。例如教学《翠鸟》一课时,在熟读理解课文之后,虚拟采访情境。我问学生喜不喜欢翠鸟,愿不愿意做一次翠鸟,然后我即兴组织了一次采访活动。

师: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人民都来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采访中,我分别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你们是声音那么好听,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

②你们嗓子那么好,唱一首歌曲好吗?

③听说你们的名字又叫“叼鱼郎”,你们又是怎样捕鱼呢?

④你们的家在哪里?

实践证明,这种采访情境的设置调动并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理解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了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3、入境朗读

课文中美好的景象或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需要凭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美读”,使读者的角色转化为语言角色。如在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可让学生欣赏《月光曲》的音乐,在和谐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的身心深入愉悦,心灵倍感震撼,智力得以开发,脑海充盈想像,整个身心完全融合于音乐的意境之中,学生很快便感受到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洒满银光,这时,音乐是舒缓的,而朗读的语调是轻柔抒情的;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音乐逐渐有了曲折,朗读该是加速,音调稍高;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音乐高昂激越,朗读时该是语调激昂,震颤心弦。学生在想像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因而当指名读、小组读,或是全班读时,能够“设身处地”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了

四、结论

(一)情境阅读教学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情感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创造。创造是人类成长与发展本质特征的最高层次,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每一次创造都把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入情境后,不会满足于理解课文内容,而是同样以创造为第一需要。所以语文学习不在于“教”而在于“学”,学生的每次即兴表演,每一席话都是创造。而情境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条件和机会,充分满足了儿童创造性活动的需要。

(二)情境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凭借情境,理解了句子,训练了语言,陶冶了情操。学生由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学。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最大限度地充分

满足学生的求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丰富他们学生语言;阅读伴随着认知理解、记忆、注意、联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是最有效的无形的思维发展训练活动……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多媒体制作;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关于教材的解读与改编

以Margie Warrell所著原文Be Bold: Ask for What You Really Want! 这篇赛课材料为例,它是一篇具有哲理性和语言美感的议论文,告诉读者(解脱困境)达到目的的六种方法。对此文本的解读改编,应把握几个要点:

1、宏观上把握情境,因材施教。细读文本,发现全文有一个what you want到what you really want,再到如何ask for…的逻辑结构,然后以Be bold为衔接,讨论达到目的的方法。经过深思细究,文本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有较高要求,所以笔者在解读的时候侧重于分析“问题的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解决问题追求到自己想到的东西”这个脉络,最终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tips运用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即实现reading for writing。

2、细微处增减替换,删繁就简。本文语言地道优美,表达生动贴切,但是由于生涩难懂的词汇和表达较多,明显超出执教对象——中高二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需要参考高考大纲对部分词汇进行微调和替换。

3、树立为学所用的教材观,驾驭教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材。教师应读懂、读透教材,挖掘、深化、跳出教材,可以适当地增、减、删、改编、重组教材(参考夏谷鸣老师(2002,《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以人为本的思想——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反思之三》)。如何做到?我想,首先要对《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与《英语教学大纲》把握透彻;其次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再就是多倾听专家、前辈意见,广采博收,善于抓住教材的重中之重。

二、关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主体,是构建师——文本——生互动关系,完成从“传授”到“接受”的转化过程。

1、教学设计的两个结合。一是“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及深层次理解之后,最终能够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本文的认识和运用,从而达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大量语言信息中有效筛选重要信息的阅读能力,更进一步促进了运用语言解决自己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二是“理情结合”。学生完成阅读,讨论及写作之后,能够更理性更具体地将学到的建议以较书面和具体的语言构建成文,为同龄人提供建议,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困境,也能同时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2、课堂设计的三个环节。一是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在导入时,笔者虚拟某一学生Tom遇到与文本情境相似的状况,要求学生帮助Tom寻找到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最终学生能通过文本的学习为他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让他避免再出现类似状况。)二是任务环节丰富多样,首先,模仿浙江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的考查模式,在通篇快速阅读的时候设计了寻找主题句和语段信息匹配任务,训练学生迅速获取问题信息、领会文本意图和找出主题句的能力;其次,在分段阅读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强化对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找到师生——文本间的逻辑关系,理清结构层次,有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再让学生走出文本自由发挥,在互动中层层推进,回到教学初设提问的起点,要求给Tom提供具体的建议,告诉他为什么要ask for,如何ask for,即使得到no,也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三、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

首先,课件的制作应该是在文本解读和理清教学设计思路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其次,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成为教学的依赖和牵绊。为此,笔者在课件制作上,一是只设计构架,将最主要的框架结构放进去,并且去除每个stage的标题性文字,如warming up, reading,extended practice等,因为学生只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即可,而且在版面的设计上,也尽量清晰简洁,不冗长,不华丽,那些在屏幕上一闪即过让学生应接不暇过目即忘动作少用慎用。二是配合板书,板书的设计很重要,在黑板上呈现的应该是一堂课的关键和核心,能让学生在课后看了之后还能想起这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所以,笔者一堂课一般不超过15张PPT,而最主要的内容性一般都呈现在板书设计上。

四、关于教后的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与以往教学很大不同之处,在于教后的反思,这本书也是对课堂的再建构过程,笔者视为这是对教学过程缺憾之美的再探寻。

就笔者的课堂实践经验来看,上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英语底子的摸底、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在上课过程中,快速进入状态、充分调动积极性、把握好课堂节奏、任务完成进度等环节较难把握;另外,其他语速快慢、情态运用、指令下达、空间预设、情境启发及互动点评等娴熟与否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就新课改内涵深刻反思而言,感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文本的多元解读与教学的合理设计、信息的表层加工与语言的有机融合、语段的连贯阅读与阅读的技巧引导、内容的合理梳理与思维的过程体验等关系。其中,文本解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最关键的能力之一,而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必须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多元解读,综合施教”、“基于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设计”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研究的方向。阅读教学要强化对阅读过程的关注,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内涵。读后活动的设计应赋予阅读教学以更多意义。

都说上课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课的基础。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注重厚积薄发,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功底,注重积累教学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整合能力、运用教育智慧解决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杨良雄,黄远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

[3]戴军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与研究2012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 篇4

1. 情境教学的内涵

尽管当前高中语文学术界对情境教学的阐述各有差异, 但是他们都把“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将被淡化了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学生的心理要素确定为学科教学的有机构成, 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摆在学科教学应有的位置上, 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 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使学生易于把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融入到当前新知识学习中, 赋予新知识以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既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灵活性, 从而使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 又能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其核心内涵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为前提, 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知识的构建, 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习得知识, 达到生成新知识的目的, 既让学生获得认知的发展, 又能体验精神的成长。

2.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引入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依据新课标精神,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必须避免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 必须从“人本精神”和“全人教育”入手,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种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中, 虽然情境教学并不是非常新颖, 但它应该是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选择情境教学,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其实施也有其天然的必要性。

2.1 知识和能力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更注重形象性、欣赏性和感悟性, 强调使学生在接受多种感官刺激的同时, 更全面地发展其思维能力, 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需要以形象生动的画面, 生动逼真的情境, 弥补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2 过程和方法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 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妙。而先于学习事件的“情境”则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理解、态度、方法等种种因素, 能够帮助学生从“具象”和“抽象”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 以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能力, 从愿意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 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情境阅读教学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 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提供了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灵活性, 让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 同时, 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促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由此可以看出, 在高中阶段进行课堂情境阅读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也有其必然性。

3.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阅读教学的流程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注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开展。课堂情境的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3.1 情境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在课堂导入时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在课堂导入时, 创设适当的情境, 营造一定的情境氛围, 可以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引起进一步学习的心理期待。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利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比较多, 可以根据所教文本和所面对的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 讲解《十八岁和其他》导入时可以提出以下的疑问: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 在这样的年龄, 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 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 好幻想, 喜欢冲动, 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 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这种导入方法有利于学生从问题入手, 深入文本探寻答案, 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的实际情境中, 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 创设情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阅读作为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一种感知活动, 就是通过视觉将文章外部结构转换为有组织和有意义的整体过程。在阅读中, 读者首先是注意文章内容, 而对文章的组合手段并不关心, 就像人们刚看到一幅画时, 并不关心其创作方法和技巧, 而关注的是色彩线条传达出的意义信息一样。所以,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在讲授前应让学生对整个阅读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种手段:教师可以范读, 可以利用现成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跟读, 可以让学生自由体会。如在诗词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音像资料设置诵读情境, 亦可在听读时让学生跟读。诵读情境中的语音、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的不同处理能够让学生获得非常多的感性认识, 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假设和猜想, 为深入课文的理解提供可能。

3.3 激疑探究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 还要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就文章的材料组织、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组合手段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把握文本的精华。不过, 仅仅逐级按字、词、句、段、篇对文章进行解读, 容易割裂字、词、旬、段和篇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文章内容支离破碎, 同时也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根据新课改要求,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可以依据教材的编写特点, 就阅读文本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热情。譬如, 粤教版新高中语文教材改变了以前把单篇课文作为学习单位的做法, 而是把一个板块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等形式呈现课文。所谓的“文本研习”, 就是提供经典的阅读文本, 创设阅读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 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为此在课堂阅读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先导, 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在研讨的氛围中, 学生自然会深入文本对字、词、句、章进行比较、分析、鉴赏, 进而结合课本形成自我的创见性的认识。

3.4 迁移对比

鉴于语文课堂阅读过程的特点, 教师应该在结课时让学生注意总结从作品中感受到的文章意蕴, 同时设置情境,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感受感知、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达到学有迁移、深化所学, 健全学生精神情感的目的。例如在结束《最后一片长春藤叶》时, 教师先总结了文章中人物的互相支持和帮助的情节, 引导学生肯定了这三人在生活中的存在意义, 接着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不幸, 让学生思考。为了统一思考方向, 教师讲述了一个不幸的故事, 让学生感悟, 这样便让学生“走出书本”, 在对比中得到认知和情感的升华。

总之, 在新课标背景下, 只有在各种思想中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站稳脚跟,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效教学的理念逐渐渗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是众多研究者思考的问题。作为历经多年发展的情境教学理论, 它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 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认知的生成, 让他们体验精神上的成长。其理论核心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 情境教学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有非常广阔的用武之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情境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 2005, (1) .

[2]贺怃.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11) .

[3]佘玉春.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7) .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 篇5

厦门市湖滨中学 郑银叶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创设有声有色的学习情境已经是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情境与目标分离的现象。分析问题所在探讨有效的学习情境如何创设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习情境,类型,存在问题,方法,对策。

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设计,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的普遍使用,大部分的城市中学的课堂已经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于是,在语文课阅读课公开课教学研讨中,大部分的教学设计会使用多媒体的音频视频作为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音频视频确实让课堂有声有色起来,但这些设计是否是必要的、有效的,和实际的学习任务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会不会影响课堂主要学习目标的达成,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笔者所在的地区四个语文学科公开课课例(《伶官传序》、《出师表》、《雪》、《再别康桥》)很典型,它基本上可以代表语文阅读教学创设学习情境的最普遍做法,本文想借这些课例来分析学习情境创设的问题。

一、学习情境创设五种类型

1、用老师的真实的经历、下水作文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伶官传序》课里老师用了自己的滁州游记来引入课文。

2、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比如课例里的《雪》,采用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是这个类型。

3、从作家生平材料入手,知人论世,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个类型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是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文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当然这是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的表现,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所以要通过对作者生平的分析来促进对作品的理解。比如《雪》的鲁迅生平的介绍,《伶官传序》里欧阳修的生平。

4、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引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出师表》选用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引入。

5、选择和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比如《雪》中“雪”的图片,《再别康桥》里精美的的康桥的图片。

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激发兴趣,渲染氛围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从学习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来分析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伶官传序》这个课例。学习情境创设的效果评估要紧扣教学目的,所以我们的分析都以教学设计里表述的学习目标为评价依据。

这篇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

知识与技能 ①文言积累,重点字词句点拨。②理清作者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名言警句的思想感情。③评析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进行写作迁移训练。过程与方法 :初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意;再读文本,研讨作者写作思路,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三读文本,延伸拓展,进行写作迁移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研读文本,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情境的设计只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我们可以从六点来分析:第一点: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本课学习情境设计是教师的真实活动,老师的游历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点:目标达成方面,本课学习情境的设臵对学习目标的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有帮助,但这个学习内容实际上在初中的《醉翁亭记》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学习是复习而已。本课的学习情境对领悟创作动机,体会本课的作者在本篇史论中渗透的思想感情的关联不强,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不大。第三点,从适合教学内容与否这一点看,对欧阳修的评价内容要适当改造。不应注重对欧阳修人生情味的欣赏而是对欧阳修的历史观,儒者的家国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共情。第四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在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这一点上,有对旧知识的复习,没有对新知识的有效拓展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能力水平。第五点,是否尽量采用真实的情境方面,本课例是满分。第六点,时间、时机是否恰当。理想的的学习情境蕴含学习主题,学习活动。悬疑性和活动性蕴含其中。很可惜,这个可以后面的学习主题与情境无关。

第二课课例,鲁迅先生的《雪》。课例的学习情境设计是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来渲染课堂氛围,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对雪产生美好的情感。教师的课堂学习目标是: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分析这些目标和情境可能有关的是前三点。但文章内容和情感和《我爱你,塞北的雪》相距太大,而且教学内容里没有两者 的对比,因此对三个目标都没有帮助。这样的设计尽管有很多喜欢音乐的人一进课堂非常愉悦,表扬图片精美,但这样的情境有效性不高。

第三个课例《出师表》,学习情境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出师表”片段。学习目标是:

1、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忠君爱国的深情。

2、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在品读中体会诸葛亮忧国忘身、知恩图报、勇担重任、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两个目标都指明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品析语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尽管播放影视片段的时候学生,听课教师都很有兴趣,但播完之后进入文本的阅读反倒产生读文章不如看电视有趣的感慨。影视片段的作用没有和授课的目标联系,自然也就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

第四个课例《再别康桥》,学习情境是徐志摩的复杂的感情生活,剑桥的美丽的图片。学习目标是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学习情境的设计里最吸引学生的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实际上不仅没有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反倒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的旁支,浪费了时间。剑桥的的精美图片可以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提供形象化的帮助,可同时也混淆了图画和文学语言的最大差别,文学语言比绘画更抽象,是一种需要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需要想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种含羞带怯的柔情,有什么样的图片能表达这样的风韵呢?而且提供了图片反倒妨害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很多常见的阅读课的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案,有待改进!

三、方法与对策

鉴于常见的设计误区,情境与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学习的活动相关严重不足的教训,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四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这四种方法得益于孙绍振教授的微观文本分析理论——还原法、比较法,还有多年以前上海特级教师彭仕强老师的启发。

(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

在文学鉴赏领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早已是评论界的共识。传统教学理论以传授知识为核心,教师的思维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把教学参考用书上文学鉴赏的观点用各种办法让学生理解进而接受,实际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传统教学参考书上的意见还经常是落后于时代的不代表学术界较高水平的鉴赏,让学生记忆这样的内容徒增学生的记忆负担。好在新课程的教师参考用书已经改变做法,一般同一篇选文他会选择几种不同的观点提供给老师作参考。培养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信息、接触不同立场、不同的观念,让学习者自己判断、选择,在判断选择中培养他的判断选择能力。这种情境创设方法我称之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比如在执教苏东坡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我把本课的学习情境设计成一个问题情境:《念奴娇 •赤壁怀

古》一词的情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同时提供给学生古诗词评析的大家叶嘉莹先生的赏析文章和教参上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千古名篇尚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同时课堂的学习活动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学习,协作交流,发表意见,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自相矛盾为哪般——追踪历史,呈现变化,引导学生究根底。

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人说话,大到两国外交发言,前后措辞不一致是常见的现象,探究这种变化,往往能有独到的发现。文学作品版本不同,表述的文字不同的现象甚至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说。文学鉴赏课运用这种创设情境法往往有好效果。比如2006年11月第2版2011年4月印刷的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部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入了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其中有一个字做了修改。“乾坤日夜浮”其中的“夜”由第一版的“月”改成了“夜”。那么到底那个字用得好呢?为什么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要做这个更动?这个问题的后面就是诗歌的意境的揣摩,鉴赏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学习情境是:品味诗歌,和出版社的专家商榷这个版本的用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类的学习情境的设臵语文课阅读教学可以大有作为,因为作家的修改稿、不同版本、不同译家的翻译非常丰富,都可以作为学习情境设计的资源。

(三)情人眼里出西施——揭开情感面纱回归理性,引导学生析文本。

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不是它们如何客观精准的反应了客观现实,而是它们体现了作家个人强烈的个性特征,给予读者千姿百态的审美体验。文学的奥秘价值往往就蕴含在这种个性化里。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被作家的高超技巧直接俘虏,陷入一种感觉得到说不出来的困境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只有更深 的理解文学形象构成的秘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也是培养提升学生鉴赏力的必经之路。

所以,揭开作品的情感面纱,发现它与理性逻辑的差异,设臵学习情境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鉴赏作品。

这个方法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课教学。

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开头就讲,作者最喜欢故都的清、静、悲凉。喜欢清、静可以理解,喜欢悲凉就是一个有违理性的表达,完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受。愿意将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更是一种非理性的爱恋,把这个非理性设计为学习情境就能深入文本。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也是这样的。如果说“珠玉之城”华贵富丽,“国王的梦境”应有尽有,城市宜居,动静合宜是动人的理由是比较能理解的,但“北平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这一部

分不是很奇怪吗?有守法的警察说明北平治安良好,有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和保护盗贼的人不就说明北平治安不好吗?从这个非理性入手就可以深入林语堂的林语堂对北平的情感的独特点之所在。再举一个诗歌的例子,比如《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还可理解,“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可能吗?这是符合现实的吗?如果这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那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深入了文本的核心。

(四)纸做的花儿不结果——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高投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真实的问题情境,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有特别的学习意义。人本主义的罗杰斯认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个人最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针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在上面的三种学习情境的设计中最好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环境的实际设计出 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是与任教课程相关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上例中的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和教材编写者互动就是一个结合巧妙的例子。在戴望舒的《雨巷》的学习中,笔者也设计过这样的学习情境:假设你是央视一个MTV的导演,你要给《雨巷》的诗歌朗诵配上一个合乎诗歌意境的画面,你需要选择一个女主角,请你根据诗歌的意境,描述她的气质类型,写一份招聘的广告。同时写出一份造型设计说明,给片中女主角做形象设计。这个学习情境紧扣文本,只有深入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意蕴才能做出恰当的活动设计说明。活动完成了,学习的目标也实现了。

以上四种情境创设方式是笔者多年听课、上课、学习的个人总结。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出于各种教学目的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并不是只有在新课程实验中才运用的。只是可能没有新课程的理论自觉罢了。当然,学习情境的设计一定还有很多种巧妙的设计思路,这仅仅是笔者个人的有限的思考罢了。

参考文献:

【1】百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何克抗编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4】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5】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6】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8】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如何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启疑性;求异性;讨论性

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阅读中置身其中,不仅会影响学生认知心理,而且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参加学习。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呢?

一、启疑性问题情境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维的动力,离开了疑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师需要创设启疑性问题情境,披露隐含的疑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决十个问题。”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提问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从字词到句子,从段落到篇章,从内容到思想,从叙述到修辞方法等方面去围绕文章的中心、重点、难点去提问。这样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就会在阅读课文中逐步提出问题,由少到多,由浅入深,从而激起提问的热潮,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思维情绪。

二、求异性问题情境

求异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在教学的起始阶段,要巧妙“投石”激起学生的好奇之“浪”,只有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产生问题意识,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亢奋状态。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获取”知识的结果,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来寻求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地加工,大胆地质疑,发散地思维。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选好发散点,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设想、多讨论。让学生议论纷纷,众说不一,情感的感势性,使学生展开了求异性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设计出的方案五花八门,并且都有根有据,就很有创新性。

三、讨论性问题情境

当学生思维相异时,教师不应充当“法官”,而要创设讨论性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表更多更好的见解,在讨论中创新。

“讨论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1)讨论的题目不必拘于教材要点,可从教材的各个角度更广泛地去确定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参与讨论的话题,并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2)讨论还应选择好时机:一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二是使学生自读自议自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精神;三是通过讨论训练学生多项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指导学生围绕论题搜集资料或写发言提纲,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有据可依,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说得血肉丰满,中心明确,不再空洞乏味。

2.做好讨论时的组织工作

讨论时先要有思想准备,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其间还要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整个过程中随时进行修正、鼓励。

3.做好讨论后的评价工作

讨论结束,在学生渴望知道正确答案时一定要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性总结,并要求论据充分、准确,使“失败者”心服口服,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讨论中能最大限度给予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作者单位 河北省香河县五百户镇仉村小学)

如何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篇7

一、启疑性问题情境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维的动力,离开了疑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师需要创设启疑性问题情境,披露隐含的疑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决十个问题。”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提问的基础上, 逐步引导学生从字词到句子,从段落到篇章,从内容到思想,从叙述到修辞方法等方面去围绕文章的中心、重点、难点去提问。这样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就会在阅读课文中逐步提出问题,由少到多,由浅入深,从而激起提问的热潮,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思维情绪。

二、求异性问题情境

求异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在教学的起始阶段,要巧妙“投石”激起学生的好奇之“浪”,只有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产生问题意识,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亢奋状态。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获取”知识的结果,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来寻求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地加工,大胆地质疑,发散地思维。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选好发散点,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设想、多讨论。让学生议论纷纷,众说不一,情感的感势性,使学生展开了求异性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设计出的方案五花八门,并且都有根有据,就很有创新性。

三、讨论性问题情境

当学生思维相异时,教师不应充当“法官”,而要创设讨论性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表更多更好的见解,在讨论中创新。

“讨论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1)讨论的题目不必拘于教材要点,可从教材的各个角度更广泛地去确定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参与讨论的话题,并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2)讨论还应选择好时机:一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二是使学生自读自议自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精神;三是通过讨论训练学生多项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指导学生围绕论题搜集资料或写发言提纲,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有据可依,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说得血肉丰满,中心明确,不再空洞乏味。

2.做好讨论时的组织工作

讨论时先要有思想准备,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其间还要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整个过程中随时进行修正、鼓励。

3.做好讨论后的评价工作

讨论结束,在学生渴望知道正确答案时一定要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性总结,并要求论据充分、准确,使“失败者”心服口服,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讨论中能最大限度给予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摘要: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阅读中置身其中,不仅会影响学生认知心理,而且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参加学习。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

情境——阅读教学之“拐杖” 篇8

关键词:情境,效果,导入情境,阅读教学

阅读即是让学生读文章并领会其内容内涵。现代阅读教学认为, 阅读是一个吸取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 必须是主动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

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兴趣培养以形成主动阅读。作品的情感、所要表达的思想, 或说明的道理, 都是由具体的字、词、句、篇构成, 以一定的表现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轻松愉悦地理解作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现综合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谈谈情境创设对于提高阅读效果的体会。

一课题导入的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时成功地创设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问题激趣, 让学生因好奇而“想学”

本人在教学《月迹》时, 为了使学生对文章情感有更深的认识, 在课开始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迹”字, 让学生说说“迹”的意思并想象“迹”所表示的意境;接着, 在黑板上写下“月”字, 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月迹”, 月亮走过有痕迹吗?激起学生的兴趣, 令其产生好奇。

2.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 引起学生关注使之“要学”

语文来自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本人在教学《错过》时, 先对同学们来个问卷调查:“你有过错过的经历吗?你又是怎么对待的?”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谈谈自己错过的经历。然后引入大作家柳青的人生哲理: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 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走错一步, 会影响人的一个时期, 甚至一生。那么, 究竟如何把握呢?本人就此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刘心武的指点。学生正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感到迷惑时, 这样的情境触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 描绘设置画面, 产生形象美感, 学生因爱美而“恋学”

眼前有情境, 情境才会在心中, 学生会因爱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本人在教学《画山绣水》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桂林的山、水、山上的洞、洞中的石 (桂林四绝——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 让学生获得美的视觉享受。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你觉得你的语言读起来美么?那么, 我们看看著名散文家杨朔是如何写出诗情画意的桂林山水的。”这样, 学生带着对美景的感受去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 情在心中而先心仪。

二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

1. 问题情境

构建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走向探究性学习的境界。

第一, 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我感悟、自觉品味的空间。

例如, 在教学《拳打镇关西》时, 本人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 提出了以下问题讨论:读了这篇课文, 你心中痛快么?读了此文, 你心中是否有佩服之情?读了此文后, 你心中有无愤慨之情?读了此文, 你心中有无同情呢?此文中有没有令你感觉奇怪的地方?以上问题, 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吸引了他们的探求之心, 从而使其在阅读课文中能自主研究, 体会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特别的“意义”和“情感”, 以便产生充满智慧的感悟和发现。

第二, 给学生提供贮存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头脑里贮存一定量的问题, 在阅读时将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中贮存, 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所表现的手足情令大家感到费解。在初读课文时, 学生提出了大量的问题。例如, 作为浪荡子的于勒, 哥哥为什么不帮他?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嫂子不认便罢, 为什么亲哥哥也如此冷漠?小若瑟夫对于勒什么态度?他可以对于勒好么?等等, 本人让学生把这些问题记下来, 在学习课文时再一一讨论。这样让学生能有目的地去细读、理解课文, 从而获取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增强了阅读效果。

第三, 培养学会提取问题的能力。阅读, 其本质即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或浅或深的疑问, 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所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突破口, 筛选有价值且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者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文章所要解决的重点, 提取有价值的问题, 从而领悟提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学会学习。

2. 让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作品的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相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和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就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 美与活生生的思维, 如同太阳与花儿一样,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 利用感知, 激发情绪, 让学生产生“内心视像”。让感知的事物达到一定的程度, 使之更清晰, 从而加深内心体验。比如, 在教学《长征》时, 为让学生掌握全诗的重点——三四五六句, 理解重点词句。在初读课文学生质疑之后, 本人播放了用长征诗谱写的歌曲, 让学生在气势磅礴的旋律中体会诗的意境, 理解红军的英雄气概, 仿佛看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士形象。让学生从情境中加深体会, 加强对红军形象的认识。

第二, 模拟电视节目, 领悟人物内心世界。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 排练成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让作品中的人物走进电视剧组, 实地演出, 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领悟。

三练习中创设活动情境, 拓展课堂知识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结束课时为让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本人安排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口头续写,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这个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体会。

阅读是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 是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形式。作为教者, 应抓住契机, 在阅读课的不同阶段, 根据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与魅力!

创设问题情境,生动阅读教学 篇9

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尊重主体, 张扬学生, 激发主动性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 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才、情、志、趣, 尊重他们的智、能、长, 发掘他们内在的潜能, 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参与问题情境的机会, 启发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1.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民主氛围。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 如何有效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展其创造能力,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是充分相信学生, 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主人。例如, 我在教《天上的街市》一课时, 先布置学生认真阅读作品,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探究质疑。学生提出了:“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在民间传说中, 天河是怎样的一条河, 牛郎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的? 诗人为什么要在诗中做改变? ”等问题, 我鼓励学生围绕各自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小组讨论。在讨论中, 我有意识地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一员, 参与他们的讨论, 从而缩短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消除他们在即将进行的课堂交流中可能出现的胆怯、害羞心理, 进而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完成问题情境的创设。可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应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就意味着学生主动地参与及自身发展, 以达到他们主体性充分发展的目的。

2.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张扬学生个性。个性发展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 它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又强调个体发展的自主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教育活动中, 创设轻松、自由的问题情境, 张扬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中, 相信自己对问题有独特的认识和见解, 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 要求学生针对愚公移山发表看法。某些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 某些学生认为, 愚公移山的做法并不聪明,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当面对困难不能解决时, 搬家不失为明智之举。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 我淡化自己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答案, 用适度的宽容, 调用一切手段, 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 让他们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会动脑、学会创造, 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3.发展学生的问题能力 , 激发主动热 情。对学生而言 , 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 就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问题能力。教师应尽一切方法发展学生的问题能力。鉴于此, 在阅读教学中,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放开手脚。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有学生提出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深入探究课文。我在综合了学生的要求后布置了 活动内容:以《皇帝的新装》为脚本, 进行了一次课本剧排演, 至于活动的道具、活动的形式等, 完全由同学自主选择。学生热情高涨, 思维保持在积极兴奋的状态之中, 在确定组织、筹划人选时, 不少学生主动请缨。我及时抓住切口, 引导他们进入问题情境中, 经过讨论, 他们设问: (1) 皇帝赐封骗子“御聘织师”时, 两个骗子的心理活动怎样? (2) 骗子行骗后逃之夭夭, 当皇帝去大街游行时, 如果两个骗子也混在人群里偷看, 他们之间将有一段怎样小声而得意的对话? (3)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 皇帝、大臣及老百姓一开始说假话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经过问题情境洗练的课本剧, 给了学生创新的空间, 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思维绽放出灵感的火花。两天后, 一出自编自演的《皇帝的新装》上演了, 一篇阅读课文的主题在绘声绘色的表演中水到渠成地凸显了出来。

二、激励兴趣, 激活教材, 强化感受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推动力。在语文课上,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 强化主体的感受性, 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教材, 引疑设问, 是学生自觉学好语文的动力。

1.于平淡无 奇处引疑。 有些课文乍看起来 , 似乎一目了然、平淡无奇, 学生浮光掠影地读读, 不知其中奥妙, 常觉兴味索然, 如教师引导学生寻根究底, 见其自读之未见, 闻其自学之未闻, 学习兴趣定然激增。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处创设问题情境。如《纪念白求恩》中有这么一段:“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人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 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精神。”学生认为这一段话再浅显不过了, 遣词造句普普通通, 毫无惊人之处, 难道其中还有什么学问值得探究吗? 此时我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这里共三句话, 所讲的内容都和白求恩有关, 为什么对他的称呼不同呢? ”学生被这个疑问激起极大的求知兴趣, 觉得这些好像信手拈来的文字其实是挺讲究的。经过探究后懂得:作者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讲的话时称“白求恩”;就从事医疗工作者而言, 作者用了人们通称的“白求恩医生”;作为共产党员, 作者按照革命内部通行的称呼, 因而称“白求恩同志”。三种不同的称呼, 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写的, 同时体现了人物的身份。引疑探究, 使学生体会到即使平凡普通的语言也是讲究的, 需要深入理解,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于深层蕴意处 设疑。典范文章中常常有许多曲笔 、奇笔、神笔, 或含蓄丰厚, 或结构精巧, 或韵味优美, 或饱含哲理, 老师精心地引领设疑, 将会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性,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文章主旨。如在《变色龙》教学中, 学生都理解了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善变, 且变得快, 变得愚蠢、可笑, 逻辑荒谬, 我抓住这点巧妙设疑:奥楚蔑洛夫多变、善变的性格中到底有没有不变的因素? 这样一问, 同学们迅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 再联系奥楚蔑洛夫听说的是将军的狗或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的表现, 明白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都是为了讨好将军, 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弄清了变色龙的实质, 掌握了课文的深层意蕴。

3.于课文关键处解疑。关键就是课文的重点, 即能表现主题或线索的词语及段落。抓住关键引疑,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围绕“背影”设疑, 经过讨论, 他们提出了:课文写了几次背影?写法有什么异同?哪次背影写得最详, 为什么?“我”为什么望父亲的背影流泪?等疑问, 问题一提出, 学生便活跃起来, 仔细读课文, 认真思考, 相互讨论, 甚至情绪高昂地争辩起来, 通过这么一设疑, 课文读得细, 内容理解得深, 再经过答辩, 答案很快统一起来。课文四次写背影, 两次实写, 两次虚写, 分别从四个角度写背影:思背影、望背影、找背影、忆背影, 其中详写的是第二次背影, 也就是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 父亲还不辞辛苦, 不管自己年高体胖, 行动蹒跚, 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此情此景, 令人感动得流泪, 字里行间渗透着眷眷深情。由于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了“背影”这一关键创设问题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又在解疑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主旨。

创设有效情境完善阅读教学 篇10

一、在情境中形象理解词语

准确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就一篇课文而言, 只有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认真揣摩、反复品味, 感受丰富的形象, 感悟真切的情感, 理解深刻的意义, 学生才能对语言内容有清晰的把握, 对语言情感有具体的感受。而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不是靠抽象的讲述和简单的告诉, 而需要结合课文, 创设情境, 让词语在情境中展示形象, 显化意义, 表达情感。这样, 词语理解才能准确形象, 词语教学才是高效的。如, 《九色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中的调达, 面对金钱的诱惑, 忘记了自己对九色鹿立下的誓言, 为发财而进宫告密。九色鹿和国王用“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来揭露他的丑恶嘴脸。如何让学生准确形象地理解上述成语呢?一位教师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将成语板书在黑板上) , 九色鹿危在旦夕。我们知道, 好人应该有好报啊!同学们, 你们愿意帮帮九色鹿吗?事不宜迟, 我们赶紧写几句话劝劝调达, 让他回心转意, 悬崖勒马。记住:要联系课文, 用上这三个成语中的任意一个, 还可用名言警句, 以增强劝说的力度。5分钟以后, 学生纷纷表达了他们精彩的感悟:

生甲:调达, 当初你发誓决不说出救命恩人九色鹿的住处, 而你看到皇榜, 见发财的机会来了, 就忘记自己的誓言, 要向国王告密, 这不是见利忘义吗?想不到你是这么一个卑鄙的小人!

生乙:调达, 俗话说,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可你看到皇榜, 一心想发财, 就顾不上对九色鹿发过的誓, 进宫告密。你这样做, 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丢弃了应有的道义, 这就叫背信弃义。你可不能留下千古骂名啊!希望你三思而后行!

生丙:调达, 你难道忘了吗?当初九色鹿救了你, 你千恩万谢。九色鹿说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它的住处, 就算是知恩图报了。这个要求不高吧?而你呢?看了皇榜后, 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反而像对仇人一样。你这样恩将仇报, 天理难容。你万万使不得呀!

生丁:调达, 当初你信誓旦旦, 说要报答九色鹿, 现在你见利忘义, 竟然要去告密。像你这样的人, 还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吗?

在上述情境中, 学生个个慷慨陈词, 纷纷指责调达。而学生的指责, 对“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三个词语, 无论是意义内涵, 还是情感内涵, 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此时, 成语的意思在他们心中已不是抽象的说教, 而是鲜活的语言。这样, 词语的意义内涵和情感内涵, 就会成为一个统一体贮存于学生的语言仓库中, 一旦需要, 就能召之即来。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积累语言。

二、在情境中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一篇课文, 只有对句子有了准确清晰的理解, 对内容才能有整体的把握, 对情感才能有深刻的感悟。作为文章构件的句子, 它们都指向于思想的外显、情感的表达, 因此理解句子必须联系语言环境, 注重整体性, 突出向心性。对重点句子可通过情境创设引导理解。如, 《徐悲鸿励志学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一文, 写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 为还击外国学生的嘲笑, 励志勤奋学画,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文中“他像一匹不知疲惫的骏马, 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一句, 对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情景作了概括, 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 一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 让我们闭上双眼, 穿越时空, 来到徐悲鸿所处的时代, 来到徐悲鸿学画的地方, 走近这位年轻的画家。由上面这句话, 联系“不知疲惫”、“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些词语, 你一定能捕捉到许多精彩的镜头, 一定能记录下许多感人的画面, 请你选择一个镜头或画面, 进行具体描述。

(学生自由想象, 而后小组内交流练说, 最后班上交流。)

生甲:课上, 徐悲鸿倾听大师的讲解, 眼睛一眨不眨, 还不时记录一些重要的内容;课余时间, 他拿着自己的作品请大师指点, 然后顾不得休息, 又画呀, 改呀!忘记了时间, 忘记了一切。

生乙:一个节假日, 徐悲鸿第一个走进巴黎博物馆的陈列室。他像饥饿的牛犊闯进了菜园, 摊开纸, 挥起笔认真临摹绘画大师的作品, 神情是那么的专注, 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画好一幅画后, 他拿起来左瞧右看, 如不满意, 就重临摹, 一遍不行, 两遍……不知不觉到中午, 他没有休息。吃了些干粮后, 又开始了临摹。也不知临摹了多少幅画, 直到傍晚, 管理人员多次催促, 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生丙:这天晚上, 徐悲鸿又马不停蹄, 把小阁楼当作了画室, 伏在一张小桌子上, 左手拿着一片面包, 不时咬上一口, 右手挥动着笔画一匹骏马, 有时工笔细描, 把骏马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 像绣花姑娘那样细致;有时又饱蘸墨汁, 挥笔速写, 画出马的动态, 仿佛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然后, 他又摊开了另一张纸……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可徐悲鸿小阁楼里的灯仍然亮着。眼皮打架了, 他便揉揉;打哈欠了, 他便站起来跳跳……

学生形象的描述, 具体的介绍, 再现了徐悲鸿学画的感人场景, “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些词语都变成了形象的画面呈现于眼前。这样, 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形象的联想和描述, 学生就具体而真切地感受到了徐悲鸿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为国争光的可贵品质。对句子内涵的理解因情境的创设迎刃而解。

三、在情境中自然内化语言

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成为言语活动的自由元素, 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只有如此, 学生才能从精彩的课文中吸取丰富的语言营养, 他们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为此, 可通过情境创设, 或者对事情进行变更叙述, 对语境进行有效延伸, 或者为人物展示交际场景, 让人物叙谈内心感受, 让学生在深度感悟中促进语言内化。如, 阅读《诚实与信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 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天, 我与小红车的主人相遇了, 双方会怎么说, 怎么做呢?

师:我就是小红车主人啊, 那次, 都怪我不好, 我停车时不该超出二三十厘米。

生 (文中的我) :这也不能全怪你呀, 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哪!你的车毕竟是停着的, 它不能自动避让, 我是驾车者, 应该避开它。

师:既然双方都有责任, 那你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呢?

生:我觉得, 我应该负主要责任, 你换反光镜的费用应该由我来付。

师:难道你就不怕我为此事纠缠你吗?

生:我想你不会这样做的。

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说实话, 看到你留下的字条, 我就不可思议:天底下竟有这样讲诚信的人!和你通了电话后, 我更被你诚恳的态度所打动。你的诚实和信任使我很感动。今天, 我再次向你说声谢谢!

生:不用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

上述案例中, 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 文中人物的神奇聚会, 为故事情节伸展, 为人物内心的显露创造了条件, 使学生深刻而具体地感受到“诚实与信任”的真正内涵。

四、在情境中逐步明晰中心

对课文中心的理解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终极目标, 却是指导阅读、引导训练的重要指向。离开对中心的感悟, 阅读指导就可能无的放矢;缺乏明确目标, 言语活动就可能缺乏深刻。因此, 必须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感悟中心, 依据中心品味语言, 充分发挥中心聚焦语言形象、显化语言情感的作用。当然, 对小学生而言, 对中心理解不是对中心的简单概括, 可借助情境, 让中心在言语活动中逐步明晰。如, 寓言故事《一路花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 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 也不能妄自菲薄, 只要恰到好处地发挥自身的特长, 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为引导感悟寓意, 促进表达, 一位教师这样引导:这天晚上, 好水罐又在破水罐面前得意洋洋, 经过挑水工循循善诱后的破水罐, 该怎样讲出自己的闪光点, 让好水罐重新认识自己呢?接下来, 老师扮演好水罐, 有意引发争论。

师:破水罐, 我看你今天蛮开心的。你可别忘了, 你每天只能运半罐水, 是我的一半, 一半!你知道吗?还在这儿神气活现!

生甲:好水罐, 你不知道吗?挑水工利用我有裂缝的特点, 在我这边撒了些花种。我尽心尽力地浇灌花儿。花儿开得多鲜艳啊!我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你可不能抹杀我的功劳啊!

生乙:好水罐, 我经过挑水工的诱导, 明白了我也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你在每天来去的路上, 有没有注意到在我这边盛开着鲜艳的花。告诉你, 这可是我天天耕耘的结果啊!

生丙:好水罐, 你每天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 固然值得赞扬, 可我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呢!路边的鲜花就是我漏掉的水浇灌出来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啊!请你对我刮目相看。

生丁:好水罐, 在运水这方面, 我确实不如你。但我种出了鲜艳无比的花, 而你没有。正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啊。 (在引导学生谈感悟时, 教师补充了这两句诗, 现在学生能活学活用了。)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篇11

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小说是一种集人物、情节、环境于一体的叙事文学样式,可以说,小说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那里面,人物生动形象,有丰富的故事情节,更有应景的环境渲染。所以说,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使学生更加理解文化,教学大纲始终要求将小说阅读教学放在前面。虽然,小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但是由于小说的情境方面不好理解等种种原因,导致小说阅读教学始终没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一、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现状

1.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小说,经常有些学生新学期开始语文书刚发下来的时候就把全书的小说都看了一遍,这足以说明小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受欢迎程度。但是,学生所读的小说都是只从一些表象来看的,比如,对于人物的理解、情节的理解,往往抓不住小说的宗旨和所要表达的历史背景以及揭示的内涵,这样就不能彻底理解小说的内在。

而要将小说阅读拿到课堂上来讲,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理解的层面更广一些,就会从文章的内在开始授课,因为关注点不同,学生这时就会觉得不能与老师达到共鸣,从而觉得课堂枯燥无味,比如,教师在教学《孔乙己》时,会比较注重这篇小说的背景条件以及作者鲁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小说的内涵,而学生就比较注意人物和情节的设计。这也是小说阅读教学始终达不到一个高层面的根本原因。学生跟老师的这种反差导致了小说阅读教学的不成功,同时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

2.我国对情境教学的研究

由于受西方现代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影响,中国教育也开始涉及情境教学。从外国的先进经验来看,情境教学主要在于一个“境”字,这种教学会将学生带入小说的精彩世界中,从而淡化了小说阅读教学的枯燥性。对于情境教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国开展了对情境教学的研究,其中,李吉林老师在小学语文中的情境教学就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当然其他学者、老师对情境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情境教学在小学中的试验成果不错,但是这不代表初中生也适应这种教学。首先初中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他们的身体、心理都在不断地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一个能带领他们体味书中人物酸甜苦辣的课堂。所以,初中生的语文课堂上不应该是死气沉沉,教师应根据所要学习的文章创设不同的情境,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我国对于情境课堂的研究,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也逐渐活跃了起来。其中,学者陈虹、陈晓辉、蒋传武等人对于情境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教学在初中教学中也是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状态。

二、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前提

1.小说阅读情境教学需具备的特点

小说阅读情境教学要想取得成功,教师必须了解其鲜明的

特点。首先,情境的设定需要立足于主题思想。也就是从小说的中心点出发,建立一个围绕小说中心的情境,通常情况下,小说的中心思想是贯穿小说整体的。因此,建立一个围绕中心思想的小说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小说的内涵,同时又不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其次,小说阅读情境教学需要设置一个情真意切的场景。小说是有情感的,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眼神传达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变化。比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时,设置的情境就应该结合主人公内心对于爸爸细致的感情,通过动作和眼神表达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对于爸爸的生命终结,小主人公突然在心理上长大的状态。这也是小说能够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原则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课堂要生动,进行情境教学首先需要以小说文本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随时注意与小说文本的关联程度,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构建的世界中,体会人物的一悲一喜。当然,教师也不能因为是情境教学而强加情节,在课堂上还是应该根据教学进度调整情境的设置,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小说的教学。因此,情境的设置应该以诱发学生为目的,在课堂上起到调节作用,烘托教师的讲课氛围。同时,情境的设置也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的本质,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三、在小说阅读的课堂上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1.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入小说的背景

一篇小说的背景是深入理解的前提,了解小说诞生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说内涵。比如,在教学《孔乙己》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详细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味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

2.设置情境的环境渲染

环境对于小说的整体来说是重中之重,它能够很好地渲染情节,提供小说人物的生存环境。

3.仔细品味小说的语句

在做好前面的这一系列铺垫之后,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加深了。这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讲述最枯燥的语句。

4.角色对换

这一步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扮演,使课堂更生动有趣,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感兴趣程度,更加深了他们对于角色的理解。因为是自身扮演,所以,他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5.深入感悟,升华思想

这一部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起回味小说中的经典片段,体味作者表达的思想。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在一步步地发展,未来会更上一层楼。教师不仅要将情境教学用于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也要将其运用到更多的课堂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得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幼儿阅读教学的情境式呈现 篇12

一、情境式呈现的运用方式

1.情境式导入, 由兴趣引发思维。众多教育实践研究表明, 幼儿正处于创造性思维的萌发阶段, 已经产生了创造的要求与行动。在这个时段, 他们开始走向一种有目的的思维状态, 不再受一般生活经验的约束, 能主动地根据具体问题、具体情境, 使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同一般”的方法去寻求答案。阅读教学活动由情境导入, 可以瞬间激活幼儿兴趣, 使幼儿在强烈活动欲望的驱动下, 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地思考问题。如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换一换”, 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部分, 根据故事情节创设了动物们在草地上捉迷藏的游戏情境, 随后通过找一找的方式, 引出故事中的七个主人公, 让幼儿在找找小动物、学学小动物的叫声、演演小动物的动作中, 享受情境活动的乐趣, 并由此熟悉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叫声, 为后面的活动铺垫了积极的情感和思维基础。

2.情境式探究, 由释疑拓宽思维。情景式探究主要运用于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 即教学的基本部分, 是幼儿主动参与阅读的重要时段。在适宜的情境中, 幼儿会主动积极, 情感流畅, 思维活跃, 并凭借已有的经验充分理解阅读的内容, 有利于幼儿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和新经验的进一步提升。

幼儿就是阅读一个简单的故事, 也需要调动个人的艺术想象, 根据教师提供的故事情境, 在脑海里再现故事中所展示的动态、连续的景象或者画面, 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比如, 在故事教学活动“克里克塔”中, 教师在教学的基本部分, 通过呈现不同的图片情境, 把波特奶奶寂寞忧郁的神情、收获礼物的激动、面对礼物的恐惧一一展现在幼儿面前, 使幼儿通过观察图片, 不断调动已有经验, 猜测波特奶奶的心情、礼物内容和波特奶奶收到礼物的反应。幼儿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获得了思维的碰撞。

如果教师创设了一个相应的表演情境, 让幼儿扮演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幼儿便会主动地进行角色转换, 将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相应人物, 沉浸在游戏化的表演之中, 用充满创意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故事的情境和情节, 从而获得对故事更为深入的理解。因此, 表演是情境探究的主要方式, 经常使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二、情境式呈现的关注要点

1.情境呈现重在形象性。阅读活动中呈现的情境必须与幼儿的思维特点相吻合, 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和谐, 要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幼儿的兴趣, 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如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图片、图卡、头饰、臂饰、手偶等, 或是创设的背景场景和实物情景, 都应该是具体的和形象的, 是幼儿自己直接可以读懂, 并且是直接可以运用的阅读元素。

2.现代信息技术要适度。在阅读教学中, 媒体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PPT、Flash所创设的动态情境, 色彩鲜艳, 画面清晰, 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形象而灵动的材料。但教师必须适度使用, 避免过多的动画给幼儿带来思维的麻痹和减少阅读的挑战性。

上一篇:路政管理与公路管理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