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2024-10-16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精选9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1

7* 列夫·托尔斯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习人物刻画方法。

讲授法、点拨法、朗读法、复述法。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其主要作品有《成功的秘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狼子野心》,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2.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使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胡髭(zī)

黝黑(yǒu)

一绺(liǔ)

藏污纳垢(gòu)....粗糙(cāo)禁锢(gù)酒肆(sì)颔首低眉(hàn)....尴尬(gān gà)犀利(xī)锃亮(zèng)满含粲然(càn).....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课文主要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5):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二部分(6~9):描写列夫· 托尔斯泰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2.在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交流点拨】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3.找五名学生按顺序朗读1~5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交流点拨】①须发:多毛、胡须浓密;②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③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④长相:长相平平、普通;⑤拜访者的失望之情。(侧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1.刻画这些外貌特征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交流点拨】比喻、夸张。(此处要明确夸张的含义以及作用,并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句子,并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作用: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

2.读第一部分,思考: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

【交流点拨】长相粗鄙,多毛,浓胡须,矮身材,普通,平凡。3.学生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第二部分,其他同学听读思考:(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2)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

【交流点拨】(1)都写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简要概括:①写目光犀利;②写目光蕴情丰富;③眼睛有威力;④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提示他人生的不幸。

(2)“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夸张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

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交流点拨】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从另一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至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只有当我们阅读了他的相关作品,才会理解茨威格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出如此的评价。

2.拓展延伸:

(1)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论题: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不幸。

(2)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并有计划地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长篇小说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在讲这节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课前准备,回去搜索有关托尔斯泰的资料,为课上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但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本想看看自己的预设教学情景和学生这种临场回答之间还存在哪些问题,但不预习对这节课来说,就如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似的,给课堂讲解带来了一些困难。学生对课文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也给学生学习课文带来困惑,因此在学习前一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认为,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本文的重点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这就是欲扬先抑写法的应用。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百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大肆铺排,有时,某一局部,数十句、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夸张更是突显了托尔斯泰的形貌特征。因此,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可以说,本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有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用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一定也必须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其学会,而且要使他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我制定了几下几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德育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学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材料,深透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三、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怎么坚持“以人为本”和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呈现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使教学互动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我采用了朗读法、质疑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

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非常重要。

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了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利用注解,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

比较法: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也培养了写作能力。

多媒体演示法:学生的学习情趣,情感就是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但起到教学动力的作用,而且还消除了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充分利用情感教学,能促进智能的开发,使学生变得聪明。

2、说学法

初中生学习语文,如何在学习中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学习上有一个方向,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比较法、讨论法。

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四字短语与成语名言等,需要学生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精彩的句子,从而深放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比较法:有比较才有进步。学生学会了在比较中学习,那么他一定会增长见识,对他的写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讨论法:教师尽情的展现自我的教学机智,利用一个词语或文中的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势必造成思辩的课堂气氛,在讨论中理解课文的中心,深入作者的思想境地,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语我准备这样设计:

“同学们,我们学第一课的时候,鲁迅先生说,日俄战争期间,俄国的托尔斯泰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皇帝的信,开首便是一句:你改悔罢!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你知道这位托尔斯泰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长什么样?他身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吧1

第二步,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指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法”自行解决,屏幕显示习题进行检测。第三步,介绍茨威格及托尔斯泰。

茨威格的介绍从简,托尔斯泰的介绍较全面。讲课时可以由学生进行补充。

第四步,诵读课文,由学生找出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特点的语句,总结出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茨威格精妙的语言特点和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

第五步,理解课文中心。共设计四个问题,从不同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境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征展开想象,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了战斗的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所包含的深意。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昨夜星辰》。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天上的街市》,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郭沫若的戏剧:《屈原》。一说起屈原,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爱国人士,对他多少也有些了解。下面请一个学生来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2、展示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2)欣赏文章的精彩段落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检查预习情况。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读了这段文字以后,你认为屈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怎样的?

2、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3、根据文章的感情脉络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层次。

4、赏析第一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呼唤:

;希望

总结:在呼唤中表现屈原什么样的感情?

5、赏析第二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斥责:;

因为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2、呼唤与歌颂

怒斥和愤懑

3、根据文章的感情脉络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风雷 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牢固”的黑暗、阴惨的现实面前,诗人充满了强烈愤懑,不得不忧虑祖国的前途命运。所 以他热切地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 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炫目的“光明”。他把“电”这一宇宙的长剑化做自己“心中的长剑”。在奇丽的联想中,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力合二为一,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了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了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的当权者和官 僚统治集团。屈原斥责这些“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奸诈怯懦,高呼要把所有的神像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这是因为它们身居高 位,没有 什么“德能”,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象征了现实中种种黑暗势力。这样,屈原变 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4、赏析第一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

:;

希望

总结: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出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

决心。

5、赏析第二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斥责:

;因为

总结:屈原变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的对自然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你的收获是什么?

2、推荐作业:(略)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下本课的艺术特色。

2、展示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2)舞台说明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2、舞台说明的作用。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本文的艺术特色:

①想像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这段独白想像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像,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借助他们的神力,使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这样,就使历 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 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 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义的关键。

本文中一些物象的象征义: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d.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e.“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 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③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学生运用句式说话:

我认为本文中

一句最精彩(或最富有激情、最感动人心)因为它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作出如下总结: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 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和表达效果。

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5.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 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 涌而出!

此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吟咏“雷电颂”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想像的场域,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 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推荐作业:

课外收集有关爱国人士的故事,及一些有关爱国的诗句。附板书:

7、雷电颂 郭沫若

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爱国爱民

英勇无畏

歌颂风雷电

怒斥神衹

浪征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 漫拟 “东皇太一”等众神

正义、光明的变

主人 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的

革力量

义呼 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

诗告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

风手 民群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人物关键性动作。2.能够运用恰当的动词呈现人物动作细节。3.能够使用合适的修饰词修饰人物传神动作。教学重难点:

1、能够运用恰当的动词呈现人物动作细节。

2、能够使用合适的修饰词修饰人物传神动作。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音频播放《中国功夫》引入课题——人物动作描写。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人物关键性动作。2.能够运用恰当的动词呈现人物动作细节。3.能够使用合适的修饰词修饰人物传神动作。

三、实现学习目标

(一)学会细心观察人物关键性动作。

1、老师展示人物动作图片

2、看图片细观察,运用恰当的动词描述你所看见的人物动作。

(二)能够运用恰当的动词呈现人物动作细节。

1、课内经典: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并分析人物形象。

《背影》文段

我看见他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

(探、走、倾、攀、缩、穿、爬)

2、老师演示以下的动作,同学们观察后,使用一连串恰当动词,呈现人物动作细节。——“老师走进教室”

(三)能够使用合适的修饰词修饰人物传神动作。

1、课外赏析:找出精彩动词及修饰词并分析人物。

擦黑板

李孟迁轻轻的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水桶旁,用力上下搓洗着。随后将干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叠成方形,用手紧紧的按住一边,慢慢从左移到右,她弓着身,低下头,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2、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使句子更传神。例:他(用手指着我气势汹汹的)朝我走过来。

练:他()蹲在角落。

四、课堂练兵

观察图片,合理想象,详细写出小男孩抓蝴蝶的动作过程。(用3-5个动词及合适的修饰词)

五、总结收获 人物细节之动作描写:

①动作观察要仔细②动作描写要详细③动作修饰要精细④人物个性要突出

六、布置作业

观察你身边的同学,写一篇关于人物动作特写的小作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教学重点:

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和“赤子之心”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来唱唱两首歌:《一封家书》,《常回家看看》。听了后,有什么感受?

《一封家书》这首歌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对家中亲人的深深思念。这是怎样的一种亲情呀!“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今年春节我一定回来。”作者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之情自不必说,而此时格外惦记的是家中的父母、兄妹,想象着亲人的团聚。一首刘德华的《回家真好》已不知不觉又在我身边响起,是啊,回家感觉真好„„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我给妈妈买了一件毛衣,别舍不得快穿上吧!”多么朴实的话语,虽然看似是一些生活琐事,但在简单的问候中却让人看到了无价的孝心。毕淑敏曾写过“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所以我认为哪怕是一枚含有温情的硬币,哪怕是一句简单但只要发自内心的问候,都能透露出儿子对父母的爱,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话语,在我看来,比起美丽的夸夸其谈要强千百倍!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在外工作、生活的儿女,对父母的牵挂和依恋交织成天下游子们共同的心愿心声。歌词中流露出很强的游子思乡思亲之情,但我想,在家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对儿子的思念,也绝不会比儿子对他们的思念少。不是有古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吗?

大家谈得都很不错,尤其是能从游子的思亲感受到父母的思子。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 1 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感受一下那份牵挂!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两个问题:

1、读准下列词的音:谀yú词

扶掖yè

廓然无累 kuò 涕泗横流tì sì

枘凿 ruì záo

2、书信的格式有哪些要求?

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还要署名,写上日期。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快速阅读两封家书,看看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追问:从哪里看出?“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

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是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乐观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追问:从哪里看出?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第二封家书,一看就知道是写于儿子成功之际。“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追问:那作者是想借这封家书来表达他得知儿子成功时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啦!

我认为不完全是,因为文中在接下来明确指出:“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可见,傅雷是想借此成功之际,来告诉儿子要正确面对成功,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2、两封家书,一封写于儿子消沉时,劝慰儿子勇敢地坦然地面对感情的创伤;另一封则写于儿子成功时,又告诫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中,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坚强的人。

三、抓住文眼,领悟主旨

1、正是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使这两封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家书具有了相同的内在精神,为这两封家书谱写出了一个主旋律。老师在这里就有点不明白了,儿子消沉了,父 2 亲告诉他要坚强,这可以理解,因为美国的朗费罗曾说过:“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真心英雄》歌词也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为什么儿子成功了,傅雷还要告诉儿子需要坚强呢?这太让人费解了!

“坚强”包括两个方面,即“胜不骄,败不馁”。记得法国的巴尔扎克就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我想生活是丰富的,人生的路上不光只有荆棘坎坷,也有掌声鲜花,正如海面有时会掀起暴风,但也有洒满阳光的时刻,对于狂风暴雨来袭,我们往往谨慎有加,极度重视,而恰恰是阳光满照时,我们又容易放低警惕。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谨慎,时刻坚强。

2、“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这也正是傅雷的伟大之处。而且他还认为,只有做到了坚强,就能永远不怕孤独,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那大家能否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看作者认为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赤子之心”。

3、你们能否结合家书内容来谈谈什么样的心灵才称得上“赤子之心”呢?

“赤子”应是指有一腔热情,满怀抱负的有识之士吧!那“赤子之心”应说的是极富热情和无限爱意的心灵,只有这样的心灵才不会衰老,胸怀祖国。傅雷在家书的后面就流露出希望儿子将来能报效祖国,将中国的音乐带向世界,为我们中国人争光争气。“赤子之心”应是文中所说的“纯洁的心灵”。

4、能说具体些吗?哪儿流露出了这种希望?

“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

“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5、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那按刚才我们对“赤子之心”的分析,我想问一下你们,你们认为孤独的赤子会创造出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既然赤子之心是纯洁的,我想他创造出的也一定是个很纯洁,没有任何杂质的美好世界。

6、能具体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美好世界吗?

可能是没有勾心斗角的纷争,没有尔虞我诈的欺骗,人与人之间都是以诚相待,以礼相见吧!有点像陶渊明“世外桃源”的感觉。追问:大家知道“世外桃源”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具体点?

“世外桃源”这种理想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寻觅到其踪迹的。我想此时赤子既然是“孤独”的,而且又是“心灵的朋友”,那就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他或许缺少共同语言者,只不过他的身边虽然没有知音,但天下之大,能了解他的人肯定还是有的,说不定此人现在 3 也正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在寻找他呢。这样一来,他们之间不就用心灵搭起了一座桥吗?文中也说:“永保赤子之心的人,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有些情感是相通而永存的,不会因为人不在一起而消失,像我们学过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不就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吗?朋友即使远隔天涯海角,但心心相映,彼此都能心有灵犀一点通,空间又岂能阻隔这份情意!而傅聪是学艺术的,天下精通艺术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我国古代不就有“高山流水”一说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语句,体会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和“赤子之心”的含义。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语句,体会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会感情。

1、从这两封家书中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傅雷总是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帮他排疑解难,助他顺利成长,成为儿子人生之路的坚强后盾。从两封家书中,你能看出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如何吗?

关系亲密,不但是父子,从交谈的语句中,还能感受到一种朋友的亲切。

2、哪些语句或词语体现得较明显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勾划出这些语句,并以旁批的形式略加一点分析。

第一封家书的开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谁来安慰你呢?”几个反问句式中,足见一个关心儿子、开明的父亲形象,有如朋友般坦诚,令人信赖,丝毫没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蛮横古板。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从“理会”、“同情”、“尽量”中我们看出了一个体贴入微的善于理解儿子的父亲,正如一个亲密的朋友。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相信”一词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出了对儿子的鼓励,真是父子情深。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一个“倘若”,商量的语气表达出对儿子的尊敬,丝毫没有一般长辈那种不可抗拒的威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更多的则是一种平等。

小结:父亲除了能在感情上理解儿子的痛苦,安慰他、鼓励他之外,还能就音乐与儿子交流,这件事本身就可见父子俩有着相同的志向,是最好的知音。

3、是啊,真正的朋友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中的关心上,还应体现在志趣的相通上。那作为慈父、密友的傅雷在给儿子的家书中,不仅能使儿子获益匪浅,我想也定能使我们这些阅读者获益匪浅。你们能说说,从这两封家书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知道了当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不要满足现状,而是要一如既往地向前奋进,做一个永不满足、永远向上的车轮。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轻轻拍一下,就蹦得老高,而是要知道,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保持清醒的头脑,迎接更大的挑战。

我想起了一句高尔基的名言,“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我们要坚强的面对挫折、坎坷,不要为一些令人苦恼的小事就轻易地转动人生的方向盘,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相信在晦暗的雨季后迎接我们的定是万里晴空!

小结:不光是大家,我也有一点想法,想说出来与你们分享。我对书中最后一段感慨良深:“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我曾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突发奇想,想去找到其余的伙伴,以重组原有镜子的面貌,就这样,它上路了。一路上,由于它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千辛万苦后,它终于找到了其他的伙伴,可它却发现,“破镜重圆”后,由于是一个整圆,滚得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一晃而过,它再也没有看见过那美丽的景致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没有一点缺憾,但我们却忽视了,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美,才促成了我们每个人独有的个性,将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而真正有一天,我们若真得变得非常完美时,我们倒有可能会失去很多。所以,请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吧,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傅雷是伟大的,他的儿子是幸运的。或许,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遇上这么好的一个父亲,父亲为什么对自己总是这么严格,总是这么挑剔?就像刚才我说的,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吧,不要失去才后悔莫及!其实,天下的每个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慈善的心,一份无私的爱,都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顺利成长。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下,你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你们的爱了吗?

每次放学回到家,不管多晚,父亲总是等着我一起吃饭,满身的疲惫,在父亲关心的眼神中一扫而光。饭桌上父亲虽言语不多,但看着那一次次夹着菜伸向我碗中的筷子,令我心中充满了无限感动!

小时候我身体较弱,总爱生病,上了学也是如此。为了我的健康,父母开始让我喝牛奶。但我不喜欢牛奶,每次为了躲避,都满屋子跑,爸爸则端着牛奶杯在后面追我。没多久,他一把抓过我,任凭我怎么挣扎、抵抗,牛奶还是灌进了我的口中,我不禁大哭了起来,怒视着父亲,这才发现他冷峻的脸上起了一丝微妙的变化,是无奈,是难过。可当我停止了哭闹,自己顺从地将剩下的牛奶喝完时,竟发现父亲的嘴角浮起了一丝笑意„„

父亲在我的印象中不如母亲深刻,在小的时候,母亲是我心中的维纳斯,而父亲却只是维纳斯的断臂。但直到有一次,我们一家人漫步于古物街中,牵头母亲的手,我觉得很温暖,一蹦一跳的。许久,一直没有说话的父亲突然走到我面前蹲下,低着头,细心的帮我把鞋带慢慢系好,我这才发现,不知何时,父亲竟有了白发。一时,眼泪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母亲忙把我抱在怀中,父亲则慢慢地站了起来,将那双粗糙的大手伸向了我细嫩的脸庞„„

四、结束语:

父爱是无言的,较之母爱,它更深沉,需要我们用心仔细去体会才能发现,相信只要大家认真感悟,都会感受到父亲同母亲一样,用自己的深情为我们搭建成长之桥,使我们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尽管书信繁盛于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现在的人们更多地选择用电话、QQ、Email等进行沟通,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一种实在、亲切,真怀念写信的日子。今天,下课之后,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心,通过自己的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关心呢?

板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

如何面对生活?

心灵努力的方向

第一封信

1、理解挫折──宠辱不惊

2、平衡心理──泰然外之

坚强

3、正视错误──理智分析 第二封信

1、热情祝贺

2、艺术无止境

3、从民族文化中吸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6

1.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等。

2.学会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1课时

师:同学们,现在假设你们面前有一条河,大家要到河对岸去,应该怎么去? 生1:从桥上走过去。生2:趟过去。生3:乘船„„ 师:对,大家的方法都很好!但究竟是趟河、过桥还是乘船呢?这就要根据情况来选择。比如在夏天,河水很浅,你就可以趟过去。但如果河水很深,而河上又没有桥,那你就只有乘船了。总之,到河的对岸,这是我们的目的。现在,如果我把“过河”比作说明的目的,那么我们过河的各种方法就是说明方法。大家想一想:我们写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

师: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写说明文时就必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板书)

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都有哪些?

生: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画图表。(教师板书)师:对!那么我们经常用到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呢? 生: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师:那么,谁能告诉我,“恰当”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查字典,回答)生:恰当,是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师:对!我们写说明文,就是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比如刚上课时为了让大家明白说明方法的重要,我就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好,现在大家打开书,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中国石拱桥》,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恰当的说明方法。(学生分组讨论)生:《中国石拱桥》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是打比方;说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是列数据;说桥上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是摹状貌。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上面这些例子都是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同学们看一下下面这几个例子,讨论一下,这些同学用的说明方法恰当吗?

第一组:

a.太阳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b.太阳就像一个原子反应堆。第二组:

a.大家知道,蜜蜂酿蜜是要付出极其辛勤的劳动的。它们要飞行许多次,往返行程长得惊人,所采集的花朵难以计数,全身携带的花粉也非常之多。

b.有人统计过,为了酿造一公斤蜂蜜,一只工蜂大约要飞行10000—15000次,距离可达45万公里,采集200多万朵花,全身携带花粉一次就有50000粒之多。

(学生讨论后,教师提问5—6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发言的同学回答得也非常好。第一组的两个句子,都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a句用了大家熟知的大火球作比,清楚明了。而b句则用“原子反应堆”这一并非人人皆知的事物作比,使问题反而更加复杂化了。所以b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不恰当的。第二组a句的说明比较笼统、抽象,可以说是“说而不明”,而b句则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简洁明确。

师:好,现在大家明白了要写好说明文,就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才算恰当呢?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总结,要求学生记笔记)师:如何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要根据事物或事理的特征。面对复杂的事物就得分类别;要把事物说明确、说具体,就得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要把事物的特征说得详明、突出,就得摹状貌„„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从理论上初步掌握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的含义,下面我们来练练笔。

(教师打出准备好的幻灯片,出示训练题目)师:“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这一段文字是课本第160页“中国古代桥梁之最”的材料,请同学们根据这段材料把课本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并在完成之后说一说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以及制作图表的好处。

学生仔细阅读,完成表格,并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评价。

教师总结。

1.你用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吗?你对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多少?为其中一种产品写一篇说明文,让家里的老人也了解这一产品,注意要说明产品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不少于500字。

2.有许多现象我们都习以为常,深究起来却会觉得奥妙无穷,比如下面列出的这些问题:

为什么树叶大都是绿色的?

为什么大海是蓝色的?

为什么使用微波炉时不能靠得太近?

为什么多数餐具是白色的?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7

一、设计理念

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信息收集和大量的材料整合中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风貌和艺术成就,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2、了解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总特征,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领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3、从环境保护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图画视频等观赏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三、教学重点:

(在写作技巧方面,从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一些什么?”我就告诉他们:介绍任何一件事物总得抓住这件事物的特点,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来写的——叶至善)

1、《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说明事物特点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2、通过阅读感悟,百度搜索,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四、教学难点:

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特色鲜明。本文作者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到局部到细部分别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底,更显示了作者至臻至美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构思。因此本文的难点就是复杂事物如何抓住说明特征和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说明的。

五、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位于全书第21课,是一篇说明文。本篇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其准确的说明语言。因此,作为“人与自然”的起始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课文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学情分析:前面已经学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等建筑说明文,所以学习本文应轻松些,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不同,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感悟、阅读,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教具准备:每生一台可上网电脑

学生准备:搜集和“苏州园林”相关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1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师导入情境: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苏州园林,闻名天下,誉满全球。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吴王夫差的馆娃宫,距今约二千四百年,是苏州的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全城的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请同学把你们从百度搜索到苏州园林图片、视频或其它知识介绍给大家好吗? 学生可以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大家。也可以告诉大家百度网址,或搜索的关键词直接进入其中。

(二、)交流探讨,重在激发

师顺势而导: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1、生字词是否会写

2、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你知多少?

3、本课内容的整体把握(本课主要写什么?如何写?)

4、你认为本课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教育的艺术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用爱心去帮助一个人。

教师可以参与,但不要把我们认为的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百度搜索,得到更多更好的解读。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各执一词,这样收获也许更多。

(三、)突出重点,直击难点

在前面的讨论中,学生已经把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很多重点已经涉及到,难点也在进一步酝酿当中。

本课的重点在教学目标2和重点1和难点当中说的很明确,但怎样让学生掌握确实不容易。因此我认为这样做更好一些。

1、重难点呈现

让每个小组将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或者意见分歧的问题报出来。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讨论解决。

我想这些问题作为本课的难点很贴切,这些肯定是学生敢兴趣的问题,而且经过小组讨论还是问题,一定有难度,再让全体同学从互联网百度搜索寻找答案,应该很快得出结论,即使答案五花八门,教师尽量不要说出答案,如果学生还是得不到满意答案,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热点追踪

到底是什么问题难倒本班这么多高手。

再读课文,回归重点,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文相差太远,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继续上网搜索或实地考察,也许有些问题是考古学家或科学上的难解之迷,那么恭喜你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师引导1:本文是建筑说明文,根据你学过的说明文能否归纳或总结得出本文的园林特征呢,这种特征又是在文中如何进一步表现的呢? 学生会通过互联网百度搜索马上得出正确结论。但理解还不够深刻。教师可 以出示相关课文内容或百度视频让学生说说你读到的或看到的是否具备这种特征。如果说的很好很贴切,就说明是真的理解了,如果说不出来也不要着急,进入下一个向导。

师引导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用一两个字来描述一下,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语段读出来,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适当的作出一些分析。

学生应该能说出一些,分析一些好的句子或语段,如果有学生还是说不出来,请保持淡定,继续下一个向导。

师引导3:说到住房,大家都很熟悉,你希望将来入住什么样的房子和小区呢?你认为苏州的园林城市适合居住吗?请分析园林城市的优越性在哪里? 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回答,也可根据自身经验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回答,答案越新奇越好,越有创意越好。

师引导4:我们详细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让你设计一个园子,或者建造一个自己

居住的府第,里面放些什么好呢?怎么放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呢? 到这个时候,正是学生内容丰富具体,思想活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探究发 现,然后写出来或画出图纸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构思和创意,教师的赏识一定要具体、惊异、夸张的表现。如学生通过搜百度索说出的(1)房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2)以“假山秀水”为核心(3)光影变化中的园林(4)四季更叠的园林(5)苏园、颐和园、凡尔赛宫综合大花园等,虽然也不奇怪,但一定要鼓励。

3、重难点突破

师引导: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正好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苏州,因此对苏州园林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为这种深厚的感情和对苏州园林的熟悉挚爱,才写出了生动而又极尽苏州园林特征的文章。通过课文我们不仅领略到园林的风采,还欣赏到苏州园林视觉的美、和谐的美、惬意的美。要用语言描述这种形象和非形象的审美感受,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力。请同学们思考:

苏州园林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作者如何将这种感受诉诸笔端? 生研读课文探究,也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师略微点拨,生详细总结。(四、)课堂内外,拓展延伸

师引导: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

你根据“世间遗产在中国—苏州园林”,点击百度视频搜索,谈谈你的习得与体会。

生七嘴八舌话园林

师通过百度搜索示范一段:苏州园林的优点是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莸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北方皇家园林追求浓丽绚烂的色彩美,苏州私家园林则以素朴为美,粉墙黛瓦,质朴无华.没有强烈的刺激,有的是柔和与宁静,这更利于园主们修身养性,投入自然的怀抱。

(五、)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包括从建筑学、介绍园林历史、导游、游客、苏州园林的诗句楹联、《贝聿铭设计的现代园林式苏州博物馆新馆引发强烈争议》等,以及写景、抒情的游记。下节课我们组织一次以“苏州园林大家谈”为题的百度网络读书交流会。到时候我们会将精彩内容发送到百度上的哦。

(六、)师总结:本课为我们了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再现了它的天生丽质和深厚底蕴,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精美绝伦。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和通力合作,本节课到此结束。

七、设计特点:

1、互联网百度搜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

2、教师在互联网上的教学也是充分和激动的,体现在课堂上的语言设计、目标设计,过程设计,更加合理而生动,通过教师层层导向,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和学习状态,有效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省略了繁文缛节的教材分析和大量习题,主要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八、注意事项:

1、教师要充分准备,因为互联网的参与,学生的很多问题教师也未必能够很好的解答。

2、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活动方案。

3、注重学生阅读和感受,多让学生回答,教师少作分析,如果认为上课内容或环节少了或多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删减。

4、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的标准答案最好不说或者仅供参考。

九、教学反思:

1、曾经我好不容易去城市听一节课,城市教师像放电影一样上课,让我惊羡不已。现在,现代教学资源和设备悄然来到我身旁,给我的教学以很大的帮助和激励。我渐渐从影片和图片中找到教学的灵感,也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百度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我和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是不小的,让我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8

学习描写景物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2.过程与方法目标:

将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多角度描写景物。

讲授法、练习法。

多媒体。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想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可为什么让大家失望的荷塘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多角度描写景物,并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二、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1.选段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

【交流点拨】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2.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交流点拨】远——近,上——下,静——动。3.选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体现荷塘的美? 【交流点拨】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动静结合。4.作者观察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交流点拨】由上到下。

三、文题展示 小试牛刀

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什么新发

现。把这些角度和观察效果写下来,字数不限。

【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篇9

知识与技能

学会按要求筛选文本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重点

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难点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联系教材,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关爱和真诚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夏末至19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关的藤野先生。19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变换了几个地点?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1.文章开头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鄙视而又怒其不争。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3.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

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4.为什么抓住这个特点?

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反映出对清王朝的态度。

5.教师介绍当时关于辫子的知识: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6.“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

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表现。

7.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8.这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

9.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熳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污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10.这一部分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

不离题。这一部分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抱着求学的目的来到了日本东京,看到的却是清国留学生污浊的生活。带着这种失望,作者离开了东京,来到了仙台。在仙台学医期间,作者又有哪些遭遇呢?作者的老师藤野先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随着作者一起赶往仙台。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作者牢记不忘这两处,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2.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3.那么作者对这一优待有什么感受呢?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

(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2)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将作者在生活上的艰辛与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居然睡安稳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没有想到的意思。该词前面写的内容是说明这个客店的居住条件差,蚊虫多,晚上难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护措施,竟出乎意料地睡得安稳,表达了作者对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在生活上的乐观精神,用“居然”一词,还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4.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见到藤野先生后,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先生大大小小的书和耳闻他的衣着方面来写,表现了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6.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有着怎样的品质?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通过它们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7.作者还写了在仙台学医期间的哪些事情?

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

8.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这两件事对志在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9.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10.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藤野先生听说“我”不打算继续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辞“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11.到第35自然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1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使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怕”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1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14.文章以回忆藤野先生为主,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者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所以,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15.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

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

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

写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

写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

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

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自然段):这一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了先生的崇高品德。

第三部分(第36~38自然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1.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

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的举动,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

在教学本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去感知文章内容,以此来继续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

其次,我主要从“分析人物”入手。引导学生把直接描述藤野先生的内容提出来分析,帮助学生从藤野先生的声音、神态、语言、行动以及与“我”的关系中,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再了解作品的其余部分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不足之处是本课教学所用时间较长,深入浅出、长文短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2 我的母亲

知识与技能

了解胡适的相关知识,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作者。

过程与方法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能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能够品味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怎样为人的教诲,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归纳出作者母亲的性格特点。

难点

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揣摩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胡适的相关资料、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好好感谢她。中国现代史上,曾有这样三位母亲,一位是冯顺弟,安徽绩溪中屯村人,胡适的母亲;一位是吴清芝,河南唐河小吴庄人,冯友兰的母亲;一位是鲁瑞,浙江绍兴东北乡安桥头村人,周树人(鲁迅)的母亲。她们在身世际遇上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第一,都出生在农村;第二,都嫁给了读书人或小官吏;第三,年轻时都不幸丧夫,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抚育幼小子女的重担;第四,她们都识字,有文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又是怎样的。

胡适(1891~1962年),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28年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去。这样接连的打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为了供胡适读书,使之出人头地,她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思想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在历尽寡居的艰辛之后,她离开了人世。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

(1)说说看,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身份?

“我”的母亲、当家的后母、死了丈夫的寡妇。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及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1)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2)文绉绉的;(3)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4)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5)喜欢看书;(6)只学得了读书、写字;(7)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请用一句原文,概括作为“我”的母亲的人物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4.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1)学习上的督促。

天刚亮,母亲叫醒“我”,“催”我去上早学;

(2)做人上的训导。

“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重重责罚“我”。

(3)从这些事中,你感受到母亲的什么品性?

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既严格又慈祥。

5.找出你认为母亲最感人的细节,谈谈你的体会。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

胡适的母亲深感教子的责任重大。丈夫去世后,对孩子的教育全部落在了自己头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更要对得起去世的丈夫,所以,她想培养孩子早日成才。

(2)“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充分体现出母亲的慈爱。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课文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自己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作者为什么要叙述这些事情呢?我们接着走进课文,看看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母亲是怎样的。

1.作为当家“后母”,母亲和家人是怎样相处的?表现出她怎样的品性?

(1)除夕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善良的品性。

(2)处理与“我”大嫂、二嫂的矛盾:表现母亲的容忍、温和的性格。

2.作为一名寡妇,母亲又是怎样处世为人?

受到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让五叔认错陪罪。

表现母亲“刚气”的一面。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5.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作者写道:“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一自然段里,作者尽管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但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40岁的胡适,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有幸和胡适交往过,或读过他传记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美好品质。但作者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却极为低调。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体现了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这一点正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6.这种感情,却是用极质朴、极有分寸感的语言来表达,形成形质统一。试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加以体会。

(1)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双重否定,加强对“打了一点底子”的主观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一点”,也是谦虚的说法。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混”,表明了作者谦虚的态度,也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7.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就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其次,文章是成年人回忆童年往事的,但毫无成人的语气,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主要回忆母亲的三件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后婆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表现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部分第一层(5~7自然段):写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切。

第二部分第二层(8~11自然段):写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

第二部分第三层(12自然段):写母亲待人仁慈、温和,但同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第四部分(第13自然段):写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1.记叙与抒情相融合。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一段历程的回顾,主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辅之以画龙点睛的直抒胸臆。如“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记叙后抒情,非常感人。

2.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文章语言非常朴实,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仿佛是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听凭心泉自然流淌。

3.巧设对比,形象鲜明。

本文对母亲的形象塑造比较成功,对比手法的运用是原因之一。例如母亲对我要求极其严格,而待人却又极其宽容;对大哥、大嫂、二嫂极为和善、忍让,而涉及自己的人格,又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我的母亲

胡 适

严、爱--言传宽、韧、忍、刚--身教感激

教罢胡适《我的母亲》一文,感慨颇多。作者的母亲,一个备受生活磨难的旧中国妇女,她对“我”教之严,爱之慈。作者以饱蘸深情而又质朴的文字,抒写下他对母亲的尊敬、感激,读来确实让人泪眼朦胧。

3 我的第一本书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文意,深入把握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揣摩含意丰富的语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重点

品评重点语句,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难点

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诵读法、拓展延伸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时,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牛汉,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原名史承汉,又名牛汀,曾用笔名谷风。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1941年在成都发表诗剧《智慧的悲哀》,1942年发表在桂林《诗创作》上的《鄂尔多斯草原》引起诗歌界的注视。1943年考入设在陕西城固的西北大学俄文专业。1945年初在西安主编文艺期刊《流火》。1948年夏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1948年8月进入华北解放区。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忆,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听课文朗读磁带,感知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简要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

(1)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2)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3)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3.课文围绕书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看书--逼书--送书--读书)

4.课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与书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这些人物与书又有怎样的关系?

(父亲、乔元贞、我;父亲送书→我送书→乔元贞)

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我的第一本书”,而是通过“前几天一位诗人的来访”自然引出本文的话题。

2.“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它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还表明了这第一本书在作者人生中的分量。

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是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怎样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它也指作者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4.“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如何理解这句话?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出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艰辛和沉重。作者自己家的生活是困窘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5.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两句话:“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作者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意义,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人不能忘本”运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本”既是作者的课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在此处所指主要是后者。

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7.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十分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一位诗人来访写起,引出本文话题。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念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并交代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

1.表达方式独特。

这是一篇带有诗意的散文。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如作者在第1自然段里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句话很有诗意,但字里行间也透着一份沉重。

2.语言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回味。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把客观事实清如水、明如镜地写出来,语言浅显易懂,但也不乏耐人寻味的语句。如:“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富有诗意的语句,读起来又有几分沉重,因为作者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是复杂的、沉重的,是来自对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3.联想的写法。

作者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记叙了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事情:父子之间的亲情、同学之间的友情、人与狗的情趣。这种联想的写法既拓宽了题材的范围,加深了主题的深度,又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父子之情

同学、朋友之间

人与狗的情趣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所以我在设计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时采用了如下教学思路:走近随笔,说故事--走进“书本”,谈发现--走进语言,品美点。课堂设计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了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课堂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4 列夫托尔斯泰

知识与技能

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难点

联系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诵读法、联想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等。

本文节选自《三作家》。1928年夏天,苏联举办的“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同年9月,茨威格随同奥地利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托尔斯泰传》。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1.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

如:“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描写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

3.文中第8自然段“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文意的重心落在通过写眼睛揭示他敏察、深刻的内心世界,那么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课文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如“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表现他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写他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如“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

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揭示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文章的结尾语段赞美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4.文章为什么把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得如此平庸、丑陋?

写托尔斯泰的平庸甚至丑陋,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5.教师指名诵读课文第6~9自然段,请学生仔细揣摩下列描写托尔斯泰眼睛语句的含义。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中有句话可以为此做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的托尔斯泰的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得力于他的艺术巨笔准确表现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

6.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富裕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予以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关于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他的同时代作家列尼安德烈耶夫在《逝世前的半年》一文有过描述,“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的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

7.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福?

作者说:“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的根源,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定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客死于途中。

8.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面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1自然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第2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

第3自然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其面容表情。

第4自然段:写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第5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二部分(第6~9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第6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第7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8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第9自然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中的不幸。

1.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物画肖像,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有时,只是刻画某一方面,却用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更是突显了托翁的形貌特征。

2.欲扬先抑的手法的运用。

托尔斯泰是作者尊敬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却用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心目中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他的外貌与普通人毫无二致。联系全文就可以发现,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欲扬先抑 外貌特征(平庸甚至丑陋)多毛、须发浓密面部田野村夫的面孔忧郁、消沉崇敬赞美普通大众脸非同寻常的眼睛(敏感、深刻) 犀利的目光蕴含丰富情感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我钻研教材,在教学中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5 我的童年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积累“生疏、溺爱、肃然起敬、孤苦伶仃、家徒四壁、浑浑噩噩”等词语。弄清重点句子“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冰糖葫芦式串联全文的写作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表达的情感。在对季老苦难童年悲哀的同时,要正视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居安思危,感恩图报。

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掌握冰糖葫芦式串联全文的写作技法。

诵读法、研讨点拨法。

季羡林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在中国有一位国宝级的国学大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师答:季羡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国学大师的童年,看他的童年是怎样的?他是如何成为一位国学大师的。

季羡林(1911-),字系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其作品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安娜希格斯短篇小说集》、《寻梦》、《怀恋母亲》等。曾被授予“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1.本文和我们以前见过的写一件事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这篇课文的内容很多,材料比较零碎。它不像《散步》等文章那样集中写一件事,而是随着“我”的思绪,从过去写到现在,从未出生写到六岁,把其间有趣的、有情的、有意义的事或详或略地写出来。从而展示了自己最为难忘的童年形象。

2.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

“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写的是20世纪初期全村中最穷的家就是“我”家。“父辈们”写的是“我”出生前家里的境况。“每天最高的享受”写的是“我”四五岁时家里太穷,能吃上白面馒头就是最高的享受。“开始认字”写的是“我”开始识字并结交朋友。“离开故乡”写的是六岁那年,“我”告别故乡,到济南生活。

3.“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这一部分为什么要交待20世纪初期中国的时代背景?

对中国20世纪初期背景的介绍,一是童年的自己处于国弱家穷的时代,表明自己家穷的时代原因;二是照应上文说的童年是一片灰黄。

4.“父辈们”这一部分介绍父辈们有什么作用?

通过介绍父辈们家贫到被迫弃家到济南谋生,再次突出童年生活的贫苦。也为下文到济南求学生活作铺垫。

5.文中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写奶奶?可以看出奶奶是怎样的人?

文中通过动作描写来写奶奶,从中可以看出奶奶是个善良、慈祥、疼爱孙儿的人。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示?

季羡林在那样贫苦的生活中最终成长为一位国学大师,我们现在生活这样优越,更应该珍惜,刻苦努力取得一番成就。

7.读了季羡林的《我的童年》,你是否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童年对于你来说又是什么呢?请把自己对童年的感受写下来。

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恋;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淹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

8.品味语言

(1)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受用不尽”一词形象地说明了这些琐事对于作者的意义。

(2)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

“竟”字写出了作者对儿时玩伴成为“英雄”的出乎意料,“骄傲”写出了作者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3)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宁愿”一词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无拘无束生活的无限怀恋。

我的童年经济状况--异常艰辛父辈经历父母双亡背井离乡最高享受奶奶给馒头偷吃白面饼开始认字感激马先生难忘小伙伴离开故乡--六岁到济南灰黄的童年复杂的情感

1.采用小标题的方式。

本文中有五个小标题,这五个小标题把材料用分镜头的方式组接起来。这样可以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语言细腻,感情真挚。

本文语言细腻,朴实无华,少有慷慨激昂之词,娓娓道来,蕴含着作者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如“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平淡之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

我的童年

最穷的家父辈进城吃白面馒头生活贫苦开始认字→与小伙伴玩耍离开故乡→怀恋语言朴实精练,明白晓畅,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实感

这是课改后新入选的一篇阅读课文,没有充足的、现成的资料供参考和使用,于是我自己带着课后问题先认真研讨课文。

在熟读课文之后,我对本节课共设计了7个教学环节,其中在品味语言环节非常精彩。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从用词、修饰、情感等方面进行品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句话,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在这一环节,学生的表现也非常精彩,形成了一个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上一篇:美的法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植树》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