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22课

2024-07-13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22课(精选10篇)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22课 篇1

冀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22课《“两弹元勋”邓稼先 》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2011-12-21 15:20:34)

转载▼ 标签: 杂谈

冀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22课《“两弹元勋”邓稼先 》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走进文本: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冀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为主题编排,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它内化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外化为公众的科学意识。《“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一篇讲读课文。“两弹元勋”邓稼先用自己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印证着“科学是无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句话。通过反复读文,我觉得作者想向我们讲述的是邓稼先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想要赞美的是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和无所畏惧的科学精神。

作者抓住了一个场面,两个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对祖国的热爱,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

前四个自然段,作者呈现给我们一幅感人至深,让人扼腕痛惜的场面:张爱萍将军焦急的等待着他的亲密战友、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的化验结果,从焦急中让我们感受到张爱萍多么担心,又多么希望他的亲密战友被诊断为癌症是误诊啊!然而化验结果击碎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张爱萍握着化验单的手颤抖了,这位为祖国的核事业奉献二十多年的科学家邓稼先被确诊为癌症!在场的人都哭了,可邓稼先却是微笑着,这位为了祖国的核事业贡献了一生的科学家,生命垂危之时,却能如此平静地“微笑着说”,对祖国毫无所求,让我们肃然起敬,而我们内心这种强烈的情感波动,得益于作者所描摹的人物间强烈的对比,张爱萍“焦急、颤抖”在场的人“都哭了”,邓稼先“微笑”,“平静”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觉似乎身患癌症的不是他!这样的场面更衬托出邓稼先献身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义无反顾的精神!

五段到七段讲述邓稼先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受到国庆气氛的感染,去天安门广场的情景。作者抓住了一个细节即坐公共汽车的情景,也是在向我们传达邓稼先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的平常心!十五段到十九段,是作者抓住的另一个细节——围着国旗奔跑。此情此景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奔跑,低唱,举手致意”把邓稼先的心表露无疑,为了祖国不再受屈辱,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他甘愿把自己一生全部献给挚爱的祖国,在他的心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从他描写邓稼先的语言、动作,到那句轻唱起来的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便让我们明白了邓稼先的心!作者可谓用笔之妙!作者在文中巧妙地插入了邓稼先对祖国核弹事业的贡献,第八到第十四自然段叙述了他一生为祖国科研事业所做的贡献。由邓稼先对往事的回忆形式展开。让我们更全面的来了解邓稼先的人格魅力,爱国情怀!基于教学的考虑和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让学生对邓稼先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甘愿奉献、热爱祖国、无所畏惧的崇高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借助邓稼先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优良的道德品质的种子,让“爱国”的光芒闪烁在每个孩子的身上!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学生只能了解故事内容,不能走近人物内心,不能深入体会邓稼先的爱国情怀。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研究原子弹、氢弹的重大意义。师生资料共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邓稼先的资料。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九个要求会人的生字:勋、邓、萍、勾、袜、撕、帜、奴、隶,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字:邓、稼、尿、陌、厢、勾、袜、辈、献、奴、隶。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内容,深入体会主人公的内心,读出感情。

3、联系时代背景和人物事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如“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只是没想到它来的这样快!” “研制核武器,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所在。”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有关语句的涵义,深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体会其表达效果。如:“从那时起,他告别了妻儿,离开了温暖的家,为坚守国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亲人通电话,也不能写信。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它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隐隐感到丈夫在干一项惊天动的的事业;慈爱的母亲不知道他的真实去向,只知道儿子是在尽忠报国。”

4、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从场面描写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能说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场景,谈自己的感受。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组材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插叙中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从细节中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从场面描写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2、学习文章巧妙的组织材料的写法。作者抓住了一个场面,两个细节,巧妙地插入了邓稼先对祖国核弹事业的贡献。文章组材巧妙,达到了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突出了邓稼先对祖国的热爱,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设计: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我国的一位科学家,随即板书:邓稼先。他被当时的国防部长张爱萍称为“两弹元勋”,教师将课题补充完整——“两弹元勋”邓稼先。

请学生齐读课题,提出问题:对邓稼先这个称谓,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两弹指什么,元勋是什么意思。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相机介绍:“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原子障是利用铀、钚等原子核分裂所产生的原子能进行杀伤和破坏的一种高效能炸弹;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元勋”,立大功的人。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是国泰民安的保障。邓稼先,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主要理论设计者。邓稼先是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的主攻手,他被称为“中国国原子弹、氢弹之父”。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防部长张爱萍称之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作者的文字了解科学家邓稼先的故事,走进这位“两弹元勋”的精神世界。【设计意图:理解课题,带着对人物的初步印象走进课文,对进一步了解邓稼先产生期待之情。】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1、学生出声读课文,争取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勾画不理解的词语。预设: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可能有:

癌症、误诊、川流不息、土里土气、久违、相濡以沫、核武器、封锁、留美科协总会 致意 癌症:生有恶性肿瘤的病。误诊:错误的诊断。溜:偷偷的走开或进入。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土里土气:不合潮流。久违:好久没见。

留美科协总会: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留美科协”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封锁:(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断绝联系。致意:表示问候之意。

学生提出来以后,师生共同解决。

2、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进行正音和评价。

预设:一晃(huàng)三十五年过去了 那杆(gǎn)国旗 旗杆(gān)【设计意图:理解词语、读通课文,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浏览课文,留意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勾画出来。结合勾画的表明时间的词语和有关语句,找出文中哪些内容写的是邓稼先对往事的回忆。预设:

学生能找到8至14自然段属于插叙的内容,写的是邓稼先对往事的回忆。

2、默读课文1至7、15至19自然段,概括作者向读者讲述的主要内容。预设:

邓稼先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癌症时的表现以及他治疗期间在国庆节那天去天安门广场的情景。

3、邓稼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

学生能概括出邓稼先是一位献身科学,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热爱祖国的科学家。

【设计意图:以课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线索,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四、细读品味,走进人物。

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共同走入这位科学家的生活。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勾画出相关的词、句、或段落,仔细品味,可以和同桌谈谈你的感受。自读自悟 班上交流建议:

1、交流时,可结合勾画的词、句、或段落谈感受;可结合查阅的资料谈感受;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也可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交流时,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自己发言时要组织好语言,让别人能听懂你的意思。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一)

品味人格魅力——看淡生死

国防部长张爱萍正焦急地等待医院的化验结果。

张爱萍握着化验单的手颤抖了,他走到邓稼先的床前,难过地问:“老邓,有什么要求吗?请尽管提出来。”

邓稼先微笑着说:“没有。组织上不要再为我麻烦了,也不要给国家再浪费了。”

在场的人都哭了。邓稼先却平静地对妻子说:“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只是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学生结合资料来谈对“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只是没想到它来的这样快。”这句话的理解。(在原子弹爆炸失败的时候,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走进了那片死亡之地,捡回了核爆炸之后的碎片,研究失败的原因。当他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就发现受到了辐射。)

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抓住“焦急”“颤抖”体会张爱萍将军的心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抓住“微笑”“平静”体会邓稼先面对死神的态度。

【设计意图:抓住颤抖与微笑,哭与平静的对比突出邓稼先面对生死的从容。指导学生体会邓稼先的内心,读出感悟。】

(二)感受邓稼先的拳拳报国之心及研制原子弹过程的含辛茹苦。

1、邓稼先回国时带给祖国的丰厚的礼物。

取得学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国的路程。那一次,他只带了两样礼物:几双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和满脑袋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一件是要送给他朝思暮想的父亲,另一件准备送给他日夜思念的祖国。教师提出这样写:“一件是送给父亲的尼龙袜,一件是送给祖国的满脑袋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与文中有什么区别?

品读此句的表达方式和使用的近义词“朝思暮想”“ 日夜思念”通过体会用词的灵活得当体会邓稼先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2、邓稼先为研制核武器所付出的个人牺牲。

“从那时起,他告别了妻儿,离开了温暖的家。为坚守国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亲人通电话,也不能写信。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隐隐感到丈夫在干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慈爱的母亲不知道他的真实去向,只知道儿子是在尽忠报国。”

抓住“不知道„„ 只是 „„; 不知道„„,只知道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想法。作为一个丈夫,他本应该——他却离开了温暖的家。作为一个儿子,他本应该——他却离开了温暖的家。作为一个父亲,他本应该——他却离开了温暖的家。补充:

活泼可爱的孩子不知道——

学生可能结合资料中“母亲病重,不能在床前尽孝,家里的一切都由妻子照料”来谈。

3、研制核武器,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所在。国外对我们封锁,专家也撤走了,现在只有靠我们自己了!我们要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还要吃苦担风险。但是,我们为这个事业献身是值得的!

面对这种情况——那是建国后中国最为困难的一段历史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公开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理解“这个事业”“ 这种情况”

学生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理解时代背景以及“吃苦担风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组织学生讨论:他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可能谈到我觉得他这样做值得,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应该为祖国的利益而拼搏。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发明了原子弹,他们妄想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如果邓稼先能研制成原子弹,我们中国就再也不用怕他们了。

只有大“家”强盛,小“家”才能安宁,所以我也认为邓稼先这样做很值得。

总之,引导学生体会,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邓稼先带领科研人员所创造的奇迹,震惊了世界,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教师播放原子弹爆炸影片,学生感受当时人们的喜悦。

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外国人,是一个撤走的苏联专家,或者是邓稼先的亲人,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小结:是啊,作为中国人,今天的我们也为此而自豪!我们在读有关人物的文章时,如果能多角度的思考人物,评价人物,那样人物的形象就会更丰满。就会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

【设计意图:结合资料品读语句,讨论与想象相结合,在理解语言的同时走进人物内心。】

(三)引导学生感受邓稼先重病时刻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1、坐公共汽车的情景。

他们悄悄溜出了医院,伴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上了一辆公共汽车。邓稼先身上挂着导尿瓶,穿着土里土气,不时亲热地向陌生人微笑。拥挤的车厢内,谁能知道这位瘦削、虚弱的老人就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抓住这个细节进行描写,也是在向我们传达邓稼先的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的平常心!他是个普通人,穿的衣服不合潮流。他平易近人。作者的感叹印证着他的不计名利。

2、作别国旗时的真情流露。

引导学生抓住邓稼先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邓稼先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结合前文“他的身上挂着导尿瓶、走走停停”对比“围着国旗奔跑” 语言:警卫员心疼地问他:“您„„能行吗?”

邓稼先点点头,说:“怎么不行?你不知道今天是国庆节?” 体会反问句表达的作用。

邓稼先围着国旗奔跑着,他深情地望着国旗,举手致意,你能想象出邓稼先此时的心情吗?

出示课文最后两句话:“这是一颗科学家的心,永远鲜红,永远跳动。啊,国旗,这是他的心之旗。”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邓稼先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祖国的利益,一腔热血为祖国,祖国在他心中至高无上!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人物品质的感悟。

【设计意图:品读两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向我们传达的邓稼先的爱国之情。】

五、再次回读课文,学习课文巧妙的组材。设计两个小问题:

1、插叙部分去掉行不行?不行,不能让人了解邓稼先的事迹和他为祖国作出的贡献。

2、直接按时间顺序写,好不好?比较平淡,不能凸显人物的高尚人品。文章开头是对国防部长焦急表情的描写,开篇以邓稼先面对患上癌症的化验结果的平静,当我们读到这样一位看淡生死的人,不禁产生情感激荡。这样使读者产生阅读期待,走进人物内心。

六、课堂升华,课外延伸。

(一)朗读张爱萍为邓稼先写的悼词,再次回顾邓稼先为祖国作出的贡献。

1986年7月29日,年仅62岁的邓稼先走了,直到他去世前的一个月,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才公开在报纸上发表。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一辈子甘当无名英雄的承诺。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表达对他的感谢,他就匆匆的走了。消息传来,举国哀悼,张爱萍写下了这样的悼词:

“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22课 篇2

1. 能够认读地点名词:park, zoo,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gym和动词词组:watch a movie, have supper, fly kites, watch the animals, buyclothes, play badminton.

2. 能够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3. 会说chant并进行创编。

4.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与他人主动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and Revision

1. Greeting. (通过简短的free-talk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 Sing an English song: Walking, Walking.

T: Today I am a tourist guide. We will havea travel today! Let’s have fun together. At first, Let’s sing a song and do actions. (教师创设“一日游”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用富有节奏感的动作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

3. Review the words:

park, zoo, gym,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T: Please take out your learning notes. Lookat task 1. Write the words on your paper.

① Write the words correctly on the LearningNotes.

② Little teachers write the words on thecards.

③ Read after the little teachers: We go to the______.

(利用学习单,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默写本课复习到的六个地点名词, 并且通过小老师的领学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练习句型We go to the ______. 将词汇和句型融为一体, 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快乐, 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New concepts:

I / We go to the____ to____.

Do you go to the _______ to ________ ?

T: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we want to go.Let’s begin our travel. Here’s our travel line. Atfirst, We go to the____.

Ss: We go to the gym / park / zoo / store / restaurant / movie theatre.

(课件中清晰明了的旅行线路图将学生迅速带入一日游的情境中,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 We go to the gym.

T: At first, we go to the gym to play. Therea r e m a n y s p o r t s . L e t ’ s p l a y c a r d s t o g e t h e r .Please take out your little cards. Group-leaders:Choose the cards. Members: Say and do it quickly.

Group-work: play cards. ( Review the verbphrases )

(通过小组的卡片活动,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学过的动词词组, 也为接下来的句型教学做铺垫。)

2. We go to the park.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park. We go tothe park to fly kites. Let’s play together in thepark.

Ss: We go to the park to skip/run/swim.

T: What else can you do in the park ?

Students try to make new sentences with “We go to the park to ____ .”

(教师在公园游玩的情境设置中自然的引入句型I / We go to the ___to ___. 让学生发挥想象并通过充分的操练巩固句型, 为进一步学习一般疑问句打好基础。)

3. We go to the zoo.

① T: We go to the zoo to watch the animals.What a big zoo !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

Ss: I like ____.

T: I like animals, too. Do you go to the zoo towatch a panda ?

Ss: Yes.

T: We can answer it with “Yes, I do./ No, Idon’t.”

② Play a game :

Listen carefully and guess the animals withthe sentences:

Do you go to the zoo to watch a ______ ?

Yes, I do./ No, I don’t.

(Practice with the new sentences: Do you goto the ___ to ____ ?)

(让学生在动物园的情境设置中, 自然习得一般疑问句Do you go to the ___to ___? 及其回答, 并利用动物的叫声, 通过句型抢答游戏充分进行问答操练, 巩固所学。)

4.We go to the store.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store. We go tothe store to buy clothes. I like shopping. I wantto buy a new dress.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

Ss: I want to buy a ____.

T: Let’s go shopping in the store. Please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Students try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ownwords in the store.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 让学生在商场购物的情境中, 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拓展延伸, 大胆创编对话, 真正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We go to the movie theatre.

T: I’m tired and hungry now. It’s time forsupper. We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supper.I’m full now. After lunch, Let’s watch a movie.

S s : We go the movie theatre to watch amovie.

T: Let’s watch a movie about Li Ming’s family.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text.

(借助电影院的情境设置, 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课文的学习中。)

Step 3: Production

Chan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T: I think we have a wonderful time. Now let’schant together!

① Listen and try to chant together.

② Make a new chant with own words in groups.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Go to the _____, ________.

(通过小组合作创编chant, 不仅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和运用, 而且将知识进一步拓展升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学习效果也大大增强。)

Step 4: Summary

Homework:

Make a travel plan.

Write some sentences about your travel plan.

(巧妙的作业设计, 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整理,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22课 篇3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  蓝花

2、4、6、8…双数  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  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分5个环节认识周期规律,即“五探”。“一探”通过男女生“比比谁记得住”的游戏,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找规律兴趣。“二探”通过情景图,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体验周期规律。“三探”你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吗?学生通过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四探”通过第38盏、第39盏是什么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方法,得到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五探”通过一组实践操作“摆棋子”再次探究并形成清晰完整的周期概念,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通过“五探”学生对周期问题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成功的体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资料录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奥运会要在中国北京举行,青岛作为北京的合作伙伴开展了许多与奥运有关的活动,请看录象。你知道这是哪儿吗?这些人在做什么?(多媒体播放青岛的海滨木栈道上举行的全民健行活动的录象。画面定格为信息窗5)

师:多么热闹的场景呀!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类似的活动,你会去参与吗?你看小丽、小强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活动,老爷爷头发都白了还要坚持走完10000米呢。

认真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吧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本节课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解决吧。

学生观看录象,欣赏海滨木栈道的美景,感受全民健行活动的热闹场景。

学生从情景图及文字提示中了解到以下信息

1、老爷爷以每分70米的速度走了30分,又以每分60米的速度走了30分。

2、老爷爷参加个人组建行活动,全程为10000米。

3、小丽一家每分走52米,走了47分。

4、小强一家每分走50米,已经走了47分。

5、参加家庭组织健行活动行程为5000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

(1)还要走多远才能走完10000米?

(2)小丽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离5000米终点还有多远?

(3)小强一家离5000米终点还有多远?

(4)现在小强比小丽少走多少米?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能否全面了解情景图中包含的所有信息。

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活动二

师: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老爷爷吧。老爷爷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而且要坚持走完全程,他的精神可真值得我们学习。刚才同学提出:老爷爷还要走多远才能走完10000米?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发言情况。)

师: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边看图边独立思考,说出解题思路,并试着列出算式。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7030=2100(米)

6030=1800(米)

2100+1800=3900(米)

10000-3900=6100(米)

2、70+60=130(米)

13030=3900(米)

10000-3900=6100(米)

3、10000-(70+60)30

=10000-13030

=10000-3900

=6100(米)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关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小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参与、合作意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在观察算式的基础上总结规律。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算法。

活动三

师: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我们的小伙伴小丽和小强吧现在小强比小丽少走多少米?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什么?你能列出算式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小组想出的好办法说出来,让大家与你们共享?

(重点指导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算法。

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与合作,独立想出办法后,在与同学合作交流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综合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

学生与同位交流,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教师进行小结。

能用自己的话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活动五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63页的第1题,谁能说说第一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练习第1题,这道题主要让学生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自主练习第3题)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玩球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买来了这么多体育用品,看书64页第3题,从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买排球和足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选择一个问题自己进行解答。

全班交流第一排的运算顺序,同位交流第二排的运算顺序。

在练习本上做每排的最后一题。(指名板演,全班订正)

学生通过观察表格,全班汇报了解到的信息。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买排球和篮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2、买三种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3、买篮球比足球多花多少钱?

4、买排球比足球少花多少钱?

了解每个学生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六

师: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有哪些收获?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篇5

2、大多数植物都具有向____性,除了具有这种特性外还有______性、_______性。

3、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习性都可以成为动物的迁移。

4、骆驼被称为“___________”,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身体特征使它很好的适应沙漠生活。

5、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环境颜色一致或接近的体色,叫__________。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__________。

6、动物根据所吃食物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动物、________动物、______动物。

7、热能从_______温物体传向______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_____的部分传向温度_____的部分。

8、金属、陶瓷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_______;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_______,适合做_______材料。

9、因为空气受热后会_______,所以诸葛亮和蒙特格尔菲兄弟利用此原理制成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心思想 篇6

1、《在天晴了的时候》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2、《珍珠鸟》一课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睦相处的。

3、《人类的朋友》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在美国生活期间,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场景,表达了人与动物互为朋友,共享快乐的无限美好。从而告诉人们要保护生态坏境,珍爱自然,善待动物,共创和谐美好的家园。

4、《大自然,你好》这是张海迪大姐姐写给小朋友的一封回信。信中海迪姐姐真诚地鼓励小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奥秘,聆听故事,寻找知识,锻炼身体。从那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海迪姐姐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爱护,以及对大自然的无限渴望和向往。

5、《动物二章》:

《鸬鹚》这篇写景散文以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在夕阳照射下,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欢快场景。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

《鹭鸶》这篇散文语言隽永,行文流畅。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鹭鸶精巧的外形和充满韵味的生活,赞美了鹭鸶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第二单元珍惜生命

6、《匆匆》本文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这一主题思想。

7、《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本文以自述的口吻写出了海伦·凯勒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流露着作家对珍惜生命、珍视健康的呼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8、《现代诗两首》: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这首小诗笔调清新,感情细腻、真挚,表达了诗人面对平坦、崎岖、幸福、不幸时采用的不同态度,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是语言简洁明快,诗人坦诚地告诉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苦难,在苦恼来临的时候要善于忍耐,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9、《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回忆了自己八岁时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坐在门廊石阶上感受万籁俱寂的乡村夜色时对生命—这种神秘东西的独特体验,表明一切生命的涌动都是美好的。

10、《二泉映月》本文通过记述民间音乐家阿炳苦难的人生经历和创作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达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第三单元感谢生活中有你 11《古诗二首》

《渭城曲》描写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坏境氛围,以及把酒饯行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炽热情怀。

《别董大》描写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荒寒壮阔的坏境,以及激昂慷慨的离别赠言,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12、《有个孩子叫咪咪桥》这篇叙事散文记述了一位小女孩和她的布娃娃咪咪乔之间的故事,告诉人们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儿童的认识,尊重儿童的情感。

13、《祖父·后院·我》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细腻生动,作者为我们刻画了童年时代与祖父快乐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慈祥的祖父、美丽的后园、快乐的童年的深深留恋之情。

14、《现代诗二首》 《纸船—寄母亲》讲述了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折纸船抛入大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与深爱以及远离母亲的悲伤之情。《纸船》描写了一个天真的孩童把纸船一个个放入溪流中,寄托自己美好希望与梦幻的动人故事,表达了孩童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15、《金色的鱼钩》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幸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达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第四单元做人需具备的优良道德素质

16、《一诺千金》本文通过对男生五天内如期归还两元钱和两个少年在雨中如期相聚以及雨中朋友失约的描述,赞扬了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17、《唯一的听众》本文记述了“我”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有、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奏出“真正的音乐”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18、《九色鹿》本文通过对九色鹿救人,以及被救之人背信弃义,国王明辨是非、扬善惩恶的描述,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誉,要知恩图报,任何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行为都不会有好结果。

19、《.我的战友邱少云》本文通过对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经过的描写,表现了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20、《将相和》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错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第五单元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21《跨越百年的美丽》本文撷取了居里夫人一生中几个极具典型意义的画面,以柔和而又深沉的文笔塑造了一个“美丽永恒”的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反映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什么样的美丽才能永恒? 22《“两弹元勋”邓稼先》本文通过描写邓稼先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观看北京天安门的感人情景,再现了他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杨了一位科学家甘愿奉献的爱国情怀和无所畏惧的科学精神。

23《我最好的老师》本文通过“我”的科学课教师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式,启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要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24《突兀的大石头》本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25《最佳路径》本文通过描写迪斯尼乐园最佳路径的设计经过,说明了给人自由、顺其自然才是最佳的选择。

第六单元丰富多彩的文化 26《词二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文通过描写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见到的景色,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如梦令》这首词追述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反映了她无忧无虑的闺中生活和豪爽开朗的性格。27《猴王出世》本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28《水墨徽州》本文通过对徽州美景、徽州历史、徽州文化的具体描绘,表达了作者桂古徽州的赞美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29《走路的人》本文通过对米开朗琪罗和罗丹雕塑艺术风格的对比介绍,阐述了罗丹在雕塑艺术上的突破和全新的创作风格,表现了罗丹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复习资料 篇7

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事情,在一般过去时态的句子中动词要用过去式。

注意:句子中出现yesterday、last night、last year等词汇时,动词要变成过去式。

规则的动词过去式:

⑴词尾直接+ed

help---helped jump---jumped look---looked play---played talk---talked walk---walked miss---missed want---wanted miss---missed

⑵以不发音e结尾+d

例如:like---liked

不规则的动词过去式

am/is---was are---were do---did see---saw go---went have---had hurt---hurt fall---fell break---broke buy---bought shop---shopped

作文(内容,格式)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篇8

25、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2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27、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28、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29、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30、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3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2、(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二、名词解释:

1、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答: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答: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答: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答: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答: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9、侵蚀有什么危害?

答: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的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冀教版五年级品社上册教学计划 篇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29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分为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包括我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古老的中华文明、我爱你中国和中国之最五个部分;第二单元包括多民族的大家庭、丰盛的民族饮食、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住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团结和睦建设家园六个部分;第三单元包括传媒与生活、网络连着我和你、获取有益的信息三个部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饮食、服饰和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4、了解我国的你民族自治政策,知道各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5、感受通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体会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消息。

6、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

识。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4、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6、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一、可爱的中国

1、我的祖国

2、江山如此多娇 2

3、古老的中华文明 2

4、我爱你中国 2

5、中国之最 2

二、民族团结一家亲

1、多民族的大家庭 2

2、丰盛的民族饮食 2

3、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2

4、形式多样的住房 2

5、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

6、团结和睦建设家园 2

三、丰富多彩的生活

1、传媒与生活 2

2、网络连着我和你 2

3、获取有益的信息 2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22课 篇10

1.1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祖国疆域有多大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唐山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

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

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师总结。

第(2)课时 我国人口有多少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人口吗?世界50亿人口日在哪一年?60亿人口日在哪一年?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我国人口有多少

1、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全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2、组织学生讨论:人口多的利与弊。

三、拼地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中国政区图。

1、课件出示:把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板上,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剪开,对照完整的中国政区图,用剪下的硬纸板拼成一张完整的地图。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2)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

(3)展示汇报。(4)学生互评。

四、观察描述。

1、结合刚才的拼图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思选择某个省份进行外形描绘,说出于其相似的物名。

2、大家相互交流,或选一些同学在班上介绍。如:云南省上方式对称的弧形,下方是一个小尖,像蝴蝶。

3、其他同学进行评论。

4、认识更多新朋友,猜猜他们来自哪里?

五、在生活中感受行政区划。

1、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周边体现行政区划的事情的资料,交流自己的发现。

2、正确写出自己家乡的地址,并说一说地址上体现出的行政区划。

3、如果没有这样的行政区划,我们的生活、工作会有哪些不便?

五、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

教师:本课我们主要了解“祖国的疆域有多大”和“我国的人口有多少”,通过这节课,我们对祖**亲多了一份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有什么感触和观点,大家一起来分享!

1.1

江山如此多娇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景名胜,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赞叹祖国山河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爱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智育目标]:初步掌握旅游的基本常识;了解主要的名山和古迹;知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说;知道保护名山和古迹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多方面欣赏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旅游活动中一些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旅游的基本常识;了解主要的名山和古迹;知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说;知道保护名山和古迹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多方面欣赏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旅游活动中一些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

各名胜古迹的图片

学生活动设计 查找有关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美丽的自然风光

一、导入新课。谈话引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会流连忘返。暑假夏令营,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参加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你们准备去什么地方呢?

二、讲我的旅游故事。

请几名同学讲一处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地方。

要求:

1、讲清景点所在省市位置,游览时间,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2、学生介绍完一处风景,就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三、小组活动——“我的旅游观光梦想”。

1、展示自己的一个全国范围的旅游路线图。在小组内介绍需携带的物品,采用的交通工具,观光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等。

2、着重讲自己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及原因,以及对那个地方的初步了解。

四、总结——编写《美丽的祖国》画册。

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祖国风光和名胜古迹的照片、明信片和文字介绍资料汇集在一起,编写《美丽的祖国》画册。

第(2)课时 瑰丽的名胜古迹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同学们,我国不仅有奇异多彩的自然风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还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丰富的名胜古迹,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果。

二、讲我的旅游故事。

请几名同学讲一处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地方。

要求:

1、我们每到一处旅游,可积攒旅游景点的门票,这些门票既是我们参观旅游的纪念,也是增长知识的学习资料。你注意收藏了吗?

2、将收集的名胜古迹门票展示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从中了解到了那些知识?

三、小组活动——“我家乡的名胜古迹”。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们一起来调查家乡的名胜古迹吧!

四、留住美丽的骄傲

1、大自然和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的骄傲。但生活中破坏文物的事件却屡有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2、让我们一起制定爱护景区和保护文物的文明公约吧!

五、总结。

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祖国风光和名胜古迹的照片、明信片和文字介绍资料汇集在一起,编写《美丽的祖国》画册。

1.3

古老的中华文明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灿烂,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而骄傲,对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智育目标]: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3 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

1、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过去吧。

2、将你喜欢的历史图片货照片,贴在适当的位置,并说明朝代。

三、“拜访”远古先人

1、在祖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人”,距今已经80万年了。在北京周口店还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你知道它距今有多少万年吗?

2、将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生活的情况设计成时间坐标。

3、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了北京人烧过的灰烬,说明他们会使用火。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他们怎样取得火种呢?

4、出示考古人员发现的石器图片,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非常智慧,他们通过保存火种、使用打磨的石器工具维持生存。

四、炎黄子孙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一词的来历。

2、组织学生交流课下搜集到的黄帝和炎帝的故事。

五、总结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让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二、四大发明

我国古代有著名的四大发明,大家知道都有哪些?

1、也许你会问,我们现在的造纸和印刷技术很先进,人们都用计算机来打字了,为什么还要了解传统的造纸术、印刷术呢?其实,今天的进步,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之上的。你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吗?

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过程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你知道其他两项发明的过程吗?

3、你知道火药的作用有哪些?

4、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三、京杭大运河

1、师: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直到现在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观看图片,看看图中的大江大河是什么流向?4 大运河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它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2、查阅资料,将你知道的世界上几条大运河的开凿时间、长度、重要影响等与中国的京杭大运河进行比较。

四、多彩的节日

1、师:我们每年都要过很多传统节日,你喜欢哪些节日?让我们一起来收集中华民族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故事,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吧!

2、小组活动:交流彼此了解的传统节日的故事,并尝试写春联。

五、总结、活动。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传统节日富裕了许多新的内容,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喜庆的方式,比如逢年过节,人们互赠鲜花表示祝福。你知道各种花卉表示的祝福涵义吗?试着学学插花的艺术。1.4

我爱你中国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对几个有代表性的省市的了解,使学生在为这些省市悠久的历史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为它们现代化发展而自豪;还要以真实的事例感受港、澳、台与大陆的关系,从而爱家乡,爱自己所在的城市,使热爱祖国的情感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时认识到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是我们神圣的职责,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民拥军的活动。

[智育目标]:直到北京的建都史;初步了解香港、澳门、台湾;初步了解解放军,直到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武装力量。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训练学生认识、分析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认识个别发展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到北京的建都史;初步了解香港、澳门、台湾;初步了解解放军,直到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武装力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训练学生认识、分析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认识个别发展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 香港、澳门回归时的录像、宝岛台湾的风光片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京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常常给我们很多古远的想像。天安门给我们庄严而又神圣的感觉,故宫常常会让我们想到那深宫内院皇族生活,长城的雄伟与壮观常常让我们想起金戈铁马的战场,十里长街常常让我们想起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北京,说说你们知道的北京吧!

二、祖国的心脏

1、学生通过自己的照片讲述在北京游玩时看到的北京。

2、我们没有去过北京的同学也很喜欢北京,他们收集了不少关于北京的资料呢!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资料,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小组长做好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呆会在全班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风景名胜的图片、饮食方面的快板、老北京的吆喝、现代科技发达的图片„„)教师适时补充。(多媒体出示图片、资料)

4、你现在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北京呢?请你用

一、两句话赞美一下我们的首都北京吧!

三、香港和澳门

1、出示中国政区图,请一个学生上来指认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你能从这张地图中指出香港和澳门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吗?

师:在我国东南珠江口两岸有着香港和澳门这两颗璀璨的明珠。他们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你知道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具体时间吗? 生回答,板书:1997/7/1

1999/12/20

3、就在这两个特别的日子,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里有一段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

4、师小结:过去由于清政府和明朝政府的腐败,使香港和澳门离开了祖国的怀抱;现在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英明引领下,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下,香港和澳门这两颗明珠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四、宝岛台湾

1、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我国的台湾岛。在台湾历史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爱国故事。

2、台湾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使台湾岛成为祖国的宝岛。将你收集到的有关台湾岛的一些资料展示出来,和同学进行交流吧!

五、解放军保卫祖国

1、根据查阅的资料,讲讲建军节的来历。

2、读《我的名字叫兵》和《送给解放军叔叔的话》,说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六、总结

把收集来的解放军保卫祖国的事迹办一期墙报。第二单元

民族团结一家亲

2.1

多民族的大家庭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知道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意义,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智育目标]: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有5个自治区。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培养交往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有5个自治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培养交往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资料的搜集

学生活动设计小组讨论、交流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二、世代友好的家庭

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比较多呢?

2、西藏自然风光美丽,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许多没被人们攀登过的冰山雪峰,还有金壁辉煌的布达拉宫和独特的藏族文化。你们知道布达拉宫最初是为谁修建的吗?

3、学生听穿九曲珠走迷宫的故事。

三、幸福生活在一起

1、出示各民族同学在一起的照片,从服饰上判断他们属于哪个民族?

2、收集带有少数民族人物头像的人民币,说出画面上的人物是哪个民族的?

3、为什么人民币上有少数民族头像?

四、多民族的家庭

1、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虽然较少,但居住的地区却很广大,主要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解放以后,党和国家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先后建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2、学生活动:在祖国政区图上指出5个自治区的位置和首府所在地。

五、总结

结合书上的图片认识少数民族的小伙伴。

2.2丰盛的民族饮食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懂得各民族人民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智育目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图片、影音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特点。

二、形式多样的民族饭

1、你知道羊肉串是哪个民族的食品?为什么它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2、我们一起介绍好吃的民族饭吧!

三、尝尝我们做的手抓饭

让同学带来自己在家中做好的手抓饭,请大家一起品尝,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四、尊重民族风俗

1、指导学生读图,讲一讲郊游时发生的故事。并说一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3、小组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

五、总结交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了解哪些?讲讲各民族的故事。

教后反思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2.3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智育目标]: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素质发展目标]:了解民族特有的物品,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教学准备 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与同学交流共同完成。

学生活动设计 搜集民族中具有特点的物品展示、欣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也不同,因此,在服饰上有很大差别。同学们一定见过艳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装,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艳丽多彩的服装

教师: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下面大家看课件,看看认识这些民族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民族服饰绚丽吧,继续搜集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第二部分:猜猜我是哪个民族

教师: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非常漂亮,妇女大多数穿裙子。(看课件)猜猜下面是哪个民族的服装?

学生:回答略。

第三部分:民族物品展示会

教师: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特别是饰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的民族物品吧!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特有的物品,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回答略。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了缤纷多彩的民族服装和民族物品,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敏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和物品,也美化了人民的生活。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课很受同学们欢迎。2.4形式多样的住房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住房的形式多样。[智育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住房的形式多样。[素质发展目标]:理解少数民族住房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住房的形式多样。[教学难点]:理解少数民族住房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各民族的住房,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不同,住房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各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

二、进行新课 教师:蒙古族的特色住房叫做“蒙古包”,“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居室:用毡块、木料构成。圆形尖顶,用一屋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迁徙拆散,定居安装。

壮族的特色住房叫做“干栏式木楼”,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大家听说过瑶族的“叉叉房”吗?看图片,瑶族的“叉叉房”为竹木结构的草顶房。一般为三开间带前廊。前廊是歇息和家人团聚的场所。正房上方设有阁楼。阁楼下有火塘,用于起居和做饭。阁楼上为卧榻,有直爬梯供上下,虽然,这种房子受熏烟之苦,但很干燥。

傣族竹楼是一种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层楼房。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屋顶盖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

底层有的架空,用来饲养耕牛、舂米或堆放杂物,有的用竹墙围作粮仓或厨房。二层设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并在一侧或两侧设有外廊和晒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通风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远,起遮阳避雨作用。廊下安装楼梯供人上下。

黎族的竹架棚房子状如倒扣的船只,茅草覆顶,木头或竹子的梁柱,编竹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墙;屋内设火灶,灶上方悬挂竹筏,做烤干食物作用,屋顶侧面开天窗。没有间隔和睡床,居住者一般在灶旁铺席席地而睡。

看过多种多样的民族住房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回答略。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各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我国各民族的住房,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不同,住房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通过介绍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住房,使同学们对我们民族大家庭更加了解。

本课主要了解形式多样的住房,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手段,使用生动具体的图片加说明会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5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智育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素质发展目标]:体验民族歌舞,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难点]:体验民族歌舞,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有本民族的新年,有庆丰收的佳节,还有纪念本民族英雄人物的节日等。每逢节日,人们盛装打扮,置办酒席,歌舞欢庆。本课我们来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欢乐的泼水节

教师:傣族的泼水节大家都知道,下面向同学们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蒙古族的“白节”或“白月”。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9 为白节,称农历正月为“白月”。白节首日即农历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现在蒙古族亦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迎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黎族的“三月三”。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一旦情投意合,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还有很多民族拥有民族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给大家讲一讲啊。学生:回答略。

第二部分:体验民族歌舞

教师:欣赏民族歌舞,想一想,换了的歌曲,优美的舞蹈,抒发了各民族人民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回答略。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通过民族节日的形式,例如在民族节日上人们的活动,来展现民族节日的特有壮观景象;此外也通过民族歌舞这种哦你个民族节日中重要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民族风情。

教师通过讲解民族故事的方式解说民族节日,通过欣赏民族歌舞体验民族歌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活

.3.1传媒与生活 2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智育目标]: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传媒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他们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属于传媒工具呢? 学生:回答略。

二、进行新课

教师:荧屏连着千万家。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覆盖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节目背后,包含着许多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保护传媒工具,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生:回答略。

教师:书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常看的书籍也是传播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各种儿童画报、儿童读物和中外名著伴着我们一起长大。同学们,你读过什么书?读书的方法有哪些?把你最爱读的图书介绍给大家,交流读书后的感想。

学生:回答略。教师:我喜欢广播电视。你喜欢听“小喇叭”广播吗?喜欢看电视节目“大风车”和“七色光”吗?你看过什么广播电视节目?

学生:回答略。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讲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主要介绍了几种传媒工具,教师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型。

广播电视书籍与学生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理解这课,效果很好。

3.2网络连着我和你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崭新信息时代。[智育目标]: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崭新信息时代。[素质发展目标]:明白一定要遵守儿童网络到的公约。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崭新信息时代。[教学难点]:明白一定要遵守儿童网络到的公约。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网络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地球好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本课我们介绍网络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二、进行新课 教师:我们在网上见到很多新鲜事,比如说两个地球两端的人通过网络聊天认识,并且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通过e-mail使身处两地的朋友彼此知道信息。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欣赏自己喜欢的歌曲、查阅资料等等。

教师:制定儿童网络道德公约。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的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网络游戏是个很好玩的东西,但是我们每天沉迷在其中,别的事情都顾不上的话,爸爸妈妈担心我们,我们学习成绩下降,我们自己的心情也不会好哦!所以网络游戏可以玩,但是怎样控制时间是十分关键的啊!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是想使学生明白上网是一种很快捷方便的得到知识的途径,但是上网一定要遵守道德公约,同学们通过制定儿童网络道德公约,明白要健康上网、健康使用网络资源。

上一篇:教学反思 班主任的实践与反思下一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