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中国的声音,读书笔记

2024-07-21

发出中国的声音,读书笔记(共15篇)

发出中国的声音,读书笔记 篇1

发出中国的声音

——读《听听中国怎么说》有感

当中国阔步迈向国际舞台中央之际,中国需要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世界也需要倾听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在发展中难免遇到鼓噪、压力这种“成长的烦恼”,这正是需要发 出正义的中国声音的时候。人类正面临各种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从粮食危机的受害者到生长权益受危害的儿童,大家也都想聆听充满深切人道关怀的中国声音。

《听听中国怎么说》这本书便是浓墨重彩地挥洒国际评论之笔,表达中国声音的力作。这部由新华社国际部编撰的著作,以中英文“新华国际时评”为载体,配有“新闻缘起”、“延伸阅读”两个板块,图文并茂。它描述了中国的“世界观”和世界的“中国观”,介绍国际评论写作的幕后故事,令我在阅读期间更能直接明了地了解事情的始末发展,为我打开一扇感知时代脉动的窗口。

这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型评论文集:它首次从媒体角度,全面、系统、权威阐释中国近年在重大国际时事问题上的立场;首次讲述国际评论撰写的幕后故事,做到“重大主题、轻松阅读”;首次以中英双语形式将国际时评结集成册;首次收录广为外国媒体引用的国际时评文章出版发行;它也是首次以从中国视角看世界,以世界眼光看中国的方式,出版国际时评文集。

书中很多评论,都被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知名通讯社和外国主流媒体转载引用,是外国媒体眼中中国对重大国际时事态度的“风向标”和“中国声音”的重要代表,是有志于从事新闻、外事工作人员的学习参考,也是关心国际时事读者的重要读物。这次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从书店买回这本书,也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能了解在外国媒体中的中国。翻开第一篇,便是曾经轰动世界的“拉萨风云”。文章一开始就阐述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均表示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谴责暴力犯罪事件,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少数西方势力带着有色眼镜拿这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策划煽动的破坏社会秩序事件“说事”。即使他们用各种理由伪装,实际上,他们是在干涉中国内政,在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上将黑白颠倒,对中国政府进行无理指责,并蓄意将涉藏问题与北京奥运会挂钩。这样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与此同时,某些西方媒体还通过各种方式歪曲事实,给一些人形成误导性的认识,国际舆论环境十分复杂。

该书的作者特别指出了欧洲议会议长珀特林的一段话:“如果西藏的暴力继续下去,欧洲国家不应排除以抵制奥运会来威胁中国。”这句话明显是远离理智的偏见,是颠倒黑白的谬论,是不负责任的鼓噪。编者以一篇“停止不负责任的鼓噪!”为题,对着欧洲议会议长的言论做出了一番评论。并套用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今日的中国发展如此繁荣,套用一下:威胁吧,威胁它三两个月,你拿来说是的那些事情中国都办好了!果真不久之后,拉萨恢复稳定,北京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中国用事实粉碎了那些不良势力给中国的谬论。

再往后翻,第八章以“国际大势”为题,吸引了我的注意。文章引文的第一句便是“我们的世界将怎样发展?”不禁让我也想问这么一句:“如今世界在如何发展呢?”

文中分析,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互相依存更加紧密。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时代对我们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提到共同发展,难免想到世界贫富差距,也就想到了非洲问题。“非洲的状况是世界良知上的一块伤疤。”这句话最早是2001年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在工党年会上所说。多年来一直被广为引用,以警示发达国家关注非洲的发展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时光已逝,这块“伤疤”依然清晰地裸露着。

书中写道历次八国集会都把非洲问题作为一个主要议题,但事实上,八国集团多年来的“口惠”难以“实至”。甚至联合国曾致信八国集团领导人,表示希望能兑现曾经的援助承诺。非洲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随后的经济危机毫无责任,却被迫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全球经济陷入危机除了让发达国家收紧援助“钱袋”,还导致非洲国家出口收入下降、侨汇和外来直接投资大幅减少。更为严重的是经济萧条之下,非洲的贫困与饥饿人口正大幅上升,非洲近年来的减贫成果可能要付诸东流。无怪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信中大声疾呼:“经济危机不仅不能成为发达国家放弃援助承诺的借口,而应成为它们切实履行援助承诺的理由!”

本章还提到了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多年来,伊拉克民众在血与火的灾难中挣扎,美国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单边主义做法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反对与声讨。事实证明,伊拉克最终成为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悲剧样本”。而奥巴马的执政似乎为美国走出泥潭提供了机会,他承诺在2011年12月31日前从伊撤出所有部队。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决策者开始对伊战进行反思,撤军是美国摆脱困境、重塑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美国民众也在思考伊战,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日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美国民众认为伊战“本不该打”。然而,真正将反思转变为现实、重塑国际形象,还需要更

多的具体行动。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让我不知不觉地从各个实例中了解了现在中国以及国际的形势。回想一开始买这本书的时候,是“误打误撞”买下的,而如今却成为了我学习的一个好材料。书中还有全英文的翻译,调侃的说不失为学习英语的一份材料。

这本书还没完全的阅读完成已让我获益匪浅,以后要慢慢地继续“啃”完。

发出中国的声音,读书笔记 篇2

工业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大量传统工业倒闭后留下众多工业遗产, 如工厂、厂矿、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等。工业遗产, 反映近代城市的蜕变与升华, 留存着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在城市化的变迁中, 它将不应是被甩掉的历史包袱, 而应是孕育着转型发展的产业资源。

从世界范围来看, 工业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正在上升, 自20世纪50年代起, 西方国家逐渐展开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此后, 联合国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将其列入关注内容之一。特别是德国鲁尔工业区再生改造和汉堡港口新城的建立、英国伦敦道克兰码头工业区和伯明翰布林德利工业区及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工业区、美国利哈伊谷伯利恒钢铁厂的更新等成功案例, 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引发了世界建筑同行的进一步关注。

再造设计的“活力”加法

一直以来, 如何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都是国际建筑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英国皇家学院教授乔恩在“中英工业建筑/棕地再生研讨会”上指出:“对传统的保护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并行的, 而再造设计的规划要事先做好, 才能引导今后可持续性的改变。”

荷兰建筑设计事务所总监阿历克斯·德·瑞杰科强调:“工业区的转型要从人与建筑的角度出发, 考虑到人在其内的生活, 而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改造。再造策略不一定全是减法, 有时还需要加法, 即不是大拆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些东西。既保留了过去的记忆, 又增添新元素延伸其在实际中的功能。”

所谓加法的成功案例, 例如丹麦哥本哈根一个废弃储粮仓的改造, 采取的是外加建筑的方法, 将原建筑包裹而非分割、屋顶安装薄膜、水岸搭建延伸平台, 让其发挥出更多的公用性。英国的Kingsdale基金会学校, 前身是个环卫工厂。其建筑在再造后提供了与自然相宜的环境。最初改造时是受一位画家作品的激发, 选取具有经济性、可持续特点的材料, 在学校3200平方米庭院上铺设世界上首个半透明、对阳光敏感的“皮肤”即“可变表面太阳能控制屋顶”, 室内自然采光、采暖自动化且无需空调, 自给自足50%的能源。

更重要的是在遗址中赋予新的活力, 比如对废弃多年且占据伦敦大片区域皇家港口的改造, 最初否决了84个从陆地上出发的方案。最终做法的亮点在于充分发挥港内水面的空间, 让船只变成移动住宅或建筑单元, 其中用可变换联接的桥梁根据需要隔出使用区域。由此, 提供了1万个住宅, 延续了陆地上的公共活动。无独有偶, 荷兰的一个轮胎港口, 改建时利用周边的水域建立了大部分可在水上浮动的房屋, 形成独特的联排、三联的漂浮别墅, 中间还有可以停泊船只的平台。

激发大学生的智慧和创意

在研讨会上多位中英建筑师的启发下, 来自英国皇家学院、卡迪夫大学、牛津布鲁克大学, 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等11所院校的几十名大学生混编成6个小组, 建立了中英建筑学生工作坊。他们以北京首钢厂区遗址约2.8平方公里为再生概念的设计对象, 对其北部的原料、动力、焦化、机械、水池和山景6个特色主题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之后,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创新设计大赛。

中英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 分别从构思、策略、设计、保护、表现和创新上对学生设计的蓝图做出评议。其中不乏奇思妙想的作品令评委甚是“惊艳”:有的因地制宜的将原料地区设计成农业研究机构、种子库和培养基地, 呈现从种子、生长到产品一系列过程;有的构思在原来庞大的罐装库房内置一个环形植物展示博物馆, 令游客在上螺旋楼梯的过程中领略周围丰富斑斓的植物盆栽;有的打算将宽敞的流水线厂房改造成一个主题工业游泳乐园;有的则想把原来工业用水池设计成一个环保区, 传递水从污浊到纯净的循环, 以及人从无知到有知转变的蕴意等。

英国皇家学院的乔恩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通过此次中英学术研讨与高校实践的交流活动, 不仅促进了中英建筑界之间的切磋交流, 同时还鼓励和激发了大学生的智慧和创意, 培养他们对人与建筑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感悟与认知。希望今后能够开展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发出工业遗产再造设计的“好声音”。

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 篇3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是经中央批准的中国唯一一个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有“千人国际绿色发展大会”的美誉。本届年会围绕全球新的发展议程下的绿色增长与国际合作,凝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深入探讨如何改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年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瑞士联邦国务秘书、环境署署长布鲁诺·奥伯勒等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海内外政要、嘉宾高度评价:“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思考如何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论坛上全球各界达成新的共识,从而帮助全世界明白优先发展的目标。”

发出心底的声音 篇4

我默念着,想象着。一丝柔和的光线触动了我的心弦,那光直射我的心底,让我浑身充满力量,努力的昂着头,吸吮着空气里的馨香。我接受风雨的洗礼,倾听雷电的激响。慢慢的,我的身体长出了些许纹理,圆鼓鼓的身材变的扁平,我长大了!

我是一片叶,曾经是芽的叶。我同鸟儿歌唱,随花儿欢笑,快乐的我扬起幸福的脸,笑吟吟的面对着蓝天。可当我睁开双眼,我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的是成百上千片叶,咧着嘴放声高歌。我眼眶一热,滚出几颗热泪。我多么盼望成长为引人瞩目的叶,可如今,那么多的生命和我处在同一个位置,生命多了,就意味着埋没。我开始变得惊恐:是不是有一天,会有人忘记我来过?我张嘴大声的哭——怎么可以就这样被丢失,被遗忘,被掩埋?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可没有人认识我!忽的,那温暖的声音在我心底响起:“芽不在大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活的心。芽再大,没有心,终归会枯萎。”是啊,这么多叶子,肯定会有开花的一个,谁会说那片幸运的叶子不是我呢?

我细细的眯起了眼,轻轻的嗅着流云的味道,仿佛看到了满山的红霞。我的心仿佛被石子扔中了,旋起了一层轻薄而细密的涟漪。我打了一个激灵,是的,我看到了,敏感的花穗在我脸上轻颤,细腻的花粉轻落在灿如朝霞的身躯上,我长大了!

我是一朵花,曾经是叶的花。鸟儿歌颂我的美丽,河流轻吟我的芬芳,我骄傲的抬起头,满足写在脸上。月光多么的轻灵飘渺,微风轻抚在我的脸上,我得意的.歌唱,甜美的声线弥漫在小溪脸庞。西风送给我一颗晶莹的露珠,黑夜给予我柔美的星光,我得意的唱,得意的唱,怀里的礼物越来越多,声音的尾巴也越来越悠扬。我的花瓣轻挽起月光的手,银白的月光刺得我双眼满是明亮,我讨厌光亮!我挣开月光的手,胭脂在悄悄地退散,香气在慢慢的蒸腾。不,不要!我好不容易得来的礼物与外套,不要轻易的消失掉,不要!“芽不在大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活的心。芽再大,没有心,终归会枯萎。”在我枯败的那一瞬间,我听到了这样一句熟悉的话。什么?难道我已没有了心吗?我昏了过去……

《中国的牛》读书笔记 篇5

中国的牛,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不像荷兰的乳牛,终日悠闲,只等一死;不像西班牙的斗牛,全身精力尽付狂暴的斗争。而中国的牛却是默默工作的牛,平心静气的牛,永远踏踏实实的牛。

我还为中国牛互相谦让的精神所感动。

在乡间小路上,人和牛相向而行,人并没有让路,却是一群耕牛让的路。这让我很吃惊,耕牛对人类来说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动物,但却具有这样谦让的精神,而人类却不懂文明,不懂谦让,还不如一只耕牛。真是愧疚啊!

中国的牛还有任劳任怨的品质。

在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着头默默的耕种,等到满地金黄的时候,它又在搬运拉车。它总是默默地工作着坚持不懈,永不停歇,毫无埋怨。我为中国的牛所感动。

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做不到这一点。两个人骑车相撞,如果一方宽容、谦让,一场本来要发生的争吵就消失了。谦让一点,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两败俱伤,这又何必呢?退一步,海阔天空吗!

会发出声音的句子 篇6

说是会唱歌,其实就是每走一步,那鞋会发出像小鸟叫一样的声音。

看着自己脚上这双会唱歌的鞋,笨笨熊突发奇想:这鞋会唱歌,那句子是不是也会唱歌呢?如果我会写会唱歌的句子,那一定很吸引人!

想到这里,笨笨熊立刻跑到了山羊老师那里请教起来。

“你说的会唱歌的句子,其实就是有声音的句子。”

“有声音的句子?句子怎么会有声音呢?”笨笨熊很好奇。

“我这就给你写一个有声音的句子。”山羊老师边说边提笔写了起来。他写道:“我总是喜欢按小猕猴皮皮家的门铃,一按就会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像泉水般悦耳动听。”

“您怎么知道的?”笨笨熊看了,不好意思地问。再看句子,他惊喜地叫起来:“这就是有声音的句子吧?真是太生动了!”

“如果我把‘叮咚叮咚’四个字去掉呢?”

“那就不太生动了。”笨笨熊摇摇头说,马上又问道,“‘叮咚叮咚’这叫什么词?”

“它叫拟声词或象声词,像这样的词还很多,比如‘咕咚’‘扑通’‘噼里啪啦’,等等,如果我们在写句子时注意把它们运用到句子里,那写出的句子就让人爱读了。”

“咕咚、扑通、噼里啪啦……”笨笨熊念着这些拟声词,忽然眉毛向上一挑,兴奋地说,“我也想到一个会发出声音的句子。”

笨笨熊想到的那个会发出声音的句子先不去管,小朋友,你想到了哪个会发出声音句子?写下来吧。

《中国文人的活法》读书笔记 篇7

《中国文人的活法》这是一本内融民族历史、文化心理、人生哲理描绘于一体,充满人生智慧、给人带来莫大的阅读快感的佳作。作者对他们深刻的揭示、独到的剖析,生动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文人、古人,读了本书也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提到文人正可谓星罗棋布,不可计数。这其中既不乏流芳百世者,亦不乏遗臭万年者,再加上庸碌无为者就更是无法计量。再观他们的活法,中国文人多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阶层,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作为中国社会的精英集团,受到极高的礼遇。然而他们当中却鲜能仕途得意且名垂青史;更多的还是大才难展,壮志难酬,屡遭小人构陷,权臣排挤,现实打击之人。

活法,这也是从古至今每个人想解而又难以解开的疙瘩。就像书中有些人物不太为我们所熟悉,但作者从中挖掘出了有普遍意味的东西;有的人物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但越是这些人,作者越能挖出别人看不到或看到不愿说的另一面,正如序文中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通过密叶投射在霉苔上面的月光,只看到点点的碎影。他们或活得很有名,或活得很有趣,有的.令人哭笑不得,有的令人咬牙切齿,有的令人鄙视,有的令人崇敬,有的令人叹息。他们的为人、性格、奋斗目标以及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打上的烙印,他们的身体力行,无不使人感悟到,选择了什么样的活法,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什么样的命运。

作者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坎坷人生阅历的文坛老人反思历史人物悲欢离合、大起大落的命运,洞悉当今现实善恶美丑人生百态所得出的肺腑之言。本书选取了不同时期文人的生存选择与历史境遇,既有我们比较熟悉知的秦相李斯、魏帝曹操、文豪苏东坡、才女李清照、大诗人陆游、廉史海瑞,又有几乎被历史淡忘的、西晋附庸风雅的王衍、淹没在巨贪下的作为诗人的严嵩,等等。作者描绘了他们选择的不同活法和为人,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形象,启迪今人的人生思考。

《忐忑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篇8

1、那些忧国忧民之士,他们谈民生看法时,每吸引很多的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普通一民,自然都关注民生。但他们一谈国是,关注的人就少多了。

2、八十年代特流行的比喻是----亮左灯,向右拐。这无疑是将中国比喻为汽车了。意思是国

家理念分明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仍以宁左勿右进行控制,而在发展经济方面打破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超速行驶。

3、中国之改革历经三十余年风风雨雨,走到今天,无论国人有多少失望,不满甚至怨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退是退不回去了。

4、革命比造反复杂。改革比革命复杂。今日之中国,改革之复杂性,又如同“带着镣铐舞

蹈”。革命的一贯策略是借助群众运动。

5、对于所经历的坏事可以不反思,或曰大脑天生不具有反思功能,就个体而言,换一种思

维来想,简直同样是一种幸运。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是大的不幸、大的悲哀。换一百种思维还是。

6、而丧失了记忆的国家或民族会变成很“二”的国家或民族。它没有昨天、没有明天,只

有当下。没有昨天的国家或民族不可能思考它的明天;不思考明天的国家或民族不可能真的产生改变当下的行动。而这样的国家或民族的人,行尸走肉般的很“二“地活在当下,其状态与非洲草原上的角马群是差不了多少的。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只不过是对社会适应与不适应的本能的生存反映,而不是理性态度。

7、我的体会是----政协委员者,国家的复眼而已;重耳而已;社会观察员而已;警报员而已。

将民间实况带到两会上的民间良心的使者而已。

8、因而从前的青年,无论是农村里的青年还是城市里的青年,总体上共同缺乏的,最为缺

乏的,乃是人生的能动力。时代和社会本身,也便渐渐的失去了活力。青年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几乎完完全全是被动的,是彻底的服从与被主宰的关系。这一种关系一向的没有丝毫的松动。

9、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惠利,永远不可能像一锅炉加温的、是人的身体舒适无比的淋浴水,通过统一的莲花喷头遍洒在每个人的身上,而且可以有每个人自己来控制水温。

10、那些都叫“命运”。是如基因一样纯粹先天的人生因素,与时代和社会无涉的,也

是难以依赖时代和社会的扶持与幸运者们共舞的。只能靠自己后天对人生的耐受力和对磨难的坚忍,像战士一样而不是想这个世界的贵客和嘉宾一样实践人生

11、在新生的科技产业代替传统产业的转型期,失业是面积式的现象,就业是点式现象,而且科技产业所需要并择优吸纳的,必然是高知识结构青年。

12、归根结底----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可抗拒,其实意味着的是这样的法则----倘新的时代

人衍生出来了,他们解决他们和时代的关系的方式也是新的,不可抗拒的。他们与时代共舞向前去的能动力是不可抗拒的。

13、那些伟人和名人,也确有各自的污点和劣点。但是污点和劣点,并不能动摇他们在历史中依然是伟人和名人的地位。

14、一切人的一切政治思想和政治抱负,无不建立在帝王思想的基础之上。

15、马克思从来也不以世界各国“革命家”们的“革命理论家”自居。他一方面天才地

分析“暴力革命”的社会原因,遇预见“暴力革命”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以忧郁的而并非惊喜的目光审视“暴力革命”。

16、人企图侵犯对方利益却又一次次占不到便宜的话,便会以刮目相看的眼看待对方了

----这是人性真相,也是动物性真相。

17、日本的不忏悔,使它在日中关系中不可能彻底摆脱动物性,相对于中国,日本是小

国,而且中国又日愈强大,动物性是日本平衡内心惶恐的法宝。

18、文化在政治之上,自古如此,没有文化的人类根本就不可能产生文明,没有文化的进步也根本不可能有进步的政治。文化从来都和思想连在一起。丧失了思想力的文化根本就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力量。

19、文化具有抚平社会伤口、呼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但也有前提,便是全社会首先是

政治亦在自觉地或比较自觉地反省错误。文化往往先行反省。但文化的反省,从来没有能够代替过政治本身的反省。

20、文化对社会伤痛的记忆比一般人心要长久,这正是一般人心的缺点,也是文化的优

让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 篇9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纪录片硕士研究生

作品:2002年短片《红眼睛》 13分钟

2003年纪录短片《头发的故事》 21分钟

2003年短片《假钞》 5分钟

2004年短片《我怎样才能跳出格》 7分钟

短片《冬日阳光》 12分钟

纪录片《劳动号子》 66分钟

该片获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录像短片大赛最佳长片奖

入选第二十七届东京录影节

入选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展映单元

本片记录的,是一群来自各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市的谋生的农民工—他们处于城市的最底层。

城市的人们对他们有不同的眼光:经常见到公交车上人们对民工的嫌恶,当然也有很多“上层人士”对他们完全视而不见,社会学者们把他们称为“弱势群体” 加以研究,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人们把自己悲悯或关怀的目光投射到他们身上,艺术家们一边和他们“交流”,一边把他们纳入到自己的作品里面,成为活的素材……统统这些看法,用以对待他们,也用以照见自己。不管怎样,他们日复一日辛苦的工作,赚着微薄的工钱,怀揣着自己朴素的理想和追求。也许,他们更渴望的是人们能倾听一下自己的声音,甚至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一点比钱还重要。

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学者泰奥多·阿多诺曾说,能否让每个阶层的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标识着这个社会文明的程度。本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记录者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追求,记录了这个没有大众话语权的群体的一言一行。作者在题材选择、发掘方面体现出来的发现眼光和社会学、文化学意义上的思考,都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我们经常强调的媒体的良知,或者说公共频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让每个群体的思想都得到人们的认识和尊重,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但是你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就像本片导演自己说的,希望他们的想法被人们知道,也希望本片是途径之一。

现在有很多拍农民工的影片,有些作品也非常真诚,但似乎大家都陷入了一个套路,讨工钱、没工作、上访、孩子没学上等等,都是很惨的,光明的东西很少。但本片不同,首先表现在切入点上,《劳动号子》关注的是体现他们精神追求的活动,写作、排戏、唱歌等等,生活上的困境也没有回避,里面有的人没工作,卖血、试药、当群众演员,都是他们很现实的困难,但导演没有强化这些,而是更以此衬托他们坚持理想的可贵或是说一定程度上突出了这二者的矛盾,因为导演看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是真正的积极向上,而不是表面做样子。

另外,导演在处理全片的结构时看得出也下了一定功夫,看似时间的顺序,一个完整的首尾呼应式结构,其实里面穿插着很多调剂性的段落和场次,甚至是有一些小噱头在里面。比如出去看戏的一个小过场,比如三机对拍的那个段落,这些部分的加入使得片子张弛有度,结构存在变化。也避免了那种一说到民工问题就苦大仇深的惯性思维。

此外,片子体现出的记录者和被记录者之间的交流是很有意思的,二者之间有讨论、纪录者也不拘于出现在画面里,甚至还有一个“我们拍他,他也拍我们”的设计,这些都间接的体现了他们对于拍摄者的一种“观看”。

中国人的精神的读书笔记 篇10

作者认为,中国人的本性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几乎是完全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以说中国人是典型的“温良”,但今时今日,西方人口中的“温良”二字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贬义的味道。为此,我想借麦加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的颓废的、被的驯良。中国人的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即没有任何使诸位感到不快的东西。

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无处不在,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正是这种品行,中国人热爱和平,尊重值得我们尊重的万物。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发出中国的声音,读书笔记 篇11

1936年,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带着种种疑惑,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只为寻求国民党一再掩盖的真相,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西北革命根据地,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他用笔记录下一个个红军生活、行军作战、军事演习、生产、娱乐的场景,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各级领导人深入交流,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在书中,我可以感受到当年红军与共产党革命的艰辛与不易,红军的所作所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旧中国那黑暗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很艰难,他们住在简陋的房屋,屋内摆设简单而整齐干净,他们的饮食简单,伙食、衣着,一切开支的所耗资金极少,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导致消息被阻碍,无法与外界联系,资源严重匮乏得不到供应,而他们依然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积极乐观,无论条件有多么的艰难,他们始终坚持斗争、团结协作,共同攻克难关。他们有一种信仰,只要团结并乐观积极面对困难,就一定会获胜。

在长征中,在翻越老山界时,前有悬崖峭壁,后有追兵,红军毫不畏惧,依然在路上彼此开开玩笑,讲讲有趣的事情;夜晚,战士们睡在窄小的山路上,时常因寒冷而被冻醒,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他们依然自娱自乐,欣赏并赞叹着夜间山上的美景;整个队伍始终洋溢着乐观积极的气氛,这给整个军队带来希望,带来必胜的信心。

在攻打泸定桥时,面对眼前的铁索桥与对面的机枪手,他们临危不惧,团结在一起,拼尽自己的全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最终夺下了泸定桥。

这就是红军,拥有共同的目标,他们始终相信胜利就在那不远的前方,成功终将属于他们,团结起来就是最坚强的力量;他们乐观积极,认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困难一定会被攻克,道路虽曲折,但前途却始终光明。这是国民党军永远无法战胜的一支军队,这是一支正义的军队,这是一支必胜的军队!

红军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红军的种种精神如星星一般耀耀生辉。

积极乐观、团结一致的红军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新时代的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不移地牢记使命,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争取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垃圾焚烧让政府发出声音 篇12

垃圾焚烧不是垃圾处理方式中的唯一选择,但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大城市,焚烧可以节约90%的土地,对环境的污染也远低于填埋处理。垃圾焚烧已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在日本,72%以上都是靠焚烧处理发电,德国有67%是焚烧发电,荷兰、新加坡都在70%以上,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垃圾焚烧量最少的,也有42%。

垃圾焚烧发电之所以成为当今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根本原因是干净,具有极低的二次污染。其核心技术和主体投资是烟气净化。如,一个投资10亿的焚烧厂,其中有6亿在烟气净化上。净化程度比一般的烧煤(油)的锅炉都干净得多,因为垃圾焚烧发电的排烟指标比烧煤(油)的锅炉要苛刻2-5倍。

二、沟通体现政府执政智慧,有效执行法律的“第三方”监督

在我国,垃圾焚烧之所以遭到反对,一个原因是由于部分民众对垃圾焚烧不了解、一知半解,认为垃圾焚烧就是把固体污染转成气体污染,或少数人对政府和社会有不满情绪,借题发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与群众欠缺沟通,缺少正面宣传。

1992年之前,人们对一些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的认识不够,垃圾焚烧技术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过二噁英等致癌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但在发现二噁英的毒副作用之后,国外从技术上克服了此问题。我国的垃圾焚烧设备多是进口的,并且执行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二噁英的排放浓度仅为0.1纳克/立方米,相当于一支烟的排放量。技术没有问题,关键在于监管,这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方面。

我国目前有300多座垃圾焚烧厂,其中有的焚烧厂由于监管不力造成二次污染,造成对周围人民群众的伤害,造成群众的示威游行。运营企业为了经济利益,降低成本,可能会出现该装的设备不装,该用的烟气净化耗材不用或少用、以次充好等现象。建议政府尽快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对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严苛监管。

我国新颁布的环保法规定了“第三方监督”。国际上的“第三方”通常由三种人组成:一种是由周边市民选举出来的代表,一种是懂垃圾焚烧的专家,第三种是官员。这三种力量进厂监督,其规定非常细致,如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不能一起喝咖啡,不能抽烟,不能请客吃饭,更不能送礼,以防止被监督者收买监督者。要求监督者要独立、公正地监督。我国现在尝试了引入第三方企业来进行监督的形式。如何有效执行法律上的“第三方”监督,避免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使监管不到位或流于形式,目前还在努力探索之中,需要一个过程。

前几年,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与民众双方沟通不够,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宣传和沟通,让负面消息误导民众,导致出现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尴尬局面(全国30多个省市相继发生示威游行、抗议活动)。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与群众沟通交流,群众说的对的,政府应该认真采纳;群众说的不对的,政府应该让其知道真相。沟通是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80%的社会矛盾都可以通过沟通去解决。沟通也是凝聚智慧、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三、让产业化、社会化成为生活垃圾管理的共同原则

说到垃圾焚烧,源头还是垃圾的产量。大城市的垃圾围城并不是个案。现在提到垃圾处理,谈得多的是“三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我认为应该再加“两化”,就是“产业化”和“社会化”。这也符合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号修订),根据这部法律的规定,垃圾处理的总体对策应该是“五化”原则。

第一是减量化,不是通过焚烧减量,而是垃圾产生量就应该少。比如,限制商品包装,现在的垃圾从体积上来看,70%都是包装物,这个在国外都是限制的,都有法律规定,包装盒体积不能比被包装物即商品的体积大1/10,包装盒的价值不能超过商品的价值,包装盒的重量不能超过商品的重量。还有净菜进城,也会少产生很多垃圾,如东京八环路以内严禁毛菜进城。再有是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垃圾分类。主要是这五个方面,就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比如,东京垃圾量从1989年开始逐年递减,2013年垃圾产生量竟然减少了50%,那么收集、运输、转运、处理垃圾的负担大为减轻。可见,减量化为第一要务。为什么要把减量化放在第一呢?政府与其忍受巨额投资,大规模建设垃圾处理场,长期背负沉重的运营负担,就不如少产生垃圾。

第二是资源化。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尽量把它转化成新的资源,比如,将经过预处理的垃圾进厂焚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和供暖;有机质堆肥还田,可将北京市路边土质较差的绿化土提升为棕色的、松软的、大颗粒结构的、富有机质含量的绿化土,从而提高绿化水平和品味,等等。

第三是无害化。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不能产生污染,尽可能把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什么叫“最小”呢?国家有关于垃圾收集运输、转运和处理的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如果达到这个标准,就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填埋场,有规划选址标准,有工程建设标准,有技术设备标准,有操作运行标准,有环境污染控制标准。这五个标准都是为了无害化。

第四是产业化。现在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收集、运输、处理垃圾,道路清扫保洁,垃圾处理厂的运营,都需要通过政府招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由企业来运作。产业化既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也是2014年4月24日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的,其目的是引入社会竞争,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最终的受益者是社会。

第五是社会化。古往今来,每个人都产生垃圾,因此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个人应该对垃圾的管理、污染和防治尽一份责任,都参与到垃圾回收与处理的工作中来。但参与方式不应是挑剔和对抗,应该是密切沟通、真诚沟通、互相协商,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包括垃圾焚烧问题。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13

有一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土壤,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土壤的结构以及成分变了,品种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见,土壤对于品种的生存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社会比作这样一种土壤,把法律比作植根于该土壤之上的品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一定社会的法律都是产生于该社会特定的情形下,法律不能超脱社会,否则它就是虚无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一定社会的变化如改革、革命,也会推动法律的不断变化,以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解决新问题,否则它就是保守的、过时的;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也会促进一定社会的民主与法治的发展,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泥土培育了鲜花,落花化作了泥土,然后再一次进行生命的循环往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便也类似鲜花与泥土的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但是,法律与社会又不是如此简单的循环往复,不是对已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建设,它们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在更高一层的哲学角度上看,即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让我们来读一读费孝通先生著的《乡土中国》一书,以便更深刻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乡土中国》一书,由14个章节组成,更像是由14篇论文组成,每一篇都有中心,有论点,有论据,篇章之间紧密相连,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单看每一篇章,都是短小精悍的,都是浓缩的精华,可是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思想却不是字数能够限制的,这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思想的力量是无限的,但是人感受和体会到的思想是有限的,所以真知灼见很少,只能就书论书了。

城里人常说,你们乡巴佬怎么怎么,似乎“乡巴佬”一词就是对乡下人的一种蔑称。在城里人看来,乡巴佬们是土气的,是愚笨的,是顽固的。在我看来,土气可以理解为本分,愚笨可以理解为纯朴,顽固可以理解为对传统的敬畏。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部分。这绝大部分人口是靠天靠地吃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说,乡下人离不了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世世代代扎根在一片土地上,耕作、繁衍、生息,这便形成了乡土社会。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同,乡土社会求的是安稳。人们安居乐业,不愿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人也是要落叶归根的,不然中国古代也不会有那么多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了。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们比邻而居,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大家知根知底,彼此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而在都市社会中,你不了解身边人的根底,自然也谈不上信任了,这时就需要身份证来证明你生于何时生于何地,需要简历来说明你的成长经历,需要签字画押来确保行为的履行,法律的需要也就产生了——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在乡土社会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谈到公与私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整个社会的格局。在西洋社会中,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共同的。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

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这种社会结构的格局称之为“团体格局”。在乡土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范围的大小要依中心势力厚薄而定,具有伸缩功能。不得不让人感叹,得势时门庭若市,失势时人走茶凉。这种社会结构的格局称之为“差序格局”。

在团体格局中,每一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他们把权利和义务分的清清楚楚。在差序格局中,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天下”,由己及人,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如果是没有便宜可占的,就会落得个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话柄。贪污腐败就是这个问题,公家的就是我家的,我家的还是我家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只懂得享受权利,不懂得履行义务。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还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要了解西洋社会的道德体系,就要先了解他们的宗教观念。西方人信仰耶稣,在基督教的神话中,耶稣是童贞女所生,“亲子间个别的和私人的联系在这里被否定了”。在这一基础上才有了人人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等等。所以,在团体格局中,人对人得相互尊重权利,团体也必须保障个人的权利,为了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产生了宪法。

在乡土社会中,维系私人道德的是“克己复礼”,“皆以修身为本”,对亲属要孝悌,对朋友要忠信,对他人要仁爱。然而何谓仁,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以家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逐层向外辐射递减,是有差别的仁爱。“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他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孔子还宣扬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亲亲得相首匿”。可见,乡土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要看他所施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伸缩,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在弄清楚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标准才得以确定。法律不外乎人情。一个人杀了人,按理说“杀人者死”,但如果杀人者是你的父亲,你是可以帮他隐瞒的。这似乎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所以说,乡土社会是不重法的,重的是礼,“德主刑辅”,“明德慎罚”。

通常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法治与人治之别,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是传统。传统是世世代代经验的累积,不必知之,只要照办即可。然而,在社会变迁很快的时代,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效力很难维持。人们要合作解决新的问题就必须有力量来约束各人,这种力量就是法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行为的,不守法将得到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制裁。所以,法治与礼治是发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的。礼治社会不能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在乡土社会中,不懂礼,是没有教化的,是羞耻的;而在都市社会中,不懂法,是情有可原的,普通人很难知道法律的方方面面,所以法律成了专门知识,律师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乡土社会中,人们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打官司更是不光彩的事情。这与西洋社会的为权利而斗争有很大不同。西洋社会讲究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法官判案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问题,而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在我国,司法制度在乡村的推行不是单靠制定若干法律和设立若干法庭就能建立的。旧有的礼治秩序

被破坏了,新的法治观念不能深入人心,使司法制度的推行受到严重阻碍,法治社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再来看看乡土社会的政治权力结构。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将权力分为四种: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统治和时势权力。乡土社会中的权力既不是横暴权力的压迫形式,也不是同意权力的民主形式,而是介于专制与民主之间的长老统治,它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教化性的权力。这种权力在亲子关系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表现在长幼有序,对年长的人要恭敬、顺从。而在西洋社会中,民主政治是要尊重个人自由的,不是向权威的屈服和妥协。

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解释了法律与文学的关系;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篇中,诠释了法律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在“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中,说明了法律与政治的关系。读后让人获益匪浅。但是他并没有从经济的方面全面地分析法律与经济的关系,这是不足的。中国自古以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老死不相往来也似乎不是不可能的。在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中,还需要法律吗?或者说,在人们交往淡薄的社会中,法律的作用有多大呢?它是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工具吗?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文化作为社会这一土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法律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是自给自足的,是长老统治的,是尊重权威和传统的,人们依礼办事,要把西洋社会的那套法律观念不加以改进就移植过来,难免导致水土不服。这就使得法律在乡土社会的推行困难重重。中国要建成法治社会,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的固有模式和固有观念,使人们的伦理观念变成权利义务观念。那个时候,一个有法可依,依法而治的社会便产生了。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 》 篇14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费老笔下的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这个圈子具有伸缩能力,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能放就放,能伸能缩。这是自我主义产生的源泉,也是中国小农意识、自私自利产生的另一种诠释方式。中国人在国际友人眼中永远顶着“自私”的帽子,没有集体、国家意识,永远想着自己及小家的利益。因此他们只扫自家房前雪,他们为一己之利损害大家的利益,他们目光短促、心胸狭隘,他们不顾天下苍生只顾自己安乐。

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看客,这些看客在鲁迅作品中都以群像出现,是一批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落后的群众,居处在偏僻、闭塞、愚昧、落后的中国乡村,长期以来的封建意识的毒化和侵蚀,已积淀在他们的精神骨髓中,并在他们思想、心理、性格、言行中自然而非自觉地表现出来,于是他们愚昧、麻木、无聊、庸俗,于是他们集中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的劣根性,以及我们民族精神中的严重痼疾甚至于人类某些弱点,即安于命运,麻木顺从,既受人愚弄,又愚弄他人的性格特征。

费老先生在开篇就意识到,已经有一种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逐渐产生,在这里可以称之为城市社会。如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如火如荼,乡土社会确实在逐渐土崩瓦解。可尽管如此,乡土社会中的很多特性却残留了下来,并在城市化中畸形发展,这使得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基层民众都面临了很多困惑。最近“黄山门”事件愈演愈烈,复旦大学面临着严重的公关危机。事情可能不像网络舆论中所说的这么简单,但归根结底,广大网民还是在指责国民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费老先生笔下属于乡土社会的特性,在中国一流大学的学子们(所谓的知识阶层)身上出现。中国经济的崛起大家有目共睹,于是很多人开始称中国为“大国”,但大国绝对不能只是经济上的腾飞(中国在这方面也还需要继续努力),国家软实力、国民文化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大国就应该有大国的风范和气派,而如今中国依旧充斥着小农意识和小市民意识,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乡下人进城穿了套西装,脚下却依旧是双解放鞋,显得不伦不类。

《乡土中国》后半部分主要剖析了皇权、官僚、绅士的关系。皇权拥有至上的权力,是天下的拥有者;官僚并非天子的家门,并不和皇上分享政权,他们不过是臣仆、是行政机构;而绅士是退任的官员或官员的亲戚,他们没有权力但是有势力,他们在官僚机构的庇佑下虎

发出中国的声音,读书笔记 篇15

在回顾2011年的两国关系时,他说,“年轻人不知道我们曾经是什么关系状态。不记得是一个好事情。那时候是‘文革’末期,两国关系仅仅比战争好一点。”因此,两个国家的人民都应该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中俄关系状态。

2011年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都面临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针对诸多挑战,拉佐夫强调,两个大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发出共同声音。

投资领域合作空间较大

“我们双方在很高的层次上签署了投资合作计划”,拉佐夫说,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外国对俄罗斯的投资中,中国只占1%左右。他认为,中俄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还有较大空间。

他说,2011年从俄罗斯流失的资本可能会达到800亿美元。这与国际形势有关。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不够好。此外,则与当前的世界金融环境有关。

根据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投资公司( EPFR)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2月14日至21日的一周内,全球投资基金就从俄罗斯市场撤资4. 13亿美元,成为自200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投资者害怕俄罗斯会像2008年一样在国际经济动荡中表现脆弱。

具体到中俄合作中,拉佐夫认为有另外一个主要因素:中国投资者不太急于去俄罗斯投资。他说,中国的企业家比较倾向于传统做法,即买卖或者从俄罗斯输出矿产资源,然后在中国加工,“这是一个多因素、多方面的问题。两国已经签署了相互保护投资协议,两国政府也签署了投资合作计划。关键是企业之间的合作。在这里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在俄中双方境内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2011年中俄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进展是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于6月签订了新的双边本币结算协定,使中俄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了一般贸易,并扩大了地域范围。“个人已经可以无限度地进行卢布和人民币跨境汇款。两国的外币交易所已经开始进行卢布和人民币挂牌交易。”拉佐夫说。

此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九次会议上,曾提议“研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探讨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新方式;扩大本币结算合作,促进区域经贸往来”。此外,“金砖国家”之间也在积极推进本币结算,实现双方货币的直接汇兑。中俄两个大国的合作对此有着积极的表率作用。

拉佐夫还表示,两国在农业、渔业、航天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比较顺利。

他说,俄罗斯非常重视旅游合作。现在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游客来源国,到中国来的俄罗斯人已超过200万人。

中俄的共同声音越来越多

拉佐夫强调,中俄之间采取相互通报的立场,越来越注重发出共同的声音。他举例说,2011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表明了对于若干国际重大问题的共同立场。

9月,中俄以及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向联合国提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这份文件与欧美提出的一些网络安全或打击网络犯罪的公约、准则虽然有重合之处,但突出提出:不能将信息通信技术用于与维护国际稳定和安全的宗旨相悖的目的,强调网络世界的国家主权。

拉佐夫说,中俄还在外太空去军事化等多个方面存在共识,并且共同提出了倡议。这些问题目前在国际上都有不同声音。

“中俄在国际舞台越来越从一致的立场出发。”俄罗斯大使总结说,这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两国在“20国集团”、“金砖国家”、东亚分会等重要场合都进行了密切合作。

2011年对于俄罗斯的一件重要大事是经过18年谈判终于得以加入世贸组织,而中国媒体以及境外媒体近来都在热烈探讨中国入世10年的情况。“我们对这些评论总结很关注,莫斯科也会很感兴趣,有一些数据给我印象很深刻。”他说,现在中国是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普京也说要让俄罗斯成为第五大经济体。并不是说期待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而是要求俄罗斯提高自己的经济、社会成绩。”

“我们很愿意研究中国的经验。”他说,俄罗斯的专家也在发表评论,判断入世对俄罗斯的哪些行业会有何种影响,“在农业和其他关键领域,我们达成了5到7年过渡期。”

“俄罗斯和中国的专家都很关注经济发展,中国和俄罗斯也交换了看法。”拉佐夫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冲击比较大,但俄罗斯领导人和专家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会比往年好,“目前,俄罗斯黄金外币储备世界第三,财政预算比较平衡,所以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景是良好的。”俄罗斯希望把GDP增长率提高到6%至7%,2010年这一数字则不到4%。

石油价格方面的问题已全面解决

能源是中俄关系中的重要关键词。2011年,从石油到天然气,也传出过有关两国合作以及出现分歧的消息。

这一年的1月1日,自黑龙江进入中国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运营。该管道设计年输油1500万吨,最大年输送量可达3000万吨。但是不久,双方就原油在俄罗斯境内的运输费用出现分歧。

俄方认为,中方应该承担原油交易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在俄罗斯境内的运输费。而中方认为自己只应承担境内运输费。

拉佐夫说:“2011年年初两国企业之间在石油价格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全面解决。为期20年合同正在顺利落实。两国在天津合作、炼油量为1300万吨的炼油厂也在积极进行项目合作,该项目已经得到了中国批准,并纳入了‘十二五’计划。”

关于中俄天然气贸易问题,根据计划,将从中国新疆修建天然气管道运输俄罗斯天然气到中国。双方还可能在中国东北修建跨国天然气管道。

拉佐夫说,两国正在按日程继续讨论通过西线、东线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问题。“两个线路分别会达到每年300亿和38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卖家想卖得贵,买家想买得便宜,这是理所当然。关键是两国都有政治意愿。两国的运营企业已经建立了路线图,但是进度可能不会很快,因为每个步骤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双方是不是有严重分歧?我记得我们谈石油管道项目的时候,大家也曾问这个问题。我回答说,请大家放心,不要小题大做,把这个问题戏剧化或者政治化。”

他告诉本刊记者,“在核能合作方面我们也有很多成果。2011年我们完成了两个大的合作项目。双方已经把离心机工厂的第4期建设完毕,对实验快堆进行了能源起动。”

2011年10月11日,拉佐夫曾陪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前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参观中国实验快堆。公报说,双方领导人就中俄在中国实验快堆领域的成功合作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

实验快堆代表着新一代核电技术的进展。2011年7月,中国宣布自主创新的实验快堆并网发电。陪同这次参观的还有俄罗斯能源部部长、两位副部长,以及俄罗斯能源领域的企业负责人,显示了中俄两国在这个项目上的高层次合作。

“中国成为第一个在21世纪启动实验快堆的国家。我们在田湾已经启动核电站的1、2号机组,并进行商业应用,而且工作稳定。”这两台机组是俄罗斯在中国最大的核电合作项目。

上一篇:吕榕麟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下一篇:《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看心得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