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精神-读书笔记(通用8篇)
中国艺术精神-读书笔记 篇1
中国艺术精神
对于我们艺术生来说,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并不陌生,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任何有志治中国思想史的人必读的经典,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正文十章中,仅在前两章着重从哲学上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进行阐发,凸显出只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而在后八章则着重通过对汉以后的绘画与画论的解读,揭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对中国古代绘画与画论演变的深刻影响。书一个基本的意思,是说明庄子的虚、静、明的心,实际就是一个艺术心灵,艺术价值之根源。
那么对于艺术者来说什么才是所谓的“艺术精神”呢?在我看来,它应该是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功夫所把握住的心,实际上是艺术的主题。由庄子所显示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要是结合在绘画上面。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所形成的人生实际就是艺术的人生,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翻阅资料,对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言。
庄子虽说不言艺术,但却对中国艺术发展特别是最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山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名川数不胜数,其优美的山川景色,适合安顿人的心灵,因此古代的许多名人隐士寄居于这美景中。对于绘画,他们在忘我、丧我的状态下,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之间的“素朴之美”的影像来表现心中对山川那种空灵玄远的境界的追求,这又恰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纯艺术精神不谋而合。也就是在这种追求之下,中国绘画艺术摆脱笔墨技巧的束缚,达到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由此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自由。
老子“有无相生”思想及“虚实相生”美学理论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序”(《老子》第四十章)认 为有与无是可以相生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无相生”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后世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逐步从老庄哲学中引申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而进入“无声”、“无色”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境界。与之相关。“虚”“实”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虚实相生”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虚实相生”理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体以山水诗为例,在中国诗歌创作中,常化实为虚,“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四虚序》。山水诗中,也有许多虚实相生的范例。例如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江水共澄鲜”。诗人用浓墨重彩将乱流争趋,水天一色,云日辉映,绮丽清新的景色实写,使人如身临其境,令人身心愉悦,灵魂得到净化。然后,笔峰一转,用“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的大片飞白,表达了诗人观景后的感喟,虽未具体写景。却从“表灵”、“蕴真”中感悟到诗人对大自然神奇末测的造化之功的由衷赞叹。
这便是我在古圣贤著作里所了解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文化的从角度研来艺术究,艺将作为术道德与科、学相并的立三大文化柱支之一。他认为术最艺体现能出一全个整体个具所有的修和养所到的达人境生,界时也是同修养性身的手段中国传统艺术。徐复观先生并不擅长绘画,但其著作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究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然其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核,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人之所启,使我们这些后生受益匪浅。
中国艺术精神-读书笔记 篇2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 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
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 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 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 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 (米歇尔.瑟夫) 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 是一种骗人的巫术, 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 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 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 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 追求精神自由, 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 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论艺术的精神》, 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 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 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 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 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 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 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 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 (艺术家的) ——>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 (观赏者的) 。在这里, 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 感受1, 艺术作品, 感受2, 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 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 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 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 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 又也许是他抽象成果的宣言符号。这个巨大的三角形需要冲破的, 不仅仅是旧的“怎样表现”的向上的物理运动, 同时在内部的形式里也有着层出不穷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稳定结构。随着三角形的运动, 内部的结构似乎在一个临界状态开始动荡, 带着摇摇欲坠和呼之欲出的惊悚, 人类的精神终于出现了康定斯基所认知的“转折点”。在“精神的转折点”一节中, 蕴含着批判的影子, 康定斯基提出了他对于时代思想混乱的出路及自己的艺术理论基础:通神学, 并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内心。他标榜了布莱维斯基夫人的理论把梅特林克与瓦格纳作为了例证的典型从象征与重复的文学手法与结构等发掘了艺术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他所引证的伟大的艺术家之中, 有音乐家和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画家, 但无一不都指向了他所旨在阐明的艺术的内在精神力量即向上的, 冲破传统追求自由的状态。在“金字塔”一节中, 充满了康定斯基近乎豪迈的对艺术的展望“‘自我分析’可以把每门艺术和其他艺术区分开来, 它们之间的相互研究使他们的内在努力重新结合。每门艺术均有其独有的力量, 这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最后, 各门艺术的独有力量可以相互配合, 而这种配合终将导致我们现在可以展望的一门新的艺术——真正史诗性的 (monumental) 艺术。”
第二部分绘画
绘画是《论艺术的精神》中的第二个部分。这个部分可以看成是第一部分的理论实践。绘画是康定斯基在三十而立之后才开始追求和耕耘的艺术形式。在这部分里, 显然是康定斯基在此之前的, 对于艺术的无尽热爱和探索的一个总结性的结晶成果。这个部分分为以下几个小点:一、色彩的效果, 二、形式和色彩的语言, 三、理论, 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五、结论。看康定斯基的画, 我们不难理解这部分所诠释的内容, 像他提倡的“感觉”一样, 我们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他的画:丰富、跳跃的色彩, 绚丽的、仿佛又节奏的音乐感……在这部分或者描述或者解释的理论中就能更深的了解作者所言的理念。艺术是发自于人类的需要, 绘画“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对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而内在需要原则成为了超脱于非本质的、普遍存在和唯一纯粹的艺术标准和原则。在第一部分中, 康定斯基对于“金字塔”的理论揭示了他所理想的史诗性的艺术。音乐和绘画的紧密联系必会使绘画在抽象性上发展, 最终达到绘画构成的境界。在“形式和色彩语言”中, 有种种神秘的质感,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又蛊惑着抽象艺术蠢蠢欲动的情愫围绕着心理学和形而上构成了“纯粹结构形式”最终提出了“数是各类艺术最终的抽象表现”理论。“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艺术家要具有的三大责任:1) 他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天才;2) 他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与常人一样, 但他却必须用他们创造出一个精神境界, 这精神境界要么情节纯净, 要么掺进了杂质;3) 他的行为和思想是创作的素材, 他们将会对他创造的精神境界发生影响。从这种互动式的纲领下, 似乎隐含了康定斯基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在最后的“结论”中, 康定斯基表明了他的观点:“我们正在迅速临近一个更富有理性、更有意识的构成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 画家们将自豪地宣布他们的作品是‘构成的’——这是与他们根本解释不了的印象主义者的主张相对而言的, 宣布他们的艺术来自于灵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有意识的创造的时代, 绘画中的这种崭新的精神正与思维携手并进, 正在迈向一个伟大精神的纪元。”不得不说, 这是构成主义的宣言, 抽象艺术的先锋理论之作。
但是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 将自然主义的艺术、写实的艺术统称作“无目的的艺术”。这类艺术“是一种遭到阉割的艺术, 不可能有未来”。这种看法在现在看来的确是有些犀利以及“草率”, 毕竟按照一般美术史论的描述, 似乎抽象主义也被纳入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产物, 它具有他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不可比拟的能量放射性。作者特意强调艺术作品的精神特性, 这固然不错, 但是受到神学思想的影响, 并且不断地向外界阐述艺术应当抛弃其物质性特征, 将这种“丑陋”的物质性视为艺术创作中的最大的阻碍, 这种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太过于牵强了。不管怎样这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并在长时间内主导了康定斯基的艺术观点。
在作者的论述中一直强调绘画的“内在需要原则”, 并进一步对绘画的形、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特的解释。比如谈颜色, 他认为“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色彩是琴键, 眼睛是音锤, 心灵是绷满弦的琴”, 颜色经由视觉通道拨动心灵的琴弦。这在现在对于我们在色彩上的探索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且较为具体的说明“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之后康定斯基由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 又提出了“内在声音”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有三重含义: (1) 指人的感官感觉, 主要是视觉与听觉; (2) 用于绘画的专门术语, 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 (3) 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
按照美术史家的说法, 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由前期和后期之分。他的前期抽象作品的主题集中表现为骑士、万圣节、大洪水、末日审判、基督复活之类的宗教题材上, 画中仍保留着可以辨认出来的主题暗示, 隐含的形象引导观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和启示录幻象世界。由于画面上还保留着非常生动的形状和色彩的关系, 所以又把它称之为抒情的抽象。他的后期抽象完成于包豪斯学院教学时期, 画面的构成更注重绘画语言本身的独立价值和相互关系, 呈现出几何结构风格, 故又称几何抽象时期。后期抽象作品拆除了前期抽象画中的符号图像与自然图像之间的桥梁, 作为宗教幻象的前期隐性结构这时表现为观照时的“内心体验”。精神与宇宙的和谐, 救世主的幻象或者在总体观照中产生, 或者在形色关系中暗示出来。
康定斯基的一生经历了世纪转折期的精神危机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动荡, 他是带着明显的危机意识与改造现实的雄心从事艺术活动, 创立抽象艺术理论的。他的抽象画论, 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 主张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 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这些正是当时抽象画家集中探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形结构”等概念曾对二十世纪视觉艺术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今天回顾以往抽象主义运动时, 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 无论在绘画实践还是理论上都对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 拓宽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 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 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中国艺术精神-读书笔记 篇3
关键词:中国艺术精神;时代;文化;心灵;凝聚力
进行“中国艺术精神”或者叫“中国精神”的探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回顾在上个世纪中期在我国学界引起广泛讨论的“中国艺术精神”。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最权威著作毫无争议是徐复观先生在1966年推出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但是其本身却有着更加深远而且广泛的渊源。唐君毅先生在该书问世之前的二十几年就做过相关的研究。另外,唐君毅先生的老师以及后来的同时宗白华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而且其还将中国与西方的艺术精神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对比。后来,在五十年代,唐君毅先生与徐复观,东方美在台湾以及香港也进行了相关的交流与合作,此时大陆的李厚泽现行也进行了相类似的研究[1]。也就是说,我们要想针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首先需要跨越简单的唐君毅以及徐复观视野随后进行进一步的往前和扩展。我们需要看到,我们中国的艺术精神问题本身绝不仅仅在中国学术语境的内部进行产生和存在,而且也不仅是对于国外的相关学术概念进行沿用,其本身渊源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思想与欧洲的先进文化精神理念进行跨艺术和文化的交融[2]。因此,对于其进行研究和追踪就显得十分的具有必要性。
1.探析欧洲的“时代精神”论以及“文化心灵”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现代艺术理论的或者说美学的产生以及演变、发展都受到了欧洲的文化、艺术理论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总体上十分的丰富而且较为复杂。比如,Giovanni Battista Vico将艺术视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基本形式[3],并且在其1725年发表的著作《新科学》当中,通过“诗性智慧”以及“诗性历史”等相关的概念,力图能够阐明相关的主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次主张慢慢在整个欧洲形成了一种具有较强感召力的思想或者理论上的传统。在随后的的“西学东渐”時代当中,此思想开始逐渐的对于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起到启蒙的作用[4]。单纯的就“中国艺术精神”的相关问题来说,对于其产生以及发展具有最强推动作用的当术“文化心灵”以及“时代精神”两大理论。
与以上的两大理论进行比较和研究,真正带给中国的美学家更加深刻而且直接启示的是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的著作《西方的没落》,次数本身共有两卷,分别问世于1918年以及1922年,他认为每一种文化本身都有独特的“文化心灵”,其开创了在文化比较形态视角下的不同文虎形态本身的艺术精神以及全新的思路,其认为:民族文化的艺术形态与民族文化的心灵之间必须要相互适应[5]。但是,对于研究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专家学者来说, Spengler的独特其实主要在具体的文化形态之下进行具体路径的务实铺设:在不同的文化当中进行不同象征形式的挑选,并且在从中进行“基本形象”的挑选随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相信每一种文化本身都有自身独特的能够具有对等物或者对应物的象征形式时,我们可以运动其独特的象征符号来进行其自身独特意义的表达,最终会形成一种能够对于该种文化独一无二的选择。“每一种文化本身都与广延或者空间之间有着非常深刻的而且是近乎神秘的关系,并且需要在广延以及空间当中进行自身的实现”。目前看来,此种论断本身可能可能比较的武断,其有可能会对于没有一种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有一定的忽略,但是其却给予了最早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宗白华等研究人员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6]。
2.宗白华:中外在比较视野当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宗白华最为以其独特的“美学散步”的整体方式,在整个学术界获得了极大的推崇,虽然一直到1981年宗白华才出版其第一步论文集式的著作《美学散步》,但是宗白华对于“中国艺术精神”却早在其青年时代就已经开始起步。年轻时期的宗白华亲自的参与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当中,虽然宗白华数次的更换专业但是,其对于哲学却一直有着深厚的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宗白华曾经发表论文《萧彭浩哲学大意》通过该文来对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进行介绍,同时在书中他还提到了老子以及康德[7]。随后又发表了《康德唯心哲学大意》等一些列的相关论文。随后宗白华还参与了“少年中国学会”的筹备,并且在上海担任起了《学灯》的编辑,并且还发表了《问祖国》等一系列的新式。此阶段的宗白华,曾经住这样师法法国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帕格森,并且在其一片相对较长的论文当中对于文化自身的三种形态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区分[8]。
1920年以后宗白华在欧洲展开了为期5年的游学,并且在德国进行了美学以及艺术理论的转向研究。并且在画家徐悲鸿的导游之下欣赏到了罗丹的雕塑,随后宗白华到了柏林大学以及法兰克福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正是在那里宗白华认识了Max Dessoir以及Alois Riehl,由于彼时德国刚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Spengler所倡导的比较分析模型以及形态学的思想正处于大热的时期。而正是在那个阶段,宗白华自身的思想也产生了较大的飞跃,开始从“时代精神”开始往族群精神以及民族精神上面进行具体的反思[9]。
nlc202309081715
1932年以后,宗白华开始出现自身思想的急剧突破,由于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特殊阶段。正是由于此阶段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宗白华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分子在艺术精神以及文化精神上开始有了更加具有突破性的激励方式。并且提出了与群组性的文化心灵自觉以及艺术精神的表达进行关联的全新的思想。此时的宗白华已经从中西比较的美学事业当中去进行中囯艺术特质的反思性框架进行构建了。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一直坚信中国的艺术当中自然有其伟大而且又具有独特性的“中国心灵”或者说“中国精神”存在。但是其并不像西学那么成体系而且严禁,而是与中国一贯的“点到为止”的美学思想不
谋而合[10]。
3.徐复观:独尊道家“中国艺术精神”的基本观念
徐复观是将“中国艺术精神”进行明确的标注并且进行潜心研究的第一个人。其于1966年出版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在整个学术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87年此书开始进入大陆,随后经过多次的印刷对于整个大陆的学术界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11]。毫无疑问,徐复观进行“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是在宗白华以及唐君毅等人之后的,但是在其著作当中并没有对于他人的著作进行引述,就好像其他人多著作对于其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影响一样。细究起来,这无疑是非常的不符合整个学术界的惯例的,虽然我们不知道原因,但是我们从其《自序》当中可以发现,这为在后半生才决心弃郑从文的人,之所以选择“中国艺术精神”进行研究,仿佛像是其对于自身学术的“发现”一样[12]。
我们确实应该看到与其他人多额思想相比徐复观的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其研究都是基于“科学、艺术以及道德,是人类三大支柱”的大背景之下。而中国的文化在科学上依然不够发达,但是在道德以及艺术上面确实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3]。因此其进行《中国艺术精神》的撰写初中也就是了为了对于整个中国的文化当中的艺术支柱进行重点的阐述。
4.结语:“中国艺术精神”研究回望
从上而的论述可见,在这群现代知识分子内部,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毕竟有着不同,而这正是导源于他们各自的哲学立场及艺术体验的重心的差异:宗白华从中西比较美学视角出发,以道家哲学及美学为核心而打通儒道禅、标举时空合一体、崇尚生命节奏;方东美基于艺术乃“生命情调”的戏剧化表达及“哲学三慧”立场[14],建立了艺术性与道德性相互融通的中国艺术精神重建路线;唐君毅相信中国文化在本性上就是艺术的以及各门艺术相通相契,其原因在于中国人把艺术当作余事以及人的胸襟的自然流露方式;徐复观则选择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理想化形态,同时彻底否定儒家美学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的位置,这是“中国艺术精神”探究中的一条窄化路线;李泽厚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及艺术理论系统中输入和提升“意境”范畴之举,加上他后来的“中国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及“乐感文化”等概念,强调“儒道互补”的儒家美学是华夏美学的主流,这相当于鲜明地呈现出“中国艺术精神”探究的别一条路线。由此看,中国现代艺理论中的“中国艺术精神”探究呈现出丰富而各异的多元化路径。這表明,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了多种可能,无法也不必寻求唯一正确的解答。
通过对于以上学者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探索我们可以明确的认识到,此命题的最初提出以及探索的过程当中,蕴含了专家学者们在中国的违纪时刻,进行中国文化复兴的构建以及向往的整体意向。之所以将其举标为“中国艺术精神”,其实最早是来源于黑格尔的“时代精神”以及斯宾格勒的理论“文化心灵”等欧洲传统的思想感召的前提之下所形成的一种自觉行为。此种文化自觉本身的内涵主要为:在现代危机当中的中国可以通过自身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上的比重进而对于自身文化的积极价值来进行重新的挖掘。在此种文化自觉之心的基础之上,我们回头可以更好的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所蕴含的利于复兴的基本能量。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命题也就得以产生。我们在进行“中国艺术精神”的命题过程当中不应该仅仅的局限于内部的理论,而是应该基于中国现代的文化复兴而全面的去认识中国现代的整体文化复兴。
随着,“中国精神”以及“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等相关命题出现,并积极的指引,我们开始对于当前的背景条件之下的艺术精神以及中国文化进行进一步复兴的可能性来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为我们提供了比抗战时期远为优厚和充足的集体协作及媒介技术等综合条件,此时,我们的艺术创作与生产及艺术思想或艺术理论创造完全有可能追慕或跨越先辈的成就吗?值得深思和探索。无论如何,宗白华等先辈树立的“中国艺术精神”传统无疑应成为我们可以不断回溯的精神源头之一,尽管当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体系建构的特定需要才是其真正至关重要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析学史讲演录第4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德]黑格尔.析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3]宗自华.宗自华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4]德]斯宾格勒.西力的没落:第1卷[M].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5]宗自华.宗自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彭锋.宗自华美学与生命析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7]汤拥华.力东美与宗自华生命美学的“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7(1)
[8]力东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力东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9]力东美.中国人生析学[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 公司,2005.
[10]孙琪.店君毅刘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的发掘和发现[J].学术交流,2o12(6).
[11]孙琪.从“中国艺术精神”到“文学欣赏的灵魂”—现代新儒学美学话题的批评转向[J].孔子研究, 2012 (6).
[12]店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自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黄克剑.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唐君毅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4]力东美.生生之美[M].李溪,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人的精神的读书笔记 篇4
作者认为,中国人的本性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几乎是完全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以说中国人是典型的“温良”,但今时今日,西方人口中的“温良”二字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贬义的味道。为此,我想借麦加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的颓废的、被的驯良。中国人的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即没有任何使诸位感到不快的东西。
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无处不在,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正是这种品行,中国人热爱和平,尊重值得我们尊重的万物。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工匠精神》读书笔记 篇5
工匠精神是指制作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这不仅有制作人的手艺,还有人的情怀在里面。因为制作人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比如时间成本,慢工出细活,而这个慢工,多花的时间成本是无法衡量的,一个小时能够完成的活,可能他多耗费三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而这,消费者是并不认可的。还有耐心,还有专注度,这个消费者也无法理解,不能体会。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手工产品的价格如何界定?手艺好的,花了四个小时做成产品,是不是和手艺差点的,花一个小时做的产品同一个价位?就算消费者认可你的工匠精神,但是他不愿意付出这个价格,或者没有这个购买力,你如何生存?当工匠精神遇上市场精神,来个妥协也实属无奈!
当然,消费群体也分三六九等,高端消费群体不是没有,但是不多,这个在任何行业都是客观存在,也总有高端工匠在与之匹配,其他的人想挤进这个圈子,又有几个人能够成功?
消费者的消费都是量力而行的。没有几个人会说,我要支持工匠精神,而脱离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去付出高价。这样也不会持久。拿邓新华的话来说,就是消费者也会被淘汰。所以邓新华得出一个结论,符合市场需求的就是好的,没必要非得纠结于质量高端的产品。更关键的是,作为工匠,把目光瞄准更大规模的普通消费者市场,利用规模优势,可以快速提高普通消费品的质量。
当然,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有匠心。没有匠心的工匠不在此讨论范围。
[转]《工匠精神》读书笔记 篇6
[转]《工匠精神》读书笔记
《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作者:亚力克·福奇1.工匠有三个基本内涵: 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 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能够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对它的迷恋; 它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2.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工匠们可能不会有十分清晰的目标,但正因如此,他们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向往和热情。3.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托克维尔在1835年写道:“美国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它比其他任何国家更加开明,而在于它自我修正错误的能力。”事实上,面对极端困境时的乐观和勇气是美国人长久以来一直引以为傲的品质。4.表层工匠们通常大肆宣扬他们的方法、工作过程,以及他们创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而深层工匠们不在乎传播媒介,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改变我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5.富兰克林在传统和现代领域中都充满着工匠精神: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是个沉浸在实验中的业余爱好者,并且能够洞察这些活动中的精妙之处。他热爱探索,对好奇心的满足大大超越了他对这些发明的实用性需求,而在商业领域,他也非常得心应手。他经历的创新方式:不可预知、没有负担和不确定性。6.美国社会中的工匠精神并没有让我们失去与所做工作的物理联系,反而让我们坚信自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或实现任何自我设定的目标,正是这一理念解释了什么是成就。7.工匠并不只是那些拥有伟大成就的人。首先,工匠行为通常是极度私人和孤独的努力,并不惠及大众。其次,工匠行为的成果常常无法在短期内显现出来,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人们才能完全意识到它的社会影响力。8.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的集合。9.爱迪生非常相信巧合在发现新事物中的作用,并且认为发现虽然不同于发明,但也十分重要。“发现和发明是不同的,我不喜欢把这两者混淆起来,”他曾经说,“发现或多或少依靠巧合。一个人要去赶火车,走着走着他的脚踢到了什么,然后发现地上竟然有一个金手镯。这是他的发现,不是他的发明,他是准备去赶火车的,并不是去找金手镯的,但他发现了巨大的价值。”10.运筹学研究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人尽最大努力做好能做的任何事。系统分析强调扩大选择,哪怕这些选择根本不存在。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对梦想的许可。梦想一个民主的国度,她可以使自然的意志屈服从而实现自己的心愿。11.那些专注于初期创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会把重点放在现有的公司上,这是脱离直接资助工匠的关键一步。12.梅尔沃德努力通过高智公司来搭建桥梁,缩短创意和实现创意之间的距离。这家公司正如它的创建者梅尔沃德所言:“是对发明产品的投资,所以我们要么进行自己的创造,要么投资别人的创造。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我们都与发明的过程紧密相关。”13.工匠的本质就在于他们认为通过在已有事物上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14.英国科学作家马特·里德利(MattRidley)在2010年写下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带来文化的积累”,在我们当前网络化的文化中,“不同思想混杂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如果他所言非虚,那么财务造假造成的经济低迷就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狂欢。15.随着时间的推移,协作变成了工匠精神中至关重要的元素。爱迪生生活在现代技术启蒙时期,100多年后高级的创新通常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16.对于创新的不安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在澳大利亚,人们想要得到英国的教育体系和美国的创新体系;在英国,人们又想要得到美国的教育体系和德国的创新体系;在德国,人们想要澳大利亚的创新体系和日本的教育体系——每个国家都认为自己缺乏竞争优势。”17.疯狂地追求创新和新的东西会不断地与过去的创新者产生摩擦,这是美国工匠的一个优势。当创造一些新的实用的东西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它所包含的傲慢与谦卑——前人也许已经做过类似的东西。18.凯有一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19.核心问题是:首先,创新通常来自个体的愿景,只有全力支持个体的创新,才能完成新技术的早期开发。其次,管理技术创新风险和管理社会经济风险之间毫无关系。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公司的孵化器多么庞大,资金多么充裕,它仍然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20.我们要重新定义创新工作场所的概念,工匠和发明者可以与他们的员工一起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展现不受约束的人类思维过程,同时允许不可避免的问题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据正在进行的项目的特征来重新配置里面的摆设也很正常。这些工作场所应该有扁平化的结构:如果CEO坐在他的员工之间,不要感到惊讶;这并不是矫揉造作,而会有利于让每个人密切关注新创意的发展。21.毫无疑问,如今大多数的创新都发生在科技领域,但是我相信如果一个社会过度专注于追求某种独特的技术,就会丧失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思考的能力。我担心我们虽然成为了专家,却也成为了真正工匠的敌人。
试析方东美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探索 篇7
他认为生命的精神贯穿到宇宙万物之中,也包括着一切文化精神领域,他对艺术的研究也是以此为起点并且贯穿其中的。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探讨以生命哲学为根基,从艺术之源、中国艺术精神的哲学基础、中国艺术的精神表现三方面展开。
一、艺术之源
方东美认为生命实为“不断的、创进的欲望与冲动”,弥漫于自然,内在于万物,展现为整个宇宙的大化流行,具有“元体”的意义,生命是万物之源,亦是艺术之源。
他进一步从生命的特性上阐释这个问题。他认为,生命在空间上是一与多、体与用的统一。说生命为一,即生命是宇宙的本源,包容万类。生命之多,即生命分殊于各个具体事物之中,通过具体事物得以体现。在此,他的“生命”恰如孔儒的“仁”、老子的“道”,内在于万物之中,又依托于万物来表现。万事万物都彰显着生命之理,不论是天、地、人还是政治、宗教、科学、文化艺术都蕴藉着勃勃的生意,所以说生命是万物的本质,万物皆是生命的流行。
生命还是体与用的统一,即体即用。就体来说,生命是伟大的、无形的,可以涵容一切万有。就用而言,则指生命力之创生活动。方东美把生命之用所表现的普通生命之理,总结为五种要义即:育种成性、开物成务、创进不息、变化通几、绵延不朽,这五种要义正是从不同的方面谈了生命为创造万物的力。这五个方面也就是作为本体的生命向现实的落实,使人们感到生命之力的实实在在。方东美把生命作为宇宙文化人生的核心,并没有把它高高在上的供奉起来,而是通过五义使生命在现实中的作用生发出来,从而使他的生命哲学没有流于空洞的说教,这也是其高明之处。
从方东美的哲学思路来看,他认为生命是创造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力,宇宙万物都处于这一永不停息的创造和变化运行之中。艺术也具有了生命的特性,于是“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美就是生命的创造。他把艺术之源归于生命无疑是触及到了艺术中本原的东西,从艺术的起源来说,无论是情感论、模仿说还是巫术说,内在于其中的都有人类生命的需求,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的。方东美把艺术和生命紧密连接,不但和同时代的宗白华相呼应,而且对后学有着无尽的启迪。
二、中国艺术精神的哲学基础
他在谈中国艺术精神时着重考察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传统哲学的精神,认为二者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哲学基础。他说:“准宇宙之形象以测生命之内蕴,更依生命之表现,以括艺术之理法。”哲学“思想体系的成立同时又是艺术精神的结晶”。可见,方东美认为通过梳理中国人的宇宙观、哲学精神就可得艺术精神之内涵。
1.生生不息的宇宙时空
方东美以生命哲学统领一切学术,他认为中国人的宇宙时空也是一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中国历代思想者对宇宙也多持这种看法,他们不常用“宇宙”这词,而以天、地、乾、坤言说宇宙,以道、气、自然形容造化,他们眼中之宇宙是生生不已之大化流行。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天地含情,万物含生”。(《易经》)他们认为有一种普遍流行的盎然生意贯彻于宇宙全境,宇宙无一刻不在发育创造,无一处不在流动贯通。而且中国人的时间观念集中体现于《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正是在这通变之中,生命行健不息,生生不己,所以宇宙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运行之中。
当接受西方生命哲学的方东美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时,他迅速地悟到了中国人宇宙观中的生命精神。他明确指出了中国生生不息的宇宙时空观对艺术精神的直接作用。这种变易观念无形中正符合了艺术不断创新的本性。所以说:“这是一种最适宜艺术家式生活的理论。”这种生生不息的宇宙观内在于艺术家的心性之中,蕴含于艺术品之中,由此生发出来的必然是一种充满盎然生机的艺术精神。
2.中国的哲学精神
方东美认为真正代表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是原始儒家道家,他发掘了儒家和道家的生命精神。他认为儒家哲学的巅峰成就为《易》,它完成了一套价值中心的本体论,指出了宇宙生命的四大原理即:性之理、旁通之理、化育之理、创造生命之理。在这里,方东美无疑是把《易》的思想系统化了。而这个本体论的核心就是万有含生论,视自然、宇宙为生命洪流的弥漫贯注,天地万物、社会组织结构、哲学文化等一切本源于此。而儒家精神所宣扬的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如果说方东美对于儒家宣扬的是其创造生命之精神,归本于大易的生生之德,那么对于道家则是宣扬高瞻远瞩之生命气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方东美据此分析老子之“道”是蕴含生之理,他以生命哲学的思想来对比“道”,看到了“道”中蕴含着生之理,其实老庄的“道”的内涵是远远广于生命意义之上的,既有我们可以思议可以言说者,又有可以思议不可言说者,还有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者,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
由此可见,无论对于儒家、道家,方东美所把握到的是充斥其间的生命智慧、生生不息的精神,他说“中国哲学的中心集中在生命,任何思想的体系是生命精神的发洩。”与儒、道哲学思想同步,整个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创造精神正是这两家在哲学上所表现的精神。所以中国艺术精神必与生命的普遍流行浩然同流,充分表现这种盎然生意。
三、中国艺术——生香活意的生命传达
方东美谈中国艺术精神并不是仅仅从哲学角度进行,他也把目光投注于艺术领域之中。他认为这种生香活意的生命精神存在于艺术品之中,不论哪一种艺术、哪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一种盎然的活力,跳跃其中,颂扬宇宙永恒的生命精神。如汉代的浮雕雄浑厚重,有着博大生命之象,北魏的壁画飞舞腾跃,在和乐静穆中表达一种“动”,涌现无限生机。又如中国的建筑,飞檐回廊,生气往来,中国的绘画,笔墨纵横,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生动灵秀。在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中,方东美倾心于其中的生命的力,这并不是偶然,因为中国艺术中确实蕴含着生命的精神,这一见解无疑是指出了中国艺术的文化特性。
同时,他又指出中国艺术具有玄学性、象征性、表现性、妙契人文主义精神等特性。我们说方东美对中国艺术特征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这些特征说明了中国艺术不拘泥于形色,重意态、讲意境,更注重阐发艺术蕴含的精神意味,注重色相背后的宇宙共理,这个共理就是流贯于宇宙中的生命精神。在此,艺术成为人与人、人与宇宙间对话的媒介,生命意识也正是中国艺术家借艺术手段向世人传递出的终极信息。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艺术精神的生香活意的生命传达成为了一种必然。
综上所述,方东美认为中国艺术精神就是生生不息的盎然生机。关于中国艺术精神近些年在学界是热谈的问题,人们对此问题的思考都不同程度上指向了文化哲学,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或是皈依为儒家,或是道家,或是禅宗,或是儒释道三教圆融,各执一辞。然而,方东美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关注了这一问题,正是此领域的先行者。当然他对此问题的探讨更多的是源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的基础之上,通过反思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的力量,这种刚健、向上的生命之力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原因。方东美强调艺术精神的生命意识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通过对生命精神的抒发来唤醒民族的生命的力量。无庸置疑,对中国艺术精神中的生命意味的强调确实也触及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根本之处,不失为真知灼见,成为一家之言,这对于现代艺术工作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文化是多样的,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精神也应是多维的,除生命精神之外,中国艺术中还彰显着刚健、中和、天人合一、空灵淡泊等诸多精神,把艺术精神仅仅归于生命难免有失偏颇。
(史爱兵,河北大学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 篇8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1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回答了这一问题。与一般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他的这种思想,实际上超越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本身的区别,站在另一个高度审视法律的价值。因为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是普世的,虽然人们对公正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作为价值,公正应在法律之上,而不是相反。
一、“法的精神”——一个综合性概念,而非法律本身
对法律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并在司法实践中机械套用,这是司法工作者的初级境界。要深刻理解司法的最高境界,就要领悟“法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孟德斯鸠把自己的代表著作称之为《论法的精神》,其含义就是:“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最后,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追求司法的公正就要研究法的精神,而非法律本身,怎样做到把法的因素与社会因素有效结合、公正司法,是每个高水平的法官所要追求的境界。
二、“法的精神”与公平正义
但怎样理解其内涵,并能熟练运用法律于办案中,在当事人之间真正实现公正,在实践中是很难把握的。因为但凡裁判结果都是不可能做到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总会有败诉的一方。然而,努力做到裁判公正,却是法官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的规定很明确时,简单地套用法律进行裁判,一般水平的法官都能做到,这时法官只需将案件事实输入法律这部机器里,就可以输出判决书来。这是一般法官所想追求的结果,但这种结果绝不是一个高素质的法官所要追求的司法境界,因为这样做体现不出其应有的司法水平,也不等于就做到了裁判公正。尤其当法律规定不明确甚至存在漏洞时,如何在当事人面前实现司法公正,对法官来讲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体现其高超办案水平的时候。孟德斯鸠法律思想,对法律工作者理解司法公正很有帮助,因为他认为:“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有时候法律走过了头,而只染上了感情和成见的色彩;有时候就停下来,和感情、成见混合在一起。”可见,孟德斯鸠认识到法律经常会和感情发生联系,有时会产生冲突。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认为,法律不能走过了头,只从感情出发。凡是一流的法官,这时就像禅师一样,在努力追求一种境界,他要准确把握法律的精神实质,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裁判。
三、“法的精神”与严格执法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对法律制定太多的例外规定,实际上就破坏了法律的原则的规定,其结果后患无穷。他举例说明:“查理七世说,他获悉在以习惯为准则的地区,诉讼当事人违背王国的习惯,在一个案子判决三、四、六个月之后才提起上诉;所以他规定,除非检察官有舞弊或欺诈情事,或是有阻碍当事人起诉的重大明显的原因,当事人应立即起诉。”因为有例外的规定,结果当事人在30年后还在上诉。
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与情理相冲突的时候,执法者往往感到困惑和棘手,也最容易使其对具体而明确的法律规定视而不见,“制定”一个例外,以情代法做出裁判。这种自由裁量权的随意行使,实际上否定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是一种“衡平”或“正当背离法律”的方法。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严格依法办案的观念的联系十分密切,要做到严格依法办案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法与情的冲突。
情理因素要不要考虑?法官在裁判时肯定要考虑,但是坚持严格依法办案是首要前提,不能为了个别案件裁判合乎情理而损害整个法治的尊严。法官在遇到法与情冲突的时候,并非毫无良策,只有舍弃法律规定的机械运用,在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社会因素,才能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实属不易,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法官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需要法官拥有除法律之外的渊博知识,成为知识上的“贵族”;需要法官为追求公正的崇高理想,必须长期坚守自己的信仰,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成为道德上的“贵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对此作出了完美阐释。
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2《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它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为丰富。特别是它以独特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成为一部独具风格的资产阶级法学百科全书。
探寻和阐释法律的精神,是本书的中心内容,也是它对法理学的最主要的贡献。孟德斯鸠主张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他认为法律与国家政体、自由、气候、土壤、民族精神、风俗习惯、贸易、货币、人口、宗教都有关系,法律与法律、与它们的渊源、立法者的目的以及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各种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把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是法律的精神。因此,“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
(1)法律与政体的联系:首先政体如何与有无法治直接相关。专制政体意味着恐怖、专横和暴力,“既无法律又无现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君主政体虽由单独一人执政,却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至于共和政体,它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不待说是有法治可言的。其次,政体对立法权的归属有重要影响。在实行民主政治的共和政体下,“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在实行贵族政治的君主政体下,君主和少数贵族握有立法权。在专制政体下,则无所谓立法权。此外,政体对法律的繁简、法律体系、法律内容等,也有重要意义。
(2)法律与自由的统一。在法治国中行政权没有专横垄断的余地,因而只有在法治国才有自由。一个人只有受法律支配才有自由,我们自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法律之下。自由不是可胡作非为而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3)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论法的精神》在法理学上独树一帜的一个主要标志。孟德斯鸠非常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作用,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他认为,在拥有广阔平原的亚洲不能不实行专制,“因为如果奴役的统治不是极端严酷的话,便要迅速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这和地理的性质是不能相容的。”“在欧洲,天然的区域划分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法治和保国不是格格不相入的。”
炎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人们懦弱而不能维持自己的自由;相反,贫瘠的土壤和寒冷的气候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性格,使人勇敢、坚强而一心捍卫自由。所以,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首先要考虑这些因素。
(4)法律与其他事物或现象的关系。孟德斯鸠在分析法律与居民谋生方式的关系时说:“一个从事商业与航海的民族比一个只满足于耕种土地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范围要广得多。从事农业的民族比那些以牧畜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要多得多。从事牧畜的民族比以狩猎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那就更多了。”
《论法的精神》是资产阶级法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为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且也为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模式和原则,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它出版后当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风靡一时。本世纪初期它又被译成中文,在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中发挥了启蒙作用。
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3趁着暑假,我在读了孟德斯鸠的著名论作《论法的精神》后,除了谈一谈对《论法的精神》这本书的读后感,还会说一下通过这本书,我对中国当代政治建设的一些思考。
《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它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为丰富。特别是它以独特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成为一部独具风格的资产阶级法学百科全书。《论法的精神》是资产阶级法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为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且也为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模式和原则,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之一,同时也是法国资产阶级著名的法学家。孟德斯鸠以他辽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精辟的见解,通过这部著作详细的阐述了从皇权向人权转化的历史过程中,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与人的只有的精神,他以法律为基础,以详实的资料和充分的论证,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完全新式的社会蓝图,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决定人类命运的将不再是某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一部代表了人民利益的法律;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行政、立法、司法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没有一个机关会拥有无限大的权力;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将不再是臣民,他们将成为社会的公民,而公民的权利是被得到充分的保护的。
《论法的精神》一书反映了当时处于社会下层的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对于政治与经济的愿望。全书在政治理论上极力主张建立相互制衡的三权分立。法律与各种事物的关系,刑法和民法的理论,以及立法的理论。孟德斯鸠认为法由事物本性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由此将法律分为人定法和自然法,提出了立法应与政体相互适应的原则。并且讲述了法律与防御力量、进攻力量、政治制度自由、公民自由、气候、土壤、贸易、宗教习俗、货币等各种事物的关系。全书在经济理论上认为私有财产权是人类的自然权利。
在地理环境决定论中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应当考虑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和人们的性格、感情有关的这些因素。该书首先讲述了政体对立法权的归属有重要影响。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有无与法治有着直接关系。专制政体意味着恐怖、专横和暴力,既无法律又无现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所以在专制政体下,根本就无所谓立法权。君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相比虽由也是单独一人执政,却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所以君主政体下,君主和少数贵族握有立法权。至于共和政体,它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但并不等于说就是有法治可言的。但是有一条基本法则,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共和国的人民的权力是相对平等的。三种政体对法律的繁简、法律的体系、法律的内容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探寻和阐释法律的精神,是本书的中心内容,也是它对法理学的最主要的贡献。孟德斯鸠主张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他认为法律与国家政体、自由、气候、土壤、民族精神、风俗习惯、贸易、货币、人口、宗教都有关系,法律与法律、与它们的渊源、立法者的目的以及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各种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把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是法律的精神。因此,“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世界万物是由一个最根本的理性的存在。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以及存在物彼此间的关系。万事万物有着最根本的联系,即规律,而法的精神就是这种规律和规则,其精神就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间的关系中的秩序规则。该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为了探讨人类生活中的规律即人类生活中法的精神。因为人作为智慧存在物,总是不断违背上帝制定的规律而更改自己制定的规律,作为社会动物,总是忘本和忘记自己,由此需要宗教、哲学以及法律来督促他们尽责。
三权分立学说是其思想核心。他提出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分权理论,认为三权相互制衡,才能保障公民的自由。三权分立原则作为一种学说,最先由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提出。《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洛克的分权学说,主张“必须建立三权分立的政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国家。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他还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说明各种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指明立法机关由两部分组成,可通过相互的反对权相互钳制,立法机关的两部分都受行政权的约束,而行政权亦受立法权的约束,彼此协调前进。
如同他的著作所说“当我一旦论证了原则,人们便将看到法律从原则引申出来,如同水从泉源流出一样”。他的分权说并非空洞的政治理论,而是顺应时代的步伐,提出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纲领,其实质在于“阶级分权”,这在当时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三权分立就是为了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防止某一国家机关或者个人的独裁和专制,从而保证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在国家生活中,它大体发挥了以下几种功能:一是区分功能,二是平衡功能,三是制约功能,四是补救功能。当三种机关中的某一机关在行使权力不当招致社会不满时,其他的机关可以行使权力,挽回影响和损失,从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正确认识三权分立的性质以后,就会发现它与我国奉行的“民主集中制”并不矛盾。
看完这一部书之后,猛然清醒了许多,对于世界,特别是人类世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明白了原来人类社会也会存在一种普遍的真理和理性,这种理性和真理只有在一个健康的土壤中才会真正茁壮的生长。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阳光,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用自己的一切去培育出这种健康的土壤,让我们自己也可以在孟德斯鸠几百年之后得到我们自己的理性果。
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4“法是源于事物性质的必然联系。”读《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开篇的第一句话。世间万物都有自己要遵循的法则,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法律。上帝创造世界,保护世界,熟悉世界,是因为他制定了规则,是因为他有智慧和权力。而“造物主”是人类的信仰,是希冀。所以,在这个世界之外如果要创造另一个世界,那这个世界不是永恒不变,就是灭亡。创造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和法则则是维持它运作的基本条件。
规律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规则,这个世界将无法继续存在。在法律创制之前,就有了公平的关系。如果说人被成文法所规定的外,就没有公正了,那就是说,在圆还没有被画出之前,所有的半径都不相等。人在制定公正的法律之前,公正就已经存在并以确定了关系。但是不是说只能世界和物质世界管理的一样。同时,在兽类和植物相比较,兽类由于生理快感的诱惑,保持了它们的个性。所以,它们并不是完全地遵守自然法律。兽类没有人类的`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优点。兽类没有人类所拥有的希望,也就不存在有期望。没有期望就失望,就不会有忧虑和恐惧,也没有烦恼。同时,没有欲望,它们就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对它们来说欲望只是为了繁衍。
自然法,顾名思义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的法则。不是人类而经营,是源自生命的本质。自然法使得人类的脑海里树立起“造物主”的概念。是让人类获取知识而不是有多少现成的知识。在远古时期,人类会出去觅食,是自然法的原则;遇到危险想要逃脱,是自然法的规则;畏惧大自然,是自然法的规则;诱捕小动物,逃避大动物,是自然法的规则。而有了社会以后,人类置身于社会,彼此平等的观念逐渐消失,争斗开始。每一个国家拥有自身的力量,而国与国之间又想要得到彼此的东西,这样战争就出现了。战争出现,伤害的不只是人,还有基础设施。然而战争总要被规避,总要完结。就这样,为了减少伤害,人类制定了法律,规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准则,与其在伤害中疗伤,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伤害。
在这其中,意志是很重要的连接方式。意志的一致性使得个体力量得以联合。法律的力量得以连接。而支配人类的行为的的法律就是人的理性。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否有危害他人的行为,能够替人着想。就能真的做到守法。而国家的法律还应该和自然状况相连接。但是他们彼此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而政治法和民事法也没有分开的必要。法律的精神不在于它在哪一个领域,而在于他说产生的影响是否能够够真正的使各个事物涉及其中。使得其互相相依,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人的行为。
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5《论法的精神》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集大成作品。也是世界法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法学著作。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我读了这部著作觉得受益匪浅。
本著作共分为六卷三十一章,在第一卷中主要是在阐述法律与政体的关系。著者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了法律的定义、法律和政体的关系、政体的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原则。在他看来主要存在三种政体: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紧接着他又在书中阐释了各个政体与法律的关系,例如他将民主政体分为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然后又分别将他们与法律的关系进行详细地阐释。在这当中他无情的鞭挞着封建专制并赞扬了民主的制度,可见这位著名启蒙思想家是多么的向往民主。他在这一章节中说民主政治的国家有一种强悍的原动力——品德。
并且称民主国家中的执法的人要遵从法律并且承担责任。这些都在证明着这位启蒙思想家的伟大之处,他能够准确的总结民主政治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也引入了法所不能调节的范围比如品德。在这一卷之后的几章孟德斯鸠又阐述了教育法律与政体的适应,立法与政体的适应,各种政体原则所产生的结果与民法、刑法的繁简,判决的形式,处罚的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政体原则与限制奢侈的法律、奢华以及妇女身份的关系最后概括总结了三种政体的腐化。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政体原则与限制奢侈的法律、奢华以及妇女身份的关系。在这一章中作者阐释了奢侈和奢华的由来,即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的存在,这一观点的提出让我不禁感叹这位思想家竟具有如此的前瞻性和令人惊叹的智慧!而且在这之后这位大思想家还就中国限制奢华以及奢华之后的后果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中国人口规模十分之大,所以奢华在中国十分可怕,中国的君王要求臣民们男耕女织去做一些生存之必要之事而非去做一些供人享乐的工艺。他还在其中提到了中国历代君王灭佛之事。此外他还指出历代君王无不是从艰苦起家夺得江山而最后也都以骄奢淫逸收场。他广泛的知识让人不得不钦佩而且概括的也非常准确,即使是现代的史学家也是这样分析当时中国的情况的,而作为那个时代的孟德斯鸠就已经可以透彻的分析这一问题了,所以他的美名才可以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在第二卷中著者首先论述了法律自由的相关问题,然后紧接着又引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种权力的关系,并且还引入了英格兰和罗马法实行三权分立的教训详细阐述这三种权力之间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作者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关乎国家政体的巩固,以及民众、社会团体、政党等社会阶层政治自由是否得到保障的重大问题。(读后感)在这一卷的章节中著者详细阐释了国家与防御力量、进攻力量,其次他还阐释了自由和民主的含义。他解释说在有法律的国家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求人们做应该做的事,不强迫人做自己不需要做的事。这一解释恰好契合了现代国家中立法时遵循的自由的理念,让我读了之后不禁要感叹伟人具有如此强大的智慧,思考问题竟如此全面。在此卷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著者关于三权分立的阐释,孟德斯鸠也说自己总是离不开罗马,他在说三权分立的时候又一次的提到了罗马,不仅仅论述了罗马的三权分立的制度而且还说明了罗马国王被驱逐后三权应如何划分,并说四种东西影响了罗马的自由与民主:一是贵族独占了宗教、政治、民间和军事上的一切职位;二是执政官拥有过大的权力;三是人民受到欺辱;四是人民在选举中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其后他又详细地论述了罗马的这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方面的具体制度。这些就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三权分立制度,让后世的人受益匪浅。
在第三卷中作者引入了一个十分新颖的关系即法律与地域和气候的关系。这在我们看来甚至是有点可笑的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首先他说明了气候对人的影响例如对人的性格、人们的宗教信仰、立法者对于人民的信任等等。并在其中批评了印度人由于炎热而追求“不动”,认为这种懒惰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而立法者也总是无法克服这种气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一观点我一时不置可否。但是在我看来气候固然是会有一些影响但不能断然的下结论认为气候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这样的观点有些主观和片面。
另外作者还提到了中国,他给予了中国君主鼓励耕织的举措以高度的表扬,认为这种制度可以鼓励人们进行劳动从而避免了懒惰这一问题。另外作者还认为气候会影响人的性格、饮酒习惯、疾病、两性关系甚至在立法方面都有影响。在这一卷中我觉得有一章让我觉得很奇怪但又忍不住细细读了,那就是第十八章土壤性质与法律的关系。法律是人文科学中的东西,而土壤则源于自然,是天然形成,二者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十分费解。
首先他纠正了大家的传统观念即土地肥沃的地方应该有更多的人居住,他认为越是肥沃的地方就越是会有人来侵略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贫瘠的地方居住。另外作者还认为贫瘠的土地会让人更加灵巧、更具有智慧、更具有勇气,会在战争中表现得更加的勇猛。他还说精于法律与各民族的谋生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从事商务和航海的民族比一个仅限于耕种土地的民族需要更广泛的法律知识。从事农业的民族比那些以放牧为生的民族需要更多的法律知识。从事放牧的民族要比以狩猎为生的民族需要的法律知识要多得多。我不得不说看过了这些记述之后我确实认同了孟德斯鸠的观点,这一次是伟人的独特的观点与思考问题的角度让我折服了。
在此之后的四五六章我只是大致的阅读未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仅仅是只言片语间也让我见识了很多东西。在第四五卷中作者论述了贸易、人口、货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这些几乎涵盖了所有影响法律制度的因素并且还进行了详细地论证,举出了很多实例来证明他的观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宗教的论述。
在第六卷中作者从欧洲的立法实际和法律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正确的制定法律的方法。如他详尽的记述了罗马法中继承法的起源与变革、新西兰民法的起源与变革等等。最后也是在证明着自己的观点即三权分立制度和法律的相关制定方法。
其实纵观全书我们不难看出来,孟德斯鸠未能完全摒弃封建制度,他的观点趋向于将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相结合,另外他也未能在立法方面脱离宗教。他认为宗教可以在法律中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这些都成了他日后研究以及观点的局限。
【中国艺术精神-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简论06-08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个人书评09-08
希利尔讲艺术史读书笔记07-08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师生沟通的艺术》08-10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15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05-10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06-04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07-26
学习中国梦读书笔记12-19
中国艺术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