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共8篇)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篇1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根据省市教育技术工作要点,根据区教育局开展“加快镇海教育现代化发展,全面建设教育品质先行城区”活动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区教育发展的大局,转变教育技术装备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应用管理,突出工作创新,2010主要工作总结如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一、做好省教育强县(市、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优秀区“教育技术装备”部分创建工作
1.整理资料16份。整理自2007年以来的区域教育技术规划、工作计划及总结等材料。
2.拟发文件、通知3份。《关于开展省级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关于全面推广应用浙江教育资源网的通知》等。
3.12月1日至9日,组织开展了全区教育技术装备专项检查工作。区教育局督导室、教研室、镇海教师进修学校、以及有关学校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检查工作,区教育局教育条件装备站组织协调中学组和小学组,对全区27所中心级以上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专项检查,并撰写《镇海区教育技术装备专项检查工作报告》。
二、加快教育信息化工作进程,全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1.研究镇海区教育系统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完成IDC机房建设。
2.10月25日,镇海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应用研讨会议在骆驼中心学校召开。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标志着镇海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应用研究项目在全市率先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寻求新的突破。
3.起草《“智慧教育”——镇海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4.推广应用《浙江教育资源网》。全区1457位教师完成了《浙江教育资源网》的实名注册,9所中心幼儿园224位教师加入了浙江教育资源网教师实名数据库。
5.加强交流,研讨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4月15日、29日,嘉兴市嘉善县教育局、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共计36人分别率团考察我区数字化校园建设。积极参加《宁波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十二五”规划》。
推荐骆驼中学参加长三角三地网络结对学校联动会议。骆驼中学成为“长三角千所学校网络结对活动”首批试点单位,与上海市控江中学、无锡南湖中学成功结对。
6.积极推进应用,组织参加各项教育技术评选(竞赛)活动。
(1)在全国及全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表彰及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0年10月19日,中央电教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表彰及应用成果展示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教电馆102号),镇海区教育局教育条件装备站获组织管理先进单位奖,古塘中学陈敏老师的作品《数学中的动态问题》获二等奖,罗玉兰老师获优秀培训者奖。
在全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表彰及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我区共有9件作品获“教学应用优秀成果奖”(全省74件),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4 件;镇海区教育局教育条件装备站获“组织管理先进单位奖”,古塘中学获“教学应用优秀学校奖”、罗玉兰、陈慧君两位老师获“优秀培训者奖”。
(2)组织开展区第十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和第十届教师自制多媒体软件交流评比活动,部分师生电脑制作作品选送至盛市参评,成绩显著。共获省级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11件,优胜奖4件;市级一等奖4件,二等奖17件,三等奖11件。其中,仁爱中学“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项目代表宁波市参加第七届全省中小学生智能机器人比赛获第一名,并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赛,获第三名。
(3)我区在第七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奖评选活动和2010年浙江省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中获佳绩。骆驼中心学校的“绿洲电视台”获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全省共6家)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台一等奖(全省共3个),总计各有9个在全国、全省获奖。
三、营造读书氛围,深入开展2010的“书香校园”工程
1.9月15日,组织召开了镇海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作会议。全区各直属学校(含幼儿园)的图书馆分管校长和图书管理员近60人参加了会议,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介绍了镇海区启动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的背景情况,总结了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工作,对2010年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工作报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会议重点介绍了本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的100万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布置了区图书采购专项经费的采购任务、采购方式等。
2.10月28日,“明州大讲堂”在炼化小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挪威卑尔根大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作主题为“亲近南北极”的科普讲座,全区中小学校分管科普工作校级领导、图书管理员、中小学科学教师及炼化小学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3.7月9日,举办首届镇海区中小学“书香校园”读书夏令营活动,来自区内三所学校32位师生代表参加了在大学园区图书馆举办的为期一天的夏令营活动,活动受到省市领导关注。
4.开展镇海区2010年中小学校书香校园学生读书征文、优秀阅读指导课例和图书馆管理与应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5.成立全省首家中小学图书调拨中心。11月29日,镇海图书调拨中心开馆仪式在镇海教师进修学校顺利举行。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向镇海区教育局教育条件装备站进行了“镇海图书调拨中心”授牌,这标志着镇海在全省县区级单位首家成立了中小学图书调拨中心。
6.加强与大学园区图书馆协作,共享图书及数字资源。组织专业培训一次;网上推广应用《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一次。
7.组织考察学习,逐步提升学校图书馆建设理念。先后组织8所学校、20余人赴嘉善县、江东区考察图书馆借阅一体化建设。
四、加强教学设备管理,改善教育装备专项经费预算,做好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工作
1.加强全区教育系统的教学设备管理,拟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镇海区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的通知》(镇教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篇2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电化教育经费和装备经费的逐年增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监督保障措施,使所投入的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二、组织开展教育技术培训与国家级、省级电教课题研究,使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水平得到快速提高,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到目前为止,全市有20多所中小学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和电化教育示范校,多次举办了省市两级电化教育示范校开放日活动,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参与并完成了“九五”、“十五”电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按照课题进度进入结题阶段。2009年白城市教育技术装备处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三、多次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中小学电脑制作、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和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历届活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深入,并有100多名参赛师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的相关活动中获得奖励,全面提高了中小学师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
四、贯彻落实新标准,抓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中小学实验室建设规范》的要求建设实验室,增加资金,统一标准,在注重功能与实效的基础上体现科技的进步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分挖掘和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定期举办实验员培训与考核,保证每所学校都有专职实验员持证上岗,使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五、抓好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与应用。重视学校图书的供应、配备和图书馆建设管理工作。切实把好图书配备的质量关,改善图书馆藏书结构,保证藏书数量、提高藏书质量。把图书馆(室)的配备管理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六、坚持把自制教具工作做为推进本地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到目前为止,全市共举办十届中小学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和一届幼儿园自制玩教具评选活动,收集优秀作品近1000件,有数十件作品在国家级和省级评选活动中获奖,部分作品已申请专利。自制教具工作对推动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提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在全市广大师生中达成共识,自制教具活动已成为白城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教育科研的重要成果之一。
七、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配备与管理,着力做好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和研究工作。按照《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市于2003年启动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截止2008年底,共有758所学校完成工程建设,其中建设模式一学校535所;模式二学校109所;模式三学校1 14所,总投资2000余万元。目前全市“农远工程”覆盖率已经达到100%,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信息技术教育网络。优质资源的引入对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八、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多年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紧密围绕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相继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等,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全市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通过信息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技术装备评优和相关评选等活动使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把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入了新的阶段,彻底改变了我市电化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落后局面。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篇3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以下简称《装备史》)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2010年10月,该课题正式上报申请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2011年7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装备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CA110188)。
《装备史》立项是我国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装备史》的编撰可以全面总结回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地位、规律、作用,填补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开题会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编撰《装备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项目内容与组织
核心概念界定
《装备史》研究是教育装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历史及关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教育装备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是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人工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或者可更加具体地表述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教具、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按照目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率(年增长率为8%)计算,到2012年教育经费中央投入就会达到1.6万亿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教育投入必将大大增加。
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相关数据。2000~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装备投入2 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亿元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1 200亿元,平均每年100亿元以上;职业技术教育装备投入每年100亿元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随着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局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作用。教育装备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将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展现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全面反映教育技术装备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可为决策者提供对中国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作为学科,教育装备学已经形成和发展近10年,并于2010年正式列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由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必要内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已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既彰显出党和国家对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反映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领导同志不断转变观念,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格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各级领导同志、专业技术人士、众多企业勇于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科学发展理念。
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展现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重温改革开放30年党中央深谋远虑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的深刻背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并由此上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包括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具体工作实践,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具体地记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明晰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重要地位,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已成为教育大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向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从简单教具到高科技装备,机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数十万、年投入数百亿规模的专业化体系,表明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技术进步,投入增加,行业规模扩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在教育部网站上尚未有完整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信息公开,仅公布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的信息。在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上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千条搜索结果中,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条目,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类似研究工作,仅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但是这仅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部分历史资料,而且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本身的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全部情况尚需填补空白。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规律,发现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科学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教育装备实践发展变化史;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史;教育装备体系的构成、沿革和发展史;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史;教育装备与教育均衡发展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史;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装备建设与配置史;各类功能实验室及各学科教学装备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装备研发、生产的转变史;教育装备标准化史;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史;教育装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史等。
研究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在全国各省按时间、地点、事件、关键人物、可靠数据调研和记录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相关分析;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政府档案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确定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遵循史学研究客观、系统、联系的基本要求,时间大体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33年3个历史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
组织形式
采取三级课题组的形式(核心课题组、分课题中心组、子课题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数据库,将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吸收进来,发挥各自优势,为研究工作做理论和技术支撑。共15个分课题,在开题会议期间进行分工,由分课题中心组认领任务,组织实施。
项目组构成
核心课题组(一级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兴植
课题主要参加人:夏国明、王长毅、王兴乔、艾伦、钟元生、张杰、施建国、何智
总顾问:主管过装备工作的部领导
顾问:王富、刘济昌
15个分课题中心组及负责人
分课题一: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综述(王兴乔)
分课题二: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艾伦)
分课题三:教育装备管理及实践研究(罗一华)
分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哈达)
分课题五: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张永昌)
分课题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施建国)
分课题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发展研究(陈峥嵘)
分课题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装备建设(陈建平)
分课题九:新时期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配置体系的转变(郭金宝)
分课题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张杰)
分课题十一: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高教部分(李万德)
分课题十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职教部分(李瀛)
分课题十三: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沿革(张晓凌)
分课题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加强各类功能实验室/教室建设(杨立湖、何智)
分课题十五:世界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情况(王长毅、薛鹏)
分课题与子课题项目组详见课题分工。
课题进度
2011年7月前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研究计划;
2011年10月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各分课题分工,贯彻研究计划;
2012年3月底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各卷的三级目录;
2012年12月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的30%;
2013年10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统稿;
2013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配套经费支持。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同志于2011年11月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上的发言摘要整理。)
教育技术装备自查报告 篇4
一、组织领导机构健全
1、行政上有明确分工。指定总务处刘松虎主任分管教育技术装备。
2、成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金红专校长任组长,刘松虎主任、陈森副主任任副组长,组员有蔡文中、纪根林、曹来根、陈海俊、王宝珍。
二、硬件设施
我校现办学规模为8个班,299名学生,占地面积17600平方米,校舍面积2660平方米,学校的硬件设施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细则》汇报如下:
1、关于专用室设置。专用室设置在种类、数量上基本符合要求。学校现有网络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与音乐室共用一间教室、科学实验室、科学仪器室各一个、篮球场2片、体育室1个、学生阅览室1个。
2、关于实验室装备。科学实验室能按照省Ⅱ类标准配齐,问题主要是对照实验室通用要求,在个别室的供水、供电、通风配置上存在不足,实验室未按规范铺设强、弱电线,无总控电源,无音频、视频信息接口,配电源实验桌不标准,实验桌缺排风装置和防酸碱、阻燃面版。
3、关于信息技术装备。现有网络教室2个(TCL电脑50台、龙芯电脑45台、交换机2台),建有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广播音响系统,为日常教育教学需要提供了便利。存在问题:校园网络系统缺管理平台、存储器、防雷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控制室面积狭小(不足20平方米),校园广播音响系统演播室无混合器、调频调幅广播、播出和制作话筒、调音台、音乐资料柜。
4、关于图书室建设。图书室总面积48平方米,教师阅览室无,学生阅览室设置20座,电子阅览室无,图书室藏书4500册,生均15册。图书室实行专人管理,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存在问题:图书数量较少(无电子阅览室)、图书管理人员缺少专业培训,没有专业岗位资格证书;图书室硬件上缺计算机进行管理;图书种类分布上不太合理。
5、关于音体美器材配置。音乐教室现有钢琴1台,五线谱黑板1块,音乐器材室有竖笛、手风琴、二胡、古筝、锣鼓、小号等乐器15种以上。目前,不到位的是音乐教室乐器种类不够丰富。体育方面,200米跑道操场一片,室外乒乓桌3张,室内乒乓桌1张,单双杠区和成套器材集中安置,区域自成一体,体育场地达标。体育器材方面,近几年添置颇多,种类已齐,只是因损耗、损坏等原因,略有不足,需要再增添些。
三、软件建设上。
重视了器材使用和资料台帐积累,做到了:
1、规章制度齐全。学校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修订、完善了规章制度,整理成书,教师人手1本,提高全员知晓率,明确职责、执行规范。所有规章制度均上墙,起到了提醒、督促作用。
2、开齐课程上足课时。音、体、美、劳、计算机等学科课程均能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开设,同时,加强了课程管理,学校每天安排有行政人员对教师执行课标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了课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3、提高器材使用率。学校每学期计划中均有提高器材使用率的明确要求。保证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保证了音乐、科学等课程上课到专用教室,用好用足器材,提高学生直观形象;增强了学生上机机会,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结合本校图书室面积较小的实际情况与各班图书角相结合,学生生均学期借图书室图书达10次以上;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运动时间,长年开展师生长跑活动,师生身体素质得到增强。
4、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学校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专项竞赛,内容有写教案、说课、解题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倡导教师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查阅资料,开拓知识面,同时不断提高应用能力。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校际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等,让教师展示能力、风采。
5、认真进行资料管理。学校每学年有教育技术装备项目计划和总结,学校管理制度健全,档案分类装订成册。仪器、图书等设备帐册齐全,帐目规范。实验记录、图书借用记录、计算机上机记录、体育器材借用记录等资料齐全。
6、做好财物财产管理工作。所有财物财产指定专人负责,总务处每学期期初、期末进行核查。财物购买手续齐全,渠道正规,财物损耗、损坏有报损申请证明。同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落实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维修措施,确保实验仪器完好率在95%以上。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篇5
——2008镇海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镇海区教育局教育条件装备站
根据省、市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及区教育局工作指导思想,以进一步实现教育装备均衡发展、积极推进区域数字校园建设为目标,树立“敬业、服务、专注、专业”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了条装站的各项工作职能,继续走技术型装备发展之路。2008年,在省、市、区有关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区各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条装站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我区的各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育装备取得新突破
1、完成《宁波市镇海区幼儿教育装备标准》编制,备受各地重视。
《标准》主要依据《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和《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并结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等级评定和对民办幼儿园重新审核的通知》文件要求和镇海区各街道(镇)中心级幼儿园实际情况。其具体内容分幼儿园教育装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信息系统和教玩具配备四个方面。其中,专用教室又分为科学活动实验室、美工室、图书阅览室、种植园地、沙池、水池、多功能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体育场、教学用计算机等10类;信息系统分为幼儿园网络系统、幼儿园音响系统、幼儿园通讯系统、幼儿园闭路系统等4类;教玩具配备目录分运动器械、运动玩具、扮演玩具、构造玩具、音乐戏剧玩教具、美工工具材料、益智玩具、阅读视听玩具、科学探索玩具、玩沙玩水玩具等10类,共计约199种教玩具。
3月7日,召开区幼儿园教育装备座谈会,正式启动编制工作;3月23日,完成《镇海区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初稿)》编写;3月24日—28日,完成中心幼儿园教育装备调研,并撰写区幼儿教育装备调研报告,公开发表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9期。
以《镇海区启动幼儿园教育装备标准编制工作》为主题的信息报道,在《镇海教育信息网》、《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信息交流》、《浙江省教育装备网》发布后,又先后被《武汉教育信息网》、《杭州教育技术网》、《快乐成长网》、《红缨教育》、《浙江学前教育网》、《北京学前教育网》、《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网》等10余家教育网络媒体采编引用。
2、开展全区教育常规装备普查工作,引起广泛关注。
3月3日区教育局发布镇教[2008]16号文件,决定对全区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 1
教育常规装备普查。常规装备包含中小学理科实验室建设与仪器配备、图书馆(室)建设情况、音体美劳卫等专用功能教室建设与学科器材配备情况、学生课桌椅配备情况等。5月6日——19日,抽取8天走访全区37所中小学校,调研活动共组织58人次参加,平均每天7人次以上,其中基层学校派代表参加调研活动共14人(其中9位为校级领导、5位学校中层领导);召开学校座谈会31次,参加教师逾200人,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54份。撰写的调研报告《区域中小学校的常规教育装备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实验教学与装备》2008年第3期选为封面推荐文章,并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21期上公开发表。
3、专款推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启动书香校园工程。
为加强我区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区教育局拨专款于2008年10月底前,为全区31所中小学校装备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
积极组织各类培训班和读书活动。全,共组织举办了5期“中小学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培训;组织全区5所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参加全省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推荐2所学校参加省级“品味书香”喜迎奥运“优秀阅读指导课教学课例评选活动。组织参加市第三届“书香伴我行”读书征文活动,共上交学生作品40篇。
4、3月6日,组织开展了“浙江省教育装备管理系统”软件培训,全区27所学校共计41位实验室(实验仪器)的管理教师(中学包括理、化、生实验管理教师)参加了在镇海区龙赛中学举办的培训会议。
5、组织开展“创建省、市中小学示范实验室”活动,推荐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庄市中心学校申报首批市中小学示范实验室。
6、9月8日,拟发《镇海区中小学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并在镇海教育信息网上公布。
7、全,全区各校共征订普教仪器、小学科学工具箱、音像教材逾30万元。
二、电化教育装备取得新成绩
8、数字校园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现场会。
12月5日,宁波市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实践现场观摩交流会在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隆重召开。全市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局长,教育装备管理中心主任(站长),各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长,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校长等约28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中国教学仪器行业协会会长王富,省教育装备管理中心主任、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施建国,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剑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翁雪莲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翁雪莲致欢迎词,沈剑光作《更新观念,真抓实干,开创我市数字化校园建设新局面》主报告。我区骆驼中心学校、骆驼中学作经验交流发言。
5月28日,区教育装备考察组进修学校李寅毅校长一行8人,赴嘉兴市嘉善县考察交流教育装备工作,受到嘉善县教育局蔡加冬副局长、嘉善县信息装备中心候晓东主任的热烈欢迎。考察期间,骆驼中学、骆驼中心学校分别与嘉善三中、西塘镇中心小学结成“数字化校园建设联谊学校”。
9、今年新增示范学校4所,部、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示范学校新增至13所。
澥浦中心学校、澥浦中学、骆驼中学、精英小学等4所学校顺利通过市教育局 “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评估验收工作。至此,我区共有部、省、市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示范学校13所,分别是: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所——镇海中学,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4所——骆驼中心学校(首批)、仁爱中学(第二批)、实验小学、区中心学校(第三批),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示范学校11所——镇海中学、仁爱中学(首批)、龙赛中学、骆驼中心学校(第二批)、古塘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庄市中心学校(第三批)、澥浦中心学校、骆驼中学、精英小学、澥浦初级中学(第四批)。
10、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创历史最好成绩。
我区61件师生电脑作品在宁波市2007年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暨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比活动获奖,其中学生电脑作品22件被选送省级参评,数量接近宁波市选送作品的四分之一。
3件教师电脑作品入围全国赛,是宁波市唯一入围全国赛的3件作品。这3件作品分别是,炼化中学-钱苏鸿、倪晓艳、张海燕-《感恩父母》,镇海中学-吴倩、付刚-《海的儿女》,骆驼中心学校-商月丽-《丑小鸭》。
81件师生电脑作品在2008年市级比赛中获奖。根据市教育局甬教电【2008】349号文件《关于公布宁波市中小学2008年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暨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比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我区有81件作品获奖,其中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作品获一等奖10件,二等奖12件,三等奖10件,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作品获一等奖7件,二等奖16件,三等奖26件,取得优异成绩。
开展区第八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和第八届教师自制多媒体软件交流评比工作。本次评比活动共收到教师作品45件,学生作品84件;在专家小组认真评审,报区教育局审核后,共评出教师自制多媒体软件一等奖四名,二等奖七名,三等奖十一名;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作品一等奖六名,二等奖十三名,三等奖二十三名。
11、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有序开展。
3月29日,镇海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在镇海区庄市中心学校顺利举
行。全区共有7所学校、29个竞赛队、33名学生参加了本次竞赛活动。本届比赛设立了机器人足球和灭火竞赛二大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小学组、初中组。早上8点半二个项目分别开始,整个活动于下午2点30分顺利结束。经过各轮激烈的比赛,各单项第一名分别被张和祥小学(小学机器人足球)、贵驷小学(小学机器人灭火)、仁爱中学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初中机器人足球)、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初中机器人灭火)夺得。
5月9日——10日,组织参加宁波市2008年中小学学生电脑机器人比赛(北仑),我区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12、完成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计划,我区4所第四批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共计248位教师参加了培训。
13、组织“参加2008省优秀教育网站评选”的区内初评工作。镇海教育信息网、镇海中学、庄市中心学校、骆驼中心学校、蛟川书院、实验小学、骆驼中学等7个网站送省参评。
三、装备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14、完成2项教育装备课题成果汇编及结题工作。其中,07教育装备科学规划课题《完善镇海区教育装备政府采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正式通过省教育装备管理中心结题鉴定;《<宁波市镇海区幼儿园教育装备标准>的开发研究》已完成成果汇编。
15、2008,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和《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9篇。
16、区教育网内正式开通市科技文献检索服务。宁波市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网内有大量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含国内3大期刊数据库,上千万篇文献),经区教育条件装备站牵头,报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多方协调努力后,12月24日,区教育网内正式开通了市科技文献检索服务。这对进一步提升我区的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师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17、2项课题立为省教育装备科学规划2008研究课题。这2项课题分别是骆驼中学唐国强负责的课题《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研究》和张和祥小学马金飞负责的课题《小学体艺2+1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体艺设施效能的研究》。
18、组织5个课题申报09省市级教育装备规划课题。5个课题分别是:条装站——教育装备项目采购管理研究(负责人:尹恩德);网管中心——网站防篡改系统的研究(负责人:张谊);仁爱中学——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学机器人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负责人:潘鸣辉);骆驼中心学校——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评判能力的培养研究(负责人:周伟庆);庄市中心学校——小学农林探究实践活动资源的多维创设与运用(负责
人:高立斌)。
四、装备宣传工作取得新进展19、1月17日—18日,参加全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我区作《统一认识 加强研究 不断深化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工作》的书面工作经验介绍。全省11个市、县(市、区)的教育局(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工作经验入选会议书面交流材料,这已是我区连续第二年在全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上作工作经验交流。区教育装备政府采购中心(设在区教育局教育条件装备站)自2004年独立组织教育设备政府采购工作。至今,已累计完成教育专项设备政府采购预算资金约5049.84万元,实际中标资金4104.46万元,节约预算资金945.38万元,预算资金节约率18.7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绩显著。
20、12月18日—20日,参加省教育装备中心举行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和全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2008工作会议,并作为全省唯一教育装备管理部门代表在行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交流内容主要由镇海教育装备的发展现状、2009年区教育装备的重点项目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装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研究》三个部分组成。
21、全,完成教育装备信息通讯报道31篇,被各类教育网络媒体采编、引用约63篇次。在镇海教育信息网发布各类教育装备业务信息逾180条,有效促进了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工作。
五、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工作寻新路径22、1月31日,镇海区组织召开了2008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座谈会。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纪委监察室、区招投标中心、以及镇海中学、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区中心学校、骆驼中心学校、蛟川中心学校等单位(学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共20位,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2004年区教育系统实施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2007浙江省教育装备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完善镇海区教育装备政府采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会议还就“区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工作如何尽快适应区委区府新一轮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臵的改革”,“如何依法办事”,“如何优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23、为配合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臵改革,教育装备政府采购过程操作工作全面移交至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站内主要负责项目前期需求分析及技术参数上报工作,同时做好协议采购和集中支付工作。全,做好各校政府采购集中支付,合计金额约1446万元,其中,政府协议采购各类教育设备约324万元。
六、其它。
24、8月5日-6日,参加2008年全省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杏仁同
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电教馆馆长施建国作了题为《明确职能提升能力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的专题报告,指出电教系统要“用情创新服务方式,用理改变运作方向,用心提升服务能力”;提出了电教工作“规划、开发、推广、研培、支持、建设”的十二字职能。
25、11月7日—9日,组织参加“第56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这是近十年来,区教育局首次组织部分校长(园长)参加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有效地拓展了教育技术装备视野,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
26、完成08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表和08中小学仪器、图书均衡度统计表。全年,用于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资金1669万元。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27、各级学校的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新课程实验器材配备工作滞后,实验仪器管理模式期待创新。实验器材质量下滑趋势明显,教学仪器供应商管理方法落后。实验员队伍人员数量少,缺少培训,地位低。
28、学校图书馆藏书结构不合理,藏书量少,学校对读书活动重视不够。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篇6
我们紧扣全镇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中心,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实验教学,注重设备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学校在班班通运用、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上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一、贯彻上级精神,落实远教任务。镇中心学校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教育技术装备、班班通运用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方案,具体明确了全镇装备和远程教育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由于工作抓得主动,各校根据实验教学的工作要求、班班通运用和远程教育应用工作任务分别拟订了分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学校装备、班班通运用和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我镇电教装备工作有很好的基础,在各项管理工作上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我们在过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将装备和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统一起来,专人管理,专人负责,进一步健全了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特别是随着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启动,在过去只有装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拟订和完善了设备使用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确保了全镇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的建设、管理、培训教研顺利实施,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积累远程教育成果并创造远程教育特色。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应用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在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工作中,对现代学校教学装备、设施的管理应重点放在保管和使用上,保管好是基础,使用好是目的。在过去的一年里,如何应用现代教学设备服务教学,我们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按新课标要求开齐课程,按学校工作计划要求认真上好实验课和信息技术课。各校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了课程,也开足了课时,全镇小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空中英语课堂”上好小学英语课。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初中理、化、生实验课都能认认真真地上,初中信息技术课也严格按教材要求、按课表安排认认真真上课。2.开展班班通运用教学研究,促进全体教师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班班通配备安装到位后,各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并含有对班班通培训的计划,做到了学用结合促进步的效果。中学还向上申请了班班通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课题,更有力促进了班班通在教学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3.明确使用远程教育设备上课要求,开展教学比武活动,促进电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应用率”活动计划,具体规定了各校的资源使用要求,教师利用资源教学的具体时间要求,各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应用”活动。通过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激发了教师积极参加活动的热情。
四、今后工作要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镇各校在班班通运用、电化教学方面和实验教学方面要继续努力。一是加强班班通的运用,特别是电子白板的运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各种仪器、电教设备万无一失,尤其是班班通设备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三是加大全镇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力度,方法是建好室、立好制、促活动,要按照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教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每一个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独立操作的能力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篇7
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为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的煤矿开采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一方面,在传统开采煤矿中,高端液压支架及电液控制系统等采矿机器都是依赖于进口,但现阶段,对于大型采矿机器,不仅可自己完成之外也开始出口。但另一方面,在一些细节技术方面还有大提升,例如称轴、重型输送机软启动等一系列技术,基于此,中国有关科研部门也加大投入,注重创新力度,并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未来几年里,中国有关部门秉持“人才强国、注重创新”的理念,加快技术发展,为中国煤炭机器制造强国打下坚实基础。高校开采装配技术的创新成果主要包括年产600×104t综采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放顶煤关键技术与装备。
1 年产600×104t综采成套装备技术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大型的矿井厚煤层一次高效综合成套设备还是全依赖于进口,因而煤矿开采量也极大地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为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中国煤矿科学研究院联合两家煤矿有限公司提出600×104t每年大型成套装备研制项目。该项目涉及的到的主要技术有:大采高强力压支架、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大运力长距离巷道带式输送机,并在三个技术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三个技术的全面突破,促进了中国煤矿开采的大发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工作经验对其关键性技术进行分析[1]。
1.1 提出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总体配套模式和岩层控制理论
系统的配套模式分大致可分为:
a)工作面在原基础上增加长度;
b)增加支护力强度;
c)对于梁端控制得更加精密;
d)增加了交叉侧卸工作面运输系统;
e)改进端头支护的方式;
f)跟机移架及大功率采煤大截深双向截割。
之外,其研究的主要范畴是浅埋深大采高工作面压力显示的规律及大采高综合共组面煤壁片帮机理和控制技术。在原有的工作面参数和支架工作阻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及具体方法。综合以上技术对大型采矿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研发了大型采矿设备。并投入使用,并取得开采量上有很好的“回馈”,月开采量达到百万吨。
1.2 研发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
其主要技术还有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其核心技术是采煤机现代数字化样机技术。传统采煤仪器中,由于技术等一系列原因,采煤机与工作面配套设配工矿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并独立工作。成功研发大功率点牵引采煤机弥补了这一缺陷,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块,实现了采煤机遇工作面配套设备工况的实时动态仿真;在电牵引采煤机上又增添了传送系统,这一系统和传统的传送系统相比较,其优点在于适应能力较强,可适用于重载冲击;之外,摇臂的热平衡也得以实现;对于传系统,也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进而极大地提高采煤机的使用寿命。值得一提是,在采煤机上又增添了电控系统和通信技术,进而使采煤机的可控性大大提升。综上所述,以上技术在采煤机的应用极大了提高了产煤量,使煤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提升[2]。
1.3 研制大运力长距离巷道带式输送设备
新兴的大运力长距离巷道带式运输设备的主要创新技术包括储带系统及优化并改进了控制阀及高效液压卷带装置等。储带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主动纠偏;而托辊寿命的提高依赖于大游隙、大直径滚珠轴承的创新,其不仅可抗氧化,还可抗水性油脂。据了解,制衣技术的应用最高可使托辊寿命提高2.5倍。
综上所述,中国自行研发了大型的煤矿综采设备,并投入矿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昌汉沟煤矿反馈的效果为最佳,实现了年产1 025×104t。
2 自动化放顶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对于自动化放顶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发,认为主要包括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综放工作面端头和工作面巷道超前液压支架支护系统及将综采放顶煤技术等三方面,下面就对其一一分析。
2.1 建立了自动化放顶煤开采方法和工艺体系
新兴的煤矿开采设备一改传统的工艺,建立了自动化放顶煤开采方法和工艺体系,另外,为尽可能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有关科研部门还研发了电液控制系统和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综放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但在该系统刚刚建立时,有很多细节技术没有进行完善,为使该系统更加成熟地应用于采煤设备中,工作人员进行多次下井试验,进而系统逐步完善。之外,还有很多像自动化放顶煤工艺、煤流自动平衡监控及作面工况自动监控等在传统的开采设备都没有,都是近几年刚刚研发并应用于新设备的工艺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自动化生产[3]。
2.2 研发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所应用到的主要设备有双滚筒采煤机、放顶煤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及转载机等。放顶煤液压支架是其核心技术,其原因是由于中国放顶煤技术发展过程的主要阶段都是以放顶煤支架架型为标志的:从刚刚开始的高位放顶煤支架到后来的中位放顶煤支架,再到当前中国煤矿正在使用的四柱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和前面的放煤顶支架相比四柱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是新兴工艺,其在煤矿开采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综合全国各地煤矿利用该技术开采状况来看,其存在一定的缺陷:
a)其操作相对发复杂;
b)在工作中支架和围岩碰撞,出现前后排立柱受力不均衡现象,进而对支护效果有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使支护效果更好,中国有关科研人员在原有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的思想,并成功研制了相关支架,并在支架的基础上对原有挑梁、顶梁等进行优化,为中国煤矿实施安全高效和自动化开采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其优点,结合所查的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总结,认为其优点大致可有五方面:
a)支架最为主要的用途为支护能力,该支架一改传统的由于和围岩相互作用而出现前后排立柱受力不均衡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支护能力强,此外,其支护强度也比原有支架支护得高;
b)支架设计方面。结构更加简单,顶梁前端的支撑力更大,进而确保了顶板的完整性;
c)支架和围岩接触面的设计更加合理,进而避免了两柱受力不均现象的发生;
d)支柱式支架对自身也进行减压:减少了一排立柱,使通道更加宽敞,进而弥补了原有支架的不足;
e)平衡千斤顶在原功能上又增加了调节顶梁合力作用点的功能。
除了上述科研成果,工作人员还开发了开发综放工作面端头和工作面巷道超前液压支架支护系统,这一系统主要应用在工作面的出口中的,工作面出口是由单体液压支柱配以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无法实现机械化,进而研发的。它的利用确保了工作面巷道的安全及突破了传统支护方式的局限性等[4,5]。
3 结语
传统的煤矿开采设备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及人们的日常需要,开发煤矿高效开采工作面的成套装备势在必行。针对于现阶段中国煤矿开采工作面的成套装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从自动化放顶煤开采方法和工艺体系、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及大运力长距离巷道带式输送设备三个关键技术对中国年产600×104t综采成套装备进行分析。之后又从自动化放顶煤开采方法和工艺体系、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及综放工作面端头和工作面巷道超前液压支架支护系统等三方面对自动化放顶煤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摘要:中国在大采高和大采高综放开采液压支架及配套装备的优化等方面取得技术性突破。对煤矿高效开采工作面的成套装备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效开采,成套装备,技术分析,煤矿
参考文献
[1]王国法.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成套装备研发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9(9):86-89.
[2]王国法.大采高技术与大采高液压支架的开发研究[J].煤矿开采,2009(1):1-4.
[3]宁宇.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冒顶机理与控制技术[J].煤炭学报,2009(1):50-52.
[4]高志明,张伟.MG 750/1815—GWD系列大功率厚煤层采煤机[J].煤矿开采,2008(6):58-60.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 篇8
1 背景
1.1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
2010年初,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标志着全省基本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络体系,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对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省份[1]。将原来归各自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建设工程交易、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四个交易中心进行整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化操作。
2004—2007年,宁波市镇海区教育技术装备的政府采购工作根据镇海区财政局有关要求,实施了四年的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积累了教学设施设备的部门集中政府采购工作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根据镇海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改革要求,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职能从教育技术管理部门统一到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工作形式再次发生了转变,并在某种程度上,直接促进了教育技术管理部门从器物型装备向技术型装备的转型。
1.2 县级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工作现状
2011年3月27日—4月2日,4月11日—15日期间,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与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联合组织的“十二五”全国教育装备调研组赴部分地区调研,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装备政府采购过程中供货方诚信缺失、行为失范,多次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质量低下,不符标准;服务欠佳,不守承诺 [2]。
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留给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工作很多思考,尤其是专业化的教学设备最有效的还是实行省级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近年来,浙江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初步构建了“公开招标、资格入围——网上竞价、择优选用——合同签订、集中配送——验收结算、综合评价”的教学仪器设备政府采购方案[3]。然而由于地方财政隶属关系等因素,全省教育系统的部门集中采购体系还未能便捷地到达县一级。就县级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工作来说,政府采购操作层面的工作量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学校(单位)的政府采购方案的审核,角色的变化带来全新的职能要求。
2 县级教育技術装备管理部门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职能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配置改革,对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是机遇,也是挑战。面临的机遇是,新的政府采购环境,减轻了教育系统采购的压力。教育系统政府采购朝着更加规范、有序、科学的采购方向发展,这也有利于系统内的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是教育系统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除了通用性教育设施设备,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教学仪器、音体美卫等,如何适应和采用新的采购模式,兼顾公平和实效,值得研究与探索。
县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不再作为教育系统的政府采购执行机构,在政府采购工作中面临着新的角色,前期的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方案审核、后期的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项目验收,这两头政府采购工作如何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然而,现实的状况往往是重前期的方案论证,轻后期的验收管理,这也是目前整个政府采购的弊端之一。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验收工作通常是由采购人(即业主)负责,教育系统的各个学校(单位)受专业的影响,往往都不太专注于此,造成项目验收草草了事。验收工作不严谨,整个政府采购工作的绩效就会大打折扣。
新政府采购改革背景下,县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对于教育系统政府采购的管理作用,就在于政府采购方案的审核,以及项目采购后的验收管理工作。特别是后者,几乎成了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工作的真空地带,验收管理不力,也使少数不良供应商在招投标时有可乘之机。
3 如何加强采购后的管理
3.1 规范化
政府采购的效率与规范,两者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制度的严格性和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必然影响政府采购的时限,制约政府采购效率,这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4]。政府采购后的管理,更需要规范化来制约。目前的政府采购有关规范几乎都是针对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之中的,针对前期方案与后期验收规范的相对很少。前期方案的合理与否,尚有政府采购执行程序(例如对招标文件的质疑等)加以制约,但是后期的政府采购验收规范各地都不统一。虽然,项目的验收是采购甲乙双方根据合同约定执行的,但是很多基层的验收项目都是基于形式,没有认真核对政府采购时的有关要求。政府采购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但是目前其社会形象却有很多负面的信息,很大程度就是验收环节出了问题。虽然,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也制定过一些政府采购合同履约和验收等规定,但是如何验收未作详细描述,所以也急需出台一些政府采购验收过程规范。
3.2 制度化
政府采购项目的验收工作,如同政府采购评标过程一样重要。评标有种种制度约束,验收却缺少相应制度,这是各地面临的现实问题。教育系统的政府采购工作,如何将验收工作制度化,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区域性项目,集中验收。为了体现政府采购规模采购效益,教育系统每年都有区域集中采购项目,每所学校采购同类型的设施设备,集中起来采购后,就需要统一的验收,可以选择抽样验收形式。这是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背景下,县级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新的职能之一。
2)个性化项目,点上验收。对于每一所学校特色装备项目,采购验收工作应该由采购人(学校)负责,县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参与、监督。这是评判特色项目成效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是否有助于教学应用、是否值得推广的依据。
3)措施保障。政府采购验收保障措施,主要在于验收人员和经费方面的保障。人员保障,指的是项目验收需要邀请采购时评委代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代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具体使用管理者等等参与。经费保障,指的是如同政府采购评委评审费一样,验收工作同样需要有关专家付出劳动,也需支付劳动报酬。然而,目前这一方面缺少政策法规支持,急需加以改进。
4 结束语
近年来,教育系统一直是财政性资金使用大户,如何做好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政府采购的资金使用效益。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留给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采购管理一个新的命题,政府采购执行过程职能减轻了,政府采购前期及后期的工作加重了。特别是政府采购项目后期验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加强验收管理,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在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教育系统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陈光耀,新文.浙江率先在全国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J].今日浙江,2010(12):49.
[2]艾伦,夏国明.教育装备企业诚信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4):11-12.
[3]施建国.教学仪器设备政府采购方案探索[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8):3-6.
[4]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2009(2):10-12.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07-08
嵊泗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思路12-07
年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08-10
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自查报告08-19
和兴中学2014年教育技术装备自查报告10-18
九里中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05-14
滨州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个人名单11-20
白路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自查报告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