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开课 跳绳(共8篇)
体育公开课 跳绳 篇1
跳绳
一、教学理念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一、说教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二、分析学生三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情绪。
三、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五、教学过程:首先,我以对话的形式进入课堂常规,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在《春天在哪里》的歌曲中,进行互踩影子(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在动感的《动画片》音乐下跟老师一起完成自编操,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根据我校开展的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安排课时,按照由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单绳——多绳等顺序练习跳绳的各种方法。使同学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然后让学生充分联想:用跳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练习?并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具体练习方法:
1、让同学进行友伴分组,练习以前掌握的跳绳方法。
2、通过导出一种长绳的练习方法——《闯三关》。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进行分组练习,比比哪组学的快。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给出的跳绳方法练习,也可以自由创编练习,比一比哪组学的快?哪组的跳法最新颖?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让同学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3、最后,让学生自己想象:用跳绳我们还能做什么练习,并自选一样比较喜欢的项目进行小组练习。最后以悠扬的钢琴曲《欢乐颂》作为放松音乐,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绳作放松操。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本文《三年级《跳绳》说课稿》相关的文章。本文《体育说课—追逐跑》相关的文章。
一、教材分析
追逐跑是提高学生跑的能力的重要教材。通过追逐跑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快速启动能力和奔跑能力。而根据小学阶段跑的教材分布情况看,发展快速启动能力又是三年级跑的教材的重要内容。在一、二年级通过游戏和竞赛有较多体现,但学生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本次课一方面着重巩固追逐跑快速启动的动作要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发展快速奔跑能力。
投掷轻物方法主要采用原地肩上投掷和背后过肩投掷,通过投掷轻物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提高动作灵敏性,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协作性和进取性。
重点:快速启动奔跑
难点:
1、弯道快速奔跑的技能;
2、投掷轻物的全身协调用力技能。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基础: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追逐跑快速启动的重要性,初步理解原地掷轻物技术的要求。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追逐跑启动的要领,10%左右的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启动基本动作;进一步发展掷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发扬学生互相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自制器材、逆向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课的构思与设想
整体构思:根据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要求,真正促进身心两健,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应让孩子们在欢乐(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选用教材(追逐跑和投掷轻物),都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教学以强调育心和育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以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充分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两健;同时本课力求从单纯技术教学向技能运用教学的转化,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具体构思:(1)、教材搭配:先由模仿动物走、跑等到人的走、跑,再到听、看信号快速启动追逐跑;从走、跑练习到投掷轻物练习,先下肢后上肢,遵循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运动特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2)、组织形式:采用分组不轮换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严密组织,合理调动队伍,以此来提高练习密度。
(3)、教学方法:运用模仿法、竞赛法、情境法、游戏等多种方法进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练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同时把音乐有机融合于体育教学,活跃气氛,陶冶情操,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4)、学法指导:
①导入:通过教师引导,创设一个兔子舞的情境,学生载歌载舞进入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为下面的教学创造积极、愉悦的氛围。
②准备活动:模仿动物的走、跑,如鱼儿游、马儿跑、鸭子走、鸟儿飞等,复习并扩展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又为后面“跑”的教学作了热身准备。
③追逐跑:由易到难,从走、跑到自由追逐跑、接力追逐跑再到看、听信号追逐跑,并通过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参与积极性。在十字接力中体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猫和老鼠”中,既有猫抓老鼠,又有老鼠抓猫,通过逆向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水平三)五年级第一学期第2课《武术》组合动作
(三)。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
二、学情分析
1、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2、五年级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掌握组合动作
(三)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四、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五、场地设计与组织如要借班上课,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缺少了解,配合不够默契,所以在上课和练习队形上不会进行大的调整。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自由结合、散点为主。五、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13′)
1、师生相互介绍(抱拳礼)问好。(1′)
2、小游戏:“模仿秀”猜猜是什么动物。(3′)组织形式:(1)教师模仿动物的体态,让学生猜。(2)让学生上前模仿,有其他学生竞猜。(3)大家都来模仿,你能模仿几种动物?设计意图:利用教师憨厚的表演,充分调节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此安排“模仿秀” 目的主要是,为课堂后半部分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师及时鼓励猜中的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大家都来模仿表演,既可以达到愉悦学生的身心,有可以起到做准备活动的作用。
3、热身运动(4×8)(3′)(1)肩部运动(2)腰部运动(3)踢腿运动(4)劈叉练习(5)燕式平衡 设计意图:学习、演练武术,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热身时,重点做好腿、腰、肩的活动,防止出现韧带拉伤和扭伤。
4、欣赏短片(屠洪刚:中国功夫)(4′)设计意图:利用片中悦耳的歌声和英姿飒爽的武术动作表演来创设情境,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体验中华武术的真正含义。进一(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步刺激学生的兴致,为后面更好的上好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5、语言导入(2′)同学们,短片中的画面主要是以什么为主?画面中的精彩表演给你怎样的感受?想不想学武术?(宣布本课内容、出示动作图解)武术这项运动不仅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展开(24′)
1、教师示范表演(2′)(1)上步搂手马步击掌预备式:并步站立.左脚向左侧上一步,上体左转90度;左手向左搂手握拳,拳背朝下。上动不停,右腿前上一步成马步;左拳收至腰间,右掌向前推击的同时、上体向左拧转90度,目视右掌。(2)弓步双摆掌右腿伸直,上体左转45度成左弓步,右拳变掌向下经腹前向右摆,当摆至与左掌同高时,两臂同时向上、经头向左摆至与肩同高成立掌,右掌贴附于左肘内侧,目视左掌。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为之一振,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以教师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2、学生尝试(19′)(1)教师做镜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3′)组织形式: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设计意图: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每一招一势代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示,以强化学生的模仿更加逼真。(2)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5′)组织形式:让学生(3—5人)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设计意图: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3)自由体验(6′)组织形式:让学生自己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自己琢磨动作、看图解学习动作、观看教学录像体会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的阶段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集体练习,汇报表演。(5′)组织形式:(1)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先慢后快。
(2)教师巡回指导并且激励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
(3)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上前表演。
(4)学生相互观察、交流、评价。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2)充分发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
4、游戏活动:斗智(3′)场地准备:空地和垫上均可。设计意图:调节学生身心,培养机智,发展腿部力量。游戏方法:(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面对面站好,每对之间相隔一米。(2)教师发出“预备”的口令后,双方蹲成马步,以直臂向前推掌、掌心相触为双方的距离。(3)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双方根据自己的战术(以双脚不移动为原则),可用推、拉、拔、拧、闪等动作,迫使或诱使对方失去重心。规则:(1)对抗时,只许用掌、勾,不许用拳打。(2)任何一只脚移动,就算失败。(3)先移动重心者为失败。对抗中,双方同时移动,判双方失败。最后胜的次数多者为胜。
(三)放松,师生道别(3′)
1、放松运动(伴奏:萨克斯音乐)(2′30″)组织形式:学生微闭双眼,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缓慢地反复舒展刚刚掌握的武术动作。设计意图:既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2、师生“抱拳礼”道别(30″)设计意图: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
《《前滚翻》说课稿
一、本课教材:
1、技巧:前滚翻;
2、游戏:轻物投准
二、教学创意: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结合“三要”、“四自”的教学格与特色,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保健》第六册第六课。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本课另一教材是轻物投准。这也是投掷教材的基本内容。本课主要是学习正确挥臂姿势,屈肘向前,发展投掷能力。对学生进行投掷安全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两个教材都为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动作要领——保护自己。
2、技能目标:模仿前滚翻和投掷轻物的基本方法。使95%左右的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的团身动作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模仿和游戏练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活泼、上进、刻苦、善思、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模仿动物走入场--→常规---→模仿动物游戏运动负荷
中
小
中运动时间
2’
1’30”
2’30”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师生共习法教学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直观性原则教学目标
引发动机、进入状态
2、基本部分: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因此,要求学生情绪饱满,认真练习,讲求效益,并注重劳逸结合。教学中注意层次、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主教材“前滚翻”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滚翻”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团身紧、滚动圆”动作连贯。通过讲解、示范、模仿、多媒体教学,巩固方法,提高平衡、协调、灵敏性。“轻物投准”在本课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通过游戏法、实践法、比赛法,掌握投掷轻物的方法。基本部分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前滚翻小白船轻物投淮运动量
运动负荷前后滚动 5*3 中前滚翻 6*4 大(课中舞)1 小连续投掷 3*2 中统一投掷 3*2 中升级投掷 中运动时间18’3’10’教法讲解示范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比赛法、传统与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模仿练习法、循序渐进、观察法、实践法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育观念
3、结束部分:主要是放松机体、调节身心,教师进行讲解,小结:
教学过程放松舞蹈→小结讲评→布置作业→收回器材运动量12—56—1运动负荷小中大—小运动时间1’30”1’30”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师生共舞教学原则自然过渡教学目标放松、调节
七、场地器材:
小垫子40块;体操垫1块;竹圈8个;跳高架8个;羽毛球100只;录音机1台。
八、负荷预计:
1、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2、最高心率:150次/分;
3、指数:1.4--1.5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体育)》相关的文章。
体育公开课 跳绳 篇2
然而, 纵观日渐频繁的各级各类公开课, 不难发现, 仍然有一些公开课处于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分离阶段, 存在着“虚” (失真) 的形式、方法多于“实” (实效) 的现象。下面笔者就所观摩的各种展示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 并提出一些自己浅见, 希望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公开课的示范、引领、研究作用, 脚踏实地地将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一、器材使用的“虚”与“实”
场地器材设计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些教师为了一堂课公开课, 花了很多的时间, 付出很多心血, 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学器材, 但一些教师忽视了器材使用的实效性、长效性和生成性, 有的器材在教学中使用了一、两次就成了“摆设”, 没能做到“一材多用”;有的器材的设计好看却低效, 布置花哨但不合理, 鲜艳的器材仅是师生表演的“道具”, 没能发挥器材的有效功能;有些不合理的设计甚至会影响正常教学, 降低了教学效果, 费物、费时、低效。最典型的是有的教师放着器材室里数量众多的实心球弃之不用, 而特地用色彩鲜艳的纸球来进行抛掷练习, 学生找不到实心球受地球吸引力下坠的感觉, 无需克服这种引力自下而上协调用力将球抛出, 找不到有一定质量和重量的器材的质感。
我们的所有教学行为都应该为了有效, 甚至高效地促进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标, 因此, 我们应依据经济性、实效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 着眼于课标理念, 尽可能地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 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去设计、精选和开发对教学有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的场地器材, 利用场地器材的多功能性, 发挥其“一物多用”的作用 (如饮料瓶注入沙子可以用来做投掷, 也可以用来做球门、障碍物、标志物、保龄球瓶等等) , 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场地与器材的使用空间和时间, 力求做到低成本、高效率, 不让场地器材成为“华而不实”的的道具和“花瓶”。
二、教法创新的“虚”与“实”
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名教师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也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基本因素。于是, 公开课上的“创新”成为一种时尚, 但不少教师忽视了创新是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宗旨, 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求异、气氛上的热闹、方法上的花哨, 甚至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例如: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全班的学生围着一个小小电脑观看视频, 学生看不清、看不到、听不见;满场的、超过学生认知能力的挂图代替了教师直观有效的讲解示范, 学生不会看、不理解;一些非常漂亮的但设计不当的“作业条件”不仅没能起到诱导或限制动作, 反而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限制了正确动作的完成;一些辅助的教学手段破坏了技术动作的结构与节奏, 干扰了运动技能的有效形成, 出现了运动技能的负迁移现象等等。从表面上看, 这些方法很有新意, 但实践起来华而不实, 效能低下。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我们提倡创新、鼓励创新, 但我们应该明白, 教法创新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 教法创新不能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果违反了这三个规律, 我们的教法创新就达不到应用的效果。因此, 我们要提倡有效创新, 避免无效创新, 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 围绕“有效教学”、“高效学习”去挖掘、改进、创造富有特色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力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不能追求“作秀”、“花哨”的多样性。以课堂教学为例, 如果教师能依据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围绕教学的实效性加以预设和改进, 就会变成好的方法。例如:在多媒体视频的使用时, 不仅让学生看得到、看得清, 还要预设一定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 必要时教师加以讲解或引导, 加速学生的理解;挂图不能只考虑制作的美观, 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出发, 预设使用的时机, 低年级的学生先学后看, 中年级的学生边学边看, 高年级的学生先看后学, 对那些具有方向性或动作结构复杂的挂图, 教师要加以讲解与引导, 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作业条件”、辅助手段的预设和运用, 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有效地促进运动技能的顺向迁移。总之, 不论是传统手段还是创新的教法, 实效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三、学法运用的“虚”与“实”
新课标提倡“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体育教学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于是很多教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开始进行这些学习方式的尝试, 这种改革的意识与愿望是好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运用得比较表浅。仅仅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牵强附会地将自主、合作、探究运用于学习活动之中, 出现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标分离的“作秀”现象。例如, 提出某个问题, 让学生进行二、三分钟的分组讨论和动作创编, 以示“探究学习”;屡屡采用分组练习表示“合作学习”;提高某一动作难度或提供某一练习形式、练习时段, 以示“自主学习”。致使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必要指导少、学生“小组会”多, 身体练习被大大削弱的形式化倾向。曾经看过一节耐久跑的课堂教学, 教师让学生讨论怎样做到“2 (3) 步一呼, 2 (3) 步一吸?”并且通过小组原地练习互相检验是否做到2 (3) 步一呼, 2 (3) 步一吸。把本应该通过反复实践来掌握的呼吸方法试图通过“探究”、“合作”来完成, 未能促进学生真正的有效学习。
新课标建议“要处理好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法与传授式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或组合教学方法, 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这一建议提示我们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从能力发展看, 探究式学习比接受式学习更有效, 但探究式学习效率不高, 且适应面有限;从效能上说, 接受式学习比探究式学习效能高, 但接受式学习机械、被动;而“合作学习”虽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互动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无论是“探究”、“合作”都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相结合, 同时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 如果我们不能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安排, 合作学习就会形同虚设。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对接受式学习的有益补充, 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才能真正体现。在体育教学中, 更应凸显学生是身体练习的主体。在学法研究上要加强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条件研究和行动研究,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联系学生已有的基础, 重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汲取。
四、及时评价的“虚”与“实”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及效果的客观反馈, 其中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分析其原因, 改进并规范教与学的行为,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但在我们的公开课中, “虚”的评价太多, 例如:高年级的课堂仍然使用“激励贴”, 满课堂听到的都是“好”、“很好”、“你真行”、“你真棒”、“棒极了”等等激励性评价语言, 几乎听不到任何校正性评价;一些评价重语言评价、轻行为评价, 或为了展示教学效果过频过量地运用学生展示等等。这些评价丧失了评价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让人感到虚假可笑, 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 非但无益, 而且有害。
因此, 课堂教学评价应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 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对与错、得与失, 同时向学生提供努力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 在发挥其激励功能的同时发挥其纠错和校正功能, 提高其及时效能, 促进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例如:学生的行为发生偏差时应及时批评、校正, 学生的技能出现错误时应及时纠正, 有时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方法, 我们经常对学生采用“激将法”就是其中之一。几十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不仅能维护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是否观和耐挫力。课堂教学评价没有激励不行, 只有激励缺少批评也不行, 只有适量的鼓励和适度的批评相结合, 语言评价和行为评价相结合, 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公开课的核心作用应该是交流教师个体研究的经验、表达研究的意向、探索研究的方式, 故不必追求形式, 不可避实就虚, 否则会让观摩的教师认为有悖教学基准, 或给予了不合适的引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理念与实践从务虚阶段向务实阶段稳步推进, 有效教学思想得到了热衷于教育事业教师的一致认同, 在提倡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的今天, 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应从实际出发, 依据课标理念, 务实而高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上是本人的浅见, 不当之处, 敬请专家、同仁指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朱雷鸣.有效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究.人教网, 2008年10月7日.
[3]黄昕.浅谈课程改革中对场地与器材的开发利用[J/OL].体育网刊.2008年第12期
体育公开课技巧点滴 篇3
一、教学创意
体育公开课一般可分为专题教学研讨课、教学比赛课、教学评估课以及业务考核等。有些教师认为公开课的教学创意就是在课中加一些音乐、舞蹈、韵律操或在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中加进一点游戏娱乐活动等,使之“热闹好看”一点即可。如果教师把备课的重点放在了这些方面,就忽视了教学主要内容的研究。音乐舞蹈固然有它的新颖的一面,已成为公开课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公开课的创意绝不仅仅如此。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学习了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并且简单易行。这样便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创意方面有了极大的空间和余地。笔者以为教学创意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教学构想“新”
教学构思是公开课的核心,也是教学内容的主线,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工具、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课题性质的不同,紧紧围绕教学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在确定教学内容后,即要对所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在公开课教学的创意方面,教师应做到灵活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在器材的利用上、场地的安排上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即把单一沉闷的教材与活泼的游戏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展现本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体现教师教学的独到之处,突出个体特色。例如,在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团队精神为目标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运用游戏“绑腿跑”的形式,相互雷同,也就无新意可言。笔者在设计此内容时,以关爱为主题,采用了让学生二人一组,用手抓住绳子,体会二人跑的同步性,相互协作。然后一人将眼蒙住,再进行同步跑,启发学生联想到在残奥会上运动员奋勇夺金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教育学生如何关爱他人。
2教学方法“奇”
教学者要倾注较大的精力潜心钻研教法,努力使创意不落俗套,以奇制胜。在笔者所观摩的教学比赛课也好,各类展示课也好,教师一般很少选择耐久跑类的教学内容,认为在教学方法上没有什么新的地方,或者运动负荷上不是太好控制,感觉此类教材有些枯燥等。但要选择这个内容时必须变换跑的形式,避免枯燥、单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类似“无线电测向”的方法,课前在运动场周边预设不同的点位,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按教师准备好的“地图”上点位顺序,依次找出,全部找出后,要求全组要同时到达终点,几个组再相互交换“地图”。这样的练习,学生在一知不觉中完成了预定的运动负荷,改变了学生对长跑的畏惧心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关知识,气氛活泼,学生乐意去体验,积极性高。所以,教师要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做到你有我变,你变我新,你新我奇。
3教学形式“实”
体育公开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素质来确定教学方法,切忌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搞花架子。现在很多体育课教学比赛等一般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学生的情况教师不太了解,也没有机会长时间的接触,考虑要全面细致。对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舞蹈基础相对较差的,就不适宜用韵律操作为准备活动,即使演练很久也能看出拙笨的痕迹。有的教师为了出新,在教学手段上千方百计地花样翻新,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积累和扎实教学的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合理、实际,能简单处理的就不要复杂化,在踏实中求突破。
二、课前演练
体育教师在重要的公开课前一般都要演练,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从整体上掌握教学框架,使公开课的教学过程流畅,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这种演练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全,演练过多则弊大于利。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都已掌握,到教学时教师还教什么?学生学起来又能有多大的兴趣呢?学生无新鲜感和参与性,教学只不过是空动的“表演”而以,更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自己不仅为正式教学设置了障碍,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虚假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在演练过程中要有的放矢,点到为止,保留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精华部分。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新鲜感和趣味感,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参与性会更强。所以这种“演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假”,而是有目的地让学生熟悉课的步骤,即教学的整体框架,为公开课节省教学时间。
三、课上发挥
公开课的成功与否,临场发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在公开课前要有针对性地设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以应对处理。
1课堂语言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给学生以信心与振奋。如在支撑跳跃时,一句“你能行,勇敢些,有我保护你”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体育术语。如果巧妙穿插幽默风趣的语言会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三,教师的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在向学生传递无声的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手势、服神、微笑等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场地布局的调整
在公开课的设计中,教师都对教学的器材、场地的布置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包括一些细节。公开课与一般的教学课的不同之处在于有观摩者或者是评委等。平时的教学教师可以不必过多考虑位置关系,主要能让学生听清教师的讲解,看清教师的动作即可。而公开课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时的授课者是“主角”,应始终处在“画面”的主要位置。所以授课者在上课一开始就应迅速判断观摩者的主要方向,既要考虑学生又要照顾到观摩者,要让观摩者能看见、听清授课者的教学进程、步骤和方法,使之达到一个最佳的视听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较强的组织调动能力。
3教师的应对能力
首先,当公开课与平时设计中的要求出现了偏差,学生没有按设计的要求回答或完成规定任务,这时教师应沉着冷静,决不能出现责备的情绪。而给学生投去赞赏的目光或肯定
的表情,就此因势利导,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讨论,教师运用巧妙的语言回到需要讲授的内容中,迅速摆脱尴尬的局面。
第二,公开课教学由于有一定的压力,有些教师会出现紧张的心理,如对教学步骤出现短暂的遗忘、讲解时气短、出汗、心率加快等征状。这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如调节呼吸节奏、语调放慢或调整一下器材摆放,参与学生的练习,利用短暂的时机回忆教学设计步骤,不能匆忙应付而神情紧张,以至教学过程明显错误。
第三,公开课学生同样也会感到紧张,不敢说笑,气氛沉闷,面对众多的观摩者或评委,本来很简单的动作学生会做错变形,他们对器材产生恐惧感,严重者会对运动负荷极大的不适应,造成暂时性的休克等。教师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好,如调整练习队形、降低练习标准或难度、适时调整运动负荷等,以避免出现意外而导致教学进程的停顿。
四、细节处理
1准备工作提前做好
一般来说,大多观摩者都提前进入场地。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场地最由授课人亲自解决或在课前指定学生完成,尽量不要依赖别人。这样也是对教师经统筹安排能力的一种考验。
2服装穿着醒目得体
教师服装要有别于学生,力求醒目、得体、整洁、大方,给观摩者与学生一个清晰的视觉美感,以便观摩者的视线始终不离授课者。
3口令哨音使用得当
口令与哨音的使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传达教师意图,指挥学生动作的信号,也是体育教师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学实践证明,信号在使用时要考虑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范围小用口令,范围大用哨音,以口令为主,哨音为辅。使用哨音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特征之一,合理的哨音与口令二者相互补充。
4巧控时间运用自如
时间控制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控制教学进程、完成各项指标等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写得也比较详细。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担心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把秒表挂在胸前,不时看一下时间,这样会给使摩者感到授课者心理紧张,多余动作太多,显得不够成熟,同时也给教师的示范带来不方便。而使用指针式手表控制时间既方便又灵活。授课者可以在课前几秒钟将手表指针对在整点时间上,这样,上课后对于总体时间分配,教师只要稍抬手腕便一目了然,免去了教师换算时间之苦,一切尽在控制之中。
小班公开课体育优质课教案 篇4
1、跟着老师模仿小手操,感受手的不同活动方式
2、学会四散跑。
3、对体育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摇太阳》音乐一段、录音机、幼儿三轮车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小手
1、师:小朋友,老师今天要请你们猜个谜语,你们听好了。
五个兄弟心连心,
我们各个都爱它,
洗脸、穿衣、解纽扣,
样样事情都会做。(手)
教师伸出手:对了,老师今天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大手跟小手的游戏,把你们的小手都伸出来。
教师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小眼睛看好了,老师的大手要出发了哦!你们的小手在哪里?
小手,小手,摆一摆
小手,小手,点点头
小手,小手,跳跳跳
小手,小手,抓一抓
最后一句,教师把手伸向幼儿:哦!大灰狼了,要吃你们的小手来咯!促使幼儿四散跑。
教师把手藏到背后:小手,小手,藏起来
哦!大灰狼跑掉了,小手,小手快回来幼儿再回到老师身边。
2、教师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小手操。
3、休息,玩开小汽车的游戏。
排队,回教室,洗手喝水。
教学反馈:
体育公开课教案 篇5
1、让幼儿在探索和实践中,知道飞碟(飞盘)的基本玩法。同时探索飞碟的多种玩法、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投掷和平衡能力,增强幼儿体质。
3、 让幼儿勇敢的参加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一个自制飞碟。
2、 场地、器械齐全。录音机、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活动 带领幼儿跑步进入活动场地,、听口令跑:老师说:“汽车开来了”领孩子开汽车跑。(汽车、火车、飞机)速度递进加快。
导入:“孩子们,我们学习了汽车、火车、飞机是怎样前进的。你们想一想,谁的速度最快?“(飞机)那还有比飞机更快的吗?”引出火箭、飞碟。
谈话:“小朋友练习了开飞机,想不想指挥飞碟上天啊?”(想)飞碟的家在那边,先练习驾驶飞碟的技术,等我们练好本领,就驾驶飞碟去太空遨游,去快乐星球做客。”
二、基本部分:分散探索
1、由尝试:幼儿自由玩飞碟,老师跟踪引导、观察幼儿找出的各种玩法。看谁的飞碟飞的远,转的快,老师强调好,注意安全。
2、介绍玩法:根据观察情况,请幼儿说说“你的飞碟为什么飞的远?怎么转的快?”你飞碟还能怎么玩?老师重点介绍飞行和平衡,让幼儿重点练习。
3、驾驶飞碟特技表演: 提示:“孩子们,前面发现危险地带,有高山、有大桥,我们一定要平稳穿过去。看谁的驾驶技术棒!如果能平稳过去,我们就能平稳过去,我们就能达到快乐星球!”组织幼儿一个跟一个练平衡走。可以分两组进行。老师要讲清平衡和飞行的要求。注意安全。
4、游戏比赛 提示语:“小朋友,你们的本领练的真不错,快乐星球的朋友邀请我们去做客,你们想去吗?(想去)好!我们分成两队、一队从这里路过,二队从那里过,要用上我们练好的本领。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向快乐星球出发!”
5、老师讲清游戏规则:排队按要求、上大桥、两手侧平举,头上顶好飞碟。过了大桥把飞碟放出去。接着跑回队伍打第二个幼儿发手。游戏继续进行。快的为胜队。谁的飞碟超过规定的距离,就到了快乐星球。老师巡回指导、随时强调安全。
体育公开课——说课稿 篇6
您们好!我是体育教师***。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五(即高一年级)综合课
一.指导思想
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构建了五个学习领域、三个课程目标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但课程目标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换而言之,就是目标统领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班,女生*人,男生*人。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高中阶段的转型期与定型期,在这个阶段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为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拓展运动的知识,体验拓展运动的魅力,使拓展运动的精神深入人心。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多数学生体验几种简单的、容易进行的拓展运动项目,并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团结协作、互相协调、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后的身心愉悦。
四、教学重难点
重 点:团队合作 难 点:队员之间如何协调
五、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自评互评。
六、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流程“亲身体验——共同学习——尝试合作——评价总结”的流程。
七、场地器材
小体操垫15张、板鞋5副、路标5个
八、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5分钟)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30分钟)
一、“鱼跃龙门”
1.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在30米的距离内,要求每组队员依次通过老师事先设置好的障碍。
2.规则:通过障碍时,前两块体操垫时必须得跳过,第三块体操垫必须得滚或爬过去。
思考一:在这一环节中,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你?
二、“鱼贯而出”
1.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在20米的距离内,以板鞋接力形式完成比赛 2.规则:板鞋接力,绕过路标后,回到队伍击掌并换人,优先完成则获胜 思考二:你觉得板鞋接力中什么最重要?
三、“鱼与熊掌”
1.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在50米的距离内,通过所有障碍。
2.规则:5个小组自由讨论,制定计划,并利用现有道具为对方设置障碍。(注:障碍的设置先后顺序又各小组自己讨论,必须得符合实际条件)思考三这一环节中如何分工?
(三)结束部分(5分钟)
1、放 松 调节身心
2、总 结 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了问题一、二、三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评价: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心理特点,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在教学中结合了,跑,跳,以及体操的滚三个类别的项目让同学们即了解了什么事拓展运动,不但能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同时还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协作、互相协调、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后的身心愉悦。符合了教学内容中的认识、技能、情感三大目标。
小学体育课跳绳教学思考 篇7
一、小学体育跳绳运动好处
1. 容易操作, 花样繁多
跳绳运动简单易学, 是一种几乎人人都会的有氧运动。在体育课堂上, 虽然也有其他的体育项目可以供学生锻炼身体。但是要么需要大的场地或者是专业器材, 要么学生感到难以操作, 丧失兴趣。但是跳绳的体育运动就克服了这一困难。跳绳所需要的运动器材易于获得, 需要的场地也不大。学生在简单的学习后就可以操作。跳绳虽然简单, 并不意味着跳绳单调和枯燥, 因为一根简单的跳绳所能变换出的花样是无穷的。学生在玩跳绳的时候, 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和寻找各种有趣的花样, 大家在欢笑中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 从而爱上体育运动, 达到健身锻炼的效果。
2.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跳绳是一项有效燃烧卡路里, 提高人的新陈代谢水平的运功。因为在跳绳的过程中, 人的内脏的器官也是运动的。在跳绳这项运动进行时, 人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除此之外, 在跳绳运动中, 起跳的过程是上下肢肌肉和关节以及韧带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成长期, 跳绳使上下肢的肌肉等得到了有效的拉伸, 促进小学生骨骼的发育。长期坚持跳绳锻炼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好处。同时, 跳绳运动过程中需要的手脚的同时配合, 长期坚持能够锻炼人的手脚的协调性和反应的能力。总而言之, 跳绳对人的好处是体现在身体的全方位。
二、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设计
跳绳教学的主要的重点是锻炼学生的弹跳、力量和协调能力等素质。同时, 体育课堂中的跳绳的教学设计应该尽量照顾场地、体育教材不足、体育教师精力不足等问题。跳绳的教学旨在通过课堂的设计达到三个教学目的。首先, 要提高学生的运动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将游戏和跳绳相结合, 调动学习加入的兴趣, 并通过跳绳的引导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其次, 是通过跳绳运动达到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 掌握基本的跳跃的动作和游戏的方法。在不断的反复的跳跃, 投掷的动作练习中, 体会掌握运动的精髓, 熟练的达到跳绳的技术要求。最后, 通过运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不仅是肢体上灵敏协调, 也要心理上健康积极向上。在体育运动中, 学生课感受到生命律动的活力和自信, 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 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拥有健康身心。
三、小学体育实施跳绳教学的流程
本文就体育教学跳绳的大致的流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体育课堂的第一阶段是导入阶段, 课堂开始, 师生互相问好,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训练内容和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并为学生介绍基本的教学要领和教学的动作。
第二个阶段为热身阶段。在正式进入跳绳之前, 学生应该进行一些热身拉伸的动作, 以免在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教师可以让学生纵列排成几队, 队与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然后进行跳操。
第三阶段为学生的实际的训练阶段。跳绳主要是两个动作, 一个是手臂的挥舞, 一个是脚的跳跃。手臂的挥舞的动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个人进行配合练习。让学生结成两人一组, 每组的两个人前后站立。教师为学生讲解动作要领, 同学观察后进行动作, 由同组的另一个同学进行监督指正。两个同学相互学习, 这个阶段的学习可以进行十分钟左右。然后进行跳跃的练习,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当中, 发现“袋鼠跳”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跳跃的能力。这两个动作练习之后就可以将手臂动作和脚部动作结合起来。由于学生在平时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跳绳, 又有了前面的基础的动作进行训练, 所以, 跳绳的动作进行的不困难。
第四阶段为扩展训练阶段。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跳绳的方法, 通过进行几分钟的练习, 基本上可以顺利的进行跳绳。为了让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 教师可以将单一的跳绳运动变得丰富多彩, 比如, 可以将单人跳变为双人跳。两个同学互相面对面的站立, 一个同学手持跳绳负责挥舞跳绳, 当跳跃的那一瞬间两个人同时跳。双人跳不仅丰富了跳绳练习, 更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和配合。除了双人跳, 还可以进行“双摇”, 即跳绳时候, 手臂将跳绳从脚下挥舞两圈, 但是脚只跳一下。“双摇”对学生的手臂的挥舞的速度和弹跳的高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 可以进一步的跳绳的练习的课堂内容。
体育公开课 跳绳 篇8
公开课的网络定义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每次活动,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教师参加,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3552635学经验的一项有益的研究活动。北师大教授裴娣娜指出,公开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开设公开课的目的和对象都很明确,即请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学生作学科教学的示范课,属于职前培训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课走入中小学,成为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观摩、交流形式。公开课教学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
当下公开课往往被用在教师优课评选、职称评定、竞争上岗、招聘教师以及学科组教研活动中。一所学校每学期一般开设1—2次,很少学校把它作为经常性的活动来开展。实践表明,如果能把公开课作为一项“常态课”来抓,形成一定的运行机制,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那么对教师专业成长、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体育公开课的开设,把组织公开课教学作为“常态课”来对待,形成制度化。每人每周都要安排体育教师开设公开课。实行“城乡联动”,由县教研室体育核心备组负责。各学段的核心组成员都是由县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或者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每人分片包干,具体负责集中备课的时间及地点、公开课的时间安排、听课人的确定、评课的时间及地点、月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学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进行“大比武”。对成绩突出的核心组成员进行表彰,对成绩排后的核心组成员进行末位淘汰。对每一位体育老师、每一所学校都要考核。考核结果通过教育局网络平台向大家公布。
一位江苏省特级教师来我县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时说过,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学校中的少数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来上公开课。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务高低,让全县的所有体育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教学方法上鼓励“百家争鸣”、在教风上鼓励“百花齐放”,使公开课成为一条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每位上公开课的教师都要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认真程度,将直接影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一、备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有人曾形象地把公开课比喻成一个“舞台”。我们为每位教师搭建这样的“舞台”,让教师们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一名教师要想把公开课上好,就要去准备,就要去思考。如果我们没有设这样的“舞台”,那大家很可能随便几句“小调”一堂课就能过关,也无人问津。有了“舞台”教师们就要练真功夫。“练功”的过程,就相当于我们为上公开课思考、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备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为准备一节公开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不知要去请教多少人,不知要对教案修改多少遍。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创新,不练这些真正的“功夫”,哪来台上精彩的“一分钟”呢?所以说,备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二、压力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原来,很多学校公开课主要是由经验丰富的体育老教师上,年青体育教师除非是极其优秀的才有机会。大多数的年青教师无缘公开课。学校不给机会,自己也不积极参与,无任何压力。有的学校做法相反,年青的体育老师需要锻练,上公开课,而年老的就无缘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求人人都要上公开课,周周都要有公开课,让全县的所有体育教师都有机会,从而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给他们挑担子,给他们加压力。每位教师都有天然的惰性,如果没有压力,平时的“常家课”一般是过得去就行,很少说哪位老师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夜不能寐的,大量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而要上公开课就不一样了,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大脑就开始紧张起来了,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好公开课去思考。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甚至是寝食不安,彻夜难眠。表面上看这些教师是增加了负担,其实这种负担对教师是必要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正是这种压力才使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资源、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较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听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我们组织的公开课,在核心组成员的安排下,分片所有体育教师人人参与听课,大家把听课看成是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好机会,同时也是硬性要求。所以老师们个个谦虚谨慎,全神贯注,听、看、记、想,全面结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捕捉到授课者教学的闪光点,起到取人之长的目的,学会“拿来主义”。
四、评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井底之蛙”怎么也不知道天有多大,“闭关自守”永远也不可能有发展。“上台表演”是一大进步,“表演结束”还要听听观众的意见,听听专家的意见,这才是更大的进步。这节公开课成功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是亮点,哪些地方还显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专家和同行们评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实践证明,近年来通过公开课的历练,我县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特别是教学能力提高最大,专业化素质成长惊人,一大批优秀教师正是在这无数次开设公开课的成功、失败中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近年来我县体育教师中获国家二等奖一人次,省一等奖8人次,省二等奖20人次,省三等奖5人次,市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30人次。各级各类论文发表或获奖总数500余篇。
参考文献:
[1]王桂江: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定义及其关系 宝坻教研 2010-09-08
【体育公开课 跳绳】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跳绳课教学反思08-08
小学体育跳绳观课反思07-26
公开课 - 开课通知08-31
体育公开课评课稿05-15
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玩木棒》09-29
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最佳服务员》06-09
中考体育跳绳09-24
小学体育跳绳反思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