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典型火灾案例分析(精选7篇)
学校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篇1
近年来国内外学校典型火灾案例
非洲国家肯尼亚首都一所公立学校的宿舍火灾
(2001年3月26日)
江西省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火灾
(2001年6月5日)
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火灾
(2003年11月24日)
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2008年11月14日)非洲肯尼亚首都一所公立学校发生火灾
江西省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特大火灾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发生重大火灾
事故发生后,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非常关心中国留学生的人身安全,立即指示外交部、外交部及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采取有力措施救治并稳妥安臵受伤的中国留学生,尽快查找失踪学生的下落。
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火灾现场实拍
插叙火灾:乌鲁木齐市德汇国际广场特大火灾
调查认定,此次火灾的起火点在大楼地下层,着火后迅速蔓延。市场商品基本全部烧毁,火灾过火面积达6.5万平方米,涉及经营商户1046户。此次火灾,共搜救出被困群众6人,确保了德汇大酒店及周边国茂大厦等十余万平方米市场及人员安全。乌鲁木齐市将依法处臵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监控其资产.
此外,大火造成乌鲁木齐市部分区域空气质量低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人员介绍,由于商城中经营的服装和文体用品大多是化纤和塑料类制品,长时间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以及烟尘,空气中有害物质增加,对乌鲁木齐空气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
德汇国际广场是一个大型综合商品批发市场,有2000余家商户,经营着包括衣服、儿童玩具、五金建材、化妆品等商品,很多新疆其他地区甚至中亚、俄罗斯的客商都从这里订货。
2003年底开业的德汇国际广场位于乌鲁木齐钱塘江路,建筑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十二层总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服装、玩具、日杂百货等批发为一体的专业批发市场。此次火灾主要是从大楼底层着火后迅速蔓延,整个市场商品基本被烧毁。火灾过火面积6.5万平方米,涉及经营商户1046户。
朱晓雷,男,汉族,山东武城县人,1982年4月出生,2000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生前系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曾荣立三等功3次,2007年12月被公安部消防局表彰为党的十七大消防安全保卫专项行动先进个人。
张宇,男,汉族,湖北谷城县人,1980年4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生前系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见习排长(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学员一大队八中队学员)。曾荣立二等功一次。
高峰,男,汉族,山西闻喜县人,1983年10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生前系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见习士官学员(公安消防部队南京消防士官学校一中队学员)。曾荣立三等功一次。1月4日上午,络绎不绝的市民到乌鲁木齐市消防特勤二中队设臵的灵堂吊念在“1.2”火灾牺牲的3位英雄。德汇的经营户也到消防特勤二中队吊念英雄胡玉珍女士说,他们和我女儿一样大的年龄,我女婿也是一名军人,我代表军人的妈妈来看看儿子,希望他们走好,希望他们的家人平安、健康。一位德汇的经营户说,我们的货物虽然被烧了,损失残重,我们还准备为牺牲的战士的家属捐款,他们为了我们,不顾自身的安危,英勇救火。
有听到消息特意从上海赶回来的女士,有出租车司机,热心的市民,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还有德汇的经营户.不停有市民走进在消防特勤二中队设的灵堂里向朱晓雷、张宇、高峰三位烈士哀悼。
培训要点
二、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二】学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二、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与所管辖的学校(幼儿园)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按责任书进行逐级检查考核;落实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制; 二是各类学校领导与班级签订责任书,并要明确系、部、年级、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位,考核;
三是各学校要将消防安全的工作责任分解到班主任、科组长及部门负责人,做到人人有责,严格考核,齐抓共管,将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二、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三、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
三、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
三、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
三、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
三、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
四、制定灭火疏散应急预案
四、制定灭火疏散应急预案
学校火灾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学校防火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学校消防管理规定和各项制度,加强重点部位及学生宿舍的管理,配备好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把火灾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了提升学校的处臵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的有关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起学校火灾事故的原因
电线老化、乱拉接临时线,违章用电炉和其它电器设备,液化煤气及其储藏室过于密封、食堂油锅过热、实验操作不当、易燃易燥物品使用、保管不当,违章动用明火、乱扔烟蒂诱发原因。
二、预防措施
1、校长是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2、对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加强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
4、保持通道畅通,不堆物。
三、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打“119”电话报警,同时上报局办公室和相关科室。
2、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1)人员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则,学校消防责任人和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疏散转移。
A.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B.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下层着火时,楼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C.高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困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用电梯或跳楼。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阳台、平台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D.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2)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A.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阴的物资。
B.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历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3)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4)等待消防车到来期间,可组织学校教工义务消防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灭火。
灭火扑救: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人员未到前,如能集中合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根据不同的火原因,可采取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火灾现场指挥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和临近所有灭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对准火点,尽量抓住战机把火消灭,或控制住火势的发展,最后由消防人员彻底扑灭火焰。
(5)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6)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夫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锡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当火灾发生时要充分发挥共青团、治保会、义务消防队的作用,做好受伤人员的护理工作,医务室应备好止血药、硼带等必备药品,同时组织人员和车辆急送医院或联系医院对受伤人员的抢救。
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 特大火灾
2004年2月15日中午11时25分,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吉林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集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扑救。13时45分,火势得到初步控制。15时30分,大火被扑灭。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消防人员通过三部云梯和消防拉梯对2楼、3楼、4楼被困人员进行紧急搜救,截至16时30分,共救出120人,受伤的71人被马上送往各大医院。这次大火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经调查认定直接原因:中百商厦“伟业电器”员工于洪新将点燃的香烟掉落在库房中,引燃地面纸屑、纸板等可燃物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中百商厦没有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的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没有落实且未组织过演练;违章将商厦北墙外的自行车棚改建为简易仓库后,没有落实消防部门下达的限期整改通知要求;经营管理混乱,超范围租赁经营舞厅项目,忽视对该舞厅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火灾发生后,安全保卫人员没有组织三楼和四楼人员疏散,有关人员没有及时报警。吉林市商业委员会对中百商厦管理不力,对商厦在消防安全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失察。吉林市消防、工商、城市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对中百商厦存在的火灾隐患、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没有严格督促落实整改。
吉林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对安全生
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不力。
7月10日上午,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对吉林市“2〃15”特大火灾案七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于红新犯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被告人刘文建、赵平、马春平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五年和四年;
被告人陈忠、曹明君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和三年;
被告人李爱民犯重大责任事故罪,但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免予刑事处罚。
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刚占标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刚占标引咎辞去吉林市市长职务,同时辞去吉林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吉林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吉林市副市长蔡玉和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党内警告和行政记大过处分;
吉林市商业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刘文彬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降级处分; 吉林市商业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常委杨开宝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撤职处分。
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中心学校火灾剖析 基本情况
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中心学校位于洞波乡政府所在地,有学生1351人,教师65人,全校占地面积5789平方米,其中教师宿舍面积62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617平方米。发生火灾的寄宿班女生宿舍是一间砖木结构平房,人字架瓦顶,长6.?米,宽3.7米,高5.5米,面积24千方米,宿舍内用木板搭成上、中、下三层通铺。
起火经过和扑救情况 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住女生宿舍第二层通铺的苏鲁秋、黄梅等人被烟呛醒,立即翻身起床逃生。同宿舍的其他同学惊醒后也纷纷逃生。几分钟后,闻讯赶到的老师、学生和派出所干警、乡政府干部职工300多人投入灭火战斗,用盆、水桶取水灭火,经过2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于3时30分左右被扑灭。
火灾损失
烧死学生21人,轻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火灾原因
该校学生侯应香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
主要教训
1、学校领导消防安全观念淡薄,忽视消防安全工作。该校学生宿舍极为拥挤,发生火灾的寄宿班女生宿舍仅24平方米,却挤住着38名学生。上中下三层床铺用木板可燃材料搭建,学生上下第二层、第三层床铺没有专用的梯子、通道,只能徒手攀登;更为严重的是,住着18人的第三层床板距屋檐只有0.6米,出入通道只有一个长1.6米,宽0.5米的洞口,当晚发生火灾时,此口空气流通快,火势猛烈,被困学生根本无法从这唯一的通道逃生,因此,住在这一层的18名学生全部被烧死。
2、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该学校没有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也没有消防安全检查记录、报告,学校党支部、校办公会从未专题研究过消防安全问题,更没有实行消防安全制度。
3、学生缺乏消防安全知识,毫无自防自救能力。此次火灾发现较早,如果学生稍微懂一点逃生自救常识,住在第三层的18名学生完全可以揭开房顶瓦逃生。
4、缺乏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应急措施。全校没有任何专用灭火工具,在整个校院内连一具灭火器也找不到。
5、公安机关监督不力,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该校所属的富宁县公安局洞坡乡派出所工作作风不踏实、监督检查不到位,没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并予以消除,直至火灾发生后才意识到该校存在着如此严重的问题。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要求,任何可燃物产生燃烧或持续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足条件。因此,火灾产生后,所谓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其中隔离、冷却、窒息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
冷却灭火法 灭火时将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以下而熄灭。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冷却降温灭火。
窒息灭火法 根据燃烧需要空气这一条件。灭火时采取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在火场上运用窒息方法灭火时,可采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烧或难燃烧的物品覆盖在燃烧物上,以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五、初期火灾扑救
(二)、火灾发展的主要阶段
初起阶段。一般固体可燃烧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能不强,烟和气体流缓慢,燃烧速度不快。发展阶段。如果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或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长,温度高,周围的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这时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仍未得效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的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猛扩展,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使火灾发展到了猛烈阶段。
在灭火战斗中,必须抓紧时间,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才能有效地控制火势,尽快地扑灭火灾。初期火灾扑救
(三)、初起火灾扑救
初起火灾又称初期火灾,是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一般在起火后15分钟内。初起火灾的扑救,通常是指在发生火灾以后,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以前,对刚生的火灾事故所采取的处臵措施。
1、火灾报警
当发生火警、天然气泄露等紧急情况时,为了让消防人员或其他救援人员尽快赶到事发地点,早报警,拨打“119”报警时应简明准确地讲清下列内容:
(1)告知火灾地点的准确地理位臵,包括市(县)、镇、街区(村)、道路(社)、门牌号码及单位名称;同时告知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住址、工作单位。
(2)详细说明火场的基本情况,如什么时间发生火灾、烧了什么物质,火势大小,是否有重要物品,周围有什么重要建筑或车站和公园等,消防车从哪个地方驶入比较方便等。
(3)耐心回答“119”接警人员的提问;报警后电话机旁应留人,或者把手机随身携带,注意来电,以便随时和消防部门联系;有新的情况要及时告知“119”火警台。
(4)报警后不要光在起火地点等待,应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人员,带路引路。初期火灾扑救
2、灭火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灭火在消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灭火的基本要求是: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扑救初起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救人后灭火、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原则。
抢救被困人员应当充分利用建(构)筑物内外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消防电梯、门窗、避难等和现场手势举高车辆、消防梯通讯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救生器材进行施救;应当设法稳定人员情绪,在防止挤伤、踩伤或者跳楼。
先控制后消灭。先控制,就是把主要力量放在火场的主要方面,对发展着的火势实行有效的控制,不使其继续蔓延扩大,为迅速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初期火灾扑救
3、自救(待后详述)(1)、熟悉环境法。(2)、头脑冷静法(不能失去理智盲目跟从)(3)、迅速撤离法。(4)、毛巾保护法。(5)、通道疏散法。(封闭楼梯间、平台等)(6)、匍匐爬行法。(7)、借助器材法。(缓降器、救生气垫、救生软梯、导向绳等)(8)、标志引导法。(9)、绳索滑行法。(10)、暂时避难法。(11)、利人利己法。(有序不拥挤)(12)、低层跳楼法。初期火灾扑救
(四)增援
许多特大火灾的惨痛教训证明,着火单位自救能力薄弱是小火酿成大灾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生火灾后,着火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员、器材、设备进行抢救,邻近单位或有关单位也应当给予全力支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着火单位的损失。
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出资组建,担负本单位的火灾扑救任务外,还要接受公安消防队的指挥调动,参加外单位火灾扑救任务。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在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后,着火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他们在装备、燃料、灭火剂等方面的损耗予以一定的补偿,这样有助于调动其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同火灾作斗争。
误区之二:液化气钢瓶臵于灶台下壁厨内。孰不知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的好坏或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管路阀门的开闭连接等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份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厨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而这几年发生的大量家庭液化气爆燃事故均与此不无关系。因此,必须将液化石油气钢瓶搬出壁厨这一危险区域。臵于空气流通且便于人操作和观察的空间
误区之五:阳台作为杂物仓库。过日子的平民百姓,总有一些不肯舍弃的杂物和日常需要使用的物品,因此,储藏室和阳台也就成了家庭的杂物仓库,有的甚至把油漆、车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都放在阳台上,使阳台成了火险丛生之地。夏季阳光的直射,阳台成了家庭的热岛,逢年过节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的窜入,以及小孩玩火等因素,都是造成阳台火灾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春节,几乎每个城市的火警台都会接到因燃放烟花爆竹窜入阳台而引起的火灾事故,同时,现代家庭几乎都装有防盗设施,一旦失火,人们的逃生通道受阻,阳台也就成了人们的最好避难之地,因此,请你不要将阳台作为杂物仓库。
七、火灾成因与发展趋势 火灾的发生固然有其固有规律,有其特定的因果关系,但它与社会的环境、经济的繁荣、财富的集聚、人为的过失、潜在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只有了解它、认识它,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一)、生产、生活中人为造成的火灾
火灾统计资料表明,在历年发生的火灾中,引起火灾的直接原因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原因,几乎都与人们的思想麻痹有关。无数的火灾案例告诉我们,由于思想麻痹,防火意识淡薄,违章和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占有很大比例。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的火灾。
使用明火不慎造成的火灾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生火做饭引起的火灾;
(2)乱丢烟头、火柴梗引起的火灾; (3)使用氧焊、电焊不慎引起的火灾; (4)烧烤物品和熬炼物品引起的火灾; (5)烤火取暖引起的火灾。
2、安装、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的火灾。
2006年,违反电气使用规程和违反安全规定引起的火灾占总起数的43.4%。
常见的电器火灾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转或绝缘不良;
(2)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 (3)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并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
(4)用过的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未切断电源起火;
3、违反操作规程起火。 造成企事业单位火灾的原因,从人的因素来讲,70%以上是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化学危险物品混存在一起; (2)焊接作业中违章蛮干;
(3)生产过程中超温超压作业; (4)生产中擅离工作岗位;
(5)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地方吸烟用火; (6)搬运易燃易爆物品时,任意翻滚、撞击。
4、忽视消防安全引起的火灾。
(1)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和装修上舍得花本钱,而在消防安全设施上却舍不得投入。(2)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抱有侥幸心理。(3)防火制度不落实,消防设施不到位。
二、自燃引起的火灾 1、聚热自燃。
2、聚焦自燃。日光、灯光通过玻璃聚焦后,射在易燃物上就会起火。
3、受热自燃。
4、化学危险物品自燃。
(一)、近年来我国的火灾形势
1、最近几年火灾呈迅速上升趋势 80年代:每年3万多起,3亿元; 90年代:每年18万起,15亿元。
2、群死群伤火灾明显增加,近10年死10人以上火灾118起,死亡人数3178人。
如阜新艺苑歌舞厅233人,克拉玛依友谊馆325人,洛阳东都商厦309人。
群死群伤火灾频发原因:(1)社会安全管理落后;(2)公众素质低;
(3)法制体系不完善。
3、与发达国家比,火灾经济损失总量低 :
4、随城市化进程,火灾加快呈上升趋势
原因:
(1)消防法制建设不完善,a、立法不全、b、守法不严,c、执法不规范;
(2)消防管理不完善,单位主体意识不强; (3)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4)公众消防意识差;
(5)城市规划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6)消防装备差,警力不足; (7)经费不足。
我国消防工作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1、消防法制不完善
(1)立法—不能满足;
(2)守法—法制观念不强,守法意识淡薄;
(3)执法—少数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严、不规范,甚至执法犯法。
2、消防管理机制不完善,单位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1)受计划经济影响,有人认为消防安全管理是消防部门的事; (2)企业改制,行业管理弱化,(应建立相适应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3、公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1)不知如何报警、逃生等; (2)违章多。
4、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a经济转轨、b安全不能放在首位、c裁减人员机构)
5、城市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滞后,这种状况与城市规模扩大,各种大型建筑、地下建筑不断兴建,石化企业大量涌现形成反差,没有同步规划、建设、实施公共消防设施。
6、消防装备和警力不足
装备:
警力:
火 场 逃 生 十 三 诀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请记住:事前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臵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
“初期火灾”。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 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井、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
请记住: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危险。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请记住:胆大心细,救命绳就在身边。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 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 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 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 人员到达。
请记住:坚盾何惧利矛?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所以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此外,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自己。请记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帮助扑打就更有效了。
请记住:就地打滚虽狼狈, 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极端恐怖和接近崩溃,惊慌的心理极易导致不顾一切的伤害性行为如跳楼逃生。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即使已没有任何退路,若生命还未受到严重威胁,也要冷静地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请记住:跳楼不等于自杀,关键是要有办法。
五、灭火器管理使用和维修保养
4、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干粉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是颗粒非常细小的粉状灭火剂,是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作动力从喷嘴以粉雾状喷向火焰,以破坏燃烧反应,达到熄灭燃烧的目的。
目前,干粉灭火器所充装的干粉灭火剂主要有ABC干粉和BC类干粉等,适用于工厂、仓库、商店、车辆、油库等,主要用来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等初起火灾。ABC类干粉还可有效地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干粉灭火器,主要有手提式和推车式 灭火器使用方法图片
※干粉和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和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和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器使用方法图片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消防安全标志
消防安全标志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或文字、并配有一定的颜色所组成。在某些特定的场所设臵消防安全标志,可以形象且醒目地给人以指示、禁止或警告。 ①禁止标志。禁止标志是用圆圈内画一斜线表示,圆环和斜线都用红色绘制(红色表示禁止或停止的意思)。8种(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用水灭火、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禁止阻塞、禁止锁闭)。
禁止吸烟 禁止烟火
禁止用水灭火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阻塞 禁止锁闭
②警告标志。警告标志用正三角图形表示,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正三角形的背景用黄色(黄色表示警告或注意的意思)。3种(当心火灾-易燃物质,当心火灾-氧化物、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③指示标志。指示标志用长方形内画图形、表示方向的箭头和文字组成,背景为绿色,文字、图形和方向符号为白色。消防安全标志大多属于指示标志。17种(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梯、滑动开门、推开、拉开、击碎板面、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灾电话、紧急出口、灭火设备、灭火器、消防水带、疏散通道方向、灭火设备或报警装臵的方向)。
地下消火栓 地上消火栓 消防水泵结合器 消防梯
滑动开门 紧急出口 疏散通道方向 灭火设备或报警
装臵的方向
推开 拉开 击碎面板
消防手动启动器 灭火设备 水带
发声报警器 火灾电话灭火器 消防
学校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篇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地铁火灾研究主要集中于烟气流动数值模拟及人员安全疏散、缩尺寸试验研究等领域,地铁车厢潜在危险性评价和分析研究较少。Alexan-der Claesson等人针对地铁车厢燃烧达到轰燃前的初始火灾增长阶段展开了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火源在1/3尺寸车厢内燃烧试验得出:达到轰燃前最大热释放率为3.5 MW,火灾发生后达到轰燃的时间取决于初始火源类型。Won-Hee Park设计1/10尺寸地铁车厢模型,运用质量损失法对三种不同材料的模型着火后所达到的最大热释放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源位置对火灾初期的增长有显著影响,当火源处于车厢地板、车厢内的可燃物燃烧后,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热释放速率。这些研究在试验模拟时多选择木垛和塑料构件作为内在可燃物,火灾荷载较低、涉及种类偏少;未对地铁系统使用的新型材料、结构和环境设计进行跟踪,设定火灾场景不能与时俱进;针对中国地铁系统可燃材料单件及组件火灾特性的基础数据十分缺乏;未能结合实际火灾发展场景对地铁车辆系统固有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级评价。
笔者以南京一号线地铁某节车厢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查阅确定地铁系统特别是车厢内特色可燃物种类、类型、数量及燃烧热值,依据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中火灾场景设计方法,计算了典型地铁车厢整体着火后的火灾发展类型及对应热释放速率和持续时间等火灾动力学参数,对地铁车厢潜在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并以材料设计和优化为指导思想提出技术性防火安全对策,以期为地铁车辆性能化防火设计及火灾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支持。
1 地铁车辆火灾场景设计与火灾危险性分析
地铁系统主要由地铁车辆、地铁站台及地铁隧道组成。统计资料及相关研究显示,地铁车辆和地铁站台是最可能发生火灾的区域。对于前者:人员聚集和逗留效应更为明显,群体乘客在同一空间内共同乘坐至少1站;内部固有电气和乘客随机火灾隐患较多;火灾荷载更为集中;乘客危机意识和应急水平参差不齐;且未设置专职消防管理员。对于后者:目前绝大多数开通地铁的城市均在地铁站台配备了巡逻人员,有效降低了地铁站台火灾事故发生可能性。因此,可定性判断前者火灾发生概率和潜在危险性相对更高,选定为设计火灾场景。
1.1 地铁车辆火灾载荷密度统计
地铁车辆内可燃物构成的火灾荷载分为两种:固定火灾荷载,如车内的座椅、地板、侧板、广告牌、顶板、车体中隐蔽的电气设备及电线电缆、装饰装修材料等物品;活动或临时性火灾荷载,如乘客携带的行李用品、纸张、违规易燃易爆物品以及乘客的着装饰品。
为了对地铁车辆内可燃物特性进行描述,笔者以南京地铁1号线某节车厢为例,统计火灾载荷和计算其密度。表1显示了地铁车辆内典型可燃物的材料、相态、热值及火灾载荷。
现场调研资料显示,南京地铁1号线地铁车辆一节车厢地表面积为50m2。利用直接计算和资料查阅可统计出一节车厢总体火灾载荷为13 403.8 MJ,火灾载荷密度为268.1 MJ/m2。
1.2 地铁车辆火灾燃烧类型估测
根据火灾场景设计理论:通风因子较小时受限空间室内与室外通风不畅,供氧不足,燃烧方式为通风控制。此时燃烧类型符合式(1)的关系。
当通风因子足够大时,受限空间室内与室外通风自由,室内燃烧与开放空间的燃烧已无本质上的差别,燃烧的方式为燃料表面积控制,此时有式(2)所示的关系。
式中:ρ为空气密度,kg/m3;Aw为一节车厢的通风开口面积,m2;Af为可燃物表面积,m2;H为通风口高度,m。
南京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采用空调季(夏季)闭式运行、非空调季(过渡季和冬季)开式运行的方案。考虑到非空调季比空调季时间长,设定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为开式系统,即自然通风,利用机械或活塞效应使地铁内部与外部换气。此外,理想情况下,车厢起火后在应急状况下单侧门或双侧门均即刻打开,车门未被人员拥堵。开口面积和高度分别为13.3m2和1.9m,可燃物表面积近似为200m2,空气密度为1.29kg/m3。将所获取数值分别代入式(1)和式(2)可计算得出:发生火灾时地铁典型车辆燃烧属于燃料表面控制型。
1.3 地铁车辆火灾热释放速率估算
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中一般假设火灾经历完整的过程。地铁火灾往往是车厢内一件物品先起火,然后引燃周围其他物品并逐渐扩大。车厢内可燃物组合情况多种多样,不可能逐一进行全尺寸燃烧实验,从工程角度出发提出如下假设:(1)车厢内同类可燃物分布均匀;(2)所有可燃物都会起火;(3)所有可燃物将全部燃尽。采用t2简化模型描述受限空间内火灾发展模式,估算最严重的火灾形势。
对于受限空间内火灾,热释放速率发展存在两种情况:(1)火灾发展迅速达到轰燃,之后整个空间内热释放速率很快达到最大值;(2)火灾发展由于被主动消防系统抑制,无法达到轰燃,此时火灾热释放率达到最大值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地铁火灾发生后6~10min对人员疏散和防止火灾蔓延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采用比较保守的假设,忽略火灾衰减期,认为地铁火灾以一定增长速率发展到最大值并维持。
火灾增长因子α是以热释放速率表征火灾增长快慢的重要参数,应综合考虑可燃物荷载密度影响(αf)及墙和吊顶影响(αm),如式(3)、式(4)所示。
式中:q为一节车厢的火灾载荷密度,MJ/m2。
αm依据壁面装修材料不同等级取值,当墙面装修等级为A、B1、B2、B3级时,分别取0.035、0.014、0.056、0.350kW/s2。地铁车辆内墙面装修材料等级为A级,结合车辆内火灾荷载调研结果,由计算可得火灾增长因子约为0.032 5kW/s2,则Qf=0.032 5t2。
美国消防协会将火灾发展分为极快、快速、中速和缓慢4种发展等级,其对应典型可燃材料和火灾增长因子,如表2所示。
将计算所得火灾增长速率与表2 中α 参考值对比,可界定典型地铁车厢火灾介于中速火与快速火之间。参照香港地铁车辆火灾最大发热量,选取5 MW作为一节车厢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并设为快速增长火,其热释放速率曲线,如图1所示。
计算可得:火灾持续到6.54min时最大热释放速率可达5 MW。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规定了提升高度不超过3层的车站内火灾时人员逃生时间应不超过6min,该时间范围内火灾仍处于增长阶段。考虑车体所受热辐射、车体塌陷、车体内燃烧产物毒性、车体微小可燃物形成飞火等危险性以及车站提升高度超过3层,可判定乘客处于不发生拥堵的最佳疏散环境下,逃离车厢后还应到达应急疏散平台和地面等安全区域。因此,过程中如未能采取任何有效防灭火措施,当最大热释放速率达到5 MW时,6min内乘客不能安全疏散。
1.4 地铁车辆火灾持续时间估算
火灾持续时间是指火灾从形成到衰退维持总时间,可由经验公式计算,如式(5)所示。
式中:T为火灾持续时间,min;q为一节车辆火灾载荷密度,MJ/m2。
代入前述计算数值可得,典型地铁车厢在不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火灾可持续532min,约8.9h。
1.5 最高火场温度估算
采用国际标准ISO 834标准火灾升温曲线公式估算火场温度,如式(6)所示。
式中:T0为外部环境温度,℃。
根据火灾持续时间t=532min,假设外部温度为20℃,可算得Tt=1 281 ℃。当地铁车辆在常温下被引燃后且充分燃烧时能达到的最高火场温度约为1 300 ℃。此时,地铁车辆周围建(构)筑物存在延烧或坍塌危险。
2 地铁车辆潜在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价
综上,地铁车厢内可燃物主要分布在车厢地表面、车厢内座椅、车厢侧墙、车厢底架、顶板及其夹层,主要可燃物材质为橡胶、聚氨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三聚氰胺泡棉等有机可燃材料,分布较广、种类较多,部分可燃物分布较为隐蔽,一旦发生火灾,对早期火灾侦查十分不利。
结合前述计算和分析,笔者界定典型地铁车厢潜在火灾危险性总体呈中高等级(具体分级指标和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表现在:火源强度高(t=6min时火灾热释放速率为4.321 MW)、火场温度高(1 281 ℃)、环境毒性高(热释放速率大小直接决定毒性高低)和火灾持续时间长(532 min)。高强度火源会使地铁构件和相邻建筑物承载力下降,发生倒塌等二次事故,也导致消防人员灭火困难;高温火场也会使乘客易受灼伤,与消防人员沟通受阻,产生恐惧和慌乱行为,疏散困难,造成踩踏等二次事故;毒性环境使乘客易中毒致死。地铁车辆火灾综合潜在火灾危险性定性示意,如图2所示。
因此,在对地铁车辆性能化防火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车体材料及其他材料对车辆防火性能的影响,包括:基于地铁车辆材料终端应用场景,因循和革新现有地铁车辆设计规范,设计和选择不同防火等级、阻燃水平和结构形式的可用材料;应将车体材料更换为不燃或难燃材料;地铁车辆内部装饰材料应经过阻燃处理,具有可接受阻燃水平和耐火等级,如垂直燃烧等级UL 94V-1及以上、极限氧指数LOI 28及以上,燃烧后毒性产物和热流密度不应超过人体可接受值;大范围侧板和顶板材料内部设计和使用防火条等防火隔断;车辆内部不同功能区域联接地带和缝隙可合理使用防火封堵产品;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可以采用安检系统和巡逻检查等方式控制乘客所携带可燃物,建立移动火灾荷载登记台账。
3 结论
(1)从可燃物角度出发,通过对南京一号线典型地铁车辆车厢内可燃物材质、类型、数量和热值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计算一节车厢火灾载荷密度、火灾增长速率、火灾热释放速率、火灾持续时间、最高火场温度等火灾动力学关键参数,由此推断火灾燃烧类型、火灾发展模式、人员逃生可能性和建(构)筑物坍塌可能性等潜在火灾危险性。
(2)典型地铁车厢燃烧类型为燃料表面控制型,火灾发展模式介于中速和快速之间,最大热释放速率达到5MW时乘客在6min内不能安全逃生;在不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火灾可持续约8.9h、最高火场温度约达1 300℃,周围建(构)筑物存在延烧或坍塌危险。
(3)在对地铁车辆性能化防火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车体材料及其他材料对车辆防火性能的影响,设计和选择不同防火等级、阻燃水平和结构形式的可用材料,建立移动火灾荷载登记台账。
摘要:为评价和分析地铁车厢潜在火灾危险性,在资料查阅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确定南京地铁一号线车辆内典型可燃物分布、材质、形式、数量和燃烧热值,统计火灾载荷密度,设计火灾场景,对火源强度(热释放速率)、火灾持续时间、火场最高温度等重要火灾动力学参数着手进行计算和分析,判定车厢内火灾燃烧类型,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典型地铁车厢着火时,燃烧类型为燃料表面控制型,火灾发展模式介于中速和快速之间(火灾增长因子约为0.032 5kW/s2),最大热释放速率达到5 MW时乘客在6min内不能安全逃生,在不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火灾可持续约8.9h、最高火场温度约达1 300℃,周围建(构)筑物存在延烧或坍塌危险;典型地铁车厢综合潜在火灾危险性偏高,在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时应设计和选择不同防火等级、阻燃水平和结构形式的可用材料。
学校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篇3
安全评价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被评价对象(系统)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方式和途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是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分析是否全面、准确、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是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中最主要的分析之一。而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存在大量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基本过程,这些化学反应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不同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往往不同,而同一种化学反应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存在着许多共性。我们在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为了能够更全面、准确、科学地对被评价对象(系统)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就必须更深入地了解一些石油化工典型生产过程的特点及其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分析方法,并能熟练地掌握之,以便进一步提高安全评价的技术含量和报告书的编写质量。为此,本文将针对10种石油化工典型生产过程的特点及相应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分别作简要介绍,以供安全评价时参考。
2 化工典型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是存在许多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基本过程,其中典型的化学反应主要有:氧化、还原、聚合、裂化、催化、硝化、氯化、磺化、烷基化、电解等十几种。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上述这些反应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火灾危险性。
2.1 氧化反应
通常的氧化还原是指有电子得失的反应。但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分子内的原子间没有明显的电子得失,很少有化学价的变化,所以常把加氧去氢的反应叫作氧化反应,常见的有氨氧化制硝酸、甲苯氧化制苯甲酸、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等,其生产过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1.1 氧化反应需加热,但绝大多数是放热反应,如催化气相反应,一般在(250~600)℃高温下进行,反应热若不及时移去,会使温度迅速升高引发爆炸;
2.1.2 有些氧化反应(如氨、乙烯和甲醇蒸气在空气中的氧化)的物料配比接近于爆炸下限,若配比失调。温控失当,则易爆炸起火;
2.1.3 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如前述中的氨、甲苯、乙烯等);
2.1.4 反应所用的氧化剂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如氯酸钾、铬酸酐、高锰酸钾等,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会着火爆炸;而有机过氧化物大多数本身易燃,遇高温则爆炸;
2.1.5 有些氧化反应的产品、中间产物也具有火灾危险性。如产品环氧乙烷属可燃气体,硝酸是强氧化剂,乙醛氧化生产乙酸过程有过乙酸生成,属有机过氧化物,易分解或燃烧。
2.2 还原反应
在有机反应中,把加氢去氧叫作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种类很多,其生产过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2.1 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剂把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气存在,特别是催化加氢还原,大都在加热、加压下进行,若氢气泄漏,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种会爆炸;
2.2.2 还原反应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雷氏镍吸潮后在空气中有自燃危险,能使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引燃爆炸;
2.2.3 固体还原剂保险粉、硼氢化钾、氢化铝锂等都是遇湿易燃危险品;
2.2.4 还原反应的中间体,特别是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中间体,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如,苯胺在生产中如果反应条件控制不好,可生成爆炸危险性很大的环己胺。
2.3 聚合反应
聚合是指将若干个分子结合为一个较大的组成相同而分子量较高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丁二烯聚合生产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氯乙烯聚合生产聚氯乙烯塑料等。按聚合方式可分为本体、溶液、悬浮、缩合、乳液5种,每种聚合过程的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3.1 对于本体聚合反应,往往由于聚合热不易散出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如在高压聚乙烯生产中,每聚合1kg乙烯会放出3.8MJ的热量,当未能及时散热时,则每聚合1%的乙烯可使釜内温度升高(12~13)℃,待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就会使乙烯分解,强烈放热,有发生爆聚的危险,一旦发生爆聚,则设备堵塞,压力骤增,极易发生爆炸;
2.3.2 对于溶液聚合反应,此种聚合方法在聚合和分离过程中,容易产生易燃溶剂挥发和静电火花;
2.3.3 对于悬浮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如果工艺条件控制不好易出现溢料,如果溢料,则水分蒸发后未聚合的单体和引发剂遇火源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3.4 缩合(缩聚)反应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团的单体相互缩合,并析出小分子副产物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虽为吸热反应,但若温度过高时,也会使系统压力升高,甚至引起爆裂,泄漏出易燃易爆的单体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2.4 裂化(裂解)反应
裂化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高温下分子发生分解的反应过程,有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三种类型,每种裂化过程的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4.1 热裂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若漏出油品会立即起火。热裂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裂化气,且有许多气体分馏设备,若漏出气体,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加热炉等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炼油厂各装置中,热裂化装置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危险性较大;
2.4.2 催化裂化,一般在(460~520)℃和(0.1~0.2)MPa下进行,若操作不当,再生器内空气和火焰进入反应器中会引起恶性爆炸。U型管上的小设备、小阀门较多,易漏油着火。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还会产生易燃裂化气,在烧焦活化催化剂不正常时可能出现易燃易爆的一氧化碳;
2.4.3 加氢裂化时,使用大量氢气,且反应温度和压力都较高,装置钢材内的碳分子易被氢气夺取,使碳钢硬度增大而降低强度,发生氢脆。若设备、管道检查或更换不及时,会在高压(10~15)MPa下发生设备爆炸。此外,加氢是强烈的放热反应,反应器若不能按要求通冷却氢以控制温度,可出现设备局部过热、加热炉炉管烧穿或高温管线、反应器漏气而引起火灾。
2.5 催化反应
是指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化学反应,如由氮和氢合成氨,由乙烷和氧合成环氧乙烷等都属催化反应。其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5.1 如果催化剂选择不正确或加入量不合适,易形成局部反应激烈。若散热不良,温控不当,易发生超温爆炸或起火事故;
2.5.2 催化过程中有的会产生氯化氢,存在腐蚀和中毒危险,有的会产生硫化氢,存在中毒和爆炸危险;有的会产生氢气,火灾爆炸危险性更大,在高压下,氢的腐蚀作用可使金属高压容器脆化,而造成火灾爆炸及容器破坏性事故;
2.5.3 原料气中某些能与催化剂发生反应的杂质含量增加,可能成为爆炸危险物,如乙烯催化氧化合成乙醛的反应中,催化剂体系中常含有大量的亚铜盐,若原料气中含乙炔过高,则乙炔会与亚铜盐反应生成乙炔铜,乙炔铜是一种极敏感的爆炸物,在空气作用下易氧化成暗黑色,并易起火爆炸。
2.6 硝化反应
是指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如甲苯硝化生产梯恩梯,苯硝化制取硝基苯,甘油硝化制取硝化甘油等,其硝化过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6.1 因硝化是放热反应,需在降温条件下进行,稍有疏忽,如中途搅拌停止,冷却水供应不良、加料速度过快等,均会使温度猛增,混酸氧化能力加强,易引起着火和爆炸事故;
2.6.2 硝化剂具有氧化性,常用的硝化剂有浓硝酸、硝酸、浓硫酸、硫酸、发烟硫酸、混合酸等均具有氧化性、吸水性和腐蚀性,它们与油脂、有机物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在制备硝化剂时,若温度过高或落入少量水,会促使硝化剂大量分解和蒸发,不仅造成设备强烈腐蚀,还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2.6.3 被硝化物质(如苯、甲苯、甘油、脱脂棉等)大多易燃,若使用或贮存管理不当,易造成火灾。硝化产品大都有着火爆炸的危险,受热、摩擦、撞击或接触明火,极易发生爆炸或火灾。
2.7 氯化反应
是指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过程,如由甲烷制甲烷氯化物,苯氯化制氯苯等。常用的氯化剂有:气态或液态氯、气态氯化氢和各种浓度的盐酸、磷酰氯、三氯化磷、次氯酸钙等。氯化过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7.1 氯化反应的原料大多是有机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如甲烷、乙烷、酒精、天然气、苯、甲苯、液氯等),若未严格控制各种火源、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则易发生火灾爆炸;
2.7.2 最常用的氯化剂是液态或气态氯,其不仅属剧毒品,且氧化性极强,贮存压力较高,一旦泄漏,危险性很大。若氯化反应器前的氯气缓冲罐未装设或控制不好,致使被氯化的有机物倒流,可能引起爆炸;
2.7.3 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物料泄漏就会造成火灾或爆炸。氯化反应几乎都有氯化氢气体生成,设备易受腐蚀而发生泄漏,增加了反应过程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2.8 磺化反应
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常用的磺化剂有发烟硫酸、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三氧化硫等。磺化过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8.1 磺化剂三氧化硫是氧化剂,遇比硝基苯易燃的物质时会很快着火,若遇水会生成硫酸,会大量放热升温而导致起火、爆炸,因硫酸的强腐蚀性还会增加对设备的腐蚀破坏;
2.8.2 所用原料苯、硝基苯、氯苯等为可燃物,所用的磺化剂浓硫酸、发烟硫酸等都是氧化性物质,有些甚至是强氧化剂,若投料顺序颠倒、投料速度过快,可能造成反应温度升高,使磺化反应变为燃烧反应,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2.8.3 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在反应过程中无有效的冷却和良好的搅拌,均可能使反应温度超高,以致发生燃烧起火或爆炸。
2.9 烷基化反应(亦称烃化)
是在有机化合物中的氮、氧、碳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的化学反应,引入的烷基有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等。烷基化常用烯烃、卤代烃、醇等能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氧、氮等原子上引入烷基的物质叫作烷基化剂。如苯胺和甲醇作用制取二甲基苯胺。烷基化反应过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9.1 被烷基化的物质(如甲类液体苯、丙类液体苯胺)大都有着火爆炸危险,烷基化剂一般比被烷基化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更大,如丙烯是易燃气体,甲醇是甲类液体,十二烯是乙类液体;
2.9.2 所用的催化剂反应活性强,如三氯化铝是忌湿易燃物品,有强腐蚀性,遇水或水蒸气会分解放热,放出氯化氢气体,能引起爆炸,若接触可燃物、易着火。三氯化磷是腐蚀性忌湿易燃液体,遇水或乙醇会剧烈分解,放出大量热和氯化氢气体,有很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有毒,遇水及酸(主要是硝酸、乙酸)发热、冒烟、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2.9.3 烷基化反应都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如果原料、催化剂、烷基化剂等加料顺序颠倒、速度过快或搅拌中断,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跑料,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2.9.4 烷基化产品(如乙类液体异丙苯、丙类液体二甲基苯胺和烷基苯)也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2.10 电解反应
是指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在两个电极上所引起的化学变化过程。钠、钾、镁、铅等有色金属和锆、铪等稀有金属的冶炼,铜、锌、铝等的精炼,氢、氧、氯、烧碱、氯酸钾、过氧化氢等许多化工产品的制备,以及电镀、电抛光、阳极氧化等,都要通过电解来实现。以隔膜法电解食盐水生产氢氧化钠、氢气、氯气为例,其电解过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如下:
2.10.1 被电解的盐水中杂质过量可能产生火灾爆炸危险。如盐水中含有铁杂质,会产生第二阴极而放出氢气;盐水中带入铵盐,当PH<4.5时铵盐和氯作用可生成氯化铵,氯作用于浓氯化铵溶液可生成爆炸性油状物三氯化氮;
2.10.2 电解过程若氢气和氯气控制不好,可能相互混合而发生爆炸。导致氢气和氯气混合的主要原因是:①阳极室内盐水液面过低;②电解槽氢气出口堵塞,引起阴极室压力升高;③电解槽的隔膜吸附质量差;④石棉绒质量差,在安装电解槽时碰坏隔膜,使隔膜局部脱落,或送电前注入的盐水量过大将隔膜冲坏;⑤阴极室中的压力等于或超过阳极室的压力时,即可能使氢气进入阳极室;
2.10.3 电解槽内盐水液面高低不适当,若盐水液面过低,氢气可能通过阴极网渗入到阳极室内与氯气混合成爆炸性气体,若盐水过满,在压力下盐水会上涨;
2.10.4 电解设备若发生氢气泄漏,会与室内空气混合而引发火灾或厂房爆炸;
2.10.5 生产过程若突然停电或停机时,若未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立即去关闭高压阀,有可能使电解槽内氯气倒流而发生爆炸。
3 结语
在对化工典型生产过程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时,还应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针对评价对象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中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数量,判定是否构成火灾爆炸或毒物危害重大危险源,以便将重大危险源作为重点进一步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学校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篇4
南昌市“2·25”重大火灾
2017年2月25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唱天下量贩式休闲会所(以下简称“唱天下会所”)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13人受伤。
火灾原因:唱天下会所改建装修施工人员使用气割枪在施工现场违法进行金属切割作业,切割产生的高温金属熔渣溅落在工作平台下方,引燃废弃沙发造成火灾。
造成火势迅速蔓延和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堆放有大量废弃沙发且动火切割作业未采取任何消防安全措施,火势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高热有毒有害烟气,在消防设施被停用、疏散通道被堵塞、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不善等多种不利因素下,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警示:坚守安全红线,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全面围堵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深入排查整治,全面落实特殊作业安全监控措施。严格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消防宣传,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范自救能力。
杭州“7.21爆燃事故” 2017年7月21日上午8时32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与灯彩街交界路口南侧的桐庐野鱼馆因液化石油气泄漏发生爆燃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4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火灾原因:电火花引燃泄漏燃气。经专家勘查取证和技术分析,认定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桐庐野鱼馆内一只连接气化器的50kg液化石油气钢瓶瓶阀处于开启状态,在持续高温天气情况下,连接液化石油气灶具与二次减压阀的橡胶软管老化且连接不牢固致软管脱落,使气体持续泄漏,在厨房、气瓶间、备餐间这一联通的相对封闭区域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达到爆炸极限后由冰箱压缩机启动时产生电火花点燃而引发爆炸。
警示:严格相关主体安全责任落实,防患于未然。严格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到位有效。加强对餐饮场所新燃料、新工艺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加大燃气使用安全科普宣传力度,提升事故防范能力。
北京“11·18”火灾事故
2017年11月18日18时许,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村发生火灾。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
火灾原因:火灾发生的地下一层是一处服装加工厂,埋在聚氨酯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所致。
警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火灾隐患大排查,加大对“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工业大院、散乱污企业、违法建设等的清理力度,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天津“12.1”重大火灾事故 12月1日凌晨4时许,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处一大厦38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300平方米左右,火灾于6时40分被扑灭,消防官兵共抢救疏散出26名被困人员,其中10人死亡,5人受伤。
火灾原因:起火物质为堆放在电梯间内的杂物和废弃装修材料。由于施工企业为施工方便擅自放空消防水箱储存用水,致使消防设施未能发挥作用,火势迅速扩大;企业施工人员违规在施工现场住宿。
警示:暴露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大量突出的隐患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由电气原因引发的7.4万起火灾事故中,因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电气线路问题引发的有4.6万起;因电器设备故障、电加热器具等引发的有2.2万起;因其他电气原因引发的有0.6万起。电气火灾猛于虎。
学校扶贫典型帮扶案例 篇5
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走家串户式的家访似乎是一个越来越陌生的名词,打电话成了许多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但是XX老师仍然认为家访工作是家校联系最好的方式。教育扶贫工作刚开始安排下来,学校安排每名教师帮扶两名学生,XXX主动要求自己帮扶3名学生,为全校教师做好了表率。他帮扶的分别是三年级的陈源,二年级的王熒、吴绪玲,对于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XXX老师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之外,对学生的生活也是一直操心,初次家访看到学生家里困难立刻将自己随身带的500元现金塞给了家长,他先后2次深入学生家中家访,可谓感受颇深。
通过家访让他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应该作为常态的一项工作。他认为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可以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通过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达到教育目的。
他每到一处,都与家长同座一条板凳,心与心的交流,了解学生家中的困难,了解家中致贫的原因,与家长一起想办法,出点子,积极为帮扶贫困户出谋划策。同时也了解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想法和期盼,知道了学生厌学的原因,也找到了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的良方。
高校典型火灾事件-保卫处 篇6
(一)【案例01】2011年12月20日8时45分左右,广东海洋大学海涵B416男生宿舍发生火灾。这是自2009年宿舍火灾事件后又一起失火事故,所幸无人员伤亡。事故原是学生今晨上课前到水电管理处开电,而后宿舍电水壶自动启动烧水。水被烧完后电水壶起火,燃烧到旁边的雨伞。之后火势蔓延,蚊帐及衣服也都跟着烧了起来。“电器太不合格了。”一名保安告诉记者,现在学生使用的电器多为劣质产品,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案例02】2009年6月10日,湖北恩施湖北民族学院一间女生宿舍10栋504寝室突然起火,与该寝室临近的至少五个寝室被烧毁,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据该寝室附近寝室一女生介绍,事故可能是由于充电器爆炸引发。
【案例03】 2009年3月16日上午,中央美院位于南湖公园内的学生宿舍发生大火,两层楼的学生简易宿舍起火,浓烟笼罩在美院上空。四十分钟后,大火被扑灭。
【案例04】2009年3月10日上午11时45分左右,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发生火灾,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第一教学楼突然起火,疑是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火灾事故。
【案例05】2009年3月7日清晨,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公寓内突发火灾,一间男生宿舍被烧毁,百余名学生被紧急疏散。
【案例06】2008年12月7日南京人口学院位于南京靠龙蟠路路边上的一幢10层楼高的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大楼东侧八楼的801房间内,向外喷着浓烟,三四米高火苗直舔楼上九层,宿舍楼上的窗户玻璃被大火烧烤得“噼噼”响。起火原因是由于私拉插座,引起的电器短路所致。
【案例07】2008年12月27日下午,郑州某高校的宿舍楼起火被烧成一片废墟,两名学生从二楼窗户跳下,幸无人员伤亡。由于该校宿舍楼紧张,400多名没地方住的学生被提前放寒假。火灾原因是学生抽烟造成。
【案例08】2008年11月23日下午2:50分左右,中南大学13栋2楼一栋寝室起火,起火原因是使用违规电器,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案例09】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烟火过大,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火灾事故初步判断原因是,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案例10】2008年10月30日清晨6时许,武昌某高校一栋女生宿舍的5楼发生火灾。530寝室内的物品基本被烧毁,相邻的几间寝室也被熏黑。失火原因疑是使用了违章电器。一些同学习惯晚上熄灯前将烧开水用的“热得快”插上电源,待早上送电后就可以直接烧水。
【案例11】2008年9月1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13号宿舍楼5层发生火灾。2007年以来,北京市各高校共发生火灾159起,约占北京市火灾总数的8.5%。
【案例12】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28号楼6层S0601女生宿舍发生火灾,着火后楼内到处弥漫着浓烟,6层的能见度更是不足10米。着火的宿舍楼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在楼内,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将千学生被紧急疏散,事故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宿舍最初起火部位为物品摆放架上的接线板部位,当时该接线板插着两台可充电台灯,以及引出的另一接线板。该接线板部位因用电器插头连接不规范,且长时间充电造成电器线路发生短路,火花引燃该接线板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蔓延向上造成火灾。事发后校方在该宿舍楼进行检查,发现1300余件违规使用的电器,其中最易引发火灾的“热得快”有30件。
【案例13】2008年4月20日上午9时58分左右,中南大学校本部桃花学生公寓,学生违规使用“热得快”烧开水,在未关电源情况下中途离开寝室而造成严重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元。
【案例14】2008年3月19日下午4点左右,南京某高校3号男生宿舍楼突然起火,猛烈的大火很快将整间宿舍烧个精光,所幸没有人员受伤。据调查,这个宿舍存在着私拉电线的现象,当天下午宿舍内的电脑又一直没关,电脑发热引发了火灾。因此,大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乱拉、乱接电源线,坚决避免因乱拉、乱接电线而引发火灾。
【案例15】2008年3月6日武汉某高校女生宿舍楼2楼的一间房内滚出浓烟,消防中队接警赶来,迅速将火扑灭,事发宿舍被烧得精光。据了解,火灾是因使用“热得快”导致线路起火。【案例16】2007年10月9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园学生公寓13栋3小栋523宿舍一名女研究生违规使用“热得快”,造成电线线路失火并引发火灾。
【案例17】2007年8月11日,合肥一所高校女生宿舍楼一寝室突发大火,致寝室内所有衣服、棉被、书籍、床上木板及室内木制品全被烧毁。因扑灭及时,没造成人员伤亡。原因是手机在无人时充电,充电器发热引发火灾。
【案例18】2007年4月12日湘潭某大学女生宿舍528房间因使用“热得快”引发火灾。
【案例19】2007年1月11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宿舍2舍一楼发生火灾,浓烟将十一层高的整个宿舍笼罩,楼上百余个寝室的500余名学生被困。原因是寝室内一学生用“热得快”放在开水瓶中烧水,因晚上突然停电,她从开水瓶中抽出“热得快”放到床上,但忘了切断电源。次日早晨来电后“热得快”将床铺引着。
【案例20】2006年11月29日上午11时20分许,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女生寝室突发火灾。室内物品几乎完全烧毁。所幸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疑与寝室内违规使用的电器有关,校方怀疑是拖线板或饮水机引发了火灾。【案例21】2006年10月16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院女生宿舍楼失火,五六名被困女生通过身绑床单逃下楼脱险。消防人员表示,起火原因为宿舍床铺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爆炸,随后将被褥引燃。
【案例22】2006年10月8日上午九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男生宿舍第22栋一寝室起火,校方保卫人员用灭火器及时扑救,四个床位烧毁了两个。起火时寝室里没人,台灯没有关闭,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案例23】2006年7月20日17时50分许,位于哈市南岗区学府路7号的一所学校的男生宿舍突然起火。原来该宿舍学生离校时未将电视插头拔下,导致电视短路爆炸起火,大火将宿舍内物品烧毁。
【案例24】2006年7月14日早晨,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大学生公寓一女生宿舍起火。起火时宿舍内一名女生被困屋内,女生说可能是对铺的一个充电器起火,该充电器已在插座上插了3天。
【案例25】2006年5月31日中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园学生公寓13栋三小栋612三名女研究生违规使用电饭锅加热食物,造成电线线路短路并引发火灾,整间宿舍被烧得面目全非。消防武警出动了六台消防车。
【案例26】2006年2月8日晚7时40分许,××大学一学生宿舍楼1楼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410平方米,部分显示器和打印机及电脑被烧毁,未造成人员伤亡。具体原因是:用电取暖不慎有直接的关系。【案例27】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个学生宿舍楼当天凌晨发生火灾,至少8人被烧死,3人烧伤。大火是从宿舍楼底层的一间厨房开始蔓延的,宿舍里的一些学生在7日晚聚在一起喝酒,可能是酒后不慎在厨房引着了火。由于楼里住了许多人,过道和紧急出口又堆放了许多杂物,加之不少人当时已经喝醉,火灾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多。
【案例28】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第6号学生宿舍楼三楼突然发生了爆炸起火,火灾原因疑为汽油爆炸,当时有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内,皆在大火中丧生。
【案例29】2005年3月,某大学一同学在使用电热杯的过程中,因线路维修临时停电,她出门时忘了插在电源上的电热杯。十分钟后电来了,电热杯将水烧干,并将电热杯塑料底盘熔化。熔化的塑料所产生的异味被路过的同学察觉,及时报告了公寓管理员,才没酿成大祸。
【案例30】2004年10月2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301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臵给该宿舍使用的箱子架、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5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有插在主接线板的电热杯放在箱子架顶层,水烧干后自燃,并引燃临近的易燃品,最终酿成火灾事故(寝室当时无人)。
【案例31】2004年7月,某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房间内的财物被烧毁。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起火的原因是由于房间内的饮水机没有水但继续通电工作,造成饮水机发热而发生火灾。
【案例32】2004年7月16日,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贡伯戈讷姆市一所私立学校16日发生一场惨剧,75名学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死,另有100人被烧伤。
【案例33】2004年寒假后刚开学不久,某高校体育学院2002级2名女生在学生宿舍用酒精炉做饭,在添加酒精时意外燃爆,导致同宿舍另一名同学烧成重伤。
【案例34】2003年12月2日早上6时49分,北京交通大学18号楼6层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动西直门、双榆树、府右街、亚运村4个消防中队,22部消防车赶赴现场。经过消防队员的奋力扑救,大火于7时42分被扑灭。起火原因是学生违章使用“热得快”将水烧干引发大火。据介绍,此次火灾共烧毁4张床、4床被褥和一些日用品等,经济损失2万余元。
【案例35】2003年11月24日凌晨,位于莫斯科城区西南部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有几个中国学生就是在火灾时想乘电梯下楼逃生,结果被困在内活活呛死。
【案例36】2003年10月3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是由于使用热得快烧水所致。
【案例37】2003年9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案例38】2003年6月28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公寓5号楼发生火灾,原因为长时间使用白炽灯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案例39】2003年3月13日,四川大学东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
【案例40】2003年2月20日凌晨5时,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男生宿舍4栋三楼一寝室突发大火,火借风势瞬时吞噬了整个三楼22间寝室。7时1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3楼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火灾因为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所致。
【案例41】2003年2月11日,中央民族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所致。
【案例42】2002年12月,某高校学生宿舍一女同学,用“热得快”电器烧水,该女生把“热得快”插上电后就离开宿舍去上晚自习了,不久,由于该电器漏电发生火灾,烧毁床头柜、床板等物品,直接损失800多元。
【案例43】2002年12月14日凌晨4时30分许,××大学一栋七层楼的学生宿舍楼1楼停放自行车处因堆放的杂物引发失火。经查是由乱扔烟头引发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44】2002年12月1日晚,位于南京老虎桥附近的南大成教院宿舍楼电线老化引起发生大火,宿舍内的学生衣物等贵重物品均被付之一炬,损失惨重。
【案例45】2002年11月6日,西安联合大学学生宿舍失火,原因为使用电炉做饭,明火点燃地上报纸造成火灾。
【案例46】2002年9月8日21时39分,北京某大学研究生公寓1号楼3层324室发生火灾。火灾中共有3间宿舍被烧毁,2间宿舍部分被烧,过火面积80余平方米。具体原因是:“热得快”长时间通电干烧,导致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
【案例47】2002年2月26日,西安某大学学生43舍822室李某某在宿舍违章使用“热得快”,因未拔电源而离开宿舍,导致电线过热短路引起火灾。
【案例48】2002年1月4日,某高校523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臵给该宿舍使用的长条桌、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4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该宿舍两名同学将应急灯长时间充电(13个小时,寝室当时无人),使蓄电池过热,引燃桌下纸箱内的易燃物造成的。
【案例49】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楼道里充斥着呛人的浓烟,楼内到处可见明晃晃的火苗。当时有千余名女生被困楼内,幸被消防队员及时救出。一研究生寝室内电脑、电视等所有物品全遭焚毁。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后引燃室内书籍和衣物。
【案例50】2001年12月17日,××大学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一研究生寝室内电脑,电视等所有物品全遭焚毁。当时有千余名女生被困楼内,幸被消防队员及时救出。具体原因是: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后引燃室内书籍和衣物。
【案例51】2001年11月3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504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臵给该宿舍使用的照明、床板、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10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某学院01级两名女学生违反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将烧水的“热得快”插在暖壶里烧水,人走时忘断电源以致酿成火灾。
【案例52】2001年9月10日,某高校5号楼403室一名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热杯,插上电源插头后,电源线拖在被子上,这时有同学找他有事,人就离开了宿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宿舍往窗外冒烟,原因系线路超负荷发热,绝缘层熔化,造成线路短路起火,低燃点的被子靠近线路,助长了燃烧。
【案例53】2001年8月22日下午,某校张某某,请来张某(男)等数人帮忙,在打扫完教室后,张某坐在后排吸烟,然后将烟头随手向后一扔,恰巧扔到后门缝,引燃在门后堆放的杂物,引起大火,烧毁三间大教室,价值数万余元。
【案例54】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这是自1999年发生夏令营火灾并造成19名儿童死亡以来发生的另一起校园火灾惨剧。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
【案例55】2001年3月10日夜,某校学生郝某某在计算机室上机时吸烟,将烟缸中未熄灭的烟头倒入门后装有废纸屑的塑料纸篓里后离开,约半小时烟头引燃废纸、书柜等物,烧毁天花板、三个柜子、二台计算机等物。
【案例56】1999年2月3日中午,杭州某学院一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火从一间学生寝室开始烧起,而后蔓延到隔壁仓库,经过消防队员近两个小时的扑救才得以扑灭大火,损失惨重,事故原因是由于学生违章使用电器所致。
【案例57】1998年1月22日凌晨2时,在济南某医院实习的某医学院10名学生,因用电炉不慎起火,烧死5人。
【案例58】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中心学校学生侯应香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火灾损失烧死学生21人,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案例59】1996年暑假后刚开学不久,××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位女生违反学生公寓管理规定,擅自在宿舍用酒精炉做饭。在添加酒精时发生意外燃爆,导致同舍的另一名女同学烧成重伤,药费高达2万余元。此事给他人和自己精神和身体上造成很大的痛苦。
【案例60】1994年12月 31日吉林某大学教学楼一学生在室内吸烟,将用后未熄灭的火柴棒,随手扔在木质地板上,掉进地板的窟窿里,引燃地板下的可燃物酿成火灾。火灾烧毁教室19间、语音室1间、阶梯教室 1间,过火面积955平米。
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宝贵,警钟要长鸣。在我们生活的校园,每一个不安全行为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而且可能会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应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从身边点滴的安全小事做起,自觉做到:
(1)不乱接电源,防止由乱接电源使电流过载导致的火灾。(2)严禁使用破损的插头、插座等接线板,不购买和使用质量低劣的电器产品,一定要选用有国家认证标志的合格电器产品。
(3)不使用老化、接头处无绝缘胶布包扎的电线,不使用无插头的接线。
(4)不私自安装床头灯、台灯,不要将台灯靠近枕头、被褥和蚊帐等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用可燃物直接遮挡白炽灯泡。
(5)不违章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炒锅、电饭锅等电热器具。
(6)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源,节约能源,消除隐患。“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实践证明,常见的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如果使用部门或使用者了解必要的消防常识,提高消防意识,火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学校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篇7
以河北盐山地区为例, 当地消防官兵普遍反映作战对象主要是农村民房与柴垛火灾, 此类火灾主要发生在冬季。随着经济发展, 农村柴草堆垛储存大大减少, 火灾数量也随着下降。但是, 随着农村冬季采暖方式的改变, 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民房火灾却明显增加, 给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过去的2015年里, 盐山县共出警646次, 其中民房火灾263次、柴垛火258次、应急救援及社会救助共125次。据统计, 民房火灾中新型采暖炉的金属材质烟囱引发的火灾数量为256起, 占火灾总数的39.6%, 下面我们就这一类型火灾进行深入的分析、研判, 以达到减少此类火灾发生的目的。
一、华北地区农村平房屋顶结构分析
华北地区广大农村以单层瓦房为主, 其房顶结构如图所示, 屋顶材料主要包括平瓦、木板、粘土泥、苇席、檀条。旧式土房房檐口采用麦秸、苇子上铺粘土泥, 新式房屋檐口采用檀条上铺水泥板。共有三种类型, 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新式平屋顶的材质防火性能是最好的, 属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而旧式平屋顶和新型坡屋顶的防火性能较差, 属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中, 可燃材料有苇质顿子、苇席、木板、檀条, 这些是造成华北地区民房火灾初起的主要可燃物。
二、引发华北地区农村冬季民房火灾的主要原因
华北地区旧式土房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在其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火灾预防经验, 其房屋的采暖构造起到三重作用 (烹饪、保健与采暖) , 其多采用灶台—土炕—烟囱的形式共同构成采暖系统, 最后通过山墙上半圆柱型通道的高温烟气, 已不再可能引燃房顶的可燃材料, 这个过程充分起到防火的作用。
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前的土坯房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村民都盖上敞亮的新式砖房, 采暖方式也随着改变。现代华北农村地区普遍采用新式采暖炉的方式进行取暖, 新型采暖炉的烟囱均直接从房顶穿过去, 而烟囱材质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当采暖炉火烧的特别旺时, 烟囱温度有时会高达500℃, 尤其是冬季大风天气, 随着烟囱的风速, 烟囱内部空气对流加强, 采暖炉的热气和明火被吸入烟囱, 致使金属烟囱与可燃苇席、苇板的接触部位着火, 进而引起民房屋顶大面积燃烧。民房的吊顶也阻碍人们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当吊顶被烧穿时, 房顶的可燃材料已经大面积燃烧, 吊顶烧穿使得氧气大量进入, 火势随着增大难以控制。此类火灾的扑救难度较大, 因为着火层上层有瓦有泥, 下层有吊顶, 灭火用水很难达到燃烧的苇席层, 一般着火民房都要将房顶掀开才能灭尽余火, 这种扑救方式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金属烟囱在常温的导热系数为58w/m.c, 均为混凝土的38倍, 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当温度达到750℃时, 导热系数几乎变为常数, 均为30w/m.c。钢材导热系数大是造成金属烟囱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此类火灾发生空间氧气有限, 往往致使易燃材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易造成人员中毒, 特别是北方夜间天气寒冷, 房间内封闭较好, 极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的火灾事故。
三、华北地区农村民房火灾的防范措施
(一) 加强消防宣传, 普及村民消防科学知识
大多数普通民房火灾, 都是由于居民思想麻痹, 缺乏科学知识, 违章违规所致。可以通过农村“大喇叭”、发放消防宣传手册等方式, 加强村民防火防灾意识, 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 把防火工作自觉变成一种习惯, 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民房火灾的发生。因此, 我们要把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农村消防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 常抓不懈。要做到宣传形式多样, 宣传方法灵活, 宣传内容丰富。
(二) 多措并举, 防止农村地区民房火灾
以盐山地区为例, 可以看出华北地区农村民房火灾的发生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合理的采暖方式。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包封法、取弯法等多种方式减少火灾的发生。比如将金属烟囱外部采用水泥包封, 将金属与芦苇等易燃材料分开;也可以将烟囱取弯, 从墙体穿过再取直, 避免芦苇木材等易燃材料直接接触, 减少火灾发生可能性。
(三)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展开火灾前期扑救。
【学校典型火灾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学校德育典型案例11-19
学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10-24
学校德育工作典型材料10-23
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学校典型材料07-09
文武学校典型培育工作总结11-06
第三小学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典型材料05-22
学校火灾事故案例12-25
学校火灾危险性分析08-24
典型故障分析05-23
典型场景分析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