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2024-08-06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精选11篇)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篇1

《火把节》评课稿

xiaoxue.xuekeedu.com

《火把节》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用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了解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有感情朗读课文;难点是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韩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在本课教学中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想象画面。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火把节隆重热闹的场面,从而感受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1.紧扣关键词,突出重点

在教学中韩老师能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本文的“关键词”是“激情四溢的盛典”。在学习火把节的场面时,首先让学生抓住最能体现火把节场面的词语“激情四溢的盛典”,先理解词语,再让学生在文中批划出能体现火把节是盛典的词句,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几个具体的场面时又抓住“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声鼎沸”“沸腾’和“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等词句理解感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火把节是一个激情四溢的盛典,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这也紧扣了我们高年级的小专题:以重点语句为切入点,提高阅读实效

2.转换角色,感悟热情

当学生阅读文本时,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体会不到真切的情感。韩老师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如在教学课文第一部分时,韩老师首先抓住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式:“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来感受彝族认的热情好客,韩老师此时能巧妙地转换角色:如果我是客人,你是彝家的孩子,你怎样邀请我到彝家去参加火把节?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来发出邀请,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部分,学生读出了彝家人的热情和自豪,也读出了彝家人为火把节所做的精心准备。从而感受到了彝家人过节的欢快心情和热情邀请客人参加自己民族盛大节日的那种自豪,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3抓语言训练点,夯实语言训练

xiaoxue.xuekeedu.com

韩老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同时,没有忽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学习火把节上跳舞狂欢的场面时,韩老师抓住“老人来了……;小伙子来了……;姑娘们来了……;孩子们来了……”这个排比句来体会参加火把节的人多,场面壮观,是全民狂欢节。韩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对文本的感悟,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设计语言训练的练习来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春节来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夯实了语言训练。

4.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整堂课中,韩老师运用了默读、浏览、齐读、指名读等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抓课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话时,韩老师先让学生找出来读,又用多媒体出示引读,这样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在快要结课时,韩老师又一次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想到大凉山去参加火把节。此时韩老师适时用多媒体呈现几个句子“来吧,让我们穿上彝家特有的节日盛装;来吧,让我们为惊险的斗牛呐喊助威;来吧,让我们走进精彩无比的摔跤场;来吧,让我们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啊、唱啊;来吧,让我们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进行引读,又一次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也是这节课的开课和结课有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5.多媒体的运用创设了教学情境,开课时的动态视频,从视听上给学生来来了震撼,让学生对火把节的热闹场面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用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读书,使读的效果更具有时效性。还有知识链接的出示,让学生了解了更多有关火把节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6.过渡语的设计,教学环节紧凑,各环节过渡自然,而且富有启发性。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篇2

师: (板书:卧游) 你们知道“卧游”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吗?

生: (纷纷回答) 游泳?睡觉?……

师:我来告诉大家, 卧游指的是读书。古人认为, 读书是一种最省钱的旅游方式。在书中畅游, 即使只是坐在家里, 也能看遍世界。对热爱读书的人来说, 在书中畅游, 才是最快乐的事情。今天, 我要带领大家经历一次奇异的旅行。真正地卧在地上, 感受一次特别的经历。我曾经有一次躺在地上旅行的经历。那次, 我去山区游玩, 发现那里生长的草都很茂盛, 比我们小区里的草坪要高很多。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草, 都是经过修剪的, 而野外的草都长得自由自在。 (师在黑板上画图:一个人躺在地上, 周围长满草) 我躺在草丛里, 再看那些草时, 因为视角变成了仰视, 它们变得更高大了, 棵棵都像大树一样粗壮。在草的根部, 还密集地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小虫子。我侧过头, 发现许多虫子在草茎上奔忙;我抬起头, 望着上方, 看到蝴蝶在头上飞舞。这些景物, 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这些小虫子就在我的眼前, 爬过去, 飞过来, 我躺草地里, 静静地观赏了四五个钟头。

生:太有趣了, 可我们也不能经常去山区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 也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 只不过你们没有留心观察。你们瞧, 我们教室窗外的这棵大树, 是什么时候开始枯萎的, 你们知道吗?

生: (争论) 秋天!冬天!

师:不必争论了, 我已经把一切都记在了我的日记本里。那是初冬时节的一个星期四, 第一场雪飘落的时候, 树上的叶子还是绿油油的, 雪停之后, 它们就枯黄了。第二天, 气温降低, 树上的叶子就落了不少。只要你们善于观察, 生活中的景色都会让你感到惊喜。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 题目是《草虫的村落》, 作者的经历竟然与我在草丛中的“卧游”惊人的相似。读着这篇课文, 我总觉得这篇文章应该由我来写, 怎么被他抢先了呢?看来, 美好的大自然可以打动每一颗心。现在, 请大家朗读课文, 走进“草虫的村落”。

第一课时:浅尝, 通读全文理解爱

师:先请同学们把这篇课文分成三大段, 用双斜线在每大段的末尾标示出来。 (学生为文章分段, 师指导)

师:请A同学来说一下, 你是怎么分段的?

生:第一自然段到第二自然段是一段, 从第三自然段到倒数第二个自然段是一段, 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成一段。

师:为什么要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分成一段呢?第二自然段就已经开始写作者的所见了, 你想一想, 是不是应该把第二自然段和下面的自然段分在一起呀?还有, 后面的分段也有问题。倒数第二个自然段是继续在写作者的所见吗?

生:不是, 他已经回到了现实。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 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这句话说明作者已经从神奇的旅行中回到了现实。

师:现在, 你知道该怎么分段了吧?

生:第一自然段是一段, 第二自然段到倒数第三自然段分成一段, 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一段。

师:这次你分对了。给文章分段,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 把握主要内容。每到应该分段的地方, 情节的发展都有明显的变化。比如这篇文章, 主要写的是我被草虫的村落陶醉了, 陶醉得已经忘记了自己, 可是到最后呢?“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这时候, 我又从草虫的村落返回了人间。这种首尾呼应的结构安排, 正是给我们分段提示的地方。作者先概括介绍自己的目光跟随着爬行的小虫, 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然后详写在草虫的村落里的所见所闻, 最后, 红鸠鸟的歌声才把他唤醒, 他还要拉着读者的手, 一起到草虫的村落中去散散步。透过这些内容, 你们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吗?

生: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闻, 表达了作者对花草树木和小昆虫的热爱。

师:作者热爱的仅仅是树木和昆虫吗?他在文中写道:“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这句简单的话, 单独一个自然段, 后面还加了省略号, 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呀?

生:还有很多景物, 作者都没来得及写,

师:是呀, 田野的广阔和静谧, 虫鸟的鸣叫和活动, 这些都是作者热爱的事物。你们说, 作者热爱的是什么呢?

生:是大自然, 他热爱大自然!

师:谁能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

生:这篇课文通过写“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 发现了小虫子的快乐天地这件事,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师:真好, 你巧妙地摘录文中的句子, 概括主要内容, 与思想感情紧密相连, 简洁而又准确。

第二课时:细品, 字里行间寻找爱

师: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表达的都是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可是, 作者到底是怎样表达热爱之情的呢?在阅读一篇文章时, 只有真正走入文章的字里行间, 才能感受到作者所感受的一切。下面, 请同学们在《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中找一找, 哪句话可以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并请你解释一下, 通过那句话, 你是怎样看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下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认真思考。 (生默读课文、思考, 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第二自然段, 最后一句话。“我真想跟它们寒暄几句, 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这句话说明作者特别想要跟小虫子说话, 他为无法说小虫子的语言感到遗憾。

师:你找到的这个句子很好, 可是并没有解释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你只是为我们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 从这个词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小虫子的态度是特别关爱的。你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寒暄!

师:你找的词是正确的。寒暄这个词的意思是问寒问暖, 通常指两个朋友之间的问候, 而且说的都是些闲聊的话。你说一说, 为什么通过这个词, 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喜爱小虫子的。

生:作者把小虫子当成是自己的老朋友, 想要和小虫子说些家常话, 所以表现出作者十分喜欢小虫子, 热爱自然。

师:这一次, 你解释得不错。还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在第五自然段, 有这样一句话, “优美的音韵, 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如果作者的心情烦躁, 如果作者不喜欢虫鸣, 也不喜欢大自然的景色, 他就不会感觉到这个声音很美了。作者把声音比喻成泉水, 说明这个声音在作者听来, 是特别美妙的。

师:说得真好。你知道这句话中的关键字是哪个字吗?

生:是灵泉的“灵”字吧?

师:对呀!可是, 你刚才只是把它理解成了泉水, 泉水与灵泉绝不是一个档次的。灵泉是灵验的泉水, 喝了它, 就会祛除百病, 永葆青春。在作者的心中, 虫鸣声是那样的神圣, 有个词儿叫“天籁之音”, 就是形容这种感觉的。C同学, 你认为哪句话能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呢?

生:在文章的倒数第二个自然段,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 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如果作者不喜欢自然, 不喜欢这个地方, 就不会想再去了。他去过一次后, 还想邀请朋友去, 说明他对这个地方十分喜爱。

师:你解释得很好, 能让人想去散步的地方, 一定是美丽的, 让人向往的。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生: (思考) 好像没有了。

师:我认为这篇文章里的每一句话都能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生:每一句话?太夸张了!

师:一点也不夸张。给你们一个机会, 你们可以向我提问, 你们认为哪句话不能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看我怎样给出爱的答案。

生:太好了!老师, 倒数第三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这句话怎样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呀?

师:一句话单独成一段, 通常是这句话非常重要。单独分成一段, 才显得突出。这句话说明作者见到的景物很多, 要是一个一个说出来, 就不是一篇文章能交代明白的了。作者见到的事说也说不完, 他的爱无止境。

生:老师这样一解释, 我确实感觉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让我也联想到这片草丛中其它有趣的事情。

师:哈哈, 这说明你确实融入到作者的文章中去了。还有哪位同学需要提问呢?

生:第四自然段, 有一个字“看”, 这与作者热爱大自然有关系吗?

师:你注意了吗, “看”的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感叹号。

师:单独的一个字, 后面还加了感叹号, 这样的字你可不能小瞧啊。这个单独的停顿, 表现出作者的惊喜。蜥蜴本来是吃小昆虫的, 但作者却见到了它和小昆虫成了朋友, 背着小昆虫走亲戚。这时的作者, 内心一定充满了爱。这样的场景是温馨的, 怎么能说作者对大自然没有爱呢?

生:倒数第二个自然段, 写红鸠鸟的鸣叫声把作者唤回来, 这句话怎么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呢?

师:作者走进草虫的村落, 忘记了时间, 完全沉浸在快乐的天地里。当夕阳西下时, 才被鸟鸣声拉回到现实的世界, 这说明作者已经陶醉在一片美丽的景色中了, 这个时候的作者, 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作者在欣赏这一切时, 仿佛走进另一片天地。你们说, 这句是不是也能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呀?

生:开头这句话呢?“今天, 我又躺在田野里”。

师:我把这句话改动一下, 你们看意思有什么不同。“今天, 我来到田野里。”我把“又躺在”改成了“来到”。

生:原文中的“又”, 说明作者经常来这里, “躺”说明作者与田野非常亲近, 这都是在表现爱。如果改成“来到田野里”, 就变成了没有什么感情的平淡叙述了。

师:不用老师回答, 你已经把一切都说明白啦!

生: (连连点头) 的确是每一句话都能反映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师:只要你们认真去读文章, 认真去分析文章中的话, 一定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即使是坐在家中读书, 也一样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希望今天的这堂课, 能让同学们记住这次特别的旅行——卧游。下课!

备课笔记

美文与美食

学生作文里的一个比喻句, 让我难忘。他写道:“张老师讲的课, 像特级厨师为我们做出的美味可口的饭菜, 令人着迷。”用特级厨师来比喻一位好老师, 新颖而又准确。如果每位老师, 都有能力把课本里的知识变成美味可口的饭菜, 让学生百吃不厌, 那真是教育的大幸。

可是, 课本里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太多了, 老师没工夫添油加醋、熘炒烹炸, 于是, 课堂上更多的是生硬的灌输。

生硬的灌输发生在语文课堂上, 实在不应该。因为那一篇篇课文已经是制作美食的上好原料, 人们把它们称作美文。美文不是专指文辞优美的文章, 美乃好也, 美文泛指一切好文章。怎样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美好, 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这个发现美好的过程, 就是烹制美食、享用美食的过程。过程是最美好的, 而不是结果, 因为当我们享受美好的过程时, 不必多虑, 一定有美好的结果等着你。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篇3

编号:5004 课题:火把节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 主讲人:李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狂欢节吗?咱们中国也有狂欢节哦!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hù)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括号内注音

蒿草()山寨()矫健()犄角()蝗虫()头帕()披毡()宰杀()摔跤()嫉妒()熊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

2.多音字(括号内注音,横线上组词):

()()奔 ()率 ()

()斗()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写上对应的词语:

(1)比喻对恶势力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不屈不挠)

(2)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数不胜数)

(3)充满着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激情四溢)

(4)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嫉妒)4.写出它们的反义词:

兴高采烈——(垂头丧气)人声鼎沸——(鸦雀无声)嫉妒——(羡慕)骄傲——(谦虚)矫健——(蹒跚)5.写出它们的近义词:

打扮——(装扮)矫健——(矫捷)企盼——(盼望)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三、默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2.请你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讲彝家人做好各种准备欢度火把节。第二部分(4-10)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第四部分(14)邀请人们和彝家人欢度火把节。

3.本文中4个“来吧”,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呼应,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互相呼应,对同一个内容反复强调,是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地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

第二课时

四、品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灾难的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8.本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开放题)

排比,描写了彝家人食物方面的准备,进一步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2.你从第6自然段中“不约而同”“兴高采烈”“都穿上”“忙着”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细致地描写了人们过节前的准备,表现出热闹而欢快的节日气氛。3.第7自然段的第1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形象的表现出场面的热闹、欢乐。这句话起到了领起本段,概括下文内容的作用。

4.第10自然段中“悦耳”“赞美”“企盼”传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传达了彝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5.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时间顺序,主要写了彝家人一天中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这五个场面。

6.阅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个传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天上的神仙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虫。经过:勇敢的彝家人用火来消灭蝗虫,点起了火把,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结果:灭掉了“天虫”,保护了庄稼。7.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文描写了彝族人民庆祝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赞扬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

五、练习

1.请你将关于火把节来历的传说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

3.将课本P19的“读读写写”和“词语采集”中的所有词语每个抄写两遍在下方空白处。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学生版)

编号:5004 课题:火把节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 主讲人:李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狂欢节吗?咱们中国也有狂欢节哦!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hù)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括号内注音

蒿草()山寨()矫健()犄角()蝗虫()头帕()披毡()宰杀()摔跤()嫉妒()熊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

2.多音字(括号内注音,横线上组词):

()()奔()率()

()斗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写上对应的词语:

(1)比喻对恶势力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2)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3)充满着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

(4)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4.写出它们的反义词:

兴高采烈——()人声鼎沸——()嫉妒——()骄傲——()矫健——()5.写出它们的近义词:

打扮——()矫健——()企盼——()不约而同——()

三、默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你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9)

第三部分(10-12)第四部分(13)3.本文中4个“来吧”,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四、品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7.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你从第6自然段中“不约而同”“兴高采烈”“都穿上”“忙着”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3.第7自然段的第1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4.第10自然段中“悦耳”“赞美”“企盼”传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5.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 6.阅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个传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8.本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开放题)

五、练习

1.请你将关于火把节来历的传说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3.将课本P19的“读读写写”和“词语采集”中的所有词语每个抄写两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篇4

xiaoxue.xuekeedu.com

《左公柳》这篇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篇幅很长,故事中主人公左宗棠又是晚清时期的人物,学生对他的认识很陌生,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没有按部就班地按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而是直接从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入手。第二部分讲的是左宗棠的三个爱国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这一部分也最能体现左宗棠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接着,我引导学生简单地学习第一、三部分,这两段我采用的是对比教学。学生不仅感受到左公柳是刚强之树,更是象征着爱国将士的精神之树。这样的教学策略体现了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为了体现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一重点进行。比如,在学习第一个爱国故事时,学生就抓住“力排众议”体会左宗棠决心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豪情;第二个故事,引导学生抓住抬棺出征的场面描写体会左宗棠誓死保卫新疆的决心;在体会左公柳的形美时,抓住了“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宛如帷幄”这些词语来感悟;体会左公柳的神美时,抓住了“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这些词语来领悟;体会左公柳的精神之美,抓住了“普普通通、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精神之树”这些词语来体味。

朗读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是这一堂课的又一亮点。有目的地读,有任务地读就避免了读的盲目性和流于形式。可以说这节课我安排了很多次“读”,而且每一次都有任务,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学习“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这个故事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左宗棠为什么要力排众议,他是怎样力排众议的?学习左宗棠如何力排众议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指名读、齐读、提示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坚决”、“慷慨激昂”、“断然”的语气。学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这一故事时,我让学生采用默读的形式找到最令人感动的语句,边读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互相朗读,交流感受。这样学生朗读面广了,兴趣浓了。最后指名一位朗读水平最好的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这位学生为其他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学习“植树造林,建设新疆”时,采用齐读的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朗读,避免了教学的单一性,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究行为。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是这一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每一篇课文都是

xiaoxue.xuekeedu.com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评课稿 篇5

《学会看病》是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作品,文章讲的是身为医生的母亲让生病的孩子独自上医院看病的事,在这件儿子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中,母亲却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文章从母亲的视角来反应了另一种方式的母爱,孩子们初读时可能会对母亲的行为有些不理解。陈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娴熟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母亲复杂的心理与情感变化,理解并体验到母亲这种更深沉、更宽广的爱。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对这节课的所思所感。

一、主线明朗层层深入

《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陈老师用“说说面对病中的儿子,妈妈是怎么做的?”“这种做法你们赞成吗?”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让学生粗浅的表达了自己对文中母亲做法的看法。当学生对母亲的看法有不一致时。陈老师用“让我们走近妈妈,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找找妈妈要生病的儿子学会看病的理由。”用过渡语不露痕迹地帮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尽管妈妈的理由非常的充分,可儿子出门时和出门后,妈妈却又有着复杂的心理斗争。”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学生刚开始只是感性的从原因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感知母爱。随着课文的逐步展开,阅读地不断深入,对课文语言地反复品味,揣摩,在师生的交流、感悟中,学生一次次地走进母亲的心里,深切地感悟到母亲的情感变化:做出决定后的犹豫不决和心软后悔,在等待中的自责担心,看到儿子后的勇气回升,每一种心理都是爱子之情的反映。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细腻而又理性的母爱基础上再出示母亲让儿子学会看病的心情表白,让学生以儿子的角色给母亲写张留言条,这时的学生做为整件事情的亲历者,有很多感想,有很多话要说,这个小练笔的设计,让学生有了宣泄和表达的机会。这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孩子和母亲的情感交流过程,在书写中融进了学生的感悟和认识。

二、品味语言激发情感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其情感和想象能力。在陈老师的这堂课中,非常注重语言点的训练,“喋喋不休”、“忐忑不安”、“按图索骥”、“艰涩”、“聊胜于无”等词语的教学都非常到位有效。对“喋喋不休”这词的引导,陈老师设计得很有特色,她是先让学生读读该词所在的段落,说说读后的感受,“你认为妈妈此时说清楚了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点拨“这种想说清楚却说又不清楚的就是喋喋不休。”“还从哪儿看出妈妈的喋喋不休?”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加以理解,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理解词语,这样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情味及意蕴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立体形象感。陈老师就这样引领学生一个个地品味词语,一次次地体会文本所承载的情感,一层层地体现母亲的爱子情深这个主题。

在这堂课中,我们不难发现陈老师安排了好几处的句式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妈妈要生病的儿子学会看病的理由。把表示母亲心理变化的句子,代入“虽然我要让儿子学会看病,但是。”的句式来读读。这两个句式把课文的内容用句式进行简化阅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串联了母亲的行为和心理的内在联系。在品析重点句子“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时,安排了“也许妈妈在,也许妈妈在,也许妈妈在,也许妈妈还在。”的训练,让学生借用句式扩展课文的情节,想象母亲的在这两小时里的忐忑不安,再通过激情朗读,母亲那种坐立不安,为孩子无比担忧和对自己深深谴责的形象深入到孩子的心中,激发起对文中母亲的深深敬佩之情。部分学生可能还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这份情感。

三、拓展阅读增强体验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了解作者能更好的读懂文本。陈老师以课文为中心,进行了三次阅读拓展。在课伊始,简短的介绍了作者毕淑敏曾当过二十来年的军医,让学生对文章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心中存疑,身为医生的母亲完全可以自己用药帮孩子看病,却为什么让孩子费时费力地上医院看病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的释疑来感受母亲的爱子之情。在课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在儿子独自去看病的两个多小时里担心、后悔、自责的复杂心理,感受到母亲的心理矛盾中正是浓浓母爱的表现,而儿子认为独自去看病没什么大不了后,陈老师补充了《丈夫眼中的毕淑敏》中的一段文字,给学生呈现了另一种信息,对课文的材料进行补充,整合。丰富了学生的感受,让理性母爱的形象更加丰满、厚实。在课末,学生对这位母亲已怀有深深的敬意,陈老师出示了作者毕淑敏的几本著作,鼓励学生在课外读,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把课标中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实到了实处,陈老师立足课文,把阅读拓展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五年级语文《 爱如茉莉》评课稿 篇6

为了展现出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爱,课文选取了三个生活场景。在教学这三个生活场景时,我们往往把它们独立开来,一个生活场景感受完在处理另外一个。而李老师则在在处理某一个生活场景时把其中与另一个相关联的也引发出来,使以相互印证。如在感受第三个生活场景中的“微笑”时,就联系到第二个生活场景中的“恬静的微笑”,,使学生感受到“微笑”的含义,教学内容的这种上挂下连也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并学习了这种学习方法。

二、关于读写结合。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李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生活中的爱,并总结爱就在平时生活的小事中,请你选择一个比如“爱就是妈妈的一顿饭”来具体写一写这个生活场景,不准带“爱”字。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篇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来小学。我点评的是老师上的《称赞》。这是一堂典型的随文识字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一般不喜欢采用这种课型,包括这两天的研讨会上也很少有这种课型。那是因为这种课型容易造成识字抓落实了,随文容易成形式;随文好了,识字落实不到位。但是这位老师年纪轻轻,却敢于挑战这种难上的课型,令我很佩服。对于这堂课,我概括了三个亮点:

一、能巧妙利用语境,引出生字教学。我们知道随文识字课的主要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堂课老师之所以能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语境,我想这主要归功于三个纲领性问题的设计。第一个纲领性问题是:“谁称赞了谁?”不仅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大概印象,还自然地引出了生字“刺猬”。第二个问题是:“他们是怎样相互称赞的?小刺猬是夸小獾的什么做的好?”这个问题不仅引导学生找出了课文的几个重点句,也引出了生字“板凳”。第三个问题是:“可是,小獾的板凳一开始做得怎么样?”又引出了生字“粗糙”的“糙”。这三个问题串在一起,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让听课者觉得很有整体感,而且还不露声色地将6个生字逐一从课文中提出来了。学完生字后,又将他们放回到句子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语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老师这样巧妙地让生字从文中来,又回到文中去,较好地凸显出随文识字课的特点。

二、能恰当地运用多种方法,引领自主识字。比如:“粗糙”一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老师先引导学生看小獾做的第一条板凳图,理解“粗糙”是指板凳的做工不精致,接着让学生摸一摸纸板的两面,分别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理解:粗糙不仅仅指做工不好,而且是与光滑相反的。像这样难理解的词,老师采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等多种方法,处理得十分灵活。在教识记字形时,老师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让学生自主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学生说了很多,如:加一加、换一换、拆一拆、猜字谜等等;这样,学生在课堂自主识字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能及时检测学习效果,落实识字目标。有一个环节,老师设计得相当巧妙。随文识字完了后,老师出示了一个填空题,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对前面随文识字的一个总结,填的内容都是本课刚刚学的生字,整个填空题概括的又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像这样检测识字效果的环节,课堂中还有很多。

课后,我和同事随机抽了6名学生进行检测。抽测题分为我会认、我会读、我会写,意在检查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写字检测结果是4个学生能写美观,2个学生书写正确,但间架结构不合理。“会认字”我们放在词语和句段中检测,很遗憾,有2名学生将“粗糙”的读成了cū cào。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字音指导还不到位,所以导致课堂容量不够,时间分配欠妥当。

其次,写字教学评价应更有针对性。二年级学生要关注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板”和“椅”都是由学生熟悉的字组成,关键是如何把握他们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所写字间架结构不好时,应及时进行重点指导。

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评课稿 篇8

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评课稿1

真心,真爱,有效,以生为本,这是今天芮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最大感受。“真心爱孩子,把孩子看作‘人’。”这是芮琼老师交流时说的心声。确实,在她的课堂上,处处体现着这种理念——真心真爱,有效语文,让我们获益良多。

一、真心,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上课伊始,芮老师带领着孩子整体鸟瞰,把整个单元的要点和语文的韵味融合在一起,引导孩子整体把握,体验语文的特点。这种单元预备课,给了我们农村孩子一种新奇的感受,让他们明白:原来语文需要这样学。同时,也让我们教师看到了芮老师的大语文观,整体把握教材,高度融合,真实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反思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总是就一篇课文看一篇课文,即使学习一个新单元,也是带领学生“跑马观花”的看一遍,没有想芮老师这样深刻解读教材,抓住每篇课文之间的联系,环环相扣,以学定教。

二、真爱,关注了全体学生,关注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上课之前,芮老师与孩子亲切地交流,进行自我介绍,并给孩子分小组,鼓励孩子多发言,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被一步步拉近了。芮老师还注意了解学情,悄悄询问学生,班里哪些孩子读书不好。上课时,芮老师十分关注这些孩子,总是给她们交流展示的机会。不管是朗读还是回答问题,芮老师总是适当降低学习高度,微笑着面对学生,对每一个孩子都不抛弃,不放弃。反思我们以往的公开课,老师总是喜欢在上课前打听班里哪些学生读书好,哪些学生发言好,以便上课时请他“表演”,而芮老师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真正地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地让我们学到了如何真实地上语文课。

三、有效,形成了课堂互动,改变了学生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芮老师总是在给我们渗透一种意识,一种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这才是真实学习语文的过程。每次出示自主学习要求时,总少不了4位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学生分工明确,不管能力弱与强,每一名学生都要“动”起来,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即使说得不好也没关系,继续思考,继续说,芮老师循循善诱地启发着每一名孩子。两节课结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他们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如何学习语文的意识。这都源于芮老师如水的智慧,源于芮老师对学生的真爱。反思我们以前的课堂合作,看似热热闹闹,但都少不了“作秀”的成分,有多少孩子真正合作了?能力强的孩子探究了,学习了,那能力弱的孩子呢?我们总是喜欢一声令下“小组讨论”,学生就忙碌了起来。汇报交流时,我们也喜欢喊那些表达能力强,爱表现的孩子回答。可是,芮老师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扎实地学语文。课前先给孩子分组编号,课中出示自学要求时,每个孩子都有任务,不管能力弱与强,都有一次机会当组长,组织其他3个组员学习。交流汇报时,芮老师也尽量让小组中的每个孩子发言,孩子遇到了困难或者不敢说的时候,芮老师总是微笑着静静地等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这就是芮老师的课堂,一个真实学习语文的课堂。“心中有爱就很美。”这样一个充满着爱的芮老师,今天让我们看到了学习语文的真谛。芮老师,今天真的.是“千言万语说不尽”,激动之余,汇成一句“真诚地谢谢您,辛苦您了,美丽智慧的芮老师!”(写得比较琐碎,上午又加上了一些自己的反思,总觉得未能表达心中所想。)

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评课稿2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B 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二、讲读课文

你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诗文对照,自学课文。

(一)学生自学课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A、指名读

B、提问:

谁能用学过的语句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

你除了知道时间在暮春三月,还知道什么?

2、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A、提问: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B、配乐朗读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3、“孟夫字,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4、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黄鹤楼送别》评课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把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文中,通过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黄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整体入手,潜心会文。黄老师从整体入手,抓住“依依惜别”这个关键词语,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词句,划一划,谈谈自己的体会。这又让我想起了这八个字,“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黄老师很好的抓住了这篇课文的领子就是送别,就是体悟这“依依惜别的深情。”

其次,抓住细节,体味真情。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黄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品味。比如:、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柳依依、伫立、凝视、脍炙人口等,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交流讨论,相机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议等形式,从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表情语言去体会情感;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深入人物内心,以课文的情为基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体现了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了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空间。通过有声有色地读课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再次,抓住“空白”,引导想象。《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例如,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那意境。

最后,拓展资料,升华情感。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问题。于是黄老师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也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中,提升审美趣味,闪现智慧火花,提高语文素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通过此课的学习,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送别诗的兴趣,将学生带入绚丽多彩的古诗百花园中,最后作业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篇9

一、说教学内容。

听话说话——《吹泡泡》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先听后说、听说相结合的课文。听话说话课,旨在学生的听说训练,为以后的写话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吹泡泡游戏简单易学、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下面,我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描述。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谁在那里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2、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初步理解讲话内容,会听会说,要求听要听清楚、说要说完整。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处理。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把图片上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出泡泡怎么样。

2、教学组织形式上:我以小组为单位,把全班三十位小朋友分成了五个六人小组,并设组长一名。这样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教法,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2、在教材处理上: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教学有深度、有广度,我把学吹泡泡——试吹泡泡——描述泡泡三者融为一体。把单纯的师教生学的组织形式改变为:师生齐学、师生齐玩、师生齐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在其中只起一个辅助和点拨的作用,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我分成了四大块:

第一,课文的导入,我采用质疑的方法。所谓质疑即指提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有了疑问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作为老师不应让学生只压抑在课堂这一狭小的范围

--1--

之内,而应让学生尽情地去想、尽情地去问,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课文的导入,我是这样安排的:

小朋友,今天这堂课,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三个小伙伴,看看他们是谁?

请你们给他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跟他们打声招呼,好吗?

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心中有疑问吗?请你来做小老师。

游戏:小问号博士和小句号博士。归纳出三个问题:谁?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

练习说话:小朋友在操场边吹泡泡。

第二,学生学吹泡泡。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培养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教学一开始,我便以一段柔美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请一位会吹泡泡的小朋友上来吹泡泡,并且总结出吹泡泡的方法:要轻轻地、慢慢地吹。然后小朋友一起吹,比一比,看谁吹得泡泡最多、最美。边吹边观察:我吹的泡泡怎么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利用教材的可动性和内容的有趣性,我要求用最简单的教学用具:一根吸管、一杯有相当浓度的肥皂水,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描述泡泡,这也是这片课文的重点所在,蕴含着对教学重点的攻破。听话说话,重在听和说上,只有认真听了,听清楚了,才能说明白,说完整。由于我们班的小朋友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借读生,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不是最好,听便成了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我便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我先放全片课文的录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并布置好听的要求:听清楚文中说的是谁?在哪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反馈后,再放第二遍录音并要求学生回答,录音里是怎样介绍泡泡的,主要以学生模仿为主。然后归纳出:是从颜色、大小、形状三点来介绍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他们对形状这一抽象名词的概念还比较陌生,我便把大小和形状概括为“样子”,显得通俗易懂。是学生知道介绍泡泡可以从颜色和样子入手。听清楚、听明白之后,就开始练习说话。在说的过程中,我安排学生先仿说后扩说,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易后难,也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例如,在学习描述泡泡的样子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小朋友,刚才你们听到录音里的小朋友,他们吹的泡泡样子是怎样的?(学生的回

--2--

答只是在模仿说话。)

教师亲自演示吹泡泡,概括出泡泡的样子是又小又圆的。

还有那些东西也是又小又圆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多多地鼓励创新,学习热情随成功体验的获得而逐渐高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大脑的潜能,是智力和个性得到了尽量扩张。再说的过程中,力求做到人人会说。可以一个人说即自己说给自己听,也可以小组说即自己说给别人听,甚至可以跨越小组的形式去说给你的好朋友听。教学到了这里,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已经较好掌握听的要求,也会模仿说话了,接下来,便是听的提高训练:完整的说话。这也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要求,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特点。课文提供的是一张完整的画面,录音介绍的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加上开头和结尾,练习完整地说出一段话。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第四,课的结尾采用一个巩固性的游戏:“小朋友,就让我们再次提起手中的吸管,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到那五彩的泡泡世界中去走一走。”这是第二次安排学生在音乐中吹泡泡,并要求向老师或同学介绍你吹的泡泡怎么样。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学生在阳光下吹,亲身体验泡泡的五彩缤纷。然后,我再说:“小朋友,刚才你们在吹泡泡的时候,老师发现每一个小朋友都吹得很好,老师把这美丽的场景录了下来,你们看——多美的画面啊!谁愿意看这画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可爱的泡泡。”在学生对泡泡的介绍中结束这篇听话说话课。

总而言之,这堂听话说话课,我力求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挣脱了“填鸭式”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玩与说的过程中,给予思考、创新的机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教学思路。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稿-火把节-语文S版 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

3、积累“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在远古时代,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为了天下安定,黄帝携炎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这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成为天下的共主。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2、考查生预习效果

1)出示一组词语,请同学认读

A组,基础、暴虐、毅然、妄动、擒获讨伐、缅怀

B组,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人文始祖、丰功伟绩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1)中华文明创始奠基

2)姓氏称号

3)大战蚩尤被称黄帝

4)壮大力量文化摇篮

5)人文始祖公祭缅怀

2、交流讨论,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一、1)历史地位(二、2)姓氏称号(三、3、4)传奇经历(四、5)陵墓庙宇

(引导学生理清脉络的同时,要注意每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学习提示:

1)什么叫始祖?

2)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灿烂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监。

4)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他的后裔。

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都公认黄帝为“人文”始祖,你怎么理解这个“人文”?

(提示:可联系全文内容,也可结合资料)

要点:(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带领人民告别蛮荒。)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师总结: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折射着今天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2)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作业:

1、课后第二题,写在书上。

2、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画照片,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介绍黄帝或黄帝陵的小报。板书:

23*黄 帝 人文始祖

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 篇1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3、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理解《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情景,并懂得其包含的哲理。

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2、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3、教者认为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同时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实践中感悟真谛,朗读中品味情感。并着眼课题,启发学生思考,注意回扣主题,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

一、激趣渲染,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昨天,我们认识了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游,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朱熹一生勤奋读书,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

二、图文结合,自读课文,感知诗文内容

出示:(无题目)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自读自悟、层层深入

1、出示:一读要读通(即把诗文读准确);二读要读懂(即弄懂诗的意思,明白诗中所讲的道理);三读要读好(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吟诵诗文,读出诗文的意境)

2、交流自学情况

(1) 配乐范读。

(2) 多种形式的朗读。

【多层次、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范读、指读、评读、齐读】

(3) 你有什么收获?

(4) 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思考,在自主阅读中理解。所谓书是自己读懂的,情是自己悟出来的。】

(二)图文结合、小组合作、研读感悟

活动要求:1、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2、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质疑——解疑。

4、图文结合,谈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自学能力,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互相学习,共享成果。】

三、质疑题目,引出哲理

1、引导学生质疑

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给诗加题目。

让学生比较,质疑,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

2、讨论、交流

出示:池水清澈 ———— 使人睿智

| |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

【运用知识迁移、比较,悟出哲理。】

4、指答,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原来朱熹写方塘的景色,就是为了说明读书的道理啊!这样的诗就叫“说理诗”。朱熹先生这首优美的诗,用池塘的水来比喻读书,通过比喻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像这样的方法我们称它为借景喻理。

2、出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如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

3、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

苏轼《题西林壁》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叶绍翁《游园不值》

陆游 《游山西村》

4、总结:

这首诗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更是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成为千古名句。(背一背这两句)这两句现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五、名句活用

1、我们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积累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

例1:这是我们班的小作家,在介绍他的写作经验时的一段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我注意平时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事物,把观察所得记下来,所以我的文章内容才丰富多彩、真实具体。

在这段文章里“源头活水”是什么?“清如许”指什么?

【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还举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的活用例子,引导学生运用诗句,体现了学用结合。】

2.朱熹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宋〕朱熹

“读万卷书”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因为——(生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行万里路”就是要不断实践,因为——(生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学朱熹的《春日》。

上一篇:入职满意度调查下一篇:政府采购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