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024-05-15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上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编制8的乘法口诀。

2、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寻找规律编制记忆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教学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今天,小凯蒂又来到了同学们中间,看看她在向大家学什么手艺?

(出示情景图)

原来凯蒂来到教室里学习编中国结。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一共需要多少个圆环?

生2:做2个中国结需要多少个圆环?

生3:每周要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

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凯蒂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编儿歌,填填表(教学红点)

我们一起来看“一共需要多少个圆环?”这一问题在老师送给小凯蒂的儿歌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出示儿歌)

小小凯蒂志气高

编起结来手儿巧

中国结儿传友谊

我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

谁能接着往下编?2个结上……?3个结上……?……

(以小组为单位,可借助小棒,把儿歌编完整)

学生按照共同编好的儿歌,边说边完成38页“填填表”

2、读儿歌,编口诀

同学们数得很好,你是怎样数的?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学生交流方法)

同学们猜想一下,根据以往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8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们能编出口诀吗?

(学生试着编口诀,并将整理好的口诀进行板书)

3、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1)来看一下我们编出的8的乘法口诀,一起来读一读。

(2)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规律)

(对的,也就是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几呢?4个8比3个8多几?比5个8少几?)

(4)如果忘记了“六八”这句口诀,怎么办?

(5)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记忆口诀。

三、解决问题走进生活(教学绿点)

1、一周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能很快解决吗?

(学生先独立计算解决,然后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谁能代表你们小组说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想的?用到了哪句口诀?

(学生独立思考)

生1:就是求5个8是多少?

生2:可以列成5×8或8×5,用到的口诀都是五八四十。

……

四、自主练习巩固深化

1、自主练习1“对口令”游戏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师说上半句,生说下半句。再轮换,增加趣味性。)

练完之后再由同桌两人继续练习。

2、7个8比6个8多,比8个8少()

提问:7个8比6个8多几个8?

你能照样子说一句吗?

3、一组一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每一组的得数为什么是一样的?

4、同学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看得数、讲算式)

五、拓展应用

班上共有多少名学生?(42名)

除了用数字告诉大家用,你还能用算式来告诉我们吗?

可能会出现:5×8+26×8-24×10+2

六、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学了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呢?

如:一只螃蟹几条腿?两只?三只?你能编首儿歌吗??(学生做拍手游戏)

同学们编儿歌的兴趣真浓厚,等我们以后学了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只要同学们用心去发现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的更多。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熟记6的乘法口诀,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知道6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3.培养简单的表达和推理概括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导入新课

1.组织“开火车”口算比赛, 出示三组口算题, 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口算明星。

2×51×43×2

3×14×35×5

4×43×54×2

2×32×21×1

3×32×44×5

1×25×14+4+4

2.提问题, 说方法。为什么我们能算得又对又快?口算时用了什么“秘密武器”? (根据学生的回答, 引导认识: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可以准确、快捷地进行乘法计算。)

3.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哪些乘法口诀?还有几的乘法口诀没有学?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乘法口算比赛, 复习了2~5的乘法口诀, 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做了铺垫;再通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使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在乘法计算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种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并揭示课题的导入设计, 不仅自然、有趣, 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二、自主探索, 学习新知

1.列式计算, 尝试编写口诀。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说出前面的口算复习题一共有几道题?

(1) 学生逐一数出后, 再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2) 学生说出可以按列数计算, 教师进一步启发: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你能编出算式的乘法口诀吗?

(3) 列算式, 编写乘法口诀。3个6, 算式是:3×6=18, 6×3=18。乘法口诀是:三六十八。

[设计意图:通过算“口算复习题”的数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尝试编写口诀, 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探索性。第一句口诀让学生尝试编写, 唤起了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已有知识经验, 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为学生后续编写乘法口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整体猜想, 初步感知口诀。

(1) 组织学生猜测:6的乘法口诀可能有几句? (说明猜测的理由。)

(2) 得出结论:因为5的乘法口诀有5句, 所以6的乘法口诀就有6句。

(3) 启发思考:6的乘法口诀离不开哪个数字?

3.教师引导, 自主编写口诀。

(1) 从刚才的3×6=18、6×3=18口算题中, 我们发现了“三六十八”这句口诀, 你还知道6的哪几句口诀?

(2) 观察前面的口算复习题 (用多媒体演示) , 把第一列圈在一起, 想一想:一共有几道算式?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你能编出算式的乘法口诀吗?

(3) 列算式, 编写口诀。1个6, 算式是:1×6=6, 6×1=6。乘法口诀是:一六得六。请你说说“一六得六”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4) 继续观察口算复习题, 把第一、第二列圈在一起, 想一想:一共有几道算式?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你能编出算式的乘法口诀吗?

(5) 列算式, 编写口诀。2个6, 算式是:2×6=12, 6×2=12。乘法口诀:二六十二。请你说说“二六十二”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板书如下:

1×6=6 6×1=6一六得六

2×6=12 6×2=12二六十二

3×6=18 6×3=18三六十八

4.自主探究, 独立编写口诀。

师:6的乘法口诀我们已经编出了前面三句, 剩下的三句乘法口诀应该怎么编呢?

(1) 组织小组交流, 让学生选择编写口诀的方法。如:借助每次加上6的方法;利用摆小棒的方法;利用画图的方法;借助课本上三角形小鱼图和统计表。

(2) 学生独立完成后续乘法口诀。

(3) 反馈交流口诀编写情况。把6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板书如下:

4×6=24 6×4=24四六二十四

5×6=30 6×5=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4) 启发思考:6的乘法口诀, “六”字前面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六”字后面对应着哪些数?它们又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引导回忆,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 实现新知的同化。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独立尝试, 有序续编乘法口诀, 促进学生的有序思维, 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学生在经历乘法口诀编写的过程中, 沟通了“乘法算式——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乘法口诀是因实际运算需要而产生的, 加深了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

5.深化理解, 熟记乘法口诀。

(1) 举例说一说, 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式题?

(2) 小结:除了“六六三十六”这句乘法口诀以外, 其余五句乘法口诀都可以用来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 引导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1) 让学生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

(2) 尝试背诵6的乘法口诀, 在背诵口诀的过程中, 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容易记住?

(3) 组织交流记忆口诀的心得。 (介绍记住6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让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加深记忆。)

(4) 观察6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牢记乘法口诀?

(5) 全班交流, 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相邻两句的积总是相差“6”。

(6) 应用以上规律, 采取多种形式如:“对口令”、“口诀接龙”、“溯本求源” (看积找前半句) 等。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 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记忆需求, 促进有效记忆,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 发展新知

1.根据算式, 先说出乘法口诀, 再计算。

(1) 看乘法算式, 用乘法口诀计算:2×6=6×4=5×6=

(2) 看连加算式, 用乘法口诀计算:6+6+6=6+6+6+6+6+6=

(3) 看乘加、乘减算式, 用乘法口诀计算:6×3+6=6×6-6=

2.根据事物特点, 拓展乘法口诀的应用。

(1) 在生活中应用乘法口诀。

(1) 猜谜语:说像糖它不甜, 说像盐它不咸, 寒冬有时漫天, 夏天从来不见。 (谜底:雪花) 找谜面中的算式和口诀 (每句六个字) 。

(2) 课件出示雪花图片, 找图片中的算式和口诀 (每片雪花有六瓣) 。

(2) 在实践中应用乘法口诀。

根据本班实际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 (说一个利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的例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拓展延伸,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说出乘法口诀, 根据事物特点延伸应用乘法口诀, 旨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魅力,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 应用数学的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四、全课总结, 情知共融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4.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西游记》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喜欢看动画片么?现在可以满足大家的愿望,但我有个要求,你们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字信息。播放动画片《一个师傅三徒弟》。

告诉我,你找到了哪些数字?

想知道孙悟空是如何用七十二变破解八十一难的吗?只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你就会揭晓答案。

二、学生合作探讨,引出9的乘法算式

1.(课件1)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格子?

你是怎样想的?(空了一个格子,就是比10少1,是9。)这是几个9?

能写出1个9的乘法算式吗?(板书1×9=9)看到这个算式,你还会想到哪个算式?

2.现在还能很快说出有多少颗星星吗?这是几个9?

1个9和10比,猜2个9和谁比呢?2个9比20少几?

说出2个9的乘法算式,得数是多少?

3.再往下看,这是几个9?(3个9)

相比几十少几?是多少呢?怎样写乘法算式?

4.9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以此类推,猜4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那5个9呢?猜下一个会是几个9?7个9呢?8个9?最后一个是几个9?

5.通过看图,老师写出了1个9,2个9,3个9的乘法算式,那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像老师这样看每句话中的前半句列式,看后半句算出得数么?

6.说出你的答案,师板书。

7.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9的乘法)师板题:9的乘法。

三、学生合作探讨,编出9的乘法口诀

1.为了方便,在计算9的乘法时除了用刚才与几十相比的减法来计算外,还可以用9的乘法口诀(板:口诀)

2.想一想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八十一难,是几个9?

(板:九九)齐读

九九八十一中前半句九九即是9个9,算式是9×9后半句八十一是得数。

那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几个9?所以说八九七十二(板:八九)

3.余下的口诀你会编么?先在书上84页从下边起填上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结合板书继续往前编写其他口诀,生编写时师板书。

4.谁能介绍一下你编写的口诀,你是怎样想的?

5.观察9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思考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规律:

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积差9。

积的十位数字是从1到9,而个位上是从9到1。

9和几相乘就等于几十减几。

每句口诀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

有几句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课件2)

四、记忆口诀

1.让你记忆9的乘法口诀,你觉得哪句好记?

2.对口令记忆,同桌坐对,师生对。

3.猪八戒在计算5×9时,口诀忘记了,能帮他想想办法么?(课件3)

方法:一个9一个9地加,一直加到5个九、用50-5、用四九三十六再加9、用六九五十四减9。

4.其实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里,有一个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妙招,你想学么?(课件3-11)他的武器就是我们的双手。让我们试试:两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向上。从左到右,按1到10的顺序排列,算一位数乘9,只要弯曲起相应的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面的手指数是积个位上的数。例如,计算3×9,就弯起左手左起第3个手指,左面的2个手指表示20,右面的7个手指表示7,所以3×9的积是27。

五、练习

1.学完了9的乘法口诀,我突然有了一个疑问,能帮我解答一下么?(课件12)

2.9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数字,而且还是一个吉利数字。古代的皇帝被称为九鼎之尊,官员被分为九品,其中一品大元是最大的,九品却是最小的,官员家的花圃也是按职称的大小布置。(课件13,观察一至九品大元的花园)分别用哪句口诀计算?用手势表示。

3.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课件14)而他们师徒四人此时却被困在火焰山,愿意去解救他们么?只要破解这四个魔咒就会得到铁扇公主的八蕉扇灭掉熊熊大火,有信心吗?

(1)看第一魔咒,书法(课件15)

(2)走进第二个魔咒。阅读(课件16)

(3)看铁扇公主的第三招是什么?(课件17)

(4)让我们一起努力破除第四个魔咒。(课件18)

4.用我们的智慧破解了铁扇公主的四个魔咒,解救了唐僧师徒四人,可我要考考大家,(课件19)看到12、24、18你能说出几道乘法算式。选择其中一个数说一说。

六、小结

在今天的西游之旅中,你学会了什么?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最后让我们再次问候9的乘法口诀,看板书齐读口诀。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 9×9=81

(作者单位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小孤山中心校)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4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理解学习乘法口诀的必要。

在此之前学生计算乘法的思维还停留在通过加法算式求和而得到乘法算式的积。如果不通过加法算式求和得积这种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使计算乘法算式达到又快又对呢?学生感到迷惑,从而使他们思考。这时学习乘法口诀的这种想法便水到渠成了。

2、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又根据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编制另3个五的乘法口诀,最后自己发现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3、巧用游戏,练玩结合。

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用这节课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那张表格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这张表格,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格一格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我没有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起点,不敢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编口诀,生怕他们囫囵吞枣,没弄明白过程就得到结果。应由扶到放,给他们自主的空间。

二、数学教学是要从孩子们的知识起点出发,预设教学。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学得很没耐心,反思我的教学过程,很多孩子都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了,你再从头一点一点的教,他们肯定不愿再耐心的学了。所以孩子已有的知识起点很重要,我们把握好这点就可以把握好整个课堂的重心与节奏,就能把握好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

三、缺乏应用口诀和写口诀这一环。在作业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那五句口诀的意思,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

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就强调这两个算式都应用这同一句口诀,学生可能错误会少些。此外,写得太少,有些孩子口诀里汉字数字相混淆。

教学乘法口诀的心得 篇5

“九九表”即“中国九九乘法口诀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人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作为“基础工具”,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九九表”也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开学几周以来,我完成了2至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工作,有一些感想: 1.乘法口诀学习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

教材第10页“数松果”,通过“数松果”的情境,引入编5的乘法口诀。第14页“做家务”,通过就餐帮妈妈摆筷子的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双筷子2根,引入编2的乘法口诀。以后的3和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也有类似的生活情境。

2.乘法口诀的编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

学生首先学习的是5和2的乘法口诀,从学生的自身入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数数时也经常5个5个地数,加之5的乘法口诀也相对比较简单。每个人有2只手,2只眼睛,2只耳朵,2个鼻孔……等等,所以以5和2的乘法口诀为起始,既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也有助于学生探索规律,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掌握编制口诀的方法,为以后学3、4等的口诀积累学习经验的方法。3.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6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数的乘法口诀?(2,3,4,5)你们还记得吗?指明背。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

二.创设情境,自编口诀 1.自编口诀

出示幻灯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对六角形,一个图形有六个角,那么6个六角星一共有多少个角呢?可以用加法来计算,6+6+6+6+6+6=36 1一个六角星有6个角,谁能列出乘法算式?生说师板书(1×6=6 6×1=6)

2.2个六角星有多少个角呢?谁能列出乘法算式?(2×6=12 6×2=12)

3.3个,4个,5个,6个呢?各有多少个角?谁能在黑板上写出这些乘法算式?

4.创编口诀: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出6的乘法口诀呢?,出示6的乘法口诀幻灯片

5.由此我们得出6的乘法口诀

6.仔细观察这几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7.熟记口诀

8.同桌之间互相提问,看谁背的又对又快。

9.分小组做一个口诀接龙的游戏,从前往后每人站出来说一句口诀,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快。二.巩固知识

三.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题吗?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而且还会用它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7

一、思维:数学教学永恒的力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也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和主要标志。数学教学要以“思维”为核心, 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的方法, 感受数学思维的乐趣, 以致能将“思维”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习惯。

1.疑问———习之开始

疑是学之始, 习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 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比较贫乏, 认识能力也不高, 常常表现出不善思考、思绪杂乱或“胡思乱想”的现象。因此, 需要创设充满疑问和矛盾的问题情境, 适时给予学生以引导和点拨, 驱使他们不断地进行思维, 学着如何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思维、感悟和掌握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例如, 乘法口诀, 便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思维的一个资源。就拿“三四十二”这句口诀来说。教学中, 可以设疑:“看到这句口诀, 你想到了怎样的算式?”一般情况下, 学生都能联想到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但是, 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乘法口诀的意义, 让学生继续思考“3 个4 的和可以分成几个4 加上几个4?写成怎样的算式?4 个3 的和可以分成几个3 加上几个3?写成怎样的算式?”以至学生看到这句口诀能够联想到“2×4+4、3×3+3”“5×4-2×4”等算式。这样进行教学, 赋予简单口诀教学以丰富的教学内涵。在巩固乘法口诀的同时, 也沟通了乘法、乘加、乘减等算式与口诀之间的联系,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乘法口诀和感受到口诀背后蕴藏着的数学问题。

2.兴趣———学之保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持续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催化剂。教学中, 教师也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评价的手段, 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 感受到数学的奇妙, 让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只有“乐在其中”或“沉浸在思考的愉悦中”, 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浓浓的思维兴致, 以致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以乘法口诀的练习教学为例, 笔者结合门牌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 来巩固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激发学生参与思维的兴趣。首先, 笔者出示门牌“2408”, 告诉学生:“这是黄老师家的门牌, 里面有哪些数?”学生很快说出有“2、4、0、8”这四个数。“看到2, 你想到了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说给大家听一听。”因为2 的口诀学生非常熟悉, 所以一眨眼就说完了。然后我接着追问:“看到4 和8, 你又想到几的乘法口诀?说一说!”学生依葫芦画瓢, 跃跃欲试。为了满足学生答题的要求, 我让多名学生参与学习背诵乘法口诀, 学生兴致勃勃。正当学生以为问题到此为止之际, 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难道门牌上就只有这四个数吗?你还能看出哪些数?”“还有24。”“就24 吗?”“还有40。”“同学们真厉害。不过, 看到24, 你又想到了哪些乘法口诀?具体说一说!”“四六二十四, 三八二十四。”“根据四六二十四和三八二十四, 你想到了哪些算式?”学生思维活跃, 争抢着回答问题。这样, 既复习和巩固了乘法口诀, 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到思维的愉悦。

二、致用:数学教学最终的归宿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在实际应用中强化已有认知, 建立稳固的知识结构和体现知识的价值。将数学和生活进行有机整合, 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作用, 回归生活, 又可以凸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勃发数学知识的魅力。

1.连接———支撑数学价值的手段

数学不是孤立的, 它与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 知识是连接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数学教学, 需要从生活中来, 以知识和问题为媒介, 创设合宜的教学情境, 将知识应用与生活需要适切地对接起来,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天然联系, 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作用, 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与探索的欲望。

例如, 在教学“7 的乘法口诀”时, 贲友林老师曾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七个小矮人”引入课堂教学, 借助七个小矮人引出课题, 然后借助这些小矮人手中气球的个数, 引导学生编拟出7 的乘法口诀。学生学得饶有兴致、群情激奋。在巩固的环节中, 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钢琴键盘、七言诗句、七巧板、七星瓢虫以及人的生长周期等作为教学素材实施教学,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不难看出, 这样设计, 既丰富和积累了学生的数学表象, 让学生主动地将7 的乘法口诀纳入到已有的“口诀体系”之中, 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2.凸显———勃发数学魅力的方式

数学知识价值的体现和魅力的勃发, 需要数学教学有凸现和彰显的力量, 需要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强调和强烈的凸显。数学教学需要到生活中去, 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实际,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把握数学现象, 体现数学知识和魅力与价值。

例如, 8 的乘法口诀, 在教学的开始, 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出示这样的问题:□×3+□×4=56。“小朋友, 今天灰太狼给大家带来个问题, 你能帮助老师解决吗?”一语激起千层浪, 学生都没犹豫:“能。”“方框里要填同一个数, 你会吗?”面对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下口”的问题, 学生迟疑了, 进入了愤懑的学习状态。于是, 我话锋一转:“有困难没关系!学了今天的知识, 你就能立即说出答案了!”……当学生研究和总结出8 的乘法口诀, 比较熟练地掌握了8 的乘法口诀后, 我再次抛出课始的问题, 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答案脱口而出:“填8。”“说说你的想法?”“七八五十六。”“3 个八加上4 个八是7 个八, 七八五十六。”“对这个问题, 现在你感觉还难吗?”“太简单了!”因为有了开始的问题情境, 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 并以积极的心理倾向步入新知的学习,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因为有了浓浓的学习欲望和强烈的解决问题的需要, 所以学生才有了下面解题后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有了解决问题的释然与大悟。这种“欲擒故纵、先扬后抑”的教学方式, 在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同时, 又凸显了乘法口诀的作用, 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总之, 数学是姓“数”的, 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着力点, 只有彰显数学的思考味、学科味, 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与价值;数学是名“用”的,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 只有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才能勃发数学教学的作用与魅力, 才能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数学”!

参考文献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孩子“摆碗筷”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双数与根数之间的对应,填表表示这一对应关系,再根据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发现看出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较好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因为有了前一节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所以本节课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编2的乘法口诀,相信孩子们有这个能力去完成。

另外,本班学生有几个同学有着较活跃的思维,课堂积极性好。因此,我尝试着以优带差,以点带面。

学习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记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等。

教学流程:

课前3分钟:小老师带领同学背5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好,都能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做家务》一课。(板书:做家务)

师: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在家会主動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过什么家务。

师:看来大家都是勤劳、体贴的好孩子。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你们看(课件出示情境图),周末,淘气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淘气也帮着摆碗筷。

2.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生:1双筷子有2根,有9块碗,

师:下面,老师要让大家在摆筷子的活动中来学习课本32的知识,行吗?请根据大屏幕上的自学要求来自学。(出示课件)

二、出示自学要求,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指名一生读题)

(1)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P32的表格。

(2)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把书P32补充完整,并与同桌交流。

(3)仔细观察2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与同桌交流。

2.生自学,同桌交流(约10分)

三、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自学时都很认真,表扬你们。

1.交流问题

先引导学生读题,然后开火车回答,再引导说说发现了什么?

2.交流问题(提前板演)

师先引导学生说前三句口诀。(1双筷子是1个2,用算式1×2=2或2×1=2,口诀一二得二),接着,指名让学生像这样来说说下面的口诀。

3、学生比对口诀,读1遍

师:现在大家把你们编的口诀跟XX的对一下,不对的要及时改正。

师:大家一起拍手有节奏地读1遍.(出示课件)

4、交流问题3,

(1)师:第3个问题,仔细观察2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口诀中都有2。(板书:2的乘法口诀)

生:这些口诀的另一个乘数是1-9。(共9句)

生:这些口诀后一句的得数比前一句多2。

生: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生:不满十在得数前加“得”。

……

师:你们真是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知识的的孩子。

(2)巧记口诀

师:老师有个问题,如果我们突然忘记某句口诀,比如二七( ),怎么办?

生:可以想,二六十二,再加一个2就是14,所以二七就是十四。

师:真是个善于开动脑筋的孩子。

生:也可以想:二八十六,减1个2就是14,所以二七就是十四。

……

5、背口诀(5分)

刚才你们说的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记住2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就来背2的乘法口诀,你可以先自己背,也可以和同桌背,比一比,谁背的快,背得好,好吗?

(1)生自由背;

(2)指名背;

(3)男女生背;

(4)全班拍手背;

(5)同桌对口令游戏。

四、闯关练习,反馈新知。

师:看到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掌握的这么好,老师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第一关,我是小小神算手;

第二关:补充乘法口诀;

第三关:生活中的数学。

五、课堂总结

大家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我们是怎样编出2的乘法口诀的?(板书:摆一摆、算一算、编一编、记一记)。

六、作业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9的乘法口诀(小学数学第三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自己体验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咱们以前学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学生书空),学生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 1.出示龙舟图。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端午节的时候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看划龙舟比赛开始了!(出示主题图)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勇向前,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从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每艘龙舟上有9个人,一共有9条船。

师:发现的好,那同学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划龙舟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谁能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三、自主探究 1.准备铺垫 出示数轴。

问:小袋鼠第一步落到了9,第二步落到了18,你们能发现袋鼠跳格的规律吗?按照这样的规律袋鼠第三步应跳到几呢?你是怎样想的? 你们能帮助袋鼠跳完格吗?(学生自己算)根据学生的汇报将得数填完整。写完后,师生一起观察: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4个9相加是36„学生齐读。【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现袋鼠跳格的规律并运用规律完成本题,使学生理解几个9的意义,为学生编制口诀作铺垫。

(1)师:这些得数就是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得数来编写9的乘法口诀,出示自学提示:认真观察龙舟图,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以及数轴上的得数,先写出乘法算式,再试着把9的乘法口诀总结出来。

(学生自编)(2)学生合作探讨,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教学“一九得九”。

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教学“二九十八”。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 生: 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二九十八。3.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问:3条船、4-9条船呢?怎样列式?学生自己做,然后前后桌交流。指明学生回答。学生汇报,教师同步板书 生:3条船时有3个9,3×9=27或9×3=27。4条船时有4个9,4×9=36或9×4=36„„师:口诀是„„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师:为什么九九八十一只有一个乘法算式呢? 预设:它们两个乘数是相同的,所以即使交换位置也是同一个算式。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齐读口诀记忆。【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有编制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编制9的乘法口诀,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和掌握。问题1:你在记口诀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教师记录学生有问题的口诀,用白粉笔勾出)问题2:没有遇到问题的同学,我想你一定有什么小窍门吧!先和你的同桌交流。问题3:你发现了哪些规律,讲给大家听听。(教师根据学生随机的发现进行引导和归纳性的指导)

1.记忆方法一──找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找到规律你记忆起来就不费劲了。9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呢?

四、探究规律,记忆口诀 1.找规律

师:9的乘法口诀里面蕴藏着规律能帮助大家记忆。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呢?先独立思考。想好的同学可以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师:谁来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个乘数即相同加数的个数,每个都增加了1,第二个乘数即相同加数都是9,积每次都增加9。

师:同学们,他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找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师:为什么积每次都增加9呢? 预设:二九比一九多一个九,三九比四九多一个九,那它们的积肯定是每次增加9。师:刚才找到的规律怎么帮助我们记口诀呢?你能举个例子吗?如果我记不住四九是多少的时候要怎么办?(利用前后句来记忆)师:看一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从上往下,积的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师:再看看,积的十位和个位还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等于9。

师:根据这个规律,如果个位上的数字是6,那么十位上的数字肯定是?(3)九的口诀,9乘几的积,就把几当做几十,再减几。

原因:因为1个9是1个10减1,2个9就应该是这样的2个10减2,是18,那么3个9就应该是30减3,是27,那4个9呢?(40减4是36)5个9呢?(50减5)继续,所以9乘几的积就是几十减几。(板书演示)9×1=10-9×6=□-□ 9×2=20-9×7=□-□ 9×3=30-□

9×8=□-□ 9×4=□-□

9×9=□-□ 9×5=□-□

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找到许多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说了,如果还有想说的下课时可以讲给我听。【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9的乘法口诀得数的规律,极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们个性化的记忆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2.熟记口诀

师:你们真是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找到了9的乘法口诀独有的规律,真了不起!接下来就用咱们找到的这些规律来记记口诀。各种形式记口诀:

咱们作对口令游戏⑴老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同学说口诀的后半句。前后桌的的同学对一对,一个同学说前半句,另一个同学说口诀的后半句,然后反过来对。⑵师生互记

⑶同学来当小老师,和大家对口诀 ⑷老师说得数,同学说相应的口诀。

五、运用口诀,巩固知识

1、现在同学们都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了,那就让我们到快乐大转盘去看看。课件出示转盘。

游戏规则:中间是9,外围是1--9数字的转盘。随机转动指针,停到哪里就把中间的9和指针指到的外围的数字相乘,并很快的说出得数。

2、列示计算。

3、找规律填空。

4、生活中的数学。【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进一步强化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全课总结

再次出示学习目标,对照学习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学会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师:对了,这是关于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四、练习

师:现在我们运用口诀解决一些问题。

填空: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

()×9=72 9×()=27

7×()=6

35×()=45()×()=36()×()=18

五、小结

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P55例4,练习十一1、2、3。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55页例4,教学4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内容编排与5的乘法口诀相同。先呈现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画面,再出现连加运算。然后列出乘法算式,归纳乘法口诀,所不同的是教科书上只出现一句完整的4的乘法口诀,其余几句让学生编出来。学生已经学过2、3、5的乘法口诀,有编出口诀的初步经验,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独立编出口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编出其余各句口诀,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口诀,将有效地突破4的乘法口诀这个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4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由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归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教学重点:

熟记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教学难点:

探究并归纳4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诵2、3、5的口诀

2、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3、口答,并说说应用哪句口诀。5×2=

4×4=

2×3=

2×4= 3×4=

1×4=

2×2=

5×4=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们看,小朋友们摆什么图形?

2、指导学生操作

请大家用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你摆一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几个4?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4=4 4×1=4)

编写口诀:一四得四

3、学生自编口诀

师:摆2个正方形一共要几根小棒?3个呢?4个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板书: 2×4=8 4×2=8 3×4=12 4×3=12 4×4=16 你能根据这些算式自己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记忆4的乘法口诀。

我们一起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你们看4的口诀共有几句?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记住这些口诀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你的好办法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展示记忆成果:全班背诵,指名背诵,师生对口令。

5、教学1的乘法口诀。

可以让学生联系“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乘1得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

[设计意图]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4的乘法口诀,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55页做一做,师生互对口令,同桌互对口令。

2、完成第57页练习十一第3题。蜜蜂采蜜。

3、完成第57页练习十一第1题。用青蛙、小兔、袋鼠跳远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巩固3、4、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先弄清图意,如小青蛙一次跳3格,小兔一次跳4格、小袋鼠一次跳5格。然后,再让学生用口诀说出××一次、两次、三次„„的格数。

4、完成第57页练习十一第2题。请同学们帮助小鹿、松鼠、小绵羊和猴子过河。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确定帮助每个小动物过河的信息。接着,再为每个小动物选择过河路线帮助它们过河。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7~18页。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背1~5的乘法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二五一十”表示什么?

师:4的乘法口诀有几句?5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猜一猜,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老师今天想让大家自己编口诀,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激起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图,完成表格。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玩木马转转车)从图中你知道了一次可以坐几人?那么,2次可以坐几人?3次、4次、5次、6次各坐多少人呢?(出示表格,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在书上独立完成表格,集体反馈)

师:看着这张表,你知道2个6是多少吗?30是几个6相加的和?你能像这样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吗?(学生尝试提问题)

【设计意图:看着表格,知道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尝试提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初步渗透6的乘法口诀得数,为下面记忆6的乘法口诀进行适当的铺垫。】

2.写乘法算式,编口诀。

师:求几个6相加是多少会写乘法算式吗?口诀会编吗?(出示例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尝试,集体反馈)

师:“二六十二”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五六三十”呢?你能任选一句口诀与同桌交流一下吗?(全班齐读口诀)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师: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后反馈,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这几句口诀有什么相同点?每句口诀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后一句口诀比前一句口诀得数多几?)

4.运用发现的规律熟记口诀。

(1)自由记忆,同桌互背,全班齐背。

(2)师生对口令。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迁移规则自主尝试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口诀之间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为熟记乘法口诀提供捷径。】

三、深化练习,巩固应用

1.出示“想一想”和第18页第3题。

6×2=□6×5=□

各用哪一句口诀?(学生抢答,有选择地让学生说说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2.出示第18页第2题。

师:你发现小猪身上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吗?分别可以用哪一句口诀?(生口答)那么,根据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算式?“五六三十”呢?(师任指一道,生说算式)

3.完成第1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师:比较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得数会一样呢?如果忘记了四六()的口诀,可以想什么?(3×6+6)还可以想什么?(5×6-6)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4.完成第18页第4题,

(指名读题后口答)

出示对比题:(1)2个6相加得多少?(2)2个6相乘得多少?

师(引导比较):这两题不同在哪里?一字之差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设计分层进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调整教材编排顺序,从运用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到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并且引导学生得出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知道两道乘法算式,沟通了题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后面学习口诀求商、乘法分配律等知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5.学生独立完成第5、第6题。

师:在做有图有文的题目时,我们一般要学会先把图转化为文字。(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设计意图:运用口诀解答文字题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上。第5题练习后对原题进行了再加工,变成一字之差的对比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第6题要重视对图中所含信息的收集与转化,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齐背6的乘法口诀。

五、游戏

1.出示卡片。

2.讲解规则: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片,是口诀就说相应的算式;是算式就说口诀;选择数字,就既说算式,也说口诀。

3.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最后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巩固6的乘法口诀,真正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2

学情,指学生在某个学习活动中或学习时间内的学习状态。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依据学情分析设计的教学目标,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构建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存在差异的,有知识经验的差异,有学习兴趣的差异,有认知风格的差异等。如果不进行学情分析便盲目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种种问题,有效教学往往会难以保证。

一、分析经验储备,明确目标

以学定教是教师现在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清楚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或有所欠缺,也就是教师要明白学生已经掌握多少知识。只有清楚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教师的教学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教研组内教师在正式上“1-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这节课之前,先进行了学习前测(具体测查结果见下图)。我们认为,学习前测是了解学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正是有了这样的学习前测,有了准确的统计数据,我们组内教师在上这节练习课时才明确了方向。通过学习前测,我们可以获知这样的信息:通过之前的新授课的教学,学生已初步掌握运用1-6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口算的能力,但在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及其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在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实际应用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过对这份学习前测的研究,我们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这节练习课之前的相关经验储备,而且知道了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还明确了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样很有利于我们练习课教学的开展。明确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我们可以在这节练习课中避免重复没必要的练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明确了之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会让我们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的重点,从而让练习课的习题围绕教学重点而展开。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追求科学的教学设计

从“预学查异”环节的学习前测中,我们知道了学生在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对“2个6相乘得多少”“2×3表示什么”这样的题目容易产生混淆和理解上的错误。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教学片段]

(1)复习乘法的意义——几个几?

师:第一题是“3个6相加是多少?”第二题是“2和6相乘是多少?”大家能不能通过列式计算,比较这两道题结果的大小吗?

师:请大家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帮学生总结: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6×3表示3个6相加,6×2表示2个6相加,所以3个6相加大)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直接比较出算式的大小。这样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再给3道题你会做吗?

师: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小组4人讨论一下。(一步步让学生说到点上再出示:两个数的积永远大于两个数的和)

师:这样的结论在任何时候都成立吗?(举反例:如6×1<6+1)

师:(PPT、黑板板书对比)现在看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大于两个数的和,我们在下结论之前还要思考全面。

(2)区分“和”与“个”的区别。

师:第一题是“2和5相加是多少?”第二题是“2个5相乘是多少?”请大家分别列式。

出示:第一题为5+5=10,第二题为2×5=10

对比

追问:为什么第二题可以用乘法?

师:“和”与“个”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虽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所以在审题的时候要格外仔细。那再改一个字,你还会吗?(PPT上将“和”与“个”变色区分)

PPT:将“加”改为“乘”(加声音)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

汇报。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在学习前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在后续的教学直指之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之前的问题不回避。针对问题,我们进行了具体分析,围绕之前学生学习的障碍,科学地设计变式练习,从而巩固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正确理解。

在“预学查异”环节,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先前学习中的不足和难点,有利于我们针对练习课的教学问题展开重点突破。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巩固之前新授课中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另一个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完新授课之后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确问题。在问题明确之后,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学设计要直指学生思维的盲点,促进学生顺利越过之前学习的障碍。

三、了解情感需要,激发学习的热情

数学学习是认知与情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力是引起、推动、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原动力,这一动力源于学生内心,与情感因素相关。因此在“预学查异”环节,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倾向和兴趣爱好等特点。

针对二年级学生情感倾向和兴趣爱好的特点,我们在PPT中加入了“哆啦A梦”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哆啦A梦”这一情境设计,我们在教学中还串联了闯关夺“智慧卡片”环节,这一游戏闯关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着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贯彻这节课的始终。

如果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只是将简单的练习题讲授贯彻始终,显然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这在小学低年级的练习课中就更加明显,因为低年级学生很难运用自身意志力去克服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上练习课之前,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练习课的学习。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55页。[目标预设]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赶快把她请出来吧!(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朋友是谁?(七个小矮人)今天是白雪公主的生日,小矮人们想邀请小朋友一起为白雪公主庆祝生日,细心的小矮人们还为白雪公主准备了小礼物呢!(课件: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捧1串糖葫芦)

师: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七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中拿一串糖葫芦,而每串糖葫芦上有7颗糖葫芦。

生:都来了。

师:爱思考的白雪公主看到这么多甜甜的糖葫芦,问了小矮人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糖葫芦中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吗?”可是小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发现。相信聪明的你们通过仔细地观察,一定会发现的!有信心吗?(生:有。)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当小矮人们的“小老师”,给他们讲讲吧!(随即贴出情境课题:我给小矮人当老师)

师: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串糖葫芦。

你们能看出每串糖葫芦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生:每串上面有7颗葫芦。

师:恩,大家非常棒,一眼就能看到每串糖葫芦上面有7颗葫芦,大家都知道,一个小矮人手中有7个糖葫芦,那么,2个小矮人呢?3个小矮人呢?4个小矮人呢?5个小矮人呢?6个小矮人呢?7个小矮人呢?小老师们,仔细观察,然后把你发现的数学知识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交流交流。生:汇报交流,师板书。(逐步展示课件)最后让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生:7。

师:对!这一列数都与7有关系!板书:7 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口诀学习---引思

师:大家能编7的乘法口诀吗?相信大家!我们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这一列数,再编口诀。

学生小组活动。

师:现在请各小组先汇报你们编写了几句乘法口诀。

各小组的汇报都是编写了七句。视频展示其中一个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口诀卡片。

师:小朋友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发现一些规律了吗?

生1:每句口诀的前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2:每句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七”。生3:得数依次多了7。

师:对,这是从上往下看!如果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 生:少7。

师:怎么样?如果我们现在就记住这七句口诀,大家愿意试一试吗?我们大家自由读读记记。

学生读、记七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 学生背口诀。

师:在背的时候,感觉“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 生:“一七得七”好记。生:“七七四十九”也好记。

师:对!“一七得七”、“七七四十九”,首尾两句容易记。生:我觉得“三七二十一”也容易记,因为“二十一”特别好说。师:是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来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

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相关文字:

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师:这段文字中有两句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上段文字中的“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闪烁后由黑色变为红色。

师:看来,难记的乘法口诀有三句:“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你用什么方法记呢?

生:三七二十一,再加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生: 二七十四,两个十四是二十八,四七二十八。生:七七四十九,减去一个七,就是六七,就是四十二。生:四七二十八,加七,五七三十五。生:五六三十,加一个五,五七三十五。

师:哦!用我们以前学的乘法口诀,来帮助记今天新学的乘法口诀。真棒!大家刚才交流的记口诀的方法很多,我们多读读、多动脑筋,一定能记熟口诀。

三、练习设计---开放

1.看我七十二变

师:大家知道孙悟空他能七十二变,那么我们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之后,有没有觉得自己也有所不同了呢?是不是也有了这种七十二变的法力呢?看样子,好多人都不相信自己,要不,我们试试?

大家看着气球上的乘加算式,说出得数,并把它们变成乘法算式,同时一起说口诀。

教师随机指屏幕上气球中的数,学生根据乘加算式说出得数并把它们变成乘法算式,同时说出口诀。接着,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得数,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2、送数字“回家”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送数字“回家”。教师将1×7、2×7„„7×

7、等6张算式卡片出示,学生独立完成。

3、摘苹果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再参加一则游戏——摘苹果。算对了,就把又大又红的苹果摘下来。我们用抢答的方式。算式出示后,算好了就站,站起来就说。

出示7×3、7×4、7×6„„学生抢答。

4、唐诗《枫桥夜泊》

师:7,是个奇特的数。我国古代与7结下难解之缘。屏幕出示唐诗《枫桥夜泊》。

师:大家看到的这是唐代张继写的一首诗,与咱们苏州有关,我们三年级即将学习。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

生:四七二十八。

师:对!回答非常正确,掌声送给自己!5.星期的计算

1星期7天,2星期多少天?3星期呢?4星期、5星期、6星期、7星期呢?

6、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师:从古至今,我们就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采用对话、图文等形式出示下列问题:(1)师:7张五元的人民币一共多少钱?

(2)师: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3)师:3只七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个黑点? 7.红花大聚会

师:小朋友继续看,生日会上,七个小矮人每人还送了7朵小红花给白雪公主,她一共能收到多少朵小红花呢?

生:七七四十九

8、七个小矮人

师:小老师们真厉害!相信这么棒的小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会相当的不错哦!现在就让我们来闭眼静听小矮人们汇报学习成果吧!(通过想象与静思,加深对口诀的记忆与巩固,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师:小矮人学会“7的乘法口诀”了吗?他们都是怎样跟你汇报的,你能把他们向你汇报的学习成果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汇报,强化记忆,同时鼓励学生表扬小矮人。)

小矮人们学会了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也非常高兴,不信,你们看它都笑了。(随机在课题的数字“7”上画一个笑脸)

师:同时小矮人还给各位小老师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请大家观看: 屏幕出示七个小矮人画面(与课始准备题的画面相同),并以游动字幕形式出示儿歌,同期配音:1个矮人1张床,7个矮人7张床;1个矮人2只碗,7个矮人14只碗„„

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4

一、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负担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提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提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摆实物,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 “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如同20以内的加法一样重要,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除法所必备的知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乘法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四、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说教学程序。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想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一)激情导趣,活跃气氛。

(二)动手尝试,自主发现。

(三)总观全课,找到收获。

(四)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一)激情导趣,活跃气氛

俗话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便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于是,我设计了学生与老师抢答口算卡片的情境,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结果可想而知,每次都是老师获胜,正当学生为此感到着急的时候,我适时的问:“你们想知识为什么我算得这么快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好奇,紧接着告诉学生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就是本节课要学的内容:5的乘法口诀。我这样设计引入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乘法口诀的作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尽快的学习新知识。

(二)动手尝试,自主发现

本节课中,我改变了教材原来的编排思路,把“二五一十,三五十五”这2句口诀放在前面教学,并且在教学这2句口诀时,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5根5根的摆,摆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从摆的图形中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因为在这前2句口诀中我教会了学生编写口诀的方法,所以在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这两句口诀的教学中,我基本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口诀的编写。在这个环节中,我提出的要求是:根据刚才编口诀的经验,你可以动手摆小棒,也可以从生活中找例子,自己编一编4个5相加、5个5乘法口诀,小组合作完成。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所以我把前2句口诀放在前面细致的“扶”,正是为了后2句口诀完全的“放”。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学习“1个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因为没有加法算式,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我大胆创新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将1个几的放在后面学习。通过前面口诀的学习,当我问,1个5是几?然后写出乘法算式,学生看到乘法算式,自然就编写出口诀,这样花费的时间少,同时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经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用学具摆摆等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数学经验是以动作为发端的一种反射抽象或内化建构。情境教学也谈到儿童的数学经验,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完成对概念的内化,并且这种内化是充满情趣和感受的。

(三)总观全课,找到收获

这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播启发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用类似“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等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特点去记忆口诀时,就不会再感到枯燥疲惫,而会主动积极的去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学而时习之,不益乐乎?”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但练习不等于机械地作出某一种重复的反映,练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富有成效的,并且能让学生感到有乐趣的。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练习分3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性练习。(3)拓展性综合练习。分别运用了“蓝猫过河”,“鸡妈妈找鸡宝宝”,“5元小超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练习热情,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去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应用的技能,更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体现学生得出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

《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的来源和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编5的乘法口诀,理解掌握口诀,用口诀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用具: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

由国庆庆典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

1、说一说:师:一面红旗有几颗五角星?(一一出示五面红旗)现在一共有多少颗五角星?你是怎样数的?

同桌合说:使学生明确5个5个地数数。(用加法计算的)要求一共有多少颗五角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

2、编一编

①1面红旗有几颗五角星?这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1×5=5 5×1=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一五得五就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板书:“一五得五”

②2面红旗有几颗五角星?这是几个5,谁能写出乘法算式?2×5=10 5×2=10表示什么意思?(2个5相加是10)

讲解: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板书口诀)。③3面红旗有几颗五角星?这是几个5,(15面)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3×5=15 5×3=15表示什么意思?(3个5连加是15)。引导:这两个乘法算式表示3个5连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诀想想,这一句口诀该怎样说?同桌合作互说(三五十五)

④请同学们看图写出4个5连加和5个5连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这两句口诀。(填书P51)

⑤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一起读一读。

这5句口诀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三、多维应用,深化口诀。

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一边说: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一边说: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一边说:三五十五,一边伸出三只手:„„

指名三个学生来玩游戏。其它学生前后每三人一起玩一玩。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这5句口诀,然后小组内背一背。齐背; 对口令。(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2、做“做一做”。

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

3、出示:把口诀填写完整。

4、出示课件:开火车。

(按顺序闪烁圆圈内数)学生“开火车”,报得数,报口诀。

5、用数学解决问题:看图列式计算(见课件)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你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这首诗一共多少个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

5×1=5 10 2×5=10 二五一十 5×2=10 15 3×5=15 三五十五 5×3=15 20 4×5=20 四五二十 5×4=20 25 5×5=25

上一篇:停交社保申请下一篇:微利时期钢铁企业拓展物流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