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一年级教案全集

2024-07-10

弟子规一年级教案全集(精选2篇)

弟子规一年级教案全集 篇1

《弟子规》教学活动案例一

经典原文 活动目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1、熟读《弟子规》第一课“弟子规,圣人训„„有余力,则学文”。

2、识字:弟、子、规。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着介绍自己的名字。

4、通过《墨丘利之地球游学记》,引导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人物卡片(墨丘利、快嘴鸟、多多)

字卡:弟、子、规

多闻之星 教师用碟:

1、《弟子规》第一课内容

2、《说文解字》:“子”

3、知行合一:《墨丘利之地球游学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问好歌:XX你好!我是XX。(教师先示范一次,小朋友轮流介绍)

2、小朋友,我们班今天来了几位特别的客人。先闭上眼睛,然后教师出示神秘动画人物,介绍墨丘利、多多和快嘴鸟,引出《弟子规》。

二、展开活动

1、教师范读、带读,幼儿跟读新内容,拍手诵读(拍手可变换成拍身体的各个部位),增加幼儿对诵读的兴趣。

2、识字:

(1)看VCD《说文解字》:“子”。(2)出示字卡,识字:弟、子、规。(3)识字游戏:亲亲字宝宝。

3、VCD带读《弟子规》或教师带读,幼儿跟读。注意个别发音不正确的幼儿。

4、读书游戏——“语句接龙”。奖励“爱的鼓励”。

5、知行合一:

(1)教师讲述或看VCD《墨丘利之地球游学记》。

(2)创设“小朋友第一次到幼儿园”的情景,教师先做示范,再请小朋

友做自我介绍。

三、结束活动

播放VCD,幼儿跟读,奖励多闻之星。

活动延伸

1、好习惯

早晨起床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睡觉时说:“爸爸妈妈,晚安”。

2、亲子共读

今天我读《弟子规》了,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VCD,分享《弟子规》。

教学资源

一、《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是清朝中叶以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三言读本,甚至超过《三字经》。康熙年间李毓秀编著,面世不久就被官方确定为各类学校的蒙学必读教材。全书共1080字,分五个部分,对《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了通俗解释。内容精要,语词浅近是其主要特点。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本书通过学规、学则的形式,既对儿童进行生活上、学习上的指导,还进行道德习惯礼仪教育。因此,这本书既是儿童的识字课本,又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材料,其影响可

以贯穿孩子的一生。

二、译文参考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

有益的学问。

三、故事 墨丘利地球游学记

外星人墨丘利自从认识了多多和快嘴鸟后,他更向往地球的文明了。他给自己安排了一次地球之旅。

送别的时候,妈妈说:“墨丘利,祝你有一个快乐而有收获的地球之旅。”带着妈妈的祝福,墨丘利充满期待地飞向了地球。

这一天,多多和快嘴鸟正在读书,“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忽然,听见有人在对他说话:“多多,你好!我是墨丘利,还记得我吗?你还教过我很多东西呢?”多多摸着小脑袋,“是谁呀?……哦!我记起来了,原来是墨丘利,墨丘利!好久不见,你现在哪里啊?”

墨丘利:“我正准备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了!一会儿见!” 快嘴鸟:“太好了!多多,真高兴又可以见到墨丘利了!” 不一会儿,墨丘利就已经出现在他们跟前了。墨丘利:“多多、快嘴鸟,你好,可想你们了。” 快嘴鸟:“我们也很想念你。”

多多:“欢迎你!墨丘利,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啦!” 墨丘利:“太好了,太好了!”

就这样,墨丘利开始了在地球的学习和生活。地球上的一切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但是墨丘利决定用行动来证明他可以做一个好孩子,多多还特意给他报名参加《弟子规》学习班呢!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篇2

首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达到初步了解的目的,为进一步体会文字打下基础。

其次,鼓励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一个感性的评价。即说出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语句,从而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学会在文章的语言中找寻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激发。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去寻找一些很富有价值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和探讨,养成学生钻研文本的阅读习惯。

最后,引导学生设想作者的这些所谓的真挚感情是否延续到了现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的主线。

具体实施:

1铺垫课前播放歌曲《童年》。

说明:这样可以为学生的思维营造一个氛围,从而引发感性思维的活跃性。

2活动一:教师设计问题:人一生有很多阶段,而最让人体会深刻的往往是自己的童年,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和回忆呢?学生可以回答一些和文章相同的乐趣的事情。

说明: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非常自然的走进文章内容之中。并为寻找同样的感情触击点埋下一个伏笔也让让学生能自主的走进文体本身,避免了僵化的导入。

3活动二:设计问题: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有那些语句你印象很深刻?让学生去文章中找一些关键的语言信息。很可能找到例如“我再也没有吃到这样好的豆”的语句。第二步让学生通过变换表达的方式“谁能用一个肯定语气的句子表达出这句话同样含义”学生可能答出“是我吃过的豆子、看过的戏”也就找出下一个活动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分析语言的感情蕴涵做引入。

说明: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告诉他其中重要信息的关键所在。从而在一篇较长的文本中筛选最有用的信息,而初步把握住文本的感情走向。当然也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达变换,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活动三:引导学生找出变换表达的那句话中作者感情表达程度的重心在“最”字。提问:“同学还可以在文章中找到那些“我”认为“最”引起你关心的人或是物还有感受等等。找到就写在黑板上。比如说:“看”的戏、“最有刺激的游戏”偷豆、等等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寻找,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再引导学生更深一步的对文本的探究和体味。例如“最刺激的游戏”偷豆,“偷”字蕴涵的就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不齿行为,而是一种纯真、一种人性的淳朴。例如还有如“最”让人陶醉的景色“月夜之中那种综合的感官所蕴涵的情致。可以让学生换一种感受试试看能不能表达出同样的效果。还有学生还能说出最能干的最聪明的、兴的欢迎的、最爱的东西、最最怕的、最担心的、最香的、的最美丽的等。

说明:用这样的方式是最直接深入文本让学生对话文本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避免了文章过长让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做主、自我定位。真正让课堂成为探究激趣空间。

5讨论升华。活动四:教师设计引导问题:看来这些都是让“我”永远难以忘记的,一个最字就把人生最美的勾画的淋漓尽致。也就难怪“我”会说“这是我一生中吃的豆子看的戏,那同学们想想现在看来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我”还能有同样的快乐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会了。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答案开放,不一定统一。但引导学生思考:真的是童年的豆子太好吃、或者是“戏”太好看而“好”的让“我”刻骨铭心吗?学生由于以上的充分探讨之后很容易得出结论。

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有了充分的对话,在文本之中寻找的答案用来和老师交流这也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6思维扩展,讨论激趣、归纳主题、结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出发点。教师设计提问:“我”感觉就象是近在眼前,那这个“我”就是作者本人吗?”很可能让学生之间产生争论。之后在引导学生出结论:这篇小说当中其实蕴涵对童年的无忧无虑单纯真挚生活和淳朴人性的怀念。

说明:这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争鸣。很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究事物习惯和兴趣的养成。当然也能营造一种科学而民主的氛围。

最后提问:戏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我却说“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你有过类似经历吗?

上一篇:考博英语复习策略下一篇:项目合作佣金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