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那些风花雪月

2024-12-09

古诗中的那些风花雪月(通用4篇)

古诗中的那些风花雪月 篇1

在古诗词中徜徉,让青山秀水点亮双眸,让徐风细雨冲刷污垢。下面是古诗中的的风花雪月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1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附:

2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2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2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2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33、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3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4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46、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4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4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1、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5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5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附:关于风雪的句子

1、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随风飞。

2、雪是纯洁的,正像我们人类纯洁的心灵一样,让我们看到大真,大善,大美。诗人韩愈曾写道:“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不就明显是说明白雪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和大无畏精神吗?

3、冬天的山村到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不断往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

4、满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头上的白头巾,盖在大地上。

5、雪悄无声息地下一个晚上,外面已是一个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山上已经盖上洁白的雪被子,雪被子下面,花草树木正在做快乐的梦,梦到春天,它们穿着各色花裙,在蓝天下跳集体舞;梦到夏天,它们结满可口的桃杏,在阳光下跳丰收舞。宽阔的马路上已经盖上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起来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屋顶上积满雪,像戴个银光闪闪的雪帽,又像童话中的古堡。

6、山顶上积雪未融,如白银宫阙;向阳的山头上冒着乳白色的烟雾,缭绕,蒸腾,汇集成云朵,澹澹的几朵白云,一半镶在天空中,一半粘在山峰上,似乎是个安琪儿,展开一幅冰绡,更替这山加冕。

7、抬头看,以往那几棵被北风吹得光秃秃的老桐树,如今“枯木逢春”般地开满束束银花。在棕黑色树干的衬托下,显得它更加纯洁无瑕。在雪的映照下,天也变成银色。道路两边那高大的松树,像挂满白色的绒球,和那露出的片片绿色融在一起,这给这世界添几分童话般的色彩。

8、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天和地连在一起,白茫茫一片,分不出哪是天,哪是地。一片片晶莹洁白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洒下来。那扬扬洒洒的雪花随着飒飒的寒风漫天飞舞,似轻柔的柳絮,似随风飞扬的鹅毛,在广阔的天空中遨游。

9、雪,仍然不停得下着,像珍珠,晶莹剔透,像鹅毛,纷纷扬扬,像天空中的小精灵,调皮可爱,像柳絮扬花,从天而降。

10、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冬季山中雪景,你看那洁白的世界底层奔流着的黑带似的溪流,那树林里交错承载着白雪奏鸣的纤细音调的枝丫,那被雪压得低垂下来不时打着寒颤的针叶树的枝头,无疑把我们带入一个银铺玉砌的充满浪漫的世外桃源,偶尔,一阵清新而又有几分寒意的风儿涌来,便调皮地将枝头白色的粉末像烟雾似的抖落下来。使得这山,这树,这雪增添几分神秘。

11、雪仙子,你总是悄悄地来,又匆匆地去,你把美丽的小雪花留在人间,给庄稼带来温暖。你是那么纯洁,无私的奉献,我从心底赞美你高尚的品格。

12、她又仿佛是一位穿着洁白的衣裙的仙女,她的裙袂所到之处,雪原静若处子,雪峰冷峻而挺拔,玉树琼花怒放,而空气却显得特别的温柔。在她温柔的抚慰下,所有的躁动都开始安静下来,大地静谧而安祥,就像一个在母亲怀里睡熟的婴儿。在这个银妆素裹的世界里,这片耀眼的洁白使天空也黯然失色。在这片宁静的洁白里,我们还能有什么浮躁的心事放不下呢?

13、黄昏的雪,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有的六角形,有的细细,有的大大。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14、雪花落在田间,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让他们在棉被下度过一个舒适的严冬。望着庄稼地里一片耀眼的白色,你一定会想到明年的春天,那大丰收的景象,人们脸上荡漾着笑容,可以说是“来年枕着馒头睡”呀!

15、雪真的好冷,好冷,我此刻从来没有感到这样的孤独。仿佛我站在一个被世界遗弃的角落,仿佛我是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浪人。

16、下雪,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

17、雪,是从遥远的国度飞来的白色精灵?是天使翅膀上落下来的白绒毛?还是严冬特意为大地准备的白被子?是的,雪,像芦花;像棉絮;像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她飘飘洒洒,她纷纷扬扬,她婀娜多姿。

18、在这沉重而深邃的天空下,漫天飞舞的春雪,温婉而宁静,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轻轻地吻着我的脸颊,轻轻地滑进我的衣领,千年不变的娇容给我带来一缕春的柔情。

19、不一会儿,树上,屋顶上,小花小草上都落满雪花,世界变的一片洁白。我兴奋的随着人流到操场上。我把手一伸,头一抬,只见雪花漫天飞舞,耳边不时听到同学们的阵阵欢笑。我站在一根光秃秃的大树下,这棵大树已经脱掉往日绿油油的衣裳,穿上冬爷爷送上都积满雪花,真是:“犹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抬起头,雪花宝宝纷纷落下,轻轻的吻着我们红彤彤的小脸蛋,凉丝丝的。这时不知是谁将一个雪球扔进我的脖子里麻酥酥的。

20、冬季残歌,寒风萧瑟,伫立落雪盼着你细步而来,待安好笑颜。听,雪花飘零梅树枝头,傲骨寒梅正迎风雪笑,你是否会有几丝欣慰吧。

21、我踏在洁白的绒绒雪上,犹如走在家中的地毯上。看到身后留下的深浅不一的脚印,仿佛做一件不该做的错事。看到晶莹剔透的雪儿被踩得面目全非,不忍心再往前走半步。我情不自禁的停下脚步,缓缓的蹲下身子,从地上轻轻的捧起一捧雪,小心翼翼的把它揉成一团,用舌尖情深意浓的闻舔着它。

22、冬天好美。冬天的太阳,暖和和的照着,多么慈祥,他把雪轻轻揽在怀里,雪,流下幸福的眼泪。

23、数九寒天,冰封雪地,整个世界成只大冰箱,山冷地在颤抖,河冻地僵硬,空气似乎也要凝固起来。

24、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25、不过,最能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觉到冬的气息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静静流淌;有的像圣诞老人,好像来给人们送礼物…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啊!

26、雪花,其实就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摄氏零下的气温中,凝结而成的冰晶。人们把雪称作“花”,这倒也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雪花的形态确实像花一样漂亮。在放大镜下,你可以看到每一片雪花都是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有的是晶莹的薄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一把张开的小扇,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据统计,现在观察到的雪花图案,已有一万多种哩!尽管雪花万姿千态,但基本形状是相同的,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唐代著名武将高骈在“对雪诗”中,曾这样写道:“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这六出飞花,便是指有着六个“花瓣”的雪花。

27、雪,还在下。瞧,它们正与落叶共舞呢!灿灿的黄叶与洁白的雪花相映成趣。听,它们在和脚边的绿草低语,实在探求无限美好的春光吗?雪敲开每个人的心扉,原来,它滋润的不仅是万物,还有心灵啊!成片的耀眼的纯白张扬着,空气仿佛也变得清新。弯下身子,捧起一团雪,小心翼翼的呵护它们,凉爽顿时遍布全身。还没等靠近脸庞,手上的余温就将它融化。不由哀声叹息,为什么这美好流失地却如此快呢?还不等你去慢慢享受,它就不见踪影。或许,在这场小雪之后,又将迎来新的春天吧?

28、第二天清早,雪花没天盖地地飘着,山野全白。带着湿味的初冬的雪片飘积在道边群树上。有好几处,发脆的杨木的树枝丫被雪压断。寻食的鸦雀在树木之间展翅、跳跃,振落在枝上的积雪。近处的几个萧索的山村,全埋在雪里,远处的群峰,在弥漫的雪的烟雾里,变成灰色;再远的,溶入迷蒙的空际,自己也变迷蒙。

29、无声的雪,还在飘飘洒洒,却重重落在我的心里,唤起我对冬天的使者——雪花的爱。雪花,并不只是寒冷,它有颗热忱温暖的心。它无私地在阳光的照耀下融化的自己,化做水分供给大地,滋润世间的万物。

30、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1、没过几分钟,地上便积一层薄薄的雪,大地被这珊珊来迟的雪装点着、滋润着。雪以铺天卷地之势地下着,越下越猛、越下越大,看上去像一副雄伟壮阔的图画。

3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3、在这个雪舞时节,静默无边的思绪,细碎的六角精灵,翩跹的形态象柳絮,象芦花,象蝴蝶,如醉如痴的凝望,那一朵朵晶莹中浸润着我的梦想,雪,落在枝桠上,屋檐上,各式楼宇,勾勒出不同风景的美丽弧线,在微露的月光映衬下,闪耀熠熠粼光,融合在朦胧的视线里,若有似无,一片纯白。

34、太阳出来,照耀在洁白的雪地上,照得人眼睛都发花。雪在阳光下开始慢慢融化,屋檐开始淌水,滴在雪地上,把地上的雪穿成一个个小洞洞。树上的雪顺着树干往下淌水,树枝上不时地抖下一两块巴掌大的雪块,无声地推在雪地上。马路上的雪都被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们踩实,踩脏,可道路两旁的雪依然是那样洁白,好像给马路镀上一道银边,显得更加整洁、宽敞。

35、漫天飞雪,白刷刷,雾蒙蒙,天地不分。大雪堆积,山增高,地加厚。路边山坡上那密密麻麻的荆棘枝头,凝结着洁白的雪絮,毛茸茸的形同鹿角,交错织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玉树银花,美丽如画。在路旁的陡崖上,有几株高大的塔松,傲然挺立。雪积枝头,白色的锦团华盖下透出几丝绿意,在一望无际的银色世界里,看上去显得分外俏丽。这一株株劲松,曾经历过多少冰雪严寒?曾尝受过多少风刀霜剑?可是它却惯于在严峻的环境中成长,经一阵严寒,长一分斗严寒的本事,经一次霜雪,添一次斗霜雪的乐趣。你看,它在风雪中显得多么高大威武!俨然像满身披挂着白色铠甲的武士,挺立在万顷雪涛中。

36、晶莹的小雪花落在我的手掌心上,看上去是透明的,慢慢地,它融化。

37、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

38、早晨起来,我走到屋子外面,那风还在吹着,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这风大得简直快要把我吹倒,害得我连站都快站不住。这时,我的穿戴简直成一个大胖子。虽然,我穿得那么多那么厚,可是,那风还是一股劲地往我的身子里面钻。这时,我看到路上的行人全都拿出各种抵御寒冷的武器,什么棉衣,棉大衣羽绒服围巾帽子……可是,有一些人嘴里还在说:“冷死,冷死!

39、雪花儿漫天飞舞,就像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把自己的珍珠项链弄断,珍珠纷纷掉落于人间。

40、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

41、雪,就像铺在地上的毛毯一般,盖住枯萎的小草,盖住黑色的土地,给大地披上一件洁白的礼服。踩上去,像踩在白糖上一样,还发咯吱咯吱的声音。

42、起初,下的是雪粒,就像半空中有人抓着雪白的砂糖,一把一把地往下撒。不一会儿,雪就越下越大,雪粒变成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那样晶莹,那样美丽。路边那些又细又高的柳枝,不时地晃动着身躯,把身上的雪晃落到底墒,可是它刚刚抖掉一些,马上又落下许多,渐渐地,大雪给它穿上一件洁白无暇的外衣。

43、那雪,就如白玉,铺满大地,让你感觉来到天界。

44、洁白的雪,我爱你,我爱你的纯洁。你把大地装饰得一片银白,你把大地打扮得多么美丽。

45、雪飘的总是那样洁白,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欢乐的落着,优雅的停着,你看,枫树穿一件雪貂,雍容华贵,天然雕饰的美丽更加动人。风儿一吹,又露出火红的树身,在白雪的映衬下,娇笑中带着含蓄,透着妩媚。

故纸堆中的那些风花雪月 篇2

最早的记载

春秋时代的《逸周书》中就有描述二十四节气(代表72候的物候现象)的内容。《逸周书》可能是我国最早一部物候历书。

前秦时代的《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则记有一年之中各月可能出现的天气气候异常及其危害,其中“孟秋纪”记载:“行之是令,而凉风至,三旬。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盛,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不实。行夏令,则多水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这段话是说,当秋季来临的第一个月,主要气候特点是“凉风至”,此时可能出现三种反常气候,它们分别是:“行冬令”,则“阴气大盛”,冷得过早,以致农作物无法结实;“行春令”,则反常地出现“其国乃旱,阳气复还”,即出现反常的春旱现象或冷而复热,必然是谷物无法结实;“行夏令”,则出现像夏季那样的持续多雨气候,就会蚊虫孳生,民多疟疾。

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其他各月皆有类似的归纳描述。

古人对气候“失调”或“反常”的系统描述,对于今天的人们研究中国气候异常问题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古诗词中的雨叠风霜描述

在唐诗中,既有大量关于四时物候及天象的客观描写,又有对雨雪风霜现象绘声绘色地描述,以及对蕴藏在自然景色中的气候现象的揭示。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庐山“花径”时曾写下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不仅艺术性极高,而且点出了气候影响下的物候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虽只有短短四句,却充满了科学的哲理。

诗中前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出在四月(阴历)的平原地区往往已是春季即将结束的时期,可在海拔约1400米高的庐山大林寺,却是“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初春盛景。诗中后两旬“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则隐晦地表明了春天并未结束,因为在海拔很高的庐山上,春天才刚刚开始。这正是现代气候科学中早已揭示出的气候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生动写照。

现代气候学研究表明,气候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最敏感的气候要素就是温度。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麓要低近10℃。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而相应的物候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延迟,所以,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在气候科学上,这一规律往往又与气候(指平地上)随纬度升高而趋向寒冷的分布规律相一致。通常,人们将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速率称为“气温的垂直梯度”,它不仅因山脉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更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

唐代诗人祖咏在《终南望余雪》一诗中写道:“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首诗揭示了典型的融冰化雪气候效应。

夕阳西下,诗人登临雪后的终南山,一眼望去,山坡阴面一派余雪未融的景象。阳光照到高山之巅的“浮云积雪”而使山林表面映衬出“林表霁色”,诗人想到了山脚下的小城中必然出现“城中增暮寒”的结果。

从全诗意境来看,读者不难体味到“霜前冷,雪后寒”的气候规律。这种自然现象正是现代气候科学中的融冰化雪气候效应所致。

一般说来,根据气候学的热量平衡原理,地表积雪融化时必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能(山表面也同样)。由于热量大都被积雪所吸收,雪地表面及周围空气必然更加寒冷。所以,诗人预言“城中增暮寒”。这一句委实道出了气候科学规律的真谛。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并不明确知道自己诗中蕴含着如此深奥的气候科学之理。

宋代诗词大家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描述了夏季杭州西湖边的一次疾风暴雨天气过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不用解读,这首诗句句都道出了凶猛的雨势,整首诗就如同现代人用摄像机所拍的影像一样,俨然一幅“凶猛暴雨,势如破竹”的写真画面。你看那天空的黑云如翻倒的墨水,虽未遮山,却也铺天盖地浸透天穹,接着就是滂沱大雨,雨点如大小珠串打入船中。与此同时,则是大风卷地而起,吹散了天空的乌云,再看那“望湖楼下”,此时已是一片汪洋。全诗描述的这一天气过程,完全与现代气象台站所观测到的实际过程相符。可见,古人对自然现象不但观察细腻,而且描述生动。

初唐诗人王勃在《咏风》一诗中写道:“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诗人苏味道的《咏霜》更有意思:“金祗暮律尽,玉女瞑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这两首诗分别用拟人化的手法描摹出自然界中风、霜的来来去去。

尤其是前者,通俗易懂,语意接近现代白话。在诗的前半段,诗人告诉人们,风来时“肃肃有声”而使人“顿生凉意”,必然是“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根据现代气象科学知识,一般说来(以我国东南部季风气候区为例),刮西风或西北风,天气往往以多云和晴天为主,东风或东北风则往往与雨天或阴天相伴。诗人在这首诗的后半段所表达之意,正是说明,风的来去固然没有踪迹,似乎它的运动和停息是有情意的,即“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这最后一句正好表述了西风的日变化规律是中间大、两头小。谚语中“西风肚子大”和“东风两头尖”的说法,正是此意。

对自然气候的认识

宋代大文豪苏洵在散文《辨奸论》中写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其中“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也是古人对自然界气象现象细微观察而得到的经验规律。用现代气象学知识来解释这一成语,意思是说,一旦出现月晕,就预示着未来将要刮风:一旦础石湿润(古代建筑物或房屋的顶梁柱底的基石潮湿),则预示将要下雨。

苏洵所引述的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天气变化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天气预报的经验规律之一。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即已提出了气候变化问题。他发现,当时陕西延州有类似竹笋的化石,于是推测当地在旷古以前具有“地卑气湿,适于竹林生长”的气候条件。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气候变化研究的一次启蒙论述。其后,元代学者金履祥根据中国西汉以前(公元前990~公元前220年)的作物栽培方式指出,他本人所处时代要比西汉以前寒冷,这就表明周秦汉时期的气候是一个温暖时期。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写道:“六岁儴,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这实际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这里的“岁”即年之意。此外,东汉唯物论学者王充在《论衡》中从“阳极反阴,阴极反阳”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阳久自雨,雨久自阳”的旱涝演化规律。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科学知识宝库,其中蕴含了对大自然现象的丰富描述。本文只不过是笔者在古代文典宝库中粗略一瞥所得感受而已。在那有着5000年积淀的文化宝库中,不但隐含种类繁多的文化传统知识,而且更具有接近现代科学理念的众多自然科学先知,这些都有待今人的深入发掘。(文章代码:1612)

古诗中的那些风花雪月 篇3

那些古诗词中的春天美到心醉....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如今,春天即在眼前,一伸手便可触摸到她湿润的发梢,感受到她温暖的呼吸...可春天,到底是怎样的呢?春,是悠然自得 “春水碧于天,隔船听雨眠。”春水粼粼烟雨蒙蒙的江波上,人儿悠哉游哉地在画舫里听雨而眠。雨也怡然,风也缱绻,是何等惬意。而“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旗子落灯花”,又是何等悠闲。春,是万物复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雏鸭入水,岸上桃花点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鸣山涧,春回大地;花也粲然,燕也欣然。春,是情意切切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月光如水的夜里,独对绣帘的清幽美梦,就像那十里春风扬州路上的无端柔情让人难以忘怀。春,是不解风情 “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总被无情恼。”满枝的海棠,怎舍得一夜之间将她变得绿肥红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抹明媚的春光,竟无法留住这纤弱的美丽。落红如蝶飞舞,萎地无声。春,是一纸写意渲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嫣红如火的江花星星点缀着碧蓝的江水,水流云在,阳光淡淡洒在江面上,一抹微红粼粼而起,让人见了,都想拿起水墨画笔,把这美景临摹回家。春,是一卷工笔白描“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风轻柔,杨柳垂丝,不知是谁的素手,将这千条万条的柳丝染上青翠,嫩黄。信步黄昏后的廊桥,芬芳素雅,斑驳柳枝间,月朗星稀。春,是离人眼中的一滴泪“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孑然孤客,感伤春日又将过,有家未得归。春衫破,无人补;伤心泪,落满巾。“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三分春色,两分落于尘土,一分逝随流水。春,是故人襟前的一枝花“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定是知道了此去经年,良辰美景虚设,故迟迟不舍把亭旁的柳枝变青。可是十里长亭外,故人终须别,那么,就折一朵相送的花,把祝福别在襟上,而明日,又隔天涯。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稍瞬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魂牵梦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一季季的春来春又去,究竟春为何物?你我心中,各有各的答案春天来了,约吗?=================================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词

杜牧那些脍炙人口的七绝古诗 篇4

【写景清丽】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咏史高妙】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抒情隽永】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上一篇:酒会答谢辞下一篇:义务兵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