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2024-12-28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共1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1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一年级上册阅读练习题大全

练习一:

(一)农(nïnɡ)民(mín)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shōu)了很多玉米。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他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呢!(1)短文共有()句话。

(2)小猫能收到小鱼吗?(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能()

不能()

(3)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

A.因为小鱼生活在水里。

B因为收到了玉米。

(4)用“——”画出小猫心里想的话。

(二)乌龟(ɡuī)是一种爬(pá)行动物,它能游(yïu)泳(yǒnɡ),也能爬行,但(dàn)是爬得很慢。

乌龟吃草,也吃小鱼和小虾。

乌龟还喜欢晒(shài)太阳。冬眠(mián)的时候,它不吃也不动。(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乌龟是()动物,它吃()。(3)乌龟在冬眠时,它()。(4)冬眠的动物还有()

A.兔子

B.青蛙

(三)小鸡和小鸭来到草丛里。小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小鸭捉(zhuō)不到虫子,急(jí)得直叫唤(huàn),怎么办呢?小鸡看见了,捉到虫子送给小鸭吃。

(1)这篇短文共有()句话。(2)小鸡和小鸭来到()。

A 田里

B草丛里(3)()捉到了虫子,()没捉到虫子。()把虫子送给()吃。

(四)晚上,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写完作业,给他们送上水果。爸爸笑了,我也笑了。我们家多么幸福啊!(1)短文共有()句话。

(2)晚上,我们在干什么?(连线)

爸爸

写作业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妈妈

看报 我看电视(3)我给爸爸妈妈送()。(4)照样子,写句子。

例:爸爸笑了,我也笑了。(),()也()。

(五)下课的时间一到,同学们涌(yǒnɡ)出教室,跑着、跳着,扑(pū)进了雪的怀(huái)抱(bào)。宽(kuān)敞(chǎnɡ)的操场(chǎnɡ)上成了我们玩耍(shuǎ)的乐园。同学们在厚厚(hîu)的积(jī)雪上滚(ɡǔn)雪球、打雪仗(zhànɡ)。操场上充(chōnɡ)满了我们的欢(huān)声笑语。(1)短文共有()句话。

(2)同学们活动的时间是()。

A 放学

B下课

(3)同学们玩耍的乐园是()。(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

① 同学们喜欢下雪。()

② 同学们不喜欢下雪。()(5)连线。

厚厚的 苹果

红红的 积雪

大大的 月牙

弯弯的 书包

(六)小猴(hïu)子上数学课不专(zhuān)心听讲。放学后,它不会做数学题(tí),便(biàn)跑到老牛家里说:“喂(wâi)!老牛这道题怎么做?”老牛不理它。

一会儿,小兔也来找老牛说:“牛伯(bï)伯,请你给我讲讲这道题好吗?”老牛耐(nài)心地讲起来。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2)用“——”画出小猴的话。

用“≈≈≈”画出小兔说的话。(3)老牛给()讲题。因为它()。

A 小猴

B小兔 C 有礼(lǐ)貌(mào)D 老牛跟它好。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七)冬天到了,天气很冷。清晨

(chãn),我一起床就看见玻(bō)璃(li)上结(jiē)满(mǎn)冰窗(chuānɡ)花。

“妈妈,你快来看呀!这晶(jīnɡ)莹(yínɡ)的冰窗花,有的像珊(shān)瑚(hú),有的像树枝(zhī),有的像小山,有的像宝塔(tǎ)······画儿画得这么美,准(zhǔn)是一个巧(qiǎo)手大画家。”妈妈笑着告(ɡào)诉(sù)我:“孩子,这冰窗花是冬爷爷在夜(yâ)里画的,是他送(sînɡ)给(ɡěi)我们的年(nián)画。”(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冰窗花是在()结在玻璃上的。

A 冬天的清晨 B 秋天的夜里

(3)用“——”画出冰窗花样子的句子。(4)玻璃上为什么会有冰窗花?

(判断)

A 因为冬爷爷会画画。B 因为天气太冷了。

(八)小马长大了,老马请(qǐng)黑(hēi)狗来教(jiāo)小马跑步,请山羊来教小马爬山,请黄牛来教小马拉车。

小马都学会了,一样一样地给老马看。老马看了很高兴,亲(qīn)亲小马的脸(liǎn)说:“你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真是一个好孩子。”

小马说:“从明天起,我就可以帮(bānɡ)着妈妈做事,也可以出去为大家做事。”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2)老马请()、()、()来教小马本领。(3)老马为什么说小马是个好孩子?()

A 小马有礼(lǐ)貌(mào)。B 小马学会了很多本领。

(4)小马学会了本领要去做什么?请你用“——”画出来。

(九)大自然(rán)的动物有很多特(tâ)别(biã)的本领(lǐnɡ),人研(yán)究(jiū)了它们,就有了许多创(chuànɡ)造(zào)发明。

人们看见鸟儿在高空飞翔(xiánɡ),发明了飞机。

海豚(tún)是游(yïu)泳(yǒnɡ)能手,潜(qián)水艇(tǐnɡ)就是照(zhào)它的模(mú)样造的。

狗的鼻(bí)子很灵(línɡ)敏(mǐn),但人们制(zhì)造的“电鼻子”,比狗鼻子还灵敏它能检(jiǎn)

查(chá)出地下煤(mãi)气管(ɡuǎn)是不是漏(lîu)气。(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2)人们看见什么发明了什么?连线,回答。

飞机

海豚

雷(lãi)达(dá)

鸽(ɡē)子

“电鼻子”

鸟儿

潜水艇 练习二

可爱的秋娃娃

秋娃娃挥舞着彩笔来了,它淘气地一画,大地神奇地变了颜色。一片片树叶黄了,一个个果子熟了。稻子一片金灿灿,五彩的秋菊乐得笑开了怀。秋娃娃多呆会儿好吗?

我多想把这些美妙的景象永远留住。

可是来不及了,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那么,再见吧,秋娃娃,咱们明年再相会!

1、文章共()句话。

2、量词填空:

一()树叶

一()工匠

一()筷子

一()牛皮

一()大衣

一()水珠

3、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秋娃娃

()的稻子()的景象

()的冬姐姐

4、秋天,除了()的稻子,()的树叶,(的秋,还有()的枫叶,()的棉花。

5、为什么我不能把这些美妙的景象留住()

A、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B、因为秋娃娃太淘气了

6、在短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顽皮——()

美好—()春 雨)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1、给短文标上小节号。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小草

()的桃花

()的柳树

()的杏花

3、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你用“ ———— ”把句子划下来。

4、按短文内容填空:

1)小白鸽认为春雨是(),小燕子认为春雨是(),麻雀认为春雨是()。

2)你能像小鸟们一样说说春雨的颜色吗?

我说:“春雨是()的。你们瞧!,春雨()。”

5、连词成句:

① 屋檐下 ②小鸟 ③争论 ④有趣的 ⑤在 ⑥一个 ⑦问题 小蜻蜓

清请的小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草,夹杂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这就是小蜻蜓活动的天地。

小蜻蜓,身体轻,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飞机。

它们有时在花间飞舞,有时轻轻掠过水面。这里飞飞,那里停停,小蜻蜓过者悠闲的日子。

1、短文共有()节,标上小节号。

2、正确连线:

一架

野花 一棵

飞机 一朵

青草

3、在正确内容的括号里打√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① 小蜻蜓活动的天地在哪里?

小河边()

大树下()

原野上()竹林里()② 小蜻蜓看上去像什么?

小蜜蜂()小飞机()小蚊子()

小燕子()

4、为什么小蜻蜓过着悠闲的日子?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划。出来

柔软的鸭绒(róng)被

转眼间,冬天又到了,刺(cì猬(wèi)又要冬眠了。他刚把门关上,就听见有人敲门,原来是小鸭子看它。小鸭子说:“刺猬大哥,为了治好你的关节炎,我把平时蜕(tuì)下来的织在一起,给你缝了一条柔软的鸭绒被,这样,你整个冬天都能睡的暖和了。”

1、短文共有()句话。

2、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天,你知道其他三个季节的名称吗?()

()()

3、用“——”把小鸭子的话画下来。

4、文章写了()送给()()。

5、从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

转眼-()

温暖-()

6、除了小刺猬外,你还知道以下的小动物中那些是冬眠的?把

它们圈出来。

乌龟 兔子 青蛙 鸭子 蛇 熊 狮子

7、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

()()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小花瓣(bàn),粉红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嫩(nân)嫩的,像含着一包绿汁(zhī)。

早上,太阳一升起,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傍晚,太阳一下山,太阳花就慢慢合拢(lǒnɡ)花瓣睡觉了。

太阳花的颜(yán)色可多了!有粉红的,有黄黄的、蓝蓝的,还有紫紫的。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2、太阳花很美,我知道它长什么样,我还会用“ ”划出来。

3、我会填:我知道太阳花和太阳的关系可大啦!

(),太阳一(),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太阳一(),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睡觉了。

4、我会找出描写太阳花颜色的词并在词上打“√”

蓝蓝的 黄黄的 细细的 紫紫的 粉红的 嫩嫩的 参考答案:

1、三

2、“细细的小花瓣(bàn),粉红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嫩(nân)嫩的,像含着一包绿汁(zhī)”

3、早上 升起

傍晚 下山

4、黄黄的 蓝蓝的 紫紫的

小铅笔

我有一支心爱的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这支铅笔花花绿绿,很美丽。铅笔上画着一支大白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叶,好像漂着一顶顶帽子。水缓缓地流着,好像在说:“小朋友,你要好好学习呀!”

1、这篇短文()节。

2、第二节有()句话。

3、用“_____________ ”划出描写铅笔头上大白鹅的句子。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用“√”)

①这支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②水要小朋友好好学习。„„„„„„„„„„()

③这支铅笔很美丽。„„„„„„„„„„„„()

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卷(8)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2

关键词:小学生,说话能力,说话训练

一、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训练方式力求多样”。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重视语文说话练习和语文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系, 不断提升学生的说话的能力。

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实施办法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分为汉语拼音, 认一认, 识字, 练习, 课文五个部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一谈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 一) 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说话的练习

刚上学, 他们接触最多的, 最广的就是汉语拼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字母的发音, 书写记忆字母的字形, 拼写音节等, 注意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心情。当前的苏教版教材中, 每一课都配备有优美的意境图, 这样能激发学生产生说话的想法。小学一年级教师可以在拼音教学中运用情境的图画, 用拼音代替字, 让学生先说后写, 一边说一边听。教师在教学声母“t”与单韵母“i”可以让学生根据四声练习说话: tī———梯: 楼梯, 我每天上学在学校都要爬楼梯; tí———提: 提醒, 老师经常提醒我要做守规范的好学生; tǐ———体: 体育, 我们都爱体育运动; tì———剃:剃头, 我每个月都要去剃头。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一样的词语, 造不同的句子, 这样巩固了音节, 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巩固了学生的拼音,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还活跃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

( 二) 在认一认和识字教学中加强说话练习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汉字, 虽然一些汉字只要求学生会读, 去除拼音后会认, 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困难, 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字。这样字不能运用实物来进行示范、讲解。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语文学习中加强汉字的学习, 重视说话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认一认4”的时候, 教师可以请五个学生上讲台站好, 引导学生观察说话: 谁站在谁的左边? 谁站在谁的右边? 谁站在谁的前边? 谁站在谁的后边? 这样学生说话的想法就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学生会争着竞相发言。教师然后可以让几个学生代表自己的学习小组一边比画一边练习说话: 某某坐在我的左边, 某某坐在我的右边等。教师最后小结: 你们刚才说说的“左边”的“左”, “右边”的“右”, “前面”的“前”, “后面”的“后”。教师然后前后出示“前、后、左、右”进行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运用学生的表达欲望, 思维活跃程度来学习汉字,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热爱学习, 乐于学习, 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 三) “练习”教学中加强说话的练习

在练习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口语交际”, 进行说话的训练。例如教师教学第一册语文练习5 的口语交际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讨论, 看着书上的四幅图画, 引导学生说说图的意思, 让学生说一说: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些什么呢? 他们做得对吗?你应该提醒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这些交通的常识, 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引导学生做出评价, 教会学生讲解生动具体, 经过这些训练,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交际, 学会说话。

这些形式都是系统的说话训练的项目,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准备, 课堂上重视教师少讲解, 让学生多练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自己说话, 都愿意说话, 都学会说话。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教学环境中学会说话, 学会交际。

( 四) “课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教师运用教学课文的插图,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辅助手段, 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丰富学生的词汇,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 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进行说话, 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图的顺序逐一进行观察, 大体说出图的意思, 再让学生联系起来, 结合图文学习课文, 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插图的, 自己哪些内容没有说好, 应该怎样说。这样教会学生把话说具体。

例如, 在教学《我叫“神州号”》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课文的图意, 再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弄清楚神州号是怎么认识嫦娥姐姐的? 神州号去太空干什么的? 嫦娥姐姐为什么想回家?教师要学生练习看图说话。教师还要延续课文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 注意安排这样的练习形式。另外, 教师学了《大海睡了》的课文后, 教师要让学生延续课文说一段话。教师可以创造情境: “第二天清晨, 大海醒来了, 那醒来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然后, 教师让学生进行想象, 科学合理地安排情节, 让学生接着说下去。教师通过学生练习, 进行同桌互相练习, 再指名说。有的学生说: “大海醒了, 风儿追逐着浪花, 浪花尽情地奔跑, 它们闹着, 笑着……”学生很会说话, 也能说得很好。教师通过反复地训练, 教会学生说话更有条理、更加具体, 更有逻辑性。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3

1.有顺序地背一背声母表和韵母表。(4分)

2.辨一辨,读准确。(10分)

b——d p——q n——m h——f i——l

ch——c u—— ui——iu un—— en——eng

yi——yu ri——si yun——yue

zhi——zi yuan——ying an——ang

en——in ei——ie ang——ong

3.认读下列音节。(5分)

4.绕口令。(7分)

白石白又滑, 搬来白石搭白塔。

白石塔,白石搭 。

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 。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

二、我会走迷宫。(4分 )

从“入口”开始走迷宫,到“出口”出来,必须选择适当的字母,连成一句“祝你们学习进步”的话,而且路线不能重复、交叉,也不能斜着走。(用铅笔把字母连起来。)

三、我会写。(16分)

1.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下列拼音字母。(7分)

b x p h f k a y i l m j e r

2.把下面的音节写在四线格上。(9分)

四、我会涂颜色。(8分)

1.给轻声涂上红色。

2.给整体认读音节涂上黄色。

3.给三拼音节涂上蓝色。

五、我会写音节。(6分)

六、我会连线。(4分)

七、我会填。(给动物歌手填歌名)(8分)

八、我会选。(8分)

1.哪个对,就在括号里圈哪个。

飞(鸡 机) (和 河)水 (花 画)家

小(鸡 机) (和 河)好 (花 画)白

2.看图选词,给合适的词打上“√”。

马 鸡 爸爸 哥哥 看书 写字

九、我来编号。(听爸爸读词语,再按顺序编号)(4分)

吃鱼 老师 山水 花草 书写 小牛 衣服 小桥

( ) ( ) ( ) ( ) ( ) ( ) ( ) ( )

十、看图读词语,想想再连线。(4分)

一座座山 一片片树叶 一只鸟 一块西瓜

十一、读儿歌,圈出认识的字。(7分)(每认识4个字加1分,最多加7分)

山上白云飘飘, 林中小鸟叫叫, 山村风光真好,

山下流水跳跳。 田边牛儿跑跑。 大家都来瞧瞧。

十二、读句子,画画儿。(5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题 篇4

rì yuè ér zi tóu mù nǚ ér

kāi kǒu tián lǐ dà le dà huǒ

chónɡ zi kě shì rén kǒu dà shān

一年级上册句子练习

(一)

( )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再把石头卸下来。

(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 )再把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称一称卸下来的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二)

( )不几天,就长出了小苗苗。

( )今天早上,妈妈对我说:“你种的花生开花了!”

( )我忙跑到阳台上去看。

( )我在阳台上种了一些花生。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5

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

一、,“——”。

飞( 鸡 机 ) ( 河 和 )水 ( 画 话 )马

小( 鸡 机 ) ( 河 和 )好 说( 画 话 )

二、,。

打 皮球 手

拍 溜球风

踢 球

玩 足球 放 沙包

三、。

例:“十”有(2)笔,第一笔是( 一 )。

“木”有( )笔,第三笔是( )。

“上”有( )笔,第二笔是( )。

“土”有( )笔,第二笔是( )。

“禾”有( )笔,第四笔是( )。

四、,。

rì yuè kāi mén dà huǒ ér zi

五、,。

十( ) 木( ) 口( ) 大( )

土( ) 禾( ) 中( ) 天( )

六、。

青青的(瓦) 青青的`( ) 青青的( ) 青青的( )

白白的(墙) 白白的( ) 白白的( ) 白白的( )

大大的(窗) 大大的( ) 大大的( ) 大大的( )

七、,。()

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1)蓝天上有 。

(2)操场上有 。

例:爷爷给小树浇水。

(1)妈妈给我 。

(2) 给 。

八、,。

小山羊和小鸡

小山羊和小鸡是好朋友。小鸡请小山羊吃(chī)虫子。小山羊说:“谢(xiè)谢你!我不吃虫子。”

1.这段(duàn)话里共有句话。

2.小山羊和小鸡是 。

3.小鸡爱(ài)吃 ,所(suǒ)以(yǐ)请(qǐng)小山羊吃。

4.你知道小山羊爱吃什么吗?

九、,。

zǎo shàng jiàn tiān shang bái yún

,我看 有几朵 ,

mǎ ershān shàng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6

一、选字填空。

三 山

我们家有( )口人。

爷爷画了一幅( )水画。

人 八

( )月一日是建军节。

我的爸爸是工( )。

在 再

放学了,我们跟老师说( )见。

风儿( )跟树说话。

口 日

我家共有五( )人。

六月一( )是儿童节。

木 目

我最喜欢老师温柔的( )光。

森林的老树上爬满了( )耳。

从 虫

小鸡爱吃( )。

树叶( )树上落下来。

己 几

自( )的事情自( )做。

你今年( )岁了?

大 小

西瓜( ),苹果( )。

老虎( ),小猫( )。

门 们

我把( )关上

他( )一起去学校。

和 禾

我( )妈妈在田野边看到了绿油油的( )苗。

几 己

学习是我们自( )的事。

我有( )天没看见妈妈了。

二、选择合适的字或词,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处 ②外

1、乌鸦到( )找不喝。

教室门( )有几棵大树。

①做 ②作

2、兔兄弟在山坡上( )游戏。

爸爸昨晚上夜班,工( )到天亮才回家。

①完 ②玩

3、我坐在沙滩上( )耍。

小白兔说( )就往湖边的雪地里跑去。

①冬 ②东

4、学校在我家的( )边。

( )天的一个早晨,兔兄弟遇到了老鹰。

①天空 ②大海 ③马路

5、鱼儿是( )的花朵。

路灯是( )的花朵。

彩虹是( )的花朵。

①到 ②道

6、我知( )爸爸工作( )天亮才回家。

①昨 ②作

7、我( )天的( )业是读课文。

①玩 ②完

8、如果不做( )作业,我真的不好意思出去( )。

①车 ②东

9、我喜欢看《大风( )》,弟弟喜欢看《( )方儿童》。

①米 ②光

10、妹妹真有意思,( )吃( )饭不吃菜。

①风 ②丰

11、秋天是( )收的季节。

二月郊外放( )筝。

①清 ②青

12、三月( )明杨柳绿。

我有一件( )色的上衣。

①牛 ②午

13、七月( )郎会织女。

五月端( )赛龙舟。

①跑 ②泡

14、浪花( )去又( )来。

红红在操场上吹( )( )。

①完 ②玩

15、我坐在沙滩上( )耍。

我把作业写( )了。

①快 ②块

16、司马光举起一( )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

读书会给我们带来( )乐。

①吗 ②呢

17、妈妈,带我去桂林,行( )?

你什么时候回来( )?

①园 ②院

18、小朋友在( )子里做游戏。

我们的学校像一个大花( )。

①工 ②公

19、爸爸买了一只大( )鸡。

老师在认真地( )作。

①百 ②白

20、下雪了,地上一片雪( )。

我家离学校有三( )米。

①生 ②升

21、当我( )上三年级,我的九岁( )日就到了。

①公 ②工

22、我的爸爸在( )园里( )作。

①他 ②她 ③它

23、( )是我的爷爷,( )是我的奶奶,( )是我的书包。

①友 ②有

24、哥哥( )一本新书。

小狗是我的好朋( )。

① 喝 ②渴

25、我口( )了,要( )水。

①鸟 ②乌

26、这只( )是( )鸦。

①什么 ②怎么

27、乌鸦喝不到水,( )办呢?

28、乌鸦喝不到水,想了( )办法。

三、读一读,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冬 东

( )方 ( )瓜 ( )眠

( )北 ( )天 ( )风

四、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里 ② 你

1、( )在家( )干什么 ?

①有 ② 友

2、我( )很多好朋( )。

①什么 ②多么 ③怎么

3、山上( )也没有?

4、哥哥,你( )办呢?

1、公园的景色( )美丽啊!

①弯弯的 ②白白的

③红红的 ④黄黄的 ⑤蓝蓝的

2、秋天到了,( )天上飘着( )云朵,田野里稻谷( ),果园里的苹果( )。我喜欢秋天!

五、根据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Shí

1、妈妈有空的( )候,经常给我讲故事。

2、那儿有一块大( )头。

3、石榴露出( )齿,笑了。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7

一、教材外观与字数的变化

首先对教材的外观做一比较, 实验教材是32开本的, 而审定教材则变成了16开本的。其封面左上角的标志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1年初审通过”变成了“教育部审定2012”, 实验教材封面上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行字在审定教材的封面上并没有出现, 标志着实验工作告一段落。书变大了许多, 但审定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的页数并没有减少多少, 只比实验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少了16页。再仔细一看字数, 实验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的总字数为70000, 而审定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的总字数为145000, 整整多了一倍还多, 可以预想一下在具体内容方面的巨大改变。

二、教材“编者的话”与目录的变化

翻开课本, 首先看到的是“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有一个小小的改变, 审定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中增添了对数学王国小精灵的介绍。因为在整套实验教材中, 许许多多重要而关键的话都是借这两个小精灵的口说出来的, 小学生们常常会想它们是谁呀?怎么那么聪明? 现在都知道它们是数学王国的小精灵, 就不会再有疑问了, 而会想, 我也要像它们那样聪明!

再来浏览目录, 目录中列出的单元也有了一些变化, 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合并, 实验教材中的前两个单元“数一数”和“比一比”在审定教材中被改编为第一单元“准备课”;二是增减, 审定教材中新增了第二单元“位置”, 减掉了实验教材中的第五单元“分类”, 实质上“增”只是一年级下册内容的前移, “减”也只是把它后移到了一年级下册中;三是强调, 把原来实验教材目录中未列出的“数学乐园”列在了目录中, 以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其他单元的名称虽然也有一些改变, 但变化都不太大。

三、各个单元内容的变化及其教育价值的提升

实验教材中的“数一数”与“比一比”两个单元的大部分内容也都是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随着学前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 这部分内容就显得有点重复, 但考虑到各地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也考虑“数一数”和“比一比”中的“比多少”两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数学课程后续学习的重要性, 审定教材把它们合编为第1单元“准备课”, 强调了“数一数”和“比多少”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 也显现出教材的弹性 , 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教学中可直接考查学生“数一数”的能力, 也更应该重视“比多少”的教学, 因为“比多少”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这一点应该引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注意。教材删去了“比高矮”和“比长短”两部分内容, 因为“比高矮”和“比长短”都比较具体, 易为学前的孩子所掌握, 这样做, 并没有削弱什么, 反而提升了“数一数”和“比多少”两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 因为过多的重复会使小学生失去新鲜感, 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而如何做好学生学前知识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则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也是必须研究的课题。教材同时删去了练习一中“比高矮”和“比长短”的习题, 练习一中的其他习题没有变化。

审定教材中新增了第2单元“位置”, 主要是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建立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 虽然都是常识性的概念, 但它们也属于数学的空间形式的范畴。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各部分内容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比大小”变成了“比多少”, “几和几”变成了“分与合”, 使用过这一教材的教师们对这两个改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认为前者还是用“比大小”做标题较为合适, 虽然数的大小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对于数所对应的物体多少的比较, 但“数的大小关系”是从“物体多少的比较”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抽象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而多数数学教师普遍认为后者的改变更为合理, “几和几”主要是从“和”的角度来体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是建立加法概念的基础, 而“分与合”也强调了数的分解, 也为建立减法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单元的另一个变化是第25页上半部分的图文的变化, 与实验教材第24页的图文相比较, 更能从序数与基数两个角度揭示数的加法的本质。这一单元的重大变化还要说是练习内容的调整, 审定教材中这一单元“练习”的个数比实验教材增加了两个, 变成了五个, “做一做”及各个“练习”的编排更为有序, 与教材内容更为贴切, 同时部分习题也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做了很好的铺垫,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练习四”的3、4题, 这两道题既考查了学生数的分解能力, 巧妙地设问, 也渗透了“平均分”的概念, 为除法的学习做了铺垫, 尤其是第3题, 还渗透了抽屉原则的思想。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在内容较多的第三单元也增加了一项内容“整理与复习”, 这是实验教材所没有的, 这是在学生所学知识不断积累增多的情况下, 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与应用, 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4单元由实验教材的“认识物体与图形”改成了“认识图形”。因为认识物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智力正常的学生在一般的家庭环境中认识物体不会存在障碍, 所以我们更为关心认识图形及从物体中抽象出图形, 所以这一改非常贴切。另一方面, 与之对应的练习题的个数也由实验教材的5个增加到8个, 其中第4题“用四个相同的长方体, 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和第6题“数一数堆放立体图形的个数。”都较为抽象, 提升了一定的难度。而第8题则是用物品摆出的找规律问题, 为后续的数的找规律问题做了铺垫。

审定教材的第5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6单元内容相同, 都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都包括了“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几部分。“6和7”部分教材编写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练习题和后半部分, 首先增加了用于巩固对“6和7认识”的“做一做”, 对应的练习九中, 去掉了实验教材中编写不太恰当的练习七第2题, 这是一个考查“9”的分解的问题。实验教材中关于6和7的加减法的练习题忽略了0, 审定教材做了弥补。同时把实验教材中练习七的第11题改编成了审定教材中的第2题, 原题中以平面图形为主的图形个数为7、7、5, 与6无关, 改编成一个与“6和7”相关的“数一数堆放立体图形的个数”问题, 在考查对“6和7认识”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中的第6题是新增的, 这是与6和7相关的减法运算问题, 以辐射型圆盘图表的形式呈现, 渗透了函数思想。另一个变化是将实验教材中练习七的第13题改编、扩充成为审定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后半部分, 并配编了相应的练习十, 其中的第4题和第6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8和9”部分教材编写的变动与“6和7”部分极其相似。“10”部分、“连加连减”部分、“加减混合”部分教材的编写变动非常小。

审定教材的第6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7单元内容相同, 都是“11~20的认识和加减法”。审定教材调整了情景图, 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 只是将实验教材中这一单元的第1、第2部分合并为第1部分, 新增了第6部分“间隔问题”, 同时增加了练习题的类型与个数, 使学生的练习更为全面而合理。

“数学乐园”的形式做了重大改变, 内容更加丰富, 趣味性更强了。第7单元“认识钟表”则保持了原有的风格。

审定教材的第8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9单元内容相同, 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包括了“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复习与整理”几部分, 实验教材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在审定教材中得以保留, “做一做”与对应内容不匹配的情况得到了纠正, 同时对实验教材中较为模糊的“一题两解”予以了强调, 最后也为解决数学的应用问题做了铺垫。

一年级上册期末学习能力自测 篇8

二、 我wǒ 能nénɡ 把bǎ 下xià 面miɑn 的de 字zì 和hé 拼pīn 音yīn 用yònɡ 线xiàn 连lián 起qi 来lɑi。

三、 仔zǎi 细xì 拼pīn 读dú, 我wǒ 能nénɡ 写xiě 出chu 正zhènɡ 确què 的de 笔bǐ 画huà。

四、 我wǒ 会huì 读dú 准zhǔn 拼pīn 音yīn, 还hái 能nénɡ 写xiě 出chu 正zhènɡ 确què 的de 汉hàn 字zì。

五、 想xiǎnɡ 一yi 想xiǎnɡ, 我wǒ 可kě 以yǐ 照zhào 样yànɡ 子zi 填tián 上shɑnɡ 合hé 适shì 的de 字zì。

六、 我wǒ 会huì 给ɡěi 下xià 面miɑn 的de 字zì 组zǔ 词cí。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9

识字7

一、连一连。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gān ( )lā( ) quē ( ) hēi( )

竿 啦 缺 黑

gàn( ) lɑ( ) qüē ( ) hiē( )

三、读句子写词语。

mù yáng quǎn cǎo dì shàng yáng

高米乐领着 在 放 。

四、我会一笔一画写。

“羊”字的笔顺:

“牧”字的.笔顺:

“竹”字的笔顺:

“地”字的笔顺:

答案:

一、略

二、 gān lɑ quē hēi

三、牧羊犬 草地上 羊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10

关键词:培养习惯;设置情境;加法含义;体会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1-02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从始至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时,思维方式较为开放。在学生探讨“1+1=2”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中加法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2.确地认读加法算式,能写出得数。3.认、读、写符号“=”“-”。4.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根据加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纸鹤主题图,课件,气球图,4个圆形。

[学具准备]4个圆形,4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同位互听互说2、3、4数的组成。几和几组成2?几和几组成3?几和几组成4?2.左右方位的训练。(1)师: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反方位的示范),请举起你的左手,教师带着示范两次,再让学生独立举手2次。(2)训练学生手指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二、创设情境,体会加法含义

(一)结合儿童生活,体会“1+1=2”的含义

1.师生共同演示。①伸出1只左手,伸出1只右手,合起来是几只手?(师生共同边说边做,并把左右两手合起来)②引导学生说一遍,教师板书:1?摇1?摇2。③让学生独立说一遍,教师板书 + = 。让学生齐读两遍1+1=2。

2.①学生起立,师生共同演示一只左脚(轻踏一下),一只右脚(也轻踏一下),合起来是几只脚?(两脚并拢)②同桌互说一只左脚,一只右脚,合起来是几只脚,算式是什么。(教师手指1+1=2让学生齐读)

3.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还有没有1+1=2的。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眼睛、耳朵、胳膊、腿等,只要说出来,教师就给予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加法,使学生极感兴趣又能够很快地理解加法的实际含义】

(二)创设情境,体会“1+2=3”“2+1=3”

1.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玩纸鹤主题图。师:请小朋友看图中有什么?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并找出加法算式吗?看谁说的又多又好!2.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3 2+1=3。(预测此时有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出1+1+1=3,教师应予以表扬,但不做要求)让学生读算式,先指名读后齐读。3.再次看图,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师:在这幅图中还能找出1+2=3的吗?2+1=3呢(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所以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不必强求一致)4.认识“加号”和“等号”(1)认识“加号”。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教师用红笔板书:加号。齐读)加号怎样写呢?(教师示范,让学生先书空,后在桌上写。)(2)认识“等号”。师:这个符号叫什么?(板书:等于号。齐读)等于号该怎样写呢?

上下两横要怎么样?先书空,后在桌上写。【通过教师的领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自主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体会加法含义

1.课件出示出示气球图,让学生得出,“3+1=4 1+3=4”。看图你能找出一道加法算式吗?(如果学生只找出一道加法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一道)教师板书:3+1=4 1+3=4。2.实际操作动手摆一摆:摆学具得出“2+2=4”。教师演示,带领学生摆学具,左边摆2个圆形,右边摆2个圆形,合起来是几个圆形,你能说出算式吗?教师板书:2+2=4,让学生读算式。[动手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课间活动,放轻音乐,做一做课间操,让学生放松一下。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学习的都是几加几等于几的加法算式。板书“加法”(并注上拼音)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

三、加强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1.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用桌上的4个圆形或4根小棒自由摆,说算式,同桌互查。2.师生做拍手游戏。(1)学生拍1下教师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2)男生拍1下,女生拍3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3)左边的同学拍2下,右边的同学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此拍手游戏可根据课堂时间剩余多少来决定是否让同位同学互相自由拍手说算式,自由拍手可使知识得以延伸,例如一生拍3下另一生拍2下,合起来是5下。)3.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边或教室,说一道加法算式(预测学生的思路会很开阔,如灯管、黑板、门、窗等)【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4.动手操作。看算式,摆小棒。2+1?摇1+1?摇2+2

教师出示口算卡马先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拍手游戏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四、课堂作业

写+号和=号,教师可以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一个,再让学生写。(要求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延伸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11

一、写作内容探究

(一) “写作导引”探究

教材“写作导引”告诉学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并指出,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应注意一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观察是写作的“铁门限”, 写作就是写生活。

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不外乎4点:1、名称变化。在小学阶段, “新课标”把这个内容称之为“写话”和“习作”, 现在称之为“写作”, 目的就是告诉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增加, 教材对这方面的学习也有了更规范的要求。2、观察生活是“写生活”唯一正确的途径。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就是记叙内容抽象笼统,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就是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使记叙的内容生动逼真。需要强调的是,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 更要用心去“感知”。3、只有观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观察有助于思考, 人们在观察时, 总是在脑子里进行排列组合,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 才能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才会产生“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冰心《荷叶母亲》) 这样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4、观察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基础, 无论写作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 都必须牢牢遵循观察这个基本原则。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

(二) “写作实践”探究

教材“写作实践”中的3个题目, 其实是两个方面: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和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把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比作室, 那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则是入“室”的“堂”。从内容上看, 200字可以写花草树木, 写作题材较为宽泛, 而两个500字的作文都是写人;从目的上看, 花草树木是练笔, 写人是综合能力的展示;从作用上看, 200字的写作片段是为写500字的作文服务的。仔细揣摩, 我们发现两个500字的作文也各不相同:第二个题目要求写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 写一个相识瞬间;第三个题目要求写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爱。通过比较这些不同, 我们发现, 写作实践的3个题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也是“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精神的具体体现。

总之, “堂”是“室”的基础, “室”是“堂”的提升。

二、教学策略研究

(一) “写作导引”教学策略

教材“写作导引”中1、2自然段可由学生阅读、讨论并归纳,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谈谈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教材3~7自然段比较重要, 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观察生活”这部分, 无论教师讲述还是学生合作探究, 效果都不会很好, 因为这一问题过于抽象。教师不妨在课前先安排学生收集戴嵩画《斗牛图》的故事, 课堂上让学生讲述, 这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 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画画需要认真观察, 写作也如此;写作就是写生活, 要写好作文, 就要认识生活;有时由于缺少观察, 不了解生活, 名家也会闹出笑话。

“感受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品读 (不是朗读) 《散步》这篇清新优美的散文, 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认真默读课文, 然后找出文章记叙要素 (时间———初春的一天;地点———田野里池塘边的小路上;人物: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孩子;事件:散步) 。品读课文的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散步这件平常的小事中表现出的浓浓亲情, 之后由学生合作探究, 总结本文立意选材的技巧———以小见大。最后, 教师再适时点拨。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选取生活中看似平凡而实则韵味深刻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自己的习作结尾处可以仿照课文提炼出蕴含哲理的一两句话。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对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小故事。例如,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他之所以成功, 写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生活”———山东高密“东北乡”;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朝花夕拾》写的也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的就是自身的经历, 所以真实可信, 动人心魄……通过这些小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不会空洞、思想贫乏。

总之,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出发点。

(二) “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 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语) 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思维方式大多对事物还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教师不妨采用举例法, 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举例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写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认真甄选;2.举例既可是全文, 也可是重点段落;3.举例的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

如“写作实践”的第一个题目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这个片段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写自己眼睛观察到的事物, 而不是凭空想象拼凑的内容。教师可举下面甲、乙、丙3段文字进行对比, 让学生谈感想。

春天到了。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每到春天, 万物苏醒, 到处都是万紫千红, 充满了生机。

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世界。草地上, 马路边, 公园里, 处处都可以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 红的、黄的, 各不相同。春天不但植物是多彩的, 人们的衣服也是花花绿绿, 显得潇洒万分。

春天更是动物们的天堂。小河身上那厚厚的冰融化了, 发出潺潺的流水声。鱼儿在河里自由地游着, 只见它们摇着尾巴, 一会儿游到这儿, 一会儿游到那儿, 欢快极了。在春天, 不仅鱼儿高兴, 鸟儿也很愉快。只见它们扑腾着翅膀, 嘴里还不停地放出叫声, 好像在说:“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在学校的小花园里, 我也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干枯了几个月的树木终于又有了生机。梧桐树的枝头已挂满了嫩绿的树叶, 瓜子黄杨上也长满了新的芽苞, 云南黄桉的枝条上已簇拥着层层金黄的颜色。最吸引眼球的要数垂柳了, 那随风拂动的枝条荡漾在水中, 轻轻地画着一圈又一圈的水纹。

正是早春时候, 到处都生机勃勃。譬如, 我们小区的草地, 虽然还没有绿油油的一片, 像地毯似的覆盖着大地, 但那黑褐色的泥土里, 小草们分明已经探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 尽管若隐若现, 尽管他们的数量像星辰那般稀少, 但远远望去, 还是能让人感到春的脚步。

我们来比较这3段文字, 甲文虽然也写了花草鱼鸟等具体事物, 语言也流畅, 但文章写的是书本上的春天, 是别人眼里的春天, 是拼凑出来的春天, 所以是概念化的春天;而乙、丙两段文字则是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后, 描绘的自己亲眼看到的春天。这样的春天才是自己的, 才是形象生动的, 才是有生命力的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这3段文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 然后再去写这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实践”的第二个题目, 是写一位升入初中之后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完成这个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写好“瞬间”这部分内容。那如何写好“瞬间”呢?写人的文章, 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具体要求如下:1.肖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 也就是人物的音容笑貌、身形服饰、表情姿态的具体描写。因为人物的生活经历总要在人物肖像方面留下痕迹, 人物的思想意识也总会在肖像方面有所流露。因此, 在人物塑造上, 我们应抓住人物肖像的细节特征, 加以描写和刻画。这样才能既绘其形, 又传其神, 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当然描写人物外貌, 不可泛泛描写, 一定要抓住特征, 要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风貌。2.动作细节描写。人的所作所为甚至一举一动都是其思想性格、情感心境的表现, 绝没有凭空发生的。所以, 写人的作文, 必须重视对人物动作细节的描写, 这也是构成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3.语言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 是人物语言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描写人物的语言能揭示人物的个性、性格和情态等。一篇好的文章, 这些细节描写的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鲁迅在写与藤野先生相识时, 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相识瞬间”。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 戴着眼镜”“穿衣服太模糊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肖像细节) ;“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动作细节)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细节)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 一位生活简朴、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看来, 写好了“瞬间”这部分内容, 再加上开头、结尾, 以及相关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了。

“写作实践”的第三个题目, 要求从家庭成员中选择一位给你留下美好记忆的人物进行记叙。写好这个作文可引导学生利用《秋天的怀念》和《荷叶母亲》两篇课文作范文, 可借鉴这两文中任何一种写法。如借鉴《荷叶母亲》,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品读课文《荷叶母亲》, 要求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中什么事物曾触动了自己的情思, 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 触动自己的“物”是否与自己生活中的什么情景相类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把记叙要素交代清楚的基础上, 重点描写自己选择的“物”的特征, 并把自己抒发的感情有机地融合在叙述之中。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可以提醒学生描写事物时要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样会使文章更生动传神。用课文作例文的好处:一是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二是减少教师课外搜集资料的劳苦;三是更为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12

第七单元提升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连一连。

世 超 车 外 故

事 面 市 站 界

三、文中的小朋友都去了哪些地方?按顺序填一填。(请老师读题)

我先去信用社取了三百元钱,然后去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接着去车站接妈妈,接到妈妈后,我们一起乘车回家。在回家的途中,我们去邮局取了邮件。

邮局 超市 车站 信用社

( ) ( )

( ) ( )

四、填一填。

1. “市”共 画,笔顺: 。

2. “角”共 画,笔顺: 。

3. “多”共 画,笔顺: 。

五、课外阅读。

小弟弟买巧克力

小弟弟,上街去,

买了两块巧克力,

一块留给自己吃,

一块送到妈嘴里。

小弟弟上街买了 块巧克力,一块给 吃,一块给 吃。

六、看图写话。

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快写几句话来表达一下吧。

参考答案

一、外人 大门 三元 太多

五、两 自己 妈妈

小学一年级上册练习题 篇13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地写词语。(12分)

bēn ténɡ zhào yào jìnɡ jì yī jiù ruò yǐn ruò xiàn huī fù zhǎnɡ cháo kuān kuò fènɡ xì màn tiān juǎn dì

二、我能用“√ ”选择带点字正确的的读音。(4分)

花卉(fuì huì)薄雾(bó báo)颤动(chàn zhàn)霎时(sà shà)....

三、我能比一比,组成正确的词语。(8分)

桨()绢()梢()堂()

奖()涓()稍()尝()

四、我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天下奇观()①看 ②看到的景象 ③对理物的认识、看法 .2.神秘莫测()①测量,利用仪器来度量 ②测验 ③推测、料想 .

五、我能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改为被字句)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明,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修改病句)

六、我能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13分)

1.,天连水尾水连天。2.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

4.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

七、我能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23分)(7+16)

(一)《鸟的天堂》节选(7分)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

四语上册单元练习一 第 1 面 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暇”的音序是,它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2.这是作者第 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他见到 的热闹情景。(2分)3.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儿 多,多,而且感受到鸟儿生活的。(3分)

(二)古城一角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做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窗外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全家伤透了脑筋。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出了一个好主意。我一听,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并抹上水泥,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然后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从附近移来两笼翠竹。只一天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不仅没有来倒垃圾,还纷纷奉献出家里的珍贵花木,为这小小的花坛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来这儿聊天,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这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只有用美,才能启示更多的人爱上美!

1.“蓦然”的“蓦”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笔,意思是。(3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奉献——()珍贵——()工夫——()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我家窗外的空地,以前,如今。

4.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爸爸出了个好主意”具体指。(2分)

5.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运用 的修辞手法。我还能仿照这一自然段的句式写一段话。(4分)

窗外,;窗外

;窗外。

八、我的习作。(30分)

题目:美丽的

同学们,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请选择一处,用你的妙笔写出家乡一处景观,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别忘了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四语上册单元练习一 第 2 面 2

上一篇:中餐西餐酒吧咖啡厅宴会厅风味餐厅设计装饰装修注意事项下一篇:最美的风景初三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