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2024-07-0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共11篇)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篇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根据电路画出串、并联电路图;

3.会根据电路图模拟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能力,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规范和技能。(二)教具

6伏电池组,2.5伏小灯泡3个(带灯座),电铃一只,单刀单掷开

关3个,绝缘导线10根;自制电路示教极(板上固定有12个接线柱,如图1所示)。(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教师:我这里有一些电路元件(出示准备的元件),请同学们准备好,分别到黑板前来画出一个元件的符号(教师顺次一个个地出示元件,同时指定几个学生分别把符号画于黑板右侧)。

2.新课教学

教师: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些元件连成两种常用的基本电路,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弄清它们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特点。

板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师:现在我们要把�只电灯泡、一只电铃、一个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使得开关断开时,灯不亮、铃不响,开关闭合时灯亮铃响。(教师根据图2按照连接电路的规范在示教板图1上用接线柱l-8组成串联电路,但图2先不板画出来,接着演示电路的效果。)

教师:这个电路实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现在请大家对照实际电路把它的电路图画出来(可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巡视检查和评论学生所绘电路图。

教师:我们看到,这些元件是一个接一个地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配以手势)。像这样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怎样流过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呢?(请一名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画的电路图上标出电流的流向,然后指导学生看本节课文第一段。教师板书概括。)

板书:串联电路连接特点:各元件逐个顺次接人电路。电流特点:电流无分支。(在板书“电流无分支”时,教师同时口述;就是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教师:像刚才这样用一个开关使电灯、电铃同时通、断电的效果只有用串联电路才能实现吗?能想出另一种接法的电路吗?请大家议一下,画出电路图来。思考时,可以参考课文上的电路图。(学生在议论时,教师按图3在示教板上安排好器材,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他设计的电路,教师做必要的修正。)

教师:现在我们按照大家的设计连接电路,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先在电路图中把电流的流向标出来(教师标出)。下节课大家将要亲自连接电路的实验,请注意我是按照什么顺序连接电路的(教师按规范操作的“六字诀”连接电路,一边连一边对操作顺序和注意点作出说明。接好后,演示效果)。

教师:大家看看,这个电路跟串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特点有什么不同?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二段对照总结。(学生读书,教师板书标题,内容暂不写。)让一位学生回答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订正后板书内容)

板书: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元件并列在电流分支处。电流特点:电流有分支,干路电流分成几部分分别流经各元件。

教师:大家对比一下我们刚才的电路和课本图4-12的电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一个学生回答)图中用了三个开关,不有些浪费吗?学生议论,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后,作出下面的概括:并联电路可以通过各支路的开关分别控制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一个支路的通断不会影响另一支路的通、断。这是并联电路特有的优点。在不要求各用电器同时工作的情形下,就要采用并联电路。大家联系课本图4-14,观察我们教室内的照明电路,看看各灯是否是并联的?(指导学生观察)回家去打开电冰箱看看,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否一定会同时通断电?课本中电冰箱内部的电路图画得对不对?为什么?

并联电路广泛用于家庭电路和工业电路,就是因为实际中经常要求各用电器能独立通断,互不干扰。但是,对只要求各用电器同时通断的场合,采用串联电路可以节省开关,课本图4-21所示的节日的彩灯就是这种情形。(引导学生观察图4-21)。

3.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串联和并联这两种基本电路,大家复习时一是要注意掌握两种电路的结构特点和电流特点,二是要注意电路图跟实物连接图的对应关系,做到看到实物图能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将有关元件连成要求的电路。刚才我们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六字诀”。

板书:连接电路的六字诀标→识→查→连→查→通。教师:今天作业时,先在作业本上做模拟练习,为下节课做实验做好准备。

4.布置作业(参看课本“电路”一章习题第1、2、3、4题)

(1)找一个手电筒,把它的后盖打开观察,了解开关闭合时电流的通路,并画出电路图。(2)画出图4所示的电路的电路图。

(3)按照图5甲所示的电路囱,将图5乙中各个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线表示连接导线)。

(四)设想、体会

l.本教案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同时实现下列效果。

(I)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循序渐进展开教学。在串联电路教学中,由于学生尚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因此采取教师引导、讲解、示范的办法,先提出对电路功能的要求,教师连出一个电路,实现了这一要求。随即动员学生根据演示电路,画出电路图。在并联电路的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运用在串联电路中获得的关于电路效果与电路结构间的联系的认识,参考课本的并联电路图设计能使灯、铃同时工作的并联电路图,并识别演示电路和课本上电路在功能上的差别。在串联电路教学中,着重于对电路的结构和特性的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暗含着连接电路的技能传授。在并联电路的教学中,则明白向学生提出认识电路特点和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规范两个学习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规范操作的示范和操作顺序要点的说明结合在一起。在小结电路的特点的同时,侧重于电路连接操作顺序和规范的小结。在设计演示电路时,注意与课本的电路结构有所差别,不依样画葫芦,给学生以更多的观察、思考、独立辨别的机会,以得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演示并联电路时,只用一个开关,使灯、铃同时工作,不仅与课本电路有所差别,而且简化了电路,便于学生抓住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暗含了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只有串联才能使各用电器同时工作”的片面认识)。

(2)创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提高教学效益。在复习旧课时,就动员学生板画元件符号图,在串、并联电路的教学中,都是从要求电路实现特定的功能的角度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识别演示电路和课本中的电路的结构或功能的差别,让学生看课文第一、二段,并提出小结的要求等,都是为使学生能把观察、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措施。

(3)使本课学习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教学中得到体现。要求学生画元件符号和电路图,是为了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于本课的学习;把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和规范的传授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是为下节课的学生实验打下较好的基础。

2.突出重点知识,处理好一般知识。由于学生对实际电路的感性和理性知识比较贫乏。所以本教案对家庭电路和彩灯电路,按教材的编写意图,采取模糊处理的办法。既要涉及这些电路,把串、并电路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又不去追究实际细节,把教学的多数时间用于学习基础知识技能上。要注意,课本图4-14的实物电路和电路图并不�一对应。课堂上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也不要求)让全体学生详细弄清楚。只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去分析,个别解决。

3.执行本教案时,只要安排紧凑,控制得当,可以顺利完成。若余有2�3分钟时间,可以在小结时对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的“六字诀”中的“两查”的必要性作出演示:利用已连好的并联电路,闭合好开关。用一段0.5~IA的保险丝与一根绝缘导线的一端接在一起后,用它去使电灯短路,发现保险丝熔断冒火花。以此说明在连接电路前应先查开关是否断开了,以及连好电路后要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必要性。若时间无富余,此演示可移到下节学生实验时,复习连接电路的“六字诀”时做。至于所演示的现象属于短路,则根据学生实际,可讲也可留到以后再讲。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篇2

所谓“三步走”只是一个类比:电源的正极好比山顶, 负极好比山脚。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好比一批人下山, 从山顶走到山脚, 由于不同路径对下山人的阻碍程度不同, 因此人们选择的路径也不尽不同, 电路教学也不例外。第一步, 确定山顶, 即电源正极, 确定电流方向;第二步, 看分叉点, 即电路的分支点;第三步, 看岔路上有没有“老虎”, 这里的“老虎”主要指用电器、电阻或电压表 (最大的老虎) 。下面我就在具体实例中来解释“三步走”法。

一、不含电流表、电压表的电路

例1.如图1所示, 当开关S闭合后, 判断灯泡L1和L2的连接方式以及两者的发光情况。

确定山顶 (正极) , 再看分叉点。由于没有分叉点, 因此下山的路只有一条。虽然有两只“老虎” (L1和L2) , 非常危险, 但我们为了下山必须依次经过这两只“老虎”, 所以两个灯泡是串联的, 两个灯泡都亮。

例2.如图2所示, 当开关S闭合后, 判断灯泡L1和L2的连接方式以及两者的发光情况。

从山顶 (正极) 出发, 必然经过L1, 经过L1后, 在A点出现一个分叉点, 这时候下山的路有两条, 一条有“老虎” (L2) , 一条没有“老虎”, 我们肯定会走没有“老虎”的那条路。也就是说, 经过L1以后, 通过开关S, 直接回到山脚 (电源负极) , 而此时L2出现短路, 并没有电流通过, 所以L1亮, L2不亮。

例3.如图3所示, 当开关S闭合后, 判断灯泡L1和L2的连接方式以及两者的发光情况。

确定山顶 (正极) , 在A点位置出现分叉点, 下山的路有两条, 这时我们就要仔细观察, 谨慎判断。由于两条路都有“老虎”, 只能分两条路回到山脚 (负极) , 因此L1和L2并联, 且都发光。

例4.在下图4-6所示的电路中, 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4所示, 画出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时电流的走向, 并判断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

确定山顶 (正极) , 在A、B、C三处出现三个分叉点。当走到第一个分叉点A时, 我们发现, B处的两个分岔路都有“老虎”, 而在C处沿着开关S1的方向却没有“老虎”, 所以最终的电流路线就如图4中粗线所示。由于L1和L2无电流通过, 出现短路, 两个灯泡都不亮。同理可以分析S1、S2闭合, S3断开的情况亦是如此。

2.如图5所示, 画出当开关S2断开、S1和S3闭合时电流的走向, 并判断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

确定山顶 (正极) , 从山顶出发后, 在A点出现第一个分叉点, S2断开无路可走, 只能经过S3。当走到B处第二个分叉点时,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两条路都有“老虎”, 只能分两条路走。因此, L1和L2并联, 两者都亮, 电流的路线如图5中粗线所示。

3.如图6所示, 画出当开关S2、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的走向, 并判断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

先确定山顶 (正极) , 在A点出现了第一个分叉点, 这时我们发现, 通过S3的这条路没有“老虎”, 通过S2的这条路有“老虎” (L1) , 所以不经过L1, L1短路。当走到B处第二个分叉点时, 由于L1已经短路, 最终只有L2亮, 电流走向如图6中粗线所示。

二、含电流表、电压表的电路

在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时, 对于电流表而言, 由于它的内阻很小, 近似为零, 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因此我们只要搞清楚电流表测的是哪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即可;对于电压表而言, 由于其内阻很大 (电阻无限大, 相当于最大的“老虎”) , 因而含有电压表的电路可视为断路, 我们只要弄清电压表是测量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即可。

例5.如图7所示, 画出当开关S闭合时的电流走向, 并判断电阻R1和R2的连接方式。

开关闭合后, 从电源正极出发, 电流表视作导线, 到A处出现第一个分叉点, 其中电压表V1相当于最大的“老虎”, 不能走, 所以只能通过R1。而B点的分支点有两只“老虎”, 一只有最大的“老虎”——电压表V2, 无法通过, 所以只能通过R2, 最终的电流走向如图7中粗线所示, 可见R1和R2串联。

例6.如图8所示, 画出当开关S闭合时的电流走向, 并判断灯泡L1和L2的连接方式。

开关S闭合后, 从电源正极出发, 电流表A2视作导线, 到A处第一个分支点时, 电压表V相当于最大的“老虎”, 不能走。当走到B处第二个分叉点时, 电流表A1视作导线, 两条路都有“老虎”, 两条路都要走, 可见L1和L2并联, 电流走向如图8中粗线所示。

三、小结

实践表明, 熟练掌握“三步走”法 (一看山顶, 二看分叉点, 三看“老虎”) , 能够扫清学生在知识、方法上的障碍, 提高学生分析和判定电路的能力, 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摘要: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判定是初中科学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 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而熟练掌握“三步走”法 (一看山顶, 二看分叉点, 三看“老虎”) , 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串联,并联,电路,三步走

参考文献

[1].刘佳平.浅谈初中物理电路变换与分析[J].林区教学, 2001 (06) .

[2].张步宁.浅谈初中物理定性地分析电路变化的一般步骤[J].物理教师, 1997 (03) .

[3].黄启川.中学物理电学等效电路画法[J].物理通报, 1998 (05)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 篇3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公式:I=I1=I2=I3=……In

2.电压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公式:U=U1+U2+U3+……Un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公式:U1/U2=R1/R2

③在串联电路中其中一个串联电阻的阻值增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跟着增大。

④在串联电路中其中一个串联电阻的阻值减小,它两端的电压也跟着减小。

3.电阻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R=R1+R2+R3+……Rn。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②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总电阻为:R=nR0 。

4.电能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和。公式W=W1+W2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与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

5.电功率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公式:P=P1+P2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6.电热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Q1+Q2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电能、电功率、电热都与电阻成正比)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公式:I=I1+I2+I3+……In

②在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即:I1/I2=R2/R1

③在并联电路中,其中一个支路的电阻增大,该支路的电流减小,干路电流变小,而其他支路电流保持不变。

④在并联电路中,某一个支路的电阻变小,该支路的电流变大,干路电流变大,而其他支路的电流保持不变。

⑤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互不影响。

2.电压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公式:U=U1=U2=U3=……Un。

3.电阻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公式:1/R=1/R1+1/R2+……1/Rn

②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这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后的总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③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总=R0/n。

④求两个电阻R1.R2并联的总电阻R=R1R2/R1+R2(两电阻之积除除以两电阻之和。)

⑤在并联电路中,当并联的支路增加时,总电阻减小;干路的电流增大,而其他支路的电流保持不变。

⑥在并联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阻减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干路的电流增大,其它支路电流不变。

⑦在并联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阻增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干路的电流减小,其它支路电流不变。

4.电能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和。公式W=W1+W2

②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与电阻成反比。即: W1/W2= R2/R1

5.电功率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公式:P=P1+P2

②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即P1/P2= R2/R1

6.电热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电路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Q1+Q2

②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即:Q1/Q2= R2/R1。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电能、电功率、电热都与电阻成反比 )

三、串、并联电路的相同点

1.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和。W=W1+W2。

2.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P=P1+P2 。

3.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产生的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电热之和。 Q=Q1+Q2。

学生掌握了串、并联电路的这些特点,以后在学习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篇4

教 学 设 计

梁瑞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三)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四)教学用具:

演示用:两个电路板、四只电珠、两只开关、四节干电池、导线若干

学生用:四人一组,器材有:电珠两只、开关一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手里有一电路板,闭合开关时,电珠全都亮,断开开关时电珠全都熄灭,[提问]: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小彩灯,猜想一下,其他的小彩灯是否发光? [学生猜想]:亮(占大部分);不亮(占小部分)究竟谁的说法对呢? 教师演示1: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其他的电珠都不亮。

教师演示2:闭合线路板上的一只开关,两只电珠同时亮,断开开关时两只电珠同时熄灭,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外一只电珠会发光吗?猜想一下?

演示验证:另外一只电珠照常亮。

演示说明:这两块电路板上电珠的连接显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自主探究

[探索1]、现有器材:两只电珠、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要求:把两只电珠同时连入电路,如何连接?

分组实验,把实物连接好之后,对照实物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探索2]、请在原有电路上,添加一只开关,要求:闭合开关两只电珠都亮,断开开关两只电珠都不亮,那么开关应该添加在什么位置?

分组实验验证,同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做好了的小组派代表将画好的不同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提问]:上述五个图形中,能不能归类?说出你的归类依据。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畅说欲言,并及时给予指导。

总结讨论结果:

[依据1]、按照电珠的连接方式分; [依据2]、按照电流的路径分;

教师点评:在这里我们按照电灯的连接方式分。[提问]、对照图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有几条路径?

2、若取下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一只电珠是否继续发光?)

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

2、电器互相影响,有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无法工作。教师点评:(1)、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串联电路。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结论1]、左边连左边,右边连右边。

[结论2]、一列一列地连起来,就像队列比赛。

[结论3]、就像一条小河遇到两个渠道,水就分开流动,最后汇合在一起流动。

[提问]、在并联电路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的路径有几条?

(2)、取下一个电珠,另一个电珠是否发光?

师生共同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有多条。

2、用电器互相不影响,一个开路,其他的用电器仍然工作。教师点评: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并联电路。

(三)、迁移创新:

(1)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2)演示实验:电珠的亮度。

(3)引导:是不是因为电池的电量不足呀?(换节电池,不解决问题)你们认为这个问题该怎样运用实验解决,请设计实验方案

(4)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师生共同总结:串联电路中,电珠连接越多,亮度会逐渐降低;

并联电路中,电珠个数对电珠亮度影响不大。

(四)、总结

今天,我们尝试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不存在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差的区别,具体的连接方式得看具体的连接电路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设计上一改旧教材教师演示,学生猜想,观察,教师引导从而区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做法,而放开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认识,在本节课中有80%的学生连完本节课的并联电路,100%的学生连完了串联电路。通过本课的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中可以看到本次的设计是很成功的。

2、教学中充分抓住教学的契机,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供水做为例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篇5

课题名称: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本课时的重点是在前一课时了解了电流以及双量程电流表的读数规则与使用方法之后,在此基础上来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本课中我利用了教辅:《在线课堂》,使用了多媒体:电视投影仪,同时结合新课改让学生参与了自主探究活动。现本人就实际的教学过程作些粗浅反思,具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课前热身练习

由于此课时为本节的第二课时,所以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要对上节课当中的电流及电流表的认识与使用等知识进行复习,为这节课当中学生自己能熟练使用电流表埋下伏笔。但是,如果单单使用简单的提问形式来复习,未免老套单调,激不起学生兴趣。因此,我利用《在线课堂》的“知识清单”、“随堂学案”,准备了一系列相关练习。并且利用电视投影仪,对电流表读数、电路连接进行现场展示和评析,使用新颖的多媒体,使学生兴趣盎然。

2、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

根据新课改的一系列精神与我自己的探索,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结论的传授前提都应当是由学生自主摸索,老师在此基础上来顺水推舟。所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要求,也为了能很好的突破学生对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特点难理解的这个难点。我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来进行自主探究实验。首先,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猜想,再由这些猜想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图以及实验记录的表格,并且选择器材。器材选择好后,请一个学生代表在黑板上进行实物连线,我再利用红粉笔在其他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的“帮助”下对连好的实物图进行集体纠正。然后请学生对照正确的实物图进行实际实验操作,避免了学生在自己实际操作时的盲目与无措。整个过程中,学生结合实验来进行自主探究,整节课气氛活跃、轻松,学生乐在其中。

3、有代表性的巩固练习,乘胜追击

在串、并联中电流特点结论都得出以后,不能拿死板的填空题来进行巩固,这样太老套与程式化。我所采取的方法是,先请学生自己回顾本节课内容,再在此基础上出具具有代表性的巩固习题,最后再解决两道相关的中考题目。看谁在把自己得出的结论记得牢的情况下最快最好的来解决我所出具的问题,彼此之间“赛一赛”。学生有这种不服输的意识,在课堂上呈现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使得我所出具的巩固习题在轻松的氛围下轻松解决,由于最后两道习题明确标识出是中考链接,所以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于不远的中考信心倍增。

二、不足之处

1、教学目标的设置

我所定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2)、能应用电流的关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第一点在本节内容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但是第二点由于本节课时间问题和学生实际反馈情况而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此班级是本人担任物理教师及班主任,所以调动课堂气氛还是能得心应手的。虽然如此,但由于本班为普通班,总体素质不是很高,所以我还应更注重问题的步步推进逐渐加深,从而引导他们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避免学生出现想学但是学不懂转而放弃学习的情况。

2、引入新课,过于僵硬

由于本节课是《电流与电流表的使用》的第二课时,开场就直接僵硬的口述导出本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如果能够以复习上节内容,同时设置疑问

用心

爱心

专心

引入本节研究课题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应该可以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增加听课效果。

整节课在我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结合使用了多媒体与教辅资料,学生显得意兴盎然,我自己获益也颇多。在教育日趋人性化和科技化的今天,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而我们老师是整个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所以我知道我们任重而道远,教育教学上的成功,还需我们去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摸索。

用心

爱心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学生连接电路、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2)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通过同学们共同探究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归纳得出恰当的结论。

【教具准备】

电池组、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设计理念】

1.在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其思维。

3.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研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融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课将把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你熟悉的串、并联电路图。2.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较好的图,用投影仪放大。3.教师引导:

(1)同学们观察自己画出的串、并联电路图。

(2)你已经了解了串、并联电路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4.学生回答: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2)电流表工作的时候必须串联在电路中。5.学生提问:

(1)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

(2)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干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中电压之和吗?

二、进行新课,探究新知 1.猜想或假设:(1)教师引导:

这位同学提出了很好的问题,我们先来一起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会是什么呢?

(2)学生猜想或假设:

学生A:我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学生B:我们认为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

学生C:我们认为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

学生D: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

„„ 2.设计实验

(1)教师引导:同学们做出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实验来求证。大家先来设计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

(3)教师引导:各组可以简单说明你们的设计方案。(4)学生汇报设计方案:

第一组:我们组选择两只不同的灯泡,选三块电压表,同时测量每只灯泡和两只灯泡的电压,比较结果。

第二组:我们计划用三节电池,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分别测出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和两只灯的总电压进行比较。

第三组:我们组选择三只差别较大的灯泡,分别测量每只灯泡的电压,每两只灯泡的电压和三只灯泡的总电压。

第四组:我们计划选四只灯泡,两只一组,先将两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分别测每只灯泡的电压和两只灯泡总电压。然后再换上另外两只灯再次测量。

第五组:我们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象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5)教师引导:

老师觉得同学们的设计都很好。不过要提醒大家一点,你的设计一定要有书面的内容,你要怎么做,你是怎么做的,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以便于自己检查和与别人交流做更好的改进。

(6)学生补充设计方案:各组同学补充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

(7)教师引导:很好!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后,可以进行实验。建议大家在实验中更换不同的小灯泡,进行重复测量,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实验论证: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2)分析和论证: 教师引导:

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A:我们用的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测出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每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与测出的两只灯泡的总电压几乎相等。

学生B:我们用两只不同的灯泡串联,测出每只灯泡的电压不同,但两只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电源电压。

学生C:我们用的是三只差别较大的小灯泡,测出来每只灯泡的电压都不同,但每两只灯泡电压的和都和直接测得的这两只灯泡的总电压相等,三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等于电源电压。

学生D:我们先用两只小灯泡测,然后又换了两只不同的小灯泡测。尽管测出的四只小灯泡的电压都不一样,但前一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与第二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相等,且都差不多等于电源电压。

学生E:做完串联,我们还将两只小灯泡并联起来,分别测它们的电压,结果电压表指针指的是同一个位置。

学生F:我们也测并联了,相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相同,不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也相同。学生G:我们从两只灯泡并联开始,一直增加到四只小灯泡并联,测出来的结果几乎不变。

学生H:我们在原来两只小灯泡串联的基础上给其中的一只灯泡并联了第三只小灯泡,结果并联的两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非常好,归纳大家的实验,可以得到一般结论吗? 学生A:不管怎样选择灯泡,不论如何进行测量,尽管测出的数据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一个串联电路中各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这几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且等于电源电压。

学生B: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结论: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4、交流与评估:

(1)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祝贺同学们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不过,对同学们来讲获得结论的过程更重要。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交流评估1:

学生A:我开始将电压表连接错了。现在我知道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必须连接正确,否则接通电源后,指针反偏,并且速度很快,很容易将电压表指针打弯。

学生B: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也很重要。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指示值很小,几乎不能读数,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小,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

学生C:我们连电压表的时候,先不接死,合上开关,迅速“试触”一下,大概估计好量程再连接,很省事,一次就差不多能选对。

学生D:读数也很重要。我第一次读数,读出一只小灯泡的电压值比电源电压还大,原来电压表接的是小量程,我是按大量程的刻度读出来的。

学生E:我将电压表接在了一根导线两端,结果灯都亮了,可是电压表读数是零,为什么呢?

学生F:我不小心将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灯全不亮,电压表却有指示值,和电源电压几乎一样大。

学生G:我们是将电路连接正确了,电压表也有指示,就是灯不亮,换了另外一个灯泡还是不亮,用手按住才亮起来。

学生H:我们组开始做时,有一只灯亮,另一只灯不亮,测电压时,亮着的灯有指示值,不亮的灯两端电压为零。

„„

3)学生交流评估2: 教师引导: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大家一定是很认真地去做了。养成好的习惯要比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重要,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努力。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学生讨论:

(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学生A:电压表接在一根导线的两端,中间没有用电器,相当于“一”点,所以电压表示数为零。

学生B:将灯泡用手按着才能亮,我觉得是因为没有接触好,另外的问题我不知道。教师引导: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注意到许多同学都用了“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为什么呢?

学生C:因为它们相差很小,但又不完全相等。教师引导: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D:因为读数或用表测量的过程中有一些偏差。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现在需要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

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三、归纳小结,深化目标,布置作业 1.小结本课的知识点。

(1)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篇7

以那中学 杨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串并联电路的连接,体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串并联电路的连接,体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的研 究方法和态度。教学重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教学设计:

复习:

1、如何认识电压及电压表?

2、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由什么特点? 问题探究1:如何正确无误的连接电路? 交流: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2)、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将电路元件逐个依次连接起来,并把余下的元件补接到相应的位置。

3)、电路接好后,要测谁的电压,就把电压表与谁并联。4)、测不同电路的电压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并采用“试触发”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量程是否适合。

问题探究2:探究实验有哪些要素?

交流: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问题探究3: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什么? 交流: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n。

巧学妙记:串联特点,电流相等电压和;并联特点,电压相等电流和。“串流等压和,并压等流和”。

作业布置:P13 2题

教学反思: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篇8

1.教学目标

1.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练习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3.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题

2.教学重点/难点

1.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操作能力的训练

2.通过实验数据以及合作交流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知道电压的单位,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会读电压表的读数。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特点?(处处相等。)

2.那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 同学们希不希望知道串、并联中电压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电路中有了电源形成通路就可以让电荷在电路中做定向移动,开成电流。但同学们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电荷可以做定向移动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60-62文字内容与插图,将基本的实验步骤画上记号。结合学过的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做出猜想,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压表与被测电路________,要测哪部分电路的电压,电压表就和哪部分________。

②电压表接进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其__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__接线柱流出。

③注意观察电压表的量程,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知电路电压的时候,先接________,再进行________,如果指针摆动低于小量程,则改为小量程测量。

三、后教环节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1个题目,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讨论,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它们的作用各什么?然后再画出实验电路图。

2.实验时要测出哪些数据 ?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 3.实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4.教师提醒学生将实验数据填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5.教师示范操作,让学生认真观察,准确读数,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实验。

教师将实物连接画在黑板上供实验连接有困难的小组参考。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记录写在黑板的表格里,对实验的进行点评,表扬实验中学生的闪光点。

6.教师提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有什么规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

下面同学们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研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师对实验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实验完毕,请同学们将实验数据填写在黑板的表格中,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四、当堂训练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将灯泡L1、L2串联,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是8 V,L1、L2串联后的总电压是12 V,那么L2两端的电压是____ V。

2.如图,电源电压6 V,对于V1 V2 V3 三只电压表的示数,正确的是

A.6V 6V 6V B.0V 6V 4V C.2V 4V 6V D.6V 4V 2V 3.下列实物图中,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的是 ____,能测量两灯串联电压的是 ____.4.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并联在一起后,接在某一电源上都正常发光。用电压表测量出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4 V,则电源电压是

5.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变大、变小、不变)

(二)学生展示,反馈矫正。

(调查学情,统计疑难问题,先让其他小组补充矫正,教师更正或点拨)

板书

16.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表达式为:U=U1+U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篇9

解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3节,教材是在学生了解了电流、电路的基本构成、常见的电路原符号、电路的三种状态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电路的连接方式。通过本节学习,学生知道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种:串联和并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电路的特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电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能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电路。本节是整个电学的基础,对学生后面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等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初步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各用电器工作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三、学习者特正分析

电学中的问题学生不能亲身感受,因此学生往往会凭借看到的直观表象来对研究对掌握象下结论,继而导致错误的结论。本节内容是今后电学学习的一个基础,也是研究和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必须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来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停留在概念的强行记忆阶段。所以,我认为要抓住学生看到表面现象就对事物本质下结论的思维惯性,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引发思维冲突进而引起学生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热情,让学生在经历困惑、实践、解惑的过程中,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初步培养学生懂得探究事物本质的一般步骤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小灯泡2只、开关、电源(干电池)、导线、实物展示台、多媒体投影仪等等。

五、教学过程

入新

.复习常见电路元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

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

4.引入新。

.练习电路元符号的画法。

2.观察小彩灯的发光情况。

3.思考小彩灯及家用电路元的连接。

4.讨论提问。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电路元符号的画法。

2.通过观察小彩灯的发光现象及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连接电路

.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

3.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4.学生上台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

.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6.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牢记电学安全操作要领。

2.认识各种器材。

3.学生上台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4.画电路图。

.学生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图。

6.设计由3盏灯组成的电路图。

.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2.能认识常见的元。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初步练习根据实物图画简单的电路图。

.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6.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并联

的 特

.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引导学生对照实际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师生共同对各组汇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部分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各组学生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画好电路图。

4.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

6.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板书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2.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自行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分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按照电路图沿着一定的顺序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实验。

.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同时也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弥补自己的不足。

6.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验证。

.培养学生善于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体验对所探究问题的合理性进行筛选的过程。并培养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巩固电路图的画法。

4.再次练习实际电路的接法,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使他们的综合技能得到提高。

6.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播放:夜晚的路灯,满天星彩灯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装饰彩灯。

2.多媒体投影电路图:ABD这四个电路哪个是串联电路,哪是并联电路?为什么?

3.问题:比较串、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

.相互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看法可进行辩论。

2.学生独立分析并回答。

3.个别回答,相互补充。

通过观察五彩缤纷的灯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能产生美的感觉,从而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2.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加强对所学知识巩固。

小结和练习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的收获。

2.思考题

.学生自我总结。

2.完成思考题。

六、教学评价

1.本节是一节学生实验,教师要充分的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放手去做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 篇10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如何去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会正确连接电路;

3.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思想情操目标:1.激发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内容分析

重点: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体验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会。

难点:主动探究意识的激发。

关键:探究方法的引导。

教法与学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电流表、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记录纸。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时间

一、提出问题

1.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后有由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的`电流,要想知道通过灯泡的电流,你认为电流表应在何处测量?

2.你认为以上同学们的讨论可以归纳为一个什么问题来探究?

二、猜想与假设

你认为你上述问题有哪些可能的答案?

三、方案设计(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的名称和数量。

2.画出测量电流的电路图及连接图。

3.写出实验的步骤。

四、方案实施(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

2.测量并记录数据。

3.换用两个不同的灯泡重复上面的实验。

4.扼要记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五、分析与论证

1.测量结果说明什么?

2.跟你的猜想或假设有何差异?

3.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六、结论

评估:

对你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过程,以及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交流:

1.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2.改正错误和不足,并为自己的正确观点进行答辩。

七、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1.你在实验中是否发现了新的问题?

2.你想不想进行探究?

3.你认为这个新的问题可能有哪些答案?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设疑,引导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

学生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学生分析并论证。

学生自我评估。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引发,学生提出新的探究课题。

3分

3分

5分

10分

4分

10分

5分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

2.你的体会和报告(在课本上完成)。

5分

教学思路设计说明:

1.本节课实际上是要用电流表来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利用这个知识做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从中学到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

2.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WPS制作串并联电路实验教程 篇11

(一)绘制底座

1、新建一个空演示文稿,内容版本:空白

2、自选图形——自选图形——立方体,然后在演示文稿中绘制一个立方体出来,

3、选中立方体黄色句柄向下拉,形成开关底座

4、选中底座——点击填充颜色旁边的倒三角——填充效果——点击“纹理”标签——选择“胡桃”——确定

(二)绘制接线柱底板

1、自选图形——基本形状——平行四边形,在底座上拉出一个接线柱的底板,调整平行四边形大小——拖动黄色句柄,调整平行四边形的角度,

上一篇:你的三张照片爱情诗歌下一篇:2011浙江教师资格证书面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