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论是什么

2024-06-04

教育本质论是什么(精选10篇)

教育本质论是什么 篇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随笔)

高井槽完小

字应文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不是获取绩效工资的筹码,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教育不仅只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育人,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项特长,因为教育不是100米跑,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马拉松。特别是当前的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关心”农村教育的人,为农村寻找出路的人,给农村教育制定政策的人,其实都是城里人,他们脱离农村实际,并不是真正了解现在农村的人。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本质论是什么 篇2

一、建筑是“容器”:我们该有怎样的容器?

建筑是什么?最简单易懂的解释是:它是保护人们不受严酷的气象条件和外敌侵害的“容器”。上古有巢氏带领人们在大树交叉的枝桠间搭建“巢居”,就是为了抵抗风雨,躲避野兽的袭击。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建筑这个“容器”的作用已经不单单是抵御严酷的气候与外敌了,它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为人创造“便利舒适的环境”

衡量建筑的首要标准是当人处在建筑物内部时,是否感觉到便利、舒适。勒·柯布西耶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就是说建筑应为人们居住的便利、舒适提供正确、迅速的服务,要像机器那样有效率。人们为了在这个“容器”中的生活更加方便与舒适,导入了抽水马桶、热水器、冰箱、洗衣机、空调、地暖等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会有更多的新设备进入建筑,为人类创设便利、舒适的环境服务。

然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要使这些使得人在建筑内部感觉便利、舒适的设备启动,需要付出多大的能源与外部环境的代价?这些代价反过来是否又制约了人们享受便利、舒适的生活?日本建筑结构师松村秀一在《人类智慧的结晶——建筑》一文中指出:在消耗能源这一点上,除了工业和运输交通消耗的能源之外,其他的能源全部都在建筑这个容器中消耗掉,拿日本的例子来说,室内的能源消费占最终消费总额的1/4以上,其中冷热空调占家庭能源消费的1/2以上,供应热水的能源消费占3/10之多。建筑成了消费大量能源和水并排出大量垃圾的末端机器似的东西。(1)因此,必须要在改善这种为了实现舒适的内部环境而侵害外部环境的状态方面下一些工夫。

1. 使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在墙壁和屋顶大量使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减少外部环境对室内温热环境的影响。

2. 被动式Passive方法:

不设置机械装置,利用材料的本身特性单纯地利用自然能源。如白天从窗户和屋顶把太阳能吸收进来储存,到了晚上再把储蓄的能源放出来。

3. 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如想办法把用过的洗澡水引到厕所中再利用,或者设计时就安放把食物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的发酵器等等。

4. 延长建筑使用期限:尽量不让建筑拆除后变成垃圾。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材料将来的分解与再利用。

(二)给予人“乐在其中的场所”

勒·柯布西耶指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同时,也强调“住宅是为了沉思默想的重要且必需的场所”,他说“那里存在着美,能够给人们带来必不可少的心灵上的静逸。”确实,人除了温饱与安全的需求外,还有强烈的审美需求,建筑如果不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静逸”,终究是失败的建筑。

如何让建筑成为安放人们心灵的场所呢?

1. 善于发现“心情好”的场所

日本作家松山岩在《感受建筑·为了小小的场所》一文中向建筑师疾呼:请想一想,对你来说,感到心情好的、喜欢的场所是什么样的地方?他强调:设计建筑物的建筑师,规划街区的城市规划家们在考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发现自己喜欢的场所、心情好的场所,然后给这些场所以具体的素材、形式与尺寸。去发现心情好的场所,并把这个场所的秩序发掘出来,是建筑师必须经常返回的工作原点。(2)笔者认为,建筑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使自己心情好的场所,更要从建筑物的具体用途出发去发现让使用对象“心情好”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融合到设计的具象中去。

2. 借用“特殊的标准”

松山岩评判建筑的一个特殊标准是“光脚少女自由走动”。他说:我眺望建筑的时候,常常试着想象让光着脚的少女走进来,少女有时走,有时停,然后再走。如果少女光脚不能走的话,我就认为那个建筑有缺点,光脚的少女在建筑内部可以自由地奔跑的话,我就认为它是卓越的建筑。(3)“光脚少女自由走动”的意义在于“安全与自由”,而“安全与自由”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松山岩的另一特殊标准是“家中有没有供奉死者——自己祖先的佛堂的场所”。他反问:失去供奉死者的场所,不正是丧失了可以考虑比自己的一生更长久的时间的场所吗?(4)这个特殊标准的意义在于思考“活着的意义”,而对“意义”的思考大概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分野吧。

笔者认为,不管建筑师借用的标准如何特殊,都离不开人的本质属性与心理层面的需要。只有符合人的本质属性与心理层面需要的建筑才能安放人的心灵。

二、建筑是“综合体”:建筑师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进行综合考虑?

日本建筑师松村秀一认为:建筑是把对人类来说重要的诸类东西联结起来的物体。(5)在他看来,这种附着在建筑上的联结关系才是最有价值的。

(一)从产业联结的视角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建筑的联结首先体现在产业上:木匠、泥水匠、五金匠、油漆匠、瓦匠、排水工、配电工、煤气工等等,不同的工种通过建筑联结在一起;而木匠使用的柱、梁等木材又是经林业人员之手栽种的,泥水匠使用的混凝土又来自水泥行业……因此,建造一栋建筑实际上需要众多产业的支撑,它们有时会跨越国境发生联系。建筑师在开始一个新项目时,应大胆自由地去构想“这次的项目让哪个产业的哪种技术来给我们作哪个部件,其优势是什么?

比如美国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在1928年构想的“Dymaxion居住机器”(Dymaxion是富勒创造出来的词,是“dynamic maximum tension”的缩写),设想借助美国先进的航空工业用铝合金来制造住宅部件,然后把这些小尺寸的部件打捆包装,用飞机向全世界运送。富勒将航空工业与住宅“联结”在一起的设想给人类创造了梦想。

(二)从功能转换的视角进行综合考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建筑物功能的转换已是常见的现象。比如,本世纪初,因为信息产业的发展,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周围的金融企业把办公楼迁移到虽然偏远但环境好、建筑面积宽敞的地方,致使华尔街附近写字楼的空房间越来越多,最终,纽约市下决心将这些写字楼转换成高级出租公寓。

在我国,随着适龄儿童的减少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学校面临合并(关门),而供老年人居住的福利设施又大量紧缺。因此,快速的时代变迁要求建筑前瞻性地拥有多重功能。

(三)从技术与艺术的视角进行综合考虑

意大利建筑师奈尔维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一书中写道:“它(建筑物)所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和决定建筑细部的艺术处理,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对复杂的建筑问题持浮浅的观点,才会把这个整体分划为互相分离的技术方面与艺术方面。建筑是,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6)

如何做才能使建筑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非技术加艺术的分离状“怪物”呢?

1. 要追求技术的完美

即合于工学的构造。建筑形态合于工学的构造,就是要求力学的机能与建筑的基本样式保有密切的关系。利用力学的机能便可在建筑上显示一种特殊的美。因此,追求技术的完美是走向艺术顶峰的必由之路,正如密斯所说:“当技术达到完美之时,就升华为艺术。”密斯在建筑实践中一直把建筑艺术看作是建造之美。

2. 要注重建筑的实用性

我国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在谈建筑艺术时指出:“美的建筑,就是实用性浓厚的建筑,工厂建筑在前代不列入美术中,现在成了建筑美术中的一大题目。”他说:“凡徒事外观美而不适实用的建筑,都没有美术的价值,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丑恶的。过去的建筑,常牺牲实用性而夸耀外观美,都是不合理的。现代建筑大多数是目的建筑,故首重平面图(房室支配),次重侧面图(房屋的外观),即以实用为第一义,以美为第二义。(7)

3. 要巧妙地应用材料的特色

古代建筑用石材,当表现出石材特有的美。现今建筑用铁,用玻璃,亦必发挥铁和玻璃所固有的材料美,如半透明玻璃的夜光的效果。用石材的建筑,柱是必要的,但是现代铁材建筑上没有柱的必要,就应当撤去。无用的装饰反而有损于建筑的美。

鉴于当代因使用不当的建筑材料导致“致病屋”现象频发的事实,早稻田大学教授、建筑环境学者田边新一重申“诚实的建筑”的概念。即使用木材、砖块、铁等“诚实的”材料依据“诚实的结构”建成的住宅。他认为,和食品一样,使用“诚实的材料”的想法在建筑上是必要的。

三、建筑是“具体化的时代相”:通过建筑,我们这个时代当自省什么?

丰子恺认为:艺术之中,为社会政策宣传最有力的,要算建筑。我们看各时代或各地方的建筑,可以从它们的样式上窥知当时当地人的思想与生活。故建筑可以说是具体化的时代相。(8)

我们可以从埃及金字塔的大而“笨”窥知上古君主专权时代帝王的绝对权威与人智的未开化状态;从希腊神殿力学的均整与视觉的协调窥知希腊时代人们自由自治的精神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从教堂建筑“高”而“尖”的特色窥知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基督教的勃兴与教徒们向上超升的渴望;从十七世纪华丽的宫室建筑,窥知“王权中心时代”的奢华浮夸;从现代新奇的高层建筑窥知商业的繁荣与资本的势力……

那么,若干年以后,后人亦可以通过当代建筑来分析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相。因此,当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时,应该自省。

(一)我们的建筑经济吗?

清华大学季元振教授在《建筑是什么》一书中引用了川口卫先生发表在2008年12月日本《新建筑》杂志上的对“鸟巢”工程的批评:“像‘鸟巢’这样的浪费性构筑物,作为代表现代奥林匹克的主要设施,是与奥林匹克精神不相符合的。”川口卫先生认为:“该方案(鸟巢)无论是四周还是开口部分的形状,采用的都是封闭的连续曲线,因此,采用更加合理的空间的轴力杆件系统就足以满足需求。而硬要采用巨大的刚性框架群来修建,只能说从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很不经济的结构。”(9)

事实上,一方面,我们很多政府的办公楼、形象工程造得堪比宫殿,另一方面,老百姓的“蜗居”现象并非个例。因此,我们更要考虑建筑的经济性,不能让建筑成为哗众取宠的工具。

(二)我们的建筑面向平民吗?

勒·柯布西耶曾向社会发出严重警告:“要么建筑革命,要么社会革命。”因为居住的保障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居住的不舒服是生活上莫大的一种苦痛。如果一方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得不到保障,另一方却占有大量的高档居住资源的话,矛盾终将会以最激烈的方式爆发。所以,住宅的供给是抚慰低收入群体、维持社会稳定的特别重要的条件。

(三)我们的建筑强韧吗?

建筑是人类身体与心灵的庇护所。哲学家阿兰《关于艺术的二十讲》中谈到:“建筑在自然中,顺应着自然而建造。可以说那是第二个自然,更坚固、更忠实、更明确的自然……这些建筑必须要比人强……它们是优秀的坚固的,在这块大地上最坚固的物体……”

当我们的建筑以楼薄薄、楼脆脆、楼水水的形象出现时,我们怎么能不质疑:我们的建筑到底牢固吗?是什么使我们的建筑成为薄薄、脆脆?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⑤[日]安藤忠雄等.“建筑学”的教科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⑥[意]奈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⑦⑧丰子恺.丰子恺谈建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孙云晓: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篇3

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学钢琴、解奥数,还是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选秀,博一夜成名?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看来,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获得发展,而不是所谓的成功。”

正确理解“爱”

记者(以下简称记):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庭的重中之重。我们普遍看到家长们为了孩子物质上倾尽所有,精神上呕心沥血,但是孩子成才了吗?有些孩子非但没有成才,反而出现一些极端的恶性行为,比如药家鑫杀人、留日学生刺母等。这些恶性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反思。有人说,家庭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剧痛。对此,您怎么看?

孙云晓(以下简称孙):在我看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公共教育,家庭教育是私人教育。学校教育由国家培养的教师执行,有统一的教材,体现国家的意志与方针;而家庭教育是由父母主导的个性化教育,是千差万别的。总的来说,学校教育侧重知识教育,而家庭教育侧重情感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如果把家庭教育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爱”。

记: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爱”字?

孙:家庭由爱而生,孩子是父母相爱的结晶。人类社会要发展,就需要爱的传承,爱是教育的最大秘密。

如何理解“爱”,有两个层次: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真正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一个人最难忘的记忆不是父母教给他的道理,而是自己与父母间的感情,这种亲密的生活体验,也是最容易被孩子理解的感情。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爱,由爱自己、爱他人,到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

然而,爱也是很容易失控的。每种动物都会出于本能地疼爱后代,人类也不例外。若我们对孩子的爱只停留在动物对后代的爱上,就极易失去节制,陷入爱的误区。现在很多父母口口声声地说爱孩子,却不知如何去爱,也就是说他们陷入了爱的最大误区——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

卢梭曾说,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假如你让孩子过得像个君王,就不正常了。人在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会说“这个我来”,这说明他有了独立的需要。如果你不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还是一味地溺爱,事事包办代替,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权利。这样的爱,只能爱出一个废物。

我一直认为,一个家庭不论多么富有,都不该对孩子过度满足。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节制能力,要敢于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这一点在孩子2~4岁时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开始在头脑中建立规则意识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举动,比如打人、骂人、睡觉前非要吃糖等,任凭孩子哭闹,做父母的都要果断拒绝。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原来这么做是不可以的。

记:很多父母以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孙:父母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幸福了。其实不然。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不一定快乐,因为快乐来得太容易了,他觉得理所当然。

澳大利亚有位心理学博士做过一个“糖果实验”。他从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别随机抽选几十个四五岁的孩子,在每个孩子的面前放两份糖果,一份多,一份少。然后,他给孩子们两个选择:如果你想马上吃糖果,就吃掉少的那份;如果你能够等待15分钟,就可以吃掉多的那份。结果,70%的中国孩子等不到15分钟就提前吃起了糖果;而66%以上的澳大利亚孩子能够等到15分钟以后,吃到了更多的糖果。

这种差异反映出当今中国孩子,特别是受父母溺爱的独生子女的潜在危机。有相关研究证明,那些经得起诱惑的孩子往往比没有自制力的孩子更有忍耐力、更独立,将来也更有作为。而被溺爱的孩子难以抵御诱惑、克制欲望,他小时候不能抗拒糖果的诱惑,长大后就可能无法抵御其他的诱惑。

“爱”不能简单化、形式化

记:现在的父母似乎更关心对孩子应试能力、才艺技能的训练。

孙:是的。有研究发现,80%以上的中小学生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而把道德品质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你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用管”,被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变成了不懂情感的考试机器,药家鑫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的家庭教育表面上看是挺成功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对人也比较有礼貌,但是父母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健康人格,而这是一个人最关键的。这种缺陷平常看不出来,但在关键时刻就会暴露无遗。开车撞人后,具有正常人格的孩子本能、明智的反应就是马上把被撞者送到医院,但药家鑫首先想到的却是“农村人难缠”,他不知道尊重、爱护别人,甚至认为可以为了保全自己去伤害别人。所以我说,这是个“丢了魂的孩子”。

或许父母有苦衷: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残酷,孩子面临各种压力,父母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多会一点,比别人强一点。我能理解这种期望和无奈,但是提升竞争力不能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真心爱孩子的父母,怎能不关心孩子的心理、人格发展是否完善呢?

现在,小学教育中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很多父母跟我说,自家的孩子智力超常,是“神童”。即使孩子的智力并不超常,他们也要送孩子去接受训练,深信“神童是可以培养的”。其实,有研究表明,天才儿童的比例一般是1%~3%,也就是说,神童是后天无法培训出来的。孩子在学前阶段,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和运动,过早地让孩子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方面孩子学得吃力,另一方面你会发现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这些知识、技能自然就掌握了。

如果父母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厌学孩子当中,学前儿童占30%以上。知识教育的提前介入,可能造成孩子智力的偏瘫。为什么会这样?这源自一种错误的逻辑。这种逻辑认为,孩子童年快乐了,成年后就一定不幸福。因此,为了今后的幸福,只好让孩子童年受点苦,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事实上,这句话需要正确解读。

童年的快乐是一个人一生快乐的源头。一个幸福的人,童年一定是充满爱的。而童年的不幸则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很多有问题的成人追根溯源,大多能发现在童年时其身心曾遭受到巨大的伤害。大量事实也表明,学业的成功不能决定人生的幸福,而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才是决定一个人幸福的主要因素。

记:在母亲节,一些学校组织学生们给父母下跪、洗脚,引发了不同的声音。对此,您怎么看?

孙:我理解活动组织者的良好愿望,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跪文化”是一种奴性文化,是一种有伤人格的不平等关系。我曾经呼吁社会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家长”的含义是什么?一家之长,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样一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爱无缘,与现代教育相悖,我们怎么能容忍它四处泛滥?让孩子给父母下跪,意味着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而孩子必须对父母俯首帖耳,这样的导向是有问题的。

记:那么,您认为正确的导向应该是什么?

孙:我们提倡孩子“孝敬”父母,而不是一味地“孝顺”父母。对父母、长辈,孩子理应尊重、敬重,但不该完全顺从,不是父母说什么都对,父母有时候也会犯错。孩子既要尊重父母,但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声音,与父母有分歧时可以保留意见,这是人的权利。给父母下跪,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见到权威就要屈服的错觉,从而扭曲孩子的人格。

什么是“孝”?子夏问于孔子,孔子说了两个字:“色难。”孔子的理解是,对父母保持一种愉悦的脸色和态度是最难的。不要以为给父母吃饱饭就是孝了,假如把饭“啪”地放在父母面前,像喂猫喂狗似的,这是孝吗?想让孩子孝敬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关心父母的需求,观察父母需要什么帮助。父母累了,可以给父母洗脚;碰到别的情况,则要以别的方式让父母感到愉快。

学校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方式方法上应该注意不能过于简单、形式化。“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孩子或许还不能理解太抽象的事情,但是我们要教孩子学会爱,从爱父母做起,懂得观察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做人要严,学习要宽

记:作为父亲,您是怎样要求自己女儿的?

孙:我对她的要求就8个字:做人要严,学习要宽。

在学习上,我对她的要求比较宽松。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晚上接到女儿的电话。她沮丧地说:“老爸,这次考试我有一门功课不及格,你要有点心理准备啊!”我当即回答:“就是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关系,考不好一定有原因。咱找高手帮忙分析分析,以后改正不就行了?”看我说得轻松,女儿也就不那么焦虑了。其实,我也希望女儿考出好成绩,可是如果这时我责备她,除了给她增加紧张不安外,还能有什么?再说,女儿已经尽力了。回家后,我和女儿一起仔细分析了她试卷上的错误,帮助她掌握了正确的解法。从那以后,女儿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我一直不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名次,女儿在考上复旦大学前,也从来没有上过重点学校。

记:那您看重什么?

孙:我看重她的快乐成长,并且有自己的兴趣。高二那年,马上要面临高考了,学业多紧张啊,她竟然还在做“中日中小学生勤苦状况对比调查”。我十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我女儿不完全同意我文中的观点,她觉得中国学生也有不少地方比日本孩子强。我说,不服气没关系,只要你拿证据说服我。结果,她就利用去日本交流的机会,自己做了一项调查,中日文问卷、访谈提纲,都是她自己设计的。最后,她得出结论:中国孩子在学习上比日本孩子刻苦。比如,学业上遇到了难题,多数中国孩子倾向于自己思考,而日本孩子则倾向于求助别人。但是她也承认,在运动和家务劳动方面,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更胜一筹。我觉得这个结论是比较客观的。

她花了大概一年时间做这个研究,完全是个人兴趣使然。我觉得挺好,不但没阻止,还很支持。结果,她在高考前最紧张的阶段把这个研究报告写出来了,很不容易。

记:对女儿的教育,您是否也有遗憾?

孙:有的。女儿半岁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忙,曾把她送回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了一年。对此,我一直很后悔,觉得这是自己的失职。

虽说,如今城里“独二代”由祖辈抚养的情况很常见,但是有资料显示,隔代教育的成功率不会超过30%,因为隔代教育会带来很多问题。如,由祖辈抚养或没有稳定监护人的孩子,很难建立安全感和幸福感,长大后他们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另外,由祖辈照顾的孩子肥胖率较高。我个人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不宜长期离开父母,小孩子最好由父母带。

记:您能否给“独一代”的父母们支支招?

孙:北京有三个独生子女家庭主动联合起来,三个家庭的父母们利用双休日,轮流带孩子走进博物馆,走进农村,走进大自然,变独养为群养,变小家为大家。这不失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新思路,这种模式给了孩子们莫大的惊喜和满足,也解放了家长自己。

我们常说“智慧在民间”,确实如此,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具有极强的可借鉴性。所以,尽管我们的家庭教育目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对家庭教育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因为爱是最强劲的教育资源,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无人可比。

什么是教学过程的本质 篇4

第一,认识过程是教学过程的根本所在,但认识过程不为教学过程所特有,比如你睁眼看到世界形成的认识就不构成教学;

第二,交往过程是教学过程的背景和手段,但交往过程也不为教学过程所特有,比如你和同学聊天的交往就不构成教学;

第三,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实现为教学过程交代目的或说任务,为教学过程提供导向和规范作用,但是身心的发展和价值实现也不唯一地由教学过程来实现,比如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参加社区实践也是身心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方式,但这不构成教学过程;

什么是本质安全型企业 篇5

本质安全,其来源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属安全管理上高层次的文化范畴。不论对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对广大职工而言,“本质安全”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美国学者的一部理论专著《可靠性工程》,说的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它指的就是从大系统到子系统到元件的可靠性。而今天所说的“本质安全”,其实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培训教育到位。杜绝管理失误,企业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在人们心中打印出企业就是本质安全的全社会共识,进而改变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职工家属对安全生产的焦虑和关注。因此,打造企业本质安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打造企业本质安全

打造企业本质安全是企业的性质所决定。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保证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生产的过程就是处理隐患的过程,隐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打造企业本质安全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尽管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法》的有力实施,加强监督管理和改善生产条件,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随着企业生产水平不断发展,设备不断老化、更新,务工人员频繁录用,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难以把握的变数,威胁企业安全的很多不可知隐患逐渐增多。因此,企业零打碎敲事故时有发生,控制重大事故的把握不大,职工生命安全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特别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同志压力很大,整天提心吊胆,饭吃不好,觉睡不香,企业的安全问题已到了非彻底解决不可的时候。

现在打造企业本质安全已具有一定的条件。随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和壮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的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条例的出台,《安全生产法》等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力实施,监督监察队伍建设逐渐壮大,“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推动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责任意识增强,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加大源头治理、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加大,先进设备、技术的引进等等,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随着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爱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摆到了突出位置,自我保护安全意识也随之增

强,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打造企业本质安全为目标,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抓住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契机,彻底解决企业的安全问题。打造企业本质安全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个全面提出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篇6

自己结合对《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孟进柱署名文章《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肩负起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及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省州政法工作会议和省州检察长会议精神的学习,感触颇深。作为政法部门的一分子,要坚定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才能切实维护公平正义。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发展与公正原则的坚持与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富足,主要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化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既有发展的内容,比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公正的内容,比如释放社会创造活力。全面依法治国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就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领导力量保证,又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政治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生动实践,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总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螺旋式前进的基本路径和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目标、动力、保障和领导方略;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成熟定型的问题;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在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问题、坚定自信、明确方向,它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更加鲜明。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必须依靠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党的以来,我们党相继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但要想把这些主题活动的成效巩固下来、深化下去,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切实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所作所为,还必须依靠制度机制和政策措施。对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重要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深化改革,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消除阻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法制保障,可以对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予以惩治。全面从严治党,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指明正确方向、引领正确道路。

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必须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只有让人民群众有想头、有盼头、有干头,才能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步步临近,让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好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的不断出台,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发生在身边的可喜变化;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希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拳出击,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要求之严格、惩戒之严厉、形象之重塑。可以说,人民群众从“四个全面”的不断推进中,感受到了一个奋发有为的政党、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换言之,“四个全面”已然成为人民群众认知评价党和政府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党自身的责任担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我们党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的清醒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工作重心的精准判断,也体现了我们党直面矛盾、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化解风险的勇气和智慧。从它的具体内容以及其中的逻辑关系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系统明确而具体,包含了许多量化的指标体系,体现了党对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动力系统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体现了党对发展动力的责任担当;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保障系统,建章立制的内容多,操作实施的环节多,体现了党对法治保障的责任担当;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操控系统,自我割舍难度极大,自加压力要求极高,需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了党对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责任担当。用“赶考”做比喻,如果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大考”的话,那么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约相当于“中考”,而“四个全面”就是关乎“大考”与“中考”的四张试卷:“小康”卷,难点在于均衡,即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均衡;“改革”卷,难点在于推进,推进需要涉险滩、啃硬骨头;“法治”卷,难点在于建制,更在于把法治改革的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法治运行实践;“党建”卷,难点在于自我约束,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自我手术,其中的痛苦与坚毅是难以想象的。如此看来,“四个全面”不啻是中国共产党给自己立下的奋斗誓言,其中包含着许多倒逼和自我要求的内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对民族的责任,昭示着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也体现了对人民的责任,昭示着我们党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还体现了对党的责任,昭示着我们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与中国梦这一美好愿景的激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梦的激励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当下的奋斗目标,而且还是实现未来美好愿景的必要条件;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是倒逼出来的必然选择,而且还是为未来美好愿景奠定制度和治理基础的重要前提;全面依法治国不仅仅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而且还是在公平正义的方向上实现未来美好愿景的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不仅仅是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举措,而且还是鼓舞激励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未来美好愿景的必备要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中国梦的激励,我们党才能既务实深刻又超然洒脱地提出并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列高速行进的列车,那么,实现中国梦就是前行的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保障高速列车顺利前行的重要条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奔向中国梦征途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站点,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本质上说是发展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基础,又是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基础。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又是最终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既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始终,又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始终,是须臾不可离的政治保证。由此看来,能否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能否顺利实现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中期考核验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方面都突出强调“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地域、领域都是全面的,是没有“掉队者”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进行统筹配合;全面依法治国,体现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提出一系列严格管理干部、完善制度法规的全方位、高标准管党治党举措。“四个全面”之间又有机联系、相互贯通,以全面小康凝聚力量,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依法治国规范秩序,以党的建设提供保证。四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战略统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教育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篇7

不仅如此,每所学校对有残疾、智力或心理障碍的特殊教育的学生也要接纳。这与要让特教儿童能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正常生活,以适应社会和让社会关爱他们的价值观念有关。更有意思的是,特殊教育还包括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比如天才儿童。学区和学校都要想办法尽可能满足,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师资。

为满足如此复杂的需要,除了不遗余力地配备师资外,信息技术在其中承担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许多学校电脑设备的配置相当先进,同时也购置了高质量的网上学习资源。对于语言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登录到网站上自主学习,同时与教师的个别或小组辅导相结合。对于特教学生,有专门的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辅导,或者也会如英语学习那样采用电脑设备在网上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如此多样的需求,使得教师的课程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发挥。学区推荐的教材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来说是不够的,教师们往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加入自己设计的内容。在一些大学教育学院的附属学校,是直接要求教师设计自己的课程的,虽然他们也会选择一本某出版社的教材给学生使用。

在这几年席卷全美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浪潮中,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我每去一所学校,他们都会向我们展示在这方面的特色。在幼儿园,我们看到一位工程师家长志愿者在带领孩子们组装电路。在一所小学,一个教室的门牌就是STEAM(其中的“A”指艺术)。当我们进去时,教师正在播放Discovery的科教片,教室的一侧是20余台苹果电脑,教室外的院子里有鱼菜共生的装置、挂有蝴蝶茧的小植物,等等。一所初中数学教师开发了自己的数学课程,比如让学生观测自然,用数学的方法预测动物数量变化的情况。一所新建高中直接宣称自己是STEM特色学校,我们走进一间生物实验室,学生正在培育一种佛罗里达稀有的植物,有的学生在配置培养液,有的学生用传感器记录光照情况,有的学生正在用Google Docs中的电子表格输入数据以便处理。

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篇8

“和同为一家”教学案例

本课内容非常简单,按课程标准,就是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执教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从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导入,引出主题——“和同为一家”,本课讲的是我国唐朝时期国内民族关系的状况。教师提问:“唐朝时,我国民族关系十分融洽。一位唐朝汉族的皇帝(唐太宗)为什么会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呢?”之后,引导学生看书找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答案: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等。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在这众多民族中,有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叫吐蕃,它和唐朝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你想知道它的情况吗?有个小组课前已经做了准备,今天我们就请他们做我们的主持人。”

主持组同学介绍吐蕃概况,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然后向全班同学提问:(1)文成公主入藏有哪些重要影响?(2)我们如何看待文成公主入藏?

全班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说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也有的说避免了战争的爆发等。

其他学习小组向主持组自由提问,提出了“公主入藏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布达拉宫相当于中原皇宫的哪一部分,文成公主入藏给西藏带来了什么”等问题。

知识竞赛小游戏:主持组课前设计制作好有关本课的知识问答,各组派代表上台,依照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和“幸运52”的模式,在1分钟里快速做答,依照各组答对题量的多少选出优胜组。

教师小结: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朝的民族关系真正是“和同为一家”。密切的民族关系巩固了唐朝政权,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最后教师提问:“学了本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们提了许多开放式的问题,诸如“布达拉宫为什么不建在平地,而是建在峭壁上,人走路头不晕吗”等。[1]

上述这个案例,是当前历史教学界推崇的探究形式教学。对此案例,评论者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提问的开放性、延伸性和探究性是其特点”,“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激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起到了知识内化的作用”。[2]真是如此吗?什么是历史探究?历史探究的本质是什么?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教师的指导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帮助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提供探究中所需要的服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要点,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愉快等。历史探究的方法可以是观察、讨论等发现式探究方法,也可以是“直接面向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有关资料”的接受式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低层次的探究活动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学生顶多进行一些比较、归纳、分类等综合整理活动。更高要求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对收集或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鉴别筛选,以此为基础,通过周密的推理、分析与综合,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学中采用何种探究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当地图书馆资料状况等灵活处理。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内容要适度,遵循引起兴趣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使学生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解释性学科,所关注的是一个业已成为过去的存在,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观察。要探究、了解过去的事实,我们只能通过文献进行间接推理,在史料中寻找历史本真与历史启示。

历史是一门主客观统一的学科,历史中的基本史实是客观的,但是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却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史家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及认识问题角度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历史课标要求大胆设计没有答案束缚的开放性问题,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理解历史,更好地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思辨的学科,思辨意味着观点的对话与碰撞。如果没有各具个性化色彩的不同观点的对话与论争,也就无所谓“思辨”。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探究教学中要尽量设置开放性问题,同时教师提供的或学生搜集的材料一定要全面,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认识的升华,真切感受人类历史所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最终学会思考、理解、追问。

历史的理解是多元的,企图采用单一的观点、一两段材料,让学生去研究,形成正确的史学认识是不可能的。历史思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必须在众多矛盾的史料中努力追寻历史解释的合理性。一般来说,一个历史事实越简单、越清楚、越容易证实,那么从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用处越少。历史学是探讨人类思想和经验的,充足的史料,尤其是正反观点的史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索、对话、讨论、体验、探索,使学生主动去构建问题,进而形成历史意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看书得出答案。主持组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确有启发性、开放性,然而学生探究所依赖的背景知识有哪些?一是教科书,一是主持组介绍的吐蕃概况、和亲故事内容。这些知识内容过于简单,对深刻探究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及评价无济于事。学生通过这种所谓的探究,是不可能形成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历史眼光的。因此,上述案例的学习内容过于直白、浅显,缺乏观点的碰撞,根本不是探究式教学。

当前有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参与动手,就能保证探究教学的实现,这是对探究教学的一种误解。学生参与活动,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的思维也参与到了活动当中。上述案例中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以课本知识为根据设计题目,让学生抢答,表面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师教学仍以掌握书本知识为目标,并没有锻炼学生的批判性历史思维。

进行历史探究,必须了解某一事件、现象发生的背景、条件。如果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知之甚少,进行所谓的探究就成了一种形式之举。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养成历史眼光。历史探究中没有思维,没有思辨,就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洞察。

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一种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与方法,它在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的启示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历史是一门人学,必须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来理解人和历史。理解了人,就理解了历史;同样,对历史的反思会有助于我们对人自身的理解。学习历史是将我们自身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中,进行选择和解释,在心中重建历史,形成正确分析、看待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

英国历史教育家李彼得说:“历史的有用是在于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我们对现实、对人类是什么及可以是什么的看法,进而使我们能够有达成想要的结果的机会。” [3]透过历史,我们可以获得广阔的人生视野与阅历。历史可以开阔我们的想像世界,有助于我们智慧的生成。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从历史的发展中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特点。

这种历史意识的养成,仅靠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活动中去,借助丰富的历史事实、材料去思考、理解、分析社会问题,在具体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去探究、反思、体验和参与,进而感悟、思考、内化,逐渐养成责任心,产生社会归属感。这些批判、质疑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学会合作的精神是提高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历史意识的内涵之一,对他们以后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从上述案例中,根本看不出历史意识培养这一历史教育的关键,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则故事和知识竞赛所涉及的教科书知识。

三、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建构知识

探究教学的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实质是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本质上是建构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是对人的经验世界的表达或解释。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应把知识质疑与批判、鉴别与选择、探究与建构的权力还给学生,允许和尊重学生享有自主建构个人知识的权力与责任。

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对于某些概念,除非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否则无法真正理解与习得。在历史领域,尽管学生往往在史实记忆方面成绩突出,但他们对真正的历史思维模式十分陌生,缺乏解读矛盾观点的系统方法。当面对一大堆需要梳理的有争议的论点并要求形成合理的解释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只有通过探究,学生才有可能领悟历史思维与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从矛盾的材料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只有通过亲身探究与实践,这些知识才会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

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建构,其中课本知识只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定“死”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历史理解是多元的,尤其是对历史事件背景与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的史家往往有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只接受一种观点。只有在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中,学生才能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中,绝大多数的探究教学都没有足够的史料,自然不会有真正的探究活动,学生也不可能掌握历史学习的真正方法。上述案例中,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的认识,必须依助于足够的史料进行探究,而不是教科书中空洞的几句话。在历史探究教学中,教师要赋权给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主见的思想者和探究者,同时要引导、培养学生有根据地、高效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任由学生随心所欲地去质疑与批判、辨别与选择,或任由学生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去自主探究与建构。

参考文献:

[1][2]李启明:《初中历史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引自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M],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系)

教育本质论是什么 篇9

中国近代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与今天对外开放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一,背景不同:近代开放是在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侵略战争的情况下出现的。当代开放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第二,基础不同:近代开放是不平等的基础上,而当代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第三,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

第四,性质不同:近代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当代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

第五,结果不同:近代开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工业。今天对外开放有利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富强繁荣

教育本质论是什么 篇10

第 3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May.2006 Vol 18No 13 Ξ

石家庄市

050091 摘 :, 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因此 , 应当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Ο413X(2006 03Ο0125Ο0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 是现阶段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当前 , 面对社 会转型期大学生自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我们必须把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来规 划 , 认真研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 使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得到切实加强。

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 关键时期 , 在 “三观” 形成的过程中 , 理想信念教育起着基 础和导航的作用 , 这既是 “三观” 教育的核心 , 也是思想政 治教育的核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 提 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 强国战略 ,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确保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 ,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一 项非常紧迫的工作。一方面 , 从大学生自身状况来看加 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性。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 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转型时期 , 这种转型对 大学生群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是社会价值目标 的急变性 , 容易造成大学生目标追求的失落。由于社会 变迁的迅速和广泛 ,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 目标体系受到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 , 而新的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认识、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尚未 完全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放松教育和引导 , 就 极易造成大学生在理想信念认识和追求上的无所适从、方向不明。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

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 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 素质欠佳等问题。二是社会价值目标的多样性 , 容易造 成大学生目标选择的困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社会 组织形式、社会利益关系、社会分配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日趋多样化 , 社会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也呈现出多样化 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我们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社 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教育和引导 , 大学生在 价值目标的选择上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 , 增加选择的难 度。三是社会价值目标的开放性 , 容易造成大学生目标 的错位。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 ,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 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 “西化”、“分化” 的渗透在逐步加强 , 资本主义腐朽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侵蚀也在逐 步深入 , 由此容易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偏离。另一方面 ,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现状来看加强理 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 , 内涵着理想信念的内容 , 是理想信念教育 的理论基础。但是 ,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之一 , 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在我们的哲学教学中 , 往往重视关于真理问题的教育 , 对 理想问题进行哲学的分析则注意不够。这就使得我们对 理想信念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 , 把对大 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当作是一种道德教育或政治宣传的 手段 , 而缺乏从哲学的角度来揭示理想的内在本质、理想

・ 5 2 1 ・

Ξ收稿日期 :2005Ο08Ο29

作者简介 :杨文圣(1972Ο , 男 , 河北滦南人 ,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 硕士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一理论认识上的偏颇 , 往 往导致理想教育的盲目性 , 也就势必影响对结合哲学的 理想理论进行现实理想和远大理想的教育力度。与此同 时 , 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 , 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失落引发了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深刻危机。一个民族一旦陷入理想缺失的危 机而又不能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等手段来及时进行调 整 , 便会丧失其赖以存在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大学生 是民族的希望 , 是祖国的未来。对于他们而言 , 如果没有 指路的明灯 , 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对未来的美 好向往 , 他们将失去生活的目标 , 知识、有创造精神。结起来、组织起来呢 ? , , 沙 , ? 功 ? ” [1](P111 , 从此种意义上讲 , 绝不能忽视大学生的 理想信仰危机。理想信念实际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主要就是

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所以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对于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至关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理想信念问题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 题。每一个时代的哲学 , 它们都以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去论证一个关于自己时代和社会的理想。柏拉图哲学 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它的哲学式的理想国;黑格尔 哲学的现实理想是普鲁士王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方法论基础。这是因为 哲学通过对人自身本质的追问 , 对世界本质的追问 , 对人 与世界关系的追问 , 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落实到或涉及到 人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内涵着理想信念问题 , 它是对大学生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石。

第一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批判 的本质观点指引大学生为科学的理想信念而奋斗。马克 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批判性。马克思 指出 :“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 全部问 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 事物。” [2](P7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 问 题在于改变世界” [2](P57。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所建立的世界观理论与方法论理论 , 决不把它周围 的感性世界看成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 终如一的东西 , 而是看作历史的产物 ,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 产物。马克思说 :“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 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 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 的运动中 ,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 崇拜 任 何 东 西 , 按 其 本 质 来 说 , 它 是 批 判 的 和 革 命 的。” [3](P112 所以 , 说明现存世界与未来世界的关系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 , 其实质就是理想问题。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批判性特点 , 决定着它必然会最坚 决、最全面、最彻底地致力于自己的革命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基本精神 , 充分体现了共产 党人的人生境界和理想追求 , 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当代大

学教育 , , 范 , , , :“ 从前的一切唯 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 象、现实、感性 ,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 而不 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 当作实践去理解 , 不是从主 体方面去理解。因此 , 和唯物主义相反 , 能动的方面却被 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 当然 , 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 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2](P54 列宁也指出 :“ 人的意识 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 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4](P182 这些论 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与唯 心主义之所以在认识的能动性问题上走向各自片面性的 极端 , 其通病就在于都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 , 不理解实践 之所以在认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 恰恰就在于它体现了 人的主体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这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 可 以理解为反映与虚拟的统一。反映是指人的认识是以客 体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和依托的 , 认识的内容是对客观存 在物的复写、摄影;虚拟是指在反映原始自然的基础上 , 重新设想出符合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人化自然的应有 蓝图 , 即形成了关于新生事物的理想模型。反映与虚拟 是认识的一体两翼 , 反映是虚拟的前提 , 虚拟是反映的延 续。前者规范后者 , 后者又突破前者 , 如此矛盾冲突 , 才 使认识生生不已。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论本身就是一 种积极的选择活动 , 这种选择活动的本质就是认识主体 对认识客体的理想设计活动 , 也就是在实践中认识和改 造、创造客体 , 以求得认识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理想和现 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 , 只注重对真理问题 的讨论 , 关于认识的理论集中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上。而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包含着对未来的理想的认识 , 或者说包含着关于新生事物的模型的认识 , 它有不同于 理性认识阶段的新的认识内容 , 这个新的认识内容就是 建构实践理想模型。理想性认识与现实性认识相比较 , 区别是在现实性的认识活动开始以前 , 一个认识的对象 已经客观存在着。而理想性认识活动开始时 , 它的认识 对象仅仅是以虚拟的形式出现的。对虚拟性存在的认识 就是理想性认识。一旦这种认识活动结束 , 关于目的实 现的物质承担者的观念模型已经形成 , 但它还未能物质

・ 6 2 1・

化 , 还只是一个观念的存在物。仅就这个观念性的存在 物而言 , 它存在于理想性认识活动的结尾 , 而不是在其认 识活动开始之前就预先存在。简言之 , 从理性认识到实 践的能动性飞跃过程中 , 认识的新任务是创造一个体现 认识和实践目的的新的理想客体。这个理想客体就是实 践目的载体的观念模型。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动的创造的反映论启迪大学生认 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 , 积极的理想设计、观念创造的活 动。当代大学生都将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实践中去 , 在实践中他们都应当自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 念。因为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 它在 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产生巨大的能动性。第三 , 义哲学认为 , 有根据的现实 , 同必然性

据 , 丧失了自己的必然性 , 也就丧失了它的现实性。所 以 , 恩格斯说 :“ 在发展的进程中 , 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 都会成为不现实的 , 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 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 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 [5](P216 可能是潜 在的东西 , 现实是已经存在的东西。可能与现实之间存 在着差别和对立。因此 , 我们绝不能把可能等同于现实。在实践

中 , 应从现实出发 , 而不能从可能出发。但是 , 我 们也不能把可能与现实截然分开 , 它们之间除了有对立 的一面之外 , 还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的一面。可能 作为潜在的东西 , 是相对于现实而言的;而现实作为实存 的东西 , 又是相对于可能而言的。可能是没有展开的现 实 , 而现实则是已经展开了的可能。在客观事物运动发 展的过程中 , 既没有脱离现实的可能 , 也没有不包括可能 的现实 , 可能是现实的一个环节。不仅如此 , 可能与现实 还可以互相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 物质世界的运 动是绝对的 , 一过程到另一过程的转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 , 当一个过程现实地存在着的时候 , 在它自身中就已 经潜在着自己的后继过程 , 包含着后继过程的可能。它 向后继过程的过渡 , 首先表现为自己的现实存在向后继 过程的可能的转化。而这种可能就成为后继过程的第一 个环节。客观世界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的不停地过 渡 , 就是从现实到可能、可能到现实的不断转化中完成 的。正是可能与现实的相互转化 , 构成了大千世界的永 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宏伟画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统一的原 理 , 是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理论基础。在 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 ,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态度 :有人偏好甚至痴迷于理想 , 但却昧于现实 , 因而 , 其理想 多半止于清谈 , 在现实问题面前却往往束手无策 , 其理想 与现实是分裂的 , 极端表现就是为了理想而牺牲现实;有 人顺应现实而抛弃理想 , 其典型表现则是 “逆来顺受 , 委 曲求全 , 与世无争”。显然 , 这些都是片面和有害的。正 确的态度应当是促进现实与理想的较好统一。大学生既 要有远大的理想 , 又要立足于现实 , 脚踏实地做好眼前工 作 ,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积极准备条件。

第四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指引大学生树立 共产主义理想。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 , , 人类社会最终 ,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提出了理解 树立社会理想和实现社会理想的理论、方法和 道路 , 它把社会理想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个科学就

是马克思发现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社会 理想总有超越现实社会状况的性质 , 是一个具有超前性 质的观念性的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理想总是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着对现实的不满足性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 但是 这种批判性不是任意的 , 也不是以人性的一般特点为标 志的 , 它是以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依据的。一个科学 的社会理想 , 不仅要合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 而且要合 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从宏观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性 , 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必然趋势 , 这是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 科学理论依据。当代的大学生应当认识到 , 只有把马克 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正确的选择;只有坚定社会主义 的理想信念 , 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 才是大学生的正确选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如何贯彻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内容上增加理想信 念教育 , 强化对人的关怀。理想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育的重要功能。但是 , 目前的哲学教育却没有充分发 挥这一功能 , 具体表现为教学体系的内容框架没有为发 挥这一功能提供足够的空间。现有的教学体系重视 “客 观规律” 的 “发现” 问题以及 “客观规律” 的论证和表述问 题 , 而对于理想建构问题基本没有深入论证。鉴于此 , 马 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 , 应增加一些关于理想问题的哲 学范畴和命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 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初始阶段 , 商品交换与市场竞争使义与利的矛盾成了尖锐的现实。因此 , 我们的思想理论教育 , 一方面 , 要坚持以提高社会 运行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生产力原理的教育;另一方面 , 也必须加强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 , 深化 “精神”、“文 明”、“ 道德”、“ 理想”、“ 人格” 范畴的讲评和教育。哲学的 基本任务就是要使人认识人自己 , 使人觉悟 , 即对人的关 ・ 7 2 1

怀。人的理想、人的价值、人的解放、人的自由等 , 就是关 于人的精神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要指明工人阶 级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使命 , 使工人阶级自己认识自己。但现有的哲学教学体系安排有一种倾向 , 在强调客观规 律的同时 , 对运用规律的主体的论述不到位;在强调现实 的同时 , 忽视了超出现实的理想;在强调认识世界的同时 而不重点探讨人对自己的认识。根据这种情况 , 哲学教 育应增添加强关于人、人的精神、主体、目的、价值、理想 方面的内容。在认识论部分 , 特别是在学习认识的飞跃 时 , 应对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深入探讨。在真理和价值部 分 , 可增加理想范畴 , 辩证统一。的内容 , 第二 , , 现 , , 往往把大学 生单纯当成了理想教育的客体 , 而哲学教育工作者成了 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哲学教育工作者往往以真理的代 言人、人生导师自居 , 经常板起面孔教训人、批评人。教 育方法单调、生硬 , 往往是教师把条条框框不断地灌输给 学生 ,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 “容器”。实际上 , 大学生既是 理想教育的主体 , 又是理想教育的客体。因而哲学教育 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时 , 不能把他们当作单纯的 客体 , 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 , 以平等、诚恳的姿 态 , 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 调动他们接受教育 的主动性 , 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 引导学生坚持用正确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 , 加强自我教 育 , 增强自主、自律、自辨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学会明辨 是非;, 自觉选择、吸 收美好的、低 , 引导 , 也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 ,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 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进而增强社会责任 感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因而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 须注重实践环节 ,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 校内 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 被动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 , 引 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 到基层去 , 到工农群众中去。马克思 主义哲学教育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 规定学 时和学分。可以运用社会调查与撰写调研报告、社会参 观与撰写小论文、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与撰写思想体会 等方法 , 调动学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 , 引导大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 并自觉地树 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 [1]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4]

列宁全集(第 5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The education of ideals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YAN G Wen 2sheng , L I Zhen 2yun(Hebei Normal University , Shijiazhuang , Hebei 050091, China Abstract :It is a necessity to reinforce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of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 while the education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So the paper stresse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for the sake of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of the undergradu 2 ates.K ey w ords :Marxist philosophy;ideals and beliefs;education [责任编辑

上一篇:春之晨四年级作文下一篇: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流程